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32767A - 橡胶组合物及其制造方法、以及轮胎 - Google Patents

橡胶组合物及其制造方法、以及轮胎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32767A
CN111032767A CN201880051650.5A CN201880051650A CN111032767A CN 111032767 A CN111032767 A CN 111032767A CN 201880051650 A CN201880051650 A CN 201880051650A CN 111032767 A CN111032767 A CN 1110327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ubber composition
particles
rubber
tire
aggreg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5165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泉本明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idgeston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Bridgeston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idgestone Corp filed Critical Bridgestone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10327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3276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9/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njugated diene hydrocarb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3/00Processes of treating or compound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3/20Compounding polymers with additives, e.g. colouring
    • C08J3/22Compounding polymers with additives, e.g. colouring using masterbatch techniqu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00Ty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r the physical arrangement or mixture of the composition
    • B60C1/0016Compositions of the trea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008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d rubb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3/00Processes of treating or compound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3/12Powdering or granulat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3/00Processes of treating or compound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3/12Powdering or granulating
    • C08J3/126Polymer particles coated by polymer, e.g. core shell structur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3/00Processes of treating or compound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3/20Compounding polymers with additives, e.g. colouring
    • C08J3/201Pre-melted poly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1/00Compositions of unspecified rubb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01/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cellulose, modified cellulose or cellulose derivativ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09/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njugated diene hydrocarb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15/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rubber derivativ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23/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323/02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 treatm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67/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olyest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77/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olyamide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amide link in the main chai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83/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a linkage containing silicon with or without sulfur, nitrogen, oxygen, or carbon only;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401/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cellulose, modified cellulose or cellulose derivatives
    • C08J2401/02Cellulose; Modified cellulos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407/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tural rubb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409/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njugated diene hydrocarb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423/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423/02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 treatment
    • C08J242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the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423/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423/26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5/00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 C08L2205/14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polymeric additive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 C08L2205/16Fibres; Fibril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Tires In General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Processes Of Treat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提供能够良好地维持轮胎等橡胶制品的耐摩耗性并提高冰上性能的橡胶组合物。橡胶组合物的特征在于,含有橡胶成分和纤维状或扁平状的颗粒,所述颗粒在橡胶组合物中构成多个聚集块,所述多个聚集块中,聚集块直径为10μm以上且1000μm以下的聚集块的比率为70%以上。

Description

橡胶组合物及其制造方法、以及轮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橡胶组合物及其制造方法、以及轮胎。
背景技术
防滑钉轮胎被限制后,为了提高轮胎在冰雪路面上的制动性能、驾驶性能,进行了各种研究。例如,日本特开2014-227487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如下方案:通过使用改性天然橡胶和炭黑等填充剂,可以提高增强性并改善无钉防滑轮胎所要求的冰上性能等,其中,所述改性天然橡胶是去除非橡胶成分而进行高纯度化、并通过酸性化合物的处理等将橡胶成分的pH调整至规定的范围而得到的。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22748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由于上述现有技术旨在调整橡胶成分的pH从而抑制保存期间的分子量的降低,因此在从根本上提高轮胎的冰上性能方面是有限的。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期望能够提高轮胎等橡胶制品的冰上性能的进一步的技术。
另一方面,轮胎等橡胶制品的冰上性能通常倾向于与耐摩耗性处于互悖的关系。因此,在提高冰上性能时,不使耐摩耗性劣化是重要的。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良好地维持轮胎等橡胶制品的耐摩耗性并提高冰上性能的橡胶组合物。另外,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橡胶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其可以高效地制造能够良好地维持轮胎等橡胶制品的耐摩耗性并提高冰上性能的橡胶组合物。另外,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良好地维持耐摩耗性且提高了冰上性能的轮胎。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即,本发明的橡胶组合物的特征在于,其是含有橡胶成分和纤维状或扁平状的颗粒的橡胶组合物,
前述颗粒在橡胶组合物中构成多个聚集块,
前述多个聚集块中,聚集块直径为10μm以上且1000μm以下的聚集块的比率为70%以上。
另外,本发明的橡胶组合物的制造方法是用于制造上述橡胶组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工序:
将纤维状或扁平状的颗粒和热塑性成分在前述热塑性成分的熔点以上且前述颗粒的熔点以下的温度下混合,得到含颗粒混合物的工序;
将前述含颗粒混合物固化、粉碎,得到由前述颗粒和前述热塑性成分形成的多个预聚集块的工序;以及,
混合前述多个预聚集块和橡胶成分,在前述热塑性成分的熔点以上且前述颗粒的熔点以下的温度下加热,从而形成由前述颗粒形成的多个聚集块的工序。
并且,本发明的轮胎的特征在于,在胎面部具备上述橡胶组合物。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能够良好地维持轮胎等橡胶制品的耐摩耗性并提高冰上性能的橡胶组合物。另外,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橡胶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其可以高效地制造能够良好地维持轮胎等橡胶制品的耐摩耗性并提高冰上性能的橡胶组合物。另外,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良好地维持耐摩耗性且提高了冰上性能的轮胎。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对纤维状或扁平状的颗粒进行说明的示意图。
图2是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橡胶组合物的表面的显微镜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而得到的示意图。
图3是对比较例的橡胶组合物的表面的显微镜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而得到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橡胶组合物)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橡胶组合物(以下,有时称为“本实施方式的橡胶组合物”。)含有橡胶成分和颗粒。并且,该颗粒为纤维状或扁平状,另外,在橡胶组合物中会构成多个聚集块。进而,本实施方式的橡胶组合物中,上述多个聚集块中聚集块直径为10μm以上且1000μm以下的聚集块的比率为70%以上。
通常认为例如在车行驶于冰雪路面上时,会由于该冰雪路面与轮胎之间的摩擦热等而形成水膜,该水膜会降低轮胎与冰雪路面之间的摩擦系数,成为使冰上性能劣化的原因。对此,由于本实施方式的橡胶组合物含有规定形状的颗粒,因此若将该橡胶组合物用于例如轮胎的胎面部等橡胶部件中,则该橡胶部件的表面粗糙度实质上会增加,同时颗粒会提高上述水膜的粘度,能够抑制摩擦系数(静态摩擦系数和动态摩擦系数)的降低。另外,由于上述胎面部等橡胶部件的表面上存在构成聚集块的颗粒作为岛相,因此可以与水膜接触的每1个该岛相的面积大,由此,进一步增加了橡胶部件的表面粗糙度。进而,由于聚集块具有一定量的间隙,因此,在上述胎面部等橡胶部件的表面,聚集块的存在会造成吸水功能提高,能够更有效地除去水膜。认为这些作用互相结合,从而本实施方式的橡胶组合物可以有效地提高橡胶制品的冰上性能。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橡胶组合物的特征在于,聚集块直径为10μm以上且1000μm以下的聚集块的比率为70%以上。即,由于本实施方式的橡胶组合物实现了聚集块的大小的优化,因此,可以更有效地提高橡胶制品的冰上性能。需要说明的是,认为聚集块直径为10μm以上且1000μm以下的聚集块与例如具有相同直径的单个颗粒(即非聚集块)相比,表面积更大,提高冰上性能的效果更高。
本说明书中,涉及纤维状或扁平状的颗粒的“聚集”是指1个颗粒自身互相缠绕或2个以上的颗粒互相缠绕形成1个块状体,“聚集块”是指具有1个颗粒自身互相缠绕而成的结构或2个以上的颗粒互相缠绕而成的结构的块状体。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橡胶组合物除了橡胶成分和颗粒以外,可以含有非颗粒状的热塑性成分,进而可以含有任意的其它成分。
<橡胶成分>
作为橡胶成分,无特别限定,可以根据目的适当选择,例如,可以仅为天然橡胶(NR),也可以仅为二烯系合成橡胶,也可以组合使用天然橡胶和二烯系合成橡胶。作为所述二烯系合成橡胶,无特别限定,可以根据目的适当选择,可列举出例如丁二烯橡胶(BR)、苯乙烯-丁二烯橡胶(SBR)、异戊二烯橡胶(IR)、氯丁二烯橡胶(CR)、乙烯-丙烯-二烯橡胶(EPDM)、丙烯腈-丁二烯橡胶(NBR)、丁基橡胶(IIR)等。这些橡胶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
<纤维状或扁平状的颗粒>
本实施方式的橡胶组合物含有纤维状或扁平状的颗粒。需要说明的是,纤维状或扁平状以外的形状的颗粒不能以较坚固的聚集块的形式存在于橡胶组合物中,或者无法充分增加橡胶部件的表面粗糙度,无法有效地提高轮胎等橡胶制品的冰上性能。
此处,本说明书中,涉及颗粒的“纤维状或扁平状”是指:将颗粒的外表面上的任意2点间的直线距离最大的方向(长边方向)的该直线距离设为a,将在垂直于长边方向的方向上切断该颗粒时的截面积最大的面中的任意2点间的线段的长度最大的方向(短边方向)的该长度设为b,将该面中以垂直于短边方向的方式选择的2点间的线段的长度的最大值设为t时,a/t的值为10以上的形状(参照图1)。需要说明的是,在纤维状或扁平状的颗粒中,可以将a称为“长边长度”,将t称为“厚度”,将b称为“短边长度”。
进而,本说明书中,“纤维状”是指通过a/b(长边长/短边长)求出的长径比为1.1以上的形状,“扁平状”是指该长径比小于1.1的形状。“纤维状”中包括例如棒状、柱状等,另外,“扁平状”中包括例如平板状、薄片状、层状、鳞片状等。
从容易形成聚集块直径为10μm以上且1000μm以下的聚集块的角度出发,用于本实施方式的橡胶组合物中的颗粒的长边长度a优选为20μm以上,另外,优选为50mm以下。
用于本实施方式的橡胶组合物中的颗粒优选长径比为1.1以上。换言之,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颗粒优选为纤维状。上述颗粒的长径比若为1.1以上,则聚集块会变得更坚固且难以被破碎,橡胶部件的表面粗糙度有效增加的同时,吸水功能得以长期维持,可以进一步提高冰上性能。从相同的角度出发,上述颗粒的长径比更优选为1.5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75以上。
另外,上述颗粒的长径比的上限无特别限定,从容易获得性等角度出发,上述颗粒的长径比优选为10000以下。
用于本实施方式的橡胶组合物中的颗粒可以为由有机物质构成的颗粒,也可以为由无机物质构成的颗粒。
作为无机物质,没有特别限制,可以根据目的适当选择,可列举出例如金刚石、二氧化硅、玻璃、石膏、方解石、萤石、长石、氢氧化铝、氧化铝、银、铁、二氧化钛、氧化铈、氧化锌、炭黑、单壁碳纳米管、多壁碳纳米管、粘土等无机物质。这些无机物质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
另外,作为有机物质,没有特别限制,可以根据目的适当选择,可列举出例如纤维素系树脂(人造丝系树脂等)、聚酰胺系树脂(尼龙系树脂、芳纶系树脂等)、丙烯酸系树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聚酯系树脂、聚烯烃系树脂、聚乙烯醇系树脂、二氧化硅系树脂等。这些有机物质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
并且,上述物质当中,从吸收水并进一步提高冰上性能的角度出发,用于本实施方式的橡胶组合物中的纤维状或扁平状的颗粒更优选由选自纤维素系树脂、聚酰胺系树脂、聚酯系树脂、聚烯烃系树脂、聚乙烯醇系树脂和二氧化硅系树脂中的1种以上的树脂构成,进一步优选由纤维素系树脂构成。需要说明的是,纤维素系树脂还包括以任意成分改性的纤维素(改性纤维素)。
另外,从更容易制备本实施方式的橡胶组合物的角度出发,用于本实施方式的橡胶组合物中的纤维状或扁平状的颗粒优选熔点大于190℃、或者在190℃下为固体。
作为本实施方式的橡胶组合物中的纤维状或扁平状的颗粒的含量,没有特别限制,相对于100质量份橡胶成分优选为3质量份以上,另外,优选为100质量份以下。通过使上述颗粒的含量相对于100质量份橡胶成分为3质量份以上,可以更切实地得到增加水膜的粘度的效果、提高聚集块的吸水功能的效果、甚至是提高冰上性能的效果。另外,通过使上述颗粒的含量相对于100质量份橡胶成分为100质量份以下,可以防止聚集块变得过大,充分发挥橡胶成分原本具有的弹性体性、冰上性能和耐久性等各种性能。从相同的角度出发,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橡胶组合物中的纤维状或扁平状的颗粒的含量相对于100质量份橡胶成分更优选为10质量份以上,另外,更优选为60质量份以下。
<聚集块>
并且,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纤维状或扁平状的颗粒通过多个聚集,在橡胶组合物中构成聚集块。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中,纤维状或扁平状的颗粒也可以弯曲或弯折从而构成聚集块。
本实施方式的橡胶组合物中,通过上述纤维状或扁平状的颗粒构成的多个聚集块中,聚集块直径为10μm以上且1000μm以下的聚集块的比例需要为70%以上,另外,优选为80%以上,更优选为90%以上。上述比例小于70%时,由于过小的聚集块过多或者过大的聚集块过多,从而无法高效地提高橡胶制品的冰上性能。
此处,本说明书中,聚集块的“聚集块直径”是指:对聚集块的显微镜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而得到的图像中,任意的2点间的线段的长度的最大值(直径)。另外,本说明书中,“多个聚集块中,聚集块直径为10μm以上且1000μm以下的聚集块的比率”可以将在任意选择的10mm×8mm的长方形区域中存在的所有的聚集块作为对象,制作与聚集块直径相关的直方图,根据该直方图求出。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的橡胶组合物只要含有通过纤维状或扁平状的颗粒构成的多个聚集块,则也可以含有不构成聚集块的纤维状或扁平状的颗粒。不过,从通过必要的最低限度的颗粒获得期望的效果的角度出发,本实施方式的橡胶组合物的纤维状或扁平状的颗粒中,不构成聚集块的颗粒(单个存在的颗粒)的比率优选为10%以下,更优选为5%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以下。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比例是指:从对橡胶组合物的显微镜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而得到的图像中任意选择10mm×8mm的长方形区域,该区域中的纤维状或扁平状的颗粒所占的总面积中的、不构成聚集块的该颗粒所占的面积的比例。
本实施方式的橡胶组合物中通过上述纤维状或扁平状的颗粒构成的聚集块的平均聚集直径为10μm以上,另外,优选为1000μm以下。聚集块的平均聚集直径若为10μm以上,则可以充分提高轮胎的胎面部等橡胶部件的表面粗糙度,可以充分得到提高轮胎等橡胶制品的冰上性能的效果。另外,聚集块的平均聚集直径若为1000μm以下,则轮胎的胎面部等橡胶部件的外表面上存在的橡胶成分的比例变大,可以充分发挥橡胶成分原本具有的冰上性能和耐久性等各种性能。
此处,聚集块的“平均聚集直径”是指以任意选择的10mm×8mm的长方形区域中存在的所有的聚集块作为对象,制作与聚集块直径相关的直方图,根据该直方图求出的聚集直径的中间值。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橡胶组合物无特别限定,也可以含有纤维状或扁平状以外的形状的颗粒。
<非颗粒状的热塑性成分>
本实施方式的橡胶组合物也可以进一步含有非颗粒状的热塑性成分。作为热塑性成分,可以适宜地列举出热可塑性树脂,作为热可塑性树脂,可列举出例如聚乙烯树脂、聚丙烯树脂、聚丁烯系树脂等聚烯烃系树脂;聚丁二烯系热塑性弹性体;聚乙烯醇系树脂、聚氯乙烯系树脂等乙烯系树脂等。热塑性成分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另外,热可塑性树脂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热塑性成分也可以是后述的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橡胶组合物的制造方法中使用的热塑性成分。另外,关于上述热塑性成分,在橡胶组合物中,可以与橡胶成分均匀地混合,另外,也可以以橡胶成分作为海相而形成岛相。
<橡胶组合物的制造>
然后,本实施方式的橡胶组合物可以通过例如后述的本发明的橡胶组合物的制造方法来制造。
或者,本实施方式的橡胶组合物也可以通过例如如下方式制造:准备由多个纤维状或扁平状的颗粒极其紧密地互相缠绕而形成的具有规定的聚集直径的聚集块,将其与橡胶成分混合,按照常规的方法混炼来制造。
(橡胶组合物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橡胶组合物的制造方法(以下,有时称为“本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是用于制造上述橡胶组合物,即,含有橡胶成分和、用于构成实现了大小优化的多个聚集块的纤维状或扁平状的颗粒的橡胶组合物的方法,具体而言,包括:将纤维状或扁平状的颗粒和热塑性成分在前述热塑性成分的熔点以上且前述颗粒的熔点以下的温度下混合,得到含颗粒混合物的工序(混合工序);将前述含颗粒混合物固化、粉碎,得到由前述颗粒和前述热塑性成分构成的多个预聚集块的工序(固化/粉碎工序);以及,混合前述多个预聚集块和橡胶成分,并在前述热塑性成分的熔点以上且前述颗粒的熔点以下的温度下加热,由此形成由前述颗粒构成的多个聚集块的工序(聚集块形成工序)。
即,本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中,在与橡胶成分配混前,先将纤维状或扁平状的颗粒与规定的热塑性成分组合使用,制成期望尺寸的块状体,即预聚集块的状态。此处,在其工序上,预聚集块可以具有规定的多个颗粒互相缠绕且表面被固化的热塑性成分被覆的结构。因此,预聚集块在与橡胶成分混合时也不容易被破坏。进而,预聚集块在与橡胶成分混合后即使在规定温度下加热,也会由于处于热塑性成分熔融的状态而在橡胶成分中能够维持块状体的构成。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可以高效地制造以含有实现了大小的优化的多个聚集块为特征的本实施方式的橡胶组合物。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也可以包括除上述工序以外的工序,例如,在固化/粉碎工序后且聚集块形成工序前,也可以含有对粉碎得到的预聚集块进行筛分并分级的工序(分级工序)。
<混合工序>
混合工序是本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中的必要工序,其将纤维状或扁平状的颗粒和热塑性成分在前述热塑性成分的熔点以上且前述颗粒的熔点以下的温度下混合,得到含颗粒混合物。
对于纤维状或扁平状的颗粒,如前所述。
作为热塑性成分,可以适宜地列举出热可塑性树脂,作为热可塑性树脂,可列举出例:如聚乙烯树脂、聚丙烯树脂、聚丁烯系树脂等聚烯烃系树脂;聚丁二烯系热塑性弹性体;聚乙烯醇系树脂、聚氯乙烯系树脂等乙烯系树脂等。热塑性成分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另外,热可塑性树脂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
作为热塑性成分的熔点,从使其容易在聚集块形成工序的加热温度下熔融的角度出发,优选为180℃以下,优选为170℃以下。
另外,作为混合工序中加热纤维状或扁平状的颗粒和热塑性成分时的温度,从切实地使热塑性成分熔融的角度出发,优选为比热塑性成分的熔点高10℃以上。
另外,在混合工序中,将纤维状或扁平状的颗粒和热塑性成分的熔融物配混并混合。混合的方法无特别限定,优选可以使颗粒在热塑性成分的熔融物中均匀地分散的方法,例如,优选使用通常用于橡胶的混炼的混合机进行混合。并且,通过混合,可得到含颗粒混合物。此处,由于与热塑性成分的熔融物混合的颗粒具有纤维状或扁平状的形状,因此,其可以自身互相缠绕,或者在热塑性成分中与相邻的颗粒互相缠绕。
此处,混合工序中的纤维状或扁平状的颗粒的配混量相对于100质量份热塑性成分优选为10质量份以上,另外,优选为1000质量份以下。通过使上述颗粒的配混量相对于100质量份热塑性成分为10质量份以上,颗粒在热塑性成分中充分地互相缠绕,可以在橡胶组合物中形成能够进一步提高橡胶部件的表面粗糙度的聚集块,另外,通过使其为1000质量份以下,在后述的固化/粉碎工序中,能够维持颗粒的互相缠绕。从相同的角度出发,纤维状或扁平状的颗粒的配混量相对于100质量份热塑性成分更优选为30质量份以上,另外,更优选为700质量份以下。
<固化/粉碎工序>
固化/粉碎工序是本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中的必要工序,其将混合工序中得到的含颗粒混合物固化、粉碎,得到由颗粒和热塑性成分构成的多个预聚集块。
作为对含颗粒混合物进行固化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制,可列举出例如基于常温下的放置的冷却等。另外,作为对固化后的含颗粒混合物进行粉碎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制,优选能够控制通过粉碎得到的预聚集块的聚集直径的分布的方法。并且,固化/粉碎工序中得到的预聚集块可以具备如下结构:具有纤维状或扁平状的形状的多个颗粒互相缠绕,且表面被固化的热塑性成分被覆。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固化/粉碎工序中得到的多个预聚集块,从最终得到期望的橡胶组合物的角度出发,聚集块直径为10μm以上且1000μm以下的聚集块的比率优选为70%以上。
<分级工序>
分级工序是本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中任选包含的工序,其对固化/粉碎工序中粉碎得到的预聚集块进行筛分分级。例如,固化/粉碎工序中得到的预聚集块中大量含有过大和/或过小的预聚集块时、聚集块直径为10μm以上且1000μm以下的预聚集块的比率小时等,可以适宜地实施分级工序。并且,分级工序中,通过使用筛子,可以将聚集块直径为10μm以上且1000μm以下的预聚集块的比率调整为70%以上。
<聚集块形成工序>
聚集块形成工序是本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中的必要工序,其将固化/粉碎工序或分级工序中得到的多个预聚集块和橡胶成分混合,在预聚集块中所含的热塑性成分的熔点以上且前述颗粒的熔点以下的温度下加热,由此形成由颗粒构成的多个聚集块。通过实施该工序,已经固化的热塑性成分会再次熔融,最终可得到含有实现了大小的优化的多个聚集块的本实施方式的橡胶组合物。此处,聚集块形成工序中,可以同时进行混合和加热,也可以在混合后进行加热。另外,聚集块形成工序中的混合可以使用例如班伯里密炼机等进行。
对于橡胶成分,如前所述。
需要说明的是,聚集块形成工序中,将预聚集块配混至橡胶成分时无特别限定,可以在配混预聚集块的同时,配混制备现有的轮胎等橡胶制品用的橡胶组合物时可以配混的炭黑和二氧化硅等填充剂、硅烷偶联剂、氧化锌、硬脂酸、操作油、发泡剂、硫等硫化剂(交联剂)、硫化促进剂(交联促进剂)以及防老剂等。
此处,预聚集块的配混量相对于100质量份橡胶成分优选为10质量份以上,另外,优选为120质量份以下。通过使预聚集块的配混量相对于100质量份橡胶成分为10质量份以上,可以使得到的橡胶组合物中充分存在聚集块,更切实地提高橡胶制品的冰上性能。另外,通过使预聚集块的配混量相对于100质量份橡胶成分为120质量份以下,可以防止得到的橡胶组合物中聚集块变得过多,充分发挥橡胶成分原本具有的弹性体性、冰上性能和耐久性等各种性能并充分抑制橡胶制品的耐摩耗性的劣化。从相同的角度出发,预聚集块的配混量相对于100质量份橡胶成分更优选为20质量份以上,另外,更优选为100质量份以下。
另外,预聚集块的配混优选以使最终得到的橡胶组合物中的纤维状或扁平状的颗粒的含量相对于100质量份橡胶成分为3质量份以上且100质量份以下的方式对其量进行控制。
(轮胎)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轮胎的特征在于在胎面部具备上述橡胶组合物。根据该轮胎,由于至少在胎面部上使用上述橡胶组合物,因此会提高冰上性能,进而,会有利地抑制耐摩耗性的劣化。因此,本发明的轮胎优选用作无钉防滑轮胎,特别是乘用车用无钉防滑轮胎。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轮胎除了将上述橡胶组合物用于胎面部以外无特别限定,可以根据常规方法制造。
实施例
以下,列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受下述实施例的任何限制,可以在不改变其主旨的范围内进行适当变更。
(实施例1)
<预聚集块的制备>
使用用于橡胶的混炼的混合机(东洋精机制作所制“50MR”),将20g作为热塑性成分的聚乙烯树脂(UBE-MARUZEN POLYETHYLENE CO.,LTD.制“UBE POLYETHYLENE F120N”)在140℃下捏合。确认聚乙烯树脂熔融后,将20g作为纤维状或扁平状的颗粒而准备的、由纤维素构成的纤维状颗粒(日本制纸株式会社制“KC FLOCK Y-400”,表2中表示为“纤维素A”)加入混合机中,得到含颗粒混合物。
接着,从混合机中取出含颗粒混合物,冷却至常温并固化。然后,使用研钵和研棒将固化的含颗粒混合物尽量均匀地粉碎,得到预聚集块。得到的预聚集块具有10μm以上且1000μm以下的聚集直径。
<橡胶组合物的制备>
接着,按照表1所示的配方(对于表1中的预聚集块的配混量,参见表2),混合预聚集块、橡胶成分和其它的添加剂,混炼规定时间,制备橡胶组合物。使用该橡胶组合物的样品,按照下述的方法对耐摩耗性进行测定/评价。
<耐摩耗性>
将橡胶组合物的样品以160℃下15分钟的条件进行硫化,得到硫化橡胶。从得到的硫化橡胶切出圆板状(直径16.2mm、厚度6mm)的试验片后,依据JIS K 6246-2(2005年),使用兰伯恩摩耗试验机,在室温下以60%的滑移率测定摩耗量。然后,取摩耗量的测定值的倒数,将比较例1中的摩耗量的倒数值设为100,以指数表示。指数值越大,表示摩耗量越少,耐摩耗性越优异。将结果示于表2中。
<轮胎的制造>
使用制备的橡胶组合物制作轮胎的胎面部(未硫化),并配置在合适的位置,制作生胎。将该生胎以165℃下10分钟的条件进行模制硫化,制造185/70R13的乘用车用子午线轮胎。需要说明的是,橡胶组合物硫化时的最高温度为165℃。
[表1]
表1
Figure BDA0002380848250000131
*1丁二烯橡胶:JSR株式会社制,“BR01”,顺式-1,4-聚丁二烯
*2炭黑:ASAHI CARBON CO.,LTD.制,“炭黑N220”
*3二氧化硅:日本二氧化硅工业株式会社制,“Nipsil-VN3”
*4抗老化剂:大内新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Nocrack 6C”
*5硫化促进剂A:二硫化二苯并噻唑
*6硫化促进剂B:N-环己基-2-苯并噻唑次磺酰胺
对于得到的轮胎,按照下述的方法对胎面部中的聚集直径为10μm以上且1000μm以下的聚集块(以下,有时称为“具有期望直径的聚集块”。)的比率、不构成聚集块的颗粒的比率以及轮胎的冰上性能进行测定/评价。
<具有期望直径的聚集块的比率>
从得到的轮胎的胎面中心部切取包括其接地对象表面的橡胶片样品,用显微镜对在该样品的表面中任意选择的10mm×8mm的长方形区域进行观察。接着,对上述区域的观察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然后,将从二值化处理的图像中观察到的所有的聚集块作为对象,测定其聚集直径(任意的2点间的线段的长度的最大值),制作与聚集直径相关的直方图。根据该直方图,求出期望直径的聚集块的比率。将结果示于表2中。
<不构成聚集块的颗粒的比率>
根据上述二值化处理的10mm×8mm的长方形区域的图像,求出颗粒所占的总面积中的、不构成聚集块的该颗粒所占的面积的比率。将结果示于表2中。
需要说明的是,图2中示出了实施例1的橡胶组合物的上述二值化处理后的图像的示意图,图3中示出了比较例4的橡胶组合物的上述二值化处理后的图像的示意图,以供参考。根据图2可以确认聚集块直径为100~200μm的聚集块的数量,同时,根据图3可以确认聚集块直径为1000~1500μm的聚集块。
<轮胎的冰上性能>
使安装有得到的轮胎的乘用车在柏油路上行驶200km后,在平坦冰面路上行驶,在时速20km/h的时间点上施加制动,锁定轮胎,测定达到停止状态为止的制动距离。将后述的比较例1的轮胎的制动距离的倒数设为100,以指数表示。指数值越大,表示冰上性能越优异。将结果示于表2中。
(实施例2~9)
除了将热塑性成分的种类、颗粒的种类、相对于热塑性成分的颗粒的配混量、和/或相对于橡胶成分的预聚集块的配混量变更为如表2所示,另外,适当变更固化的含颗粒混合物的粉碎条件,以使预聚集块的聚集直径为表2所示的范围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预聚集块的制备、橡胶组合物的制备和轮胎的制造。然后,进行与实施例1相同的测定/评价。将结果示于表2中。
(实施例10、11)
除了对实施例1中使用的纤维素A进行粉碎以使其分别为表2所示的长径比并使用,另外,适当变更固化的含颗粒混合物的粉碎条件,以使预聚集块的聚集直径与实施例1为相同程度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橡胶组合物的制备和轮胎的制造。然后,进行与实施例1相同的测定/评价。将结果示于表2中。
(比较例1)
除了如表2所示未制备预聚集块、以及未在橡胶组合物的制备中使用预聚集块(和颗粒)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橡胶组合物的制备和轮胎的制造。然后,进行与实施例1相同的测定/评价。将结果示于表2中。
(比较例2、3、7)
除了如表2所示未制备预聚集块、以及替代预聚集块将表2所示的颗粒仅以表2所示的量和橡胶成分混合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橡胶组合物的制备和轮胎的制造。然后,进行与实施例1相同的测定/评价。将结果示于表2中。
(比较例4、5)
除了变更固化的含颗粒混合物的粉碎条件,以使得到的橡胶组合物中,多个聚集块中聚集直径为10μm以上且1000μm以下的聚集块的比率为表2所示的范围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橡胶组合物的制备和轮胎的制造。然后,进行与实施例1相同的测定/评价。将结果示于表2中。
(比较例6)
除了进一步延长橡胶组合物制备时的混炼时间,使颗粒以单个的形式分散在橡胶组合物中以外,与比较例7同样地进行橡胶组合物的制备和轮胎的制造。然后,进行与实施例1相同的测定和评价。将结果示于表2中。
[表2]
Figure BDA0002380848250000171
*7聚乙烯树脂:UBE-MARUZEN POLYETHYLENE CO.,LTD.制,“UBE POLYETHYLENEF120N”
*8聚丁二烯系热塑性弹性体:JSR株式会社制,“RB830”
*9纤维素A:日本制纸株式会社制,“KC FLOCK Y-400”,平均长边长:约35~40μm
*10二氧化硅系树脂:株式会社光和制,“二氧化硅短切纤维”,平均长边长度:约2000μm
*11改性纤维素:日本曹达株式会社制,“HPC SL”,粒径:80~185μm
*12尼龙:东丽株式会社制,“Nylon Monofilament 120F LS”,平均长边长度:约200μm
*13纤维素B:日本制纸株式会社制,“NP FIBER W-06MG”,平均长边长:约6μm
*14纤维素C:Rengo Co.,Ltd.“Viscopearl-mini”,粒径:约300μm
根据表2可知,含有通过纤维状或扁平状的颗粒构成的多个聚集块、且该多个聚集块中聚集直径为10μm以上且1000μm以下的聚集块的比率为70%以上的实施例的橡胶组合物在用于例如作为橡胶制品的轮胎的胎面部时,能够良好地维持轮胎的耐摩耗性并提高冰上性能。另外,可知上述实施例中,由于在与橡胶成分配混前,由纤维状或扁平状的颗粒形成了具有期望的尺寸的预聚集块,使用该预聚集块在橡胶组合物中形成了期望的尺寸的聚集块,因此,可以高效地制造橡胶组合物。
需要说明的是,比较例2、3、7中,由于未进行预聚集块的制备而是使用了颗粒,因此聚集块的形成量少,另外,未能充分形成聚集直径为10μm以上且1000μm以下的聚集块。因此,比较例2、3、7中,冰上性能和耐摩耗性中的至少一者发生了劣化。特别是比较例7中,由于使用了较大粒径(约300μm)的颗粒,因此,大部分聚集块大于1000μm,难以控制聚集直径。
另外,比较例6中,与比较例7相比,延长了橡胶组合物制备时的混炼时间,其结果,粒径约300μm的颗粒以单个形式分散在橡胶组合物中。但是,比较例6中,未能获得良好的结果。从该结果可知,对发挥期望的效果而言,重要的并非直径为10μm以上且1000μ以下的单个颗粒、而是具有相同聚集直径的聚集块存在于橡胶组合物中。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能够良好地维持轮胎等橡胶制品的耐摩耗性并提高冰上性能的橡胶组合物。另外,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橡胶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其可以高效地制造能够良好地维持轮胎等橡胶制品的耐摩耗性并提高冰上性能的橡胶组合物。另外,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良好地维持耐摩耗性并提高了冰上性能的轮胎。

Claims (6)

1.一种橡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含有橡胶成分和纤维状或扁平状的颗粒的橡胶组合物,
所述颗粒在橡胶组合物中构成多个聚集块,
所述多个聚集块中,聚集块直径为10μm以上且1000μm以下的聚集块的比率为70%以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橡胶组合物,其中,所述颗粒的长径比为1.1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橡胶组合物,其中,所述颗粒由选自纤维素系树脂、聚酰胺系树脂、聚脂系树脂、聚烯烃系树脂、聚乙烯醇系树脂和二氧化硅系树脂中的1种以上的树脂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橡胶组合物,其进一步含有非颗粒状的热塑性成分。
5.一种橡胶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其是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橡胶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工序:
将纤维状或扁平状的颗粒和热塑性成分在所述热塑性成分的熔点以上且所述颗粒的熔点以下的温度下混合,得到含颗粒混合物的工序;
将所述含颗粒混合物固化、粉碎,得到由所述颗粒和所述热塑性成分形成的多个预聚集块的工序;以及,
混合所述多个预聚集块和橡胶成分,在所述热塑性成分的熔点以上且所述颗粒的熔点以下的温度下加热,从而形成由所述颗粒形成的多个聚集块的工序。
6.一种轮胎,其特征在于,在胎面部具备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橡胶组合物。
CN201880051650.5A 2017-08-10 2018-07-10 橡胶组合物及其制造方法、以及轮胎 Pending CN11103276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55586 2017-08-10
JP2017-155586 2017-08-10
PCT/JP2018/026089 WO2019031144A1 (ja) 2017-08-10 2018-07-10 ゴム組成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タイヤ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32767A true CN111032767A (zh) 2020-04-17

Family

ID=652721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51650.5A Pending CN111032767A (zh) 2017-08-10 2018-07-10 橡胶组合物及其制造方法、以及轮胎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00172683A1 (zh)
EP (1) EP3666821A4 (zh)
JP (1) JP7201596B2 (zh)
CN (1) CN111032767A (zh)
WO (1) WO2019031144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25894A (zh) * 2020-06-17 2020-10-27 吉祥三宝高科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止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32767A (zh) * 2017-08-10 2020-04-17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橡胶组合物及其制造方法、以及轮胎
JP2021090953A (ja) 2019-12-11 2021-06-17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複合半透膜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172406A2 (en) * 2000-07-14 2002-01-16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Rubber composition for tyre tread
US20140288212A1 (en) * 2011-10-12 2014-09-25 Asahi Kasei Chemicals Corporation Carbon nanofiber aggregate, thermoplastic resin composition,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rmoplastic resin composition
WO2016208170A1 (ja) * 2015-06-22 2016-12-29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ナノ炭素複合材料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6459507A (zh) * 2014-05-22 2017-02-22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轮胎用橡胶组合物及无钉轮胎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279332A (ja) * 1998-03-25 1999-10-12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スタッドレスタイヤ用ゴム組成物
JP2010248456A (ja) 2008-04-25 2010-11-04 Bridgestone Corp ゴム組成物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冬用タイヤ
JP5527014B2 (ja) 2009-06-01 2014-06-18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タイヤ用ゴム組成物
JP5356126B2 (ja) 2009-06-25 2013-12-04 東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ゴム組成物及び空気入りタイヤ
JP5918560B2 (ja) 2012-02-14 2016-05-18 東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タイヤ用ゴム組成物及び空気入りタイヤ
JP5650796B2 (ja) 2013-05-23 2015-01-07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スタッドレスタイヤ用ゴム組成物及びスタッドレスタイヤ
JP6308019B2 (ja) 2014-05-22 2018-04-11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タイヤ用ゴム組成物およびスタッドレスタイヤ
WO2016199555A1 (ja) 2015-06-08 2016-12-15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及び2輪自動車用タイヤ
RU2697559C1 (ru) 2015-10-22 2019-08-15 Бриджстоун Корпорейшн Каучуковая композиция и покрышка, полученная из нее
JP6617011B2 (ja) 2015-11-20 2019-12-04 Toyo Tire株式会社 スタッドレスタイヤ用ゴム組成物
WO2018070449A1 (ja) 2016-10-11 2018-04-19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ゴム組成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タイヤ
CN111032767A (zh) * 2017-08-10 2020-04-17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橡胶组合物及其制造方法、以及轮胎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172406A2 (en) * 2000-07-14 2002-01-16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Rubber composition for tyre tread
US20140288212A1 (en) * 2011-10-12 2014-09-25 Asahi Kasei Chemicals Corporation Carbon nanofiber aggregate, thermoplastic resin composition,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rmoplastic resin composition
CN106459507A (zh) * 2014-05-22 2017-02-22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轮胎用橡胶组合物及无钉轮胎
WO2016208170A1 (ja) * 2015-06-22 2016-12-29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ナノ炭素複合材料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25894A (zh) * 2020-06-17 2020-10-27 吉祥三宝高科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止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825894B (zh) * 2020-06-17 2022-05-27 吉祥三宝高科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止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9031144A1 (ja) 2020-08-27
EP3666821A1 (en) 2020-06-17
WO2019031144A1 (ja) 2019-02-14
JP7201596B2 (ja) 2023-01-10
EP3666821A4 (en) 2021-05-19
US20200172683A1 (en) 2020-06-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72692B (zh) 轮胎
US6427738B1 (en) Tire and vulcanized rubber including elongated cells
JP2007008988A (ja) タイヤトレッド用ゴム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からなる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11032767A (zh) 橡胶组合物及其制造方法、以及轮胎
US20020169243A1 (en) Rubber composition and tire comprising the same
CN107108909B (zh) 硫化橡胶组合物的制备方法,硫化橡胶组合物以及使用其的无钉防滑轮胎
JP2011012248A (ja) タイヤ用ゴム組成物
US10472501B2 (en) Rubber composition for tire tread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JP4768434B2 (ja) スタッドレスタイヤ用ゴム組成物
JP6071979B2 (ja) 加硫ゴム組成物の製造方法、加硫ゴム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スタッドレスタイヤ
JP4076729B2 (ja) スタッドレスタイヤ用ゴム組成物
JP2012201879A (ja) 重荷重用空気入りタイヤ
JP4344041B2 (ja) トレッドゴム組成物およびスタッドレスタイヤ
WO2018070449A1 (ja) ゴム組成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タイヤ
CN1721469A (zh) 轮胎用橡胶组合物及使用该橡胶组合物的充气轮胎
CN110023396B (zh) 轮胎胎面用橡胶组合物及充气轮胎
JP6442241B2 (ja) 加硫ゴム組成物の製造方法、加硫ゴム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スタッドレスタイヤ
JP4298820B2 (ja) スタッドレスタイヤ用ゴム組成物
JPH11310009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01214003A (ja) タイヤ用ゴム組成物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空気入りタイヤ
JP6617011B2 (ja) スタッドレスタイヤ用ゴム組成物
JP2662294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H10204221A (ja) スタッドレスタイヤ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4300340A (ja) タイヤ用ゴム組成物及び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02114868A (ja) スタッドレスタイヤ用ゴム組成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