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36156A - 空调室外机 - Google Patents

空调室外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36156A
CN110736156A CN201910940046.4A CN201910940046A CN110736156A CN 110736156 A CN110736156 A CN 110736156A CN 201910940046 A CN201910940046 A CN 201910940046A CN 110736156 A CN110736156 A CN 1107361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ing plate
outdoor unit
heat
heat dissipation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4004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736156B (zh
Inventor
李溪斌
董旭
徐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94004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736156B/zh
Publication of CN1107361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361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7361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361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6Separate outdoor units, e.g. outdoor unit to be linked to a separate room comprising a compressor and a heat exchanger
    • F24F1/14Heat exchang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eparate outdoor units
    • F24F1/16Arrangement or mounting thereof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6Separate outdoor units, e.g. outdoor unit to be linked to a separate room comprising a compressor and a heat exchanger
    • F24F1/38Fan details of outdoor units, e.g. bell-mouth shaped inlets or fan mount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空调室外机,包括:风机支架,上部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包括设置有通孔的连接机构;散热构件,设置有贯穿通孔的凸起件,凸起件的端部设置有直径大于通孔的限位件。本申请的凸起件贯穿通孔,并且通过限位件防止凸起件脱离通孔,以实现固定板与散热构件的柔性连接,当风机支架发生振动时,固定板和散热构件能够发生相对移动,从而缓冲两者之间的作用力,避免散热构件与风机支架因相互之间的作用力而产生扭曲变形。

Description

空调室外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空调技术领域,例如涉及空调室外机。
背景技术
目前,空调室外机内的部件在运行时,有的会产生大量热量,如果热量不能及时散失,会使部件的温度持续上升,进而影响部件的正常工作,甚至影响空调器的运行稳定性和寿命。目前,多采用散热构件对空调室外机内的部件进行散热。散热构件通常固定于空调室外机的某些部件上,例如风机支架、壳体侧壁等。
在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散热构件与被其固定的部件之间容易因振动而发生变形,甚至导致散热构件损坏。
发明内容
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外机,以解决散热构件与被其固定的部件之间容易因振动而发生变形的技术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空调室外机包括:风机支架,上部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包括设置有通孔的连接机构;散热构件,设置有贯穿所述通孔的凸起件,所述凸起件的端部设置有直径大于所述通孔的限位件。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室外机,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凸起件贯穿通孔,并且通过限位件防止凸起件脱离通孔,以实现固定板与散热构件的柔性连接,当风机支架发生振动时,固定板和散热构件能够发生相对移动,从而缓冲两者之间的作用力,避免散热构件与风机支架因相互之间的作用力而产生扭曲变形。
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和附图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示为类似的元件,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并且其中: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室外机的斜后视图;
图2是图1的A部放大图;
图3是另一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散热构件和固定板的组合示意图;
图4是另一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散热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另一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室外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B部放大图;
图7是另一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散热构件、固定板和横梁的组合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壳体;10、容置空间;11、第一面板;12、第二面板;2、风机支架;20、固定板;201、第一安装部;203、第二抵靠部;21、竖直支架;211、第二安装部;22、连接机构;3、散热构件;31、第一部分;310、第一抵靠部;32、第二部分;34、凸起件;4、横梁;40、凸起部;41、第一连接结构;42、第二连接结构;43、支撑部;5、电控盒;6、换热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公开实施例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公开实施例。在以下的技术描述中,为方便解释起见,通过多个细节以提供对所披露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在没有这些细节的情况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仍然可以实施。在其它情况下,为简化附图,熟知的结构和装置可以简化展示。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外机,如图1、2所示,包括:壳体1,围成容置空间10;风机支架2,设置于容置空间10内,上部设置有可拆卸的固定板20;散热构件3,设置于固定板20的下方。
风机支架2被配置为安装空调室外机的风机,实现对空调室外机风机的固定。散热构件3被配置为吸收空调室外机内发热部件的热量,实现对发热部件的散热。可选地,发热部件为电控盒5或主板。电控盒5内安装空调室外机的电控部件,在空调室外机运行时,电控部件容易发热,并将热量传导至电控盒5。散热构件3能够对电控盒5进行散热。主板在运行时也容易发热,散热构件3也可以为主板散热。散热构件3设置于固定板20的下方,由于固定板20为可拆卸设置,在安装散热构件3时,可将固定板20拆下,将散热构件3进行安装完毕后,再将固定板20装回风机支架2,较为方便。如固定板20不可拆卸,则安装散热构件3时需要将空调室外机壳体1的侧壁拆下,但壳体1的侧壁通常涉及到的部件较多,拆卸起来较为复杂,将会导致散热构件3安装不便。
风机支架2的上部设置固定板20,固定板20的作用是将风机支架2与壳体1的顶部连接,从而使风机支架2牢固稳定。在具有风机支架2的空调室外机内安装散热构件3时,散热构件3需要设置于固定板20的下方,以使空调室外机的内部结构紧凑,合理利用壳体1内部的空间。
可选地,散热构件3与壳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这样,能够实现对散热构件3的固定。可选地,散热构件3与电控盒5的盒壁固定连接。这样,可以将散热构件3固定于电控盒5。可选地,散热构件3与固定板20可拆卸连接。这样,在安装完固定板20后,可以将散热构件3与固定板20进行连接,增强对散热构件3的固定效果,省去额外设置支架增强固定散热构件3。
可选地,散热构件3包括蒸发端和冷凝端,蒸发端和冷凝端之间通过冷媒管路连接,冷媒管路为闭合的循环回路。蒸发端与发热部件连接或靠近发热部件,被配置为吸收发热部件的热量。冷凝端被配置为散热。冷媒在冷媒管路内循环流动,流动至蒸发端吸收发热部件的热量并蒸发成为气态,流动至冷凝端进行放热并冷凝成为液态。可选地,蒸发端设置于电控盒5内。这样,通过蒸发端将电控盒5内的热量吸收,并在冷凝段释放热量,从而实现对电控盒5的散热。可选地,散热构件3还包括基体,蒸发端、冷凝端和冷媒管路均设置于基体。这样,将蒸发端、冷凝端和冷媒管路集成在基体上,以实现散热功能。可选地,散热构件3为吹胀板。吹胀板为板状,对空调室外机的空间占用较小,且能够有效为发热部件散热。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风机支架2包括:竖直支架21,固定板20的一个侧边设置有第一安装部201,第一安装部201与竖直支架21可拆卸连接。固定板20通过第一安装部201与竖直支架21可拆卸连接,在需要安装或拆卸固定板20时,通过对第一安装部201和竖直支架21进行拆装即可。第一安装部201设置于固定板20的一个侧边,在对固定板20进行安装或拆卸时,只需对应固定板20的一个侧边进行操作即可,拆装简单。
可选地,竖直支架21沿壳体1的竖直方向延伸。竖直支架21能够用来安装风机,固定板20通过侧边的第一安装部201与竖直支架21连接,便于将固定板20从竖直支架21拆卸下来。固定板20可与壳体1的顶部连接,使竖直支架21站立更加牢固稳定。可选地,壳体1为长方体状,固定板20水平设置。这样,固定板20可以与壳体1的顶部接触面积更大,从而对风机支架2的固定效果增强。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安装部201相对固定板20向下弯折。第一安装部201相对固定板20向下弯折,可以使其与竖直支架21更加靠近,方便与竖直支架21进行连接。可选地,第一安装部201为板状。第一安装部201能够贴合竖直支架21的表面,增大与竖直支架21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强与竖直支架21之间的作用力,在两者为连接状态时,能够使风机支架2和固定板20之间更加牢固稳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竖直支架21包括:基体,竖直设置于容置空间10;第二安装部211,设置于基体的顶部,且与第一安装部201可拆卸连接。基体竖直设置于容置空间10内,被配置为安装空调室外机的风机。第二安装部211设置在基体的顶部,避免对基体上用于安装风机的部件产生空间干涉。第二安装部211与第一安装部201可拆卸连接,当需要安装或拆卸固定板20时,只需将第二安装部211与第一安装部201连接或拆卸即可。
可选地,第一安装部201设置有卡槽,第二安装部211卡入卡槽。第一安装部201与第二安装部211以卡接形式实现可拆卸连接。当需要安装固定板20和竖直支架21时,将第二安装部211对应卡槽位置,向第一安装部201施加压力,使第二安装部211变形挤入卡槽内,完成与第一安装部201的连接。当需要拆卸固定板20和固定支架时,向外侧拉动第一安装部201,将第二安装部211脱离卡槽,完成第一安装部201与第二安装部211的分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安装部211与第一安装部201均为板状且相贴合。第二安装部211与第一安装部201均为板状且相贴合,使第二安装部211与第一安装部201的接触面积增大,从而增强两者之间的作用力,能够使竖直支架21与固定板20之间的固定效果更加牢固稳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安装部211的面积大于第一安装部201。在实现竖直支架21与固定板20之间的牢固连接的基础上,减少第一安装部201的面积,节省固定板20的材料使用。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安装部211和第一安装部201均设置有安装孔,第二安装部211的安装孔与第一安装部201的安装孔的中心相对,且通过螺栓连接。这样,在安装固定板20和竖直支架21时,可先将第一安装部201和第二安装部211相贴合,使第一安装部201和第二安装部211保持相对稳定,将位于其上的安装孔中心相对,然后采用螺栓贯穿安装孔即可,方便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固定板20包括设置有通孔的连接机构22;散热构件3,设置有贯穿通孔的凸起件34,凸起件34的端部设置有直径大于通孔的限位件。凸起件34贯穿通孔,限位件直径大于通孔,能够将凸起件34与散热构件3之间的相对移动限制在一定范围内,避免凸起件34从散热构件3的通孔内脱离,实现固定板20与散热构件3的柔性连接。固定板20和散热构件3能够在纵向发生相对移动,进而缓冲固定板20和散热构件3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避免散热构件3变形损毁。可选地,散热构件3设置于固定板20的下方。这样,合理使用固定板20下方的空间,以设置散热构件3为空调室外机内部的发热部件散热。
可选地,限位件与凸起件34可拆卸连接。这样,能够将固定板20与散热构件3分离。当需要安装散热构件3时,可先将固定板20从风机支架2拆卸,将散热构件3在合适位置与发热部件连接,将固定板20放置于散热构件3上方,将凸起件34贯穿通孔,将限位件安装至凸起件34,实现散热构件3与固定板20的柔性连接,最后将固定板20安装至风机支架2。这样,便于各部件的安装,且无需拆卸壳体1的其它面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机构22包括:压板,贴近散热构件3的表面设置;其中,通孔设置于压板。压板贴近散热构件3的表面,与散热构件3的接触面积较大,能够避免散热构件3相对压板发生翻转,造成结构不稳。散热构件3的凸起件34贯穿压板的通孔,能够对散热构件3与压板之间横向的相对位置进行限定,防止散热构件3与压板之间发生较大的横向偏移。凸起件34的自由端直径大于通孔的直径,可以避免凸起件34脱离通孔,进而能够对散热构件3进行限位。并且,由于压板与散热构件3之间不是硬性连接,而是可以发生纵向的相对位移,当风机支架2发生振动时,带动固定板20振动,散热构件3受到固定板20的作用力时,能够通过相对固定板20纵向移动来缓冲该作用力,从而避免散热构件3因应力作用发生断裂损毁。
在一些实施例中,压板与散热构件3之间形成有缓冲空间。缓冲空间能够使压板和散热构件3之间发生纵向相对移动,从而缓冲两者之间的作用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缓冲空间设置有弹性垫片。弹性垫片能够进一步缓冲压板与散热构件3之间的作用力,且避免压板和散热构件3在进行纵向的相对移动时,发生碰撞和摩擦,延长散热构件3和压板的使用寿命,也降低两者之间的振动噪声。可选地,弹性垫片为橡胶材质。橡胶材质较为耐磨,且具有弹性,能够缓冲压板和散热构件3之间的作用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散热构件3包括:第一部分31,设置于固定板20的正下方;第二部分32,与第一部分31连接且设置于固定板20的斜下方;其中,连接机构22贴近第二部分32的表面设置。
第一部分31在固定板20的正下方,并与发热部件连接。第二部分32在固定板20的斜下方,第二部分32便于与连接机构22进行柔性连接,且有利于散热构件3保持平稳。可选地,连接机构22为板状且贴近第二部分32的表面。避免第二部分32相对连接结构发生较大程度的翻转,有助有散热构件3保持平稳。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4所示,第一部分31设置有朝向固定板20延伸成型的第一抵靠部310,第一抵靠部310与固定板20之间设置有缓冲间隙。
当第一部分31朝向固定板20倾斜时,第一抵靠部310能够抵靠于固定板20的表面,限制第一部分31继续朝固定板20倾斜,从而避免散热构件3整体发生倾斜。可选地,第一抵靠部310为竖直设置的立板。立板抵靠于固定板20,限制第一部分31朝向固定板20倾斜。可选地,第一抵靠部310为多个。多个第一抵靠部310共同作用,有利于散热构件3保持平稳,避免倾斜。可选地,第一抵靠部310与固定板20之间存在间隙。避免第一抵靠部310与固定板20之间抵靠过紧,形成挤压,造成固定板20的损坏。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固定板20的边缘设置有朝向第一部分31弯折成型的第二抵靠部203。固定板20边缘形成第二抵靠部203,与第一抵靠部310共同作用,对散热构件3的限位范围更大,防止散热构件3的第一部分31发生严重上翘,导致散热构件3倾斜,并避免将抵靠作用力集中在第一抵靠部310,导致第一抵靠部310易于老化损坏。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连接机构22设置于第二抵靠部203。连接机构22设置于第二抵靠部203,利用第二抵靠部203延伸至散热构件3表面附近,便于压板贴近散热构件3的表面,减少连接机构22的用材以及对空间的占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散热构件3为板状且平行于固定板20。散热构件3为板状可以减少对空调室外机的内部空间的占用,便于设置在空调室外机内部,散热构件3平行于固定板20可以使散热构件3与固定板20进行柔性连接时,便于两者之间保持相对稳定,将两者之间的相对移动保持在一定范围内。在一些实施例中,凸起件34为柱状。柱状凸起件34便于贯穿通孔,并与相对通孔发生纵向移动。柱状凸起件34与通孔相对移动时,接触面更加平滑,可以减少磨损。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6所示,壳体1内部设置有横梁4,横梁4表面设置有凸起部40;散热构件3,放置于横梁4的表面,且设置有供凸起部40伸入的通孔。
散热构件3被配置为对发热部件进行散热。散热构件3放置于横梁4上,横梁4能够为散热构件3提供支撑。横梁4表面的凸起部40伸入散热构件3的通孔内,可以限制横梁4与散热构件3横向的相对位移,且使横梁4和散热构件3能够发生纵向相对移动。这样,散热构件3以一种柔性连接的方式设置在壳体1内,当空调室外机发生振动并带动横梁4振动时,横梁4能够相对散热构件3在一定程度内发生移动,避免对散热构件3产生硬性作用力,防止散热构件3受力后变形损毁。
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面板11和第二面板12,横梁4的一端连接第一面板11,另一端连接第二面板12。
横梁4从第一面板11横跨至第二面板12,两端分别与第一面板11和第二面板12连接,可以使横梁4保持牢固稳定,为散热构件3提供足够的支撑力。可选地,横梁4设置于空调室外机的风机的斜上方。这样,横梁4能够避开空调室外机的风机支架2的位置。使散热构件3放置于远离发热部件的位置,有利于对发热部件的散热。可选地,空调室外机还包括电控盒5,相对横梁4设置于风机的另一侧,散热构件3与电控盒5连接。电控盒5内安装空调室外机的电控部件,在空调室外机运行时,电控部件容易发热,并将热量传导至电控盒5。散热构件3能够对电控盒5进行散热。可选地,散热构件3包括蒸发端和冷凝端,蒸发端被配置为吸收热量,冷凝端被配置为散热,蒸发端设置于电控盒5内,冷凝端放置于横梁4。这样,散热构件3通过蒸发端吸收电控盒5内的热量,通过冷凝端在横梁4位置散热。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6所示,横梁4包括:连接结构,设置于横梁4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面板11的上部和第二面板12的上部连接;支撑部43,设置于连接结构之间,且相对连接结构向下凹陷,支撑部43的上表面支撑散热构件3。
横梁4通过其两端的连接结构与第一面板11和第二面板12的上部连接,使横梁4便于安装在空调室外机内,横梁4将散热构件3支撑,使散热构件3位于壳体1内部靠上的位置,防止散热构件3对风机产生干涉,也减少散热构件3对其它部件干涉的可能性。支撑部43相对连接结构向下凹陷,便于放置散热构件3,避免散热构件3与壳体1顶部太近,造成两者相互磨损,也使散热构件3的上表面保持一定的空气流动,有利于散热构件3释放热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散热构件3和支撑部43均为板状,散热构件3和支撑部43的表面相贴合。散热构件3和支撑部43均为板状,散热构件3放置于支撑部43上时,两者之间接触面积较大,使散热构件3的产生的压力在支撑部43表面更加分散,降低支撑部43受压变形的可能性,也能够使散热构件3在支撑部43表面的放置更加平稳,防止散热构件3发生翻转。
在一些实施例中,凸起部40设置于支撑部43。散热构件3放置于支撑部43,将凸起部40设置于支撑部43,能够与散热构件3表面的通孔相配合,实现对散热构件3和支撑部43的限位。可选地,凸起部40的自由端设置有直径大于通孔的限位件。限位件直径大于通孔,能够将凸起部40与散热构件3之间的相对移动限制在一定范围内,避免凸起部40从散热构件3的通孔内脱离,实现固定板20与散热构件3的柔性连接。可选地,空调室外机还包括风机支架2,风机支架2的上部设置有固定板20,散热构件3延伸至固定板20的下方。固定板20能够限制散热构件3相对支撑部43向上移动的距离,一定程度避免散热构件3的通孔与凸起部40脱离。
可选地,如图3、4所示,散热构件3包括:第一部分31,设置于固定板20的正下方;第二部分32,放置于横梁4上。第一部分31在固定板20的正下方,并与发热部件连接。第二部分32放置于横梁4上,有利于散热构件3保持平稳。可选地,第一部分31设置有朝向固定板20延伸成型的第一抵靠部310,第一抵靠部310与固定板20之间设置有缓冲间隙。
当散热构件3在空调室外机的振动下向上跳起时,第一抵靠部310能够抵靠于固定板20的表面,限制散热构件3向上移动过大。可选地,第一抵靠部310与固定板20之间存在间隙。避免第一抵靠部310与固定板20之间抵靠作用过大,导致第二部分32上翘。
可选地,固定板20的边缘设置有朝向第一部分31弯折成型的第二抵靠部203。固定板20边缘形成第二抵靠部203,与第一抵靠部310共同作用,对散热构件3的限位范围更大,防止散热构件3在空调室外机的振动下向上跳起,与支撑部43脱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结构41,与第一面板11的顶部连接,且与第一面板11之间形成有夹持空间,以夹持空调室外机的换热器6。
第一连接结构41与第一面板11之间形成有夹持空间,夹持空间夹持空调室外机的换热器6,换热器6重量较大,在壳体1内比较稳定,不易晃动,通过夹持换热器6,使第一连接结构41与第一面板11之间的连接更加的牢固稳定。可选地,夹持空间夹持换热器6的上边缘。第一连接结构41与第一面板11的顶部连接,能够与第一面板11形成夹持空间,夹持换热器6的上边缘较为方便。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结构还包括:第二连接结构42,与第二面板12的侧壁连接。第二连接结构42与第二面板12的侧壁连接,能够使横梁4被固定于壳体1内。由于换热器6贴近第一面板11设置,故第一连接结构41与第一面板11的顶部连接,第二面板12的侧壁未设置其它部件,则第二连接结构42可以与第二面板12的侧壁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部43设置有开口,以供散热构件3散热。散热构件3与支撑部43接触,被支撑部43遮挡的部位无法接受流通的气流,则散热较慢,通过在支撑部43设置开口,使散热构件3的部分区域从支撑部43的开口露出,便于散热构件3的散热。
在一些实施例中,横梁4与散热构件3之间设置有弹性垫片。横梁4与散热构件3之间会发生相对移动,设置弹性垫片能够缓冲横梁4与散热构件3之间的作用力,防止两者因频繁撞击导致的变形和磨损。
在一些实施例中,凸起部40的外部设置有弹性件。弹性件使凸起部40相对通孔发生横向或纵向相对移动时,缓冲凸起部40与通孔之间的作用力,防止凸起部40发生断裂、变形等现象,进而从通孔内脱离。
以上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其他实施例可以包括结构的以及其他的改变。实施例仅代表可能的变化。除非明确要求,否则单独的部件和功能是可选的,并且操作的顺序可以变化。一些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本公开实施例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书的整个范围,以及权利要求书的所有可获得的等同物。当用于本申请中时,虽然术语“第一”、“第二”等可能会在本申请中使用以描述各元件,但这些元件不应受到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区别开。比如,在不改变描述的含义的情况下,第一元件可以叫做第二元件,并且同样第,第二元件可以叫做第一元件,只要所有出现的“第一元件”一致重命名并且所有出现的“第二元件”一致重命名即可。第一元件和第二元件都是元件,但可以不是相同的元件。而且,本申请中使用的用词仅用于描述实施例并且不用于限制权利要求。如在实施例以及权利要求的描述中使用的,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明,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个”(a)、“一个”(an)和“所述”(the)旨在同样包括复数形式。类似地,如在本申请中所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包含一个或一个以上相关联的列出的任何以及所有可能的组合。另外,当用于本申请中时,术语“包括”(comprise)及其变型“包括”(comprises)和/或包括(comprising)等指陈述的特征、整体,组件和/或组件的存在,但不排除一个或一个以上其它特征、整体、组件和/或这些的分组的存在或添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本文中,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可以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可以互相参见。对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产品等而言,如果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部分相对应,那么相关之处可以参见方法部分的描述。
本文中的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文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本文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本文中,除非另有说明,术语“多个”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

Claims (10)

1.一种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风机支架,上部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包括设置有通孔的连接机构;
散热构件,设置有贯穿所述通孔的凸起件,所述凸起件的端部设置有直径大于所述通孔的限位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包括:
压板,贴近所述散热构件的表面设置;
其中,所述通孔设置于所述压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与所述散热构件之间形成有缓冲空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空间设置有弹性垫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构件包括:
第一部分,设置于所述固定板的正下方;
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一部分连接且设置于所述固定板的斜下方;
其中,所述连接机构贴近所述第二部分的表面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设置有朝向所述固定板延伸成型的第一抵靠部,所述第一抵靠部与所述固定板之间设置有缓冲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的边缘设置有朝向所述第一部分弯折成型的第二抵靠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二抵靠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构件为板状且平行于所述固定板。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件为柱状。
CN201910940046.4A 2019-09-30 2019-09-30 空调室外机 Active CN1107361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40046.4A CN110736156B (zh) 2019-09-30 2019-09-30 空调室外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40046.4A CN110736156B (zh) 2019-09-30 2019-09-30 空调室外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36156A true CN110736156A (zh) 2020-01-31
CN110736156B CN110736156B (zh) 2022-04-15

Family

ID=692684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40046.4A Active CN110736156B (zh) 2019-09-30 2019-09-30 空调室外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736156B (zh)

Citation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85206A (ja) * 1998-09-14 2000-03-28 Minolta Co Ltd 防振装置および防振方法
JP2002272054A (ja) * 2001-03-13 2002-09-20 Aichi Electric Co Ltd 電動機の防振装置
CN201180741Y (zh) * 2007-10-10 2009-01-14 精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线性滑轨的卡固结构
CN101645555A (zh) * 2008-08-05 2010-02-10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连接器组件
CN203024293U (zh) * 2012-12-11 2013-06-26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电控盒、空调室外机
CN104748254A (zh) * 2015-03-31 2015-07-0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电控盒组件、空调器室外机的装配方法
CN204478327U (zh) * 2015-01-26 2015-07-15 苏州三星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散热块、控制盒以及空调室外机
CN204786892U (zh) * 2014-06-06 2015-11-18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调机的室外机
CN105162276A (zh) * 2015-08-03 2015-12-16 安徽宇亮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发电机减震缓冲装置
CN105515268A (zh) * 2016-01-28 2016-04-20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支架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外机
CN205561063U (zh) * 2016-04-29 2016-09-07 芜湖美智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电机支架及空调器
JP2016223674A (ja) * 2015-05-29 2016-12-28 日本プラスト株式会社 部材の係止構造及び風向調整装置
CN207334986U (zh) * 2017-09-29 2018-05-08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支架及空调室外机
JP2019013090A (ja) * 2017-06-30 2019-01-24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アクチュエータ
CN109425030A (zh) * 2017-08-18 2019-03-05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室外一体式空调器
CN208920358U (zh) * 2018-10-17 2019-05-31 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架与室外机及空调器
JP2019106757A (ja) * 2017-12-11 2019-06-27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振動抑制構造
CN109989963A (zh) * 2017-12-29 2019-07-09 宝沃汽车(中国)有限公司 卡接组件和车辆
CN110030629A (zh) * 2019-04-19 2019-07-19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Patent Citation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85206A (ja) * 1998-09-14 2000-03-28 Minolta Co Ltd 防振装置および防振方法
JP2002272054A (ja) * 2001-03-13 2002-09-20 Aichi Electric Co Ltd 電動機の防振装置
CN201180741Y (zh) * 2007-10-10 2009-01-14 精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线性滑轨的卡固结构
CN101645555A (zh) * 2008-08-05 2010-02-10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连接器组件
CN203024293U (zh) * 2012-12-11 2013-06-26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电控盒、空调室外机
CN204786892U (zh) * 2014-06-06 2015-11-18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调机的室外机
CN204478327U (zh) * 2015-01-26 2015-07-15 苏州三星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散热块、控制盒以及空调室外机
CN104748254A (zh) * 2015-03-31 2015-07-0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电控盒组件、空调器室外机的装配方法
JP2016223674A (ja) * 2015-05-29 2016-12-28 日本プラスト株式会社 部材の係止構造及び風向調整装置
CN105162276A (zh) * 2015-08-03 2015-12-16 安徽宇亮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发电机减震缓冲装置
CN105515268A (zh) * 2016-01-28 2016-04-20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支架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外机
CN205561063U (zh) * 2016-04-29 2016-09-07 芜湖美智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电机支架及空调器
JP2019013090A (ja) * 2017-06-30 2019-01-24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アクチュエータ
CN109425030A (zh) * 2017-08-18 2019-03-05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室外一体式空调器
CN207334986U (zh) * 2017-09-29 2018-05-08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支架及空调室外机
JP2019106757A (ja) * 2017-12-11 2019-06-27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振動抑制構造
CN109989963A (zh) * 2017-12-29 2019-07-09 宝沃汽车(中国)有限公司 卡接组件和车辆
CN208920358U (zh) * 2018-10-17 2019-05-31 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架与室外机及空调器
CN110030629A (zh) * 2019-04-19 2019-07-19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冯水安: "混动客车散热器减震垫结构优化", 《机电技术》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36156B (zh) 2022-04-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224121B2 (en) Plasma display device
US8379387B2 (en) Fan fixing apparatus
US20060146500A1 (en) Assemblies for holding heat sinks and other structures in contact with electronic devices and other apparatuses
US7502232B2 (en) Plasma display apparatus
US20070047211A1 (en) Variable spring rate thermal management apparatus attachment mechanism
US20110013356A1 (en) Hard disk drive mounting structure and computer incorporating the same
JP2015230157A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JP2006235564A (ja)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KR100273661B1 (ko) 공기조화기의모터고정장치
US8282345B2 (en) Heat dissipating device
US20050237712A1 (en) Computer component mounting apparatus
US8245762B2 (en) Heat dissipation assembly with pivotable deflecting plate
US20080149321A1 (en) Thermal module mounted on carrier by using magnetic force
US20040109301A1 (en) Cooling device for an integrated circuit
CN110736157A (zh) 空调室外机
US7950446B2 (en)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with clip for mounting a fan to a heat sink thereof
CN110736156A (zh) 空调室外机
US6600654B2 (en) System for securing a processor socket
CN110736153B (zh) 空调室外机
CN110736154B (zh) 空调室外机
CN110736155B (zh) 空调室外机
CN110762643B (zh) 空调室外机
JP4319174B2 (ja) 電子機器の冷却構造及び複写機
JP2008071830A (ja) ファン支持具及び映像表示装置
EP3764003B1 (en) Refrigeration cycle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