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08503B - 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08503B
CN110808503B CN201910701387.6A CN201910701387A CN110808503B CN 110808503 B CN110808503 B CN 110808503B CN 201910701387 A CN201910701387 A CN 201910701387A CN 110808503 B CN110808503 B CN 11080850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tting
protrusion
connector
female
ma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0138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808503A (zh
Inventor
神田秀典
大高一人
雨宫大树
河野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zak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azak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zaki Corp filed Critical Yazak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8085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085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8085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085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7Snap or like fastening
    • H01R13/6278Snap or like fastening comprising a pin snapping into a reces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7Snap or like fastening
    • H01R13/6271Latching means integral with the hous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2Securing in a demountable manner
    • H01R13/426Securing by a separate resilient retaining piece supported by base or case, e.g. collar or metal contact-retention clip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01R13/631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for engagement onl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39Additional means for holding or locking coupling parts together, after engagement, e.g. separate keylock, retainer strap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Means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upling
    • H01R13/641Means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upling by indicating incorrect coupling; by indicating correct or full eng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 H01R24/005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requiring successive relative motions to complete the coupling, e.g. bayonet typ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201/00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R2201/26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for vehicl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在将阳连接器相对于阴连接器嵌合时能够获得适当的感觉的连接器。阴壳体(5)的阴型喙(53)具有在脱离方向侧端部形成的越过面(53a)和从越过面(53a)的上方向侧端部向脱离方向突出的前端突起(53c)。阳壳体(2)的阳型喙(23)具有在插入方向侧端部形成并且在嵌合方向上与越过面(53a)接触的被越过面(23b)。在阳壳体(2)中容纳的阳端子(3)与在阴壳体(5)中容纳的阴端子(6)的连接开始后,前端突起(53c)与阳型喙(23)在上下方向上对置,在前端突起(53c)与阳型喙(23)对置后,越过面(53a)与被越过面(23b)接触。

Description

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连接器。
背景技术
作为适用于线束等的现有的连接器,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一种CPA连接器,该连接器具有:阳连接器、阴连接器以及可滑动地安装在阴连接器外侧的作为嵌合检测部件的CPA部件。CPA连接器通过将阳壳体插入到阴壳体,从而阴壳体的被卡定部进入到阳壳体的卡定突起部与分离突起部之间,被卡定部成为卡定状态,阳连接器相对于阴连接器嵌合。进一步地,在卡定状态下,使支承在阴壳体的CPA部件从初始位置移动到嵌合检测位置,从而CPA部件的检测突起部依次越过卡定突起部、被卡定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0/032088号
发明内容
发明欲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将阳壳体插入到阴壳体时,容纳在阴壳体中的阴端子与容纳在阳壳体中的阳端子连接。因此,在使阳壳体相对于阴壳体嵌合时,在作业人员向嵌合方向按压阴壳体或阳壳体的嵌合力中包括阳端子对阴端子的插入力以及在嵌合方向上的使被卡定部件越过卡定突起部的跨越力。也就是说,根据卡定突起部和被卡定部件的形状,嵌合力较大地变化,将阳连接器相对于阴连接器嵌合的感觉发生变化。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将阳连接器相对于阴连接器嵌合时能够获得适当的感觉的连接器。
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并且达成目的,本发明中的连接器的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器壳体,具有从外周面突出地形成的卡定突起部以及在嵌合方向上与所述卡定突起部分离地形成的分离突起部;1个以上第一端子,容纳在所述第一连接器壳体的内部;第二连接器壳体,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器壳体在嵌合方向上嵌合,并且所述第二连接器壳体具有被卡定部,所述被卡定部在嵌合状态下越过所述卡定突起部而进入到所述卡定突起部与所述分离突起部之间从而被所述卡定突起部卡定并成为卡定状态;1个以上第二端子,容纳在所述第二连接器壳体的内部,在所述嵌合状态下与对应的所述第一端子连接;以及嵌合检测部件通过支承在所述第二连接器壳体从而在所述卡定状态下能够从初始位置自由移动到嵌合保证位置,所述嵌合检测部件具有检测突起部,所述检测突起部伴随着从所述初始位置向所述嵌合保证位置的移动而依次越过所述卡定突起部、所述被卡定部,并且所述检测突起部在所述嵌合保证位置与所述分离突起部在嵌合方向上对置,所述被卡定部具有:越过面,形成在嵌合方向上的两端部中的第一方向侧端部;和前端突起,从与所述越过面的嵌合方向正交的上下方向上的两端部中的上方向侧端部向第一方向突出,所述卡定突起部具有被越过面,所述被越过面形成在嵌合方向上的两端部中的第二方向侧端部并且在嵌合方向上与所述越过面接触,在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二端子的连接开始后,所述前端突起与所述卡定突起部在上下方向上对置,在所述前端突起与所述卡定突起部对置之后,所述越过面与所述被越过面接触。
另外,在上述连接器中,所述被卡定部的上下方向上的两面中的上表面被平坦地形成,所述被卡定部的第一方向侧端部延伸到所述前端突起的第一方向侧端部。
另外,在上述连接器中,所述分离突起部的上下方向上的两面中的上表面被平坦地形成并且在所述卡定状态下与所述被卡定部的所述上表面形成为一条直线状或者在上下方向上形成为比所述被卡定部的所述上表面更靠下方向。
在上述连接器中,在所述卡定状态下,所述卡定突起部的上下方向上的两面中的上表面形成在比所述被卡定部的所述上表面更靠下方向侧,所述被卡定部在嵌合方向上的两端部中的第二方向侧端部形成与所述上表面连续的引导面,所述引导面是在从嵌合方向观察的情况下从所述卡定突起部的所述上表面突出并且越朝向上方向越向第二方向侧突出的倾斜面。
在上述连接器中,所述嵌合检测部件具有:主体部;和锁定臂部,所述锁定臂部的一端与所述主体部连结,所述检测突起部被形成在所述锁定臂部的另一端,所述锁定臂部形成有从所述锁定臂部的上下方向上的两面中的下表面向下方向突出地形成并且与所述检测突起部连续的肋。
在上述连接器中,在所述前端突起与所述卡定突起部在上下方向上对置时,在所述前端突起与所述卡定突起部之间形成有间隙。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将阳连接器相对于阴连接器嵌合时,能够获得适当的感觉。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中的CPA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实施方式中的阳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3是示出实施方式中的阳连接器的剖视图。
图4是示出实施方式中的阴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实施方式中的阴连接器的剖视图。
图6是实施方式中的阴连接器的后视图。
图7是实施方式中的CPA连接器的嵌合说明图(嵌合前状态)。
图8是实施方式中的CPA连接器的嵌合说明图(卡定状态)。
图9是实施方式中的CPA连接器的嵌合说明图(嵌合保证状态)。
符号说明
1 CPA连接器(连接器)
2 阳壳体(第一连接器壳体)
23 阳型喙(卡定突起部)
23a 上表面
23b 被越过面
24 喙限制部(分离突起部)
24a 上表面
3 阳端子(第一端子)
4 前支架
5 阴壳体(第二连接器壳体)
53 阴型喙(被突起部)
53a 越过面
53b 上表面
53c 前端突起
53d 引导面
6 阴端子(第二端子)
7 前支架
8 CPA部件
81 主体部
82 锁定臂部
83 CPA锁定部
84 肋
9 防水垫片
FC 阴连接器
MC 阳连接器
W1、W2 电线
WH 线束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发明涉及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不限于该实施方式。另外,在下述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中,包含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且容易置换的要素或者实质上相同的要素。
[实施方式]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中的CPA连接器的立体图。图2是示出实施方式中的阳连接器的立体图。图3是示出实施方式中的阳连接器的剖视图。图4是示出实施方式中的阴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实施方式中的阴连接器的剖视图。图6是实施方式中的阴连接器的后视图。图7是实施方式中的CPA连接器的嵌合说明图(嵌合前状态)。图8是实施方式中的CPA连接器的嵌合说明图(卡定状态)。图9是实施方式中的CPA连接器的嵌合说明图(嵌合保证状态)。需要说明的是,图1表示将分别构成阳连接器和阴连接器的各要素组合后的状态,图4表示将构成阴连接器的各要素分解后的状态。另外,图3是图1的A-A剖视图,图5是图1的B-B剖视图。
图1~图9的X方向是本实施方式中的CPA连接器1的嵌合方向,是阳连接器MC和阴连接器FC的前后方向。Y方向与嵌合方向正交,是本实施方式中的CPA连接器1的宽度方向。Z方向与嵌合方向和宽度方向正交,是本实施方式中的CPA连接器1的上下方向。X1方向是第二方向,是插入方向,X2方向是第一方向,是脱离方向。Y1方向是左方向,Y2方向是右方向。Z1方向是上方向,Z2方向是下方向。以下的说明中使用的各方向如无特别说明,则表示在各部已相互组装的状态下的方向。
本实施方式的CPA连接器1例如适用于在汽车等中使用的线束WH等。此处,如图1所示,CPA连接器1是将构成线束WH的电线W1与电线W2连接的电线对电线连接用的连接机构,例如被用在气囊电路中。此处,电线W1、W2例如被构成为包含:将多个导电性的金属裸线捻合而成的导体部(芯线)和将该导体部的外侧覆盖的绝缘性的覆皮部。CPA连接器1具有阳连接器MC和阴连接器FC,并且通过阳连接器MC和阴连接器FC互相嵌合而进行连接器接合,从而各自具有的阳端子3、阴端子6被电连接,形成有互相间电连接的连接部位。需要说明的是,电线W1、W2分别与阳端子3和阴端子6连接,防水部件存在于电线W1、W2的外周与阳壳体2的端子插入室以及电线W1、W2的外周与后述的阴壳体5的端子插入室之间,确保防水性。
阳连接器MC是第一连接器,如图1~图3所示,是与构成线束WH的电线W1的末端连接的阳型的连接器。阳连接器MC具有:阳壳体2、阳端子3以及前支架4。
阳壳体2是第一连接器壳体,阳侧的连接器壳体,由绝缘性的合成树脂材料等形成。阳壳体2容纳阳端子3,并且具有:主体部21、阳侧肋22、阳型喙23和喙限制部24。
主体部21沿着嵌合方向被形成为将脱离方向侧封闭后的大致长圆筒状,并且在内部形成有嵌合空间部2a。嵌合空间部2a利用在主体部21的插入方向侧端部形成的开口而与外部连通,是阴连接器FC的阴壳体5进行嵌合的空间部。主体部21经由前支架4以阳端子3的前端部(插入方向侧端部)在嵌合空间部2a内露出的方式保持阳端子3。
阳侧肋22从主体部21的外周面突出,并且在嵌合方向延伸地形成。本实施方式中的阳侧肋22在主体部21的外周面且在宽度方向上对置的位置形成有一对,并且在阳连接器MC和阴连接器FC进行连接器嵌合时,阳侧肋22被分别插入到阴壳体5的后述一对支承槽部54中,从而将阴壳体5支承于阳壳体2。
阳型喙23是卡定突起部,并且从主体部21的外周面突出地形成。本实施方式中的阳型喙23在主体部21的外周面中的上方向侧的面上,形成在宽度方向上的大致中央部且嵌合方向上的插入方向侧端部的附近。阳型喙23在从宽度方向观察的情况下,隔着上下方向的两面中的上表面23a而在嵌合方向对置的面中的插入方向侧的面即被越过面23b被形成为越朝向下方向而越向插入方向侧突出的倾斜面,脱离方向侧的面即卡定面23c被形成为上下方向平行(包括大致平行)。阳型喙23的上表面23a被平坦地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与嵌合方向平行地形成。阳型喙23是将阴壳体5的后述的阴型喙53在嵌合方向卡定的部件,在卡定状态下限制阴型喙53向插入方向侧移动。此处,阳型喙23在后述的卡定状态下,上表面23a在上下方向上被形成在比阴型喙53的上表面53b更靠下方向侧。
喙限制部24是分离突起部,并且从主体部21的外周面突出地形成。喙限制部24在主体部21的外周面中的上方向侧的面上,在宽度方向中的大致中央部且在嵌合方向上与阳型喙23对置,并且在比阳型喙23更靠脱离方向侧与阳型喙23分离地形成。喙限制部24在从宽度方向观察的情况下,隔着上下方向的两面中的上表面24a而在嵌合方向对置的面中的插入方向侧的立设面24b与上下方向平行(包括大致平行)地形成,作为脱离方向侧的面的接触面24c被形成为越朝向下方向越向脱离方向侧突出的倾斜面。喙限制部24的上表面24a被平坦地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与嵌合方向平行地形成。此处,喙限制部24在后述的卡定状态下,上表面24a与阴型喙53的上表面53b形成为一条直线状。需要说明的是,例如,在上表面24a与立设面24b的边界被实施了倒角处理的情况下,一条直线状也包含在卡定状态下上表面53b在上下方向上位于倒角部中的立设面24b侧端部与上表面24a之间的情况。另外,例如,在上表面53b与阴型喙53的脱离方向上的端面之间的边界被实施了倒角处理的情况下,一条直线状也包含在卡定状态下上表面24a在上下方向上位于倒角部中的阴型喙53的脱离方向上的端面侧端部与上表面53b之间的情况。
阳端子3是第一端子,并通过插入到阴端子6中,从而与阴端子6电连接,在阳壳体2的内部容纳1个以上,在本实施方式中,被容纳为在宽度方向上排列多个。阳端子3是连接器用的阳型的端子配件,如图1和图3所示,阳端子3与电线W1的末端连接,并且整体上由导电性的金属构成。阳端子3以被阳壳体2保持的状态沿着嵌合方向延伸。阳端子3在嵌合方向上与前支架4对置,阳端子3的前端部从前支架4向嵌合空间部2a突出,并且在相反侧的端部(脱离方向侧的端部)连接电线W2。此处,端子插入室在嵌合方向延伸地形成,并且阴方向侧端部与嵌合空间部2a连通,利用形成在主体部21的阳方向侧端部的开口与外部连通。阳端子3从与在主体部21的阳方向侧端部形成的端子插入室连通的开口沿着嵌合方向插入到端子插入室,并且被未图示的矛杆卡定,从而经由前支架4,阳端子3的前端部以在嵌合空间部2a内露出的状态被保持在阳壳体2。
如图2和图3所示,前支架4被安装在阳壳体2的插入方向侧。前支架4被插入到阳壳体2的嵌合空间部2a中,并且被未图示的卡定结构相对于阳壳体2卡定,从而保持在阳壳体2。前支架4在插入方向侧端部中的在嵌合方向对置的各阳端子3分别对应地形成有开口,该阳端子3的前端部从各开口向嵌合空间部2a突出。
阴连接器FC是第二连接器,如图1和图4~图6所示,是与构成线束WH的电线W2的末端连接的阴型的连接器。阴连接器FC包括:阴壳体5、阴端子6、前支架7、CPA部件8和防水垫片9。
阴壳体5是第二连接器壳体,是阴侧的连接器壳体,相对于阳壳体2在嵌合方向上嵌合,由绝缘性的合成树脂材料等形成。阴壳体5对能够连接阳端子3的阴端子6进行容纳,阳壳体2被插入到嵌合空间部5a,并且能够与阳壳体2嵌合。阴壳体5具有:主体部51、锁定臂部52、阴型喙53和支承槽部54。
主体部51沿着嵌合方向被形成为将插入方向侧封闭后的大致长圆筒状,是通过使一部分与前支架7一起被插入到嵌合空间部2a并且将阳壳体2的一部分插入从而与阳壳体2嵌合的部分。主体部51在内部形成有嵌合空间部5a和CPA部件移动空间部5b。主体部51具有:第一主体部511、第二主体部512和第三主体部513。
第一主体部511在从嵌合方向观察时,被形成为矩形状,并且沿着嵌合方向延伸。第一主体部511经由前支架7而保持阴端子6。第一主体部511形成有与阴端子6对应的端子插入室。端子插入室是如下的空间部:在嵌合方向延伸地形成,利用在第一主体部511的嵌合方向上的两端部形成的开口与外部连通,并且,阴端子6沿着嵌合方向被插入并保持在端子插入室。本实施方式中的端子插入室与在阴壳体5设置的多个阴端子6的数量对应地,在第一主体部511的内部在宽度方向上形成多个。
第二主体部512沿着嵌合方向被形成为将插入方向侧封闭后的大致长圆筒状,在内部形成有嵌合空间部5a。嵌合空间部5a是如下的空间部:利用在第二主体部512的脱离方向侧端部形成的开口而与外部连通,阳连接器MC的阳壳体2在空间部进行嵌合。
第三主体部513沿着嵌合方向被形成为在下方向侧形成有开口的矩形状,被形成为利用在嵌合方向的两端部形成的开口而与外部连通,并且利用在插入方向侧端部的上方向侧形成的开口而与外部连通。第三主体部513在内部形成有CPA部件移动空间部5b。CPA部件移动空间部5b是CPA部件8被插入其中并且将CPA部件8以在嵌合方向上自由移动的方式支承的空间部。
锁定臂部52将阴型喙53以相对于主体部51在上下方向上分离的状态支承。锁定臂部52具有第1臂部521和第2臂部522。第1臂部521在从上下方向观察的情况下,形成为脱离方向侧开放的U字状。第1臂部521的插入方向侧的两端部与第一主体部511连结,并且第1臂部521将锁定臂部52相对于主体部51以能够弹性形变的方式支承。第1臂部521在脱离方向侧端部的在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形成有阴型喙53。因此,第1臂部521通过在上下方向弹性形变,从而将阴型喙53相对于第一主体部511以能够在上下方向移动的方式支承。第2臂部522在从上下方向观察的情况下,形成为脱离方向侧开放的U字状。第2臂部522的脱离方向侧的两端部(宽度方向上的2个端部)与第1臂部521的脱离方向侧的两端部分别连结。在第2臂部522的宽度方向上的两端部分别向外侧突出地形成有导轨部523、523。在向阴壳体5插入CPA部件8即CPA部件8的插入时,本实施方式中的一对导轨部523、523通过CPA部件8的后述爪部85环抱而存在于CPA部件8与爪部85之间,由此在限制CPA部件8相对于阴壳体5向上方向移动的同时对CPA部件8相对于阴壳体5在嵌合方向上的移动进行支承。
阴型喙53是被卡定部,在阴壳体5相对于阳壳体2在嵌合方向上嵌合的嵌合状态下,在上下方向上越过阳型喙23,并且在嵌合方向上进入到阳型喙23与喙限制部24之间,并被阳型喙23在嵌合方向卡定。阴型喙53被阳型喙23在嵌合方向上卡定,从而成为卡定状态。本实施方式中的阴型喙53在锁定臂部52的脱离方向侧端部向下方向突出地形成。阴型喙53在从宽度方向观察的情况下,在嵌合方向上的两端部中的脱离方向侧端部形成有越过面53a。本实施方式中的越过面53a与上下方向上的两面中的上表面53b在上下方向对置,并且被形成为越朝向下方向越向插入方向侧凹陷的倾斜面。此处,本实施方式中的越过面53a相对于被越过面23b,相对于嵌合方向的倾斜形成得浅(倾斜角度小)。阴型喙53形成有从越过面53a的上下方向上的两端部中的上方向侧端部向脱离方向突出的前端突起53c。阴型喙53的上表面53b被平坦地形成,阴型喙53的脱离方向侧端部延伸到前端突起53c的脱离方向侧端部。也就是说,上表面53b形成前端突起53c的上下方向上的两面中的上方向侧的面。本实施方式中的上表面53b被与嵌合方向平行地形成。也就是说,阴型喙53的上表面53b由于与喙限制部24的上表面24a形成为一条直线状,因此位于使喙限制部24的上表面24a在嵌合方向延伸的直线上。阴型喙53在嵌合方向上的两端部中的插入方向侧端部形成有与上表面53b连续的引导面53d。引导面53d在从嵌合方向观察的情况下,从阳型喙23的上表面23a突出并且被形成为越朝向上方向越向脱离方向侧突出的倾斜面。引导面53d在脱离方向侧端部与上表面53b的插入方向侧端部连续地形成。此处,优选地,在从宽度方向观察的情况下,上表面53b与引导面53d的边界以曲面形成,即被实施倒角处理。
此处,阴型喙53被形成为在阳端子3与阴端子6进行连接后,即阳端子3的前端部开始向后述的阴端子6的插入空间部插入之后,前端突起53c与阳型喙23在上下方向上对置。也就是说,阴型喙53以在阳端子3与阴端子6连接后,阳型喙23在上下方向上位于前端突起53c的下方向侧的方式形成有前端突起53c。本实施方式中的阴型喙53被形成为在前端突起53c与阳型喙23在上下方向上进行对应时,在前端突起53c与阳型喙23之间形成有间隙。
支承槽部54在嵌合空间部5a内沿着延伸方向形成,在一对阳侧肋22分别对应地形成有多个。
阴端子6是第二端子,通过将阳端子3插入,从而与阳端子3电连接,在阴壳体5的内部容纳1个以上阴端子,在本实施方式中,被容纳为在宽度方向排列多个阴端子。阴端子6是连接器用的阴型的端子配件,如图4和图5所示,与电线W2的末端连接,整体上由导电性的金属构成。阴端子6以被阴壳体5保持的状态沿着嵌合方向延伸。阴端子6的前端部与前支架7在嵌合方向上对置,且阴端子在与前端部相反侧的端部(插入方向侧的端部)连接电线W2。对于阴端子6,通过从在第一主体部511的插入方向侧端部形成的开口沿着嵌合方向插入到端子插入室并且被未图示的矛杆卡定,从而被保持在阴壳体5。阴端子6形成有插入空间部。插入空间部是如下的空间部:在嵌合方向延伸地形成,利用在阴端子6的脱离方向侧形成的开口与外部连通,阳端子3的前端部被沿着嵌合方向插入并且保持在空间部。
如图1、图4和图5所示,前支架7通过将阴壳体5的一部分插入到插入空间部7a来限制阴端子6向脱离方向移动。前支架7被安装在第一主体部511的脱离方向侧端部,覆盖在第一主体部511的脱离方向侧。
CPA部件8是用于检测阳壳体2与阴壳体5已完全嵌合这一状况的部件,且是用于实现所谓的CPA(Connector Position Assurance:连接器位置保证)的部件。CPA部件8是被插入到阴壳体5的CPA部件移动空间部5b的部件,以相对于阴壳体5能够在嵌合方向相对移动的方式支承在阴壳体5。在卡定状态下,CPA部件8能够相对于阴壳体5在脱离方向上从初始位置移动到嵌合保证位置。此处,初始位置是指,CPA部件8相对于阴壳体5已移动到插入方向侧端部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是CPA部件8到达在第三主体部513形成的凸部的状态。另外,嵌合保证位置是指,CPA部件8相对于阴壳体5已移动到脱离方向端部的位置,且是使后述的CPA锁定部83在嵌合方向上与喙限制部24对置的位置。CPA部件8由绝缘性的合成树脂材料等形成,具有:主体部81、锁定臂部82、CPA锁定部83、肋84和爪部85。
主体部81在从上下方向观察的情况下,被形成为脱离方向侧开放的U字形状。主体部81的插入方向侧端部向上方向侧突出地形成,主体部81形成有操作面。
锁定臂部82相对于主体部81将CPA锁定部83以在上下方向上自由弹性形变的方式支承。锁定臂部82是板状部件,在嵌合方向上的两端部中的插入方向侧端部相对于主体部81以在上下方向上自由弹性形变的方式连结。
CPA锁定部83是检测突起部,在卡定状态下,伴随着从CPA部件8的初始位置向嵌合保证位置的移动,依次越过阳型喙23、阴型喙53,在嵌合保证位置与喙限制部24在嵌合方向上对置。CPA锁定部83被形成在锁定臂部82的嵌合方向上的两端部中的脱离方向侧端部。本实施方式中的CPA锁定部83从锁定臂部82的上下方向上的两面中的下表面82a的脱离方向侧端部向下方向侧突出地形成。
肋84从锁定臂部82的下表面82a向下方向突出地形成。肋84在CPA锁定部83连续地形成。本实施方式中的肋84从下表面82a中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向下方向突出地形成,脱离方向侧的端部与CPA锁定部83的脱离方向侧端部连结。肋84在从宽度方向观察的情况下,下方向侧的面与CPA锁定部83的下方向侧的面一体地形成。
爪部85相对于阴壳体5支承CPA部件8。爪部85分别形成在主体部81的宽度方向上的两端部。此处,主体部81的宽度方向上的两端部向下方向突出地形成。爪部85从主体部81的宽度方向上的两端部中的在宽度方向上对置的内侧面朝向内侧突出地形成。
如图2所示,防水垫片9在嵌合状态下存在于阳壳体2与阴壳体5之间的间隙,从而抑制水等液体从外部向嵌合空间部2a渗入。防水垫片9被形成为环状,阴壳体5的第一主体部511沿着嵌合方向插入到在内部形成的插入空间部9a。
接下来,针对CPA连接器1的组装即嵌合进行说明。针对阳连接器MC的组装进行说明。首先,作业人员如图2和图3所示地,从在主体部21的脱离方向端部形成的开口将连接有电线W1的阳端子3分别插入到各端子插入室,将插入后的各阳端子3用矛杆卡定,并在阳壳体2的内部保持各阳端子3,从而将各阳端子3组装在阳壳体2。接下来,作业人员将前支架4从阳壳体2的插入方向侧端部插入到嵌合空间部2a,并将前支架4在嵌合空间部2a内保持在主体部21,从而将前支架4组装在阳壳体2。
接下来,针对阴连接器FC的组装进行说明。首先,作业人员如图4、图5所示地,从在第一主体部511的插入方向侧端部形成的开口将连接有电线W2的各阴端子6分别插入到各端子插入室,将插入后的各阴端子6用矛杆卡定,在阴壳体5的内部保持各阴端子6,从而将各阴端子6组装在阴壳体5。接下来,作业人员将防水垫片9从第二主体部512的脱离方向侧端部插入到嵌合空间部5a,并且将第一主体部511插入到插入空间部9a,以利用第一主体部511来保持防水垫片9,从而将防水垫片9组装到阴壳体5。接下来,作业人员将前支架7从第二主体部512的脱离方向侧端部插入到嵌合空间部5a,将第一主体部511从前支架7的插入方向侧端部插入到插入空间部7a,将前支架7在嵌合空间部5a内保持在主体部51,从而将前支架7组装在阳壳体2。
接下来,作业人员将CPA部件8插入到阴壳体5的CPA部件移动空间部5b,将CPA部件8组装在阴壳体5。此时,CPA部件8以一对爪部85环抱锁定臂部52的一对导轨部523、523并以位于初始位置的状态被组装。
接下来,作业人员将阳连接器MC组装在阴连接器FC。作业人员在CPA部件8位于初始位置的状态下,如图7所示地,将阴壳体5的第一主体部511插入到阳壳体2的嵌合空间部2a并且将阳壳体2插入到阴壳体5的嵌合空间部5a。此处,一旦阳壳体2相对于阴壳体5的向插入方向的插入开始,首先,在阳壳体2容纳的阳端子3的前端部被插入到在阴壳体5容纳的阴端子6的插入空间部,作为嵌合力,最初产生插入力。接下来,在阳端子3与阴端子6的连接开始后,阳型喙23与阴型喙53的前端突起53c在上下方向上以分离的状态进行对置。也就是说,即使阳型喙23与阴型喙53的前端突起53c在上下方向上对置,作为嵌合力,也仅为插入力。因此,直到阴型喙53的越过面53a与被越过面23b接触为止,嵌合力完全是插入力。由此,插入力完全产生为嵌合力之后,直到加上移动力为止,在抑制了钩挂的状态下,能够使阳型喙23移动到与前端突起53c在上下方向上对置的位置,在相对于阴连接器FC嵌合阳连接器MC时,能够获得适当的感觉。接下来,在阳型喙23与阴型喙53的前端突起53c在上下方向上对置后,阴型喙53的越过面53a与阳型喙23的被越过面23b接触。此处,本实施方式中的越过面53a与被越过面23b的接触是指,被越过面23b中的上方向侧端部即被越过面23b与上表面23a的边界与越过面53a进行接触。阴型喙53在越过面53a与被越过面23b接触的同时向上方向弹性形变,并且到达阳型喙23的上表面23a上。此处,作为嵌合力,产生插入力与阴型喙53越过阳型喙23的在嵌合方向上的跨越力的合力。阴型喙53将阳型喙23的上表面23a在脱离方向移动,通过进行弹性恢复而进入到阳型喙23与喙限制部24之间。基于此,如图8所示,阴型喙53位于阳型喙23与喙限制部24之间,成为卡定状态。
接下来,作业人员在卡定状态下使CPA部件8相对于阴壳体5从初始位置向脱离方向移动,使其移动到嵌合保证位置。CPA部件8在初始位置时,CPA锁定部83与阳型喙23的上表面23a接触。CPA部件8将阳型喙23的上表面23a向脱离方向移动,CPA锁定部83与阴型喙53的引导面53d接触。CPA锁定部83通过一边与引导面53d接触一边向脱离方向移动,从而锁定臂部82向上方向弹性形变,并且到达阴型喙53的上表面53b上。因此,CPA部件8在初始位置时,能够以到达阳型喙23上的状态顺滑地到达阴型喙53的上表面53b上。CPA连接器1在将阳连接器MC相对于阴连接器FC嵌合时,能够进一步获得适当的感觉。
CPA锁定部83在阴型喙53的上表面53b向脱离方向移动,从上表面53b挪动在喙限制部24的上表面24a上。此时,喙限制部24由于上表面24a是平坦且与阴型喙53的上表面53b形成为一条直线状,因此,能够抑制在上表面24a与上表面53b之间形成的凹部,所以能够以抑制了钩挂的状态使CPA锁定部83从上表面53b顺滑地挪动在上表面24a上。CPA连接器1在将阳连接器MC相对于阴连接器FC嵌合时,能够进一步获得适当的感觉。
CPA锁定部83将喙限制部24的上表面24a向脱离方向移动,从上表面24a与接触面24c接触。如果CPA部件8移动到嵌合保证位置,则如图9所示地,CPA锁定部83在嵌合方向上与喙限制部24对置。基于此,CPA部件8在处于卡定状态的条件下从初始位置移动到嵌合保证位置,在能够检测阴连接器FC与阳连接器MC的嵌合的同时,能够保证嵌合。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中的CPA连接器1,在阳端子3与阴端子6的连接开始后,阴型喙53的前端突起53c与阳型喙23在上下方向上对置,在前端突起53c与阳型喙23对置后,阴型喙53的越过面53a与被越过面23b接触。因此,作为嵌合力,首先,由于阳端子3与阴端子6的连接,单独产生插入力,接下来,越过面53a与被越过面23b接触,阴型喙53越过阳型喙23,从而产生跨越力,因此,能够使嵌合力达到峰值的时刻不是刚产生嵌合力之后而是有所延迟。基于此,CPA连接器1在将阳连接器MC相对于阴连接器FC嵌合时能够提高适当的感觉,例如,能够提高以作业人员是否能够将阳连接器MC相对于阴连接器FC顺滑地嵌合为指标的嵌合感觉。另外,在越过面53a与被越过面23b接触从而由于阴型喙53越过阳型喙23而产生的跨越力在由于阳端子3与阴端子6的连接而产生的插入力之前产生的情况下,存在伴随着跨越力的峰值与插入力的峰值之间产生的嵌合力的变动而嵌合感觉下降这样的问题。然而,根据本实施方式中的CPA连接器1,通过考虑阴型喙53的形状,使跨越力的峰值时刻延迟,提供同时产生跨越力和插入力的时机,可自由地调整嵌合感觉,从而能够获得适当的感觉。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的CPA连接器1中,阴型喙53的上表面53b被平坦地形成,脱离方向侧端部延伸到前端突起53c的脱离方向端部。因此,上表面53b由于形成前端突起53c的上下方向上的两面中的上方向侧的面,因此在前端突起53c不存在高低差等。基于此,到达阴型喙53的上表面53b上的CPA部件8的CPA锁定部83能够以抑制了钩挂的状态顺滑地移动到阴型喙53的脱离方向侧端部。CPA连接器1在将阳连接器MC相对于阴连接器FC嵌合时,能够进一步获得适当的感觉。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的CPA连接器1在锁定臂部82形成有与CPA锁定部83连续的肋84。CPA部件8在从初始位置移动到嵌合保证位置时,锁定臂部82向上方向弹性形变,从而CPA锁定部83以锁定臂部82的插入方向侧端部为基点地向上方向旋转。也就是说,CPA锁定部83在一边接触一边通过阳型喙23、阴型喙53和喙限制部24时,CPA锁定部83的下方向侧端部的嵌合方向上的两端部中的插入方向侧端部的面与上表面23a、上表面53b和上表面24a接触。特别是,在上表面53b与上表面24a之间形成有凹部并且仅CPA锁定部83的下方向侧端部的嵌合方向上的两端部中的插入方向侧端部的面进行接触的状态下,在从上表面53b向上表面24a移动时,有可能钩挂。另一方面,本实施方式中的CPA部件8相对于CPA锁定部83而形成有与CPA锁定部83的插入方向侧连续的肋84,因此,肋84的下方向侧端部的面中的脱离方向侧端部能够与上表面23a、上表面53b和上表面24a接触。因此,在CPA锁定部83从上表面53b向上表面24a移动时,CPA锁定部83和肋84能够分别接触到上表面53b和上表面24a。基于此,CPA部件8的CPA锁定部83能够以抑制了钩挂的状态从初始位置顺滑地移动到嵌合保证位置。CPA连接器1在将阳连接器MC相对于阴连接器FC嵌合时,能够进一步获得适当的感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越过面53a相对于被越过面23b的相对于嵌合方向的倾斜形成得较浅(倾斜角度小),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是被越过面23b相对于越过面53a的相对于嵌合方向的倾斜形成得较浅(倾斜角度小)。这种情况下,越过面53a与被越过面23b的接触是指,越过面53a中的下方向侧端部即越过面53a和阴型喙53的底面之间的边界与被越过面23b进行接触。另外,虽然本实施方式中的阴型喙53的越过面53a以及阳型喙23的被越过面23b以倾斜面形成,但是只要其中任一个面以倾斜面形成即可,另一个面也可以不是倾斜面,例如,可以是与上下方向平行的面。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卡定状态下,虽然上表面24a与上表面53b形成为一条直线状,但是不限于此,上表面53b也可以在上下方向上形成在比上表面24a更靠下方向侧。

Claims (10)

1.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连接器壳体,其具有从外周面突出地形成的卡定突起部以及在嵌合方向上与所述卡定突起部分离地形成的分离突起部;
1个以上第一端子,其被容纳在所述第一连接器壳体的内部;
第二连接器壳体,其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器壳体在嵌合方向上嵌合,并且所述第二连接器壳体具有被卡定部,所述被卡定部在嵌合状态下越过所述卡定突起部而进入到所述卡定突起部与所述分离突起部之间从而被所述卡定突起部卡定并成为卡定状态;
1个以上第二端子,其被容纳在所述第二连接器壳体的内部,在所述嵌合状态下与对应的所述第一端子连接;以及
嵌合检测部件,其通过被支承在所述第二连接器壳体从而在所述卡定状态下能够从初始位置自由地移动到嵌合保证位置,所述嵌合检测部件具有检测突起部,所述检测突起部伴随着从所述初始位置向所述嵌合保证位置的移动而依次越过所述卡定突起部、所述被卡定部,并且所述检测突起部在所述嵌合保证位置与所述分离突起部在嵌合方向上对置,
所述被卡定部具有:
越过面,其形成在嵌合方向上的两端部中的第一方向侧端部;和
前端突起,其从与所述越过面的嵌合方向正交的上下方向上的两端部中的上方向侧端部向第一方向突出,
所述卡定突起部具有被越过面,所述被越过面形成在嵌合方向上的两端部中的第二方向侧端部并且在嵌合方向上与所述越过面接触,
在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二端子的连接开始后,所述前端突起与所述卡定突起部在上下方向上对置,
在所述前端突起与所述卡定突起部对置之后,所述越过面与所述被越过面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被卡定部的上下方向上的两面中的上表面被平坦地形成,所述被卡定部的第一方向侧端部延伸到所述前端突起的第一方向侧端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分离突起部的上下方向上的两面中的上表面被平坦地形成并且在所述卡定状态下与所述被卡定部的所述上表面形成为一条直线状或者在上下方向上形成为比所述被卡定部的所述上表面更靠下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在所述卡定状态下,所述卡定突起部的上下方向上的两面中的上表面形成在比所述被卡定部的所述上表面更靠下方向侧,
所述被卡定部在嵌合方向上的两端部中的第二方向侧端部形成与所述上表面连续的引导面,
所述引导面是在从嵌合方向观察的情况下从所述卡定突起部的所述上表面突出并且随着朝向上方向而向第二方向侧突出的倾斜面。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嵌合检测部件具有:
主体部;和
锁定臂部,所述锁定臂部的一端与所述主体部连结,
所述检测突起部被形成在所述锁定臂部的另一端,
所述锁定臂部形成有从所述锁定臂部的上下方向上的两面中的下表面向下方向突出地形成并且与所述检测突起部连续的肋。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嵌合检测部件具有:
主体部;和
锁定臂部,所述锁定臂部的一端与所述主体部连结,
所述检测突起部被形成在所述锁定臂部的另一端,
所述锁定臂部形成有从所述锁定臂部的上下方向上的两面中的下表面向下方向突出地形成并且与所述检测突起部连续的肋。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在所述前端突起与所述卡定突起部在上下方向上对置时,在所述前端突起与所述卡定突起部之间形成有间隙。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在所述前端突起与所述卡定突起部在上下方向上对置时,在所述前端突起与所述卡定突起部之间形成有间隙。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在所述前端突起与所述卡定突起部在上下方向上对置时,在所述前端突起与所述卡定突起部之间形成有间隙。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在所述前端突起与所述卡定突起部在上下方向上对置时,在所述前端突起与所述卡定突起部之间形成有间隙。
CN201910701387.6A 2018-08-01 2019-07-31 连接器 Active CN11080850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45166 2018-08-01
JP2018145166A JP6800921B2 (ja) 2018-08-01 2018-08-01 コネク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08503A CN110808503A (zh) 2020-02-18
CN110808503B true CN110808503B (zh) 2021-03-30

Family

ID=691682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01387.6A Active CN110808503B (zh) 2018-08-01 2019-07-31 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819067B2 (zh)
JP (1) JP6800921B2 (zh)
CN (1) CN110808503B (zh)
DE (1) DE10201921134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200002681U (ko) * 2019-05-31 2020-12-09 타이코 일렉트로닉스 (쑤저우) 리미티드 커넥터 하우징, 커넥터 하우징 조립체 및 커넥터 조립체
CN211150950U (zh) * 2020-01-03 2020-07-31 康普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电连接器组件
JP7424116B2 (ja) 2020-03-10 2024-01-30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7271498B2 (ja) * 2020-12-16 2023-05-11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機器用コネクタ
US11710927B2 (en) * 2021-06-01 2023-07-25 Lear Corporatio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connector position assurance and mechanical assis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069610A1 (en) * 2009-12-11 2011-06-16 Fci Automotive Holding Connector assembly
CN102187529A (zh) * 2008-09-16 2011-09-14 Fci公司 电连接器组件
CN103119796A (zh) * 2010-09-16 2013-05-22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防止未完全嵌合的连接器
CN106252980A (zh) * 2015-06-12 2016-12-21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连接器构造

Family Cites Families (3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38311B2 (ja) * 1988-04-06 1995-04-26 アンプ インコーポレーテッド 電気コネクタ
US4971580A (en) * 1989-12-15 1990-11-20 Amp Incorporated High density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terminal retention latch
US5217390A (en) * 1990-04-16 1993-06-08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Connector
US5192225A (en) * 1990-11-08 1993-03-09 Yazaki Corporation Connector locking connection detection device
JP2904380B2 (ja) * 1992-09-09 1999-06-14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2597042Y2 (ja) * 1993-12-21 1999-06-28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2907373B2 (ja) * 1994-05-10 1999-06-21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のロック結合検知構造
US5865636A (en) * 1996-03-27 1999-02-02 The Whitaker Corporation Seal for use with an electrical connector comprising insulation displacement type contacts
US6004153A (en) * 1996-03-27 1999-12-21 The Whitaker Corporatio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connector position assurance device
US5954546A (en) * 1996-09-23 1999-09-21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Electrical connector
US5775957A (en) * 1996-09-23 1998-07-07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Electrical connector
US6068507A (en) * 1996-11-04 2000-05-30 Molex Incorporated Housing adapted to an electrical connector position assurance system
US6077101A (en) * 1997-11-18 2000-06-20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Electronic connector with CPA device
JP3500944B2 (ja) * 1997-11-19 2004-02-23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配電箱
US5928038A (en) * 1998-04-24 1999-07-27 Molex Incorporated Electrical connector position assurance system
US6290539B1 (en) * 1999-04-30 2001-09-18 Cardell Corporatio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a two-piece socket portion
JP3607884B2 (ja) * 2001-07-09 2005-01-05 日本圧着端子製造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組立体及びそれに用いられるコネクタ
US6716052B2 (en) * 2002-02-21 2004-04-06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Connector position assurance device and latch
US6780045B2 (en) * 2002-03-06 2004-08-24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Connector position assurance device
US6913494B2 (en) * 2002-07-17 2005-07-05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Electrical connector apparatus, methods and articles of manufacture
US6896538B2 (en) * 2002-10-31 2005-05-24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Self-cleaning CPA device for high-debris applications
US6857892B2 (en) * 2003-06-05 2005-02-22 Fci Americas Technology, Inc.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connector position assurance member
US6817884B1 (en) * 2003-07-30 2004-11-16 Mao-Hsiung Chen Multi-I/O-port-41-channel connector
DE20313809U1 (de) * 2003-09-03 2004-11-18 Makowski, Bodo Steckverbinder
US7037130B2 (en) * 2004-02-10 2006-05-02 J.S.T. Mfg.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US7387545B2 (en) * 2006-03-24 2008-06-17 Fci Americas Technology, Inc.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pre-locked terminal position assurance (TPA)
SG143088A1 (en) * 2006-11-22 2008-06-27 Mea Technologies Pte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US7326074B1 (en) 2006-12-06 2008-02-05 J.S.T. Corporation Connector position assurance device and a connector assembly incorporating the connector position assurance device
JP4820279B2 (ja) * 2006-12-22 2011-11-24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US7682181B1 (en) * 2008-09-09 2010-03-23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Latch securing member
JP5334817B2 (ja) * 2009-11-30 2013-11-06 日立電線株式会社 車両用接続構造
JP5299262B2 (ja) * 2009-12-24 2013-09-25 日立電線株式会社 接続構造
JP5569267B2 (ja) 2010-09-03 2014-08-13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US8016606B1 (en) * 2011-01-10 2011-09-13 J.S.T. Corporation Unstressed connector position assurance device and connector assembly
US8628344B2 (en) * 2011-10-12 2014-01-14 Yazaki North America, Inc. Connector and terminal positioning mechanism
WO2013092310A1 (en) 2011-12-23 2013-06-27 Delphi Connection Systems Holding France Electrical connectors assembly with connector positionning assurance
US8678846B2 (en) * 2012-03-28 2014-03-25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connector position assurance device
JP6422905B2 (ja) * 2016-03-09 2018-11-14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US10283904B2 (en) 2017-08-04 2019-05-07 Yazaki Corporation Connector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87529A (zh) * 2008-09-16 2011-09-14 Fci公司 电连接器组件
WO2011069610A1 (en) * 2009-12-11 2011-06-16 Fci Automotive Holding Connector assembly
CN103119796A (zh) * 2010-09-16 2013-05-22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防止未完全嵌合的连接器
CN106252980A (zh) * 2015-06-12 2016-12-21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连接器构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800921B2 (ja) 2020-12-16
US20200044388A1 (en) 2020-02-06
DE102019211342A1 (de) 2020-02-06
US10819067B2 (en) 2020-10-27
CN110808503A (zh) 2020-02-18
JP2020021644A (ja) 2020-02-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08503B (zh) 连接器
CN110350357B (zh) 连接器
CN109428225B (zh) 连接器
US7195522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JP4926836B2 (ja) コネクタ
EP2249440B1 (en) A connector, connector assembly and connection method
CN109390784B (zh) 连接器
US6935893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terminal position assurance device
JP3767779B2 (ja) コネクタのロック機構
US20060110957A1 (en) Connector arrangement
EP2819253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09616829B (zh) 连接器
CN111193152B (zh) 连接器装置
US10224671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a short-circuiting terminal
EP1801925B1 (en) A connector
CN109037994B (zh) 连接器
CN111834820A (zh) 连接器
JP2729561B2 (ja) コネクタ
JP2019067744A (ja) コネクタ
JP3256782B2 (ja) ロック機構付コネクタ
CN106229762B (zh) 连接器
JP2022172490A (ja) コネクタ
CN112952450B (zh) 连接器
JP2022172491A (ja) コネクタ
US20230006382A1 (en) Connect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