CN111094857B - 热交换器单元和空调装置 - Google Patents
热交换器单元和空调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094857B CN111094857B CN201780094875.4A CN201780094875A CN111094857B CN 111094857 B CN111094857 B CN 111094857B CN 201780094875 A CN201780094875 A CN 201780094875A CN 111094857 B CN111094857 B CN 11109485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wer module
- heat
- cooling
- heat exchanger
- uni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6—Separate outdoor units, e.g. outdoor unit to be linked to a separate room comprising a compressor and a heat exchanger
- F24F1/20—Electric components for separate outdoor units
- F24F1/24—Cooling of electric component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6—Separate outdoor units, e.g. outdoor unit to be linked to a separate room comprising a compressor and a heat exchanger
- F24F1/14—Heat exchang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eparate outdoor unit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1/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non-reversible cyc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与封入有制冷剂的制冷剂配管连接的热交换器单元,其具备发热量不同的多个热源、和对多个热源分别进行冷却的多个冷却机构。多个冷却机构根据多个热源的发热量而使冷却方法不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设置于热交换器单元的电子部件的冷却。
背景技术
以往,对于空调装置而言,通过利用配管连接压缩机、室外机、室内机以及减压装置等,并使封入至配管内的制冷剂循环,从而进行配置有室内机的室内的空气调节。在空调装置中,室外机和室内机作为使制冷剂在配管内循环的热交换器单元发挥功能。这样的空调装置的室外机具备风扇、热交换器、压缩机以及电气部件箱等。在电气部件箱搭载有装配了控制用电子部件的电路基板、装配了构成倒相电路的功率模块的电路基板、以及电抗器等。功率模块由于发热量大,从而有可能成为影响到搭载于电气部件箱的其他电装部件的动作的热源。因此,需要冷却功率模块。
以往,作为冷却功率模块的方法存在制冷剂冷却。制冷剂冷却是通过在功率模块与配管内的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而冷却功率模块的方法。根据制冷剂冷却,通过控制配管中的制冷剂的流量,能够冷却作为热源的功率模块。另一方面,若过度地冷却功率模块,则可能在功率模块的周边产生结露。在专利文献1中,使用检测有无结露的结露传感器来控制膨胀阀,防止制冷剂的温度变得过低,从而防止功率元件及其周边的结露。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99987号公报
在专利文献1的制冷装置中,成为冷却对象的功率元件即热源为一个。然而,在室外机的电气部件箱装配有风扇驱动用功率模块和压缩机驱动用功率模块。而且,这些功率模块的发热量不同。这样,在存在多个发热量不同的热源的情况下,若在制冷剂冷却中根据发热量大的热源来控制制冷剂的流量,则可能在发热量小的热源的周边产生结露。即,一般来说,若基于发热量大的压缩机驱动用的功率模块的温度来控制制冷剂流量,则发热量小的风扇驱动用的功率模块本身及其周边部的温度变得过低,从而可能产生结露。若在这样的场所产生结露,则可能导致功率模块的电极或者安装有功率模块的基板的配线部分等的腐蚀,另外,可能导致功率模块本身的绝缘性的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那样的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结露并且充分地冷却发热量不同的多个热源的可靠性高的热交换器单元和空调装置。
本发明所涉及的热交换器单元是与封入有制冷剂的制冷剂配管连接的热交换器单元,其具备发热量不同的多个热源、和对上述多个热源分别进行冷却的多个冷却机构,上述多个冷却机构根据上述多个热源的发热量而使冷却方法不同。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空调装置具备上述的热交换器单元。
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热交换器单元和空调装置,通过根据发热量的冷却方法来对发热量不同的多个热源分别进行冷却。因此,能够将多个热源分别充分地冷却,并且不会将发热量低的热源过度地冷却,从而防止该热源的周边处的结露的产生。其结果是,能够提高热交换器单元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热交换器单元中的电气部件箱的冷却构造进行说明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热交换器单元的主视图。
图3是简要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热交换器单元的立体图。
图4是从侧方示意性地示出热交换器单元的内部结构的图。
图5是从侧方示意性地示出热交换器单元的内部结构的图。
图6是简要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热交换器单元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中的热交换器单元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此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另外,在以下的附图中存在各结构部件的大小与实际的装置不同的情况。
实施方式1
图1是用于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热交换器单元中的电气部件箱的冷却构造进行说明的示意图。在图1中示出有热源31和热源32。热源31的发热量大于热源32的发热量。在发热量大的热源31安装有冷却用部件4。在发热量小的热源32安装有散热部件5。冷却用部件4是本发明的第1冷却机构,散热部件5是本发明的第2冷却机构。
冷却用部件4是通过制冷剂冷却热源31的制冷剂冷却用的部件。冷却用部件4具有由铝等导热率高的金属构成的板6。在板6埋设有铜制的制冷剂配管7。制冷剂配管7与热交换器单元连接,构成封入制冷剂的制冷剂配管的一部分。制冷剂配管7的一个端部与设置于制冷剂配管的膨胀阀连接。膨胀阀调节制冷剂配管中的制冷剂的流量。在板6,在制冷剂配管7中流动的制冷剂与热源31之间进行热交换,从热源31吸热。散热部件5是通过空气冷却作为冷却对象的热源32的空冷用部件,用于使热源32的散热面积扩大。在本实施方式1中,作为散热部件5使用散热翅片。散热部件5设置为翅片的叶片与垂直方向平行。
在以往技术中,通过使用冷却用部件的制冷剂冷却来冷却多个热源全部。因此,在那些多个热源的发热量不同的情况下,若为了避免发热量大的热源的冷却不足而根据发热量大的热源来控制制冷剂的流量,则可能在发热量小的热源的周边产生结露。与此相对地,在本实施方式1的构造中,对于发热量大的热源31通过冷却用部件4进行制冷剂冷却,对于发热量小的热源32通过散热部件5进行空冷。因此,能够防止热源32中的结露的产生。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热交换器单元的主视图。图3是简要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热交换器单元的立体图。在图2和图3中,作为热交换器单元示出有室外机1。图3为了明示室外机1的内部结构,用虚线示出设置于内部的一部分的要素。
室外机1具备壳体100。壳体100具有底面10、第1侧面11、第2侧面12、第3侧面13以及第4侧面14。底面10呈矩形。第1侧面11、第2侧面12、第3侧面13以及第4侧面14分别设置为在底面10的边部向上方向延伸。第1侧面11是室外机1的正面。第1侧面11与第3侧面13对置,并沿着上下方向平行地延伸。第2侧面12与第4侧面14对置,并沿着上下方向平行地延伸。第1侧面11与第2侧面12连接。第3侧面13与第2侧面12连接。第4侧面14与第1侧面11及第3侧面13连接。
室外机1具有风扇部20、热交换部30以及机械部40。风扇部20配置于壳体100的顶面15,并配置于第1侧面11、第2侧面12、第3侧面13以及第4侧面14的上方。热交换部30配置于风扇部20的下方,并配置于由第1侧面11、第2侧面12、第3侧面13以及第4侧面14构成的四棱柱状的部分的上侧。机械部40配置于热交换部30的下方并且壳体100的最下部。即,机械部40配置于由第1侧面11、第2侧面12、第3侧面13以及第4侧面14构成的四棱柱状的部分的下侧。
在风扇部20设置有风扇21。风扇21被风扇防护罩22覆盖。通过风扇21,壳体100的内部的空气向上方流动,由于其影响壳体100的外部的空气通过热交换器131和热交换器132向壳体100的内部供给。
在热交换部30设置有热交换器131和热交换器132。热交换器131和热交换器132的剖面形状分别呈L字形。热交换器131配设为:构成L字的一个面沿着壳体100的第1侧面11,构成L字的另一面沿着壳体100的第2侧面12。热交换器132配设为:构成L字的一个面沿着壳体100的第3侧面13,构成L字的另一面沿着壳体100的第4侧面14。即,在壳体100的第1侧面11、第2侧面12、第3侧面13以及第4侧面14这4个面全部配设有热交换器131或热交换器132。换言之,遍及热交换部30的侧面的整周配设有热交换器131或热交换器132。
在机械部40设置有电气部件箱50、压缩机60以及储液器70。电气部件箱50、压缩机60以及储液器70配置于底面10。因此,从壳体100的下部向电气部件箱50侵入水和侵入雪的可能性变高。在本实施方式1中,为了防止向电气部件箱50的水侵入和雪侵入,没有在室外机1的壳体100的底面10形成开口。另外,在底面10、与第1侧面11、第2侧面12、第3侧面13以及第4侧面14之间也没有形成开口。
图4和图5是从侧方示意性地表示室外机的内部结构的图。图4是在图2的线A-A的位置将室外机1切断并从箭头的方向示出的图。图5是用与第1侧面11及第3侧面13平行的面将室外机1的中心切断并从第3侧面13侧示出的图。边参照图3~图5边对室外机1的内部结构进行说明。
电气部件箱50在底面10沿着壳体100的第1侧面11配置。在本实施方式1中,电气部件箱50具有主箱51和变频器箱52。在主箱51搭载有发热量极小从而不需要冷却的电子部件。在变频器箱52搭载有发热量大从而需要冷却的电子部件。对搭载于变频器箱52的电子部件进行后述。压缩机60配置为与主箱51的与壳体100的第1侧面11的内面对置的侧面的相反侧的朝向壳体100的内侧的侧面对置。换言之,压缩机60配置于主箱51的背后即第3侧面13侧。储液器70配置为与变频器箱52的与壳体100的第1侧面11的内面对置的侧面的相反侧的朝向壳体100的内侧的侧面对置。换言之,储液器70配置于变频器箱52的背后即第3侧面13侧。变频器箱52固定于壳体100的底面10。在变频器箱52,为了缩短来自电源的配线,收纳有省略图示的电源端子台和后述的变频器。主箱51为可动式,以能够向壳体100的外部取出的方式能够装卸地安装于底面10。将主箱51与变频器箱52连接的配线具有充分的长度,使得能够从底面10拆卸主箱51并向壳体100的外侧拉出。主箱51是本发明的第1箱,变频器箱52是本发明的第2箱。
根据本实施方式1,在压缩机60的更换和维护时,仅通过将主箱51向壳体100的前方拉出就能够进行作业,因此作业效率和维护性提高。另外,与使连接有电源配线的变频器箱52移动来进行这些作业的情况相比,能够省略电源配线的拆卸作业等,因此在安全方面也具有优点。
变频器箱52具有主体53和管道54。主体53整体上是箱形的部件,在侧面53A形成有开口部53B和开口部53C。开口部53B和开口部53C沿着上下方向配置,在侧面53A,开口部53B位于上侧,开口部53C位于下侧。管道54是筒状的部件并具有四棱柱状的外形。管道54以在主体53的侧面53A的上边缘部沿着相对于壳体100的底面10正交的方向即壳体100的上下方向呈直线状地延伸的方式与主体53一体形成。主体53与管道54经由主体53的开口部53B连通。在管道54的上端形成有开口部54A,在下端形成有开口部54B。管道54的上端向比热交换部30的下端更靠上方的位置突出。即,管道54的上端的开口部54A位于即使低也达到热交换部30的高度。
如上述那样,通过直线状地形成管道54,能够使在管道54的内部流动的空气的通风阻力减少,从而能够使压力损失减少。
变频器箱52以使得主体53的侧面53A与壳体100的第3侧面13对置的方式配置于壳体100的底面10。即,变频器箱52的主体53的侧面53A朝向壳体100的内侧。另外,管道54延伸至室外机1的热交换部30,管道54的上端向比热交换部30的下端更靠上方的位置突出。即,上端被热交换器131和热交换器132包围。
如图4所示,在变频器箱52的主体53的内部搭载有压缩机驱动用的第1控制基板80和风扇驱动用的第2控制基板90。第1控制基板80配置为与主体53的侧面53A的开口部53C重叠。第2控制基板90配置为与主体53的侧面53A的开口部53B重叠。即,在电气部件箱50的背面,第1控制基板80配置于比第2控制基板90更靠下方的位置。在第1控制基板80搭载有压缩机驱动用的第1功率模块81。第1功率模块81通过钎焊于第1控制基板80而固定。在第2控制基板90搭载有风扇驱动用的第2功率模块91。第2功率模块91通过钎焊于第2控制基板90而固定。若压缩机60的驱动所需要的电流在构成第1功率模块81的电路中流动,则第1功率模块81发热,从而成为热源。另外,若风扇21的驱动所需要的电流在构成第2功率模块91的电路中流动,则第2功率模块91发热,从而成为热源。一般来说,在驱动压缩机60的情况下需要流动的电流比驱动风扇21的情况大。因此,与第2功率模块91相比,第1功率模块81的发热量大。即,第1功率模块81相当于图1所示的热源31,第2功率模块91相当于图1所示的热源32。
散热部件5和冷却用部件4安装于变频器箱52的与壳体100的第1侧面11对置的前面的相反侧的背面即侧面53A。散热部件5设置为与风扇驱动用的第2功率模块91接触。散热部件5经由主体53的侧面53A的开口部53B而与第2功率模块91接触。冷却用部件4设置为与压缩机驱动用的第1功率模块81接触。冷却用部件4经由主体53的侧面53A的开口部53C而与第1功率模块81接触。散热部件5和冷却用部件4的结构和功能如参照图1所进行的上述说明。
安装于电气部件箱50的侧面53A的散热部件5收纳于管道54的内部。换言之,管道54在壳体100的内部收纳散热部件5的至少一部分。
通过使搭载于风扇部20的风扇21旋转,从而在热交换部30中,在壳体100内将空气向上方向引导。由此,在管道54的上端的开口部54A的周边产生朝向上方向的空气的流动。通过该空气的流动,将管道54的上端的开口部54A的周围的空气向上方提升,因此也将管道54内部的空气向上方提升。这样,形成从管道54的下端的开口部54B朝向上端的开口部54A的空气的流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与冷却用部件4连接的制冷剂配管7从板6的下侧连接。若将铜制的制冷剂配管7与铝制的板6的上下关系设为制冷剂配管7为上,板6为下,则包括铜离子在内的水可能由于重力而向铝制的板6流入。其结果是,可能引起电腐蚀。如本实施方式那样,通过从板6的下侧连接制冷剂配管7,能够防止这样的电腐蚀。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电气部件箱50的背面,压缩机驱动用的第1控制基板80配置于比风扇驱动用的第2控制基板90更靠下方的位置。若将第2控制基板90配置于比第1控制基板80更靠下方的位置,则必须将管道54构成为从壳体100的下部朝向热交换部30,绕过第1控制基板80、第1功率模块81以及冷却用部件4并且向上方向延伸。其结果是,产生在管道54内部的压力损失。与此相对地,如本实施方式那样,通过将第2控制基板90配置于上侧,能够使管道54沿着垂直方向呈直线状地延伸,从而能够抑制在管道54内部的压力损失。
另外,由于压缩机60的驱动电流大,因此将粗的配线用于从压缩机驱动用的第1控制基板80与压缩机60连接的配线。如本实施方式那样,通过将第1控制基板80配置于比风扇驱动用的第2控制基板90更靠下侧的位置,能够缩短从第1控制基板80与压缩机60连接的配线的配线长度。因此,即使将粗的配线用于与压缩机60连接的配线,也能够减小对将配线与第1控制基板80连接的端子施加的张力。另外,通过缩短配线长度,还能够抑制噪声的产生。
在本实施方式1的电气部件箱50中,作为冷却方式的组合,设为空冷与制冷剂冷却,但组合并不局限于此。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1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如上述那样,在室外机1的电气部件箱50中,压缩机驱动用的第1功率模块81是图1中的发热量大的热源31,风扇驱动用的第2功率模块91是图1中的发热量小的热源32。在本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室外机1中,作为发热量大的热源31的第1功率模块81通过由冷却用部件4使制冷剂吸热而冷却。进行使用了冷却用部件4的制冷剂冷却的部件限定于第1功率模块81。因此,通过监视第1功率模块81的温度并控制冷却用部件4的制冷剂配管7内的制冷剂流量,能够将第1功率模块81的温度抑制在适当的温度。根据这样的制冷剂冷却,不受电气部件箱50的设置环境的影响就能够进行第1功率模块81的冷却。
另一方面,对于促进发热量小的热源32即第2功率模块91的散热的散热部件5,由经过管道54内的空气来冷却。如图2所示,即使在电气部件箱50设置于壳体100的底面10的情况下,管道54的上端也向比热交换部30的下端更靠上方的位置突出。即,管道54的上端比热交换部30的下端接近风扇21。因此,能够通过风扇21加快在管道54的上端的周围向上方向流动的空气的流速。而且,借助管道54的上端的空气的流动将管道54内的空气向上方提升,因此能够加快管道54内的空气的流速。由此,与没有设置管道54的情况相比,触碰散热部件5的空气的流速变快,从而能够将第2功率模块91充分地冷却。
在本实施方式1的电气部件箱50中,如上述那样,对发热量不同的功率模块,采用不同的冷却方式。由此对于各功率模块,能够不受其他的功率模块的发热量的影响地维持适合于各自的功率模块的特性的温度。因此,能够防止由使用同一制冷剂和冷却用部件4来冷却发热量不同的多个功率模块所引起的在发热量小的功率模块周边的结露的产生。并且,通过将结露防患于未然,能够防止可能由结露引起的功率模块的电极的腐蚀、安装有功率模块的控制基板的配线部分等的腐蚀、以及功率模块本身的绝缘性的降低。其结果是,空调装置本身的可靠性提高。
风扇21的转速越大,风扇驱动用的第2功率模块91的发热量越大。若风扇21的转速大,则由风扇21从壳体100的外部向内部吸入的空气的风量变大。因此,第2功率模块91的发热量与由风扇21从壳体100的外部向内部吸入的空气的风量成比例。在风扇21以高速旋转时虽然发热量大,但风量也变大,因此能够将第2功率模块91充分地冷却。在风扇21以低速旋转时虽然风量变小,但发热量也小,因此不会冷却不足。由于第2功率模块91的发热量与由风扇21从壳体100的外部向内部吸入的风量成比例,因此使用空冷来作为风扇驱动用的第2功率模块91的冷却方法是适当的。
压缩机60的转速越大,压缩机驱动用的第1功率模块81的发热量越大。第1功率模块81的发热量并不依赖于由风扇21从壳体100的外部向内部吸入的空气的风量。因此,作为第1功率模块81的冷却方法,空冷并不一定是适当的。即,通过将压缩机驱动用的第1功率模块81的冷却方法设为制冷剂冷却,从而具有能够如上述那样不受电气部件箱50的设置环境的影响而进行最佳的冷却的优点。
另外,通过按照每个功率模块采用不同的冷却方法,从而无需使压缩机驱动与风扇驱动的时机同步。在通过同一制冷剂和冷却用部件4将压缩机驱动用的第1功率模块81和风扇驱动用的第2功率模块91冷却的结构中,为了冷却第2功率模块91而需要驱动压缩机60。然而,在室外机1中风扇驱动与压缩机驱动的控制并不是联动的,室外机1的控制一般按照规格能够独立地驱动自身。本实施方式1的电气部件箱50在风扇驱动用的第2功率模块91的冷却中,不应用由冷却用部件4进行的制冷剂冷却,而是利用由驱动风扇21而产生的空气的流动。因此,即使不驱动压缩机60,也能够在驱动风扇21的期间冷却第2功率模块91。
另外,也可以考虑不是用由冷却用部件4进行的制冷剂冷却,而是以与本实施方式1的风扇驱动用的第2功率模块91的冷却相同的结构来冷却压缩机驱动用的第1功率模块81的方案。也就是代替冷却用部件4而是通过散热部件5冷却第1功率模块81并且用管道54覆盖散热部件5的结构。然而,如图2所示,在机械部40位于比热交换部30更靠下方的位置的情况下,如上述那样,为了防止向电气部件箱50的水侵入和雪侵入,而未在壳体100的下部形成有开口部,从而不易产生快速的空气的流动。因此,即使使用管道54,若不加大散热部件5,则也难以将第2功率模块91与第1功率模块81双方冷却。与此相对地,对于本实施方式1的电气部件箱50而言,应用空冷的功率模块限定于发热量小的风扇驱动用的第2功率模块91,因此能够实现散热部件5的小型化。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1中,如图2~图4所示,热交换部30配置于壳体100的上部,机械部40配置于壳体100的下部,热交换部30与机械部40分离。在这样的结构中,通过组合使用经由管道的空冷冷却和制冷剂冷却,从而能够不依赖于电气部件箱50的设置条件进行冷却。即,由于热交换部30和机械部40配置于上下,因此即使在难以冷却电气部件箱50的环境中,若是本实施方式1的结构,也能够没有问题地进行冷却。另外,能够沿着壳体100的所有的侧面即第1侧面11、第2侧面12、第3侧面13以及第4侧面14配置热交换器131和热交换器132。一般的室外机大多在壳体的侧面中的至少一个侧面没有配置热交换器而是在该一个面配置电气部件箱。然而,如本实施方式1那样,通过沿着壳体100的所有的侧面配置热交换器131和热交换器132,从而与一般的室外机相比,能够扩大热交换器131和热交换器132的与空气接触的面积。其结果是,能够提高室外机1的热交换效率。
实施方式2
图6是简要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热交换器单元的立体图。在图6中,对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与实施方式1相同,本实施方式2的电气部件箱150、压缩机60以及储液器70配置于底面10。压缩机60配置于电气部件箱150的背面侧,储液器70配置于压缩机60的背面侧。在电气部件箱150搭载有压缩机驱动用的第1控制基板80、第1功率模块81、风扇驱动用的第2控制基板90、第2功率模块91、散热部件5以及冷却用部件4。另外,在实施方式1中搭载于主箱51的电子部件也搭载于电气部件箱150。此外,在图6中,为了避免附图的复杂化,省略了搭载于电气部件箱150的这些电子部件。其他的结构与实施方式1相同。
根据本实施方式2,由于将上述的电子部件收纳于单一的电气部件箱150,因此抑制部件数量的增加。
附图标记说明
1…室外机;4…冷却用部件;5…散热部件;6…板;7…制冷剂配管;10…底面;11…第1侧面;12…第2侧面;13…第3侧面;14…第4侧面;15…顶面;20…风扇部;21…风扇;22…风扇防护罩;30…热交换部;31…热源;32…热源;40…机械部;50…电气部件箱;51…主箱;52…变频器箱;53…主体;53A…侧面;53B…开口部;53C…开口部;54…管道;54A…开口部;54B…开口部;60…压缩机;70…储液器;80…第1控制基板;81…第1功率模块;90…第2控制基板;91…第2功率模块;100…壳体;131…热交换器;132…热交换器;150…电气部件箱。
Claims (8)
1.一种热交换器单元,与封入有制冷剂的制冷剂配管连接,其中,
所述热交换器单元具备:
发热量不同的多个热源;和
对所述多个热源分别进行冷却的多个冷却机构,
所述多个冷却机构根据所述多个热源的发热量而使冷却方法不同,
所述热交换器单元是具备压缩机和风扇的室外机,
所述多个热源包括用于驱动所述压缩机的第1功率模块、和用于驱动所述风扇的第2功率模块,
所述多个冷却机构包括用于冷却所述第1功率模块的第1冷却机构、和用于冷却所述第2功率模块的第2冷却机构,
所述室外机具备:
风扇部,配置有所述风扇;
热交换部,配置有多个热交换器;以及
机械部,配置有搭载了电子部件的电气部件箱和所述压缩机,
在所述风扇部的下方配置有所述热交换部,在所述热交换部的下方配置有所述机械部,
所述电气部件箱具有:
主体,搭载有所述第1功率模块、所述第2功率模块、所述第1冷却机构以及所述第2冷却机构;和
管道,将所述第2功率模块所散热的空气导向所述主体的外部,
在所述主体的侧面形成有第1开口部和第2开口部,所述第2开口部位于所述第1开口部的上方,
所述第2冷却机构经由所述第2开口部而与所述第2功率模块接触,
所述第1冷却机构经由所述第1开口部而与所述第1功率模块接触,
所述管道以在所述主体的侧面的上缘部沿着上下方向呈直线状地延伸的方式与所述主体一体形成,
所述管道和所述主体经由所述第2开口部连通,
在所述管道的上端形成有第3开口部,并且在下端形成有第4开口部,
在所述管道收容所述第2冷却机构的至少一部分,
所述管道延伸至比所述热交换部的下端更靠上方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单元,其中,
所述第1冷却机构是通过制冷剂冷却来对所述第1功率模块进行冷却的冷却用部件,所述制冷剂冷却由与和所述压缩机连接的所述制冷剂配管的制冷剂之间的热交换来进行,
所述第2冷却机构是通过空冷来对所述第2功率模块进行冷却的散热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交换器单元,其中,
所述第1冷却机构具有与所述第1功率模块接触的板、和所述制冷剂配管的一部分,
从所述板的下侧连接所述制冷剂配管的一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交换器单元,其中,
所述第2冷却机构配置于所述第1功率模块和所述第1冷却机构的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器单元,其中,
遍及所述热交换部的侧面的整周配置有所述多个热交换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交换器单元,其中,
所述电气部件箱具有能够装卸地安装于所述室外机的壳体的第1箱、和固定于所述室外机的所述壳体的第2箱,搭载于所述第2箱的所述电子部件包括所述第1功率模块、所述第2功率模块、所述第1冷却机构以及所述第2冷却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交换器单元,其中,
所述室外机具备储液器,
所述压缩机以与所述第1箱的、对于与所述壳体的内面对置的侧面而言处于相反侧的朝向所述壳体的内侧的侧面对置的方式配置,
所述储液器以与所述第2箱的、对于与所述壳体的内面对置的侧面而言处于相反侧的朝向所述壳体的内侧的侧面对置的方式配置。
8.一种空调装置,其中,
具备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器单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JP2017/034011 WO2019058472A1 (ja) | 2017-09-21 | 2017-09-21 | 熱交換器ユニット及び空気調和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094857A CN111094857A (zh) | 2020-05-01 |
CN111094857B true CN111094857B (zh) | 2021-11-23 |
Family
ID=658101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80094875.4A Active CN111094857B (zh) | 2017-09-21 | 2017-09-21 | 热交换器单元和空调装置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226119B2 (zh) |
EP (1) | EP3686500B1 (zh) |
JP (1) | JP6827552B2 (zh) |
CN (1) | CN111094857B (zh) |
WO (1) | WO2019058472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3557150B1 (en) * | 2016-12-16 | 2021-05-19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 Outdoor unit and air conditioning device |
JP2021141483A (ja) * | 2020-03-06 | 2021-09-16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のための制御装置 |
JP2021139578A (ja) * | 2020-03-06 | 2021-09-16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室外機および空気調和機 |
JP2021181843A (ja) * | 2020-05-18 | 2021-11-25 |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の室外機 |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6331176A (ja) * | 1993-05-25 | 1994-11-29 | Kubota Corp | 空調装置の室外器 |
JP2003214659A (ja) * | 2002-01-25 | 2003-07-30 | Toshiba Kyaria Kk |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
JP2006125696A (ja) * | 2004-10-27 | 2006-05-18 | Sanyo Electric Co Ltd | 室外ユニット |
EP1684022A1 (en) * | 2003-09-25 | 2006-07-26 | Toshiba Carrier Corporation | Outdoor unit of air conditioner |
CN101294727A (zh) * | 2007-04-26 | 2008-10-29 |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 变频式空调器室外机电器控制盒降温旁通结构 |
JP2013135196A (ja) * | 2011-12-27 | 2013-07-08 | Sanyo Electric Co Ltd | 電装箱の冷却構造 |
JP2013232505A (ja) * | 2012-04-27 | 2013-11-14 | Daikin Ind Ltd | 冷媒配管の取付構造 |
CN103673140A (zh) * | 2012-09-14 | 2014-03-26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空调器室外机及其电器盒 |
CN104930603A (zh) * | 2014-03-18 | 2015-09-23 | Lg电子株式会社 | 空调的室外单元 |
WO2017078144A1 (ja) * | 2015-11-06 | 2017-05-11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室外機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空気調和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123075A (ja) * | 1997-07-08 | 1999-01-26 | Denso Corp | 発熱体冷却装置 |
JP4715531B2 (ja) * | 2006-01-27 | 2011-07-06 |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機用電源箱および空気調和機 |
JP2009299987A (ja) | 2008-06-12 | 2009-12-24 | Daikin Ind Ltd | 冷凍装置 |
JP5281832B2 (ja) | 2008-07-02 | 2013-09-04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給電装置とそれを用いたハーネス配索構造 |
JP5786877B2 (ja) * | 2013-02-06 | 2015-09-30 |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外機 |
-
2017
- 2017-09-21 EP EP17925880.1A patent/EP3686500B1/en active Active
- 2017-09-21 WO PCT/JP2017/034011 patent/WO2019058472A1/ja unknown
- 2017-09-21 US US16/632,056 patent/US11226119B2/en active Active
- 2017-09-21 JP JP2019542881A patent/JP6827552B2/ja active Active
- 2017-09-21 CN CN201780094875.4A patent/CN11109485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6331176A (ja) * | 1993-05-25 | 1994-11-29 | Kubota Corp | 空調装置の室外器 |
JP2003214659A (ja) * | 2002-01-25 | 2003-07-30 | Toshiba Kyaria Kk |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
EP1684022A1 (en) * | 2003-09-25 | 2006-07-26 | Toshiba Carrier Corporation | Outdoor unit of air conditioner |
JP2006125696A (ja) * | 2004-10-27 | 2006-05-18 | Sanyo Electric Co Ltd | 室外ユニット |
CN101294727A (zh) * | 2007-04-26 | 2008-10-29 |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 变频式空调器室外机电器控制盒降温旁通结构 |
JP2013135196A (ja) * | 2011-12-27 | 2013-07-08 | Sanyo Electric Co Ltd | 電装箱の冷却構造 |
JP2013232505A (ja) * | 2012-04-27 | 2013-11-14 | Daikin Ind Ltd | 冷媒配管の取付構造 |
CN103673140A (zh) * | 2012-09-14 | 2014-03-26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空调器室外机及其电器盒 |
CN104930603A (zh) * | 2014-03-18 | 2015-09-23 | Lg电子株式会社 | 空调的室外单元 |
WO2017078144A1 (ja) * | 2015-11-06 | 2017-05-11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室外機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空気調和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11226119B2 (en) | 2022-01-18 |
WO2019058472A1 (ja) | 2019-03-28 |
CN111094857A (zh) | 2020-05-01 |
US20200240652A1 (en) | 2020-07-30 |
JPWO2019058472A1 (ja) | 2020-04-09 |
EP3686500A1 (en) | 2020-07-29 |
EP3686500A4 (en) | 2020-09-02 |
EP3686500B1 (en) | 2023-12-27 |
JP6827552B2 (ja) | 2021-02-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094857B (zh) | 热交换器单元和空调装置 | |
JP4859823B2 (ja) | 冷却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電子機器 | |
WO2016165504A1 (zh) | 机柜和散热系统 | |
JP5669407B2 (ja) | 室外機用電装箱、室外機ユニットおよび空気調和機 | |
JP6337547B2 (ja) | 電子機器筐体 | |
JP2004233791A (ja) | 電子機器および電子機器に用いる冷却ユニット | |
JP2007234791A (ja) | 電子機器冷却装置 | |
JP5870553B2 (ja) |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 |
JP6594428B2 (ja) |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および空気調和機 | |
JP6689359B2 (ja) | 空気調和装置 | |
JP2765365B2 (ja) | 空気調和装置 | |
JP5640938B2 (ja) | ヒートポンプ給湯室外機 | |
JP2007211695A (ja) | 給水装置 | |
CN111107732B (zh) | 使服务器机柜维持于预定温度范围内的方法及其冷却系统 | |
JP6021423B2 (ja) | 熱交換ユニット | |
JP2019032142A (ja) | 冷凍装置の室外ユニット | |
JP5609832B2 (ja) | ヒートポンプ室外機 | |
JP2010147334A (ja) | 冷凍装置 | |
CN106961238B (zh) | 电动机驱动装置 | |
CN213811888U (zh) | 一种热管换热装置及换热系统 | |
JP7113978B2 (ja) | チリングユニット | |
WO2013161052A1 (ja) | 冷却装置及び冷却システム | |
JP2018207074A (ja) | 発熱機器を備えた装置 | |
JP2017129311A (ja) | 空気調和機用コントローラ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空気調和機 | |
CN220062205U (zh) | 暖通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