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20515A - 一种提高骨密度的骨胶原蛋白多肽复合营养素及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提高骨密度的骨胶原蛋白多肽复合营养素及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20515A
CN110720515A CN201911020512.3A CN201911020512A CN110720515A CN 110720515 A CN110720515 A CN 110720515A CN 201911020512 A CN201911020512 A CN 201911020512A CN 110720515 A CN110720515 A CN 1107205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zymolysis
powder
parts
solution
we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2051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静仁
李玉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nho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nho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nho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nho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02051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720515A/zh
Publication of CN1107205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2051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CDAIRY PRODUCTS, e.g. MILK, BUTTER OR CHEESE; MILK OR CHEESE SUBSTITUTES; MAKING THEREOF
    • A23C9/00Milk preparations; Milk powder or milk powder preparations
    • A23C9/16Agglomerating or granulating milk powder; Making instant milk powder; Products obtained thereby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CDAIRY PRODUCTS, e.g. MILK, BUTTER OR CHEESE; MILK OR CHEESE SUBSTITUTES; MAKING THEREOF
    • A23C9/00Milk preparations; Milk powder or milk powder preparations
    • A23C9/152Milk preparations; Milk powder or milk powder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dditives
    • A23C9/1526Amino acids; Peptides; Protein hydrolysates; Nucleic acids; Derivatives thereof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CDAIRY PRODUCTS, e.g. MILK, BUTTER OR CHEESE; MILK OR CHEESE SUBSTITUTES; MAKING THEREOF
    • A23C9/00Milk preparations; Milk powder or milk powder preparations
    • A23C9/152Milk preparations; Milk powder or milk powder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dditives
    • A23C9/154Milk preparations; Milk powder or milk powder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dditives containing thickening substances, eggs or cereal preparations; Milk ge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CDAIRY PRODUCTS, e.g. MILK, BUTTER OR CHEESE; MILK OR CHEESE SUBSTITUTES; MAKING THEREOF
    • A23C9/00Milk preparations; Milk powder or milk powder preparations
    • A23C9/152Milk preparations; Milk powder or milk powder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dditives
    • A23C9/156Flavoured milk preparations ; Addition of fruits, vegetables, sugars, sugar alcohols or sweeten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CDAIRY PRODUCTS, e.g. MILK, BUTTER OR CHEESE; MILK OR CHEESE SUBSTITUTES; MAKING THEREOF
    • A23C9/00Milk preparations; Milk powder or milk powder preparations
    • A23C9/152Milk preparations; Milk powder or milk powder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dditives
    • A23C9/158Milk preparations; Milk powder or milk powder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dditives containing vitamins or antibiotic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PFERMENTATION OR ENZYME-USING PROCESSES TO SYNTHESISE A DESIRED CHEMICAL COMPOUND OR COMPOSITION OR TO SEPARATE OPTICAL ISOMERS FROM A RACEMIC MIXTURE
    • C12P21/00Preparation of peptides or proteins
    • C12P21/06Preparation of peptides or proteins produced by the hydrolysis of a peptide bond, e.g. hydrolysate product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roteomics, Peptides & Aminoacids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Nutrition Science (AREA)
  • Medicines That Contain Protein Lipid Enzymes And Other Medic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骨密度的骨胶原蛋白多肽复合营养素及其制备方法,按重量份计,其包括:脱脂奶粉25‑30份、骨胶原蛋白粉10‑15份、大豆肽粉10‑15份、姜粉2‑3份、芝麻粉1‑2份、肉桂提取物1‑2份、黄瓜籽提取物10‑15份、发酵全蛋粉5‑15份、紫菜1‑2份、低聚谷氨酸0.5‑1份、L‑赖氨酸0.5‑1份、色氨酸0.5‑1份、维生素D 0.2‑0.3份。本发明通过特殊的制备工艺使黄瓜籽、葛根、肉桂细胞内的Ca2+等微量元素以及营养成分的充分析出,进一步搭配维生素D、氨基酸的使用,由此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由此减缓骨骼组织细胞的老化,减少骨钙丢失,增加骨密度并防止骨质疏松症的产生。

Description

一种提高骨密度的骨胶原蛋白多肽复合营养素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保健食品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骨密度的骨胶原蛋白多肽复合营养素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钙是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元素之一,在骨骼组成、肌肉收缩、细胞吞噬及酶的激活等多种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人体中的钙主要来自食物,由于钙的吸收利用率较低,缺钙已成为全球性的营养问题之一。缺钙以严重地影响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甚至缩短寿命,同时,绝经后的妇女人群由于雌激素缺乏导致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也是一种常见病,主要发生在骨量减少及骨组织结构变化,使骨脆性增大易于骨折,以及由骨折引起的疼痛、骨骼变形、出现合并症,乃至死亡等问题。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代谢性疾病,其特征是骨形成不足、骨吸收过度而导致的滑量减少及骨微结构的恶化,其后果增加了骨脆性和骨折易感性。目前市售的多为碳酸钙、乳酸钙或葡萄糖酸钙。碳酸钙不溶于水,进入胃以后必须由胃酸中和并解离成Ca2+才可吸收,对胃有强烈刺激性,生物利用率仅为30%-40%左右。乳酸钙、葡萄糖酸钙溶解性较好,但含钙量低,仅为13.0%和9.0%,吸收利用率30%-40%左右,且葡萄糖酸钙不适合糖尿病人群。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稳定性好、钙吸收率高的能改善骨质疏松和增加骨密度的保健品。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骨密度的骨胶原蛋白多肽复合营养素及其制备方法,其通过特殊的制备工艺制备所述黄瓜籽提取物、葛根提取物以及肉桂提取物,使黄瓜籽、葛根、肉桂细胞内的Ca2+等微量元素以及营养成分的充分析出,进一步搭配维生素D、赖氨酸、精氨酸和色氨酸的使用,由此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由此减缓骨骼组织细胞的老化,减少骨钙丢失,增加骨密度并防止骨质疏松症的产生。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提高骨密度的骨胶原蛋白多肽复合营养素,按重量份计,其包括:脱脂奶粉25-30份、骨胶原蛋白粉10-12份、大豆肽粉10-15份、姜粉2-3份、芝麻粉1-2份、肉桂提取物1-2份、黄瓜籽提取物10-15份、发酵全蛋粉5-10份、紫菜1-2份、低聚谷氨酸0.5-1份、L-赖氨酸0.5-1份、色氨酸0.5-1份、维生素D0.2-0.3份。
优选的,所述黄瓜籽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1、取新鲜黄瓜籽,在25℃下浸泡10-12h后取出,用去离子水冲洗2-3遍,烘干后磨碎,过100目筛,以获得黄瓜籽粉;
S12、取黄瓜籽粉,并在其中加入其重量5-10倍的去离子水,以获得酶解原料,并通过对所述酶解原料进行酶解获得酶解体系;其中,所述酶解过程包括:
第一次酶解:将所述酶解原料的pH值调节至8.0-9.0,按酶解原料重量的3-4%加入胰蛋白酶,充分搅拌,且搅拌的同时升温至40-45℃,保温35-40min后得到第一酶解体系;
第二次酶解:待第一次酶解体系温度降至20-25℃后,再调整其pH值至3.5-4.5,按第一次酶解体系重量的3.5-4.5%加入果胶酶,充分搅拌,且搅拌的同时升温至45-50℃,保温30-35min后得到第二酶解体系;
第三次酶解:待第二次酶解体系温度降至20-25℃后,再调整其pH值至4.0-5.5,按第二次酶解体系重量的2-4%加入纤维素酶,充分搅拌,且搅拌的同时升温至50-65℃,保温25-35min后得到第三酶解体系;
S13、待酶解完成后,对获得的第三酶解体系升温至85℃,维持10min,以完成灭酶活过程;
S14、在完成灭酶活过程后的第三酶解体系中加入脱钙液,且所述脱钙液由酸溶液、钙盐、螯合剂以及用于调节细胞膜和/或细胞壁通透性的透性调节液混合组成;按重量比计,按照第三酶解体系:透性调节液:酸溶液:钙盐:螯合剂=1:(0.1-0.2):(0.2-0.3):(0.02-0.04):(0.01-0.02)进行混合,以获得混合体系,记录混合体系总体积数值;再对混合体系进行温度处理,以获得浸提液;
所述温度处理过程包括:
升温至20-25℃,保温45-60min,再降温至15-20℃,保温25-35min,并记录此时混合体系整体的第一体积数值;按照(总体积-第一体积)*45%补入含有去离子水和脱钙液的第一混合液,且按照重量比计,去离子水:脱钙液=5:1;补入第一混合液后,升温至35-50℃,保温75-85min,再降温至40-45℃,保温30-35min,并记录此时混合体系整体的第二体积数值;按照(总体积-第二体积)*55%补入含有去离子水和脱钙液的第二混合液,且按照重量比计,去离子水:脱钙液=4:1;补入第二混合液后,升温至65-80℃,保温80-90min,再降温至55-70℃,保温40-45min;
S15、在浸提液中按其重量的4%加入活性炭,搅拌均匀,在65℃下保温65-85min后离心,去沉渣后的液相再经硅藻土过滤,得到黄瓜籽粗提液,且过滤压力控制在0.25-0.35MPa;再在黄瓜籽粗提液中按其重量的3%加入活性炭,静置45-50min,然后离心,去沉渣,以获得黄瓜籽提取物清液;
S16、将所述黄瓜籽提取物清液经过微滤陶瓷膜进行过滤,操作温度控制在50-60℃,以获得微滤膜透过液;再将微滤膜透过液经过卷式超滤膜进行过滤,操作温度控制在55-65℃,以获得超滤膜透过液;再将超滤膜截留液经过卷式高压反渗透膜进行浓缩,操作温度控制在30-40℃,得到黄瓜籽浓缩液;该黄瓜籽浓缩液即为黄瓜籽提取物。
优选的,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酸溶液由5%无机酸、5%有机酸以及90%去离子水配制而成。
优选的,所述钙盐包括氯化钙、硝酸钙、磷酸氢钙中一种或几种。
优选的,所述螯合剂为EDTA二钠。
优选的,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透性调节液由20%甘油、2%溶菌酶以及78%去离子水配制而成。
优选的,步骤S14中,对混合体系进行温度处理的同时进行超声处理,所述超声功率为200-400W,超声处理时间为10-15min。
优选的,S21中,食用米醋经过冷冻-解冻预处理具体为:将食用米醋置于-20℃,加入0.5倍食用米醋重量的0℃的冰水混合物溶解,搅拌,形成冰晶,再加入0.5倍食用米醋重量的0℃的冰水混合物溶解,搅拌,形成冰晶,置于-20℃,冷冻1h,捣碎,以1℃/min的速率加热至0℃,加入0℃的冰水混合物,使食用米醋的浓度达到20wt.%,冷藏1h,即得。
还提供一种提高骨密度的骨胶原蛋白多肽复合营养素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S100、制备所述黄瓜籽提取物、发酵全蛋粉以及肉桂提取物;
S200、称取上述重量份的维生素D,并用体积分数85%的乙醇进行溶解,且按重量体积比计,所述维生素D:乙醇=1:1.5,以获得维生素D溶解液;
S300、称取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重量份的脱脂奶粉、骨胶原蛋白粉、大豆肽粉、姜粉、芝麻粉、肉桂提取物、黄瓜籽提取物、发酵全蛋粉、紫菜、低聚谷氨酸、L-赖氨酸、色氨酸进行混合,以获得混合物,并在所述混合物中边搅拌边加入去离子水溶解,搅拌转速500-800rpm;且搅拌的同时加入所述维生素D溶解液,得到原液;
S400、将原液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20±1.22的浓缩液,再对浓缩液进行减压干燥,即获得所述提高骨密度的骨胶原蛋白多肽复合营养素。
优选的,所述葛根提取物、肉桂提取物的制备方法相同,包括:
(1)称取原料,浸泡24-36h后,去离子水冲洗2-3遍,干燥粉碎,并过100目筛,获得原料粉末;
(2)取原料粉末、缓冲液以及去离子水进行混合,按重量比计,原料粉末:缓冲液:去离子水=1:(3-4):(10-15),以获得混合体系,记录混合体系总体积数值,以及将pH值调节为6.8-7;再对混合体系升温至50-60℃,保温60-75min,以获得浸提体系;
(3)对所述浸提体系进行酶解,以获得酶解体系;其中,所述酶解过程包括:
第一次酶解:将浸提体系的pH值调节至8.0-9.0,按浸提体系重量的4%加入胰蛋白酶,充分搅拌,且搅拌的同时升温至50-55℃,保温30-35min后得到第一酶解体系;
第二次酶解:待第一次酶解体系降温至20-25℃后,再调整其pH值至3.0-4.0,按第一次酶解体系重量的5%加入果胶酶,充分搅拌,且搅拌的同时升温至40-45℃,保温30-35min后得到第二酶解体系;
第三次酶解:待第二次酶解体系降温至20-25℃后,再调整其pH值至4.5-5.0,按第二次酶解体系重量的2%加入纤维素酶,充分搅拌,且搅拌的同时升温至50-65℃,保温20-30min后得到第三酶解体系;
(4)在所述第三酶解体系中按其重量的3%加入活性炭,搅拌均匀,在65℃下保温60-90min后离心,去沉渣,以获得清液;
(5)将清液经过微滤陶瓷膜进行过滤,操作温度控制在55-65℃,以获得微滤膜透过液;将微滤膜透过液经过卷式超滤膜进行过滤,操作温度控制在55-65℃,以获得超滤膜透过液;将超滤膜截留液经过卷式高压反渗透膜进行浓缩,控制操作温度在30-40℃,得到浓缩液;所述浓缩液即为葛根提取物/肉桂提取物。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阶段性升温、反复酶解以及多重过滤的提取工艺,使得黄瓜籽粉、葛根、肉桂的细胞壁结构被破坏,以此有利于细胞内Ca2+等微量元素以及营养成分的充分析出,特别是黄瓜籽提取物的制备中,通过脱钙液中的酸溶液以及透性调节液改变细胞膜的透性,使得细胞内Ca2+更为充分的游离至细胞外,同时胞外钙与螯合剂稳定结合,进一步促进人体吸收,进一步的,黄瓜籽提取物、肉桂提取物搭配维生素D、氨基酸的使用,由此大幅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由此减缓骨骼组织细胞的老化,减少骨钙丢失,增加骨密度并防止骨质疏松症的产生。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需要说明的是,下述实施方案中所述试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试剂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
<实施例1>
按重量份计,本实施例中的提高骨密度的骨胶原蛋白多肽复合营养素包括:脱脂奶粉25份、骨胶原蛋白粉10份、大豆肽粉10份、姜粉2份、芝麻粉1份、肉桂提取物1份、黄瓜籽提取物10份、发酵全蛋粉5份、紫菜1份、低聚谷氨酸0.5份、L-赖氨酸0.5份、色氨酸0.5份、维生素D 0.2份。
进一步的,黄瓜籽具有补钙、接骨、壮骨、强身的作用,可有效防止骨质疏松和骨密度下降的症状,因此,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黄瓜籽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S11、取新鲜黄瓜籽,在25℃下浸泡10-12h后取出,用去离子水冲洗2-3遍,烘干后磨碎,过100目筛,以获得黄瓜籽粉;
S12、取黄瓜籽粉,并在其中加入其重量5-10倍的去离子水,以获得酶解原料,并通过对所述酶解原料进行酶解获得酶解体系;其中,所述酶解过程包括:
第一次酶解:将所述酶解原料的pH值调节至8.0-9.0,按酶解原料重量的3-4%加入胰蛋白酶,充分搅拌,且搅拌的同时升温至40-45℃,保温35-40min后得到第一酶解体系;
第二次酶解:待第一次酶解体系温度降至20-25℃后,再调整其pH值至3.5-4.5,按第一次酶解体系重量的3.5-4.5%(优选4%)加入果胶酶,充分搅拌,且搅拌的同时升温至45-50℃(优选48℃),保温30-35min后得到第二酶解体系;
第三次酶解:待第二次酶解体系温度降至20-25℃后,再调整其pH值至4.0-5.5,按第二次酶解体系重量的2-4%(优选3%)加入纤维素酶,充分搅拌,且搅拌的同时升温至50-65℃(优选60℃),保温25-35min后得到第三酶解体系;
S13、待酶解完成后,对获得的第三酶解体系升温至85℃,维持10min,以完成灭酶活过程;
S14、在完成灭酶活过程后的第三酶解体系中加入脱钙液,且所述脱钙液由酸溶液、钙盐、螯合剂以及用于调节细胞膜和/或细胞壁通透性的透性调节液混合组成;按重量比计,按照第三酶解体系:透性调节液:酸溶液:钙盐:螯合剂=1:(0.1-0.2):(0.2-0.3):(0.02-0.04):(0.01-0.02)(优选1:0.15:0.25:0.03:0.015)进行混合,以获得混合体系,记录混合体系总体积数值;再对混合体系进行温度处理,以获得浸提液;其中,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酸溶液由5%无机酸(如体积分数5%的盐酸)、5%有机酸(如柠檬酸)以及90%去离子水配制而成;所述钙盐包括氯化钙、硝酸钙、磷酸氢钙中一种或几种;所述螯合剂为EDTA二钠;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透性调节液由20%甘油、2%溶菌酶以及78%去离子水配制而成;
所述温度处理过程包括:
升温至20-25℃,保温45-60min,再降温至15-20℃,保温25-35min,并记录此时混合体系的第一体积数值;按照(总体积-第一体积)*45%补入含有去离子水和脱钙液的第一混合液,且按照重量比计,去离子水:脱钙液=5:1;补入第一混合液后,升温至35-50℃,保温75-85min,再降温至40-45℃,保温30-35min,并记录此时混合体系的第二体积数值;按照(总体积-第二体积)*55%补入含有去离子水和脱钙液的第二混合液,且按照重量比计,去离子水:脱钙液=4:1;补入第二混合液后,升温至65-80℃,保温80-90min,再降温至55-70℃,保温40-45min;
为进一步增加提取效率,对上述混合体系进行温度处理的同时进行超声处理,所述超声功率为200-400W,超声处理时间为10-15min;
S15、在浸提液中按其重量的4%加入活性炭,搅拌均匀,在65℃下保温65-85min后离心,去沉渣后的液相再经硅藻土过滤,得到黄瓜籽粗提液,且过滤压力控制在0.25-0.35MPa;再在黄瓜籽粗提液中按其重量的3%加入活性炭,静置45-50min,然后离心,去沉渣,以获得黄瓜籽提取物清液;
S16、将所述黄瓜籽提取物清液经过微滤陶瓷膜进行过滤,操作温度控制在50-60℃,以获得微滤膜透过液;再将微滤膜透过液经过卷式超滤膜进行过滤,操作温度控制在55-65℃,以获得超滤膜透过液;再将超滤膜截留液经过卷式高压反渗透膜进行浓缩,操作温度控制在30-40℃,得到黄瓜籽浓缩液;该黄瓜籽浓缩液即为黄瓜籽提取物。
同时,蛋类富含钙质,能有效缓解机体缺钙症状,防止骨质疏松以及提高骨密度,因此,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发酵全蛋粉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S21、将新鲜禽蛋原料经自来水清洗后,再经高浓度电解式臭氧水清洗,清洗水中臭氧浓度为20mg/L,水流量300L/h,杀菌、70%食用酒精消毒蛋壳表面后晾干,加入2倍禽蛋重量的食用米醋,食用米醋的浓度为20wt.%,淹没并浸泡禽蛋3天至蛋壳全部溶解,过滤并收集酸溶液,用去离子水淋洗蛋膜,去除蛋壳不溶物及色素,再次淹没并浸泡在收集的酸溶液中;其中,食用米醋要经过冷冻-解冻预处理,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将食用米醋置于-20℃,加入0.5倍食用米醋重量的0℃的冰水混合物溶解,搅拌,形成冰晶,再加入0.5倍食用米醋重量的0℃的冰水混合物溶解,搅拌,形成冰晶,置于-20℃,冷冻1h,捣碎,以1℃/min的速率加热至0℃,加入0℃的冰水混合物,使食用米醋的浓度达到20wt.%,冷藏1h,即得;
S22、搅拌蛋体以释放蛋膜及蛋液,在超声波辅助下继续水解12个月至全蛋液均匀无结块,超声波作用频率为300Hz,超声时间为15min,加入1/500倍蛋体质量的脂肪酶及1/300倍蛋体质量的蛋白酶,继续酶水解3小时,得水解全蛋液,其中,脂肪酶来源于米根霉,磷脂酶为磷脂酶C,蛋白酶来源于黑曲霉和芽孢杆菌的酸性蛋白酶;
S23、将水解全蛋液与4wt.%红糖、10wt.%菊粉益生元混合搅匀后均质,杀菌,冷却,接种酵母、乳酸菌,菌液接种量分别为水解全蛋液体积的3%,在35℃发酵8天,得全蛋体发酵液,其中,酵母为酿酒酵母,乳酸菌为嗜酸乳杆菌和费式丙酸杆菌;
S24、将全蛋体发酵液过滤,在超声波辅助下加入体积质量比为10%的环糊精,超声波作用频率为300Hz,超声时间为15min,高速分散,混合均质,包埋处理,0-5℃低温冷却静置,离心脱除胆固醇类不溶物,分离液冷冻干燥,得发酵全蛋粉。
此外,大豆多肽为小分子蛋白质,易被人体吸收,适合蛋白质消化吸收不佳的人群食用,此外,大豆多肽还具有提高免疫力、增强体力、缓解疲劳、降三高等功效。因此,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大豆多肽粉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S31、将黑曲霉菌种以及米曲霉菌种分别接种于独立的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上,再分别放入培养箱中,均于28-35℃(优选为32℃)条件下活化48-72h(优选60h),以获得活化的黑曲霉菌种以及米曲霉菌种;
采用配制好的第一液体培养基培养活化的黑曲霉菌种,以获得液态黑曲霉种子液,以及采用配制好的第二液体培养基培养活化的米曲霉菌种,以获得液态米曲霉种子液;其中,按重量比计,所述第一液体培养基包括:茶多酚1%、蔗糖1.5%、葡萄糖2.5%、麦芽提取物5%、CoCl.6H2O 0.1%、CuSO4.5H2O 0.05%、FeNaEDTA 2%、H3BO0.25%、Na2MoO4.2H2O0.15%、ZnSO4.7H2O 0.1%、MgSO4 0.1%、KNO3 0.1%、KNO3 0.1%、MnSO4.H2O 0.2%、去离子水86.85%,所述第二液体培养基包括:豆芽汁8%、蔗糖1.5%、葡萄糖2.5%、蛋白胨2%、FeNaEDTA 2%、H3BO30.25%、Na2MoO4.2H2O 0.15%、MgSO4 0.1%、KNO3 0.1%、MnSO4.H2O0.2%、去离子水83.2%;
再将所述液态黑曲霉种子液接种到发酵罐中的第一发酵培养基内进行扩大培养,扩大培养温度30-35℃(优选32℃),扩大培养pH6.5-7.0,转速500-800rpm(优选650rpm)搅拌,培养时间为1-2d,以获得黑曲霉孢子悬浮液;以及将所述液态米曲霉种子液接种到发酵罐中的第二发酵培养基内进行扩大培养,扩大培养温度30-40℃(优选35℃),扩大培养pH6.5-7.0,转速400-600rpm(优选500rpm)搅拌,培养时间为1-2d,以获得液态米曲霉孢子悬浮液;其中,按重量比计,所述第一发酵培养基包括:番茄汁10%、可溶性淀粉2%、蔗糖2%、葡萄糖2%、玉米粉2.5%、酵母粉0.5%、FeSO4.7H2O 0.1%、MgSO4 0.05%、KNO30.05%、CuCl2.2H2O 0.1%、(NH4)6Mo7O24.7H2O 0.15%、MnSO4.H2O 0.1%、去离子水80.45%,所述第二发酵培养基包括:麦芽糊精5%、玉米粉8%、木糖2%、酵母膏1.5%、MgSO4 0.05%、KNO3 0.1%、NH4NO3 0.15%、MnSO4.H2O 0.1%、去离子水83.1%;
优选的,为促进黑曲霉和/或米曲霉的生长和提高产酶效率,对液态黑曲霉种子液和/或液态米曲霉种子液进行扩大培养时,每天对接种有黑曲霉种子液或液态米曲霉种子液的对应发酵培养基进行超声处理,且超声处理频率为20-40Khz(优选30Khz),处理时间为30min;
S32、按重量份计,在反应釜中加入大豆蛋白粉30-45份(优选35份)、去离子水250-350份(优选280份)、黑曲霉孢子悬浮液20-25份(优选22.5份)、米曲霉孢子悬浮液15-20份(优选10份)、La(NO3)3.6H2O 0.5-0.6份(优选0.55份)、NH4Cl 1.5-2.5份(优选2.0份)、KNO31-2份(优选1.5份),以获得发酵体系,并调节所述发酵体系的pH至6.8-7.0;本步骤中,所述大豆蛋白粉由非转基因大豆制成,且其中分子量≥8000Da的多肽含量≥45%;
对所述发酵体系依次进行三阶段的发酵处理:
第一发酵阶段处理中,发酵温度为30-35℃(优选32℃),并在转速300-400rpm(优选350rpm)条件下对发酵体系进行搅拌,同时对发酵体系进行第一光照处理和第一磁场处理,处理时间为1-2d;所述第一光照处理为:采用光强为25-30μmol.m-2.s-1(优选28μmol.m-2.s-1)的红光以及光强为30-35μmol.m-2.s-1(优选32μmol.m-2.s-1)的蓝光照射发酵体系,照射处理时间为45-60min(优选50min);所述第一磁场处理为:采用50Hz、磁场强度为0.45-0.55mT(优选0.5mT)的交变磁场对发酵体系进行处理磁场处理,磁场处理时间为45-60min(优选50min);
第二发酵阶段处理中,发酵温度为25-35℃(优选30℃),并在转速500-600rpm(优选550rpm)条件下对发酵体系进行搅拌,同时对发酵体系进行第二光照处理和第二磁场处理,处理时间为1-2d;所述第二光照处理为:采用光强为20-24μmol.m-2.s-1(优选22μmol.m-2.s-1)的红光以及光强为24-28μmol.m-2.s-1(优选25μmol.m-2.s-1)的蓝光照射发酵体系,照射处理时间为35-45min(优选40min);所述第二磁场处理为;采用50Hz、磁场强度为0.35-0.45mT(优选0.4mT)的交变磁场对发酵体系进行磁场处理,磁场处理时间为35-45min(优选40min);
第三发酵阶段处理中,发酵温度为25-35℃(优选30℃),并在转速300-400rpm优选350rpm)条件下对发酵体系进行搅拌,同时对发酵体系进行第三光照处理和第三磁场处理,处理时间为1-2d;所述第三光照处理为:采用光强为16-20μmol.m-2.s-1(优选18μmol.m-2.s-1)的红光以及光强为20-22μmol.m-2.s-1(优选21μmol.m-2.s-1)的蓝光照射发酵体系,照射处理时间为25-35min(优选30min);所述第三磁场处理为:采用50Hz、磁场强度为0.2-0.3mT(优选0.25mT)的交变磁场对发酵体系进行处理磁场处理,磁场处理时间为25-35min(优选30min);
S33、将经步骤S22中发酵处理的发酵体系升温至85℃,维持10min,以完成灭酶活过程,获得大豆肽酶解液;
S34、将所述大豆肽酶解液分散于其质量5-6倍的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溶液中,且同时进行超声处理及搅拌,超声功率为600-800W(优选为750W),超声处理时间为10-15min,搅拌转速为100-120转/min;
S35、对经步骤S24处理后的反应体系进行过滤,过滤压力控制在0.3-0.4MPa(优选为0.35Mpa),过滤温度为50-60℃(优选55℃),弃滤渣,以获得大豆肽清液;
S36、对大豆肽清液进行冷冻干燥,以获得所述大豆肽粉。
黑曲霉菌种和米曲霉菌种可产生β-葡萄糖苷酶、淀粉酶、中性蛋白酶、酸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糖化酶、纤维素酶等多种酶类,进一步可用于分解大豆蛋白粉中的纤维素、乳糖、大分子蛋白质、淀粉等原料,将其分解成更容易被胃肠吸收的小分子营养成分,改善胃肠免疫功能。因此本步骤中采用黑曲霉菌种以及米曲霉菌种作为发酵菌种,分别用特定的培养基活化、扩大培养后,再在含有La(NO3)3.6H2O的培养基中对含有大分子蛋白质的大豆蛋白粉进行酶解发酵,其中La3+对黑曲霉和米曲霉的生长代谢起到促进作用,提高两者的生长效率,并提高两者各种酶的产量和酶活力,由此可有效分解大豆蛋白粉中的纤维素、淀粉、蛋白等大分子物质。进一步的,三阶段发酵处理中,红光以及蓝光也能通过调节细胞质膜的通透性来促进其同化作用,并提高酶活,交变磁场则通过细胞膜上钙离子的释放来促进黑曲霉和米曲霉生物量的生长,进一步提高酶的产量。同时,为避免红光、蓝光以及交变磁场长期在恒定数值而对黑曲霉和米曲霉的生长产生不良影响,本步骤中采用三阶段发酵处理,且每一阶段红光、蓝光的光强、交变磁场的强度均逐步递减,由此保证黑曲霉和米曲霉始终处于较强的生长活力中,以此持续高效产生多种高活力酶类,进一步分解纤维素、淀粉、蛋白质等大分子,促进大豆蛋白粉中活性成分(如小分子多肽等)的释放。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中的骨胶原蛋白多肽复合营养素的不同之处仅在于,其由以下组分组成:脱脂奶粉30份、骨胶原蛋白粉15份、大豆肽粉15份、姜粉3份、芝麻粉2份、肉桂提取物2份、黄瓜籽提取物15份、发酵全蛋粉10份、紫菜2份、低聚谷氨酸1份、L-赖氨酸1份、色氨酸1份、维生素D 0.3份、水60份。
<实施例3>
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中的骨胶原蛋白多肽复合营养素的不同之处仅在于,其由以下组分组成:脱脂奶粉28份、骨胶原蛋白粉13份、大豆肽粉13份、姜粉2.5份、芝麻粉1.5份、肉桂提取物1.5份、黄瓜籽提取物13份、发酵全蛋粉8份、紫菜1份、低聚谷氨酸0.8份、L-赖氨酸0.8份、色氨酸0.8份、维生素D 0.25份。
<黄瓜籽提取物检测结果>
先选取黄瓜籽洗净;再在水中添加质量百分比为1.0%的柠檬酸以形成提取液,按照黄瓜籽的重量(g):提取液的体积(mL)=1:45在所述提取液中加入黄瓜籽,浸泡30min后磨浆机打浆;对浆液进行过滤,分离滤渣得到滤液;且浆液再用200目筛过滤,所得到的滤液即为作为对比例1的黄瓜籽提取物。将其与通过本发明实施例1-3中的制备方法制备获得的黄瓜籽提取物进行检测,以获得总钙含量、仿生提取溶出钙含量和钙溶出度,检测方法参见“几种常见菜籽中钙的含量及溶出度测定”(蔡广知等,《食品科学》,2010年第14期,第272-273页),检测结果如表1所示。
表1黄瓜籽提取物总钙含量、仿生提取溶出钙含量和钙溶出度
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对比例1
总钙含量(mg/g) 10.45±1.33 11.32±0.72 10.49±1.21 7.31±0.12
仿生提取溶出钙含量(mg/g) 5.26±0.34 6.17±0.43 5.88±0.84 2.51±0.28
钙溶出度(%) 50.33 54.50 56.05 34.3
从表1中可以看出,本发明通过阶段性升温、反复酶解以及多重过滤的提取工艺,使得黄瓜籽粉的细胞壁结构被破坏,以此有利于细胞内Ca2+等微量元素以及营养成分的充分析出,特别是通过脱钙液中的酸溶液以及透性调节液改变细胞膜的透性,使得细胞内Ca2+更为充分的游离至细胞外,以此达到充分补钙,减少骨钙丢失,增加骨密度并防止骨质疏松症产生的功效。
<发酵全蛋粉检测结果>
选取市售鲜鸡蛋,清洗干净,破壳后取内容物,在室温下搅拌20min,然后经过滤器过滤,得均匀、无杂质的全蛋液;将全蛋液加热到温度50℃,搅拌30min;将上述全蛋液使用超声波辅助Alcalase进行水解,超声波频率为60k,水解温度控制在60℃,水解时间30min,pH值范围7.5-8.0,酶添加量300u/g,然后冷却、灭酶;将上述经过酶解的全蛋液物料通入流化床中,在流化过程中在物料表面喷涂1-3%的麦芽糊精,最后干燥完成制得作为对比例2的全蛋粉。将其与通过本发明实施例1-3中的制备方法制备获得的发酵全蛋粉进行检测,以获得总钙含量,检测结果如表2所示。
表2全蛋粉中总钙含量
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对比例2
总钙含量(g/100g) 1.03±0.25 1.13±0.34 1.16±0.57 0.74±0.31
从表2中可以看出,本发明的发酵全蛋粉总钙含量显著高于对比例2,其原因在于,本发明实施例1-3中,通过对食用米米醋经过冷冻-解冻预处理,能够充分破坏细胞膜结构中磷脂双分子层以及蛋白结构的稳定性,促使内部的该元素充分析出,增加总钙含量。
<大豆肽分子量检测结果>
首先以申请号201310478523.2(“一种提高低分子量大豆肽产量的方法”)的发明专利申请中实施例1所述方案制备的大豆肽粉作为对比例3。将其与通过本发明实施例1-3中的制备方法制备获得的大豆肽粉进行检测,以获得大豆肽分子量大小及分布范围,以及不同分子量的大豆肽与钙离子的结合量(检测方法参照“促进钙吸收的大豆肽研究及其在饮料中的应用”吕莹等,《2007饮料·运动·健康世界论坛》论文集,2007年),其结果如表3-4所示。
表3大豆肽分子量大小、分布范围
Figure BDA0002247060420000121
表4不同分子量范围的大豆肽与钙离子的平均钙结合量
Figure BDA0002247060420000122
Figure BDA0002247060420000131
从表3-4中可以看出,本发明的大豆多肽粉制备方法中,可通过接种黑曲霉菌种以及米曲霉菌种产生β-葡萄糖苷酶、淀粉酶、中性蛋白酶、酸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糖化酶、纤维素酶等多种酶类,进一步可用于分解大豆蛋白粉中的纤维素、乳糖、大分子蛋白质、淀粉等原料,将其分解成更容易被胃肠吸收的小分子营养成分(如小分子多肽等),由此改善胃肠免疫功能,缓解各种胃肠不适症状。其中,本发明制备获得的大豆肽粉中,蛋白肽平均分子量约为500Da,其中1000Da以下的多肽占85%,500Da以下的多肽占37%,由此可便于人体胃肠快速、高效吸收,使其充分发挥其功效。进一步的,大豆肽中分解形成不同范围的肽段中,因为其羧基基团可以与钙结合形成稳定的复合物,由此可大幅促进机体对于钙的吸收,具体的,从表3中可以看出,实施例1-3中不同分子量范围内的肽段与与钙离子的平均钙结合量均显著大于对比例2,由此说明,本发明的大豆肽粉制备方法获得的大豆肽粉可将原料进行充分水解,使其形成可充分结合钙离子的不同肽段,极大提高钙离子的吸收效率。
<实施例4>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实施例1-3之一所述提高骨密度的骨胶原蛋白多肽复合营养素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0、按照实施例1-3之一所述的方法制备所述黄瓜籽提取物、发酵全蛋粉,以及制备肉桂提取物;
S200、称取如实施例1-3之一所述重量份的维生素D,并用体积分数85%的乙醇进行溶解,且所述维生素D:乙醇=1:1.5(重量体积比,维生素D以重量计,乙醇以体积计)以获得维生素D溶解液;
S300、称取如实施例1-3之一所述重量份的脱脂奶粉、骨胶原蛋白粉、大豆肽粉、姜粉、芝麻粉、肉桂提取物、黄瓜籽提取物、发酵全蛋粉、紫菜、低聚谷氨酸、L-赖氨酸、色氨酸进行混合,以获得混合物,并在所述混合物中边搅拌边加入去离子水溶解,搅拌转速500-800rpm;且搅拌的同时加入所述维生素D溶解液,得到原液;
S400、将原液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20±1.22的浓缩液,再对浓缩液进行减压干燥,即获得所述提高骨密度的骨胶原蛋白多肽复合营养素。
优选的,所述肉桂提取物的制备方法相同,包括:
(1)称取原料(即肉桂),浸泡24-36h后,去离子水冲洗2-3遍,干燥粉碎,并过100目筛,获得原料粉末;
(2)取原料粉末、缓冲液以及去离子水进行混合,按重量比计,原料粉末:缓冲液:去离子水=1:(3-4):(10-15)(优选为1:3.5:12),以获得混合体系,记录混合体系总体积数值,以及将pH值调节为6.8-7;再对混合体系升温至50-60℃(优选为55℃),保温60-75min(优选65min),以获得浸提体系;
(3)对所述浸提体系进行酶解,以获得酶解体系;其中,所述酶解过程包括:
第一次酶解:将浸提体系的pH值调节至8.0-9.0(优选8.5),按浸提体系重量的4%加入胰蛋白酶,充分搅拌,且搅拌的同时升温至50-55℃(优选52℃),保温30-35min后得到第一酶解体系;
第二次酶解:待第一次酶解体系降温至20-25℃后,再调整其pH值至3.0-4.0(优选3.5),按第一次酶解体系重量的5%加入果胶酶,充分搅拌,且搅拌的同时升温至40-45℃,保温30-35min后得到第二酶解体系;
第三次酶解:待第二次酶解体系降温至20-25℃后,再调整其pH值至4.5-5.0(优选4.7),按第二次酶解体系重量的2%加入纤维素酶,充分搅拌,且搅拌的同时升温至50-65℃(优选60℃),保温20-30min后得到第三酶解体系;
(4)在所述第三酶解体系中按其重量的3%加入活性炭,搅拌均匀,在65℃下保温60-90min后离心,去沉渣,以获得清液;
(5)将清液经过微滤陶瓷膜进行过滤,操作温度控制在55-65℃(优选60℃),以获得微滤膜透过液;将微滤膜透过液经过卷式超滤膜进行过滤,操作温度控制在55-65℃(优选60℃),以获得超滤膜透过液;将超滤膜截留液经过卷式高压反渗透膜进行浓缩,控制操作温度在30-40℃(优选35℃),得到浓缩液;所述浓缩液即为肉桂提取物。
通过检测获得如表5所示的肉桂提取物的总钙含量、仿生提取溶出钙含量和钙溶出度,检测方法参见“几种常见菜籽中钙的含量及溶出度测定”(蔡广知等,《食品科学》,2010年第14期,第272-273页)。
表5肉桂提取物的总钙含量、仿生提取溶出钙含量和钙溶出度
Figure BDA0002247060420000141
Figure BDA0002247060420000151
由此,可通过多阶段酶解使得肉桂的细胞结构(如细胞壁等)组成在不同的温度变化环境下被反复冲击、破坏,更为充分的游离至细胞外,以此达到充分补钙,减少骨钙丢失,增加骨密度并防止骨质疏松症产生的功效至细胞外,以此达到充分补钙,减少骨钙丢失,增加骨密度并防止骨质疏松症产生的功效。
<骨质疏松治疗功效评价试验>
选育8月龄昆明种雌性大鼠,体重在265-275g之间,按清洁级标准饲养,大鼠可以自由进食和饮水,各组大鼠均无妊娠和生育史。大鼠分笼饲养,自由摄食和摄水,使用标准饲料,其中钙含量1.25%,磷含量0.90%。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去卵巢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阳性对照组,每组10只。除假手术组(单纯切开皮肤不做卵巢切除)大鼠外,其余行双侧卵巢切除术,假手术组和去卵巢组均用体积分数为45%的乙醇(溶剂对照)0.5mL,所有动物给药时间为5周,每周称体质量1次,按体质量变化调整给药量,各组体质量均无明显差异。此外,各组大鼠的雌激素水平都采用雌二醇试剂盒(Sigma公司)严格监控,在整个饲养过程中都没有明显变化,假手术组雌激素水平为15.49±2.38)pg/mL,其余各组雌激素水平为(8.56±1.77)pg/mL。
假手术组:自由进食饮水,去卵巢组:自由进食饮水,阳性对照组:碳酸钙药剂量为2.4mg/kg·d进行灌胃给药,高剂量组:给药剂量为4mg/kg·d,灌胃给予本发明的骨胶原蛋白多肽复合营养素(以下均为“骨胶原蛋白多肽复合营养素”);中剂量组:给药剂量为2mg/kg·d,灌胃给予本发明的骨胶原蛋白多肽复合营养素;低剂量组:给药剂量为1mg/kg·d,灌胃灌胃给予本发明的骨胶原蛋白多肽复合营养素。
所有动物给药时间为5周,每周称体质量1次,按体质量变化调整给药量,各组体质量均无明显差异。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总钙、血清游离钙的浓度及碱性磷酸酶的活性,结果如表6所示,以及采用X线骨密度仪检测腰椎骨和左股骨的骨密度,结果如表7所示。
表6骨胶原蛋白多肽复合营养素对血清总钙、血清游离钙浓度及碱性磷酸酶活性影响
Figure BDA0002247060420000152
Figure BDA0002247060420000161
从表6中可以看出,去卵巢组大鼠的碱性磷酸酶与假手术组相比明显升高,实施例组的碱性磷酸酶的浓度下降,且呈现明显的量效关系;血清总钙、血清游离钙的浓度有所降低,但随实施例剂量的增加,平均水平接近假手术组。在血清生化指标中,碱性磷酸酶是最常用的评价骨形成的指标。血清中碱性磷酸酶有50%来源于骨,碱性磷酸酶值升高是高转换型骨质疏松症表现之一。其中高剂量组的实施例3能明显降低碱性磷酸酶的浓度,且效果比阳性对照组显著,说明本发明的骨胶原蛋白多肽复合营养素能够调整内分泌而促进钙的吸收,达到增加骨密度功能,尤其是女性绝经人群。
表7骨胶原蛋白多肽复合营养素对骨密度影响
Figure BDA0002247060420000162
Figure BDA0002247060420000171
如表7所示,随着剂量的增加,大鼠的骨密度腰椎骨和左股骨的骨密度逐渐接近假手术组水平,并且均高于去卵巢组,说明本发明的骨胶原蛋白多肽复合营养素能够有效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增加骨密度。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1至4中的技术方案可进行任意组合,且组合后获得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阶段性升温、反复酶解以及多重过滤的提取工艺,使得黄瓜籽粉、葛根、肉桂的细胞壁结构被破坏,以此有利于细胞内Ca2+等微量元素以及营养成分的充分析出,特别是黄瓜籽提取物的制备中,通过脱钙液中的酸溶液以及透性调节液改变细胞膜的透性,使得细胞内Ca2+更为充分的游离至细胞外,同时胞外钙与螯合剂稳定结合,进一步促进人体吸收,进一步的,黄瓜籽提取物以及肉桂提取物搭配维生素D、氨基酸的使用,由此大幅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由此减缓骨骼组织细胞的老化,减少骨钙丢失,增加骨密度并防止骨质疏松症的产生。
这里说明的设备数量和处理规模是用来简化本发明的说明的。对本发明的应用、修改和变化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实例。

Claims (10)

1.一种提高骨密度的骨胶原蛋白多肽复合营养素,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其包括:脱脂奶粉25-30份、骨胶原蛋白粉10-12份、大豆肽粉10-15份、姜粉2-3份、芝麻粉1-2份、肉桂提取物1-2份、黄瓜籽提取物10-15份、发酵全蛋粉5-10份、紫菜1-2份、低聚谷氨酸0.5-1份、L-赖氨酸0.5-1份、色氨酸0.5-1份、维生素D 0.2-0.3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胶原蛋白多肽复合营养素,其特征在于,所述黄瓜籽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1、取新鲜黄瓜籽,在25℃下浸泡10-12h后取出,用去离子水冲洗2-3遍,烘干后磨碎,过100目筛,以获得黄瓜籽粉;
S12、取黄瓜籽粉,并在其中加入其重量5-10倍的去离子水,以获得酶解原料,并通过对所述酶解原料进行酶解获得酶解体系;其中,所述酶解过程包括:
第一次酶解:将所述酶解原料的pH值调节至8.0-9.0,按酶解原料重量的3-4%加入胰蛋白酶,充分搅拌,且搅拌的同时升温至40-45℃,保温35-40min后得到第一酶解体系;
第二次酶解:待第一次酶解体系温度降至20-25℃后,再调整其pH值至3.5-4.5,按第一次酶解体系重量的3.5-4.5%加入果胶酶,充分搅拌,且搅拌的同时升温至45-50℃,保温30-35min后得到第二酶解体系;
第三次酶解:待第二次酶解体系温度降至20-25℃后,再调整其pH值至4.0-5.5,按第二次酶解体系重量的2-4%加入纤维素酶,充分搅拌,且搅拌的同时升温至50-65℃,保温25-35min后得到第三酶解体系;
S13、待酶解完成后,对获得的第三酶解体系升温至85℃,维持10min,以完成灭酶活过程;
S14、在完成灭酶活过程后的第三酶解体系中加入脱钙液,且所述脱钙液由酸溶液、钙盐、螯合剂以及用于调节细胞膜和/或细胞壁通透性的透性调节液混合组成;按重量比计,按照第三酶解体系:透性调节液:酸溶液:钙盐:螯合剂=1:(0.1-0.2):(0.2-0.3):(0.02-0.04):(0.01-0.02)进行混合,以获得混合体系,记录混合体系总体积数值;再对混合体系进行温度处理,以获得浸提液;
所述温度处理过程包括:
升温至20-25℃,保温45-60min,再降温至15-20℃,保温25-35min,并记录此时混合体系整体的第一体积数值;按照(总体积-第一体积)*45%补入含有去离子水和脱钙液的第一混合液,且按照重量比计,去离子水:脱钙液=5:1;补入第一混合液后,升温至35-50℃,保温75-85min,再降温至40-45℃,保温30-35min,并记录此时混合体系整体的第二体积数值;按照(总体积-第二体积)*55%补入含有去离子水和脱钙液的第二混合液,且按照重量比计,去离子水:脱钙液=4:1;补入第二混合液后,升温至65-80℃,保温80-90min,再降温至55-70℃,保温40-45min;
S15、在浸提液中按其重量的4%加入活性炭,搅拌均匀,在65℃下保温65-85min后离心,去沉渣后的液相再经硅藻土过滤,得到黄瓜籽粗提液,且过滤压力控制在0.25-0.35MPa;再在黄瓜籽粗提液中按其重量的3%加入活性炭,静置45-50min,然后离心,去沉渣,以获得黄瓜籽提取物清液;
S16、将所述黄瓜籽提取物清液经过微滤陶瓷膜进行过滤,操作温度控制在50-60℃,以获得微滤膜透过液;再将微滤膜透过液经过卷式超滤膜进行过滤,操作温度控制在55-65℃,以获得超滤膜透过液;再将超滤膜截留液经过卷式高压反渗透膜进行浓缩,操作温度控制在30-40℃,得到黄瓜籽浓缩液;该黄瓜籽浓缩液即为黄瓜籽提取物。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骨胶原蛋白多肽复合营养素,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酸溶液由5%无机酸、5%有机酸以及90%去离子水配制而成。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骨胶原蛋白多肽复合营养素,其特征在于,所述钙盐包括氯化钙、硝酸钙、磷酸氢钙中一种或几种。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骨胶原蛋白多肽复合营养素,其特征在于,所述螯合剂为EDTA二钠。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骨胶原蛋白多肽复合营养素,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透性调节液由20%甘油、2%溶菌酶以及78%去离子水配制而成。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骨胶原蛋白多肽复合营养素,其特征在于,步骤S14中,对混合体系进行温度处理的同时进行超声处理,所述超声功率为200-400W,超声处理时间为10-15min。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骨胶原蛋白多肽复合营养素,其特征在于,S21中,食用米醋经过冷冻-解冻预处理具体为:将食用米醋置于-20℃,加入0.5倍食用米醋重量的0℃的冰水混合物溶解,搅拌,形成冰晶,再加入0.5倍食用米醋重量的0℃的冰水混合物溶解,搅拌,形成冰晶,置于-20℃,冷冻1h,捣碎,以1℃/min的速率加热至0℃,加入0℃的冰水混合物,使食用米醋的浓度达到20wt.%,冷藏1h,即得。
9.一种提高骨密度的骨胶原蛋白多肽复合营养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00、制备所述黄瓜籽提取物、发酵全蛋粉以及肉桂提取物;
S200、称取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重量份的维生素D,并用体积分数85%的乙醇进行溶解,且按重量体积比计,所述维生素D:乙醇=1:1.5,以获得维生素D溶解液;
S300、称取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重量份的脱脂奶粉、骨胶原蛋白粉、大豆肽粉、姜粉、芝麻粉、肉桂提取物、黄瓜籽提取物、发酵全蛋粉、紫菜、低聚谷氨酸、L-赖氨酸、色氨酸进行混合,以获得混合物,并在所述混合物中边搅拌边加入去离子水溶解,搅拌转速500-800rpm;且搅拌的同时加入所述维生素D溶解液,得到原液;
S400、将原液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20±1.22的浓缩液,再对浓缩液进行减压干燥,即获得所述提高骨密度的骨胶原蛋白多肽复合营养素。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葛根提取物、肉桂提取物的制备方法相同,包括:
(1)称取原料,浸泡24-36h后,去离子水冲洗2-3遍,干燥粉碎,并过100目筛,获得原料粉末;
(2)取原料粉末、缓冲液以及去离子水进行混合,按重量比计,原料粉末:缓冲液:去离子水=1:(3-4):(10-15),以获得混合体系,记录混合体系总体积数值,以及将pH值调节为6.8-7;再对混合体系升温至50-60℃,保温60-75min,以获得浸提体系;
(3)对所述浸提体系进行酶解,以获得酶解体系;其中,所述酶解过程包括:
第一次酶解:将浸提体系的pH值调节至8.0-9.0,按浸提体系重量的4%加入胰蛋白酶,充分搅拌,且搅拌的同时升温至50-55℃,保温30-35min后得到第一酶解体系;
第二次酶解:待第一次酶解体系降温至20-25℃后,再调整其pH值至3.0-4.0,按第一次酶解体系重量的5%加入果胶酶,充分搅拌,且搅拌的同时升温至40-45℃,保温30-35min后得到第二酶解体系;
第三次酶解:待第二次酶解体系降温至20-25℃后,再调整其pH值至4.5-5.0,按第二次酶解体系重量的2%加入纤维素酶,充分搅拌,且搅拌的同时升温至50-65℃,保温20-30min后得到第三酶解体系;
(4)在所述第三酶解体系中按其重量的3%加入活性炭,搅拌均匀,在65℃下保温60-90min后离心,去沉渣,以获得清液;
(5)将清液经过微滤陶瓷膜进行过滤,操作温度控制在55-65℃,以获得微滤膜透过液;将微滤膜透过液经过卷式超滤膜进行过滤,操作温度控制在55-65℃,以获得超滤膜透过液;将超滤膜截留液经过卷式高压反渗透膜进行浓缩,控制操作温度在30-40℃,得到浓缩液;所述浓缩液即为葛根提取物/肉桂提取物。
CN201911020512.3A 2019-10-25 2019-10-25 一种提高骨密度的骨胶原蛋白多肽复合营养素及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072051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20512.3A CN110720515A (zh) 2019-10-25 2019-10-25 一种提高骨密度的骨胶原蛋白多肽复合营养素及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20512.3A CN110720515A (zh) 2019-10-25 2019-10-25 一种提高骨密度的骨胶原蛋白多肽复合营养素及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20515A true CN110720515A (zh) 2020-01-24

Family

ID=692219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20512.3A Pending CN110720515A (zh) 2019-10-25 2019-10-25 一种提高骨密度的骨胶原蛋白多肽复合营养素及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720515A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90540A (zh) * 2007-09-18 2009-03-25 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 一种高蛋白、高营养的大豆肽强化老年奶粉及其制造方法
CN102763729A (zh) * 2012-07-11 2012-11-07 南京苏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骨密度的复合牛初乳粉
CN103040000A (zh) * 2011-10-11 2013-04-17 财团法人食品工业发展研究所 大豆胜肽-钙螯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03141892A (zh) * 2013-02-28 2013-06-12 康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黄瓜籽饮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982937A (zh) * 2015-07-31 2015-10-21 中科和素(天津)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促进骨质及骨膜修复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45846A (zh) * 2015-10-27 2015-12-16 江西美庐乳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骨密度,改善骨质疏松的营养包
CN105169372A (zh) * 2015-09-01 2015-12-23 南京贝杉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一种增加骨密度改善骨质疏松的功能食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16503A (zh) * 2014-11-28 2016-06-01 于凯 一种用于改善肾功能并预防骨骼和关节老化的组合物
CN108013276A (zh) * 2016-11-04 2018-05-11 威海御膳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黄瓜籽饮品
CN108888751A (zh) * 2018-08-08 2018-11-27 北京九鼎君健医药科技项城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治疗和预防关节炎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9744492A (zh) * 2019-01-10 2019-05-14 蕴彤本草(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高生物活性全蛋体发酵物的生产方法及其产品与应用
CN110074250A (zh) * 2019-03-29 2019-08-02 广东澳思瑞雅健康美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补充骨骼营养和改善骨骼功能的配方及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90540A (zh) * 2007-09-18 2009-03-25 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 一种高蛋白、高营养的大豆肽强化老年奶粉及其制造方法
CN103040000A (zh) * 2011-10-11 2013-04-17 财团法人食品工业发展研究所 大豆胜肽-钙螯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02763729A (zh) * 2012-07-11 2012-11-07 南京苏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骨密度的复合牛初乳粉
CN103141892A (zh) * 2013-02-28 2013-06-12 康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黄瓜籽饮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616503A (zh) * 2014-11-28 2016-06-01 于凯 一种用于改善肾功能并预防骨骼和关节老化的组合物
CN104982937A (zh) * 2015-07-31 2015-10-21 中科和素(天津)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促进骨质及骨膜修复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69372A (zh) * 2015-09-01 2015-12-23 南京贝杉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一种增加骨密度改善骨质疏松的功能食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45846A (zh) * 2015-10-27 2015-12-16 江西美庐乳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骨密度,改善骨质疏松的营养包
CN108013276A (zh) * 2016-11-04 2018-05-11 威海御膳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黄瓜籽饮品
CN108888751A (zh) * 2018-08-08 2018-11-27 北京九鼎君健医药科技项城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治疗和预防关节炎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9744492A (zh) * 2019-01-10 2019-05-14 蕴彤本草(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高生物活性全蛋体发酵物的生产方法及其产品与应用
CN110074250A (zh) * 2019-03-29 2019-08-02 广东澳思瑞雅健康美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补充骨骼营养和改善骨骼功能的配方及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月洋,等: "鹿骨黄瓜籽多肽口服液制备工艺研究", 《中医药导报》 *
蔡伟明,等: "黄瓜籽多肽的抗骨质疏松作用",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24577B (zh) 一种果蔬酵素的制备方法
CN106562162B (zh) 一种海棠果益生菌发酵饮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1643767B (zh) 一种从杏仁粕中制备杏仁肽的方法
CN1237914C (zh) 一种米乳饮料的制备方法
CN101624560B (zh) 一种海带果酒的制备方法
GB2605893A (en) Active polysaccharide compound nutrient capable of enhancing immunity and resisting fatigue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CN107549817B (zh) 一种辣木天然有机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036526B (zh) 荞麦乳酸菌饮料的制备方法
CN105145841A (zh) 高膳食纤维乳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567212A (zh) 全藜麦活性肽营养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6616939A (zh) 一种大球盖菇豆粉及制备方法
CN107674905A (zh) 螺旋藻活性肽、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05265582A (zh) 高膳食纤维乳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081747A (zh) 鱼蛋白肥料的制备方法
CN116925938B (zh) 一种酵母蛋白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11743065B (zh) 一种天冬芦笋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710675A (zh) 治疗胃肠紊乱及腹胀腹泻的益生元多肽复合益生菌及制备方法
CN112293627A (zh) 一种植物蛋白功能性肽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042033A (zh) 新型格瓦斯饮料的制备方法
CN110720515A (zh) 一种提高骨密度的骨胶原蛋白多肽复合营养素及制备方法
CN110694053A (zh) 治疗骨质疏松症的骨胶原蛋白多肽复方药物及制备方法
CN114350733A (zh) 一种生蚝活性蛋白肽复合精准酶解工艺
CN107760749A (zh) 一种水蛭活性肽、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JP3762364B2 (ja) ミミズと蟻を用いた健康食品の製造方法
CN106962870A (zh) 一种银杏酱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