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70145A - 具有箍紧构造的线缆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具有箍紧构造的线缆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70145A
CN110870145A CN201880045968.2A CN201880045968A CN110870145A CN 110870145 A CN110870145 A CN 110870145A CN 201880045968 A CN201880045968 A CN 201880045968A CN 110870145 A CN110870145 A CN 1108701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le
housing
main body
tightening
cable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4596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870145B (zh
Inventor
长沼健一
境泽直志
迫田有祐
茶村慎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rose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rose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rose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rose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8701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701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8701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701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91Specific features or arrangements of connection of shield to conductive members
    • H01R13/6592Specific features or arrangements of connection of shield to conductive members the conductive member being a shielded cable
    • H01R13/6593Specific features or arrangements of connection of shield to conductive members the conductive member being a shielded cable the shield being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81Shield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1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effected solely by twisting, wrapping, bending, crimping, or other permanent deformation
    • H01R4/18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effected solely by twisting, wrapping, bending, crimping, or other permanent deformation by crimping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nnections Effected By Soldering, Adhesion, Or Permanent Deform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在一方的外壳(60)的箍紧部(71)相对于线缆(5)被箍紧时,即便通过被夹入箍紧部(71)与线缆(5)之间的夹入部(43)而使得另一方的外壳(40)的主体(42)受到拉力的情况下,也能够减少另一方的外壳的主体(42)自身被拉动的危险,防止另一方的外壳(40)的变形、破坏。具备保持线缆(5)的一端的壳体(20)、以及具有覆盖壳体(20)的至少一部分的主体的第一外壳(60)和第二外壳(40)。第一外壳(60)具有相对于线缆(50)被箍紧的箍紧部(71)。第二外壳(40)具有以被夹入箍紧部(71)与线缆之间的状态通过箍紧部(71)而与线缆一起被箍紧的夹入部(43)。夹入部(43)和第二外壳的主体(42)经由至少在轴线方向可伸长的余长部(47)进行连接。

Description

具有箍紧构造的线缆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线缆连接器,进一步而言,涉及具有箍紧构造的线缆连接器。
背景技术
为了防止噪声,在用于移动电话、计算机、PDA等的高速传送用的线缆连接器设置有外壳。在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76960号公报)中,示出设置有这种外壳的线缆连接器的一个例子。该线缆连接器具备壳体和覆盖壳体的至少一部分且由金属板等形成的两个罩、即外壳和线缆固定部。
线缆固定部能够将线缆固定于接收侧固定部与按压侧固定部之间,接收侧固定部设置于一方的外壳,按压侧固定部设置于另一方的外壳。
在设置于一方的外壳的接收侧固定部设置有收容线缆的主体的线缆接受部和箍紧线缆的主体的箍紧部,并且通过在箍紧部与按压侧固定部之间,以夹入有配置于线缆的外周的线缆的外部导体的状态,对箍紧部进行箍紧,换言之,通过利用箍紧部朝向线缆接受部内的线缆的主体按压按压侧固定部,从而能够将箍紧部、按压侧固定部与线缆的外部导体电连接,并且箍紧线缆。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76960号公报
在专利文献1的结构中,在对箍紧部进行箍紧时,朝向线缆接受部内的线缆的主体按压按压侧固定部,按压侧固定部在线缆的主体一侧受到拉力,但其结果是,有可能通过按压侧固定部,使得另一方的外壳也受到拉力,例如,该外壳的主体也受到拉力,因该拉力,另一方的外壳变形,或者被破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这种现有技术中的问题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在一方的外壳的箍紧部相对于线缆被箍紧时,即便通过被夹入在箍紧部与线缆之间的夹入部而使得另一方的外壳的主体受到拉力的情况下,也能够减少另一方的外壳的主体自身被拉动的危险,能够防止另一方的外壳的变形、破坏。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线缆连接器具有如下特征,即,具备:壳体,其保持线缆的一端;第一外壳,其具有覆盖上述壳体的至少一部分的主体;以及第二外壳,其具有覆盖上述壳体的至少一部分的主体,上述第一外壳具有箍紧部,该箍紧部在上述线缆的轴线方向上位于从上述第一外壳的主体离开的位置,并相对于上述线缆被箍紧,上述第二外壳具有夹入部,该夹入部在上述线缆的轴线方向上位于从上述第二外壳的主体离开的位置,以被夹入上述箍紧部与上述线缆之间的状态,通过上述箍紧部而与上述线缆一起被箍紧,上述夹入部和上述第二外壳的上述主体经由至少在上述轴线方向上可伸长的余长部进行连接。
根据该方式的线缆连接器,通过设置有余长部,在箍紧部相对于线缆箍紧时,即便第二外壳的主体通过夹入部而受到拉力的情况下,也能通过余长部伸长,由此减少主体自身被拉动的危险,能够有效地防止第二外壳的变形、破坏。
在上述方式的线缆连接器中,可以形成为:上述夹入部从上述第二外壳的上述主体朝向上述第一外壳的上述箍紧部被支承为悬臂梁状。
另外,在上述方式的线缆连接器中,可以形成为:上述余长部具有弯曲部,该弯曲部至少包含沿上述轴线方向延伸的部分和沿上述线缆的径向延伸的部分。
通过包含上述部分,能够使余长部伸长。
并且,在上述方式的线缆连接器中,可以形成为:上述弯曲部还包含沿上述线缆的周向延伸的部分。
通过包含沿周向延伸的部分,能够使余长部的伸长方向与线缆的形状更加适合。
此外,在上述方式的线缆连接器中,可以形成为:上述第二外壳的主体具有对置配置的一对侧壁,在上述一对侧壁分别经由上述余长部而连接有上述夹入部。
另外,在上述方式的线缆连接器中,可以形成为:在上述侧壁设置有使上述一对侧壁的对置宽度缩窄的阶梯部。
通过设置阶梯部,能够不延长余长部的长度而使夹入部与箍紧部接近。
另外,优选在上述方式的线缆连接器中,在上述余长部相对于上述侧壁的根部附近设置有狭缝。
通过设置狭缝,能够使余长部更顺畅地伸长。
并且,优选在上述方式的线缆连接器中,上述箍紧部以在上述线缆的周向上与供上述线缆载置的线缆接受部的内表面连续的状态设置,上述夹入部的至少一部分在上述周向上配置于比上述线缆接受部与上述箍紧部的边界靠上述箍紧部的一侧。
根据该方式的线缆连接器,由于夹入部的至少一部分通过箍紧部直接被箍紧,所以能够通过夹入部与箍紧部的接触,更稳固地连接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能够更可靠地进行它们之间的物理性的连接以及电连接。
另外,优选在上述方式的线缆连接器中,上述第一外壳的主体的至少一部分的壁在上述余长部相对于上述第二外壳的主体的根部附近,位于比该根部接近上述箍紧部的一侧,在上述一部分的壁中的靠上述根部的附近设置有避免与上述余长部碰撞的切口。
通过设置有切口,在箍紧部相对于线缆被箍紧时,能够防止在根部附近第二外壳与第一外壳的壁碰撞。
另外,优选在上述方式的线缆连接器中,上述箍紧部具有在上述线缆接受部的上述周向上的两端分别延伸的两个箍紧片,上述夹入部的至少一部分在上述两个箍紧片啮合的部分以外的部分通过上述箍紧部被箍紧。
在箍紧片啮合的部分,因为箍紧力趋于变弱,所以通过在啮合部分以外的部分箍紧夹入部,能够通过夹入部与箍紧部的接触,更稳固地连接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更可靠地进行它们之间的物理性的连接以及电连接。
优选在上述方式的线缆连接器中,上述夹入部至少设置有两个,上述夹入部在上述线缆的径向剖面中以上述线缆接受部为中心大致左右对称地配置。
通过在这种位置设置夹入部,在箍紧部相对于线缆被箍紧时,即便在主体通过夹入部而受到拉力的情况下,也能左右均衡地分散拉力。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线缆连接器,在一方的外壳的箍紧部相对于线缆被箍紧时,即便通过被夹入在箍紧部与线缆之间的夹入部而使得另一方的外壳的主体受到拉力的情况下,也能够减少另一方的外壳的主体自身被拉动的危险,能够防止另一方的外壳的变形、破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线缆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且是表示从作为完成品的线缆连接器拆下第一罩以及第二罩之后的状态的图。
图2是表示从图1的状态进一步拆下第一外壳以及第二外壳而使壳体露出等的状态的图。
图3是将用于对箍紧部进行箍紧的夹具与箍紧部、夹入部的周边部件一起示出的简要后视图。
图4是第二外壳的后方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第一外壳的后方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6是表示组合有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的状态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7是表示组合有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8是表示组合有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的状态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以下,仅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理所当然,并非据此意图限定本发明。
图1、图2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线缆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图1尤其表示从作为完成品的线缆连接器拆下第一以及第二罩11A、11B而使第一以及第二外壳60、40露出的状态,图2表示从图1的状态进一步拆下第一以及第二外壳60、40而使壳体20露出并且使被内包于线缆4的细线线缆5露出的状态,即对线缆连接器进行箍紧之前的状态。
线缆连接器主要包含:树脂制的壳体20,其保持线缆4的一端,更详细而言,保持内包于线缆4的8根细线线缆5的一端;金属制的第一以及第二外壳60、40,它们覆盖该壳体20的外部;以及树脂制的第一以及第二罩11A、11B,它们覆盖上述第一以及第二外壳60、40的外部。
第一外壳60和第二外壳40均通过对金属薄板冲裁并将其折弯而形成。上述第一外壳60和第二外壳40以在它们之间夹入壳体20的方式相互组合。
第二外壳40主要包含主体42、朝向主体42的前侧即朝向与对象连接器(未图示)嵌合的一侧延伸的大致筒状的嵌合凸部41、以及设置于主体42的后侧的夹入部43a、43b。
嵌合凸部41在线缆连接器与对象连接器嵌合时被嵌入对象连接器的规定部分。通过嵌入,线缆连接器与对象连接器电连接。第一外壳60的一部分61a从设置于嵌合凸部41的侧面的窗41a露出。该露出部61a是弹性锁止片61的前端部分,在嵌合凸部41被嵌入对象连接器的规定部分时,可与对象连接器的规定部分弹性卡止。
主体42主要由对置配置的一对侧壁42a(42aA~42aC)、42b(42bA~42bC)以及上壁42c构成。侧壁42a、42b分别沿线缆4的轴线方向(图示箭头“γ”方向)延伸,分别设置有用于将第一外壳60的弹性锁止片61取出至外部的切口46。在线缆4的轴线方向“γ”上,在位于切口46的前侧的侧壁42a、42b的侧壁部分42aA、42bA,设置有接触片44。接触片44用于与第一外壳60的规定部分(侧壁62a、62b)导通接触来强化第一外壳60与第二外壳40的电连接。另一方面,在线缆4的轴线方向“γ”上,在位于切口46的后侧的侧壁42a、42b的侧壁部分42aB、42bB,设置有与第一外壳60的规定部分(卡止孔65)卡止的卡止片45。
在位于比卡止片45靠后方的位置的侧壁部分42aC、42bC,以在线缆4的轴线方向“γ”上从主体42离开的状态定位有一对夹入部43a、43b。夹入部43a、43b和线缆4一起,更详细而言,和线缆4的外覆4a、线缆4的内部的外部导体(编组)等一起,通过第一外壳60的规定部分(线缆固定部70)而被箍紧。通过设置有这种夹入部43a、43b,能够更加强化第一外壳60与第二外壳40的机械性的连接,并且能够使第一外壳60与第二外壳40、线缆4的外部导体电连接。
第一外壳60主要包含主体62、朝向主体62的前侧延伸的弹性锁止片61以及设置于主体62的后侧的线缆固定部70。
主体62主要由一对侧壁62a、62b和底壁62c构成。在一对侧壁62a、62b各自的上缘连结有弹性锁止片61的一端61b。在连结部61b的后侧设置有供第二外壳40的卡止片45卡止的卡止孔65。
线缆固定部70包含供线缆4载置的线缆接受部73和对线缆4进行箍紧的箍紧部71。
线缆接受部73在径向剖面“α-β”中呈大致半圆状,其内表面73a配合线缆4的外表面形状而呈圆弧状。线缆接受部73的内表面73a的一部分73b朝向内侧突出,通过与线缆4更接近,能够以更强的力箍紧线缆4。
箍紧部71在线缆4的轴线方向“γ”上位于从主体62离开的位置,以通过连结部63与主体62连结的状态设置。箍紧部71以与线缆接受部73的内表面73a在线缆4的周向(图示箭头“K”方向)上连续的状态设置,包含在周向“K”的两端分别延伸的箍紧片71a、71b。通过上述箍紧片71a、71b和线缆接受部73,在箍紧部71被箍紧之前,如图2所示,线缆固定部70呈大致U字,在箍紧部71被箍紧之后,如图1所示,线缆固定部70呈大致圆状。
壳体20主要包含主体21和朝向主体21的前端延伸的嵌合突出部22。
嵌合突出部22通过第一外壳60的嵌合凸部41覆盖。在嵌合突出部22的内部排列有多个接头2,各接头2与内包于线缆4的细线线缆5分别连接。细线线缆5也可以通过端子保持部30保持。通过使细线线缆5的一端侧插通于设置于端子保持部30的后方的插通孔31,能够将细线线缆5的一端侧固定于端子保持体30。此时,端子保持部30成为主体21的一部分。
在主体21设置有收容端子保持部30的收容空间23,主体21通过组合收容于收容空间23的端子保持部30而整体呈大致矩形。为了将端子支承体30固定于主体21,在端子支承体30设置有卡止凸部32,与此对应,在主体21分别设置有卡止孔25。此外,不一定需要设置端子保持部30,也可以不利用端子保持体30,而将细线线缆5直接支承于主体21。
在第一外壳60和第二外壳40安装于主体21时,主体21的侧面21a、21b被第一外壳60的主体62的侧壁62a、62b覆盖,并且上述侧壁62a、62b被第二外壳40的主体42的侧壁42a(42aA~42aC)、42b(42bA~42bC)覆盖。另一方面,主体21的上部21c被第一外壳60的主体42的上壁42c覆盖,主体21的底部21d被第一外壳60的主体62的底壁62b覆盖。
除嵌合凸部41之外,第一外壳60以及第二外壳40的周围通过罩11A、11B覆盖。在罩11A设置有多个设置脚14A、15A,与此对应,在罩11B设置有多个设置用凹陷14B、15B。相同地,在罩11B设置有多个设置脚16B、17B,与此对应,在罩11A设置有多个设置用凹陷(未图示)。在罩11A、11B的后部分别形成有导出线缆4的半圆状的开口部13A、13B。在组合有罩11A和罩11B时,开口部13A、13B与线缆4的径向剖面相同地成为圆形。
参照图3至图8说明设置于第一外壳60的箍紧部71与设置于第二外壳40的夹入部43的关系。
图3是将用于对箍紧部71进行箍紧的夹具和箍紧部71、夹入部43的周边部件一起示出的简要后视图,图4是第二外壳40的后方的局部放大图,图5是第一外壳60的后方的局部放大立体图。图6至图8表示组合有第一外壳60和第二外壳40的状态,进一步说,分别表示即将箍紧箍紧部71之前的状态的局部放大立体图、侧视图以及俯视图。
如图3所示,对于夹具,例如包含支承线缆接受部73的底侧的夹具7a以及从上方被朝向箍紧部71的箍紧片71a、71b按压的夹具7b。夹具7b配合线缆4的外表面形状而具有圆弧状的内壁7c。
在对箍紧部71进行箍紧时,夹入部43a、43b处于被夹入箍紧部71与线缆4之间的状态。其结果是,能够坚固地连接第一外壳60和第二外壳40,并且通过箍紧部71与夹入部43a、43b的导通接触而将第二外壳40与第一外壳60电连接。
另外,在对箍紧部71进行箍紧时,线缆4的外部导体(编组)4b处于从线缆4的内部取出而沿着线缆4的外覆4a的状态。其结果是,能够通过夹入部43和外部导体4b将第二外壳40电连接,并且能够通过第一外壳60与第二外壳40的连接,第一外壳60也与外部导体4b电连接。即,外部导体4b、第一外壳60以及第二外壳40电连接。
一对夹入部43a、43b分别从第二外壳40的主体42朝向第一外壳60的箍紧部71被支承为悬臂梁状。夹入部43a、43b例如也可以经由余长部47A、47B与构成主体42的侧壁42a(42aA~42aC)、42b(42bA~42bC)分别连接。
余长部47A、47B能够至少在线缆4的轴线方向“γ”上伸长。例如,如图所示,也可以设置手风琴状的弯曲部。弯曲部能够通过折弯金属板而容易且廉价地制造。对于弯曲部,至少包含沿轴线方向“γ”延伸的部分47a、47c、和沿线缆4的径向(图1、图3、图8等所示的箭头“m”方向)延伸的部分47b。其中,包含沿轴线方向“γ”延伸的部分和沿线缆4的径向“m”延伸的部分即可,而无需分别设置各个部分。例如,包含沿轴线方向“γ”延伸且沿线缆4的径向“m”延伸的部分即可。通过包含上述部分,相比朝向箍紧部71直接延伸的情况,能够延长余长部47的长度,即,能够伸长余长部。
优选余长部47还包含沿线缆4的周向“K”延伸的部分47d。通过包含沿周向延伸的部分47d,能够使余长部47的伸长方向与线缆4的形状更加适合。其中,包含沿线缆4的周向“K”延伸的部分即可,而无需分别设置各个部分。例如,也可以包含沿轴线方向“γ”延伸、且沿线缆4的径向“m”延伸、还沿线缆4的周向“K”延伸的部分。另外,也可以仅包含沿轴线方向“γ”延伸且沿线缆4的径向“m”延伸的部分、以及沿线缆4的周向“K”延伸的部分。除此之外,还能够进行各种组合。
为了不增长余长部47A、47B的长度而使夹入部43a、43b与箍紧部71接近,也可以在侧壁42a、42b设置阶梯部49(49A、49B)。例如,也可以将阶梯部49A设置于侧壁42a的侧壁部分42aB与侧壁部分42aC之间,将阶梯部49B设置于侧壁42b的侧壁部分42bB与侧壁部分42bC之间。通过设置阶梯部49,能够缩窄侧壁42a与侧壁42b之间的对置的宽度,使余长部47A、47B与箍紧部71接近。
另外,也可以在余长部47A、47B相对于侧壁部分42aC、42bC的根部47a附近设置狭缝48。通过设置狭缝,能够使余长部47A、47B更顺畅地伸长。
在对箍紧部71进行箍紧时,夹入部43成为被夹入箍紧部71与线缆4之间的状态,利用箍紧部71将夹入部43和线缆4等一起箍紧,但其结果是,第二外壳40的主体42有可能通过夹入部43而在γ方向上受到拉力。在拉力较大或者拉动距离较大的情况下,有可能产生第二外壳40的侧壁42a、42b的变形,在最坏的情况下,则受到破坏。通过设置有曲柄状的余长部47,另外设置有阶梯部49,能够减轻这种危险。根据本结构,在夹入部43a、43b被拉动的情况下,由于主体42自身未被拉动,而余长部47A、47B伸长,所以能够有效地防止第二外壳40的变形、破坏。
在余长部47A、47B如上述那样伸长的情况下,在余长部47A、47B相对于主体42的根部47a附近,余长部47A、47B有可能与位于比余长部47A、47B靠内侧的第一外壳60的主体62的侧壁62a碰撞,使得第一外壳60变形。另外,因余长部47A、47B的47a与主体62的侧壁62a碰撞,余长部47A、47B的伸长有可能受到妨碍。为了防止上述情况,优选在位于比根部47a接近箍紧部71的一侧的第一外壳60的侧壁62a中的根部47a附近设置切口64。通过设置切口64,能够有效地防止余长部47A、47B与第一外壳60的碰撞。
优选在通过箍紧部71箍紧夹入部43a、43b时,夹入部43a、43b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在周向“K”上比线缆接受部73与箍紧部71的边界73d靠箍紧部71的一侧。此时,由于夹入部43a、43b的至少一部分通过箍紧部71直接被箍紧,所以能够通过夹入部43a、43b与箍紧部71的接触,更稳固地连接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能够更可靠地进行它们之间的物理上的连接以及电连接。
另外,优选在通过箍紧部71箍紧夹入部43a、43b时,夹入部43a、43b的至少一部分在两个箍紧片71a、71b啮合的部分74(参照图1)以外的部分被箍紧。因为在箍紧片71a、71b啮合的部分,箍紧力通常趋于变弱。
夹入部43a、43b的数量不特别限定,优选至少设置两个。如图3、图6示出的那样,通过将上述两个夹入部43a、43b在线缆4的径向剖面“α-β”中以线缆接受部73为中心大致左右对称地配置,由此在箍紧部71相对于线缆4被箍紧时,即便主体42通过夹入部43而受到拉力的情况下,也能左右均衡地分散拉力。另外,通过大致左右对称地配置夹入部43a、43b,经由夹入部43a、43b的外部导体4b与壳体60、40的电流良好,能够提高电气特性。
以上说明涉及优选实施方式,应理解为简单地代表物品。参照上述教导能够认识到,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不同实施方式的变形以及修正是显而易见的。因此,能够在不脱离于所附权利要求书中说明的物品以及方法的精神,实现例示的实施方式以及代替的实施方式。
附图标记说明:
4…线缆;11A…罩;11B…罩;20…壳体;21…主体部;30…端子保持部;40…第二外壳;42…主体;43…夹入部;47…余长部;47a…根部;46…切口;60…第一外壳;62…主体;70…线缆固定部;71…箍紧部;71a…箍紧片;71b…箍紧片。

Claims (11)

1.一种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具备:
壳体,其保持线缆的一端;
第一外壳,其具有覆盖所述壳体的至少一部分的主体;以及
第二外壳,其具有覆盖所述壳体的至少一部分的主体,
所述第一外壳具有箍紧部,该箍紧部在所述线缆的轴线方向上位于从所述第一外壳的主体离开的位置,并相对于所述线缆被箍紧,
所述第二外壳具有夹入部,该夹入部在所述线缆的轴线方向上位于从所述第二外壳的主体离开的位置,以被夹入所述箍紧部与所述线缆之间的状态,通过所述箍紧部而与所述线缆一起被箍紧,
所述夹入部和所述第二外壳的所述主体经由至少在所述轴线方向上可伸长的余长部进行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入部从所述第二外壳的所述主体朝向所述第一外壳的所述箍紧部被支承为悬臂梁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余长部具有弯曲部,该弯曲部至少包含沿所述轴线方向延伸的部分和沿所述线缆的径向延伸的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弯曲部还包含沿所述线缆的周向延伸的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外壳的主体具有对置配置的一对侧壁,
在所述一对侧壁分别经由所述余长部而连接有所述夹入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侧壁设置有使所述一对侧壁的对置宽度缩窄的阶梯部。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余长部相对于所述侧壁的根部附近设置有狭缝。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箍紧部以在所述线缆的周向上与供所述线缆载置的线缆接受部的内表面连续的状态设置,
所述夹入部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周向上配置于比所述线缆接受部与所述箍紧部的边界靠所述箍紧部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外壳的主体的至少一部分的壁在所述余长部相对于所述第二外壳的主体的根部附近,位于比该根部接近所述箍紧部的一侧,
在所述一部分的壁中的靠所述根部的附近设置有避免与所述余长部碰撞的切口。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箍紧部具有在所述线缆接受部的所述周向上的两端分别延伸的两个箍紧片,
所述夹入部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两个箍紧片啮合的部分以外的部分通过所述箍紧部被箍紧。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入部至少设置有两个,所述夹入部在所述线缆的径向剖面中以所述线缆接受部为中心大致左右对称地配置。
CN201880045968.2A 2017-07-12 2018-05-25 具有箍紧构造的线缆连接器 Active CN11087014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35891 2017-07-12
JP2017135891A JP6961409B2 (ja) 2017-07-12 2017-07-12 かしめ構造を有するケーブルコネクタ
PCT/JP2018/020108 WO2019012816A1 (ja) 2017-07-12 2018-05-25 かしめ構造を有するケーブルコネク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70145A true CN110870145A (zh) 2020-03-06
CN110870145B CN110870145B (zh) 2021-09-28

Family

ID=650016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45968.2A Active CN110870145B (zh) 2017-07-12 2018-05-25 具有箍紧构造的线缆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971862B2 (zh)
EP (1) EP3654458A4 (zh)
JP (1) JP6961409B2 (zh)
CN (1) CN110870145B (zh)
WO (1) WO2019012816A1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315968A (ja) * 1988-03-07 1989-12-20 Hirose Electric Co Ltd 電気コネクタ
CN1092562A (zh) * 1993-01-26 1994-09-21 惠特克公司 连接器用的两件罩壳
US5725395A (en) * 1996-08-12 1998-03-10 Lee; Su-Lan Yang Universal serial bus connector
CN101183758A (zh) * 2006-10-17 2008-05-21 广濑电机株式会社 电连接器
JP2009193879A (ja) * 2008-02-15 2009-08-27 Yazaki Corp 圧着端子、及びこの圧着端子を用いた圧着構造
JP2010176960A (ja) * 2009-01-28 2010-08-12 Fujikura Ltd 電気コネクタ
US20150162692A1 (en) * 2013-12-10 2015-06-11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Electrical connection system
CN105470700A (zh) * 2014-09-30 2016-04-06 星电株式会社 连接器
JP2017098079A (ja) * 2015-11-24 2017-06-01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シールド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付きシールドケーブル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02459Y2 (ja) 1992-09-21 1996-06-26 エス・ディ・ケイ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315968A (ja) * 1988-03-07 1989-12-20 Hirose Electric Co Ltd 電気コネクタ
CN1092562A (zh) * 1993-01-26 1994-09-21 惠特克公司 连接器用的两件罩壳
US5725395A (en) * 1996-08-12 1998-03-10 Lee; Su-Lan Yang Universal serial bus connector
CN101183758A (zh) * 2006-10-17 2008-05-21 广濑电机株式会社 电连接器
JP2009193879A (ja) * 2008-02-15 2009-08-27 Yazaki Corp 圧着端子、及びこの圧着端子を用いた圧着構造
JP2010176960A (ja) * 2009-01-28 2010-08-12 Fujikura Ltd 電気コネクタ
US20150162692A1 (en) * 2013-12-10 2015-06-11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Electrical connection system
CN105470700A (zh) * 2014-09-30 2016-04-06 星电株式会社 连接器
JP2017098079A (ja) * 2015-11-24 2017-06-01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シールド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付きシールドケーブル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00287330A1 (en) 2020-09-10
US10971862B2 (en) 2021-04-06
JP2019021397A (ja) 2019-02-07
EP3654458A4 (en) 2021-04-07
JP6961409B2 (ja) 2021-11-05
WO2019012816A1 (ja) 2019-01-17
CN110870145B (zh) 2021-09-28
EP3654458A1 (en) 2020-05-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860557B2 (ja) シールドされた電気ケーブルのための丸型差込みコネクタ
KR101653437B1 (ko) 동축 커넥터 및 그 조립방법
EP2037544A2 (en) Electric connector assembly kit and sheilded cable harness
JPH0636825A (ja) 電気コネクタのケーブル固定構造
JP5074316B2 (ja) 電気コネクタ組立キット及びシールドケーブルハーネス
WO2017090683A1 (ja) シールド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付きシールドケーブル
JP2018041650A (ja) 電気コネクタ
US10367275B2 (en) Coaxial cable connector, carrier-equipped coaxial cable connector,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coaxial cable connector
CN110870145B (zh) 具有箍紧构造的线缆连接器
CN110892590B (zh) 用于大电流应用的电插塞触头和用于大电流应用的插塞连接器系统
JP4895715B2 (ja) 編組シールド被覆電線の保持装置
CN113517576B (zh) 连接器
JP2003516616A (ja) シールドされたハウジングおよびシールドされた電線
KR20100006015A (ko) 동축케이블용 플러그 커넥터 및 그 조립방법
JP2001110466A (ja) 圧接コネクタ
JP6013130B2 (ja) 圧接コネクタ及び端子装着方法
US7476129B2 (en) Cable connector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 such a connector
KR102565512B1 (ko) 동축 케이블 커넥터, 캐리어가 부착된 동축 케이블 커넥터 및 동축 케이블 커넥터의 제조 방법
JP2002298970A (ja) ケーブル及びシールドケーブルの端末保持構造
JP2020107570A5 (zh)
JP2009129866A (ja) 突き当てシールドコネクタ組立キット及びシールドケーブルハーネス
JPH11329521A (ja) 接続端子の電線保持構造
JP2008021548A (ja) 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JP3226508B2 (ja) コネクタ
JP2023171105A (ja) 端子付き電線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Kanagawa Prefecture, Japan

Applicant after: Hirose Electric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Applicant before: Hirose Electric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