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33397A - 操作受理装置、控制系统、控制方法以及控制程序 - Google Patents

操作受理装置、控制系统、控制方法以及控制程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33397A
CN111033397A CN201880053367.6A CN201880053367A CN111033397A CN 111033397 A CN111033397 A CN 111033397A CN 201880053367 A CN201880053367 A CN 201880053367A CN 111033397 A CN111033397 A CN 1110333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reen
control
unit
portable
m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5336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033397B (zh
Inventor
関本英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mr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Omr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mron Corp filed Critical Omr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10333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333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0333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333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04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 G05B19/042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using digital processors
    • G05B19/0423Input/output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04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 G05B19/042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using digital processo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2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 G06F21/629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to features or functions of an applic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70Protecting specific internal or peripheral components, in which the protection of a component leads to protection of the entire computer
    • G06F21/82Protecting input, output or interconnection devices
    • G06F21/84Protecting input, output or interconnection devices output devices, e.g. displays or monito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 G06F3/1423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local displays, e.g. CRT and flat panel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 G06F3/145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involving copying of the display data of a local workstation or window to a remote workstation or window so that an actual copy of the data is displayed simultaneously on two or more displays, e.g. teledisplay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20Pc systems
    • G05B2219/25Pc structure of the system
    • G05B2219/25274Communication processor, link interface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56/00Detection of the display position w.r.t. other display scree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70/00Aspects of data communication
    • G09G2370/16Use of wireless transmission of display information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80/00Specific applications
    • G09G2380/06Remotely controlled electronic signs other than lab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eth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 Programmable Controller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操作受理装置(200)包括:显示部(101),可切换显示多个画面;显示控制部(102),对于显示部(101),以规定的顺序来控制画面的切换;以及主控制部(103),控制画面的切换顺序。主控制部(103)受理从第一画面进行切换的指示,若存在用于对序列控制装置的设定内容进行更新的操作权已被占用的画面,则不进行向操作权已被占用的画面的切换,而切换为未占用操作权的画面。

Description

操作受理装置、控制系统、控制方法以及控制程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与操作受理装置的画面切换相关的技术。
背景技术
非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技术,通过特定终端上的画面、功能等占用操作权,从而使得无法从所述终端以外的特定终端进行操作。通过使用此技术,从而使用与多个终端的同时操作相关的限制来确保安全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数字(Digital)股份有限公司GP-Pro Ex V4.0参考文献国际互联网〈URL:http://www.proface.co.jp/otasuke/files/manual/soft/gpproex/new/refer/gpproex.htm〉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在使用非专利文献1所示的技术的情况下,即使只是想参照控制设备的数据,即,想要进行不需要操作权的画面切换时,由于同时操作的限制,也无法进行画面切换,便利性不佳。另外,所谓操作权,是指能够对控制设备的设定内容进行更新的权限。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当进行与操作权的需要、不需要相应的操作时,能够进行确保控制设备安全性的画面切换。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所述操作受理装置包括:显示部,能够切换显示多个画面;显示控制部,对于显示部,以规定的顺序来控制画面的切换;以及主控制部,控制画面的切换顺序。主控制部受理从第一画面进行切换的指示,若存在用于对序列控制装置的设定内容进行更新的操作权已被占用的画面,则不进行向操作权已被占用的画面的切换,而切换为未占用操作权的画面。
所述结构中,能够根据操作权的有无来控制序列控制装置中的画面切换。
而且,所述操作受理装置包括将操作权与占用操作权的画面相关联地予以保存的操作管理部。而且,主控制部通过从显示部受理对设定有操作权的画面的操作输入,从而传达操作管理部去保存针对所述画面的操作权已被占用的情况。
所述结构中,对于需要操作权的画面,能够将操作权与画面相关联地予以保存。
而且,所述操作受理装置包括收发操作权的通信部。
所述结构中,操作受理装置在网络上连接于序列控制装置,收发操作权,从而能够共享所述操作权与关联信息。
本发明的控制系统包括分别具有与操作受理装置同样的结构的主操作受理装置及便携式操作受理装置。而且,主操作受理装置具备与通信部同样的主通信部,便携式操作受理装置具备与通信部同样的便携式通信部。而且,主通信部与便携式通信部进行操作权的收发。
所述结构中,主操作受理装置与便携式操作受理装置这两者的通信部进行操作权的收发,由此,两者能够共享操作权。
所述控制系统的便携式通信部从主通信部接收操作权。而且,所述控制系统的便携式操作受理装置的主控制部基于操作权,来控制便携式操作受理装置的显示部的画面切换顺序。
所述结构中,在利用便携式操作受理装置进行操作的过程中,若画面的操作权被占用,则能够控制画面的切换顺序。
所述控制系统包括彼此连接的主操作受理装置、便携式操作受理装置与序列控制装置。所述控制系统的序列控制装置包括:控制本体通信部,进行用于序列控制装置的处理的控制用参数与包含操作权的控制用数据的收发;以及控制本体主控制部,进行基于控制用数据的控制。
所述结构中,具备主操作受理装置、便携式操作受理装置与序列控制装置,由此,通过从各个装置收发操作权,能够共享操作权。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进行与操作权的需要、不需要相应的操作时,能够进行确保控制设备的安全性的画面切换,由此,能够提高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控制系统的主要结构的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控制系统的概要的图。
图3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进行画面切换的映象图。
图4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画面切换时的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操作权登记时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控制系统的概要的图与框图的关联映象图。
图7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控制本体的停止时的流程图。
图8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在控制本体停止时从其他装置进行启动执行时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参照图来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操作受理装置、控制系统、控制方法以及控制程序。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控制系统的主要结构的框图。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控制系统的概要的图。图3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进行画面切换的映象图与框图的关联映象图。图4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画面切换时的流程图。图5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操作权登记时的流程图。
如图1所示,控制系统10包括主操作受理装置100、便携式操作受理装置200及控制本体300。
主操作受理装置100包括显示部101、显示控制部102、主控制部103、操作管理部104、通信部105及保存部106。而且,便携式操作受理装置200包括便携式显示部201、便携式显示控制部202、便携式主控制部203、便携式操作管理部204、便携式通信部205及便携式保存部206。而且,控制本体300包括控制本体主控制部303及控制本体通信部305。控制本体主控制部303进行控制本体300的控制。控制本体通信部305与主操作受理装置的通信部105进行通信。
首先,对主操作受理装置100的结构进行说明。另外,假设伴随画面的显示顺序,对于各画面设定有标识符(IDentification,ID),以后称作画面ID。画面ID是包含连续的数值的字符串。在不进行本发明的控制的情况下,按照画面ID的所述数值的升序来切换画面。
显示部101具备包含液晶面板等的显示器功能,显示控制用数据。而且,显示部101包含具备触控面板(touch panel)等位置输入装置的操作接口(interface)。
显示控制部102对在显示部101上显示的画面的切换进行控制。显示控制部102受理在显示部101上进行了操作的画面切换处理,并将切换目标的画面ID传达给主控制部103。
主控制部103受理从显示控制部102传达的画面ID。主控制部103将显示于显示部101的画面ID传达给显示控制部102。主控制部103将在显示部101上受理的画面ID传达给操作管理部104。主控制部103将控制用数据保存到保存部106中。主控制部103将画面ID与操作权传达给通信部105。主控制部103从保存部106获取控制用数据。
操作管理部104根据从主控制部103传达的画面ID,检索所述画面ID所示的画面的操作权是否已被占用。若操作权已被占用,则将无法进行画面切换的意旨传达给主控制部103。若操作权未被占用,则将切换目标的画面ID传达给主控制部103。
而且,若在当前正在显示的画面ID与切换目标画面ID之间,包含操作权已被占用的画面ID,则操作管理部104不传达所述操作权已被占用的画面,而将切换目标画面ID传达给主控制部103。例如,画面ID被设定为画面ID1、画面ID2、画面ID3,执行从画面ID1向画面ID3的切换。若画面ID2的操作权已被占用,则操作管理部104向主控制部103传达:切换目标画面ID为画面ID3。
通信部105根据来自主控制部103的指示,对连接在同一网络上的便携式通信部205与控制本体通信部305进行通信。通信部105收发操作权。
保存部106保存控制用数据。
接下来,对便携式操作受理装置200的结构进行说明。
便携式显示部201具备包含液晶面板等的显示器功能,显示控制用数据。而且,便携式显示部201包含具备触控面板等位置输入装置的操作接口。
便携式显示控制部202对在便携式显示部201上显示的画面的切换进行控制。便携式显示控制部202受理在便携式显示部201上进行了操作的画面切换处理,并将切换目标的画面ID传达给便携式主控制部203。
便携式主控制部203受理从便携式显示控制部202传达的画面ID。便携式主控制部203将显示于便携式显示部201的画面ID传达给便携式显示控制部202。便携式主控制部203将在便携式显示部201上受理的画面ID传达给便携式操作管理部204。
便携式主控制部203将控制用数据保存至便携式保存部206。便携式主控制部203将画面ID与操作权传达至便携式通信部205。便携式主控制部203从便携式保存部206获取控制用数据。
便携式操作管理部204根据从便携式主控制部203传达的画面ID,检索所述画面ID所示的画面的操作权是否被占用。若操作权已被占用,则将无法进行画面切换的意旨传达给便携式主控制部203。若操作权未被占用,则将切换目标的画面ID传达给便携式主控制部203。
而且,若在当前正在显示的画面ID与切换目标画面ID之间包含操作权已被占用的画面ID,则便携式操作管理部204不传达所述操作权已被占用的画面,而将切换目标画面ID传达给便携式主控制部203。
便携式通信部205根据来自便携式主控制部203的指示,对连接在同一网络上的通信部105进行通信。便携式通信部205收发操作权。即,所述便携式操作管理部204中所用的操作权与操作管理部104的操作权同样。
即使在存在多个便携式操作受理装置的情况下,也能够共享连接在同一网络上的主操作受理装置100、便携式操作受理装置200的操作权。
便携式保存部206保存控制用数据。
另外,便携式操作受理装置200也可为不具备便携式操作管理部204与便携式保存部206的装置。此时,便携式操作受理装置200能够利用流(streaming)等来从主操作受理装置100接收控制用数据。
图2是在同一网络上同时使用主操作受理装置100与便携式操作受理装置200的概要图。图3是便携式操作受理装置200中的切换画面的映象图。如图2所示,存在对主操作受理装置100的显示部101进行操作的操作者USR1、与对便携式操作受理装置200的便携式显示部201进行操作的操作者USR2。如图3所示,假设画面切换顺序为画面ID1的菜单画面、画面ID2的温度设定画面、画面ID3的温度设定监控画面的顺序。假设操作者USR1、操作者USR2持有同等的操作权限。
操作者USR1在显示部101上变更温度设定。另外,温度设定需要操作权。显示部101将温度设定变更与画面ID传达给显示控制部102。显示控制部102将温度设定变更与画面ID传达给主控制部103。
主控制部103将温度设定受到变更的意旨与画面ID2传达给操作管理部104。
操作管理部104使用画面ID2来判断是否为需要操作权的画面。若为需要操作权的画面,则操作管理部104保持画面ID2与操作权正被占用中的意旨。
主控制部103将温度设定受到变更的意旨传达给保存部106。保存部106保存温度设定的变更。
接下来,操作者USR2在便携式显示部201上指示画面切换,以从菜单画面监控温度设定。
便携式显示部201将当前正在显示的画面的画面ID1与作为画面切换目标的画面ID3传达给便携式显示控制部202。便携式主控制部203将画面ID1与画面ID3传达给便携式通信部205。便携式通信部205将画面ID1与画面ID3传达给通信部105。
通信部105将画面ID1与画面ID3传达给主控制部103。主控制部103将画面ID1与画面ID3传达给操作管理部104。
操作管理部104判断在画面ID1与画面ID3之间是否存在具备其他画面ID的画面,若存在画面ID2的画面,则判断画面ID2的操作权。由于画面ID2的操作权已被占用,因此操作管理部104将画面ID3传达给主控制部103。
主控制部103将画面ID3传达给通信部105。通信部105将画面ID3传达给便携式通信部205。
便携式通信部205将画面ID3传达给便携式主控制部203。便携式主控制部203将画面ID3传达给便携式显示控制部202,在便携式操作管理部204中保存画面ID3。
便携式显示控制部202传达便携式显示部201将画面切换为画面ID3。便携式显示部201将画面切换为画面ID3。
所述便携式显示部201在画面切换为画面ID2时,若画面ID2的操作权已被占用,则通信部105将画面ID2传达给便携式通信部205。而且,若画面ID2的操作权已被占用,则通信部105将操作权已被占用的意旨传达给便携式通信部205。
由此,在便携式显示部201中,若在当前正在显示的画面至切换目标的画面之间存在操作权已被占用的画面,则可跳过(skip)所述画面,而显示作为目标的画面。
图4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画面切换时的流程图。另外,主操作受理装置100、便携式操作受理装置200共同使用图4的流程图。
对使用主操作受理装置100的流程图进行说明。显示部101请求画面的切换(S101)。判断在作为目标的画面之前是否存在画面(以下称作目标前画面)(S102)。
若存在目标前画面(S102:是),则判断目标前画面的操作权是否已被占用(S103)。
若目标前画面的操作权已被占用(S103:是),则将画面ID增加1,再次执行S102的步骤。
若目标前画面的操作权未被占用(S103:否),则显示下个画面(S104),再次执行S102的步骤。
若无目标前画面(S102:否),则显示目标画面(S105)。
图5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操作权登记时的流程图。另外,主操作受理装置100、便携式操作受理装置200共同使用图5的流程图。
对使用主操作受理装置100的流程图进行说明。显示部101使用设定画面来开始更新操作(S201)。操作管理部104判断能否获取显示部101上的设定画面的操作权(S202)。操作管理部104在能够获取所述设定画面的操作权的情况下(S202:是),占用操作权(S203)。显示部101经由显示控制部102而传达给主控制部103。主控制部103对保存部106进行更新(S204)。
操作管理部104在未能获取操作权的情况下(S204),结束处理。即,在操作权已被占用的情况下,通过排他控制,不执行更新操作。
(第二实施方式)
参照图来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便携式操作受理装置、控制系统、控制方法以及控制程序。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控制系统的概要的图与框图的关联映象图。图7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控制本体的停止时的流程图。图8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在控制本体停止时从其他装置进行启动执行时的流程图。
如图6所示,控制系统10A包括主操作受理装置100、便携式操作受理装置200及控制本体300。不同之处在于,对主操作受理装置100进行操作的操作者USR1进行控制本体的操作。控制系统10A的其他结构与控制系统10同样,省略同样部位的说明。
操作者USR2利用主操作受理装置100的显示部101来进行控制本体300的停止操作。
显示部101将控制本体300的停止命令传达给显示控制部102。显示控制部102传达给主控制部103。主控制部103将控制本体300的停止命令传达给通信部105。而且,主控制部103将停止控制本体300的命令传达给操作管理部104。操作管理部104保持控制本体300停止的命令。因而,操作管理部104保持已占用了控制本体300的操作权的意旨。
通信部105将停止控制本体300的命令传达给控制本体通信部305。控制本体通信部305将停止控制本体300的命令传达给控制本体主控制部303。控制本体主控制部303停止控制本体300。
操作者USR1利用便携式操作受理装置200的便携式显示部201来传达控制本体300的启动命令。便携式显示部201将控制本体300的启动命令传达给便携式显示控制部202。便携式显示控制部202将控制本体300的启动命令传达给便携式主控制部203。
便携式主控制部203将控制本体300的启动命令传达给便携式通信部205。便携式通信部205将控制本体300的启动命令传达给通信部105。通信部105将控制本体300的启动命令传达给主控制部103。主控制部103向操作管理部104询问控制本体300的操作权是否已被占用。主控制部103使操作管理部104检索控制本体300的操作权,并将所述操作权已被占用的主旨传达给主控制部103。
主控制部103将控制本体300的操作权已被主操作受理装置100占用而控制本体300已停止的意旨传达给通信部105。通信部105将控制本体300的操作权已被占用而控制本体300已停止的意旨传达给便携式通信部205。
便携式通信部205将控制本体300已停止的意旨传达给便携式主控制部203。便携式主控制部203将控制本体300已停止的意旨传达给便携式显示控制部202。便携式显示控制部202将控制本体300已停止的意旨以消息(message)显示于便携式显示部201。
操作者USR1确认显示于便携式显示部201的消息,识别无法启动控制本体300的情况。
图7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控制本体停止时的流程图。首先,假设利用主操作受理装置100来停止控制本体300,接下来,从便携式操作受理装置200启动控制本体300,图7的流程图记载主操作受理装置100中的操作。
显示部101执行控制本体300的停止(S301)。操作管理部104判断能否获取用于停止控制本体300的操作权(S302)。操作管理部104在能够获取所述操作权的情况下(S302:是),占用操作权(S303)。显示部101将停止命令传达给主控制部103。主控制部103经由通信部105来将控制本体300的停止命令传达给控制本体通信部305,并传达给控制本体主控制部303,停止控制本体300(S304)。
操作管理部104在未能获取操作权的情况下(S304),结束处理。即,在操作权已被占用的情况下,通过排他控制,无法停止控制本体300。
图8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控制本体的启动时的流程图。首先,主操作受理装置100已停止了控制本体300,接下来,从便携式操作受理装置200启动控制本体300。图8的流程图记载便携式操作受理装置200中的操作。
便携式显示部201执行控制本体300的启动(S401)。便携式操作管理部204判断能否获取用于启动控制本体300的操作权(S402)。便携式操作管理部204在无法获取所述操作权的情况下(S402:否),将无法启动控制本体300的意旨传达给便携式主控制部203。便携式显示控制部202在便携式显示部201上显示控制本体300无法启动的意旨(S403)。
便携式操作管理部204在能够获取所述操作权的情况下(S402:是),将控制本体300的启动已启动的意旨传达给便携式主控制部203(S411)。
另外,所述的各实施方式中,理想的是,操作管理部104与便携式操作管理部204使操作权的状态始终同步。
但是,在无法进行操作权的同步的情况下,也可在画面切换、控制本体停止的时机取得操作权的同步。
符号的说明
USR1、USR2:操作者
10、10A:控制系统
100:主操作受理装置
101:显示部
102:显示控制部
103:主控制部
104:操作管理部
105:通信部
106:保存部
200:便携式操作受理装置
201:便携式显示部
202:便携式显示控制部
203:便携式主控制部
204:便携式操作管理部
205:便携式通信部
206:便携式保存部
300:控制本体
303:控制本体主控制部
305:控制本体通信部

Claims (8)

1.一种操作受理装置,其包括:
显示部,能够切换显示多个画面;
显示控制部,对于所述显示部,以规定的顺序来控制画面的切换;以及
主控制部,控制所述画面的切换顺序,
所述主控制部受理从第一画面切换画面的指示,若在所述第一画面至随后的画面中,存在用于对序列控制装置的设定内容进行更新的操作权已被占用的画面,则不进行向所述操作权已被占用的画面的切换,而切换为未占用所述操作权的画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受理装置,其包括:
操作管理部,将所述操作权与占用所述操作权的画面相关联地予以保存,
所述主控制部通过受理对需要所述操作权的画面的操作输入,从而传达所述操作管理部去保存针对所述画面的所述操作权已被占用的情况。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操作受理装置,其包括:
通信部,收发所述操作权。
4.一种控制系统,其包括主操作受理装置及便携式操作受理装置,所述主操作受理装置及便携式操作受理装置分别具有与权利要求3所述的操作受理装置同样的结构,
所述主操作受理装置具备与所述通信部同样的主通信部,
所述便携式操作受理装置具备与所述通信部同样的便携式通信部,
所述主通信部与所述便携式通信部进行所述操作权的收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系统,其中
所述便携式通信部从所述主通信部接收所述操作权,
所述便携式操作受理装置的主控制部基于所述操作权,来控制所述便携式操作受理装置的显示部的画面切换顺序。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控制系统,其包括
彼此连接的所述主操作受理装置、所述便携式操作受理装置以及所述序列控制装置,
所述序列控制装置包括:
控制本体通信部,进行用于所述序列控制装置的处理的控制用参数与包含所述操作权的控制用数据的收发;以及
控制本体主控制部,进行基于所述控制用数据的控制。
7.一种控制方法,由操作受理装置执行下述工序:
切换显示多个画面;
以规定的顺序来控制画面的切换;以及
控制所述画面的切换顺序,
在从第一画面切换画面的工序中,若在所述第一画面至进行切换的目标画面之间,存在序列控制装置的操作权已被占用的画面,则不进行向所述操作权已被占用的画面的切换,而切换为未占用所述操作权的画面。
8.一种控制程序,使操作受理装置执行下述处理:
切换显示多个画面;
以规定的顺序来控制画面的切换;以及
控制所述画面的切换顺序,
在从第一画面切换画面的处理中,若在所述第一画面至进行切换的目标画面之间,存在序列控制装置的操作权已被占用的画面,则使操作受理装置执行下述处理,即,不进行向所述操作权已被占用的画面的切换,而切换为未占用所述操作权的画面。
CN201880053367.6A 2017-12-21 2018-11-20 操作受理装置、控制系统、方法及其程序的记忆媒体 Active CN11103339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244613A JP7077604B2 (ja) 2017-12-21 2017-12-21 操作受付装置、制御システム、制御方法、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17-244613 2017-12-21
PCT/JP2018/042768 WO2019123937A1 (ja) 2017-12-21 2018-11-20 操作受付装置、制御システム、制御方法、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33397A true CN111033397A (zh) 2020-04-17
CN111033397B CN111033397B (zh) 2023-06-09

Family

ID=669946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53367.6A Active CN111033397B (zh) 2017-12-21 2018-11-20 操作受理装置、控制系统、方法及其程序的记忆媒体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068223B2 (zh)
EP (1) EP3731045A4 (zh)
JP (1) JP7077604B2 (zh)
CN (1) CN111033397B (zh)
WO (1) WO2019123937A1 (zh)

Citation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61005A (ja) * 1994-12-02 1996-06-21 Hitachi Ltd シーケンス監視制御装置
JPH1146351A (ja) * 1996-11-28 1999-02-16 Toshiba Corp サブピクチャー再生制御装置及び方法
JP2002318608A (ja) * 2001-04-19 2002-10-31 Hirata Corp 制御システム
CN1390060A (zh) * 2001-05-31 2003-01-08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使用画面类型转换的图象处理
JP2004310747A (ja) * 2003-03-27 2004-11-04 Canon Inc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およ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および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憶媒体
JP2005157699A (ja) * 2003-11-26 2005-06-16 Hitachi Ltd 大型ディスプレイシステム
CN1645345A (zh) * 2004-01-20 2005-07-27 佳能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装置以及方法
JP2005284752A (ja) * 2004-03-30 2005-10-13 Seiko Epson Corp 画面切替表示制御装置、画面切替表示方法および画面切替表示プログラム
CN1831632A (zh) * 2005-03-08 2006-09-13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图像源的搜索支援方法、使用了该搜索支援方法的图像显示装置、投影机
CN1841251A (zh) * 2005-03-30 2006-10-04 欧姆龙株式会社 可编程终端系统
CN101480037A (zh) * 2006-06-28 2009-07-08 夏普株式会社 图像显示装置、图像数据发送装置、图像显示系统、图像显示方法、图像显示程序及其存储介质、以及图像数据发送程序及其存储介质
JP2009163750A (ja) * 2009-02-04 2009-07-23 Sharp Corp 情報処理装置
JP2010123092A (ja) * 2008-11-24 2010-06-03 Fujitsu Ltd コンテンツ提供装置、コンテンツ提供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N102208205A (zh) * 2010-03-30 2011-10-05 日立民用电子株式会社 动画再现装置
JP2012008868A (ja) * 2010-06-25 2012-01-12 Toshiba Corp 表示処理装置、表示処理方法、及び表示処理プログラム
CN102404482A (zh) * 2010-09-15 2012-04-04 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显示控制方法
JP2012079203A (ja) * 2010-10-05 2012-04-19 Hitachi Ltd 監視制御システム
CN103454982A (zh) * 2012-05-28 2013-12-18 上海远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scada系统与安防系统集成的控制系统及其应用
CN104954711A (zh) * 2014-03-31 2015-09-30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投影仪、显示装置以及显示方法
CN105075266A (zh) * 2013-04-05 2015-11-18 夏普株式会社 电子装置上的参考画面集信令和限制
CN105320054A (zh) * 2014-06-27 2016-02-10 欧姆龙株式会社 通信系统、可编程显示器、信息处理装置、动作控制方法、信息处理方法及程序
CN105357585A (zh) * 2015-08-29 2016-02-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对视频内容任意位置和时间播放的方法及装置
JP2017013153A (ja) * 2015-06-29 2017-01-19 パーパス株式会社 機器システム、その制御プログラム、機器、電子機器、および機器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
WO2017072973A1 (ja) * 2015-10-30 2017-05-0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プログラマブル表示器及び制御システ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60139431D1 (de) * 2000-03-17 2009-09-10 Digital Electronics Corp Steuerungsserver, Steuerungsendgerät, Steuerungssystem und Speichersteuerungskommunikationsprogramm für Aufzeichnungsmedien
JP5020605B2 (ja) * 2006-11-16 2012-09-05 東京エレクトロン株式会社 上位制御装置、下位制御装置、画面の操作権付与方法および画面の操作権付与プログラムを記憶した記憶媒体
JP2014085782A (ja) * 2012-10-23 2014-05-12 Omron Corp 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制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61005A (ja) * 1994-12-02 1996-06-21 Hitachi Ltd シーケンス監視制御装置
JPH1146351A (ja) * 1996-11-28 1999-02-16 Toshiba Corp サブピクチャー再生制御装置及び方法
JP2002318608A (ja) * 2001-04-19 2002-10-31 Hirata Corp 制御システム
CN1390060A (zh) * 2001-05-31 2003-01-08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使用画面类型转换的图象处理
JP2004310747A (ja) * 2003-03-27 2004-11-04 Canon Inc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およ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および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憶媒体
JP2005157699A (ja) * 2003-11-26 2005-06-16 Hitachi Ltd 大型ディスプレイシステム
CN1645345A (zh) * 2004-01-20 2005-07-27 佳能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装置以及方法
JP2005284752A (ja) * 2004-03-30 2005-10-13 Seiko Epson Corp 画面切替表示制御装置、画面切替表示方法および画面切替表示プログラム
CN1831632A (zh) * 2005-03-08 2006-09-13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图像源的搜索支援方法、使用了该搜索支援方法的图像显示装置、投影机
CN1841251A (zh) * 2005-03-30 2006-10-04 欧姆龙株式会社 可编程终端系统
JP2006277691A (ja) * 2005-03-30 2006-10-12 Ykk Corp プログラマブル・ターミナル・システム
CN101480037A (zh) * 2006-06-28 2009-07-08 夏普株式会社 图像显示装置、图像数据发送装置、图像显示系统、图像显示方法、图像显示程序及其存储介质、以及图像数据发送程序及其存储介质
JP2010123092A (ja) * 2008-11-24 2010-06-03 Fujitsu Ltd コンテンツ提供装置、コンテンツ提供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2009163750A (ja) * 2009-02-04 2009-07-23 Sharp Corp 情報処理装置
CN102208205A (zh) * 2010-03-30 2011-10-05 日立民用电子株式会社 动画再现装置
JP2012008868A (ja) * 2010-06-25 2012-01-12 Toshiba Corp 表示処理装置、表示処理方法、及び表示処理プログラム
CN102404482A (zh) * 2010-09-15 2012-04-04 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显示控制方法
JP2012079203A (ja) * 2010-10-05 2012-04-19 Hitachi Ltd 監視制御システム
CN103454982A (zh) * 2012-05-28 2013-12-18 上海远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scada系统与安防系统集成的控制系统及其应用
CN105075266A (zh) * 2013-04-05 2015-11-18 夏普株式会社 电子装置上的参考画面集信令和限制
CN104954711A (zh) * 2014-03-31 2015-09-30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投影仪、显示装置以及显示方法
CN105320054A (zh) * 2014-06-27 2016-02-10 欧姆龙株式会社 通信系统、可编程显示器、信息处理装置、动作控制方法、信息处理方法及程序
JP2017013153A (ja) * 2015-06-29 2017-01-19 パーパス株式会社 機器システム、その制御プログラム、機器、電子機器、および機器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
CN105357585A (zh) * 2015-08-29 2016-02-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对视频内容任意位置和时间播放的方法及装置
WO2017072973A1 (ja) * 2015-10-30 2017-05-0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プログラマブル表示器及び制御システム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余运强,王文海,姚峰: "基于CAN现场总线的轴承套圈数控加工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 制造业自动化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731045A1 (en) 2020-10-28
JP7077604B2 (ja) 2022-05-31
JP2019113905A (ja) 2019-07-11
WO2019123937A1 (ja) 2019-06-27
US20200225898A1 (en) 2020-07-16
CN111033397B (zh) 2023-06-09
US11068223B2 (en) 2021-07-20
EP3731045A4 (en) 2021-08-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963589B1 (ko) 휴대단말기에서 RCS(Rich Communication Suite)의 Capability Discovery 수행 방법 및 장치
JP5522381B2 (ja) 表示装置、端末装置、表示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情報記憶媒体、表示方法および画像変更方法
US20180338054A1 (en)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transmitting device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and reading information to push notification server,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JP2016009023A (ja) 情報処理装置、表示制御装置及びそれらの制御方法、システム、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2016071638A (ja) ソース端末、表示制御システム、表示制御方法、表示制御プログラム
EP3067798A1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program
US10684813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same
JP2007328594A (ja) サーバ装置、並びにその制御命令処理方法及び制御命令処理プログラム、端末装置
US8756346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iting terminal function between portable terminal and peripheral apparatus
CN109155872B (zh) 信息处理设备和方法、电视接收器及信息处理系统
US9588729B2 (en) Projector, image output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09716779B (zh) 影像显示装置和影像显示装置的协作控制方法
CN111033397B (zh) 操作受理装置、控制系统、方法及其程序的记忆媒体
WO2016199400A1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及び制御方法
EP2709358A1 (en) Wireless terminal and wireless system
JP6631087B2 (ja) 制御端末、オーディオシステムおよびオーディオ機器制御プログラム
CN115543509A (zh) 会话列表的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JPWO2019123575A1 (ja) 電子機器および表示制御方法
KR20160046449A (ko) 데이터 다운로드 제어 방법
KR20160046444A (ko) 데이터 공유 다운로드 방법
JP2007004712A (ja) ポインティングデバイスおよび電子機器のカーソル表示制御方法
JP7349595B2 (ja) プログラム、制御方法
US10719281B2 (en) Communication terminal, method of controlling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therefor
JP2011188333A (ja) 遠隔操作システム、デジタル放送受信装置、リモートコントローラ及び遠隔操作方法
JP3806632B2 (ja) 監視カメラ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