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85147B - 用于制备苯乙烯系交替共聚微球的反应装置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制备苯乙烯系交替共聚微球的反应装置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85147B
CN111085147B CN201811243875.9A CN201811243875A CN111085147B CN 111085147 B CN111085147 B CN 111085147B CN 201811243875 A CN201811243875 A CN 201811243875A CN 111085147 B CN111085147 B CN 11108514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ctor
reaction
acetate
butyl
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4387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085147A (zh
Inventor
刘振杰
宋文波
张洁
毕福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nopec Beijing Chemical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inopec Beij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emical Industry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nopec Beij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emical Industry,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filed Critical Sinopec Beij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emical Industry
Priority to CN20181124387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085147B/zh
Publication of CN1110851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851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0851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851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13/00Colloid chemistry, e.g. the production of colloidal materials or their solu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Making microcapsules or microballoons
    • B01J13/02Making microcapsules or microballo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12/00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n aromatic carbocyclic ring
    • C08F212/02Monomers containing only on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
    • C08F212/04Monomers containing only on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 containing one ring
    • C08F212/06Hydrocarbons
    • C08F212/12Monomers containing a branched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 or a ring substituted by an alkyl radica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22/00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carboxyl radical and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other carboxyl radical in the molecule;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 C08F222/04Anhydrides, e.g. cyclic anhydrides
    • C08F222/06Maleic anhydride
    • C08F222/08Maleic anhydride with vinyl aromatic monomer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聚合反应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制备苯乙烯系交替共聚微球的反应装置及制备苯乙烯系交替共聚微球的方法。该反应装置包括反应器(1);所述反应器(1)包括反应器壳体(101),设置在反应器壳体(101)内部的中空螺旋管(105),设置在所述反应器壳体(101)上的物料第一导入口(102)、物料第二导入口(104)和物料导出口(103);所述物料第二导入口(104)位于从所述物料第一导入口(102)至所述物料导出口(103)全长的40‑60%处。本发明的反应装置和方法具有能够提高反应的转化率,并且控制苯乙烯系交替共聚微球的形态。

Description

用于制备苯乙烯系交替共聚微球的反应装置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合反应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制备苯乙烯系交替共聚微球的反应装置及制备苯乙烯系交替共聚微球的方法。
背景技术
聚合物的生产一般包括原料处理、催化剂单元、聚合、分离及回收利用等单元,在这诸多单元中,聚合单元是其中较为核心和重要的单元,聚合单元直接决定了聚合反应的运行和所得聚合产物的质量。
不同于小分子反应,聚合反应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诸如反应过程粘度的升高,反应过程伴随较为强烈的放热等。通常聚合反应器应该满足以下普适性工艺要求:能有效的去除反应的聚合热,较好的控制聚合反应温度;提供反应物料必要的停留时间;提供必要的物料混合条件,保证反应器内浓度分布较为均匀;操作费用较低等。
通常情况下,按反应方法可分为悬浮聚合反应器、淤浆聚合反应器、乳液聚合反应器、溶液聚合反应器和本体聚合反应器,按反应器的结构形式可以分为搅拌釜式反应器、管式反应器、塔式反应器及流化床反应器等。随着聚合反应技术的进步,聚合反应器的结构和形式变得越来越复杂(合成橡胶工业,1994,17(1):47-51)。通常情况下,生产不同聚合物的反应器有其特定性。生产聚合物颗粒的反应器通常有间歇搅拌反应釜、螺带式搅拌反应釜、环管式反应器等(合成橡胶工业,1994,17(5):299-303),这些聚合反应器在不同的聚合物生产中,其结构差别通常较大(合成橡胶工业,1995,18(2):114-117)。开发新的聚合物生产工艺,通常需要进行新的反应器设计,以满足特定聚合反应的控制要求。针对通过马来酸酐与α-甲基苯乙烯的沉淀聚合反应得到特定性质的反应产物,现有技术中没有公开相关的反应装置和反应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用于制备苯乙烯系交替共聚微球的反应装置和方法,该反应装置具有能够提高反应的转化率,并且能够控制苯乙烯系交替共聚微球的形态。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制备苯乙烯系交替共聚微球的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反应装置包括反应器;
所述反应器包括反应器壳体,设置在反应器壳体内部的中空螺旋管,设置在所述反应器壳体上的物料第一导入口、物料第二导入口和物料导出口;
其中,所述物料第一导入口与所述物料导出口分别设置在所述反应器壳体相对的两端;
所述物料第二导入口位于从所述物料第一导入口至所述物料导出口全长的40-60%处。
优选地,所述中空螺旋管的两端以分别靠近所述物料第一导入口与所述物料导出口的方式进行设置。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利用上述本发明的反应装置制备苯乙烯系交替共聚微球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物料第一导入口将含有α-甲基苯乙烯、马来酸酐和引发剂的混合物导入到反应器中,在物料第二导入口将二乙烯基苯导入到反应器使得物料在所述反应器中进行聚合反应,并从物料导出口导出反应产物。
优选地,所述引发剂为过氧化二苯甲酰、过氧化二异丙苯、过氧化二特丁基、过氧化十二酰、过氧化苯甲酸特丁酯、过氧化二碳酸二异丙基酯、过氧化二碳酸二环己酯、偶氮二异丁腈和偶氮二异庚腈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和/或过氧化二苯甲酰。
优选地,所述引发剂的用量为马来酸酐的0.05-20摩尔%。
优选地,所述混合物中还包括有机溶剂。
优选地,所述有机溶剂为有机酸烷基酯、烷烃、芳香烃和卤代芳香烃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有机酸烷基酯为甲酸甲酯、甲酸乙酯、甲酸丙酯、甲酸丁酯、甲酸异丁酯、甲酸戊酯、乙酸甲酯、乙酸乙酯、乙酸丙酯、乙酸丁酯、乙酸异丁酯、乙酸仲丁酯、乙酸戊酯、乙酸异戊酯、乙酸苄酯、丙酸甲酯、丙酸乙酯、丙酸丁酯、丁酸甲酯、丁酸乙酯、丁酸丁酯、丁酸异丁酯、丁酸异戊酯、异戊酸异戊酯、苯甲酸甲酯、苯甲酸乙酯、苯甲酸丙酯、苯甲酸丁酯、苯甲酸异戊酯、苯乙酸甲酯和苯乙酸乙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烷烃为丙烷、正丁烷、异丁烷、正戊烷、异戊烷、正己烷、异己烷、环己烷、正庚烷、正辛烷和异辛烷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芳香烃为苯、甲苯和二甲苯中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卤代芳香烃为氯苯和/或溴苯。
优选地,在所述混合物中,马来酸酐的含量为5-25重量%,优选为10-20重量%。
优选地,α-甲基苯乙烯、马来酸酐与二乙烯基苯的摩尔比为1:0.5-2:0.05-0.5。
优选地,所述反应器中的反应条件包括:共聚反应时间为3-10h,优选为4-6h;
优选地,反应温度为50-100℃;
优选地,反应温度为70-90℃。
优选地,该方法还包括将所述反应产物进行固液分离。
优选地,所述固液分离的方式为离心。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用于制备苯乙烯系交替共聚微球的反应装置和制备苯乙烯系交替共聚微球的方法能够实现马来酸酐与α-甲基苯乙烯的自稳定沉淀聚合,实现反应热的有效去除,控制反应温度,实现对停留时间的有效要求,控制反应物的浓度分布,最终生产出超细的聚合物粉末,并且能够有效提高反应的转化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用于制备苯乙烯系交替共聚微球的反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反应器
101、反应器壳体 102、物料第一导入口
103、物料导出口 104、物料第二导入口
105、中空螺旋管 106、控温介质导入口
107、控温介质导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文中所披露的范围的端点和任何值都不限于该精确的范围或值,这些范围或值应当理解为包含接近这些范围或值的值。对于数值范围来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之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和单独的点值之间,以及单独的点值之间可以彼此组合而得到一个或多个新的数值范围,这些数值范围应被视为在本文中具体公开。
在本发明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附图中的上、下、左、右。所述压力均为表压。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制备苯乙烯系交替共聚微球的反应装置,如图1所示,该反应装置包括反应器1;
所述反应器1包括反应器壳体101,设置在反应器壳体101内部的中空螺旋管105,设置在所述反应器壳体101上的物料第一导入口102、物料第二导入口104和物料导出口103;
其中,所述物料第一导入口102与所述物料导出口103分别设置在所述反应器壳体101相对的两端;所述物料第二导入口104位于从所述物料第一导入口102至所述物料导出口103全长的40-60%处。
在本发明中,通过适当地设置物料第二导入口104的位置,可以在恰当的反应阶段添加反应物,从而控制交替共聚反应的进行。通过设置所述中空螺旋管105,可以使得物料在反应器1中进一步混合,使得物料在反应器1中混合均匀并稳定反应。通过在所述中空螺旋管105的内部导入控温介质,可以方便地调节本发明的反应器中的反应温度,控制反应的进行。因此利用本发明的反应器可以方便地进行马来酸酐与C2-4烯烃的共聚反应,得到粒径为200-2000nm(优选600-1500nm)、颗粒形状均匀的苯乙烯系交替共聚微球。
根据本发明,所述物料第二导入口104的位置可以配合反应器使用的反应条件适当调节,优选位于从所述物料第一导入口102至所述物料导出口103全长的42-58%处,更优选为45-55%。
在本发明中,所述中空螺旋管105的形状尺寸没有特别的限定,只要能够达到使物料在反应器1中混合均匀并稳定反应的目的即可。优选地,所述中空螺旋管105的管径为10-80cm,更优选为30-50cm;所述中空螺旋管105的螺距为20-90cm,更优选为25-55cm;所述中空螺旋管105的直径(中空螺旋管构成的管体的直径)为反应器1内径的20-80%,更优选为30-70%;所述中空螺旋管105的长度(中空螺旋管构成的管体的长度)为反应器1长度的10-90%,更优选为40-70%。通过设置上述尺寸的中空螺旋管105,可以使得物料更加平稳的混合反应,从而制备得到粒径为200-2000nm(优选600-1500nm)、颗粒形状均匀的苯乙烯系交替共聚微球。
为了达到更好的物料混合效果,优选地,如图1所示,所述中空螺旋管105的两端以分别靠近所述物料第一导入口102与所述物料导出口103的方式进行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中空螺旋管105的两端分别连接控温介质导入口106和控温介质导出口107,从而可以将控温介质导入该中空螺旋管105的内部,便于控制物料的温度。优选控温介质的流动方向与物料的流动方向相同。
在本发明中,所述反应器壳体101能够提供所需的交替共聚反应条件即可,例如可以采用现有的用于聚合反应的反应器壳体。优选地,所述反应器壳体101为夹套结构,其内部也可以通入上述控温介质,从而进一步便于对反应物料进行温度控制。
作为本发明中的控温介质,可以采用现有的用于调节反应物温度的任意介质,为适当温度的温水等。
根据本发明,为了分离得到苯乙烯系交替共聚微球,所述物料导出口可以进一步连接固液分离装置(图未示出)。通过固液分离装置,可以将制得的苯乙烯系交替共聚微球与溶剂等分离。所述固液分离装置能够使用现有的能够用于分离上述α-甲基苯乙烯和马来酸酐等与苯乙烯系交替共聚微球任意装置,例如离心机等。所述离心的条件可以包括:转速为4000rpm以上,时间为20min以上;优选地,转速为4000-8000rpm,时间为20-30min。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利用上述本发明的反应装置制备苯乙烯系交替共聚微球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物料第一导入口102将含有α-甲基苯乙烯、马来酸酐和引发剂的混合物导入到反应器1中,在物料第二导入口104将二乙烯基苯导入到反应器1使得物料在所述反应器1中进行聚合反应,并从物料导出口103导出反应产物。
通过采用本发明的用于制备苯乙烯系交替共聚微球的反应装置进行α-甲基苯乙烯和马来酸酐的共聚反应,并适时地加入二乙烯基苯,从而能够高效率制得粒径为200-2000nm(优选600-1500nm)、颗粒形状均匀的苯乙烯系交替共聚微球。
根据本发明,所述引发剂只要能够实现引发α-甲基苯乙烯和马来酸酐的共聚反应的作用即可,没有特别的限定。优选地,所述引发剂为热分解型引发剂,例如可举出过氧化二苯甲酰、过氧化二异丙苯、过氧化二特丁基、过氧化十二酰、过氧化苯甲酸特丁酯、过氧化二碳酸二异丙基酯、过氧化二碳酸二环己酯、偶氮二异丁腈和偶氮二异庚腈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优选地,所述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和/或过氧化二苯甲酰。
根据本发明,所述引发剂的用量使α-甲基苯乙烯与马来酸酐进行共聚反应即可,为了实现α-甲基苯乙烯更有效地与马来酸酐进行共聚反应,优选情况下,所述引发剂的用量为马来酸酐的0.05-20摩尔%,更优选为马来酸酐的1-10摩尔%。
根据本发明,为了保证α-甲基苯乙烯与马来酸酐共聚反应的进行,优选地,所述混合物中还包括有机溶剂;优选地,所述有机溶剂为有机酸烷基酯、烷烃、芳香烃和卤代芳香烃中的一种或多种。
作为所述有机酸烷基酯,例如可以为甲酸甲酯、甲酸乙酯、甲酸丙酯、甲酸丁酯、甲酯异丁酯、甲酸戊酯、乙酸甲酯、乙酸乙酯、乙酸丙酯、乙酸丁酯、乙酸异丁酯、乙酸仲丁酯、乙酸戊酯、乙酸异戊酯、乙酸苄酯、丙酸甲酯、丙酸乙酯、丙酸丁酯、丁酸甲酯、丁酸乙酯、丁酸丁酯、丁酸异丁酯、丁酸异戊酯、异戊酸异戊酯、苯甲酸甲酯、苯甲酸乙酯、苯甲酸丙酯、苯甲酸丁酯、苯甲酸异戊酯、苯乙酸甲酯和苯乙酸乙酯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优选所述有机酸烷基酯为乙酸异戊酯。
作为所述烷烃,例如可以为丙烷、正丁烷、异丁烷、正戊烷、异戊烷、正己烷、异己烷、环己烷、正庚烷、正辛烷和异辛烷中的一种或多种。
作为所述芳香烃,例如可以为苯、甲苯和二甲苯中一种或多种。作为所述卤代芳香烃,例如可以为氯苯和/或溴苯。
根据本发明,所述有机溶剂的加入量保证溶解所述引发剂和马来酸酐即可,优选情况下,在所述混合物中,马来酸酐的含量为5-25重量%,优选为10-20重量%。
在本发明中,将α-甲基苯乙烯、马来酸酐和引发剂等均匀混合得到的混合物后导入所述反应器1中进行反应,然后与通过物料第二导入口104加入的二乙烯基苯反应,从而得到所需的苯乙烯系交替共聚微球。
根据本发明,为了提高得到的苯乙烯系交替共聚微球的尺寸均一性,优选地,α-甲基苯乙烯、马来酸酐与二乙烯基苯的摩尔比为1:0.5-2:0.05-0.5,更优选为1:0.9-1.5:0.05-0.3。
根据本发明,所述反应器1的反应条件可以根据反应器的设置等进行适当调整,例如,所述反应器1中的反应条件可以包括:共聚反应时间(以从物料第一导入口102导入的物料在反应器1中停留的时间计)为5-10h,优选为4-6h。通过控制共聚反应时间在上述范围内,可以使得到的苯乙烯系交替共聚微球尺寸分布更为均匀,并且提高反应的转化率。优选地,所述反应器1中的反应条件可以包括:反应温度为50-100℃,反应压力为0.2-2MPa;优选地,反应温度为70-90℃,反应压力为0.5-1MPa。上述反应优选在惰性气体气氛中进行,例如氮气、氩气等。通过控制在上述条件下进行聚合反应,可以提高得到的苯乙烯系交替共聚微球的尺寸均一性。
根据本发明,该方法还包括将所述气液分离得到的所述反应产物进行固液分离。所述固液分离能够使用现有的能够用于分离上述α-甲基苯乙烯和马来酸酐等与苯乙烯系交替共聚微球任意方法进行,例如离心等。所述离心的条件可以包括:转速为4000rpm以上,时间为20min以上;优选地,转速为4000-8000rpm,时间为20-30min。通过离心,将所述反应产物分离为上层清液和下层固体;所述清液为有机溶剂,可以回用于所述共聚反应。
以下将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
使用如图1所示的用于制备苯乙烯系交替共聚微球的反应装置进行。该反应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反应器1和离心机(图未示出)。
所述反应器1包括水平设置的截面为圆形的反应器壳体101,设置在反应器壳体101内部的中空螺旋管105,分别设置在所述反应器壳体101相对的两端的物料第一导入口102和物料导出口103,设置在在所述反应器壳体101正中间的物料第二导入口104(即所述物料第二导入口104位于从所述物料第一导入口102至所述物料导出口103全长的50%处).
中空螺旋管105的管径为60cm,螺距为30cm,中空螺旋管构成的管体的直径为反应器1内径的70%,中空螺旋管构成的管体的长度为反应器1长度的80%。
中空螺旋管105的一端连接控温介质导入口106,另一端连接控温介质导出口107,并通过控温介质导入口106导入控温介质(温水)。
所述反应器壳体101为夹套结构,内部导入上述控温介质(温水)。
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含有α-甲基苯乙烯20.4kg、马来酸酐20kg、偶氮二异丁腈2.4kg、和100L乙酸异戊酯混合得到有机反应液在物料第一导入口102导入到反应器1,液态物流的流速为0.1m/min,在物料第二导入口104将二乙烯基苯2.6kg(流速为0.05kg/min)导入到反应器1使得物料在反应器1中进行聚合反应,并从物料导出口103导出反应产物。在控温介质导入口和反应器壳体101的夹套结构中通入温水,控制反应温度,共聚反应温度为70℃,共聚反应时间为6h。
(2)将反应产物在4000rpm离心20min,得到固体共聚物颗粒粉末A。
实施例2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进行,不同的是:
有机反应液由10.4kgα-甲基苯乙烯、15kg马来酸酐、1.2kg偶氮二异丁腈、二乙烯基苯1.3kg和100L乙酸异戊酯组成;
共聚反应温度为80℃,共聚反应时间为6h;
将反应产物在4000rpm离心20min,
从而制得固体共聚物颗粒粉末B。
实施例3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进行,不同的是:
有机反应液由5.9kgα-甲基苯乙烯、9kg马来酸酐、0.6kg偶氮二异丁腈、二乙烯基苯0.65kg、100L乙酸异戊酯组成;
共聚反应温度为90℃,共聚反应时间为3h;
将反应产物在4000rpm离心20min,
从而制得固体共聚物颗粒粉末C。
实施例4-7
采用实施例1的方法进行,不同的是:所述物料第二导入口104分别位于从所述物料第一导入口102至所述物料导出口103全长的40%、45%、55%和60%处。从而制得固体共聚物颗粒粉末D、E、F和G。
实施例8-9
采用实施例1的方法进行,不同的是:导入二乙烯基苯的量分别为0.13kg、0.52kg。从而制得固体共聚物颗粒粉末H和I。
实施例10
采用实施例1的方法进行,不同的是反应物料的流动速率为0.5m/min。从而制得固体共聚物颗粒粉末J。
对比例1
采用实施例1的方法进行,不同的是,不使用本发明的用于制备苯乙烯系交替共聚微球的反应装置,而使用普通的反应釜进行,并将二乙烯基苯与有机反应液直接混合后进行反应。从而制得固体共聚物颗粒粉末DA1。
对比例2
采用实施例1的方法进行,不同的是,不使用本发明的用于制备苯乙烯系交替共聚微球的反应装置,而使用普通的反应釜进行,将有机反应液反应3h后,加入二乙烯基苯,再反应3h。从而制得固体共聚物颗粒粉末DA2。
对比例3-4
采用实施例1的方法进行,不同的是:所述物料第二导入口104分别位于从所述物料第一导入口102至所述物料导出口103全长的30%和70%处。从而制得固体共聚物颗粒粉末DA3和DA4。
测试例1
将上述实施例和对比例制得的固体共聚物颗粒粉末进行如下测试:
聚合物颗粒的形貌的测试:将聚合物粉末洒在铺有导电胶的样品台上,喷金,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Hitachi S4800进行聚合物形貌的分析。
聚合物颗粒的粒径的测试:聚合物粒子的粒径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HitachiS4800的自带软件进行分析。
聚合转化率的测试:
Figure BDA0001840038790000121
测试结果如下述表1所示。
表1
实施方式 形貌 粒径(微米) 分散性 转化率
实施例1 球型 1.52 良好 72%
实施例2 球型 1.35 良好 66%
实施例3 球型 1.05 良好 65%
实施例4 球型 1.51 良好 71%
实施例5 球型 1.52 良好 70%
实施例6 球型 1.53 良好 72%
实施例7 球型 1.52 良好 71%
实施例8 球型 1.62 良好 69%
实施例9 球型 1.58 良好 70%
实施例10 球型 1.52 良好 72%
对比例1 球型 1.55 55%
对比例2 球型 1.61 50%
对比例3 球型 1.5 45%
对比例4 球型 1.6 48%
通过上述结果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的实施例1-10具有较高的反应转化率,所得聚合物具有良好的球型形貌,物料分散状态良好,相对于传统反应器和反应方法的对比例具有明显更好的效果。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包括各个技术特征以任何其它的合适方式进行组合,这些简单变型和组合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20)

1.一种制备苯乙烯系交替共聚微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利用如下用于制备苯乙烯系交替共聚微球的反应装置进行,该反应装置包括反应器(1);所述反应器(1)包括反应器壳体(101),设置在反应器壳体(101)内部的中空螺旋管(105),设置在所述反应器壳体(101)上的物料第一导入口(102)、物料第二导入口(104)和物料导出口(103);
其中,所述物料第一导入口(102)与所述物料导出口(103)分别设置在所述反应器壳体(101)相对的两端;
所述物料第二导入口(104)位于从所述物料第一导入口(102)至所述物料导出口(103)全长的40-60%处;
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物料第一导入口(102)将含有α-甲基苯乙烯、马来酸酐和引发剂的混合物导入到反应器(1)中,在物料第二导入口(104)将二乙烯基苯导入到反应器(1)使得物料在所述反应器(1)中进行聚合反应,并从物料导出口(103)导出反应产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中空螺旋管(105)的两端以分别靠近所述物料第一导入口(102)与所述物料导出口(103)的方式进行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引发剂为过氧化二苯甲酰、过氧化二异丙苯、过氧化二特丁基、过氧化十二酰、过氧化苯甲酸特丁酯、过氧化二碳酸二异丙基酯、过氧化二碳酸二环己酯、偶氮二异丁腈和偶氮二异庚腈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和/或过氧化二苯甲酰。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引发剂的用量为马来酸酐的0.05-20摩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混合物中还包括有机溶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有机溶剂为有机酸烷基酯、烷烃、芳香烃和卤代芳香烃中的一种或多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有机酸烷基酯为甲酸甲酯、甲酸乙酯、甲酸丙酯、甲酸丁酯、甲酸异丁酯、甲酸戊酯、乙酸甲酯、乙酸乙酯、乙酸丙酯、乙酸丁酯、乙酸异丁酯、乙酸仲丁酯、乙酸戊酯、乙酸异戊酯、乙酸苄酯、丙酸甲酯、丙酸乙酯、丙酸丁酯、丁酸甲酯、丁酸乙酯、丁酸丁酯、丁酸异丁酯、丁酸异戊酯、异戊酸异戊酯、苯甲酸甲酯、苯甲酸乙酯、苯甲酸丙酯、苯甲酸丁酯、苯甲酸异戊酯、苯乙酸甲酯和苯乙酸乙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烷烃为丙烷、正丁烷、异丁烷、正戊烷、异戊烷、正己烷、异己烷、环己烷、正庚烷、正辛烷和异辛烷中的一种或多种。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芳香烃为苯、甲苯和二甲苯中一种或多种。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卤代芳香烃为氯苯和/或溴苯。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混合物中,马来酸酐的含量为5-25重量%。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混合物中,马来酸酐的含量为10-20重量%。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α-甲基苯乙烯、马来酸酐与二乙烯基苯的摩尔比为1:0.5-2:0.05-0.5。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反应器(1)中的反应条件包括:共聚反应时间为3-10h。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反应器(1)中的反应条件包括:共聚反应时间为4-6h。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反应器(1)中的反应条件包括:反应温度为50-100℃。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反应器(1)中的反应条件包括:反应温度为70-90℃。
19.根据权利要求1-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该方法还包括将所述反应产物进行固液分离。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固液分离的方式为离心。
CN201811243875.9A 2018-10-24 2018-10-24 用于制备苯乙烯系交替共聚微球的反应装置和方法 Active CN1110851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43875.9A CN111085147B (zh) 2018-10-24 2018-10-24 用于制备苯乙烯系交替共聚微球的反应装置和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43875.9A CN111085147B (zh) 2018-10-24 2018-10-24 用于制备苯乙烯系交替共聚微球的反应装置和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85147A CN111085147A (zh) 2020-05-01
CN111085147B true CN111085147B (zh) 2022-03-15

Family

ID=703916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43875.9A Active CN111085147B (zh) 2018-10-24 2018-10-24 用于制备苯乙烯系交替共聚微球的反应装置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08514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26617A (zh) * 2020-10-14 2022-05-0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马来酸酐-苯乙烯共聚物微球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91901A (zh) * 2007-04-13 2007-12-26 青岛伊科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内通冷剂的螺旋搅拌反应器及其用途和聚合反应工艺方法
CN101338008A (zh) * 2008-08-19 2009-01-07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交联马来酸酐-苯乙烯共聚物的制备方法
CN101773808A (zh) * 2007-10-19 2010-07-14 杭州林达化工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反应设备
CN102101898A (zh) * 2009-12-16 2011-06-22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连续制备聚合物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5289440A (zh) * 2015-10-19 2016-02-03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翅片与螺旋盘管式热交换器耦合的储氢反应器及系统
CN107417841A (zh) * 2017-08-10 2017-12-01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高收率制备小粒径功能性聚合物纳米微球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91901A (zh) * 2007-04-13 2007-12-26 青岛伊科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内通冷剂的螺旋搅拌反应器及其用途和聚合反应工艺方法
CN101773808A (zh) * 2007-10-19 2010-07-14 杭州林达化工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反应设备
CN101338008A (zh) * 2008-08-19 2009-01-07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交联马来酸酐-苯乙烯共聚物的制备方法
CN102101898A (zh) * 2009-12-16 2011-06-22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连续制备聚合物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5289440A (zh) * 2015-10-19 2016-02-03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翅片与螺旋盘管式热交换器耦合的储氢反应器及系统
CN107417841A (zh) * 2017-08-10 2017-12-01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高收率制备小粒径功能性聚合物纳米微球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85147A (zh) 2020-05-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3660535A (en)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of alkenyl aromatic polymers containing a reinforcing polymer therein
US4952627A (en) Process for producing high impact styrene resin by continuous bulk polymerization
US7763689B2 (en)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functionalised polymer particles
EP2357036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polymer particle
CN111085147B (zh) 用于制备苯乙烯系交替共聚微球的反应装置和方法
KR20010031015A (ko) 벨 형태의 반응기 내에서의 기상 중합
JP4112255B2 (ja) 耐衝撃性モノビニル芳香族重合体の製造方法
US3812088A (en) Polymerization of vinyl aromatic compounds
JPH04234415A (ja) Abs重合体の連続的製造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JPH0714989B2 (ja) ゴム変性スチレン系樹脂の製造法
CN111087493B (zh) 用于制备苯乙烯系交替共聚微球的反应装置和方法
CN111087492B (zh) 用于制备轻烃交替共聚微球的反应装置和方法
CN111085153B (zh) 用于制备苯乙烯系交替共聚微球的反应装置和方法
US4081497A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a high impact polystyrene
CN111087539B (zh) 用于制备轻烃交替共聚微球的反应装置和方法
JPH03277613A (ja) ゴム変性スチレン系樹脂の製造法
CN111085154B (zh) 用于制备轻烃交替共聚微球的反应装置和方法
KR970005478B1 (ko) 고무-개질된스티렌수지의제조방법및수지조성물
US2971951A (en)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of solid polymer
CN112724295B (zh) 一种微米级聚苯乙烯微球的合成方法
RODRÍGUEZ-PIZANO et al. Effect of the operating conditions on the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by the suspension polymerization process
US4259023A (en) Apparatus and process for mixing or reacting incompletely miscible phases
PL204237B1 (pl) Sposób ciągłego wytwarzania polimerów winyloaromatycznych na skalę masową
CN115181200B (zh) 一种C4-C8α-单烯烃—马来酸酐共聚物的制备方法
CN115181201B (zh) 一种C4-C8α-单烯烃与马来酸酐的共聚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403

Address after: 100728 No. 22 North Main Street,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Chaoyangmen

Patentee after: CHINA PETROLEUM & CHEMICAL Corp.

Patentee after: Sinopec (Beijing) Chemical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728 No. 22 North Main Street,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Chaoyangmen

Patentee before: CHINA PETROLEUM & CHEMICAL Corp.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EMICAL INDUSTRY, CHINA PETROLEUM & CHEMICAL Co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