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49543A - 车体前部结构 - Google Patents

车体前部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49543A
CN110949543A CN201910912349.5A CN201910912349A CN110949543A CN 110949543 A CN110949543 A CN 110949543A CN 201910912349 A CN201910912349 A CN 201910912349A CN 110949543 A CN110949543 A CN 1109495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body
housing
cover
interface
interface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1234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949543B (zh
Inventor
中西志允
伊藤秀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9495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495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9495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495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24Superstructure sub-units with access or drainage openings having movable or removable closures; Sealing means therefo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4Plug-in electric vehicl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体前部结构。在具备接口装置的车体前部结构中,容易地回收落到壳体内部的物品。车体前部结构(1)具有在前罩的下方设置于车体的接口装置(30),车体前部结构(1)具有:在厚度方向上贯通前罩的接口用开口(21);设置于车体并在内部设置有接口装置的壳体(36);以及能够转动地设置于壳体的盖(58),壳体具有构成壳体的前部的前壳体部件(44)和构成壳体的后部的后壳体部件(45),后壳体部件(45)以能够装卸的方式与前壳体部件的后端结合,前壳体部件的前部形成容纳接口装置的接口容纳部(37),前壳体部件的后部以及后壳体部件协作而形成相对于接口容纳部向下方凹陷、容纳位于打开位置的盖的至少一部分的盖容纳部(38)。

Description

车体前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包含充电接口以及供电接口中的至少一个的接口装置的车体前部结构。
背景技术
公知有在前罩设置有包含充电接口的接口装置的电动汽车(例如,专利文献1)。前罩具有相互结合的外板以及内板。接口装置配置在外板与内板之间。在外板形成有用于使接口装置露出于外部的接口用开口。接口装置具有:朝向接口用开口而开口的壳体;配置在壳体的内部的连接用的接口;以及能够转动地支承于壳体、并开闭壳体的开口的盖。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11299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由于专利文献1的壳体由连续的一个部件形成,因此在物品掉到壳体的内部的情况下,可以预测到为了从壳体中取出物品而浪费大量的劳力。尤其在壳体形成得比较深或者较小的情况下,取出物品所需的劳力进一步增加。
本发明鉴于以上背景,其课题在于在具备接口装置的车体前部结构中,容易地回收落到壳体内部的物品。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车体前部结构1具有:设置于车体3的前上部的前罩7;以及在所述前罩的下方设置于所述车体的接口装置30,所述接口装置包含充电接口以及供电接口中的至少一个,所述车体前部结构具有:接口用开口21,所述接口用开口形成于所述前罩的与所述接口装置相对的部分,并在厚度方向上贯通所述前罩;壳体36,所述壳体设置于所述车体,并且至少朝向所述接口用开口而开口,所述接口装置被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以及盖58,所述盖以能够以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旋转轴75为中心转动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盖在关闭所述接口用开口的关闭位置与从关闭位置向后方且下方旋转的打开位置之间转动,所述壳体具有:构成所述壳体的前部的前壳体部件44;以及构成所述壳体的后部的后壳体部件45,所述后壳体部件45以能够装卸的方式与所述前壳体部件的后端结合,所述前壳体部件的前部形成容纳所述接口装置的接口容纳部37,所述前壳体部件的后部以及所述后壳体部件协作而形成相对于所述接口容纳部向下方凹陷、容纳位于打开位置的所述盖的至少一部分的盖容纳部38。
根据该结构,由于能够通过从前壳体部件拆卸后壳体部件而打开盖容纳部,因此落到盖容纳部内的物品的回收非常容易。
在上述方式中,优选的是,所述前壳体部件的后部具有:朝向下方延伸且面向前后的纵壁36G;以及从所述纵壁的下端向后方延伸且面向上下的底壁36F,所述后壳体部件具有:面向前后的后壁36B;以及分别从所述后壁的左右的侧缘向前方突出的左右的后侧壁36C,所述底壁具有至少一个第1卡合孔48,所述纵壁在左右的侧缘分别具有至少一个第2卡合孔49,所述后壁在下缘具有能够转动地与对应的所述第1卡合孔卡合的至少一个第1卡合片50,左右的所述后侧壁在前缘具有能够装卸地与对应的所述第2卡合孔结合的至少一个第2卡合片51。
根据该结构,通过使第1卡合片与第1卡合孔卡合,能够相对于前壳体部件对后壳体部件进行定位,从而能够容易地将后壳体部件组装于前壳体部件。在相对于前壳体部件拆卸后壳体部件时,由于第1卡合片与第1卡合孔卡合,因此后壳体部件相对于前壳体部件以第1卡合片为中心旋转。由此,能够可靠地打开盖容纳部,并且防止后壳体部件掉落。
在上述方式中,优选的是,所述前壳体部件具有:左右延伸的前缘部46A;从所述前缘部的左右的两端向后方延伸的左右的侧缘部46B;以及左右延伸并与左右的所述侧缘部的后端连接的后缘部46C,所述前壳体部件通过组合第1部件56和第2部件47而形成,所述第1部件通过所述前缘部、左右的所述侧缘部以及所述后缘部形成前壳体开口44E,所述第2部件能够装卸地与所述第1部件结合,并关闭所述前壳体开口,左右的所述侧缘部借助支承部件42、43而与所述车体结合,所述支承部件与所述车体结合的结合部中的至少一个结合部被配置于在上下方向上与所述第2部件重叠的位置。
根据该结构,通过在使盖位于打开位置并收纳在盖容纳部内的状态下拆卸第2部件,能够容易地从车外进行支承部件与车体的结合作业。并且,支承部件与车体结合的结合部能够通过将第2部件安装于第1部件而隐藏起来。
在上述方式中,优选的是,所述第2部件具有供所述接口装置通过的壳体开口56,所述支承部件与所述车体结合的结合部中的一个结合部被配置在比所述壳体开口靠前方的位置,所述支承部件与所述车体结合的结合部中的另一个结合部被配置在比所述壳体开口靠后方的位置。
根据该结构,壳体在前后的多个部位稳定性良好地安装于车体。
在上述方式中,优选的是,所述支承部件具有:从所述侧缘部的左右方向上的外表面朝向下方延伸的纵片部42A、43A;以及从所述纵片部的下端朝向左右方向上的内侧延伸的横片部42B、43B,所述支承部件在所述横片部处与所述车体结合。
根据该结构,能够将支承部件与车体结合的结合部配置在第2部件的下方。
在上述方式中,优选的是,所述支承部件在长度方向上的中间部具有脆弱部42C、43C。
根据该结构,在物体从外部与盖以及壳体发生碰撞时,能够通过支承部件在脆弱部处发生变形而吸收冲击。
发明效果
根据以上结构,在具备接口装置的车体前部结构中,能够容易地回收落到壳体内部的物品。
附图说明
图1的(A)是应用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体前部结构的、盖部件关闭时的电动汽车的前部的立体图,图1的(B)是应用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体前部结构的、盖部件打开时的电动汽车的前部的立体图。
图2是车体前部的平面图。
图3是车体前部结构的侧视图。
图4是沿图1的(A)的IV-IV线的剖视图。
图5是壳体的立体图。
图6是前壳体部件以及后壳体部件的组装说明图。
图7是第1部件、第2部件以及后壳体部件的组装说明图。
图8是图4的壳体后部的放大图。
图9是沿图1的IX-IX线的剖视图。
图10是对盖以及密封部件的结合进行说明的说明图。
图11是对盖、密封部件、加强部件、铰链臂、托架以及撞锁部的结合进行说明的说明图。
标号说明
1:车体前部结构;
3:车体;
7:前罩;
7A:外板;
7B:内板;
21:接口用开口;
22:缘部;
23:装饰件;
27:沿部;
30:接口装置;
36:壳体;
38:盖容纳部;
42:第1支承部件;
43:第2支承部件;
44:前壳体部件;
45:后壳体部件;
46:第1部件;
47:第2部件;
48:第1卡合孔;
49:第2卡合孔;
50:第1卡合片;
51:第2卡合片;
58:盖;
59:盖板;
61:铰链臂;
64:密封部件;
64A:第1密封部;
64B:第2密封部;
82:脆弱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所涉及的车体前部结构进行说明。应用车体前部结构的车辆也可以是四轮电动汽车或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如图1所示,车体前部结构1具有划分车厢以及配置在车厢的前方的前部空间2的车体3。车体3具备:划分前部空间的左右的侧部的左右的前挡泥板4;划分前部空间2的前部的前保险杠外板5以及前格栅6;划分前部空间2的后部与车厢的前部的前围板面板(未图示);以及划分前部空间的下部的底罩(未图示)。前部空间2的上部朝向上方开口,在该前部空间2的上部的开口设置有前罩7。
前罩7在后部的左右两端通过铰链(未图示)与前围板结合,以能够以左右延伸的旋转轴为中心转动的方式支承于前围板。由此,前罩7能够开闭前部空间2的上部的开口。在前部空间2的左右侧部设置有左右的前轮8。
如图2所示,车体3具有:在前部空间2的下方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的前侧车架12;以及与左右的前侧车架12的前端结合的隔板13。隔板13具有:分别与左右的前侧车架12的前端结合、并上下延伸的左右的纵梁13A;左右延伸并在两端与左右的纵梁13A的上端结合的上梁13B;以及左右延伸并在两端与左右的纵梁13A的下端结合的下梁(未图示),隔板13呈前后开口的四边形的框形。在上梁13B的下方配置有电气设备冷却用的冷却器(未图示)。
在俯视观察时,在左右的前侧车架12之间设置有副车架15。副车架15具有:前后延伸的左右一对侧梁15A;左右延伸并在两端与左右的侧梁15A的前端结合的前梁15B;以及左右延伸并在两端与左右的侧梁15A的后端结合的后梁15C,副车架15呈上下开口的四边形的框形。左右的侧梁15A分别借助向车外侧延伸的连结部件16而与位于车外侧的前侧车架12结合。在副车架15设置有用于充电以及供电的电气装置17。电气装置17例如是AC-DC转换器。并且,驱动前轮8的驱动用马达(未图示)被支承于副车架15。驱动用马达配置在电气装置的下方。上梁13B以及前梁15B在左右方向上相互平行地延伸。如图3以及图4所示,前梁15B配置在比上梁13B低的位置处。
如图3以及图4所示,前罩7具有:配置在车外侧的板状的外板7A;以及配置在外板7A的背面侧的板状的内板7B。内板7B包含呈梁形状的部分,作为对外板7A赋予刚性的骨架部件发挥功能。外板7A的外缘通过卷边加工与内板7B的外缘结合。优选外板7A与内板7B进一步通过粘接剂在适当的位置结合。
在前罩7的前部且左右方向的大致中央部分形成有在厚度方向上贯通的接口用开口21。接口用开口21在俯视观察时呈大致长方形。外板7A的划分接口用开口21的缘部22相对于外板7A的其他部分呈阶梯状向内板7B侧凹陷。缘部22通过点焊在多个部位与内板7B结合。通过点焊而结合的部位优选设置于大致长方形的缘部22的各边。
在缘部22的外表面侧设置有装饰件23。装饰件23由树脂形成。装饰件23具有大致长方形的框部24。框部24沿缘部22配置,覆盖缘部22的外表面以及内缘。在框部24的背面侧形成有与贯通形成于前罩7的结合孔25结合的结合爪26。在与接口用开口21的后缘对应的框部24形成有朝向前方突出的板片状的沿部27。框部24的上表面与前罩7的上表面大致共面。
接口装置30在前罩7的下方设置于车体3。接口装置30被支承于与上梁13B以及前梁15B结合的支承梁32,接口装置30与接口用开口21相对。形成车体3的一部分的支承梁32通过组合多个金属板部件而形成,具有:在前缘处与上梁13B结合的主部32A;以及从主部32A的左右两端向后方且下方延伸,并在后端处与前梁15B结合的脚部32B。主部32A形成为板状,上表面以朝向前方且上方的方式倾斜。主部在前缘处与上梁13B结合。
支承梁32具有:由多个金属板部件形成,并在前缘与上梁13B结合的主部32A;以及从主部32A的左右两端向后方并且下方延伸,并在后端与前梁15B结合的脚部32B。主部32A形成为板状,上表面以朝向前方并且上方的方式倾斜。主部32A在前缘与上梁13B结合。
接口装置30包含通过电缆与电气装置17连接并且与外部电缆能够装卸地连接的接口34(连接器)。接口34包含充电接口以及供电接口中的至少一个。接口34可以包含使用于充电以及供电的单一的接口,或者也可以包含相互独立的充电接口以及供电接口。接口装置30以朝向前方且上方的方式设置于支承梁32的主部32A的上表面。
在接口装置30的周围设置有在内部容纳接口装置30的壳体36。壳体36具有前壁36A、后壁36B、左右的侧壁36C以及底壁36D,壳体36形成为朝向上方开口的箱形。底壁36D具有前底壁36E、相对于前底壁36E位于下方的后底壁36F以及设置于前底壁36E与后底壁36F之间并面向前后的纵壁36G。后壁36B与后底壁36F连接,左右的侧壁36C与后底壁36F以及纵壁36G连接。前底壁36E、后壁36B以及左右的侧壁36C形成朝向上方开口的作为凹部的接口容纳部37。后底壁36F、纵壁36G、后壁36B以及左右的侧壁36C形成朝向上方开口的作为凹部的盖容纳部38。盖容纳部38的上端与接口容纳部37的底部连续。
如图5~图7所示,在壳体36的左右的侧壁36C的外表面分别沿着侧壁36C结合有板状的侧板41。侧板41是金属板,通过螺栓等紧固于侧壁36C。在左右的侧板41的下缘前部分别结合有第1支承部件42。并且,在左右的侧板41的下缘后部分别结合有第2支承部件43。第1支承部件42以及第2支承部件43是金属片。左右的第1支承部件42具有:从侧板41向下方延伸的纵片部42A;以及从纵片部42A的下端向与纵片部42A大致垂直且彼此靠近的方向延伸的横片部42B。第1支承部件42具有在纵片部42A与横片部42B之间大致垂直地弯折的弯折部42C。左右的第2支承部件43具有:从侧板41向下方延伸的纵片部43A;以及从纵片部43A的下端向与纵片部43A大致垂直且彼此靠近的方向延伸的横片部43B。第2支承部件43具有在纵片部43A与横片部43B之间大致垂直地弯折的弯折部43C。在俯视观察时,第1支承部件42的横片部42B以及第2支承部件43的横片部43B配置在与壳体36重叠的位置处。第1支承部件42以及第2支承部件43分别通过来自上方的载荷在弯折部42C、43C处弯折变形。换句话说,弯折部42C、43C分别作为第1支承部件42以及第2支承部件43的脆弱部发挥功能。
壳体36具有:构成壳体36的前部的前壳体部件44;以及能够装卸地与前壳体部件44的后端结合并构成壳体36的后部的后壳体部件45。前壳体部件44形成壳体36的前壁36A、左右的侧壁36C的前部以及底壁36D(前底壁36E、纵壁36G、后底壁36F)。后壳体部件形成后壁36B以及左右的侧壁36C的后部。
并且,前壳体部件44具有能够装卸地相互结合的第1部件46和第2部件47。第1部件46具有左右延伸的前缘部46A、从前缘部46A的左右的两端向后方延伸的左右的侧缘部46B以及左右延伸并与左右的侧缘部46B的后端连接的后缘部46C,第1部件46形成为框形,形成前壳体部件44的外周部46D。前缘部46A、左右的侧缘部46B以及后缘部46C形成前壳体开口44E。第2部件47配置在第1部件46的内侧,关闭前壳体开口44E。第1部件46形成前壁36A的前部、左右的侧壁36C的前部、前底壁36E的左右的侧缘部46B、纵壁36G的左右的侧缘部46B以及后底壁36F的后部。第2部件47形成前壁36A的后部、前底壁36E的左右中央部、纵壁36G的左右中央部以及后底壁36F的前部。在第1部件46的内周部形成有多个结合孔46E,在第2部件47的外周部形成有与结合孔46E能够装卸地结合的结合爪47A。
由第1部件46形成的后底壁36F在后缘具有至少一个第1卡合孔48。由第1部件46形成的纵壁36G的左右的侧缘分别具有至少一个第2卡合孔49。由后壳体部件45形成的后壁36B在下缘具有能够转动地与对应的第1卡合孔48卡合的至少一个第1卡合片50。第1卡合片50形成为钩挂在第1卡合孔48的孔缘的钩形。由第2部件47形成的左右的侧壁36C的后部的前端具有能够装卸地与对应的第2卡合孔49结合的至少一个第2卡合片51。在从第1部件46拆卸了第2部件47的状态下,第1支承部件42的横片部42B以及第2支承部件43的横片部43B通过前壳体开口44E而露出于上方。
前壳体部件44的前部形成接口容纳部37。前壳体部件44的后部以及后壳体部件45协作而形成盖容纳部38。通过解除第2卡合孔49与第2卡合片51的结合,能够使后壳体部件45相对于前壳体部件44向后方分离,打开盖容纳部38。此时,第1卡合片50维持钩挂于在第1卡合孔48的状态,后壳体部件45相对于前壳体部件44以第1卡合片50为中心转动。
如图3以及图4所示,在支承梁32的主部32A的前缘设置有左右一对前调节螺母52。并且,在支承梁32的左右的脚部32B分别设置有左右一对后调节螺母53。左右的第1支承部件42的横片部42B通过螺栓紧固于对应的前调节螺母52。并且,左右的第2支承部件43的横片部43B通过螺栓紧固于对应的后调节螺母53。前调节螺母52以及后调节螺母53的轴向的高度通过所螺合的螺栓的旋转而发生变化。能够通过前调节螺母52以及后调节螺母53调整壳体36的高度以及倾斜状态。在从第1部件46拆卸第2部件47的状态下,能够通过前壳体开口44E将第1支承部件42以及第2支承部件43紧固于前调节螺母52以及后调节螺母53,从而能够进行高度调整。之后,通过将第2部件47安装于第1部件46,能够隐藏第1支承部件42、第2支承部件43、前调节螺母52以及后调节螺母53。
如图5所示,壳体36具有分别从前壁36A、后壁36B以及左右的侧壁36C的上缘向外侧延伸的凸缘54。凸缘54呈大致水平的板状,在俯视观察时呈大致四边形的框形。在凸缘54设置有向上方突出的肋55。肋55沿前壁36A左右延伸,并从其左右两端沿左右的侧壁36C向后方延伸。在肋55的上端面形成有大致水平的抵接面55A。
在由第2部件47形成的前底壁36E形成有上下贯通的开口56。设置于支承梁32的主部32A上的接口装置30通过开口56设置于壳体36的内部。在接口容纳部37内设置有LED等发光体57。
如图4所示,开闭接口用开口21的盖58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设置于壳体36。如图11所示,盖58具有:开闭接口用开口21的盖板59;与盖板59的背面结合的加强部件60;以及与加强部件60结合的铰链臂61(臂部件)。在盖板59的背面借助托架62结合有撞锁部63(被卡合部件)。在盖板59沿其外周设置有密封部件64。
如图3或图4所示,盖板59形成为大致平板状。盖板59在其中央部具备向正面侧鼓出的鼓出部65。
如图10所示,盖板59由强化玻璃或夹层玻璃、树脂等具有透光性的材料形成。在盖板59设置有具有透光性的透光部59A和着色成黑色来遮蔽光的遮光部59B。由此,盖板59的局部具有透光性。优选遮光部59B由设置于盖板59的背面的黑陶瓷层形成。来自发光体57的光透过透光部59A而到达盖板59的外侧。
如图11所示,加强部件60是大致长方形状的金属板材,沿盖板59的背面左右延伸。加强部件60设置于盖板59的前后方向的中间部处的与遮光部59B重叠的位置处。优选加强部件60粘接于盖板59。在加强部件60的左右两端设置有相对于中央部向下方弯曲的弯曲部71。在弯曲部71与盖板59的背面之间形成有间隙73。为了使加强部件60提高刚性,设置有沿加强部件60的长度方向(左右)延伸的多个肋72。
如图9所示,左右的铰链臂61是金属板材。各铰链臂61上下延伸,面向左右。在左右的铰链臂61的上端设置有向彼此靠近的方向弯折的凸缘部74。各铰链臂61在凸缘部74处通过螺栓等与加强部件60的弯曲部71结合。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加强部件60和左右的铰链臂61也可以是连续的一个部件。
各铰链臂61沿左右的侧壁36C的内表面配置。在左右的侧壁36C形成有在左右方向上贯通的轴承孔36H。铰链臂61的下端与能够旋转地支承在轴承孔内的轴75的一端结合,铰链臂61在下端枢转支承于壳体36。左右的轴75左右延伸,形成盖58的旋转轴。由此,盖58被以能够以轴75为中心转动的方式支承于壳体36。
如图1以及图4所示,盖58在关闭位置(图1的(A)以及图4的实线)与打开位置(图1的(B)以及图4的双点划线)之间以轴75为中心转动。在关闭位置,盖板59大致水平配置,关闭接口用开口21。并且,在关闭位置,盖板59的外表面与装饰件23的上表面大致共面,并沿前罩7配置。在打开位置,盖板59位于比轴75靠后方的位置处,大致垂直配置,将接口用开口打开。在盖从关闭位置移动到打开位置时,盖板59以轴75为中心向后方旋转。详细地说,在从车体3的左侧方观察时,盖板59以轴75为中心向右旋转。在打开位置,盖板59的大部分容纳在盖容纳部38内,一部分向前罩7的上方突出。
如图9所示,在侧壁36C与铰链臂61之间设置有对盖58向打开位置施力的施力部件76。在侧板41的外表面设置有旋转阻尼器80。旋转阻尼器80也可以是公知的液压阻尼器。在轴75的外端设置有与旋转阻尼器的旋转轴啮合的齿轮78。齿轮78例如也可以是扇形齿轮。旋转阻尼器8使0轴75的旋转衰减。在侧板41的外表面安装有覆盖轴75的外端、齿轮78以及旋转阻尼器80的罩81。
如图4以及图9所示,在各铰链臂61的长度方向的中间部设置有脆弱部82。在本实施方式中,脆弱部82是向铰链臂61的内侧以及外侧弯折的弯折部。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脆弱部82也可以是比铰链臂61的其他部分薄或者宽度窄的部分。并且,脆弱部82也可以具有至少一个切挖孔。脆弱部82通过变形而吸收从外部施加于盖板59的载荷。
如图11所示,托架62在加强部件60的前方与盖板59的背面结合。托架62是金属板材,具有面向上下并前后延伸的底壁62A、从底壁62A的左右的侧缘向上方延伸的左右的侧壁62B以及从各侧壁62B的上端向彼此分离的方向延伸的左右的凸缘62C,托架62的截面形成为帽子形。托架62在左右的凸缘62C处粘接于盖板59的背面。在左右的凸缘62C的前部分别设置有比后部向下方弯曲的弯曲部62D。在弯曲部62D与盖板59的背面之间形成有间隙62E。撞锁部63与底壁62A结合,并从底壁62A向下方突出。
密封部件64由橡胶等具有挠性的材料形成。密封部件64具有:设置于盖板59的前缘以及左右的侧缘的第1密封部64A;以及沿盖板59的后缘设置的第2密封部64B。第1密封部64A具有:沿盖板59的前缘以及左右的侧缘延伸并粘接于这些缘部的基部64C;以及从基部64C朝向下方突出的唇部64D。唇部64D具有挠性。在第1密封部64A的基部64C设置有横向延伸部84,该横向延伸部84从与盖板59的左右侧缘相对的位置沿盖板59的背面朝向盖板59的中央侧延伸。如图9所示,横向延伸部84在其延伸端处进入加强部件60的弯曲部71与盖板59之间的间隙73内。并且,在第1密封部64A的基部64C设置有前部延伸部85,该前部延伸部85从盖板59的前缘沿盖板59的背面朝向盖板59的中央侧、即后方延伸。如图4所示,前部延伸部85进入托架62的弯曲部62D与盖板59之间的间隙62E内。
如图8所示,第2密封部64B具有:沿盖板59的后缘延伸并粘接于后缘的基部64E;以及从基部64E向后方突出的唇部64F。当盖位于关闭位置时,第2密封部64B的唇部64F朝向装饰件23的沿部27的下方延伸,在从上下方向观察时,唇部64F与沿部27具有重叠。即,在从上方观察时,盖板59的后缘与装饰件23之间的间隙通过第2密封部64B被隐藏。优选第2密封部64B与装饰件23以及壳体36不接触。
如图4所示,当盖58位于关闭位置时,盖板59的后缘位于在从上方观察时与盖容纳部38重叠的位置处。由此,通过了第2密封部64B与装饰件23的沿部27之间的雨水等液体落到盖容纳部38内,避免了与接口装置30之间的接触。被收集到盖容纳部38内的雨水通过图6所示的排水孔90被排出到盖容纳部38的外部。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密封部64A与第2密封部64B彼此连续,呈环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1密封部64A和第2密封部64B也可以彼此分离。
如图4所示,在壳体36的前部,具体地说在第2部件47的前端部设置有贯通孔94。在贯通孔94的下侧设置有与撞锁部63卡合、将盖58保持在关闭位置的闩锁部96(卡合部件)。闩锁部96借助托架97而与隔板13的上梁13B结合。闩锁部96也可以是接收以有线或无线方式的信号从而解除与撞锁部63之间的卡合的结构。
在如以上构成的车体前部结构1中,由于接口装置30设置于车体3,而不是设置于前罩7,因此前罩的重量不会因接口装置30而增加。并且,由于外板7A以及内板7B的缘部22彼此焊接在一起,因此即使在前罩7具有接口用开口21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外板7A的刚性下降。并且,由于装饰件23覆盖焊接部,因此能够避免前罩7的外观设计性下降。
并且,由于盖58的旋转轴(轴75)配置在壳体36的内部,因此当盖58位于打开位置时,盖58的后部容纳在壳体36内。由此,能够减小处于打开位置的盖58相对于前罩7的突出量。因此,即使万一车辆以忘记关闭盖的状态行驶,也能够减小盖58因风受到的载荷。尤其是,通过使铰链臂61从盖58的前后方向的中央附近朝向壳体36的前后方向的中央附近且壳体36的内部侧(底侧)延伸,能够增大盖58位于打开位置时在壳体36内的没入量,并且能够充分确保充电或供电作业的空间。
在盖板59的前部的左右方向的宽度比后部的左右方向的宽度短的情况下,能够避免当盖板59从关闭位置转动到打开位置时盖58与装饰件23以及壳体36的接触。
通过使第1密封部64A的唇部64D与壳体36的肋55的抵接面55A抵接,接口装置30的前侧以及侧部被密封。由此,能够防止雨水等与接口装置30接触。由于在接口装置30的后部设置有盖容纳部38,因此雨水等流动到盖容纳部38内,能够避免接口装置30与雨水等的接触。
由于通过装饰件23的沿部27和第2密封部64B的唇部64F形成迷宫式密封,因此能够抑制异物进入壳体36内。由于第2密封部64B设置于装饰件23的沿部27的下方,因此当盖58转动时,第2密封部64B不会与装饰件23的沿部27发生干涉。
在物体从车外侧与盖58发生碰撞的情况下,能够通过铰链臂61的脆弱部82的变形而吸收冲击载荷。并且,能够通过第1支承部件42以及第2支承部件43的弯折部42C、43C发生变形而吸收冲击载荷。
由于壳体36由能够彼此分离的前壳体部件44和后壳体部件45构成,因此能够通过从前壳体部件44拆卸后壳体部件45而打开盖容纳部38。因此,回收落到盖容纳部38内的物品非常容易。
通过使第1卡合片50与第1卡合孔48卡合,能够相对于前壳体部件44定位后壳体部件45,从而能够容易地将后壳体部件45组装于前壳体部件44。在相对于前壳体部件44拆卸后壳体部件45时,由于第1卡合片50与第1卡合孔48卡合,因此后壳体部件45相对于前壳体部件44以第1卡合片50为中心旋转。由此,能够可靠地打开盖容纳部38,并且防止后壳体部件45掉落。
由于前壳体部件44由第1部件46和第2部件47构成,因此通过拆卸第2部件47,能够容易地进行第1支承部件42以及第2支承部件43与车体3的结合作业。并且,第1支承部件42以及第2支承部件43与车体3结合的结合部能够通过将第2部件47安装于第1部件46而隐藏起来。
以上,结束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广泛地实施变形。接口34并不限定于充电或供电用的接口,也可以是具备用于填充例如汽油或氢气等燃料的注入口的燃料填充口。

Claims (6)

1.一种车体前部结构,所述车体前部结构具有:设置于车体的前上部的前罩;以及在所述前罩的下方设置于所述车体的接口装置,所述接口装置包含充电接口和供电接口中的至少一个,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体前部结构具有:
接口用开口,所述接口用开口形成于所述前罩的与所述接口装置相对的部分,并在厚度方向上贯通所述前罩;
壳体,所述壳体设置于所述车体,并且至少朝向所述接口用开口而开口,所述接口装置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以及
盖,所述盖以能够以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旋转轴为中心转动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盖在关闭所述接口用开口的关闭位置与从关闭位置向后方且下方旋转的打开位置之间转动,
所述壳体具有:构成所述壳体的前部的前壳体部件;以及构成所述壳体的后部的后壳体部件,该后壳体部件以能够装卸的方式与所述前壳体部件的后端结合,
所述前壳体部件的前部形成容纳所述接口装置的接口容纳部,
所述前壳体部件的后部以及所述后壳体部件协作而形成相对于所述接口容纳部向下方凹陷、容纳位于打开位置的所述盖的至少一部分的盖容纳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体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壳体部件的后部具有:朝向下方延伸且面向前后的纵壁;以及从所述纵壁的下端向后方延伸且面向上下的底壁,
所述后壳体部件具有:面向前后的后壁;以及分别从所述后壁的左右的侧缘向前方突出的左右的后侧壁,
所述底壁具有至少一个第1卡合孔,
所述纵壁在左右的侧缘分别具有至少一个第2卡合孔,
所述后壁在下缘具有能够转动地与对应的所述第1卡合孔卡合的至少一个第1卡合片,
左右的所述后侧壁在前缘具有能够装卸地与对应的所述第2卡合孔结合的至少一个第2卡合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体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壳体部件具有:左右延伸的前缘部;从所述前缘部的左右的两端向后方延伸的左右的侧缘部;以及左右延伸并与左右的所述侧缘部的后端连接的后缘部,所述前壳体部件通过组合第1部件和第2部件而形成,所述第1部件通过所述前缘部、左右的所述侧缘部以及所述后缘部形成前壳体开口,所述第2部件能够装卸地与所述第1部件结合,并关闭所述前壳体开口,
左右的所述侧缘部借助支承部件而与所述车体结合,
所述支承部件与所述车体结合的结合部中的至少一个结合部被配置于在上下方向上与所述第2部件重叠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体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部件具有供所述接口装置通过的壳体开口,
所述支承部件与所述车体结合的结合部中的一个结合部被配置在比所述壳体开口靠前方的位置,所述支承部件与所述车体结合的结合部中的另一个结合部被配置在比所述壳体开口靠后方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车体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部件具有:从所述侧缘部的左右方向上的外表面朝向下方延伸的纵片部;以及从所述纵片部的下端朝向左右方向上的内侧延伸的横片部,所述支承部件在所述横片部处与所述车体结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体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部件在长度方向上的中间部具有脆弱部。
CN201910912349.5A 2018-09-27 2019-09-25 车体前部结构 Active CN11094954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81348 2018-09-27
JP2018181348A JP6764454B2 (ja) 2018-09-27 2018-09-27 車体前部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49543A true CN110949543A (zh) 2020-04-03
CN110949543B CN110949543B (zh) 2022-04-05

Family

ID=699755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12349.5A Active CN110949543B (zh) 2018-09-27 2019-09-25 车体前部结构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764454B2 (zh)
CN (1) CN110949543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58908A (zh) * 2009-06-11 2012-05-16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充电端口装置
JP2012232707A (ja) * 2011-05-09 2012-11-29 Suzuki Motor Corp 充電口構造
JP2013091354A (ja) * 2011-10-24 2013-05-16 Inoac Corp 充電ポート
CN103847533A (zh) * 2012-12-05 2014-06-11 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电力驱动车辆的充电单元结构
CN104709363A (zh) * 2014-12-31 2015-06-17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上翻式充电口结构总成
CN205044831U (zh) * 2015-09-11 2016-02-24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口结构及汽车
CN106335403A (zh) * 2016-11-25 2017-01-18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充电插座盖总成
CN107336624A (zh) * 2017-06-09 2017-11-10 浙江零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充电口盒部结构
CN206766152U (zh) * 2017-04-07 2017-12-19 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接口盖板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58908A (zh) * 2009-06-11 2012-05-16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充电端口装置
JP2012232707A (ja) * 2011-05-09 2012-11-29 Suzuki Motor Corp 充電口構造
JP2013091354A (ja) * 2011-10-24 2013-05-16 Inoac Corp 充電ポート
CN103847533A (zh) * 2012-12-05 2014-06-11 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电力驱动车辆的充电单元结构
CN104709363A (zh) * 2014-12-31 2015-06-17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上翻式充电口结构总成
CN205044831U (zh) * 2015-09-11 2016-02-24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口结构及汽车
CN106335403A (zh) * 2016-11-25 2017-01-18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充电插座盖总成
CN206766152U (zh) * 2017-04-07 2017-12-19 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接口盖板装置
CN107336624A (zh) * 2017-06-09 2017-11-10 浙江零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充电口盒部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0050126A (ja) 2020-04-02
JP6764454B2 (ja) 2020-09-30
CN110949543B (zh) 2022-04-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734337B2 (ja) 車体前部構造
JP6840114B2 (ja) 車体前部構造
WO2019185030A1 (zh) 前地板总成及汽车
JP6764453B2 (ja) 車体前部構造
EP2712770B1 (en) Charging connector accommodation apparatus for use in truck-type electric vehicle
KR100491670B1 (ko) 연료 전지 차량의 연료 탱크 탑재 구조
US8443552B2 (en) Mounting structure of door guard bar
JP5957836B2 (ja) 車体構造
JPH10152071A (ja) 電気自動車の充電ポートユニット取付構造
JP2013010414A (ja) 車両の前部車体
CN110949543B (zh) 车体前部结构
JP2015039991A (ja) 後部車体構造
JP2008068765A (ja) 車両の樹脂ルーフ構造
JPS6020533Y2 (ja) 自動車のカウルパネル部構造
JP5152637B2 (ja) 車両用バックドアの構造
JP3911724B2 (ja) 電気自動車のバッテリ冷却風排出構造
JP5494500B2 (ja) 車両の後部構造
JP6592799B2 (ja) 車体前部構造
JP2019077532A (ja) 塵芥収集車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092327A (ja) 自動車のフロントボディ構造
JP2007131022A (ja) 車両の外気導入部構造
CN110949537A (zh) 车体前部结构
JP2015214232A (ja) 車体後部構造
JPH0471966A (ja) 自動車の下部車体構造
JPS63242716A (ja) 自動車のウインドウパネル取付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