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47985B - 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47985B
CN111047985B CN201910979761.9A CN201910979761A CN111047985B CN 111047985 B CN111047985 B CN 111047985B CN 201910979761 A CN201910979761 A CN 201910979761A CN 111047985 B CN111047985 B CN 11104798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gion
circuit board
display device
optical sheet
connection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7976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047985A (zh
Inventor
朴顺圣
金正镇
姜承佑
李贞奉
崔荣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Displa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Displa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Displa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Displa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0479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479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0479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479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18Printed circuit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non-printed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189Printed circuit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non-printed electric compon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a flexible or folded printed circuit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64Connections between sensors and controllers, e.g. routing lines between electrodes and connection pa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3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single layer of sensing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6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grid-like structure of electrodes in at least two directions, e.g. using row and column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6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electromagnetic mea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0277Bendability or stretchability details
    • H05K1/028Bending or folding regions of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3Manufacturing, i.e. details related to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suited for touch sensitive de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5Pressure sensors for measuring the pressure or force exerted on the touch surface without providing the touch position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14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two or more printed circuits
    • H05K1/147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two or more printed circuits at least one of the printed circuits being bent or folded, e.g. by using a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10Details of components or other objects attached to or integrated in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 H05K2201/10007Types of components
    • H05K2201/10128Display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10Details of components or other objects attached to or integrated in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 H05K2201/10007Types of components
    • H05K2201/10151Sensor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可以包括:窗、输入感测面板、第一连接电路板、第二连接电路板、第三连接电路板、光学片、显示面板、应力控制膜和第一粘合构件,第一粘合构件被构造为将光学片和输入感测面板结合。在平面上,第一粘合构件可以包括:内部部分,与光学片叠置;以及外部部分,从内部部分延伸至外部,并且不与光学片叠置而与应力控制膜叠置。第一粘合构件的边缘的第一部分限定朝向内部部分的中心区域凹进的凹进区域,以使光学片的部分区域暴露。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总体上涉及一种显示装置,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其中减少了缺陷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已经开发出了诸如智能电话、平板电脑、笔记本计算机和智能电视的电子装置。上述电子装置中的每个电子装置包括用于提供信息的显示装置。除显示装置之外,所述电子装置中的每个电子装置还包括各种电子模块。
通过组装显示装置和电子模块来制造电子装置。这里,通过使用电子装置的支架和外壳有机地布置电子模块。
电子装置可以包括具有弯曲部分的显示装置,以提供窄边框。缺陷可能发生在使显示装置的该部分弯曲的工艺中。
在本背景技术部分中公开的以上信息仅用于理解发明构思的背景技术,因此,其可能含有不构成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根据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构造的装置能够提供一种具有减少的在弯曲区域周围产生的缺陷的比率的显示装置。
发明构思的另外的特征将在下面的描述中被阐述,并且部分地将通过该描述而清楚,或者可以通过发明构思的实践而获知。
发明构思的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窗;输入感测面板,设置在窗的底表面上;第一连接电路板,连接到输入感测面板的顶表面;第二连接电路板,连接到输入感测面板的底表面;光学片,设置在输入感测面板下方;显示面板,设置在光学片下方,显示面板包括:第一非弯曲区域,与光学片叠置;弯曲区域,从第一非弯曲区域弯曲;以及第二非弯曲区域,从弯曲区域延伸并面对第一非弯曲区域;应力控制膜,结合到显示面板的顶表面,应力控制膜与弯曲区域、第一非弯曲区域的从弯曲区域延伸的部分区域以及第二非弯曲区域的从弯曲区域延伸的部分区域叠置;以及第一粘合构件,将光学片结合到输入感测面板。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在平面上,第一粘合构件可以包括:内部部分,与光学片叠置;以及外部部分,从内部部分朝向外部延伸以不与光学片叠置,并且与应力控制膜叠置。第一粘合构件的边缘的第一部分可以限定朝向内部部分的中心区域凹进的凹进区域,以使光学片的部分区域暴露。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连接电路板可以与凹进区域叠置。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电路板可以与外部部分叠置。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外部部分可以包括表面积彼此不同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并且第一连接电路板可以与第二区域叠置而不与第一区域叠置,并且第二区域的表面积比第一区域的表面积大。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粘合构件的边缘的第二部分可以与外部部分对应,外部部分可以包括:第一区域,在第一区域中,从内部部分到第一粘合构件的边缘的第二部分的距离为第一距离;以及第二区域,在第二区域中,从内部部分到第一粘合构件的边缘的第二部分的距离为大于第一距离的第二距离,并且第一连接电路板可以与第二区域叠置。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三连接电路板,连接到输入感测面板的顶表面,并且第二连接电路板在平面上可以设置在第一连接电路板与第三连接电路板之间。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外部部分可以包括:第一外部部分,与第一连接电路板对应;以及第二外部部分,与第三连接电路板对应。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输入感测面板可以包括:基体层;第一电极,设置在基体层的顶表面上;第一信号线,设置在基体层的顶表面上并连接到第一电极中的一组;第二信号线,设置在基体层的顶表面上并连接到第一电极中的另一组;第二电极,设置在基体层的底表面上并与第一电极交叉;以及第三信号线,设置在基体层的底表面上并连接到第二电极。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电路板可以电连接到第一信号线,第二连接电路板可以电连接到第三信号线,并且第三连接电路板可以电连接到第二信号线。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二粘合构件,将窗结合到输入感测面板,并且第二粘合构件可以在平面上与第一连接电路板和第三连接电路板中的每个叠置。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一保护膜,设置在显示面板的底表面上并与第一非弯曲区域叠置;以及第二保护膜,设置在显示面板的底表面上并与第一保护膜分开并与第二非弯曲区域叠置。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金属板,设置在第一保护膜的底表面上;以及第二粘合构件,将金属板结合到第二保护膜。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压力检测传感器,设置在第一保护膜的底表面上;以及第二粘合构件,将压力检测传感器结合到第二保护膜。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可以包括:基体层,与第一非弯曲区域、弯曲区域和第二非弯曲区域对应设置;电路层,设置在基体层的顶表面上并与第一非弯曲区域、弯曲区域和第二非弯曲区域对应;显示元件层,设置在电路层的顶表面上并与第一非弯曲区域叠置;以及封装层,设置在显示元件层上。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光学片可以包括偏振器和延迟器中的至少一个。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沿平行于弯曲轴的方向,第二非弯曲区域的宽度可以比第一非弯曲区域的宽度小。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一电路板,连接到第二非弯曲区域;以及第二电路板,连接到第一电路板。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电路板和第二连接电路板可以连接到第二电路板。
在发明构思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显示装置包括:窗;输入感测面板,设置在窗的底表面上;第一连接电路板,连接到输入感测面板的顶表面;第二连接电路板,连接到输入感测面板的底表面;光学片,设置在输入感测面板下方;显示面板,设置在光学片下方,显示面板包括与光学片叠置的第一非弯曲区域、从第一非弯曲区域弯曲的弯曲区域以及从弯曲区域延伸并面对第一非弯曲区域的第二非弯曲区域;应力控制膜,包括与光学片的边缘面对的边缘,应力控制膜至少与弯曲区域叠置并结合到显示面板的顶表面;以及粘合构件,使光学片结合到输入感测面板。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在平面上,粘合构件可以包括:内部部分,与光学片叠置;以及外部部分,从内部部分朝向光学片的边缘的外部延伸并与应力控制膜叠置。这里,粘合构件的边缘的一部分可以限定朝向内部部分的中心区域凹进的凹进区域,以使光学片的部分区域暴露。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电路板可以与外部部分叠置,并且第二连接电路板可以与凹进区域叠置。
在发明构思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显示装置包括:窗;输入感测面板,设置在窗的底表面上;光学片,设置在输入感测面板下方;显示面板,设置在光学片下方,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区域,与光学片叠置;第二区域,从第一区域弯曲;以及第三区域,从第二区域延伸并面对第一区域;应力控制膜,包括与光学片的边缘面对的边缘,应力控制膜至少与第二区域叠置并结合到显示面板的顶表面;以及粘合构件,被构造为将光学片和输入感测面板结合,粘合构件与保护膜叠置。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在平面上,粘合构件可以包括:内部部分,与光学片接触;以及外部部分,从内部部分延伸至光学片的边缘的外部并附着到应力控制膜。
将理解的是,前面的总体描述和后面的详细描述都是示例性的和说明性的,并且意在提供对如要求保护的发明的进一步解释。
附图说明
附图被包括以提供对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包含在该说明书中并构成该说明书的一部分,附图示出了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并且和描述一起用于解释发明构思。
图1A是示出根据发明构思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透视图。
图1B是示出根据发明构思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图2是示出根据发明构思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框图。
图3A是示出根据发明构思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图3B是示出根据发明构思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输入感测面板的剖视图。
图3C是示出根据发明构思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输入感测面板的平面图。
图3D是示出根据发明构思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剖视图。
图4A是示出根据发明构思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平面图。
图4B是示出图4A的区域AA的放大平面图。
图4C、图4D、图4E和图4F是示出根据发明构思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
图5A是示出在根据发明构思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一部分中产生的应力的图。
图5B是示出在图5A中的显示装置的一部分中产生的应力的曲线图。
图6A是示出根据发明构思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一部分的放大平面图。
图6B和图6C是示出根据发明构思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描述中,为了解释的目的,阐述了许多具体细节,以提供对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或实施方式的透彻理解。如在这里使用的“实施例”和“实施方式”是可互换的词,并且是采用在这里公开的一个或更多个发明构思的装置或方法的非限制性示例。然而清楚的是,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或者在具有一个或更多个等同布置的情况下实践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在其他情况中,以框图的形式示出了公知结构和装置,以避免使各种示例性实施例不必要地模糊。此外,虽然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可以是不同的,但不必是排他的。例如,在不脱离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示例性实施例的具体形状、构造和特性可以在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使用或实施。
除非另外说明,否则示出的示例性实施例将被理解为提供可以在实践中实现发明构思的一些方式的变化细节的示例性特征。因此,除非另外说明,否则在不脱离发明构思的情况下,可以对各种实施例的特征、组件、模块、层、膜、面板、区域和/或方面等(在下文中单独地或共同地被称为“元件”)进行另外组合、分离、互换和/或重新布置。
通常在附图中提供交叉阴影线和/或阴影的使用,以使相邻元件之间的边界清晰。如此,除非说明,否则交叉阴影线或阴影的存在与否都不表达或表示对元件的具体材料、材料性质、尺寸、比例、示出元件之间的共性和/或元件的任何其他特性、属性、性质等的任何偏好或要求。此外,在附图中,为了清楚和/或描述性的目的,可以夸大元件的尺寸和相对尺寸。当可以不同地实施示例性实施例时,可以与所描述的顺序不同地来执行具体的工艺顺序。例如,可以基本同时执行或者以与所描述的顺序相反的顺序执行两个连续描述的工艺。此外,同样的附图标记表示同样的元件。
当元件或层被称为“在”另一元件或层“上”、“连接到”或“结合到”另一元件或层时,该元件或层可以直接在所述另一元件或层上、直接连接到或直接结合到所述另一元件或层,或者可以存在中间元件或中间层。然而,当元件或层被称为“直接在”另一元件或层“上”、“直接连接到”或“直接结合到”另一元件或层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或中间层。为此,术语“连接”可以指在存在或不存在中间元件的情况下的物理连接、电连接和/或流体连接。此外,DR1轴、DR2轴和DR3轴不限于诸如x轴、y轴和z轴的直角坐标系的三个轴,并且可以以更宽泛的含义进行解释。例如,DR1轴、DR2轴和DR3轴可以彼此垂直,或者可以表示彼此不垂直的不同方向。为了本公开的目的,“X、Y和Z中的至少一个(种/者)”和“从由X、Y和Z组成的组中选择的至少一个(种/者)”可以理解为仅X、仅Y、仅Z或者X、Y和Z中的两个(种/者)或更多个(种/者)的任何组合,诸如,以XYZ、XYY、YZ和ZZ为例。如在这里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相关所列项中的一个或更多个的任何和全部组合。
尽管术语“第一”、“第二”等在这里可以用来描述各种类型的元件,但是这些元件不应该受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用来将一个元件与另一元件区分开来。因此,在不脱离公开的教导的情况下,以下讨论的第一元件可以被称为第二元件。
为了描述性目的,在此可以使用诸如“在……之下”、“在……下方”、“在……下面”、“下”、“在……上方”、“上”、“在……之上”、“较高的”、“侧”(例如,如在“侧壁”中)等的空间相对术语,由此来描述如附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与其他元件的关系。空间相对术语意图包括除了附图中描绘的方位之外的设备在使用、操作和/或制造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设备被翻转,则被描述为“在”其他元件或特征“下方”或“之下”的元件随后将被定位为“在”所述其他元件或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性术语“在……下方”可以包括上方和下方两种方位。此外,设备可以被另外定位(例如,旋转90度或者在其他方位处),如此,相应地解释在此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语。
在此使用的术语是出于描述具体实施例的目的,而不意图成为限制。如在此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地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一”、“一个(种/者)”和“所述(该)”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包括”和/或它们的变型时,说明存在所陈述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但不排除存在或附加一个或更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还要注意的是,如在此使用的,术语“基本上”、“大约”和其他类似的术语被用作近似的术语而不被用作程度的术语,如此,它们被用来解释将由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认识到的测量值、计算值和/或提供值中的固有偏差。
在此参照作为理想化示例性实施例和/或中间结构的示意图的剖视图和/或分解图来描述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如此,将预料到例如由制造技术和/或公差引起的图示的形状的变化。因此,这里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应不必被解释为局限于区域的具体示出的形状,而将包括由例如制造引起的形状的偏差。以这种方式,附图中示出的区域本质上可以是示意性的,且这些区域的形状可以不反映装置的区域的实际形状,如此,不必意图成为限制。
如本领域中惯常的,按照功能块、单元和/或模块,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了一些示例性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这些功能块、单元和/或模块通过可以利用基于半导体的制造技术或其他制造技术来形成的诸如逻辑电路、分立组件、微处理器、硬布线电路、存储器元件、布线连接等的电子(或光学)电路物理地实施。在通过微处理器或其他类似的硬件来实施功能块、单元和/或模块的情况下,可以利用软件(例如,微代码)对它们进行编程和控制,以执行在此所讨论的各种功能,并且可以可选地通过固件和/或软件来驱动它们。还想到的是,每个功能块、单元和/或模块可以通过专用硬件来实现,或者可以实现为执行某些功能的专用硬件和执行其他功能的处理器(例如,一个或更多个被编程的微处理器和相关电路)的组合。此外,在不脱离发明构思的范围的情况下,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每个功能块、单元和/或模块可以物理地分离成两个或更多个交互且离散的功能块、单元和/或模块。此外,在不脱离发明构思的范围的情况下,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功能块、单元和/或模块可以物理地组合成更复杂的功能块、单元和/或模块。
除非另外限定,否则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公开是其一部分的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通常理解的意思相同的意思。术语(诸如在通用字典中限定的术语)应该被解释为具有与它们在相关领域的环境中的意思一致的意思,而不应以理想化的或过于形式化的含义来解释它们,除非这里明确如此定义。
图1A是示出根据发明构思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电子装置ED的透视图。图1B是示出根据发明构思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电子装置ED的分解透视图。图2是示出根据发明构思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电子装置ED的框图。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尽管智能电话被示出为电子装置ED的示例,但是发明构思的实施例不限于此。在发明构思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电子装置ED可以包括平板电脑、笔记本计算机或智能电视。
如图1A中示出的,其上显示图像IM的显示表面与由第一方向轴DR1和第二方向轴DR2限定的平面平行。显示表面包括显示区域DA和与显示区域DA相邻设置的边框区域BZA。图1A将网络搜索窗示出为图像IM的示例。例如,显示区域DA可以具有矩形形状。边框区域BZA可以围绕显示区域DA。换言之,边框区域BZA提供显示表面的边缘。在发明构思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边框区域BZA可以仅设置在沿第一方向轴DR1彼此面对的两个区域中,或者仅设置在沿第二方向轴DR2彼此面对的两个区域中。
显示表面的法线方向(即电子装置ED的厚度方向)由第三方向轴DR3表示。在显示图像IM的方向的基础上,限定了每个构件的前表面(或顶表面或第一表面)和后表面(或底表面或第二表面)。然而,由第一方向轴DR1、第二方向轴DR2和第三方向轴DR3表示的方向可以是相对概念,并且可以彼此相对转换。在下文中,第一方向至第三方向可以是分别由第一方向轴DR1、第二方向轴DR2和第三方向轴DR3表示并分别由相同的附图标记指定的方向。
如图1A和图1B示出的,电子装置ED包括显示装置DD、电子模块EM、电源模块PM、支架BRK和外壳EDC。在图1A和图1B中,简单地示出了以上组件。
显示装置DD包括窗WM和显示模块DM。窗WM提供电子装置ED的前表面。显示模块DM设置在窗WM的底表面上以生成图像。另外,显示模块DM可以检测用户的输入(例如,用户的触摸和/或压力施加)。显示模块DM可以通过柔性电路板、电子组件连接件等电连接到电子模块EM。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尽管示例性地示出了提供平坦的显示表面的显示模块DM,但是可以改变显示模块DM的形状。显示模块DM的沿第一方向DR1彼此面对的边缘可以从所述边缘的中心部分弯曲,以提供弯曲的表面。
电源模块PM提供对电子装置ED的全部操作所必需的电力。电源模块PM可以包括常见的电池模块。
支架BRK结合到显示装置DD和/或外壳EDC,并且划分电子装置ED的内空间。支架BRK提供其中设置有其他组件的空间。另外,支架BRK可以支撑显示装置DD,以使显示装置DD固定而不晃动。与电子模块EM的形状对应的结合槽可以限定在支架BRK中,以使电子模块EM固定。支架BRK包括金属或塑料构件。尽管示例性地示出了一个支架BRK,但是电子装置ED可以包括多个支架BRK。
外壳EDC可以结合到支架BRK和/或显示装置DD。窗WM提供电子装置ED的外表面。尽管示例性地示出了具有一个主体的外壳EDC,但是外壳EDC可以包括彼此组装的多个主体。例如,外壳EDC可以包括由玻璃、塑料和/或金属制成的多个框和/或板。
电子模块EM包括母板和安装在母板上的各种功能模块,以操作电子装置ED。母板可以通过常见的电子组件连接件等电连接到显示装置DD。这里,母板可以包括刚性电路板。
如图2中示出的,电子模块EM可以包括控制模块10、无线通信模块20、图像输入模块30、声音输入模块40、声音输出模块50、存储器60、外部接口70、光发射模块80、光接收模块90、相机模块100等。上述模块中的一些模块可以通过柔性电路板或电子组件连接件电连接到母板,而非安装到母板。
控制模块10控制电子装置ED的全部操作。控制模块10可以是微处理器。例如,控制模块10使显示装置DD激活或停用。控制模块10可以在从显示装置DD接收的用户的输入信号的基础上控制图像输入模块30、声音输入模块40、声音输出模块50等。
无线通信模块20可以通过使用蓝牙或WiFi链路与另一终端收发无线信号。无线通信模块20可以利用一般的通信线路来收发语音信号。无线通信模块20包括对待发送的信号进行调制以发送调制信号的发送部22以及对接收的信号进行解调的接收部24。
图像输入模块30处理图像信号,以使图像信号转换为在显示装置DD上能显示的图像数据。声音输入模块40在录音模式或语音识别模式下通过麦克风接收外部声音信号,以使接收的声音信号转换为电子语音数据。声音输出模块50对从无线通信模块20接收的声音数据或存储在存储器60中的声音数据进行转换,以向外部输出被转换的声音数据。
外部接口70用作连接到外部充电器、有线/无线数据端口、卡插槽(例如,存储器卡插槽和SIM/UIM卡插槽)等的接口。
光发射模块80产生并输出光。光发射模块80可以输出红外线。光发射模块80可以包括LED元件。光接收模块90可以检测红外线。当检测到预定水平以上的红外线时,光接收模块90可以被激活。光接收模块90可以包括CMOS传感器。从光发射模块80产生的红外光可以被输出,然后可以被外部物体(例如,用户的手指或脸)反射,被反射的红外光可以入射到光接收模块90。光发射模块80和光接收模块90中的每者可以根据目的设置为多个。相机模块100拍摄外部图像。相机模块100可以根据目的和安装到电子装置ED的位置设置为多个。
如图2中示出的,显示装置DD包括显示面板DP和输入感测面板ISP。显示面板DP生成图1A中的图像IM。输入感测面板ISP可以检测用户的输入。
图3A是示出根据发明构思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DD的分解透视图。图3B是示出根据发明构思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输入感测面板ISP的剖视图。图3C是示出根据发明构思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输入感测面板ISP的平面图。图3D是示出根据发明构思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面板DP的剖视图。在图3A中,未示出粘合构件。
如图3A中示出的,显示装置DD包括窗WM和显示模块DM。窗WM包括基体层BS(见例如图4C)和设置在基体层BS的底表面上的边框层BZL(见例如图4C)。其中设置有边框层BZL的区域被限定为边框区域BZA。尽管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示出了在显示区域DA中具有平坦形状的窗WM,但是可以改变窗WM的形状。窗WM的沿第一方向DR1彼此面对的边缘可以提供弯曲的形状。
基体层BS可以包括玻璃基底、蓝宝石基底、塑料基底等。基体层BS可以具有单层结构或多层结构。例如,基体层BS可以包括通过粘接剂结合的多个合成树脂膜。基体层BS可以包括玻璃基底和通过粘合构件结合到玻璃基底的合成树脂膜。
边框层BZL可以直接设置在玻璃基底的底表面上或者直接设置在合成树脂膜的一个表面上。有机材料和/或无机材料可以直接沉积或印刷在玻璃基底上。包括边框层BZL的合成树脂膜可以附着在玻璃基底的底表面上。
边框层BZL可以具有单层结构或多层结构。多层的边框层BZL可以包括非彩色层、用于改善粘合力的缓冲层和提供预定图案的图案层。图案层可以提供被称为细线(hairline,也被称为“发纹”)的图案。非彩色层可以包括包含黑色颜料或染料的有机混合物。上述层可以通过诸如沉积、印刷和涂覆的方法来设置。尽管未被单独地示出,但是窗WM还可以包括设置在基体层BS的顶表面上的功能涂层。功能涂层可以包括防指纹层、防反射层和硬涂层。
如图3A中示出的,显示模块DM可以包括输入感测面板ISP、光学片LS、显示面板DP、保护膜PF、驱动控制模块DCM、连接电路板FCB1、FCB2和FCB3、下侧构件LM以及应力控制膜SCF。粘合构件可以设置在输入感测面板ISP与光学片LS之间、光学片LS与显示面板DP之间、显示面板DP与保护膜PF之间以及保护膜PF与下侧构件LM之间。粘合构件可以是常见的粘合剂或胶合剂,并且可以具有片型或树脂型。粘合构件可以是压敏粘合(PSA)膜、光学透明粘合(OSA)膜或光学透明树脂(OCR)。
输入感测面板ISP获取用户的输入的坐标信息。输入感测面板ISP可以检测从电子装置ED的外部提供的各种类型的输入。例如,输入感测面板ISP可以检测由用户的身体产生的输入以及诸如光、热或压力的各种类型的外部输入。此外,输入感测面板ISP还可以检测与感测表面接触的输入以及与感测表面邻近的输入。输入感测面板ISP可以包括例如电容触摸面板和电磁感应触摸面板。
如图3B中示出的,输入感测面板ISP可以包括基体层IS-B、第一导电层IS-CL1、第一绝缘层IS-IL1、第二导电层IS-CL2和第二绝缘层IS-IL2。第一导电层IS-CL1和第一绝缘层IS-IL1可以设置在基体层IS-B的一个表面(例如,顶表面)上,并且第二导电层IS-CL2和第二绝缘层IS-IL2可以设置在基体层IS-B的另一个表面(例如,底表面)上。
基体层IS-B可以包括玻璃基底或合成树脂膜。第一导电层IS-CL1和第二导电层IS-CL2中的每个可以包括单层结构或其中沿第三方向DR3层叠有多个层的多层结构。具有多层结构的导电层可以包括透明导电层和金属层中的至少两个。具有多层结构的导电层可以包括具有彼此不同的金属的多个金属层。透明导电层可以包括氧化铟锡(ITO)、氧化铟锌(IZO)、氧化锌(ZNO)、氧化铟锡锌(ITZO)、PEDOT、金属纳米线和石墨烯中的至少一种。金属层可以包括钼、银、钛、铜、铝和它们的合金中的至少一种。例如,第一导电层IS-CL1和第二导电层IS-CL2中的每个可以具有例如钛/铝/钛的三层结构的三层金属层结构。
第一导电层IS-CL1和第二导电层IS-CL2中的每个可以包括多个导电图案。在下文中,假设第一导电层IS-CL1包括第一导电图案并且第二导电层IS-CL2包括第二导电图案。第一导电图案和第二导电图案中的每个可以包括触摸电极和连接到触摸电极的触摸信号线。
第一绝缘层IS-IL1和第二绝缘层IS-IL2中的每个可以包括无机层和/或有机层。无机层可以包括氧化铝、氧化钛、氧化硅、氮氧化硅、氧化锆和氧化铪中的至少一种。有机层可以包括丙烯酸类树脂、甲基丙烯酸类树脂、聚异戊二烯类树脂、乙烯基类树脂、环氧类树脂、氨基甲酸乙酯类树脂、纤维素类树脂、硅氧烷类树脂、聚酰亚胺类树脂、聚酰胺类树脂和苝类树脂中的至少一种。在发明构思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可以省略第一绝缘层IS-IL1和第二绝缘层IS-IL2。
如图3C中示出的,输入感测面板ISP可以包括分别与显示区域DA(参照图1A)和边框区域BZA(参照图1A)对应的感测区域IS-DA和线区域IS-NDA。发明构思的示例性实施例不限于其中感测区域IS-DA具有与显示区域DA(参照图1A)的表面区域或形状相同的表面区域或形状的状态。
输入感测面板ISP可以包括第一电极组EG1、第二电极组EG2、第一信号线组SG1、第二信号线组SG2和第三信号线组SG3,第一信号线组SG1连接到第一电极组EG1的一部分,第二信号线组SG2连接到第一电极组EG1的另一部分,第三信号线组SG3连接到第二电极组EG2。
第一电极组EG1的电极IE1-1至IE1-10中的奇数电极可以连接到第一信号线组SG1,并且第一电极组EG1的电极IE1-1至IE1-10中的偶数电极可以连接到第二信号线组SG2。第一电极组EG1的电极IE1-1至IE1-10中的每个电极包括多个第一传感器部件SP1和多个第一连接部件CP1。第二电极组EG2的电极IE2-1至IE2-8中的每个电极包括多个第二传感器部件SP2和多个第二连接部件CP2。发明构思的示例性实施例不具体地限于第一电极组EG1和第二电极组EG2中的每个的形状。
第一电极组EG1、第一信号线组SG1和第二信号线组SG2可以由图3B中的第一导电层IS-CL1提供。第二电极组EG2和第三信号线组SG3可以由图3B中的第二导电层IS-CL2提供。图3C中的第一垫(pad,或称为“焊盘”)PD1至第三垫PD3可以是第一信号线组SG1至第三信号线组SG3中的信号线的一部分,或者可以是由附加工艺设置的导电图案。
第一电极组EG1、第一信号线组SG1和第二信号线组SG2可以设置在与第二电极组EG2和第三信号线组SG3所在的层不同的层上。
如图3A中示出的,第一连接电路板FCB1、第二连接电路板FCB2和第三连接电路板FCB3中的第一连接电路板FCB1和第三连接电路板FCB3连接到输入感测面板ISP的顶表面。第一连接电路板FCB1和第三连接电路板FCB3可以连接到图3C的第一垫PD1和第二垫PD2。当第一垫PD1和第二垫PD2在线区域IS-NDA的一侧处连续地布置时,第一连接电路板FCB1和第三连接电路板FCB3可以被连接到第一垫PD1和第二垫PD2的一个连接电路板替代。
第二连接电路板FCB2连接到输入感测面板ISP的底表面。第二连接电路板FCB2可以连接到图3C的第三垫PD3。连接电路板FCB1、FCB2、FCB3相对于输入感测面板ISP的连接位置(在前表面或底表面上的连接位置)可以根据第一垫PD1至第三垫PD3相对于基体层IS-B的位置来确定。
图3A中的光学片LS可以包括偏振器或延迟器。偏振器和延迟器可以分别包括拉长的偏振膜和拉长的延迟器膜。延迟器的数量和延迟器的相位延迟长度(λ/4或λ/2)可以根据光学片LS的工作原理来确定。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偏振器和延迟器可以分别是使得液晶组合物施用在基体膜上/在基体膜上取向而获得的涂覆型偏振膜和涂覆型延迟器膜。
图3A中的显示面板DP可以是例如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柔性显示面板。显示面板DP包括其中设置有像素PX的像素区域PXA和与像素区域PXA相邻设置的非像素区域NPXA。在非像素区域NPXA中,设置有诸如信号线和绝缘图案的外围组件,而非像素PX。像素区域PXA和非像素区域NPXA可以分别对应于显示区域DA(参照图1A)和边框区域BZA(参照图1A)。这里,对应的区域不必完全相同(例如,形状/表面区域等)。
像素PX可以设置为多个并且可以分别连接到对应的信号线。像素PX可以包括第一薄膜晶体管TR1、第二薄膜晶体管TR2、电容器CP和发光元件ELD。
第一薄膜晶体管TR1连接到栅极线GL和数据线DL。发光元件ELD接收提供到电力线PL的电力电压。连接到诸如数据线DL、电力线PL的信号线的垫设置在非像素区域NPXA中。
在图3D中,简单地示出了显示面板DP的层叠结构。如图3D中示出的,显示面板DP包括基体层BL、电路层CL、显示元件层LEL和封装层ECL。
基体层BL可以包括合成树脂膜,例如,聚酰亚胺(PI)膜。然而,发明构思的示例性实施例不具体地限于基体层BL的材料。电路层CL设置在基体层BL的顶表面上。电路层CL具有包括绝缘层、导电层和半导体层的多层结构。电路层CL包括诸如第一薄膜晶体管TR1、第二薄膜晶体管TR2和电容器CP的像素电路以及连接到像素电路的信号线。
显示元件层LEL设置在电路层CL的顶表面上。显示元件层LEL可以包括发光元件ELD,例如,有机发光元件。封装层ECL设置在显示元件层LEL上以密封显示元件层LEL。封装层ECL可以具有被称为薄膜封装(TFE)的有机层/无机层双层结构。封装层ECL可以仅包括无机层或仅包括有机层。显示面板DP可以包括封装基底和密封剂,所述封装基底是封装层ECL的替代物。密封剂可以使封装基底结合在显示元件层LEL上。
如图3D中示出的,显示面板DP可以包括三个区域。即,显示面板DP可以包括第一非弯曲区域NBA1、从第一非弯曲区域NBA1可弯曲的弯曲区域BA和从弯曲区域BA延伸的第二非弯曲区域NBA2。在弯曲状态下,第二非弯曲区域NBA2面对第一非弯曲区域NBA1。弯曲区域BA在弯曲状态下具有预定曲率。
基体层BL和电路层CL可以与第一非弯曲区域NBA1和第二非弯曲区域NBA2以及弯曲区域BA对应设置。显示元件层LEL和封装层ECL可以设置在第一非弯曲区域NBA1中。
在下文中,将再次参照图3A来详细描述展开状态下的显示面板DP的平面形状。显示面板DP可以具有沿第一方向DR1的宽度,即,沿平行于弯曲轴的方向的宽度,所述宽度对于每个区域是不同的。弯曲区域BA可以具有比第一非弯曲区域NBA1的宽度小的宽度。因为弯曲区域BA具有相对小的宽度,所以容易执行弯曲。
在图3A中,弯曲区域BA包括具有沿第一方向DR1的宽度的区域,所述宽度沿远离第一非弯曲区域NBA1的方向逐渐减小。在发明构思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弯曲区域BA可以具有恒定的宽度。
参照图3A和图3D,保护膜PF设置在显示面板DP的底表面上。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保护膜PF可以包括彼此分开的第一保护膜PF1和第二保护膜PF2。
保护膜PF可以包括合成树脂膜作为基体层。保护膜PF可以包括从由聚醚砜(PES)、聚丙烯酸酯(PAR)、聚醚酰亚胺(PEI)、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苯硫醚(PPS)、聚芳酯、聚酰亚胺(PI)、聚碳酸酯(PC)、聚芳醚砜(poly(aryleneether sulfone))和它们的组合组成的组中选择的一种。
然而,发明构思的示例性实施例不限于保护膜PF的材料。例如,保护膜PF可以包括有机/无机复合物材料。保护膜PF可以包括多孔有机层和填充到有机层的孔中的无机材料。
如图3D中示出的,显示面板DP和保护膜PF可以通过粘合构件AM4(在下文中,被称作第四粘合构件)结合。第四粘合构件AM4可以包括与第一保护膜PF1和第二保护膜PF2分别对应的第一粘合部分AM4-1和第二粘合部分AM4-2。
如图3A中示出的,驱动控制模块DCM可以包括第一电路板MCB(或驱动电路板)、将第一电路板MCB和显示面板DP(例如,第二非弯曲区域NBA2)连接的第二电路板FCB以及安装到第二电路板FCB的驱动芯片F-IC。尽管未被单独地示出,但是多个无源元件和多个有源元件可以安装到第一电路板MCB。第一电路板MCB可以是刚性电路板或柔性电路板,并且第二电路板FCB可以是柔性电路板。
尽管未被单独地示出,但是输入感测面板ISP的驱动芯片可以安装到第一电路板MCB。连接电路板FCB1、FCB2和FCB3可以连接到第一电路板MCB。此外,第一电路板MCB可以通过电子组件连接件电连接到电子模块EM(参照图1B)的母板。
下侧构件LM可以设置在保护膜PF的底表面上并可以包括支撑面板或压力检测传感器。支撑面板设置在保护膜PF的底表面上,以支撑显示面板DP和保护膜PF。支撑面板可以是刚性在基准以上的金属板。支撑面板可以是不锈钢板。支撑面板可以具有黑色以阻隔入射到显示面板DP的外部光。
压力检测传感器可以检测施加到显示模块的外部压力。压力检测传感器可以包括基体层、压电元件和连接到压电元件的信号线。
参照图3A和图3D,显示面板DP还可以包括应力控制膜SCF,所述应力控制膜SCF设置在与至少弯曲区域BA对应的电路层CL上。应力控制膜SCF的整个区域的大约50%或更大可以设置在弯曲区域BA中。应力控制膜SCF的一部分也可以与第一非弯曲区域NBA1和第二非弯曲区域NBA2叠置。应力控制膜SCF可以包括合成树脂膜。应力控制膜SCF可以由前述用于保护膜PF的合成树脂膜中的一种制成。
图4A是示出根据发明构思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DD的平面图。图4B是示出图4A的区域AA的放大平面图。图4C至图4F是示出根据发明构思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DD的剖视图。
在图4A中,示出了结合状态下的图3A的显示装置DD。在图4A中,示出了从其去除了图3A的窗WM和输入感测面板ISP的显示装置DD。因此,用于将输入感测面板ISP和光学片LS结合的粘合构件AM2(在下文中,被称为第二粘合构件)设置在最上层上。在平面上,示出了光学片LS的不与第二粘合构件AM2叠置的部分区域。此外,示出了应力控制膜SCF的不与第二粘合构件AM2叠置的部分弯曲区域。
图4B是示出图4A的区域AA的放大图。图4C和图4D是沿图4B的线I-I'截取的剖视图。图4C示出了其中显示面板DP展开的状态,图4D示出了其中显示面板DP弯曲的状态。图4E是沿图4B的线II-II'截取的剖视图。图4F是沿图4B的线III-III'截取的剖视图。在图4C至图4F中,图3D中描述的显示面板DP具有单层。
在图4C至图4F中,窗WM包括基体层BS和直接设置在基体层BS的底表面上的边框层BZL。示出了先前描述的在窗WM与输入感测面板ISP之间的粘合构件AM1(在下文中,被称为第一粘合构件)、在输入感测面板ISP与光学片LS之间的粘合构件AM2(在下文中,被称为第二粘合构件)、在光学片LS与显示面板DP之间的粘合构件AM3(在下文中,被称为第三粘合构件)以及在保护膜PF与下侧构件LM之间的粘合构件AM5(在下文中,被称为第五粘合构件)。
粘合构件AM6(在下文中,被称为第六粘合构件)可以设置在第二保护层PF2与下侧构件LM之间,并且粘合构件AM7(在下文中,被称为第七粘合构件)还可以设置在第一电路板MCB与下侧构件LM之间。第六粘合构件AM6用作保持第二保护膜PF2与下侧构件LM之间的距离同时保持曲率半径的间隔件。
尽管未被示出,但是粘合层设置在应力控制膜SCF与显示面板DP之间。应力控制膜SCF的一个区域与第一非弯曲区域NBA1叠置,并且应力控制膜SCF的另一区域与第二非弯曲区域NBA2叠置。与显示面板DP的弯曲区域BA一样,应力控制膜SCF的大部分区域相对于弯曲轴BX形成弯曲。
参照图4B,第二粘合构件AM2包括内部部分AM2-I和从内部部分AM2-I延伸的外部部分AM2-O。第二粘合构件AM2的与光学片LS叠置的部分可以限定为内部部分AM2-I。在平面上,外部部分AM2-O可以限定为第二粘合构件AM2的从内部部分AM2-I延伸至外部并不与光学片LS叠置的部分。外部部分AM2-O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与应力控制膜SCF叠置。
在图4B中,示出了仅外部部分AM2-O与应力控制膜SCF叠置。在图4B中,示出了沿第一方向DR1彼此隔开的两个外部部分AM2-O。在图4B中,示例性地示出了彼此对称的两个外部部分AM2-O。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两个外部部分AM2-O可以分别与第一连接电路板FCB1和第三连接电路板FCB3对应,并且它们的对应方式可以是基本相同的。为方便描述,在下文中将使用第一连接电路板FCB1作为示例来阐述外部部分AM2-O的功能。
外部部分AM2-O可以包括彼此区别的区域。在图4B中,示例性地示出了包括第一区域AM2-O1和第二区域AM2-O2的外部部分AM2-O,第一区域AM2-O1和第二区域AM2-O2具有彼此不同的沿第二方向DR2的宽度。第二粘合构件AM2的边缘AM2-E的第一部分AM2-E1可以限定朝向内部部分AM2-I的中心区域凹进的凹进区域AM2-CC,以使光学片LS的部分区域暴露。
如图4B至图4D中示出的,在外部部分AM2-O与内部部分AM2-I之间的边界可以通过光学片LS的边缘LS-E设定。应力控制膜SCF的面对光学片LS的边缘LS-E的边缘SCF-E可以与外部部分AM2-O和内部部分AM2-I之间的边界相邻设置。光学片LS的边缘LS-E与应力控制膜SCF的边缘SCF-E可以在几毫米的距离内彼此相邻设置。
第二粘合构件AM2的边缘AM2-E的第二部分AM2-E2可以限定第一区域AM2-O1和第二区域AM2-O2。第一区域AM2-O1可以限定为其中光学片LS的边缘LS-E与边缘AM2-E的第二部分AM2-E2之间的距离被限定为第一距离D1的区域。第二区域AM2-O2可以限定为其中光学片LS的边缘LS-E与边缘AM2-E的第二部分AM2-E2之间的距离为比第一距离D1大的第二距离D2的区域。第一距离D1和第二距离D2中的每个可以是在对应区域中沿第二方向DR2的宽度。
参照图4B和图4D,尽管第二连接电路板FCB2通过输入感测面板ISP的底表面连接到第三垫PD3(参照图3C),但是因为第二连接电路板FCB2的连接区域设置在凹进区域AM2-CC内部,所以可以防止输入感测面板ISP与第二粘合构件AM2之间的剥离现象。第二连接电路板FCB2的连接区域可以限定为第二连接电路板FCB2的与输入感测面板ISP叠置的部分区域。
参照图4B、图4E和图4F,具有第二方向宽度的第二区域AM2-O2与第一连接电路板FCB1的连接区域叠置并且具有第二方向宽度的第一区域AM2-O1不与第一连接电路板FCB1叠置,所述第二方向宽度比第一区域AM2-O1的第二方向宽度大。因为表面积比第一区域AM2-O1的表面积大的第二区域AM2-O2足够支撑第一连接电路板FCB1的连接区域,所以可以增大第一连接电路板FCB1与输入感测面板ISP之间的结合力。
如图4F中示出的,第一粘合构件AM1与第一连接电路板FCB1的连接区域叠置并附着到第一连接电路板FCB1。第一粘合构件AM1可以防止第一连接电路板FCB1的剥离现象。尽管未被单独地示出,为了相同的目的,第一粘合构件AM1可以与第三连接电路板FCB3的连接区域叠置并附着到第三连接电路板FCB3。
参照图4B、图4E和图4F,因为第一区域AM2-O1和第二区域AM2-O2与应力控制膜SCF叠置并附着到应力控制膜SCF,所以可以防止应力控制膜SCF的发生在与第一非弯曲区域NBA1叠置的区域中的分层现象。这是因为第二粘合构件AM2和应力控制膜SCF之间的结合力抵消了因应力控制膜SCF的弯曲现象产生的应力。这将参照图5A至图5B更详细地描述。
图5A是示出在根据发明构思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DD的一部分中产生的应力的图。图5B是示出在图5A中显示装置DD的一部分中产生的应力的曲线图。参照图5A,因为设置了与图4C至图4F中的第三粘合构件AM3相比薄的粘合层,所以不在图5A中单独地示出所述粘合层。
当应力控制膜SCF弯曲并同时附着到显示面板DP时,由于应力控制膜SCF的要恢复到平坦状态下的恢复力而会在应力控制膜SCF的端部上产生大的应力。参照图5A,在第三方向DR3和第二方向DR2上产生应力。图5B的第一曲线GP1表示在其中未提供图4B、图4E和图4F中的第一区域AM2-O1和第二区域AM2-O2的结构中的剪切应力(沿第二方向DR2的应力),图5B的第二曲线GP2表示在其中提供有第一区域AM2-O1和第二区域AM2-O2的结构中的剪切应力(沿第二方向DR2的应力)。纵轴表示剪切应力,横轴表示如图5A中所示的距应力控制膜SCF的端部的距离。如图5B中所示,与其中未提供图4B、图4E和图4F中的第一区域AM2-O1和第二区域AM2-O2的结构相比,在发明构思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当应力控制膜SCF弯曲并附着到显示面板DP时,小的应力产生在应力控制膜SCF的端部上。如上所述,因为由外部部分AM2-O和应力控制膜SCF之间的结合力抵消了由于应力控制膜SCF的弯曲现象产生的应力,所以可以减小剪切应力。
图6A是示出根据发明构思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DD的一部分的放大平面图。图6B和图6C是示出根据发明构思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DD的剖视图。图6A与图4B对应,并且图6B和图6C分别与图4E和图4F对应。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外部部分AM2-O可以包括一个区域。在外部部分AM2-O中,与第一连接电路板FCB1的连接区域叠置的区域和不与第一连接电路板FCB1的连接区域叠置的区域中的每个区域具有沿第二方向DR2的基本恒定的宽度。因为增大了外部部分AM2-O与应力控制膜SCF之间的附着区域,所以可以减小在应力控制膜SCF的端部中产生的剪切应力。
如上所述,可以防止或减少发生在应力控制膜SCF的与第一非弯曲区域NBA1叠置的区域中的分层现象。这是因为第二粘合构件和应力控制膜之间的结合力抵消了由应力控制膜的弯曲现象生成的应力。
因为凹进区域AM2-CC限定在第二粘合构件AM2中,所以可以减小第二粘合构件AM2的剥离现象。
尽管在这里已经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实施例和实施方式,但是其他的实施例和修改将通过本描述而清楚。因此,发明构思不限于这样的实施例,而是限于如所附权利要求以及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将清楚的各种明显修改和等同布置的更宽范围。

Claims (20)

1.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
窗;
输入感测面板,设置在所述窗的底表面上;
第一连接电路板,连接到所述输入感测面板的顶表面;
第二连接电路板,连接到所述输入感测面板的底表面;
光学片,设置在所述输入感测面板下方;
显示面板,设置在所述光学片下方,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非弯曲区域,与所述光学片叠置;弯曲区域,从所述第一非弯曲区域弯曲;以及第二非弯曲区域,从所述弯曲区域延伸并面对所述第一非弯曲区域;
应力控制膜,结合到所述显示面板的顶表面,所述应力控制膜与所述弯曲区域、所述第一非弯曲区域的自所述弯曲区域起延伸的部分区域以及所述第二非弯曲区域的自所述弯曲区域起延伸的部分区域叠置;以及
第一粘合构件,将所述光学片结合到所述输入感测面板,
其中,在平面上,所述第一粘合构件包括:内部部分,与所述光学片叠置;以及外部部分,从所述内部部分朝向外部延伸以不与所述光学片叠置,并且与所述应力控制膜叠置,并且
所述第一粘合构件的边缘的朝向所述内部部分的中心区域凹进的第一部分限定所述第一粘合构件的使所述光学片的部分区域暴露的凹进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二连接电路板与所述凹进区域叠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连接电路板与所述外部部分叠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外部部分包括表面积彼此不同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并且
所述第一连接电路板与所述第二区域叠置并且不与所述第一区域叠置,并且所述第二区域的表面积比所述第一区域的表面积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粘合构件的所述边缘的第二部分与所述外部部分对应,
所述外部部分包括:第一区域,在所述第一区域中,从所述内部部分到所述第一粘合构件的所述边缘的所述第二部分的距离为第一距离;以及第二区域,在所述第二区域中,从所述内部部分到所述第一粘合构件的所述边缘的所述第二部分的距离为大于所述第一距离的第二距离,并且
所述第一连接电路板与所述第二区域叠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第三连接电路板,连接到所述输入感测面板的所述顶表面,
其中,所述第二连接电路板在所述平面上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电路板与所述第三连接电路板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外部部分包括:第一外部部分,与所述第一连接电路板对应;以及第二外部部分,与所述第三连接电路板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输入感测面板包括:
基体层;
第一电极,设置在所述基体层的顶表面上;
第一信号线,设置在所述基体层的所述顶表面上并连接到所述第一电极中的一组;
第二信号线,设置在所述基体层的所述顶表面上并连接到所述第一电极中的另一组;
第二电极,设置在所述基体层的底表面上并与所述第一电极交叉;以及
第三信号线,设置在所述基体层的所述底表面上并连接到所述第二电极,并且
所述第一连接电路板电连接到所述第一信号线,所述第二连接电路板电连接到所述第三信号线,并且所述第三连接电路板电连接到所述第二信号线。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第二粘合构件,将所述窗结合到所述输入感测面板,
其中,所述第二粘合构件在所述平面上与所述第一连接电路板和所述第三连接电路板中的每个叠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
第一保护膜,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底表面上并与所述第一非弯曲区域叠置;以及
第二保护膜,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底表面上并与所述第一保护膜分开并与所述第二非弯曲区域叠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
金属板,设置在所述第一保护膜的底表面上;以及
第二粘合构件,将所述金属板结合到所述第二保护膜。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
压力检测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一保护膜的底表面上;以及
第二粘合构件,将所述压力检测传感器结合到所述第二保护膜。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基体层,与所述第一非弯曲区域、所述弯曲区域和所述第二非弯曲区域对应设置;
电路层,设置在所述基体层的顶表面上并与所述第一非弯曲区域、所述弯曲区域和所述第二非弯曲区域对应;
显示元件层,设置在所述电路层的顶表面上并与所述第一非弯曲区域叠置;以及
封装层,设置在所述显示元件层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光学片包括偏振器和延迟器中的至少一个。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沿平行于弯曲轴的方向,所述第二非弯曲区域的宽度比所述第一非弯曲区域的宽度小。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
第一电路板,连接到所述第二非弯曲区域;以及
第二电路板,连接到所述第一电路板。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连接电路板和所述第二连接电路板连接到所述第二电路板。
18.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
窗;
输入感测面板,设置在所述窗的底表面上;
第一连接电路板,连接到所述输入感测面板的顶表面;
第二连接电路板,连接到所述输入感测面板的底表面;
光学片,设置在所述输入感测面板下方;
显示面板,设置在所述光学片下方,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非弯曲区域,与所述光学片叠置;弯曲区域,从所述第一非弯曲区域弯曲;以及第二非弯曲区域,从所述弯曲区域延伸并面对所述第一非弯曲区域;
应力控制膜,包括与所述光学片的边缘面对的边缘,所述应力控制膜至少与所述弯曲区域叠置并结合到所述显示面板的顶表面;以及
粘合构件,将所述光学片结合到所述输入感测面板;
其中,在平面上,所述粘合构件包括:内部部分,与所述光学片叠置;以及外部部分,从所述内部部分朝向所述光学片的所述边缘的外部延伸并与所述应力控制膜叠置,并且
所述粘合构件的边缘的朝向所述内部部分的中心区域凹进的部分限定所述粘合构件的使所述光学片的部分区域暴露的凹进区域。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连接电路板与所述外部部分叠置,并且
所述第二连接电路板与所述凹进区域叠置。
20.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
窗;
输入感测面板,设置在所述窗的底表面上;
光学片,设置在所述输入感测面板下方;
显示面板,设置在所述光学片下方,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区域,与所述光学片叠置;第二区域,从所述第一区域弯曲;以及第三区域,从所述第二区域延伸并面对所述第一区域;
应力控制膜,包括与所述光学片的边缘面对的边缘,所述应力控制膜至少与所述第二区域叠置并结合到所述显示面板的顶表面;以及
粘合构件,与所述应力控制膜叠置,并将所述光学片结合到所述输入感测面板,
其中,在平面上,所述粘合构件包括:
内部部分,与所述光学片接触;以及
外部部分,从所述内部部分延伸至所述光学片的所述边缘的外部,并且与所述应力控制膜叠置并附着到所述应力控制膜。
CN201910979761.9A 2018-10-15 2019-10-10 显示装置 Active CN11104798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80122574A KR20200042565A (ko) 2018-10-15 2018-10-15 표시장치
KR10-2018-0122574 2018-10-1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47985A CN111047985A (zh) 2020-04-21
CN111047985B true CN111047985B (zh) 2023-04-14

Family

ID=701607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79761.9A Active CN111047985B (zh) 2018-10-15 2019-10-10 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932369B2 (zh)
KR (1) KR20200042565A (zh)
CN (1) CN11104798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90111163A (ko) * 2014-05-06 2019-10-01 가부시키가이샤 한도오따이 에네루기 켄큐쇼 전자 장치
CN110610662B (zh) * 2019-08-30 2021-08-24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US11206734B1 (en) * 2020-06-08 2021-12-21 Roger Huang Electronic device and wiring structure thereof
KR20210158462A (ko) * 2020-06-23 2021-12-3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20220320461A1 (en) * 2020-09-09 2022-10-06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display apparatus
DE102020124513A1 (de) * 2020-09-21 2022-03-24 Lisa Dräxlmaier GmbH Vorrichtung zum elektrischen laden einer fahrzeugbatterie eines elektrisch betriebenen fahrzeugs und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r vorrichtung zum elektrischen laden einer fahrzeugbatterie eines elektrisch betriebenen fahrzeugs
CN114333602B (zh) * 2022-01-21 2023-11-21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280620A (ja) * 2006-04-03 2007-10-25 Epson Imaging Devices Corp 照明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KR20180003716A (ko) * 2016-06-30 2018-01-1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CN107665063A (zh) * 2016-07-29 2018-02-06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08351547A (zh) * 2015-10-13 2018-07-31 康宁股份有限公司 可弯曲电子器件模块、制品及其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320114B (en) * 2006-08-15 2010-02-01 Fixed structure of the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for the backlight module of lcd
KR102253530B1 (ko) * 2014-11-21 2021-05-1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스크린 패널을 구비한 표시 장치
KR102305489B1 (ko) * 2015-01-26 2021-09-2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102275318B1 (ko) * 2015-03-02 2021-07-1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영상 표시 장치
KR101797728B1 (ko) * 2016-03-11 2017-11-1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2589214B1 (ko) * 2016-06-03 2023-10-1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KR102556829B1 (ko) * 2016-06-29 2023-07-1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기능을 갖는 표시 패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US10490770B2 (en) * 2016-09-09 2019-11-26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KR20180073762A (ko) * 2016-12-22 2018-07-03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편광판, 표시장치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KR102342822B1 (ko) * 2017-07-14 2021-12-2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CN108281089B (zh) * 2018-03-29 2020-04-24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面板和柔性显示装置
CN108648622B (zh) * 2018-04-23 2021-04-20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终端及其显示屏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280620A (ja) * 2006-04-03 2007-10-25 Epson Imaging Devices Corp 照明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CN108351547A (zh) * 2015-10-13 2018-07-31 康宁股份有限公司 可弯曲电子器件模块、制品及其制造方法
KR20180003716A (ko) * 2016-06-30 2018-01-1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CN107665063A (zh) * 2016-07-29 2018-02-06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00120807A1 (en) 2020-04-16
CN111047985A (zh) 2020-04-21
KR20200042565A (ko) 2020-04-24
US10932369B2 (en) 2021-0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47985B (zh) 显示装置
US11259419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US11770963B2 (en) Display device
US10905009B2 (en) Display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EP3537257B1 (en) Display device
TWI679469B (zh) 顯示裝置
KR102548931B1 (ko) 표시 장치
KR20180032262A (ko) 표시 장치
US10535837B2 (en) Display module and a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US20180088712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10251291B2 (en) Electronic device
US11487378B2 (en) Electronic device
US20200363882A1 (en) Input sensing unit,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sam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EP3761160B1 (en) Electronic panel and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the same
US20230071460A1 (en) Display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