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78830B - 用于移送流体的连接器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移送流体的连接器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78830B
CN110778830B CN201910665498.6A CN201910665498A CN110778830B CN 110778830 B CN110778830 B CN 110778830B CN 201910665498 A CN201910665498 A CN 201910665498A CN 110778830 B CN110778830 B CN 11077883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ug
socket
plug body
flow path
fluid fl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6549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778830A (zh
Inventor
今井弘
平井和树
小林将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bbath Industr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bbath Industr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bbath Industr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bbath Industr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7788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788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7788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788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67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005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011Apparatus for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 H01L21/67017Apparatus for fluid treatmen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37/00Couplings of the quick-acting type
    • F16L37/28Couplings of the quick-acting type with fluid cut-off means
    • F16L37/30Couplings of the quick-acting type with fluid cut-off means with fluid cut-off means in each of two pipe-end fittings
    • F16L37/32Couplings of the quick-acting type with fluid cut-off means with fluid cut-off means in each of two pipe-end fittings at least one of two lift valves being opened automatically when the coupling is applie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37/00Couplings of the quick-acting type
    • F16L37/28Couplings of the quick-acting type with fluid cut-off means
    • F16L37/38Couplings of the quick-acting type with fluid cut-off means with fluid cut-off means in only one of the two pipe-end fittings
    • F16L37/40Couplings of the quick-acting type with fluid cut-off means with fluid cut-off means in only one of the two pipe-end fittings with a lift valve being opened automatically when the coupling is appli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7OPENING, CLOSING OR CLEANING BOTTLES, JARS OR SIMILAR CONTAINERS; LIQUID HANDLING
    • B67DDISPENSING, DELIVERING OR TRANSFERRING LIQ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7D7/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transferring liquids from bulk storage containers or reservoirs into vehicles or into portable containers, e.g. for retail sale purposes
    • B67D7/02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transferring liquids from bulk storage containers or reservoirs into vehicles or into portable containers, e.g. for retail sale purposes for transferring liquids other than fuel or lubricants
    • B67D7/0288Container connection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37/00Couplings of the quick-acting type
    • F16L37/08Couplings of the quick-acting type in which the connection between abutting or axially overlapping ends is maintained by locking members
    • F16L37/084Couplings of the quick-acting type in which the connection between abutting or axially overlapping ends is maintained by locking members combined with automatic lock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37/00Couplings of the quick-acting type
    • F16L37/22Couplings of the quick-acting type in which the connection is maintained by means of balls, rollers or helical springs under radial pressure between the parts
    • F16L37/23Couplings of the quick-acting type in which the connection is maintained by means of balls, rollers or helical springs under radial pressure between the parts by means of bal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55/00Devices or appurtenances for use in, or in connection with, pipes or pipe systems
    • F16L55/10Means for stopping flow from or in pipes or hoses
    • F16L55/11Plu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67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005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242Apparatus for monitoring, sorting or marking
    • H01L21/67276Production flow monitoring, e.g. for increasing throughpu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2201/00Special arrangements for pipe couplings
    • F16L2201/40Special arrangements for pipe couplings for special environ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Quick-Acting Or Multi-Walled Pipe Joints (AREA)
  • Reciprocating Pumps (AREA)
  • Cleaning By Liquid Or Steam (AREA)
  • Cleaning Or Drying Semiconductors (AREA)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用于移送流体的连接器及其控制方法,该连接器在将插头与插座连接时能够易于连接而不会让作业人员承受负担。连接器包括:插头(3),具有插头本体(3A),所述插头本体内形成有流体流路;插座(5),具有插座本体(13),插座本体内形成有在与插头(3)连接时用于与所述流体流路连通的流体流路;驱动机构,用于调整插头本体(3A)与插座本体(13)之间的距离。通过驱动机构,能够使得插头本体(3A)与插座本体(13)在初始位置、连接位置和中间位置停止,初始位置为插头本体(3A)与插座本体(13)间隔且相对的位置,连接位置为使插头本体(3A)的流体流路与插座本体(13)的流体流路连通的位置,中间位置位于初始位置与连接位置之间。

Description

用于移送流体的连接器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移送流体的连接器及其控制方法,例如用于移送半导体制造装置中使用的化学溶液或者气体。
背景技术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所示地,为了移送半导体制造装置中使用的流体(化学溶液或气体),可以使用用于移送流体的连接器。用于移送流体的连接器例如包括:插座,该插座固定地设置在建筑物侧,该建筑物侧上设置有用于暂时储存流体的缓冲罐;插头,该插头固定在从罐车引出的管顶端上。通过将插头与插座连接,从而能够将流体从罐车移送至缓冲罐。
如上述文献中记载所述地,在将插头插入而固定到插座侧的插口之后,清洗插头的顶端和插座本体的顶端。之后,通过使插座本体进入到插头侧,使得插头顶端的阀芯与插座本体顶端的阀芯对接,同时通过使得各个阀芯相互退避来构成流路,从而移送流体。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专利第5046958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在上述文献中,通过将插头插入而固定到插座侧的插口之后,使得插座本体进入到插头侧即可形成流路。然而,因某些故障等,在将插头固定到插座侧的插口时,在插座侧完全进入到插头侧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不经过上述清洗工序而打开阀进而开始移送流体。为了避免发生这种情况,可以考虑在插入插头时确定插座本体的位置。但是,让作业人员承担这种确定作业会增加作业人员的负担。
本发明鉴于如上所述的情况,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移送流体的连接器及其控制方法,所述用于移送流体的连接器及其控制方法在将插头与插座连接时能够易于实现连接而不会让作业人员承受负担。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涉及的用于移送流体的连接器包括:插头,所述插头具有插头本体,所述插头本体内形成有流体流路;插座,所述插座具有插座本体,所述插座本体内形成有流体流路以在所述插座与所述插头连接时用于与所述插头本体的所述流体流路连通;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在用于所述插头本体与所述插座本体连接和分离时,调整所述插头本体与所述插座本体之间的距离;以及控制部,所述控制部用于控制所述驱动机构,所述控制部通过控制所述驱动机构,使得所述插头本体与所述插座本体能够在初始位置、连接位置和中间位置停止,所述初始位置为所述插头本体与所述插座本体间隔且相对的位置,所述连接位置为使所述插头本体的所述流体流路与所述插座本体的所述流体流路连通的位置,所述中间位置位于所述初始位置与所述连接位置之间。
用于移送流体的连接器通过将插头本体与插座本体连接,使得流体流路连通而移送流体。插头本体与插座本体的相对位置通过驱动机构来调整。通过控制部控制驱动机构而能够定位于初始位置、使得插头本体与插座本体之间的流体流路连通的连接位置、以及初始位置和连接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如上所述,由于能够使得插头本体和插座本体在初始位置与连接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上停止,因此在将插头安装在插座上时,尽可能地避免插头本体不经停中间位置而与插座本体连接。由此,在将插头本体与插座本体连接时,不让作业人员承受用于确定插头本体与插座本体之间的位置关系的负担,就能够容易地实现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涉及的用于移送流体的连接器,在所述插头本体与所述插座本体执行连接动作时,所述控制部按照所述初始位置、所述中间位置和所述连接位置的顺序执行有序控制,并且/或者,在所述插头本体与所述插座本体执行解除连接动作时,所述控制部按照所述连接位置、所述中间位置和所述初始位置的顺序执行有序控制。
在执行插头本体与插座本体的连接动作或解除连接动作时,在初始位置、中间位置和连接位置之间进行有序控制。由此,能够使得连接器的连接实现自动化而减少作业人员的负担。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涉及的用于移送流体的连接器,所述插座包括插头本体保持部和锁定机构,所述插头本体保持部用于可拆卸地保持所述插头本体,所述锁定机构用于使所述插头本体锁定在所述插头本体保持部上,所述锁定机构根据所述插头本体插入到所述插头本体保持部内的动作来执行锁定动作。
设置有用于使插头本体锁定在插头本体保持部上的锁定机构。锁定机构根据插头本体插入到插头本体保持部内的动作而执行锁定动作。由此,在连接连接器时能够减少作业人员的负担。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涉及的用于移送流体的连接器,所述插头本体保持部包括插口和盖部,所述插口用于供所述插头本体插入,所述盖部用于封闭所述插口。
由于可以通过盖部封闭插口,因此在没有插入插头的情况下,通过盖部封闭插口而能够防止插口受到污染。另外,也可以通过控制部自动执行盖部的关闭动作和打开动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涉及的用于移送流体的连接器,在所述插头本体的顶端与所述插座本体的顶端之间设置有用于供给清洗流体的清洗流体供给单元,所述控制部在所述中间位置控制所述清洗流体供给单元执行清洗动作。
在位于初始位置与连接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执行清洗动作。由此,能够避免在用于连通流体流路的连接位置执行误清洗而导致移送的流体受到清洗流体污染。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涉及的用于移送流体的连接器的控制方法,其中,所述用于移送流体的连接器包括:插头,所述插头具有插头本体,所述插头本体内形成有流体流路;插座,所述插座具有插座本体,所述插座本体内形成有流体流路以在所述插座本体与所述插头本体连接时用于与所述插头本体的所述流体流路连通;以及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用于在所述插头本体与所述插座本体连接和分离时,调整所述插头本体与所述插座本体之间的距离,所述用于移送流体的连接器的控制方法包括:通过所述驱动机构,使得所述插头本体与所述插座本体能够在初始位置、连接位置和中间位置停止,所述初始位置为所述插头本体与所述插座本体间隔且相对的位置,所述连接位置为使所述插头本体的所述流体流路与所述插座本体的所述流体流路连通的位置,所述中间位置位于所述初始位置与所述连接位置之间。
发明效果
通过在初始位置与连接位置之间设置中间位置,能够尽可能避免使得插头本体与插座本体不经停中间位置而连接,从而在将插头与插座连接时不让作业人员承受负担而能够易于实现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涉及的用于移送流体的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为示出插座的纵向剖视图。
图3A为示出气缸的初始位置的纵向剖视图。
图3B为示出气缸的第一前进位置的纵向剖视图。
图3C为示出气缸的第二前进位置的纵向剖视图。
图4为示出关闭盖部的状态的插座的立体图。
图5A为示出套筒限制锁定球的移动的状态的纵向剖视图。
图5B为示出套筒解除限制锁定球的移动的状态的纵向剖视图。
图6为示出使插头的键板旋转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7为示出插头的纵向剖视图。
图8为示出图6的设置在插头上的键的位置的主视图。
图9为示出将插头的顶端插入到插座的插口内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0为示出插头的键与插座的键槽匹配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1为示出使插头移位到第一前进位置而执行前清洗工序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2为示出图11的第一前进位置的状态的纵向剖视图。
图13为示出使插头移位到第二前进位置而执行流体移送工序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4为示出图13的第二前进位置的状态的纵向剖视图。
图15为示出使插头移位到第一前进位置而执行后清洗工序的状态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涉及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图1中示出本实施例涉及的插头3和插座5。插头3和插座5可以用作用于移送流体的连接器1。作为可被使用的流体,例如为能够在半导体制造装置中使用的化学溶液或气体。
插座5固定在建筑物的壁部上,插座5的后端与配管6的一端连接。配管6的另一端与建筑物内设置的缓冲罐(未示出)连接。插座5的前端(图1中的左端)具有插口8,该插口8用于容纳插头3。插口8形成在圆筒形的插入筒体(插头本体保持部)10的内部。插入筒体10的顶端上设置有多个键槽11,多个键槽11通过使插入筒体10的顶端的一部分开槽而形成。多个键槽11沿插入筒体10的圆周方向以预定间隔设置。位于竖直上方的键槽11作为主键槽11a,其为周向宽度比其余键槽11的周向宽度大的槽。
插入筒体10保持沿圆周方向间隔布置的多个锁定球9(参照图5A等)。各个锁定球9可以在将插头3和插座5固定时使用。
在插入筒体10的后侧(图1的右侧)设置有插座本体13。插座本体13呈在水平方向上具有中心轴线的圆筒形状,且内部设置有用于开闭流路的阀芯13a(参照图5A等)。在插座本体13的前后侧固定有前侧固定板15和后侧固定板16。两个固定板15、16为沿竖直方向竖立设置的矩形板状体。两个固定板15、16的下侧设置有脚部17以用于固定到安装面上。以贯通两个固定板15、16的四个边角的方式,沿水平方向延伸地设置有四个支撑轴体18。
在各个支撑轴体18的前端和后端上固定有前侧支撑板20和后侧支撑板21。两个支撑板20、21为沿竖直方向竖立设置的矩形板状体。前侧支撑板20支撑上述插入筒体10。
各个支撑轴体18上安装有气缸(驱动机构)23。各个气缸23固定在前侧固定板15和后侧固定板16之间。各个气缸23与空气供给配管24连接,通过从空气供给配管24供应的空气压力,使得支撑轴体18相对于气缸23沿轴线方向往复运动。由此,能够使得支撑在前侧支撑板20上的插入筒体10与插座本体13靠近或远离。
位于上方一侧的第一支撑轴体18a上安装有盖部27。具体地,如图2所示,在第一支撑轴体18a内部设置有沿第一支撑轴体18a的中心轴线贯通第一支撑轴体18a的盖部驱动用轴体18a1。图2示出了拆除插座本体13的状态的插座5,其为沿竖直平面剖切第一支撑轴体18a的纵向剖视图。
气缸23沿前侧固定板15至后侧固定板16的方向上包括第一筒体部23a、第二筒体部23b、第三筒体部23c以及第四筒体部23d。各个筒体部23a、23b、23c、23d彼此具有公共轴线并且相互串联的同时,通过介入O形圈以液密方式连接。
在第二筒体部23b的内周侧和第三筒体部23c的内周侧形成有密闭空间S。通过空气供给配管24能够将空气供给至该密闭空间S内以及从该密闭空间S排出空气。在密闭空间S内布置有活塞(驱动机构)25。活塞25与第三筒体部23c的内周以及盖部驱动用轴体18a1的外周以气密方式配合,并且在密闭空间S内沿轴线方向往复运动。
在活塞25的前侧(图2的左侧)设置有用于分隔密闭空间S的分隔环(驱动机构)26。分隔环26固定在第一支撑轴体18a上,且与第二筒体部23b的内周以气密方式配合。由此,分隔环26能够使密闭空间S分隔成第一空间S1和第二空间S2,第一空间S1位于分隔环26的前侧(左侧),第二空间S2位于分隔环26的后侧(右侧)。此外,在图2的状态中,分隔环26位于最前侧(左侧),第一空间S1的体积大致为零。在活塞25的后侧(右侧)形成有第三空间S3。由此,密闭空间S通过分隔环26和活塞25被分隔成第一空间S1、第二空间S2和第三空间S3。
活塞25包括前侧的小径部25a和后侧的大径部25b。由此,活塞25的前侧端面的截面积比后侧端面的截面积小。因此,在向第二空间S2和第三空间S3供给相同压力的空气时,由于施加到后侧端面的力大于施加到前侧端面的力,因此使得活塞25在密闭空间S内朝向前侧(左侧)移位。
空气供给配管24从前侧至后侧包括:第一配管24a、第二配管24b、第三配管24c以及第四配管24d。第一配管24a向第一空间S1供给空气并将空气排出。第二配管24b向第二空间S2中构成用于使活塞25的小径部往复运动的小径的空间供给空气并将空气排出。第三配管24c向第二空间S2中构成用于使活塞25的大径部25b往复运动的大径的空间供给空气并将空气排出。第四配管24d向第三空间S3供给空气并将空气排出。针对各个配管24a、24b、24c、24d供气和排气的时间由控制部控制。
通过上述气缸23、活塞25、分隔环26等来构成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用于调整插头本体3A与插座本体13之间的间距。
在作为其余支撑轴体的第二支撑轴体18b、第三支撑轴体18c和第四支撑轴体18d上,也设置有与第一支撑轴体18a相同的气缸23、活塞25和分隔环26等。另外,对于与四个气缸23各自连接的空气供给配管24,其长度分别为相同的长度且形成为相同的直径。由此,能够准确地同步驱动四个气缸23上各自设置的活塞25。
图3A至图3C中示出了通过由空气供给配管24供气和排气使气缸23动作的各个状态。图3A示出了处于气缸23最靠近于后侧支撑板21的状态(即处于插座本体13最远离于插头本体3A的状态)的初始位置P0。图3B示出了第一前进位置P1,该第一前进位置P1为相比于初始位置P0向前侧支撑板20前进的中间位置。图3C示出了处于最靠近于前侧支撑板20的状态(即处于插头本体3A与插座本体13连接的状态)的第二前进位置P2。
如图3A至3C所示,在气缸23上从前侧(图的左侧)至后侧(图的右侧)依次固定有第一位置传感器28a、第二位置传感器28b以及第三位置传感器28c。各个位置传感器28a、28b、28c构造为成对的投光元件(例如LED)和受光元件。各个位置传感器28a、28b、28c的输出发送到控制部。
各个位置传感器28a、28b、28c具有U形的截面,使得传感器用板31经过介于该U形之间的间隙。传感器用板31相对于后侧支撑板21上固定的杆36固定。在传感器用板31经过介于U形之间的间隙时,通过位置传感器28a、28b、28c光学性地检测到传感器用板31上形成的槽口31a,从而检测出气缸23与固定有传感器用板31的后侧支撑板21的相对位置。即,通过位置传感器28a、28b、28c检测出插座本体13与插头3的相对位置。
在图3A中示出的初始位置P0,从空气供给配管24的第四配管24d(参照图2)向第三空间S3供给空气而对第三空间S3增压,从而向图3A的左侧推动活塞25。另外,也从第二配管24b(参照图2)向第二空间S2供给空气而对第二空间S2增压,使分隔环26向图3A中的左侧推动。根据活塞25的大径部25b与小径部25a的面积比,即使向第二空间S2和第三空间S3供给相同压力的空气,活塞25始终处于朝向左侧被推动的状态。
此时,传感器用板31的槽口31a位于第一位置传感器28a处。由此,控制部判断为位于初始位置P0。
在图3B中示出的第一前进位置P1,从第二空间S2经由第二配管24b(参照图2)排出空气,同时从第一配管24a(参照图2)向第一空间S1供给空气而对第一空间S1增压,从而向右侧推动分隔环26。另外,从第四配管24d(参照图2)向第三空间S3供给空气而对第三空间S3增压。由此,支撑轴体18与分隔环26一同相对于气缸23向右侧移位。
此时,传感器用板31的槽口31a位于第二位置传感器28b处。由此,控制部判断为位于第一前进位置P1。
在图3C中示出的第二前进位置P2,从第三空间S3经由第四配管24d(参照图2)排出空气,同时经由第一配管24a(参照图2)向第一空间S1供给空气而对第一空间S1增压,并且通过从第三配管24c(参照图2)供给空气,从而向右侧推动活塞25和分隔环26。由此,支撑轴体18与分隔环26一同相对于气缸23进一步向右侧移位。
此时,传感器用板31的槽口31a位于第三位置传感器28c处。由此,控制部判断为位于第二前进位置P2。
如图2所示,盖部驱动用轴体18a1的顶端上固定有盖部27。通过设置在第一支撑轴体18a的后端上的第一执行机构29a,使得盖部驱动用轴体18a1沿前后方向(轴线方向)往复动作,并围绕轴线进行旋转动作。第一执行机构29a的动作由未示出的控制部控制。
在用于移送流体的连接器1处于未使用状态下,盖部27可以在将插头3从插座5拆卸时用于封堵插口8。图4中示出关闭盖部27的状态。通过使盖部27封堵插口8,不仅能够防止流体受到污染,而且在不使用时通过用盖部27封堵插口8,能够防止从盖部27至插座本体13内部阀芯之间的流路受到污染。
如图1所示,在位于上方另一侧的第二支撑轴体18b、以及第三支撑轴体18c上安装有套筒驱动板19,第三支撑轴体18c与第二支撑轴体18b之间介入插入筒体10,且第三支撑轴体18c与第二支撑轴体18b位于对角线上。具体地,套筒驱动板19固定在套筒驱动板用轴体18b1、18c1的顶端上,套筒驱动板用轴体18b1设置为沿第二支撑轴体18b的中心轴线贯通第二支撑轴体18b,套筒驱动板用轴体18c1设置为沿第三支撑轴体18c的中心轴线贯通第三支撑轴体18c。通过设置在各个支撑轴体18b、18c后端上的第二执行机构29b和第三执行机构29c,使得各个套筒驱动板用轴体18b1、18c1沿前后方向(轴线方向)往复运动。执行机构29b、29c的动作由未示出的控制部控制。
套筒驱动板19呈中部形成有开口的大致棱形形状的板状体。呈圆筒形状的套筒22的顶端22a插入到套筒驱动板19的开口内。如图7的下半部分所示地,套筒22布置为覆盖插入筒体10的外周,且相对于插入筒体10沿轴线方向往复运动。在将固定在插座5上的插头3拆卸时,套筒驱动板19使得套筒22动作而发生移位。具体地,在如图5A所示的利用套筒22限制锁定球9沿径向向外的移动的状态下,如图5B所示,通过将套筒驱动板19牵引至前侧支撑板20侧(图5B中的右侧),使得套筒22移位,从而允许锁定球9沿径向向外移动而解除锁定。在将插头3固定在插座5上时,根据插头3插入到插入筒体10内的动作,使锁定球9旋转而锁止到第一固定环39的凹处39a。此时,套筒驱动板19不动作。由此,通过锁定球9和套筒22等构成用于使得插头3锁定到插入筒体10即插座5上的锁定机构。
如图1所示,在第二支撑轴体18b的下方和第三支撑轴体18c的侧方设置有第四支撑轴体18d。从第四支撑轴体18d的内部至套筒22的内侧设置有传感器线18d1。在传感器线18d1的顶端设置有构造为成对的投光元件(例如LED)和受光元件的传感器(未示出)。通过该传感器检测插头3是否插入到插入筒体10内的适当位置。传感器的输出经由传感器线18d1传输至未示出的控制部。
例如,控制部可以包括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RAM(Random AccessMemory)、ROM(Read Only Memory)以及计算机可读的存储媒体等。并且,对于用于实现各种功能的一系列处理,作为一例,通过利用程序形式存储到存储媒体等,CPU将该程序从RAM等读取以执行信息处理和运算处理,从而能够实现各种功能。此外,程序可以适用于预先加载到ROM或其它存储媒体中的形式、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的存储媒体中的状态提供的形式、或者通过有线或无线经由通信单元传送的形式等。作为计算机可读的存储媒体有磁盘、磁光盘、CD-ROM、DVD-ROM、半导体存储器等。
如图1所示,插头3大致呈圆筒形状,且内部具有用于流通流体的流路。管4的一端固定在插头3的底端部(图1中的左侧)上。管4的另一端固定在罐车(未示出)上。管4的内径为大于等于25mm,优选为大于等于50mm。
插头3的后侧位置上可以安装有键板(环体)30。键板30可以为无端面的环形状。在键板30的圆周方向的多个位置上设置有向顶端侧(图1中的右侧)凸出的键32。多个键32中的一个为在圆周方向上宽度比其它键32的宽度大的主键32a。键板30可以围绕插头本体3A的轴线相对旋转。由此,如图6所示,作业人员通过手动旋转键板30,能够使得主键32a移位至作为所需位置的竖直上方位置。
图7示出插头3的纵向剖视图。此外,图7的下半部分中示出了插座5侧的锁定球9、插入筒体10、套筒22以及套筒驱动板19。
插头本体3A从顶端侧(图7的右侧)包括顶端筒部33、中间筒部34以及底端筒部35。所述的筒部33、34、35具有共同的插头中心轴线L1且相互连接,并且内部形成有用于流通流体的流路。
在顶端筒部33内容纳有阀芯33a。阀芯33a通过弹簧33b被推动至顶端筒部33的顶端侧。由此,阀芯33a关闭顶端筒部33的顶端开口。阀芯33a的顶端侧中部上设置有凸出部33c,该凸出部33c沿插头中心轴线L1朝向顶端侧凸出。在插头3与插座5连接时,使得凸出部33c与相对的插座5侧阀芯的凸出部(未示出)抵靠。通过将插座5侧阀芯的凸出部与插头3的凸出部33c抵靠而克服弹簧33b的推力,使得阀芯33a向底端部侧缩回从而打开插头3内的流路。
顶端筒部33的底端侧(左侧)与中间筒部34的顶端侧在相接触状态下通过承插相连接。顶端筒部33与中间筒部34之间设置有O形圈37,以使得顶端筒部33与中间筒部34液密或气密地连接。
以覆盖顶端筒部33的底端侧外周地设置第一固定环39。在第一固定环39的外周以遍及圆周方向地设置有凹处39a。在插头3与插座5侧连接时,保持在插入筒体10上的锁定球9通过套筒22沿径向向内移动而插入到凹处39a内。通过将锁定球9嵌入到凹处39a内,使得插头3固定在插座5上。在第一固定环39的内周侧形成有构成台阶的肩部39b,使得设置在顶端筒部33的底端部上的大径部与该肩部39b配合。在第一固定环39的底端侧内周形成有内螺纹部39c。
以覆盖中间筒部34的大致全部外周地设置有第二固定环41。在第二固定环41的内周侧形成有构成台阶的肩部41b,使得设置在中间筒部34的顶端侧上的大径部与该肩部41b配合。在第二固定环41的顶端侧外周形成有外螺纹部41c。通过将第二固定环41的外螺纹部41c与第一固定环39的内螺纹部39c螺纹连接,能够使得顶端筒部33与中间筒部34相互固定。
在第二固定环41的外螺纹部41c上从其基端部侧螺纹连接止动螺母43。止动螺母43在与第一固定环39的底端侧端部抵靠的位置上被固定。止动螺母43容纳在键板30的内周侧。止动螺母43的底端部比键板30的底端部位于顶端侧。由此,止动螺母43被容纳在键板30的内部而不从键板30的底端侧凸出。
止动螺母43的顶端侧外周具有比底端侧小的直径。由此,止动螺母43与第一固定环39的底端侧端部之间形成有沟槽,在键板30的顶端侧的内周侧上凸出的小径部30a插入到该沟槽内。小径部30a的插头中心轴线L1方向上的长度比要插入的沟槽的插头中心轴线L1方向上的长度小。如上所述,通过将键板30的小径部30a松动配合到沟槽内,既能够使得键板30沿旋转方向自由运动,也能够限制插头中心轴线L1方向上的位置。
各个键32分别通过螺钉45固定在键板30上。螺钉45从底端侧朝向顶端侧插入到键板30和键32内。此外,键32的固定方法并不限定于利用螺钉45的固定,例如也可以使得键板30与键32一体式形成。
中间筒部34的底端部与底端筒部35的顶端侧在相接触状态下通过承插相连接。中间筒部34与底端筒部35之间设置有O形圈47,以使得中间筒部34与底端筒部35液密或气密地连接。
第二固定环41的底端侧的法兰41a通过螺钉50固定在底端侧法兰49上。底端侧法兰49在与底端筒部35的底端部外周配合的状态下固定。螺钉50与底端侧法兰49螺纹连接。由此,底端筒部35固定在中间筒部34和顶端筒部33上。
底端侧法兰49的底端侧的表面上固定有多个固定螺栓52。各个固定螺栓52贯通用于固定管4的管用法兰53,并且各个固定螺栓52的顶端与螺母51螺纹连接。由此,通过将管用法兰53与底端侧法兰49固定,使得管4固定在插头3上。
图8中示出多个键32在圆周方向上的角度位置。图8中示出了三个键32。主键32a在竖直上方即十二点的方位上固定在键板30上。此外,在图5中为将自由旋转的键板30在圆周方向上的位置布置成,使得主键32a位于十二点的方位时的状态。
第一辅助键32b在九点和十二点之间的中间方位上固定在键板30上。第二辅助键32c在六点的方位上固定在键板30上。主键32a的周向宽度比第一辅助键32b或第二辅助键32c的周向宽度大,约为第一辅助键32b或第二辅助键32c的周向宽度的2倍大小。第一辅助键32b的周向宽度与第二辅助键32c的周向宽度相同。此外,第一辅助键32b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与第二辅助键32c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也可以不同。
接下来,对将上述插头3与插座5连接以及解除连接的动作进行说明。
<连接前准备工序>
首先,如图1所示,将插头3位于与插座5相对的位置上。之后,如图6所示,作业人员手动旋转键板30,使得键板30定位成作业人员易于从上方观察的位置(即主键32a位于竖直上方的位置)。
<插入工序>
在定位键板30的位置之后,如图9所示,将插头3的顶端插入到插座5的插口8内。在此状态下,在将插头3沿轴线方向插入到插座5内时,如图10所示,键32与插座5的插入筒体10上设置的键槽11匹配地嵌入到键槽11内。在将键32与键槽11匹配地嵌合时,可以确定插头3与插座5适配而避免误连接。在键槽11与键32没有匹配的情况下,由于插头3不能挤入到与插座5连接的位置,因此作业人员判断插头3与插座5没有适配。
<锁定工序>
在键32与键槽11匹配而使得插头3适当地插入到插入筒体10内时,根据插头3沿轴线方向挤入到插入筒体10的动作,如图7的下半部分所示地,通过将保持在插入筒体10上的各个锁定球9插入到插头3的第一固定环39上设置的凹处39a内,从而使得插头3与插座5固定。此时,如图5A所示,由套筒22来限制锁定球9沿径向向外的移动。
<前清洗工序>
如图11所示,将插头3从图10的状态朝向插座本体13侧牵引而移位至第一前进位置(中间位置)P1。具体地,如图3B所示,通过根据控制部的指令,利用从空气供给配管24供给至各个气缸23的空气,使得各个支撑轴体18沿轴线方向动作,由此来自动实现移位至第一前进位置P1。所述第一前进位置P1的纵向剖视图在图12中示出。
之后,如图11中箭头A1和箭头A2所示地,通过纯水清洗插头3的顶端与插座5之间的空间,之后,利用氮等惰性气体进行干燥。在该前清洗工序中,插头3的阀芯33a(参照图7)和插座5的阀芯13a位于关闭位置,从而切断各自的流路。
<流体移送工序>
接着,如图13所示,将插头3从图11的第一前进位置P1更进一步向插座本体13侧牵引而移位至第二前进位置(连接位置)P2。具体地,如图3C所示,通过根据控制部的指令,利用从空气供给配管24供给至各个气缸23的气体,使得各个支撑轴体18沿轴线方向动作,由此来自动实现移位至第二前进位置P2。该第二前进位置P2的纵向剖视图在图14中示出。
如上所述,相对于图10中示出的初始位置P0,驱使插头3分为图11的第一前进位置P1和图13的第二前进位置P2的两个阶段地前进。
在将插头3定位到第二前进位置P2时,通过使得插头3的阀芯33a的凸出部33c(参照图7)与插座5的阀芯13a的凸出部之间发生抵靠并相互挤压而移位至打开位置,从而开放各自的流路。由此,如箭头A3和箭头A4所示地,使得流体从罐车经由用于移送流体的连接器1移送至建筑物内的缓冲罐。
<后清洗工序>
在完成流体移送之后,如图15所示地将插头后退至与图11相同的第一前进位置P1。之后,如图15中的箭头A1以及箭头A2所示,通过纯水清洗插头3的顶端与插座5之间的空间,之后,利用氮等惰性气体进行干燥。在该后清洗工序中,插头3的阀芯33a(参照图7)和插座5的阀芯13a位于关闭位置,从而切断各自的流路。
<拆卸工序>
在完成如图15中示出的后清洗工序之后,将插头3后退至如图10中示出的初始位置P0,根据控制部的指令,套筒驱动板19动作使得套筒22向插头3的顶端方向(图10的右侧方向)移动而解除锁定球9的锁定之后(参照图5B),使得插头3从插座5上拆卸。
根据本实施例,实现了以下效果。
用于移送流体的连接器1通过将插头本体3A与插座本体13连接,使得流体流路连通而移送流体。插头本体3A与插座本体13的相对位置通过驱动机构来调整,该驱动机构将根据空气压力动作的活塞25以及分隔环26设置在气缸23内。通过控制部控制用于向气缸23吸入或从气缸23排出的空气,从而能够位于初始位置P0、使得插头本体3A与插座本体13之间的流体流路连通的第二前进位置P2、以及初始位置P0和第二前进位置P2之间的第一前进位置P1。如上所述,由于能够使得插头本体3A和插座本体13在初始位置P0与作为连接位置的第二前进位置P2之间的第一前进位置P1上停止,因此在将插头3安装在插座5时,尽可能地避免插头本体3A不经停第一前进位置P1而与插座本体13连接。由此,在将插头本体3A与插座本体13连接时,不让作业人员承受用于确定插头本体3A与插座本体13之间的位置关系的负担,就能够容易地实现连接。
在执行插头本体3A与插座本体13的连接动作或解除连接动作时,在初始位置P0、第一前进位置P1和第二前进位置P2之间进行有序控制。由此,能够使得连接器的连接实现自动化而减少作业人员的负担。
作为用于使插头本体3A锁定在插入筒体10上的锁定机构包括锁定球9和套筒22。所述锁定机构根据插头本体3A插入到插入筒体10内的动作而执行锁定动作。由此,在连接连接器时能够减少作业人员的负担。
由于可以通过盖部27封闭插口8,因此在没有插入插头3的情况下,通过盖部27封闭插口8而能够防止插口8受到污染。
在位于初始位置P0与第二前进位置P2之间的第一前进位置P1执行清洗动作。由此,能够避免在作为用于连通流体流路的连接位置的第二前进位置P2执行误清洗而导致移送的流体受到清洗流体污染。
此外,本实施方式中,虽然对作为移送的流体使用液体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使用气体。
附图标记说明
1-用于移送流体的连接器,3-插头,3A-插头本体,4-管,5-插座,6-配管,8-插口,9-锁定球,10-插入筒体(插头本体保持部),11-键槽,11a-主键槽,13-插座本体,13a-阀芯,15-前侧固定板,16-后侧固定板,17-脚部,18-支撑轴体,18a-第一支撑轴体,18a1-盖部驱动用轴体,18b-第二支撑轴体,18b1-套筒驱动板用轴体,18c-第三支撑轴体,18c1-套筒驱动板用轴体,18d-第四支撑轴体,18d1-传感器线,19-套筒驱动板,20-前侧支撑板,21-后侧支撑板,22-套筒,22a-顶端,23-气缸(驱动机构),23a-第一筒体部,23b-第二筒体部,23c-第三筒体部,23d-第四筒体部,24-空气供给配管,24a-第一配管,24b-第二配管,24c-第三配管,24d-第四配管,25-活塞(驱动机构),25a-小径部,25b-大径部,26-分隔环(驱动机构),27-盖部,29a-第一执行机构,29b-第二执行机构,29c-第三执行机构,30-键板(环体),30a-小径部,31-传感器用板,31a-槽口,32-键,32a-主键,33-顶端筒部,33a-阀芯,33b-弹簧,33c-凸出部,34-中间筒部,35-底端筒部,37-O形圈,39-第一固定环,39a-凹处,39b-肩部,39c-内螺纹部,41-第二固定环,41a-法兰,41b-肩部,41c-外螺纹部,43-止动螺母,45-螺钉,47-O形圈,49-底端侧法兰,50-螺钉,51-螺母,52-固定螺栓,53-管用法兰,L1-插头中心轴线,P0-初始位置,P1-第一前进位置(中间位置),P2-第二前进位置(连接位置),S-密闭空间,S1-第一空间,S2-第二空间,S3-第三空间,28a-第一位置传感器,28b-第二位置传感器,28c-第三位置传感器,36-杆,32b-第一辅助键,32c-第二辅助键。

Claims (6)

1.一种用于移送流体的连接器,其中,所述用于移送流体的连接器包括:
插头,所述插头具有插头本体和第一阀芯,所述插头本体内形成有第一流体流路,所述第一阀芯用于关闭所述第一流体流路;
插座,所述插座具有插座本体和第二阀芯,所述插座本体内形成有第二流体流路以在所述插座与所述插头连接时用于与所述插头本体的所述第一流体流路连通,所述第二阀芯用于关闭所述第二流体流路;
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用于在所述插头本体与所述插座本体连接和分离时,调整所述插头本体与所述插座本体之间的距离;以及
控制部,所述控制部用于控制所述驱动机构,
所述控制部通过控制所述驱动机构,使得所述插头本体与所述插座本体能够在初始位置、连接位置和中间位置停止,所述初始位置为所述插头本体与所述插座本体间隔且相对的位置,所述连接位置为使所述插头本体的所述第一流体流路与所述插座本体的所述第二流体流路连通的位置,所述中间位置位于所述初始位置与所述连接位置之间,在所述插头本体与所述插座本体执行连接动作时,按照所述初始位置、所述中间位置和所述连接位置的顺序执行有序控制,
在所述连接位置,所述第一阀芯和所述第二阀芯相互抵靠并相互挤压,使得所述第一流体流路和所述第二流体流路相互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移送流体的连接器,其中,
在所述插头本体与所述插座本体执行解除连接动作时,所述控制部按照所述连接位置、所述中间位置和所述初始位置的顺序执行有序控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移送流体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插座包括插头本体保持部和锁定机构,所述插头本体保持部用于可拆卸地保持所述插头本体,所述锁定机构用于使所述插头本体锁定在所述插头本体保持部上,
所述锁定机构根据所述插头本体插入到所述插头本体保持部内的动作来执行锁定动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移送流体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插头本体保持部包括插口和盖部,所述插口用于供所述插头本体插入,
所述盖部用于封闭所述插口。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移送流体的连接器,其中,
在所述插头本体的顶端与所述插座本体的顶端之间设置有用于供给清洗流体的清洗流体供给单元,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中间位置控制所述清洗流体供给单元执行清洗动作。
6.一种用于移送流体的连接器的控制方法,其中,所述用于移送流体的连接器包括:
插头,所述插头具有插头本体和第一阀芯,所述插头本体内形成有第一流体流路,所述第一阀芯用于关闭所述第一流体流路;
插座,所述插座具有插座本体和第二阀芯,所述插座本体内形成有第二流体流路以在所述插座本体与所述插头本体连接时用于与所述插头本体的所述第一流体流路连通,所述第二阀芯用于关闭所述第二流体流路;以及
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用于在所述插头本体与所述插座本体连接和分离时,调整所述插头本体与所述插座本体之间的距离,
所述用于移送流体的连接器的控制方法包括:
通过所述驱动机构,使得所述插头本体与所述插座本体能够在初始位置、连接位置和中间位置停止,所述初始位置为所述插头本体与所述插座本体间隔且相对的位置,所述连接位置为使所述插头本体的所述第一流体流路与所述插座本体的所述第二流体流路连通的位置,所述中间位置位于所述初始位置与所述连接位置之间,
在所述连接位置,所述第一阀芯和所述第二阀芯相互抵靠并相互挤压,使得所述第一流体流路和所述第二流体流路相互连通,
第一控制步骤,在所述插头本体与所述插座本体执行连接动作时,按照所述初始位置、所述中间位置和所述连接位置的顺序执行有序控制。
CN201910665498.6A 2018-07-27 2019-07-23 用于移送流体的连接器及其控制方法 Active CN11077883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41407 2018-07-27
JP2018141407A JP7150310B2 (ja) 2018-07-27 2018-07-27 流体移送用コネクタ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78830A CN110778830A (zh) 2020-02-11
CN110778830B true CN110778830B (zh) 2023-01-06

Family

ID=691791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65498.6A Active CN110778830B (zh) 2018-07-27 2019-07-23 用于移送流体的连接器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047515B2 (zh)
JP (1) JP7150310B2 (zh)
KR (1) KR20200012745A (zh)
CN (1) CN110778830B (zh)
TW (1) TWI80706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150311B2 (ja) * 2018-07-27 2022-10-11 サーパス工業株式会社 流体移送用コネクタ
KR102473229B1 (ko) * 2020-11-19 2022-12-01 한양이엔지 주식회사 케미컬 탱크로리와 케미컬 저장 탱크간 케미컬 이송 시스템
JP2022181522A (ja) * 2021-05-26 2022-12-08 サーパス工業株式会社 液体供給装置および液体供給方法
JP2023020204A (ja) * 2021-07-30 2023-02-09 サーパス工業株式会社 液体供給装置および液体供給装置の制御方法
CN113955706A (zh) * 2021-11-18 2022-01-21 宁波介量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液体加注自动对接装置
KR102633745B1 (ko) * 2022-12-06 2024-02-02 한양이엔지 주식회사 커플링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유체 이송 시스템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80156A (ja) * 1994-04-11 1995-10-27 Betsuseru Kogyo:Kk 流体流通用継手
JPH11310391A (ja) * 1998-04-24 1999-11-09 Tadano Ltd 流体供給装置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移動式クレーン
JP2001082659A (ja) * 1999-09-17 2001-03-30 Nitto Kohki Co Ltd 管継手
JP2007064271A (ja) * 2005-08-29 2007-03-15 Kawasaki Precision Machinery Ltd ディテント付き制御弁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138830B2 (zh) 1973-08-30 1976-10-23
CH626696A5 (zh) * 1977-03-19 1981-11-30 Argus Gmbh
EP0034312B1 (de) * 1980-02-14 1985-01-16 Aeroquip GmbH Auch unter Druck kuppelbare Schnellverschlusskupplung
US4485845A (en) * 1982-09-20 1984-12-04 Imperial Clevite Inc. Quick disconnect coupling
US4540021A (en) * 1984-03-21 1985-09-10 Aeroquip Corporation Balanced valve coupling
US4592387A (en) * 1985-09-09 1986-06-03 Aeroquip Corporation Power-assisted coupling
JP3147129B2 (ja) * 1992-06-29 2001-03-19 横河電機株式会社 タイミング発生装置
JPH06109183A (ja) * 1992-09-28 1994-04-19 Nabco Ltd 配管類の着脱装置
JP2921654B2 (ja) * 1995-04-27 1999-07-19 サーパス工業株式会社 流体移送用カップリング装置
JP3625580B2 (ja) * 1996-06-25 2005-03-02 東洋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配管接続切換え装置
JP3299495B2 (ja) * 1997-12-29 2002-07-08 サーパス工業株式会社 誤接続防止コネクタ−
JP3349958B2 (ja) * 1998-06-25 2002-11-25 サーパス工業株式会社 液体移送用カップリング装置
FR2786849B1 (fr) * 1998-12-03 2001-01-26 Staubli Sa Ets Raccord rapide de securite pour la jonction amovible de canalisations
JP3556116B2 (ja) * 1999-02-12 2004-08-18 サーパス工業株式会社 液状物等移送用コネクタ−のソケット
JP2002005378A (ja) * 2000-06-23 2002-01-09 Ishikawajima Harima Heavy Ind Co Ltd 極低温配管の結合装置
JP4522568B2 (ja) * 2000-10-26 2010-08-11 サーパス工業株式会社 流体管コネクタ用プラグ
JP2003148674A (ja) * 2001-11-14 2003-05-21 Kit:Kk 配管接続カップリング及び自動配管切換装置
KR101321457B1 (ko) 2005-12-05 2013-10-25 사파스고교 가부시키가이샤 유체이송용 커플링 장치의 플러그
JPWO2007066791A1 (ja) * 2005-12-05 2009-05-21 サーパス工業株式会社 流体移送用カップリング装置のソケット
ITMI20060863A1 (it) * 2006-05-03 2007-11-04 Faster Spa Innesto rapido
JP4986520B2 (ja) * 2006-07-10 2012-07-25 サーパス工業株式会社 流体移送用カップリング装置
JP4831619B2 (ja) * 2006-11-24 2011-12-07 日東工器株式会社 継手、この継手に用いるソケット及びプラグ
WO2014087187A1 (en) * 2012-12-06 2014-06-12 Parker Hannifin Manufacturing France Sas Quick connection coupling assembly
JP6002957B2 (ja) * 2013-10-29 2016-10-05 兵神装備株式会社 吐出システム
CN103557392B (zh) * 2013-11-15 2016-04-06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研究所 浮动盲插的流体连接器
JP6486797B2 (ja) * 2015-08-26 2019-03-20 サーパス工業株式会社 連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80156A (ja) * 1994-04-11 1995-10-27 Betsuseru Kogyo:Kk 流体流通用継手
JPH11310391A (ja) * 1998-04-24 1999-11-09 Tadano Ltd 流体供給装置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移動式クレーン
JP2001082659A (ja) * 1999-09-17 2001-03-30 Nitto Kohki Co Ltd 管継手
JP2007064271A (ja) * 2005-08-29 2007-03-15 Kawasaki Precision Machinery Ltd ディテント付き制御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78830A (zh) 2020-02-11
TW202020356A (zh) 2020-06-01
JP7150310B2 (ja) 2022-10-11
US20200032915A1 (en) 2020-01-30
KR20200012745A (ko) 2020-02-05
US11047515B2 (en) 2021-06-29
JP2020016317A (ja) 2020-01-30
TWI807063B (zh) 2023-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78830B (zh) 用于移送流体的连接器及其控制方法
KR101378497B1 (ko) 유체이송용 커플링 장치
AU2002306201C1 (en) Connector for a compressed-gas canister and a fastening appliance
CN109312894B (zh) 润滑脂更换方法和润滑脂抽吸装置
CN110778831B (zh) 用于移送流体的连接器
JP2022179629A (ja) ツール交換装置
JP5994048B2 (ja) 吐出システム
US7588059B2 (en) Dispensing tool assembly for evacuating and charging a fluid system
JP2002031288A (ja) 複数流路を有するコネクタ
JP3349958B2 (ja) 液体移送用カップリング装置
JP5107902B2 (ja) エネルギー源を放出するための機構を有する手動装置内のエネルギー源用筐体
US11293575B2 (en) Fluid transfer connector plug, fluid transfer connector socket, fluid transfer connector, and method for connecting fluid transfer connector
CN111788074B (zh) 带有柱塞的空气清除器
JPH07277400A (ja) 容器の蓋
KR102671374B1 (ko) 유체 이송용 커넥터
JP2004218764A (ja) 油圧圧縮器
JPH0539896A (ja) ボンベバルブ用ガス充填装置
JP5975299B2 (ja) 吐出システム
JP2002228070A (ja) 異径連結継手
JP2005168540A (ja) 内視鏡の内圧調整装置
JPH0677566B2 (ja) 内視鏡用送液装置
JP2761354C (zh)
JP2014069184A (ja) 吐出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