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38048U - 一种空调及其空调前面板的驱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调及其空调前面板的驱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38048U
CN212538048U CN202022137385.XU CN202022137385U CN212538048U CN 212538048 U CN212538048 U CN 212538048U CN 202022137385 U CN202022137385 U CN 202022137385U CN 212538048 U CN212538048 U CN 2125380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rod
front panel
lifting mechanism
lifting
dr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13738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小平
唐清生
林勇进
陈伟健
贾其领
吴雪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Linkage All Thing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Interne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Interne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Interne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13738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380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380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380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调及其空调前面板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与中框前端面连接的升降机构和分别与升降机构和前面板连接的前后移动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带动前后移动机构升降移动,所述前后移动机构随升降机构的升降移动被动式调节前面板的前后位置,或者,所述前后移动机构主动式调节前面板的前后位置。本实用新型通过前面板相对于前端面前后移动和前面板相对于前端面上下移动,使前面板实现风速的控制,降低内部结构的改变,减少研发和产品成本,可控性强;并且,结构简单,稳定性强,适用具有前面板的空调中。

Description

一种空调及其空调前面板的驱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调及其空调前面板的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空调即空气调节器(Air Conditioner)。是指用人工手段,对建筑或构筑物内环境空气的温度、湿度、流速等参数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设备。
一般而言,空调将制冷或制热后的风通过出风口吹出,其风量(风速)是由空调内部结构调节,以实现风量调节,如柔风、小风、正常风、大风等,然而,正常空调设备需要在柔风(或最低风速)基础上进一步调整风量,可通过设计更精准复杂的风量调节结构实现,但是存在成本高,容易损坏,耗电量大的问题。
当然,也可以再空调出风口处设置一前面板,以实现出风口吹出的风进行分流,在前面板的系统阻力下降低出风风量,或将风量又其他方向(上下左右四个方向)吹出。然而,在前面板与空调中壳之间的空间较小,普通驱动结构难以实现前面板在空调前端面上前后上下移动,且结构复杂,容易导致生产成本高、安装工艺复杂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空调及其空调前面板的驱动装置,解决在前面板与空调中壳之间的空间较小,普通驱动结构难以实现前面板在空调前端面上前后上下移动,且结构复杂,容易导致生产成本高、安装工艺复杂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空调前面板的驱动装置,空调包括中框,以及可在中框前端面运动的前面板,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与中框前端面连接的升降机构和分别与升降机构和前面板连接的前后移动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带动前后移动机构升降移动,所述前后移动机构随升降机构的升降移动被动式调节前面板的前后位置,或者,所述前后移动机构主动式调节前面板的前后位置。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中框上设有第一出风口,所述前面板在驱动装置带动下与中框前端面之间形成出风风道,所述第一出风口吹出的风进入出风风道中,所述前面板在驱动装置带动下调节出风风道的空间大小以控制出风风道的进风量。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前后移动机构包括连杆,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固设在中框上且设有轨道的轨道块,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与升降机构和前面板连接,所述连杆还包括一安装部并与轨道块的轨道滑动连接,所述连杆在升降机构的升降带动下沿着轨道的轨迹调整其前端的前后位置,以控制前面板在升降过程中的前后位置。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连杆的后端与升降机构的升降端转动连接,其前端与前面板转动连接,其安装部与轨道滑动连接,所述连杆在升降机构带动下沿着轨道的轨迹调节切斜度及高度,从而实现前面板相对于中框前端面前后移动和升降移动。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轨道块的轨道为多段线形状。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前后移动机构包括连杆和设置在升降机构升降端上的第一驱动电机,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驱动电机和前面板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驱动连杆后端旋转,调整连杆前端的前后位置,以控制前面板的前后位置。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前后移动机构包括连杆和设置在升降机构固定端上的第一限位结构,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与升降机构和前面板连接,所述第一限位结构的限位部卡设在连杆的下端,所述连杆在升降机构的升降带动下与限位部配合产生相应的角度旋转,调整连杆前端的前后位置,以控制前面板在升降过程中的前后位置。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前后移动机构包括连杆和活动顶杆,所述活动顶杆通过弹簧与升降机构固定端连接,其还与连杆的安装部转动连接,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与升降机构和前面板连接,所述连杆在升降机构的升降带动下与活动顶杆转动配合,绕着与活动顶杆的转动连接处旋转调整连杆前端的前后位置,以控制前面板在升降过程中的前后位置。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前后移动机构包括设置在升降机构升降端的第二驱动电机和与前面板连接的导向齿条,所述第二驱动电机上设有与导向齿条啮合的第二转动齿轮,调整前面板的前后位置。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前后移动机构的连杆至少设有两个,且至少两个连杆上下位置设置。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与前后移动机构连接的支撑架,所述前后移动机构通过支撑架与前面板连接,以通过带动支撑架运动从而带动前面板运动。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作为固定端的安装板和作为升降端的滑块,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第三驱动电机,且所述第三驱动电机上设有第一转动齿轮,所述滑块上设有与第一转动齿轮啮合的齿条。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安装板与滑块卡之间设有滑轨和滑槽。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作为固定端的安装板和作为升降端的滑块,所述滑块上设有第二限位结构,所述第二限位结构为构成上限位边和下限位边的限位槽,所述连杆转动设置在限位槽中且绕着转动轴在上限位边和下限位边之间上下摆动。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支撑架的底部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在未受压时凸出支撑架的底部,且在受压时压回支撑架内。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空调,包括中框和可在中框前端面运动的前面板,还包括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设置有至少一个且设置在中框前端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升降机构带动前后移动机构和支撑架升降移动,且前后移动机构随升降机构的升降移动被动式调节前面板的前后位置,或主动式调节前面板的前后位置,前面板相对于前端面前后移动和前面板相对于前端面上下移动,使前面板实现风速的控制,降低内部结构的改变,减少研发和产品成本,可控性强;并且,结构简单,稳定性强,适用具有前面板的空调中。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有驱动装置的空调的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有驱动装置的空调的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前后移动机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前后移动机构实施例一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前后移动机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前后移动机构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前后移动机构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前后移动机构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升降机构的背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升降机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调前面板的驱动装置的优选实施例。
一种空调前面板200的驱动装置300,空调包括中框100,以及可在中框100前端面101运动的前面板200,所述驱动装置300包括与中框100前端面101连接的升降机构310和分别与升降机构310和前面板200连接的前后移动机构,所述升降机构310带动前后移动机构和前面板200升降移动,所述前后移动机构随升降机构310的升降移动被动式调节前面板200的前后位置,或者,所述前后移动机构主动式调节前面板200的前后位置。
其中,中框100前端面101设有第一出风口110,第一出风口110为设置在中框100上的开口,以吹出风,前面板200可运动设置在中框100的前端面101上,形成第一出风口110吹出风的系统阻力,在驱动装置300的带动下,前面板200在相对于前端面101前后移动时,即使前面板200远离或靠近空调前端面101,所述前面板200与前端面101形成与第一出风口110连通的出风通道10,相当于前面板200与前端面101之间所形成的间隙空间,且出风通道10在前面板200四周边缘处形成至少一第二出风口,相当于间隙空间的边缘开口处,第一出风口110吹出的风部分被前面板200阻挡,进入出风通道10中,再被引流至第二出风口吹出,实现可控的柔风状态,通过前面板200实现风速的控制,降低内部结构的改变,减少研发和产品成本,可控性强。在驱动装置300的带动下,面板可相对于前端面101前后移动,调节出风通道10的空间大小以控制出风通道10的进风量,所述空间大小与进风量的变化趋势是同向的;以及,前面板200也可相对于前端面101上下移动,调节第一出风口110的开合度以控制出风通道10的进风量,所述开合度与进风量的变化趋势是反向的。
驱动装置300的具体工作方式是:升降机构310带动前后移动机构升降移动,前后移动机构带动前面板200升降移动,同时,在升降过程中或升降静止状态下,前后移动机构还带动前面板200前后移动。若前后移动机构是被动式结构,及需要配合升降过程实现前后移动,在升降机构310带动前后移动机构升降移动的过程中,至少部分过程同时带动带动前面板200前后移动;若前后移动机构是主动式结构,不管升降还是静止,前后移动机构主动带动前面板200前后移动。
如图3至9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前后移动机构的较佳实施例。
前后移动机构实质是调整前面板200相对于中框100的前后位置,并提供多套方案。
方案一、参考图3和图,所述前后移动机构包括连杆331,所述驱动装置300还包括固设在中框100上且设有轨道3321的轨道块332,所述连杆331的两端分别与升降机构310和前面板200连接,其安装部与轨道3321快的轨道3321滑动连接,所述连杆331在升降机构310的升降带动下沿着轨道3321的轨迹调整其前端的前后位置,以控制前面板200在升降过程中的前后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轨道3321为轨道3321槽且设置在轨道块332的一端面上,所述前面板200的一端面上设有孔位321或转轴,所述连杆331的安装部为与轨道3321槽滑动连接的第一凸起3312,其前端设有与前面板200的孔位321或转轴配合连接的第二凸起3313或孔位;其中,所述连杆331的第一凸起3312和第二凸起3313或第一凸起3312和孔位分别设置在两端面上。优选地,所述轨道块332的轨道3321为多段线形状,优选为上竖直下弯弧形状。
具体地,升降机构310的升降端312上升时,带动连杆331的后端上升,在连杆331后端上升带动下使连杆331沿着轨道3321移动,如沿着弯弧轨迹移动,带动连杆331倾斜并使其前端前移,再沿着竖直轨迹移动,带动连接的前端上升,从而带动前面板200沿着前移及上升。当然,为了使连杆331具有前后移动的移动空间,需要设置垂直转动方向的限位结构,以实现上下两级的限位,即当升降机构310的升降端312上升时带动连杆331的后端上升,同时使整个连杆331抵靠在下级限位处,从而限定前移的距离。因此,连杆331的后端通过空位3311与升降机构310升降端312的轴3121转动连接。
方案二、参考图5,所述前后移动机构包括连杆341和设置在升降机构310升降端312上的第一驱动电机342,所述连杆34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驱动电机342和前面板200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电机342的驱动连杆341后端旋转,调整连杆341前端的前后位置,以控制前面板200的前后位置。
通过第一驱动电机342带动连杆341后端相对上移或下移,由于第一驱动电机342带动方式为转动方式,会产生偏移现象,从而调整连杆341的切斜度,从而使连杆341前端前后移动,从而实现控制前面板200的前后位置。具体方式为:第一驱动电机342延伸设置出一转盘,连杆341后端与转盘非中心位置3411转动连接,第一驱动电机342带动转盘绕着中心位置转动,并带动连杆341倾斜,通过转盘旋转使连杆341后端相对于升降机构310升降端312可前后移动,同时通过连杆341的倾斜变化,进一步使连杆341前端相对于升降机构310升降端312可前后移动。
方案三、参考图6,所述前后移动机构包括连杆351和设置在升降机构310固定端311上的第一限位结构352,所述连杆351的两端分别与升降机构310和前面板200连接,所述第一限位结构352的限位部卡设在连杆351的下端,所述连杆351在升降机构310的升降带动下与限位部配合产生相应的角度旋转,调整连杆351前端的前后位置,以控制前面板200在升降过程中的前后位置。
其方案核心与方案一相似,主要将轨道块332进行替换为第一限位结构352,以在连杆351后端上升过程中,通过前端重力作用和中部限位部卡设作用,使连杆351倾斜,实现连杆351后端的前后移动。
方案四、参考图7,所述前后移动机构包括连杆361和活动顶杆3621,所述活动顶杆3621通过弹簧3622与升降机构310固定端311连接,其还与连杆361的安装部转动连接,所述连杆361的两端分别与升降机构310和前面板200连接,所述连杆361在升降机构310的升降带动下与活动顶杆3621转动配合,绕着与活动顶杆3621的转动连接处旋转调整连杆361前端的前后位置,以控制前面板200在升降过程中的前后位置。
通过活动顶杆3621形成连杆361的支撑点,使连杆361在上升过程中倾斜,而活动顶杆3621设置弹簧3622是为了减缓连杆361运动的冲力,使连杆361前端可以在上升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的前移,以满足前面板200可提供在不同要求下的运动方式。
方案五、参考图8,所述前后移动机构包括设置在升降机构310升降端312的第二驱动电机371和与前面板200连接的导向齿条372,所述第二驱动电机371上设有与导向齿条372啮合的第二转动齿轮3711,调整前面板200的前后位置。
此方案与方案二类似,通过在升降机构310升降端312上设置第二驱动电机371和其他配套的导向移动结构,以使前面板200可相对于升降机构310实现前后移动。具体导向移动结构为第二驱动电机371驱动第二转动齿轮3711转动,从而带动水平设置的导向齿条372前后移动。同时,在上部位置或下部位置设置一导杆3731和导套3732,用于实现水平移动的辅助导向。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前后移动机构的连杆至少设有两个,且至少两个连杆上下位置设置,从而提高前面板200相对于升降机构310的稳定性。
参考图1至图8,所述驱动装置300还包括与前后移动机构连接的支撑架320,所述前后移动机构通过支撑架320与前面板200连接,以通过带动支撑架320运动从而带动前面板200运动。
具体地,将方案一至方案五中的前面板200替换成支撑架320,支撑架320直接与前面板200固定设置,作为中间转化件,提高前面板200的安装便捷性。
如图9和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升降机构的较佳实施例。
所述升降机构310包括作为固定端311的安装板和作为升降端312的滑块,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第三驱动电机410,且所述第三驱动电机410上设有第一转动齿轮420,所述滑块上设有与第一转动齿轮420啮合的齿条3122。
具体地,滑块可上下滑动设置在安装板上,通过第三驱动电机410带动第一转动齿轮420转动,配合滑块上下方向设置的齿条3122,驱动滑块上下移动;并且,所述安装板和滑块之间分别设置有滑槽和滑轨,便于滑块可稳定地在安装板上上下移动;例如,在安装板上设置有凸起滑轨3111,在滑块上设置有可套接在凸起滑轨3111的凹槽3124。优选地,安装板与滑块为前后方向设置,第三驱动电机410的第一转动齿轮420朝向滑块设置,滑块齿条3122的齿部朝向左测或右侧,与第一转动齿轮420转动方向配合,实现滑块可控滑动设置在安装板上。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滑块上设有第二限位结构3123,所述第二限位结构3123为构成上限位边和下限位边的限位槽,所述连杆转动设置在限位槽中且绕着转动轴在上限位边和下限位边之间上下摆动。具体地,第二限位结构3123为限位槽为后窄前框的类三角形状,连杆后端转动设置在限位槽后端的转轴上,并可在限位槽内上下摆动直至抵靠在上限位边或下限位边,以对连杆的倾斜角度进行限位,提高连杆前端的上升支持力,可撑起前面板200。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前面板200的底部设置有弹性件322,所述弹性件322在未受压时凸出前面板200的底部,且在受压时压回前面板200内,弹性件322可以为前面板200下降至最低位置时提供缓冲力,提高整个结构的稳定性,防止硬着陆损坏结构。具体地,前面板200的底部设置有凹槽,弹性件322包括抵靠件和弹簧结构,抵靠件通过弹簧结构设置在凹槽的底部,弹性件322在弹簧结构正常时配合其自身的重力突出凹槽,且可容纳至凹槽内部。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空调的较佳实施例。
一种空调,包括中框100和可在中框100前端面101运动的前面板200,还包括驱动装置300,所述驱动装置300设置有至少一个且设置在中框100前端面101上。驱动装置300的安装板固设在中框100的前端面101的两侧,且对应前面板200分别于前面板200的两侧固定,以确保前面板200可以稳定在中框100上运动。
例如通过方案一,前面板200前后移动,远离或靠近前端面101。并且,当前面板200从水平方向运动到离前端面101最远位置时,继续沿着竖直运动轨迹运动,实现前面板200相对于前端面101前后移动和前面板200相对于前端面101上下移动。
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皆为本实用新型所涵盖。

Claims (15)

1.一种空调前面板的驱动装置,空调包括中框,以及可在中框前端面运动的前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与中框前端面连接的升降机构和分别与升降机构和前面板连接的前后移动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带动前后移动机构升降移动,所述前后移动机构随升降机构的升降移动被动式调节前面板的前后位置,或者,所述前后移动机构主动式调节前面板的前后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上设有第一出风口,所述前面板在驱动装置带动下与中框前端面之间形成出风风道,所述第一出风口吹出的风进入出风风道中,所述前面板在驱动装置带动下调节出风风道的空间大小以控制出风风道的进风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移动机构包括连杆,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固设在中框上且设有轨道的轨道块,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与升降机构和前面板连接,所述连杆还包括一安装部并与轨道块的轨道滑动连接,所述连杆在升降机构的升降带动下沿着轨道的轨迹调整其前端的前后位置,以控制前面板在升降过程中的前后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的后端与升降机构的升降端转动连接,其前端与前面板转动连接,其安装部与轨道滑动连接,所述连杆在升降机构带动下沿着轨道的轨迹调节切斜度及高度,从而实现前面板相对于中框前端面前后移动和升降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块的轨道为多段线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移动机构包括连杆和设置在升降机构升降端上的第一驱动电机,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驱动电机和前面板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驱动连杆后端旋转,调整连杆前端的前后位置,以控制前面板的前后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移动机构包括连杆和设置在升降机构固定端上的第一限位结构,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与升降机构和前面板连接,所述第一限位结构的限位部卡设在连杆的下端,所述连杆在升降机构的升降带动下与限位部配合产生相应的角度旋转,调整连杆前端的前后位置,以控制前面板在升降过程中的前后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移动机构包括连杆和活动顶杆,所述活动顶杆通过弹簧与升降机构固定端连接,其还与连杆的安装部转动连接,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与升降机构和前面板连接,所述连杆在升降机构的升降带动下与活动顶杆转动配合,绕着与活动顶杆的转动连接处旋转调整连杆前端的前后位置,以控制前面板在升降过程中的前后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移动机构包括设置在升降机构升降端的第二驱动电机和与前面板连接的导向齿条,所述第二驱动电机上设有与导向齿条啮合的第二转动齿轮,调整前面板的前后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3至8任一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移动机构的连杆至少设有两个,且至少两个连杆上下位置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与前后移动机构连接的支撑架,所述前后移动机构通过支撑架与前面板连接,以通过带动支撑架运动从而带动前面板运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作为固定端的安装板和作为升降端的滑块,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第三驱动电机,且所述第三驱动电机上设有第一转动齿轮,所述滑块上设有与第一转动齿轮啮合的齿条。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与滑块卡之间设有滑轨和滑槽。
14.根据权利要求3至8任一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作为固定端的安装板和作为升降端的滑块,所述滑块上设有第二限位结构,所述第二限位结构为构成上限位边和下限位边的限位槽,所述连杆转动设置在限位槽中且绕着转动轴在上限位边和下限位边之间上下摆动。
15.一种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中框和可在中框前端面运动的前面板,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4任一所述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设置有至少一个且设置在中框前端面上。
CN202022137385.XU 2020-09-25 2020-09-25 一种空调及其空调前面板的驱动装置 Active CN2125380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37385.XU CN212538048U (zh) 2020-09-25 2020-09-25 一种空调及其空调前面板的驱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37385.XU CN212538048U (zh) 2020-09-25 2020-09-25 一种空调及其空调前面板的驱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38048U true CN212538048U (zh) 2021-02-12

Family

ID=745271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137385.XU Active CN212538048U (zh) 2020-09-25 2020-09-25 一种空调及其空调前面板的驱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38048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06479A (zh) * 2020-12-17 2021-02-26 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汽车空调出风口机构
WO2022062558A1 (zh) * 2020-09-25 2022-03-31 佛山市万物互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的前面板控制方法及前面板装置
WO2022062559A1 (zh) * 2020-09-25 2022-03-31 佛山市万物互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前面板空调的多模式控制方法
WO2022095487A1 (zh) * 2020-11-07 2022-05-12 佛山市万物互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的多模式切换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62558A1 (zh) * 2020-09-25 2022-03-31 佛山市万物互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的前面板控制方法及前面板装置
WO2022062559A1 (zh) * 2020-09-25 2022-03-31 佛山市万物互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前面板空调的多模式控制方法
WO2022095487A1 (zh) * 2020-11-07 2022-05-12 佛山市万物互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的多模式切换方法
CN112406479A (zh) * 2020-12-17 2021-02-26 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汽车空调出风口机构
CN112406479B (zh) * 2020-12-17 2022-02-18 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汽车空调出风口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538048U (zh) 一种空调及其空调前面板的驱动装置
CN101063543A (zh) 空调器出风装置
CN111055658B (zh) 一种汽车空调出风控制机构
CN111016584A (zh) 一种汽车空调出风控制方法及控制机构
CN207289408U (zh) 一种螺丝机
CN109275331B (zh) 一种新型的物料吸嘴装置
CN114251725A (zh) 一种空调及其空调前面板的驱动装置
CN207402413U (zh) 一种吸气式锁付机构及螺丝机
CN107300197A (zh) 一种吸油烟机的导烟板升降机构
CN218396387U (zh) 焊机升降机构
CN113185103A (zh) 一种可多维度调节的自动升降式上下风栅
CN2916475Y (zh) 空调器出风装置
CN215757039U (zh) 一种可多维度调节的自动升降式上下风栅
CN208409078U (zh) 一种推扣机构
CN214275942U (zh) 一种空调前面板的导轨式驱动装置
CN218627239U (zh) 一种柔性线体闭环驱动的导轨及空调器
CN114251726B (zh) 一种空调的前面板控制方法及前面板装置
CN218666740U (zh) 定形机烘焙喷咀距离电动调节装置
CN217167301U (zh) 一种轴姿态调整机构
CN108980933A (zh) 一种可翻转伸缩的导烟板结构
CN218591555U (zh) 一种冲压线体压力机空工位过渡架装置
CN220338675U (zh) 一种出风装置及出风系统
CN114349370B (zh) 一种真空玻璃旋转封接加工装置
CN211601449U (zh) 一种常温胶囊干燥装置
CN216564776U (zh) 玻璃升降器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908

Address after: 510000 room 1502, No. 1226, Xingang East Road, Haizh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office only)

Patentee after: Guangzhou linkage all things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28000 No.2, north of Xinxi 4th Road, Xiashi, Lunjiao, Shunde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No.1-1, north of 1st floor, office building, block a, Shengda Industrial Park)

Patentee before: Foshan Internet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