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84647A - 一种艺术设计多媒体教学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艺术设计多媒体教学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84647A
CN110784647A CN201911063828.0A CN201911063828A CN110784647A CN 110784647 A CN110784647 A CN 110784647A CN 201911063828 A CN201911063828 A CN 201911063828A CN 110784647 A CN110784647 A CN 1107846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mera
display
rotating rod
zoom
art desig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6382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禹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91106382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784647A/zh
Publication of CN1107846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8464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7Focus control based on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signa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MFRAMES, CASINGS OR BEDS OF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NOT SPECIFIC TO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ELSEWHERE; STANDS; SUPPORTS
    • F16M11/00Stands or trestles as supports for apparatus or articles placed thereon ; Stands for scientific apparatus such as gravitational force meters
    • F16M11/02Heads
    • F16M11/04Means for attachment of apparatus; Means allowing adjustment of the apparatus relatively to the stand
    • F16M11/06Means for attachment of apparatus; Means allowing adjustment of the apparatus relatively to the stand allowing pivoting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CTRANSMISSION SYSTEMS FOR MEASURED VALUES, CONTROL OR SIMILAR SIGNALS
    • G08C23/00Non-electrical signal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optical systems
    • G08C23/04Non-electrical signal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optical systems using light waves, e.g. infrared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BEDUCATIONAL OR DEMONSTRATION APPLIANCES; APPLIANCES FOR TEACHING, OR COMMUNICATING WITH, THE BLIND, DEAF OR MUTE; MODELS; PLANETARIA; GLOBES; MAPS; DIAGRAMS
    • G09B5/00Electrically-operated educational appliances
    • G09B5/02Electrically-operated educational appliances with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material to be studied, e.g. using film stri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95Control of camera direction for changing a field of view, e.g. pan, tilt or based on tracking of obje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8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艺术设计多媒体教学系统及方法,箱体设置在底座上,箱体上设置有控制器,箱体内部设置有展示调节机构,展示调节机构能够对不同规格样品展示的图像进行图像提取并通过显示器进行显示,控制器分别与展示调节机构、显示器以及红外遥控器连接用于控制。本发明构造合理,智能化程度高,调节便捷,样品展示效果佳,提高教学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艺术设计多媒体教学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多媒体教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艺术设计多媒体教学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作为科学技术的产物应用于教育教学活动中,不仅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而且迎合了学生利用网络学习的习惯。在艺术设计课程中,利用多媒体教学既能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知识,同时也使教学模式不再枯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传统的艺术设计多媒体教学装置无法对展示样品的细节进行采集展示,无法使学员直观的观察其特点,降低了教学效果,同时智能化程度不高,操作不够便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艺术设计多媒体教学系统及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艺术设计多媒体教学装置无法对展示样品的细节进行采集展示,无法使学员直观的观察其特点,降低了教学效果,同时智能化程度不高,操作不够便捷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艺术设计多媒体教学系统,包括箱体,箱体设置在底座上,箱体上设置有控制器,箱体内部设置有展示调节机构,展示调节机构能够对不同规格样品展示的图像进行图像提取并通过显示器进行显示,控制器分别与展示调节机构、显示器以及红外遥控器连接用于控制。
具体的,展示调节机构包括双轴电机,双轴电机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的一端分别伸出至箱体的外部,第一转杆的端部设置有第一变焦摄像头,第二转杆的端部设置有第二变焦摄像头。
进一步的,箱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开口,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上对应开口分别设置有第一导套和第二导套。
更进一步的,每个开口的内侧开设有限位槽,每个限位槽内均滑动连接有限位滑块,两个限位滑块的一端分别与第一导套和第二导套的外环线侧面焊接连接。
进一步的,箱体内设置有升降机,升降机顶部设置有承载板,双轴电机设置在承载板上。
进一步的,箱体的外部两侧对应设置有样品承载台,第一变焦摄像头和第二变焦摄像头设置在样品承载台的上方。
更进一步的,样品承载台上设置有样品定位槽,样品定位槽的底部设置有防滑纹。
进一步的,控制器内设置有微处理器,微处理器的输入端与红外信号接收器的输出端连接,微处理器的输出端分别与升降机的输入端、双轴电机的输入端、第一变焦摄像头的输入端以及第二变焦摄像头的输入端相连接,红外信号接收器的输入端与红外遥控器的输出端相连接,第一变焦摄像头的输出端以及第二变焦摄像头的输出端通过以太网与显示器的输入端相连接。
本发明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艺术设计多媒体教学系统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红外遥控器发出控制信号至控制器内的微处理器;
S2、微处理器对控制信号进行处理,并控制升降机以及双轴电机运行,对第一变焦摄像头以及第二变焦摄像头的高度以及角度进行调节;
S3、微处理器控制第一变焦摄像头以及第二变焦摄像头的焦距;
S4、第一变焦摄像头以及第二变焦摄像头将采集的图像信息传输至显示器,显示器对图像信息进行显示。
具体的,升降机通过承载板带动双轴电机向上移动,双轴电机带动第一转杆以及第二转杆向上移动,同时第一转杆以及第二转杆上套装的第一导套及第二导套分别在箱体两侧的开口内向上移动,第一转杆以及第二转杆向上移动带动第一变焦摄像头及第二变焦摄像头向上移动,当第一变焦摄像头以及第二变焦摄像头移动至指定高度后升降机停止,双轴电机分别带动第一转杆以及第二转杆转动,第一转杆及第二转杆分别带动第一变焦摄像头以及第二变焦摄像头转动,当第一变焦摄像头以及第二变焦摄像头转动至规定角度后,双轴电机停止,红外遥控器向微处理器发出控制第一变焦摄像头以及第二变焦摄像头的变焦信号进行变焦,将采集的图像信息通过以太网传送至显示器,显示器对样品图像进行显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一种艺术设计多媒体教学系统,通过展示调节机构便于对不同规格样品展示的图像进行显示,进而便于学员更加直观的观察样品图形,提高学习效率,通过控制器、红外遥控器以及红外信号接收器的设置,能够实现远程遥控,提高调节的灵活性,便于教学人员操作。
进一步的,通过升降机、双轴电机、第一变焦摄像头以及第二变焦摄像头的设置,能够对第一变焦摄像头以及第二变焦摄像头的高度以及角度进行调节,
进一步的,通过限位槽以及限位滑块的设置,能够对第一转杆以及第二转杆的移动进行导向,提高其移动时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两个样品定位槽内底部均开设防滑纹,便于对样品进行定位摆放,同时提高样品摆放的稳定性。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艺术设计多媒体教学系统的工作方法,通过该工作方法能够扩大教学人员的调节范围,通过控制器、红外遥控器以及红外信号接收器的设置,能够实现远程遥控,提高调节的灵活性,调节智能化程度高。
综上所述,本发明构造合理,智能化程度高,调节便捷,样品展示效果佳,提高教学效率。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箱体的右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工作原理结构示意图。
其中:1.展示调节机构;2.底座;3.箱体;4.控制器;31.开口;32.限位槽;33.限位滑块;101.升降机;102.双轴电机;103.第一变焦摄像头;104.第一转杆;105.第一导套;106.显示器;107.第二导套;108.第二转杆;109.第二变焦摄像头;110.样品承载台。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一侧”、“一端”、“一边”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发明一种艺术设计多媒体教学系统,包括展示调节机构1、底座2、箱体3和控制器4,箱体3设置在底座2上,展示调节机构1设置在箱体3内,控制器4设置在箱体3上,分别与展示调节机构1和显示器106连接,用于控制展示调节机构1,展示调节机构1能够对不同规格样品展示的图像进行显示。
展示调节机构1包括升降机101、双轴电机102、第一变焦摄像头103以及第二变焦摄像头109,升降机101安装在箱体3内部底端的表面中部,双轴电机102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承载板顶端表面,承载板焊接固定连接升降机101的顶端,双轴电机102两端分别连接第一转杆104和第二转杆108,第一转杆104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第一变焦摄像头103,第二转杆108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第二变焦摄像头109,能够对第一变焦摄像头103以及第二变焦摄像头109的高度以及角度进行调节,便于对不同规格样品展示的图像进行显示,进而便于学员更加直观的观察样品图形,提高学习效率。
第一转杆104的端部贯穿设置有第一导套105,第二转杆108的端部贯穿设置有第二导套107,第一导套105与第二导套107分别活动连接在箱体3两侧开设的开口31内,便于第一转杆104以及第二转杆108的活动连接。
底座2焊接固定在箱体3下端面上,控制器4安装在箱体3上侧面上,能够对箱体3的部件进行控制。
箱体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开口31,开口31内侧表面开设有限位槽32,每个限位槽32内均滑动连接有限位滑块33,两个限位滑块33的一端分别与第一导套105和第二导套107的外环线侧面焊接固定,提高第一导套105和第二导套移动时的导向性。
箱体3两侧表面的下部均安装有样品承载台110,两个样品承载台110上侧面上均开设样品定位槽,两个样品定位槽内底部均开设防滑纹,便于对样品进行定位摆放,同时提高样品摆放的稳定性。
控制器4内设置有微处理器,微处理器的输入端与红外信号接收器的输出端相连接,微处理器的输出端分别与升降机101的输入端、双轴电机102的输入端、第一变焦摄像头103的输入端以及第二变焦摄像头109的输入端相连接,红外信号接收器的输入端与红外遥控器的输出端相连接,第一变焦摄像头103的输出端以及第二变焦摄像头109的输出端通过以太网与显示器106输入端相连接,显示器106安装在教室墙体上,便于对双轴电机102、升降机101、第一变焦摄像头103以及第二变焦摄像头109进行智能控制。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的描述和所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3,本发明一种艺术设计多媒体教学系统的工作方法,体操作步骤如下:
S1、通过红外遥控器发出控制信号至控制器4内的微处理器;
S2、微处理器对控制信号进行处理,并控制升降机101以及双轴电机102运行,对第一变焦摄像头103以及第二变焦摄像头109的高度以及角度进行调节;
S3、微处理器控制第一变焦摄像头103以及第二变焦摄像头109的焦距;
S4、第一变焦摄像头103以及第二变焦摄像头109将采集的图像信息传输至显示器106,显示器106对图像信息进行显示。
工作原理:本发明在使用时,首先将样品分别放置在两个样品承载台110上,然后根据样品的高度调节第一变焦摄像头103以及第二变焦摄像头109的高度以及角度,教学人员通过红外遥控器发出控制信号至红外信号接收器,红外信号接收器将控制信号传输至微处理器,微处理器的型号为AT89C51,微处理器对控制信号进行处理,并发出控制指令至升降机101以及双轴电机102,升降机101通过承载板带动双轴电机102向上移动,双轴电机102带动第一转杆104以及第二转杆108向上移动,同时第一导套105以及第二导套107分别在两个开口31内向上移动,第一转杆104以及第二转杆108向上移动带动第一变焦摄像头103以及第二变焦摄像头109向上移动,当第一变焦摄像头103以及第二变焦摄像头109移动至指定高度后停止升降机101,同时双轴电机102分别带动第一转杆104以及第二转杆108转动,第一转杆104以及第二转杆108分别带动第一变焦摄像头103以及第二变焦摄像头109转动,当第一变焦摄像头103以及第二变焦摄像头109转动至合适角度后,停止运行双轴电机102,然后通过红外遥控器发出控制第一变焦摄像头103以及第二变焦摄像头109的变焦信号至微处理器,微处理器控制第一变焦摄像头103以及第二变焦摄像头109进行变焦,并将采集的图像信息通过以太网传送至显示器106,显示器106对样品图像进行显示。
以上内容仅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是按照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改动,均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艺术设计多媒体教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3),箱体(3)设置在底座(2)上,箱体(3)上设置有控制器(4),箱体(3)内部设置有展示调节机构(1),展示调节机构(1)能够对不同规格样品展示的图像进行图像提取并通过显示器(106)进行显示,控制器(4)分别与展示调节机构(1)、显示器(106)以及红外遥控器连接用于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艺术设计多媒体教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展示调节机构(1)包括双轴电机(102),双轴电机(102)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转杆(104)和第二转杆(108),第一转杆(104)和第二转杆(108)的一端分别伸出至箱体(3)的外部,第一转杆(104)的端部设置有第一变焦摄像头(103),第二转杆(108)的端部设置有第二变焦摄像头(10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艺术设计多媒体教学系统,其特征在于,箱体(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开口(31),第一转杆(104)和第二转杆(108)上对应开口(31)分别设置有第一导套(105)和第二导套(10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艺术设计多媒体教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开口(31)的内侧开设有限位槽(32),每个限位槽(32)内均滑动连接有限位滑块(33),两个限位滑块(33)的一端分别与第一导套(105)和第二导套(107)的外环线侧面焊接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艺术设计多媒体教学系统,其特征在于,箱体(3)内设置有升降机(101),升降机(101)顶部设置有承载板,双轴电机(102)设置在承载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艺术设计多媒体教学系统,其特征在于,箱体(3)的外部两侧对应设置有样品承载台(110),第一变焦摄像头(103)和第二变焦摄像头(109)设置在样品承载台(110)的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艺术设计多媒体教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样品承载台(110)上设置有样品定位槽,样品定位槽的底部设置有防滑纹。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艺术设计多媒体教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控制器(4)内设置有微处理器,微处理器的输入端与红外信号接收器的输出端连接,微处理器的输出端分别与升降机(101)的输入端、双轴电机(102)的输入端、第一变焦摄像头(103)的输入端以及第二变焦摄像头(109)的输入端相连接,红外信号接收器的输入端与红外遥控器的输出端相连接,第一变焦摄像头(103)的输出端以及第二变焦摄像头(109)的输出端通过以太网与显示器(106)的输入端相连接。
9.一种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艺术设计多媒体教学系统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红外遥控器发出控制信号至控制器内的微处理器;
S2、微处理器对控制信号进行处理,并控制升降机以及双轴电机运行,对第一变焦摄像头以及第二变焦摄像头的高度以及角度进行调节;
S3、微处理器控制第一变焦摄像头以及第二变焦摄像头的焦距;
S4、第一变焦摄像头以及第二变焦摄像头将采集的图像信息传输至显示器,显示器对图像信息进行显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升降机通过承载板带动双轴电机向上移动,双轴电机带动第一转杆以及第二转杆向上移动,同时第一转杆以及第二转杆上套装的第一导套及第二导套分别在箱体两侧的开口内向上移动,第一转杆以及第二转杆向上移动带动第一变焦摄像头及第二变焦摄像头向上移动,当第一变焦摄像头以及第二变焦摄像头移动至指定高度后升降机停止,双轴电机分别带动第一转杆以及第二转杆转动,第一转杆及第二转杆分别带动第一变焦摄像头以及第二变焦摄像头转动,当第一变焦摄像头以及第二变焦摄像头转动至规定角度后,双轴电机停止,红外遥控器向微处理器发出控制第一变焦摄像头以及第二变焦摄像头的变焦信号进行变焦,将采集的图像信息通过以太网传送至显示器,显示器对样品图像进行显示。
CN201911063828.0A 2019-11-04 2019-11-04 一种艺术设计多媒体教学系统及方法 Pending CN11078464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63828.0A CN110784647A (zh) 2019-11-04 2019-11-04 一种艺术设计多媒体教学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63828.0A CN110784647A (zh) 2019-11-04 2019-11-04 一种艺术设计多媒体教学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84647A true CN110784647A (zh) 2020-02-11

Family

ID=693887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63828.0A Pending CN110784647A (zh) 2019-11-04 2019-11-04 一种艺术设计多媒体教学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784647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11987A (zh) * 2020-03-26 2020-06-19 山西农业大学 一种艺术设计多媒体教学系统
CN112610036A (zh) * 2020-12-09 2021-04-06 北京三月雨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数字化智能艺术设计实验室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104052U (zh) * 2015-11-16 2016-03-23 刘津堂 一种多媒体教学辅助装置
CN106603918A (zh) * 2016-12-20 2017-04-26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实物展示台、实物展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CN208241745U (zh) * 2018-05-22 2018-12-14 李玥 一种广播电视工程教学图像制播装置
CN109671330A (zh) * 2019-01-11 2019-04-23 宿州市鑫尧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教学演示装置
CN109686138A (zh) * 2019-03-04 2019-04-26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一种艺术设计专业多媒体教学演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104052U (zh) * 2015-11-16 2016-03-23 刘津堂 一种多媒体教学辅助装置
CN106603918A (zh) * 2016-12-20 2017-04-26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实物展示台、实物展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CN208241745U (zh) * 2018-05-22 2018-12-14 李玥 一种广播电视工程教学图像制播装置
CN109671330A (zh) * 2019-01-11 2019-04-23 宿州市鑫尧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教学演示装置
CN109686138A (zh) * 2019-03-04 2019-04-26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一种艺术设计专业多媒体教学演示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11987A (zh) * 2020-03-26 2020-06-19 山西农业大学 一种艺术设计多媒体教学系统
CN112610036A (zh) * 2020-12-09 2021-04-06 北京三月雨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数字化智能艺术设计实验室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84647A (zh) 一种艺术设计多媒体教学系统及方法
CN102221550B (zh) 一种岩心岩屑图像采集装置及图像采集、处理方法
CN110269395A (zh) 一种可收纳多媒体会议显示屏的教学平台
CN206756856U (zh) 一种试管暂存排序选择落管器
CN211106579U (zh) 一种建筑工程造价分析装置
CN207529535U (zh) 一种经管类教学用螺旋支撑演示装置
CN206479733U (zh) 液晶显示屏检测系统
CN206921364U (zh) 一种网络综合布线系统展示装置
CN114822210A (zh) 一种工业机器人用装配操作教学实训设备
CN213518844U (zh) 一种小学数学立体模型教学展示装置
CN210405527U (zh) 实验考核系统
CN113990130A (zh) 一种师生远程交互装置及实施方法
CN206411894U (zh) 一种汽修教学车间
CN205920665U (zh) 一种教学培训用电力测试工作台
CN205232387U (zh) 立体显示装置检测设备
CN208706073U (zh) 一种物流管理专业教学使用的多媒体教学设备
CN219512699U (zh) 一种课堂教学用电子信息演示设备
CN210860359U (zh) 一种多媒体教室音视频中控系统主机装置
CN220305893U (zh) 一种教学平台
CN216388503U (zh) 一种物理实验用组合光镜装置
CN217590955U (zh) 一种远程在线教育录像装置
CN108597007A (zh) 基于物联网的人机交互绘图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CN209433674U (zh) 一种用于教学的便携式三原色原理实验装置
CN212429433U (zh) 一种led箱体连接锁
CN219120106U (zh) 一种智慧城市设计场景展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