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20138A - 一种具有净化功能的高效型淬火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净化功能的高效型淬火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20138A
CN111020138A CN201911294531.5A CN201911294531A CN111020138A CN 111020138 A CN111020138 A CN 111020138A CN 201911294531 A CN201911294531 A CN 201911294531A CN 111020138 A CN111020138 A CN 1110201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main body
heat dissipation
cover plate
condens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9453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小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Zhongtan Air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Zhongtan Air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Zhongtan Air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Zhongtan Air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29453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020138A/zh
Publication of CN1110201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20138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DMODIFY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FERROUS METALS; GENERAL DEVICES FOR HEAT TREATMENT OF FERROUS OR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MAKING METAL MALLEABLE, e.g. BY DECARBURISATION OR TEMPERING
    • C21D1/00General methods or devices for heat treatment, e.g. annealing, hardening, quenching or tempering
    • C21D1/62Quenching devices
    • C21D1/63Quenching devices for bath quenching
    • C21D1/64Quenching devices for bath quenching with circulating liquid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t Treatment Of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净化功能的高效型淬火设备,包括主体,还包括冷凝机构和两个散热机构,所述冷凝机构包括动力绳和两个冷凝组件,所述冷凝组件包括盖板、定位块、水箱、冷凝板、两个支撑单元和至少两个导热管,所述散热机构包括第一动力泵、第一散热管、第二散热管、回流管、第二动力泵、第二水管、第一水管和至少两个喷嘴,所述支撑单元包括限位槽、限位块、弹性绳和支撑杆,该具有净化功能的高效型淬火设备中,通过冷凝机构可以对气化的淬冷介质进行冷凝,减少了气化到空气中的淬冷介质的数量,提高了淬火设备的实用性,通过散热机构可以对淬冷介质进行散热,降低了淬冷介质的温度,提高了淬冷介质对金属工件的淬火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净化功能的高效型淬火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热处理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净化功能的高效型淬火设备。
背景技术
淬火是将金属加热到临界温度Ac3(亚共析钢)或Ac1(过共析钢)以上温度,保温一段时间,使之全部或部分奥氏体化,然后以大于临界冷却速度的冷速快冷到Ms以下(或Ms附近等温)进行马氏体(或贝氏体)转变的热处理工艺。通常也将铝合金、铜合金、钛合金、钢化玻璃等材料的固溶处理或带有快速冷却过程的热处理工艺称为淬火。
现有技术的淬火设备在对金属进行淬火时,淬冷介质大量吸收金属中的热量,导致淬冷介质温度升高,降低了淬冷介质对金属的快速冷却效果,不仅如此,在淬冷介质吸收金属中的热量后会蒸发成气体,气体飘散在车间内部,不仅会影响工人的工作体验,还会对周边设备造成腐蚀,降低了淬火设备的实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净化功能的高效型淬火设备。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净化功能的高效型淬火设备,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顶部设有开口,还包括冷凝机构和两个散热机构,所述冷凝机构设置在主体的开口处,两个散热机构均设置在冷凝机构上;
所述冷凝机构包括动力绳和两个冷凝组件,两个冷凝组件均设置在主体的开口处,所述动力绳的两端均与冷凝组件连接;
所述冷凝组件包括盖板、定位块、水箱、冷凝板、两个支撑单元和至少两个导热管,两个盖板的一侧相互抵靠,两个盖板处于同一平面内,所述盖板覆盖在主体的开口处,两个支撑单元分别设置在盖板的正对的两个,所述盖板通过两个支撑单元分别与主体一侧的两端连接,两个定位块分别设置在两个盖板的相互靠近的一端的靠近主体的一侧,所述动力绳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定位块固定连接,所述冷凝板与盖板平行,所述冷凝板与盖板的靠近主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水箱设置在盖板的远离主体的一侧,所述水箱的底部设有开口,所述水箱的底部与盖板密封连接,所述导热管排列设置在水箱的内部,所述盖板上设有至少两个贯穿孔,所述贯穿孔的数量与导热管相等,所述贯穿孔与导热管一一对应,所述导热管穿过贯穿孔,所述导热管与盖板密封连接,所述导热管与冷凝板固定连接;
所述散热机构包括第一动力泵、第一散热管、第二散热管、回流管、第二动力泵、第二水管、第一水管和至少两个喷嘴,所述第二散热管设置在水箱的内部,所述第二散热管的一端与第一散热管连通,所述第二散热管的另一端与主体的底端的一侧连通,所述第一动力泵安装在第一散热管上,所述回流管的一端与第二散热管的另一端连通,所述回流管的另一端穿过盖板,所述回流管设置在主体的内部,所述回流管与盖板密封连接,所述第一水管设置在水箱的远离主体的一侧,所述水箱的靠近第一水管的一侧设有开口,所述第一水管的两端均与水箱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水管的一端与第二水管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水管的另一端与第二动力泵连接,所述第二动力泵设置在水箱底部,各喷嘴排列设置在第一水管的靠近水箱的一侧,所述喷嘴与第一水管连通。
作为优选,为了提高淬火设备的自动化程度,所述主体上设有中控箱,所述中控箱的内部设有PLC,所述中控箱上设有显示屏和至少两个控制按键,所述显示屏和各控制按键均与PLC电连接。
作为优选,为了提高盖板的稳定性,所述支撑单元包括限位槽、限位块、弹性绳和支撑杆,所述限位槽与盖板平行,所述限位槽设置在盖板的一侧,所述限位块与限位槽匹配,所述限位块设置在限位槽的内部,所述限位块与限位槽滑动连接,所述限位块通过支撑杆与主体固定连接,所述弹性绳设置在限位槽的内部,所述限位槽的靠近定位块的一端的内壁通过弹性绳与限位块固定连接,所述弹性绳处于拉伸状态。
作为优选,为了提高第二散热管的导热效果,所述第二散热管的形状为S形。
作为优选,为了进一步提高第二散热管的导热效果,所述第二散热管上排列设置有至少两个翅片。
作为优选,为了提高第一散热管的散热效果,所述主体的靠近第一散热管的一侧设有风扇,所述风扇与第一散热管正对设置。
作为优选,为了提高第二散热管的散热效果,所述第二散热管的制作材料均为金属铜。
作为优选,为了提高盖板移动的顺畅度,所述限位槽的内壁上涂有润滑脂。
作为优选,为了提高盖板与主体之间的密封性能,所述主体的靠近盖板的一端的四周周向设置有密封圈,所述主体通过密封圈与盖板密封连接。
作为优选,为了延长水箱的使用寿命,所述水箱的内壁上涂有防腐涂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具有净化功能的高效型淬火设备中,通过冷凝机构可以对气化的淬冷介质进行冷凝,减少了气化到空气中的淬冷介质的数量,提高了淬火设备的实用性,与现有冷凝机构相比,该冷凝机构通过对淬冷介质的冷凝,实现了淬冷介质的回收利用,降低了淬火设备的生产成本,不仅如此,通过散热机构可以对淬冷介质进行散热,降低了淬冷介质的温度,提高了淬冷介质对金属工件的淬火效果,与现有散热机构相比,该散热机构实现了淬冷介质的循环流动,进一步提高了淬冷介质对金属工件的淬火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具有净化功能的高效型淬火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具有净化功能的高效型淬火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具有净化功能的高效型淬火设备的冷凝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具有净化功能的高效型淬火设备的支撑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散热管,2.水箱,3.盖板,4.第一水管,5.支撑杆,6.第一动力泵,7.主体,8.风扇,9.动力绳,10.第二散热管,11.导热管,12.第二动力泵,13.第二水管,14.翅片,15.喷嘴,16.限位槽,17.冷凝板,18.弹性绳,19.限位槽,20.定位块,21.回流管。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一种具有净化功能的高效型淬火设备,包括主体7,所述主体7的顶部设有开口,还包括冷凝机构和两个散热机构,所述冷凝机构设置在主体7的开口处,两个散热机构均设置在冷凝机构上;
通过冷凝机构可以对气化的淬冷介质进行冷凝,减少了气化到空气中的淬冷介质的数量,提高了淬火设备的实用性,不仅如此,通过散热机构可以对淬冷介质进行散热,降低了淬冷介质的温度,提高了淬冷介质对金属工件的淬火效果;
如图2所示,所述冷凝机构包括动力绳9和两个冷凝组件,两个冷凝组件均设置在主体7的开口处,所述动力绳9的两端均与冷凝组件连接;
如图3所示,所述冷凝组件包括盖板3、定位块20、水箱2、冷凝板17、两个支撑单元和至少两个导热管11,两个盖板3的一侧相互抵靠,两个盖板3处于同一平面内,所述盖板3覆盖在主体7的开口处,两个支撑单元分别设置在盖板3的正对的两个,所述盖板3通过两个支撑单元分别与主体7一侧的两端连接,两个定位块20分别设置在两个盖板3的相互靠近的一端的靠近主体7的一侧,所述动力绳9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定位块20固定连接,所述冷凝板17与盖板3平行,所述冷凝板17与盖板3的靠近主体7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水箱2设置在盖板3的远离主体7的一侧,所述水箱2的底部设有开口,所述水箱2的底部与盖板3密封连接,所述导热管11排列设置在水箱2的内部,所述盖板3上设有至少两个贯穿孔,所述贯穿孔的数量与导热管11相等,所述贯穿孔与导热管11一一对应,所述导热管11穿过贯穿孔,所述导热管11与盖板3密封连接,所述导热管11与冷凝板17固定连接;
通过支撑单元提高了两个盖板3的稳定性,通过支撑单元驱动两个盖板3相互远离移动,则使主体7处于打开状态,同时在定位块20的限位作用下,实现了对盖板3开关范围的控制,当操作人员将工件放入主体7内部时,通过工件的重力作用推动连接线9的中部向下移动,则通过连接线9拉动两个盖板3相互靠近移动,通过盖板3将主体7的开口盖住,减少了淬冷介质气化后飞散到空气中的几率,提高了淬火设备的实用性,实际上,水箱2内部注有冷凝水,则通过各导热管11将冷凝板17上的热量传导至冷凝水的内部,降低了冷凝板17的温度,则通过冷凝板17对气化的淬冷介质进行冷凝,之后冷凝后的淬冷介质回流到主体7内部,减少了淬冷介质的消耗,降低了淬火设备的生产成本,当工件取出时,则通过支撑单元驱动两个盖板3相互远离移动,使主体7打开,使工件可以从主体7内部取出;
如图2-3所示,所述散热机构包括第一动力泵6、第一散热管1、第二散热管10、回流管21、第二动力泵12、第二水管13、第一水管4和至少两个喷嘴15,所述第二散热管10设置在水箱2的内部,所述第二散热管10的一端与第一散热管1连通,所述第二散热管10的另一端与主体7的底端的一侧连通,所述第一动力泵6安装在第一散热管1上,所述回流管21的一端与第二散热管10的另一端连通,所述回流管21的另一端穿过盖板3,所述回流管21设置在主体7的内部,所述回流管21与盖板3密封连接,所述第一水管4设置在水箱2的远离主体7的一侧,所述水箱2的靠近第一水管4的一侧设有开口,所述第一水管4的两端均与水箱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水管4的一端与第二水管13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水管13的另一端与第二动力泵12连接,所述第二动力泵12设置在水箱2底部,各喷嘴15排列设置在第一水管4的靠近水箱2的一侧,所述喷嘴15与第一水管4连通;
通过第二动力泵12提供动力,通过第二水管13和第一水管4将水箱2内部的水输送至各喷嘴15处,则通过喷嘴15将冷凝水喷洒到水箱2内部,扩大了冷凝水的散热面积,提高了冷凝水的散热效率,降低了冷凝水的温度,通过第一动力泵6提供动力,通过第一散热管1将主体7内部的淬冷介质通过第二散热管10后从回流管21处回流到主体7内部,同时通过冷凝水吸收第二散热管10内部的热量,实现了对淬冷介质的降温,提高了淬冷介质对工件的淬火效果,同时通过淬冷介质的循环流动,加快了工件四周淬冷介质的流速,提高了淬冷介质对工件的淬火效果。
作为优选,为了提高淬火设备的自动化程度,所述主体7上设有中控箱,所述中控箱的内部设有PLC,所述中控箱上设有显示屏和至少两个控制按键,所述显示屏和各控制按键均与PLC电连接;
PLC即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它采用一类可编程的存储器,用于其内部存储程序,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与算术操作等面向用户的指令,并通过数字或模拟式输入/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其实质是一种专用于工业控制的计算机,其硬件结构基本上与微型计算机相同,一般用于数据的处理以及指令的接收和输出,用于实现中央控制,操作人员通过控制按键发送控制信号给PLC,则通过PLC控制淬火设备运行,同时通过显示屏可以显示淬火设备的工作状态,则提高了淬火设备的自动化程度。
如图4所示,所述支撑单元包括限位槽19、限位块16、弹性绳18和支撑杆5,所述限位槽19与盖板3平行,所述限位槽19设置在盖板3的一侧,所述限位块16与限位槽19匹配,所述限位块16设置在限位槽19的内部,所述限位块16与限位槽19滑动连接,所述限位块16通过支撑杆5与主体7固定连接,所述弹性绳18设置在限位槽19的内部,所述限位槽19的靠近定位块20的一端的内壁通过弹性绳18与限位块16固定连接,所述弹性绳18处于拉伸状态;
在支撑杆5的支撑作用下,提高了限位块16的稳定性,通过限位槽19与限位块16之间的相互限位作用,提高了盖板3的稳定性,同时通过限位块16与限位槽19之间的滑动连接,使盖板3可以沿着限位块16滑动,当工件放入主体7内部时,通过工件的重量拉动动力绳9,则通过动力绳9拉动两个盖板3相互靠近移动,则通过盖板3将主体7的开口盖住,当工件取出时,通过弹性绳18的拉力作用,拉动两个盖板3相互远离移动,则使盖板3打开,使工件可以从主体7内部取出。
作为优选,为了提高第二散热管10的导热效果,所述第二散热管10的形状为S形;
通过S形的第二散热管10增大了第二散热管10的散热面积,提高了第二散热管10的散热效果。
作为优选,为了进一步提高第二散热管10的导热效果,所述第二散热管10上排列设置有至少两个翅片14;
通过翅片14增大了第二散热管10的散热面积,提高了第二散热管10的散热效率,提高了对淬冷介质的降温效率。
作为优选,为了提高第一散热管1的散热效果,所述主体7的靠近第一散热管1的一侧设有风扇8,所述风扇8与第一散热管1正对设置;
通过风扇8加快了第一散热管1四周的空气流速,加快了第一散热管1上热量散发的效率,提高了第一散热管1的散热效果。
作为优选,为了提高第二散热管10的散热效果,所述第二散热管10的制作材料均为金属铜;
由于金属铜具有较好的导热性能,提高了第二散热管10内部的热量散发的效率,提高了对淬冷介质的降温效果。
作为优选,为了提高盖板3移动的顺畅度,所述限位槽19的内壁上涂有润滑脂;
通过润滑脂减小了限位槽19与限位块16之间的摩擦力,提高了盖板3移动的顺畅度。
作为优选,为了提高盖板3与主体7之间的密封性能,所述主体7的靠近盖板3的一端的四周周向设置有密封圈,所述主体7通过密封圈与盖板3密封连接;
通过密封圈减小了盖板3与主体7之间的间隙,提高了盖板3与主体7之间的密封性能,降低了淬火设备内部的淬冷介质气化后进入空气中的几率,同时通过密封圈可以对冷凝板17进行清洁。
作为优选,为了延长水箱2的使用寿命,所述水箱2的内壁上涂有防腐涂层;
通过防腐涂层减缓了水箱2被腐蚀的速度,延长了水箱2的使用寿命。
当操作人员将工件放入主体7内部时,通过工件的重力作用推动两个盖板3相互靠近移动,通过盖板3将主体7的开口盖住,减少了淬冷介质气化后飞散到空气中的几率,提高了淬火设备的实用性,通过冷凝板17对气化的淬冷介质进行冷凝,之后冷凝后的淬冷介质回流到主体7内部,减少了淬冷介质的消耗,降低了淬火设备的生产成本,通过第一动力泵6提供动力,通过第一散热管1将主体7内部的淬冷介质通过第二散热管10后从回流管21处回流到主体7内部,同时通过冷凝水吸收第二散热管10内部的热量,实现了对淬冷介质的降温,提高了淬冷介质对工件的淬火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具有净化功能的高效型淬火设备中,通过冷凝机构可以对气化的淬冷介质进行冷凝,减少了气化到空气中的淬冷介质的数量,提高了淬火设备的实用性,与现有冷凝机构相比,该冷凝机构通过对淬冷介质的冷凝,实现了淬冷介质的回收利用,降低了淬火设备的生产成本,不仅如此,通过散热机构可以对淬冷介质进行散热,降低了淬冷介质的温度,提高了淬冷介质对金属工件的淬火效果,与现有散热机构相比,该散热机构实现了淬冷介质的循环流动,进一步提高了淬冷介质对金属工件的淬火效果。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具有净化功能的高效型淬火设备,包括主体(7),所述主体(7)的顶部设有开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冷凝机构和两个散热机构,所述冷凝机构设置在主体(7)的开口处,两个散热机构均设置在冷凝机构上;
所述冷凝机构包括动力绳(9)和两个冷凝组件,两个冷凝组件均设置在主体(7)的开口处,所述动力绳(9)的两端均与冷凝组件连接;
所述冷凝组件包括盖板(3)、定位块(20)、水箱(2)、冷凝板(17)、两个支撑单元和至少两个导热管(11),两个盖板(3)的一侧相互抵靠,两个盖板(3)处于同一平面内,所述盖板(3)覆盖在主体(7)的开口处,两个支撑单元分别设置在盖板(3)的正对的两个,所述盖板(3)通过两个支撑单元分别与主体(7)一侧的两端连接,两个定位块(20)分别设置在两个盖板(3)的相互靠近的一端的靠近主体(7)的一侧,所述动力绳(9)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定位块(20)固定连接,所述冷凝板(17)与盖板(3)平行,所述冷凝板(17)与盖板(3)的靠近主体(7)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水箱(2)设置在盖板(3)的远离主体(7)的一侧,所述水箱(2)的底部设有开口,所述水箱(2)的底部与盖板(3)密封连接,所述导热管(11)排列设置在水箱(2)的内部,所述盖板(3)上设有至少两个贯穿孔,所述贯穿孔的数量与导热管(11)相等,所述贯穿孔与导热管(11)一一对应,所述导热管(11)穿过贯穿孔,所述导热管(11)与盖板(3)密封连接,所述导热管(11)与冷凝板(17)固定连接;
所述散热机构包括第一动力泵(6)、第一散热管(1)、第二散热管(10)、回流管(21)、第二动力泵(12)、第二水管(13)、第一水管(4)和至少两个喷嘴(15),所述第二散热管(10)设置在水箱(2)的内部,所述第二散热管(10)的一端与第一散热管(1)连通,所述第二散热管(10)的另一端与主体(7)的底端的一侧连通,所述第一动力泵(6)安装在第一散热管(1)上,所述回流管(21)的一端与第二散热管(10)的另一端连通,所述回流管(21)的另一端穿过盖板(3),所述回流管(21)设置在主体(7)的内部,所述回流管(21)与盖板(3)密封连接,所述第一水管(4)设置在水箱(2)的远离主体(7)的一侧,所述水箱(2)的靠近第一水管(4)的一侧设有开口,所述第一水管(4)的两端均与水箱(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水管(4)的一端与第二水管(13)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水管(13)的另一端与第二动力泵(12)连接,所述第二动力泵(12)设置在水箱(2)底部,各喷嘴(15)排列设置在第一水管(4)的靠近水箱(2)的一侧,所述喷嘴(15)与第一水管(4)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净化功能的高效型淬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7)上设有中控箱,所述中控箱的内部设有PLC,所述中控箱上设有显示屏和至少两个控制按键,所述显示屏和各控制按键均与PLC电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净化功能的高效型淬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单元包括限位槽(19)、限位块(16)、弹性绳(18)和支撑杆(5),所述限位槽(19)与盖板(3)平行,所述限位槽(19)设置在盖板(3)的一侧,所述限位块(16)与限位槽(19)匹配,所述限位块(16)设置在限位槽(19)的内部,所述限位块(16)与限位槽(19)滑动连接,所述限位块(16)通过支撑杆(5)与主体(7)固定连接,所述弹性绳(18)设置在限位槽(19)的内部,所述限位槽(19)的靠近定位块(20)的一端的内壁通过弹性绳(18)与限位块(16)固定连接,所述弹性绳(18)处于拉伸状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净化功能的高效型淬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散热管(10)的形状为S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净化功能的高效型淬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散热管(10)上排列设置有至少两个翅片(14)。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净化功能的高效型淬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7)的靠近第一散热管(1)的一侧设有风扇(8),所述风扇(8)与第一散热管(1)正对设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净化功能的高效型淬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散热管(10)的制作材料均为金属铜。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净化功能的高效型淬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19)的内壁上涂有润滑脂。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净化功能的高效型淬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7)的靠近盖板(3)的一端的四周周向设置有密封圈,所述主体(7)通过密封圈与盖板(3)密封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净化功能的高效型淬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2)的内壁上涂有防腐涂层。
CN201911294531.5A 2019-12-16 2019-12-16 一种具有净化功能的高效型淬火设备 Withdrawn CN11102013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94531.5A CN111020138A (zh) 2019-12-16 2019-12-16 一种具有净化功能的高效型淬火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94531.5A CN111020138A (zh) 2019-12-16 2019-12-16 一种具有净化功能的高效型淬火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20138A true CN111020138A (zh) 2020-04-17

Family

ID=702095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94531.5A Withdrawn CN111020138A (zh) 2019-12-16 2019-12-16 一种具有净化功能的高效型淬火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020138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298215A (ja) * 1989-05-12 1990-12-10 Taiho Ind Co Ltd 真空加熱方法及び真空加熱装置
CN102560033A (zh) * 2010-12-23 2012-07-11 江苏丰东热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真空油淬炉油烟回收装置
KR101486909B1 (ko) * 2014-01-29 2015-02-04 주식회사 하이스텐 스테인리스 주조품 고용화 및 표면 광휘 열처리 방법
CN204174242U (zh) * 2014-11-16 2015-02-25 杭州寰润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节能型淬火剂降温装置
CN107641690A (zh) * 2017-09-15 2018-01-30 共同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柱形工件的热处理冷却装置
CN207552380U (zh) * 2017-12-12 2018-06-29 重庆市大足区月明热处理厂 一种余热回收的环保型淬火池
CN208201043U (zh) * 2018-03-27 2018-12-07 山东又工机械工具有限公司 一种批量淬火装置
CN208949346U (zh) * 2018-08-21 2019-06-07 嘉兴市敬德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烟感的淬火油槽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298215A (ja) * 1989-05-12 1990-12-10 Taiho Ind Co Ltd 真空加熱方法及び真空加熱装置
CN102560033A (zh) * 2010-12-23 2012-07-11 江苏丰东热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真空油淬炉油烟回收装置
KR101486909B1 (ko) * 2014-01-29 2015-02-04 주식회사 하이스텐 스테인리스 주조품 고용화 및 표면 광휘 열처리 방법
CN204174242U (zh) * 2014-11-16 2015-02-25 杭州寰润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节能型淬火剂降温装置
CN107641690A (zh) * 2017-09-15 2018-01-30 共同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柱形工件的热处理冷却装置
CN207552380U (zh) * 2017-12-12 2018-06-29 重庆市大足区月明热处理厂 一种余热回收的环保型淬火池
CN208201043U (zh) * 2018-03-27 2018-12-07 山东又工机械工具有限公司 一种批量淬火装置
CN208949346U (zh) * 2018-08-21 2019-06-07 嘉兴市敬德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烟感的淬火油槽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76008A (zh) 一种高效冷液机
CN111020138A (zh) 一种具有净化功能的高效型淬火设备
CN110595225B (zh) 一种高温烟气快速降温的冷凝装置
CN104651581A (zh) 热处理车间余热利用系统
CN112091194A (zh) 一种降温效果好的金属件压铸设备
CN213021016U (zh) 一种电炉水冷装置
CN210411929U (zh) 一种具有余热回收装置的冷床
CN208649386U (zh) 带有吹气组件的小型工件淬火冷却装置
CN211941699U (zh) 双壁波纹管成型机瓦片冷却装置
CN208690210U (zh) 一种热量可回收利用的天然气退火炉
CN214010086U (zh) 一种防尘效果好的风冷换热器用防护装置
CN207333658U (zh) 齿轮箱回油装置及齿轮箱双回油系统
CN112985095A (zh) 一种锅炉高温炉渣再利用环保处理方法
CN109114717A (zh)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装配式机房
CN215764163U (zh) 一种除尘设备用减震机构
CN219827501U (zh) 一种高压电机轴承冷却装置
CN215980149U (zh) 一种冷却塔风机用安装结构
CN215864747U (zh) 一种冷却塔
CN203720757U (zh) 一种大型服务器用的密封箱
CN113932602B (zh) 一种用于快速热压烧结的自动化连续生产装置
CN214276572U (zh) 一种带有废气处理装置的冷却塔
CN213901621U (zh) 一种热镀锌加工用冷却装置
CN220793554U (zh) 一种新材料加工生产用的冷凝装置
CN216523027U (zh) 具有循环冷却功能的辊道炉
CN211963559U (zh) 一种高效的油雾净化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417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