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907A - 纺纱机械的接纱方法及其纺纱机械的接纱装置 - Google Patents
纺纱机械的接纱方法及其纺纱机械的接纱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7907A CN1107907A CN94117655A CN94117655A CN1107907A CN 1107907 A CN1107907 A CN 1107907A CN 94117655 A CN94117655 A CN 94117655A CN 94117655 A CN94117655 A CN 94117655A CN 1107907 A CN1107907 A CN 110790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tor part
- air
- nozzle
- sliver
- ro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15/00—Piecing arrangements ; Automatic end-finding, e.g. by suction and reverse package rotation; Devices for temporarily storing yarn during piecing
- D01H15/002—Piecing arrangements ; Automatic end-finding, e.g. by suction and reverse package rotation; Devices for temporarily storing yarn during piecing for false-twisting spinning machin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5/00—Wound packages of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55/04—Wound packages of filamentary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method of winding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69/00—Methods of, or devices for, interconnecting successive lengths of material; Knot-tying devices ;Control of the correct working of the interconnecting device
- B65H69/06—Methods of, or devices for, interconnecting successive lengths of material; Knot-tying devices ;Control of the correct working of the interconnecting device by splicing
- B65H69/061—Methods of, or devices for, interconnecting successive lengths of material; Knot-tying devices ;Control of the correct working of the interconnecting device by splicing using pneumatic means
-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1/00—Spinning or twisting machines in which the product is wound-up continuously
- D01H1/11—Spinning by false-twisting
- D01H1/115—Spinning by false-twisting using pneumatic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Spinning Or Twisting Of Yar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纺纱机械的接纱方法及其纺纱机
械的接纱装置,其是在把底线插入到转子部件里之前
就使中空转子背离喷嘴,同时把使喷嘴内保持成负压
状态的通风道上所设置的开口关闭,而且阻止空气从
空气喷射孔向管道的倒流,此后使转子部件内产生从
转子部件的细纱排出侧向纱条导入侧的气流。由于
由纱条吸引装置的吸引作用产生的从细纱排出侧向
纱条导入侧的气流不会形成回旋气流,而且在中空转
子与喷嘴间形成更大的空间,因而就容易把底线插入
到包含中空转子的中空通路的转子部件里。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一种纺纱机械的接纱方法及其纺纱机械的接纱装置,更具体地说,是在一种具有用回旋空气流纺出细纱的转子部件的纺纱机械中,把切断的细纱接上的接纱方法。
以前,在那种具有用回旋气流纺出细纱的转子部件的纺纱机械中,所用的公知的接纱方法是在纺纱过程中发生细纱切断情况下,把从卷绕部分的卷装退绕出来的细纱或从别的卷装上退绕出来的细纱(下面、把这称为“底线”)插到转子部件里,此后驱动拉引装置,再次供给纱条,把从纱条开松的纤维卷绕到插入到转子部件里的底线上而再次纺纱。
以前,在把底线插入到转子部件里时,由纱条搬运装置把底线放到转子部件的细纱排出侧,接着使配置在转子部件的纱条导入侧上的纱条吸引装置动作,在转子部件内产生从细纱排出侧向纱条导入侧的气流,由此使底线插入到转子部件里。
上述以前的使纱条吸引装置动作后,使转子部件内产生从细纱排出侧向纱条导入侧的气流的接纱方法中,由于设置着吸引并除去转子部件内的浮游纤维用的通风道口或使转子部件内产生回旋气流用的空气喷射孔等开口,因而就使从细纱排出侧向纱条导入侧的气流成为回旋气流,而由这回旋气流的作用,会使底线被退捻,被插入的底线会被切断或者虽没到被切断的程度,但使被退捻的部分变得较弱,在再次纺纱时就使底线切断,因此就有必须马上进行接纱作业的问题。
又由于配设了吸引并除去转子部件内浮游纤维用的通风道口或使转子部件内产生回旋气流用的空气喷射孔等开口,在使纱条吸引装置动作时,从转子部件的细纱排出侧向纱条导入侧的气流就成为回旋气流,从而使插入到转子部件里的底线曲折,因而有使底线不能流畅地插入的问题。
还由于从转子部件内所设置的中空转子的前端部到转子部件的纱条导入侧的通路较狭窄,底线被阻塞,有使底线不能被插到转子部件里的问题。
此外,虽然底线已被插入到转子部件里,但由于吸引和把持底线的纱条吸引装置的吸引力过强,在再次纺纱时有把底线切断的问题。
而且在使转子部件向下方移动,使纱条吸引装置容易接近转子部件的情况下,会有由转子部件的移动引起吸引和除去在纺纱过程中转子部件内产生的浮游纤维的吸引管发生扭曲而损坏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上述以前的纺纱机械的接纱方法所存在的问题,同时提供一种能确实可靠,而且能迅速地进行接纱作业的纺纱机械的接纱方法及其纺纱机械的接纱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的接纱方法是在把底线插入到转子部件里之前就使中空转子背离喷嘴,同时把使喷嘴内保持成负压状态的通风道上所设置的开口关闭,而且防止空气从空气喷射孔向管路倒流,此后使转子部件内产生从转子部件的细纱排出侧向纱条导入侧的气流。
转子接近或背离喷嘴的装置;有使喷嘴内部保持成负压状态的通风道上所设置的开口关闭的快门构件;有使压缩空气从空气喷射孔喷射至喷嘴内的管道上所设置的单向阀。
图1是表示能较合适地应用本发明的纺纱装置的大致侧面图,
图2同样是表示能较合适地应用本发明的纺纱装置的大致侧面图,
图3同样是表示能较合适地应用本发明的纺纱装置的大致侧面图,
图4是转子部件的剖面图,
图5同样是转子部件的剖面图,
图6是转子部件的局部剖面图和纱条吸引装置的吸引头的剖面图,
图7同样是转子部件的局部剖面图和纱条吸引装置的吸引头的剖面图,
图8是表示配设着吸引装置的与图1同样的纺纱装置的大致侧面图,
图9是转子部件的局部剖面图,
图10是表示与图8同样地配设着吸引装置的纺纱装置的大致侧面图。
下面,参照着图1-图10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但这些说明没有任何超本发明主题的限定,本发明也不受这个实施例限定。
图1是表示实施本发明的纺纱机械接纱方法的纺纱机械的大致侧面图,先用它来说明能较合适地利用本发明的纺纱机械。
图1中,L是经过导条架G、被供给拉引装置D的纱条,拉引装置D由后逻拉d1、第三逻拉d2,有护板的第二罗拉d3和前罗拉d4构成;被拉引装置D拉引的纱条L被供给转子部件N,由转子部件N形成细纱Y之后,细纱Y经过由夹持辊h1和送出辊h2构成的细纱送经装置H和粗节纱清除器Z等,卷绕在图中没表示的缠绕部分的卷装上。
其中的d4’是前逻拉d4的下罗拉。
S是在发生断头的情况下,使转子部件N移动的转子部件移动装置,S1是安装在转子部件N的下游侧。即靠近细纱送经装置H侧的侧壁上的固定架,在固定架S1的前端部S1’上所装设的销S4上能转动地支承着被动杆S3的另一端部,这个被动杆S3的一个端部是能转动地支承在图中没表示的纺纱装置框架上所装设的轴S2上。
S5是驱动杆,其适当的中间部能转动地支承在轴S6上,而轴S6是安装在图中没表示的纺纱装置的适当框架上的;驱动杆S5的一个端部S5’能转动地支承在销S7上,而销S7是安装在转子部件N的上游侧,即安装在靠近前罗拉d4侧的侧壁上。
S8是安装在纺纱装置的适当框架上的油缸,在油缸S8的治塞杆S9的前端上能转动地支承着驱动杆S5的另一端部S5”。
为了使转子部件N移动成如图2所示的大致水平的状态,使油缸S8动作后,使活塞杆S9后退,从而使驱动杆S5以轴S6为中心地沿图1中的反时针方向转动。
当驱动杆S5以轴S6为中心沿反时针方向转动时,一端能转动地支承在转子部件N的下游侧侧壁上所安装的固定架S1的前端部S1’上,被动杆S3则以轴S2为中心同样地沿反时针方向转动。
这样,转子部件N借助驱动杆S5以轴S6为中心向反时针方向转动,就从拉引装置D的前罗拉d4和前罗拉d4的下罗拉d4’处后退,同时由驱动杆S5的轴S6为中心向反时针方向的转动和被动杆S3的以轴S2为中心向反时针方向的转动的结合,如图2所示地移动到大致呈水平状态。
由于如上所述地配设一端能转动地支承在固定架S1前端部S1’上的被动杆S3,固定架是装在转子部件N下游侧的侧壁上;还设置一个能转动地支承在销S7上的驱动杆S5,销S7是装在转子部件N上游侧的侧壁上;并做成能借助从油缸形成的驱动杆S5的转动,使转子部件N从拉引装置D的前罗拉d4和前罗拉d4的下罗拉d4’后退,同时随即使整个转子部件N沿着以驱动杆S5的轴S6为中心的圆弧,向下方移动的结构,因而与以前的使转子部件N从拉引装置的前罗拉d4大致呈直线状地后退的转子部件移动装置相比,直线状的后退距离较短,所以能缩短转子部件N和送出辊h2等的间隔。
还由于在使转子部件N从拉引装置D的前罗拉d4和前罗拉d4的下罗拉d4’后退的同时,随即使其沿着以驱动轴S5的轴S6为中心的圆弧,向下方移动,形成如图2所示的大致水平状态,因而在转子部件N的上游侧就产生更大的空间,所以下述的纱条吸引装置向转子部件N的接近就较容易,同时,由于能使纱条吸引装置从下方朝转子部件N直线地移物,也就能容易地对纱条吸引装置的移动进行控制。
图1中,V是下述的纱条吸引装置,其是由图上没表示的纱条搬运装置把底线放到转子部件的细纱排出侧之后,使纱条吸引装置V配置在转子部件N的纱条导入侧,在转子部件N内产生从细纱排出侧向纱条导入侧的气流,使底线通过转子部件N地进行吸引并把持底线动作。
在上述的纺纱装置中,当细纱Y发生断头时,如图2所示地,由图上没表示的公知的断头检测构件的断头检测信号,使联轴器装置动作,使后罗拉d1或第二罗拉d2停止,从而停止纱条L的供给,同时使夹持辊h1与送出辊h2背离,使由细纱送经装置H进行的细纱Y的送经停止,而且使细纱Y向卷装上的卷绕也停止。
接着,使上述的转子部件移动装置S动作,把转子部件N从前罗拉d4和前罗拉d4的下罗拉d4’拉开,同时使转子部件N仍在大致水平状态下、向下方移动。
此后,由图上没表示的纱条搬运装置把底线配置在转子部件N的细纱排出侧。
另一方面,使配设在纱条吸引装置V上的油缸V1的活塞杆V2前端上的吸引头V3接近转子部件N的上游侧。
在使纱条吸引装置V的吸引头V3接近转子部件N的上游侧地配置之后,使纱条吸引装置V动作,并且使转子部件N内产生从细纱排出侧朝纱条导入侧的气流,同时把由纱条搬运装置把持着的底线的把持解除,使底线通过转子部件N,由纱条吸引装置V的吸引头V3吸引并把持底线。
然后,如图3所示地,在使底线吸引在纱条吸引装置V的吸引头V3上的状态下,使转子部件N回归到纺纱位置。
这时,纱条吸引装置V的吸引力如下述那样地被减弱到只保持底线的程度。
接着,使图上没表示的联轴器装置动作,使后罗拉d1或第二罗拉d2驱动,再次供给纱条L,同时使转子部件N驱动。而且在转子部件N被驱动,成为能纺纱状态后就使夹持辊h1与送出辊h2接触上,再次进行由夹持辊h1和送出辊h2形成的底线的送经。
然后,把再次供给的纱条L的纤维通到转子部件N里,并被卷绕在被纱条吸引装置V吸引着的底线上,同时再次形成纱条。
由于纱条吸引装置V的吸引力被减弱到只保持底线的程度,因而被纱条吸引装置V吸引着的底线,随着由夹持辊h1和送出辊h2形成的底线的送经,渐渐地被拉入转子部件N内并被耗尽。
这样,就使接纱动作结束。
下面,用图4这个表示转子部件N的部面图来说明转子部件N。
n1是喷嘴,在喷嘴n1上开设着多个、例如开设4个空气喷射孔n4,这些孔是沿着大致呈圆筒状的中空室n2的周壁切线方向,向中空转子n3的圆锥状前端部n3’倾斜。因此就由空气喷射孔n4喷出的压缩空气生成回旋气流。
在中空室n2内还设置着自由端对着中空转子n3的中空通路n5的入口部,直径比中空转子n3的中空通路n5的入口部直径小的针状导引构件n6;导引构件n6安装在开有纤维导入孔e1的纤维导入构件E上。
上述的中空转子n3被做成由装设在转子部件N的套子n7内,隔开规定的间隔装在能沿图4中的左右方向移动的滑动套子n8里的空气轴承n9、n10能转动地支承着;从空气导入孔n11、n11’把压缩空气供到空气轴承n9、n10里。
做成在中空转子n3的大致中央部件,沿圆周装设的凹部n3”上配置多个图中没表示的复数个叶片,从空气导入孔n12供给的压缩空气碰到这些叶片,就能使中空转子n3转动。
中空转子n3也可做成不能转动地固定设置的。
n13是为了吸引并除去浮游在中空室n2里的浮游纤维而维持成较低的负压状态下的空气室,通过空气室n13的开口n13’接受下述的通风道的较微弱作用。
n14是喷嘴n1的喷嘴盖,做成从适当的压缩空气源把压缩空气供到喷嘴n1和喷嘴盖n14之间的空气室n1’里,经空气室n1’从空气喷射孔n4使压缩空气喷出。
在转子部件n的套子n7内所配设的滑动套子n8上,突出地设置着与套子n7的内周面对着的凸缘n8’,在凸缘n8’的外周缘上开设的周向槽沟n8”内收放着密封构件n15,而且借助套子n7和滑动套子n8,用密封构件n15形成密闭的空气室n16。
做成能把压缩空气从空气导入孔n17导入到空气室n16里。
n18是装配在套子n7和滑动套子n8之间的快门构件,快门构件n18被做成与滑动套子n8的凸缘n8’相对着并能滑动地嵌插在滑动套子n8的靠喷嘴n1侧的外周上;为了形成空气室n13,使快门构件n18前端部n18’的外周面与套子n7的内壁构件n7’的内表面相接触。
在快门构件n18的靠滑动套子n8的凸缘n8’一侧的端部上突出地设置着凸缘n19,在凸缘n19的外周缘和内周缘上分别开设着周向槽沟n19’、n19”。而且在中凸缘n19的外周缘和内周缘上所开设的周向槽沟n1’9、n19”里分别收放着密封构件n20、20’。
在由快门构件n18和套子n7形成的空气n21里安装着使快门构件n18弹向滑动套子n8的凸缘n’8方向的螺旋弹簧n22。
还从套子n7的内周面突出地设置突出部n7”,使滑动套子n8的凸缘n8’与快门构件n18的凸缘n19不相接;做成由套子n7,滑动套子n8的凸缘n8’和快门构件n18的凸缘n19形成空气室n23,能把压缩空气从空气导入孔n23’供到空气室n23里。
n24是从适当的压缩空气源把压缩空气供到喷嘴n1和喷嘴盖n14之间的空气室n1’里的管路;n25是单向阀,单向阀25被做成在把压缩空气从压缩空气源供到空气室n1’里时打开,而且由下述的纱条吸引装置V的吸引,空气阀25不能被打开。
在图4所示的细纱Y的纺纱作业中,由于没把压缩空气从空气导入孔n23’供到转子部件N的空气室n23里,而把压缩空气从空气导入孔n17导入到空气室n16里,因而支承着中空转子n3的滑动套子n8以它的凸缘n8’与套子n7的突出部n7”相接;另外,快门构件n18由螺旋弹簧n22的弹力作用,使快门构件n18的凸缘n19与套子n7的突出部n7”相接。
也可做成把空气导入孔n17省掉,在空气室n16里装上螺旋弹簧,由螺旋弹簧的弹力使滑动套子n8的凸缘n8’与套子n7的突出部n7”相接。
接着,当发生断头时,如上所述地使联轴器装置动作,使后罗拉d1或第三罗拉d2停止,从而停止纱条L的供给,与此同时使夹持辊h1背离送出辊h2,使由细纱送经装置H形成的细纱送经停止,而且停止细纱Y向卷装上卷绕。
而且,使上述的转子部件移动装置S动作,如图2所示地使转子部件N大致保持成水平状态地向下方移动。
接着,当把压缩空气从空气导入孔n23’供到空气室n23里,同时停止压缩空气向空气室n16的供给时,如图5所示地,使支承着中空转子n3的滑动套子n8向图5中的左侧移动,因此就形成底线在中空转子n3和喷嘴n1之间容易通过的空间。
另一方面,当把压缩空气从空气导入孔n23’供到空气室n23里时,就使快门构件n18克服螺旋弹簧n22的弹力,向图5中的右方移动,由快门构件n18把空气室n13的开口n13’关闭。
因此,由下述的纱条吸引装置V的吸引作用,空气不能经过空气室n13的开口n13’而流入,就在开口n13’的附近产生回旋气流。
而且,如上所述,由于在把压缩空气从适当的压缩空气源供到喷嘴n1和喷嘴盖n14间的空气室n1’里的管路n24上安装着不能由纱条吸引装置V的吸引空气打开的单向阀n25,因而即使在空气室n1’内也不会产生回旋气流。
因此,由纱条吸引装置V的吸引作用产生的从细纱排出侧向纱条导入侧的气流不会形成回旋气流,而且,由于在中空转子n3和喷嘴n1间形成较宽的空间,因而底线就容易插入到包含中空转子n3的中空通路n5的转子部件N里。
下面,用表示转子部件N的局部断面图和纱条吸引装置V的吸引头V3的剖面图的图6来说明纱条吸引装置V的吸引头V3。
V4是吸引头V3的壳体,其是装在纱条吸引装置V的活塞杆V2前端所设置的框架V5上,V6是能滑动地插装在壳体V4内的喷嘴头,而V7是与开设在壳体V4上的压缩空气孔V4’连接着的压缩空气供给管。
在喷嘴头V6上设置着凸缘V8,在喷嘴头V6的凸缘V8和壳体V4前端部的内壁V4”之间,装着把喷嘴头V6弹向图6中的右方的螺旋弹簧V9。
V10是开在喷嘴头V6的凸缘V8外周缘上的槽沟,在槽沟V10里安装着密封构件V11。
在喷嘴头V6的侧壁上开设着空气孔V12,其是把从壳体V4上开设的压缩空气孔V4’供给的压缩空气导入;喷嘴头V6的主要通路V13和空气孔V12被配设成使空气室V14围绕主要通路V13。
而且,空气室V14和主要通路V13由喷嘴V16连通,喷嘴V16做成沿着与转子部件N的纤维导入构件E的端部插入的凹部V15相反的方向变成尖细的。
V17是突出地设置在壳体V4侧壁上的凸缘,在凸缘V17的上下方向上开设的两个槽沟V18、V19里分别装着密封构件V20、V21,尤其是装在壳体V4和喷嘴头V6间的槽沟V19里的密封构件V20是保证喷嘴头V6相对壳体V4的滑动密封。
如图6所示,使具有上述结构的纱条吸引装置V的吸引头V3的凹部V15与被移动到大致水平状态的转子部件N的纤维导入构件E对着地使纱条吸引装置V移动。
接着,当由图中没表示的压缩空气供给源,通过压缩空气供给管V7把压缩空气导入压缩空气孔V4’时,由被导入的压缩空气克服螺旋弹簧9的弹力,使喷嘴头V6朝图6中的左方移动,如图7所示地,使转子部件N的纤维导入构件E的前端部插入到喷嘴头V6的凹部V15里。
另一方面,被导入到压缩空气孔V4’里的压缩空气经过空气室V14,从喷嘴V16喷射到主要通路V13内,从而在主要通路V13内产生图7中的从喷嘴头V6的凹部V15流向右方的吸引气流。
因此,由主要通路V13内的吸引气流,在转子部件N内产生从转子部件N为细纱排出侧向纱条导入侧的气流,由这个从细纱排出侧向纱条导入侧的气流,把被放置在转子部件N的细纱排出侧的底线,通过转子部件N里边,并由纱条吸引装置V的吸引头V3吸引和把持住。
在把底线插入到转子部件N内时,把从压缩空气源供给到压缩空气供给管V7里的压缩空气的压力调整成能把底线插到转子部件N内那样高;在底线被插到转子部件N内、底线被纱条吸引装置V吸引并把持住之后,在再次纺纱,由夹持辊h1和送出辊h2夹持的向卷装方向行进的底线上即使加一些无用的张力也不会由此使底线切断,把从压缩空气源供到压缩空气供给管V7里的压缩空气的压力调到较低。
对从压缩空气源输出的压缩空气的压力进行这样的调整可在喷嘴头V6内设置检测被插入的底线的光传感器等纱条行进检测装置,由纱条行进装置检测到底线插入时的信号,通过控制压缩空气源来实现。
图8是图1同样地表示纺纱装置的大致侧面图,其是设置着为了吸引并除去浮游在上述的中空室n2里的浮游纤维而把空气室n13维持在较低负压状态的吸引装置B;b1是沿着纺纱机械的底盘的纵长方向配设的吸引通风道,吸引管b2分别与转子部件N及吸引通风道b1连接着,吸引管b2与转子部件N相对应的另一端上安装着弯管接头b3。
下面,用表示转子部件N的局部剖面图的图9来说明吸引管b2的弯管接头b3安装到转子部件N上的装置。
b4是配置在与空气室n13连通地贯穿转子部件N的侧壁,在外周缘上刻有螺纹b4’的连接管,是通过把连接管b4拧紧在转子部件N的侧壁上所开设的带螺纹槽沟的通孔里而安装在转子部件N的侧壁上。
b5是防止连接管b4脱落用的螺母,可根据需要配设。
b6是设置在连接管b4端部上的凸缘部,b7是弯管接头b3前端部的膨胀部分,在这膨胀部分b7的内周缘设置着凹沟b7’,设置在上述连接管b4端部上的凸缘部b6较宽松地嵌接在这凹沟b7’里。
由于有上述的结构,因而即使如上所述,由轨子部件移动装置S使转子部件N如图10所示地向下方移动,由于吸引管b2是通过弯管接头B3以较宽松的嵌接状态与装在转子部件N侧壁上的连接管b4连接的,因而在吸引管b2不会加上扭转等加力,所以能防止吸引管b2和连接管b4的损伤。
下面,说明上述的本发明实施例的作用效果。
由于是做成在向转子部件N插入底线时,使中空转子n3从喷嘴n1离开的结构,在中空转子n3和喷嘴n1间形成更宽的空间,因而底线就容易插向转子部件N。
由于是通过把压缩空气从空气导入孔n23’供到空气室n23里,使快门构件n18克服螺旋弹簧22的弹力而移动;由快门构件n18关闭空气室n13的开口n13’,因而在由纱条吸引装置V进行底线的吸引作业时,能防止在开口N13’附近产生回旋气流。
由于在从适当的压缩空气源把压缩空气供到喷嘴n1和喷嘴盖b14之间的空气室n1’里的管路n24上配设着由纱条吸引装置V的吸引空气不能打开的单向阀n25,因而在由纱条吸引装置V进行底线的吸引作业时,在空气室n1’内不会产生回旋气流。
由于由纱条吸引装置V的吸引作用所产生的从细纱排出侧向纱条导入侧的气流不会形成回旋气流,而且在中空转子n3和喷嘴n1之间形成更大的空间,因而使底线容易插入到包含中空转子n3的中空通路n5在内的转子部件n里。
由于由纱条吸引装置V进行底线吸引作业时,从细纱排出侧向纱条导入侧的气流里不产生回旋气流,因而也就不会发生底线的捻回被退捻,使底线切断或使底线的断裂强度降低,使接纱了的底线切断等事故。
由于在把线插入转子部件N内,底线被纱条吸引装置V吸引保持住之后,把从压缩空气源供到压缩空气供给管V7里的压缩空气的压力调整到较低,因而在再次纺纱,由夹持辊h1和送出辊h2夹持,向卷装方向行进的底线上不用加张力,因此就不会由这样的张力把底线切断。
由于即使由转子部件移动装置S使转子部件N向下方移动,吸引管b2通过弯管接头b3以较宽松嵌接状态与安装在转子部件N侧壁上的连接管b4连接着,因而不会有扭曲等外力加到吸引管b2上,因此能防止吸引管b2和连接管b4的损伤。
由于本发明具有上述的结构,因而能有下述的效果。
由于本发明的结构是在把底线插至转子部件里时使中空转子离开喷嘴,因而在中空转子和喷嘴间形成更大的空间,底线就容易插至转子部件里。
由于在由纱条吸引装置进行底线的吸引作业时,从细纱排出侧向纱条导入侧的气流中不会产生回旋气流,因而不会发生底线的捻回被退捻,底线被切断或使底线的断裂强度降低、切断已被接上的底线等事故。
由于由纱条吸引装置的吸引作用产生的、从细纱排出侧向纱条导入侧的气流不形成回旋气流,而且在中空转子与喷嘴间形成更大的空间,因而能容易地把底线插入包含中空转子的中空通路的转子部件里。
Claims (3)
1、一种纺纱机械的接纱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把使喷嘴内部保持成负压状态的通风道上所设置的开口关闭的同时,阻止空气从空气喷射孔向管路的倒流,此后使转子内产生从转子部件的细纱排出侧向纱条导入侧的气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纱机械的接纱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是在把底线插入至转子部件里之前就使中空转子背离喷嘴。
3、一种实施如权利要求2所述方法的纺纱机械的接纱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具有能使设置在转子部件内的中空转子接近或背离喷嘴的装置;有使喷嘴内部保持成负压状态的通风道上所设置的开口关闭的快门构件;有使压缩空气从空气喷射孔喷射至喷嘴内的管道上所设置的单向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94450/93 | 1993-10-29 | ||
JP5294450A JPH07126935A (ja) | 1993-10-29 | 1993-10-29 | 紡績機の糸継ぎ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7907A true CN1107907A (zh) | 1995-09-06 |
CN1047214C CN1047214C (zh) | 1999-12-08 |
Family
ID=178079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9411765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7214C (zh) | 1993-10-29 | 1994-10-28 | 纺纱机械的接纱方法及其纺纱机械的接纱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H07126935A (zh) |
KR (1) | KR100227479B1 (zh) |
CN (1) | CN1047214C (zh) |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970859B (zh) * | 2001-12-19 | 2011-10-05 |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 纺纱装置 |
CN103484998A (zh) * | 2013-09-06 | 2014-01-01 | 青岛环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粗纱机的负压生头装置及负压生头方法 |
CN103508271A (zh) * | 2012-06-28 | 2014-01-15 | 美斯丹(意大利)公司 | 安装至纺织机、尤其至自动绕线机的线和纱气动连接装置 |
CN103981599A (zh) * | 2013-02-13 | 2014-08-13 | 里特机械公司 | 喷气纺纱机的纺纱部位 |
CN105256417A (zh) * | 2014-07-10 | 2016-01-20 |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 纺纱机械以及纺纱方法 |
CN105316811A (zh) * | 2014-07-29 | 2016-02-10 | 索若德国两合股份有限公司 | 制造气流纺纱纱线的方法 |
CN107012548A (zh) * | 2017-03-29 | 2017-08-04 | 东华大学 | 转杯纺纱机接头小车气口接入装置 |
CN108660555A (zh) * | 2018-05-16 | 2018-10-16 | 东华大学 | 转杯纺纱机接头小车气口接入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3541220C1 (de) * | 1985-11-21 | 1987-06-19 | Schubert & Salzer Maschinen |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Wiederanspinnen einer Spinnvorrichtung |
-
1993
- 1993-10-29 JP JP5294450A patent/JPH07126935A/ja active Pending
-
1994
- 1994-10-25 KR KR1019940027257A patent/KR100227479B1/ko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1994-10-28 CN CN94117655A patent/CN1047214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970859B (zh) * | 2001-12-19 | 2011-10-05 |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 纺纱装置 |
CN103508271B (zh) * | 2012-06-28 | 2017-05-10 | 美斯丹(意大利)公司 | 安装至纺织机、尤其至自动绕线机的线和纱气动连接装置 |
CN103508271A (zh) * | 2012-06-28 | 2014-01-15 | 美斯丹(意大利)公司 | 安装至纺织机、尤其至自动绕线机的线和纱气动连接装置 |
CN103981599B (zh) * | 2013-02-13 | 2018-01-16 | 里特机械公司 | 喷气纺纱机的纺纱部位 |
CN103981599A (zh) * | 2013-02-13 | 2014-08-13 | 里特机械公司 | 喷气纺纱机的纺纱部位 |
CN103484998B (zh) * | 2013-09-06 | 2016-02-03 | 青岛环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粗纱机的负压生头装置及负压生头方法 |
CN103484998A (zh) * | 2013-09-06 | 2014-01-01 | 青岛环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粗纱机的负压生头装置及负压生头方法 |
CN105256417A (zh) * | 2014-07-10 | 2016-01-20 |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 纺纱机械以及纺纱方法 |
CN105256417B (zh) * | 2014-07-10 | 2018-11-27 |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 纺纱机械以及纺纱方法 |
CN105316811A (zh) * | 2014-07-29 | 2016-02-10 | 索若德国两合股份有限公司 | 制造气流纺纱纱线的方法 |
CN105316811B (zh) * | 2014-07-29 | 2019-05-03 | 索若德国两合股份有限公司 | 制造气流纺纱纱线的方法 |
CN107012548A (zh) * | 2017-03-29 | 2017-08-04 | 东华大学 | 转杯纺纱机接头小车气口接入装置 |
CN108660555A (zh) * | 2018-05-16 | 2018-10-16 | 东华大学 | 转杯纺纱机接头小车气口接入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H07126935A (ja) | 1995-05-16 |
CN1047214C (zh) | 1999-12-08 |
KR100227479B1 (ko) | 1999-11-01 |
KR950011673A (ko) | 1995-05-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7214C (zh) | 纺纱机械的接纱方法及其纺纱机械的接纱装置 | |
CN100584228C (zh) | 过滤嘴棒气力输送装置 | |
CN102808248B (zh) | 自由端纺纱装置 | |
CN88101866A (zh) | 在纺纱装置中用气动扭转装置连接纱线的方法及其设备 | |
CN101508394A (zh) | 捻接器单元及纱线卷绕机 | |
CN1354294A (zh) | 纺纱装置 | |
ITPD20130115A1 (it) | Roccatrice | |
CN1019826B (zh) | 纱线储存和输送装置 | |
CN113771354B (zh) | 一种upvc管材生产用自动套膜机构及方法 | |
CN101006218B (zh) | 包括气动致动的穿纱装置的倍捻锭 | |
CN1122618A (zh) | 离心罐式纺纱工艺及为此所使用的装置 | |
CN105819278A (zh) | 自动络筒机插管装置及插管方法 | |
CN116726549B (zh) | 一种自清洗脱硫塔除沫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 |
CN1026807C (zh) | 用于气流纺纱装置中纱线接头的方法及装置 | |
CN202064060U (zh) | 气流纺纱装置及纺纱机 | |
CN102199816A (zh) | 气流纺纱装置及纺纱机 | |
CN115635672B (zh) | 一种用于制备热收缩薄膜的负压吹胀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 |
CN215159882U (zh) | 一种用于棉纱生产的环保自动络筒机 | |
CN116659215A (zh) | 一种粮食烘干控制装置 | |
CN205652913U (zh) | 自动络筒机插管装置 | |
CN1639396A (zh) | 变形机 | |
CN114988191A (zh) | 一种窗帘布生产加工用成品缠绕装置 | |
CN113401729A (zh) | 一种纺织纤维自动绕卷器 | |
CN213896103U (zh) | 一种涡流纺设备的上料装置 | |
CN116657294B (zh) | 一种纱筒架及纱筒上料机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9 |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