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38887A - 一种医用载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医用载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38887A
CN110938887A CN201911283543.8A CN201911283543A CN110938887A CN 110938887 A CN110938887 A CN 110938887A CN 201911283543 A CN201911283543 A CN 201911283543A CN 110938887 A CN110938887 A CN 1109388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silver
dissolving
polyvinyl alcohol
solu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8354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康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LONGTERM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LONGTERM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LONGTERM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LONGTERM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28354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938887A/zh
Publication of CN1109388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3888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FCHEMICAL FEATURE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ARBON FILAMENTS
    • D01F6/00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synthetic polym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D01F6/44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synthetic polymers; Manufacture thereof from mixtures of polym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as major constituent with other polymers or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 D01F6/50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synthetic polymers; Manufacture thereof from mixtures of polym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as major constituent with other polymers or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of polyalcohols, polyacetals or polyketal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DMECHANICAL METHODS OR APPARATU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 D01D1/00Treatment of filament-forming or like material
    • D01D1/02Preparation of spinning solu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DMECHANICAL METHODS OR APPARATU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 D01D5/00Formation of filaments, threads, or the like
    • D01D5/06Wet spinning method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FCHEMICAL FEATURE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ARBON FILAMENTS
    • D01F1/00General method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 D01F1/02Addition of substances to the spinning solution or to the melt
    • D01F1/10Other agents for modifying propertie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FCHEMICAL FEATURE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ARBON FILAMENTS
    • D01F1/00General method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 D01F1/02Addition of substances to the spinning solution or to the melt
    • D01F1/10Other agents for modifying properties
    • D01F1/103Agents inhibiting growth of microorganis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rtificial Fila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医用载银纤维,配方按照质量份数包括:聚乙烯醇19份,塑化剂4份,氢氧化钠0.6份,硼酸0.19份,银盐0.009‑0.04份,硼氢化钠0.1‑3份,柠檬酸0.6份;配方中硼氢化钠既可作为Ag+的还原剂,也是聚乙烯醇的交联剂;硼氢化钠在碱性条件下活性被抑制,使聚乙烯醇交联反应缓慢,利于聚合反应;制备方法中硼酸与碱性物质反应生成四硼酸盐,既能将Ag+还原,又可使聚乙烯醇交联更充分,减少工艺环节,降低成本;第二凝固浴的微酸条件既中和多余的碱,酸性环境中的H+又进一步将Ag+还原;提高产品银含量;得到的纤维为三维网络结构,可以使银缓慢释放,产生稳定持续的抗菌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医用载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用材料,特别是一种医用载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载银纤维作为一种高科技功能性纤维,因其广谱、高效的抗菌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家纺、服饰以及医疗卫生等领域。共混纺丝法将抗菌剂和分散剂等助剂与纤维单体混合经过挤压、抽丝等工艺制备出具有抗菌性能的纤维。该方法制备出来的抗菌纤维抗菌剂均匀地分布在材料的表面和内部,具有很好的耐洗性和抗菌持久性,近年来得到广泛的研究。这样的常规方法是将银、分散剂加入纺丝液中混合,这样的制备方法加工复杂、成本高;市场需要一种制备方法无需添加分散剂,减少生产步骤,降低成本。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用载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将Ag还原在聚乙烯醇体系中,无需添加分散剂,减少生产步骤,降低成本;得到的产品含银量高,物理性能好,抗菌性能好。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医用载银纤维,配方按照质量份数包括:聚乙烯醇19份,塑化剂4份,氢氧化钠0.6份,硼酸0.19份,银盐0.009-0.04份,硼氢化钠0.1-3份,柠檬酸0.6份。
前述的一种医用载银纤维,配方按照质量份数包括:聚乙烯醇19份,塑化剂4份,氢氧化钠0.6份,硼酸0.19份,硝酸银0.009-0.04份,硼氢化钠0.1-3份,柠檬酸0.6份。
前述的一种医用载银纤维,配方按照质量份数包括:聚乙烯醇19份,塑化剂4份,氢氧化钠0.6份,硼酸0.19份,硝酸银0.01-0.02份,硼氢化钠0.5-1.5份,柠檬酸0.6份。
前述的一种医用载银纤维,配方按照质量份数包括:聚乙烯醇19份,塑化剂4份,氢氧化钠0.6份,硼酸0.19份,硫酸银0.0083-0.037份,硼氢化钠0.1-3份,柠檬酸0.6份。
前述的一种医用载银纤维,配方按照质量份数包括:聚乙烯醇19份,塑化剂4份,氢氧化钠0.6份,硼酸0.19份,硫酸银0.0092-0.0184份,硼氢化钠0.5-1.5份,柠檬酸0.6份。
前述的一种医用载银纤维,塑化剂为尿素。
一种医用载银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按照配方准备材料,配方按照质量份数包括:聚乙烯醇19份,尿素4份,氢氧化钠0.6份,硼酸0.19份,硝酸银0.009-0.04份或硫酸银0.0083-0.037份,硼氢化钠0.1-3份,柠檬酸0.6份;
步骤二,配制预混液,
预混液一,将聚乙烯醇添加到水中,加热溶解;
预混液二,将尿素溶解到水中,室温溶解;
预混液三,将氢氧化钠溶解到的水中,室温溶解;
预混液四,将硼酸溶解到的水中;
预混液五,将柠檬酸溶解到的水中;
步骤三,将银盐添加到预混液二中,室温溶解,得到第一混合液;
步骤四,将硼氢化钠溶解到预混液三中,室温溶解,得到第二混合液;
步骤五,控制纺丝原液配制温度范围为35-55℃,在预混液一内加入第一混合液和第二混合液,并按照200-300转/分的速度进行搅拌2小时;
NaBH4+AgNO3+3H2O=Ag+NaNO3+H3BO3+3.5H2↑;
或2NaBH4+Ag2SO4+6H2O=2Ag+Na2SO4+2H3BO3+7H2↑;
4H3BO3+2NaOH=Na2B4O7+7H2O;
步骤六,将纺丝原液通过喷丝孔喷入第一凝固浴中,进行交联,然后进入第二凝固浴;所述第一凝固浴为预混液四;所述第二凝固浴为预混液五,pH为6.5±;
步骤七,通过干燥、拉伸、切断和打包工序,制成医用载银纤维成品。
前述的一种医用载银纤维的制备方法,步骤五,控制纺丝原液配制温度范围为40-45℃,在预混液一内加入第一混合液和第二混合液,并按照200-300转/分的速度进行搅拌2小时。
前述的一种医用载银纤维的制备方法,步骤五,控制纺丝原液配制温度为42℃,在预混液一内加入第一混合液和第二混合液,并按照200-300转/分的速度进行搅拌2小时。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
聚乙烯醇既可作为载体,也可作为Ag的分散剂,减少工艺环节,降低成本;
三维网络结构防止银粒子团聚,遇水后可缓慢释放银,产生稳定持续的抗菌作用;
硼氢化钠既可作为Ag+的还原剂,又是聚乙烯醇的交联剂;
硼氢化钠在碱性条件下活性被抑制,使聚乙烯醇交联反应缓慢,有利于聚合反应顺利进行;
生成的聚乙烯醇纤维为三维网状结构,通过调整网孔径(聚合度)来调节亲水性;
硼氢化钠与银盐的反应产物:硼酸;硼酸继续与碱性物质(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四硼酸盐(硼砂),既可作为还原剂将Ag+还原,又可作为交联剂使聚乙烯醇交联更充分;
4H3BO3+2NaOH=Na2B4O7(硼砂)+7H2O;
第二凝固浴为预混液五(微酸环境),这样的条件既中和多余的碱,酸性环境中的H+又进一步将Ag+还原,提高产品的含银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0的纤维样品的表面结构SEM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具体的介绍。
一种医用载银纤维,配方按照质量份数包括:聚乙烯醇19份,塑化剂4份,氢氧化钠0.6份,硼酸0.19份,银盐(硝酸银0.009-0.04份或硫酸银0.0083-0.037份),硼氢化钠0.1-3份,柠檬酸0.6份。作为一种实施例,塑化剂为尿素,还可列举脂肪胺类、醇胺类、酰胺类、脂环胺类、芳香胺类、萘系胺类、脂肪醇、脂环醇和芳香醇的一种或多种,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举例并非穷举,只要是适用于本发明配方的塑化剂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医用载银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按照配方准备材料;
步骤二,配制预混液,
预混液一,将聚乙烯醇添加到水中,形成100%,加热至95℃,直至聚乙烯醇充分溶解;
Figure BDA0002317396530000031
式中:m(聚乙烯醇)为聚乙烯醇质量,单位g或kg;
m银盐为银盐质量,单位g;
MAg为Ag的摩尔质量,单位g/mol;
银含量为聚乙烯醇中银的含量,单位ppm;
M银盐为银盐的摩尔质量,单位g/mol。
需要说明的是:聚乙烯醇既可作为载体,也可作为Ag的分散剂,减少工艺环节,降低成本。
预混液二,将尿素溶解到水中,形成100%,室温溶解;
预混液三,将氢氧化钠溶解到的水中,形成100%,室温溶解;
预混液四,将硼酸溶解到的水中;
预混液五,将柠檬酸溶解到的水中;
步骤三,将银盐晶体添加到预混液二中,形成100%,室温溶解,得到第一混合液;
步骤四,将硼氢化钠溶解到预混液三中,形成100%,室温溶解,得到第二混合液;需要说明的是:硼氢化钠既可作为Ag+的还原剂,又是聚乙烯醇的交联剂;硼氢化钠在碱性条件下活性被抑制,使聚乙烯醇交联反应缓慢,有利于聚合反应顺利进行;
步骤五,控制纺丝原液配制温度范围为35-55℃,在预混液一内加入第一混合液和第二混合液,并按照200-300转/分的速度进行搅拌2小时;
NaBH4+AgNO3+3H2O=Ag+NaNO3+H3BO3+3.5H2
或2NaBH4+Ag2SO4+6H2O=2Ag+Na2SO4+2H3BO3+7H2
4H3BO3+2NaOH=Na2B4O7(硼砂)+7H2O
步骤六,将纺丝原液通过喷丝孔喷入第一凝固浴中,进行交联,然后进入第二凝固浴;第一凝固浴为预混液四,第二凝固浴为预混液五,pH为6.5±。需要说明的是:硼酸与碱性物质(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四硼酸盐(硼砂),既可作为还原剂将Ag+还原,又可作为交联剂使聚乙烯醇交联更充分;第二凝固浴的微酸性质,这样的条件既中和多余的碱,酸性环境中的H+又进一步将Ag+还原,提高产品的含银量。
步骤七,通过干燥、拉伸、切断和打包工序,制成医用载银纤维成品。
用以下实验验证本发明的效果,并做优化实验;
按照如下实施例制备出样品。
实施例1
第一步,预混液的配制
预混液一,将19%的聚乙烯醇添加到81%的水中,形成100%,加热至95℃,直至聚乙烯醇充分溶解。
预混液二,将4%的尿素溶解到96%的水中,形成100%,室温下溶解。
预混液三,将0.6%氢氧化钠溶解到99.4%的水中,形成100%,室温下溶解。
预混液四,将0.19%硼酸溶解到99.81%的水中,形成100%,室温下溶解。
预混液五,将0.6%柠檬酸溶解到99.4%的水中;
第二步,Ag2SO4稀释液的配制(Ag2SO4为0.0083份)
将3.32g的Ag2SO4晶体添加到39996.68g的第一步获得的预混液二中,室温下溶解。
第三步,还原稀释剂的配制
将4g硼氢化钠溶解到396g的第一步获得的预混液三中,室温下溶解。
第四步,纺丝原液的配制(银含量200ppm)
待第一步获得的30.23kg预混液一温度降至40℃时,加入40kg第二步产物Ag2SO4稀释液和400g第三步所获还原稀释剂,并按照200-300转/分的速度进行搅拌2小时;
2NaBH4+Ag2SO4+6H2O=2Ag+Na2SO4+2H3BO3+7H2
4H3BO3+2NaOH=Na2B4O7(硼砂)+7H2O
第五步,湿法纺丝
纺丝原液通过喷丝孔喷入第一步获得的预混液四(第一凝固浴)中,进行交联,然后进入900kg预混液五(第二凝固浴,pH为6.5±)。
第六步,通过干燥、拉伸、切断和打包工序,制成医用载银纤维成品。
实施例2
第一步,预混液的配制
预混液一,将19%的聚乙烯醇添加到81%的水中,形成100%,加热至95℃,直至聚乙烯醇充分溶解。
预混液二,将4%的尿素溶解到96%的水中,形成100%,室温下溶解。
预混液三,将0.6%氢氧化钠溶解到99.4%的水中,形成100%,室温下溶解。
预混液四,将0.19%硼酸溶解到99.81%的水中,形成100%,室温下溶解。
预混液五,将0.6%柠檬酸溶解到99.4%的水中。
第二步,AgNO3稀释液的配制(AgNO3为0.009份):
将3.60g的AgNO3晶体添加到39996.40g的第一步获得的预混液二中,室温下溶解。
第三步,还原稀释剂的配制
将4g硼氢化钠溶解到396g的第一步获得的预混液三中,室温下溶解。
第四步,纺丝原液的配制(银含量200ppm)
待第一步获得的60.18kg预混液一温度降至40℃时,加入40kg第二步产物AgNO3稀释液和400g第三步所获还原稀释剂,并按照200-300转/分的速度进行搅拌2小时。
NaBH4+AgNO3+3H2O=Ag+NaNO3+H3BO3+3.5H2
4H3BO3+2NaOH=Na2B4O7(硼砂)+7H2O
第五步,湿法纺丝
纺丝原液通过喷丝孔喷入第一步获得的预混液四(第一凝固浴)中,进行交联,然后进入900kg预混液五(第二凝固浴,pH为6.5±)。
第六步,通过干燥、拉伸、切断和打包工序,制成医用载银纤维成品。
实施例3
第一步,预混液的配制
预混液一,将19%的聚乙烯醇添加到81%的水中,形成100%,加热至95℃,直至聚乙烯醇充分溶解。
预混液二,将4%的尿素溶解到96%的水中,形成100%,室温下溶解。
预混液三,将0.6%氢氧化钠溶解到99.4%的水中,形成100%,室温下溶解。
预混液四,将0.19%硼酸溶解到99.81%的水中,形成100%,室温下溶解。
预混液五,将0.6%柠檬酸溶解到99.4%的水中。
第二步,AgNO3稀释液的配制(AgNO3为0.009份)
将3.60g的AgNO3晶体添加到39996.40g的第一步获得的预混液二中,室温下溶解。
第三步,还原稀释剂的配制
将4g硼氢化钠溶解到396g的第一步获得的预混液三中,室温下溶解。
第四步,纺丝原液的配制(银含量200ppm)
待第一步获得的60.18kg预混液一温度降至42℃时,加入40kg第二步产物AgNO3稀释液和400g第三步所获还原稀释剂,并按照200-300转/分的速度进行搅拌2小时。
NaBH4+AgNO3+3H2O=Ag+NaNO3+H3BO3+3.5H2
4H3BO3+2NaOH=Na2B4O7(硼砂)+7H2O
第五步,湿法纺丝
纺丝原液通过喷丝孔喷入第一步获得的预混液四(第一凝固浴)中,进行交联,然后进入900kg预混液五(第二凝固浴)。
第六步,通过干燥、拉伸、切断和打包工序,制成医用载银纤维成品。
实施例4
第一步,预混液的配制
预混液一,将19%的聚乙烯醇添加到81%的水中,形成100%,加热至95℃,直至聚乙烯醇充分溶解。
预混液二,将4%的尿素溶解到96%的水中,形成100%,室温下溶解。
预混液三,将0.6%氢氧化钠溶解到99.4%的水中,形成100%,室温下溶解。
预混液四,将0.19%硼酸溶解到99.81%的水中,形成100%,室温下溶解。
预混液五,将0.6%柠檬酸溶解到99.4%的水中。
第二步,Ag2SO4稀释液的配制(Ag2SO4为0.0083份)
将3.32g的Ag2SO4晶体添加到39996.68g的第一步获得的预混液二中,室温下溶解。
第三步,还原稀释剂的配制
将4g硼氢化钠溶解到396g的第一步获得的预混液三中,室温下溶解。
第四步,纺丝原液的配制(银含量200ppm)
待第一步获得的30.23kg预混液一温度降至42℃时,加入40kg第二步产物Ag2SO4稀释液和400g第三步所获还原稀释剂,并按照200-300转/分的速度进行搅拌2小时。
2NaBH4+Ag2SO4+6H2O=2Ag+Na2SO4+2H3BO3+7H2
4H3BO3+2NaOH=Na2B4O7(硼砂)+7H2O
第五步,湿法纺丝
纺丝原液通过喷丝孔喷入第一步获得的预混液四(第一凝固浴)中,进行交联,然后进入900kg预混液五(第二凝固浴,pH为6.5±)。
第六步,通过干燥、拉伸、切断和打包工序,制成医用载银纤维成品。
实施例5
第一步,预混液的配制
预混液一,将19%的聚乙烯醇添加到81%的水中,形成100%,加热至95℃,直至聚乙烯醇充分溶解。
预混液二,将4%的尿素溶解到96%的水中,形成100%,室温下溶解。
预混液三,将0.6%氢氧化钠溶解到99.4%的水中,形成100%,室温下溶解。
预混液四,将0.19%硼酸溶解到99.81%的水中,形成100%,室温下溶解。
预混液五,将0.6%柠檬酸溶解到99.4%的水中。
第二步,Ag2SO4稀释液的配制(Ag2SO4为0.0083份)
将3.32g的Ag2SO4晶体添加到39996.68g的第一步获得的预混液二中,室温下溶解。
第三步,还原稀释剂的配制
将4g硼氢化钠溶解到396g的第一步获得的预混液三中,室温下溶解。
第四步,纺丝原液的配制(银含量200ppm)
待第一步获得的30.23kg预混液一温度降至45℃时,加入40kg第二步产物Ag2SO4稀释液和400g第三步所获还原稀释剂,并按照200-300转/分的速度进行搅拌2小时。
2NaBH4+Ag2SO4+6H2O=2Ag+Na2SO4+2H3BO3+7H2
4H3BO3+2NaOH=Na2B4O7(硼砂)+7H2O
第五步,湿法纺丝
纺丝原液通过喷丝孔喷入第一步获得的预混液四(第一凝固浴)中,进行交联,然后进入900kg预混液五(第二凝固浴,pH为6.5±)。
第六步,通过干燥、拉伸、切断和打包工序,制成医用载银纤维成品。
实施例6
第一步,预混液的配制
预混液一,将19%的聚乙烯醇添加到81%的水中,形成100%,加热至95℃,直至聚乙烯醇充分溶解。
预混液二,将4%的尿素溶解到96%的水中,形成100%,室温下溶解。
预混液三,将0.6%氢氧化钠溶解到99.4%的水中,形成100%,室温下溶解。
预混液四,将0.19%硼酸溶解到99.81%的水中,形成100%,室温下溶解。
预混液五,将0.6%柠檬酸溶解到99.4%的水中。
第二步,Ag2SO4稀释液的配制(Ag2SO4为0.037份)
将14.80g的Ag2SO4晶体添加到39985.20g的第一步获得的预混液二中,室温下溶解。
第三步,还原稀释剂的配制
将4g硼氢化钠溶解到396g的第一步获得的预混液三中,室温下溶解。
第四步,纺丝原液的配制(银含量200ppm)
待第一步获得的134.78kg预混液一温度降至40℃时,加入40kg第二步产物Ag2SO4稀释液和400g第三步所获还原稀释剂,并按照200-300转/分的速度进行搅拌2小时。
2NaBH4+Ag2SO4+6H2O=2Ag+Na2SO4+2H3BO3+7H2
4H3BO3+2NaOH=Na2B4O7(硼砂)+7H2O
第五步,湿法纺丝
纺丝原液通过喷丝孔喷入第一步获得的预混液四(第一凝固浴)中,进行交联,然后进入900kg预混液五(第二凝固浴,pH为6.5±)。
第六步,通过干燥、拉伸、切断和打包工序,制成医用载银纤维成品。
实施例7
第一步,预混液的配制
预混液一,将19%的聚乙烯醇添加到81%的水中,形成100%,加热至95℃,直至聚乙烯醇充分溶解。
预混液二,将4%的尿素溶解到96%的水中,形成100%,室温下溶解。
预混液三,将0.6%氢氧化钠溶解到99.4%的水中,形成100%,室温下溶解。
预混液四,将0.19%硼酸溶解到99.81%的水中,形成100%,室温下溶解。
预混液五,将0.6%柠檬酸溶解到99.4%的水中。
第二步,将Ag2SO4稀释液(Ag2SO4为0.0165份)
将6.60g的Ag2SO4晶体添加到39993.40g的第一步获得的预混液二中,室温下溶解。
第三步,还原稀释剂的配制
将12g硼氢化钠溶解到388g的第一步获得的预混液三中,室温下溶解。
第四步,纺丝原液的配制(银含量200ppm)
待第一步获得的60.10kg预混液一温度降至40℃时,加入40kg第二步产物Ag2SO4稀释液和400g第三步所获还原稀释剂,并按照200-300转/分的速度进行搅拌2小时。
2NaBH4+Ag2SO4+6H2O=2Ag+Na2SO4+2H3BO3+7H2
4H3BO3+2NaOH=Na2B4O7(硼砂)+7H2O
第五步,湿法纺丝
纺丝原液通过喷丝孔喷入第一步获得的预混液四(第一凝固浴)中,进行交联,然后进入900kg预混液五(第二凝固浴,pH为6.5±)。
第六步,通过干燥、拉伸、切断和打包工序,制成医用载银纤维成品。
实施例8
第一步,预混液的配制
预混液一,将19%的聚乙烯醇添加到81%的水中,形成100%,加热至95℃,直至聚乙烯醇充分溶解。
预混液二,将4%的尿素溶解到96%的水中,形成100%,室温下溶解。
预混液三,将0.6%氢氧化钠溶解到99.4%的水中,形成100%,室温下溶解。
预混液四,将0.19%硼酸溶解到99.81%的水中,形成100%,室温下溶解。
预混液五,将0.6%柠檬酸溶解到99.4%的水中。
第二步,Ag2SO4稀释液的配制(Ag2SO4为0.0165份)
将6.60g的Ag2SO4晶体添加到39993.40g的第一步获得的预混液二中,室温下溶解。
第三步,还原稀释剂的配制
将3.2g硼氢化钠溶解到396.8g的第一步获得的预混液三中,室温下溶解。
第四步,纺丝原液的配制(银含量200ppm)
待第一步获得的60.10kg预混液一温度降至40℃时,加入40kg第二步产物Ag2SO4稀释液和400g第三步所获还原稀释剂,并按照200-300转/分的速度进行搅拌2小时。
2NaBH4+Ag2SO4+6H2O=2Ag+Na2SO4+2H3BO3+7H2
4H3BO3+2NaOH=Na2B4O7(硼砂)+7H2O
第五步,湿法纺丝
纺丝原液通过喷丝孔喷入第一步获得的预混液四(第一凝固浴)中,进行交联,然后进入900kg预混液五(第二凝固浴,pH为6.5±)。
第六步,通过干燥、拉伸、切断和打包工序,制成医用载银纤维成品。
实施例9
第一步,预混液的配制
预混液一,将19%的聚乙烯醇添加到81%的水中,形成100%,加热至95℃,直至聚乙烯醇充分溶解。
预混液二,将4%的尿素溶解到96%的水中,形成100%,室温下溶解。
预混液三,将0.6%氢氧化钠溶解到99.4%的水中,形成100%,室温下溶解。
预混液四,将0.19%硼酸溶解到99.81%的水中,形成100%,室温下溶解。
预混液五,将0.6%柠檬酸溶解到99.4%的水中。
第二步,AgNO3稀释液的配制(AgNO3为0.018份)
将7.20g的AgNO3晶体添加到39992.80g的第一步获得的预混液二中,室温下溶解。
第三步,还原稀释剂的配制
将6g硼氢化钠溶解到394g的第一步获得的预混液三中,室温下溶解。
第四步,纺丝原液的配制(银含量200ppm)
待第一步获得的120.35kg预混液一温度降至40℃时,加入40kg第二步产物AgNO3稀释液和400g第三步所获还原稀释剂,并按照200-300转/分的速度进行搅拌2小时。
NaBH4+AgNO3+3H2O=Ag+NaNO3+H3BO3+3.5H2
4H3BO3+2NaOH=Na2B4O7(硼砂)+7H2O
第五步,湿法纺丝
纺丝原液通过喷丝孔喷入第一步获得的预混液四(第一凝固浴)中,进行交联,然后进入900kg预混液五(第二凝固浴,pH为6.5±)。
第六步,通过干燥、拉伸、切断和打包工序,制成医用载银纤维成品。
实施例10
第一步,预混液的配制
预混液一,将19%的聚乙烯醇添加到81%的水中,形成100%,加热至95℃,直至聚乙烯醇充分溶解。
预混液二,将4%的尿素溶解到96%的水中,形成100%,室温下溶解。
预混液三,将0.6%氢氧化钠溶解到99.4%的水中,形成100%,室温下溶解。
预混液四,将0.19%硼酸溶解到99.81%的水中,形成100%,室温下溶解。
预混液五,将0.6%柠檬酸溶解到99.4%的水中。
第二步,AgNO3稀释液的配制(AgNO3为0.018份)
将7.20g的AgNO3晶体添加到39992.80g的第一步获得的预混液二中,室温下溶解。
第三步,还原稀释剂的配制
将4g硼氢化钠溶解到396g的第一步获得的预混液三中,室温下溶解。
第四步,纺丝原液的配制(银含量200ppm)
待第一步获得的120.35kg预混液一温度降至42℃时,加入40kg第二步产物AgNO3稀释液和400g第三步所获还原稀释剂,并按照200-300转/分的速度进行搅拌2小时。
NaBH4+AgNO3+3H2O=Ag+NaNO3+H3BO3+3.5H2
4H3BO3+2NaOH=Na2B4O7(硼砂)+7H2O
第五步,湿法纺丝
纺丝原液通过喷丝孔喷入第一步获得的预混液四(第一凝固浴)中,进行交联,然后进入900kg预混液五(第二凝固浴,pH为6.5±)。
第六步,通过干燥、拉伸、切断和打包工序,制成医用载银纤维成品。
对比例:
按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备医用载银纤维,不同的为将第二步中AgNO3晶体质量调整为2.00g(0.005份),将第三步硼氢化钠质量调整为0.036g(0.009份),将第四步预混液一质量调整为44.57kg(银含量150ppm),在第四步中将预混液一温度下降调整为60℃。
各个实施例的区别如下表1所示:
Figure BDA0002317396530000111
将如上的实施例得出的样品进行如下检测
检测一,含银量;
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银含量,误差±5%。
检测二,纤维力学性能;
按照GB/T14337-2008测试纤维素纤维断裂强度、断裂伸长。
检测三,纤维表面结构;
采用SEM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纤维表面结构,如图1所示,生成的聚乙烯醇纤维为三维网状结构,通过调整网孔径(聚合度)来调节亲水性;三维网络结构防止银粒子团聚,遇水后可缓慢释放银,产生稳定持续的抗菌作用;
检测四,水浸出pH值(NaOH碱残留);
依据YY/T0472.01-2004标准的附录F进行测试。
检测五,抗菌性能测试;
按照AATCC 100-200测定抗菌性能;
载银纤维抗菌性能实验报告;
1.目的:检测载银纤维抗菌性能。
2.实验器具:金黄色葡萄球菌、0.9%生理盐水、培养皿、镊子、培养箱、压力蒸汽灭菌锅、移液枪、移液枪头、试管
3.实验步骤:将试验菌24h斜面培养物用0.9%生理盐水洗下,制成菌悬液并计数。取被测试样4份,分成4组置于4个灭菌试管内。取上述菌悬液,分别在每个被试样上滴加100μL,均匀涂布并加入1mL生理盐水,开始计时,作用24h后加5mL生理盐水于每个试管内,充分混匀,作适当稀释,然后取其中3个稀释度,分别吸取1mL置于两个平皿,用凉至40~45℃的营养琼脂培养基15mL作倾注,转动平皿,使其充分均匀,琼脂凝固后翻转平板,35℃±2℃培养48h,作活菌菌落计数。
4.举例按照实施例10的样品做出如下的实验结果:
初始加菌量 24h后菌量 杀菌率
1.02×10<sup>6</sup>cfu 3.24×10<sup>3</sup>cfu 99.7%
5.实验结论:实施例10的样品产品24小时后杀菌率达到99.7%,其他样品的实验结果如表2所示。
实验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Figure BDA0002317396530000131
结果分析:
按照本发明的配方和方法制备出的载银纤维含银量高,物理性能好,具有较好的抗菌性能,且持久抗菌。
配方经过优化实验,优选出银盐重量份为硝酸银0.01-0.02份或硫酸银0.0092-0.0184份,最优配方为硝酸银0.018份或硫酸银0.0165份。
配方经过优化实验,优选出硼氢化钠重量份为0.5-1.5份,最优配方为硼氢化钠0.8-1.2份。
控制纺丝原液配制温度经过优化实验,优选出温度范围40-45℃,最优温度为42℃。
本发明提供一种医用载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将Ag还原在聚乙烯醇体系中,无需添加分散剂,减少生产步骤,降低成本;得到的产品含银量高,物理性能好,抗菌性能好。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医用载银纤维,其特征在于,配方按照质量份数包括:聚乙烯醇19份,塑化剂4份,氢氧化钠0.6份,硼酸0.19份,银盐0.009-0.04份,硼氢化钠0.1-3份,柠檬酸0.6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载银纤维,其特征在于,配方按照质量份数包括:聚乙烯醇19份,塑化剂4份,氢氧化钠0.6份,硼酸0.19份,硝酸银0.009-0.04份,硼氢化钠0.1-3份,柠檬酸0.6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医用载银纤维,其特征在于,配方按照质量份数包括:聚乙烯醇19份,塑化剂4份,氢氧化钠0.6份,硼酸0.19份,硝酸银0.01-0.02份,硼氢化钠0.5-1.5份,柠檬酸0.6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载银纤维,其特征在于,配方按照质量份数包括:聚乙烯醇19份,塑化剂4份,氢氧化钠0.6份,硼酸0.19份,硫酸银0.0083-0.037份,硼氢化钠0.1-3份,柠檬酸0.6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医用载银纤维,其特征在于,配方按照质量份数包括:聚乙烯醇19份,塑化剂4份,氢氧化钠0.6份,硼酸0.19份,硫酸银0.0092-0.0184份,硼氢化钠0.5-1.5份,柠檬酸0.6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载银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塑化剂为尿素。
7.一种医用载银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按照配方准备材料,配方按照质量份数包括:聚乙烯醇19份,尿素4份,氢氧化钠0.6份,硼酸0.19份,硝酸银0.009-0.04份或硫酸银0.0083-0.037份,硼氢化钠0.1-3份,柠檬酸0.6份;
步骤二,配制预混液,
预混液一,将聚乙烯醇添加到水中,加热溶解;
预混液二,将尿素溶解到水中,室温溶解;
预混液三,将氢氧化钠溶解到的水中,室温溶解;
预混液四,将硼酸溶解到的水中;
预混液五,将柠檬酸溶解到的水中;
步骤三,将银盐添加到预混液二中,室温溶解,得到第一混合液;
步骤四,将硼氢化钠溶解到预混液三中,室温溶解,得到第二混合液;
步骤五,控制纺丝原液配制温度范围为35-55℃,在预混液一内加入第一混合液和第二混合液,并按照200-300转/分的速度进行搅拌2小时;
NaBH4+AgNO3+3H2O=Ag+NaNO3+H3BO3+3.5H2↑;
或2NaBH4+Ag2SO4+6H2O=2Ag+Na2SO4+2H3BO3+7H2↑;
4H3BO3+2NaOH=Na2B4O7+7H2O;
步骤六,将纺丝原液通过喷丝孔喷入第一凝固浴中,进行交联,然后进入第二凝固浴;所述第一凝固浴为预混液四;所述第二凝固浴为预混液五,pH为6.5±;
步骤七,通过干燥、拉伸、切断和打包工序,制成医用载银纤维成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医用载银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五,控制纺丝原液配制温度范围为40-45℃,在预混液一内加入第一混合液和第二混合液,并按照200-300转/分的速度进行搅拌2小时。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医用载银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五,控制纺丝原液配制温度为42℃,在预混液一内加入第一混合液和第二混合液,并按照200-300转/分的速度进行搅拌2小时。
CN201911283543.8A 2019-12-13 2019-12-13 一种医用载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093888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83543.8A CN110938887A (zh) 2019-12-13 2019-12-13 一种医用载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83543.8A CN110938887A (zh) 2019-12-13 2019-12-13 一种医用载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38887A true CN110938887A (zh) 2020-03-31

Family

ID=699108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83543.8A Pending CN110938887A (zh) 2019-12-13 2019-12-13 一种医用载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938887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73667A (zh) * 2021-12-24 2022-04-05 北京有研粉末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多面体微纳米银粉的制备方法
CN117731817A (zh) * 2024-02-19 2024-03-22 浙江大学 一种偶联纳米多肽HD5-myr抗菌材料的制备和应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148873A (ja) * 1987-12-07 1989-06-12 Nitivy Co Ltd 金属含有繊維の製造方法
JPH06341013A (ja) * 1993-05-26 1994-12-13 Kuraray Co Ltd 抗菌性ポリビニルアルコ−ル系成形物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060202382A1 (en) * 2005-03-09 2006-09-14 Taiwan Textile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of fabricating nano-silver fibers
TW200724226A (en) * 2005-12-22 2007-07-01 Univ Nat Tsing Hua High concentration of nano-silver gel solution and the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TW201043655A (en) * 2009-06-12 2010-12-16 Univ Feng Chia Method for fabricating antibacterial nano-silver/polyvinyl alcohol films by using in-situ reduction and addition method
CN103388190A (zh) * 2013-08-09 2013-11-13 许东东 抗菌可降解维纶及其制作方法
CN105189852A (zh) * 2013-03-29 2015-12-23 可乐丽股份有限公司 耐热老化性优异的聚乙烯醇类纤维及其制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148873A (ja) * 1987-12-07 1989-06-12 Nitivy Co Ltd 金属含有繊維の製造方法
JPH06341013A (ja) * 1993-05-26 1994-12-13 Kuraray Co Ltd 抗菌性ポリビニルアルコ−ル系成形物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060202382A1 (en) * 2005-03-09 2006-09-14 Taiwan Textile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of fabricating nano-silver fibers
TW200632159A (en) * 2005-03-09 2006-09-16 Taiwan Textile Res Inst Method of fabricating nano-silver fibers
TW200724226A (en) * 2005-12-22 2007-07-01 Univ Nat Tsing Hua High concentration of nano-silver gel solution and the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TW201043655A (en) * 2009-06-12 2010-12-16 Univ Feng Chia Method for fabricating antibacterial nano-silver/polyvinyl alcohol films by using in-situ reduction and addition method
CN105189852A (zh) * 2013-03-29 2015-12-23 可乐丽股份有限公司 耐热老化性优异的聚乙烯醇类纤维及其制造方法
CN103388190A (zh) * 2013-08-09 2013-11-13 许东东 抗菌可降解维纶及其制作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叶光斗: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二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30 June 1995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73667A (zh) * 2021-12-24 2022-04-05 北京有研粉末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多面体微纳米银粉的制备方法
CN114273667B (zh) * 2021-12-24 2024-04-16 北京有研粉末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多面体微纳米银粉的制备方法
CN117731817A (zh) * 2024-02-19 2024-03-22 浙江大学 一种偶联纳米多肽HD5-myr抗菌材料的制备和应用
CN117731817B (zh) * 2024-02-19 2024-05-28 浙江大学 一种偶联纳米多肽HD5-myr抗菌材料的制备和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38887A (zh) 一种医用载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US11767614B2 (en) Preparation method of chitin-modified polypropylene spunbond non-woven fabric
CN101633045A (zh) 一种纳米银溶胶及其制备方法与它们的用途
CN112267209B (zh) 一种具有亲水性的抗菌无纺布及其制备方法
JP5800669B2 (ja) 抗菌・抗カビ性付与剤、繊維類加工剤及び抗菌・抗カビ性繊維類の製造方法
CN112695458A (zh) 一种具有抗菌功能的熔喷无纺布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Gawish et al. Antimicrobial polypropylene loaded by silver nano particles
CN114045575A (zh) 石墨烯海藻酸钠复合水凝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15045113B (zh) 一种载银抗菌织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Wang et al. Asymmetric wetting and antibacterial composite membrane obtained by spraying bacterial cellulose grafted with chitosan for sanitary products surface layers
CN113337912A (zh) 一种具有抗菌性能的纤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045577A (zh) 含银水凝胶型海藻酸盐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00923B (zh) 微米级Ag2O2掺杂壳聚糖水凝胶抗菌辅料的制备方法
CN110959610A (zh) 一种医用银离子抗菌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4318680B (zh) 一种抗菌可降解薄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182524B (zh) 一种抗菌涤纶梭织坯布及生产工艺
CN115961467A (zh) 一种多孔抗菌聚酯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11996614A (zh) 具有抗菌性的纳米纤维材料及其用途
CN112211005A (zh) 一种难燃强抗菌的海洋多糖聚合物涂层材料
CN110565199A (zh) 一种保暖抑菌功能纤维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5584081B (zh) 一种含银细菌纤维素制备抗菌性聚丙烯材料的方法及其应用
CN113502557A (zh) 一种抗菌改性聚丙烯酸酯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773688B (zh) 一种纳米二氧化钛-壳聚糖-末端阳离子淀粉复合膜材料及其制备
CN116856089B (zh) 一种抗菌粘胶复合纱线及其制备方法
CN112709003B (zh) 无纺布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33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