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96863A - 护齿 - Google Patents

护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96863A
CN110996863A CN201880041684.6A CN201880041684A CN110996863A CN 110996863 A CN110996863 A CN 110996863A CN 201880041684 A CN201880041684 A CN 201880041684A CN 110996863 A CN110996863 A CN 1109968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le screw
screw
guard
tooth
female scre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4168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楠川仁悟
田上隆一郎
绪方绢子
矢崎耕平
浜大吾
大和淳司
雪田崇史
永井秀幸
长谷川在
土谷稳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i Chemicals Inc
Kurume University
Takashima Sangyo KK
Original Assignee
Mitsui Chemicals Inc
Kurume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i Chemicals Inc, Kurume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Mitsui Chemicals Inc
Publication of CN1109968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9686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5/00Orthopaedic methods or devices for non-surgical treatment of bones or joints; Nursing devices; Anti-rape devices
    • A61F5/56Devices for preventing snoring
    • A61F5/566Intra-oral devi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5/00Orthopaedic methods or devices for non-surgical treatment of bones or joints; Nursing devices; Anti-rape devices
    • A61F5/56Devices for preventing sno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35/00Screw-bolts; Stay-bolts; Screw-threaded studs; Screws; Set screws
    • F16B35/04Screw-bolts; Stay-bolts; Screw-threaded studs; Screws; Set screws with specially-shaped head or shaft in order to fix the bolt on or in an object
    • F16B35/06Specially-shaped hea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39/00Locking of screws, bolts or nuts
    • F16B39/22Locking of screws, bolts or nuts in which the locking takes place during screwing down or tightening
    • F16B39/24Locking of screws, bolts or nuts in which the locking takes place during screwing down or tightening by means of washers, spring washers, or resilient plates that lock against the objec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39/00Locking of screws, bolts or nuts
    • F16B39/22Locking of screws, bolts or nuts in which the locking takes place during screwing down or tightening
    • F16B39/28Locking of screws, bolts or nuts in which the locking takes place during screwing down or tightening by special members on, or shape of, the nut or bol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39/00Locking of screws, bolts or nuts
    • F16B39/22Locking of screws, bolts or nuts in which the locking takes place during screwing down or tightening
    • F16B39/28Locking of screws, bolts or nuts in which the locking takes place during screwing down or tightening by special members on, or shape of, the nut or bolt
    • F16B39/32Locking by means of a pawl or pawl-like tongu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Nurs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Orthopedic Medicine & Surger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Otolaryngology (AREA)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 Dental Tools And Instruments Or Auxiliary Dent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不使护齿大型化,而能够更容易地调整下颌护齿的前进量的护齿。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护齿具备:相对置的一对的上颌护齿及下颌护齿;外螺纹件;内螺纹件;前方保持部,配置于所述上颌护齿及下颌护齿的一方的护齿,保持所述外螺纹件或所述内螺纹件;以及后方保持部,配置于所述上颌护齿及下颌护齿中的另一方的护齿,在比所述前方保持部更靠后方的位置保持所述内螺纹件或所述外螺纹件。所述内螺纹件及外螺纹件通过在所述齿列面或比齿列面更靠后方的位置与所述内螺纹件螺合的所述外螺纹件的旋转,将所述下颌护齿相对于上颌护齿在前后方向上定位。

Description

护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护齿。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的预防及治疗等中使用护齿。
上述护齿中,通过将下颌护齿定位于比上颌护齿更靠前方的位置而佩戴,能够限制佩戴着上述护齿的使用者的下颌向后方的位移,以防止气道的缩窄,预防睡眠时的呼吸停止或低通气。另外,上述护齿中,能够调整下颌护齿相对于上颌护齿的前进量,来使下颌以与使用者的颌的形状相适合的量向比上颌更靠前方的位置移动,从而使使用者的气道更加不易缩窄。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挂钩状的下颌前进装置,该下颌前进装置固定于相对置的一对的弯曲状部件(上颌护齿及下颌护齿)中的上颌侧的弯曲状部件(上颌护齿),并通过钩挂于下颌侧的弯曲状部件(下颌护齿)而对弯曲状部件彼此的位置进行前后调整。上述下颌前进装置通过螺纹部件定位,从而设定上述弯曲状部件彼此的前后的位置。
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一种下颌前进装置,该下颌前进装置能够通过保持于上颌护齿的外螺纹件和保持于下颌护齿的内螺纹件,来调整上颌护齿及下颌护齿的前后方向的位置。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下颌前进装置能够将上述外螺纹件及内螺纹件配置于护齿的前部,因此与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挂钩状的卡固件不同,可减少由于舌头的活动受到阻碍而引起的不快感。
另外,在专利文献3中记载了一种下颌前进装置,该下颌前进装置能够通过一对的舌状部和卡止柱来调整上颌护齿及下颌护齿的前后方向的位置,该一对的舌状部从上颌护齿及下颌护齿这两者向前方延伸,该卡止柱将在各个舌状部上设置的多个卡止孔中的某一个贯穿以将舌状部彼此定位。专利文献3中记载的下颌前进装置能够通过适当选择卡止柱所通过的卡止孔,来调整下颌护齿的前进量,因此上颌护齿及下颌护齿的位置对准较容易。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02/0000230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2:日本特表2007-501641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表2013-52322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下颌前进装置通过螺纹件的旋转来调整下颌前进装置相对于上颌护齿的位置,之后固定于上颌护齿,钩挂于下颌护齿。因此,在对下颌前进装置定位时,难以直观地了解下颌护齿的前进量,容易在使下颌护齿前进的下颌前进装置的位置调整上花费功夫。
另一方面,专利文献2及专利文献3中记载的下颌前进装置能够在使上颌护齿与下颌护齿相对置而配置的状态下,调整下颌护齿的前进量,因此使下颌护齿前进的下颌前进装置的位置调整是较容易的。但是,专利文献2及专利文献3中记载的下颌前进装置配置于比齿列更靠前方的位置,因此,有可能因为需要护齿的大型化、或下颌前进装置有时抵接嘴唇、或由于下颌前进装置而难以进行并拢嘴唇的闭口等,而导致使用者的装戴感受下降。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不使护齿大型化,而能够更容易地调整下颌护齿的前进量的护齿。
另外,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下颌前进装置中,若由于护齿使用中的振动等而螺纹件擅自旋转,则上颌护齿及下颌护齿的位置有时会从最佳的位置错开。
另一方面,专利文献3中记载的下颌前进装置能够通过卡止孔的组合来设定下颌护齿的前进量,因此不易产生上颌护齿及下颌护齿的错位。但是,专利文献3中记载的下颌前进装置中,为了将下颌护齿定位,至少需要两根卡止柱,还需要用于保持这些卡止柱的卡止部件,因此具备该下颌前进装置的护齿会大型化,使用者的装戴感受有可能下降。
另外,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不使护齿大型化,而能够抑制上颌护齿及下颌护齿的错位的护齿。
解决问题的方案
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一个形态涉及的护齿具备:相对置的一对的上颌护齿及下颌护齿;外螺纹件;内螺纹件;前方保持部,配置于所述上颌护齿及下颌护齿的一方的护齿,保持所述外螺纹件或所述内螺纹件;以及后方保持部,配置于所述上颌护齿及下颌护齿中的另一方的护齿,在比所述前方保持部更靠后方的位置保持所述内螺纹件或所述外螺纹件,所述前方配置部配置于所述一方的护齿的齿列面或比齿列面更靠后方的位置,所述内螺纹件及外螺纹件通过在所述齿列面或比齿列面更靠后方的位置与所述内螺纹件螺合的所述外螺纹件的旋转,将所述下颌护齿相对于上颌护齿在前后方向上定位。
另外,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本发明的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一个形态涉及的护齿具备:上颌护齿及下颌护齿;内螺纹件;外螺纹件;固定部件,固定于上述上颌护齿或下颌护齿,保持上述内螺纹件;以及滑动部件,固定于上述下颌或上颌护齿,保持上述外螺纹件,上述外螺纹件及内螺纹件通过与上述内螺纹件螺合的上述外螺纹件的旋转,将上述滑动部件相对于上述固定部件在前后方向上定位,从而将上述下颌护齿相对于上颌护齿在前后方向上定位,上述护齿具备止挡件,该止挡件限制上述外螺纹件的相对于上述内螺纹件的、轴向的旋转。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不使护齿大型化,而能够更容易地调整下颌护齿的前进量的护齿。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不使护齿大型化,而能够抑制上颌护齿及下颌护齿的错位的护齿。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护齿的结构的示意性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佩戴着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护齿并使下颌前进的情况的侧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下颌前进装置的示意性的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下颌前进装置的示意性的分解立体图。
图5A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前方保持部的第一结构的立体图,图5B是示意性地表示上述第一结构的剖面俯视图。
图6A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前方保持部的第二结构的主视图,图6B是示意性地表示上述第二结构的剖面图,图6C是示意性地表示上述第二结构的局部立体图。
图7A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前方保持部的第三结构的主视图,图7B是示意性地表示上述第三结构的剖面图,图7C是示意性地表示上述第三结构的局部立体图。
图8A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前方保持部的第四结构的主视图,图8B是示意性地表示上述第四结构的剖面图,图8C是示意性地表示上述第四结构的局部立体图。
图9A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后方保持部的第一结构的主视图,图9B是示意性地表示上述第一结构的剖面图,图9C是示意性地表示上述第一结构的局部立体图。
图10A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后方保持部的第二结构的主视图,图10B是示意性地表示上述第二结构的剖面图,图10C是示意性地表示上述第二结构的局部立体图。
图11A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后方保持部的第三结构的立体图,图11B是示意性地表示上述第三结构的剖面俯视图。
图12A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后方保持部的第四结构的立体图,图12B是示意性地表示上述第四结构的剖面俯视图。
图13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护齿的结构的侧视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涉及的护齿的结构的示意性的立体图。
图15是表示佩戴着本发明涉及的护齿并使下颌前进的情况的侧视图。
图16是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涉及的下颌前进装置的示意性的立体图。
图17是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涉及的下颌前进装置的示意性的分解立体图。
图18是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涉及的下颌前进装置的前端部的透视图。
图19是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涉及的下颌前进装置的前端部的立体图。
图20是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涉及的下颌前进装置的、图19的A-A线的剖面图。
图21是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涉及的下颌前进装置的示意性的立体图。
图22是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涉及的下颌前进装置的示意性的分解立体图。
图23是本发明的第七实施方式涉及的下颌前进装置的示意性的分解立体图。
图24是本发明的第八实施方式涉及的下颌前进装置的示意性的分解立体图。
图25是本发明的第八实施方式涉及的下颌前进装置的前端部的示意性的放大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使用多个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护齿进行说明。
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前方”及“后方”分别是指朝向佩戴着护齿的使用者的前方的方向(在口腔内从舌体观察时朝向口唇侧的方向)、以及朝向后方的方向(在口腔内从舌体观察时朝向喉侧的方向),“左右方向”是指以佩戴着护齿的使用者的上颌的正中为基准的、朝向使用者的前方时的左右的方向(具体而言是从上颌的正中观察时朝向两侧的脸颊的方向),“开口方向”是指在佩戴着护齿的使用者开口时下颌运动的方向,“齿列面”是相当于佩戴着护齿的使用者的牙齿的前方表面的面,“内周”及“外周”分别是指距佩戴着护齿的使用者的体表较近的一侧的周表面及距体表较远的一侧的周表面。
1.第一方面涉及的护齿
[第一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护齿1100如表示护齿1100的结构的示意性的立体图的图1及表示佩戴着护齿并使下颌前进的情况的侧视图的图2所示,具有相对置的一对的上颌护齿及下颌护齿、以及下颌前进装置1200。
上颌护齿1110形成有可佩戴于使用者的上颌的齿列的齿列压膜部1112,并构成为可佩戴于使用者的上颌。另外,下颌护齿1120形成有可佩戴于使用者的下颌的齿列的齿列压膜部1122,并构成为可佩戴于使用者的下颌。下颌护齿1120通过下颌前进装置1200,与相对置地配置的上颌护齿1110连结,且能够定位于比上颌护齿1110更靠前方的位置。
此外,以下,将上颌护齿1110中的、在佩戴着护齿1100的使用者闭口时(以下,简称作“闭口时”)与下颌护齿1120相对置的区域称作下向对置面1114,将下颌护齿1120中的、在闭口时与上颌护齿1110相对置的区域称作上向对置面1124。另外,将上颌护齿1110及下颌护齿1120中的、朝向佩戴着护齿的使用者的舌部侧的面称作舌侧面,将朝向唇侧的面称作唇侧面。
下颌前进装置1200如其示意性的立体图的图3及其分解立体图的图4所示,具备:前方保持部1210,附着固定于上颌护齿1110;后方保持部1220,附着固定于下颌护齿1120;以及外螺纹件1230及内螺纹件1240,以将前方保持部1210与后方保持部1220隔开规定的间隔配置的方式,连结前方保持部1210和后方保持部1220。
如图2所示,下颌前进装置1200通过螺纹转动件1400来调整外螺纹件1230与内螺纹件1240的螺合量,从而将后方保持部1220相对于前方保持部1210在前后方向上定位,由此,能够将附着固定有后方保持部1220的下颌护齿1120定位于比附着固定有前方保持部1210的上颌护齿1110更靠前方的位置。
由此,下颌前进装置1200能够在闭口时使下颌护齿1120向前方移动,并限制下颌护齿1120向后方的位移。另外,由此,护齿1100能够使佩戴着护齿1100的使用者的下颌向前方移动来使上述使用者的气道更大地开放,从而更有效地抑制睡眠时的呼吸停止或低通气。
前方保持部1210具备:附着固定部1212,附着固定于上颌护齿1110;以及前方对置部1214,从附着固定部1212向开口方向突出而配置于与后方保持部1220具有的后方对置部1224在闭口时相对置的位置,在前方对置部1214中形成有保持外螺纹件1230的保持孔1216。前方保持部1210配置于上颌护齿1110的与切牙(优选为一对的上颌中切牙(齿列编号1号))对应的下向对置面1114,通过从与上述切牙对应的下向对置面1114向下方突出的前方对置部1214,将佩戴着护齿1100的使用者的、上颌的切牙与下颌的切牙之间的间隔扩展,并在上述切牙间的间隔内保持外螺纹件1230。
附着固定部1212以覆盖上颌护齿1110中的、与切牙对应的下向对置面1114的方式配置,并附着固定于上颌护齿1110。从提高前方保持部1210对于上颌护齿1110的接合强度的观点来看,优选附着固定部1212以从唇侧面通过下颌侧向舌侧面包围切牙的方式,覆盖上颌护齿1110的下向对置面1114。
前方对置部1214是附着固定部1212的一部分或整体向下颌护齿1120突出而形成的,配置于在闭口时与后方对置部1224在前后方向上相对置的位置。另外,在前方对置部1214上,在与固定于后方对置部1224的内螺纹件1240在前后方向上相对置的位置,形成有供外螺纹件1230插通的保持孔1216。向下颌护齿1120的突出长度只要是能够在前方对置部1214上,形成能够使后述的外螺纹件1230的卡合部1232插通的大小的保持孔1216的程度即可,但从兼顾到抑制由于上述切牙间的间隔过度扩展而导致的装戴感受下降的观点来看,优选相对于外螺纹件1230的卡合部1232的外径为1.0倍以上且2.5倍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倍以上且2.0倍以下,极优选为1.0倍以上且1.5倍以下。
在前方对置部1214上形成有:保持孔1216,使外螺纹件1230的圆筒部1235插通来保持外螺纹件1230;嵌入部1218,在保持孔1216的前方使外螺纹件1230的卡合部1232嵌入而配置。保持孔1216是形成于前方对置部1214的后方侧的、将前方对置部1214沿前后方向贯通的通孔,嵌入部1218是形成于前方对置部1214中的保持孔1216的前方侧的、与外螺纹件1230的卡合部1232互补的形状的凹陷。从降低外螺纹件1230向护齿1100的前方突出而所突出的外螺纹件1230与嘴唇或脸颊的内侧抵接所导致的、使用者的不舒适感的观点来看,优选嵌入部1218为能够容纳外螺纹件1230的卡合部1232的大小。具体而言,优选嵌入部1218的前后方向的宽度、比配置于护齿1100时的外螺纹件1230的卡合部1232的前后方向的宽度大。
为了抑制由于与旋转的外螺纹件1230的抵接而导致的前方对置部1214的磨损等,也可以将前方对置部1214中的作为保持孔1216的外周的表面设为由金属等覆盖的保护面1217。同样地,为了抑制由于与旋转的外螺纹件1230的抵接而导致的前方对置部1214的磨损等,也可以将嵌入部1218中的与外螺纹件1230的卡合部1232相对置的表面设为由金属等覆盖的保护面1219。
后方保持部1220具有:突出部1222,附着固定于下颌护齿1120并从下颌护齿1120的舌侧面向后方(舌部侧)突出而配置;以及平板状的后方对置部1224,在突出部1222的后端部向上方延伸而形成,配置于在闭口时与前方保持部1210具有的前方对置部1214在前后方向上相对置的位置,在后方对置部1224固定有内螺纹件1240。后方保持部1220中,突出部1222的前端附着固定于下颌护齿1120的与切牙(优选为一对的下颌中切牙(齿列编号1号))对应的舌侧面,通过从突出部1222的后端部向上方延伸的后方对置部1224,而在比护齿1100更靠舌侧的空间内保持内螺纹件1240,上述突出部1222从与上述切牙对应的舌侧面向后方突出。
通过突出部1222的一端固定于下颌护齿1120的舌侧面,且突出部1222向舌部侧突出,来将后方对置部1224配置于比齿列更靠后方的位置。从提高后方保持部1220与下颌护齿1120的接合强度的观点来看,突出部1222也可以是以从前方(唇侧面)通过下颌侧向后方(舌侧面)包围切牙的方式,覆盖下颌护齿1120的下向对置面1114,而将其一端固定于下颌护齿1120。但是,从减少佩戴着护齿1100的使用者的开口量以提高装戴感受的观点来看,优选突出部1222以仅与下颌护齿1120的舌侧面接触的方式固定于下颌护齿1120。
突出部1222在从侧面观察时比下颌护齿1120的上向对置面1124更靠下方的位置,从下颌护齿的舌侧面向后方突出。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突出部1222的上表面设为,在前方侧从下颌护齿1120平缓地下降并在后方侧向后方对置部1224平缓地上升的弯曲形状,并通过设为从突出部1222连续地形成后方对置部1224的形状,将来自使用者的舌头的抵接压力分散,从而抑制后方保持部1220的破损。
后方对置部1224配置于在闭口时与前方对置部1214在前后方向上相对置的位置。另外,后方对置部1224将内螺纹件1240固定于与前方对置部1214的保持孔1216在闭口时相对置的位置。由此,另外,外螺纹件1230及内螺纹件1240配置于从护齿1100的侧面观察时的、上颌护齿1110的下向对置面1114与下颌护齿1120的上向对置面1124之间的高度。
对于后方对置部1224的前后方向上的厚度,只要与配置于护齿1100时的内螺纹件1240的前后方向的长度相同或比之更大即可,但从抑制装戴感受的下降的观点来看,优选相对于内螺纹件1240的上述前后方向的长度为1.0倍以上且2.5倍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倍以上且2.0倍以下,极优选为1.0倍以上且1.5倍以下。
外螺纹件1230具备:能够与螺纹转动件1400卡合的卡合部1232、前方卡止部1234及后方卡止部1236、配置于前方卡止部1234与后方卡止部1236之间的环状的圆筒部1235、以及能够与内螺纹件1240螺合的螺纹部1238。卡合部1232、前方卡止部1234、圆筒部1235、后方卡止部1236及螺纹部1238从外螺纹件1230的一方的末端向另一方的末端依次配置。
卡合部1232配置于外螺纹件1230的前方端或前方端与前方卡止部1234之间。卡合部1232只要是能够与螺纹转动件1400卡合,且能够通过使所卡合的螺纹转动件1400旋转来使外螺纹件1230旋转的形状即可。例如,卡合部1232可以设为六边形孔,即、能够将可嵌入其中的六棱柱状的螺纹转动件1400(内六边形扳手)的末端插入而旋转外螺纹件1230的形状。或者,卡合部1232可以设为椭圆柱状的孔,即、能够将可嵌入其中的椭圆柱状的螺纹转动件的末端插入而旋转外螺纹件1230的形状。
在将外螺纹件1230插通到在前方保持部1210的前方对置部1214形成的保持孔1216中时,前方卡止部1234、圆筒部1235及后方卡止部1236以使外螺纹件1230相对于前方保持部1210旋转自如的方式对外螺纹件1230进行位置固定。
具体而言,前方卡止部1234是形成为比保持孔1216大的形状的大致U字状的薄板状的部件,嵌套于在圆筒部1235的前方形成的前方缩窄部而安装于前方缩窄部的周围。另外,后方卡止部1236是形成为比保持孔1216大的形状的大致U字状的薄板状的部件,嵌套于在圆筒部1235的后方形成的后方缩窄部而安装于后方缩窄部的周围。由此,外螺纹件1230在前方卡止部1234及后方卡止部1236处,其外周的半径形成为比保持孔1216的半径大,在圆筒部1235处,其外周的半径形成为比保持孔1216的半径小。因此,外螺纹件1230能够以如下方式被固定位置,即,相对于前方保持部1210的前后方向上的移动被限制于前方卡止部1234与后方卡止部1236的间隔内,且能够相对于前方保持部1210旋转。
螺纹部1238配置于外螺纹件1230的后方部。螺纹部1238只要具有能够与内螺纹件1240螺合的螺纹形状即可。从进一步增多后方保持部1220相对于前方保持部1210的前进量,从而进一步增多下颌护齿1120相对于上颌护齿1110的前进量的观点来看,优选螺纹部1238具有外螺纹件1230的一半以上的长度。
内螺纹件1240以与前方保持部1210的保持孔1216相对置的方式,固定于后方保持部1220的后方对置部1224。由此,内螺纹件1240在比上颌护齿及下颌护齿的齿列面更靠后方的位置与外螺纹件1230螺合。
根据具有上述结构的护齿1100,使通过前方保持部1210而保持于上颌护齿1110的外螺纹件1230的螺纹部1238,螺合到通过后方保持部1220而保持于下颌护齿1120的内螺纹件1240中,由此,后方保持部1220与前方保持部1210连结,下颌护齿1120与上颌护齿1110连结。并且,通过调整外螺纹件1230的螺纹部1238与内螺纹件1240的螺合量,将后方保持部1220相对于前方保持部1210在前后方向上定位。由此,也能够将附着固定有后方保持部1220的下颌护齿1120相对于附着固定有前方保持部1210的上颌护齿1110定位于前方。
这时,能够通过适当调整外螺纹件1230的螺纹部1238与内螺纹件1240的螺合量,来调整下颌护齿1120相对于上颌护齿1110的前进量。这样,能够通过使下颌护齿1120以与使用者的颌的形状相适合的量向比上颌护齿1110更靠前方的位置移动,从而使佩戴着护齿1100的使用者的气道更加不易缩窄。
另外,根据具有上述结构的护齿1100,外螺纹件1230从上颌护齿及下颌护齿的齿列面配置到比齿列面更靠后方的位置。因此,能抑制由于外螺纹件1230配置于比齿列面更靠前方的位置所导致的护齿的大型化、以及因如下情况,即,因外螺纹件1230与嘴唇抵接、或因外螺纹件1230而难以进行并拢嘴唇的闭口,而导致的使用者的装戴感受下降。
上颌护齿1110及下颌护齿1120是由不易通过人的通常的咬合力而破损的材料形成的。
例如,上颌护齿1110及下颌护齿1120也可以由依据日本工业标准JIS T6501测定的弯曲弹性常数为2000MPa以上且3000Mpa以下的单一且较硬的材料(例如丙烯酸树脂)、或将10Mpa以上且300Mpa以下的较软的材料和1000Mpa以上且3000Mpa以下的较硬的材料组合而成的材料形成。
另外,对于上颌护齿1110及下颌护齿1120,为了提高向使用者的牙齿的跟随性,也可以由抗拉强度在150N以上且低于2000N、优选由150N以上且500N以下的较软的材料形成。
此外,抗拉强度是指,在使用日新标准模型制成的护齿(厚度3mm)的上颌护齿的齿列第6号开
Figure BDA0002328604170000101
的孔,向臼齿方向(后方)进行了拉伸试验时上述上颌护齿裂开的强度。
上述抗拉强度在150N以上且低于2000N的材料包括:烯烃系树脂、聚酯系树脂、聚氨酯系树脂、聚酰胺系树脂、以及丙烯酸系橡胶树脂。其中烯烃系树脂为优选。
烯烃系树脂是将烯烃均聚合得到的聚合体、或将烯烃与其他单体聚合得到的共聚物。作为上述烯烃,优选是包括乙烯、丙烯、丁烯、甲基戊烯和己烯等碳原子数为2~6的烯烃。上述其他单体包括乙酸乙烯等。
作为上述烯烃系树脂,优选是聚乙烯(PE)、聚乙烯系树脂、聚丙烯(PP)、聚丙烯系树脂和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EVA)等,更优选是聚乙烯(PE)、聚乙烯系树脂、聚丙烯(PP)、聚丙烯系树脂等。
聚酯系树脂是多元羧酸(二元羧酸等)与聚乙醇(二元醇等)的缩聚物。上述聚酯系树脂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等。
聚氨酯系树脂是具有异氰酸酯基的化合物与具有羟基的化合物的缩聚物。上述聚氨酯系树脂包括热塑性聚氨酯(TPU)等。
聚酰胺系树脂是通过酰胺键键结多个单体得到的聚合体(或共聚物)。上述聚酰胺系树脂包括:尼龙、对位酰胺、以及间位酰胺等。
丙烯酸系橡胶树脂是以丙烯酸系橡胶为主要成分的聚合体(或共聚物)。上述丙烯酸系橡胶树脂包括甲基丙烯酸甲酯与丙烯酸丁酯的嵌段共聚物等。
作为抗拉强度在150N以上且低于2000N的材料,也可以使用日本普瑞曼公司(Prime Polymer co.,Ltd.)制的F327(聚丙烯系树脂)等市面上销售的材料。
前方保持部1210及后方保持部1220可以由依据日本工业标准JIS T 6501测定的弯曲弹性常数为1000MPa以上且3000MPa以下的较硬的树脂材料(例如聚碳酸酯树脂)、以及以下的金属材料等、即、钛或包含钛的合金、铁(包含不锈钢的钢等)、以及金、银、铂、钴及铬等的合金等形成。此外,也可以通过化学转化膜等来提高上述金属材料的耐腐蚀性。
外螺纹件1230及内螺纹件1240可以由钛或包含钛的合金、铁(包含不锈钢的钢等)、以及金、银、铂、钴及铬等的合金等金属材料、以及依据日本工业标准JIS T 6501测定的弯曲弹性常数为1000MPa以上且3000MPa以下的较硬的树脂材料(例如聚碳酸酯树脂)等形成。此外,也可以通过化学转化膜等来提高上述金属材料的耐腐蚀性。
例如,可以通过在配置有外螺纹件1230的前方保持部1210用的模具中浇注光固化性材料,照射紫外线等以使上述光固化性材料固化,来使前方保持部1210保持外螺纹件1230。或者,可以是,前方保持部1210由上述树脂或金属形成,在使外螺纹件1230插通到保持孔1216之后,以使前方卡止部1234嵌套于前方缩窄部且后方卡止部1236嵌套于后方缩窄部的状态,来使前方保持部1210保持外螺纹件1230。
前方保持部1210例如也可以通过上述的方法,与上颌护齿1110分开制造,并粘接于上颌护齿1110。或者,可以在配置有前方保持部1210的上颌护齿1110用的模具中浇注光固化性材料,照射紫外线等以使上述光固化性材料固化,从而使前方保持部1210固定于上颌护齿1110。
例如,可以在配置有内螺纹件1240的前方保持部1210用的模具浇注光固化性材料,照射紫外线等以使上述光固化性材料固化,从而使后方保持部1220保持内螺纹件1240。或者,也可以在将后方保持部1220与内螺纹件1240分开制作,并制作为具有能够保持内螺纹件1240的形状的凹陷或通孔的形状之后,将内螺纹件1240嵌入,从而使后方保持部1220保持内螺纹件1240。或者,后方保持部1220也可以由与内螺纹件1240相同的材料,与内螺纹件1240一体地成型。
后方保持部1220例如也可以通过上述的方法,与下颌护齿1120分开制造,并粘接于下颌护齿1120。或者,可以在配置有后方保持部1220的下颌护齿1120用的模具中浇注光固化性材料,照射紫外线等以使上述光固化性材料固化,从而使后方保持部1220固定于下颌护齿1120。
(效果)
根据本实施方式,不使护齿大型化,而能够更容易地调整下颌护齿的前进量。
[第二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护齿与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护齿1100的不同之处在于:前方保持部及后方保持部以使外螺纹件能够左右位移或向左右方向转动的方式,保持外螺纹件。因此,以下,省略重复的说明,仅对与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护齿1100不同的前方保持部1210及后方保持部1220的结构进行说明。
(前方保持部的第一结构)
图5A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前方保持部的第一结构的立体图,图5B是示意性地表示上述第一结构的剖面俯视图。为了方便说明,在图5A及图5B中还记载了外螺纹件1230。
本结构例涉及的前方保持部1210a中,形成于前方对置部1214a的保持孔1216a是左右宽幅地形成的大致椭圆形状的通孔。此外,当在保持孔1216a中形成有保护面时,保护面当然也是大致椭圆柱状。由此,前方保持部1210a通过使外螺纹件1230的圆筒部1235插通到保持孔1216a,从而以使外螺纹件1230能够左右位移或向左右方向转动的方式保持外螺纹件1230。
(前方保持部的第二结构)
图6A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前方保持部的第二结构的主视图,图6B是示意性地表示上述第二结构的剖面图,图6C是示意性地表示上述第二结构的局部立体图。为了方便说明,在图6A、图6B及图6C中还记载了外螺纹件1230。
本结构例涉及的前方保持部1210b中,前方对置部1214b在附着固定部1212b的下端部具有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导引挂钩1252a、以及保持于导引挂钩1252a的滑动部件1252c。滑动部件1252c将固定于其上端的钩挂挂钩1252b钩挂于导引挂钩1252a,从而以能够在左右方向上移动的方式安装于导引挂钩1252a。前方保持部1210b具有在滑动部件1252c中形成的中空圆筒状的保持孔1216b,使外螺纹件1230的圆筒部1235插通于保持孔1216b,并将外螺纹件1230相对于滑动部件1252c的位置固定,从而以使外螺纹件1230能够左右位移或向左右方向转动的方式保持外螺纹件1230。
(前方保持部的第三结构)
图7A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前方保持部的第三结构的主视图,图7B是示意性地表示上述第三结构的剖面图,图7C是示意性地表示上述第三结构的局部立体图。为了方便说明,在图7A、图7B及图7C中还记载了外螺纹件1230。
本结构例涉及的前方保持部1210c中,前方对置部1214c在附着固定部1212c的下端部具有: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配置于相互不同的高度的两根导引棒1254a及导引棒1254b、以及保持于导引棒1254a及导引棒1254b的滑动部件1254c。使导引棒1254a及导引棒1254b插通于滑动部件1254c,从而以滑动部件1254c能够沿着上述两根导引棒1254a及导引棒1254b在左右方向上移动的方式,安装滑动部件1254c。前方保持部1210c具有在滑动部件1254c中形成的中空圆筒状的保持孔1216c,使外螺纹件1230的圆筒部1235插通于保持孔1216c,并将外螺纹件1230相对于滑动部件1254c的位置固定,从而以使外螺纹件1230能够左右位移或向左右方向转动的方式保持外螺纹件1230。
(前方保持部的第四结构)
图8A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前方保持部的第四结构的主视图,图8B是示意性地表示上述第四结构的剖面图,图8C是示意性地表示上述第四结构的局部立体图。为了方便说明,在图8A、图8B及图8C中还记载了外螺纹件1230。
本结构例涉及的前方保持部1210d中,前方对置部1214d具有:导引轨道1256a,是形成于附着固定部1212d的下端部的内部的、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中空状的空间,且是在下端侧形成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开口而成的;以及滑动部件1256c,保持于导引轨道1256a。通过将从滑动部件1256c的上端连续地形成的锤状的锤部1256b钩挂于导引轨道1256a,从而将滑动部件1256c以能够在左右方向上移动的方式安装于导引轨道1256a。这时,导引轨道1256a形成为,在附着固定部1212d的下端部的内部形成的中空状的空间的前后方向上的宽度、比朝向下端侧的开口的前后方向上的宽度大,锤部1256b以使上端部嵌入到在附着固定部1212d的下端部的内部形成的上述中空状的空间的方式,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宽度。由此,锤部1256b能够沿着导引轨道1256a在左右方向上移动。前方保持部1210d具有在滑动部件1256c中形成的中空圆筒状的保持孔1216d,使外螺纹件1230的圆筒部1235插通于保持孔1216d,并将外螺纹件1230相对于滑动部件1256c的位置固定,从而以使外螺纹件1230能够左右位移或向左右方向转动的方式保持外螺纹件1230。
(后方保持部的第一结构)
图9A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后方保持部的第一结构的主视图,图9B是示意性地表示上述第一结构的剖面图,图9C是示意性地表示上述第一结构的局部立体图。为了方便说明,在图9A、图9B及图9C中还记载了外螺纹件1230及内螺纹件1240。
本结构例涉及的后方保持部1220a在突出部1222a的后端部的内部具有转动保持孔1262a,该转动保持孔1262a在上端侧开口且在开口与底面之间具有直径缩小的钩挂部。另外,后方对置部1224a具有:止挡件1262c,插入到转动保持孔1262a,且具有形状为钩挂于钩挂部的形状的缩径部1262b;以及转动保持部1262d,从止挡件1262c连续地向上方形成,并在转动保持孔1262a的外部固定内螺纹件1240。后方保持部1220a中,止挡件1262c可转动地插入到转动保持孔1262a,且由缩径部1262b限制转动保持部的上下方向上的位移,从而以使转动保持部1262d可转动的方式固定转动保持部1262d的位置,由此,后方保持部1220a以使固定于转动保持部1262d的内螺纹件1240可转动的方式保持内螺纹件1240。这样,后方保持部1220a以使内螺纹件1240可转动的方式保持内螺纹件1240,由此,与内螺纹件1240螺合的外螺纹件1230也能够在左右方向上转动。
上述第一结构涉及的后方保持部1220a也可以与前方保持部的第一结构、第二结构、第三结构及第四结构中任意一个组合来使用。
此外,在本结构中,也可以是,转动保持孔1262a具有直径扩大的钩挂部来代替直径缩小的钩挂部,后方对置部1224a具有直径扩大的扩径部来代替钩挂于钩挂部的缩径部。
(后方保持部的第二结构)
图10A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后方保持部的第二结构的主视图,图10B是示意性地表示上述第二结构的剖面图,图10C是示意性地表示上述第二结构的局部立体图。为了方便说明,在图10A、图10B及图10C中还记载了外螺纹件1230及内螺纹件1240。
本结构例涉及的后方保持部1220b中,突出部1222b的后端部为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薄板状,形成有沿上下方向将上述薄板状的后端部贯通的通孔1264a。后方对置部1224b具有:可转动地插通于通孔1264a的插通棒1264b、止挡件1264c、以及以使内螺纹件1240可转动的方式保持内螺纹件1240的转动保持部1264d,止挡件1264c及转动保持部1264d都具有比通孔1264a更宽幅的形状。后方对置部1220b中,插通棒1264b可转动地插入到转动保持孔1264a,且止挡件1264c限制转动保持部1264d的上下方向上的位移,从而以使转动保持部1264d可转动的方式固定转动保持部1264d的位置,由此,后方对置部1220b以使固定于转动保持部1264d的内螺纹件1240可转动的方式保持内螺纹件1240。这样,后方保持部1220b以使内螺纹件1240可转动的方式保持内螺纹件1240,由此,与内螺纹件1240螺合的外螺纹件1230也能够在左右方向上转动。
上述第二结构涉及的后方保持部1220b也可以与前方保持部的第一结构、第二结构、第三结构及第四结构中任意一个组合来使用。
(后方保持部的第三结构)
图11A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后方保持部的第三结构的立体图,图11B是示意性地表示上述第三结构的剖面俯视图。为了方便说明,在图11A及图11B中还记载了前方保持部1210、外螺纹件1230及内螺纹件1240。
本结构例涉及的后方保持部1220c中,使内螺纹件1240插通到后方保持部1266a具有的左右宽幅地形成的大致椭圆形状的后方保持孔1266b,从而后方保持部1220c以使内螺纹件1240能够左右位移的方式保持内螺纹件1240。另一方面,后方保持部1220c通过内螺纹后端部1242和内螺纹卡止部1266c来限制内螺纹件1240的前后方向上的移动,内螺纹后端部1242形成为比后方保持孔1266b更宽幅而无法通过后方保持孔1266b,内螺纹卡止部1266c固定于内螺纹件1240并在后方保持孔1266b的前方将内螺纹件1240卡止。上述第三结构涉及的后方保持部1220c也可以与前方保持部的第一结构、第二结构、第三结构及第四结构中任意一个组合来使用,但如图11A及图11B所示,从简化前方保持部1210及后方保持部1220的结构的观点来看,优选与前方保持部的第一结构组合。
(后方保持部的第四结构)
图12A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后方保持部的第四结构的立体图,图12B是示意性地表示上述第四结构的剖面俯视图。为了方便说明,在图12A及图12B中还记载了前方保持部1210、外螺纹件1230及内螺纹件1240。
在本结构例中,内螺纹件1240d是大致球状的内螺纹件,后方保持部1220d具有球形的内螺纹孔1268a,该内螺纹孔1268a在前端侧开口且容纳上述大致球状的内螺纹件1240d。内螺纹孔1268a中,在前方保持部1210侧的端面上,在上下方向上具有比内螺纹件1240d的直径小的宽度(例如,与外螺纹件1230的外径大致相同的宽度),在左右方向上具有形成为较宽阔的宽度的开口。由此,与内螺纹件1240d螺合的外螺纹件1230也能够在左右方向上转动。上述第四结构涉及的后方保持部1220d也可以与前方保持部的第一结构、第二结构、第三结构及第四结构中任意一个组合来使用。
(效果)
根据本实施方式,外螺纹件1230能够在左右方向上位移或转动,因此下颌护齿1120的相对于上颌护齿1110的位置不被固定,因而也能够使下颌护齿1120相对于上颌护齿1110在左右方向上位移或转动。因此,佩戴着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护齿的使用者能够在佩戴状态下使下颌在左右方向上位移。由此,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护齿能够减少由于下颌相对于上颌的位置被固定所导致的、使用者的不舒适感。另外,能够防止由于磨牙等的左右方向的力而使上颌护齿及下颌护齿破损。
[第三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护齿1300与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护齿或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护齿的不同之处在于:后方保持部具有在闭口时将使用者的舌部按下的按下部。因此,以下,省略重复的说明,仅对与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护齿或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护齿不同的后方保持部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13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护齿1300的结构的侧视图。护齿1300中,后方保持部1220具有按下部1270。
按下部1270是从后方保持部向后方延伸的匙状的部件,且在闭口时将使用者的舌部按下。若按下部1270将佩戴着护齿1300的使用者的舌部按下,则使用者的气道更易于开放。
此外,对于按下部1270的形状,不特别地进行限定,例如也可以向后方及左右方向这两者延伸。
(效果)
根据本实施方式,按下部1270将佩戴着护齿1300的使用者的舌部按下,从而使用者的气道更易于开放,因此能够预防佩戴着护齿1300的使用者的气道的缩窄,抑制睡眠时的呼吸停止或低通气。
[第一实施方式~第三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此外,第一实施方式~第三实施方式分别表示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一例,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毋庸置疑,在本发明的思想的范围内,也可以有其他各种各样的实施方式。
例如,在第一实施方式~第三实施方式中,内螺纹件与后方保持部一体地成型或接合于后方保持部,但内螺纹件也可以可拆装地保持于后方保持部。另一方面,在第一实施方式~第三实施方式中,外螺纹件可拆装地保持于前方保持部,但外螺纹件也可以可旋转地固定于前方保持部。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第三实施方式中,保持外螺纹件的前方保持部固定于上颌护齿,保持内螺纹件的后方保持部固定于下颌护齿,但也可以是,保持外螺纹件的前方保持部固定于下颌护齿,保持内螺纹件的后方保持部固定于上颌护齿。这时,使与内螺纹件螺合时的外螺纹件的旋转方向反转,由此,能够通过外螺纹件的旋转使下颌护齿移动至比上颌护齿更靠前方的位置。
或者,也可以是,保持内螺纹件的前方保持部固定于上颌护齿或下颌护齿,保持外螺纹件的后方保持部固定于下颌护齿或上颌护齿。这时,内螺纹件也可以在上颌护齿及下颌护齿的齿列面与外螺纹件螺合。另外,这时,外螺纹件的方向与第一实施方式~第三实施方式相反,外螺纹件的卡合部面向护齿的后方配置。这时,例如,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使保持于后方保持部的外螺纹件能够在左右方向上转动或位移,使保持于前方保持部的内螺纹件在左右方向上位移。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第三实施方式中,前方保持部配置于上颌护齿及下颌护齿的齿列之间,但也可以使前方保持部及后方保持部这两者配置于比上颌护齿及下颌护齿的齿列面更靠后方的位置。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第三实施方式中,外螺纹件或内螺纹件的用于使它们卡合的扭矩也可以局部性地不同。
例如,外螺纹件的螺纹部也可以是以后方侧的末端部侧的外径比凸缘部侧的外径大的方式具有两种外径,还可以是具有外径从凸缘部侧到后方侧的末端部侧连续地扩大的形状。或者,外螺纹件的螺纹部也可以是从后方侧的末端向凸缘部方向设置空隙部或狭缝,并使后方侧的末端部的外径向外侧扩展而放大。通过以后方侧的末端部的宽度更大的方式使上述狭缝的宽度在深度方向上变化,能够使后方侧的末端部更向外侧张开,从而使后方侧的末端部的外径更大。或者,内螺纹件也可以是以前方侧的内径比后方侧的内径小的方式具有两种内径,还可以是具有内径从后方侧到前方侧连续地变窄的形状。
或者,外螺纹件的螺纹部或内螺纹件也可以具有螺纹的螺距局部性地变小的小螺距部。上述小螺距部可以具有比其他区域小的一定宽度的螺距,也可以具有向前方或后方连续地变小的螺距。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第三实施方式中,在上颌护齿主体部及下颌护齿主体部形成有可安装于齿列的齿列压膜部。但上颌护齿主体部及下颌护齿主体部只要是收纳齿列的形状即可,也可以不具有齿列型,还可以仅在上颌护齿主体部及下颌护齿主体部的一部分具有齿列压膜部。
另外,上颌护齿及下颌护齿可以由多个材料构成,也可以利用由有机物构成的部分与由无机物构成的部分的组合来制作。
[第一方面涉及的护齿的结构例]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护齿,该护齿具备:
相对置的一对的上颌护齿及下颌护齿;
外螺纹件;
内螺纹件;
前方保持部,配置于所述上颌护齿及所述下颌护齿中的一方的护齿,保持所述外螺纹件或所述内螺纹件;以及
后方保持部,配置于所述上颌护齿及所述下颌护齿中的另一方的护齿,在比所述前方保持部更靠后方的位置保持所述内螺纹件或所述外螺纹件,
所述内螺纹件及所述外螺纹件通过在所述齿列面或比齿列面更靠后方的位置与所述内螺纹件螺合的所述外螺纹件的旋转,将所述下颌护齿相对于所述上颌护齿在前后方向上定位。
该护齿是小型的,且能够更容易地调整下颌护齿的前进量。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上述护齿,其中,
所述前方配置部配置于所述一方的护齿的齿列面或比齿列面更靠后方的位置。
该护齿中,前方配置部不突出至比齿列更靠前方的位置,因此使用者的装戴感受优异。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上述护齿,其中,
所述后方保持部具备:
突出部,向舌部侧突出;以及
后方对置部,通过所述突出部而配置于比齿列更靠后方的位置,与所述前方保持部相对置并保持所述内螺纹件或所述外螺纹件。
该护齿中,能够将外螺纹件或内螺纹件配置于比齿列面更靠后方的位置,因此能够增加外螺纹件与内螺纹件之间的螺合量,能够进一步增长可对下颌护齿的位置进行调整的范围。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上述护齿,其中,
所述前方保持部以使所述外螺纹件或所述内螺纹件能够向左右方向位移或转动的方式,保持所述外螺纹件或所述内螺纹件,
所述后方保持部以使所述内螺纹件或所述外螺纹件能够向左右方向位移或转动的方式,保持所述内螺纹件或所述外螺纹件。
佩戴着该护齿的使用者能够使下颌护齿左右移动,因此使用者的装戴感受优异。或即使施加磨牙等左右方向的力,也能够防止上颌护齿或下颌护齿的破损。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上述护齿,其中,
所述后方保持部具备在左右方向上转动的转动部件,
所述内螺纹件或所述外螺纹件以固定于所述转动部件而能够在左右方向上转动的方式保持于所述后方保持部,从而使所述外螺纹件能够向左右方向转动。
佩戴着该护齿的使用者能够使下颌护齿左右移动,因此使用者的装戴感受优异。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上述护齿,其中,
所述转动部件具备:转动保持部,保持内螺纹件或外螺纹件;以及止挡件,以使所述转动保持部可转动的方式固定所述转动保持部的位置。
佩戴着该护齿的使用者能够使下颌护齿左右移动,因此使用者的装戴感受优异。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上述护齿,其中,
所述前方保持部具备在左右方向上宽幅地形成的保持孔,
所述外螺纹件或所述内螺纹件以插通于所述保持孔而能够在左右方向上位移的方式保持于所述前方保持部,从而使所述外螺纹件能够向左右方向位移或转动。
佩戴着该护齿的使用者能够使下颌护齿左右移动,因此使用者的装戴感受优异。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上述护齿,其中,
所述前方保持部具备在左右方向上位移的滑动部件,
所述外螺纹件或所述内螺纹件相对于所述滑动部件被固定位置并保持于所述前方保持部,从而使所述外螺纹件能够向左右方向位移或转动。
佩戴着该护齿的使用者能够使下颌护齿左右移动,因此使用者的装戴感受优异。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上述护齿,其中,
所述前方保持部具备在左右方向上宽幅地形成的开口部,
所述外螺纹件或所述内螺纹件被插入到所述开口部并保持于所述前方保持部,
所述后方保持部具备在左右方向上宽幅地形成的开口部,
所述内螺纹件或所述外螺纹件被插入到所述开口部并保持于所述后方保持部,
从而使所述外螺纹件能够向左右方向位移。
佩戴着该护齿的使用者能够使下颌护齿左右移动,因此使用者的装戴感受优异。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上述护齿,其中,
所述后方保持部具备按下部,该按下部在闭口时将使用者的舌部按下。
该护齿中,按下部将佩戴着该护齿的使用者的舌部按下,从而使用者的气道更易于开放,因此能够预防佩戴着护齿的使用者的气道的缩窄,从而更有效地抑制睡眠时的呼吸停止或低通气。
2.第二方面涉及的护齿
[第四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护齿2100如表示护齿2100的结构的示意性的立体图的图14、以及表示佩戴着护齿并使下颌前进的情况的侧视图的图15所示,具有相对置的一对的上颌护齿及下颌护齿。上颌护齿2110构成为可佩戴于使用者的上颌,下颌护齿2120构成为可佩戴于使用者的下颌。
上颌护齿2110形成有可佩戴于使用者的上颌的齿列的齿列压膜部2112,构成为可佩戴于使用者的上颌。另外,下颌护齿2120形成有可佩戴于使用者的下颌的齿列的齿列压膜部2122,构成为可佩戴于使用者的下颌。另外,下颌护齿2120通过配置于其前方的下颌前进装置2200,与相对置地配置的上颌护齿2110连结,且能够定位于比上颌护齿2110更靠前方的位置。
下颌前进装置2200如其示意性的立体图的图16及其分解立体图的图17所示,具备:附着固定于上颌护齿2110的固定部件2210(也是后方保持部)、附着固定于下颌护齿的滑动部件2220(也是前方保持部)、连结固定部件2210与滑动部件2220并将滑动部件2220相对于固定部件2210定位于前方的外螺纹件2230及内螺纹件2240、以及限制外螺纹件2230的旋转的止挡件2250。
如图15所示,通过利用螺纹转动件2400来调整外螺纹件2230与内螺纹件2240的螺合量,来将滑动部件2220相对于固定部件2210在前后方向上定位,从而下颌前进装置2200能够将附着固定有滑动部件2220的下颌护齿2120,定位于比附着固定有固定部件2210的上颌护齿2110更靠前方的位置。
由此,在佩戴护齿2100的使用者佩戴着上颌护齿2110及下颌护齿2120并咬合时(以下,简称作“咬合时”),下颌前进装置2200能够使下颌护齿2120向前方移动,并限制下颌护齿2120向后方的位移。另外,由此,护齿2100能够使佩戴着护齿2100的使用者的下颌向前方移动来使上述使用者的气道更大地开放,从而更有效地抑制睡眠时的呼吸停止或低通气。
具体而言,下颌前进装置2200通过将滑动部件2220与固定部件2210相对置地配置,并将滑动部件2220相对于固定部件2210在前后方向上定位,从而能够将下颌护齿2120相对于上颌护齿2110在前后方向上定位。通过使保持于滑动部件2220的外螺纹件2230、与固定部件2210所保持的内螺纹件2240螺合,并使外螺纹件2230旋转来调整外螺纹件2230与内螺纹件2240的螺合量,从而能够对滑动部件2220的上述位置进行调整。另外,在不使外螺纹件2230旋转时,止挡件2250能够抑制外螺纹件2230意外地旋转而上述螺合量发生变化所导致的、滑动部件2220的位置的变化。
固定部件2210具有与滑动部件2220对置的面为大致半圆形的槽部2212的、大致半圆筒状的盖部2214。滑动部件2220具有与固定部件2210对置的面为半圆形的槽部2222的、形状与固定部件2210大致相同的大致半圆筒状的盖部2224。由此,固定部件2210和滑动部件2220在以槽部2212与槽部2222相对置的方式配置时,盖部2214及盖部2224形成能够对槽部2212及槽部2222插通外螺纹件2230的、大致圆筒状的插通孔。
此外,盖部2214及盖部2224的形状不限于此,也可以设为在相对置地配置时呈大致圆台筒状、大致椭圆筒状、大致椭圆台筒状等。另外,盖部2214的外形与盖部2224的外形也可以并非大致相同,只要能形成上述插通孔,则也可以是不同的形状。
固定部件2210具备:在与滑动部件2220对置的面设置有槽部2212的盖部2214、以及用于将固定部件2210附着固定于上颌护齿2110的安装部2216,且保持内螺纹件2240。
盖部2214例如可以设为形成为半圆筒状的薄板状的部件。盖部2214既可以从前方端到与安装部2216连续的后方端以大致相同的厚度来形成,也可以将在护齿的佩戴状态下易于被施加朝向左右方向的应力的后方端的厚度形成为更厚。
安装部2216是从盖部2214的后方连续地向左右方向延伸的薄板状的部件,沿着上颌护齿2110的前表面的形状形成为弯曲状。安装部2216例如由与上颌护齿2110相同的材料的树脂材料等附着固定于上颌护齿2110的前表面,由此,将固定部件2210附着固定于上颌护齿2110的前方。
安装部2216也可以为,使安装部2216变形而具备用于使其易于附着固定于上颌护齿2110的前表面的多个通孔2216a。另外,通孔2216a构成为,上述树脂材料能够通过通孔2216a的内部将安装部2216的前方与后方连接,因此能够提高安装部2216对于上颌护齿2110的附着固定强度,抑制安装部2216从上颌护齿2110剥离所导致的、固定部件2210从上颌护齿2110的脱离。
内螺纹件2240配置于槽部2212的内周的、上述插通孔的后方的位置。内螺纹件2240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与固定部件2210相同的材料与固定部件2210一体地形成。
内螺纹件2240能够配置于槽部2212的后端。另一方面,从抑制与内螺纹件2240较深地螺合而从上述插通孔的后端凸出的外螺纹件2230与使用者的舌头抵接所导致的、使用者的装戴感受的下降的观点来看,优选内螺纹件2240从槽部2212的后端隔开间隔地配置。
滑动部件2220具备:在与固定部件2210对置的面设置有上述槽部2222的盖部2224、用于将滑动部件2220附着固定于护齿的安装部2226、以及保持外螺纹件2230的U字型的卡固件2228。
盖部2224例如可以设为形成为半圆筒状的薄板状的部件。盖部2224既可以从前方端到与安装部2226连续的后方端以大致相同的厚度来形成,也可以将在护齿的佩戴状态下易于被施加朝向左右方向的应力的后方端的厚度形成为更厚。
盖部2224具备能够嵌入卡固件2228的端部的通孔2224a及通孔2224b。另外,盖部2224也可以在其缘部具有能够配置后述的止挡件2250的端部2252的皿部2224c。
安装部2226是从盖部2224的后方连续地向左右方向延伸的薄板状的部件,沿着下颌护齿2120的前表面的形状形成为弯曲状。安装部2226例如由与下颌护齿2120相同的材料的树脂等附着固定于下颌护齿2120的前表面,由此,将滑动部件2220附着固定于下颌护齿2120的前方。
安装部2226也可以为,使安装部2226变形而具备用于使其易于附着固定于下颌护齿2120的前表面的多个通孔2226a。另外,通孔2226a构成为,上述树脂材料能够通过通孔2226a的内部将安装部2226的前方与后方连接,因此能够提高安装部2226对于下颌护齿2120的附着固定强度,抑制安装部2226从下颌护齿2120剥离所导致的、滑动部件2220从下颌护齿2120的脱离。
卡固件2228是U字型的部件,具备:形成卡固件2228的端部的一对的大致长方体状的嵌入部2228a及嵌入部2228b、以及弯曲为大致半圆形并将嵌入部2228a和嵌入部2228b连结的弯曲部2228c。卡固件2228通过使弯曲部2228c卡合到沿着滑动部件的槽部2222配置的外螺纹件2230的后述的环状的缩窄部2235,并将一对的嵌入部2228a及嵌入部2228b分别嵌入到对应的通孔2224a及通孔2224b中,来以旋转自如的方式将外螺纹件2230的位置固定于滑动部件2220。另外,在固定部件2210与滑动部件2220未连结的状态(外螺纹件2230未与内螺纹件2240螺合的状态)下,能够通过将销状的部件插入到通孔2224a及通孔2224b中的任意一者、优选为插入到通孔2224a和通孔2224b这两者,而容易地将卡固件2228从滑动部件2220拆下。由此,卡固件2228能将外螺纹件2230从滑动部件容易地拆下。
外螺纹件2230具备:能够与螺纹转动件2400卡合的卡合部2232、在两个部位相对置地配置的凸缘部2234及凸缘部2236、配置于凸缘部2234与凸缘部2236之间的环状的缩窄部2235、以及能够与内螺纹件2240螺合的螺纹部2238。卡合部2232、凸缘部2234、缩窄部2235、凸缘部2236及螺纹部2238从外螺纹件2230的一方的末端向另一方的末端依次配置。
卡合部2232配置于外螺纹件2230的前方端。卡合部2232只要是能够与螺纹转动件2400卡合,且能够通过使所卡合的螺纹转动件2400旋转来使外螺纹件2230旋转的形状即可。例如,卡合部2232可以设为六边形孔,即、能够将可嵌入其中的六棱柱状的螺纹转动件2400(内六边形扳手)的末端插入而旋转外螺纹件2230的形状。
另外,在卡合部2232的外周沿周向形成有能够供止挡件2250卡合的八个凹部2232a。通过止挡件2250卡合,从而卡合部2232还能作为用于限制外螺纹件2230的旋转的旋转限制部2260而发挥作用(参照图18)。
凸缘部2234、缩窄部2235及凸缘部2236构成为,将外螺纹件2230沿着滑动部件的槽部2222配置,并将安装于缩窄部2235的周围的卡固件2228固定于滑动部件2220,由此,能够在滑动部件2220上以旋转自如的方式对外螺纹件2230进行位置固定、并能够从滑动部件2220拆下外螺纹件2230。
具体而言,凸缘部2234及凸缘部2236形成为,其外周的半径比卡固件2228具有的弯曲部2228c的内周的半径大,缩窄部2235形成为,其外周的半径比卡固件2228具有的弯曲部2228c的内周的半径小。因而,外螺纹件2230相对于固定于滑动部件2220的卡固件2228的前后方向上的移动会被限制于凸缘部2234与凸缘部2236的间隔内,由此外螺纹件2230能够相对于滑动部件2220可旋转地被固定位置。另外,如上所述,由于能够从滑动部件2220拆下卡固件2228,因此也能够从滑动部件2220容易地拆下外螺纹件2230。
螺纹部2238配置于外螺纹件2230的后方端。螺纹部2238只要具有能够与内螺纹件2240螺合的螺纹形状即可。从进一步增多滑动部件2220相对于固定部件2210的前进量,从而进一步增多下颌护齿2120相对于上颌护齿2110的前进量的观点来看,优选螺纹部2238具有外螺纹件2230的一半以上的长度。
通过使保持于滑动部件2220的外螺纹件2230的螺纹部2238与保持于固定部件2210的内螺纹件2240螺合,从而滑动部件2220与固定部件2210相对置地配置,且与固定部件2210连结。并且,通过调整外螺纹件2230的螺纹部2238与内螺纹件2240的螺合量,能够将滑动部件2220相对于固定部件2210在前后方向上定位。由此,也能够将附着固定有滑动部件2220的下颌护齿2120相对于保持固定部件2210的上颌护齿2110定位于前方。
这时,能够通过适当调整外螺纹件2230的螺纹部2238与内螺纹件2240的螺合量,来调整下颌护齿2120相对于上颌护齿2110的前进量。这样,能够通过使下颌护齿2120以与使用者的颌的形状相适合的量向比上颌护齿2110更靠前方的位置移动,从而使佩戴着护齿2100的使用者的气道更加不易缩窄。
在本实施方式中,止挡件2250如下颌前进装置2200的前端部的透视图的图18所示,是沿着滑动部件2220的槽部2222的内周配置,且能够与设置于外螺纹件2230的旋转限制部2260(卡合部2232)的外周的凹部2232a卡合的板簧等弹性部件。
止挡件2250与外螺纹件2230的旋转相应地,断续地与凹部2232a卡合。这时,在使外螺纹件2230旋转时,止挡件2250能够通过上述断续的卡合而断续地产生碰撞音及振动。
具体而言,止挡件2250具备:固定于滑动部件2220具有的槽部2222的缘部的端部2252、第一板状部2254、折回部2255、第二板状部2256和具有能够与凹部2232a卡合的弯折结构的爪部2258。
端部2252将止挡件2250的位置固定于滑动部件2220。第一板状部2254沿着滑动部件2220具备的槽部2222的内周从槽部2222的一方的缘部向另一方的缘部延伸,第二板状部2256沿着槽部2222的内周从槽部2222的另一方的缘部向一方的缘部延伸。另外,折回部2255在槽部2222的另一方的端部,将第一板状部2254和第二板状部2256连接。爪部2258通过与外螺纹件2230的凹部2232a卡合,来限制由于护齿2100的佩戴状态下的振动等而导致的、外螺纹件2230的意外的旋转。
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下颌前进装置在重新调整上颌护齿及下颌护齿的位置时,不知使螺纹件旋转至什么程度可以将上颌护齿及下颌护齿的位置调整至合适的位置。因此,调整下颌护齿的前进量的医生等、或接受医生的指导来调整自己佩戴的下颌护齿的前进量的使用者(以下,将他们一并简称作“调整者”)等,每次都需要一边一点点地转动螺纹件并确认装戴感受一边进行位置调整。相对于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外螺纹件2230旋转时,止挡件2250的爪部2258断续地与外螺纹件2230的凹部2232a卡合,从而止挡件2250与外螺纹件2230的旋转相应地,断续地限制外螺纹件2230的旋转。由此,旋转外螺纹件2230的调整者能够通过上述碰撞音或振动的次数,来感知外螺纹件2230的旋转量。因此,重新调整上颌护齿2110及下颌护齿2120的位置的调整者能够通过以上次调整时的次数为准调整上述碰撞音或振动的次数,将上颌护齿2110及下颌护齿2120容易地调整至合适的位置。
另外,止挡件2250通过具备第一板状部2254、折回部2255和第二板状部2256而增长止挡件2250的作为板簧的有效长度,由此,能够提高爪部2258与凹部2232a随外螺纹件2230的旋转而卡合时所需的弹力,从而进一步增大在上述卡合时爪部2258撞击凹部2232a时产生的碰撞音及振动。
另外,止挡件2250通过爪部2258与外螺纹件2230的凹部2232a卡合,来限制由于护齿2100的佩戴状态下的振动等导致的、外螺纹件2230的意外的旋转。另一方面,止挡件2250会允许如下的、调整者有意地进行的外螺纹件2230的旋转,即,将螺纹转动件2400插入外螺纹件2230的卡合部2232并通过人力来使外螺纹件2230旋转、或使用电机等以机械方式使外螺纹件2230旋转之类的旋转。这样,止挡件2250能够通过限制外螺纹件2230相对于轴向的旋转,来抑制由于在护齿2100的佩戴状态等的情况下外螺纹件2230与内螺纹件2240的螺合量发生变化所导致的、上颌护齿2110与下颌护齿2120的意外的错位。
上颌护齿2110及下颌护齿2120是由不易通过人的通常的咬合力而破损的材料形成的。用于形成上颌护齿2110及下颌护齿2120的材料的例子可以设为与用于形成上述的第一方面涉及的护齿中的上颌护齿及下颌护齿的材料相同,因此省略重复的记载。
固定部件2210、滑动部件2220、以及外螺纹件2230及内螺纹件可以由钛或包含钛的合金、铁(包含不锈钢的钢等)、以及金、银、铂、钴及铬等的合金等金属材料、以及依据日本工业标准JIS T 6501测定的弯曲弹性常数为1000MPa以上且3000MPa以下的较硬的树脂材料(例如聚碳酸酯树脂)等形成。此外,也可以通过化学转化膜等来提高上述金属材料的耐腐蚀性。
可以通过在配置有固定部件2210的上颌护齿2110用的模具中浇注光固化性材料,照射紫外线等以使上述光固化性材料固化,来使固定部件2210附着固定于上颌护齿2110。另外,可以通过在配置有滑动部件2220的下颌护齿2120用的模具中浇注光固化性材料,照射紫外线等以使上述光固化性材料固化,来使滑动部件2220附着固定于下颌护齿2120。
内螺纹件2240也可以由与固定部件2210相同的材料,与固定部件2210一体地成型。另外,也可以将内螺纹件2240与固定部件2210分开制作,并在制作后,将内螺纹件2240与固定部件2210接合。
另外,止挡件2250能够通过焊接等而固定于滑动部件2220具有的槽部2222的缘部。为了防止由热等导致的下颌护齿的变形,优选在使滑动部件2220附着固定于下颌护齿2120之前进行止挡件2250的固定。
此外,止挡件2250也可以配置于固定部件2210侧。但是,从在滑动部件前进时也容易使止挡件2250与外螺纹卡合的观点来看,优选止挡件2250配置于滑动部件2220。
另外,对于止挡件2250的形状和结构,不特别地进行限定,例如,也可以是沿着固定部件2210的槽部2212或滑动部件2220的槽部2222的内周配置的螺旋弹簧等,在螺旋弹簧的前端设置有能够与外螺纹件的凹部2232a卡合的形状的部件等。
另外,凹部2232a不必设置于外螺纹件2230的卡合部2232的外周,也可以设置于卡合部2232与凸缘部2234之间或凸缘部2236与螺纹部2238之间等的外周。但是,从使调整者更易于感知上述碰撞音或振动的观点来看,优选凹部2232a设置于距外螺纹件2230的前方端较近的一侧,更优选设置于卡合部2232的外周。
另外,对于凹部2232a的数量,不特别地进行限定,既可以仅为一个,也可以设为两个、三个、四个、六个、八个等。在将凹部2232a设置多个时,优选多个凹部2232a设置于相对于外螺纹件2230的旋转中心旋转对称的位置。
[第五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护齿中,止挡件的结构不同,除此以外,具有与第四实施方式的护齿2100相同的结构。因此,以下,对结构与第四实施方式不同的止挡件2270进行说明,对于其他的相同的结构,省略其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止挡件2270如下颌前进装置2200的前端部的立体图的图19及图19的A-A线的剖面图的图20所示,是保持于外螺纹件2230且配置于外螺纹件2230的外周,并能够与设置于固定部件2210的槽部2212及滑动部件2220的槽部2222的内周的凹部2222a(也是旋转限制部2280)卡合的、板簧等弹性部件。
本实施方式中同样地,止挡件2270与外螺纹件2230的旋转相应地,断续地与凹部2222a卡合。由此,在使外螺纹件2230旋转时,止挡件2270能够通过上述断续的卡合,来断续地产生碰撞音及振动。
具体而言,止挡件2270具备:固定于外螺纹件2230的卡合部2232的外周的端部2272、向插通孔的内周弯曲地设置的板状部2274、以及具有能够与凹部2222a卡合的弯折结构的爪部2278。
端部2272将止挡件2270的位置固定于外螺纹件2230具有的卡合部2232的外周。板状部2274沿着插通孔的内周弯曲,并从外螺纹件2230向插通孔的内周延伸。爪部2278通过与固定部件2210及滑动部件2220的凹部2222a卡合,来限制由于护齿的佩戴状态下的振动等导致的、外螺纹件2230的意外的旋转。
在外螺纹件2230的旋转时,止挡件2270的爪部2278断续地与固定部件2210及滑动部件2220的凹部2222a卡合,从而止挡件2270与外螺纹件2230的旋转相应地,断续地限制外螺纹件2230的旋转。由此,旋转外螺纹件2230的调整者能够通过上述碰撞音或振动的次数,来感知外螺纹件2230的旋转量。因此,重新调整上颌护齿2110及下颌护齿2120的位置的调整者能够通过以上次调整时的次数为准调整上述碰撞音或振动的次数,将上颌护齿2110及下颌护齿2120容易地调整至合适的位置。
另外,止挡件2270中,通过调整板状部2274的长度,将止挡件2270的作为板簧的有效长度增长,能够提高爪部2278与凹部2222a随外螺纹件2230的旋转而卡合时所需的弹力,从而进一步增大在上述卡合时爪部2278撞击凹部2222a时产生的碰撞音及振动。
另外,止挡件2270通过爪部2278与固定部件2210的槽部2212或滑动部件2220的槽部2222卡合,来限制由于护齿的佩戴状态下的振动等导致的、外螺纹件2230的意外的旋转。另一方面,止挡件2270会允许如下的、调整者有意地进行的外螺纹件2230的旋转,即,将螺纹转动件2400插入外螺纹件2230的旋转限制部2280并通过人力来使外螺纹件2230旋转、或使用电机等以机械方式使外螺纹件2230旋转之类的旋转。这样,止挡件2270能够通过限制外螺纹件2230相对于轴向的旋转,来抑制由于在护齿的佩戴状态下等的情况下外螺纹件2230与内螺纹件2240的螺合量发生变化所导致的、上颌护齿2110与下颌护齿2120的意外的错位。
此外,凹部2222a也可以仅设置于固定部件2210,还可以仅设置于滑动部件2220。
另外,对于凹部2222a的数量,不特别地进行限定,既可以仅为一个,也可以设为两个、三个、四个、六个、八个等。在将凹部2222a设置多个时,优选多个凹部2222a设置于相对于外螺纹件2230的旋转中心旋转对称的位置。
另外,止挡件2270不必设置于外螺纹件2230的卡合部2232的外周,也可以设置于卡合部2232与凸缘部2234之间或凸缘部2236与螺纹部2238之间等的外周。但是,从使调整者更易于感知上述碰撞音或振动的观点来看,优选止挡件2270设置于距外螺纹件2230的前方端较近的一侧,更优选设置于卡合部2232的外周。
[第六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的护齿中,下颌前进装置的结构不同,除此以外,具有与第四实施方式的护齿2100相同的结构。因此,以下,对结构与第四实施方式不同的下颌前进装置2300进行说明,对于相同的结构,省略其说明。
下颌前进装置2300如其示意性的立体图的图21及其分解立体图的图22所示,具备:附着固定于下颌护齿2120的固定部件2310(也是后方保持部)、附着固定于上颌护齿2110的滑动部件2320(也是前方保持部)、连结固定部件2310和滑动部件2320并将滑动部件2320相对于固定部件2310定位于前方的外螺纹件2330及内螺纹件2340、以及限制外螺纹件2330的旋转的止挡件2350。
与第四实施方式同样地,通过利用螺纹转动件调整外螺纹件2330与内螺纹件2340的螺合量,来将滑动部件2320相对于固定部件2310在前后方向上定位,从而下颌前进装置2300能够将附着固定有固定部件2310的下颌护齿2120,定位于比附着固定有滑动部件2320的上颌护齿2110更靠前方的位置。
固定部件2310具有与滑动部件2320对置的面为大致半圆形的槽部2312的、大致半圆筒状的盖部2314,滑动部件2320具有与固定部件2310对置的面为半圆形的槽部2322的、大致半圆筒状的盖部2324。由此,固定部件2310和滑动部件2320在以槽部2312与槽部2322相对置的方式配置时,盖部2314及盖部2324形成能够对上述槽部2312及槽部2322插通外螺纹件2330的、大致圆筒状的插通孔。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滑动部件2320的前后方向上的长度形成为比固定部件2310短,固定部件2310和与滑动部件2320形成为大致圆筒状且具有如下的切口部的部件,即,在该固定部件2310与滑动部件2320相对置地配置时在前端部露出外螺纹件2330的切口部。
此外,盖部2314及盖部2324的形状不限于此,也可以设为在相对置地配置时呈大致圆台筒状、大致椭圆筒状、大致椭圆台筒状等。另外,盖部2314和盖部2324也可以是前后方向上的长度大致相同,且在相对置地配置时在前端部不露出外螺纹件2330的部件。
固定部件2310具备:在与滑动部件2320对置的面设置有上述槽部2312的盖部2314、以及用于将固定部件2310附着固定于下颌护齿2120的安装部2316。
盖部2314例如可以设为形成为半圆筒状的薄板状的部件。盖部2314既可以从前方端到与安装部2316连续的后方端以大致相同的厚度来形成,也可以将在护齿的佩戴状态下易于被施加朝向左右方向的应力的后方端的厚度形成为更厚。在本实施方式中,盖部2314在后方的外周上具有供安装部2316嵌入的槽部2314a。
安装部2316是嵌入到槽部2314a而设置于盖部2314的后方侧的、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平板状的部件,埋设于下颌护齿2120的前表面的内部并附着固定于下颌护齿2120的前表面,由此,将固定部件2310附着固定于下颌护齿2120的前方。
安装部2316也可以具备用于使安装部2316易于附着固定于下颌护齿2120的前表面的多个通孔2316a。通孔2316a构成为,上述树脂材料能够通过通孔2316a的内部将安装部2316的前方与后方连接,因此能够提高安装部2316对于下颌护齿2120的附着固定强度,抑制安装部2316从下颌护齿2120剥离所导致的、固定部件2310从下颌护齿2120的脱离。
滑动部件2320具备:在与固定部件2310对置的面设置有上述槽部2322的盖部2324、用于将滑动部件2320附着固定于上颌护齿2110的安装部2326、以及保持外螺纹件的卡固件2328。
盖部2324例如可以设为形成为半圆筒状的薄板状的部件。盖部2324既可以从前方端到与安装部2326连续的后方端以大致相同的厚度来形成,也可以将在护齿的佩戴状态下易于被施加朝向左右方向的应力的后方端的厚度形成为更厚。在本实施方式中,盖部2324在后方的外周上具有供安装部2326嵌入的槽部2324a。
安装部2326是嵌入到槽部2324a而设置于盖部2324的后方侧的、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平板状的部件,埋设于上颌护齿2110的前表面的内部并附着固定于上颌护齿2110的前表面,由此,将滑动部件2320附着固定于上颌护齿2110的前方。
安装部2326也可以具备用于使安装部2326易于附着固定于上颌护齿2110的前表面的多个通孔2326a。通孔2326a构成为,上述树脂材料能够通过通孔2326a的内部将安装部2326的前方与后方连接,因此能够提高安装部2326对于上颌护齿2110的附着固定强度,抑制安装部2326从上颌护齿2110剥离所导致的、滑动部件2320从上颌护齿2110的脱离。
卡固件2328是具有使外螺纹件2330插通以保持外螺纹件2330的插通孔2328a的中空圆柱状的部件。插通孔2328a具有比后述的外螺纹件2330的圆筒部2335的外径大,但比后述的外螺纹件2330的凸缘部2334及卡止部件2354的外径小的大小的通孔,将插通到上述通孔中的外螺纹件2330在固定部件2310上旋转自如地固定位置,使外螺纹件2330保持于滑动部件2320。
外螺纹件2330具备:能够与螺纹转动件卡合的卡合部2332、凸缘部2334、圆筒部2335、形成于在外螺纹件2330附着固定于固定部件2310时比卡固件2328更靠后方的位置的环状的缩窄部2336、以及能够与内螺纹件2340螺合的螺纹部2338。卡合部2332、凸缘部2334、缩窄部2336及螺纹部2338从外螺纹件2330的一方的末端向另一方的末端依次配置。
卡合部2332配置于外螺纹件2330的前方端或前方端与卡固件2328之间。卡合部2332只要是能够与螺纹转动件卡合,且能够通过使所卡合的螺纹转动件旋转来使外螺纹件2330旋转的形状即可。例如,卡合部2332可以设为椭圆柱状的孔,即、能够将可嵌入其中的椭圆柱状的螺纹转动件的末端插入而旋转外螺纹件2330的形状。
凸缘部2334形成为,其外周的半径比上述卡固件2328具有的插通孔2328a的内周的半径大。圆筒部2335是在将外螺纹件2330插通到卡固件2328具有的插通孔2328a中时配置于插通孔2328a的内部的部分,形成为其外周的半径比卡固件2328具有的插通孔2328a的内周的半径小。缩窄部2336形成为,其外周的半径比圆筒部2335的外周的半径小,且能够嵌入后述的卡止部件2354的大小。
螺纹部2338配置于外螺纹件2330的后方部。螺纹部2338只要具有能够与内螺纹件2340螺合的螺纹形状即可。从进一步增多滑动部件2320相对于固定部件2310的前进量,从而进一步增多下颌护齿2120相对于上颌护齿2110的前进量的观点来看,优选螺纹部2338具有外螺纹件2330的一半以上的长度。
内螺纹件2340配置于滑动部件2320具有的槽部2322的内周的、由槽部2312及槽部2322形成的上述插通孔的后方的位置。内螺纹件2340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与滑动部件2320相同的材料,与滑动部件2320一体地形成。
内螺纹件2340能够配置于槽部2322的后端。另一方面,从抑制与内螺纹件2340较深地螺合而从上述插通孔的后端凸出的外螺纹件2330与使用者的舌头抵接所导致的、使用者的装戴感受的下降的观点来看,优选内螺纹件2340从槽部2322的后端隔开间隔地配置。
通过使保持于滑动部件2320的外螺纹件2330的螺纹部2338与保持于固定部件2310的内螺纹件2340螺合,从而滑动部件2320与固定部件2310相对置地配置,且与固定部件2310连结。并且,通过调整外螺纹件2330的螺纹部2338与内螺纹件2340的螺合量,能够将滑动部件2320相对于固定部件2310在前后方向上定位。由此,能够将保持固定部件2310的下颌护齿2120相对于附着固定有滑动部件2320的上颌护齿2110定位于前方。
这时,通过适当调整外螺纹件2330的螺纹部2338与内螺纹件2340的螺合量,能够调整下颌护齿2120相对于上颌护齿2110的前进量。这样,能够通过使下颌护齿2120以与使用者的颌的形状相适合的量向比上颌护齿2110更靠前方的位置移动,从而使佩戴着护齿2100的使用者的气道更加不易缩窄。
在本实施方式中,止挡件2350如图22所示,具有使外螺纹件2330的圆筒部2335插通的线圈状的弹性部件即压缩螺旋弹簧2352、以及嵌入到外螺纹件2330的缩窄部2336的大致U字状的卡止部件2354。压缩螺旋弹簧2352及卡止部件2354都形成为,外周的半径比卡固件2328具有的插通孔2328a的内周的半径大。在将外螺纹件2330插通到卡固件2328中时,止挡件2350成为如下状态:外螺纹件2330的圆筒部2335插通到压缩螺旋弹簧2352中,且卡止部件2354嵌入到外螺纹件2330的缩窄部2336。因此,在将外螺纹件2330插通到卡固件2328中时,外螺纹件2330的凸缘部2334、压缩螺旋弹簧2352、卡固件2328(外螺纹件2330的圆筒部2335)及卡止部件2354(外螺纹件2330的缩窄部2336)从外螺纹件2330的一方的末端向另一方的末端依次配置。这时,压缩螺旋弹簧2352及卡止部件2354都无法通过卡固件2328具有的插通孔2328a,因此限制外螺纹件2330相对于固定于滑动部件2320的卡固件2328在前后方向上的移动,从而将外螺纹件2330相对于滑动部件2320旋转自如地进行固定位置。
止挡件2350中,在使外螺纹件2330的螺纹部2338与内螺纹件2340螺合时,压缩螺旋弹簧2352对外螺纹件2330的凸缘部2334向前方(远离内螺纹件2340的方向)施力,另一方面,使卡止部件2354与卡固件2328抵接以限制外螺纹件2330向前方(远离内螺纹件2340的方向)的位移。止挡件2350通过上述施力及位移的限制,使外螺纹件2330与卡固件2328被按压而接合,由此限制由于护齿2100的佩戴状态下的振动等导致的、外螺纹件2330的意外的旋转。另一方面,止挡件2350会允许如下的、调整者有意地进行的外螺纹件2330的旋转,即,将螺纹转动件插入外螺纹件2330的卡合部2332并通过人力来使外螺纹件2330旋转、或使用电机等以机械方式使外螺纹件2330旋转之类的旋转。这样,止挡件2350能够通过限制外螺纹件2330相对于轴向的旋转,来抑制由于在护齿2100的佩戴状态等的情况下外螺纹件2330与内螺纹件2340的螺合量发生变化所导致的、上颌护齿2110与下颌护齿2120的意外的错位。
此外,与第四实施方式及第五实施方式同样地,本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卡固件2328为具有嵌入到形成于滑动部件2320的盖部2324的通孔中的一对的大致长方体状的嵌入部的U字型的部件,滑动部件2320的盖部2324也可以具备能够嵌入上述卡固件2328的嵌入部的通孔。这时,在固定部件2310与滑动部件2320未连结的状态(外螺纹件2330未与内螺纹件2340螺合的状态)下,能够通过将销状的部件插入到上述盖部2314具备的通孔中的某一者、优选为两者,来容易地将卡固件2328从滑动部件2320拆下。由此,卡固件2328能将外螺纹件2330从滑动部件2320容易地拆下。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同样地,代替将卡止部件2354嵌入到外螺纹件2330的缩窄部2336中,也可以将外径比卡固件2328具有的插通孔2328a的内周的半径大的凸缘部,形成于外螺纹件2330的圆筒部2335的后方,并通过上述后方的凸缘部与卡固件2328抵接来限制外螺纹件2330向前方(远离内螺纹件2340的方向)的位移。
另外,压缩螺旋弹簧2352只要在外螺纹件2330与内螺纹件2340的螺合量大时(下颌护齿2120移动至比上颌护齿2110更靠前方时),能够对外螺纹件2330的凸缘部2334向前方施力即可,也可以是橡胶等弹性体。
[第七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第七实施方式的护齿中,下颌前进装置的一部分的结构不同,除此以外,具有与第六实施方式的护齿相同的结构。因此,以下,对下颌前进装置的结构中的、与第六实施方式不同的结构进行说明,对于相同的结构,省略其说明。
下颌前进装置2300a如其示意性的分解立体图的图23所示,外螺纹件2330a具有一对的缩窄部2336a及缩窄部2336b,止挡件2350a具有一对的卡止部件2354a及卡止部件2354b。卡止部件2354a及卡止部件2354b都形成为,外周的半径比卡固件2328具有的插通孔2328a的内周的半径大。在将外螺纹件2330a插通到卡固件2328中时,止挡件2350a成为如下状态:卡止部件2354a嵌入到外螺纹件2330a的缩窄部2336a,且卡止部件2354b嵌入到外螺纹件2330a的缩窄部2336b。因此,在将外螺纹件2330a插通到卡固件2328中时,外螺纹件2330a的凸缘部2334、卡止部件2354a(外螺纹件2330a的缩窄部2336a)、卡固件2328(外螺纹件2330a的圆筒部2335)、以及卡止部件2354b(外螺纹件2330a的缩窄部2336b)从外螺纹件2330的一方的末端向另一方的末端依次配置。这时,卡止部件2354a及卡止部件2354b都无法通过卡固件2328具有的插通孔2328a,因此限制外螺纹件2330a相对于固定于滑动部件2320的卡固件2328在前后方向上的移动,从而将外螺纹件2330a相对于滑动部件2320旋转自如地固定位置。
并且,止挡件2350a具有在外螺纹件2330a的螺纹部2338a的表面上附着的弹性涂层2338b。弹性涂层2338b提高外螺纹件2330a的螺纹部2338a与内螺纹件2340之间的摩擦力,提高用于使外螺纹件2330a相对于内螺纹件2340螺合的扭矩,限制由于护齿的佩戴状态下的振动等导致的、外螺纹件2330a的意外的旋转。另一方面,弹性涂层2338b会允许如下的、调整者有意地进行的外螺纹件2330a的旋转,即,将螺纹转动件插入外螺纹件2330a的卡合部2332并通过人力来使外螺纹件2330a旋转、或使用电机等以机械方式使外螺纹件2330a旋转之类的旋转。这样,作为止挡件的弹性涂层2338b能够通过限制外螺纹件2330a相对于轴向的旋转,来抑制由于在护齿的佩戴状态等的情况下外螺纹件2330a与内螺纹件2340的螺合量发生变化所导致的、上颌护齿2110与下颌护齿2120的意外的错位。
既可以将弹性涂层2338b赋予到螺纹部2338a的整个面,也可以将弹性涂层2338b仅赋予到一部分。在仅赋予到一部分时,从更有效地提高螺纹部2338a与内螺纹件2340之间的摩擦力的观点来看,优选将弹性涂层2338b赋予到相对于螺纹部2338a的旋转轴朝向相同方向的表面。
弹性涂层2338b的例子包括聚氨酯系树脂等。
此外,与第六实施方式同样地,本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代替卡止部件2354a而配置压缩螺旋弹簧,从而同时进行基于压缩螺旋弹簧的施力的对外螺纹件2330a相对于轴向的旋转的限制、以及基于卡止部件2354b的位移限制的对外螺纹件2330a相对于轴向的旋转的限制。
[第八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护齿中,下颌前进装置的一部分的结构不同,除此以外,具有与第六实施方式的护齿相同的结构。因此,以下,对下颌前进装置的结构中的、与第六实施方式不同的结构进行说明,对于相同的结构,省略其说明。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部件2310附着固定于上颌护齿2110,滑动部件2320附着固定于下颌护齿2120。
下颌前进装置2300b如其示意性的分解立体图的图24及前端部的放大立体图的图25所示,滑动部件2320具有作为中空圆柱状的部件的卡固件2328,该卡固件2328具有使外螺纹件2330插通并保持外螺纹件2330的插通孔2328a,固定部件2310具有内螺纹件2340。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2所示,止挡件2350具有:使外螺纹件2330的圆筒部2335插通的线圈状的弹性部件即压缩螺旋弹簧2352、嵌入到外螺纹件2330的缩窄部2336的大致U字状的卡止部件2354、从外螺纹件2330的凸缘部2334突出地形成的卡止片2355、以及在固定部件2310或滑动部件2320的内周面中的、与外螺纹件2330的卡止片2355卡合的位置突出而形成的突出卡止部2356。
卡止片2355是在外螺纹件2330的凸缘部2334的前表面上沿着上述前表面的外周配置为圆周状的、从上述前表面向前方突出的部件。卡止片2355以在多个卡止片2355之间形成有间隙的方式配置,该间隙使得上述柱状的卡止片2355的侧面能够与突出卡止部2356的侧面接触,该突出卡止部2356以从固定部件2310或滑动部件2320的内周面突出的方式配置。此外,在图24中,卡止片2355具有大致三棱柱状的形状,但只要能够形成上述间隙,则也可以是四棱柱或圆柱等其他的柱状的形状。或者,卡止片2355也可以是具有上述间隙的同心圆柱状的形状。另外,在图24中在上述前表面上形成有五个卡止片2355,但不对卡止片2355的数量进行限定,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此外,卡止片2355的从上述前表面突出的高度如下:在平常时卡止片2355的侧面能够与突出卡止部2356的侧面接触,但在压缩螺旋弹簧2352被压缩而外螺纹件2330向后方移动时,卡止片2355的侧面也移动至不与突出卡止部2356的侧面接触的位置。
突出卡止部2356是从固定部件2310或滑动部件2320的内周面突出地配置的部件。突出卡止部2356嵌入到由卡止片2355形成的上述间隙中,在平常时与卡止片2355的侧面接触,来限制外螺纹件2330相对于轴向的旋转。另一方面,在将螺纹转动件插入外螺纹件2330a的卡合部2332并按压外螺纹件2330,压缩螺旋弹簧2352被压缩而外螺纹件2330向后方移动时,突出卡止部2356不与卡止片2355的侧面接触,从而不限制外螺纹件2330的旋转。这样,压缩螺旋弹簧2352作为对以下状态进行切换的接触切换部而发挥作用:卡止片2355与突出卡止部2356卡合从而外螺纹件2330的旋转受到限制的状态;以及,卡止片2355不与突出卡止部2356卡合从而外螺纹件2330的旋转不受限制的状态。
此外,与第六实施方式同样地,本实施方式中,压缩螺旋弹簧2352在使外螺纹件2330的螺纹部2338与内螺纹件2340螺合时,对外螺纹件2330的凸缘部2334向前方(远离内螺纹件2340的方向)施力,并使卡止部件2354与卡固件2328抵接以限制外螺纹件2330向前方(远离内螺纹件2340的方向)的位移。止挡件2350也通过上述施力及位移的限制,使外螺纹件2330与卡固件2328被按压而接合,由此限制由于护齿2100的佩戴状态下的振动等所导致的、外螺纹件2330的意外的旋转。
另一方面,止挡件2350会允许如下的、调整者有意地进行的外螺纹件2330的旋转,即,将螺纹转动件插入外螺纹件2330的卡合部2332并通过人力来使外螺纹件2330旋转、或使用电机等以机械方式使外螺纹件2330旋转之类的旋转。这样,止挡件2350能够通过限制外螺纹件2330相对于轴向的旋转,来抑制由于在护齿2100的佩戴状态等的情况下外螺纹件2330与内螺纹件2340的螺合量发生变化所导致的、上颌护齿2110与下颌护齿2120的意外的错位。
此外,与第七实施方式同样地,本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在外螺纹件2330a的螺纹部2338a的表面附着弹性涂层2338b,提高外螺纹件2330a的螺纹部2338a与内螺纹件2340之间的摩擦力,提高用于使外螺纹件2330a相对于内螺纹件2340螺合的扭矩,限制由于在护齿的佩戴状态等的情况下的振动等所导致的、外螺纹件2330a的意外的旋转。
[第四实施方式~第八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此外,第四实施方式~第八实施方式分别表示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一例,本发明的第二方面不限于第四实施方式~第八实施方式,毋庸置疑,在本发明的思想的范围内,也可以有其他各种各样的实施方式。
例如,在第四实施方式~第八实施方式中,内螺纹件与固定部件一体地成型或接合于固定部件,但内螺纹件也可以可拆装地保持于固定部件。另一方面,在第四实施方式~第八实施方式中,外螺纹件可拆装地保持于滑动部件,但外螺纹件也可以附着固定于滑动部件。
另外,在第四实施方式~第八实施方式中,外螺纹件或内螺纹件的用于使它们螺合的扭矩也可以局部性地不同。
例如,外螺纹件的螺纹部也可以是以后方侧的末端部侧的外径比凸缘部侧的外径大的方式具有两种外径,还可以是具有外径从凸缘部侧到后方侧的末端部侧连续地扩大的形状。或者,外螺纹件的螺纹部也可以是从后方侧的末端向凸缘部方向设置空隙部或狭缝,并使后方侧的末端部的外径向外侧扩展而放大。通过以后方侧的末端部的宽度更大的方式使上述狭缝的宽度在深度方向上变化,能够使后方侧的末端部更向外侧张开,从而使后方侧的末端部的外径更大。或者,内螺纹件也可以是以前方侧的内径比后方侧的内径小的方式具有两种内径,还可以是具有内径从后方侧到前方侧连续地变窄的形状。
或者,外螺纹件的螺纹部或内螺纹件也可以具有螺纹的螺距局部性地变小的小螺距部。上述小螺距部可以具有比其他区域小的一定宽度的螺距,也可以具有向前方或后方连续地变小的螺距。
另外,在第四实施方式~第八实施方式中,固定部件附着固定于上颌护齿,滑动部件附着固定于下颌护齿,但也可以是,保持外螺纹件的滑动部件附着固定于上颌护齿,保持内螺纹件的固定部件附着固定于下颌护齿。这时,外螺纹件及内螺纹件的方向与第四实施方式~第八实施方式相反,外螺纹件的卡合部面向护齿的后方配置。
另外,在第四实施方式~第八实施方式中,下颌前进装置具备保持于固定部件或滑动部件的止挡件和保持于外螺纹件的止挡件中的某一者,但也可以是在前后方向上错开位置而具备保持于固定部件或滑动部件的止挡件、以及保持于外螺纹件的止挡件这两者。
另外,在第四实施方式~第八实施方式中,下颌前进装置配置于上颌护齿及下颌护齿的前方,但下颌前进装置也可以配置于上颌护齿及下颌护齿的齿列间,还可以配置于上颌护齿及下颌护齿的后方。
另外,在第四实施方式~第八实施方式中,在上颌护齿主体部及下颌护齿主体部形成有可佩戴于齿列的齿列压膜部。但上颌护齿主体部及下颌护齿主体部只要是收纳齿列的形状即可,也可以不具有齿列型,还可以仅在上颌护齿主体部及下颌护齿主体部的一部分具有齿列压膜部。
另外,上颌护齿及下颌护齿可以由多个材料构成,也可以利用由有机物构成的部分与由无机物构成的部分的组合来制作。
另外,上颌护齿及下颌护齿中,其抵接面也可以是大致平面。若抵接面是大致平面,则在佩戴着护齿的使用者的颌沿左右或开口方向移动时,上颌护齿及下颌护齿抵接而产生的冲击会分散于抵接面的整体,因此也能够保护使用者的牙齿和颌等免受上述冲击的影响。
另外,在第四实施方式及第五实施方式中,固定部件及滑动部件与各自的安装部一体地形成,在第六实施方式~第八实施方式中,固定部件及滑动部件具有供安装部嵌入的槽部,但在第四实施方式及第五实施方式中,固定部件及滑动部件也可以具有供安装部嵌入的槽部,在第六实施方式~第八实施方式中,固定部件及滑动部件也可以与各自的安装部一体地形成。另外,对于安装部的形状也没有限定,在第四实施方式及第五实施方式中,安装部也可以是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平板状的部件,在第六实施方式~第八实施方式中,安装部也可以沿着上颌护齿或下颌护齿的前表面的形状形成为弯曲状。
[第四实施方式~第八实施方式的效果]
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第八实施方式,止挡件限制外螺纹件相对于轴向的旋转,因此不易产生由于在护齿的佩戴状态等的情况下外螺纹件与内螺纹件的螺合量发生变化所导致的、上颌护齿与下颌护齿的意外的错位。
另外,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第八实施方式,能够通过作为比较小的部件的止挡件,来限制外螺纹件的旋转,因此能够不使护齿大型化而抑制上颌护齿与下颌护齿的错位,使使用者的不舒适感不易变大。
另外,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第八实施方式,下颌前进装置配置于护齿的前方,能够插入螺纹转动件的外螺纹件的卡合部配置于护齿中的最前方。因此,对于第四实施方式~第八实施方式的护齿,能够不拆下护齿,而在佩戴状态下调整下颌护齿相对于上颌护齿的前进量,从而前进量的调整更容易。
[第二方面涉及的护齿的结构例]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护齿,该护齿具备:
上颌护齿及下颌护齿;
内螺纹件;
外螺纹件;
固定部件,固定于所述上颌护齿或所述下颌护齿,保持所述内螺纹件;以及
滑动部件,固定于所述下颌或所述上颌护齿,保持所述外螺纹件,
所述外螺纹件及所述内螺纹件通过与所述内螺纹件螺合的所述外螺纹件的旋转,将所述滑动部件相对于所述固定部件在前后方向上定位,从而将所述下颌护齿相对于所述上颌护齿在前后方向上定位,该护齿中,
具备止挡件,该止挡件限制所述外螺纹件的相对于所述内螺纹件的、轴向的旋转。
该护齿是小型的,且能够抑制上颌护齿及下颌护齿的错位。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上述护齿,其中,
所述止挡件与所述外螺纹件的旋转相应地,断续地限制所述外螺纹件的旋转。
对于该护齿,旋转外螺纹件的调整者能够通过上述碰撞音或振动的次数来感知外螺纹件的旋转量。因此,重新调整上颌护齿及下颌护齿的位置的调整者能够通过以上次调整时的次数为准调整上述碰撞音或振动的次数,将上颌护齿及下颌护齿容易地调整至合适的位置。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上述护齿,其中,
所述外螺纹件具备与所述内螺纹件螺合的螺纹部、以及在外周具备凹部的旋转限制部,
所述止挡件是保持于所述固定部件或所述滑动部件,并通过所述外螺纹件的旋转来与所述凹部断续地卡合的弹性部件。
对于该护齿,旋转外螺纹件的调整者能够通过上述碰撞音或振动的次数来感知外螺纹件的旋转量。因此,重新调整上颌护齿及下颌护齿的位置的调整者能够通过以上次调整时的次数为准调整上述碰撞音或振动的次数,将上颌护齿及下颌护齿容易地调整至合适的位置。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上述护齿,其中,
所述固定部件或所述滑动部件具备旋转限制部,该旋转限制部在内周具备凹部,
所述止挡件是保持于所述外螺纹件,并通过所述外螺纹件的旋转而与所述凹部断续地卡合的弹性部件。
对于该护齿,旋转外螺纹件的调整者能够通过上述碰撞音或振动的次数来感知外螺纹件的旋转量。因此,重新调整上颌护齿及下颌护齿的位置的调整者能够通过以上次调整时的次数为准调整上述碰撞音或振动的次数,将上颌护齿及下颌护齿容易地调整至合适的位置。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上述护齿,其中,
所述止挡件具有:
弹性部件,对所述外螺纹件向远离所述内螺纹件的方向施力;以及
卡止部件,限制所述外螺纹件向远离所述内螺纹件的方向的位移。
对于该护齿,止挡件限制外螺纹件相对于轴向的旋转,从而能够抑制由于在护齿的佩戴状态等的情况下外螺纹件与内螺纹件的螺合量发生变化所导致的、上颌护齿与下颌护齿的无意的错位。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上述护齿,其中,
所述外螺纹件通过能够在所述滑动部件上拆装的卡固件,旋转自如地保持于所述滑动部件。
该护齿的外螺纹件的旋转较容易。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上述护齿,其中,
所述滑动部件具有能够将所述卡固件的端部嵌入的通孔。
该护齿是能够拆装外螺纹件的,因而维修较容易。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上述护齿,其中,
所述上颌护齿及下颌护齿的抵接面为大致平面。
对于该护齿,在佩戴着护齿的使用者的颌沿左右或开口方向移动时,上颌护齿及下颌护齿抵接而产生的冲击会分散于抵接面的整体,因此能够保护使用者的牙齿和颌等免受上述冲击的影响。
本申请是主张基于2017年6月22日提出的日本申请号2017-122364号、2018年2月15日提出的日本申请号2018-025034号、以及2018年3月26日提出的日本申请号2018-058743号的优先权的申请,该申请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及附图中记载的内容引用于本申请。
工业实用性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护齿,能够一边调整佩戴着该护齿的使用者的下颌的位置,一边限制下颌向后方的位移。另外,本发明的护齿中,下颌前进装置或外螺纹件不向前方突出,因此使用者的装戴感受比以往更良好。因此,除了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的预防和治疗以外,本发明的护齿还能够用于颞颚关节症的预防和治疗以及磨牙的抑制等。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护齿,能够调整佩戴着该护齿的使用者的下颌的位置,并限制下颌向后方的位移。另外,本发明的护齿与以往相比,下颌护齿的前进量的调整较容易。因此,除了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的预防和治疗以外,本发明的护齿还能够使用于颞颚关节症的预防和治疗以及磨牙的抑制等。
附图标记说明
1100、1300 护齿
1110 上颌护齿
1112 齿列压膜部
1114 下向对置面
1120 下颌护齿
1122 齿列压膜部
1124 上向对置面
1200 下颌前进装置
1210、1210a、1210b、1210c、1210d 前方保持部
1212、1212b、1212c、1212d 附着固定部
1214、1214a、1214b、1214c、1214d 前方对置部
1216、1216a、1216b、1216c、1216d 保持孔
1217 保护面
1218 嵌入部
1219 保护面
1220、1220a、1220b、1220c、1220d 后方保持部
1222、1222a、1222b 突出部
1224、1224a、1224b 后方对置部
1230 外螺纹件
1232 卡合部
1234 前方卡止部
1235 圆筒部
1236 后方卡止部
1238 螺纹部
1240、1240d 内螺纹件
1242 内螺纹后端部
1252a 导引挂钩
1252b 钩挂挂钩
1252c 滑动部件
1254a、1254b 导引棒
1254c 滑动部件
1256a 导引轨道
1256b 锤部
1256c 滑动部件
1262a 转动保持孔
1262b 缩径部
1262c 止挡件
1262d 转动保持部
1264a 通孔
1264b 插通棒
1264c 止挡件
1264d 转动保持部
1266a 后方保持部
1266b 后方保持孔
1266c 内螺纹卡止部
1268a 内螺纹孔
1270 按下部
1400 螺纹转动件
2100 护齿
2110 上颌护齿
2112 齿列压膜部
2120 下颌护齿
2122 齿列压膜部
2200、2300、2300a、2300b 下颌前进装置
2210、2310 固定部件
2212、2312 槽部
2214、2314 盖部
2216、2316 安装部
2216a、2316a 通孔
2220、2320 滑动部件
2222、2322 槽部
2222a 凹部
2224、2324 盖部
2224a、2224b 通孔
2224c 皿部
2226、2326 安装部
2226a、2326a 通孔
2228 卡固件
2228a、2228b 嵌入部
2228c 弯曲部
2230、2330 外螺纹件
2232、2332 卡合部
2232a 凹部
2234、2236、2334 凸缘部
2235 缩窄部
2238、2338、2338a 螺纹部
2240、2340 内螺纹件
2250、2350、2350a 止挡件
2252 端部
2254 第一板状部
2255 折回部
2256 第二板状部
2258 爪部
2260 旋转限制部
2270 止挡件
2272 端部
2274 板状部
2278 爪部
2280 旋转限制部
2314a 槽部
2324a 槽部
2328 卡固件
2328a 插通孔
2335 圆筒部
2336、2336a、2336b 缩窄部
2338b 弹性涂层
2352 压缩螺旋弹簧
2354、2354a、2354b 卡止部件
2355 卡止片
2356 突出卡止部
2400 螺纹转动件

Claims (16)

1.一种护齿,其具备:
相对置的一对的上颌护齿及下颌护齿;
外螺纹件;
内螺纹件;
前方保持部,配置于所述上颌护齿及所述下颌护齿中的一方的护齿,保持所述外螺纹件或所述内螺纹件;以及
后方保持部,配置于所述上颌护齿及所述下颌护齿中的另一方的护齿,在比所述前方保持部更靠后方的位置保持所述内螺纹件或所述外螺纹件,
所述内螺纹件及所述外螺纹件通过与所述内螺纹件螺合的所述外螺纹件的旋转,将所述下颌护齿相对于上颌护齿在前后方向上定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齿,其中,
所述前方配置部配置于所述一方的护齿的齿列面或比齿列面更靠后方的位置。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护齿,其中,
所述后方保持部具备:
突出部,向舌部侧突出;以及
后方对置部,通过所述突出部而配置于比齿列更靠后方的位置,与所述前方保持部相对置并保持所述内螺纹件或所述外螺纹件。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护齿,其中,
所述前方保持部以使所述外螺纹件或所述内螺纹件能够向左右方向位移或转动的方式,保持所述外螺纹件或所述内螺纹件,
所述后方保持部以使所述内螺纹件或所述外螺纹件能够向左右方向位移或转动的方式,保持所述内螺纹件或所述外螺纹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护齿,其中,
所述后方保持部具备在左右方向上转动的转动部件,
所述内螺纹件或所述外螺纹件以固定于所述转动部件而能够在左右方向上转动的方式保持于所述后方保持部,从而使所述外螺纹件能够向左右方向转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护齿,其中,
所述转动部件具备:
转动保持部,保持所述内螺纹件或所述外螺纹件;以及
止挡件,以使所述转动保持部可转动的方式固定所述转动保持部的位置。
7.如权利要求4~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护齿,其中,
所述前方保持部具备在左右方向上宽幅地形成的保持孔,
所述外螺纹件或所述内螺纹件以插通于所述保持孔而能够在左右方向上位移的方式保持于所述前方保持部,从而使所述外螺纹件能够向左右方向位移或转动。
8.如权利要求4~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护齿,其中,
所述前方保持部具备在左右方向上位移的滑动部件,
所述外螺纹件或所述内螺纹件相对于所述滑动部件被固定位置并保持于所述前方保持部,从而使所述外螺纹件能够向左右方向位移或转动。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护齿,其中,
所述前方保持部具备在左右方向上宽幅地形成的开口部,
所述外螺纹件或所述内螺纹件被插入到所述开口部并保持于所述前方保持部,
所述后方保持部具备在左右方向上宽幅地形成的开口部,
所述内螺纹件或所述外螺纹件被插入到所述开口部并保持于所述后方保持部,从而使所述外螺纹件能够向左右方向位移。
10.如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护齿,其中,
所述后方保持部具备按下部,该按下部在闭口时将使用者的舌部按下。
11.如权利要求1~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护齿,其中,
具备止挡件,该止挡件限制所述外螺纹件的相对于所述内螺纹件的、轴向的旋转。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护齿,其中,
所述止挡件与所述外螺纹件的旋转相应地,断续地限制所述外螺纹件的旋转。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护齿,其中,
所述外螺纹件具备与所述内螺纹件螺合的螺纹部、以及在外周具备凹部的旋转限制部,
所述止挡件是保持于所述前方保持部或所述后方保持部,并通过所述外螺纹件的旋转来与所述凹部断续地卡合的弹性部件。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护齿,其中,
所述前方保持部或所述后方保持部具备旋转限制部,该旋转限制部在内周具备凹部,
所述止挡件是保持于所述外螺纹件,并通过所述外螺纹件的旋转来与所述凹部断续地卡合的弹性部件。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护齿,其中,
所述止挡件具有:
弹性部件,对所述外螺纹件向远离所述内螺纹件的方向施力;以及
卡止部件,限制所述外螺纹件向远离所述内螺纹件的方向的位移。
16.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护齿,其中,
所述止挡件具有:
卡止片,从所述外螺纹件突出地形成;
突出卡止部,从所述前方保持部或所述后方保持部的内周突出地形成,与所述卡止片卡合以限制所述外螺纹件的旋转;以及
接触切换部,对以下状态进行切换:所述卡止片与突出卡止部卡合从而所述外螺纹件的旋转受到限制的状态;以及所述卡止片不与突出卡止部卡合从而所述外螺纹件的旋转不受限制的状态。
CN201880041684.6A 2017-06-22 2018-06-21 护齿 Pending CN11099686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22364 2017-06-22
JP2017122364 2017-06-22
JP2018025034 2018-02-15
JP2018-025034 2018-02-15
JP2018-058743 2018-03-26
JP2018058743 2018-03-26
PCT/JP2018/023550 WO2018235888A1 (ja) 2017-06-22 2018-06-21 マウスピース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96863A true CN110996863A (zh) 2020-04-10

Family

ID=647359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41684.6A Pending CN110996863A (zh) 2017-06-22 2018-06-21 护齿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00121494A1 (zh)
EP (1) EP3643276A4 (zh)
JP (2) JP7252429B2 (zh)
CN (1) CN110996863A (zh)
WO (1) WO201823588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235888A1 (ja) * 2017-06-22 2018-12-27 学校法人 久留米大学 マウスピース
USD932627S1 (en) * 2019-04-09 2021-10-05 Ji-Young Chung Mandibular advancement device for anti snoring
USD983374S1 (en) * 2020-02-10 2023-04-11 JiYoung Chung Mandibular advancement device for anti snoring
KR102645019B1 (ko) * 2020-08-14 2024-03-07 서울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하악 전진 프레임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하악 전진 장치
WO2022039161A1 (ja) * 2020-08-19 2022-02-24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歯科連結部材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マウスピース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12920A (en) * 1998-05-05 2000-01-11 Action Win Limited Articulating connector for mandibular repositioning oral appliance
US20080072915A1 (en) * 2003-08-08 2008-03-27 Nelissen Jozef F Device for treating nighttime breathing problems
US20090090371A1 (en) * 2004-12-01 2009-04-09 Winfried Toussaint Continously adjustable mandibular protrusion splint for treating snoring and obstructive sleep apnoea
CN102753123A (zh) * 2009-10-22 2012-10-24 奥托普拉斯实验室Sl 用于防止打鼾和睡眠呼吸暂停的可调的口内下颌进动装置
JP2014506158A (ja) * 2010-12-23 2014-03-13 サドゥマン・オグズハン・ククル 歯列矯正装置
CN103687699A (zh) * 2011-07-20 2014-03-26 Zf操作系统有限公司 用于松开用于壳体中的单元的锁紧螺丝的装置
US20170135849A1 (en) * 2015-11-12 2017-05-18 Takashima Sangyo Co. Ltd. Adjuster for airway securing device and airway securing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412125Y2 (zh) * 1974-09-09 1979-05-29
JPS60108812U (ja) * 1983-12-28 1985-07-24 いすゞ自動車株式会社 ねじ込ボルトによる締結装置
GB2180028B (en) * 1985-09-09 1989-09-06 United Technologies Corp Fastener
US6877513B2 (en) 2000-01-21 2005-04-12 Respironics, Inc. Intraoral apparatus for enhancing airway patency
AUPQ676800A0 (en) 2000-04-07 2000-05-11 R J & V K Bird Pty Ltd Dental device
JP2004159850A (ja) * 2002-11-12 2004-06-10 Akio Sato 鼾防止用マウスピース
DE102004049498A1 (de) 2004-10-11 2006-04-13 Epcos Ag Mit akustischen Wellen arbeitendes Bauelement und Verfahren zu dessen Herstellung
DE602005027745D1 (de) 2004-12-28 2011-06-09 Univ Kurume Atemwegetablierungsgerät und stufenloser regler zur verwendung darin
US7748386B2 (en) * 2006-04-06 2010-07-06 Thornton W Keith Oral appliance for treating a breathing condition
US20080060659A1 (en) * 2006-09-13 2008-03-13 Braebon Medical Corporation Adjustable dental apparatus for reducing snoring and improving sleep disordered breathing
JP6262012B2 (ja) 2014-02-17 2018-01-17 三菱日立パワー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熱交換器
JP6664697B2 (ja) 2016-01-08 2020-03-13 清水建設株式会社 既存杭を利用した基礎構造
JP6704816B2 (ja) 2016-08-10 2020-06-03 Ykk Ap株式会社 建具
JP6910047B2 (ja) 2016-10-07 2021-07-28 アダマンド並木精密宝石株式会社 ランダムマイクロニードル
WO2018235888A1 (ja) 2017-06-22 2018-12-27 学校法人 久留米大学 マウスピース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12920A (en) * 1998-05-05 2000-01-11 Action Win Limited Articulating connector for mandibular repositioning oral appliance
US20080072915A1 (en) * 2003-08-08 2008-03-27 Nelissen Jozef F Device for treating nighttime breathing problems
US20090090371A1 (en) * 2004-12-01 2009-04-09 Winfried Toussaint Continously adjustable mandibular protrusion splint for treating snoring and obstructive sleep apnoea
CN102753123A (zh) * 2009-10-22 2012-10-24 奥托普拉斯实验室Sl 用于防止打鼾和睡眠呼吸暂停的可调的口内下颌进动装置
JP2013508050A (ja) * 2009-10-22 2013-03-07 ラボラトリオ、オルトプラス、ソシエダッド、リミターダ 鼾及び睡眠時無呼吸を防止するための調節可能な口内下顎前進装置
JP2014506158A (ja) * 2010-12-23 2014-03-13 サドゥマン・オグズハン・ククル 歯列矯正装置
CN103687699A (zh) * 2011-07-20 2014-03-26 Zf操作系统有限公司 用于松开用于壳体中的单元的锁紧螺丝的装置
US20170135849A1 (en) * 2015-11-12 2017-05-18 Takashima Sangyo Co. Ltd. Adjuster for airway securing device and airway securing device
JP2017086591A (ja) * 2015-11-12 2017-05-25 高島産業株式会社 気道確保装置用の調整器具および気道確保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252429B2 (ja) 2023-04-05
US20200121494A1 (en) 2020-04-23
JP7211581B2 (ja) 2023-01-24
JPWO2018235888A1 (ja) 2020-04-02
JP2021126530A (ja) 2021-09-02
EP3643276A1 (en) 2020-04-29
WO2018235888A1 (ja) 2018-12-27
EP3643276A4 (en) 2021-01-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96863A (zh) 护齿
CN110087590B (zh) 护齿
JP6688889B2 (ja) 連結部材、及び連結部材を備えるマウスピース
US20060201520A1 (en) Multifunctional mouthpiece system
KR20150106403A (ko) 슬라이딩 커버를 가진 자가 결찰식 치열 교정 장치
JP4998958B2 (ja) 睡眠時無呼吸症候群又はいびき症改善下顎前方位型口腔内装置用コネクター
EP2968815A1 (en) Endotracheal tube holding device with bite block
US7404404B2 (en) Anterior sextant dental bite tray apparatus
US20130269712A1 (en) Adjustable bite plane appliance
WO2014008831A1 (zh) 一种工作翼上自带弹性圈锁扣的自锁托槽
US9827071B2 (en) Intraoral protection
AU2019278071B2 (en) Dental coupling member and oral appliance
JP7067994B2 (ja) マウスピースおよびマウスピース部材
CN112118803A (zh) 齿科连结部件及护齿
JP4815582B2 (ja) 顎間固定ブラケット
CN218589145U (zh) 牙科器械
EP3616647A1 (en) Intra-oral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