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16584A - 一种汽车空调出风控制方法及控制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空调出风控制方法及控制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16584A
CN111016584A CN201911298662.0A CN201911298662A CN111016584A CN 111016584 A CN111016584 A CN 111016584A CN 201911298662 A CN201911298662 A CN 201911298662A CN 111016584 A CN111016584 A CN 1110165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guide
guide blade
gear
blade assemblies
rot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9866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李杰
秦晓斌
游国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Junsheng Qunying Automobile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Junsheng Qunying Automobile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Junsheng Qunying Automobile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Junsheng Qunying Automobile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29866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016584A/zh
Publication of CN1110165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16584A/zh
Priority to CN202022912404.1U priority patent/CN214138171U/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34Nozzles; Air-diffusers
    • B60H1/3414Nozzles; Air-diffusers with means for adjusting the air stream dire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34Nozzles; Air-diffusers
    • B60H2001/3471Details of actuato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空调出风控制方法,空调出风口处设有一执行器、导风机构,导风机构包括上下导风叶片组件和左右导风叶片组件,上下导风叶片组件由初始位置转动到第一极限位置,再转动到第二极限位置,继续转动回到初始位置,形成一个转动周期T1;左右导风叶片组件由初始位置转动到第三极限位置,再转动到第四极限位置,继续转动回到初始位置,形成一个转动周期T2;通过一执行器同时带动上下导风叶片组件及左右导风叶片组件的转动,并且转动周期T1=2nT2或转动周期T2=2nT1,其中,n为正整数;上下导风叶片组件的转动角度和左右导风叶片组件的转动角度相耦合。本发明控制方便,降低了成本,导风效果好。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空调出风控制机构。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空调出风控制方法及控制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空调出风控制方法及控制机构。
背景技术
汽车空调出风口是汽车必备的部件之一,为满足不同身高、不同体型、不同习惯的驾驶员对温度的要求,空调出风口沿旋转中心旋转以获得习惯的风速与温度。目前市场上汽车空调出风口分为两类。一类是纯手动控制风向,该类产品分别控制上下导风叶片组件、左右导风叶片组件、风门等部件实现风向调节。这类方案技术简单成熟,缺点是不能满足汽车内部控制模式在往智能化,电动化发展趋势的需要。二类是多执行器电动出风口,其原理是每个电动执行器是分别控制上下导风叶片组件、左右导风叶片组件、风门,该类出风口缺陷是成本相对高昂。原因是因为功能性要求,上下导风叶片组件、左右导风叶片组件、风门组件是需要相对独立的执行器来控制,以上为例,就需要三个执行器。然而多个执行器的成本占这类电动出风口的总成本的比重较大,导致电动出风口难以进入中低档汽车,而且现有的上下导风叶片组件和左右导风叶片组件是分别进行转动的,上下导风叶片组件的转动和左右导风叶片组件的转动并无联系,导致上下导风叶片组件和左右导风叶片组件同时转动时,导风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汽车空调出风控制方法及控制机构,通过单个执行器同时控制上下导风叶片组件和左右导风叶片组件转动,控制方便,降低了成本,而且上下导风叶片组件和左右导风叶片组件转动角度耦合,导风效果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空调出风控制方法,空调出风口处设有一执行器、导风机构,所述导风机构包括上下导风叶片组件和左右导风叶片组件,
其中,上下导风叶片组件由初始位置转动到第一极限位置,再转动到第二极限位置,继续转动回到初始位置,形成一个转动周期T1;所述左右导风叶片组件由初始位置转动到第三极限位置,再转动到第四极限位置,继续转动回到初始位置,形成一个转动周期T2
通过一执行器同时带动上下导风叶片组件及左右导风叶片组件的转动,并且转动周期T1=2nT2或转动周期T2=2nT1,其中,n为正整数;
所述上下导风叶片组件的转动角度和所述左右导风叶片组件的转动角度相耦合后使得所述空调出风口处的出风风向沿着设定的路径依序进行以实现对驾乘人员各个部位的吹风要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的控制方法,通过一个执行器同时控制上下导风叶片组件和左右导风叶片组件转动,控制方便,能够有效降低成本,而且通过将上下导风叶片组件的转动周期T1与左右导风叶片组件的转动周期T2设定对应关系,T1=2nT2或T2=2nT1,使得同一时间下所述上下导风叶片组件的转动角度和左右导风叶片组件的转动角度耦合,使得上下导风叶片组件和左右导风叶片组件配合后的导风效果好,所述空调出风口处的出风风向沿着设定的路径依序进行以实现对驾乘人员各个部位的吹风要求。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空调出风口处的出风风向沿着大致呈“8”形设定的路径依序进行以实现对驾乘人员各个部位的吹风要求。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设定路径沿X轴和Y轴对称设置。
一种基于上述的汽车空调出风控制方法所采用的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执行器、传动机构;所述执行器用于提供动力输出;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带动所述上下导风叶片组件转动的第一传动部、带动所述左右导风叶片组件转动的第二传动部;且所述第一传动部的输出角速度与所述第二传动部的输出角速度之间比例关系为1:2n或2n:1。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传动部或第二传动部上传动连接有换向组件,当所述执行器单向转动时,通过换向组件使得所述上下导风叶片组件上下往复转动或者通过换向组件使得所述左右导风叶片组件左右往复转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传动部或第二传动部传动连接有平面转换组件,所述平面转换组件的输入端作用力和输出端作用力的作用方向相垂直,所述平面转换组件包括第一伞齿轮和与第一伞齿轮相啮合的第二伞齿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换向组件包括连杆、齿条和第一换向齿轮,所述连杆的一端偏心转动设置于第二伞齿轮上,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齿条连接,所述第一换向齿轮与所述齿条连接,且所述第一换向齿轮与所述上下导风叶片组件或所述左右导风叶片组件传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换向组件包括第二换向齿轮和齿轮框,所述第二伞齿轮与所述第二换向齿轮为双联齿轮,所述第二换向齿轮转动设置于齿轮框内,所述齿轮框左侧内侧设有与所示第二换向齿轮配合的左侧齿,所述齿轮框右侧内侧设有与所述第二换向齿轮配合的右侧齿,所述第二换向齿轮为半齿轮,所述第二换向齿轮转动设置于齿轮框内,所述齿轮框通过传动组件与所述上下导风叶片组件或所述左右导风叶片组件传动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导风机构的转动周期图。
图2是本发明的导风机构导风路径图。
图3是本发明的控制机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控制机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传动机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驱动臂和风门配合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另一角度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下导风叶片组件;2、左右导风叶片组件;3、执行器;4、传动机构;41、第一传动部;411、第一输出齿轮;412、主动齿轮;413、过渡齿轮;414、第二联动齿轮;42、第二传动部;421、第一联动齿轮;422、第二输出齿轮;4221、第一半齿轮;422、第二半齿轮;43、平面转换组件;431、第一伞齿轮;4311、端头;432、第二伞齿轮;44、换向组件;441、连杆;442、齿条;443;第一换向齿轮;444、第二换向齿轮;445、齿轮框;4451、左侧齿;4452、右侧齿;4453、外侧齿;446、传动齿轮;447、连接齿轮;5、风门;6、驱动臂;61、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阐释。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汽车空调出风控制方法,空调出风口处设有执行器、导风机构,所述导风机构包括上下导风叶片组件和左右导风叶片组件,上下导风叶片组件包括多个横向平行设置的叶片,左右导风叶片组件包括多个竖向平行设置的叶片,上下导风叶片组件和左右导风叶片组件由同一执行器同时带动转动,其中,上下导风叶片组件由初始位置转动到第一极限位置,再转动到第二极限位置,继续转动回到初始位置,形成一个转动周期T1;就本实施例而言,上下导风叶片组件中的叶片位于水平状态时为初始位置,上下导风叶片组件中的叶片向上转动到极限位置时为第一极限位置,上下导风叶片组件中的叶片向下转动到极限位置时为第二极限位置。
所述左右导风叶片组件由初始位置转动到第三极限位置,再转动到第四极限位置,继续转动回到初始位置,形成一个转动周期T2;就本实施例而言,上左右导风叶片组件中的叶片位于竖向状态时为初始位置,左右导风叶片组件中的叶片向左转动到极限位置时为第三极限位置,左右导风叶片组件中的叶片向右转动到极限位置时为第四极限位置。
T1=2nT2或T2=2nT1,其中,n为正整数,所述上下导风叶片组件的转动角度和所述左右导风叶片组件的转动角度相耦合后使得所述空调出风口处的出风风向沿着设定的路径依序进行以实现对驾乘人员各个部位的吹风要求。
本发明的控制方法,通过一个执行器同时控制上下导风叶片组件和左右导风叶片组件转动,控制方便,能够有效降低成本,而且通过将上下导风叶片组件的转动周期T1与左右导风叶片组件的转动周期T2设定对应关系,T1=2nT2或T2=2nT1,使得同一时间下所述上下导风叶片组件的转动角度和左右导风叶片组件的转动角度耦合,实现出风口的风向沿着设定的路径进行导向,使得上下导风叶片组件和左右导风叶片组件配合后的导风效果好,使得所述空调出风口处的出风风向沿着设定的路径依序进行以实现对驾乘人员各个部位的吹风要求。
参见图1和图2所示,就T1=2T2时,具体而言,在出风口的一个循环内,上下导风叶片组件和左右导风叶片组件的工作过程如下:
上下导风叶片组件由初始位置向上转动到第一极限位置,左右导风叶片组件先由初始位置向左转动到第三极限位置,再由第三极限位置向右回转至初始位置;
上下导风叶片组件由第一极限位置向下转动到初始位置时,左右导风叶片组件由初始位置向右转动至第四极限位置,再由第四极限位置向左回转至初始位置,此时左右导风叶片组件完成第一个转动周期T2
上下导风叶片组件由初始位置向下转动到第二极限位置时,左右导风叶片组件由初始位置向左转动到第三极限位置,再由第三极限位置向右回转至初始位置;
上下导风叶片组件由第二极限位置向上转动到初始位置时,此时上下导风叶片组件完成一个转动周期T1,左右导风叶片组件由初始位置向右转动至第四极限位置,再由第四极限位置向左回转至初始位置,此时左右导风叶片组件完成第二个转动周期T2;使得T1=2T2,即上下导风叶片组件完成一个转动周期,左右导风叶片组件完成两个转动周期。
上下导风叶片组件完成一个转动周期,左右导风叶片组件完成两个转动周期为一个循环,在一个循环内,分为A至H八个阶段;
A.当左右导风叶片组件在第一个转动周期内,左右导风叶片组件先由初始位置向左转动到第三极限位置时,上下导风叶片组件由初始位置向上转动,此时左右导风叶片组件和上下导风叶片组件配合,使得空调出风口的风向由初始位置向左上方移动到左第一极限位置;
B.当左右导风叶片组件在第一个转动周期内,左右导风叶片组件先由第三极限位置向右转动到初始位置时,上下导风叶片组件继续向上转动到第一极限位置,此时左右导风叶片组件和上下导风叶片组件配合,使得空调出风口的风向由左第一极限位置向右移动到正第一极限位置;
C.当左右导风叶片组件在第一个转动周期内,左右导风叶片组件由初始位置向右转动到第四极限位置时,上下导风叶片组件由第一极限位置向下转动,此时左右导风叶片组件和上下导风叶片组件配合,使得空调出风口的风向由正第一极限位置向右移动到右第一极限位置;
D.当左右导风叶片组件在第一个转动周期内,左右导风叶片组件由第四极限位置向左转动到初始位置时,上下导风叶片组件继续向下转动转动到初始位置,此时左右导风叶片组件和上下导风叶片组件配合,使得空调出风口的风向由右第一极限位置向左下方移动到初始位置,此时左右导风叶片组件完成一个转动周期;
E.当左右导风叶片组件在第二个转动周期内,左右导风叶片组件先由初始位置向左转动到第三极限位置时,上下导风叶片组件由初始位置向下转动,此时左右导风叶片组件和上下导风叶片组件配合,使得空调出风口的风向由初始位置向左下方移动到左第二极限位置;
F.当左右导风叶片组件在第二个转动周期内,左右导风叶片组件先由第三极限位置向右转动到初始位置时,上下导风叶片组件继续向下转动到第二极限位置,此时左右导风叶片组件和上下导风叶片组件配合,使得空调出风口的风向由左第二极限位置向右移动到正第二极限位置;
G.当左右导风叶片组件在第二个转动周期内,左右导风叶片组件由初始位置向右转动到第四极限位置时,上下导风叶片组件由第一极限位置向上转动,此时左右导风叶片组件和上下导风叶片组件配合,使得空调出风口的风向由正第二极限位置向右移动到右第二极限位置;
H.当左右导风叶片组件在第二个转动周期内,左右导风叶片组件由第四极限位置向左转动到初始位置时,上下导风叶片组件继续向下转动转动到初始位置,此时左右导风叶片组件和上下导风叶片组件配合,使得空调出风口的风向由右第二极限位置向左上方移动到初始位置。
此时左右导风叶片组件完成两个转动周期,上下导风叶片组件完成一个转动周期,出风口的行径路径完成一个循环,出风口的行径路径为由初始位置向左上方移动到左第一极限位置,由左第一极限位置向右移动到正第一极限位置,由正第一极限位置向右移动到右第一极限位置,由右第一极限位置向左下方移动到初始位置,由初始位置向左下方移动到左第二极限位置,由左第二极限位置向右移动到正第二极限位置,由正第二极限位置向右移动到右第二极限位置,由右第二极限位置向左上方移动到初始位置。
所述空调出风口处的出风风向沿着大致呈“8”形设定的路径依序进行以实现对驾乘人员各个部位的吹风要求。吹风面积大,能够吹到乘坐人员的约肩部胸部位置、头部位置、髋部腰部位置等,吹风效果好。而且所述设定路径沿X轴和Y轴对称设置,使得出风均匀,出风效果好。
参见图3至图6所示,一种基于上述的汽车空调出风控制方法的控制机构,包括执行器3、传动机构4;所述执行器3用于提供动力输出;本实施例中,执行器3为电机,通过上下导风叶片组件1的上下转动对空调出风进行导向,通过左右导风叶片组件2的左右旋转对空调出风进行导向;上下导风叶片组件1和左右导风叶片组件2均转动设置于安装壳内。
所述传动机构4包括第一传动部41、第二传动部42、换向组件44,所述执行器3通过第一传动部41带动所述上下导风叶片组件1转动,所述执行器3通过第二传动部42带动所述左右导风叶片组件2转动,所述第一传动部41或第二传动部42上传动连接有平面转换组件43,所述平面转换组件43的输入端作用力和输出端作用力的作用方向相垂直,通过设置平面转换组件43,使得一个执行器3能够同时带动所述上下导风叶片组件1转动和左右导风叶片组件2转动。
所述换向组件44与所述第一传动部41或第二传动部42传动连接,当所述执行器3单向转动时,通过换向组件44使得所述上下导风叶片组件1上下往复转动或者通过换向组件44使得所述左右导风叶片组件2左右往复转动。所述第一传动部41的输出角速度与所述第二传动部42的输出角速度之间比例关系为1:2n或2n:1,使得上下导风叶片组件1的转动周期T1和左右导风叶片组件2的转动周期T2之间的关系为:T1=2nT2或T2=2nT1,其中,n为正整数,所述上下导风叶片组件1的转动角度和所述左右导风叶片组件2的转动角度相耦合后使得所述空调出风口处的出风风向沿着设定的路径依序进行以实现对驾乘人员各个部位的吹风要求。
本发明的控制机构,同一执行器3通过传动机构4同时带动上下导风叶片组件1转动和左右导风叶片组件2转动,使得上下导风叶片组件1和左右导风叶片组件2的转动角度相耦合,实现出风口的风向沿着设定的路径进行导向,从而使得上下导风叶片组件1和左右导风叶片组件2配合后的导风效果好,使得所述空调出风口处的出风风向沿着设定的路径依序进行以实现对驾乘人员各个部位的吹风要求。
具体而言,所述执行器3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输出齿轮411,所述第一传动部41包括与第一输出齿轮411啮合的主动齿轮412,所述主动齿轮412通过传动轴与所述上下导风叶片组件1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部42包括与第一输出齿轮411啮合的第一联动齿轮421,所述主动齿轮412的齿牙数与所述第一联动齿轮421的齿牙数不同;所述第一联动齿轮421通过所述平面转换组件43和所述换向组件44与所述左右导风叶片组件2传动连接。
本实施例中,平面转换组件43包括第一伞齿轮431和与第一伞齿轮431相啮合的第二伞齿轮432,其中第一伞齿轮431与第一联动齿轮421为双联齿轮,第二伞齿轮432与换向组件44传动连接。
所述执行器3带动所述第一输出齿轮411转动,所述第一输出齿轮411带动主动齿轮412和第一联动齿轮421转动,所述主动齿轮412通过传动轴带动所述上下导风叶片组件1上下转动,从而实现导风,同时第一联动齿轮421转动带动所述第一伞齿轮431转动,第一伞齿轮431与第二伞齿轮432啮合,从而改变执行器3驱动力的作用方向,使得第二伞齿轮432能够通过所述换向组件44与所述左右导风叶片组件2传动连接。
所述主动齿轮412的齿牙数与所述第一联动齿轮421的齿牙数不同,使得主动齿轮412和第一联动齿轮421的转速不同。
本实施例中,所述换向组件44包括连杆441、齿条442和第一换向齿轮443,所述连杆441的一端偏心转动设置于第二伞齿轮432上,所述连杆441的另一端与所述齿条442连接,所述第一换向齿轮443与所述齿条442连接,且所述第一换向齿轮443与所述左右导风叶片组件2传动连接。
工作时,所述第二伞齿轮432转动,带动连杆441摆动,通过连杆441的摆动带动齿条442的往复移动,通过齿条442的往复移动,从而使得第一换向齿轮443的往复转动,第一换向齿轮443往复转动带动所述左右导风叶片组件2连续左右转动,通过换向组件44,当第二伞齿轮432单向转动时,所述左右导风叶片组件2连续左右转动,使得上下导风叶片组件1的转动周期和左右导风叶片组件2的转动周期不同,使得同一时间下所述上下导风叶片组件1的转动角度和左右导风叶片组件2的转动角度耦合,实现出风口的风向沿着设定的路径进行导向,使得上下导风叶片组件1和左右导风叶片组件2配合后的导风效果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还包括风门5,所述传动机构4通过驱动臂6与所述风门5传动连接,所述传动机构4在一角度范围内旋转时,所述传动机构4与驱动臂6联接,以驱动所述第一风门5旋转;而当所述传动机构4旋转超过所述角度范围时,所述传动机构4与驱动臂6断开联接。具体而言,所述驱动臂6上设有卡槽61,所述第一伞齿轮431上设有与所述卡槽61配合的端头4311,当所述第一伞齿轮431在所述角度范围内旋转时,所述端头4311卡设于所述卡槽61内,以使得所述传动机构4与所述驱动臂6联接,使得执行器3能够同时带动风门5转动,更加降低了成本。当所述第一伞齿轮431不在预设的角度范围内旋转时,所述端头4311脱离所述卡槽61,使得驱动臂6与第一伞齿轮431断开连接,此时所述传动机构4不会影响风门5的转动。
参见图7至图9所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其主体结构与上述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第一传动部41包括过渡齿轮413、第二联动齿轮414,所述第二执行器3包括与执行器3传动连接的第二输出齿轮422,所述执行器3通过所述第二输出齿轮422与所述左右导风叶片组件2传动连接,所述过渡齿轮413与所述第二输出齿轮422啮合,所述第二联动齿轮414与所述过渡齿轮413啮合,所述第二联动齿轮414通过所述平面转换组件43和所述换向组件44与所述上下导风叶片组件1传动连接。
所述执行器3带动第二输出齿轮422转动,第二输出齿轮422带动所述左右导风叶片组件2转动,同时第二输出齿轮422带动过渡齿轮413转动,过渡齿轮413带动第二联动齿轮414转动,第二联动齿轮414带动所述第一伞齿轮431传动连接,第一伞齿轮431与第二伞齿轮432啮合,从而改变执行器3驱动力的作用方向,使得第二伞齿轮432能够通过所述换向组件44与所述上下导风叶片组件1传动连接。
所述第二输出齿轮422包括通过连接轴连接的第一半齿轮4221和第二半齿轮422,所述第一半齿轮4221的齿牙和第二半齿轮422的齿牙相错设置,其中第一半齿轮4221与执行器3传动连接,第二半齿轮422通过连接轴与左右导风叶片组件2传动连接,所述过渡齿轮413包括通过连接轴连接的第一变速齿轮和第二变速齿轮,其中第一变速齿轮与所述第一半齿轮4221啮合,所述第二变速齿轮与所述第二半齿轮422啮合,所述第二变速齿轮与所述第二联动齿轮414啮合。
由于第一半齿轮4221的齿牙和第二半齿轮422的齿牙相错设置,当执行器3带动所述第二输出齿轮422转动时,第一半齿轮4221与第一变速齿轮啮合或第二半齿轮422与第二变速齿轮啮合,从而使得过渡齿轮413实现变速,使得左右导风叶片组件2的转动周期不同。
本实施例中,所述换向组件44包括第二换向齿轮444和齿轮框445,所述第二伞齿轮432与所述第二换向齿轮444为双联齿轮,所述第二换向齿轮444转动设置于齿轮框445内,所述齿轮框445左侧内侧设有与所示第二换向齿轮444配合的左侧齿4451,所述齿轮框445右侧内侧设有与所述第二换向齿轮444配合的右侧齿4452,所示第二换向齿轮444为半齿轮,所述第二换向齿轮444转动设置于齿轮框445内,所述齿轮框445通过传动组件与所述上下导风叶片组件1传动连接。
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传动齿轮446和与所述传动齿轮446啮合的连接齿轮447,所述齿轮框445的外侧设有与所述传动齿轮446相啮合的外侧齿4453,所述连接齿轮447与所述上下导风叶片组件1传动连接。
工作时,第二伞齿轮432转动,带动第二换向齿轮444转动,第二换向齿轮444单向转动时,第二换向齿轮444与齿轮框445左侧齿4451相啮合,使得齿轮框445上升或下降,第二换向齿轮444继续转动与齿轮框445右侧齿4452相啮合,使得齿轮框445换向,由原来的上升状态变为下降状态或由原来的下降状态变为上升状态,齿轮框445移动的过程中,通过外侧齿4453与传动齿轮446相配合,带动传动齿轮446转动,传动齿轮446通过连接齿轮447带动所述上下导风叶片组件1转动,由于第二换向齿轮444在单向转动时,能够带动所述齿轮框445上下移动,因此能够使得传动齿轮446往复转动,以使得所述左右导风叶片组件2连续左右转动,使得上下导风叶片组件1的转动周期和左右导风叶片组件2的转动周期不同,使得同一时间下所述上下导风叶片组件1的转动角度和左右导风叶片组件2的转动角度耦合,实现出风口的风向沿着设定的路径进行导向,使得上下导风叶片组件1和左右导风叶片组件2配合后的导风效果好。
此外,本实施例中,取消了风门结构,也相依内的取消了驱动风门的结构,本实施例中,通过控制左右导风叶片组件的转动角度,从而实现关闭空调出风口。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发明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发明专利申请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汽车空调出风控制方法,空调出风口处设有一执行器、导风机构,所述导风机构包括上下导风叶片组件和左右导风叶片组件,
其中,上下导风叶片组件由初始位置转动到第一极限位置,再转动到第二极限位置,继续转动回到初始位置,形成一个转动周期T1;所述左右导风叶片组件由初始位置转动到第三极限位置,再转动到第四极限位置,继续转动回到初始位置,形成一个转动周期T2
其特征在于:通过一执行器同时带动上下导风叶片组件及左右导风叶片组件的转动,并且转动周期T1=2nT2或转动周期T2=2nT1,其中,n为正整数;
所述上下导风叶片组件的转动角度和所述左右导风叶片组件的转动角度相耦合后使得所述空调出风口处的出风风向沿着设定的路径依序进行以实现对驾乘人员各个部位的吹风要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空调出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出风口处的出风风向沿着大致呈“8”形设定的路径依序进行以实现对驾乘人员各个部位的吹风要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空调出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定的路径沿X轴和Y轴对称设置。
4.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汽车空调出风控制方法所采用的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执行器(3);所述执行器(3)用于提供动力输出;
传动机构(4);所述传动机构(4)包括带动所述上下导风叶片组件(1)转动的第一传动部(41)、带动所述左右导风叶片组件(2)转动的第二传动部(42);且所述第一传动部(41)的输出角速度与所述第二传动部(42)的输出角速度之间比例关系为1:2n或2n: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空调出风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传动部(41)或第二传动部(42)上传动连接有换向组件(44),当所述执行器(3)单向转动时,通过换向组件(44)使得所述上下导风叶片组件(1)上下往复转动或者通过换向组件(44)使得所述左右导风叶片组件(2)左右往复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汽车空调出风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部(41)或第二传动部(42)传动连接有平面转换组件(43),所述平面转换组件(43)的输入端作用力和输出端作用力的作用方向相垂直,所述平面转换组件(43)包括第一伞齿轮(431)和与第一伞齿轮(431)相啮合的第二伞齿轮(43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汽车空调出风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组件(44)包括连杆(441)、齿条(442)和第一换向齿轮(443),所述连杆(441)的一端偏心转动设置于第二伞齿轮(432)上,所述连杆(441)的另一端与所述齿条(442)连接,所述第一换向齿轮(443)与所述齿条(442)连接,且所述第一换向齿轮(443)与所述上下导风叶片组件(1)或所述左右导风叶片组件(2)传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汽车空调出风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组件(44)包括第二换向齿轮(444)和齿轮框(445),所述第二伞齿轮(432)与所述第二换向齿轮(444)为双联齿轮,所述第二换向齿轮(444)转动设置于齿轮框(445)内,所述齿轮框(445)左侧内侧设有与所示第二换向齿轮(444)配合的左侧齿(4451),所述齿轮框(445)右侧内侧设有与所述第二换向齿轮(444)配合的右侧齿(4452),所述第二换向齿轮(444)为半齿轮,所述第二换向齿轮(444)转动设置于齿轮框(445)内,所述齿轮框(445)通过传动组件与所述上下导风叶片组件(1)或所述左右导风叶片组件(2)传动连接。
CN201911298662.0A 2019-12-17 2019-12-17 一种汽车空调出风控制方法及控制机构 Withdrawn CN11101658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98662.0A CN111016584A (zh) 2019-12-17 2019-12-17 一种汽车空调出风控制方法及控制机构
CN202022912404.1U CN214138171U (zh) 2019-12-17 2020-12-08 一种汽车空调出风控制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98662.0A CN111016584A (zh) 2019-12-17 2019-12-17 一种汽车空调出风控制方法及控制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16584A true CN111016584A (zh) 2020-04-17

Family

ID=7021012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98662.0A Withdrawn CN111016584A (zh) 2019-12-17 2019-12-17 一种汽车空调出风控制方法及控制机构
CN202022912404.1U Active CN214138171U (zh) 2019-12-17 2020-12-08 一种汽车空调出风控制机构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912404.1U Active CN214138171U (zh) 2019-12-17 2020-12-08 一种汽车空调出风控制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11016584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31069A (zh) * 2020-07-13 2020-10-02 宁波均胜群英汽车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风门结构及使用其的汽车空调出风口
CN114110950A (zh) * 2021-11-29 2022-03-01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4347760A (zh) * 2022-03-17 2022-04-15 宁波均胜群英汽车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单叶片圆形出风口
WO2023274235A1 (en) * 2021-06-28 2023-01-05 Shanghai Yanfeng Jinqiao Automotive Trim Systems Co., Ltd. Component for vehicle interior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15583B (zh) * 2021-11-01 2022-06-10 宁波均胜群英汽车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传动机构及使用其的空调出风口
CN114834217B (zh) * 2022-06-30 2022-09-23 宁波均胜群英汽车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空调出风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52519A (ja) * 1995-08-11 1997-02-25 Toyoda Gosei Co Ltd 車両用送風方向調整装置
DE202012100086U1 (de) * 2012-01-11 2012-02-27 Dr. Schneider Kunststoffwerke Gmbh Einrichtung zum Verstellen von Lamellen einer Lüftungseinrichtung
CN107000547A (zh) * 2014-12-11 2017-08-01 利富高(韩国)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的通风装置
CN108638802A (zh) * 2018-06-25 2018-10-12 上美塑胶(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扫风汽车出风口
CN110103677A (zh) * 2019-06-10 2019-08-09 上海延锋金桥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 出风口及包括其的车辆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52519A (ja) * 1995-08-11 1997-02-25 Toyoda Gosei Co Ltd 車両用送風方向調整装置
DE202012100086U1 (de) * 2012-01-11 2012-02-27 Dr. Schneider Kunststoffwerke Gmbh Einrichtung zum Verstellen von Lamellen einer Lüftungseinrichtung
CN107000547A (zh) * 2014-12-11 2017-08-01 利富高(韩国)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的通风装置
CN108638802A (zh) * 2018-06-25 2018-10-12 上美塑胶(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扫风汽车出风口
CN110103677A (zh) * 2019-06-10 2019-08-09 上海延锋金桥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 出风口及包括其的车辆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31069A (zh) * 2020-07-13 2020-10-02 宁波均胜群英汽车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风门结构及使用其的汽车空调出风口
WO2023274235A1 (en) * 2021-06-28 2023-01-05 Shanghai Yanfeng Jinqiao Automotive Trim Systems Co., Ltd. Component for vehicle interior
CN114110950A (zh) * 2021-11-29 2022-03-01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4347760A (zh) * 2022-03-17 2022-04-15 宁波均胜群英汽车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单叶片圆形出风口
CN114347760B (zh) * 2022-03-17 2022-06-07 宁波均胜群英汽车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单叶片圆形出风口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138171U (zh) 2021-09-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55658B (zh) 一种汽车空调出风控制机构
CN214138171U (zh) 一种汽车空调出风控制机构
CN212538048U (zh) 一种空调及其空调前面板的驱动装置
CN209920991U (zh) 一种半隐藏式自动出风口结构
CN106352405A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的移动门组件及空调室内机
CN213892116U (zh) 汽车空调电动出风口的控制机构
CN209634228U (zh) 一种隐藏式自动出风口结构
CN111169255B (zh) 汽车空调出风口
CN112549912B (zh) 一种汽车空调出风口的叶片运动方法及所采用的装置
CN209441151U (zh) 一种叶片隐藏式电机驱动汽车空调出风口
CN212073611U (zh) 一种新型汽车空调电动出风口调节结构
CN113669891B (zh) 导风板控制机构以及空调装置
CN208557536U (zh) 一种储物空间双开门结构及机器人
CN207481619U (zh) 一种汽车空调风门控制装置
CN218627239U (zh) 一种柔性线体闭环驱动的导轨及空调器
CN212685177U (zh) 一种汽车空调风门连杆防脱结构
CN206398855U (zh) 空调器
CN110303951A (zh) 一种智能驾驶汽车内部空间自由变换系统
CN110864444A (zh) 一种多重摇摆式出风设备
CN220187076U (zh) 一种导风板组件以及空调
WO2024061156A1 (zh) 一种汽车的空调出风装置及汽车
CN212473024U (zh) 一种汽车空调电动出风口
CN220407525U (zh) 一种全向移动的激光加工机器人
CN220923761U (zh) 一种可变叶片出风口结构
CN218966630U (zh) 一种汽车空调出风口摆风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417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