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60692A - 一种免疫球蛋白g1的检测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免疫球蛋白g1的检测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60692A
CN111060692A CN201911139242.8A CN201911139242A CN111060692A CN 111060692 A CN111060692 A CN 111060692A CN 201911139242 A CN201911139242 A CN 201911139242A CN 111060692 A CN111060692 A CN 1110606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lution
immunoglobulin
buffer solution
reagent
concent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13924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嘉扬
单以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Precise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Precise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Precise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Precise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13924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060692A/zh
Publication of CN1110606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6069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50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 G01N33/68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involving proteins, peptides or amino acids
    • G01N33/6854Immunoglobuli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50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 G01N33/53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3/577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involving monoclonal antibodies binding reaction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monoclonal antibodies; monoclonal antibodies per se are classified with their corresponding antigen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Urology & Nephrolog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Cell Bi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roteomics, Peptides & Aminoacid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By Using Micro-Organisms (AREA)
  • Peptides Or Protei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免疫球蛋白G1的检测试剂盒,包括试剂R1和试剂R2,试剂R1的各组分及浓度包括:0.8‑3.2g/L的第一缓冲液A、8.8‑24g/L的第一缓冲液B、5.8‑20.0g/L的电解质、0.2‑1.0ml/L的表面活性剂、0.8‑2.0ml/L的防腐剂;试剂R2的各组分及浓度包括:8‑27g/L的第二缓冲液、1.2‑9.8g的N,N‑二羟乙基甘氨酸、0.5‑2.0g/L的稳定剂、0.8‑2.0ml/的防腐剂、5‑20g/L的免疫球蛋白G1单克隆抗体、5‑20g/L的链霉亲和素、5‑20g/L的生物素以及0.5‑30g/L的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本发明的优点是:稳定性好、线性范围宽、精密度好。

Description

一种免疫球蛋白G1的检测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免疫球蛋白G1的检测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B淋巴细胞在抗原刺激下转化为浆细胞,产生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抗体,称为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G(IgG)是血清中免疫球蛋白的主成分,约占血清中免疫球蛋白总含量的75%。IgG有4个亚型,即IgG1、IgG2、IgG3、IgG4。IgG是体内最主要的抗体,具有抗病毒、中和病毒、抗菌及免疫调节的功能。有些自身抗体,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的LE因子,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也属于IgG。
检测机体免疫球蛋白的含量可了解机体的体液免疫功能状态,帮助诊断免疫增生、免疫缺陷、感染及自身免疫性等多种疾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常规的检测免疫球蛋白G1的试剂和检测方法存在着灵敏度和重复性差、准确性低的缺陷,限制了它的应用。因此,应该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明显改善重复性和灵敏度的免疫球蛋白G1的检测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免疫球蛋白G1的检测试剂盒,包括试剂R1和试剂R2,所述试剂R1的各组分及浓度包括:
Figure BDA0002284507240000021
所述试剂R2包括偶联缓冲液、抗体偶联物以及保存液,所述偶联缓冲液的主要组分及浓度为:
第二缓冲液 8-27g/L
所述保存液的各组分及浓度包括:
N,N-二羟乙基甘氨酸 1.2-9.8g/L
稳定剂 0.5-2g/L
防腐剂 0.8-2.0ml/L
所述抗体偶联物的各组分及浓度包括:
生物素 5-20g/L
链霉亲和素 5-20g/L
免疫球蛋白G1单克隆抗体 5-20g/L
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0.5-30g/L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所述试剂R1中的第一缓冲液A、第一缓冲液B为PBS缓冲液、HEPES缓冲液、MES缓冲液、Tris缓冲液中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所述试剂R2中的第二缓冲液为PBS缓冲液、HEPES缓冲液、GOOD’S缓冲液、MES缓冲液、Tris缓冲液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所述试剂R1、R2中的防腐剂分别为叠氮钠、Proclin950、Proclin300、硫柳汞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所述试剂R1中的表面活性剂为PEG8000、PEG6000、吐温20、曲拉通、聚乙烯吡咯烷酮、辛基苯基聚氧乙烯醚、NP-40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所述试剂R1中的电解质为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镁、硫酸镁中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所述试剂R1、R2中的稳定剂是酪蛋白、甘露醇、牛血清白蛋白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生物素结合免疫球蛋白G1单克隆抗体比例为1:1-3:1之间,链霉亲和素结合生物素-免疫球蛋白G1单克隆抗体比例为0.5:1-4:1之间。
免疫球蛋白G1的检测试剂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试剂R1制备
在配液罐中先加入部分纯化水于磁力搅拌器上,调节搅拌器转速至200-300rpm,使搅拌保持匀速状态,按照权利要求1的浓度要求,边搅拌边投入第一缓冲液A和第一缓冲液B,搅拌至物料完全溶解、溶液清澈透明、配液罐底部无沉淀,之后投入电解质,待物料完全溶解后再按照上述投料方式依次投入稳定剂、表面活性剂和防腐剂,投料完成后,继续搅拌至全部物料完全溶解,溶液清澈透明,配液罐底部无沉淀,调整PH值并定容至最终体积;
溶解完的配液按照微孔过滤器操作规程,通过微孔滤膜过滤,过滤后的溶液存放在成品罐中,进行标识;
(2)、试剂R2制备
(2-1)、偶联缓冲液配制
在配液罐中先加入部分纯化水于磁力搅拌器上,调节搅拌器转速至200-300rpm,使搅拌保持匀速状态,按照权利要求1的浓度要求,边搅拌边投入第二缓冲液,搅拌至物料完全溶解,清澈透明,配液罐底部无沉淀,调整PH值到4.50-6.50之间,并定容至最终体积;
溶解完的配液按照微孔过滤器操作规程,通过微孔滤膜过滤,过滤后的溶液存放在成品罐中,进行标识;
(2-2)、保存液配制
在配液罐中先加入部分纯化水于磁力搅拌器上,调节搅拌器转速至200-300rpm,使搅拌保持匀速状态,按照权利要求1的浓度要求,边搅拌边投入N,N-二羟乙基甘氨酸,搅拌至物料完全溶解,之后投入稳定剂,待物料完全溶解后再投入防腐剂,待清澈透明,配液罐底部无沉淀,调节pH值到6.30-8.50之间,并定容至最终体积;
溶解完的配液按照微孔过滤器操作规程,通过微孔滤膜过滤,过滤后的溶液存放备用,进行标识;
(2-3)、抗体偶联物的制备
将免疫球蛋白G1单克隆抗体以缓冲液稀释到5-20g/L的浓度,与生物素按一定比例结合后,加入一定比例的链霉亲和素,混匀,将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以反应液溶解到0.5-30g/L的浓度,边摇匀边滴加入上述混合溶液中,室温反应120分钟,加入牛血清白蛋白封闭,振荡混匀,室温反应60分钟,将混合液以14000rpm的转速离心30分钟,吸去上清,加入保存液,重复离心清洗3次,最后一次离心去上清后,加入保存液,将制备好的R2装入成品罐中,并定容至终浓度,进行标识。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应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的免疫球蛋白G1的检测试剂盒,采用免疫球蛋白G1单克隆抗体1:2连接生物素,与链霉亲和素二者1:1混合反应,可明显改善重复性和灵敏度,线性范围可做到0-40g/L。
附图说明
图1是未采用级联放大反应的校准品定标曲线图。
图2是采用级联放大反应的校准品定标曲线图。
其中:X轴表示校准品浓度,Y轴表示吸光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一种免疫球蛋白G1的检测试剂盒,包括试剂R1和试剂R2,所述试剂R1包括:缓冲液、电解质、表面活性剂、防腐剂和稳定剂,所述缓冲液是浓度为0.8g/L的二水合磷酸二氢钠和浓度为8.8g/L的十二水合磷酸氢二钠的混合液,所述电解质是浓度为5.8g/L的氯化钠,所述表面活性剂是浓度为40g/L的PEG6000,所述防腐剂是浓度为0.8ml/L的Proclin-950,所述稳定剂是浓度为0.5g/L的牛血清白蛋白。
所述试剂R2包括:缓冲液、稳定剂、免疫球蛋白G1单克隆抗体-生物素-链霉亲和素的抗体偶联物、保存液以及防腐剂,所述缓冲液是浓度为8g/L的2-(N-吗啉)乙磺酸一水合物,所述保存液的主要成分和组成浓度是:浓度为1.2g/L的N,N-二羟乙基甘氨酸、浓度为0.5g/L的牛血清白蛋白、浓度为0.8ml/L的Proclin-950,免疫球蛋白G1单克隆抗体-生物素-链霉亲和素的抗体偶联物的主要成分和组成浓度是:浓度为5g/L的生物素、浓度为5g/L的链霉亲和素、浓度为5g/L的免疫球蛋白G1单克隆抗体以及浓度为0.5g/L的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
以上对免疫球蛋白G1的检测试剂盒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试剂R1制备
在配液罐中先加入部分纯化水于磁力搅拌器上,调节搅拌器转速至200rpm,使搅拌保持匀速状态,按照以上浓度要求边搅拌边投入二水合磷酸二氢钠和十二水合磷酸氢二钠,搅拌至物料完全溶解、溶液清澈透明、配液罐底部无沉淀,之后投入氯化钠,待物料完全溶解后再按照上述投料方式依次投入牛血清白蛋白、PEG6000和Proclin-950,投料完成后,继续搅拌至全部物料完全溶解,溶液清澈透明,配液罐底部无沉淀,调整PH值并定容至最终体积;
溶解完的配液按照微孔过滤器操作规程,通过微孔滤膜过滤,过滤后的溶液存放在成品罐中,进行标识;
(2)、试剂R2制备
(2-1)、偶联缓冲液配制
在配液罐中先加入部分纯化水于磁力搅拌器上,调节搅拌器转速至200rpm,使搅拌保持匀速状态,按照上述的浓度要求,边搅拌边投入2-(N-吗啉)乙磺酸一水合物,搅拌至物料完全溶解,清澈透明,配液罐底部无沉淀,调整PH值为4.50,并定容至最终体积;
溶解完的配液按照微孔过滤器操作规程,通过微孔滤膜过滤,过滤后的溶液存放在成品罐中,进行标识;
(2-2)、保存液配制
在配液罐中先加入部分纯化水于磁力搅拌器上,调节搅拌器转速为200rpm,使搅拌保持匀速状态,按照上述浓度要求,边搅拌边投入N,N-二羟乙基甘氨酸,搅拌至物料完全溶解,之后投入稳定剂,待物料完全溶解后再投入Proclin-950,待清澈透明,配液罐底部无沉淀,调节pH值为6.3,并定容至最终体积;
溶解完的配液按照微孔过滤器操作规程,通过微孔滤膜过滤,过滤后的溶液存放备用,进行标识;
(2-3)、抗体偶联物的制备
将免疫球蛋白G1单克隆抗体以缓冲液稀释到5g/L的浓度,与生物素按一定比例结合后,加入一定比例的链霉亲和素,混匀,控制生物素结合免疫球蛋白G1单克隆抗体比例为2:1,链霉亲和素结合生物素-免疫球蛋白G1单克隆抗体比例为1:1,将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以反应液溶解到0.5g/L的浓度,边摇匀边滴加入上述混合溶液中,室温反应120分钟,加入牛血清白蛋白封闭,振荡混匀,室温反应60分钟,将混合液以14000rpm的转速离心30分钟,吸去上清,加入保存液,重复离心清洗3次,最后一次离心去上清后,加入保存液,将制备好的R2装入成品罐中,并定容至终浓度,进行标识。
实施例2
一种免疫球蛋白G1的检测试剂盒,包括试剂R1和试剂R2,所述试剂R1包括:缓冲液、电解质、表面活性剂、防腐剂和稳定剂,所述缓冲液是浓度为2g/L的三(羟甲基)氨基甲烷和浓度为16g/L的十二水合磷酸氢二钠的混合液,所述电解质是浓度为13g/L的硫酸镁,所述表面活性剂是浓度为80g/L的吐温20,所述防腐剂是浓度为1.4ml/L的Proclin-300,所述稳定剂是浓度为1.2g/L的牛血清白蛋白。
所述试剂R2包括:缓冲液、稳定剂、免疫球蛋白G1单克隆抗体-生物素-链霉亲和素的抗体偶联物、保存液以及防腐剂,所述缓冲液是浓度为18g/L的2-(N-吗啉)乙磺酸一水合物,所述保存液的主要成分和组成浓度是:浓度为5.3g/L的N,N-二羟乙基甘氨酸、浓度为1.3g/L的牛血清白蛋白、浓度为1.3ml/L的Proclin-300,免疫球蛋白G1单克隆抗体-生物素-链霉亲和素的抗体偶联物的主要成分和组成浓度是:浓度为12g/L的生物素、浓度为12g/L的链霉亲和素、浓度为12g/L的免疫球蛋白G1单克隆抗体以及浓度为15g/L的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
以上对免疫球蛋白G1的检测试剂盒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试剂R1制备
在配液罐中先加入部分纯化水于磁力搅拌器上,调节搅拌器转速至250rpm,使搅拌保持匀速状态,按照以上浓度要求边搅拌边投入三(羟甲基)氨基甲烷和十二水合磷酸氢二钠,搅拌至物料完全溶解、溶液清澈透明、配液罐底部无沉淀,之后投入硫酸镁,待物料完全溶解后再按照上述投料方式依次投入牛血清白蛋白、吐温20和Proclin-300,投料完成后,继续搅拌至全部物料完全溶解,溶液清澈透明,配液罐底部无沉淀,调整PH值并定容至最终体积;
溶解完的配液按照微孔过滤器操作规程,通过微孔滤膜过滤,过滤后的溶液存放在成品罐中,进行标识;
(2)、试剂R2制备
(2-1)、偶联缓冲液配制
在配液罐中先加入部分纯化水于磁力搅拌器上,调节搅拌器转速至250rpm,使搅拌保持匀速状态,按照上述的浓度要求,边搅拌边投入2-(N-吗啉)乙磺酸一水合物,搅拌至物料完全溶解,清澈透明,配液罐底部无沉淀,调整PH值为5.8,并定容至最终体积;
溶解完的配液按照微孔过滤器操作规程,通过微孔滤膜过滤,过滤后的溶液存放在成品罐中,进行标识;
(2-2)、保存液配制
在配液罐中先加入部分纯化水于磁力搅拌器上,调节搅拌器转速为200rpm,使搅拌保持匀速状态,按照上述浓度要求,边搅拌边投入N,N-二羟乙基甘氨酸,搅拌至物料完全溶解,之后投入稳定剂,待物料完全溶解后再投入Proclin-300,待清澈透明,配液罐底部无沉淀,调节pH值为7.2,并定容至最终体积;
溶解完的配液按照微孔过滤器操作规程,通过微孔滤膜过滤,过滤后的溶液存放备用,进行标识;
(2-3)、抗体偶联物的制备
将免疫球蛋白G1单克隆抗体以缓冲液稀释到12g/L的浓度,与生物素按一定比例结合后,加入一定比例的链霉亲和素,混匀,控制生物素结合免疫球蛋白G1单克隆抗体比例为1:1,链霉亲和素结合生物素-免疫球蛋白G1单克隆抗体比例为1:1,将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以反应液溶解到15g/L的浓度,边摇匀边滴加入上述混合溶液中,室温反应120分钟,加入牛血清白蛋白封闭,振荡混匀,室温反应60分钟,将混合液以14000rpm的转速离心30分钟,吸去上清,加入保存液,重复离心清洗3次,最后一次离心去上清后,加入保存液,将制备好的R2装入成品罐中,并定容至终浓度,进行标识。
实施例3
一种免疫球蛋白G1的检测试剂盒,包括试剂R1和试剂R2,所述试剂R1包括:缓冲液、电解质、表面活性剂、防腐剂和稳定剂,所述缓冲液是浓度为3.2g/L的三(羟甲基)氨基甲烷和浓度为24g/L的4-羟乙基哌嗪乙磺酸的混合液,所述电解质是浓度为20g/L的氯化钾,所述表面活性剂是浓度为120g/L的曲拉通,所述防腐剂是浓度为2.0ml/L的硫柳汞,所述稳定剂是浓度为2g/L的牛血清白蛋白。
所述试剂R2包括:缓冲液、稳定剂、免疫球蛋白G1单克隆抗体-生物素-链霉亲和素的抗体偶联物、保存液以及防腐剂,所述缓冲液是浓度为27g/L的2-(N-吗啉)乙磺酸一水合物,所述保存液的主要成分和组成浓度是:浓度为9.8g/L的N,N-二羟乙基甘氨酸、浓度2.0g/L的牛血清白蛋白、浓度为2.0ml/L的硫柳汞,免疫球蛋白G1单克隆抗体-生物素-链霉亲和素的抗体偶联物的主要成分和组成浓度是:浓度为20g/L的生物素、浓度为20g/L的链霉亲和素、浓度为20g/L的免疫球蛋白G1单克隆抗体以及浓度为30g/L的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
以上对免疫球蛋白G1的检测试剂盒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试剂R1制备
在配液罐中先加入部分纯化水于磁力搅拌器上,调节搅拌器转速至300rpm,使搅拌保持匀速状态,按照以上浓度要求边搅拌边投入三(羟甲基)氨基甲烷和4-羟乙基哌嗪乙磺酸,搅拌至物料完全溶解、溶液清澈透明、配液罐底部无沉淀,之后投入氯化钾,待物料完全溶解后再按照上述投料方式依次投入牛血清白蛋白、曲拉通和硫柳汞,投料完成后,继续搅拌至全部物料完全溶解,溶液清澈透明,配液罐底部无沉淀,调整PH值并定容至最终体积;
溶解完的配液按照微孔过滤器操作规程,通过微孔滤膜过滤,过滤后的溶液存放在成品罐中,进行标识;
(2)、试剂R2制备
(2-1)、偶联缓冲液配制
在配液罐中先加入部分纯化水于磁力搅拌器上,调节搅拌器转速至300rpm,使搅拌保持匀速状态,按照上述的浓度要求,边搅拌边投入2-(N-吗啉)乙磺酸一水合物,搅拌至物料完全溶解,清澈透明,配液罐底部无沉淀,调整PH值为6.5,并定容至最终体积;
溶解完的配液按照微孔过滤器操作规程,通过微孔滤膜过滤,过滤后的溶液存放在成品罐中,进行标识;
(2-2)、保存液配制
在配液罐中先加入部分纯化水于磁力搅拌器上,调节搅拌器转速为300rpm,使搅拌保持匀速状态,按照上述浓度要求,边搅拌边投入N,N-二羟乙基甘氨酸,搅拌至物料完全溶解,之后投入稳定剂,待物料完全溶解后再投入硫柳汞,待清澈透明,配液罐底部无沉淀,调节pH值为8.5,并定容至最终体积;
溶解完的配液按照微孔过滤器操作规程,通过微孔滤膜过滤,过滤后的溶液存放备用,进行标识;
(2-3)、抗体偶联物的制备
将免疫球蛋白G1单克隆抗体以缓冲液稀释到20g/L的浓度,与生物素按一定比例结合后,加入一定比例的链霉亲和素,混匀,控制生物素结合免疫球蛋白G1单克隆抗体比例为3:1,链霉亲和素结合生物素-免疫球蛋白G1单克隆抗体比例为2:1,将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以反应液溶解到30g/L的浓度,边摇匀边滴加入上述混合溶液中,室温反应120分钟,加入牛血清白蛋白封闭,振荡混匀,室温反应60分钟,将混合液以14000rpm的转速离心30分钟,吸去上清,加入保存液,重复离心清洗3次,最后一次离心去上清后,加入保存液,将制备好的R2装入成品罐中,并定容至终浓度,进行标识。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验,结合表格和曲线图,对本发明免疫球蛋白G1的检测试剂盒的几个重要指标进行说明,具体如下:
1、现有的R2试剂未采用级联放大反应(即免疫球蛋白G1单克隆抗体未加入生物素和链霉亲和素)。
1.1、定标
使用校准品进行定标,结果如表1所示,定标曲线如图1所示。
表1、校准品定标结果
Figure BDA0002284507240000131
Figure BDA0002284507240000141
结论:校准品浓度大于20g/L时出现hook效应。
1.2精密度CV检测:
选取待测样本用生理盐水进行稀释,一般为3个浓度水平,分别为:3.54g/L、13.59g/L、38.39g/L每个浓度水平样本重复测定10次。
1 3.54 13.59 38.39
2 3.51 13.98 36.98
3 3.96 14.15 37.32
4 3.76 13.06 32.71
5 3.95 15.23 37.13
6 3.72 15.32 39.88
7 3.72 13.58 36.16
8 3.83 15.98 39.42
9 3.83 13.73 37.23
10 3.85 14.43 37.23
均值 3.77 14.31 37.25
SD 0.15 0.93 1.97
CV 4.03% 6.49% 5.28%
结论:精密度CV较大,基本>4%。
2、本发明的检测试剂的R2试剂采用级联放大反应(即免疫球蛋白G1单克隆抗体加入生物素和链霉亲和素)。
2.1、定标
使用校准品进行定标,结果如表2所示,定标曲线如图2所示。
表2、校准品定标结果
Figure BDA0002284507240000142
Figure BDA0002284507240000151
结论:线性范围可做到0-40g/L。
2.2精密度CV检测:
选取待测样本用生理盐水进行稀释,一般为3个浓度水平,分别为:4.03g/L、13.49g/L、38.39g/L每个浓度水平样本重复测定10次。
1 4.03 13.49 38.39
2 3.93 13.98 42.98
3 3.76 14.15 41.32
4 3.94 13.06 42.71
5 3.93 13.23 42.13
6 4.01 13.32 39.88
7 3.93 13.58 42.16
8 3.71 13.98 39.42
9 3.82 13.73 41.23
10 4.09 14.43 41.23
均值 3.92 13.70 41.15
SD 0.12 0.44 1.49
CV 3.06% 3.20% 3.63%
结论:精密度CV明显改善,4%以内。
综上,本发明的免疫球蛋白G1的检测试剂盒,采用免疫球蛋白G1单克隆抗体1:2连接生物素,与链霉亲和素二者1:1混合反应,可明显改善重复性和灵敏度,线性范围可做到0-40g/L。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或替换,这些改进或替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免疫球蛋白G1的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包括试剂R1和试剂R2,所述试剂R1的各组分及浓度包括:
Figure FDA0002284507230000011
所述试剂R2包括偶联缓冲液、抗体偶联物以及保存液,所述偶联缓冲液的主要组分及浓度为:
第二缓冲液 8-27g/L
所述保存液的各组分及浓度包括:
N,N-二羟乙基甘氨酸 1.2-9.8g/L
稳定剂 0.5-2g/L
防腐剂 0.8-2.0ml/L
所述抗体偶联物的各组分及浓度包括:
生物素 5-20g/L
链霉亲和素 5-20g/L
免疫球蛋白G1单克隆抗体 5-20g/L
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0.5-30g/L。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免疫球蛋白G1的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R1中的第一缓冲液A、第一缓冲液B为PBS缓冲液、HEPES缓冲液、MES缓冲液、Tris缓冲液中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免疫球蛋白G1的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R2中的第二缓冲液为PBS缓冲液、HEPES缓冲液、GOOD’S缓冲液、MES缓冲液、Tris缓冲液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免疫球蛋白G1的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R1、R2中的防腐剂分别为叠氮钠、Proclin950、Proclin300、硫柳汞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免疫球蛋白G1的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R1中的表面活性剂为PEG8000、PEG6000、吐温20、曲拉通、聚乙烯吡咯烷酮、辛基苯基聚氧乙烯醚、NP-40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免疫球蛋白G1的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R1中的电解质为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镁、硫酸镁中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免疫球蛋白G1的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R1、R2中的稳定剂是酪蛋白、甘露醇、牛血清白蛋白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免疫球蛋白G1的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生物素结合免疫球蛋白G1单克隆抗体比例为1:1-3:1之间,链霉亲和素结合生物素-免疫球蛋白G1单克隆抗体比例为0.5:1-4:1之间。
9.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的免疫球蛋白G1的检测试剂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试剂R1制备
在配液罐中先加入部分纯化水于磁力搅拌器上,调节搅拌器转速至200-300rpm,使搅拌保持匀速状态,按照权利要求1的浓度要求,边搅拌边投入第一缓冲液A和第一缓冲液B,搅拌至物料完全溶解、溶液清澈透明、配液罐底部无沉淀,之后投入电解质,待物料完全溶解后再按照上述投料方式依次投入稳定剂、表面活性剂和防腐剂,投料完成后,继续搅拌至全部物料完全溶解,溶液清澈透明,配液罐底部无沉淀,调整PH值并定容至最终体积;
溶解完的配液按照微孔过滤器操作规程,通过微孔滤膜过滤,过滤后的溶液存放在成品罐中,进行标识;
(2)、试剂R2制备
(2-1)、偶联缓冲液配制
在配液罐中先加入部分纯化水于磁力搅拌器上,调节搅拌器转速至200-300rpm,使搅拌保持匀速状态,按照权利要求1的浓度要求,边搅拌边投入第二缓冲液,搅拌至物料完全溶解,清澈透明,配液罐底部无沉淀,调整PH值到4.50-6.50之间,并定容至最终体积;
溶解完的配液按照微孔过滤器操作规程,通过微孔滤膜过滤,过滤后的溶液存放在成品罐中,进行标识;
(2-2)、保存液配制
在配液罐中先加入部分纯化水于磁力搅拌器上,调节搅拌器转速至200-300rpm,使搅拌保持匀速状态,按照权利要求1的浓度要求,边搅拌边投入N,N-二羟乙基甘氨酸,搅拌至物料完全溶解,之后投入稳定剂,待物料完全溶解后再投入防腐剂,待清澈透明,配液罐底部无沉淀,调节pH值到6.30-8.50之间,并定容至最终体积;
溶解完的配液按照微孔过滤器操作规程,通过微孔滤膜过滤,过滤后的溶液存放备用,进行标识;
(2-3)、抗体偶联物的制备
将免疫球蛋白G1单克隆抗体以缓冲液稀释到5-20g/L的浓度,与生物素按一定比例结合后,加入一定比例的链霉亲和素,混匀,将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以反应液溶解到0.5-30g/L的浓度,边摇匀边滴加入上述混合溶液中,室温反应120分钟,加入牛血清白蛋白封闭,振荡混匀,室温反应60分钟,将混合液以14000rpm的转速离心30分钟,吸去上清,加入保存液,重复离心清洗3次,最后一次离心去上清后,加入保存液,将制备好的R2装入成品罐中,并定容至终浓度,进行标识。
CN201911139242.8A 2019-11-22 2019-11-22 一种免疫球蛋白g1的检测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106069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39242.8A CN111060692A (zh) 2019-11-22 2019-11-22 一种免疫球蛋白g1的检测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39242.8A CN111060692A (zh) 2019-11-22 2019-11-22 一种免疫球蛋白g1的检测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60692A true CN111060692A (zh) 2020-04-24

Family

ID=702978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39242.8A Pending CN111060692A (zh) 2019-11-22 2019-11-22 一种免疫球蛋白g1的检测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060692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65372A (zh) * 2020-09-03 2020-11-20 北京安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免疫球蛋白e检测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
CN112198319A (zh) * 2020-10-23 2021-01-08 安徽伊普诺康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稳定性增强的人免疫球蛋白g4试剂盒
CN114137229A (zh) * 2021-12-03 2022-03-04 苏州普瑞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的脂联素检测试剂生产工艺
CN111965372B (zh) * 2020-09-03 2024-05-31 北京安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免疫球蛋白e检测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80008802A (ko) * 2006-07-21 2008-01-24 경상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우럭으로부터 정제된 면역글로불린에 대한 단클론항체 및이의 생성방법
CN109187996A (zh) * 2018-09-20 2019-01-11 苏州普瑞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测定载脂蛋白c-ⅲ浓度的试剂盒及制备方法
CN109187994A (zh) * 2018-09-14 2019-01-11 苏州普瑞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测定血清淀粉样蛋白a的浓度的试剂盒及制备方法
WO2019148837A1 (zh) * 2018-02-05 2019-08-08 苏州长光华医生物医学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化学发光免疫检测的磁颗粒试剂及试剂盒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80008802A (ko) * 2006-07-21 2008-01-24 경상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우럭으로부터 정제된 면역글로불린에 대한 단클론항체 및이의 생성방법
WO2019148837A1 (zh) * 2018-02-05 2019-08-08 苏州长光华医生物医学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化学发光免疫检测的磁颗粒试剂及试剂盒
CN109187994A (zh) * 2018-09-14 2019-01-11 苏州普瑞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测定血清淀粉样蛋白a的浓度的试剂盒及制备方法
CN109187996A (zh) * 2018-09-20 2019-01-11 苏州普瑞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测定载脂蛋白c-ⅲ浓度的试剂盒及制备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65372A (zh) * 2020-09-03 2020-11-20 北京安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免疫球蛋白e检测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
CN111965372B (zh) * 2020-09-03 2024-05-31 北京安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免疫球蛋白e检测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
CN112198319A (zh) * 2020-10-23 2021-01-08 安徽伊普诺康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稳定性增强的人免疫球蛋白g4试剂盒
CN114137229A (zh) * 2021-12-03 2022-03-04 苏州普瑞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的脂联素检测试剂生产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37522B (zh) 脂联素含量检测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
Kekwick Observations on the crystallizable albumin fraction of horse serum
CN111060692A (zh) 一种免疫球蛋白g1的检测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
CN109187996A (zh) 一种测定载脂蛋白c-ⅲ浓度的试剂盒及制备方法
CN104459113A (zh) 一种甘胆酸检测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
CN110568182A (zh) 一种脂联素-胶乳增强免疫比浊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
EP2881738B1 (en) Latex agglutination inhibition immunoassay
WO2023201840A1 (zh) 一种免疫层析检测通用的样本稀释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9187995A (zh) 一种测定轻链Lambda浓度的试剂盒及制备方法
CN110763846A (zh) 一种补体C3c的检测试剂盒及制备方法
JP2000258420A (ja) 溶液中のヒトヘモグロビンの安定化方法および安定化溶液
EP1980853A1 (en) Method of preventing precipitation of a reactive substance-bound microparticle, and reagent containing the micro particle
CN110568181A (zh) 一种微量白蛋白免疫比浊法检测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
CN109239344A (zh) 一种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含量测定用液态校准品
CN112986065B (zh) 一种用于血细胞分析仪的全血质控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15128282A (zh) 一种纤维连接蛋白的检测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
CN112305212A (zh) 一种触珠蛋白专利免疫比浊法检测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
CN111175515B (zh) 一种血清淀粉样蛋白a和c反应蛋白的二合一质控物及其制备方法
Breyer et al. The adsorptive capacity of serum proteins in renal insufficiency.
US20080261328A1 (en) Method of preventing precipitation of a reactive substance-bound microparticle, and reagent containing the micro particle
CN109164264A (zh) 一种测定游离轻链Kappa浓度的试剂盒及制备方法
CN110763840A (zh)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的检测试剂盒及制备方法
JP4453999B2 (ja) 尿中蛋白及びペプチドの安定化方法
JPH11166932A (ja) ヒトヘモグロビンの安定化方法
CN107247144B (zh) 一种预处理丙肝抗原的方法和检测试剂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