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48233B - 一种钻孔倒角攻丝一体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钻孔倒角攻丝一体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48233B
CN110948233B CN201911329657.1A CN201911329657A CN110948233B CN 110948233 B CN110948233 B CN 110948233B CN 201911329657 A CN201911329657 A CN 201911329657A CN 110948233 B CN110948233 B CN 11094823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orkpiece
drilling
tapping
chamfering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32965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948233A (zh
Inventor
徐红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Lin'an Rongsheng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Lin'an Rongshe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Lin'an Rongsheng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Lin'an Rongshe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32965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948233B/zh
Publication of CN1109482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482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9482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482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P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OPERATIONS; UNIVERSAL MACHINE TOOLS
    • B23P23/00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of machines for performing specified combinations of different metal-working operation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 B23P23/02Machine tools for performing different machining oper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Q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FOR MACHINE TOOLS, e.g. 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R CONTROLLING; MACHINE TOOL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ICULAR DETAILS OR COMPONENTS; COMBINATIONS OR ASSOCIATIONS OF METAL-WORKING MACHINES, NOT DIRECTED TO A PARTICULAR RESULT
    • B23Q3/00Devices holding, supporting, or positioning work or tools, of a kind normally removable from the machine
    • B23Q3/02Devices holding, supporting, or positioning work or tools, of a kind normally removable from the machine for mounting on a work-table, tool-slide, or analogous part
    • B23Q3/06Work-clamping means
    • B23Q3/062Work-clamping means adapted for holding workpieces having a special form or being made from a special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Q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FOR MACHINE TOOLS, e.g. 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R CONTROLLING; MACHINE TOOL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ICULAR DETAILS OR COMPONENTS; COMBINATIONS OR ASSOCIATIONS OF METAL-WORKING MACHINES, NOT DIRECTED TO A PARTICULAR RESULT
    • B23Q7/00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work specially combined with or arranged in,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machine tools, e.g. for conveying, loading, positioning, discharging, sor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Q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FOR MACHINE TOOLS, e.g. 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R CONTROLLING; MACHINE TOOL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ICULAR DETAILS OR COMPONENTS; COMBINATIONS OR ASSOCIATIONS OF METAL-WORKING MACHINES, NOT DIRECTED TO A PARTICULAR RESULT
    • B23Q7/00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work specially combined with or arranged in,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machine tools, e.g. for conveying, loading, positioning, discharging, sorting
    • B23Q7/02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work specially combined with or arranged in,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machine tools, e.g. for conveying, loading, positioning, discharging, sorting by means of drums or rotating tables or disc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Drilling And Bor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钻孔倒角攻丝一体机,其包括机架、转盘、驱动件、若干治具、钻孔装置、倒角装置和攻丝装置,治具上设有容纳腔、转动架、弹性卡接件和弹性件;转动架上设有卡接槽,攻丝装置和钻孔装置之间依次设有第一弹性伸缩杆和抵触件,第一弹性伸缩杆的底部设有第一倾斜面,转动架上设有第一脱离槽。在工件的换料过程中,工人仅需将加工完成的工件从容纳腔内取出并将新的工件放入到容纳腔内即可,整个换料过程仅需一个工人操作二至五秒钟即可,并不会影响机器对工件的加工速度,从而提高了工件的加工效率。本发明大幅度提高了工件的加工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钻孔倒角攻丝一体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加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钻孔倒角攻丝一体机。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现有一种叉车叉架上的安装板包括第一面11、第二面12、第三面13、第四面14、第五面15和弧形面16。在加工过程中,需要对第四面14和第五面15进行打孔、倒角和攻丝,如果将三个步骤分开加工,则较为浪费时间,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已将这三步骤合为一体了。
通过检索,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3228006U公开了多工位钻孔、倒角、攻丝一体机,包括架体上设有安放治具、钻孔前定位装置、钻孔用多轴器、钻孔用动力头装置、倒角用动力头装置、上倒角用动力头装置、下倒角定位机构、攻丝用多轴器装置、攻丝动力装置、完成排料装置,全自动化生产,解决了手工作业产品,品质的不能保证的问题,而且同时节省了大量的人力资源,一个人就可以替代10个人的作业效率。人力的劳动强度大大降低。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为保证产品在换工位时的稳定性,治具上通常会设置用于将工件锁紧的锁紧装置。故在产品的换料过程中,需要工人先取消锁紧装置对加工完成工件的锁紧定位并将该工件从治具上取下,然后将新的工件放置到治具上并通过锁紧装置将工件锁紧固定,之后旋转转盘,从而完成工件的后续加工。
对于产线的工人而言,完成工件的换料操作需要二十秒的时间,而工件的加工仅需十秒,故每完成一组工件的加工,机器就需要等待十秒的时间,导致工件的加工效率低下;且工人在长时间的工作后,难免会发生疲累,此时工人的工作效率将会降低,导致工件的加工效率进一步降低,因此需要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钻孔倒角攻丝一体机,大幅度提高了工件的加工效率。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钻孔倒角攻丝一体机,包括机架、转动连接于机架的转盘、用于带动转盘转动的驱动件、若干设于转盘上的治具、依次设于转盘外的钻孔装置、倒角装置和攻丝装置,治具上设有用于容纳工件的容纳腔、转动连接于治具并用于推动工件滑动嵌紧在容纳腔内的转动架、用于将转动架卡接固定的弹性卡接件和带动转动架转动远离于工件的弹性件;当转动架将工件压紧在容纳腔内时,弹性卡接件将把转动架卡接固定,第四面和第五面将露出在容纳腔外;转动架上设有供弹性卡接件滑动卡接的卡接槽,弹性卡接件设于转动架的下侧;攻丝装置和钻孔装置之间依次设有被转动架推动运动从而将弹性卡接件压出卡接槽的第一弹性伸缩杆和被转动架转动抵触从而促使转动架转动压紧于工件的抵触件,第一弹性伸缩杆的底部设有供转动架转动抵触的第一倾斜面,当第一弹性伸缩杆将弹性卡接件压出卡接槽时,弹性件将带动转动架转动,转动架上设有供第一弹性伸缩杆滑动脱离于转动架的第一脱离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转盘带动已完成所有加工的工件换工位的过程中,转动架将抵触于第一倾斜面,并通过第一倾斜面促使第一弹性伸缩杆收缩;第一弹性伸缩杆的底部将贴合于转动架直至其对应于卡接槽,此时第一弹性伸缩杆将回弹伸长并将弹性卡接件压出卡接槽,然后弹性件将带动转动架转动远离于工件,使得卡接槽与弹性卡接件错位;随后第一弹性伸缩杆将脱离于弹性卡接件并通过第一脱离槽滑动远离于转动架,弹性件将继续促使转动架转动远离于工件;当该工件运动至空工位处,转盘将停止,钻孔装置、倒角装置和攻丝装置将对其余三组工件进行加工,同时,工人能够将加工完成的工件从容纳腔内拿出并将新的工件放入到容纳腔内。
在新工件被换工位至钻孔装置的过程中,转动架将转动抵触于抵触件,抵触件将促使转动架转动压向工件并促使弹性卡接件被压缩;待转动架将工件完全推入到容纳腔内后并抵紧于工件后,弹性卡接件将回复至自然状态并滑动卡接到卡接槽内,使得转动架被卡接固定在治具上,保证了工件在加工过程中的稳定性,随后新工件将运动至钻孔装置处,从而完成工位的调换。
综上所述,在工件的换料过程中,工人仅需将加工完成的工件从容纳腔内取出并将新的工件放入到容纳腔内即可,整个换料过程仅需一个工人操作二至五秒钟即可,并不会影响机器对工件的加工速度,从而提高了工件的加工效率。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钻孔装置包括初次钻孔组件、二次钻孔组件、带动初次钻孔组件朝工件运动的第一带动组件、带动二次钻孔组件朝工件运动的第二带动组件和用于调节二次钻孔组件运动速度的调节件,初次钻孔组件和二次钻孔组件沿工件的转动方向依次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转盘带动工件换工位至初次钻孔组件处时,第一带动组件将带动初次钻孔组件对工件进行一半深度的钻孔;当转盘带动工件再次换工位至二次钻孔组件处时,调节件将先促使第二带动组件加快带动二次钻孔组件运动至钻孔的一半深度,随后调节件将促使二次钻孔组件的钻孔速度与初次钻孔组件的钻孔速度一致,从而完成工件另一半的钻孔。通过初次钻孔组件和二次钻孔组件的配合,使得同一个孔进行了两次不同深度的加工,既便于孔内废屑的排出,又将钻孔效率提高了80%,使得工件的钻孔时间缩短为六秒钟;因工件的倒角时间和攻丝时间仅需四至五秒钟左右,故工件的整体加工时间将被缩短至六秒钟,进一步提高了工件的加工效率。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弹性伸缩杆和钻孔装置之间设有下料装置,下料装置包括用于输送工件的第一传送带和供治具转动抵触从而将工件推动至第一传送带上的第二弹性伸缩杆,第二弹性伸缩杆固定在机架上,且第二弹性伸缩杆上设有供治具转动抵触的第二倾斜面;治具上设有供第二弹性伸缩杆滑动嵌设的滑槽和供第二弹性伸缩杆脱离于治具的第二脱离槽,滑槽和第二脱离槽均连通于容纳腔,第二脱离槽连通于滑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件被换工位至下料装置的过程中,该工件所对应的治具将转动抵触第二倾斜面,并通过第二倾斜面促使第二弹性伸缩杆被压缩;待工件完成换工位后,第二弹性伸缩杆将对应于滑槽,此时第二弹性伸缩杆将回弹伸长并穿过滑槽进入到容纳腔内,使得容纳腔内的工件被推出到第一传送带上,实现了工件的全自动下料,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当转盘带动工件再次换工位时,第二弹性伸缩杆将从第二脱离槽内滑出,保证了治具的正常转动,并便于第二弹性伸缩杆对后续的工件进行下料。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下料装置与抵触件之间设有上料装置,上料装置包括用于将工件输送至容纳腔内的第二传送带,第二传送带上设有两组共同夹持于工件的夹持板,两组夹持板分别抵触于工件的第一面和第三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转盘将治具换工位至上料装置的过程中,人为将工件放置到第二传送带上,两组夹持板将共同夹持于工件,使得工件在被传送时不易偏移,第二传送带上将把工件输送至容纳腔内,以便工件的上料。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上料装置还包括安装架、设有第二传送带上侧并沿竖直方向滑移连接于安装架的阻挡板和设于第二传送带上侧的第三传送带,第三传送带的输出端与阻挡板之间的间距大于工件的宽度并小于工件宽度的1.5倍,且第三传送带上也设有两组共同夹持于工件的夹持板,此两组夹持板分别抵触于工件的第一面和第三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工件的加工过程中,先将多组工件依次放置到第三传送带上,第一组工件将通过第三传送带与阻挡板之间的间隙落至第二传送带上并被阻挡板所阻挡,第二组工件将位于第三传送带与阻挡板之间的间隙中并压在第一组工件上,第三传送带上的后续工件将均被前侧工件所阻挡。在转盘将治具换工位至上料装置的过程中,人为上拉阻挡板,第一组工件将从阻挡板与第二传送带之间的间隙中穿过,并被第二传送带输送至容纳腔内,在第一组工件滑动脱离于第二组工件时,第二组工件将掉落在第二传送带上并被因重力下落的阻挡板所阻挡。综上所述,工人仅需将多组工件依次放置在第三传送带上并控制阻挡板的升降,即可实现工件的准确上料。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阻挡板上固定有位于转盘上方的联动杆,下料装置与上料装置之间、上料装置与初次钻孔组件之间、初次钻孔组件与二次钻孔组件之间、二次钻孔组件与倒角装置之间、倒角装置与攻丝装置之间、攻丝装置与下料装置之间均设有联动块,所有联动块的上端均设有抵触联动杆并推动联动杆上升的第三倾斜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转盘将治具换工位至上料装置的过程中,联动块上的第三倾斜面将抵触于联动杆并推动联动杆上升,联动杆将带动阻挡板上升,被阻挡板所阻挡的工件将从阻挡板与第二传送带之间的间隙穿过;待联动块脱离于联动杆后,阻挡板将因重力下降并对后续工件进行阻挡;当治具被换工位至上料装置处后,第二传送带将把工件输送到容纳腔内。故工人仅需将一定数量的工件依次摆放在第三传送带上即可实现工件的自动上料,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并保证了工件的加工效率。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转动架呈“L”形设置并包括一体成型的转动部和限位部,转动部转动连接于治具,限位部呈弧形设置并贴合于弧形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件落入到容纳腔内后,转动部将转动并促使限位部推动工件完全嵌入到容纳腔内;待弹性卡接件卡接在卡接槽内时,限位部将贴合于弧形面,使得工件在被加工的过程中不易晃动。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转动架上设有两组分别抵触于第四面和第五面的限位板,治具上开设有两组分别供对应的限位板转动嵌设的嵌设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限位部贴合于弧形面后,两组限位板均将嵌设在对应的嵌设槽内并贴合于第四面和第五面,从而提高了对工件的固定效果。
综上所述,本发明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1.转动架、弹性卡接件、弹性件、第一弹性伸缩杆和抵触件的设置,使得工人仅需将加工完成的工件从容纳腔内取出并将新的工件放入到容纳腔内即可,整个换料过程仅需一个工人操作二至五秒钟即可,并不会影响机器对工件的加工速度,从而提高了工件的加工效率;
2.初次钻孔组件和二次钻孔组件的设置,使得同一个孔进行了两次不同深度的加工,既便于孔内废屑的排出,又将钻孔效率提高了80%,使得工件的整体加工时间将被缩短至六秒钟,进一步提高了工件的加工效率;
3.上料装置和下料装置的设置,实现了工件的全自动上下料,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并保证了工件的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钻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治具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倒角装置和攻丝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下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表示下料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上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抵触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工件、11、第一面;12、第二面;13、第三面;14、第四面;15、第五面;16、弧形面;2、机架;21、转盘;22、治具;221、容纳腔;222、嵌设槽;223、放置槽;224、卡接柱;225、第三弹簧;226、导向面;227、滑槽;228、第二脱离槽;24、转动架;241、转动部;242、限位部;243、第一脱离槽;244、卡接槽;25、限位板;26、扭簧;27、联动块;271、第三倾斜面;3、上料装置;31、安装架;32、第二传送带;33、第三传送带;34、阻挡板;35、夹持板;36、联动杆;4、钻孔装置;41、初次钻孔组件;411、第一支架;412、第一电机;413、钻头;42、二次钻孔组件;43、第一带动组件;431、第二支架;432、第二电机;433、丝杆;434、滑轨;44、第二带动组件;45、变频器;5、倒角装置;51、第三支架;52、第三电机;53、倒角刀;54、第三带动组件;6、攻丝装置;61、第四支架;62、第四电机;63、攻丝刀;64、第四带动组件;7、下料装置;71、第一传送带;72、第二弹性伸缩杆;721、第二固定筒;722、第二滑杆;723、第二弹簧;724、第二倾斜面;8、第一弹性伸缩杆;81、第一固定筒;82、第一滑杆;84、第一倾斜面;9、抵触板;91、曲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2所示,一种钻孔倒角攻丝一体机,包括机架2、转动连接于机架2的转盘21、若干固定在转盘21上的治具22、上料装置3、钻孔装置4、倒角装置5、攻丝装置6和下料装置7,机架2上固定有驱动件,驱动件为驱动电机(图中未示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于转盘21,用于带动转盘21转动。
如图3和图4所示,治具22上设有容纳腔221和转动架24,工件1能够嵌入到容纳腔221内,并使得第四面14和第五面15露出在容纳腔221外;转动架24呈“L”形设置并包括一体成型的转动部241和限位部242,转动部241转动连接于治具22,限位部242呈弧形设置并贴合于弧形面16,用于将工件1卡住,限位板25呈倾斜设置,用于将工件1拨入到容纳腔221内;转动架24上固定有两组呈“L”形设置的限位板25,治具22的上表面开设有两组嵌设槽222,当两组限位板25分别嵌设在对应的嵌设槽222内,两组限位板25分别抵触于第四面14和第五面15,用于进一步将工件1卡住,且两组限位板25将不易晃动。
如图4所示,治具22的上表面开设有放置槽223,放置槽223内设有弹性卡接件,弹性卡接件包括卡接柱224和第三弹簧225,卡接柱224滑动嵌设在放置槽223内,第三弹簧225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卡接柱224和放置槽223槽壁;转动架24的上表面开设有贯穿于转动架24的卡接槽244。当转动架24将工件1压紧时容纳腔221内时,第三弹簧225将促使卡接柱224卡接在卡接槽244内,使得转动架24被卡接固定。
如图2和图3所示,钻孔装置4包括初次钻孔组件41、二次钻孔组件42、第一带动组件43、第二带动组件44和调节件,初次钻孔组件41、二次钻孔组件42、倒角装置5、攻丝装置6、下料装置7和上料装置3绕转盘21的转轴呈周向设置。
如图3所示,初次钻孔组件41包括第一支架411、两组固定在第一支架411上的第一电机412和两组分别固定在对应第一电机412输出轴上的钻头413;第一带动组件43包括第二支架431、固定在第二支架431上的第二电机432、固定在第二电机432输出轴上的丝杆433和呈“U”形设置的滑轨434,丝杆433螺纹配合于第一支架411,第一支架411滑动嵌设在滑轨434内。第二电机432带动丝杆433转动并促使第一支架411在滑轨434内滑动,第一电机412带动钻头413对工件1进行一半深度的钻孔。
如图3所示,二次钻孔组件42与初次钻孔组件41的结构相同,第二带动组件44和第一带动组件43的结构相同;调节件为连接于第二带动组件44上第二电机432的变频器45,用于改变第二电机432的转速。当工件1被换工位至二次钻孔组件42处时,变频器45将提高第二带动组件44上第二电机432的转速,使得二次钻孔组件42上的钻头413加速运动至钻孔的一半深度;随后变频器45将促使二次钻孔组件42的第二电机432转速与初次钻孔组件41的第二电机432转速一致,从而完成工件1另一半的钻孔。
如图3所示,初次钻孔组件41和二次钻孔组件42使得同一个孔进行了两次不同深度的加工,既便于孔内废屑的排出,又将钻孔效率提高了80%,使得工件1的钻孔时间缩短为六秒钟;因工件1的倒角时间和攻丝时间仅需四至五秒钟左右,故工件1的整体加工时间将被缩短至六秒钟,进一步提高了工件1的加工效率。
如图5所示,倒角装置5包括第三支架51、固定在第三支架51上的第三电机52、固定在第三电机52输出轴上的倒角刀53和第三带动组件54,第三电机52通过带动倒角刀53转动,第三带动组件54带动倒角刀53对工件1上的钻孔进行倒角,第三带动组件54与第三支架51的连接关系和第一带动组件43与第一支架411的连接关系相同,故在此不多做赘述。
如图5所示,攻丝装置6包括第四支架61、固定在第四支架61上的第四电机62、固定在第四电机62输出轴上的攻丝刀63和第四带动组件64,第四电机62通过带动攻丝刀63转动,第四带动组件64带动攻丝刀63对工件1上的钻孔进行攻丝,第四带动组件64与第四支架61的连接关系和第一带动组件43与第一支架411的连接关系相同,故在此不多做赘述。
如图6和图7所示,攻丝装置6和下料装置7之间设有第一弹性伸缩杆8,第一弹性伸缩杆8包括固定在机架2上的第一固定筒81、滑动嵌设在第一固定筒81内的第一滑杆82和设于第一固定筒81内的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第一滑杆82和第一固定筒81的内壁,第一滑杆82的底部设有朝攻丝装置6倾斜的第一倾斜面84。在转盘21带动工件1换工位至下料装置7的过程中,转动架24将抵触于第一倾斜面84,并通过第一倾斜面84促使第一滑杆82滑入到第一固定筒81内;第一滑杆82的底部将贴合于转动架24直至其对应于卡接槽244,此时第一弹簧将促使第一滑杆82伸出第一固定筒81并将卡接柱224压出卡接槽244。
如图6和图7所示,治具22上设有弹性件,弹性件为扭簧26,扭簧26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治具22和转动架24;转动架24上开设有贯穿于转动架24朝向攻丝装置6一侧的第一脱离槽243。当第一滑杆82将卡接柱224压出卡接槽244后,扭簧26将回弹并带动转动架24转动远离于工件1,使得卡接槽244与卡接柱224错位;随后第一滑杆82将脱离于卡接柱224并通过第一脱离槽243滑动远离于转动架24,扭簧26将继续促使转动架24转动远离于工件1。
如图8所示,下料装置7包括第一传送带71和第二弹性伸缩杆72,第二弹性伸缩杆72包括固定在机架2上的第二固定筒721、滑动嵌设在固定筒内的第二滑杆722和设于第二固定筒721内的第二弹簧723,第二弹簧723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第二固定筒721的内壁和第二滑杆722,第二滑杆722的端部设有朝攻丝装置6倾斜的第二倾斜面724。治具22上设有供第二滑杆722滑动嵌设并相互连通的滑槽227和第二脱离槽228,滑槽227和第二脱离槽228均连通于容纳腔221。
如图8所示,在转盘21带动工件1换工位至下料装置7的过程中,该工件1所对应的治具22将转动抵触第二倾斜面724,并通过第二倾斜面724促使第二滑杆722滑入到第二固定筒721内;待工件1换工位至下料装置7上后,转动架24已转动远离于工件1,且第二滑杆722将对应于滑槽227,此时第二弹簧723将带动第二滑杆722伸出第二固定筒721并将容纳腔221内的工件1推出到第一传送带71上,实现了工件1的全自动下料;当转盘21带动工件1换工位至上料装置3的过程中,第二滑杆722将从第二脱离槽228内滑出,保证了治具22的正常转动,并便于第二弹性伸缩杆72对后续的工件1进行下料。
如图9所示,上料装置3包括安装架31、第二传送带32、第三传送带33和阻挡板34,第二传送带32和第三传送带33上均固定有两组共同夹持于工件1的夹持板35,此两组传送带上的两组夹持板35分别抵触于工件1的第一面11和第三面13;第三传送带33设于第二传送带32的上侧并与第二传送带32输送方向相同,第三传送带33的输出端与阻挡板34之间的间距大于工件1的宽度并小于工件1宽度的1.5倍;阻挡板34上固定有联动杆36,联动杆36呈“U”形设置并沿竖直方向穿设于安装架31,使得联动杆36仅可沿竖直方向运动。
如图2所示,下料装置7与上料装置3之间、上料装置3与初次钻孔组件41之间、初次钻孔组件41与二次钻孔组件42之间、二次钻孔组件42与倒角装置5之间、倒角装置5与攻丝装置6之间、攻丝装置6与下料装置7之间均设有固定在转盘21上的联动块27,所有联动块27的上端均设有第三倾斜面271。
如图9所示,在工件1的加工过程中,先将多组工件1依次放置到第三传送带33上,第一组工件1将通过第三传送带33与阻挡板34之间的间隙落至第二传送带32上并被阻挡板34所阻挡,第二组工件1将位于第三传送带33与阻挡板34之间的间隙中并压在第一组工件1上,第三传送带33上的后续工件1将均被前侧工件1所阻挡。
如图9所示,在转盘21将治具22换工位至上料装置3的过程中,联动块27上的第三倾斜面271将抵触于联动杆36并推动联动杆36上升,联动杆36将带动阻挡板34上升,被阻挡板34所阻挡的工件1将从阻挡板34与第二传送带32之间的间隙穿过;待联动块27脱离于联动杆36后,阻挡板34将因重力下降并对后续工件1进行阻挡;当治具22被换工位至上料装置3处后,第二传送带32将把工件1输送到容纳腔221内,实现工件1的自动准确上料。
如图10所示,上料装置3与钻孔装置4之间设有抵触件,抵触件为固定在机架2上的抵触板9,抵触板9上设有曲面91,卡接柱224的上端设有呈倾斜设置的导向面226。在工件1被换工位至钻孔装置4的过程中,转动架24将转动抵触于曲面91并相对曲面91发生转动,此时转动架24将转动压向工件1并促使导向面226将卡接柱224压入到放置槽223内;待转动架24将工件1完全推入到容纳腔221内后并抵紧于工件1后,第三弹簧225将促使卡接柱224滑动卡接到卡接槽244内,实现了对工件1的自动限位固定,保证了工件1在加工过程中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在工件1的加工过程中,先将多组工件1依次放置到第三传送带33上,第一组工件1将通过第三传送带33与阻挡板34之间的间隙落至第二传送带32上并被阻挡板34所阻挡,第二组工件1将位于第三传送带33与阻挡板34之间的间隙中并压在第一组工件1上,第三传送带33上的后续工件1将均被前侧工件1所阻挡。
在转盘21将治具22换工位至上料装置3的过程中,联动块27上的第三倾斜面271将抵触于联动杆36并推动联动杆36上升,联动杆36将带动阻挡板34上升,被阻挡板34所阻挡的工件1将从阻挡板34与第二传送带32之间的间隙穿过;待联动块27脱离于联动杆36后,阻挡板34将因重力下降并对后续工件1进行阻挡;当治具22被换工位至上料装置3处后,第二传送带32将把工件1输送到容纳腔221内,实现工件1的自动准确上料。
在工件1被换工位至初次钻孔组件41的过程中,转动架24将转动抵触于曲面91并相对曲面91发生转动,此时转动架24将转动压向工件1并促使导向面226将卡接柱224压入到放置槽223内;待转动架24将工件1完全推入到容纳腔221内后并抵紧于工件1后,第三弹簧225将促使卡接柱224滑动卡接到卡接槽244内,实现了对工件1的自动限位固定,保证了工件1在加工过程中的稳定性。
然后初次钻孔组件41将对工件1进行一半深度的钻孔,随后转盘21将工件1换工位至二次钻孔组件42处,变频器45将提高第二带动组件44上第二电机432的转速,使得二次钻孔组件42上的钻头413加速运动至钻孔的一半深度;随后变频器45将促使二次钻孔组件42的第二电机432转速与初次钻孔组件41的第二电机432转速一致,从而完成工件1另一半的钻孔。初次钻孔组件41和二次钻孔组件42的配合,将钻孔效率提高了80%。
之后倒角装置5和攻丝装置6将依次对工件1进行加工,在转盘21带动工件1换工位至下料装置7的过程中,转动架24将抵触于第一倾斜面84,并通过第一倾斜面84促使第一滑杆82滑入到第一固定筒81内;第一滑杆82的底部将贴合于转动架24直至其对应于卡接槽244,此时第一弹簧将促使第一滑杆82伸出第一固定筒81并将卡接柱224压出卡接槽244。
同时,在转盘21带动工件1换工位至下料装置7的过程中,该工件1所对应的治具22将转动抵触第二倾斜面724,并通过第二倾斜面724促使第二滑杆722滑入到第二固定筒721内;待工件1换工位至下料装置7上后,转动架24已转动远离于工件1,且第二滑杆722将对应于滑槽227,此时第二弹簧723将带动第二滑杆722伸出第二固定筒721并将容纳腔221内的工件1推出到第一传送带71上,实现了工件1的全自动下料。
当转盘21带动工件1换工位至上料装置3的过程中,第二滑杆722将从第二脱离槽228内滑出,保证了治具22的正常转动,并便于第二弹性伸缩杆72对后续的工件1进行下料。
综上所述,工人能够将大量工件1摆放在第三传送带33上,第三传送带33和第二传送带32将会自动完成工件1的上料,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且工人只需隔一段时间向第三传送带33上料即可,因此一个工人可同时完成多台本机器的上料操作;本机器将工件1的加工时间缩短了40%,大幅度提高了工件1的加工效率。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钻孔倒角攻丝一体机,包括机架(2)、转动连接于机架(2)的转盘(21)、用于带动转盘(21)转动的驱动件、若干设于转盘(21)上的治具(22)、依次设于转盘(21)外的钻孔装置(4)、倒角装置(5)和攻丝装置(6),其特征在于:治具(22)上设有用于容纳工件(1)的容纳腔(221)、转动连接于治具(22)并用于推动工件(1)滑动嵌紧在容纳腔(221)内的转动架(24)、用于将转动架(24)卡接固定的弹性卡接件和带动转动架(24)转动远离于工件(1)的弹性件;当转动架(24)将工件(1)压紧在容纳腔(221)内时,弹性卡接件将把转动架(24)卡接固定,第四面(14)和第五面(15)将露出在容纳腔(221)外;转动架(24)上设有供弹性卡接件滑动卡接的卡接槽(244),弹性卡接件设于转动架(24)的下侧;攻丝装置(6)和钻孔装置(4)之间依次设有被转动架(24)推动运动从而将弹性卡接件压出卡接槽(244)的第一弹性伸缩杆(8)和被转动架(24)转动抵触从而促使转动架(24)转动压紧于工件(1)的抵触件,第一弹性伸缩杆(8)的底部设有供转动架(24)转动抵触的第一倾斜面(84),当第一弹性伸缩杆(8)将弹性卡接件压出卡接槽(244)时,弹性件将带动转动架(24)转动,转动架(24)上设有供第一弹性伸缩杆(8)滑动脱离于转动架(24)的第一脱离槽(24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钻孔倒角攻丝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孔装置(4)包括初次钻孔组件(41)、二次钻孔组件(42)、带动初次钻孔组件(41)朝工件(1)运动的第一带动组件(43)、带动二次钻孔组件(42)朝工件(1)运动的第二带动组件(44)和用于调节二次钻孔组件(42)运动速度的调节件,初次钻孔组件(41)和二次钻孔组件(42)沿工件(1)的转动方向依次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钻孔倒角攻丝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伸缩杆(8)和钻孔装置(4)之间设有下料装置(7),下料装置(7)包括用于输送工件(1)的第一传送带(71)和供治具(22)转动抵触从而将工件(1)推动至第一传送带(71)上的第二弹性伸缩杆(72),第二弹性伸缩杆(72)固定在机架(2)上,且第二弹性伸缩杆(72)上设有供治具(22)转动抵触的第二倾斜面(724);治具(22)上设有供第二弹性伸缩杆(72)滑动嵌设的滑槽(227)和供第二弹性伸缩杆(72)脱离于治具(22)的第二脱离槽(228),滑槽(227)和第二脱离槽(228)均连通于容纳腔(221),第二脱离槽(228)连通于滑槽(22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钻孔倒角攻丝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装置(7)与抵触件之间设有上料装置(3),上料装置(3)包括用于将工件(1)输送至容纳腔(221)内的第二传送带(32),第二传送带(32)上设有两组共同夹持于工件(1)的夹持板(35),两组夹持板(35)分别抵触于工件(1)的第一面(11)和第三面(1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钻孔倒角攻丝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装置(3)还包括安装架(31)、设有第二传送带(32)上侧并沿竖直方向滑移连接于安装架(31)的阻挡板(34)和设于第二传送带(32)上侧的第三传送带(33),第三传送带(33)的输出端与阻挡板(34)之间的间距大于工件(1)的宽度并小于工件(1)宽度的1.5倍,且第三传送带(33)上也设有两组共同夹持于工件(1)的夹持板(35),此两组夹持板(35)分别抵触于工件(1)的第一面(11)和第三面(1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钻孔倒角攻丝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板(34)上固定有位于转盘(21)上方的联动杆(36),下料装置(7)与上料装置(3)之间、上料装置(3)与初次钻孔组件(41)之间、初次钻孔组件(41)与二次钻孔组件(42)之间、二次钻孔组件(42)与倒角装置(5)之间、倒角装置(5)与攻丝装置(6)之间、攻丝装置(6)与下料装置(7)之间均设有联动块(27),所有联动块(27)的上端均设有抵触联动杆(36)并推动联动杆(36)上升的第三倾斜面(27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钻孔倒角攻丝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架(24)呈“L”形设置并包括一体成型的转动部(241)和限位部(242),转动部(241)转动连接于治具(22),限位部(242)呈弧形设置并贴合于弧形面(16)。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钻孔倒角攻丝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架(24)上设有两组分别抵触于第四面(14)和第五面(15)的限位板(25),治具(22)上开设有两组分别供对应的限位板(25)转动嵌设的嵌设槽(222)。
CN201911329657.1A 2019-12-20 2019-12-20 一种钻孔倒角攻丝一体机 Active CN11094823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29657.1A CN110948233B (zh) 2019-12-20 2019-12-20 一种钻孔倒角攻丝一体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29657.1A CN110948233B (zh) 2019-12-20 2019-12-20 一种钻孔倒角攻丝一体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48233A CN110948233A (zh) 2020-04-03
CN110948233B true CN110948233B (zh) 2020-11-03

Family

ID=699832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29657.1A Active CN110948233B (zh) 2019-12-20 2019-12-20 一种钻孔倒角攻丝一体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94823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54245B (zh) * 2022-05-19 2022-09-06 苏州昶智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套丝工具制备的工件表面攻丝设备
CN116423234B (zh) * 2023-05-16 2023-09-29 东莞市森昂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圆盘圆弧打磨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889113A (fr) * 1940-11-26 1943-12-31 Machine pour affûter les mèches hélicoïdales
JPH0615123B2 (ja) * 1988-12-29 1994-03-02 大同鋼板株式会社 切断機
CN203228006U (zh) * 2013-04-28 2013-10-09 东莞市立敏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多工位钻孔、倒角、攻丝一体机
CN207807110U (zh) * 2018-01-19 2018-09-04 新乡日升数控轴承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机床多工位加工轴承座装置
CN209793099U (zh) * 2019-04-30 2019-12-17 杭州临安荣升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钻孔倒角攻丝一体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48233A (zh) 2020-04-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48233B (zh) 一种钻孔倒角攻丝一体机
CN108381274B (zh) 多轨道分道供料的自动化加工机床
CN111865010B (zh) 一种转子精加工全自动生产线及生产工艺
CN108000152B (zh) 锁芯弹子孔的自动钻孔机
CN107737980B (zh) 一种工件自动倒角设备及控制方法
CN110977477A (zh) 一种轴件的钻孔开槽设备
CN112658633B (zh) 一种铣刀自动套环装置
CN211638961U (zh) 一种轴件的钻孔开槽设备
CN212042754U (zh) 一种高效便捷的数控钻倒角专机
CN217096570U (zh) 一种全自动多工位钻攻设备
CN110576319A (zh) 一种锚具夹片生产线
CN107253060B (zh) 一种轴用全自动方孔机
CN211539521U (zh) 一种自动换刀机床
CN113732371A (zh) 一种发动机瓦盖去毛刺设备
CN112658683A (zh) 一种转盘式两平面自动钻攻机
CN215880044U (zh) 一种铣床的快速成型刀具
CN110666191A (zh) 一种车外圆机床
CN215747696U (zh) 一种快速数控钻孔攻丝机床
CN216576548U (zh) 一种钻孔倒角机
CN116021285B (zh) 一种工件加工用的一体化机床
CN217860208U (zh) 自动加工壳体卡槽设备
CN213258860U (zh) 一种压缩机连杆的全自动珩磨装置
KR20200061224A (ko) 가공소재 보관 및 공급장치
CN108405904B (zh) 一种汽车零部件加工钻床
CN219212322U (zh) 一种包含旋转夹持装置的数控加工中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