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14932B - 驱动电路的异常诊断装置 - Google Patents

驱动电路的异常诊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14932B
CN110914932B CN201880046142.8A CN201880046142A CN110914932B CN 110914932 B CN110914932 B CN 110914932B CN 201880046142 A CN201880046142 A CN 201880046142A CN 110914932 B CN110914932 B CN 11091493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rrent
power supply
drive circuit
solenoid
abnormal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4614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914932A (zh
Inventor
小岛弘幸
粟野宏一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YB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YB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YB Corp filed Critical KYB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9149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149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9149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149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17/00Resilient suspensions having means for adjusting the spring or vibration-damper characteristics, for regulating the distance between a supporting surface and a sprung part of vehicle or for locking suspension during use to meet varying vehicular or surface conditions, e.g. due to speed or load
    • B60G17/015Resilient suspensions having means for adjusting the spring or vibration-damper characteristics, for regulating the distance between a supporting surface and a sprung part of vehicle or for locking suspension during use to meet varying vehicular or surface conditions, e.g. due to speed or load the regulating means comprising electric or electronic elements
    • B60G17/018Resilient suspensions having means for adjusting the spring or vibration-damper characteristics, for regulating the distance between a supporting surface and a sprung part of vehicle or for locking suspension during use to meet varying vehicular or surface conditions, e.g. due to speed or load the regulating means comprising electric or electronic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a specific signal treatment or control method
    • B60G17/0185Resilient suspensions having means for adjusting the spring or vibration-damper characteristics, for regulating the distance between a supporting surface and a sprung part of vehicle or for locking suspension during use to meet varying vehicular or surface conditions, e.g. due to speed or load the regulating means comprising electric or electronic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a specific signal treatment or control method for failure dete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17/00Resilient suspensions having means for adjusting the spring or vibration-damper characteristics, for regulating the distance between a supporting surface and a sprung part of vehicle or for locking suspension during use to meet varying vehicular or surface conditions, e.g. due to speed or load
    • B60G17/06Characteristics of dampers, e.g. mechanical damp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7/00Magnets
    • H01F7/06Electromagnets; Actuators including electromagnets
    • H01F7/08Electromagnets; Actuators including electromagnets with armatures
    • H01F7/18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btaining desired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e.g. for slow operation, for sequential energisation of windings, for high-speed energisation of windings
    • H01F7/1805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the operation of electromagnets or for holding the armature in attracted position with reduced energising current
    • H01F7/1811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the operation of electromagnets or for holding the armature in attracted position with reduced energising current demagnetising upon switching off, removing residual magnetis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7/00Magnets
    • H01F7/06Electromagnets; Actuators including electromagnets
    • H01F7/08Electromagnets; Actuators including electromagnets with armatures
    • H01F7/18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btaining desired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e.g. for slow operation, for sequential energisation of windings, for high-speed energisation of windings
    • H01F7/1844Monitoring or fail-safe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KPULSE TECHNIQUE
    • H03K17/00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 H03K17/08Modifications for protecting switching circuit against overcurrent or overvoltage
    • H03K17/081Modifications for protecting switching circuit against overcurrent or overvoltage without feedback from the output circuit to the control circuit
    • H03K17/0812Modifications for protecting switching circuit against overcurrent or overvoltage without feedback from the output circuit to the control circuit by measures taken in the control circui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2204/00Indexing codes related to suspensions per se or to auxiliary parts
    • B60G2204/62Adjustable continuously, e.g. during driv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2600/0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particular elements, systems or processes used on suspension systems or suspension control systems
    • B60G2600/08Failure or malfunction detecting mean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sting Of Short-Circuits, Discontinuities, Leakage, Or Incorrect Line Connections (AREA)
  • Electronic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驱动电路(20)的异常诊断装置(F1)具有:电力供给线路(PSL),其在途中设置有溢流阀(Sol);主开关(MS),其设置在比溢流阀(Sol)靠电源侧;第1二极管(D1),其以从接地侧朝向电源侧的方向作为正向,设置在将主开关(MS)和溢流阀(Sol)之间连接于接地(GND)的保护线路(SKL);以及第一电容器(C1),其在电力供给线路(PSL)的途中,将保护线路(SKL)和溢流阀(Sol)之间连接于接地(GND)的第一线路(L1),其中,驱动电路(20)向溢流阀(Sol)供给电力,异常诊断装置(F1)基于在比电力供给线路(PSL)的主开关(MS)靠上游设置的第一电流传感器(1)探测的电流来对驱动电路(20)进行异常诊断。

Description

驱动电路的异常诊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驱动电路的异常诊断装置。
背景技术
存在一种悬架装置,该悬架装置在车辆的车体与后轮之间插入安装阻尼力可变的缓冲器来调节阻尼力使车辆的乘坐舒适度提高。这样的悬架装置所利用的缓冲器中具备衰减阀,该衰减阀对伸缩时往返于伸长侧室与压缩侧室的液压油的流动施加阻抗,具有使衰减阀的所述阻抗变化来调节阻尼力的功能。
这样的衰减阀例如设为利用螺线管而能够调节阀打开压力或开度的电磁阀,通过调节流到螺线管的电流来控制所述缓冲器的阻尼力。
关于对螺线管的电力供给,例如存在如日本JP2010-22915A公开那样的驱动电路,具备:将电源与螺线管连接的电力供给线路;在电力供给线路设置的开关;以及与螺线管并联的、用于缓和浪涌的二极管。
发明内容
所述那样的驱动电路中,除了具备开关以外还具备二极管,当二极管因过电流、过电压而短路时,无法正常地对螺线管进行电力供给。
因而,在由驱动电路调节缓冲器的电磁阀的阻抗来控制阻尼力的情况下,当二极管短路时无法适当地控制阻尼力,车辆的乘坐舒适度恶化。关于这样的异常的探测,有时使用在接通了电源的起动时进行自身诊断的系统,但是就车辆等而言,不识别异常状态而继续行驶并不理想,因此,期望一种由驱动电路驱动螺线管时也能够探测异常的异常诊断装置。
因而,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驱动螺线管时也能进行异常诊断的驱动电路的异常诊断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驱动电路的异常诊断装置具有:电力供给线路,其在途中设置有螺线管;主开关,其设置在比螺线管靠电源侧;第1二极管,其以从接地侧朝向电源侧的方向作为正向,设置在将主开关和螺线管之间连接于接地的保护线路;以及第一电容器,其插入安装在电力供给线路的途中的、在将保护线路和螺线管之间连接于接地的第一线路,其中,异常诊断装置基于在比电力供给线路的主开关靠上游设置的第一电流传感器探测的电流,对向螺线管供给电力的驱动电路进行异常诊断。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驱动电路的异常诊断装置的结构图。
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的驱动电路的异常诊断装置所应用于的驱动电路的流到螺线管的电流的变化的示意图。
图3是第二实施方式的驱动电路的异常诊断装置的结构图。
图4是使螺线管消磁时的驱动电路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5是第二实施方式的驱动电路的异常诊断装置所应用于的驱动电路的流到螺线管的电流的变化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而且,以下说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驱动电路的异常诊断装置F1与第二实施方式的驱动电路的异常诊断装置F2中关于共同的结构附加相同的标记,为了避免重复说明,关于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异常诊断装置F1中说明过的结构,在第二实施方式的异常诊断装置F2的说明中省略详细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第一实施方式的驱动电路的异常诊断装置F1中,为了探测驱动电路20的异常而构成为具备:第一电流传感器1;第二电流传感器2;以及控制器3,其作为诊断部,基于所述第一电流传感器1以及第二电流传感器2探测出的电流来诊断有无异常。
以下,详细说明本例的驱动电路的异常诊断装置F1、以及应用异常诊断装置F1的驱动电路20。首先,说明驱动电路20。如图1所示,驱动电路20通过PWM控制来向螺线管Sol供给电力。如图1所示,驱动电路20构成为具备:电力供给线路PSL,其将螺线管Sol的一端连接于电源Bat并且使另一端接地于接地GND;主开关MS,其由在电力供给线路PSL的途中的、在螺线管Sol和电源Bat之间设置的N沟道的MOSFET形成;保护线路SKL,其将电力供给线路PSL的主开关MS和螺线管Sol之间连接于接地GND;第1二极管D1,其以从接地侧朝向电源侧的方向作为正向插入安装在保护线路SKL的途中;在电力供给线路PSL的途中将螺线管Sol的两侧连接于接地GND的第一线路L1和第二线路L2;第一电容器C1,其设置在第一线路L1,用于去除噪声;第二电容器C2,其设置在第二线路L2,用于去除噪声;故障开关FS,其设置在比电力供给线路PSL的所述保护线路SKL靠电源Bat侧;以及平滑电容器SC,其插入安装在故障开关FS和保护线路SKL之间与接地GND之间。而且,主开关MS也可以是由P沟道的MOSFET构成。
这样构成的驱动电路20当故障开关FS以及主开关MS闭合时能够从电源Bat向螺线管Sol供给电力,当故障开关FS或主开关MS断开时能使从电源Bat向螺线管Sol的通电隔绝。当在故障开关FS和主开关MS闭合而正在向螺线管Sol供给电力的状态下将主开关MS断开时,在螺线管Sol产生反电动势,但保护线路SKL和第1二极管D1作为浪涌抑制器发挥功能,能防止螺线管Sol中发生浪涌,在螺线管Sol流动的电流缓缓下降。
具体来讲,在故障开关FS导通的状态下,当主开关MS导通而向螺线管Sol通电时,如图2所示,向螺线管Sol施加的电流增加,当主开关MS截止时在螺线管Sol流动的电流慢慢减少,因此根据要在螺线管Sol流动的电流来将主开关MS进行开闭从而进行电流调整即可。
另外,驱动电路20具备控制器3,该控制器3从外部的未图示的控制装置接受控制指令的输入来对主开关MS进行开闭控制。因而,当从外部的未图示的控制装置向控制器3施与控制指令时,控制器3使故障开关FS导通并且对主开关MS进行开闭控制来对螺线管Sol施加电压,使得在螺线管Sol产生由控制指令指定的电流值。为了调节对螺线管Sol的施加电压使得成为按控制指令产生的电流值,控制器3设定主开关MS的导通占空比来对主开关MS进行开闭使得在螺线管Sol流动的电流成为按控制指令产生的那样。这样,驱动电路20通过因PWM控制产生的主开关MS的开闭来调节对螺线管Sol的施加电压,从而控制在螺线管Sol流动的电流。而且,从电源Bat送向主开关MS侧的电压被平滑电容器SC进行平滑化,因此,即使电源Bat的输出电压变动也能够精度良好地控制对螺线管Sol的施加电压。
异常诊断装置F1构成为具备:第一电流传感器1,其在电力供给线路PSL的途中,探测主开关MS的上游的电流;第二电流传感器2,其在电力供给线路PSL的途中,探测保护线路SKL的连接点和第一线路L1的连接点之间的电流;以及控制器3,其作为诊断部,基于所述第一电流传感器1以及第二电流传感器2探测出的电流来诊断有无异常。
控制器3将第一电流传感器1探测出的电流I1与短路电流阈值Iα进行比较,当电流I1为短路电流阈值Iα以上时诊断为有异常,使故障开关FS立即截止。另外,即使第一电流传感器1探测出的电流I1小于短路电流阈值Iα,在电流I1为第一电流阈值Iβ以上的情况下,控制器3也诊断为有异常。而且,当第一电流传感器1探测出的电流I1小于第一电流阈值Iβ时,控制器3诊断为没有异常。
而且,控制器3在电流I1小于短路电流阈值Iα且为第一电流阈值Iβ以上而诊断为有异常的情况下,将第二电流传感器2探测出的电流I2与第二电流阈值Iγ进行比较。其比较的结果是,当电流I2小于第二电流阈值Iγ时,控制器3诊断为在第1二极管D1有异常,当电流I2为第二电流阈值Iγ以上时,控制器3诊断为在第一电容器C1、螺线管Sol或主开关MS有异常。短路电流阈值Iα是用于判定是否在驱动电路20有异常而比螺线管Sol靠电源Bat侧的线路对接地GND短路(short)的阈值,控制器3将电流I1与短路电流阈值Iα进行比较,当电流I1为短路电流阈值Iα以上时判定为驱动电路20中发生短路(短路判定)。针对第一电流传感器1探测出的电流I1,再另外设定一个第一电流阈值Iβ,第一电流阈值Iβ是为了探测元件等的异常而设的阈值,使用于探测第1二极管D1、第一电容器C1、螺线管Sol以及主开关MS的短路的用途中。另外,第二电流阈值Iγ用于通过与电流I2的比较来确定驱动电路20中的异常部位。
另外,短路电流阈值Iα是在图1中比螺线管Sol靠电源Bat侧的线路对接地GND短路时用于进行短路判定的阈值,因此,设定为比第二电流阈值Iγ以及第一电流阈值Iβ大的值。本例中,驱动电路20用于在车辆搭载的缓冲器的阻尼力调整阀的螺线管Sol的驱动,由于电源Bat的电压为12V,将短路电流阈值Iα设定为30A,将第二电流阈值Iγ设定为3A,将第一电流阈值Iβ设定4A。
另外,即使第一电流传感器1探测出的电流I1在一瞬间超过短路电流阈值Iα,控制器3也立即判断为异常,另一方面,在电流I1与第一电流阈值Iβ的比较中,在电流I1持续规定时间成为第一电流阈值Iβ以上情况下,控制器3判定为异常。
另外,控制器3成为能够对主开关MS以及故障开关FS进行开闭控制。而且,当第一电流传感器1探测出的电流I1在一瞬间超过短路电流阈值Iα时,控制器3立即判断为异常而使故障开关FS截止,也使主开关MS截止。另外,控制器3在电流I1与第一电流阈值Iβ的比较以及电流I2与第二电流阈值Iγ的比较中判定为异常的情况下,使故障开关FS和主开关MS截止。
这里,如果第1二极管D1以及第一电容器C1为正常,当故障开关FS和主开关MS导通时,电流向螺线管Sol流动。由此,由第一电流传感器1探测的电流I1成为与通过PWM控制所调整的、对螺线管Sol的施加电压成比例的值。但是,当第1二极管D1或第一电容器C1破损、或者第1二极管D1以及第一电容器C1双方破损而短路时,当故障开关FS和主开关MS导通时电源Bat经由保护线路SKL或第一线路L1而接地于接地GND。这样的状况中,在电力供给线路PSL、保护线路SKL或第一线路L1流动大电流。如果第1二极管D1为异常且第一电容器C1为正常,则大电流在保护线路SKL流动,如果第1二极管D1为正常且第一电容器C1为异常,则大电流在第一线路L1流动。而且,短路电流阈值Iα设定为在正常的控制时电流向螺线管Sol流动情况下不会产生的大电流值,本例中设定为30A。
由此,在第一电流传感器1探测的电流I1成为短路电流阈值Iα以上或第一电流阈值Iβ以上的情况下,认为第1二极管D1、第一电容器C1、螺线管Sol以及主开关MS中的任一个或多个有异常而电源Bat对接地GND短路。由此,如上所述,控制器3作出短路判定而诊断为驱动电路20有异常。控制器3基于该短路判定而立即使故障开关FS截止,防止从电源Bat向螺线管Sol侧流动过电流,并且主开关MS也截止。
还有,控制器3即使在电流I1小于短路电流阈值Iα时没有判定为短路,当电流I1为第一电流阈值Iβ以上时控制器3也诊断为有异常。该状况下,在第二电流传感器2探测出的电流I2小于第二电流阈值Iγ的情况下,由于知道大电流在保护线路SKL流动,如上所述,控制器3诊断为第1二极管D1有异常。
另外,在电流I1小于短路电流阈值Iα且为第一电流阈值Iβ以上而控制器3诊断为有异常的状况下,在第二电流传感器2探测的电流I2为第二电流阈值Iγ以上的情况下,知道大电流在第一线路L1流动。该情况下,如上所述,由于第一电容器C1、螺线管Sol或主开关MS短路而流动大电流,因而控制器3诊断为在这些部位有异常。
而且,以上所述中,说明了从基于第一电流传感器1探测的电流I1进行异常诊断至基于第二电流传感器2探测的电流I2进行异常诊断,但也可以不是阶段性地进行异常诊断,而同时进行电流I1、I2的比较来进行异常诊断。
还有,尽管使故障开关FS导通但使主开关MS截止来停止向螺线管Sol的电流供给,但在电流I1持续规定时间而成为第一电流阈值Iβ以上、或者电流I2持续规定时间而成为第二电流阈值Iγ以上的情况下,控制器3判断为主开关MS的异常。而且,控制器3使主开关MS以及故障开关FS截止。而且,虽然该异常模式中,主开关MS成为无法截止的状态的可能性高,但控制器3仍输出使主开关MS截止的信号。
而且,将第一电流阈值Iβ设定为比第二电流阈值Iγ大的值是因为,本例中探测在螺线管Sol流动的电流而利用于由控制器3进行的施加电压的控制的第二电流传感器2是与第一电流传感器1相比电流探测精度高的传感器,将与由第一电流传感器1探测的电流I1相对的第一电流阈值Iβ设得大来防止对异常的误探测。而且,虽然也可以将第二电流阈值Iγ与第一电流阈值Iβ设定为相同值,但在那样的情况下,将第一电流传感器1和第二电流传感器2的电流探测精度设为相同即可。
根据这样的本发明的驱动电路的异常诊断装置F1,控制器3基于第一电流传感器1探测的电流来进行异常诊断,即使在驱动电路20对螺线管Sol进行驱动中也能够诊断该驱动电路20中有无异常。
由此,本发明的驱动电路的异常诊断装置F1最适合应用于在车辆的悬架中利用的带阻尼力调整功能的缓冲器中利用的电磁阀的驱动电路的异常诊断,能够在车辆行驶中实时地对异常进行探测。在应用于车辆的情况下,异常诊断装置F1在探测到异常的情况下,既可以对控制驱动电路20的控制装置发送使控制中止的指令,也可以为了使车辆的乘员认识到异常而使警告灯点亮、发出警告音。
还有,根据本例的驱动电路的异常诊断装置F1,基于第一电流传感器1和第二电流传感器2探测的电流,诊断驱动电路20中有无异常,因此能够判定第1二极管D1、第一电容器C1、螺线管Sol或主开关MS有无异常。
另外,本例的异常诊断装置F1中,当第一电流传感器1探测的电流I1为第一电流阈值Iβ以上且第二电流传感器2探测的电流I2比第二电流阈值Iγ小时,诊断为第1二极管D1有异常。当这样构成异常诊断装置F1时,能够确定并诊断在驱动电路20中第1二极管D1的异常。
还有,本例的异常诊断装置F1中,当第一电流传感器1探测的电流I1为第一电流阈值Iβ以上且第二电流传感器2探测的电流I2为第二电流阈值Iγ以上时,诊断为第一电容器C1、螺线管Sol以及主开关MS中的任一个有异常。当这样构成异常诊断装置F1时,能够判定在驱动电路20中第一电容器C1、螺线管Sol或主开关MS有无异常。
另外,控制器3在确认驱动电路20的异常的情况下,使故障开关FS以及主开关MS截止来实现故障安全。这样,当具备故障开关FS时,即使主开关MS有故障,也能够利用故障开关FS来实现故障安全。另外,即使发生故障开关FS和主开关MS中的任一个短路的事态,也能够可靠地将在螺线管Sol流动过电流停止。
<第二实施方式>
如图3所示,第二实施方式的驱动电路的异常诊断装置F2中,为了探测驱动电路21的异常构成为具备:第一电流传感器1、第二电流传感器2、第三电流传感器4、电压传感器5以及控制器6,该控制器6作为诊断部,基于所述第一电流传感器1、第二电流传感器2以及第三电流传感器4探测出的电流和电压传感器5探测出的电压来诊断有无异常。
以下,详细说明本例的驱动电路的异常诊断装置F2、异常诊断装置F2所应用于的驱动电路21。首先,说明驱动电路21。如图3所示,驱动电路21构成为在第一实施方式的驱动电路20追加使螺线管Sol消磁的消磁回路DC。
如图3所示,消磁回路DC构成为具备:消磁用开关DS,其设置在电力供给线路PSL的途中的、螺线管Sol与接地GND之间;消磁线路DL,其在电力供给线路PSL的途中,将主开关MS和电源Bat之间与螺线管Sol和消磁用开关DS之间连接;以及第2二极管D2,其以从接地侧朝向电源侧的方向作为正向设置在消磁线路DL的途中。另外,驱动电路21具备控制器6,该控制器6从未图示的图外的控制装置接受控制指令的输入来对N沟道的MOSFET形成的主开关MS和消磁用开关DS进行开闭控制。而且,主开关MS也可以是由P沟道的MOSFET构成。
消磁用开关DS在闭合的状态下,将螺线管Sol接地于接地GND。由此,当故障开关FS和消磁用开关DS设为导通状态时,驱动电路21通过在电力供给线路PSL设置的主开关MS的开闭,与驱动电路20同样地能够调节对螺线管Sol的施加电压。因而,驱动电路21在将螺线管Sol的电流值调节成从图外的控制装置输入的控制指令指定的电流值的情况下,基本上使消磁用开关DS维持导通状态。而且,为了调节对螺线管Sol的施加电压使得成为按控制指令产生的电流值,驱动电路21设定主开关MS的导通占空比来对主开关MS进行开闭使得在螺线管Sol流动的电流成为按控制指令产生的那样。这样,驱动电路21在消磁用开关DS维持导通的情况下,通过因PWM控制产生的主开关MS的开闭来调节对螺线管Sol的施加电压,从而控制在螺线管Sol流动的电流。
与此相对,在想要将螺线管Sol急速消磁的情况下,在使故障开关FS保持导通的情况下,使主开关MS截止来使从电源Bat向螺线管Sol的电力供给停止并且消磁用开关DS也截止,从而切断在下游侧的螺线管Sol与接地GND的连接。
这样,如图4所示,螺线管Sol的图中上端经由保护线路SKL中的第1二极管D1来连接于接地GND,螺线管Sol的图4中下端经由消磁线路DL来连接于电源Bat的路径因螺线管Sol的反电动势而起效。该状况中,在螺线管Sol产生反电动势,电流如图4中的箭头符号所示那样,在所述的起效了的回路中在从接地GND朝向电源Bat的方向流动。而且,该状态中,电源Bat会与螺线管Sol的反电动势相向地将螺线管Sol逆励磁,因此在螺线管Sol流动的电流快速消灭,从而螺线管Sol快速消磁。而且,在通过主开关MS的开闭进行对螺线管Sol的电流调整时,在需要螺线管Sol的电流急剧降低的情况下,也可以使主开关MS截止并且使消磁用开关DS也截止来使螺线管Sol消磁。
具体来讲,当主开关MS与消磁用开关DS共同导通来向螺线管Sol通电时,如图5所示,对螺线管Sol施加的电流增加,当消磁用开关DS保持导通而使主开关MS截止时,在螺线管Sol流动的电流慢慢减少,当主开关MS与消磁用开关DS共同截止时,在螺线管Sol流动的电流快速减少。因而,本例的驱动电路21能够使螺线管Sol响应性良好地消磁。
异常诊断装置F2构成为具备:第一电流传感器1,其在电力供给线路PSL的途中,探测主开关MS的上游的电流;第二电流传感器2,其在电力供给线路PSL的途中,探测保护线路SKL的连接点与第一线路L1的连接点之间的电流;第三电流传感器4,其在电力供给线路PSL的途中,探测第二线路L2与消磁用开关DS之间的电流;电压传感器5,其在电力供给线路PSL的途中,探测第二线路L2与消磁用开关DS之间的电压;以及控制器6,其作为诊断部,基于所述第一电流传感器1、第二电流传感器2以及第三电流传感器4探测出的电流和电压传感器5探测出的电压来诊断有无异常。
控制器6在消磁用开关DS为导通状态的情况下,将第一电流传感器1探测出的电流I1与短路电流阈值Iα进行比较,当电流I1为短路电流阈值Iα以上时诊断为有异常,使故障开关FS立即截止。另外,即使第一电流传感器1探测出的电流I1小于短路电流阈值Iα,在电流I1为第一电流阈值Iβ以上的情况下,控制器6也诊断为有异常。还有,当电流I1小于第一电流阈值Iβ时,控制器6诊断为没有异常。
而且,控制器6在电流I1小于短路电流阈值Iα且为第一电流阈值Iβ以上而诊断为有异常时,将第三电流传感器4探测出的电流I3与第一电流阈值Iβ进行比较。其比较的结果是,当电流I3为第一电流阈值Iβ以上时,控制器6诊断为第2二极管D2有异常。另外,控制器6在电流I1小于短路电流阈值Iα且为第一电流阈值Iβ以上而诊断为有异常时,将电流I3与第一电流阈值Iβ进行比较,当电流I3小于第一电流阈值Iβ时诊断为第1二极管D1或第一电容器C1或螺线管Sol有异常。
另外,控制器6在电流I1小于短路电流阈值Iα且为第一电流阈值Iβ以上而诊断为有异常的情况下,将第二电流传感器2探测出的电流I2与第二电流阈值Iγ进行比较。其比较的结果是,当电流I2小于第二电流阈值Iγ时,控制器6诊断为第1二极管D1或第2二极管D2有异常。而且,所述比较的结果是,当电流I2为第二电流阈值Iγ以上时,控制器6诊断为第一电容器C1、螺线管Sol或主开关MS有异常。
控制器6在使主开关MS和消磁用开关DS截止来消磁时,当电压传感器5探测的电压比规定的电压阈值Vref低时,诊断为有第二电容器C2的异常或螺线管Sol的短路的异常。
如果第1二极管D1、第一电容器C1以及第2二极管D2为正常,则当使消磁用开关DS和主开关MS导通时向螺线管Sol流动电流。由此,第一电流传感器1探测的电流I1成为与通过PWM控制被调整的、对螺线管Sol的施加电压成比例的值。这里,考虑第1二极管D1、第一电容器C1以及第2二极管D2中的一个或多个破损而短路的情况。在发生这样的短路的情况下,当在使消磁用开关DS导通的状态下使主开关MS导通时,电源Bat经由保护线路SKL或第一线路L1或消磁线路DL来接地于接地GND。这样的状况下,在电力供给线路PSL、保护线路SKL或第一线路L1、或者消磁线路DL流动大电流。如果第1二极管D1为异常且第一电容器C1以及第2二极管D2为正常,则大电流在保护线路SKL流动。如果第1二极管D1以及第2二极管D2为正常且第一电容器C1为异常,则大电流在第一线路L1流动。另外,如果第1二极管D1以及第一电容器C1为正常且第2二极管D2为异常,则大电流在消磁线路DL流动。而且,如上所述,短路电流阈值Iα设定为在电流向螺线管Sol流动情况下不会产生的大电流值,本例中设定为30A。关于第二电流阈值Iγ,也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本例中设定为3A。
由此,在第一电流传感器1探测的电流I1成为第一电流阈值Iβ以上的情况下,认为第1二极管D1、第一电容器C1、第2二极管D2以及螺线管Sol中的一个以上有异常,因此如上所述,控制器6诊断为驱动电路21有异常。
而且,本例中,控制器6设置第三电流传感器4探测电流I3来诊断有无异常,但也可以是探测消磁用开关DS的温度并基于温度进行同样的诊断。第2二极管D2的异常诊断中,消磁用开关DS导通而成为使电流流动的状态,因此当第2二极管D2短路时消磁用开关DS也流动大电流而发热。这样,探测该消磁用开关DS的温度也能够探测第2二极管D2短路时流动大电流。由此,如图3的点划线所示,代替第三电流传感器4而设置探测消磁用开关DS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7,当消磁用开关DS的温度成为温度阈值以上时诊断为第2二极管D2的异常。温度阈值也可以设定为比正常状态下消磁用开关DS不能采纳的温度高的温度。
在电流I1小于短路电流阈值Iα且为第一电流阈值Iβ以上而诊断为第1二极管D1、第一电容器C1、第2二极管D2、螺线管Sol以及主开关MS中的任一个有异常的状况下,在第二电流传感器2探测的电流I2小于第二电流阈值Iγ的情况下,控制器6诊断为第1二极管D1或第2二极管D2有异常。
另外,在电流I1小于短路电流阈值Iα且为第一电流阈值Iβ以上而诊断为第1二极管D1、第一电容器C1、第2二极管D2、螺线管Sol以及主开关MS中的任一个有异常的状况下,在第二电流传感器2探测的电流I2为第二电流阈值Iγ以上的情况下,如上所述,控制器6诊断为第一电容器C1、螺线管Sol或主开关MS有异常。
另外还可以是,当第二电容器C2短路或螺线管Sol短路时,使主开关MS和消磁用开关DS截止来使螺线管Sol消磁,与第二电容器C2为正常的情况下相比较,电流下降速度也显著降低。当第二电容器C2短路时,使主开关MS和消磁用开关DS截止也无法与螺线管Sol的反电动势相向地施加电压,电流下降速度显著降低。由此,当在消磁时电压传感器5探测的电压小于规定的电压阈值Vref时,控制器6诊断为第二电容器C2有异常。电压阈值Vref设定为第二电容器C2在正常的情况下无法采纳的值即可。另外也可以是,控制器6在每次对电流I2取样时求出前次与本次的取样数据的差、即电流I2的电流差,在该电流差变得比规定的阈值小的情况下,诊断为第二电容器C2的异常。
而且,控制器6当探测异常时,执行使故障开关FS、主开关MS以及消磁开关DS分别截止的故障安全时的动作。
还有,在尽管故障开关FS导通但主开关MS截止而使向螺线管Sol的电流供给停止,但是电流I1持续规定时间而成为第一电流阈值Iβ以上、或者电流I2持续规定时间继续而成为第二电流阈值Iγ以上的情况下,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控制器6判断为主开关MS的异常。而且,控制器6使主开关MS、故障开关FS以及消磁开关DS截止。而且,虽然该异常模式中成为主开关MS无法截止的状态的可能性高,但控制器6仍输出使主开关MS截止的信号。如上所述,第一电流阈值Iβ在本例中设定为4A。而且,本例中,设置故障开关FS、主开关MS以及消磁开关DS这三个开关,来进行故障动作,因此更提高安全性。
而且,以上所述中,说明了基于第一电流传感器1探测的电流I1进行异常诊断、利用第三电流传感器4或温度传感器7进行异常诊断、最后基于第二电流传感器2探测的电流I2进行异常诊断,但是也可以不是阶段性地进行异常诊断,而是同时进行这些诊断。
根据这样本发明的驱动电路的异常诊断装置F2,控制器6基于第一电流传感器1以及第二电流传感器2探测的电流I1、I2,第三电流传感器4探测的电流I3或温度传感器7探测的温度、电压传感器5探测的电压来进行异常诊断,因此即使在驱动电路21对螺线管Sol进行驱动中也能够该诊断驱动电路21中有无异常。
由此,本发明的驱动电路的异常诊断装置F2最适合应用于在车辆的悬架中利用的带阻尼力调整功能的缓冲器中利用的电磁阀的驱动电路的异常诊断,能够在车辆行驶中实时地对异常进行探测。在应用于车辆的情况下,异常诊断装置F2在探测到异常的情况下,既可以对控制驱动电路21的控制装置发送使控制中止的指令,也可以为了使车辆的乘员认识到异常而使警告灯点亮、发出警告音。
还有,根据本例的驱动电路的异常诊断装置F2,基于第一电流传感器1和第二电流传感器2探测的电流、第三电流传感器4探测的电流I3或温度传感器7探测的温度来诊断驱动电路21中有无异常,因此能够探测第1二极管D1、第一电容器C1、第2二极管D2、螺线管Sol以及主开关MS中的任一个的异常。
另外,根据本例的驱动电路的异常诊断装置F2,基于第一电流传感器1和第二电流传感器2探测的电流、第三电流传感器4探测的电流I3或温度传感器7探测的温度、电压传感器5探测出的电压来诊断驱动电路21中有无异常。
还有,本例的异常诊断装置F2中,当在消磁时电压传感器5探测的电压的检测值低时,诊断为第二电容器C2或螺线管Sol有异常。当这样构成异常诊断装置F2时,能够确定并诊断在驱动电路21中第二电容器C2或螺线管Sol的异常。
另外,控制器6在确认了驱动电路21的异常的情况下,使故障开关FS、主开关MS以及消磁开关DS截止来实现故障安全。由此,即使发生故障开关FS、主开关MS或消磁开关DS中的任一个短路的事态,也能够可靠地将在螺线管Sol流动过电流停止。
而且,本发明的驱动电路20、21的异常诊断装置F1、F2除了能够利用与对缓冲器的电磁阀进行驱动的驱动电路以外,还可以应用于对磁致伸缩致动器进行驱动的驱动电路、或者应用于对螺线管致动器进行驱动的驱动电路。另外,在缓冲器设为以磁粘性流体作为动作液体的磁粘性缓冲器的情况下,也能够应用于对使磁场作用于在缓冲器的伸缩时磁粘性流体通过的通路的螺线管供给电力的驱动电路。
以上,详细说明了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但是不脱离权利要求也能够进行改造、变形以及变更。
本申请基于2017年7月26日向日本国特许厅申请的特愿2017-144386主张优先权,通过参照将该申请的全部内容引入本说明书中。

Claims (6)

1.一种驱动电路的异常诊断装置,所述驱动电路具有:电力供给线路,其将电源接地,并在途中设置有螺线管;主开关,其设置在所述电力供给线路的途中的、比所述螺线管靠电源侧;保护线路,其将所述主开关和所述螺线管之间连接于所述接地;第1二极管,其以从接地侧朝向电源侧的方向作为正向,设置在所述保护线路的途中;以及第一电容器,其插入安装在所述电力供给线路的途中的、将所述螺线管的所述电源侧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接地的第一线路,所述驱动电路向所述螺线管供给电力,其特征在于,
所述异常诊断装置具备:第一电流传感器,其在所述电力供给线路的途中,探测所述主开关的上游的电流;以及
第二电流传感器,其在所述电力供给线路的途中,探测从与所述保护线路的连接点流向所述螺线管的电流,
当所述第一电流传感器探测的电流为第一电流阈值以上且所述第二电流传感器探测的电流为第二电流阈值以上时,所述异常诊断装置诊断为所述第一电容器、所述螺线管或所述主开关有异常。
2.一种驱动电路的异常诊断装置,所述驱动电路具有:电力供给线路,其将电源与接地相连接,途中设置有螺线管;主开关,其设置在所述电力供给线路的途中的、比所述螺线管靠电源侧;保护线路,其将所述主开关和所述螺线管之间连接于所述接地;第1二极管,其以从接地侧朝向电源侧的方向作为正向,设置在所述保护线路的途中;以及第一电容器,其插入安装在所述电力供给线路的途中的、将所述螺线管的所述电源侧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接地的第一线路,所述驱动电路向所述螺线管供给电力,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电路具有:第二电容器,其插入安装在所述电力供给线路的途中的、将所述螺线管的所述接地侧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接地的第二线路;消磁用开关,其设置在所述电力供给线路的途中的、所述螺线管与所述接地之间;消磁线路,其在所述电力供给线路的途中,将所述主开关和所述电源之间与所述螺线管和所述消磁用开关之间连接;以及第2二极管,其以从接地侧朝向电源侧的方向作为正向,设置在所述消磁线路的途中,
所述异常诊断装置具备:第一电流传感器,其在所述电力供给线路的途中,探测所述主开关的上游的电流;
第二电流传感器,其在所述电力供给线路的途中,探测从与所述保护线路的连接点流向所述螺线管的电流;以及
第三电流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三电流传感器在所述电力供给线路的途中,探测所述第二线路与所述消磁用开关之间的电流,所述温度传感器探测所述消磁用开关的温度,
所述异常诊断装置基于由所述第一电流传感器和所述第二电流传感器探测出的电流、以及所述第三电流传感器探测出的电流或所述温度传感器探测出的温度,来探测所述驱动电路的异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电路的异常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电压传感器,其在所述电力供给线路的途中,探测所述第二线路与所述消磁用开关之间的电压,
所述异常诊断装置基于由所述第一电流传感器和所述第二电流传感器探测出的电流、由所述第三电流传感器探测出的电流或所述温度传感器探测出的温度、以及由所述电压传感器探测出的电压,来探测所述驱动电路的异常。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电路的异常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第一电流传感器探测的电流为第一电流阈值以上且所述第二电流传感器探测的电流比第二电流阈值小时,所述异常诊断装置诊断为所述第1二极管或所述第2二极管有异常。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驱动电路的异常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在消磁时所述电压传感器探测的电压比电压阈值低时,异常诊断装置诊断为所述第二电容器或所述螺线管有异常。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驱动电路的异常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故障开关,其设置在与所述电力供给线路的所述主开关相比靠所述电源侧,
当所述第一电流传感器探测的电流为比所述第一电流阈值大的短路电流阈值以上时,使所述故障开关关闭。
CN201880046142.8A 2017-07-26 2018-07-13 驱动电路的异常诊断装置 Active CN11091493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44386A JP6929155B2 (ja) 2017-07-26 2017-07-26 駆動回路の異常診断装置
JP2017-144386 2017-07-26
PCT/JP2018/026423 WO2019021849A1 (ja) 2017-07-26 2018-07-13 駆動回路の異常診断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14932A CN110914932A (zh) 2020-03-24
CN110914932B true CN110914932B (zh) 2022-01-28

Family

ID=650396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46142.8A Active CN110914932B (zh) 2017-07-26 2018-07-13 驱动电路的异常诊断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203245B2 (zh)
JP (1) JP6929155B2 (zh)
CN (1) CN110914932B (zh)
DE (1) DE112018003803T5 (zh)
WO (1) WO201902184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370666B2 (ja) * 2019-11-01 2023-10-30 日東工業株式会社 放電検出システム
CN112228227A (zh) * 2020-10-30 2021-01-15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第二研究所 一种电控调节阀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283719A (ja) * 2008-05-22 2009-12-03 Fujitsu Ten Ltd 制御装置及び制御方法
JP2013159204A (ja) * 2012-02-03 2013-08-19 Kyb Co Ltd サスペンション装置
CN103262186A (zh) * 2010-11-01 2013-08-21 录象射流技术公司 螺线管保护电路
WO2013191267A1 (ja) * 2012-06-21 2013-12-27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制御装置
WO2015182294A1 (ja) * 2014-05-30 2015-12-03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燃料噴射装置の駆動装置
CN107851537A (zh) * 2015-07-23 2018-03-27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车载控制装置、车载控制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50550A (ja) * 1990-06-18 1992-02-19 Aisin Aw Co Ltd 自動変速機のソレノイド駆動回路
CA2123659C (en) * 1993-05-18 1996-12-24 Scott W. Braun Solenoid control circuitry
JP3801273B2 (ja) 1996-09-20 2006-07-26 カヤバ工業株式会社 電磁弁駆動回路
US5975057A (en) * 1998-04-02 1999-11-02 Motorola Inc. Fuel injector control circuit and system with boost and battery switching, and method therefor
JP2000114039A (ja) * 1998-09-29 2000-04-21 Denso Corp リニアソレノイド故障検出装置
JP2000293201A (ja) * 1999-04-08 2000-10-20 Nissan Motor Co Ltd 故障検出装置
JP2002324710A (ja) * 2000-12-28 2002-11-08 Komatsu Ltd 誘導負荷の異常判断装置および方法
JP2005158870A (ja) * 2003-11-21 2005-06-16 Fujitsu Ten Ltd 負荷制御装置
JP2007027465A (ja) * 2005-07-19 2007-02-01 Aisin Seiki Co Ltd リニアソレノイドの駆動回路
JP2010022915A (ja) 2008-07-17 2010-02-04 Kayaba Ind Co Ltd アクチュエータの駆動回路
JP6028379B2 (ja) * 2012-03-06 2016-11-16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ソレノイド制御装置
JP6254029B2 (ja) * 2014-03-27 2017-12-27 新電元工業株式会社 駆動制御装置及び故障検知方法
JP6539346B2 (ja) * 2015-06-30 2019-07-03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サスペンション装置
DE112016001924B4 (de) * 2015-07-08 2023-12-07 Aisin Corporation Treibervorrichtung
JP6663196B2 (ja) * 2015-09-30 2020-03-11 Kyb株式会社 サスペンション装置
JP2017144386A (ja) 2016-02-17 2017-08-24 水道機工株式会社 排泥装置及び排泥方法
JP6397536B1 (ja) * 2017-04-28 2018-09-26 Kyb株式会社 サスペンション装置およびサスペンション制御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283719A (ja) * 2008-05-22 2009-12-03 Fujitsu Ten Ltd 制御装置及び制御方法
CN103262186A (zh) * 2010-11-01 2013-08-21 录象射流技术公司 螺线管保护电路
JP2013159204A (ja) * 2012-02-03 2013-08-19 Kyb Co Ltd サスペンション装置
WO2013191267A1 (ja) * 2012-06-21 2013-12-27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制御装置
WO2015182294A1 (ja) * 2014-05-30 2015-12-03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燃料噴射装置の駆動装置
CN107851537A (zh) * 2015-07-23 2018-03-27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车载控制装置、车载控制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12018003803T5 (de) 2020-05-07
US20200023706A1 (en) 2020-01-23
JP2019029715A (ja) 2019-02-21
CN110914932A (zh) 2020-03-24
WO2019021849A1 (ja) 2019-01-31
US11203245B2 (en) 2021-12-21
JP6929155B2 (ja) 2021-09-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03973B2 (en) Suspension system
US9126495B2 (en) Electronic control unit for automobile
KR100843366B1 (ko) 부하구동장치
JP4902615B2 (ja) 半導体スイッチ
JP5776607B2 (ja) 誘導性負荷駆動装置
CN110914932B (zh) 驱动电路的异常诊断装置
WO2011019038A1 (ja) 負荷駆動制御装置及び負荷駆動制御方法
US9702937B2 (en) Contactor control system
KR102587391B1 (ko) 소비 장치의 안전한 제어
CN105083279B (zh) 电子稳定控制装置及该装置的马达续流电路故障检测方法
EP1420257B1 (en)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defects
US7295900B2 (en) Load drive apparatus with short circuit determination
JP2007027465A (ja) リニアソレノイドの駆動回路
KR102376575B1 (ko) 브레이크 구동 제어 회로와 그 고장 검출 방법
KR20210053757A (ko) 부하 적응형 스마트 액추에이터 드라이버 및 그것의 동작 방법
US11824528B2 (en) Load drive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of load drive device
KR100836789B1 (ko) 솔레노이드 밸브 구동 장치
JP7356511B2 (ja) 負荷駆動装置
WO2023026655A1 (ja) 負荷駆動装置
KR101194989B1 (ko) 솔레노이드 밸브의 전자제어장치
JP6929194B2 (ja) 電源制御装置
JPH11268599A (ja) 車両用制御装置
WO2013105365A1 (ja) 燃料噴射弁の駆動制御装置
KR20240076622A (ko) Mr 댐퍼의 고장 진단방법
JP3488057B2 (ja) 車両用電源供給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