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65822A - 涡旋压缩机 - Google Patents

涡旋压缩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65822A
CN111065822A CN201880054586.6A CN201880054586A CN111065822A CN 111065822 A CN111065822 A CN 111065822A CN 201880054586 A CN201880054586 A CN 201880054586A CN 111065822 A CN111065822 A CN 1110658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roll
axial direction
scroll compressor
recess
bea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5458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065822B (zh
Inventor
一濑友贵
余语一朗
吉冈明纪
铃木学
平野竹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Thermal Systems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Thermal System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Thermal Systems Ltd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Thermal Systems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0658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658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0658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658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18/00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C18/02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of arcuate-engagement type, i.e. with circular translatory movement of co-operating members, each member having the same number of teeth or tooth-equivalents
    • F04C18/0207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of arcuate-engagement type, i.e. with circular translatory movement of co-operating members, each member having the same number of teeth or tooth-equivalents both members having co-operating elements in spiral form
    • F04C18/0215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of arcuate-engagement type, i.e. with circular translatory movement of co-operating members, each member having the same number of teeth or tooth-equivalents both members having co-operating elements in spiral form where only one member is mov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4C18/00 - F04C28/00
    • F04C29/02Lubrication; Lubricant separation
    • F04C29/028Means for improving or restricting lubricant flow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240/00Components
    • F04C2240/40Electric mot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240/00Components
    • F04C2240/50Bear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240/00Components
    • F04C2240/50Bearings
    • F04C2240/52Bearings for assemblies with supports on both sid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240/00Components
    • F04C2240/60Shaf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240/00Components
    • F04C2240/80Other components
    • F04C2240/801Wear plat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4C18/00 - F04C28/00
    • F04C29/02Lubrication; Lubricant separation
    • F04C29/026Lubricant separ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otary Pumps (AREA)
  • Applications Or Details Of Rotary Compress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涡旋压缩机,所述涡旋压缩机具有:流路,其设置在轴承保持部中的与多个定子槽部的形成位置对应的部分,沿轴线方向贯通轴承保持部;第一凹部(72),其设置在推力轴承中的与流路对置的部分,从轴线方向一侧向轴线方向另一侧凹陷;以及第一槽部(74),其设置在第一凹部(72)的外周部,在轴线方向上从第一凹部(72)的底面(72a)延伸至位于与形成有第一凹部(72)的面相反一侧的面并与第一凹部(72)连通。

Description

涡旋压缩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涡旋压缩机。
本申请基于2017年8月25日在日本提出的特愿2017-162570号主张优先权,并将其内容引用在本申请中。
背景技术
涡旋压缩机具备外壳、马达及涡旋压缩部。在外壳内形成的空间收容有马达及涡旋压缩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具备外壳、推力轴承、包括回旋涡盘及固定涡盘的涡旋压缩部以及马达的涡旋压缩机。
外壳具有呈筒状的外壳主体和从外壳主体的内周面向径向内侧突出的轴承保持部。轴承保持部在轴线方向上将外壳主体内形成的空间分为马达收容空间和压缩部收容空间。
在轴承保持部形成有用于将向马达收容空间内供给的润滑油及通过压缩部压缩的流体从马达收容空间向压缩部收容空间引导的流路。
推力轴承设置在轴承保持部的轴线方向另一侧的面(在压缩部收容空间侧配置的面)。推力轴承具有承接回旋涡盘旋转时产生的推力方向的力的功能。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51816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的涡旋压缩机中,存在供给至马达收容空间内的流体在经由推力轴承向压缩部收容空间移动时产生较大的压力损失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能够适当地供给润滑油并能够减少通过推力轴承时的流体(工作流体)的压力损失的涡旋压缩机。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一方案的涡旋压缩机具备:外壳,其具有外壳主体和轴承保持部,该外壳主体在内侧划分以轴线为中心的圆柱状的收容空间,该轴承保持部从所述外壳主体的内侧向径向内侧突出而呈环状,并且将所述收容空间分为在轴线方向一侧配置的马达收容空间和在轴线方向另一侧配置的压缩部收容空间;旋转轴,其在所述收容空间中沿轴线方向延伸配置,能够绕所述轴线旋转;马达,其配置于所述马达收容空间,并且具有定子和转子,该定子呈以所述轴线为中心的环状且外周面固定于所述外壳主体的内周面,该转子配置在所述定子的内侧并设置于所述旋转轴的外周面;涡旋压缩部,其配置在所述压缩部收容空间内,对从所述马达收容空间流入所述压缩部收容空间的流体进行压缩;第一径向轴承,其固定于所述轴承保持部的内周面,将所述旋转轴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以及推力轴承,其呈以所述轴线为中心的环状,固定于所述轴承保持部的朝向所述轴线方向另一侧的面,从所述轴线方向支承所述涡旋压缩部,在所述定子的外周面设置有从该定子的所述轴线方向上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的定子槽部,所述定子槽部在所述定子的周向上隔开间隔配置有多个,在所述轴承保持部中的与多个所述定子槽部的形成位置对应的部分分别设置有沿所述轴线方向贯通该轴承保持部的流路,在所述推力轴承中的与所述流路对置的部分设置有从所述轴线方向一侧向所述轴线方向另一侧凹陷的第一凹部,在所述第一凹部的外周部设置有第一槽部,该第一槽部在所述轴线方向上从该第一凹部的底面延伸至位于与形成有该第一凹部的面相反一侧的面,并与所述第一凹部连通。
根据本发明,通过在轴承保持部中的与多个定子槽部的形成位置对应的部分分别设置有沿轴线方向贯通轴承保持部的流路,从而容易将从定子槽部中通过的流体及润滑油向流路引导。由此能够适当地供给润滑油并能够减少通过推力轴承时的流体(工作流体)的压力损失。
另外,通过在推力轴承中的与流路对置的部分设置有从轴线方向一侧向轴线方向另一侧凹陷的第一凹部,从而能够将从流路中通过的流体及润滑油引导至第一凹部内并使之滞留。
此外,通过具有设置在第一凹部的外周部并在轴线方向上从第一凹部的底面延伸至位于与形成有第一凹部的面相反一侧的面并与第一凹部连通的第一槽部,从而能够减少通过推力轴承时的流体的压力损失。
另外,推力轴承具有第一凹部,从而无需增大第一槽部的流路截面积就能够减少通过推力轴承时的流体的压力损失
另外,也可以是,在上述本发明的一方案的涡旋压缩机的基础上,具有第二凹部,其设置在所述推力轴承中的所述第一凹部的内侧,与所述第一凹部连通并延伸至所述推力轴承的内周面。
通过具有采用这样的结构的第二凹部,从而能够将滞留在第一凹部内的润滑油向在径向内侧配置的轴承(例如第一径向轴承)供给。
另外,也可以是,在上述本发明的一方案的涡旋压缩机的基础上,所述第二凹部的周向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凹部的周向的宽度。
例如,若第二凹部的周向的宽度比第一凹部的周向的宽度宽,则大量流体及润滑油被向推力轴承的径向内侧供给。由此有可能向涡旋压缩部侧供给的流体及润滑油的供给量下降,涡旋压缩部中的压缩效率降低。
另一方面,通过使第二凹部的周向的宽度小于第一凹部的周向的宽度,从而能够在向推力轴承的径向内侧供给润滑油的基础上提高涡旋压缩部的压缩效率。
另外,也可以是,在上述本发明的一方案的涡旋压缩机的基础上,具备推力板,该推力板在所述轴线方向上设置在所述轴承保持部与所述涡旋压缩部之间,在所述推力板的外周部中的与所述第一槽部对置的部分设置有从在所述轴线方向上配置的一个面延伸至另一面的第二槽部。
通过具有采用这样的结构的第二槽部,从而能够减少通过推力板时的流体的压力损失。
另外,也可以是,在上述本发明的一方案的涡旋压缩机的基础上,还具备油分离器,其设置于所述外壳,在所述推力板的下部设置有将从所述油分离器供给的润滑油向所述推力轴承引导的润滑油供给槽部,在所述推力轴承的与所述润滑油供给槽部对置的下部设置有将所述润滑油向径向内侧引导的倾斜槽部。
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从而能够将从油分离器供给至润滑油供给槽部的润滑油经由倾斜槽部向在推力轴承的径向内侧配置的轴承供给。
另外,也可以是,在上述本发明的一方案的涡旋压缩机的基础上,所述旋转轴具有向所述压缩部收容空间延伸突出的偏心轴部,所述涡旋压缩机具有固定涡盘和回旋涡盘,该固定涡盘固定于所述外壳的内周面,该回旋涡盘配置在所述固定涡盘与所述偏心轴部之间,包括沿所述轴线方向延伸突出并包围所述偏心轴部的毂部,所述涡旋压缩机还具备:驱动衬套,其设置在所述偏心轴部的外周面,且一部分配置在所述毂部内;以及第二径向轴承,其设置在所述驱动衬套与所述毂部之间。
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从而能够在旋转轴旋转时使回旋涡盘回旋。另外,能够经由第二凹部、或第二凹部及倾斜槽部向第二径向轴承供给润滑油。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适当地供给润滑油并能够减少通过推力轴承时的流体(工作流体)的压力损失。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涡旋压缩机的概要结构的剖视图。
图2是观察图1所示的外壳主体的A向视图。
图3是观察图1所示的外壳主体的B向视图。
图4是将图1所示的外壳中的由区域C包围的部分放大的剖视图。
图5是观察图1所示的定子的A向视图。
图6是观察图1所示的推力轴承的A向视图。
图7是图6所示的推力轴承的D1-D2线方向的剖视图。
图8是观察图1所示的推力轴承的B向视图。
图9是从压缩部收容空间侧沿轴线方向观察图1所示的外壳主体安装有推力轴承的结构体的图。
图10是观察图1所示的推力板的B向视图。
图11是图10所示的推力板的E1-E2线方向的剖视图。
图12是从压缩部收容空间侧沿轴线方向观察图1所示的外壳主体安装有推力轴承及推力板的结构体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适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
参照图1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涡旋压缩机10。在图1中,O表示旋转轴15的轴线(以下记为“轴线O”),X方向表示旋转轴15的轴线O的延伸方向(以下记为“轴线O方向”),Z方向表示与X方向正交的铅垂方向。
需要说明的是,轴线O既是旋转轴15的轴线,也是外壳12的轴线。
涡旋压缩机10具有外壳12、旋转轴15、径向轴承17、19、27、驱动衬套22、马达24、涡旋压缩部25、油分离器(未图示)、节流部(未图示)、推力轴承29、推力板31及十字滑环33。
接下来,参照图1~图3说明外壳12。图2及图3所示的Y方向表示与X方向及Z方向正交的方向。在图1~图3中,对相同的结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
外壳12具有外壳主体36、第一盖体37、第二盖体38及轴承保持部44。
外壳主体36具备第一筒状部41和第二筒状部42。第一筒状部41是呈以轴线O为中心的圆筒状的构件。第一筒状部41的两端为开放端。
第一筒状部41具有内周面41a和马达收容空间41A。马达收容空间41A是由第一筒状部41的内周面41a及轴承保持部44划分的圆柱状的空间。在马达收容空间41A收容有马达24。
从外壳12的外侧向马达收容空间41A供给雾状的润滑油及由涡旋压缩部25进行压缩的流体(工作流体)等。
第二筒状部42是呈以轴线O为中心的圆筒状的构件。第二筒状部42的两端为开放端。
第二筒状部42具有内周面42a和压缩部收容空间42A。压缩部收容空间42A是由第二筒状部42的内周面42a及轴承保持部44划分的圆柱状的空间。在压缩部收容空间42A收容有涡旋压缩部25。压缩部收容空间42A与马达收容空间41A一起构成收容空间36A。
轴承保持部44从第一筒状部41与第二筒状部42的边界部分的内周面朝向外壳12的径向内侧突出。轴承保持部44将收容空间36A分为在轴线O方向一侧(轴线方向一侧)配置的马达收容空间41A和在轴线O方向另一侧(轴线方向另一侧)配置的压缩部收容空间42A。
轴承保持部44具有第二部分44B和包含多条流路47的第一部分44A。
第一部分44A从第一筒状部41与第二筒状部42的边界部分的内侧向周向内侧延伸突出。第一部分44A是环状的构件。
第一部分44A具有第一面44a、第二面44b及多条流路47。第一面44a是朝向轴线O方向一侧(轴线方向一侧)的面。第二面44b是朝向轴线O方向另一侧(轴线方向另一侧)的面。
多条流路47在第一部分44A的周向上隔开间隔设置。多条流路47的一端在第一面44a露出,另一端在第二面44b露出。多条流路47使马达收容空间41A与压缩部收容空间42A连通。
也可以使多条流路47的周向上的宽度不同。通过像这样使多条流路47在周向上的宽度不同,从而能够以避开在轴承保持部44的第二面44b侧配置的构件的方式配置多条流路47。
采用上述结构的多条流路47设置在分别与一个定子槽部57A对应的位置。
通过像这样在轴承保持部44中的与多个定子槽部57A的形成位置对应的部分设置沿轴线O方向贯通轴承保持部44的流路47,从而容易将从定子槽部57A通过的流体及润滑油向流路47引导。由此能够减少流体的通过流路47时的压力损失。
第一盖体37以封堵第一筒状部41的未设置有轴承保持部44一侧的开放端的方式设置于第一筒状部41。
第一盖体37具有向马达收容空间41A内延伸突出的毂部37A。第一盖体37例如通过螺栓等固定于第一筒状部41。
第二盖体38以封堵第二筒状部42的未设置有轴承保持部44一侧的开放端的方式设置于第二筒状部42。第二盖体38例如通过螺栓等固定于第二筒状部42。
旋转轴15以沿X方向延伸的状态收容在外壳12内。旋转轴15具有旋转轴主体52和偏心轴部54。旋转轴主体52具有在第一盖体37侧配置的一端部52A和在第二盖体38侧配置的另一端部52B。
一端部52A呈圆柱形状。一端部52A与旋转轴主体52中的除了一端部52A及另一端部52B以外的部分相比被缩径。一端部52A由在毂部37A的内周面设置的径向轴承17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
另一端部52B呈圆柱形状。另一端部52B与除了一端部52A及另一端部52B以外的部分相比被扩径。另一端部52B由在轴承保持部44的内周面44c设置的径向轴承19(第一径向轴承)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
偏心轴部54设置在另一端部52B的与涡旋压缩部25对置一侧。偏心轴部54设置在偏离轴线O的位置。偏心轴部54沿X方向延伸。偏心轴部54收容在呈圆筒形状的驱动衬套22内。
采用上述结构的旋转轴15在马达24的作用下绕轴线O旋转。
马达24具有转子56和定子57。转子56固定于旋转轴主体52的位于一端部52A与另一端部52B之间的外周面。
接下来,参照图1及图5说明定子57。定子57配置在马达收容空间41A。定子57呈以轴线O为中心的环状。定子57的外周面57a以隔着间隙的状态固定于第一筒状部41的内周面41a。定子57以与转子56之间隔着间隙的状态配置在转子56的径向外侧。
定子57具有多个定子槽部57A。多个定子槽部57A在轴线O方向上从定子57的一端57B延伸至另一端57C。
多个定子槽部57A在定子57的周向上隔开间隔配置。
参照图1,驱动衬套22以固定于偏心轴部54的外周面的状态收容在回旋涡盘61的毂部61B内。
涡旋压缩部25配置在外壳12内的压缩部收容空间42A。涡旋压缩部25具有回旋涡盘61和固定涡盘63。
回旋涡盘61及固定涡盘63在X方向上对置配置。
回旋涡盘61具有端板部61A、毂部61B及旋涡状部61C。端板部61A在X方向上与固定涡盘63的端板部63A对置。
毂部61B设置在端板部61A中的与旋转轴15对置一侧的面。毂部61B呈圆筒形状。
旋涡状部61C设置在端板部61A中的与固定涡盘63对置一侧的面。旋涡状部61C向朝向固定涡盘63的方向延伸突出。
固定涡盘63固定在外壳12的内侧(内周面42a)。固定涡盘63具有端板部63A、旋涡状部63B和排出孔63C。
旋涡状部63B设置在与回旋涡盘61对置一侧的端板部63A的面。旋涡状部63B与旋涡状部61C啮合。在回旋涡盘61与固定涡盘63之间形成有进行流体压缩的空间65。
排出孔63C以贯通端板部63A的中央部的方式形成。
采用上述结构的涡旋压缩部25对从马达收容空间41A流入压缩部收容空间42A的流体进行压缩,将压缩完成的流体从排出孔63C排出。
径向轴承27(第二径向轴承)设置在驱动衬套22与毂部61B之间。
油分离器(未图示)以能够向压缩部收容空间42A的底部供给润滑油的状态内设于第二盖体38。油分离器经由内设于固定涡盘63的下部的节流部(未图示)向推力板31的润滑油供给槽部31A供给润滑油。
接下来,参照图1~图9说明推力轴承29。在图1~图9所示的结构体中,对相同的结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在图6中,W1表示第一凹部72的周向的宽度(以下记为“宽度W1”),W2表示第二凹部76的周向的宽度(以下记为“宽度W2”)。
推力轴承29具有轴承主体71、第一凹部72、第一槽部74、第二凹部76、多个螺纹孔78、79、十字键槽81及倾斜槽部83。
轴承主体71是呈以轴线O为中心的环状的圆环状构件。轴承主体71在轴线O方向上配置在轴承保持部44与推力板31之间。轴承主体71具有与X方向正交的第一及第二面71a、71b。
第一面71a与轴承保持部44的第二面44b接触。第二面71b是在第一面71a的相反一侧配置的面。第二面71b与推力板31接触。
第一凹部72分别设置在轴承主体71中的与各流路47对置的部分。第一凹部72具有底面72a。第一凹部72从轴线O方向一侧向轴线O方向另一侧(换言之是从第一面71a向第二面71b侧)凹陷。
通过具有像这样在与各流路47对置的位置设置的第一凹部72,从而能够使流经定子槽部57A及流路47的流体及润滑油滞留在第一凹部72内。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6中,作为一例,以设置有三个第一凹部72的情况为例进行了图示,但第一凹部72的数量能够适当设定,不限定于三个。另外,多个第一凹部72的形状及配置也能够适当设定,不限定于图6所示的结构。
第一槽部74在第一凹部72的外周部设置有多个。第一槽部74在轴线O方向上与流路47的一部分对置(参照图9)。
第一槽部74在轴线O方向上从第一凹部72的底面72a延伸至第二面71b。第一槽部74与第一凹部72连通。第一槽部74使第一凹部72与位于第二面71b侧的压缩部收容空间42A连通。
通过像这样在与流路47对置的轴承主体71设置从轴线O方向一侧向轴线O方向另一侧凹陷的第一凹部72,并在第一凹部72的外周部设置使第一凹部72与位于第二面71b侧的压缩部收容空间42A连通的第一槽部74,从而能够适当地供给润滑油并能够减少通过推力轴承29时的流体的压力损失。
另外,通过推力轴承29具有第一凹部72,从而无需增大第一槽部74的流路截面积就能够减少通过推力轴承29时的流体的压力损失。
第二凹部76分别设置在轴承主体71中的周向的宽度较宽的三个第一凹部72的内侧。第二凹部76与第一凹部72连通,并且延伸至轴承主体71的内周面71c(推力轴承29的内周面)。由此,第二凹部76在径向上使第一凹部72与配置在比内周面71c靠内侧的压缩部收容空间42A连通。
第二凹部76的深度例如如图7所示,可以是与第一凹部72相同的深度,也可以是与第一凹部72不同的深度。
通过具有采用这样的结构的第二凹部76,从而能够将滞留在第一凹部72内的润滑油向在径向内侧配置的径向轴承19、27供给。
第二凹部76的周向的宽度W2例如优选小于第一凹部72的周向的宽度W1
例如,若第二凹部76的周向的宽度W2比第一凹部72的周向的宽度W1宽,则向推力轴承29的径向内侧供给大量流体及润滑油,因此有可能由于向涡旋压缩部25侧供给的流体及润滑油的供给量下降而使涡旋压缩部25中的压缩效率降低。
另一方面,通过使第二凹部76的周向的宽度W2小于第一凹部72的周向的宽度W1,从而在向推力轴承29的径向内侧供给润滑油的基础上,还能够提高涡旋压缩部25的压缩效率。
多个螺纹孔78、79设置在轴承主体71的周向。多个螺纹孔78、79是用于配置与在轴线O方向上配置的构件连结的螺丝、螺栓的孔。
需要说明的是,图6及图8所示的多个螺纹孔78、79的数量及配置是一例,并不限定于此。
十字键槽81形成在轴承主体71的第二面71b侧。十字键槽81是在向推力轴承29安装十字滑环33时使用的槽。
倾斜槽部83设置在轴承主体71的下部(具体来说是下端部)。倾斜槽部83通过对轴承主体71进行切削而形成。倾斜槽部83在朝向轴线O的方向上倾斜。倾斜槽部83的下端部在轴线O方向上与在推力板31设置的润滑油供给槽部31A对置。
通过具有采用这样的结构的倾斜槽部83及润滑油供给槽部31A,从而能够经由润滑油供给槽部31A将从油分离器向倾斜槽部83供给的润滑油向在推力轴承29的径向内侧配置的径向轴承19、27供给。
接下来,参照图1及图10~图12说明推力板31。在图1~图12中,对相同的结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
推力板31在轴线O方向上设置在推力轴承29与端板部61A之间。推力板31具有板主体85、润滑油供给槽部31A、多个第二槽部31B及孔87。
板主体85是环状的构件。板主体85具有与X方向正交的一个面85a及另一面85b。
一个面85a是配置在马达收容空间41A侧的面。一个面85a与轴承主体71的第二面71b接触。
另一面85b是配置在一个面85a的相反侧的面。另一面85b与端板部61A接触。
润滑油供给槽部31A设置在板主体85的下部(具体来说是下端部)。润滑油供给槽部31A从一个面85a延伸至另一面85b。润滑油供给槽部31A在轴线O方向上以与倾斜槽部83对置的方式配置。润滑油供给槽部31A将从油分离器供给的润滑油向倾斜槽部83引导。
第二槽部31B设置在板主体85的外周部中的与第一槽部74对置的部分(参照图12)。第二槽部31B以从在轴线O方向配置的一个面85a延伸至另一面85b的方式形成。在沿轴线O方向观察的状态下,第二槽部3lB呈与第一槽部74相同的形状。
通过具有采用这样的结构的第二槽部31B,从而能够减少通过推力板31时的流体的压力损失。
孔87在板主体85设置有多个(在图10的情况下,作为一例为两个)。孔87配置在板主体85中的未形成有润滑油供给槽部31A及第二槽部31B的区域。
孔87是供将推力板31向推力轴承29固定时使用的螺丝或螺栓插入的孔。
参照图1,十字滑环33设置在推力板31的内侧。十字滑环33的一部分配置在推力轴承29与端板部61A之间。十字滑环33是用于防止回旋涡盘61自转的构件。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涡旋压缩机10,在轴承保持部44中的与多个定子槽部57A的形成位置对应的部分分别设置沿轴线O方向贯通轴承保持部44的流路47,从而容易将从定子槽部57A中通过的流体及润滑油向流路47引导,因此能够适当地供给润滑油并减少通过流路47时的流体(工作流体)的压力损失。
另外,通过在推力轴承29中的与流路47对置的部分设置从轴线O方向一侧向轴线O方向另一侧凹陷的第一凹部72,从而能够将从流路47中通过的流体及润滑油引导至第一凹部72内并使之滞留。
此外,通过具有设置在第一凹部72的外周部、并在轴线O方向上从第一凹部72的底面72a延伸至第二面71b并与第一凹部72连通的第一槽部74,从而能够减少通过推力轴承29时的流体的压力损失。
以上对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上述特定的实施方式,能够在技术方案所记载的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变更。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够适用于涡旋压缩机。
附图标记说明:
10 涡旋压缩机
12 外壳
15 旋转轴
17、19、27 径向轴承
22 驱动衬套
24 马达
25 涡旋压缩部
29 推力轴承
31 推力板
31A 润滑油供给槽部
31B 第二槽部
33 十字滑环
36 外壳主体
36A 收容空间
37 第一盖体
37A、61B 毂部
38 第二盖体
41 第一筒状部
41a、42a、42b 内周面
41A 马达收容空间
42 第二筒状部
42A 压缩部收容空间
44 轴承保持部
44a、71a 第一面
44b、71b 第二面
44c、71c 内周面
44A 第一部分
44B 第二部分
47 流路
52 旋转轴主体
52A 一端部
52B 另一端部
54 偏心轴部
56 转子
57 定子
57a 外周面
57A 定子槽部
57B 一端
57C 另一端
61 回旋涡盘
61A、63A 端板部
61B 毂部
61C、63B 旋涡状部
63 固定涡盘
63C 排出孔
65 空间
71 轴承主体
72 第一凹部
72a 底面
74 第一槽部
76 第二凹部
78、79 螺纹孔
81 十字键槽
82 孔
83 倾斜槽部
85 板主体
85a 一个面
85b 另一面
O 轴线
W1、W2 孔。

Claims (6)

1.一种涡旋压缩机,其中,
所述涡旋压缩机具备:
外壳,其具有外壳主体和轴承保持部,所述外壳主体在内侧划分以轴线为中心的圆柱状的收容空间,所述轴承保持部从所述外壳主体的内侧向径向内侧突出而呈环状,并且将所述收容空间分为在轴线方向一侧配置的马达收容空间和在轴线方向另一侧配置的压缩部收容空间;
旋转轴,其在所述收容空间中沿轴线方向延伸配置,能够绕所述轴线旋转;
马达,其配置于所述马达收容空间,并且具有定子和转子,所述定子呈以所述轴线为中心的环状且外周面固定于所述外壳主体的内周面,所述转子配置在所述定子的内侧并设置于所述旋转轴的外周面;
涡旋压缩部,其配置在所述压缩部收容空间内,对从所述马达收容空间流入所述压缩部收容空间的流体进行压缩;
第一径向轴承,其固定于所述轴承保持部的内周面,将所述旋转轴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以及
推力轴承,其呈以所述轴线为中心的环状,固定于所述轴承保持部的朝向所述轴线方向另一侧的面,从所述轴线方向支承所述涡旋压缩部,
在所述定子的外周面设置有从所述定子的所述轴线方向上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的定子槽部,
所述定子槽部在所述定子的周向上隔开间隔配置有多个,
在所述轴承保持部中的与多个所述定子槽部的形成位置对应的部分分别设置有沿所述轴线方向贯通所述轴承保持部的流路,
在所述推力轴承中的与所述流路对置的部分设置有从所述轴线方向一侧向所述轴线方向另一侧凹陷的第一凹部,
在所述第一凹部的外周部设置有第一槽部,所述第一槽部在所述轴线方向上从所述第一凹部的底面延伸至位于与形成有所述第一凹部的面相反一侧的面,并与所述第一凹部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旋压缩机,其中,
所述涡旋压缩机具有第二凹部,所述第二凹部设置在所述推力轴承中的所述第一凹部的内侧,与所述第一凹部连通并且延伸至所述推力轴承的内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涡旋压缩机,其中,
所述第二凹部的周向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凹部的周向的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涡旋压缩机,其中,
所述涡旋压缩机具备推力板,所述推力板在所述轴线方向上设置在所述轴承保持部与所述涡旋压缩部之间,
在所述推力板的外周部中的与所述第一槽部对置的部分设置有从在所述轴线方向上配置的一个面延伸至另一面的第二槽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涡旋压缩机,其中,
所述涡旋压缩机还具备设置于所述外壳的油分离器,
在所述推力板的下部设置有将从所述油分离器供给的润滑油向所述推力轴承引导的润滑油供给槽部,
在所述推力轴承的与所述润滑油供给槽部对置的下部设置有将所述润滑油向径向内侧引导的倾斜槽部。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涡旋压缩机,其中,
所述旋转轴具有向所述压缩部收容空间延伸突出的偏心轴部,
所述涡旋压缩机具有固定涡盘和回旋涡盘,所述固定涡盘固定于所述外壳的内周面,所述回旋涡盘配置在所述固定涡盘与所述偏心轴部之间,包括沿所述轴线方向延伸突出并包围所述偏心轴部的毂部,
所述涡旋压缩机还具备:
驱动衬套,其设置在所述偏心轴部的外周面,且一部分配置在所述毂部内;以及
第二径向轴承,其设置在所述驱动衬套与所述毂部之间。
CN201880054586.6A 2017-08-25 2018-07-03 涡旋压缩机 Active CN11106582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62570 2017-08-25
JP2017162570A JP6842385B2 (ja) 2017-08-25 2017-08-25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PCT/JP2018/025144 WO2019039095A1 (ja) 2017-08-25 2018-07-03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65822A true CN111065822A (zh) 2020-04-24
CN111065822B CN111065822B (zh) 2021-11-09

Family

ID=654385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54586.6A Active CN111065822B (zh) 2017-08-25 2018-07-03 涡旋压缩机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143185B2 (zh)
JP (1) JP6842385B2 (zh)
CN (1) CN111065822B (zh)
DE (1) DE112018004739B4 (zh)
WO (1) WO201903909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890070B2 (ja) * 2017-09-05 2021-06-18 三菱重工サーマ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圧縮機ケーシングの製造方法、ケーシング素材
CN112283103B (zh) * 2020-10-23 2022-01-2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压缩机上盖及压缩机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27963A (en) * 1982-09-30 1985-07-09 Sanden Corporation Scroll type compressor with lubricating system
JPH01290991A (ja) * 1988-05-18 1989-11-22 Diesel Kiki Co Ltd スクロール流体機械
JP2003065259A (ja) * 2001-08-29 2003-03-05 Tokico Ltd スクロール式流体機械
WO2006106753A1 (ja) * 2005-04-01 2006-10-12 Sanden Corporation スクロール型流体機械
CN102817840A (zh) * 2011-06-07 2012-12-12 思科涡旋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绕动式推力轴承的涡卷式容积位移装置
CN103052803A (zh) * 2010-08-02 2013-04-17 三电有限公司 涡旋式流体设备
CN203796567U (zh) * 2013-07-31 2014-08-27 思科涡旋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具有磁流体平动滑动推力轴承及密封结构的涡旋真空泵
JP2016077063A (ja) * 2014-10-03 2016-05-12 三菱重工オートモーティブサーマ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パワートランジスタの設置構造、インバータ並びにインバータ一体型電動圧縮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92795B2 (ja) * 1986-11-05 1994-11-1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スクロ−ル圧縮機
KR910002402B1 (ko) 1986-11-05 1991-04-22 미쓰비시전기 주식회사 스크롤압축기
JP2950883B2 (ja) 1990-02-23 1999-09-20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JPH0861255A (ja) 1994-08-25 1996-03-08 Daikin Ind Ltd スクロール型流体機械
JP3244964B2 (ja) 1994-10-05 2002-01-07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スクロール型圧縮機
JP3832369B2 (ja) * 2002-03-28 2006-10-11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高低圧ドーム型圧縮機
JP4036148B2 (ja) * 2002-07-23 2008-01-23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電動モータ及び電動コンプレッサ
JP4739103B2 (ja) * 2006-04-21 2011-08-03 サンデン株式会社 スクロール型流体機械
JP6207828B2 (ja) 2012-10-31 2017-10-04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スクロール型圧縮機
JP5518169B1 (ja) 2012-12-12 2014-06-11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電動圧縮機およびその組立方法
JP6513420B2 (ja) * 2015-02-19 2019-05-15 三菱重工サーマ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JP6709532B2 (ja) 2016-03-07 2020-06-17 株式会社Gsユアサ 蓄電素子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27963A (en) * 1982-09-30 1985-07-09 Sanden Corporation Scroll type compressor with lubricating system
JPH01290991A (ja) * 1988-05-18 1989-11-22 Diesel Kiki Co Ltd スクロール流体機械
JP2003065259A (ja) * 2001-08-29 2003-03-05 Tokico Ltd スクロール式流体機械
WO2006106753A1 (ja) * 2005-04-01 2006-10-12 Sanden Corporation スクロール型流体機械
CN103052803A (zh) * 2010-08-02 2013-04-17 三电有限公司 涡旋式流体设备
CN102817840A (zh) * 2011-06-07 2012-12-12 思科涡旋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绕动式推力轴承的涡卷式容积位移装置
CN203796567U (zh) * 2013-07-31 2014-08-27 思科涡旋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具有磁流体平动滑动推力轴承及密封结构的涡旋真空泵
JP2016077063A (ja) * 2014-10-03 2016-05-12 三菱重工オートモーティブサーマ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パワートランジスタの設置構造、インバータ並びにインバータ一体型電動圧縮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039095A1 (ja) 2019-02-28
US11143185B2 (en) 2021-10-12
JP6842385B2 (ja) 2021-03-17
US20200173443A1 (en) 2020-06-04
CN111065822B (zh) 2021-11-09
DE112018004739T5 (de) 2020-06-04
JP2019039378A (ja) 2019-03-14
DE112018004739B4 (de) 2024-04-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69280B (zh) 涡旋压缩机
EP3255280B1 (en) Compressor having a sleeve guide assembly
CN111065822B (zh) 涡旋压缩机
WO2017057159A1 (ja) スクロール型圧縮機
JP2008240597A (ja) 可変クランク機構及び可変クランク機構を備えたスクロール流体機械
JP2009127614A (ja) スクロール流体機械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EP1950419A1 (en) Scroll-type fluid machine
JP4120733B2 (ja) 二段スクリュー圧縮機
US20110076169A1 (en) Rotary compressor
WO2015064611A1 (ja) スクロール型流体機械
JP2019039378A5 (zh)
JP3783294B2 (ja) 電動式流体機械
CN112534137B (zh) 涡旋压缩机
KR102232427B1 (ko) 스크롤형 압축기
JP4277995B2 (ja) 電動圧縮機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300529B2 (ja) ベーン式ポンプ
JP6170369B2 (ja)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WO2018055824A1 (ja) ローリングシリンダ式容積型圧縮機
WO2023276020A1 (ja)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JP4013992B2 (ja) スクロール型流体機械
JP6756551B2 (ja) 開放型圧縮機
JP2023144250A (ja) スクロール型圧縮機
JPH08105392A (ja) スクロール型圧縮機
JP2020105909A (ja) スクロール式圧縮機
JP2006104947A (ja) 圧縮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