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62768B - 线束 - Google Patents

线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62768B
CN110962768B CN201910908825.6A CN201910908825A CN110962768B CN 110962768 B CN110962768 B CN 110962768B CN 201910908825 A CN201910908825 A CN 201910908825A CN 110962768 B CN110962768 B CN 11096276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electric wire
wall
accessory
w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0882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962768A (zh
Inventor
渡边仁
吉田直之
篠谷翔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zak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azak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916655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7168533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Yazaki Corp filed Critical Yazak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9627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627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9627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6276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16Means for holding or embracing insulating body, e.g. casing, hoods
    • H01R13/518Means for holding or embracing insulating body, e.g. casing, hoods for holding or embracing several coupling parts, e.g. fram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0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2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 B60R16/0207Wire harnesses
    • B60R16/0215Protecting, fastening and routing mean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0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2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 B60R16/0207Wire harness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7/00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7/0045Cable-harness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7/00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7/40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with arrangements for facilitating mounting or secur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01R13/631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for engagement onl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73Means for mounting coupling parts to apparatus or structures, e.g. to a wal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31/00Coupling parts supported only by co-operation with counterpart
    • H01R31/06Intermediate parts for linking two coupling parts, e.g. adapte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3/00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protective tubing therefor in or on buildings, equivalent structures or vehicl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3/00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protective tubing therefor in or on buildings, equivalent structures or vehicles
    • H02G3/02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3/00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protective tubing therefor in or on buildings, equivalent structures or vehicles
    • H02G3/30Installations of cables or lines on walls, floors or ceiling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3/00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protective tubing therefor in or on buildings, equivalent structures or vehicles
    • H02G3/30Installations of cables or lines on walls, floors or ceilings
    • H02G3/32Installations of cables or lines on walls, floors or ceilings using mounting clamp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201/00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R2201/26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for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Installation Of Indoor Wiring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线束。所述线束包括:连接器保持件、保持在所述连接器保持件中的连接器,以及从所述连接器朝向规定的布线方向延伸的电线。所述电线将被保持在所述连接器的外壁表面上的规定的安装位置处,使得所述电线穿过所述安装位置向所述布线方向延伸。所述安装位置被配置为能够变更为对应于所述布线方向的多个不同位置。

Description

线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线束,其包括多个电线,每个电线在其末端设置有连接器。
背景技术
安装在诸如汽车的车辆上的线束通常被配置为通过捆扎例如分别针对每个系统准备的多个子线束而得到的组件。要被捆扎的子线束是根据该线束的各种所需规格准备的。
更具体而言,对应于车辆类型、车辆等级和根据车辆客户(驾驶员)的需求选择的可选设备(音响系统、电动车窗系统等),要安装在车辆中的电气部件多种多样。因此,构成要连接到各种电气部件的电源线、接地线、信号线和通信线的电线(电路线)是各种不同的。为了应对电线的这种差异,提供被标准化安装的电路线束(标准电路线)作为标准子线束,以便以例如发动机和马达的驱动系统为单位操作驱动系统。此外,为了操作被选择性地安装的可选设备等,配置要选择性地追加安装的电路线束(选择电线)作为可选子线束。
近年来,应用于车辆的信息技术(IT)诸如自动驾驶技术和外部环境检测技术正在迅速发展,并且标准电线和选择电线都随着IT的引入而趋于增加。也就是说,当在车辆中安装线束时,需要预先准备的子线束的类型(种类)的数量显著增加。
因此,为了减少子线束类型的数量增加,已知通过将多个子线束连接至电路基板和通过电路基板上的电路图案将每个子线束的电线彼此连接从而用电路基板和多个子线束构建线束(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在这类线束中,可以在电路基板中针对标准子线束和可选子线束二者设置诸如分支的电路。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A-2015-230873
发明内容
在上述专利文献1的线束中,通过使用电路基板而无需在标准子线束和可选子线束中设置分支。因此,没有分支简化了子线束的形状,并且整个系统可以标准化。
针对每个客户的车辆的品味和喜好极细微化并且越来越多样化。根据规定车辆的类型和等级而选择性地追加的选择电线的增加可能是显著的。因此,可以假设在将来甚至需要对由选择电线构成的可选子线束标准化并减少该类型的数量。标准化方法之一是使可选子线束的长度尽可能统一。然后,考虑将子线束的电线的长度设置得相对较长以便能够广泛地应对各种布线。但是,可以假设当制作或布线包括子线束的线束时,可以现场将实际布线的电线长度调整为短。也就是说,期待在不改变电线长度的情况下吸收并布线电线的额外长度。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在不改变线束的电线长度的情况下能够吸收和布线线束的电线的额外长度。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结构来实现。
[1]一种线束,包括:连接器保持件;连接器,被保持在所述连接器保持件中;以及电线,从所述连接器向规定的布线方向延伸,其中,
所述电线被保持在所述连接器的外壁表面上的规定的安装位置处,以使所述电线穿过所述安装位置朝向所述布线方向延伸,并且
所述安装位置被配置为能够被变更到对应于所述布线方向的多个不同位置。
[2]如[1]所述的线束,还包括:配对电线,其从干线分支并且在其末端设置有配对连接器,其中
所述连接器能够嵌合于所述配对连接器,并且
所述电线经由所述连接器和所述配对连接器被连接至所述配对电线。
[3]如[2]所述的线束,还包括:附件,其限制所述连接器相对于所述连接器保持件的姿势,其中
所述连接器经由所述附件被保持在所述连接器保持件中,并且
所述附件在所述连接器的姿势被限制、以使所述电线被引入所述连接器保持件内的空间中的状态下被保持于所述连接器保持件中。
[4]在[3]所述的线束中,
所述连接器构成为使得所述电线在与所述配对连接器的嵌合方向上向后延伸,
所述附件包括:
第一壁,被所述连接器保持件保持;和
第二壁,从所述第一壁竖起,
所述附件限制所述连接器的所述姿势,使得所述第一壁定位在所述嵌合方向上的所述连接器的前方,并且所述第二壁定位在与所述连接器的所述嵌合方向相交的方向上,并且
所述电线越过所述第二壁的同时被引入所述连接器保持件内的所述空间中,并且在所述空间中被弯曲后被连接至所述连接器。
[5]在[3]所述的线束中,
所述连接器构成为使得所述电线在与所述配对连接器的嵌合方向上向后延伸,
所述附件包括:
第一壁;
第二壁,其从所述第一壁的一端竖起并被所述连接器保持件保持;和
第三壁,其从所述第一壁的另一端竖起并面向所述第二壁,
所述附件限制所述连接器的所述姿势,使得所述第一壁定位在所述嵌合方向上的所述连接器的前方,并且所述第二壁和所述第三壁定位在与所述连接器的所述嵌合方向相交的方向上,并且
所述电线在越过所述第三壁的同时被引入所述连接器保持件内的所述空间中,并且在所述空间中被弯曲后被连接至所述连接器。
[6]在[1]或[2]所述的线束中,
所述连接器包括能够与所述连接器保持件接合的多个接合部,并且通过选择性地将所述多个接合部的一个与所述连接器保持件接合,从而将所述安装位置变更为对应于所述布线方向的位置。
[7]在[1]或[2]所述的线束中,
所述连接器包括能够与所述电线接合的多个接合部,并且通过选择性地将所述电线锁定于所述多个接合部的一个上,从而将所述安装位置变更为对应于所述布线方向的位置。
[8]在[1]或[2]所述的线束中,还包括:从多个类型的附件中选择的一个附件,每个附件包括与所述连接器保持件接合的固定壁和与所述连接器接合的支承壁,并且在所述附件中所述支承壁相对于所述固定壁以不同角度倾斜,其中
通过所述连接器保持件经由从所述多个类型的附件中选择的所述一个附件保持所述连接器,从而将所述安装位置变更为对应于所述布线方向的位置。
[9]在[2]所述的线束中,
所述干线沿车辆前后方向布线,并且
所述电线沿车辆宽度方向布线。
根据上述[1]所述的线束,在连接器中所述电线的安装位置可以被变更为对应于电线的布线方向的多个不同的位置。因此,可以在不改变所述电线长度的情况下调节电线的额外长度(即,从连接器保持件引出的长度)。其结果,可以使电线的长度尽可能统一,这能够有助于线束的标准化。
根据上述[2]所述的线束,从干线分支并且在其末端设置有配对连接器的配对电线经由连接器被连接至电线。此外,可以在不改变所述电线长度的情况下调节电线的额外长度(即,引出长度)。其结果,可以使电线的长度尽可能统一,这能够有助于线束的标准化。
根据上述[3]所述的线束,所述连接器的姿势被限制,使得电线被引入连接器保持件内的空间中。因此,电线的额外长度可以被容纳在连接器保持件中。因此,例如可以防止由于电线的额外长度接触外围构件所引起的异常噪声的产生。
根据上述[4]所述的线束,具有第一壁和第二壁的附件限制连接器的姿势,并且所述附件(具体地,第一壁)由连接器保持件保持。此外,通过该保持,所述电线在越过第二壁的同时被引入连接器保持件内部的空间中,并且在空间中被弯曲后被连接到连接器。因此,能够在系统地确定电线弯曲的程度以及要被容纳在连接器保持件中的额外长度后,布线所述电线。
根据上述[5]所述的线束,具有第一壁、第二壁和第三壁的附件限制连接器的姿势,并且所述附件(具体地,第三壁)被连接器保持件保持。此外,通过该保持,所述电线在越过第三壁的同时被引入连接器保持件内部的空间中,并且在空间中被弯曲后被连接到连接器。因此,能够在系统地确定电线弯曲程度以及要被容纳在连接器保持件中的额外长度后,布线所述电线。
根据上述[6]所述的线束,所述接合部选择性地与连接器保持件接合以改变连接器的姿势,并且因此可以将电线的安装位置布置在对应于布线方向的多个不同位置。
根据上述[7]所述的线束,通过选择性地将电线锁定于连接器的多个接合部,可以将电线的安装位置布置在对应于布线方向的多个不同的位置。
根据上述[8]所述的线束,通过所述连接器保持件经由从在固定壁和支承壁之间具有不同角度的所述多个类型的附件中选择的所述一个附件保持所述连接器,从而所述电线的安装位置可以被布置在对应于所述布线方向的不同位置。
如以上(9)构成的线束在具有不同车辆宽度的多个车辆类型中使用相同零件号的线束的情况下特别有用。其原因在于,本发明的线束能够以一种类型的子线束(电线)适应针对每种车辆类型的车辆宽度。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线束,其能够在不改变线束的电线长度的情况下吸收和布线所述电线的额外长度。
以上简要叙述了本发明。此外,通过阅读下面参考附图叙述的用于执行本发明的方式(下文中,称为“实施方式”),将阐明本发明的细节。
附图说明
图1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线束的透视图。
图2是说明图1所示的连接器保持件保持附件并且被堆叠和安装在线束的干线上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3是说明图2所示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4是沿图2所示的A-A线截取的剖视图。
图5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附件的透视图。
图6是说明连接器保持件保持如图5所示的附件并被堆叠和安装在线束的干线上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7是说明图6所示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8是沿图6的B-B线截取的剖视图。
图9是说明本发明的变形例的透视图。
图10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线束的示意性分解透视图。
图11的A至C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线束及其布线图案,并且图11的A至C是说明布线图案的示意性后视图。
图12的A至C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线束及其布线图案,并且图12的A至C是说明布线图案的示意性后视图。
图13的A至C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线束及其布线图案,并且图13的A至C是说明布线图案的示意性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每张附图叙述本发明的线束的多个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将参照图1至4叙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线束1。图1是说明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线束1的透视图。图2是说明图1所示的连接器保持件40保持附件30并且被堆叠和安装在线束1的干线1A上的状态的透视图。图3是说明图2所示的状态的主视图。图4是沿图2所示的A-A线截取的剖视图。
(线束的整体结构)
首先,将叙述本实施方式的线束1的整体结构。
如图1和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线束1被安装在诸如汽车的车辆上。该线束1配置有设置在车身上的干线1A、被设置并堆叠在干线1A的上侧的连接器保持件40,以及要被设置在连接器保持件40的内部的附件30。该线束1包括由多个标准电线构成的标准子线束和由多个选择电线构成的可选子线束。标准子线束和可选子线束一体地被捆扎在干线1A中,并且干线1A被配置为包括这些子线束的组件。
在本实施方式中,尽管线束1的干线1A包括标准子线束和可选子线束双方,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干线1A可以仅由可选子线束构成。
干线1A被布线成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第一电线10从干线1A的一侧(图1至4中的左侧)分支。第二电线20经由第一和第二连接器12、22(将在后文叙述)被连接到第一电线10,第二电线20是构成被连接到干线1A的另一系统的子线束,即支线的一部分的电线。第一和第二电线10、20包括诸如绞合线的多个芯线11、21作为导体,并且多个芯线11、21的每一个在其外围覆盖有电绝缘合成树脂等。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电线10从干线1A的可选子线束中引出。第二电线20是支线并从另一系统的可选子线束中引出。
可选子线束包括多个选择电线,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和第二电线10、20是选择电线。标准子线束包括多个标准电线。多个标准电线和选择电线中的至少一个是用于供电的电线,至少另一个是用于接地的接地线,并且至少另一个是用于传输信号的信号线或通信线。
此外,标准电线很多涉及车辆的基本功能,例如诸如发动机或马达的驱动系统,并且是被标准地安装在所有车辆上的电线。同时,选择电线很多涉及车辆的附加(可选)功能,例如音响系统和电动车窗系统,并且是根据车辆客户(驾驶员)的需求而选择性地安装的电线。
(电线的连接器的结构)
接下来,将叙述被设置在第一和第二电线10、20的末端的连接器12、22。
如图1至4所示,第一连接器12被设置在第一电线10的末端。第一连接器12是阳连接器,并且由电绝缘合成树脂等形成为扁平盒状。多个导电连接接收部(未示出)被设置在第一连接器12的要被嵌合于稍后叙述的第二电线20的第二连接器22的一端表面。该连接接收部被分别电连接于第一电线10的多个芯线11。第一电线10经由第一电线10的芯线11被连接至第一连接器12的另一端表面。也就是说,第一电线10从与第一连接器12的一端表面相对的表面引出。
第二连接器22被设置在第二电线20的末端。第二连接器22是阴连接器,并且由电绝缘性合成树脂等形成为大致盒状。第二连接器22的一端表面被设置成开口表面23,并且形成与第一连接器12嵌合的开口23A(参照图1)。在第二连接器的开口23A中,多个导电连接部(未示出)被设置为露出。多个连接部被分别电连接至第二电线20的多个芯线21。第二电线20经由第二电线20的芯线21被连接至第二连接器22的另一端表面。即,第二电线20从与第二连接器22的开口表面23相对的表面引出。
在与第二连接器22的开口表面23正交的侧表面之一(图1中的下侧表面)上,设置狭缝状的接合凹槽24以在与第二连接器22的开口表面23的开口方向(上下方向)以及第二连接器的高度方向正交的方向(第二连接器22的宽度方向)上延伸。第二连接器22的接合凹槽24对应于后文叙述的附件30的第二接合突起34的形状而形成。
此外,第一电线10的第一连接器12被嵌合在第二电线20的第二连接器22的内部,并且在被封装在第二电线20的第二连接器22内的状态下连接到第二连接器22。通过该连接,第二电线20经由第一和第二连接器12、22电连接于第一电线10。
(附件的结构)
接下来,将叙述附件30的结构。
如图1至4所示,附件30由电绝缘合成树脂等形成,并且被安装到第二电线20的第二连接器22。附件30整体上形成为大致L形,并且包括作为安装基座的矩形平板状的第一壁31,以及从第一壁31竖起的类似矩形平板状的第二壁32。
在第一壁31的外端表面,狭缝状的接合凹槽33被设置成在沿着第一和第二壁31、32的表面间的相交线的方向上延伸。附件30的接合凹槽33对应于后文叙述的连接器保持件40的第一接合突起44的形状而形成。在第二壁32的内端表面上,与第二连接器22的接合凹槽24对应的具有肋形状的第二接合突起34被类似地设置成在沿着第一和第二壁31、32的表面间的相交线的方向延伸。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连接器22的接合凹槽24被设置为燕尾槽,并且附件30的第二接合突起34被设置为对应的凸榫部分。因此,当第二连接器22被安装到附件30时,第二连接器22的接合凹槽24和附件30的第二接合突起34彼此嵌合在燕尾槽结构中。第二连接器22和附件30通过嵌合被整体地且牢固地连接。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第二连接器22和附件30并不限定于燕尾槽结构,只要第二连接器22和附件30能够彼此接合并连接即可。例如,第二连接器22的接合凹槽和附件30的接合突起可以形成为彼此对应的弧形。
此外,如图2至图4所示,第二连接器22在第一和第二连接器12、22彼此嵌合的状态下被连接至附件30。在该连接状态下,第一壁31面向第二连接器22的开口表面23,并且第二壁32面向第二连接器22的侧表面。这样,附件30在第二连接器22嵌合于第一连接器12的状态下限制第二连接器22的姿势。附件30被设置成当与第二连接器22连接时使得在第二连接器22的开口表面23和附件30的第一壁31的内端表面之间存在第一间隙S1。利用第一间隙S1绕过第一电线10(参照图2和3)。安装第二连接器22以便于当被连接时不会从附件30的第二壁32的末端表面露出至外部(参考图2和图3)。
(连接器保持件的结构)
接下来,将叙述连接器保持件40的结构。
如图1至4所示,连接器保持件40通过电绝缘合成树脂等大致上形成为箱状。连接器保持件40A的侧表面的一部分界定了大致箱状的保持空间41,用于在其中保持安装第二连接器22的附件30。保持空间41通过绕着两个侧表面的边界在圆周方向上切割连接器保持件40的两个相邻侧表面而形成。因此,在连接器保持件40的保持空间41中,第一开口42形成在两个相邻侧表面的一侧(图1和2中的后侧)的侧表面上,并且第二开口43形成在另一侧的侧表面上(图1和2中的右侧)。第一和第二开口42、43在圆周方向上彼此连通。
如图1至图3所示,在保持空间41的下表面上,对应于附件30的接合凹槽33的第二接合突起34被设置成在与一侧(图1和2中的后侧)的侧表面正交的方向上延伸。附件30的接合凹槽33和连接器保持件40的第一接合突起44类似地形成为可在燕尾槽结构中相互接合。
如图2至4所示,连接器保持件40被设置成使得当保持其中安装有第二连接器22的附件30时,在第二连接器22的另一端表面(与开口表面23相对的表面)和保持空间41的上表面之间存在第二间隙S2。当被保持时,附件30限制第二连接器22的姿势,使得第二电线20被引入连接器保持件40的保持空间41。然后,第二电线20被布线为穿过第二间隙S2和保持空间41的第二开口43。也就是说,连接器保持件40保持附件30,使得第一壁31平行于第二电线20从连接器保持件40引出的方向,并且第二壁32位于引出方向前方。
本实施方式的附件30的接合凹槽33和连接器保持件40的第一接合突起44的形状(燕尾槽结构)不受限制,只要附件30能够接合于并保持在该连接器保持件40的保持空间41中即可。例如,附件30的接合凹槽和连接器保持件40的接合突起可以形成为彼此对应的圆弧形状。
此外,如图1至3所示,用于在其中封装干线1A的容纳槽45形成在连接器保持件40的面向干线1A的一个表面上,即连接器保持件40的后表面上。容纳槽45的横截面相对于干线1A的横截面外形形成为具有规定的间隙的弧形。
连接器保持件40的容纳槽45的横截面可以形成为大致C形,使得容纳槽45的开口的宽度小于弧的直径。在这种情况下,干线1A可以被稳定地保持在容纳槽45内。
(将附件安装到连接器保持件的步骤)
接下来,将叙述用于将附件30安装到连接器保持件40的保持空间41的步骤。
在如上所述构成的线束1中,首先,将第一电线10的第一连接器12嵌合于第二电线20的第二连接器22。通过该嵌合,第二电线20通过第一和第二连接器12、22与第一电线10电连接。
如图2至4所示,在第一连接器12嵌合于其中的第二连接器22中,附件30的第二接合突起34沿其的延伸方向被插入第二连接器22的接合凹槽24中。通过该插入,第一连接器12嵌合于其中的第二连接器22由附件30牢固地保持。
在如上所述的安装有第二连接器22的附件30中,连接器保持件40的第一接合突起44沿其延伸方向被插入附件30的接合凹槽33中。通过该插入,连接器保持件40牢固地保持限制第二连接器22的姿势以使第二电线20被引入连接器保持件40的保持空间41中的附件30。然后,第二电线20被布线成穿过第二间隙S2和保持空间41的第二开口43。当被布线时,第二电线20在该电线20的一部分处弯曲大致直角(90°)并被强制性地绕过。第一电线10被布线成穿过第一间隙S1和保持空间41的第一开口42。
(第一实施方式的线束的优点)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线束1,包括:第一电线10,该第一电线10在其末端设置有第一连接器12并且第一电线10从干线1A分支;第二电线20,其设置有要被连接至第一连接器12的第二连接器22,并且经由第一连接器12和第二连接器22连接至第一电线10;附件30,被安装于第二连接器22;以及连接器保持件40,用于保持其中安装有第二连接器22的附件30。连接器保持件40保持附件30,附件30限制第二连接器22的姿势以使第二电线20被引入连接器保持件40中。因此,第二电线20在连接器保持件40内部或外围处,在其一部分弯曲,并且因此第二电线20有计划地绕过和被布线。通过该绕过,可以在不改变第二电线20的长度的情况下吸收和布线第二电线20的长度。其结果,线束1的电线20的长度可以被制成尽可能统一,这可以带来线束1的标准化。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线束1,第二电线20在与形成有第一连接器12所嵌合的开口23A的开口表面23相对的一侧从第二连接器22的表面引出,并且附件30包括第一壁31以及从第一壁31竖起的第二壁32。第二连接器22的姿势被限制,以使第一壁31朝向第二连接器22的开口表面23并且第二壁32朝向第二连接器22的侧表面。连接器保持件40保持附件30,以使第一壁31平行于第二电线20从连接器保持件40引出的方向,并且第二壁32定位在引出方向的前侧。通过该保持,第二电线20大致以直角弯曲并且有计划地绕过和被布线。因此,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吸收电线20的额外长度。因此,可以降低线束1的制造成本并且可以提高布线的工作效率。
本实施方式的线束1在具有不同车辆宽度的多种车辆类型中使用相同零件号的线束的情况下特别有用。在现有技术中使用线束的情况下,针对每种车辆类型,对应于本实施方式的第二电线20需要准备包括电线的多个子线束。如上所述,通过使用具有不同长度的子线束,线束针对每种车辆类型适应车辆宽度。但是,当为每种车辆类型准备子线束时,线束中的部件数量将因此而增加。同时,本实施方式的线束1可以通过一种类型的子线束(第二电线20)来适应每种车辆类型的车辆宽度。其原因在于,在第二电线20的线长度长于车辆宽度的情况下,通过缠绕第二电线20以吸收第二电线20的额外长度,以使利用附件30被引入连接器保持件40。
(第二实施方式)
接下来,将参考图5至8叙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线束2。图5是说明本实施方式的附件50的透视图。图6是说明连接器保持件40保持如图5所示的附件50并被堆叠和安装在线束2的干线2A上的状态的透视图。图7是说明图6所示的状态的主视图。图8是沿图6的B-B线截取的剖视图。
在附图中,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或等同的部分给出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并且省略或简化其叙述。
(附件的结构)
将叙述本实施方式的附件50的结构。
如图5至8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附件50整体上大致形成为U形。附件50包括矩形平板状的第一壁51、从第一壁51的一端竖起的类似矩形平板状的第二壁52,以及从第一壁51的另一端竖起并且被定位成面向第二壁52的类似矩形平板状的第三壁53。
在本实施方式中,安装附件50以使当被保持在连接器保持件40中时,附件50的第一壁51在上下方向(高度方向)上延伸。当安装时,第二壁52被设置成面向第三壁53的下侧。
在第二壁52的外端表面中,狭缝状的接合凹槽54被设置为沿着第一和第二壁51、52的表面之间的相交线的方向延伸。附件50的接合凹槽54形成为对应于连接器保持件40的第一接合突起44的形状。在第三壁53的内端表面上,对应于第二连接器22的接合凹槽24的具有肋状的接合突起55被类似地设置为沿着第一和第二壁51、52的表面之间的相交线的方向延伸。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附件50的第一壁51上没有形成接合部。
如图6至8所示,第二连接器22在第一和第二连接器12、22彼此嵌合的状态下被连接于附件50。在该连接状态下,第一壁51面向第二连接器22的开口表面23,并且第二壁52和第三壁53面向第二连接器22的侧表面。通过这样的方式,附件50在第二连接器22被嵌合于第一连接器12的状态下限制第二连接器22的姿势。
该附件50被设置成当被连接至第二连接器22时在第二连接器22的开口表面23和附件50的第一壁51的内端表面之间存在第三间隙S3。该附件50被设置成当被连接于第二连接器22时在第二连接器22的侧表面和附件50的第二壁52的内端表面之间存在第四间隙S4。利用第三间隙S3和第四间隙S4引绕第一电线10(参考图6和7)。
附件50被设置成当被保持在连接器保持件40中时在第二和第三壁52、53的末端表面与保持空间41的侧表面41之间存在第五间隙S5。附件50被设置成当被保持时在第三壁53的外端表面和保持空间41的上表面之间存在第六间隙S6。利用第五间隙S5和第六间隙S6引绕第二电线20。
(连接器保持件的结构)
接下来,将叙述连接器保持件40的结构。
如图6至8所示,当连接器保持件40保持其中安装有第二连接器22的附件50时,附件50限制第二连接器22,使得第二电线20被引入连接器保持件40的保持空间41中。然后,如上所述,第二电线20被布线成穿过第五间隙S5、第六间隙S6和保持空间41的第二开口43。即,连接器保持件40保持附件50以使附件50的第一壁51与第二电线20从连接器保持件40引出的引出方向相交,并且第一壁51被定位在引出方向上前方。
其他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相似。
(将附件安装到连接器保持件的步骤)
接下来,将叙述用于将附件50安装到连接器保持件40的保持空间41的步骤。
如图6至8所示,在如上述构成的线束2中,附件50的接合突起55沿其延伸方向插入嵌合有第一连接器12的第二连接器22的接合凹槽24中。通过该插入,第一电线10被布线成穿过第三间隙S3、第四间隙S4和保持空间41的第一开口43。此外,在如上所述的安装有第二连接器22的附件50中,连接器保持件40的第一接合突起44沿其延伸方向插入到附件50的接合凹槽54中。通过该插入,第二电线20被布线成穿过第五间隙S5、第六间隙S6和保持空间41的第二开口43。当被布线时,第二电线20在电线的一部分被弯曲以折叠(180°)并强制地绕过。
(第二实施方式的线束的优点)
根据如上所述的本实施方式的线束2,第二电线20在与形成第一连接器12所嵌合的开口23A的开口表面23相对的一侧的表面从第二连接器22被引出。附件50包括第一壁51、从第一壁51的一端竖起的第二壁52,以及从第一壁51的另一端竖起并且被定位成面向第二壁52的第三壁53。限制第二连接器22的姿势以使第一壁51朝向第二连接器22的开口表面23并且第二壁52和第三壁53朝向第二连接器22的侧表面。连接器保持件40保持附件50,以使第一壁51与第二电线20从连接器保持件40引出的引出方向相交,并且第二壁52定位在引出方向上前方。通过该保持,第二电线20弯曲以折叠并且有计划地绕过和被布线。因此,即使采用简单的结构也能够更容易地吸收电线20的额外长度。
与第一实施方式相似,本实施方式的线束2在具有不同车辆宽度的多种车辆类型中使用相同零件号的线束的情况下特别有用。本实施方式的线束2能够以一种类型的子线束(第二电线20)适应每种车辆类型的车辆宽度。其原因在于,在第二电线20的线长度长于车辆宽度的情况下,通过缠绕第二电线20使得利用附件30被引入连接器保持件40,从而吸收第二电线20的额外长度。本实施方式的线束2比第一实施方式的线束长,并且第二电线20被缠绕以便被引入连接器保持件40中。
其他操作效果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操作效果相似。
此外,如图9所示,在第一和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没有使用附件30、50。作为替代,第二电线20的第二连接器22被直接安装到连接器保持件40的第一接合突起44并由其保持。在这种情况下,不需要吸收电线20的额外长度。在这种方式中,通过选择性地使用第一实施方式的线束1、第二实施方式的线束2和变形例的线束,线束能够以一种类型的子线束(第二电线20)适应每种车辆类型的车辆宽度。
接下来,将叙述能够容易地调节第二电线20的额外长度的线束的第三至第五实施方式。在附图中,与第一和第二实施方式相同或等同的部分给出相同或类似的附图标记,并且省略或简化其叙述。在第四和第五实施方式中与第三实施方式相同或等同的部分在附图中给出相同或类似的附图标记,并且省略或简化其叙述。
(第三实施方式)
图10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线束的示意性分解透视图。图11的A至C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线束及其布线图案,并且图11的A至C是说明布线图案的示意性后视图。
如图10及图11的A至C所示,在第三实施方式中,第二连接器60A在后表面61一侧包括开口表面,并且在形成于后表面61的开口表面上形成第一连接器12嵌合于其中的开口61a。第二电线20从第二连接器60A的前表面62引出。捆扎构件70被安装于从第二连接器60A引出的第二电线20。捆扎构件70包括捆扎带71,并且通过将捆扎带71捆扎于第二电线20而被安装于第二电线20。在捆扎构件70中形成接合凹槽72。
在第二连接器60A的三个表面上(从后方观察的下表面、右表面和上表面)形成沿第二连接器60A的前后方向延伸的多个接合凹槽(接合部)64A至64C。第二连接器60A的接合凹槽64A至64C可以与后文叙述的连接器保持件80的接合突起84接合。
在第二连接器60A的一表面(从后方观察的左侧表面)上形成沿第二连接器60A的前后方向延伸的接合突起65。捆扎构件70的接合凹槽72和第二连接器60A的接合突起65形成为在横截面中具有可相互接合的圆形状。此外,捆扎构件70的接合凹槽72与第二连接器60A的接合突起65接合,并且因此第二电线20被安装于在其上形成有第二连接器60A的接合突起65的一个表面上。第二连接器60A中的布线方向X被定义在从右后方观察的右侧,并且安装在第二连接器60A上的第二电线20被布线在布线方向X,即车辆的宽度方向中的一个方向(右方向)上。捆扎构件70的接合凹槽72和第二连接器60A的接合突起65可以具有燕尾结构,该燕尾结构具有燕尾凹槽和凸榫部分以彼此接合。用于将第二电线20安装到第二连接器60A的捆扎构件70可以被直接固定。
连接器保持件80形成为平板形状。在连接器保持件80的上表面上形成接合突起84,该接合突起84对应于第二连接器60A的接合凹槽64A至64C并沿前后方向延伸。第二连接器60A的接合凹槽64A至64C和连接器保持件80的接合突起84形成为在横截面中具有可相互接合的圆形状。第二连接器60A的接合凹槽64A至64C和连接器保持件80的接合突起84可以具有燕尾结构,该燕尾结构具有燕尾凹槽和凸榫部分以彼此接合。
接下来,将叙述第三实施方式的布线方法。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存在三种布线图案。
(1)第一布线图案
如图11的A所示,在从后方观察时在逆时针方向上与第二电线20的安装位置M相邻的侧表面上形成的第二连接器60A的接合凹槽64A,被接合于连接器保持件80的接合突起84并组装。通过以这种方式组装,被安装于第二连接器60A的第二电线20的安装位置M被布置在第二连接器60A中布线方向X相反的一侧。
(2)第二布线图案
如图11的B所示,在与第二电线20的安装位置M相对的侧表面上形成的第二连接器60A的接合凹槽64B,被接合于连接器保持件80的接合突起84并组装。通过以这种方式组装,被安装于第二连接器60A的第二电线20的安装位置M被布置成比第一布线图案更靠近第二电线20的布线方向X侧。
(3)第三布线图案
如图11的C所示,在从后方观察时在顺时针方向上与第二电线20的安装位置M相邻的侧表面上形成的第二连接器60A的接合凹槽64C,被接合于连接器保持件80的接合突起84并被组装。通过以这种方式组装,被安装于第二连接器60A的第二电线20的安装位置M被布置成比第二布线图案更靠近第二电线20的布线方向X侧。
根据如上所述的第三实施方式,接合凹槽64A至64C选择性地与连接器保持件80接合以改变第二连接器60A的姿势,并且因此第二电线20的安装位置M可以根据布线方向X而被布置在多个不同位置。因此,可以在不改变第二电线20的长度的情况下调整和布线作为第二电线20的额外长度的引出长度。
(第四实施方式)
图12的A至C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线束及其布线图案,并且图12的A至C是说明布线图案的示意性后视图。
如图12的A所示,在第四实施方式中,第二连接器60B在三个表面(从后方观察的左侧表面、上表面和右侧表面)上包括多个接合凹部(接合部)66A至66C。在第四实施方式中,使用其中形成有接合片75的捆扎构件70,并且捆扎构件70的接合片75可以与接合凹部66A至66C接合。因此,捆扎构件70的接合片75与接合凹部66A至66C的任一个接合,以便安装第二电线20。
在第二连接器60B的下表面上形成有沿第二连接器60B的前后方向延伸的接合凹槽67。此外,通过将连接器保持件80的接合突起84与接合凹槽67接合,第二连接器60B被组装于连接器保持件80。
接下来,将叙述第四实施方式的布线方法。在第四实施方式中,存在三种布线图案。
(1)第一布线图案
如图12的A所示,捆扎构件70的接合片75与形成在从后方观察时第二连接器60B的左侧表面的接合凹部66A接合并被固定到该接合凹部66A。然后,被安装于第二连接器60B的第二电线20的安装位置M被布置在第二连接器60B中与布线方向X相反的一侧。
(2)第二布线图案
如图12的B所示,捆扎构件70的接合片75与从后方观察时形成在第二连接器60B的上表面的接合凹部66B接合并被固定到该接合凹部66B。然后,被安装于第二连接器60B的第二电线20的安装位置M被布置成比第一布线图案更靠近第二电线20的布线方向X侧。
(3)第三布线图案
如图12的C所示,捆扎构件70的接合件75与从后方观察时形成在第二连接器60B的右侧表面的接合凹部66C接合并被固定到该接合凹部66C。然后,被安装于第二连接器60B的第二电线20的安装位置M被布置成比第二布线图案更靠近第二电线20的布线方向X侧。
根据如上所述的第四实施方式,捆扎构件70选择性地与接合凹部66A至66C接合,以便将第二电线20锁定于第二连接器60B,并因此可以将第二电线20的安装位置M布置在沿着布线方向X的多个不同位置。因此,可以在不改变第二电线20的长度的情况下调整和布线作为第二电线20的额外长度的引出长度。
(第五实施方式)
图13的A至C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线束及其布线图案,并且图13的A至C是说明布线图案的示意性后视图。
如图13的A所示,在第五实施方式中,第二连接器60C在其上表面上包括接合突起65,该接合突起65能够与捆扎构件70的接合凹槽72接合并且在第二连接器60C的前后方向上延伸。此外,捆扎构件70的接合凹槽72与第二连接器60C的接合突起65接合,并且因此第二电线20被安装到第二连接器60C的上表面。用于将第二电线20安装到第二连接器60C的捆扎构件70可以被直接固定。
在第二连接器60C的下表面上形成有接合凹槽67,该接合凹槽67在第二连接器60C的前后方向上延伸并且能够与连接器保持件80的接合突起84接合。
接下来,将叙述第五实施方式中的布线方法。在第五实施方式中,也存在三种布线图案。
(1)第一布线图案
如图13的A所示,通过将连接器保持件80的接合突起84与第二连接器60C的接合凹槽67接合,第二连接器60C被直接固定于连接器保持件80。然后,在第二连接器60C的上部布置被安装到第二连接器60C的第二电线20的安装位置M。
(2)第二布线图案
如图13的B所示,在第二布线图案中使用附件90A。附件90A包括固定壁91和支承壁92。支承壁92在倾斜状态下与固定壁91一体地形成。在固定壁91上形成可以与连接器保持件80的接合突起84接合的接合凹槽95,并且在支承壁92形成可以与第二连接器60C的接合凹槽67接合的接合突起96。
此外,通过将连接器保持件80的接合突起84与附件90A的固定壁91的接合凹槽95接合,附件90A被固定于连接器保持件80。此外,通过将附件90A的接合突起96与第二连接器60C的接合凹槽67接合,第二连接器60C被固定于附件90A。然后,与第一布线图案的布置情况相比,第二连接器60C被布置成朝向布线方向X倾斜,以使被安装到第二连接器60C的第二电线20的安装位置M被布置成与在第一布线图案中相比,更靠近第二电线20的布线方向X侧。
(3)第三布线图案
如图13的C所示,在第三布线图案中使用附件90B。在附件90B中,支承壁92与固定壁91一体地形成,支承壁92相对于固定壁91大致呈直角竖起。
此外,通过将连接器保持件80的接合突起84与附件90B的固定壁91的接合凹槽95接合,附件90B被固定于连接器保持件80。此外,通过将附件90B的接合突起96与第二连接器60C的接合凹槽67接合,第二连接器60C被固定于附件90B。然后,第二连接器60C被布置成大致垂直于布线方向X,使得被安装于第二连接器60C的第二电线20的安装位置M被布置成与在第二布线图案中相比,更靠近第二电线20的布线方向X侧。
根据如上所述的第五实施方式,第二连接器60C直接被连接器保持件80支承或经由选择性安装的附件90A或90B支承,并且因此第二电线20的安装位置M可以沿着布线方向X被布置在多个不同位置。因此,可以在不改变第二电线20的长度的情况下调整和布线作为第二电线20的额外长度的引出长度。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并且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变型。例如,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并且可以适当修改,改进等。另外,只要能够实现本发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构成要素的材料、形状、尺寸、数量、布置位置等是任意的,并不受限制。
在此,分别在下面的[1]至[4]中简要概述了上述根据本发明的线束1的实施方式的特征。
[1]一种线束(1、2),包括:连接器保持件(40、80);连接器(22、60A、60B、60C),被保持在所述可以连接器保持件(40、80)中;以及电线(20),从所述连接器(22、60A、60B、60C)向规定的布线方向(X)延伸,其中
所述电线(20)被保持在所述连接器(22、60A、60B、60C)的外壁表面上的规定的安装位置(M)处,以使所述电线(20)穿过所述安装位置(M)朝向所述布线方向(X)延伸,并且
所述安装位置(M)被配置为能够被变更到对应于所述布线方向的多个不同位置。
[2]根据[1]所述的线束(1、2),还包括:配对电线(10),其从干线(1A)分支并且在其末端设置有配对连接器(12),其中
所述连接器(22、60A、60B、60C)能够嵌合于所述配对连接器(12),并且
所述电线(20)经由所述连接器(22、60A、60B、60C)和所述配对连接器(12)被连接至所述配对电线(10)。
[3]根据[2]所述的线束(1、2),还包括:附件(30、50),其限制所述连接器(22)相对于所述连接器保持件(40)的姿势,其中
所述连接器(22)经由所述附件(30、50)被所述连接器保持件(40)保持,并且
所述附件(30、50)在所述连接器(22)的姿势被限制、以使所述电线(20)被引入所述连接器保持件(40)内的空间中的状态下,被所述连接器保持件(40)保持。
[4]在[3]所述的线束(1)中,
所述连接器(22)构成为使得所述电线(20)在与所述配对连接器(12)的嵌合方向上向后延伸,
所述附件(30)包括:第一壁(31),被所述连接器保持件(40)保持;和第二壁(32),从所述第一壁(31)竖起,并且所述附件(30)限制所述连接器(22)的所述姿势,使得所述第一壁(31)定位在所述嵌合方向上的所述连接器(22)的前方,并且所述第二壁(32)定位在与所述连接器(22)的所述嵌合方向相交的方向上,并且
所述电线(20)越过所述第二壁(32)的同时被引入所述连接器保持件(40)内的所述空间中,并且在所述空间中被弯曲后被连接至所述连接器(22)。
[5]在[3]所述的线束(2)中,
所述连接器(22)构成为使得所述电线(20)在与所述配对连接器(12)的嵌合方向上向后延伸,
所述附件包括:
第一壁(51),
第二壁(52),其从所述第一壁(51)的一端竖起并被所述连接器保持件(40)保持;和
第三壁(53),其从所述第一壁(51)的另一端竖起并面向所述第二壁(52),
所述附件(50)限制所述连接器(22)的所述姿势,使得所述第一壁(51)定位在嵌合方向上的所述连接器(22)的前方,并且所述第二壁(52)和所述第三壁(53)定位在与所述连接器(22)的所述嵌合方向相交的方向上,并且
所述电线(20)在越过所述第三壁(53)的同时被引入所述连接器保持件(40)内的所述空间中,并且在所述空间中被弯曲后被连接至所述连接器(22)。
[6]在[1]或[2]所述的线束(1、2)中,
所述连接器(60A)包括能够与所述连接器保持件(80)接合的多个接合部(64A至64C),并且通过选择性地将所述多个接合部(64A至64C)的一个与所述连接器保持件(80)接合,从而将所述安装位置(M)变更为对应于所述布线方向(X)的位置。
[7]在[1]或[2]所述的线束(1、2)中,
所述连接器(60B)包括能够与所述电线(20)接合的多个接合部(66A至66C),并且通过选择性地将所述电线(20)锁定于所述多个接合部(66A至66C)的一个,从而将所述安装位置(M)变更为对应于所述布线方向(X)的位置。
[8]根据[1]或[2]所述的线束(1、2),还包括:从多个类型的附件(90A、90B)中选择的一个附件(30),附件(90A、90B)的每一个包括与所述连接器保持件(80)接合的固定壁(91)和与所述连接器(60C)接合的支承壁(92),并且其中所述支承壁(92)相对于所述固定壁(91)以不同的角度倾斜,其中
通过所述连接器保持件(80)经由从所述多个类型的附件(90A、90B)中选择的所述一个附件(30)保持所述连接器(60C),从而将所述安装位置(M)变更为对应于所述布线方向(X)的位置。
[9]在根据[2]的线束(1、2)中,
所述干线(1A)沿车辆前后方向布线,
所述电线(20)沿车辆宽度方向布线。

Claims (8)

1.一种线束,包括:
连接器保持件,其包括第一接合突起;
连接器,被保持在所述连接器保持件中,并包括接合凹槽;
附件,其包括第二接合突起,用于限制所述连接器相对于所述连接器保持件的姿势;以及
电线,从所述连接器向规定的布线方向延伸,
其中,所述电线被保持在所述连接器的外壁表面上的规定的安装位置处,以使所述电线穿过所述安装位置朝向所述布线方向延伸,
所述安装位置被配置为能够被变更到对应于所述布线方向的多个不同位置,
其中,所述第一接合突起在第一方向上与所述连接器的所述接合凹槽接合,或者
所述第一接合突起与所述附件的所述第二接合突起接合,并且所述连接器的所述接合凹槽在与所述第一方向不同的第二方向上接合所述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还包括:
配对电线,其从干线分支并且在其末端设置有配对连接器,
其中,所述连接器能够嵌合于所述配对连接器,并且
所述电线经由所述连接器和所述配对连接器被连接至所述配对电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束,
所述附件在所述连接器的姿势被限制、以使所述电线被引入所述连接器保持件内的空间中的状态下,被保持于所述连接器保持件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束,其中,
所述连接器构成为使得所述电线在与所述配对连接器的嵌合方向上向后延伸,
所述附件包括:
第一壁,被所述连接器保持件保持;和
第二壁,从所述第一壁竖起,
所述附件限制所述连接器的所述姿势,使得所述第一壁定位在所述嵌合方向上的所述连接器的前方,并且所述第二壁定位在与所述连接器的所述嵌合方向相交的方向上,并且
所述电线越过所述第二壁的同时被引入所述连接器保持件内的所述空间中,并且在所述空间中被弯曲后被连接至所述连接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束,其中,
所述连接器构成为使得所述电线在与所述配对连接器的嵌合方向上向后延伸,
所述附件包括:
第一壁;
第二壁,其从所述第一壁的一端竖起并被所述连接器保持件保持;和
第三壁,其从所述第一壁的另一端竖起并面向所述第二壁,
所述附件限制所述连接器的所述姿势,使得所述第一壁定位在嵌合方向上的所述连接器的前方,并且所述第二壁和所述第三壁定位在与所述连接器的所述嵌合方向相交的方向上,并且
所述电线在越过所述第三壁的同时被引入所述连接器保持件内的所述空间中,并且在所述空间中被弯曲后被连接至所述连接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束,其中,
所述连接器包括能够与所述连接器保持件接合的多个接合部,并且通过选择性地将所述多个接合部的一个与所述连接器保持件接合,从而将所述安装位置变更为对应于所述布线方向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束,其中,
所述连接器包括能够与所述电线接合的多个接合部,并且通过选择性地将所述电线锁定于所述多个接合部的一个,从而将所述安装位置变更为对应于所述布线方向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束,其中,
所述干线沿车辆前后方向布线,并且所述电线沿车辆宽度方向布线。
CN201910908825.6A 2018-09-28 2019-09-25 线束 Active CN11096276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85122 2018-09-28
JP2018185122 2018-09-28
JP2019166554A JP7168533B2 (ja) 2018-09-28 2019-09-12 ワイヤハーネス
JP2019-166554 2019-09-1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62768A CN110962768A (zh) 2020-04-07
CN110962768B true CN110962768B (zh) 2023-03-28

Family

ID=697817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08825.6A Active CN110962768B (zh) 2018-09-28 2019-09-25 线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052837B2 (zh)
CN (1) CN110962768B (zh)
DE (1) DE10201921472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830466B2 (ja) * 2018-09-28 2021-02-17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ワイヤハーネス
JP6842451B2 (ja) * 2018-10-03 2021-03-17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ワイヤハーネス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71600A (en) * 1985-03-23 1987-06-09 Shoketsu Kinzoku Kogyo Kabushiki Kaisha Power feeder for electromagnetic valve
JP2916576B2 (ja) * 1994-07-22 1999-07-05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圧接コネクタ
EP0828319A1 (en) * 1996-08-09 1998-03-11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Connector cover
US6050840A (en) * 1997-08-08 2000-04-18 Coleman Cable Systems, Inc. Electrical plug
US5941628A (en) * 1997-12-23 1999-08-24 Chang; Chih-Chen Lamp-holder for decorative network type light
JP3709454B2 (ja) * 1998-01-23 2005-10-26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ワイヤハーネス用クランプ
JP3568095B2 (ja) * 1998-01-30 2004-09-22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ハウジングの電線保持構造
US6537106B1 (en) * 1998-06-05 2003-03-25 Adc Telecommunications, Inc. Telecommunications patch panel with angled connector modules
TW440082U (en) * 1999-12-17 2001-06-07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Cable connector having a bending and fixing mechanism
JP3589167B2 (ja) * 2000-08-28 2004-11-17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TW458415U (en) * 2000-11-28 2001-10-01 Taiwan Line Tek Electronic Co Improved plug/socket
DE20100987U1 (de) * 2001-01-19 2001-07-05 Shining Blick Entpr Co An einem einzelnen Leiter angreifende Positioniereinrichtung für eine Glühbirnenhalterung
DE10141052B4 (de) * 2001-08-22 2005-09-29 Dbt Gmbh Steckerverbindung
US20080214033A1 (en) * 2006-06-12 2008-09-04 Byrne Norman R Dc receptacle
TWM313903U (en) * 2006-12-29 2007-06-11 Universal Scient Ind Co Ltd A protection structure of wires
CA2692040C (en) * 2007-06-11 2014-01-28 Norman R. Byrne Wire management system for modular electrical systems
US8174379B2 (en) * 2008-06-06 2012-05-08 Premier Manufacturing Group, Inc. Networked power and communication receptacle devices
JP5372594B2 (ja) * 2009-05-13 2013-12-18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ワイヤハーネスの公差吸収構造
JP5790510B2 (ja) * 2012-01-17 2015-10-07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ワイヤハーネス及び配線具
CN106463936A (zh) 2014-06-06 2017-02-22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线束布设结构
JP6445260B2 (ja) 2014-06-06 2018-12-26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ワイヤハーネス
JP2016192352A (ja) * 2015-03-31 2016-11-10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ワイヤーハーネス及びワイヤーハーネス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052837B2 (en) 2021-07-06
CN110962768A (zh) 2020-04-07
DE102019214725A1 (de) 2020-04-02
US20200101911A1 (en) 2020-04-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702607B2 (en) Wiring harnes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e same
US8304653B2 (en) Protector for wire harness and method for fixing protector to wire harness
JP6505065B2 (ja) 分岐構造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US5722851A (en) Circuit component and junction box for connecting flat cables
JP6427144B2 (ja) ワイヤハーネス
JPH08185921A (ja) 電気接続箱
US10457229B2 (en) Branch structure and wire harness
CN110962768B (zh) 线束
CN110970762B (zh) 线束
CN110979207B (zh) 线束
CN107539241B (zh) 线束
CN113135155B (zh) 线束
JP6563746B2 (ja) 電気接続箱、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JP7168533B2 (ja) ワイヤハーネス
CN110962766B (zh) 线束系统
CN113140986B (zh) 线束
JP2017216196A (ja) コネクタの固定構造
CN117748384A (zh) 线束
JP3435101B2 (ja) ワイヤーハーネス
JP2013149501A (ja) コネクタ
JP2005261042A (ja) 電気接続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