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610C - 小型摩托车的底板结构 - Google Patents

小型摩托车的底板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610C
CN1107610C CN97102382A CN97102382A CN1107610C CN 1107610 C CN1107610 C CN 1107610C CN 97102382 A CN97102382 A CN 97102382A CN 97102382 A CN97102382 A CN 97102382A CN 1107610 C CN1107610 C CN 1107610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plate
cover
guard shield
knee guard
vehicle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71023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3844A (zh
Inventor
杉谷启安
儿玉真
立石清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638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8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761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610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即使驾驶者伸脚也不会把脚的载荷直接加到膝部护罩上的、不会引起膝部护罩壁厚增加、构造简单且能减轻重量的小型摩托车的底板结构。在车身前后的中央部位有底地板式的底板50,在这底板50前竖立着膝部护罩60,这膝部护罩60内侧的上述底板50前部有向外侧渐渐增高的倾斜部51d。

Description

小型摩托车的底板结构
本发明涉及小型摩托车中的脚踏板的底板结构。
在小型摩托车中,在构成脚踏板的底板罩前方竖立着膝部护罩,膝部护罩覆盖着放在底板罩的脚踏部上的驾驶者的脚前方。
底板罩的脚踏部大致是水平的,而膝部护罩从该脚踏部前端缘大致垂直地竖立着,因而当驾驶者将踏在水平脚踏部上的脚往前伸时,脚尖会与大致垂直的膝部护罩相碰地使伸脚受限制,而且为了伸脚,就得把脚尖跷起地把脚搁在膝部护罩上。这样,就把较大的载荷加到膝部护罩上。
为此,曾提出在膝部护罩的下部形成朝前方的凹部,而且在它的上部和侧部形成放脚部的方案(日本专利公报特公平5-7232号)。
即、驾驶者伸脚时,可把脚尖伸到凹部里,而且可把脚放在膝部护罩下部的放脚部上。
但是,由于膝部护罩形成凹部和放脚部,结构变得复杂,而且把较大的载荷加到放脚部上,因而必需增加膝部护罩的壁厚来保证强度,会由此使重量增加。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这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小型摩托车的底板结构,该底板结构简单,即使驾驶者伸脚也不会把脚的载荷直接加到膝部护罩上,而且能不引起膝部护罩壁厚增加,可减轻重量。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小型摩托车的底板结构在车身前后的中央部位有低地板式底板,在这底板前方竖立着膝部护罩,上述膝部护罩内侧的上述底板前部有向外侧渐渐增高的倾斜部。
由于膝部护罩内侧的底板前部是有向外侧渐渐增高的倾斜部的简单结构,因而当驾驶者伸脚时,不会因受限制而感觉不自然,而是以由这倾斜部将脚尖自然地抬起的状态支承在底板上。
这样,由于不直接把载荷加在膝部护罩上,因此就不必增加膝部护罩的壁厚来保持较大的强度,就能减轻重量。
由于上述倾斜部可由突出在底板上面的多个突起构成,并且可使这突起的突出高度渐渐变化来形成倾斜面,因而在底板上朝前伸的脚的脚尖可朝上着落在多个突起的倾斜面上。
由于上述倾斜部可用紧固在底板上面的别的构件构成,因而能把底板的放脚本体部的形状简化后设置倾斜部。
图1是设有本发明的底板结构的一个实施例的小型摩托车的侧视图。
图2是上述小型摩托车的底板结构中的下车架和后车架的侧视图。
图3是上述下车架和后车架的顶视图。
图4是底板罩的顶视图。
图5是底板罩的侧视图。
图6是车身罩的顶视图。
图7是车身罩的侧视图。
图8是车身罩的前视图。
图9是膝部护罩的后视图。
图10是沿图9的X-X线的视图。
图11是把上述小型摩托车的底板部分的局部剖切地表示的侧视图。
图12是沿图11中的XII-XII线切断的断面图。
图13是上述小型摩托车的底板部分的主要部分顶视图。
图14是上述主要部分的侧视图。
图15是沿图13上的XV-XV线切断的断面图。
图16是另一实施例的底板部分的主要部分断面图。
下面,参照图1~图15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
如图1所示,小型摩托车1在车架2的前后设有前轮3和后轮4,车架2由头管5和从这头管5向后下方垂下、而且在底板罩50下部大致成水平地向后方延长的圆管状下车架6和与这下车架6的后端部6a成一体的结构、而且向后上方立起的中空长方形断面(车宽度方向的一边尺寸较大)的后车架7构成,这后车架7的前方下部7a向后下方弯曲、而且覆盖后方的动力部件21的下方地向后方延长。
如图2所示,下车架6的后端部6a稍微向下方弯曲,而且下车架6与后车架7的相接部两侧缘是用焊接结合成一体的。
如图2所示,在下车架6与后车架7相接部前方位置上的下车架6的水平后部6b上面和下车架6与后车架7相接部上方位置上的后车架7的立起部7b前面连接着前方加强片8,并用焊接结合成一体,由这前方加强片8增强下车架6和后车架7的结合部的刚性和强度。
又如图2所示,在后车架7的立起部7b上方的弯曲部7c的后面和两侧面上焊接着后方加强片9,由其增加后车架的弯曲部7c的刚性和强度。
在从后车架7的前方下部7a向后方延长的下部后方延长部7d的后端上紧固着主支架角撑板10,在这主支架角撑板10上通过支轴能摆动地支承着主支架11,它是由装在其间的螺旋弹簧13作用而能自由起伏地摆动的。
后车架7的立起部7b的左右两侧面和前方加强片8的左右两侧面由挂钩套筒14贯通地焊接,左右一对挂钩连杆16的前端成一体地装在上述挂钩套筒14上嵌装的挂钩销15的两端上,在上述挂钩连杆16的后端,通过安装销17安装着动力部件21的前端,使动力部件21能上下摆动。
在后车架7的上部7c的上方后端部7e上,通过焊接在其左侧面上的角撑板18,朝车宽方向地焊接着缓冲器支承轴19,在上方后端部7e的右侧面上焊接着点火线圈安装撑条20,上述缓冲器支承轴19的基端和点火线圈安装撑条20的相接部也焊接着。
动力部件21由内燃机22、“V”型皮带无级变速器23、齿轮减速器24构成,齿轮减速器24的输出轴上成一体地装着后轮4,缓冲器26的上下两端枢支在后车架7的上方后端部7e的缓冲器支承轴19和动力部件21的安装轴25上,小型摩托车1的后半部重量就通过缓冲器26和动力部件21而支承在后轮4上。
在内燃机22的稍许向后方倾斜地立设着的汽缸的后方配设着化油器34,在这化油器34的后方,在左侧的“V”型皮带无级变速器23的上方配设着空气滤清器33。
内燃机22的汽缸前面的排气管安装部22a上固紧着排气管35的基端紧固部35a,排气管35向前方伸出着,然后弯向车身右方,又从下方迂回到内燃机22的前面,朝后方伸过车身右侧而与消声器36相连接。
在车身的前部,转向轴30能向左右自由回旋地嵌装在头管5上,在这转向轴30的上端成一体地装着转向手柄31,而且在这转向轴30下端成一体地装着左右一对的前叉32,在这前叉32的下端能自由回转地通过支轴支承着前轮3。
车架2的下车架6的脚踏板部向后方延伸的水平中央部6c和水平后部6b的上下幅度的中央,朝车宽方向的一对底板管27,分别在前后、贯通地由焊接与下车架6紧固成一体,在这底板管27的左右两端上方,用焊接成一体地紧固着底板角撑架28(参照图2和图3),这底板角撑架28上张设着底板罩50。
铝制的后副车架29向后方进一步延长并成一体地设置在后车架7的上方后端部7e上,在后车架7和后副车架29的上方,从前方向后方依次配设着燃料缸37、油缸38和电池39,前端枢支在燃料缸37的前端托架上的车座40从上方能自由开关地覆盖燃料缸37、油缸38和电池39等。
在车座40的下方,车身罩55覆盖后车架7和后副车架29的整个周围,与车身罩55的前部上端相连接的中央罩44覆盖燃料缸37的前方下部,当车座40覆盖燃料缸37、油缸38和电池39等的上方并关闭时,车座40的下端周缘与中央罩44和车身罩55的上端缘相接并密闭。
车身罩55的后部覆盖着后轮4上方的后挡泥板的上方,车身罩55的前部下端与上述底板罩50后部的立起部51上端相连接。
从底板罩50的前部开始、覆盖下车架6前部、沿下车架6向上方立起地配设着膝部护罩60,从这膝部护罩60的中央向前方伸出的前挡泥板41位于前轮3的上方、成一体地装在前叉32上。
覆盖车身的罩大致由上述结构构成。
其中,由图4和图5可见,底板罩50由承载驾驶员的脚的水平板部51和它的后边的立起部52构成。
水平板部51做成前部中央有供下车架6通过的凹部、将其左右作为放脚部51l、51r的前部的形状,在两个放脚部51l、51r的各个前后,螺栓孔51a贯通向下方伸出的凸缘部51b。
在水平板部51上,在左右的前侧凸缘部51b的斜后方的左右侧缘附近,分别向下方突出地设置着安装片51c。
水平板部51的上面,朝一面地形成扁平的小圆柱状突起51d,其中,在前侧螺栓孔51a的外侧的5个突起51d的突出高度较高,并且在前侧、其外侧渐渐增高。
这水平板部51的里表面,还形成格子状的加强肋51e。
这样的水平板部51的后部的立起部52从水平板部51的后缘向上方立起,而且该立起部52的左右侧部向后方较大地伸出,从上方看呈“U”字状的开口。(见图4)
立起部52的“U”字状上端缘52a向内侧稍许伸出,形成在同一水平面上,在它的左右对称位置的前后2个部位设置着向内侧突出的突出片52b,在这些突出片52b上开设着狭缝状的紧固孔52c。
上端缘52a的前方中央部分向后方凹出,垂直的矩形板状安装部52d在中央有螺孔,上述上端缘52的安装部52d近傍被切口。
车身罩55如图1和图6~图8所示,由罩前部56和罩中部57、罩后部58构成,罩前部56覆盖后车架7的前部的前方和左右侧方、上方有较大开口;罩中部57与罩前部56的斜上方连续、配设着上述油缸38和电池39;罩后部58在罩中部57的后方连续地延伸、覆盖后挡泥板的上方。
罩中部57的左右侧壁57a立起、罩中部57的上部由大致水平的顶壁57b覆盖着;在这顶壁57b的前半部中央形成圆开口57c,在其后方的顶壁57b的后半部形成向下方较大地成矩形状凹出的上方开口凹部57d。
用顶壁57b的前半部与左右侧壁57a和上述上方开口凹部57d的前壁围着的下方开口凹部57e,从上方覆盖在油缸38上,突出地设置在油缸38上方的给油口贯通圆开口57c而突出。
这个油缸38后方的上方开口凹部57d是长方体形的存放空间,能从上方放入电池39。
罩前部56的下端缘56a被形成与上述底板罩50的立起部52的上端缘52a相对应的“U”字形,在这下端缘56a的左右对称位置的前后两个部位上,系紧爪56b向下方突出着。
这些系紧爪56b位于比罩侧壁稍许内侧地突出着,下部向前方延伸、从侧面看成“L”字形。
安装片56c从罩前部56的下端缘56a的前部中央、稍许位于内侧地向下方突出着。
如图1、图9和图10所示,膝部护罩60由覆盖头管5周围的罩上部61、覆盖下车架6的向下方延伸部分的后方和左右侧方的罩中央部62、从罩中央部62的侧方向左右展开的罩侧方部63构成,左右的罩侧方部63向前方鼓出地弯曲,它的外侧壁63a的下部向后方延伸。
托架63b从罩侧方部63的弯曲的下端缘向后方沿水平地伸出,在这托架63b的规定位置上开设着螺栓孔63c。
而且,在罩侧方部63的外侧壁63a的向后方伸出的下端部上开设着螺栓孔63d。
此外,在比上述托架63b稍高一些的位置上,沿着弯曲的罩侧方部63的内表面形成水平的突条63e。
通过上述底板管27而与下车架6成一体地设置的左右的底板角撑架28上,在前后开设着螺栓孔28a,在其下面焊接着螺母28b(参照图3),膝部护罩60的罩侧方部63的下侧托架63b支承在上述底板角撑架28的前端部上,底板罩50的左右放脚部51l、51r的前部通过凸缘部51b重叠在上述托架63b上,这时,左右放脚部51l、51r的前端缘支承在膝部护罩60的罩侧方部63的侧壁内表面上形成的突条63e上。
这样,如图11所示地、将托架63b、凸缘部51b按顺序重叠在底板角撑架28的前端部上,使各个螺栓孔28a、63c、51a一致,将螺栓72从上方贯通后,与螺母28b螺合拧紧在一起。
这样,就由螺栓72把膝部护罩60的下端托架63b和底板罩50的放脚部51l、51r前部成一体地拧紧在底板角撑架28上。
底板罩50的放脚部51l、51r的后部通过凸缘部51b支承在底板角撑架28的后端部上,将螺栓73从上方贯通螺栓孔51a和螺栓孔28b后、与螺母28b螺合、拧紧在一起。
还如图12所示地、突出地设置在底板罩50的前部左右侧缘附近的安装片51c与设置在膝部护罩60的罩侧方部63外侧壁63a下端部的螺孔63d相对着、用螺钉74通过垫圈75而拧紧在一起。
这样,当把底板罩50的放脚部51l、51r,使其前部插入地张设在膝部护罩60的左右弯曲的罩侧方部63、63的内侧时,放脚部51l、51r的前部外侧方的5个突起51d就如图13~图15所示地位于膝部护罩60的罩侧方部63外侧壁63a的向后方延伸的下端后部的内侧上。
罩侧方部63的外侧壁63a,其端缘63f朝下斜地向后方延伸,在底板罩50的5个突起51d的外侧,如图14和15所示,它的高度比放脚部51l、51r的水平上面高一点,然后向后方逐渐降低。
而且,底板罩50的5个突起51d是随着朝外侧前方、其突出高度逐渐增高的,如图15所示,突起51d的顶面是倾斜的、而且膝部护罩60的罩侧方部63的端缘63f是处在这倾斜面的延长线上。
这样,驾驶者把脚F放在底板罩50的放脚部51l、51r上,在适当伸脚F的情况下,如图13~图15所示地、脚F的前部就可放在底板罩50的5个突起51d上,而且即使脚F超出外侧,也不会把脚F直接放在膝部护罩60的罩侧方部63的端缘63f上地把载荷只加在端缘63f上。
虽然在图15中,脚F不与端缘63f相接触,但即使相接触状态下,也不会有大的载荷加在端缘63f上。
因此,就没必要增加膝部护罩60的壁厚以保持较大的强度,从而能使重量减轻。
又由于用5个突起51d,在放脚部51l、51r的前方外侧部形成平滑的倾斜面,因而驾驶者伸脚时不会受到限制而感觉不自然,能自然地将脚尖跷起搁上。
虽然在上述实施例里是用与底板罩50成一体地形成的突起51d构成倾斜面,但也可用别的构件构成倾斜面。
图16是表示用另一种倾斜构件80的实施例,是在与上述图15相同位置取得的断面示意图。
在底板罩的放脚部81的前方外侧部紧固着倾斜构件80,把倾斜构件80的上面做成随着朝外方延伸、高度渐渐增高的倾斜面,膝部护罩的罩侧方部82的端缘82a在这倾斜面的延长线上。
这样,在驾驶者伸脚时,脚的前部自然地搁到倾斜构件80上,而且,即使脚超出外侧,也不会把大的载荷加到膝部护罩的罩侧方部82的端缘82a上。
因此,就不必增加膝部护罩60的壁厚来保持较大的强度,从而能减轻重量。
由于用别的构件形成倾斜构件80,因而能简化底板罩81的形状。

Claims (3)

1.小型摩托车的底板结构,在车身前后的中央部位有低地板式底板,在这底板前方竖立着膝部护罩,其特征在于:在膝部护罩下端的内侧配设前部为平板状的底板,上述膝部护罩内侧的上述底板前部有向外侧渐渐增高的倾斜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摩托车的底板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倾斜部由突出在底板上面的多个突起构成,这突起的突出高度渐渐变化而形成倾斜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摩托车的底板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倾斜部是由固紧在底板上面的另外构件构成的。
CN97102382A 1996-03-19 1997-01-29 小型摩托车的底板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07610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8901696A JP3877013B2 (ja) 1996-03-19 1996-03-19 スクータ型車両のフロア構造
JP089016/1996 1996-03-19
JP089016/96 1996-03-1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844A CN1163844A (zh) 1997-11-05
CN1107610C true CN1107610C (zh) 2003-05-07

Family

ID=139591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710238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07610C (zh) 1996-03-19 1997-01-29 小型摩托车的底板结构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3877013B2 (zh)
CN (1) CN1107610C (zh)
ES (1) ES2146508B1 (zh)
IT (1) IT1291461B1 (zh)
TW (1) TW522960U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7232B2 (zh) * 1984-02-20 1993-01-28 Yamaha Motor Co Ltd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725180B2 (ja) * 1988-05-10 1998-03-09 スズキ株式会社 スクータのステップボード構造
JP3371449B2 (ja) * 1992-11-30 2003-01-27 スズキ株式会社 スクータ型車両のフレームカバー構造
JPH06219361A (ja) * 1993-01-22 1994-08-09 Suzuki Motor Corp スクータのステップフロア
JP3206276B2 (ja) * 1994-02-28 2001-09-10 スズキ株式会社 スクーター型車両のフットボード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7232B2 (zh) * 1984-02-20 1993-01-28 Yamaha Motor Co Lt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ITTO970044A1 (it) 1998-07-23
ES2146508B1 (es) 2001-02-16
JPH09254850A (ja) 1997-09-30
IT1291461B1 (it) 1999-01-11
JP3877013B2 (ja) 2007-02-07
TW522960U (en) 2003-03-01
ES2146508A1 (es) 2000-08-01
CN1163844A (zh) 1997-1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96248C (zh) 轻便摩托车式车辆
CN1736792A (zh) 具有封盖的轮式车辆
CN1085164C (zh) 机动二轮车等车辆的行走风整流装置
CN1263650C (zh) 摩托车的车架结构
CN1317156C (zh) 两轮摩托车的车身结构
CN1229254C (zh) 摩托车上的前方向指示灯的安装结构
CN1096380C (zh) 车身罩安装构造
CN1042117C (zh) 车辆的尾灯装置
CN1107610C (zh) 小型摩托车的底板结构
CN1171348A (zh) 机动二轮车的车架构造
CN1217273A (zh) 机动二轮车的物品收容室支承构造
CN1229248C (zh) 自行车用鞍座
CN1084273C (zh) 小型摩托车式车辆的前挡泥板构造
CN1211247C (zh) 小型摩托车型车辆用车体构架
CN1292953C (zh) 鞍乘型车辆的头盔收纳构造
CN1271666A (zh) 小型摩托车式车辆的底板下构造
CN1096981C (zh) 小型摩托车型车辆的车座承接架安装构造
CN1077528C (zh) 后挡泥板装饰物的安装结构
CN1196622C (zh) 小型摩托车型车辆的发动机支承构造
CN1200841C (zh) 两轮摩托车用的车体框架
CN1090123C (zh) 机动二轮车的仪表安装构造
CN1039686C (zh) 二轮机动车之尾灯安装结构
CN1116194C (zh) 小型摩托车型车辆的后缓冲部件的安装构造
CN1298582C (zh) 机动二轮车
CN1123476C (zh) 安装了后缓冲组件的小型摩托车型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30507

Termination date: 201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