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30669A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处理系统、记录介质及图像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处理系统、记录介质及图像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30669A
CN110830669A CN201910623776.1A CN201910623776A CN110830669A CN 110830669 A CN110830669 A CN 110830669A CN 201910623776 A CN201910623776 A CN 201910623776A CN 110830669 A CN110830669 A CN 1108306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visible
invisible
processing apparatus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2377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桥本步
中泽政元
渡边将史
伊藤昌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co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ico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coh Co Ltd filed Critical Rico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8306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3066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40Picture signal circuits
    • H04N1/40056Circuits for driving or energising particular reading heads or original illumination mea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838Preventing unauthorised reproduction
    • H04N1/00856Preventive measures
    • H04N1/00864Modifying the reproduction, e.g. outputting a modified copy of a scanned original
    • H04N1/00867Modifying the reproduction, e.g. outputting a modified copy of a scanned original with additional data, e.g. by adding a warning message
    • H04N1/0087Modifying the reproduction, e.g. outputting a modified copy of a scanned original with additional data, e.g. by adding a warning message with hidden additional data, e.g. data invisible to the human ey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127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 H04N1/00326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with a data reading, recognizing or recording apparatus, e.g. with a bar-code apparatu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32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 H04N1/32101Display, printing, storage or 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information, e.g. ID code, date and time or title
    • H04N1/32128Display, printing, storage or 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information, e.g. ID code, date and time or title attached to the image data, e.g. file header, transmitted message header, information on the same page or in the same computer file as the ima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40Picture signal circuits
    • H04N1/40093Modification of content of picture, e.g. retouch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46Colour picture communication systems
    • H04N1/56Processing of colour picture signals
    • H04N1/60Colour correction or control
    • H04N1/6072Colour correction or control adapting to different types of images, e.g. characters, graphs, black and white image por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1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for generating image signals from different wavelengths
    • H04N23/11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for generating image signals from different wavelengths for generating image signals from visible and infrared light wavelength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mage Processing (AREA)
  • Facsimile Scanning Arrangements (AREA)
  • Editing Of Facsimile Originals (AREA)
  • Facsimile Image Signal Circu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将不可见图像恢复到与可见图像同等的图像质量,并向用户提供图像的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处理系统、记录介质及图像处理方法。其包括读取可见波长区域和不可见波长区域的读取部,将读取的图像分离为可见图像和不可见图像的图像分离部对分离后的所述可见图像和所述不可见图像分别实施不同的图像补正处理的图像补正处理部。

Description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处理系统、记录介质及图像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处理系统、存储程序的记录介质及图像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已知的一种技术是,出于文档安全的目的,通过用不可见光读取嵌入在原稿中的眼睛看不到的不可见信息来进行原稿的真伪判定。
另外,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技术是设想了传感器用途,作为物体检测进行的是对可见光具有灵敏度的摄影,而作为物体或瞳孔的检测进行的是对不可见光(NIR光)具有灵敏度的摄影。
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技术是设想了监控相机用途,在夜间,公开了进行对从可见光到不可见光(NIR光)的频带具有灵敏度的摄影的技术。
可是,在可见图像和不可见图像中,由于读取时的图像特性不同,所以需要在各个图像中实施不同的图像补正处理。
但是,根据现有技术,虽然考虑了对可见图像和不可见图像的混合图像进行图像补正这一点,但是,没有设想单独使用可见图像和不可见图像的情况,因此存在着不能以分别适合不可见图像和可见图像的图像质量提供给用户的问题。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624742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7-329749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将不可见图像恢复到与可见图像同等的图像质量,并向用户提供图像。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实现目,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读取部,其读取可见波长区域和不可见波长区域;图像分离部,其将读取的图像分离为可见图像和不可见图像,以及图像补正处理部,其对分离后的所述可见图像和所述不可见图像分别实施不同的图像补正处理。
本发明的效果是,在图像补正处理之前,分离为可见图像和不可见图像后,对可见图像和不可见图像进行各自不同的图像补正处理,由此来将不可见图像恢复到与可见图像同等的图像质量并将图像提供给用户。
附图说明
图1所示是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处理装置的系统结构的框图。
图2所示是读取部的图像传感器的光谱灵敏度特性图。
图3所示是读取部的光源的光谱图。
图4(a)-(d)所示是现有技术的课题的图。
图5所示是读取部及图像补正处理部的构成的框图。
图6所示是图像分离方法的一个示例图。
图7(a)-(c)所示是根据光源切换来图像分离时的光源的条件说明图。
图8所示是根据图像补正控制部来使图像特性一致的图像补正处理的说明图。
图9(a)、(b)所示是对使用MTF特性的MTF恢复强度的决定的说明图。
图10所示是读取部及图像补正处理部的构成的变形例的框图。
图11所示是读取部及图像补正处理部的构成的变形例的框图。
图12所示是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处理装置的读取部及图像补正处理部的构成的框图。
图13(a)、(b)所示是过滤器的光谱图。
图14所示是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处理装置的读取部及图像补正处理部的构成的框图。
图15所示是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处理装置的读取部及图像补正处理部的构成的框图。
图16(a)、(b)所示是对采用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处理装置中的透印强度特性的透印去除强度的决定的说明图。
图17所示是第6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处理装置的图像补正处理部的构成的框图。
图18所示是图像合成部对空白区域的图像合成处理的说明图。
图19(a)-(d)所示是根据空白区域检测的图像合成方法的一个例示图。
图20所示是第7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处理装置的图像补正处理部的构成的框图。
图21所示是根据图像合成部的图像合成处理的说明图。
图22(a)-(d)所示是根据位置指定的图像合成方法的一个例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处理系统、存储程序的记录介质以及图像处理方法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第1实施方式)
图1所示是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处理装置100的系统结构的框图。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装置100是通常被称为多功能外围设备(MFP:MultifunctionPeripheral/Printer/Product)的图像形成系统,其具有复印功能、打印机功能、扫描仪功能和传真功能中的至少2个功能。
图1所示的图像处理装置100具备:作为图像读取装置的读取部1、图像补正处理部2、总线控制部3、硬盘驱动器(HDD:HardDisk Drive)4、中央处理部(CPU:CentralProcessing Unit)13、存储器5、作为图像形成部的绘图仪部7、作为接口装置的绘图仪I/F6、操作显示部8、作为接口装置的线路I/F9、作为接口装置即外部I/F11等。
读取部1具有光源、图像传感器(线传感器)、A/D转换器以及它们的驱动电路,并从对所设置的原稿进行扫描而得到的原稿的浓淡信息来生成并输出RGB各8比特的600dpi数字图像数据。读取部1使用氙灯、LED等来作为光源。
图像补正处理部2对于从读取装置1输出的数字图像数据实施图像处理并输出。关于其详细内容将在后面叙述。
总线控制部3是对图像处理装置100内进行必要的图像数据和控制命令等各种数据的交换的数据总线的控制装置,还具有多种总线规格之间的桥功能。在本实施方式中,图像补正处理部2和CPU13是通过PCI-Express总线连接,和HDD4是通过ATA总线连接,被ASIC化了的。
HDD4是用于保存也在个人计算机等中使用的电子数据的大型的存储装置,在图像处理装置100内主要存储数字图像数据和数字图像数据的附带信息(例如,设定模式等)。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是将IDE扩展并标准化了的ATA总线连接的硬盘。
CPU13是负责图像处理装置100的整体控制的微处理器。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是在近年来普及的CPU内核单体中追加了+α的功能的IntegratedCPU。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CPU集成了与通用标准I/F的连接功能、以及使用了纵横开关的这些总线连接功能。
存储器5是为了吸收在多个总线标准之间桥接时的速度差、以及被连接的部件自身的处理速度差而对交换中的数据进行暂时存储的挥发性存储器。另外,存储器5是CPU13进行图像处理装置100的控制时,暂时存储程序和中间处理数据的挥发性存储器。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是在标准化的个人计算机中使用的DIMM。
绘图仪部7在接收到由CMYK构成的数字图像数据时,就使用采用了激光束的电子照相处理或喷墨等,将接收到的图像数据输出到转印纸上。
绘图仪I/F6在接收到经由被集成在CPU13里的通用标准I/F送来的由CMYK构成的数字图像数据时,就进行向绘图仪部7的专用I/F输出的总线桥处理。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通用标准I/F是PCI-Express总线。
操作显示部8是图像处理装置100和用户的界面,由设置有触摸面板的LCD(液晶显示装置)以及包括各种处理模式设定键、数字键、开始键等的键开关组构成。操作显示部8在LCD上显示装置的各种状态及操作方法,并检测来自用户的经由触摸面板或键开关组的输入。在本实施方式中,是通过PCI-Express总线与CPU6连接的。
线路I/F9是连接PCI-Express总线和电话线路的装置。通过该线路I/F9,图像处理装置100能够经由电话线路与作为图像输出装置(图像处理部)的FAX10进行各种数据的收发。FAX10是通常的传真机,经由电话线路与图像处理装置100进行图像数据的发送接收。
外部I/F11是连接PCI-Express总线和个人计算机等图像输出装置(图像处理部)即PC12的装置。通过该外部I/F11,图像处理装置100可以与PC12进行各种数据的交换。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该连接I/F中使用的是网络(以太网(注册商标))。即,图像处理装置100经由外部I/F11与网络连接。还有,PC12通过安装的应用软件或驱动程序,来对图像处理装置100进行各种控制和图像数据的输入/输出。
这里,对读取部1中的可见图像的读取进行说明。
图2所示是读取部1的图像传感器的光谱灵敏度特性图。如图2所示可知,读取部1的图像传感器(彩色过滤器)不仅对RGB这样的可见波长区域具有灵敏度,而且对于大致750nm以上的不可见波长区域也具有灵敏度。
图3所示是读取部1的光源的光谱图。图3所示是氙灯的光谱的例子。如图3所示,虽然微弱,但氙灯在近红外(NIR:Near-Infrared)区域(不可见波长区域)也具有光谱强度。
因此,当读取部1以包括上述那样的光源及图像传感器的构成来进行可见图像的读取时,就会成为在可见光中混合NIR光的图像。
下面,对上述那样的可见图像的读取中的课题进行说明。
图4所示是现有技术的课题的图。图4所示是读取图4(a)所示边缘图像时的可见、不可见的各信号成分的强度图像。
由于基本上要求的是可见图像的图像质量,所以读取部1的透镜的设计也是最合适于可见图像的。另外,读取部1所读取的信号电平由于还受到光源的光量及图像传感器的光谱灵敏度特性的影响,所以在每个波长上都是不同的。NIR的信号电平与可见信号的信号电平相比,不仅模糊大,而且信号电平也有很大的差异。
即,如图4(b)所示,可见图像、NIR图像、可见图像+NIR图像的信号的特性各不相同。另外,在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6247425号公报)中,取得了"可见图像+NIR图像"和"NIR图像"。另外,在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7-329749号公报)中,取得了"可见图像"和"可见图像+NIR图像"。
这里,图4(c)、图4(d)例示了如现有技术那样对合成图像实施最佳处理,然后进行分离的情况。在图4(c)中,示出了对"可见图像+NIR图像"来实施图像补正(例如MTF补正)的信号特性。如图4(c)所示,通过以最佳参数来对"可见图像+NIR图像"进行图像补正,就能够补正为具有规定的MTF特性的图像。但是,如图4(d)所示,从图4(c)的图像补正后的图像分离为可见图像及NIR图像时,分离后的NIR图像的信号电平较小,达不到所希望的MTF特性的信号。即,在如现有技术那样对合成图像实施了最佳处理的情况下,存在在分离后的单独的图像中没有成为最佳的图像补正的问题。
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装置100在作为主要用途的根据读取部1进行的原稿的通常扫描中需要的是可见图像,在根据读取部1进行的真伪判定扫描中需要的是不可见图像。由于可见图像和不可见图像具有不同的信息,所以有时不是合成图像,而是希望以单独的图像来使用。
于是,在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装置100中,采用的构成是分离成可见图像和NIR图像,并对分离后的图像实施图像补正处理。另外,在以后的说明中,将图像分离成单独的可见图像和单独的不可见图像定义为图像分离。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不可见图像虽然是用NIR图像来表示,但也可以是紫外图像等。
这里,图5所示是读取部及图像补正处理部的构成的框图。如图5所示,读取部1包括图像传感器61、图像分离部62及光源63。图像传感器61是CCD光电转换元件。光源63为氙灯或LED。
图像补正处理部2包括伽马补正部64、空间过滤处理部65、颜色补正部66及图像补正控制部67。
伽马补正部64将从读取部1接收到的RGB图像数据的γ特性转换到事先确定的特性(例如,1/2.2次方)里。
空间过滤处理部65对读取部1的MTF特性进行补正,或是为了防止莫尔条纹而对读取图像的频率特性进行转换。空间过滤处理部65通过进行这样的补正或转换,来使图像清晰且平滑。空间过滤处理部65将RGB图像数据的锐度统一到事先确定的特性里。例如,在扫描基准图表时,对于每个线数,按照所设定的每个图像质量模式转换到事先确定的MTF特性值里。
颜色补正部66如sRGB及opRGB那样地将RGB图像数据的颜色统一为事先确定的特性的RGB图像数据值。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是将颜色空间转换为标准颜色空间。另外,颜色转换的方式采用的是已知的三维查找方式。
图像补正控制部67设定伽马补正部64、空间过滤处理部65、颜色补正部66的处理参数。
图像补正控制部67具备CPU(Central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部)等控制装置、ROM(Read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RAM等的存储装置,并且是利用了通常的计算机的硬件结构。图像补正控制部67按照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的程序,通过CPU的动作来执行各种处理。
由图像补正控制部67执行的程序,是以可安装的形式或可执行的形式的文件,记录在CD-ROM、软盘(FD)、CD-R、DVD(数字视频光盘:DigitalVersatileDisk)等的通过计算机可以读取的记录介质中并得到提供。
另外,也可以构成为将通过图像补正控制部67执行的程序存储到连接在互联网等网络里的计算机上,并经由网络通过下载来提供。此外,也可以经由互联网等的网络来提供或颁布由通过图像补正控制部67执行的程序。另外,也可以是将控制装置500所执行的程序事先安装到ROM等中来提供的构成。
另外,图像补正控制部67也可以通过IC电路等的硬件来实现。
通过对读取部1的扫描仪特性进行补正的伽马补正部64和颜色补正部66的处理而统一了特性的图像数据一般是被积存在图像处理装置100内部的。积存在图像形成装置100内部的图像数据在之后再利用时,被转换成适合于输出目的地的特性的图像信号。
这里,对图像补正处理前实施的图像分离进行说明。如图5所示,读取部1使用光源63对原稿照射光,并由图像传感器61读取该反射光。读取的信号被输入到图像分离部62,并且被分离为可见图像和NIR图像。分离后的图像数据被输入到图像补正处理部2。
如图5所示,图像分离部62除了RGB的3信道之外,还准备了NIR专用的信道。如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可见图像和NIR图像通过使用不同的信道,就能够同时执行处理。
图像补正处理部2输入分离后的图像信号,并通过伽马补正部64、空间过滤处理部65、颜色补正部66来实施各自的处理。图像补正处理部2例如在伽马补正部64中切换背景去除的补正强度、在空间过滤处理部65中切换MTF补正的补正强度、在颜色补正部66中切换颜色转换系数。
另外,图像补正处理部2通过图像补正控制部67的处理参数的设定,对图像分离后的图像按图像的种类分别实施不同强度的图像补正。因此,就能够在可见图像中进行适合于可见图像的图像补正,在NIR图像中进行适合于NIR图像的图像补正。
图6所示是图像分离方法的一个示例图。如图6所示地,图像分离部62包括光源63,并通过控制扫描时照射的光源63来执行图像分离。即,光源63具有可见光源和不可见光源。
图7所示是根据光源切换来图像分离时的光源的条件说明图。如图7所示,图7(a)所示是图像传感器61的光谱灵敏度特性。如在图2中也说明过的那样可以知道,读取部1的图像传感器61不仅对RGB这样的区域具有灵敏度,而且对于大致750nm以上的NIR区域也具有灵敏度。
图7(b)所示是可见光源的例子,图7(c)所示是不可见光源的例子。光源63的可见光源是在大约750nm以上的NIR区域中不具有发光强度的光源。另一方面,光源63的不可见光源是在约750nm-1000nm附近具有发光强度的光源。根据这样的构成,图像分离部62在某扫描动作时通过光源63的可见光源来照射,在某扫描动作时通过光源63的不可见光源来照射。由此,作为输出就能够输出可见图像及NIR图像。
另外,读取部1在需要可见图像和NIR图像双方的情况下,通过切换可见光源和不可见光源来进行2次扫描,就能够取得可见图像和NIR图像的双方。另外,只要依次切换可见光源和不可见光源并在点亮的同时进行扫描,也可以考虑读取部1通过1次扫描来同时取得可见图像和不可见图像的方法。
图像补正处理部2对于通过上述方法取得的图像实施图像补正处理。图像补正处理部2根据是可见图像还是不可见图像,或者按照用户模式,通过图像补正控制部67来进行切换处理参数的控制。由此,就能够根据各模式、图像种类来实施最佳的图像补正处理。
这里,对图像补正控制部67的控制进行说明。
图8所示是根据图像补正控制部67来使图像特性一致的图像补正处理的说明图。图像补正控制部67对可见图像和不可见图像的图像补正后的图像特性进行使其一致的处理。即,图像补正控制部67为了使得可见图像和不可见图像的图像补正后的图像特性一致,来进行与可见图像和不可见图像的图像特性对应的处理参数的设定。如此一来,通过使图像质量一致,用户就能够同等地对待可见图像输出和不可见图像输出。
如图8所示,为了使图像特性一致,图像补正控制部67包括有对图像特性差值进行保持的图像特性差值保持部121,以及对伽马补正部64等进行参数设定的参数设定部122。图像补正控制部67在伽马补正部64、空间过滤处理部65、颜色补正部66中实施与图像特性差值保持部121所保持的图像特性差值对应的参数设定。图像补正控制部67通过进行参数设定以吸收可见图像和不可见图像的图像特性的差值,就可以使得图像处理后的图像质量接近不可见图像和可见图像。
接着,对与图像特性差值对应的参数设定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可见图像和不可见图像的MTF强度差值,通过空间过滤处理部65进行MTF恢复,来使得可见图像和不可见图像的MTF强度为相等。
这里,图9所示是对使用MTF特性的MTF恢复强度的决定的说明图。首先,参照图9(a)来说明可见读出、不可见读取中的MTF课题。
图9(a)的(i)所示是输入原稿的图像。图9(a)的(ii)所示是相对于以图9(a)的(i)所示那样的黑色文字、绿色文字、蓝色文字来描绘的原稿进行可见读取时的图像。另外,图9(a)的(iii)所示是进行了不可见读取时的图像。用黑色墨液或黑色调色剂打印的黑色字符通常具有吸收NIR成分的特性。因此,如图9(a)的(iii)所示地,黑色字符的打印部分残留在图像中。另外,由于通常的扫描仪主要是在可见波长区域的读取,所以是在可见波长区域最佳化地来光学设计的。因此,如图9(a)的(iii)所示地,波长区域偏离后的不可见图像的读取会因为透镜像差的影响,与可见图像相比为没有对焦的图像。
接着,参照图9(b)来对空间过滤处理进行说明。空间过滤处理对输入图像实施边缘强调或网点平滑并进行图像质量的补正。这里,对通过强调的MTF进行说明。
图9(b)的(iv)所示是可见图像和不可见图像的MTF特性。如图9(b)的(iv)所示,不可见图像与可见图像相比,由于透镜的像差大,所以MTF变差。另外,空间频率越高,MTF的劣化就越大。另外,MTF的测量可以通过一般的方法来测量。
图9(b)的(v)所示是可见图像和不可见图像的MTF特性差值。如图9(b)的(v)所示,在每个空间频率里都产生MTF差值。
图9(b)的(vi)所示是与MTF特性差值对应的空间过滤器的频率特性。在本实施方式中,空间过滤处理部65对于用于可见图像而设定的空间过滤器的频率特性,是使得不可见图像用的空间过滤器成为与MTF特性差值对应的空间过滤频率特性地来实施过滤处理的。空间过滤后的MTF特性在可见和不可见上是同等的。不可见图像用的空间过滤器为吸收可见和不可见的MTF特性差的频率特性。具体而言,空间过滤处理部65在可见图像用的空间过滤器的特性中重叠MTF特性差值的数据来生成空间过滤器。另外,由于根据过滤器的尺寸能够生成的过滤器的自由度受到限制,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是能够仅吸收代表性的空间频率差值的空间过滤器。
由此,仅以模糊强度的差值来补正比可见图像更大的不可见图像的模糊,就能够使得不可见图像和可见图像同等。
如此,根据本实施方式,在图像补正处理之前,分离为可见图像和不可见图像后,对可见图像和不可见图像进行各自不同的图像补正处理,由此来将不可见图像恢复到与可见图像同等的图像质量并将图像提供给用户。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仅选择适当的光源即可,所以在以简单的构成来抑制成本增加的同时,还能够实施图像分离。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根据不可见图像和可见图像的差值来切换补正强度,就能够使得可见图像和不可见图像的图像质量为同等。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图像分离部62除了RGB的3信道之外,还准备了NIR专用的信道,但并不限定于此。这里,图10所示是读取部1及图像补正处理部2的构成的变形例的框图。如图10所示地,图像分离部62也可以使用与RGB共通的信道来执行NIR处理。图10所示的例子是使用G信道来执行NIR数据的处理。另外,流通NIR数据的信道也可以是R或B信道。这样,通过使用与可见光同样的信道,就能够防止图像处理电路规模的增大。
另外,也可以实施根据用户选择的模式进行图像补正的控制切换。这里,图11所示是读取部1及图像补正处理部2的构成的变形例的框图。如在图4中也说明了地,在通常的扫描中需要可见图像,在真伪判定扫描中需要不可见图像,根据使用情况,所需的图像是不同的。例如,如图4(b)所说明的,在以峰值来标准化各信号并使得动态范围为最大时,因为可见图像+NIR图像的分离后的信号电平与仅是可见图像或仅是NIR图像不同,所以需要切换。
于是,如图11所示地,读取部1具备模式选择部71。模式选择部71具有选择能够取得用户所需要的图像的模式选择功能。模式选择部71根据用户选择的模式来切换图像传感器61所取得的图像,另外,并且对于将该图像进行图像分离后实施的图像补正处理的处理参数进行切换。
例如,当用户仅需要可见图像时(可见扫描模式),仅点亮光源63的可见光源,就能够在图像传感器61中获得可见图像。对该图像执行图像分离,并在图像补正处理中对可见图像用参数A来进行处理。
另外,当用户需要可见图像和NIR图像时(可见/NIR扫描模式),就点亮光源63的可见光源和NIR光源,就能够在图像传感器61中获得包括RGB和NIR的图像。对该图像执行图像分离,并在图像补正处理中对可见图像用参数B来进行处理,对NIR图像用参数B'来进行处理。
另外,当用户需要NIR图像时(NIR扫描模式),就点亮光源63的NIR光源,就能够在图像传感器61中获得NIR的图像。对该图像执行图像分离,并在图像补正处理中对NIR图像用参数C'来进行处理。
这样,在图像分离后,即使是同样的可见图像或NIR图像,也能够根据用户选择的取得模式来变更图像补正处理部2的图像补正控制部67的处理参数。
(第2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2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装置100与第1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使用光学滤波器(波长区域截止滤波器)进行图像分离。下面,在第2实施方式的说明中,省略了与第1实施方式为相同部分的说明,而对不同于第1实施方式的地方进行说明。
图12所示是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处理装置100的读取部1及图像补正处理部2的构成的框图。如图12所示,图像分离部62具有光学滤波器(波长区域截止滤波器)101来实施图像分离。光学滤波器(波长区域截止滤波器)101是红外截止滤波器或可见光区域截止滤波器。
图13所示是过滤器的光谱图。图13(a)所示是红外截止滤波器的光谱图。红外截止滤波器所示是对大约750nm以上的非可见的图像进行截至的特性。对于可见图像的读取,通过使用该红外截止滤波器,就能够获得仅包含可见区域的图像。
图13(b)所示是可见区域截止滤波器的光谱图。可见区域截止滤波器所示是对大约不到750nm的可见的图像进行截至的特性。对于NIR图像的读取,通过使用该可见区域截止滤波器,就能够获得仅包含NIR区域的图像。
如上所述,在使用光学滤光器(区域截止滤光器)101的情况下,光源63只要同时点亮可见光源和NIR光源即可。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简化对应于模式的光源63的点亮控制,并能够以1次扫描来取得图像,具有减少用户约束时间的效果。
(第3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第3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3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装置100与第1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通过图像处理来进行图像分离。下面,在第3实施方式的说明中,省略了与第1实施方式为相同部分的说明,而对不同于第1实施方式的地方进行说明。
图14所示是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处理装置100的读取部1及图像补正处理部2的构成的框图。如图14所示,图像处理装置100的读取部1同时点亮光源63的可见光源和NIR光源来向原稿照射光,并通过图像传感器61读取该反射光。然后,将同时读取的可见图像和不可见图像的图像(可见+NIR信号)和包含全波长带地读取的图像(WHITE信号)输入到图像分离部62。
图像分离部62使用输入的可见+NIR信号和WHITE信号,通过实施掩蔽运算等来进行分离为RGB信号和NIR信号的处理。
图像补正处理部2对由图像分离部62分离出的可见图像和NIR图像实施图像补正处理。
另外,图像分离部62也可以包括在图像补正处理部2的内部的构成。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不使用光学滤波器(波长区域截止滤波器)而具有抑制成本增加的效果,另外,同时点亮光源63的可见光源和NIR光源,能够通过1次扫描来读取,所以就具有减少用户的约束时间的效果。
(第4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第4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4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装置100与第1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通过图像处理来进行图像分离。下面,在第4实施方式的说明中,省略了与第1实施方式为相同部分的说明,而对不同于第1实施方式的地方进行说明。
图15所示是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处理装置100的读取部1及图像补正处理部2的构成的框图。如图15所示,图像处理装置100的读取部1在图像传感器61侧具备可见区域截止滤波器102。可见区域截止滤波器所示是对大约不到750nm的可见的图像进行截至的特性。对于NIR图像的读取,通过使用该可见区域截止滤波器102,就能够获得仅包含NIR区域的图像。
如图15所示,图像处理装置100的读取部1同时点亮光源63的可见光源和NIR光源来向原稿照射光,并通过图像传感器61读取该反射光。然后,将同时读取可见图像和不可见图像的图像(可见+NIR信号)和NIR图像(NIR信号)输入到图像分离部62。
图像分离部62使用输入的可见+NIR信号和NIR信号,通过实施掩蔽运算等来进行分离为RGB信号和NIR信号的处理。
图像补正处理部2对由图像分离部62分离出的可见图像和NIR图像实施图像补正处理。
另外,图像分离部62也可以包括在图像补正处理部2的内部的构成。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同时点亮光源,并通过1次扫描来读取,所以具有减少用户的约束时间的效果。
(第5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第5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5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装置100与第1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使用透印强度特性来决定透印除去强度。下面,在第5实施方式的说明中,省略了与第1实施方式为相同部分的说明,而对不同于第1实施方式的地方进行说明。
对与图像特性差值对应的参数设定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可见图像和不可见图像的透印强度的差值,由伽马补正部64进行透印除去,由此使可见和不可见的透印强度相等。
图16所示是对采用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处理装置100中的透印强度特性的透印去除强度的决定的说明图。首先,参照图16(a)来说明可见读取、不可见读取中的透印问题。
图16(a)的(i)所示是输入原稿的图像。如图16(a)的(i)所示,对于在表面写有黑色字符"AB CD",并在背面写有黑色字符"EFGH"的原稿,进行可见读取时的图像如图16(a)的(ii)所示。另外,进行不可见读取时的图像如图16(a)的(iii)所示。如图16(a)的(iii)所示,关于透印,与可见读取相比可以知道在不可见(NIR)读取中,透印会变大。
接着,参照图16(b)来说明通过利用可见图像和不可见图像的图像特性差的伽马补正来进行的透印除去。
图16(b)的(iv)所说明的是通常进行的伽马补正。在伽马补正中,是以输出像素值对输入像素值为1:1的转换表来转换像素值的处理。也可以对原稿的背景等实施光晕处理等。
图16(b)的(v)所示是所取得的对象的扫描仪的透印特性图。透印特性表示原稿浓度和以该浓度为背面来读取时的读取像素值的关系。作为取得方法,例如可以准备表面为白纸、背面具有灰度等级的色标补片原稿,并从通过可见读取和不可见读取来扫描该原稿的表面时的原稿浓度和读取像素值之间的关系来取得。只要从该可见/不可见透印特性来生成填补特征差的伽马补正表即可。
图16(b)的(vi)所示是利用了特性差的伽马补正。在本实施方式中,伽马补正部64首先从透印特性取得实心浓度的可见/不可见读取像素值(可见:maxrgb,不可见:maxir)。伽马补正部64调整不可见图像用伽马补正表,使得输入该maxir时的输出像素值接近输入maxrgb时的输出像素值。
另外,伽马补正部64将对于可见图像中背景被去除的原稿浓度的不可见读取的读取像素值作为不可见图像用的背景去除量(thir),并调整不可见图像用的伽马补正表的背景去除阈值。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相对于可见图像的不可见图像的背景去除强度和对比度低的部分的伽马被调整,就可能使得不可见图像和可见图像的透印强度为相等。
(第6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第6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6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装置100与第1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在图像补正处理部中保持图像合成部,并将不可见图像合成为可见图像。下面,在第6实施方式的说明中,省略了与第1实施方式为相同部分的说明,而对不同于第1实施方式的地方进行说明。
图17所示是第6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处理装置100的图像补正处理部2的构成的框图。如图17所示,图像处理装置100的图像补正处理部2具备将不可见图像合成为可见图像的图像合成部151。
相对于可见图像,由于不可见图像是人没有视觉灵敏度的区域,所以通常被当作没有颜色信息的数据来处理的。图像合成部151将图像补正后的可见图像和不可见图像合成。通过将不可见图像合成为可见图像,就能够减少用户的文件保存的容量。另外,由于图像合成后能够作为一般的RGB图像来处理,因此能够简化图像的处理。
接着,对图像合成部151中的合成处理进行详细说明。图18所示是图像合成部151对空白区域的图像合成处理的说明图。
当可见图像和不可见图像重叠地合成后,不可见读取图像对可见图像施加影响,作为用户来说会变得难以读取。于是,图像合成部151检测可见图像的空白区域,并将不可见读取的图像移动并合成到该空白区域中。由此,能够在不对可见图像造成影响的区域内重叠不可见信息,从而提高用户的易读性。另外,由于不需要在每个原稿都指定合成位置,所以用户的工作量也少。
如图18所示,图像合成部151包括空白检测部181和合成处理部182。空白检测部181在用户设定了空白检测ON的情况下,对输入的RGB图像(可见图像)检测空白区域。空白检测部181将检测到的空白检测结果输出到合成处理部182。
合成处理部182从所输入的NIR图像(不可见图像)提取图像区域,并对检测到的空白部分实施合成处理。
这里,图19所示是空白区域检测的图像合成方法的一个例示图。图19(a)所示是输入原稿的图像。在原稿中存在有可见图像区域和不可见埋入区域。在图19(a)中,作为不可见埋入区域,是在可见图像"星标记"中埋入不可见图像"证"。
图19(b)所示是对原稿进行可见读取时的图像。在可见读取中,能够读取原稿的可见信息。
图19(c)所示是对原稿进行不可见读取时的图像。在不可见读取中,能够读取被埋入的"证"的字符。在图19(c)中,将包含"证"的字符的区域作为块来剪切出。
图19(d)所示是在可见图像的空白区域中合成不可见图像时的图像。在图19(d)中,是在空白检测部181检测到的空白区域的中心合成有包含"证"的块。另外,只要在空白区域内,合成位置不必一定是中心。另外,在有多个空白区域的情况下,合成位置并不限定于最大的空白区域,或最近的空白区域。当空白区域比合成图像(包含"证"的块)小时,虽然与周围图像重叠,但只要在空白的中心进行合成,或者忽略空白检测结果而合成在原来的位置即可。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将不可见图像合成到可见图像中,就能够生成具有不可见信息的可见图像。另外,能够减少用户的保存文件容量。此外,能够简化图像处理。还有,由于利用以往的处理系统来操作,在硬件上也有优点。
另外,由于识别空白区域,并在空白区域中进行图像合成,所以能够在不对可见图像造成影响的位置里合成不可见图像信息。此外,由于不需要用户指定位置,所以节省了用户的工作。
(第7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第7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7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装置100与第6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根据用户的彩色选择来决定合成时的不可见图像的颜色。下面,在第7实施方式的说明中,省略了与第1实施方式乃至第6实施方式为相同部分的说明,而对不同于第1实施方式乃至第6实施方式的地方进行说明。
图20所示是第7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处理装置100的图像补正处理部2的构成的框图。如图20所示,用户对颜色选择的信息被输入到图像合成部151里。图像合成部151将NIR图像(不可见图像)变为由用户选择的颜色并合成。如此,通过以用户要求的任意的颜色来将NIR图像(不可见图像)合成为RGB图像(可见图像),就能够对合成图像容易地区分原稿的可见信息和不可见信息的位置。
接着,对图像合成部151中的合成处理进行详细说明。图21所示是对图像合成部151的图像合成处理的说明图。
如图21所示,图像合成部151包括合成位置确定部171和合成处理部182。当用户希望指定图像合成位置时,就输入合成位置设定信息。合成位置确定部171确定合成位置坐标,并将位置信息输出到合成处理部182。
合成处理部182从所输入的NIR图像(不可见图像)提取图像区域,并基于位置数据来实施合成处理。
这里,图22所示是通过位置指定来图像合成方法的一个例示图。图22(a)所示是输入原稿的图像。在原稿中存在有可见图像区域和不可见埋入区域。在图22(a)中,作为不可见埋入区域,是在可见图像"星标记"中埋入不可见图像"证"。
图22(b)所示是对原稿进行可见读取时的图像。在可见读取中,能够读取原稿的可见信息。
图22(c)所示是对原稿进行不可见读取时的图像。在不可见读取中,能够读取被埋入的"证"的字符。在图22(c)中,将包含"证"的字符的区域作为块来剪切出。
图22(c)所示是在用户指定的位置里合成的方法。用户不进行位置指定时,图像就在与原稿相同的位置实施,可见图像和不可见图像被合成在同一位置上。这时,由于不可见图像与可见图像重叠,所以存在着用户难以读取不可见读取图像的问题。于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用户通过预先设定合成不可见图像的区域,就能够移动到任意的位置(图22(d)中的X、Y的位置)里了。由此,就可以提高用户的不可见信息的易读性。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用户能够以任意的颜色来赋值,原稿的可见信息和不可见信息的区分就变得容易了。
另外,因为用户能够在任意位置合成不可见图像,所以能够将不可见图像移动到易于读取的位置。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举例说明了将本发明的图像处理装置适用到具有复印功能、打印机功能、扫描功能以及传真功能中的至少2个功能的多功能外围设备,但也能够适用于复印机、打印机、扫描装置、传真装置等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任何一个。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列举了将本发明的图像处理装置应用于多功能外围设备,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也能够应用于FA领域中的检查等各种领域的应用里。
另外,本发明的图像处理装置是以纸币的判别、防伪为目的,也可应用于纸币读取装置。此外,本发明的图像处理设备可应用于读取可见图像和不可见图像,并在下一步骤中执行某种处理的装置。

Claims (16)

1.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读取部,其读取可见波长区域和不可见波长区域;
图像分离部,其将读取的图像分离为可见图像和不可见图像,以及图像补正处理部,其对分离后的所述可见图像和所述不可见图像分别实施不同的图像补正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模式选择部,其选择能够取得必要图像的模式,
所述图像补正处理部对于分离后的所述可见图像和所述不可见图像,通过由所述模式选择部选择的模式来切换图像补正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分离部实施可见光源和不可见光源之间的切换。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补正处理部进行的补正是使得所述可见图像和所述不可见图像的图像特性为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补正处理部保持所述可见图像和所述不可见图像的图像特性的差值,并以与该差值对应的参数来补正所述可见图像和所述不可见图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补正处理部以具有与所述可见图像和所述不可见图像的MTF强度差值对应的复原强度的参数来实施空间滤波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分离部使用对可见光以外的图像进行截至的波长区域截止滤波器。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分离部通过图像处理来进行图像分离。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补正处理部以具有与所述可见图像和所述不可见图像的透印强度差值对应的复原强度的参数来实施伽玛处理。
10.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补正处理部包括将图像补正后的所述不可见图像合成到图像补正后的所述可见图像里的图像合成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合成部检测所述可见图像的空白区域,并在该空白区域里合成所述不可见图像。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合成部以任意的颜色来将所述不可见图像合成到所述可见图像。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合成部将所述不可见图像合成到所述可见图像的任意的位置里。
14.一种图像形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至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和
图像形成部。
15.一种存储有程序的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
所述程序使得控制图像处理装置的计算机具有作为对分离后的可见图像和不可见图像分别实施不同的图像补正处理的图像补正处理机构的功能,
所述图像处理装置包括
读取部,其读取可见波长区域和不可见波长区域,以及
图像分离部,其将读取的图像分离为可见图像和不可见图像。
16.一种在图像处理装置中执行的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读取步骤,其读取可见波长区域和不可见波长区域;
图像分离步骤,其将读取的图像分离为可见图像和不可见图像,以及
图像补正处理步骤,其对分离后的所述可见图像和所述不可见图像分别实施不同的图像补正处理。
CN201910623776.1A 2018-08-10 2019-07-11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处理系统、记录介质及图像处理方法 Pending CN11083066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52125 2018-08-10
JP2018152125A JP7155737B2 (ja) 2018-08-10 2018-08-10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30669A true CN110830669A (zh) 2020-02-21

Family

ID=672114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23776.1A Pending CN110830669A (zh) 2018-08-10 2019-07-11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处理系统、记录介质及图像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012585B2 (zh)
EP (1) EP3609170A1 (zh)
JP (1) JP7155737B2 (zh)
CN (1) CN110830669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30675B (zh) * 2018-08-10 2022-05-03 株式会社理光 读取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及读取方法
JP7196698B2 (ja) 2019-03-11 2022-12-27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及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JP7392302B2 (ja) 2019-06-25 2023-12-06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
JP7310354B2 (ja) 2019-06-25 2023-07-19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
JP7293927B2 (ja) 2019-07-12 2023-06-20 株式会社リコー 異常画素検出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異常画素検出方法
JP7351124B2 (ja) 2019-07-16 2023-09-27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7314752B2 (ja) 2019-09-30 2023-07-26 株式会社リコー 光電変換素子、読取装置、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光電変換素子の製造方法
JP2021141467A (ja) 2020-03-05 2021-09-16 株式会社リコー 読取装置、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特徴量検出方法
JP7468176B2 (ja) * 2020-06-17 2024-04-16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読取方法
JP2022007139A (ja) 2020-06-25 2022-01-13 株式会社リコー 読取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読取方法
JP2022006850A (ja) 2020-06-25 2022-01-13 株式会社リコー 固体撮像素子、読取装置、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制御方法
EP4250712A1 (en) * 2022-03-23 2023-09-27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scanne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77991A (ja) * 1999-06-30 2001-03-23 Fuji Photo Film Co Ltd 画像読取装置
JP2003162715A (ja) * 2001-11-22 2003-06-06 Sharp Corp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並びに画像入力装置および画像出力装置
CN101031016A (zh) * 2006-03-03 2007-09-05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图像读取装置
US20090065679A1 (en) * 2007-09-12 2009-03-12 Sanyo Electric Co., Ltd. Imaging apparatus
US20090237756A1 (en) * 2008-03-19 2009-09-24 Fuji Xerox Co., Ltd.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device
CN102075659A (zh) * 2009-11-20 2011-05-25 夏普株式会社 图像读取装置、具有该图像读取装置的图像数据输出处理装置和图像读取方法
EP2421238A1 (en) * 2009-04-13 2012-02-22 NEC Engineering, Ltd. Image reading device
CN103646195A (zh) * 2013-11-27 2014-03-19 南京师范大学 一种面向版权保护的数据库水印方法
CN103971351A (zh) * 2013-02-04 2014-08-06 三星泰科威株式会社 使用多光谱滤光器阵列传感器的图像融合方法和设备
CN105144688A (zh) * 2013-04-24 2015-12-09 日立麦克赛尔株式会社 摄像装置和摄像系统
CN106911876A (zh) * 2015-12-22 2017-06-30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输出图像的方法和设备
WO2017222021A1 (ja) * 2016-06-24 2017-12-28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システム、画像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
CN107534727A (zh) * 2015-04-23 2018-01-02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装置、摄像装置、图像处理方法及图像处理程序
WO2018048231A1 (en) * 2016-09-08 2018-03-1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for producing composite imag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25569A (ja) 1983-07-25 1985-02-08 Toyo Seikan Kaisha Ltd 塗装焼付乾燥炉の排気量制御方法
JP2002057848A (ja) 2000-08-09 2002-02-22 Ricoh Co Ltd 裏写り判別方法、裏写り除去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装置
JP4167590B2 (ja) * 2003-12-22 2008-10-15 株式会社東芝 画像処理方法
JP4534756B2 (ja) * 2004-12-22 2010-09-01 ソニー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撮像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JP2007329749A (ja) 2006-06-08 2007-12-2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撮像素子、撮像装置及び画像処理装置
JP4872500B2 (ja) * 2006-07-14 2012-02-08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読み取り装置
WO2010072065A1 (zh) * 2008-12-25 2010-07-01 深圳市泛彩溢实业有限公司 全息三维图像信息采集装置、方法及还原装置、方法
JP2010178056A (ja) * 2009-01-29 2010-08-12 Sharp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WO2016113983A1 (ja) * 2015-01-13 2016-07-21 ソニー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システム
JP6790752B2 (ja) 2015-11-20 2020-11-25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読取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読取方法
JP6728750B2 (ja) 2016-02-22 2020-07-22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読取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原稿画像表示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6772493B2 (ja) 2016-03-14 2020-10-21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8060392A (ja) 2016-10-06 2018-04-12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合成装置、画像合成方法、及び画像合成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77991A (ja) * 1999-06-30 2001-03-23 Fuji Photo Film Co Ltd 画像読取装置
JP2003162715A (ja) * 2001-11-22 2003-06-06 Sharp Corp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並びに画像入力装置および画像出力装置
CN101031016A (zh) * 2006-03-03 2007-09-05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图像读取装置
US20090065679A1 (en) * 2007-09-12 2009-03-12 Sanyo Electric Co., Ltd. Imaging apparatus
US20090237756A1 (en) * 2008-03-19 2009-09-24 Fuji Xerox Co., Ltd.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device
EP2421238A1 (en) * 2009-04-13 2012-02-22 NEC Engineering, Ltd. Image reading device
CN102075659A (zh) * 2009-11-20 2011-05-25 夏普株式会社 图像读取装置、具有该图像读取装置的图像数据输出处理装置和图像读取方法
CN103971351A (zh) * 2013-02-04 2014-08-06 三星泰科威株式会社 使用多光谱滤光器阵列传感器的图像融合方法和设备
CN105144688A (zh) * 2013-04-24 2015-12-09 日立麦克赛尔株式会社 摄像装置和摄像系统
CN103646195A (zh) * 2013-11-27 2014-03-19 南京师范大学 一种面向版权保护的数据库水印方法
CN107534727A (zh) * 2015-04-23 2018-01-02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装置、摄像装置、图像处理方法及图像处理程序
CN106911876A (zh) * 2015-12-22 2017-06-30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输出图像的方法和设备
WO2017222021A1 (ja) * 2016-06-24 2017-12-28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システム、画像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
WO2018048231A1 (en) * 2016-09-08 2018-03-1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for producing composite imag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012585B2 (en) 2021-05-18
JP2020028029A (ja) 2020-02-20
EP3609170A1 (en) 2020-02-12
JP7155737B2 (ja) 2022-10-19
US20200053229A1 (en) 2020-02-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30669A (zh)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处理系统、记录介质及图像处理方法
US8593707B2 (en)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image data output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mage reading method performing color correction based on UV and visible light
JP5269029B2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US8665497B2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program
JP2006279329A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
JP5058299B2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JP4437825B2 (ja) 画像処理方法、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EP2439922B1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method for processing image, and program therefor
JP2001268367A (ja) 画像読み取り装置
US8928938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JP2005286571A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装置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処理方法、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およ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JP2009017208A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での読み取りが可能な記録媒体
JP4100116B2 (ja) 画像処理装置
JP4111100B2 (ja)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JP5549836B2 (ja)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方法
JP2011015172A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処理方法、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およ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が記録される記録媒体
US10924635B2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JP2005277886A (ja) 画像読取装置
JP7076268B2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記録媒体
JP4958626B2 (ja) 画像処理方法、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JP4101188B2 (ja)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5666349B2 (ja)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JP2001136394A (ja) 画像処理装置
JP2004266461A (ja) 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画像処理装置
JP2005142740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原稿判別方法、画像処理装置、画像読取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インクジェット原稿判別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22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