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655A - 按压式笔具 - Google Patents

按压式笔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655A
CN1110655A CN 94104363 CN94104363A CN1110655A CN 1110655 A CN1110655 A CN 1110655A CN 94104363 CN94104363 CN 94104363 CN 94104363 A CN94104363 A CN 94104363A CN 1110655 A CN1110655 A CN 11106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ing member
push
guide channel
sheet
button ty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94104363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光谷良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tobuki an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otobuki an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tobuki and Co Ltd filed Critical Kotobuki and Co Ltd
Priority to CN 94104363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0655A/zh
Publication of CN11106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65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chanical Pencils And Projecting And Retracting Systems Therefor, And Multi-System Writing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构造简单的按压式笔具。它包括有一弹性 体和一按压构件;一开设于笔管后部的轴向导沟,此 导沟形成有一可保持笔芯前端缩回笔管内的第一位 置的卡止部及一保持笔芯前端伸出笔管外部的第二 位置的卡止部;一设于按压构件上的藉按压操作而可 选择性地分别与该第一或第二位置的卡止部卡合的 卡合突起;及一当卡合突起藉再次的按压操作而自第 二位置复归至第一位置之标,可使卡合突起不再卡合 于第二位置的卡合回避手段。

Description

按压式笔具
本发明有关一种构造简单的按压式笔具,尤指一种可适用于原子笔、自动铅笔或马克笔待等的按压式笔具。
习知之此类按压式笔具大都是设有按压作动用的凸轮机构,例如,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公昭34-7181号后部所揭示的笔具,便是利用由凸轮本体、凸轮杆及转子等所构成的凸轮机构,以达成按压作动而使笔芯伸缩的机能,唯因其零件繁多、构造复杂、而制造装配上费工费时,致使成本增高,且易生故障。又因凸轮机构需要较大的轴向及径向空间,也造成笔管粗大及笔芯的长度受到限制,而影响笔具的修长外观及笔芯轴的可用长度,皆为其缺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觖决上述习知笔具的缺点,而提供一种组合零件减至最少且装配简单,而故障亦少,同时价格低廉,操作容易的可仅藉简单的后端按压操作而使笔芯轴以充分的长度伸出及缩入的按压式笔具。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按压式笔具,其构造包括:一于两端设有开口的笔管;一滑动自如地设于该笔管内的可抽换式笔芯;一赋予该笔芯具有一往后退的弹性力量的弹性体;一连接于该笔芯后端的按压构件;一开设于笔管后部的轴向导沟,而此导沟形成有一可保持笔芯前端缩回笔管内的第一位置卡合沟部及一保持笔芯轴前端伸出笔管前端外的第二位置卡止部;一设在按压构件上而可藉按压操作可选择性地分别卡止该第一或第二位置的卡止部的卡合手段;及一当卡合手段藉再次的按压操作而自第二位置复归至第一位置之际,可使卡合手段不再卡合于第二位置的卡合回避手段。
根据上述本发明笔具,当按压突出笔管后方的按压构件时,按压构件便抵抗笔芯前部的螺旋弹簧的弹力而沿笔管的导沟向前移动,此时按压构件所设的具弹性摇动片的卡合突起,即自导沟的后段较宽的第一卡止位置向前移往导沟之前段较窄之第二卡止位置,并于此处被赋予一横向向内的弹性力量的状态下卡止于第二卡止位置,此时,笔芯因随著按压构件之前进,遂使前端笔尖伸出笔管前端外方而可供书写之用。当书写终了而欲使笔芯缩回笔管内时,可再次按压按压构件的后端,则摇动片随著按压构件之前进而使卡合突起先脱离第二卡止位置的卡止部,继而藉斜壁面下降沉入导沟前端下面之后,藉摇动片的横向弹性复原力复位,因此,在按压动作解除之后,按压盖便藉复归弹簧之力带回摇动片后退,由于卡合突起已轴向偏离原对应沟第二卡止部的位置,遂使卡合突起可圆滑地回到导沟之较宽部位的第一位置,并藉摇动片的弹性而自笔管的导沟下面上升并卡止于第一卡止部内,遂使管芯的笔尖完全缩回收容于笔管内。
以下依照附图就本发明的按压式笔具的实施例加以说明。
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按压式笔具的一个实施例的分解透视图;
图2是本发明按压式笔具的按压构件的正视图;
图3是本发明按压式笔具的按压构件的左侧视图;
图4是本发明按压式笔具的各分解动作示意图;
图5(A)-(E)表示本发明按压式笔具的摇动片的卡合突起,限制突部与导沟间的动作关系示意图。
图1至图3表示本发明按压式笔具的一实施例的构造,图中,构成笔具的笔管1前端螺合有一笔锥体2,笔管1内收容有一可前后移动自如的心管内充有原子笔笔液的可抽换式笔芯3,笔芯3前部形成有一对用以挡止螺旋弹簧4后端的挡止突起3a,弹簧4是套笔芯3前部的后一齐插入笔管1内,并略施以压缩而使弹簧4之前端抵住笔锥体2内面,遂可赋予笔芯3具有一向后退的弹性力。
又,笔管1后部设有一如图示的轴向导沟5,笔管1后端则设有一轴向缺口6,导沟5之前方一侧壁设有一向沟内突出的倾斜卡止部5a,而以此倾斜卡止部5a为界将导沟5分为后段部的宽长沟之第一沟部与前段部之窄短沟之第二沟部,且于此第二沟部之前端更形成有细沟5b,而后文将述之一按压构件7是藉卡合手段嵌合卡止于笔管1的导沟5及缺口6内。
按压构件7详如图1至图3所示,系由:一圆柱形主体7a、一自此主体7a向前延伸的延长部7b,及一介以连接脚部而连设于主体7a后部周面并向前延伸的笔夹7c所构成。又,延伸部7b是于前端形成有一环部7d,而此环部7d顶部则形成有一向后延伸的弹性摇动片7e,摇动片7e之后端则形成有一向上突出且前面呈向下倾斜且略为偏心向外方弯曲的卡合突起7f。再者,延伸部7b之后部上面又设有一挡止突起7g,当按压构件7装配于笔管1内之后,此挡止突起7g即进入导沟5内以防止按压构件7自笔管1脱落。
再者,如图2及图3所示,延伸部7b之位于摇动片7e偏基部的正下方处形成有一用以限制摇动片7e之向下沉入深度之下沉限制突部7h,复于延伸部7b之近卡合突起7f之摇动片7e正下方设有一略侧偏的用以限制摇动片7e横向偏离中心的横向限制突部7i。如此构成的按压构件7由笔管1后端插入后,摇动片7e的卡合突起7f及挡止突起7g即嵌入笔管1的导沟5内而定位。
以下将上述构成的笔具的操作情形依图4加以说明。首先如图4(A)所示,在笔芯3缩入笔管1内的平常未使用的状态下,使用者如用手按压按压构件7后端时,便迫使前端的笔芯3一边抵抗弹簧4的弹力一边前进,此时,按压构件7上的挡止突起7g及摇动片7e后端的卡合突起7f一起沿导沟5前进,直到卡合突起7f通过导沟5的窄沟部所形成的卡止部5a且于释放该按压动作之后部即因摇动片7e的弹性力而卡止于卡止部5a。此时,笔芯3之前端则呈自该笔锥体2之前端开口伸出的状态(如图4(B)所示),遂可供书写之用。
再者,当书写完毕而欲使笔芯3之前端缩回笔锥体内以利携带时,只要再度按压按压构件7之后端即可,此时,摇动片7e之卡合突起7f随按压盖7之前进先脱离卡止部5a并沿导沟5前进。由于导沟5前部尚连设有一细沟5b,同时,如图4(C)所示,摇动片7e的突起7f是在偏离卡止部5a的位置,且其前端形成往下倾的倾斜面,故突起7f前进至导沟5之前壁部时,突起7f便被迫而下沉,且随著继续前进而完全没入笔管1内。于此状态下一解除按压操作时笔芯3即藉弹簧4的弹力而往后退,按压构件7因此也随其一起后退,此时,因摇动片7e的突起7f端已藉弹性复元力向横向伸复原,而脱离原对应于导沟5的窄沟侧壁及卡止部5a的位置,遂于按压构件7后退之际,卡合突起7f不会受到卡止部5a的阻挡,而可连同摇动片7e一体圆滑地后退,当后退至如图4(A)所示原先的位置时,摇动片7e的卡合突起7f即藉本身弹性上升而卡入导沟5后部的宽沟部内。又,在此特别强调,摇动片7e的卡合突起7f的藉按压操作而保持沉入笔管1内部的状态下复原至原先笔芯3收入状态的动作,是与导沟5的横向宽度及摇动片7e的卡合突起7f的摇动运动有极大的关连性。关于摇动片7e的卡合突起7f与笔管1的导沟5间的卡合动作,其摇动片7e的卡合突起7f并不仅仅是行单纯的上下或单纯的左右的二次元运动,而是从使笔芯3自笔管1伸出的最初的按压动作起,至使笔芯3缩入笔管1内为止的过程之间,一直在行三次元,即含上下、左右的运动。换言之,摇动片7e是以一端自按压构件7的延伸部7b的前端环部7d之顶部向后延伸地与环部7d一体形成之故,遂使其卡合突起7f可以其连接环部7d的一端做为基点而行上下左右的三次元摇动。
以下依照图5说明摇动片7e的三次元动作情形。图5(A)至(E)中的所有示意图(a)行皆表示按压构件7的突起7f、7i与导沟5的关系的上视图,藉以表示摇动片7e的左右摇动的情形;而(b)行则表示按压构件7的卡合突起7f及横向限制突起7i与导沟5的关系的侧视图,藉以表示摇动片7e的后端的上下摇动情形。首先,图5(A)是表示对应于图4(A)的状态,即笔芯3呈缩入笔管1内的未使用状态示意图。于此状态下,卡合突起7f是位于导沟5的卡止部5a后方且嵌合于导沟5的宽沟部内。
其次,图5(B)表示按压操作开始进行而笔芯3呈稍向前伸的状态,此时的卡合突起7f是位于导沟5的卡止部5a之前面窄沟部位,且稍微下沉。图5(C)是对应于图4(B)的状态,即表示按压动作完毕后笔芯3之前端呈充分伸出的状态。于此状态下,按压构件7是介以笔芯3被弹簧4赋予向后推压的弹性力之故,遂使其卡合突起7f可完全卡止于导沟5的卡止端5a处,而保持笔芯3之前端呈伸出笔管1外可供书写的状态。此时摇动片7e因本身弹性而呈横向挠曲的偏移状态。
当书写完毕而欲使笔芯3缩入笔管1内时,只要再度按压一次按压构件7即可,此时,卡合突起7f如对应于图4(C)至图5(D)所示,先是前进而脱离卡止部5a,继而前进至细沟5b部位时沉入笔管1内部,但是当按压动作一解除时,便如图(E)所示,卡合突起7f于沉入笔管1内的状态下,藉著弹簧4的复元力而后退,此时,因卡合突起7f早已藉摇动片7e的弹性复原而偏离导沟5的窄沟部,故卡合突起7f遂不会卡入导沟5的窄沟部内而可顺利回到图5(A)所示的卡入导沟5的宽沟部内的原先状态。再者,藉此按压操作,而使摇动片7e的卡合突起7f从保持卡止于笔管1内的状态至复归为初期位置的动作情形,则另详述如次。
从图5可看出,摇动片7e的卡合突起7f是呈向侧方突出状地形成于摇动片7e的自由端上。另一方面,导沟5是介以卡止部5a而被分隔成后段沟部的沟宽Lb大于前段沟部的沟宽Lf的两段沟。即,摇动片7e的卡合突起7f在导沟5的宽度Lb足够的宽沟内时,并未压接于导沟5的任何侧壁而呈未受任何压力的自由状态。然而,当卡合突起7f由导沟5的窄沟部引导前进并卡止于卡止部5a时,卡合突起7f因受阻局限于导沟5的窄沟Lf内,而由卡止的窄沟侧壁迫使其向外偏移,遂连带摇动片7e产生向侧方弹性挠曲变形,而被赋予一向内方的弹性力量。在此状态下,若再行一次按压操作时,卡合突起7f即脱离卡止位置前进,并受到导沟5前端突壁的前缘的阻碍而被迫使相连的摇动片7e产生向下挠曲变形遂使突起7f下沉进入笔管1内,同时,原来弹性压接于导沟5侧壁的卡合突起7f亦被释放,而连同摇动片7e向外侧弹开而复原为自由状态。挡按压操作结束时,摇动片7e的卡合突起7f乃于复原为偏向侧方的状态下,藉著弹簧4的弹力而沿导沟5侧壁之外侧及偏离卡止部5a的笔管1内面滑动通过卡止部5a,而回到原先位置,在此,卡合突起又藉摇动片7e的弹性复元力而上升回到导沟5的宽沟部内回复原先自由状态。
其次就按压构件7的延伸部7b上所设的下沉限制突部7h,及其后方一侧的横向限制突部7i的机能说明如下:
按下沉限制突起7h是位于摇动片7e的正下方用来限制摇动片7e的过量下沉,而横向限制突部7i则是设于摇动片7e之前下方偏离中心位置,用以限制摇动片7e的侧向及下向的过量挠曲,此等限制突部7h、7i的构成乃具有使该摇动片7e的卡合突起7f于笔管1内自卡止至复归初期位置的过程中,保持正确动作的补助功效。即,为使笔芯3之前端缩入笔筒1内,而按压按压构件7后端时,摇动片7e的突起7f是如前述地先脱离卡止部5a,并一边前进,一边抵接导沟5之前端壁而下沉进入笔管1内。
再者,上述实施例是就一适用于原子笔的构造加以说明,事实上,本发明可适用于原子笔以外的笔具,例如,自动铅笔、马克笔等笔具。本发明如适用于自动铅笔,则只要如图5(A)中的假想线所示,将导沟5前段的窄沟部向前加长若干以确保按压送芯用的距离,同时,如图4(A)中的假想线所示,将按压构件7的主体部7a的长度为了易于按压操作,而向后延长大约为按压送芯量的长度即可。
根据上述本发明的构成,由于零件数减少且装配、构造简单,因而可提供一种故障少、成本低廉,且仅藉后端按压操作便可行笔芯的伸出及缩入的按压式笔具。

Claims (9)

1.一种按压式笔具,它包括:一于两端设有开口的笔管;一滑动自如地容纳于此笔管内的可换式笔芯;一赋予此笔芯具有一后退弹性力量的弹性体;一连接于此笔芯后端的按压构件;一开设于笔管后部的轴向导沟而此导沟形成有一能保持笔芯缩入笔管内的第一卡合位置的沟部及一能保持笔芯之前端伸出笔管外的第二卡合位置的沟部;一设于按压构件上而藉按压操作可选择性地分别与上述第一或第二卡合位置的沟部卡合的卡合手段;及当卡合突起藉按压操作而自第二位置复归至第一位置之际,可使卡合突起脱离与第二位置的卡合的卡合回避手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按压式笔具,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导沟的位于第二位置,部分形成有自导沟侧壁向沟内侧突出之用以卡止上述卡合手段的卡止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压式笔具,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卡合手段是为一设于摇动片的自由端的卡合突起,而此摇动片是一以基部连设于按压构件前部且自由端向后轴向延伸,并可以基部作为支点行三次元动作的摇动片。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按压式笔具,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按压构件的卡合突起是形成前部呈下倾斜坡状,且向后侧逐渐偏离轴线而呈偏向外侧弯曲的斜突状;而导沟的卡止部则是形成一自导沟侧壁向导沟内侧横向突出的具有倾斜面的突出部,同时,此导沟乃以此卡止部为界形成为后段的第一位置的沟部宽度大于前段的第二位置的沟部宽度。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按压式笔具,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按压构件是由:一按压构件主体及一自此构件本体向前延伸的纵长延伸部所构成,而此延伸部的对应于摇动片的正下方的部位设有一用以限制摇动片的下沉量的下沉限制突部。
6.如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按压式笔具,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按压构件的延伸部位于摇动片的外侧下方部位设有一用以限制摇动片的横向移动量的横向限制突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压式笔具,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按压构件设有一防止自该笔筒脱出的挡止手段。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压式笔具,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按压构件上设有一笔夹,而于该笔管之后端则设有一可供该笔夹的脚部移动入内的轴向缺口。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压式笔具,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按压构件之前部是一体形成有一可供笔芯插入而保持的环部及一抵住笔芯后端之承部。
CN 94104363 1994-04-20 1994-04-20 按压式笔具 Pending CN111065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94104363 CN1110655A (zh) 1994-04-20 1994-04-20 按压式笔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94104363 CN1110655A (zh) 1994-04-20 1994-04-20 按压式笔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655A true CN1110655A (zh) 1995-10-25

Family

ID=50315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94104363 Pending CN1110655A (zh) 1994-04-20 1994-04-20 按压式笔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0655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95123C (zh) * 2002-12-13 2008-06-18 Bic学会 书写工具
CN100439125C (zh) * 2004-12-31 2008-12-03 莫里斯公司 安全触碰式书写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95123C (zh) * 2002-12-13 2008-06-18 Bic学会 书写工具
CN100439125C (zh) * 2004-12-31 2008-12-03 莫里斯公司 安全触碰式书写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110055491A (ko) 복합필기구
US6227734B1 (en) Knocking writing utensil
CN1110655A (zh) 按压式笔具
CN110962489A (zh) 一种笔帽滑动笔
JP5320259B2 (ja) ノック式筆記具
JP5035976B2 (ja) ボールペン
JP2019010827A (ja) ノック式筆記具
JPH0615735Y2 (ja) ノック式筆記具
JPH09207494A (ja) 多芯式筆記具
JP6881748B2 (ja) 誤動作防止機能付きノック式筆記具
JP5896722B2 (ja) 多機能ペン
JP5896721B2 (ja) 多機能ペン
JP3653699B2 (ja) ノック式筆記具
JP5471894B2 (ja) 筆記具
JPH11321183A (ja) 複式筆記具
JPH0343036Y2 (zh)
JP2011173339A (ja) 消しゴム
JPH055029Y2 (zh)
JP4989380B2 (ja) 筆記具
JPH07214983A (ja) ノック式筆記具
JPH10129186A (ja) ノック式筆記具
JP5896723B2 (ja) 多機能ペン
US3205867A (en) Article support member
JP4444692B2 (ja) クリップ部材を有するノック式筆記具
JPH0343037Y2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C20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deemed to be abandoned or is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