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56862A - 一种基于二次切开的连续落料工艺及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二次切开的连续落料工艺及模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856862A CN110856862A CN201810973381.XA CN201810973381A CN110856862A CN 110856862 A CN110856862 A CN 110856862A CN 201810973381 A CN201810973381 A CN 201810973381A CN 110856862 A CN110856862 A CN 11085686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utting
- plates
- die
- blanking process
-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28/00—Shaping by press-cutting; Perforating
- B21D28/02—Punching blanks or articles with or without obtaining scrap; Notching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28/00—Shaping by press-cutting; Perforating
- B21D28/02—Punching blanks or articles with or without obtaining scrap; Notching
- B21D28/14—D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unching Or Pierc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二次切开的连续落料工艺及模具,首先根据零件板料的外形,先对连续落料工艺进行落料工艺排样,使得板料与板料之间连续设置,然后按连续落料工艺切边,只留下板料之间0mm距离及附近部份、板料与板料间连料带,再然后对板料之间0mm距离及附近处进行一侧切开,再然后对板料之间0mm距离及附近处进行另一侧切开同时可以把板料与板料间的连料带切断。本发明利用二次切开工艺代替一次切断工艺来消除和减小板料之间的废料,提高材料利用率,从而降低产品的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连续模冲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二次切开的连续落料工艺及模具。
背景技术
连续落料工艺:利用连续模,又称级进模,跳步模,对卷料进行连续落料生产,连续模落料是工序集中的工艺方法,可使切边、切口、切槽、冲孔、切断等多种工序在一副模具上完成。这就为高速自动落料提供了有利条件,由此可见,连续落料模是一种工位多、效率高的落料模具。由于多种工序都在一个模具上,所以连续模的件通常长,长度比宽度大很多,宽度方向做为级进模的步进方向,所以步进方向的废料对于材料利用率和影响很大。
目前通常连续落料模板料与板料之间通常要有10mm左右的材料作为切断两板件之间的废料,这是因为要保证模具凸模强度所需要的最小厚度,如果再小模具凸模就会崩裂。
已公开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CN201410657465.4,专利名称:链条零件的连续模二次冲裁工艺,申请日:20141119,本发明涉及一种既能提高光亮带质量和断面质量,又能延长模具使用寿命,同时又能实现零间隙冲裁的链条零件的连续模二次冲裁工艺,打印商标;冲孔;挤孔;导正,使得定位精确;第一次冲头对生料进行冲裁,形成工艺切口;落料;第二次冲头进行第二次冲裁,完成冲裁得到零件;第一次冲裁时留一定余量且形成工艺切口,落料时不完全落料,第二次冲裁时保证外圆光亮带。优点:一是不会导致零件撕裂带产生,光亮带好;二是避免了微裂纹产生,热处理后零件机械性能较好,能满足现阶段客户对链条性能的要求,能够制造出性能具佳的链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二次切开的连续落料工艺及模具,利用二次切开工艺代替一次切断工艺来消除和减小板料之间的废料工艺,涵盖了钢、铝、镁等金属板材,以及金属板材与高分子材料组合而成的复合板材的续继落料,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基于二次切开的连续落料工艺及模具,首先根据零件板料的外形,先对连续落料工艺进行落料工艺排样,使得板料与板料之间连续设置,然后按连续落料工艺切边,只留下板料之间0mm距离及附近部份、板料与板料间连料带,再然后对板料之间0mm距离及附近处进行一侧切开,再然后对板料之间0mm距离及附近处进行另一侧切开同时可以把板料与板料间的连料带切断。
优选的,连续落料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卷料通过设备中的开卷机开卷,并进入模具;
S2:切除板料的一部份边线,进行修边操作;
S3:对板料0mm距离处及附近处进行一侧切开;
S4:对板料0mm距离处及附近处进行另一侧切开同时切断连料带;
S5:得到所需要的最终板料。
优选的,板料与板料之间的最近的距离为0mm。
优选的,经过步骤S2、S3、S4产生的废料通过斜向的滑板滑出。
优选的,远离冲切端的卷料上方设置有压料1,所述在被冲切的卷料上方设置有冲头,所述压料与冲模之间存在间隙。
优选的,废料的宽度为0-9mm。
一种基于二次切开的连续落料,包括上模2和下模3,所述上模 2和下模3啮合设置,所述上模2靠近下模3的一侧沿着卷料前进方向依次设置修边冲头4、一次切开冲头5、二次切开冲头6。
工作原理为,首先是原材料卷被开卷机展平,然后从左向右进入模具,再然后产品从模具右边出来,在进模具到出模具过程中:原材料依次被修边,第一次切开,第二次分开,产品出模具。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连续落料代替通常连续落料,节省了原材料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关于二次切开的连续落料工艺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关于连续模落料切开一侧边模具细节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中关于连续模落料切开另一侧边模具细节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中关于二次切开的连续落料模具整体结构图;
图5为通常连续模落料工艺示意图;
图6为通常连续模切断模具细节结构图;
图中,
1、压料;2、上模;3、下模;4、修边冲头;5、一次切开冲头;6、二次切开冲头;A、通常连续模相邻板料之间切除的废料。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可知,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板料二次切开实现落料的工艺,并给出了连续落料模具的基本结构。基于单边逐次切除的思路,采用左右二次切除,实现最小化板料切除废料的情况。
本发明包括有:首先根据零件板料的外形,先对连续落料工艺进行落料工艺排样,使得板料与板料之间连续设置,然后按连续落料工艺切边,只留下板料之间0mm距离及附近部份、板料与板料间连料带,再然后对板料之间0mm距离及附近处进行一侧切开,再然后对板料之间0mm距离及附近处进行另一侧切开同时可以把板料与板料间的连料带切断。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二次切开工艺,可以保证模具凸模强度下,消除或减少产品之间废料尺寸。通常一次切断工艺是对板料之间的废料同时切开,由于模具凸模两侧都是冲切的刃口,所以模具凸模的宽度与板料间的废料宽度是一样的,为保证凸模的强度,所以板料间的废料宽度最小要有10mm左右。二次切开工艺是分成两工序对板料之间的废料不同时切开;在第一工序先切开废料其中一侧,在第二工序切开废料的另一侧,由于模具凸模只有一侧是冲切的刃口,所以模具凸模不是冲切刃口的另侧可以做无限加宽,模具凸模的宽度和强度与板料之间废料宽度无关。
如图2-3所示,在本实施中优选的,连续落料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卷料通过设备中的开卷机开卷,并进入模具;
S2:切除板料的一部份边线,进行修边操作;
S3:对板料0mm距离处及附近处进行一侧切开;
S4:对板料0mm距离处及附近处进行另一侧切开同时切断连料带;
S5:得到所需要的最终板料。
在使用中,通过落料模具的进料端与送料机构连接,能够实现同步协同控制,从而实现板料落料过程的协同控制。
如图所示,卷料机构能够实现料片的不断进给(S1),通过修边机构在保证多处平稳压料的基础上实现切边(S2),再通过左右二次落料实现板料间的分离(S3、S4),最后废料通过斜向的滑板利用自重来滑出(S5)。
在本实施中优选的,板料与板料之间的最近的距离为0mm。
采用本发明,其中,基于左右两次切开落料的设计,克服了一次落料受制于刃口强度和刚性的难题,实现板料切除的最小化,同时极大降低了模具调试和修模的难度;可以将板料与板料之间的排版达到无缝隙的处理,而无多余材料的浪费,缩短了材料的用量,降低了成本。
在本实施中优选的,经过步骤S2、S3、S4产生的废料通过斜向的滑板滑出。
废料利用自身自重滑出,而不会残留在模具上,解决了落料难的问题。
在本实施中优选的,远离冲切端的卷料上方设置有压料1,所述在被冲切的卷料上方设置有冲头,所述压料与冲模之间存在间隙。
设置上述结构,采用压料1紧紧压住卷料,避免被冲头带跑,提高冲切精度。
在本实施中优选的,废料的宽度为0-9mm。
由于采用了本发明的结构,相邻两个板料之间的废料宽度低于 9mm,在实际使用中,可以达到无废料的结果。
一种基于二次切开的连续落料,包括上模2和下模3,所述上模 2和下模3啮合设置,所述上模2靠近下模3的一侧沿着卷料前进方向依次设置修边冲头4、一次切开冲头5、二次切开冲头6。
如图5-6所示,相比传统的一次切开落料模具,提高了板料的利用率,传统的落料分离模具,由左压料芯、右压料芯和中间刀口三部分组成,受限于刀块的强度和刚性,落料分离尺寸一般都要大于10mm,如点A所示,造成板料落料废料的浪费。而采用如图4所示的本发明专利的模具,采用左右两次切开的办法,模具结构仅仅包括中间压料芯、下模刀口;由于采用单边冲裁的结构,能够将板料切除量降为最小,提高了板料的利用率。
本专利申请二次切开的连续落料代替通常连续落料,节省了原材料成本,使用过程中,具体数据如下:以卷宽1500mm、厚度1.5mm、原材料为钢、原材料成本8元/Kg、产量为100万件,每个件减少的废料重量为0.176Kg,每个件节省的费用为1.408元,整个生命周期节省140.8万元。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专利申请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专利申请。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专利申请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专利申请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专利请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7)
1.一种基于二次切开的连续落料工艺,其特征在于,首先根据零件板料的外形,先对连续落料工艺进行落料工艺排样,使得板料与板料之间连续设置,然后按连续落料工艺切边,只留下板料之间0mm距离及附近部份、板料与板料间连料带,再然后对板料之间0mm距离及附近处进行一侧切开,再然后对板料之间0mm距离及附近处进行另一侧切开同时可以把板料与板料间的连料带切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二次切开的连续落料工艺及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落料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卷料通过设备中的开卷机开卷,并进入模具;
S2:切除板料的一部份边线,进行修边操作;
S3:对板料0mm距离处及附近处进行一侧切开;
S4:对板料0mm距离处及附近处进行另一侧切开同时切断连料带;
S5:得到所需要的最终板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二次切开的连续落料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料与板料之间的最近的距离为0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二次切开的连续落料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经过步骤S2、S3、S4产生的废料通过斜向的滑板滑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二次切开的连续落料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离冲切端的卷料上方设置有压料(1),所述在被冲切的卷料上方设置有冲头,所述压料与冲模之间存在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二次切开的连续落料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料的宽度为0-9mm。
7.一种基于二次切开的连续落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2)和下模(3),所述上模(2)和下模(3)啮合设置,所述上模(2)靠近下模(3)的一侧沿着卷料前进方向依次设置修边冲头(4)、一次切开冲头(5)、二次切开冲头(6)。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973381.XA CN110856862B (zh) | 2018-08-24 | 2018-08-24 | 一种基于二次切开的连续落料工艺及模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973381.XA CN110856862B (zh) | 2018-08-24 | 2018-08-24 | 一种基于二次切开的连续落料工艺及模具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856862A true CN110856862A (zh) | 2020-03-03 |
CN110856862B CN110856862B (zh) | 2021-05-28 |
Family
ID=696355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973381.XA Active CN110856862B (zh) | 2018-08-24 | 2018-08-24 | 一种基于二次切开的连续落料工艺及模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856862B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580244A (zh) * | 2020-12-28 | 2021-03-30 | 天津市津兆机电开发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cae技术的拉伸件级进模少废料排样方法 |
CN112845844A (zh) * | 2020-12-31 | 2021-05-28 | 湖南徕木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屏蔽罩的撕开拉伸式制备方法 |
CN115091134A (zh) * | 2022-07-06 | 2022-09-23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开卷落料模及落料工艺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5949616U (zh) * | 2016-08-29 | 2017-02-15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开卷落料模具 |
DE102016002538A1 (de) * | 2016-02-24 | 2017-08-24 | Atf Auer Teilefertigung Gmbh | Verfahren und Werkzeug zur Herstellung von Blechteilen für Getriebesynchronisation |
CN206747407U (zh) * | 2017-06-05 | 2017-12-15 | 无锡万华机械有限公司 | 汽车加强板总成连续模 |
CN108097784A (zh) * | 2017-12-18 | 2018-06-01 | 无锡曙光模具有限公司 | 一种壳体件的连续落料模具 |
CN108356144A (zh) * | 2018-05-11 | 2018-08-03 | 苏州明远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安全气囊基板生产的冲压方法及模具 |
-
2018
- 2018-08-24 CN CN201810973381.XA patent/CN110856862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2016002538A1 (de) * | 2016-02-24 | 2017-08-24 | Atf Auer Teilefertigung Gmbh | Verfahren und Werkzeug zur Herstellung von Blechteilen für Getriebesynchronisation |
CN205949616U (zh) * | 2016-08-29 | 2017-02-15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开卷落料模具 |
CN206747407U (zh) * | 2017-06-05 | 2017-12-15 | 无锡万华机械有限公司 | 汽车加强板总成连续模 |
CN108097784A (zh) * | 2017-12-18 | 2018-06-01 | 无锡曙光模具有限公司 | 一种壳体件的连续落料模具 |
CN108356144A (zh) * | 2018-05-11 | 2018-08-03 | 苏州明远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安全气囊基板生产的冲压方法及模具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580244A (zh) * | 2020-12-28 | 2021-03-30 | 天津市津兆机电开发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cae技术的拉伸件级进模少废料排样方法 |
CN112845844A (zh) * | 2020-12-31 | 2021-05-28 | 湖南徕木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屏蔽罩的撕开拉伸式制备方法 |
CN112845844B (zh) * | 2020-12-31 | 2022-06-28 | 湖南徕木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屏蔽罩的撕开拉伸式制备方法 |
CN115091134A (zh) * | 2022-07-06 | 2022-09-23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开卷落料模及落料工艺 |
CN115091134B (zh) * | 2022-07-06 | 2023-12-22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开卷落料模及落料工艺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856862B (zh) | 2021-05-2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856862B (zh) | 一种基于二次切开的连续落料工艺及模具 | |
CN203887058U (zh) | 修切、翻边整形模具 | |
CN104259377A (zh) | 链条、链条过渡链板以及链条过渡链板集成自动冲压成型工艺 | |
CN101288931A (zh) | 成型冲切模具的零间隙刀口制作方法 | |
US6957486B2 (en) | Device and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of gasket layers | |
US2378041A (en) | Process of forming can-end blanks | |
JP2005021911A (ja) | ローラチェーン用リンクプレー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CN104438591B (zh) | 链条,k型附板和链板及其组合自动冲压成形工艺 | |
CN104249108A (zh) | 一种厚料冲裁防毛刺设备 | |
CN108942117B (zh) | 一种u型铝材l型折角加工工艺 | |
CN205255154U (zh) | 一种带有侧刀的排废刀模 | |
CN109047334B (zh) | 用于热态板带纵向分条的生产方法及应用 | |
CN204892703U (zh) | 一种用于连续模切边与90度折弯同步完成的冲压模具 | |
CN110814407A (zh) | 一种龙门式多段剪切机 | |
CN102189384B (zh) | 冷弯b型钢的生产方法 | |
CN211248516U (zh) | 一种龙门式多段剪切机 | |
CN204448927U (zh) | 连续送料挤压成型机构 | |
CN208527859U (zh) | 纵梁下板修边冲孔模 | |
CN110586757A (zh) | 一种双层卷制衬套及其加工工艺 | |
CN202817095U (zh) | 一种镜像切片装置 | |
CN206632192U (zh) | 一种预冲刀头及冲裁装置和料片 | |
CN201446191U (zh) | 一种盒子板的制造装置 | |
CN103752721A (zh) | 一种金属工艺件的加工工艺及其加工设备 | |
CN101596676B (zh) | 一种盒子板的制造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 |
CN210412158U (zh) | 一种无膜冲压美工刀刀壳模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