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21874A - 一种风机自润滑轴承座及自润滑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风机自润滑轴承座及自润滑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21874A
CN110821874A CN201911106663.0A CN201911106663A CN110821874A CN 110821874 A CN110821874 A CN 110821874A CN 201911106663 A CN201911106663 A CN 201911106663A CN 110821874 A CN110821874 A CN 1108218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oil
lubricating
hydraulic
sel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10666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821874B (zh
Inventor
周良良
徐鹏飞
钱益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angjiagang AAA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Ltd By Share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angjiagang AAA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angjiagang AAA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Ltd By Share Ltd filed Critical Zhangjiagang AAA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10666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821874B/zh
Publication of CN1108218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218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8218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218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05Shafts or bearings, or assemblies thereof,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F04D29/056Bearings
    • F04D29/0563Bearings cartridg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06Lubrication
    • F04D29/063Lubric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08Sealings
    • F04D29/10Shaft sealings
    • F04D29/102Shaft sealings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olling Contact B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机自润滑轴承座,涉及轴承座技术领域,包括:液压装置、轴承座、轴承组件、第一油封、第二油封、润滑机构、风机。轴承组件由数个轴承单元从下而上的方式叠加而成。本发明通过分离式的轴承组件使得各个轴承单元的贴合面之间具有空隙,不仅能够对液压油进行存储,有利于在轴承单元得不到充足液压油进行润滑时能够调动该空隙中的液压油及时参加润滑,而且通过该空隙,在液压油进入到轴承组件过程中,能够在连接轴的旋转带动下对空隙里的液压油进行甩动,使得液压流得到强大的动能,快速、充分的填充到轴承单元的各个缝隙中,以及时参加润滑工作,避免轴承座损坏。

Description

一种风机自润滑轴承座及自润滑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轴承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风机自润滑轴承座及自润滑方法。
背景技术
大型空气处理机组在工作时都要使用到风机,在现有的风机轴承座中,为了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减少润滑油的泄露及灰尘的对轴承的污染,在轴承外侧增加油封密封轴承,密封圈的唇刃会对传动轴有一定的摩擦。
风机轴承座在出厂装配过程中,通常对轴承座内的油封密封唇涂抹润滑油,使用过程中不再进行维护。为了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也会在轴承上涂抹润滑油,机器运转时产生的高温会将润滑油融化造成泄露,一般会在轴承外侧设置密封圈,减少润滑油的泄露及灰尘附着在轴承外侧,造成轴承的损伤。同时也有在密封的齿轮箱中一次添加液体润滑油,机器工作时液体润滑油会有一部分飞溅参与油封唇刃的润滑,减少轴对油封的磨损。润滑油在温度升高后会有一部分蒸发,或者长时间机器不运转,油封唇刃干涩,润滑油不能及时参与润滑,会对油封唇刃起到加速磨损,磨损的油封唇刃会对轴承座中传动轴有一定的摩擦,容易引起轴接处的磨损,加快了风机轴承座的损坏,缩短使用寿命。因此本领域迫切需要一种可以自润滑装置来进行改善对风机轴承座的润滑,以提高风机轴承座的密封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之一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在风机工作时,润滑油不能及时参与润滑损坏轴承座的问题。
本发明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自润滑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之一,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风机自润滑轴承座,其中,包括:液压装置,所述液压装置内设有:液压腔;传动轴,所述传动轴设置在所述液压腔中;轴承座,所述轴承座设置在所述液压装置的底端,所述轴承座内具有:轴承腔;连接轴,所述连接轴设置在所述轴承腔中,所述传动轴连接所述连接轴;轴承组件,所述轴承组件设置在所述轴承腔中,所述轴承组件具有:轴承单元,所述轴承组件由数个所述轴承单元从下而上的方式叠加而成;第一油封,所述第一油封设置在所述轴承腔底部;第二油封,所述第二油封设置在所述轴承腔底部,所述第一油封位于所述第二油封的上端;润滑机构,所述润滑机构具有:接油管,所述接油管连通所述液压腔;导油管,所述导油管用于将所述接油管内的液压油传输至所述润滑腔;风机,所述风机设置在所述轴承座底端,所述风机内具有:叶轮,所述连接轴贯穿所述轴承单元、所述第一油封、所述第二油封,并与所述叶轮相连,所述第一油封、所述第二油封与所述连接轴构成润滑腔。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液压装置中液压油的压力驱动传动轴进行转动,再以传动轴的动力带动轴承座内的连接轴转动,最终驱动风机上的叶轮转动,其中,在液压装置工作过程中,液压油通过传动轴与轴承座的缝隙渗入到轴承腔中,之后在对轴承组件润滑时,轴承单元贴合面之间的空隙对液压油进行存储,并将其存储的液压油进行甩动,为液压油提供动能,加快轴承组件中液压油的流动进行快速、充分润滑,最后通过接油管和导油管,将液压油导入到润滑腔内对第一油封、第二油封和连接轴进行润滑。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液压装置上还具有进油口和回油口,所述液压装置上还具有: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设置在所述液压腔中,所述传动齿轮连接所述传动轴。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轴承座上端具有:端盖,所述端盖设置在所述轴承座上;稳定轴承,所述稳定轴承设置在所述端盖中,所述传动轴穿过所述端盖和所述稳定轴承与所述连接轴相连。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轴承座上还具有:卸油口,所述卸油口连通所述轴承腔,所述卸油口位于所述轴承腔的侧上端。在对轴承组件润滑过程中,多余的液压油通过卸油口流出。
更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接油管上设置有阀门。通过阀门控制润滑机构中的液压油的油量,保证充足的液压油对第一油封和第二油封进行润滑,同时避免液压油持续涌入润滑机构中,导致液压装置中的液压不足难以驱动其运转。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轴承单元包括:外环,所述外环的顶部和底部上具有弧形开口;内环,所述内环的顶部和底部上同样具有弧形开口,所述外环和所述内环的开口构成滚道;滚珠,所述滚珠设置在所述滚道上。在连接轴带动内环旋转时,滚珠受两个轴承单元控制,有利于其中一个轴承单元缺少润滑时,另一个具有液压油润滑的轴承单元能够顺畅的带动滚珠旋转,减少不能及时润滑导致其磨损的影响,并且轴承单元中的液压油在一定程度上也能通过滚珠的旋转将其均匀分配至另一个轴承单元的外环和内环之间的间隙中,有利于液压油及时及时参与润滑,避免轴承座损坏。
更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外环和所述内环之间具有间隙。通过该间隙有利于内环和外环的各自运转。
更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外环和/或内环上具有润滑槽。通过轴承组件中的润滑槽扩大液压油的通过效率,对轴承单元进行润滑。
更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润滑槽与所述内环的中心轴线呈倾斜角度设置。通过倾斜的润滑槽有利于快速将液压油导入至轴承单元中以快速参与润滑。
更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轴承座还具有:孔用挡圈,所述孔用挡圈设置在所述轴承座上下两端,所述孔用挡圈上设有与所述滚珠相适应的滚动通道。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润滑机构还具有:润滑通道,所述润滑通道连通所述导油管,所述润滑通道垂直设置;直管道,所述直管道的右端连通所述润滑通道,所述直管道的左端连通所述润滑腔,所述直管道垂直所述润滑通道,所述直管道的侧壁上具有:滑槽;锁油器,所述锁油器设置在所述直管道中,所述锁油器的左端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并将其密封,所述锁油器的右端径向凸起贴合所述直管道的侧壁将其密封,所述锁油器上具有:进油通道,所述进油通道贯通所述锁油器左右两侧,所述进油通道连通所述润滑通道与所述润滑腔。
当第一油封和/或第二油封破损时,连接轴旋转产生的风压推动液压油逆流以及推动锁油器在滑槽中滑动,此时锁油器的右端脱离直管道贴合润滑通道,封堵进油通道,避免液压油漏出。
更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润滑机构还具有:示意管,所述示意管连通所述直管道,所述示意管位于所述锁油器的中下端。锁油器脱离直管道后,润滑通道连通直管道,液压油从直管道进入到示意管中,能够示意工作人员第一油封和/或第二油封出现问题。
更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润滑机构还具有:控制阀,所述控制阀设置在所述导油管上,所述控制阀用于控制所述导油管中液压油的流量。
更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润滑机构还具有:导油腔,所述导油腔上端连通所述接油管,所述导油腔下端连通所述导油管;吸油腔,所述吸油腔连通所述示意管,所述吸油腔还连通所述导油管;封堵块,所述封堵块设置在所述吸油腔与所述导油管的连通位置处;活塞,所述活塞设置在所述吸油腔内;推拉杆,所述推拉杆的下端连接所述活塞,所述推拉杆伸出所述吸油腔。
关闭控制阀隔断导油管的供油工作,驱动推拉杆拉动活塞将润滑通道、直管道以及示意管中的液压油吸入至吸油腔,当对第一油封和/或第二油封进行更换后,再推动活塞对示意管注入空气迫使锁油器复位,最后打开封堵块,将吸油腔中的液压油导入到导油管中。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分离式的轴承组件使得各个轴承单元的贴合面之间具有空隙,不仅能够对液压油进行存储(在此需说明的是,因为是轴承单元的内环套设在连接轴上,当连接轴旋转时是带动所有轴承单元的内环进行同速度、同方向的旋转的,故轴承单元之间不会产生摩擦,即不会损耗轴承单元之间空隙中的液压油),有利于在轴承单元得不到充足液压油进行润滑时能够调动该空隙中的液压油及时参加润滑,而且通过该空隙,在液压油进入到轴承组件过程中,能够在连接轴的旋转带动下对空隙里的液压油进行甩动,使得液压流得到强大的动能,快速、充分的填充到轴承单元的各个缝隙中,以及时参加润滑工作,避免轴承座损坏。
为达到上述目的之二,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自润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驱动,通过进油口通入液压油,以液压油的压力驱动液压装置带动传动轴进行转动,再以传动轴的动力带动轴承座内的连接轴转动,最终驱动风机上的叶轮转动;
渗入,在液压装置工作过程中,液压油在其本身的压力作用下通过传动轴与轴承座的缝隙渗入到轴承腔中;
轴承润滑,轴承腔内的液压油在重力作用下流入到轴承座组件当中对其进行润滑,其中,轴承单元贴合面之间的空隙不仅能够对液压油进行存储,并且能够其存储的液压油进行甩动,为液压油提供动能,加快轴承组件中液压油的流动;
导油润滑,通过接油管,将液压腔内的液压油导入到导油管中,再通过导油管将液压油导入到润滑腔内对第一油封、第二油封和连接轴进行润滑。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所述轴承润滑步骤中,轴承组件中的滚珠受两个轴承单元控制,液压油通过滚珠将其均匀分配至轴承单元的外环和内环之间的间隙中。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所述轴承润滑步骤中,通过轴承组件中的润滑槽扩大液压油的通过效率,对轴承单元进行润滑。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所述导油步骤之后,还具有步骤:
封油,当第一油封和/或第二油封破损时,连接轴旋转产生的风压推动液压油逆流以及推动锁油器在滑槽中滑动,此时锁油器的右端脱离直管道贴合润滑通道,封堵进油通道;
示意,锁油器脱离直管道后,润滑通道连通直管道,液压油从直管道进入到示意管中。
更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所述示意步骤之后,还具有步骤:
吸油,关闭控制阀隔断导油管的供油工作,驱动推拉杆拉动活塞将润滑通道、直管道以及示意管中的液压油吸入至吸油腔;
更换,对第一油封和/或第二油封进行更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风机自润滑轴承座的正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风机自润滑轴承做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轴承组件的平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轴承单元的平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轴承单元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轴承单元的俯视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轴承单元的俯视示意图。
图8为图2的A局部放大图。
图9为图8的运动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润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
1、液压装置 101、液压腔 102、进油口
103、回油口 104、传动齿轮 105、传动轴
2、轴承座 21、端盖 22、稳定轴承
201、轴承腔 202、卸油口 203、连接轴
204、第一油封 205、第二油封
3、风机 301、叶轮
4、轴承单元 41、外环 42、内环
43、滚珠 411、滚道 412、间隙
413、润滑槽 401、孔用挡圈
5、润滑机构 501、接油管 502、导油管
503、润滑通道 504、直管道 505、滑槽
506、示意管 507、控制阀 508、导油腔
509、吸油腔 510、封堵块 511、活塞
512、推拉杆
6、锁油器 601、进油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中”“上”、“下”、“左”、“右”、“内”、“外”、“顶”、“底”、“侧”、“竖直”、“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一”、“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出于简明和说明的目的,实施例的原理主要通过参考例子来描述。在以下描述中,很多具体细节被提出用以提供对实施例的彻底理解。然而明显的是。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这些实施例在实践中可以不限于这些具体细节。在一些实例中,没有详细地描述公知自润滑方法和结构,以避免无必要地使这些实施例变得难以理解。另外,所有实施例可以互相结合使用。
实施例一:
一种风机自润滑轴承座,其中,如图1、2所示,包括:液压装置1、轴承座2、轴承组件、第一油封204、第二油封205、润滑机构5、风机3。
液压装置1内设有液压腔101和传动轴105,传动轴105设置在液压腔101中。
轴承座2设置在液压装置1的底端,轴承座2内具有轴承腔201和连接轴203,连接轴203设置在轴承腔201中,传动轴105连接连接轴203。
轴承组件设置在轴承腔201中,轴承组件具有轴承单元4,轴承组件由数个轴承单元4从下而上的方式叠加而成。
第一油封204设置在轴承腔201底部。第二油封205设置在轴承腔201底部,第一油封204位于第二油封205的上端。
润滑机构5具有接油管501,接油管501连通液压腔101。导油管502,导油管502用于将接油管501内的液压油传输至润滑腔。
风机3设置在轴承座2底端,风机3内具有叶轮301,连接轴203贯穿轴承单元4、第一油封204、第二油封205,并与叶轮301相连,第一油封204、第二油封205与连接轴203构成润滑腔。
实施步骤:通过液压装置1中液压油的压力驱动传动轴105进行转动,再以传动轴105的动力带动轴承座2内的连接轴203转动,最终驱动风机3上的叶轮301转动,其中,在液压装置1工作过程中,液压油通过传动轴105与轴承座2的缝隙渗入到轴承腔201中,之后在对轴承组件润滑时,轴承单元4贴合面之间的空隙对液压油进行存储,并将其存储的液压油进行甩动,为液压油提供动能,加快轴承组件中液压油的流动进行快速、充分润滑,最后通过接油管501和导油管502,将液压油导入到润滑腔内对第一油封204、第二油封205和连接轴203进行润滑。
本发明通过分离式的轴承组件使得各个轴承单元4的贴合面之间具有空隙,不仅能够对液压油进行存储(在此需说明的是,因为是轴承单元4的内环42套设在连接轴203上,当连接轴203旋转时是带动所有轴承单元4的内环42进行同速度、同方向的旋转的,故轴承单元4之间不会产生摩擦,即不会损耗轴承单元4之间空隙中的液压油),有利于在轴承单元4得不到充足液压油进行润滑时能够调动该空隙中的液压油及时参加润滑,而且通过该空隙,在液压油进入到轴承组件过程中,能够在连接轴203的旋转带动下对空隙里的液压油进行甩动,使得液压流得到强大的动能,快速、充分的填充到轴承单元4的各个缝隙中,以及时参加润滑工作,避免轴承座2损坏。
进一步地,如图1、2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液压装置1上还具有进油口102和回油口103,液压装置1上还具有传动齿轮104,传动齿轮104设置在液压腔101中,传动齿轮104连接传动轴105。
优选地,如图2所示,轴承座2上端具有端盖21和稳定轴承22,端盖21设置在轴承座2上。稳定轴承22设置在端盖21中,传动轴105穿过端盖21和稳定轴承22与连接轴203相连。
优选地,如图2所示,轴承座2上还具有卸油口202,卸油口202连通轴承腔201,卸油口202位于轴承腔201的侧上端。在对轴承组件润滑过程中,多余的液压油通过卸油口202流出。
更优选地,接油管501上设置有阀门。通过阀门控制润滑机构5中的液压油的油量,保证充足的液压油对第一油封204和第二油封205进行润滑,同时避免液压油持续涌入润滑机构5中,导致液压装置1中的液压不足难以驱动其运转。
优选地,如图3-7所示,轴承单元4包括:外环41、内环42、滚珠43。
外环41的顶部和底部上具有弧形开口。内环42的顶部和底部上同样具有弧形开口,外环41和内环42的开口构成滚道411。滚珠43设置在滚道411上。
在连接轴203带动内环42旋转时,滚珠43受两个轴承单元4控制,有利于其中一个轴承单元4缺少润滑时,另一个具有液压油润滑的轴承单元4能够顺畅的带动滚珠43旋转,减少不能及时润滑导致其磨损的影响,并且轴承单元4中的液压油在一定程度上也能通过滚珠43的旋转将其均匀分配至另一个轴承单元4的外环41和内环42之间的间隙412中,有利于液压油及时及时参与润滑,避免轴承座2损坏。
更优选地,外环41和内环42之间具有间隙412。通过该间隙412有利于内环42和外环41的各自运转。
更优选地,外环41和/或内环42上具有润滑槽505413。通过轴承组件中的润滑槽505413扩大液压油的通过效率,对轴承单元4进行润滑。
更优选地,润滑槽505413与内环42的中心轴线呈倾斜角度设置。通过倾斜的润滑槽505413有利于快速将液压油导入至轴承单元4中以快速参与润滑。
更优选地,轴承座2还具有:孔用挡圈401,孔用挡圈401设置在轴承座2上下两端,孔用挡圈401上设有与滚珠43相适应的滚动通道。
优选地,如图8、9所示,润滑机构5还具有:润滑通道503、直管道504、锁油器6。
润滑通道503连通导油管502,润滑通道503垂直设置。直管道504的右端连通润滑通道503,直管道504的左端连通润滑腔,直管道504垂直润滑通道503,直管道504的侧壁上具有滑槽505。
锁油器6设置在直管道504中,锁油器6的左端与滑槽505滑动连接并将其密封,锁油器6的右端径向凸起贴合直管道504的侧壁将其密封,锁油器6上具有进油通道601,进油通道601贯通锁油器6左右两侧,进油通道601连通润滑通道503与润滑腔。
当第一油封204和/或第二油封205破损时,连接轴203旋转产生的风压推动液压油逆流以及推动锁油器6在滑槽505中滑动,此时锁油器6的右端脱离直管道504贴合润滑通道503,封堵进油通道601,避免液压油漏出。
更优选地,润滑机构5还具有示意管506,示意管506连通直管道504,示意管506位于锁油器6的中下端。锁油器6脱离直管道504后,润滑通道503连通直管道504,液压油从直管道504进入到示意管506中,能够示意工作人员第一油封204和/或第二油封205出现问题。
更优选地,润滑机构5还具有控制阀507,控制阀507设置在导油管502上,控制阀507用于控制导油管502中液压油的流量。
更优选地,如图9、10所示,润滑机构5还具有:导油腔508、吸油腔509、封堵块510、活塞511、推拉杆512。
导油腔508上端连通接油管501,导油腔508下端连通导油管502。吸油腔509连通示意管506,吸油腔509还连通导油管502。封堵块510设置在吸油腔509与导油管502的连通位置处。活塞511设置在吸油腔509内。推拉杆512的下端连接活塞511,推拉杆512伸出吸油腔509。
关闭控制阀507隔断导油管502的供油工作,驱动推拉杆512拉动活塞511将润滑通道503、直管道504以及示意管506中的液压油吸入至吸油腔509,当对第一油封204和/或第二油封205进行更换后,再推动活塞511对示意管506注入空气迫使锁油器6复位,最后打开封堵块510,将吸油腔509中的液压油导入到导油管502中。
一种自润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驱动,通过进油口102通入液压油,以液压油的压力驱动液压装置1带动传动轴105进行转动,再以传动轴105的动力带动轴承座2内的连接轴203转动,最终驱动风机3上的叶轮301转动。
渗入,在液压装置1工作过程中,液压油在其本身的压力作用下通过传动轴105与轴承座2的缝隙渗入到轴承腔201中。
轴承润滑,轴承腔201内的液压油在重力作用下流入到轴承座2组件当中对其进行润滑,其中,轴承单元4贴合面之间的空隙不仅能够对液压油进行存储,并且能够其存储的液压油进行甩动,为液压油提供动能,加快轴承组件中液压油的流动。
导油润滑,通过接油管501,将液压腔101内的液压油导入到导油管502中,再通过导油管将液压油导入到润滑腔内对第一油封204、第二油封205和连接轴203进行润滑。
优选地,在轴承润滑步骤中,轴承组件中的滚珠43受两个轴承单元4控制,液压油通过滚珠43将其均匀分配至轴承单元4的外环41和内环42之间的间隙412中。
优选地,在轴承润滑步骤中,通过轴承组件中的润滑槽505413扩大液压油的通过效率,对轴承单元4进行润滑。
优选地,在导油步骤之后,还具有步骤:
封油,当第一油封204和/或第二油封205破损时,连接轴203旋转产生的风压推动液压油逆流以及推动锁油器6在滑槽505中滑动,此时锁油器6的右端脱离直管道504贴合润滑通道,封堵进油通道601。
示意,锁油器6脱离直管道504后,润滑通道503连通直管道504,液压油从直管道50进入到示意管506中。
更优选地,在示意步骤之后,还具有步骤:
吸油,关闭控制阀507隔断导油管502的供油工作,驱动推拉杆512拉动活塞511将润滑通道503、直管道504以及示意管506中的液压油吸入至吸油腔509。
更换,对第一油封204和/或第二油封205进行更换。
尽管上面对本发明说明性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以便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不仅限于具体实施方式的范围,对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只要各种变化只要在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发明精神和范围内,一切利用本发明构思的发明创造均在保护之列。

Claims (10)

1.一种风机自润滑轴承座,其中,包括:
液压装置,所述液压装置内设有:
液压腔;
传动轴,所述传动轴设置在所述液压腔中;
轴承座,所述轴承座设置在所述液压装置的底端,所述轴承座内具有:
轴承腔;
连接轴,所述连接轴设置在所述轴承腔中,所述传动轴连接所述连接轴;
轴承组件,所述轴承组件设置在所述轴承腔中,所述轴承组件具有:
轴承单元,所述轴承组件由数个所述轴承单元叠加而成;
第一油封,所述第一油封设置在所述轴承腔底部;
第二油封,所述第二油封设置在所述轴承腔底部;
润滑机构,所述润滑机构具有:
接油管,所述接油管连通所述液压腔;
导油管,所述导油管用于将所述接油管内的液压油传输至所述润滑腔;
风机,所述风机设置在所述轴承座底端,所述风机内具有:
叶轮,所述连接轴贯穿所述轴承单元、所述第一油封、所述第二油封,并与所述叶轮相连,所述第一油封、所述第二油封与所述连接轴构成润滑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风机自润滑轴承座,其中,所述液压装置上还具有进油口和回油口,所述液压装置上还具有:
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设置在所述液压腔中,所述传动齿轮连接所述传动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风机自润滑轴承座,其中,所述轴承座上端具有:
端盖,所述端盖设置在所述轴承座上;
稳定轴承,所述稳定轴承设置在所述端盖中,所述传动轴穿过所述端盖和所述稳定轴承与所述连接轴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风机自润滑轴承座,其中,所述轴承座上还具有:
卸油口,所述卸油口连通所述轴承腔,所述卸油口位于所述轴承腔的侧上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风机自润滑轴承座,其中,所述接油管上设置有阀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风机自润滑轴承座,其中,所述轴承单元包括:
外环,所述外环的顶部和底部上具有弧形开口;
内环,所述内环的顶部和底部上同样具有弧形开口,所述外环和所述内环的开口构成滚道;
滚珠,所述滚珠设置在所述滚道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风机自润滑轴承座,其中,所述外环和所述内环之间具有间隙。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风机自润滑轴承座,其中,所述外环和/或内环上具有润滑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风机自润滑轴承座,其中,所述润滑槽与所述内环的中心轴线呈倾斜角度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风机自润滑轴承座,其中,所述轴承座还具有:
孔用挡圈,所述孔用挡圈设置在所述轴承座上下两端,所述孔用挡圈上设有与所述滚珠相适应的滚动通道。
CN201911106663.0A 2019-11-13 2019-11-13 一种风机自润滑轴承座及自润滑方法 Active CN11082187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06663.0A CN110821874B (zh) 2019-11-13 2019-11-13 一种风机自润滑轴承座及自润滑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06663.0A CN110821874B (zh) 2019-11-13 2019-11-13 一种风机自润滑轴承座及自润滑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21874A true CN110821874A (zh) 2020-02-21
CN110821874B CN110821874B (zh) 2020-12-25

Family

ID=695545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06663.0A Active CN110821874B (zh) 2019-11-13 2019-11-13 一种风机自润滑轴承座及自润滑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82187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92506A (zh) * 2020-05-22 2020-09-22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油泵传动联接装置及液压传动机械设备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23676A (ja) * 1983-07-15 1985-02-06 Fujitsu Ltd 潤滑ガスのラビリンス構造
CN2201513Y (zh) * 1994-06-21 1995-06-21 青岛轴承厂 四点接触推力球轴承
CN2210271Y (zh) * 1994-11-08 1995-10-18 张志文 抽油吸虹器
CN101245807A (zh) * 2008-01-25 2008-08-20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长寿命高性能螺杆钻具传动轴轴承
CN102563147A (zh) * 2012-02-08 2012-07-11 刘立文 一种防爆轮胎安全阀
JP2017125532A (ja) * 2016-01-13 2017-07-20 株式会社荏原製作所 潤滑油採取システム及びそれを含む回転機械システム
CN110145547A (zh) * 2019-06-22 2019-08-20 烟台海德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风机轴承座自润滑装置及润滑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23676A (ja) * 1983-07-15 1985-02-06 Fujitsu Ltd 潤滑ガスのラビリンス構造
CN2201513Y (zh) * 1994-06-21 1995-06-21 青岛轴承厂 四点接触推力球轴承
CN2210271Y (zh) * 1994-11-08 1995-10-18 张志文 抽油吸虹器
CN101245807A (zh) * 2008-01-25 2008-08-20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长寿命高性能螺杆钻具传动轴轴承
CN102563147A (zh) * 2012-02-08 2012-07-11 刘立文 一种防爆轮胎安全阀
JP2017125532A (ja) * 2016-01-13 2017-07-20 株式会社荏原製作所 潤滑油採取システム及びそれを含む回転機械システム
CN110145547A (zh) * 2019-06-22 2019-08-20 烟台海德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风机轴承座自润滑装置及润滑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92506A (zh) * 2020-05-22 2020-09-22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油泵传动联接装置及液压传动机械设备
CN111692506B (zh) * 2020-05-22 2021-07-16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油泵传动联接装置及液压传动机械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21874B (zh) 2020-12-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52642A (zh) 气缸轴承润滑结构及滑片式压缩机
CA2669050A1 (en) Wind turbine generator
CN110821874B (zh) 一种风机自润滑轴承座及自润滑方法
CN113404779B (zh) 一种起重机行走车轮的全自动监测控制集中润滑系统
CN101303016A (zh) 无油回转式压缩机的转子轴密封结构
CN101545184B (zh) 绣花机旋梭组件润滑系统
CN205677829U (zh) 气缸轴承润滑结构及滑片式压缩机
CN116044905A (zh) 一种可自行添加润滑油的通用轴承
CN212100642U (zh) 一种润滑油内循环激振器
CN101418801B (zh) 用水润滑螺旋转子的螺旋式压缩机
CN205806277U (zh) 一种花键轴及基于该花键轴的缓速器油路结构
CN103807178A (zh) 螺杆式压缩机
CN213117179U (zh) 一种变速器轴承润滑装置
CN215928153U (zh) 一种滚动轴承稀油润滑装置
CN109578275A (zh) 双级螺杆压缩机及其使用的双级转子组安装结构
JP2023535992A (ja) クランクシャフト、インバータ圧縮機及び冷凍機器
CN209130159U (zh) 一种适应倾角减速机的多腔润滑及冷却装置
CN206668910U (zh) 一种内部设置储油腔的新型齿轮
CN220646517U (zh) 一种可自润滑的轴承
CN111319925A (zh) 润滑油内循环激振器
CN217207679U (zh) 一种双叶轮自润滑减速机
CN220391373U (zh) 具有润滑油道的履带支重轮结构
CN211397986U (zh) 一种农场用环保低噪音风机
CN114029783B (zh) 一种用于车床主轴的润滑脂补充机构
CN113357369B (zh) 减速机的密封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