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16733A - 摩托车 - Google Patents

摩托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16733A
CN110816733A CN201910717016.7A CN201910717016A CN110816733A CN 110816733 A CN110816733 A CN 110816733A CN 201910717016 A CN201910717016 A CN 201910717016A CN 110816733 A CN110816733 A CN 1108167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engine
exhaust
end portion
catalyst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1701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816733B (zh
Inventor
武田哲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uki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uzuki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uki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Suzuki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8167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167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8167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167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11/00Motorcycles, engine-assisted cycles or motor scooters with one or two wheels
    • B62K11/02Frames
    • B62K11/04Frames characterised by the engine being between front and rear whe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19/00Cycle frames
    • B62K19/30Frame parts shaped to receive other cycle parts or accessori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13/00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or parts thereof, having pertinent characteristic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1N1/00 - F01N5/00, F01N9/00, F01N11/00
    • F01N13/08Other 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exhaust condui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车辆的运动性能以及催化剂对于废气的净化性能的摩托车。摩托车具备发动机(9)、排出从发动机的排气口(60)排出的废气的排气管(86)、设置在排气管内并配置于发动机的前方的催化装置(81),发动机具备:收容曲轴的曲轴箱(41)、与曲轴箱连结的气缸(42)、与气缸连结的气缸盖(43),排气管具备连接发动机的排气口与催化装置的连接管(83),连接管具备具有弯曲的形状并形成一体构造的第一管(105)和在排气方向上设置于第一管的下游侧且具有弯曲的形状并形成对接结构的第二管(106),在从车辆侧面观察时,催化装置的上端部与曲轴箱和气缸的配合面(Y)的延长线(E)相比位于上方。

Description

摩托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用于净化废气的催化装置的摩托车。
背景技术
以往,摩托车具备排出从发动机的排气口排出的废气的排气管,在该排气管内设置有用于净化废气的催化装置。近年来,为了应对废气的限制,要求提高催化装置对于废气的净化性能。为了应对这样的要求,在排气管的尽量上游配置催化装置是重要的,因此,有时也将催化装置配置在发动机的前方。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在从车辆侧面观察时,催化装置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比曲轴箱靠前方的位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114394号公报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若仅由一体构造的弯曲管构成将发动机的排气口与催化装置的上端部连接的连接管,则连接管的形状、配置的自由度降低。其结果是,即使将催化装置配置在发动机的前方,也不得不将催化装置配置在远离发动机的排气口的位置,有可能无法充分得到催化装置对于废气的净化性能。
另外,若催化装置的位置过低,则无法充分确保车辆的倾斜角,车辆的运动性能有可能降低。而且,若催化装置的位置过低,则催化装置会因飞石而损伤,或因覆水而使催化装置的温度降低,从而有可能使催化剂对于废气的净化性能降低。若为了弥补这样的催化装置的净化性能的降低而使催化装置大型化,则催化装置的布局条件变得更加严格。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催化装置配置于发动机的前方的摩托车中,提高车辆的运动性能以及催化剂对于废气的净化性能。
本发明的摩托车发动机;排气管,该排气管排出从所述发动机的排气口排出的废气;以及催化装置,该催化装置设置在所述排气管内并配置于所述发动机的前方,所述发动机具备曲轴、收容所述曲轴的曲轴箱、与所述曲轴箱连结的气缸以及与所述气缸连结的气缸盖,所述排气管具备连接所述发动机的所述排气口与所述催化装置的上端部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具备:第一管,该第一管具有弯曲的形状并形成一体构造;以及第二管,该第二管在排气方向上设置于所述第一管的下游侧,且该第二管具有弯曲的形状并形成对接结构(日文:モナカ構造),在从车辆侧面观察时,所述催化装置的上端部与所述曲轴箱和所述气缸的配合面的延长线相比位于上方。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催化装置配置于发动机的前方的摩托车中,能够提高车辆的运动性能以及催化剂对于废气的净化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摩托车的右侧视图。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发动机及其周边部的右侧视图。
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发动机及其周边部的前视图。
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发动机及其周边部的俯视图。
图5是示出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拆下离合器罩的状态的发动机及其周边部的右侧视图。
图6是示出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拆下磁铁罩的状态的发动机及其周边部的左侧视图。
图7是示出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曲轴、平衡轴及空转轴的位置关系的前视图。
图8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排气装置的一部分的右侧视图。
图9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排气装置的一部分的后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摩托车
9 发动机
41 曲轴箱
42 气缸
43 气缸盖
51 曲轴
60 排气口
81 催化装置
82 催化装置壳体
83 上游侧连接管(连接管的一例)
84 消音器
85 下游侧连接管(其他连接管的一例)
86 排气管
93 主体部
94 缩径部
105 第一管
106 第二管
119 下游侧废气传感器
L1 第一长度
L2 第二长度
M 车辆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心线
P2 排气口的中心点
P3 催化装置的上端部的中心点
R1 曲轴的旋转轴
Y 曲轴箱与气缸的配合面
E 曲轴箱与气缸的配合面的延长线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连接管具备第一管和第二管。第一管具有弯曲的形状,形成一体构造。第二管在排气方向上设置于第一管的下游侧,具有弯曲的形状,并形成对接结构。这样,通过由一体构造的第一管和对接结构的第二管构成连接管,与仅由一体构造的弯曲管构成连接管的情况相比,连接管的形状、配置的自由度提高。因此,能够将催化装置靠近发动机的排气口配置,能够利用刚从发动机的排气口排出之后的高温的废气促进催化装置的提前活化,提高催化剂对于废气的净化性能。
另外,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采用了上述那样的连接管的结构的结果是,催化装置的上端部与曲轴箱和气缸的配合面的延长线相比位于上方。通过采用这样的配置,能够提高催化装置的位置。因此,能够充分确保车辆的倾斜角,能够提高车辆的运动性能。另外,由于能够如上述那样提高催化装置的位置,因此能够抑制催化装置因飞石而损伤、或催化装置的温度因覆水而降低。因此,能够维持催化剂对于废气的净化性能。
[实施例]
(摩托车1)
以下,基于图1~图9,对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公路型的摩托车1进行说明。以下,表示前后、左右、上下等方向的用语以从摩托车1的骑乘者观察的方向为基准来使用。在各图中适当标注的箭头Fr、Rr、L、R、U、Lo分别表示摩托车1的前方、后方、左方、右方、上方、下方。
参照图1,摩托车1以车身框架2、配置在车身框架2的前方的转向机构3及前轮4、配置在车身框架2的上方的燃料箱5及骑乘者座椅6、配置在车身框架2的后下方的左右一对摆臂7及后轮8、支承于车身框架2的发动机9、与发动机9连接的进气装置11及排气装置12、配置在发动机9的前方的起动电机13为主体而构成。以下,对上述各构成要素依次进行说明。
(车身框架2)
参照图1~图3,车身框架2以头管21、从头管21向后方延伸的一个主框架22、从头管21向下方延伸的一个下框架23、从主框架22的后端部向左右分支且向下方延伸的左右一对侧框架24、从主框架22的后部向后方延伸的左右一对座椅导轨25为主体而构成。此外,左右一对座椅导轨25除了图1以外未被图示。
主框架22从发动机9的上方配置至后方。在主框架22的前后方向中央部固定有安装板26。在主框架22的后端部及左右一对侧框架24的上端部接合有安装托架27a,在左右一对侧框架24的下端部接合有安装托架27b。
下框架23配置在发动机9的前方。在从车辆侧面观察以及从车辆前面观察时,下框架23沿着上下方向呈直线状延伸。在从车辆前面观察时,下框架23配置成在从上端部到下端部的整个区域与车辆的左右方向的中心线M重叠。
在下框架23的下端侧配置有发动机悬架托架28。发动机悬架托架28具备第一侧板28a、第二侧板28b、将第一侧板28a和第二侧板28b的前端部连结起来的前板28c。第一侧板28a的上部配置于下框架23的下端部的右侧(左右方向外侧),第二侧板28b的上部配置于下框架23的下端部的左侧(左右方向外侧)。第一侧板28a和第二侧板28b的上部经由上下一对的螺栓B1安装于下框架23的下端部。前板28c的上部配置在下框架23的下端部的前方。
(转向机构3及前轮4)
参照图1,转向机构3由头管21支承为能够旋转。转向机构3具备把手装置31及左右一对前叉32。把手装置31配置在头管21的上方,沿左右方向延伸。在把手装置31的左右方向两端部设置有把手握柄33。前轮4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左右一对前叉32的下端部。
(燃料箱5及骑乘者座椅6)
参照图1,燃料箱5支承于主框架22。骑乘者座椅6配置于燃料箱5的后方,并由左右一对座椅导轨25支承。
(左右一对摆臂7及后轮8)
参照图1,左右一对摆臂7的前端部经由枢轴35与左右一对侧框架24连接。由此,左右一对摆臂7能够以枢轴35为中心摆动。后轮8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左右一对摆臂7的后端部。
(发动机9)
参照图2~图4,发动机9例如是空冷式的单缸发动机。发动机9具备曲轴箱41、从上方连结于曲轴箱41的气缸42、从上方连结于气缸42的气缸盖43、从上方连结于气缸盖43的气缸盖罩44、覆盖曲轴箱41的右侧(左右方向外侧)的离合器罩45(罩的一例)、以及覆盖曲轴箱41的左侧(左右方向外侧)的磁铁罩46。
参照图2,气缸盖43的后壁部安装于安装板26。由此,气缸盖43的后壁部经由安装板26固定于主框架22的前后方向中央部。
曲轴箱41的后端部安装于各安装托架27a、27b。由此,曲轴箱41的后端部经由安装托架27a固定于主框架22的后端部及左右一对侧框架24的上端部,并且曲轴箱41的后端部经由安装托架27b固定于左右一对侧框架24的下端部。
曲轴箱41的前端部的左右方向两侧部经由上下一对螺栓B2安装于发动机悬架托架28的第一侧板28a、第二侧板28b的下部。由此,曲轴箱41的前端部经由发动机悬架托架28固定于下框架23的下端部。
参照图5~图7,在曲轴箱41的前部收容有曲轴51。曲轴51设置成能够以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旋转轴R1为中心旋转。在曲轴51的右侧部设置有平衡驱动齿轮51a。在曲轴51的左侧部设置有起动从动齿轮51b。
在曲轴箱41的前端部,在曲轴51的前下方收容有平衡轴52。平衡轴52配置成与曲轴51平行。平衡轴52设置成能够以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旋转轴R2为中心旋转。在平衡轴52的右侧部设置有平衡从动齿轮52a。平衡从动齿轮52a与设置于曲轴51的平衡驱动齿轮51a啮合。
在曲轴箱41的前端部,在曲轴51的前方收容有空转轴53。空转轴53配置成与曲轴51平行。空转轴53设置成能够以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旋转轴R3为中心旋转。在空转轴53的左侧部设置有第一空转齿轮53a。第一空转齿轮53a与设置于曲轴51的起动从动齿轮51b啮合。在空转轴53的右侧部设置有直径比第一空转齿轮53a小的第二空转齿轮53b。
参照图5,在曲轴箱41的右侧面的右侧(左右方向外侧)设置有离合器机构54(在图5中仅用双点划线表示外形)。离合器机构54经由一次减速机构(未图示)与曲轴51连接。离合器机构54由离合器罩45(参照图2~图4)从右侧(左右方向外侧)覆盖。
参照图6,在曲轴箱41的左侧面的左侧(左右方向外侧)设置有发电用的磁铁55(在图6中仅用双点划线表示外形)。磁铁55固定于曲轴51的左端部。磁铁55由磁铁罩46(参照图3、图4)从左侧(左右方向外侧)覆盖。
参照图5、图6,在气缸42中收容有活塞(未图示)。活塞经由连杆(未图示)与曲轴51连接。在气缸42与气缸盖43之间,在活塞的上方设置有燃烧室58。在气缸盖43的后壁部设置有与燃烧室58连通的进气口59。在气缸盖43的前壁部设置有与燃烧室58连通的排气口60。在气缸盖43的右壁部安装有火花塞61。
(进气装置11)
参照图5、图6,进气装置11具备进气管71和与进气管71连接的空气滤清器(未图示)。进气管71与发动机9的进气口59连接。
(排气装置12)
以下,在排气装置12的说明中,在记载为“上游侧”或“下游侧”的情况下,表示排气装置12内的排气方向(废气的流动方向)上的“上游侧”或“下游侧”。
参照图2~图4,排气装置12具备配置于发动机9的前方的催化装置81、收容催化装置81的催化装置壳体82、连接发动机9的排气口60与催化装置81的上端部(上游侧的端部)的上游侧连接管83(连接管的一例)、配置于发动机9的后方的消音器84、连接催化装置81的下端部(下游侧的端部)与消音器84的下游侧连接管85(其他连接管的一例)。催化装置壳体82、上游侧连接管83及下游侧连接管85构成排气管86。换言之,排气管86具备催化装置壳体82、上游侧连接管83及下游侧连接管85。
(排气装置12的催化装置81)
排气装置12的催化装置81配置在排气管86内。催化装置81例如由蜂窝结构的三元催化装置构成。催化装置81通过化学反应使废气中的有害成分(例如一氧化碳、碳化氢、氮氧化物)变化为无害成分(例如二氧化碳、水、氮),由此对废气进行净化。
参照图2~图4,催化装置81呈圆柱状。催化装置81设置成从上端部(上游侧的端部)到下端部(下游侧的端部)具有相同的直径。在从车辆侧面观察以及从车辆前面观察时,催化装置81沿着上下方向呈直线状延伸,并与下框架23大致平行地配置。
参照图2,催化装置81与发动机悬架托架28的前表面相比位于后方。在从车辆侧面观察时,催化装置81的一部分与下框架23的下端部重叠。在从车辆侧面观察时,催化装置81的上端部与曲轴箱41和气缸42的配合面Y的延长线E相比位于上方。
参照图3,在从车辆前面观察时,催化装置81配置在离合器罩45的外表面45a与气缸42之间。在从车辆前面观察时,催化装置81的中心轴C与曲轴箱41和离合器罩45的配合面X相比配置在右侧(左右方向外侧)。催化装置81的中心轴C的整体与离合器罩45重叠。在从车辆前面观察时,催化装置81的3/4以上与离合器罩45重叠。
在从车辆前面观察时,催化装置81与下框架23及发动机悬架托架28隔开间隔地配置在下框架23及发动机悬架托架28的右侧(左右方向外侧)。在从车辆前面观察时,催化装置81配置于起动电机13(详细后述)的侧方,位于与起动电机13大致相同的高度。在从车辆前面观察时,催化装置81配置成不与起动电机13重叠。
图3的附图标记P1表示曲轴51(参照图7等)的旋转轴R1与离合器罩45的外表面45a的交点(以下,称为“基准交点P1”)。图3的附图标记S1表示连结发动机9的排气口60的中心点P2与基准交点P1的直线(以下,称为“第一基准线S1”)。图3的附图标记S2表示从发动机9的排气口60的中心点P2向右侧(左右方向外侧)延伸的水平线(以下,称为“第二基准线S2”)。在从车辆前面观察时,催化装置81的一部分配置在第一基准线S1与第二基准线S2之间。
图4的箭头L1表示从催化装置81的上端部的中心点P3到发动机9的排气口60的中心点P2的左右方向的长度(以下,称为“第一长度L1”)。图3的箭头L2表示从催化装置81的上端部的中心点P3到发动机9的排气口60的中心点P2的上下方向的长度(以下,称为“第二长度L2”)。催化装置81配置成第一长度L1比第二长度L2长。
参照图5、图6,催化装置81的下端部位于与曲轴51的旋转轴R1大致相同的高度。催化装置81的下端部与平衡轴52的旋转轴R2相比位于上方。催化装置81的下端部与空转轴53的旋转轴R3相比位于下方。
(排气装置12的催化装置壳体82)
参照图8、图9,排气装置12的催化装置壳体82通过将分别成型的前部分82a和后部分82b接合而形成为中空状。即,催化装置壳体82形成对接结构。催化装置壳体82在通过催化装置81的中心轴C的面被分割成前部分82a和后部分82b这两部分。此外,在图9中,仅示出催化装置壳体82的前部分82a,未示出催化装置壳体82的后部分82b。
催化装置壳体82具备:上游侧接触部91、设置于上游侧接触部91的下侧(下游侧)的扩径部92、设置于扩径部92的下侧(下游侧)的主体部93、设置于主体部93的下侧(下游侧)的缩径部94、设置于缩径部94的下侧(下游侧)的下游侧接触部95。上游侧接触部91与催化装置81的外周面接触。扩径部92的管径从上侧(上游侧)朝向下侧(下游侧)逐渐增大。主体部93从上端部(上游侧的端部)到下端部(下游侧的端部)设置成同一直径,且隔着间隔与催化装置81的外周面相对。缩径部94的管径从上侧(上游侧)朝向下侧(下游侧)逐渐减小。参照图5,缩径部94配置在曲轴箱41的前端部(收容平衡轴52的部分)的前方。
(排气装置12的上游侧连接管83)
参照图2,排气装置12的上游侧连接管83与下框架23的前端部相比位于后方。参照图3,上游侧连接管83从催化装置81的上端部朝向车辆的左右方向的中心延伸。上游侧连接管83具备第一管105和设置于第一管105的右下侧(下游侧)的第二管106。
第一管105具有以避开下框架23的方式从发动机9的排气口60朝向右侧(左右方向外侧)弯曲的形状。第一管105设置成从左端部(上游侧的端部)到右端部(下游侧的端部)具有相同的直径。第一管105由一体成型的单一的部分形成。即,第一管105形成一体构造。在从车辆前面观察时,第一管105位于气缸42及气缸盖43的左右方向上的宽度内,并且位于气缸42及气缸盖43的高度内。即,在从车辆前面观察时,第一管105收敛在气缸42及气缸盖43的范围内。
参照图2、图3,在第一管105的外周面,朝向上方突出有圆筒状的上游侧轴套108。在上游侧轴套108安装有上游侧废气传感器109,上游侧废气传感器109的顶端部朝向上侧。在从车辆侧面观察时,上游侧废气传感器109配置在下框架23与气缸盖43之间。在从车辆前面观察时,上游侧废气传感器109配置在气缸盖43的左右方向的宽度内。
参照图8、图9,在第一管105的外周面的左端部(上游侧的端部)固定有圆环状的接头111。接头111经由垫圈(未图示)与发动机9的排气口60(参照图7等)连接。
参照图8、图9,在第一管105的外周面,在上游侧轴套108与接头111之间安装有圆环状的凸缘112。凸缘112未固定于第一管105及接头111。凸缘112在发动机9的排气口60(参照图7等)的外周固定于气缸盖43。
参照图2,在从车辆侧面观察时,第二管106与气缸42的下表面相比位于上方。参照图3,在从车辆前面观察时,第二管106配置在发动机9的排气口60与离合器罩45的外表面45a之间。第二管106具有从催化装置81的上端部朝向左侧(左右方向内侧)弯曲的形状。第二管106的管径从左上侧(上游侧)向右下侧(下游侧)逐渐增大。
参照图8、图9,第二管106通过将分别成型的前部分106a和后部分106b接合而形成为中空状。即,第二管106形成对接结构。第二管106在通过催化装置81的中心轴C的面被分割成前部分106a和后部分106b这两部分。此外,在图9中,仅示出第二管106的前部分106a,未示出第二管106的后部分106b。在第二管106的后部分106b设置有凹部113。
第二管106的左上端部(上游侧的端部)安装于第一管105的右端部(下游侧的端部)。第二管106的右下端部(下游侧的端部)与催化装置81隔开间隔地安装于催化装置壳体82的主体部93。在第二管106的右下端部插入有催化装置81的上端部。
(排气装置12的消音器84)
参照图2,排气装置12的消音器84具备腔室114和设置在腔室114的后侧(下游侧)的消声器115。在腔室114的内部和消声器115的内部分别设置有消音室(未图示)。
(排气装置12的下游侧连接管85)
参照图3,排气装置12的下游侧连接管85从催化装置81的下端部朝向车辆的左右方向的中心延伸。参照图9,下游侧连接管85具备第一管体116和设置于第一管体116的左下侧(下游侧)的第二管体117。
第一管体116除了其下端部以外,收容于催化装置壳体82的下部。第一管体116的下端部与催化装置壳体82相比向下方突出。在第一管体116的上部(上游侧的部分)插入有催化装置81的下端部。第一管体116的上下方向中央部(上游侧的部分与下游侧的部分之间的部分)的管径从上侧(上游侧)朝向下侧(下游侧)逐渐减小。第一管体116的下部(下游侧的部分)与催化装置壳体82的下游侧接触部95接触。
参照图2、图9,第二管体117设置成从前端部(上游侧的端部)到后端部(下游侧的端部)具有相同的直径。第二管体117的前端部与第一管体116的下部连接。第二管体117的后端部与消音器84的腔室114连接。
参照图3、图6,在第二管体117的外周面,圆筒状的下游侧轴套118向左方突出。在下游侧轴套118安装有下游侧废气传感器119,下游侧废气传感器119的顶端部朝向左侧。下游侧废气传感器119在曲轴箱41的下方配置成与车辆的左右方向的中心线M重叠。下游侧废气传感器119与第二管体117的下端缘117a相比位于上方。下游侧废气传感器119的前方及下方由传感器保护件120覆盖。
(起动电机13)
参照图2、图3,起动电机13配置在气缸42的前方。起动电机13与曲轴箱41向发动机悬架托架28安装的安装位置(上下一对螺栓B2的位置)相比位于上方。起动电机13配置在下框架23及发动机悬架托架28的后方。
在起动电机13的右侧面,与起动电机13一体地设置有一对安装片121。一对安装片121经由一对螺栓B3安装于曲轴箱41的前端部。由此,起动电机13经由一对安装片121固定于曲轴箱41的前端部。
在从车辆侧面观察时,起动电机13配置于催化装置81与气缸42之间。在从车辆侧面观察时,起动电机13的大部分能够经由催化装置81与气缸42的间隙进行目视。
在从车辆前面观察时,起动电机13的左端部与下框架23的左端部在左右方向上的位置大致一致。在从车辆前面观察时,起动电机13的右端部与曲轴箱41和离合器罩45的配合面X相比位于左侧(左右方向内侧)。在从车辆前面观察时,起动电机13的左侧部分与下框架23及发动机悬架托架28重叠,不能目视。在从车辆前面观察时,起动电机13的右侧部分向下框架23及发动机悬架托架28的右侧露出,能够经由催化装置81与下框架23的间隙进行目视。
参照图6,起动电机13具备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电机轴122和固定于电机轴122的起动驱动齿轮123。起动驱动齿轮123与空转轴53的第二空转齿轮53b啮合。
(发动机9的起动)
参照图6、图7,在发动机9起动时,使起动电机13驱动。这样,当起动电机13驱动时,起动电机13的电机轴122旋转。这样,当电机轴122旋转时,电机轴122的旋转经由起动驱动齿轮123及第二空转齿轮53b传递至空转轴53,空转轴53旋转。这样,当空转轴53旋转时,空转轴53的旋转经由第一空转齿轮53a及起动从动齿轮51b传递至曲轴51,曲轴51旋转。这样,起动电机13使发动机9起动。
(发动机9的振动的抑制)
参照图5、图7,在发动机9驱动时,曲轴51旋转。这样,当曲轴51旋转时,曲轴51的旋转经由平衡驱动齿轮51a及平衡从动齿轮52a传递至平衡轴52,平衡轴52旋转。由此,抑制伴随曲轴51的旋转的发动机9的振动。
(发动机9的排气)
参照图2、图9,在发动机9驱动时,从发动机9的排气口60排出废气。从发动机9的排气口60排出的废气依次通过上游侧连接管83的第一管105和第二管106而流入催化装置81,由催化装置81进行净化。由催化装置81净化后的废气依次通过下游侧连接管85的第一管体116和第二管体117而流入消音器84的腔室114。流入消音器84的腔室114的废气依次通过消音器84的腔室114和消声器115而向车辆的后方排出。
(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由一体构造的第一管105和对接结构的第二管106构成上游侧连接管83。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与仅利用一体构造的弯曲管构成上游侧连接管83的情况相比,上游侧连接管83的形状、配置的自由度提高。因此,能够将催化装置81靠近发动机9的排气口60配置,能够利用刚从发动机9的排气口60排出之后的高温的废气促进催化装置81的提前活性化,提高催化装置81对于废气的净化性能。
另外,通过使第一管105形成一体构造,与第一管105形成对接结构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发动机9的排气口60与第一管105之间的密封性。另一方面,通过使第二管106形成对接结构,与第二管106形成一体构造的情况(例如,上游侧连接管83的整体通过液压成形而一体成型的情况)相比,能够廉价地制造第二管106,并且能够实现第二管106的轻量化。这样,通过将一体构造的第一管105和对接结构的第二管106组合,能够同时发挥密封性的提高、车辆的制造成本的降低、车辆的轻量化这样的优异的效果。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采用了上述那样的上游侧连接管83的结构的结果是,催化装置81的上端部与曲轴箱41和气缸42的配合面Y的延长线E相比位于上方。通过采用这样的配置,能够提高催化装置81的位置。因此,能够充分确保车辆的倾斜角,能够提高车辆的运动性能。另外,由于能够如上述那样提高催化装置81的位置,因此能够抑制催化装置81因飞石而损伤、或催化装置81的温度因覆水而降低。因此,能够维持催化装置81对于废气的净化性能。
另外,一体构造的第一管105与对接结构的第二管106相比,弯曲R变大。因此,根据第一管105弯曲的方向,由弯曲R大的第一管105引起的下降幅度变大,有可能使提高催化装置81的位置的效果降低。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管105具有从发动机9的排气口60向右侧(左右方向外侧)弯曲的形状。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减小由弯曲R较大的第一管105引起的下降幅度,能够进一步提高催化装置81的位置。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管106具有从催化装置81的上端部朝向左侧(左右方向内侧)弯曲的形状,从左上侧(上游侧)朝向右下侧(下游侧)扩径。这样,通过第二管106在扩径的同时弯曲,与分别设置扩径部和弯曲部的情况相比,能够使催化装置81靠近第一管105。与此相伴,能够使催化装置81更接近发动机9的排气口60,能够进一步提高催化装置81对于废气的净化性能。
另外,催化装置81的下端部位于与曲轴51的旋转轴R1大致相同的高度。通过采用这样的配置,能够进一步提高催化装置81的位置。因此,能够更容易地确保车辆的倾斜角,并且能够更有效地抑制催化装置81因飞石而损伤、或催化装置81的温度因覆水而降低的情形。
另外,催化装置壳体82的缩径部94配置在曲轴箱41的前端部(收容平衡轴52的部分)的前方。通过采用这样的配置,与将直径比催化装置壳体82的缩径部94大的催化装置壳体82的主体部93配置在曲轴箱41的前端部的前方的情况相比,能够在前后方向上使催化装置81接近发动机9。因此,如上所述,能够使催化装置81接近发动机9的排气口60,并且抑制车辆的大型化。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上游侧连接管83从催化装置81的上端部朝向车辆的左右方向的中心延伸,下游侧连接管85从催化装置81的下端部朝向车辆的左右方向的中心延伸。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即使在通过使催化装置81靠近发动机9的排气口60而将催化装置81配置于比以往更靠右侧(左右方向外侧)的位置的情况下,也能够紧凑地布局排气装置12。
另外,在下游侧连接管85安装有下游侧废气传感器119。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利用下游侧废气传感器119监视催化装置81的净化性能,能够迅速地检测催化装置81的净化性能的劣化。另外,下游侧废气传感器119配置成在曲轴箱41的下方与车辆的左右方向的中心线M重叠。通过采用这样的配置,下游侧废气传感器119变得不显眼,车辆的外观性提高。另外,下游侧废气传感器119与下游侧连接管85的第二管体117的下端部117a相比位于上方。通过采用这样的配置,能够抑制水积存于下游侧废气传感器119,因此能够抑制下游侧废气传感器119的故障。
另外,催化装置81配置成第一长度L1(从催化装置81的上端部的中心点P3到发动机9的排气口60的中心点P2的左右方向上的长度)比第二长度L2(从催化装置81的上端部的中心点P3到发动机9的排气口60的中心点P2的上下方向上的长度)长。通过采用这样的配置,能够进一步提高催化装置81的位置。因此,能够更容易地确保车辆的倾斜角,并且能够更有效地抑制催化装置81因飞石而损伤、或催化装置81的温度因覆水而降低的情形。
(变形例)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管106与催化装置81隔开间隔地安装于催化装置壳体82。另一方面,在其他不同的实施例中,第二管106也可以在与催化装置81接触的状态下安装于催化装置壳体82。
在本实施例中,催化装置81的一部分配置于第一基准线S1与第二基准线S2之间。另一方面,在其他不同的实施例中,也可以是催化装置81的整体配置于第一基准线S1与第二基准线S2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催化装置81的下端部位于与曲轴51的旋转轴R1大致相同的高度。另一方面,在其他不同的实施例中,催化装置81的下端部也可以与曲轴51的旋转轴R1相比位于上方。
在本实施例中,在从车辆前面观察时,催化装置81的中心轴C与离合器罩45整体重叠。另一方面,在其他不同的实施例中,催化装置81的中心轴C也可以与离合器罩45部分重叠。
在本实施例中,催化装置81的中心轴C与离合器罩45重叠。另一方面,在其他不同的实施例中,催化装置81的中心轴C也可以与离合器罩45以外的罩(例如,磁铁罩46)重叠。
在本实施例中,将空冷式的单缸发动机作为发动机9的一例。另一方面,在其他不同的实施例中,也可以将水冷式发动机、油冷式发动机等空冷式以外的冷却方式的发动机作为发动机9的一例。另外,在其他不同的实施例中,也可以将多缸发动机作为发动机9的一例。
在本实施例中,将公路型的摩托车1作为摩托车的一例。另一方面,在其他不同的实施例中,也可以将越野型的摩托车1作为摩托车的一例。

Claims (7)

1.一种摩托车,其特征在于,具备:
发动机;
排气管,该排气管排出从所述发动机的排气口排出的废气;以及
催化装置,该催化装置设置在所述排气管内并配置于所述发动机的前方,
所述发动机具备曲轴、收容所述曲轴的曲轴箱、与所述曲轴箱连结的气缸以及与所述气缸连结的气缸盖,
所述排气管具备连接所述发动机的所述排气口与所述催化装置的上端部的连接管,
所述连接管具备:
第一管,该第一管具有弯曲的形状并形成一体构造;以及
第二管,该第二管在排气方向上设置于所述第一管的下游侧,且该第二管具有弯曲的形状并形成对接结构,
在从车辆侧面观察时,所述催化装置的上端部与所述曲轴箱和所述气缸的配合面的延长线相比位于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管具有从所述发动机的所述排气口朝向左右方向外侧弯曲的形状,
所述第二管具有从所述催化装置的上端部朝向左右方向内侧弯曲的形状,并且所述第二管的管径从所述排气方向的上游侧朝向下游侧逐渐增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催化装置的下端部位于与所述曲轴的旋转轴大致相同的高度,或者所述催化装置的下端部与所述曲轴的旋转轴相比位于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气管具备收容所述催化装置的催化装置壳体,
所述催化装置壳体具备:
主体部,该主体部设置成从所述排气方向上的上游侧的端部至下游侧的端部具有相同的直径;以及
缩径部,该缩径部在所述排气方向上设置于所述主体部的下游侧,并且该缩径部的管径从所述排气方向上的上游侧朝向下游侧逐渐减小,
所述缩径部配置在所述曲轴箱的前端部的前方。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配置在所述发动机的后方的消音器,
所述排气管具备连接所述催化装置的下端部和所述消音器的其他连接管,
所述连接管从所述催化装置的上端部朝向车辆的左右方向的中心延伸,所述其他连接管从所述催化装置的下端部朝向车辆的左右方向的中心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安装于所述其他连接管的废气传感器,
所述废气传感器配置成在所述曲轴箱的下方与车辆的左右方向的中心线重叠,且所述废气传感器与所述其他连接管的下端缘相比位于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
在将从所述催化装置的上端部的中心点到所述发动机的所述排气口的中心点的左右方向上的长度设为第一长度,将从所述催化装置的上端部的中心点到所述发动机的所述排气口的中心点的上下方向上的长度设为第二长度的情况下,
所述催化装置配置成所述第一长度比所述第二长度长。
CN201910717016.7A 2018-08-08 2019-08-05 摩托车 Active CN11081673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49229A JP6750649B2 (ja) 2018-08-08 2018-08-08 自動二輪車
JP2018-149229 2018-08-0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16733A true CN110816733A (zh) 2020-02-21
CN110816733B CN110816733B (zh) 2021-11-05

Family

ID=695477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17016.7A Active CN110816733B (zh) 2018-08-08 2019-08-05 摩托车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750649B2 (zh)
CN (1) CN110816733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12927A (ja) * 1997-01-30 1998-08-11 Kawasaki Heavy Ind Ltd 自動二輪車の排気管構造
EP1744025A2 (en) * 2005-07-12 2007-01-17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Saddle-type vehicle
EP1897794A1 (en) * 2006-09-11 2008-03-12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Straddle-type vehicle
CN101659310A (zh) * 2008-08-29 2010-03-03 雅马哈发动机研究与发展欧洲公司 摩托车的排气净化设备和配备有排气净化设备的摩托车
TW201606185A (zh) * 2014-07-04 2016-02-16 Yamaha Motor Co Ltd 車輛及v型多缸四衝程引擎單元
JP2016183652A (ja) * 2015-03-26 2016-10-2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
CN107429597A (zh) * 2015-03-24 2017-12-0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跨骑型车辆的排气装置
JP2017214904A (ja) * 2016-06-01 2017-12-07 スズキ株式会社 排気ガスセンサの配置構造
EP3236036A4 (en) * 2014-12-19 2018-03-28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Saddle-type vehicle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568645B2 (ja) * 2005-06-27 2010-10-27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排気装置とこれを備えた自動二輪車
JP4498990B2 (ja) * 2005-07-13 2010-07-0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2次エアー供給装置
JP2009085096A (ja) * 2007-09-28 2009-04-23 Honda Motor Co Ltd スタータモータ周辺構造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12927A (ja) * 1997-01-30 1998-08-11 Kawasaki Heavy Ind Ltd 自動二輪車の排気管構造
EP1744025A2 (en) * 2005-07-12 2007-01-17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Saddle-type vehicle
EP1897794A1 (en) * 2006-09-11 2008-03-12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Straddle-type vehicle
CN101659310A (zh) * 2008-08-29 2010-03-03 雅马哈发动机研究与发展欧洲公司 摩托车的排气净化设备和配备有排气净化设备的摩托车
TW201606185A (zh) * 2014-07-04 2016-02-16 Yamaha Motor Co Ltd 車輛及v型多缸四衝程引擎單元
EP3236036A4 (en) * 2014-12-19 2018-03-28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Saddle-type vehicle
CN107429597A (zh) * 2015-03-24 2017-12-0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跨骑型车辆的排气装置
JP2016183652A (ja) * 2015-03-26 2016-10-2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
JP2017214904A (ja) * 2016-06-01 2017-12-07 スズキ株式会社 排気ガスセンサの配置構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750649B2 (ja) 2020-09-02
CN110816733B (zh) 2021-11-05
JP2020023933A (ja) 2020-02-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235714B1 (en) Saddle-ride vehicle
US11214139B2 (en) Motorcycle
JP4871107B2 (ja) 鞍乗り型車両
JP5820443B2 (ja) スクータ型車両
CN211343074U (zh) 摩托车
CN110816745B (zh) 摩托车
JP2012154248A (ja) 自動二輪車の排気系構造
CN110816733B (zh) 摩托车
CN110821629B (zh) 摩托车
CN110816746B (zh) 摩托车
JPWO2011117919A1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吸気系の配置構造
CN110925069B (zh) 摩托车
WO2023189500A1 (ja) 鞍乗型車両
US11840947B2 (en) Straddle-type vehicle
JP2015071346A (ja) 自動二輪車
CN216034900U (zh) 跨骑型车辆
JP6795633B2 (ja) 吸気装置用ファンネル
JP2019199867A (ja) 鞍乗型車両
WO2023189504A1 (ja) 鞍乗型車両
CN109083754B (zh) 排气装置
JP6524700B2 (ja) 内燃機関の排気装置
JP2019199866A (ja) 鞍乗型車両
JP2019199868A (ja) 鞍乗型車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