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229762B - 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229762B
CN106229762B CN201610387721.1A CN201610387721A CN106229762B CN 106229762 B CN106229762 B CN 106229762B CN 201610387721 A CN201610387721 A CN 201610387721A CN 106229762 B CN106229762 B CN 10622976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lock
receiving member
locking
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38772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229762A (zh
Inventor
屉木康弘
中岸巧
鹤田哲广
水野清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zak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azak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zaki Corp filed Critical Yazak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62297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297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2297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297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39Additional means for holding or locking coupling parts together, after engagement, e.g. separate keylock, retainer strap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7Snap or like fastening
    • H01R13/6271Latching means integral with the housing
    • H01R13/6272Latching means integral with the housing comprising a single latching arm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一种连接器,该连接器嵌合到包括接受部件的配合连接器,并且包括用于锁定接受部件的锁定臂。锁定臂包括:臂部件,该臂部件在嵌合到配合连接器的嵌合方向上延伸;和锁定部件,该锁定部件设置在臂部件的末端处或其附近,从而在与嵌合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突出,并且锁定接受部件。锁定部件包括爪部,该爪部形成在锁定部件的末端处,从而在与嵌合到配合连接器的嵌合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突出,并且由接受部件钩挂。

Description

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
背景技术
图8示出在JP 2013-243008 A中公开的传统连接器,并且是示出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的嵌合的截面图。如图8所示,传统地公开了一种连接器100,其包括第一壳体101和第二壳体102,并且以如下方式构成:两个壳体101与102能够通过设置在第一壳体101中的锁定臂110与设置在第二壳体102中的锁定突起120的锁定操作而保持互相嵌合。
锁定臂110包括臂111,该臂111形成为:在与第一壳体101嵌合到第二壳体102的方向大致相同的方向上,从第一壳体101的外表面延伸。锁定臂110还包括锁定突起112,该锁定突起112形成在臂111的末端处,从而朝着第二壳体102的锁定突起120突出,并且锁定于锁定突起120。锁定臂110构造成能够在锁定臂110从第一壳体101的外表面分离的解锁方向上弹性移位。
锁定突起112具有锁定于锁定突起120的第一锁定面113。以在锁定臂110弹性移位的自然状态下,下端(突出端)比上端(锁定突起112的基端)靠近臂111的根侧定位的方式,将第一锁定面113设定成倾斜。并且,锁定突起120具有与两个壳体101与102互相嵌合的嵌合方向大致垂直的第二锁定面121。
在上述两个壳体101与102互相嵌合的过程中,锁定突起112越过锁定突起120并且锁定臂110弹性返回,使得第一锁定面113锁定于第二锁定面121。在该状态下,抑制第一壳体101在第一壳体101从第二壳体102分离的方向上移动,使得保持两个壳体101与102互相嵌合。
图9A至9C是用于说明传统的通用连接器的缺点的视图。图9A是示出锁定臂110锁定于第二锁定面121的状态的视图。图9B是示出在图9A所示的状态下在两个壳体101和102中的一个壳体从另一个壳体分离的方向上拉动两个壳体101和102中的一个壳体的状态的视图。图9C是示出与图9B所示的状态相比进一步拉动两个壳体101和102中的一个壳体的状态的视图。更具体地,当在两个壳体101和102中的一个壳体与另一个壳体分离的方向上拉动两个壳体101和102中的一个壳体时,第一锁定面113从如图9A所示的位置移位到如图9B所示的第一锁定面113的下端远离臂111的根部定位的位置,在图9A所示的位置处,以第一锁定面113的下端(突出端)比其上端(锁定突起112的基端)靠近臂111的根侧定位的方式,第一锁定面113倾斜。从而,第一锁定面113变得与两个壳体101与102的嵌合方向大致垂直。然后,第一锁定面113在第二锁定面121上滑动,并且锁定臂110向上出来。而且,随着两个壳体101和102中的一个壳体被进一步拉动、从而进一步从另一个壳体分离,第一锁定面113进一步移位到如图9C所示的第一锁定面113的下端更加远离臂111的根部定位的位置。这可能使得第一锁定面113锁定于要解锁的第二锁定面121,导致两个连接器之间的嵌合解除。
专利文献1:JP 2013-243008 A
发明内容
从而,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接器,即使在连接器互相分离的方向上拉动互相嵌合的连接器,也难以解除该连接器与另一个连接器的嵌合。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具有下面描述的构造。
即,根据第一方面的本发明是一种连接器,其嵌合到包括接受部件的配合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包括:锁定臂,该锁定臂用于锁定所述接受部件,以使所述连接器与所述配合连接器保持互相嵌合,其中,所述锁定臂包括:臂部件,该臂部件在嵌合到所述配合连接器的嵌合方向上延伸;以及锁定部件,该锁定部件设置在所述臂部件的末端(tip end)处或其附近,从而在与所述嵌合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突出,并且锁定所述接受部件,并且所述锁定部件包括爪部,该爪部形成在所述锁定部件的末端处,从而在与嵌合到所述配合连接器的嵌合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突出,并且被所述接受部件钩挂。
根据第二方面的本发明是根据第一方面的本发明,还包括推动部件,当所述配合连接器嵌合到所述连接器时,该推动部件用于朝着所述臂部件推动所述接受部件,所述推动部件设置成朝着所述臂部件突出。
根据第三方面的本发明是根据第二方面的本发明,其中,当所述连接器嵌合到所述配合连接器内时,所述推动部件设置于如下位置:在所述锁定部件与所述配合连接器进行接触之后,所述推动部件与所述配合连接器进行接触的位置。
依照根据第一方面的本发明,锁定臂包括爪部,该爪部形成在锁定部件的末端处,从而在连接器与配合连接器之间的嵌合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突出,并且由接受部件钩挂。虽然在两个连接器中的一个连接器与另一个连接器分离的方向上推动两个连接器中的一个连接器,但是因为爪部由接受部件钩挂,所以难以使该连接器如记载地在解锁锁定于锁定臂的接受部件的方向上移动。因此,能够提供一种连接器,虽然在两个连接器互相分离的方向上拉动互相嵌合的两个连接器,也难以解除该连接器与另一个连接器的嵌合。
依照根据第二方面的本发明,当将配合连接器嵌合到连接器内时,用于给予配合连接器动力以朝着臂部件推动接受部件的推动部件设置成朝着臂部件突出。结果,当两个连接器互相嵌合时,朝着臂部件推动接受部件,使得爪部确实地由接受部件钩挂。因此,锁定臂能够更加可靠地锁定接受部件,并且能够使得更加难以解锁锁定于锁定臂的接受部件。
依照根据第三方面的本发明,在连接器嵌合到配合连接器内的过程中,推动部件设置于在锁定部件与配合连接器进行接触之后推动部件与配合连接器进行接触的位置。即,在锁定部件与配合连接器进行接触之后,推动部件与配合连接器进行接触。从而,与锁定部件和推动部件同时与配合连接器进行接触的情况相比,能够使锁定臂锁定接受部件所需的力分散。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连接器的透视图;
图2是示出图1所示的连接器的前视图;
图3A是图1所示的连接器的侧视图,其中,省略保护壁;
图3B是图3A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图;
图4A是用于说明形成在图1所示的连接器中的推动部件的动作的视图,并且示出不形成推动部件的情况;
图4B是用于说明形成在图1所示的连接器中的推动部件的动作的视图,并且示出利用推动部件朝着臂部件推动接受部件的状态;
图5是嵌合到图1所示的连接器内的配合连接器的前视图;
图6是示出包括一部分的截面图的图3A所示的连接器与配合连接器之间的嵌合的视图;
图7是示出图6所示的配合连接器的变形例的截面图;
图8示出在JP 2013-243008 A中公开的传统连接器,并且是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的嵌合的截面图;
图9A是用于说明传统连接器中的缺点的视图,并且示出锁定臂锁定于锁定突起的状态;
图9B是用于说明传统连接器中的缺点的视图,并且示出在图9A所示的状态下在两个壳体中的一个壳体从另一个壳体分离的方向上拉动两个壳体中的一个壳体的状态;
图9C是用于说明传统连接器的缺点的视图,并且示出与图9B所示的状态相比进一步拉动两个壳体中的一个壳体的状态。
参考标记列表
1阴连接器(连接器)
4锁定臂
6肋(推动部件)
7阳连接器(配合连接器)
40锁定部件
41臂部件
44爪部
81接受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将参考图1至6描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连接器和包括连接器的连接器单元。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连接器的透视图。图2是当从嵌合面观看时的图1所示的连接器的前视图。图3A是图1所示的连接器的侧视图,其中,省略保护壁5,并且图3B是图3A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图。图4A和4B是用于说明形成在图1所示的连接器中的推动部件的动作的视图。图4A是示出不形成推动部件的情况的视图,并且图4B是示出利用推动部件朝着臂部件推动接受部件的状态的视图。图5是嵌合到图1所示的连接器内的配合连接器的前视图。图6是示出包括一部分的截面图的图3A所示的连接器与配合连接器之间的嵌合的视图。
如图1至6所示,连接器单元10包括阴连接器1(连接器)和嵌合到阴连接器1内的阳连接器7(配合连接器)。
这里,图1等所示的箭头Y、X和Z表示彼此正交的方向。在下面的描述中,图1中的箭头Y是阴连接器1与阳连接器7之间的嵌合的方向。并且,在该描述中的“嵌合方向”是阴连接器1与阳连接器7互相靠近的方向。即,阴连接器1的嵌合方向(有时将称为“前”等)是朝着与图2的纸面垂直的前方的方向。并且,阴连接器的相反嵌合方向(有时将称为“后”等)是朝着与图2的纸面垂直的后侧的方向。相似地,关于阳连接器7,有时将其嵌合方向称为“前”等,并且有时将其相反嵌合方向称为“后”等。此外,图1、2等中的箭头X(有时称为“横向”)是与箭头Y正交的一个方向。图1、2等中的箭头Z(有时将称为“竖直方向”)是与箭头Y和箭头X均正交的方向,并且表示锁定臂4弹性变形的方向。
首先,将参考图1至3B描述阴连接器1的结构。阴连接器1包括多个阴端子(在附图中未示出)和用于容纳阴端子的阴侧壳体2。由导电材料形成的阴端子是已知阴端子,其电连接到将在稍后描述的阳连接器7的阳端子70。阴端子包括:三个第一阴端子,其连接到电源线;以及一个第二阴端子,其连接到信号线。
如图1和2所示,阴侧壳体2由合成树脂等形成,并且包括:壳体本体3,其包括分别容纳多个阴端子的多个端子容纳部件30;锁定臂4,其与壳体本体3一体地设置,并且用于保持阴连接器1与阳连接器7互相嵌合;以及保护壁5,其用于在锁定臂4之上保护锁定臂4。壳体本体3、锁定臂4和保护壁5彼此一体地设置。
多个端子容纳部件30中的每个端子容纳部件都在嵌合方向(Y箭头方向)上穿孔,并且形成为矩形管状的形状,使得能够将每个阴端子容纳在其中。多个端子容纳部件30的各自的下端连接。多个端子容纳部件30包括:三个第一端子容纳部件31、32和33,其分别容纳第一阴端子;以及一个第二端子容纳部件34,其容纳第二阴端子。
在三个第一端子容纳部件31、32和33之中,如图2所示,第一端子容纳部件31放置在中央区域,并且其它两个第一端子容纳部件32和33放置在位于中央区域的第一端子容纳部件31的相对侧上的相对于第一端子容纳部件31向下移位的位置处。并且,以第一端子容纳部件31的上表面的左右缘处于几乎相同高度的方式,设定置于中央区域的第一端子容纳部件31。以第一端子容纳部件32的上表面的左缘32b比右缘32a定位得低的方式,将左侧的第一端子容纳部件32设定为倾斜。以第一端子容纳部件33的上表面的右缘33b比左缘33a定位得低的方式,将右侧的第一端子容纳部件33设定为倾斜。
第二端子容纳部件34与放置在中央区域的第一端子容纳部件31下方的空间相邻地设置,并且位于第一端子容纳部件32与33之间,如图2所示。如图3A所示,以如下方式设定第二端子容纳部件34:第二端子容纳部件34的前端位于相对于第一端子容纳部件31、32和33的前端向后移位的位置处,并且第二端子容纳部件34的后端从第一端子容纳部件31、32和33的后端向后突出。
如图2和3A所示,锁定臂4包括一对臂部件41、连接部件42(在图2中示出)、锁定本体43和爪部44。一对臂部件41在其间带有间隙的情况下布置在横向(X箭头方向)上,在嵌合方向(Y箭头方向)上长并且延伸。连接部件42(在图2中示出)连接一对臂部件41的各个自由端(末端)。锁定本体43形成为从连接部件42向下突出。爪部44形成为从锁定本体43的突出侧端向后(在相反的嵌合方向上)突出。锁定本体43和爪部44形成权利要求中的“锁定部件”(由参考标号“40”表示)。在上述锁定臂4中,臂部件41设置成能够在竖直方向(Z箭头方向)上弹性变形,并且臂部件41的弹性变形使得锁定臂40竖直移位。注意,虽然在该实施例中,锁定部件40设置在臂部件41的末端处,但是锁定部件能够远离臂部件41的末端地设置在靠近基端的位置。换句话说,锁定部件能够设置在臂部件41中的使得锁定部件能够竖直移位的任意位置处。
而且,以臂部件41、锁定本体43和爪部44呈现大致U状的形状的方式形成锁定臂4,如图3B所示。此外,以各个臂部件41和爪部44互相竖直隔开的方式设置锁定臂4,使得由锁定臂4锁定的阳连接器7的接受部件81(在图4中示出)能够容纳在臂部件41与爪部44之间。
锁定本体43包括:锥面43A,其使得锁定部件40能够容易地乘上接受部件81;以及锁定面43B,在锁定部件40锁定接受部件81的同时,该锁定面43B面对接受部件81的端面81a,如图3B所示。并且,锁定面43B设置成在臂部件41不弹性变形的自然状态下、与嵌合方向(Y箭头方向)大致垂直。
当从侧面观看时,爪部44形成为椭圆形形状,其包括不具有有角区域的曲面,如图3B所示。这样的爪部44的设置有助于当锁定臂4锁定接受部件81时将接受部件81容纳在臂部件41与爪部44之间。虽然在该实施例中,当从侧面观看时,爪部44形成为包括不具有有角区域的曲面的椭圆形,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当从侧面观看时,爪部44可以形成为具有上下有角区域的矩形形状。可选择地,当从侧面观看时,爪部44可以形成为如下形状:仅下侧区域有角,并且对应于有角区域的上侧区域包括不具有有角区域的曲面。
此外,如图3A所示,锁定臂4包括操作部件45,该操作部件45用于解锁锁定于锁定臂4的接受部件81。通过按压操作部件45,能够解锁锁定于锁定臂4的接受部件81。
如图1和2所示,保护壁5设置在锁定臂4的相对侧。保护壁5包括:一对侧壁51,其互相横向面对;顶壁52,其连接一对侧壁51的各自的上端;以及一对延伸壁53,其由从一对侧壁51的各自的下端向左右延伸的部分形成。顶壁52局部切口为矩形形状。结果,能够视觉识别锁定臂4的锁定情况。
上述保护壁5构造成不仅保护锁定臂4、而且朝着接受部件81引导锁定臂4以锁定。更具体地,设置在阳连接器7中并且分别面对一对侧壁51的侧板83沿着保护壁5中的一对侧壁51滑动,以被向后引导。
而且,阴侧壳体2包括用于向上推动接受部件81的肋6(推动部件),如图2和3A所示。肋6设置在一对延伸壁53的下侧的面对一对延伸壁53的各个面对壁54中,并且肋6形成为相对于对面对54向上突出并且在嵌合方向(Y箭头方向)上延伸。
关于上述肋6,当阳连接器7的罩部件82(在图5中示出)的周壁的一部分(在下文中将该部分称为“被推动部件84”)进入肋6与各个延伸壁53之间时,图4A所示的状态变为图4B所示的状态,即,向上推动被推动部件84,使得上推与被推动部件84连续的接受部件81。结果,当两个连接器1与7互相嵌合时,接受部件81容纳在臂部件41与爪部44之间。在这样的状态下,即使在两个连接器1和7中的一个连接器从另一个连接器分离的方向上拉动两个连接器1和7中的一个连接器,爪部44也由接受部件81钩挂,从而使在解锁锁定于锁定臂4的接受部件81的方向上的移动困难。从而,爪部44以如下方式构成:当在两个连接器1和7中的一个连接器从另一个连接器分离的方向上拉动两个连接器1和7中的一个连接器时,爪部44能够由接受部件81钩挂。
并且,当锁定部件40与阳连接器7进行接触时,肋6不与阳连接器7接触。更具体地,肋6以如下方式构成:当锁定部件40乘上乘上台阶部(getting-on stage)85并且位于平坦面85A上时,肋6的前端6a与阳连接器7进行接触。可选择地,肋6可以以如下方式构成:在锁定部件40从平坦面85A的前端向后端滑动的同时,肋6的前端6a与阳连接器7进行接触。结果,锁定部件40乘上乘上台阶部85的力和锁定部件40乘上肋6的力不同时施加于操作者。因此,与锁定部件40和肋6同时与阳连接器7进行接触的情况相比,能够使锁定臂4所需的锁定接受部件81的力分散。
接着,将参考图4、5和6描述阳连接器7的结构。阳连接器7包括阳端子70和阳侧壳体8,如图5所示。由导电材料形成的阳端子70是电连接到阴端子的已知阳端子。阳端子70包括:三个第一阳端子71,其分别连接到第一阴端子;以及一个第二阳端子72,其连接到第二阴端子。
阳侧壳体8形成为筒状,并且包括接受部件81和围绕在嵌合方向(Y箭头方向)上延伸的轴包围阳端子的罩部件82,如图5所示。接受部件81形成为矩形板状的形状,并且以其厚度方向与竖直方向(Z箭头方向)一致的方式设定。罩部件82的内部由分隔壁86分隔,使得阴侧壳体2的各个端子容纳部件30能够进入其内。罩部件82包括:一对侧板83,其从接受部件81的左右缘向下直立;和被推动部件84,其在横向(X箭头方向)上从一对侧板83中的每个侧板的下端延伸,并且由肋6上推。
如图4所示,接受部件81包括:通孔80,其形成在接受部件81的中央区域,并且在向前方的区域具有由锁定臂4锁定的端面81a;和乘上台阶部85,其设置在通孔80的前方。通孔80的端面81a设置成与嵌合方向(Y箭头方向)大致垂直。
以乘上台阶部85的前端85a(与接受部件81的前端85a相同的位置)位于罩部件82的前端82a的后方的方式,设定乘上台阶部85,如图5和6所示。并且,乘上台阶部85的上表面包括位于端面81a的前方的平坦面85A和位于平坦面85A前方的倾斜面85B。
接着,将描述当上述锁定臂4锁定接受部件81时进行的操作。
使阴侧壳体2进入阳连接器7的罩部件82内。锁定臂4与乘上台阶部85的前端85a进行接触。使阴侧壳体2进一步进入罩部件82内,而后臂部件41弹性变形,使得锁定部件40向上移位,从而乘上倾斜面85B。使得阴侧壳体2再一步进入罩部件82内,而后锁定部件40在平坦面85A上滑动。其后,肋6的前端6a与被推动部件84进行接触。随着使阴侧壳体2更加再进一步地进入罩部件82内,被推动部件84乘上肋6,从而上推接受部件81。其后,锁定部件40掉落到通孔80内,使得将臂部件41置于自然状态。从而,锁定部件40的锁定面43B锁定于端面81a。接受部件81容纳在臂部件41与爪部44之间。此时,以如下方式设置爪部44:当在两个连接器1和7中的一个连接器从另一个连接器分离的方向上拉动两个连接器1和7中的一个连接器时,爪部44能由端面81a的下端钩挂。结果,锁定臂4锁定接受部件81,使得阴连接器1与阳连接器7互相嵌合。
在上述连接器单元10中,因为爪部44由端面81a的下端钩挂,所以即使在两个连接器1和7中的一个连接器从另一个连接器分离的方向上拉动两个连接器1和7中的一个连接器,也难以在解锁锁定于锁定臂4的接受部件81的方向上进行移动。因此,即使在两个连接器1和7互相分离的方向上拉动互相嵌合的两个连接器1和7,也能够使得难以解除两个连接器1和7之间的嵌合。
注意,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并且包括能够实现本发明的目的的任意其它结构等,并且下面的变形例等包括在本发明中。例如,在阴侧壳体2中,虽然壳体本体3与锁定臂4互相一体地设置,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这样的结构。锁定臂4可以与壳体本体3分开地设置。并且,虽然锁定臂4包括一对臂部件41,但是锁定臂4不必须具有一对臂部件。锁定臂4能够由一个以上的臂部件构成。
并且,在阳侧壳体8中,虽然以如下方式构成接受部件81,接受部件81的厚度比臂部件41与爪部44之间的空间的尺寸小,以将接受部件81容纳在臂部件41与爪部44之间,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这样的结构。如图7所示,在期望增大接受部件81’的厚度的情况下,钩挂爪部44的凹部87可以形成在端面81a中。
此外,虽然连接器1和7包括电连接的四对端子,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这样的结构。连接器1和7能够通过包括电连接的一对以上的端子而构成。而且,虽然已经描述了阴连接器1与阳连接器7互相电连接的类型的连接器单元作为连接器单元的一个实例,但是本发明不仅能够应用于上述类型的连接器单元,而且能够应用于连接器互相光学连接的连接器单元。
上述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代表性实施例,并且本发明不应该限于该实施例。即,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不背离本发明的主旨的情况下通过根据公知常识进行各种变形来实施本发明。即使进行了这样的变形,只要仍然设置了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器的结构,则该变形当然地应该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Claims (1)

1.一种连接器,其嵌合到包括接受部件的配合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包括:
锁定臂,该锁定臂用于锁定所述接受部件,以使所述连接器与所述配合连接器保持互相嵌合,
其中,所述锁定臂包括:臂部件,该臂部件在嵌合到所述配合连接器的嵌合方向上延伸;以及锁定部件,该锁定部件设置在所述臂部件的末端处或其附近,从而在与所述嵌合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突出,并且所述锁定臂锁定所述接受部件,并且
所述锁定部件包括爪部,该爪部形成在所述锁定部件的末端处,从而在与嵌合到所述配合连接器的所述嵌合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突出,并且所述爪部被所述接受部件钩挂,
所述连接器还包括:推动部件,当所述配合连接器嵌合到所述连接器时,该推动部件用于朝着所述臂部件推动所述接受部件,所述推动部件设置成朝着所述臂部件突出,
其中,当所述连接器嵌合到所述配合连接器内时,所述推动部件设置于如下位置:在所述锁定部件与所述配合连接器进行接触之后,所述推动部件与所述配合连接器进行接触的位置。
CN201610387721.1A 2015-06-02 2016-06-02 连接器 Active CN10622976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12137A JP6234400B2 (ja) 2015-06-02 2015-06-02 コネクタ
JP2015-112137 2015-06-0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29762A CN106229762A (zh) 2016-12-14
CN106229762B true CN106229762B (zh) 2019-02-05

Family

ID=573527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387721.1A Active CN106229762B (zh) 2015-06-02 2016-06-02 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742114B2 (zh)
JP (1) JP6234400B2 (zh)
CN (1) CN106229762B (zh)
DE (1) DE102016209383B4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234400B2 (ja) * 2015-06-02 2017-11-22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21885A (en) * 1985-09-20 1986-11-11 Amp Incorporated Ribbon cable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cover latch
US5713752A (en) * 1995-07-21 1998-02-03 The Whitaker Corporation Latchable electrical connector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91678U (zh) * 1989-09-29 1991-09-18
US5788527A (en) * 1991-04-04 1998-08-04 Magnetek, Inc.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safety latching for a fluorescent-lighting ballast
JP3077696B1 (ja) * 1999-08-17 2000-08-14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2001110522A (ja) * 1999-10-05 2001-04-20 Ryosei Electro-Circuit Systems Ltd コネクタのロック構造
JP2002198127A (ja) 2000-12-25 2002-07-12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コネクタ
JP2003157943A (ja) * 2001-11-21 2003-05-30 Yamaichi Electronics Co Ltd Icソケット
JP3959058B2 (ja) * 2002-10-09 2007-08-15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DE102006024963B4 (de) 2005-05-30 2013-04-18 Yazaki Corp. Verbinder vom Hebeltyp
US7175465B1 (en) * 2005-08-26 2007-02-13 Advanced Connectex Inc.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a spring push button for disengagement with jack
JP2008130467A (ja) 2006-11-24 2008-06-05 Yazaki Corp コネクタ
US7455545B2 (en) * 2007-04-04 2008-11-25 John Mezzalingua Associates, Inc. Locking 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 plug
TWM363718U (en) * 2009-04-30 2009-08-21 nai-qian Zhang USB connector capable of preventing pull-off
JP5472022B2 (ja) * 2010-10-04 2014-04-16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US8287299B2 (en) * 2010-10-13 2012-10-16 All Systems Broadband, Inc. HDMI plug and cable assembly with improved retention features
JP2013243008A (ja) 2012-05-18 2013-12-05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コネクタ
JP6234400B2 (ja) * 2015-06-02 2017-11-22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21885A (en) * 1985-09-20 1986-11-11 Amp Incorporated Ribbon cable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cover latch
US5713752A (en) * 1995-07-21 1998-02-03 The Whitaker Corporation Latchable electrical connecto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6225202A (ja) 2016-12-28
DE102016209383A1 (de) 2016-12-08
US20160359271A1 (en) 2016-12-08
JP6234400B2 (ja) 2017-11-22
US9742114B2 (en) 2017-08-22
DE102016209383B4 (de) 2018-08-02
CN106229762A (zh) 2016-12-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347228B2 (ja) コネクタ
JP4267935B2 (ja) 電気コネクタ組立体及び電気コネクタ
KR100987482B1 (ko) 커넥터 및 커넥터 조립 방법
JP5614369B2 (ja) 端子金具
KR101006944B1 (ko) 커넥터 및 커넥터 시스템
CN103378490B (zh) 电连接器组合
KR101316277B1 (ko) 전기 콘택
JP5644699B2 (ja) 防水コネクタ
US9246260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09428225A (zh) 连接器
CN110808503B (zh) 连接器
JP5720507B2 (ja) 端子金具及びコネクタ
JP6393301B2 (ja) コネクタ
US7255614B1 (en) Electrical terminal
CN100411256C (zh) 一种连接器
JP2019029216A (ja) 雌端子
US7393233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locking mechanism for locking connector housings
CN110100356B (zh) 连接器
CN108432057B (zh) 用于端子的锁定结构和连接器
CN106229762B (zh) 连接器
JP2011108576A (ja) ホルダ付コネクタ
JP3520965B2 (ja) コネクタ
JP2019067744A (ja) コネクタ
CN111355071B (zh) 阴端子
JP2010009801A (ja) コネク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