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38386A - 后方视觉确认装置 - Google Patents

后方视觉确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38386A
CN111038386A CN201910922457.0A CN201910922457A CN111038386A CN 111038386 A CN111038386 A CN 111038386A CN 201910922457 A CN201910922457 A CN 201910922457A CN 111038386 A CN111038386 A CN 1110383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dth direction
vehicle width
display
vehicle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2245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038386B (zh
Inventor
茂藤泰之
明井亨训
关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0383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383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0383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383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00Optical viewing arrangements; Real-time viewing arrangements for drivers or passengers using optical image capturing systems, e.g. cameras or video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or on vehicles
    • B60R1/20Real-time viewing arrangements for drivers or passengers using optical image capturing systems, e.g. cameras or video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or on vehicles
    • B60R1/22Real-time viewing arrangements for drivers or passengers using optical image capturing systems, e.g. cameras or video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or on vehicles for viewing an area outside the vehicle, e.g. the exterior of the vehicle
    • B60R1/23Real-time viewing arrangements for drivers or passengers using optical image capturing systems, e.g. cameras or video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or on vehicles for viewing an area outside the vehicle, e.g. the exterior of the vehicle with a predetermined field of view
    • B60R1/26Real-time viewing arrangements for drivers or passengers using optical image capturing systems, e.g. cameras or video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or on vehicles for viewing an area outside the vehicle, e.g. the exterior of the vehicle with a predetermined field of view to the rear of the vehicle
    • B60K35/22
    • B60K35/50
    • B60K35/60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1/00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1/04Mounting of cameras operative during drive; Arrangement of controls thereof relative to the vehicle
    • B60K2360/788
    • B60K2360/816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300/00Details of viewing arrangements using cameras and display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a vehicle
    • B60R2300/10Details of viewing arrangements using cameras and display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a vehicle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amera system used
    • B60R2300/101Details of viewing arrangements using cameras and display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a vehicle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amera system used using cameras with adjustable capturing dire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300/00Details of viewing arrangements using cameras and display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a vehicle
    • B60R2300/20Details of viewing arrangements using cameras and display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a vehicle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display us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300/00Details of viewing arrangements using cameras and display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a vehicle
    • B60R2300/80Details of viewing arrangements using cameras and display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a vehicle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nded use of the viewing arrange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300/00Details of viewing arrangements using cameras and display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a vehicle
    • B60R2300/80Details of viewing arrangements using cameras and display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a vehicle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nded use of the viewing arrangement
    • B60R2300/802Details of viewing arrangements using cameras and display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a vehicle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nded use of the viewing arrangement for monitoring and displaying vehicle exterior blind spot view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300/00Details of viewing arrangements using cameras and display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a vehicle
    • B60R2300/80Details of viewing arrangements using cameras and display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a vehicle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nded use of the viewing arrangement
    • B60R2300/8046Details of viewing arrangements using cameras and display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a vehicle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nded use of the viewing arrangement for replacing a rear-view mirror syste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Y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SPECTS CROSS-CUTTING VEHICLE TECHNOLOGY
    • B60Y2300/00Purposes or special features of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 B60Y2300/18Propelling the vehicle
    • B60Y2300/18008Propelling the vehicle related to particular drive situations
    • B60Y2300/18033Reversing

Abstract

提供不积存所附着的雨滴等而能够快速地排出雨滴、能够使动作稳定的后方视觉确认装置。后方视觉确认装置(1)具备:显示器(17),其设置于仪表板(3)的车宽方向两侧;以及壳体(5),其形成为对显示器(17)的周围进行包围,壳体(5)具有:开口部,其形成于显示器(17)的显示面侧;上表面(21),其配置于显示器(17)的上方;侧面(24),其配置于显示器(17)的车宽方向外侧;以及伸出部(27,48),其跨上表面(21)和侧面(24)地形成,且比将支柱(7)沿着铅垂方向投影得到的范围(W1)向车宽方向外侧伸出,至少伸出部(27,48)朝向车宽方向外侧形成为下降坡度。

Description

后方视觉确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后方视觉确认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作为代替车辆用的车门上后视镜的后方视觉确认装置,提出了使用相机监视系统(CMS)的技术(例如参照日本国特开2016-124393号公报)。相机监视系统将相机拍摄到的外界图像显示于在车室内设置的显示器(display)。驾驶员通过视觉确认显示于显示器的影像,来进行车辆的后方确认。
相机监视系统与车门上后视镜相比能够使系统小型化,能够提高安全性,减少风噪。
为了驾驶员能够与以往的车门上后视镜同样地不存在不适感地使用相机监视系统,考虑到在仪表板的车宽方向两侧配置显示器。通过这样构成,能够使视觉确认以往的车门上后视镜的视线与视觉确认相机监视系统的显示器的视线尽可能不改变。另外,为了避免驾驶员的手、胳臂或转向装置使显示器的一部分难以看到,考虑到在仪表板的尽量车宽方向外侧配置显示器。
然而,当如上述的以往技术那样要将显示器尽量配置于车宽方向外侧时,后方视觉确认装置的一部分从侧窗(外板)的开口向外侧超出,存在例如在雨天时后方视觉确认装置上附着雨滴的可能性。该雨滴侵入后方视觉确认装置的内部,后方视觉确认装置有时产生不良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方案提供不积存所附着的雨滴等而能够快速地排出雨滴、能够使动作稳定的后方视觉确认装置。
本发明的一方案的后方视觉确认装置具备:显示器,其设置于车辆的仪表板的车宽方向两侧,且将拍摄到的外界图像朝向驾驶员显示;以及壳体,其形成为对所述显示器的周围进行包围,所述壳体具有:开口部,其形成于所述显示器的显示面侧;上表面,其配置于所述显示器的上方;侧面,其配置于所述显示器的车宽方向外侧,且面向所述车宽方向外侧;以及伸出部,其跨所述上表面和所述侧面地形成,且比将支柱沿着铅垂方向投影得到的范围向车宽方向外侧伸出,所述支柱向所述仪表板的上方延伸出,且构成所述车辆的车宽方向侧部的一部分,至少所述伸出部朝向车宽方向外侧形成为下降坡度。
比将支柱沿着铅垂方向投影得到的范围向车宽方向外侧伸出的伸出部特别容易暴露于雨水,雨滴容易附着于伸出部。这样的伸出部朝向车宽方向外侧形成为下降坡度,因此使伸出部上附着的雨滴不会积存在伸出部上而能够快速地排出。因此,能够降低雨滴侵入壳体内部的可能性,能够使后方视觉确认装置的动作稳定。
在上述后方视觉确认装置中,也可以是,所述伸出部弯曲形成,所述伸出部与所述上表面之间的连接部位于比所述支柱的所述投影的范围的车宽方向最外侧靠车宽方向内侧的位置。
通过这样构成,能够尽可能增大弯曲形成的伸出部的曲率半径。通过增大曲率半径,能够促进雨滴的顺利的排出,并且能够使壳体整体小型化,也能够提高外观设计性。
在上述后方视觉确认装置中,也可以是,所述显示器位于比所述支柱的所述投影的范围的车宽方向最外侧靠车宽方向内侧的位置。
通过这样构成,能够尽可能地降低显示器上附着雨滴的可能性。
在上述后方视觉确认装置中,也可以是,所述壳体的所述上表面及所述侧面各自的所述开口部侧的端部形成为随着从车辆前方趋向车辆后方而逐渐趋向所述显示器侧。
支柱以随着趋向车辆后方而逐渐趋向车宽方向内侧的方式延伸。即,壳体随着趋向车辆后方,比将支柱沿着铅垂方向投影得到的范围(以下,简称作支柱的投影范围)向车宽方向外侧伸出的部位变大。然而,使壳体的上表面及侧面各自的开口部侧的端部形成为趋向车辆后方而逐渐趋向显示器侧,由此能够使壳体从支柱的投影范围向车宽方向外侧伸出的部位尽最大程度变小。因此,能够尽最大程度降低雨滴附着于壳体的可能性。另外,能够尽最大程度防止雨滴向壳体内侵入,使后方视觉确认装置的动作稳定。
在上述后方视觉确认装置中,也可以是,所述壳体具有:壳体主体,其从车辆前方覆盖所述显示器;以及边缘部,其在所述壳体主体的车辆后方一体设置,且形成所述开口部,所述边缘部的外表面形成为随着从车辆前方趋向车辆后方而逐渐趋向所述显示器侧。
这样,通过将壳体设为壳体主体和边缘部这样的两部分分割的结构,能够提高壳体主体的坡度及边缘部的坡度的设计的自由度。另外,能够提高壳体的基于树脂的成形性。
根据本发明的方案,不会将伸出部上所附着的雨滴积存在伸出部上而能够快速地排出。因此,能够降低雨滴侵入壳体内部的可能性,能够使后方视觉确认装置的动作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从车辆的驾驶员座侧观察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相机监视系统而得到的图。
图2是沿着图1的A-A线的剖视图。
图3是从正上方(铅垂方向上方)观察实施方式的相机监视系统而得到的图。
图4是从正上方(铅垂方向上方)观察实施方式的相机监视系统而得到的图,省略了前柱。
图5是从驾驶员座观察实施方式的相机监视系统而得到的立体图。
图6是沿着图1的B-B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接着,基于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是从车辆2的驾驶员座侧观察相机监视系统1(后方视觉确认装置)而得到的图。
相机监视系统1设置于车辆2的车宽方向两侧。在图1中,仅图示出驾驶员座侧。然而,在副驾驶员座侧也设置有相机监视系统1。上述两个相机监视系统1的基本结构相同。两个相机监视系统1以车宽方向中央为中心呈线对称地配置。在以下的说明中,仅说明驾驶员座侧的相机监视系统1,省略关于副驾驶员座侧的相机监视系统1的说明。但是,对于在驾驶员座侧与副驾驶员座侧可以为不同的结构的部位,另行进行说明。
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车辆2的行进方向前后简称作前方、后方。另外,有时将铅垂方向上下简称作上方、下方来进行说明。另外,有时将与铅垂方向正交的方向称作水平方向来进行说明。
(车辆)
首先,说明车辆2。
车辆2除了仪表板3以外,还具备配置于驾驶员座侧且设置于仪表板3的后方的转向装置6、构成车辆的车宽方向侧部的前柱7等。前柱7(支柱)与仪表板3相比随着从前方趋向后方而向斜上方延伸。另外,前柱7从前方趋向后方而稍微向车室内侧倾斜延伸。
前柱7也构成相对于该前柱7进行开闭动作地设置的侧车门9的框的一部分。在侧车门9进行关闭时,在将安装于前柱7的密封条8稍微进行了压缩的状态下进行关闭。由此,能够确保前柱7与侧车门9之间的密封性。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简称作前柱7的情况下,也包括安装于前柱7的密封条8。
(相机监视系统)
图2是沿着图1的A-A线的剖视图。
如图1、图2所示,相机监视系统1具备:显示装置4,其设置于仪表板3的车宽方向两侧且上侧;以及壳体5,其形成为对显示装置4的周围进行包围。在仪表板3的相机监视系统1的下侧,例如设置有车辆空调10的送风口11。
(显示装置)
显示装置4具备显示器17和配置于显示器17的前方的控制部15。显示器17将在车辆2的车宽方向外侧面(例如未图示的侧车门的侧面)设置的未图示的后方相机所拍摄到的外界图像朝向驾驶员显示。驾驶员经由罩13视觉确认显示于显示器12的图像。即,罩13的后表面13a成为显示器17的显示面17a。
图3是从正上方(铅垂方向上方)观察相机监视系统1而得到的图。图4是省略了图3的前柱7的图。
如图3、图4所示,显示装置4以显示器17的显示面17a朝向驾驶员侧的方式倾斜配置。即,显示面17a以随着趋向车宽方向外侧而逐渐趋向后方的方式倾斜配置。
显示器17位于比前柱7的投影范围W1的车宽方向最外侧靠车宽方向内侧的位置。换言之,在从正上方观察相机监视系统1时,显示器17的车宽方向外侧端17b位于比前柱7的车宽方向最外侧靠车宽方向内侧的位置。
另外,显示器17位于比将转向装置6沿着前后方向投影得到的范围W2(以下简称作转向装置6的投影范围W2)靠车宽方向外侧的位置。换言之,在从后方观察相机监视系统1时,显示器17的车宽方向内侧端17c位于比转向装置6的车宽方向最外侧靠车宽方向外侧的位置。
返回图2,控制部15将由未图示的后方相机拍摄到的图像显示于显示器12。控制部15具备安装有例如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等元件的基板16。由未图示的后方相机拍摄到的图像由元件进行运算处理并向显示器17输出。
(壳体)
图5是从驾驶员座观察相机监视系统1而得到的立体图。图6是沿着图1的B-B线的剖视图。
如图2、图4~图6所示,壳体5收纳于在仪表板3的车宽方向外侧形成的收纳凹部3a。壳体5例如由树脂形成。壳体5具备对显示装置4的上方和车辆外侧进行覆盖的壳体主体18和嵌合于壳体主体18的后方侧且形成壳体5的开口部5a的遮阳边缘部19(端部、边缘部)。壳体5以与显示装置4(显示面17a)的朝向对应的方式,使开口部5a从车宽方向外侧稍微朝向车宽方向内侧地倾斜配置。
(壳体主体)
壳体主体18从开口部5a侧观察时形成为L字状。即,壳体主体18具备:上表面21,其位于显示装置4的上方,且沿着水平方向延伸;外侧面24(侧面),其位于显示装置4的车宽方向外侧,且沿着铅垂方向延伸;弯曲面25,其跨设于外侧面24和上表面21;以及后罩26,其位于上表面21、外侧面24及弯曲面25的内侧。
如图2、图6中详示那样,后罩26支承显示装置4。后罩26形成为后方开口的箱状(碗状)。后罩26以与显示装置4的形状、配置朝向对应的方式,形成为随着趋向前方而经由台阶使开口面积变小。在这样构成的后罩26的内表面26a收纳有显示装置4。
外侧面24从仪表板3露出。外侧面24的比前后方向中央靠后方侧的后方部24a沿着前后方向延伸。外侧面24的比前后方向中央靠前方的前方侧以随着趋向前方而逐渐趋向显示装置4侧的方式倾斜形成。侧车门9的密封唇(未图示)位于该外侧面24的比前后方向中央靠前方的前方侧。
如图2中详示那样,下表面22具有配置于开口部5a侧的第一面22a。在第一面22a的前端一体成形有第二面22b,该第二面22b经由台阶位于比第一面22a靠上方的位置。另外,在第二面22b的前端一体成形有倾斜部22c,该倾斜部22c以随着趋向前方而逐渐趋向上方的方式倾斜延伸。
如图4中详示那样,上表面21从仪表板3露出。
上表面21位于与仪表板3的上表面3b大致同一平面上(也一并参照图1)。上表面21的内侧的一边以与仪表板3的收纳凹部3a的形状对应的方式形成。即,上表面21的一边的比前后方向中央靠后方侧的后方边21a以随着趋向前方而逐渐趋向显示装置4侧的方式倾斜形成。
在上表面21的一边中,比前后方向中央靠前方侧的前方边21b与后方边21a相比以相对于前后方向的倾斜角度较大的方式形成。由此,仪表板3与上表面21以几乎没有间隙的方式排列配置。
另外,如图2中详示那样,上表面21形成为随着趋向前方而逐渐下降的下降坡度。上表面21中的前方部21c以下降坡度的倾斜进一步变大的方式朝向下方弯折延伸。
如图1、图5中所示,跨设于外侧面24和上表面21的弯曲面25以随着从上表面21趋向外侧面24而成为下降坡度的方式,从前后方向观察时形成为大体圆弧状。
相机监视系统1配置于仪表板3的尽可能车宽方向外侧。因此,如图3中详示那样,当从正上方观察相机监视系统1时,弯曲面25的一部分比前柱7向车宽方向外侧伸出。换言之,弯曲面25具有比前柱7的投影范围W1向车宽方向外侧伸出的第一伸出部27(伸出部)。
即,第一伸出部27朝向车宽方向外侧形成为下降坡度。另外,弯曲面25与上表面21连接,该上表面21与弯曲面25之间的连接部28(参照图1)位于比前柱7的投影范围W1中的车宽方向最外侧靠车宽方向内侧的位置。即,在壳体主体18的上表面21侧,从比前柱7的投影范围W1中的车宽方向最外侧靠车宽方向内侧的位置起开始成为下降坡度,且保持该状态不变地在到达外侧面24之前下降坡度连续。
这样构成的壳体主体18在从后方观察时形成缘部30,该缘部30包括上表面21的开口部5a侧的侧缘、外侧面24的开口部5a侧的侧缘、以及弯曲面25的开口部5a侧的侧缘。
如图2、图6中详示那样,在该缘部30的周缘中的与上表面21、外侧面24及弯曲面25对应的部位,形成有用于嵌合固定遮阳边缘部19的嵌合凸部31。
(遮阳边缘部)
如图2、图5、图6所示那样,遮阳边缘部19以从壳体主体18的缘部30朝向后方突出的方式形成。遮阳边缘部19形成壳体5的开口部5a。即,遮阳边缘部19以与壳体主体18对应的方式,使位于显示装置4的上方的上边缘部41、位于显示装置4的下方的下边缘部42、位于显示装置4的车宽方向内侧的内边缘部43、位于显示装置4的车宽方向外侧的外边缘部44、以及跨设于上边缘部41和外边缘部44的弯曲边缘部45相连而形成边框状的开口部5a。另外,遮阳边缘部19具有遮阳的作用,以使来自外界的光难以射入显示装置4的显示面17a。
遮阳边缘部19的各边缘部41~45中的上边缘部41、内边缘部43、外边缘部44及弯曲边缘部45形成为截面是大体V字状。
即,上边缘部41通过外侧面41a(外表面)、弯折部41b及内侧面41c连续一体成形而成,所述外侧面41a(外表面)从壳体主体18的上表面21朝向后方且朝向显示装置4侧(开口部5a的内侧)而向斜下方延伸,所述弯折部41b为从外侧面41a的后端朝向前方折回的形状,所述内侧面41c在从弯折部41b的与外侧面41a相反侧端至显示装置4的显示面17a的区间朝向显示装置4侧而向斜下方延伸。
内边缘部43通过外侧面43a(外表面)、弯折部43b及内侧面43c连续一体成形而成,所述外侧面43a(外表面)从壳体主体18的后罩26朝向后方延伸,所述弯折部43b为从外侧面43a的后端朝向前方折回的形状,所述内侧面43c在从弯折部43b的与外侧面43a相反侧端至显示装置4的显示面17a的区间朝向显示装置4侧而一边弯曲一边延伸。
外边缘部44通过外侧面44a(外表面)、弯折部44b及内侧面44c连续一体成形而成,所述外侧面44a(外表面)从壳体主体18的外侧面24朝向后方且朝向显示装置4侧(开口部5a的内侧)倾斜延伸,所述弯折部44b为从外侧面44a的后端朝向前方折回的形状,所述内侧面44c在从弯折部44b的与外侧面44a相反侧端至显示装置4的显示面17a的区间朝向显示装置4侧倾斜延伸。
弯曲边缘部45通过外侧面45a(外表面)、弯折部45b及内侧面45c连续一体成形而成,所述外侧面45a(外表面)从壳体主体18的弯曲面25朝向后方且朝向显示装置4侧(开口部5a的内侧)倾斜延伸,所述弯折部45b为从外侧面45a的后端朝向前方折回的形状,所述内侧面45c在从弯折部45b的与外侧面45a相反侧端至显示装置4的显示面17a的区间朝向显示装置4侧倾斜延伸。即,弯曲边缘部45具有比前柱7的投影范围W1向车宽方向外侧伸出的第二伸出部48(伸出部)。
弯曲边缘部45的外侧面45a形成为与壳体主体18的弯曲面25对应。因此,弯曲边缘部45的外侧面45a以随着从上边缘部41趋向外边缘部44而成为下降坡度的方式,从前后方向观察时形成为大体圆弧状。即,第二伸出部48朝向车宽方向外侧形成为下降坡度。
另外,弯曲边缘部45的外侧面45a与上边缘部41的外侧面41a连接。
该上边缘部41的外侧面41a与弯曲边缘部45的外侧面45a之间的连接部49(参照图1)位于比前柱7的投影范围W1中的车宽方向最外侧靠车宽方向内侧的位置。即,在遮阳边缘部19的上边缘部41侧,从比前柱7的投影范围W1中的车宽方向最外侧靠车宽方向内侧的位置起开始成为下降坡度,并保持该状态不变地在到达外边缘部44之前下降坡度连续。
在上述各边缘部41、43~45的外侧面41a、43a~45a上,在与壳体主体18对接的端面形成有与嵌合凸部31嵌合的嵌合凹部39。通过嵌合凹部39嵌合于嵌合凸部,来进行遮阳边缘部19相对于壳体主体18的定位。另外,壳体主体18的外表面与遮阳边缘部19的外表面没有间隙地平滑相连。
上述各边缘部41、43~45的弯折部41b、43b~45b构成遮阳边缘部19的后缘。壳体5以与显示装置4(显示面17a)的朝向对应的方式,使开口部5a从车宽方向外侧稍微朝向车宽方向内侧倾斜地配置,因此遮阳边缘部19的后缘也倾斜配置。即,遮阳边缘部19以随着趋向车宽方向外侧而向车辆后方伸出的方式配置。因此,外边缘部44的弯折部44b比内边缘部43的弯折部43b向后方伸出。
遮阳边缘部19的后缘相对于前后方向的倾斜角度、即如图6所示那样通过内边缘部43的弯折部43b和外边缘部44的弯折部44b的后缘的假想平面H1相对于前后方向的倾斜角度θ1比显示装置4中的显示面17a相对于前后方向的倾斜角度θ2小。因此,在内边缘部43中,相对于外侧面43a,内侧面43c的延伸长度形成得较长。
另外,壳体5以内边缘部43的弯折部43b位于仪表板3的前方的方式配置。更详细而言,内边缘部43的弯折部43b位于仪表板3的构成进行速度显示等的画面3c的框体32的前方。
以下,将与内边缘部43中的弯折部43b的后缘所接近的框体32的前端面32a面对的假想平面H2称作仪表板3的后端。
对于这样构成的遮阳边缘部19的各边缘部41、43~45,遮阳边缘部19的下边缘部42以从后方趋向前方而逐渐趋向斜上方的方式延伸,且形成得平坦。遮阳边缘部19的后缘相对于前后方向的倾斜角度θ1比显示装置4中的显示面17a相对于前后方向的倾斜角度θ2小。因此,下边缘部42形成为随着趋向车宽方向内侧而前后方向的宽度逐渐变大。由这样的遮阳边缘部19封闭壳体5与显示装置4之间的间隙。
返回图4,更详细地说明遮阳边缘部19中的上边缘部41的形状。
如图4所示,在上边缘部41形成有第一凹部46,该第一凹部46随着从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趋向车宽方向内侧而朝向前方逐渐加深深度。更具体而言,上边缘部41的弯折部41b的后缘相对于通过内边缘部43的弯折部43b和外边缘部44的弯折部44b的后缘的假想平面H1,随着从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趋向车宽方向内侧而朝向前方倾斜。该倾斜的部位为第一凹部46。通过形成第一凹部46,从而上边缘部41的弯折部41b的后缘与驾驶员之间的距离随着趋向车宽方向内侧而变长。
另外,在上边缘部41的车宽方向内侧,除了与内边缘部43对应的位置以外(除了车宽方向内侧的端部以外),形成有第二凹部47。即,第二凹部47相对于仪表板3的后端(假想平面H2)向前方凹陷地形成。第二凹部47与第一凹部46平滑连结。
而且,第二凹部47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即与第一凹部46连接的连接部47a位于转向装置6的投影范围W2的车宽方向外侧与通过显示器17的车宽方向内侧端17c且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假想直线L1之间。需要说明的是,假想直线L1是指将显示器17沿着前后方向投影得到的范围中的车宽方向内侧的端部。
另外,第二凹部47以使转向装置6的投影范围W2最深的方式形成。由此,在上边缘部41中,处于转向装置6的投影范围W2且形成有第二凹部47的部位与驾驶员之间的距离最长。
(壳体的作用)
接着,说明壳体5的作用。
相机监视系统1设置于仪表板3的车宽方向两侧且上侧。由此,使视觉确认以往的车门上后视镜的视线与视觉确认相机监视系统1的显示器17的视线尽可能不变。另一方面,对于相机监视系统1的壳体5,与位于车宽方向外侧的部分相应地容易暴露于雨滴。尤其是,比前柱7向车宽方向外侧突出的部位容易附着雨滴。即,如图1、图3所示,在壳体5中的比前柱7的投影范围W1向车宽方向外侧伸出的各伸出部27、48处,容易附着雨滴U。
然而,各伸出部27、48中的第一伸出部27为在壳体5的壳体主体18形成的弯曲面25的一部分。另外,各伸出部27、48中的第二伸出部48为在遮阳边缘部19形成的弯曲边缘部45的一部分。弯曲面25及弯曲边缘部45以趋向车宽方向外侧而成为下降坡度的方式弯曲形成。因此,各伸出部27、48上所附着的雨滴U在弯曲面25、弯曲边缘部45上传递而向外侧面24、外边缘部44流动,向车辆下方排出。
除此之外,弯曲边缘部45的外侧面45a从壳体主体18的弯曲面25朝向后方且朝向显示装置4侧(开口部5a的内侧)倾斜延伸。因此,在遮阳边缘部19中,比前柱7的投影范围W1向车宽方向外侧伸出的第二伸出部48尽最大程度变小。因而,不容易在遮阳边缘部19上附着雨滴U。
另外,相机监视系统1设置于仪表板3的车宽方向两侧且上侧,因此外界的光易于射入显示器17的显示面17a。然而,壳体5具有朝向后方突出的遮阳边缘部19,因此外界的光不容易射入显示器17的显示面17a。
若单纯地仅使遮阳边缘部19向后方突出,则驾驶员感到压迫感,驾驶员座的乘坐性恶化,并且驾驶员的手可能绊到遮阳边缘部19。然而,在遮阳边缘部19中的上边缘部41形成有第一凹部46及第二凹部47,因此能够尽最大程度确保上边缘部41的弯折部41b的后缘与驾驶员之间的距离。其结果是,驾驶员座的乘坐性提高,驾驶员的手也不容易绊到遮阳边缘部19。
而且,第一凹部46并非单纯地使上边缘部41凹陷,而是随着从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趋向车宽方向内侧而朝向前方倾斜。因此,在遮阳边缘部19的车宽方向外侧,上边缘部41向车辆后方伸出,且随着从此处起趋向车宽方向内侧而驾驶员与上边缘部41之间的距离变长。因而,能够实现驾驶员座的乘坐性的提高、以及对于驾驶员的手绊到遮阳边缘部19的抑制,且来自外界的光不容易射入显示器17的显示面17a。
这样,上述的相机监视系统1具备:显示装置4,其设置于仪表板3的车宽方向两侧且上侧;以及壳体5,其形成为对显示装置4的周围进行包围。壳体5的比前柱7的投影范围W1向车宽方向外侧伸出的各伸出部27、48分别为弯曲面25及弯曲边缘部45的一部分。即,各伸出部27、48朝向车宽方向外侧成为下降坡度。因此,在容易附着雨滴的各伸出部27、48不会积存雨滴,能够将该雨滴快速地向车外排出。因而,能够降低雨滴侵入壳体5的内部的可能性,能够使相机监视系统1的动作稳定。
另外,在壳体主体18中,上表面21与弯曲面25之间的连接部28位于比前柱7的投影范围W1中的车宽方向最外侧靠车宽方向内侧的位置。而且,在遮阳边缘部19中,上边缘部41的外侧面41a与弯曲边缘部45的外侧面45a之间的连接部49位于比前柱7的投影范围W1中的车宽方向最外侧靠车宽方向内侧的位置。因此,能够尽可能增大弯曲面25及弯曲边缘部45(各伸出部27、48)的曲率半径。通过增大曲率半径,能够促进雨滴的顺利的排出,并且能够使壳体5的整体小型化,也能够提高外观设计性。
另外,显示器17位于比前柱7的投影范围W1的车宽方向最外侧靠车宽方向内侧的位置。通过像这样使显示器17尽可能远离车宽方向外侧,能够尽可能地降低雨滴附着于显示器17的可能性。
另外,遮阳边缘部19的弯曲边缘部45的外侧面45a从壳体主体18的弯曲面25朝向后方且朝向显示装置4侧(开口部5a的内侧)倾斜地延伸。因此,在遮阳边缘部19中,比前柱7的投影范围W1向车宽方向外侧伸出的第二伸出部48尽最大程度变小。因而,能够尽最大程度降低雨滴U附着于遮阳边缘部19的可能性。另外,能够尽最大程度防止雨滴向壳体5内侵入,能够使相机监视系统1的动作稳定。
另外,将壳体5分割为壳体主体18和遮阳边缘部19而构成。并且,变更壳体主体18整体的外表面的倾斜角度(坡度)和遮阳边缘部19整体的外侧面41a~45a的倾斜角度(坡度)。通过像这样将壳体5分割构成,容易自由地决定各自的倾斜角度,能够提高壳体5的树脂成形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包括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对上述的实施方式施加了各种变更的实施方式。
例如,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相机监视系统1具备显示装置4和形成为对显示装置4的周围进行包围的壳体5的情况。然而,并不限定于此,相机监视系统1只要是能够视觉确认车辆2的后方的装置即可。例如,也可以构成为代替显示装置4而采用反射镜,以便能够视觉确认车辆2的后方。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相机监视系统1设置于车辆2的车宽方向两侧的情况。并且,说明了两个相机监视系统1的基本结构相同,两个相机监视系统1以车宽方向中央为中心呈线对称地配置的情况。即,在副驾驶员座侧的壳体5中,也在上边缘部41形成有第一凹部46及第二凹部47。然而,并不限定于此,仅驾驶员座侧的相机监视系统1具有在上边缘部41形成的第一凹部46、第二凹部47即可。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在上边缘部41形成有第一凹部46及第二凹部47的情况。然而,并不限定于此,至少形成有第一凹部46即可。即便在该情况下,也能够确保显示器17的良好的视觉确认性,并且能够不损害驾驶员座的乘坐性、减少驾驶员的手绊到遮阳边缘部19的情况。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在上边缘部41形成的第一凹部46以随着从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趋向车宽方向内侧而朝向前方倾斜的方式形成的情况。然而,并不限定于此,第一凹部46以其深度随着从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趋向车宽方向内侧而朝向前方逐渐加深的方式形成即可。即,第一凹部46也可以从上方观察时弯曲形成。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在壳体主体18中上表面21与弯曲面25之间的连接部28位于比前柱7的投影范围W1中的车宽方向最外侧靠车宽方向内侧的位置的情况。而且,说明了在遮阳边缘部19中上边缘部41的外侧面41a与弯曲边缘部45的外侧面45a之间的连接部49位于比前柱7的投影范围W1中的车宽方向最外侧靠车宽方向内侧的情况。然而,并不限定于此,至少以使各伸出部27、48朝向车宽方向外侧成为下降坡度的方式形成有弯曲面25、弯曲边缘部45即可。另外,也可以代替弯曲面25、弯曲边缘部45而采用平坦的下降坡度的倾斜面。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使弯曲面25、弯曲边缘部45为下降坡度的情况。然而,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壳体主体18的上表面21、上边缘部41的外侧面41a也朝向车宽方向外侧成为下降坡度。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壳体5由壳体主体18和遮阳边缘部19分割构成的情况。然而,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壳体主体18与遮阳边缘部19一体地形成。

Claims (5)

1.一种后方视觉确认装置,其中,
所述后方视觉确认装置具备:
显示器,其设置于车辆的仪表板的车宽方向两侧,且将拍摄到的外界图像朝向驾驶员显示;以及
壳体,其形成为对所述显示器的周围进行包围,
所述壳体具有:
开口部,其形成于所述显示器的显示面侧;
上表面,其配置于所述显示器的上方;
侧面,其配置于所述显示器的车宽方向外侧,且面向所述车宽方向外侧;以及
伸出部,其跨所述上表面和所述侧面地形成,且比将支柱沿着铅垂方向投影得到的范围向车宽方向外侧伸出,所述支柱向所述仪表板的上方延伸出,且构成所述车辆的车宽方向侧部的一部分,
至少所述伸出部朝向车宽方向外侧形成为下降坡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方视觉确认装置,其中,
所述伸出部弯曲形成,
所述伸出部与所述上表面之间的连接部位于比所述支柱的所述投影的范围的车宽方向最外侧靠车宽方向内侧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后方视觉确认装置,其中,
所述显示器位于比所述支柱的所述投影的范围的车宽方向最外侧靠车宽方向内侧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后方视觉确认装置,其中,
所述壳体的所述上表面及所述侧面各自的所述开口部侧的端部形成为随着从车辆前方趋向车辆后方而逐渐趋向所述显示器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后方视觉确认装置,其中,
所述壳体具有:
壳体主体,其从车辆前方覆盖所述显示器;以及
边缘部,其在所述壳体主体的车辆后方一体设置,且形成所述开口部,
所述边缘部的外表面形成为随着从车辆前方趋向车辆后方而逐渐趋向所述显示器侧。
CN201910922457.0A 2018-10-12 2019-09-26 后方视觉确认装置 Active CN11103838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93445 2018-10-12
JP2018193445A JP7022043B2 (ja) 2018-10-12 2018-10-12 後方視認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38386A true CN111038386A (zh) 2020-04-21
CN111038386B CN111038386B (zh) 2023-06-02

Family

ID=699548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22457.0A Active CN111038386B (zh) 2018-10-12 2019-09-26 后方视觉确认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899228B2 (zh)
JP (1) JP7022043B2 (zh)
CN (1) CN111038386B (zh)
DE (1) DE102019215481B4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497424B2 (ja) * 2017-09-20 2019-04-10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車室内構造
JP7022044B2 (ja) * 2018-10-12 2022-02-1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後方視認装置
JP2020138553A (ja) 2019-02-26 2020-09-0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表示器の配置構造
USD938889S1 (en) * 2020-01-06 2021-12-21 Gentex Corporation Vehicle door with display
US11912204B2 (en) * 2020-06-24 2024-02-27 Magna Mirrors Of America, Inc. Low-profile actuator for extendable camera
DE102021112361A1 (de) 2021-05-12 2022-11-17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Anzeigesystem für ein Fahrzeug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170911A (ja) * 1997-12-10 1999-06-29 Naporekkusu:Kk 自動車用後方確認装置
US20040218042A1 (en) * 2003-03-31 2004-11-04 Mazda Motor Corporation Monitoring system for vehicle
JP4318089B1 (ja) * 2009-01-20 2009-08-19 英太郎 寺川 撮像装置防御構造
CN102844225A (zh) * 2010-02-24 2012-12-26 赵星镐 汽车的左右后方视野确保装置
CN102941823A (zh) * 2012-12-07 2013-02-27 上海市电力公司 一种便于切换的电力工程车辆多视野观察装置
JP2015144407A (ja) * 2013-12-27 2015-08-06 株式会社Jvcケンウッド 視界支援装置、視界支援方法、及び視界支援プログラム
CN205059424U (zh) * 2015-09-25 2016-03-02 刁基清 一种货车、牵引车倒车影像系统
CN106004663A (zh) * 2016-07-07 2016-10-12 辽宁工业大学 一种汽车驾驶员视野拓展系统及方法
CN106080396A (zh) * 2016-08-19 2016-11-09 深圳市水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汽车影像获取装置及其汽车
CN106255618A (zh) * 2014-04-19 2016-12-21 戴姆勒股份公司 具有无侧后视镜的后视装置的机动车
US20180204884A1 (en) * 2015-07-23 2018-07-19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Display Device,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37551A (en) * 1988-02-03 1989-06-06 Yazaki Corporation Display apparatus for automotive vehicle
JPH11255020A (ja) * 1998-03-11 1999-09-21 Toshio Hiura 自動車の小型後方安全確認装置
JP4433464B2 (ja) * 2004-05-31 2010-03-1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音響装置
EP1991905B1 (en) * 2006-03-09 2011-05-11 Gentex Corporation Vehicle rearview assembly including a high intensity display
JP4655030B2 (ja) * 2006-11-30 2011-03-23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画像表示装置
JP4770943B2 (ja) 2009-02-19 2011-09-14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外映像表示システムおよび車両
JP6384322B2 (ja) 2014-12-26 2018-09-05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表示装置
US9168869B1 (en) * 2014-12-29 2015-10-27 Sami Yaseen Kamal Vehicle with a multi-function auxiliary control system and heads-up display
JP6837938B2 (ja) 2017-07-04 2021-03-03 株式会社ホンダロック 車両用周辺表示装置
JP6497424B2 (ja) * 2017-09-20 2019-04-10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車室内構造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170911A (ja) * 1997-12-10 1999-06-29 Naporekkusu:Kk 自動車用後方確認装置
US20040218042A1 (en) * 2003-03-31 2004-11-04 Mazda Motor Corporation Monitoring system for vehicle
JP4318089B1 (ja) * 2009-01-20 2009-08-19 英太郎 寺川 撮像装置防御構造
CN102844225A (zh) * 2010-02-24 2012-12-26 赵星镐 汽车的左右后方视野确保装置
CN102941823A (zh) * 2012-12-07 2013-02-27 上海市电力公司 一种便于切换的电力工程车辆多视野观察装置
JP2015144407A (ja) * 2013-12-27 2015-08-06 株式会社Jvcケンウッド 視界支援装置、視界支援方法、及び視界支援プログラム
CN106255618A (zh) * 2014-04-19 2016-12-21 戴姆勒股份公司 具有无侧后视镜的后视装置的机动车
US20180204884A1 (en) * 2015-07-23 2018-07-19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Display Device,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205059424U (zh) * 2015-09-25 2016-03-02 刁基清 一种货车、牵引车倒车影像系统
CN106004663A (zh) * 2016-07-07 2016-10-12 辽宁工业大学 一种汽车驾驶员视野拓展系统及方法
CN106080396A (zh) * 2016-08-19 2016-11-09 深圳市水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汽车影像获取装置及其汽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022043B2 (ja) 2022-02-17
DE102019215481B4 (de) 2024-03-28
US10899228B2 (en) 2021-01-26
JP2020059453A (ja) 2020-04-16
CN111038386B (zh) 2023-06-02
DE102019215481A1 (de) 2020-04-16
US20200114762A1 (en) 2020-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38386A (zh) 后方视觉确认装置
CN111038391B (zh) 后方视觉确认装置
WO2014027587A1 (ja) 車両用撮像装置
JP6852584B2 (ja) 車両後方視認装置
EP3661185A1 (en) Imaging device
US20160272119A1 (en) Image projecting device and driving support device
CN110861584B (zh) 车辆用摄像单元
JP5022856B2 (ja) カメラ内蔵型バックミラー装置
CN110861582B (zh) 车辆用摄像单元
JP2009234493A (ja) 車両のリヤアンダーミラー装置
JP2017081261A (ja) ステレオカメラのカバー
CN110877599B (zh) 侧窗除霜装置
CN112428938B (zh) 车辆用摄像单元
JP2007055316A (ja) 車両のミラー構造
CN110877598B (zh) 侧窗除霜装置
CN114103639A (zh) 车辆构造
US20200070727A1 (en) Vehicle imaging unit
CN111542450B (zh) 车辆的监视器配置结构
CN110868520A (zh) 车辆用摄像单元
CN110861585B (zh) 车辆用摄像单元的配置结构
CN110126924B (zh) 支柱结构
US20240083369A1 (en) Vehicle
JPH09290687A (ja) アウトサイドミラー装置
JP2007055317A (ja) 車両のミラー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