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19756B - 缝合装置 - Google Patents

缝合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19756B
CN110719756B CN201880037432.6A CN201880037432A CN110719756B CN 110719756 B CN110719756 B CN 110719756B CN 201880037432 A CN201880037432 A CN 201880037432A CN 110719756 B CN110719756 B CN 11071975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m
needle
distal end
state
su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3743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719756A (zh
Inventor
杉谷龙朗
川崎洋次郎
水谷恭一郎
森宏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eon Corp
Kagawa University NUC
Original Assignee
Zeon Corp
Kagawa University NU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eon Corp, Kagawa University NUC filed Critical Ze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7197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197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7197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197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00234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04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suturing wounds; Holders or packages for needles or suture materials
    • A61B17/0469Suturing instruments for use in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e.g. endoscopic surger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04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suturing wounds; Holders or packages for needles or suture materials
    • A61B17/0487Suture clamps, clips or locks, e.g. for replacing suture knots; Instruments for applying or removing suture clamps, clips or lock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00234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 A61B2017/00292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mounted on or guided by flexible, e.g. catheter-like, means
    • A61B2017/00296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mounted on or guided by flexible, e.g. catheter-like, means mounted on an endoscop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0057Implements for plugging an opening in the wall of a hollow or tubular organ, e.g. for sealing a vessel puncture or closing a cardiac septal defect
    • A61B2017/00637Implements for plugging an opening in the wall of a hollow or tubular organ, e.g. for sealing a vessel puncture or closing a cardiac septal defect for sealing trocar wounds through abdominal wall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0057Implements for plugging an opening in the wall of a hollow or tubular organ, e.g. for sealing a vessel puncture or closing a cardiac septal defect
    • A61B2017/00646Type of implements
    • A61B2017/00663Type of implements the implement being a sutur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2017/00743Type of operation; Specification of treatment sites
    • A61B2017/00818Treatment of the gastro-intestinal system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04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suturing wounds; Holders or packages for needles or suture materials
    • A61B17/0487Suture clamps, clips or locks, e.g. for replacing suture knots; Instruments for applying or removing suture clamps, clips or locks
    • A61B2017/0488Instruments for applying suture clamps, clips or lock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90/00Instruments, implement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rgery or diagnosis and not covered by any of the groups A61B1/00 - A61B50/00, e.g. for luxation treatment or for protecting wound edges
    • A61B90/03Automatic limiting or abutting means, e.g. for safety
    • A61B2090/033Abutting means, stops, e.g. abutting on tissue or skin
    • A61B2090/034Abutting means, stops, e.g. abutting on tissue or skin abutting on parts of the device itself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90/00Instruments, implement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rgery or diagnosis and not covered by any of the groups A61B1/00 - A61B50/00, e.g. for luxation treatment or for protecting wound edges
    • A61B90/08Accessories or related feat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1B2090/0801Prevention of accidental cutting or pricking
    • A61B2090/08021Prevention of accidental cutting or pricking of the patient or his org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90/00Instruments, implement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rgery or diagnosis and not covered by any of the groups A61B1/00 - A61B50/00, e.g. for luxation treatment or for protecting wound edges
    • A61B90/08Accessories or related feat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1B2090/0807Indication means
    • A61B2090/0811Indication means for the position of a particular part of an instrument with respect to the rest of the instrument, e.g. position of the anvil of a stapling instrument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顺畅地进行向体内的插入作业的缝合装置。缝合装置(1)在鞘部(3)的远端具有缝合部,在近端具有操作部(4),该鞘部具有可滑动地穿插金属线(31)的管(32)。缝合部具有:第1臂,其与金属线(31)的远端连接,并支承缝合线;以及第2臂,其与管(32)的远端连接,并具有保持结扎工具的针状构件。操作部(4)具有:滑动部(41),其连接在金属线(31)的近端;基座部(42),其连接在管(32)的近端,并以相对于滑动部(41)能够滑动的方式设置;以及滑动限制单元(41d、42d、43),其在以成为针状构件的顶端部与被第1臂支承的缝合线的卡合构件不卡合而是靠近的接近并停止的状态的方式配置了滑动部(41)和基座部(42)的状态下,以能被解除的方式限制它们的滑动。

Description

缝合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经自然孔道内窥镜手术中对在消化道等的管腔壁形成的切开部等进行缝合的缝合装置。
背景技术
经自然孔道内窥镜手术(NOTES:Natural Orifice Translumenal EndoscopicSurgery)作为在体表表面不形成创口的微创手术近年来受到关注。与切开体表并到达体腔内的患部的以往的外科手术不同,使用内窥镜,使治疗器具从口、肛门、尿道口、阴道口等自然孔道经过消化道、尿道、产道等而到达患部。已经报道了这种经自然孔道内窥镜手术从腹腔内观察、肝活检等诊断性手术技术应用到阑尾切除、胆囊摘除、输卵管结扎、卵巢摘除、胃肠吻合等多种手术技术的可能性。
作为在经自然孔道内窥镜手术中对在消化道等管腔壁形成的切开部 (包含穿孔部、缺损部等)进行缝合的缝合装置,提出了下述专利文献1 中记载的装置。该缝合装置包括:前侧臂,其具有以搭设缝合线的方式安装的两股状的线支承部;后侧臂,其具有穿刺用的针;以及机构,其使前侧臂和后侧臂相对地进行转动及移动。
作为用于这样的缝合装置的缝合线,使用了在线的两端部装配有卡合构件的缝合线。缝合线通过在前侧臂的两股状的线支承部分别安装其两端的卡合构件,从而在线支承部之间可装卸地被支承。在该状态下,通过使后侧臂相对于前侧臂靠近而使针的顶端部刺入缝合线的卡合构件,从而使卡合构件与针的顶端部卡合,之后通过使后侧臂相对于前侧臂离开,从而卡合在针的顶端部的卡合构件从对应的线支承部脱离。
然而,针的顶端部在露出的状态下向体内的管腔插入时,可能针的顶端部挂到预想之外的部位而成为插入的阻碍。作为用于防止该情况的结构,考虑了以下结构:在前侧臂的一对线支承部之间的部分设置具有针收容孔的第3个臂(针收容臂),或者将一个线支承部的宽度扩大,与收容缝合线的卡合构件的收容部邻接地形成针收容孔,从而能将针的顶端部收容在针收容孔中。但是,在这些应对措施中,有时针收容臂或线支承部的扩大了的部分成为障碍,进而成为治疗的阻碍。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2/101999号。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鉴于这样的实际状况而完成,其目的是提供一种不妨碍治疗而能够顺畅地进行向体内的插入作业的缝合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缝合装置具有:
鞘部,其包括分别具有远端及近端的第1长条构件和第2长条构件,上述第2长条构件以相对于该第1长条构件在轴向上能够滑动的方式设置;缝合部,其设置在该鞘部的远端;操作部,其设置于该鞘部的近端,
其中,上述缝合部具有:
第1臂,其与所述第1长条构件的远端连接并具有形成了卡合构件收容部的线支承部,上述卡合构件收容部将设置于缝合线的端部的卡合构件可拆卸地收容;
第2臂,其具有针状构件,上述第2臂以能够相对于上述第1臂进行滑动的方式设置,上述第2臂连接在上述第2长条构件的远端,
上述操作部具有:
第1操作部,其连接在上述第1长条构件的近端;
第2操作部,其连接在上述第2长条构件的近端,并以能够相对于上述第1操作部进行滑动的方式设置;以及
滑动限制单元,其在以成为接近并停止状态方式配置了所述第1操作部和所述第2操作部的状态下,对该第1操作部和该第2操作部的滑动以能被解除的方式进行限制,所述接近并停止状态是上述针状构件的顶端部与收容在上述卡合构件收容部中的上述卡合构件不卡合并接近的状态。
根据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滑动限制单元:以成为针状构件的顶端部向收容在卡合部件收容部中的卡合构件靠近到不卡合的程度的接近并停止的状态的方式调整了第1操作部和第2操作部的相对位置的状态下,以能被解除的方式限制该第1操作部以及该第2操作部的滑动。在该接近并停止的状态下,由于针状构件的顶端位于第2臂的线支承部的卡合构件收容部内或接近于该卡合构件收容部的位置,所以在将缝合部插入到体内时,能防止针状构件的顶端干扰到管腔壁或其他的部位的情况。另外,无需完全改变缝合部的结构,就在操作部中实现了这样的功能。因此,能够顺畅地进行向体内的插入作业,而不会妨碍治疗。
在本发明的缝合装置中,
上述滑动限制单元具有:
第1突起部,其设置在上述第1操作部;
第2突起部,其以与上述第1突起部对应的方式设置在上述第2操作部;以及
固定构件,
上述固定构件具有:
第1被嵌合部,其在所述接近并停止的状态下,在所述固定构件的一端部可装卸地嵌合所述第1突起部的一部分;
第2被嵌合部,其在所述接近并停止的状态下,在所述固定构件的另一端部可装卸地嵌合所述第2突起部的一部分;以及
连接部,其对所述第1被嵌合部和第2被嵌合部一体地连接。
在将缝合部插入到体内时,通过使第1突起部的一部分嵌入到第1被嵌合部,并且使第2突起部的一部分嵌入到第2被嵌合部,而将固定构件安装在操作部,从而能够在上述接近并停止的状态下限制第1操作部和第2操作部的滑动。在将缝合部插入到体内来进行缝合治疗时,通过取下固定构件,从而能解除第1操作部和第2操作部的滑动的限制,并进行需要的操作。
在本发明的缝合装置中,
上述滑动限制单元具有:
第1贯通孔部,其设置在上述第1操作部;
第2贯通孔部,其以在上述接近并停止的状态下与上述第1贯通孔部对应的方式设置在上述第2操作部;以及
销构件,其在使上述第1贯通孔部与上述第2贯通孔部对应的状态下,可插拔地插入到该第1贯通孔部以及该第2贯通孔部。
在将缝合部插入体内时,通过将销构件插入到被互相相对地配置的第 1操作部的第1贯通孔部以及第2操作部的第2贯通孔部,从而能够在上述接近并停止的状态下限制第1操作部和第2操作部的滑动。在将缝合部插入体内来进行缝合治疗时,通过取下销构件,从而能够解除第1操作部和第2操作部的滑动的限制,并进行需要的操作。
在本发明的缝合装置中,
上述滑动限制单元具有:
夹子构件,其以向上述第1操作部以及上述第2操作部中的一方能够转动的方式设置;
被卡合部,其设置在上述第1操作部以及上述第2操作部中的另一方,与上述夹子构件的顶端部可拆卸地卡合;
在上述接近并停止的状态下,通过使上述夹子构件向规定方向转动,从而该夹子构件的顶端部与上述被卡合部进行卡合,通过使该夹子构件向与规定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从而解除该夹子构件的顶端部与该被卡合部的卡合。
在将缝合部插入到体内时,通过使夹子构件向规定方向转动而使夹子构件的顶端部卡合到被卡合部,从而能够在上述接近并停止的状态下限制第1操作部和第2操作部的滑动。在将缝合部插入到体内来进行缝合治疗时,通过使夹子构件向与上述规定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来解除夹子构件的顶端部与被卡合部的卡合,从而能够解除第1操作部和第2操作部的滑动的限制,并进行需要的操作。
附图说明
图1A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缝合装置的操作部的结构的主视图。
图1B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缝合装置的缝合部的结构的主视图。
图2A是构成图1B所示的缝合部的后侧臂的主视图。
图2B是图2A所示的后侧臂的俯视图。
图3A是构成图1B所示的缝合部的前侧臂的主视图。
图3B是图3A所示的前侧臂的俯视图。
图3C是图3B所示的前侧臂在将盖帽取下后的状态下的俯视图。
图4A是放大示出图1B所示的缝合部的主要部分的局部剖视图。
图4B是放大示出图1B所示的缝合部的主要部分的局部剖视图。
图5A是用于说明后侧臂相对于前侧臂的动作的主视图,是表示使后侧臂从前侧臂离开的状态的图。
图5B是图5A的俯视图。
图6A是用于说明后侧臂相对于前侧臂的动作的主视图,是表示将针状构件定位在一个线支承部并使后侧臂靠近前侧臂的状态的图。
图6B是图6A的俯视图。
图7A是用于说明后侧臂相对于前侧臂的动作的主视图,是表示将针状构件定位在另一个线支承部并使后侧臂靠近前侧臂的状态的图。
图7B是图7A的俯视图。
图8A是图1A所示的操作部的纵向剖视图。
图8B是沿图1A的VIIIb-VIIIb线的剖视图。
图8C是构成图1A所示的操作部的固定保持器的立体图。
图8D是表示构成图1A所示的操作部的固定保持器的其他结构的立体图。
图9A是沿图1A的VIIIb-VIIIb线的剖视图,是表示安装有固定保持器的状态的图。
图9B是表示从图9A所示的状态取下固定保持器时的动作的一个例子的剖视图。
图9C是表示从图9A所示的状态取下固定保持器时的动作的其他例子的剖视图。
图10A是表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缝合装置的操作部的结构的主视图。
图10B是沿图10A的Xb-Xb线的剖视图。
图10C是表示将图10A所示的操作部的销构件取下后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10D是表示从图10A所示的状态起使滑动部相对于基座部向拔出的方向滑动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10E是表示从图10A所示的状态起使滑动部相对于基座部向推入的方向滑动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11A是表示本发明的又一实施方式的缝合装置的操作部的结构的主视图。
图11B是表示使图11A所示的操作部的夹子构件转动而解除了卡合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11C是表示从图11B所示的状态起使滑动部相对于基座部向拔出的方向滑动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11D是表示从图11B所示的状态起使滑动部相对于基座部向推入的方向滑动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12A是表示使用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缝合装置进行的手术(缝合)的过程的图,是表示第1工序的图。
图12B是表示图12A后续的第2工序的图。
图12C是表示图12B后续的第3工序的图。
图12D是表示图12C后续的第4工序的图。
图12E是表示图12D后续的第5工序的图。
图12F是表示图12E后续的第6工序的图。
图12G是表示图12F后续的第7工序的图。
图12H是表示图12G后续的第8工序的图。
图12I是表示图12H后续的第9工序的图。
图12J是表示图12I后续的第10工序的图。
图12K是表示图12J后续的最终工序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缝合装置的整体结构)
如图1A和图1B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缝合装置1是在安装于内窥镜(柔性内窥镜)2的状态下插入到体内的装置,其是用于一边通过内窥镜2的未图示的摄像机进行观看,一边通过体外的操作对在腹腔内的内脏器官、消化道上形成的切开部等进行缝合的装置。
缝合装置1构成为概略地具有:鞘(sheath)部3,其沿内窥镜2的轴而配置;操作部(手柄)4,其设置在鞘部3的近端;以及缝合部5,其设置在鞘部3的远端。
(鞘部)
鞘部3是沿轴向延伸的长条的构件,由具有跟随内窥镜2的轴的弯曲而能够弯曲的程度的柔性的2根管和1根金属线(或3根管)构成。即,鞘部3构成为概略地具有前侧臂移动金属线(第1长条构件)31、后侧臂移动管(第2长条构件)32以及外壳管33。
前侧臂移动金属线31由具有挠性的长条线材形成,以如下方式设置:可滑动地穿插在后侧臂移动管32,在该后侧臂移动管32内能够沿其轴向移动并且能够绕着轴旋转。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了钢丝绳作为前侧臂移动金属线31。钢丝绳是使用由例如金属(不锈钢)等形成的多根金属线(钢缆)捻成螺旋状的绞线而制成的绳。但是,也可以使用由单线形成的金属线来作为金属线31。另外,也可以使用空心管代替金属线31。
后侧臂移动管32由可滑动地穿插在外壳管33的长条空心管形成,以如下方式设置:在外壳管33内能够沿其轴向移动并且能够绕着轴旋转。作为后侧臂移动管32,可以使用具有挠性的由树脂等形成的管,但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了耐久性优异的盘管(coil-tube)。作为盘管,可以使用将由金属(不锈钢)等形成的长条平板卷绕成螺旋状的扁线盘管。但是,也可以使用圆线盘管或内表面扁平盘管。
此外,可以使用钢丝管(wire tube)作为后侧臂移动管32。钢丝管是以成为空心的方式将由例如金属(不锈钢)等形成的多根金属线(钢缆)捻成螺旋状而成的管。
后侧臂移动管32也可以采用从其近端到远端是一样的构件(例如盘管),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盘管的远端焊接固定由刚性高的金属形成的大致圆筒状的构件从而形成为后侧臂移动管32的顶端部(管顶端部)32a。
外壳管33是由树脂等形成的具有挠性的空心管。前侧臂移动金属线 31以及后侧臂移动管32的近端连接在操作部4,前侧臂移动金属线31以及后侧臂移动管32的远端连接在缝合部5。外壳管33的近端虽然到达了操作部4的附近,但是未与操作部4连接,外壳管33的远端虽然到达了缝合部5的附近,但是未与缝合部5连接。外壳管33能够使用例如聚乙烯、氯乙烯等材料形成。
在外壳管33的远端一体地装配有大致圆筒状的固定构件33a,通过向固定构件33a压入内窥镜2的轴的顶端部,能够可装卸地将缝合装置1相对于内窥镜2进行固定。通过使操作部4的整体相对于外壳管33向远端侧或近端侧移动(滑动),从而能够使缝合部5的整体相对于内窥镜2进行移动,通过使操作部4的整体相对于外壳管33绕其轴旋转,从而能够使缝合部5的整体旋转。
(缝合部)
缝合装置1的缝合部5构成为如图1B所示那样。即,缝合部5构成为具有:前侧臂(第1臂)51,其安装有缝合线6;以及后侧臂(第2臂) 52,其具有针状构件52a。
如图2A以及图2B所示,后侧臂52具有针状构件52a、针支承部52b、后侧引导部52c、以及突起构件52d。后侧引导部52c由大致圆筒状的构件形成,在后侧引导部52c的上端侧固定有大致长方形板状的针支承部52b 的一端,后侧引导部52c的下端侧固定有突起构件52d。
在针支承部52b的另一端,指向前方(远端侧)而固定了针状构件52a 的基端部。突起构件52d具有突起部52e。这些针状构件52a、针支承部 52b、后侧引导部52c、以及突起构件52d不特别限定,由不锈钢等金属形成,分别作为各个构件而形成后,通过激光焊接等而相互一体地固定。此外,突起部52e不特别限定,但在本实施方式中,配置成向与针支承部52b 的延伸方向成180°的相反侧突出。
在后侧臂52中,后侧引导部52c的后端面(近端侧的端面)通过激光焊接等与后侧臂移动管32的顶端部32a一体地固定(参考图1B)。后侧引导部52c从突起构件52d侧的端部插入到后述的前侧引导部53的内侧,以能够沿其轴向进行滑动且能够绕着轴进行旋转的方式被保持。
针状构件52a从其基端侧向顶端侧具有直筒状的大直径部52a1、尖端越来越细的锥部52a2、直筒状的小直径部52a3、以及顶端形成为锋利的尖端越来越细的锥状的箭头部52a4。箭头部52a4形成为:其基端的外径大于小直径部52a3的顶端的外径,在与小直径部52a3的连结部分处形成微小的阶梯。针状构件52a以其顶端朝向前侧臂51的状态且其中心轴与后侧引导部52c的中心轴大致平行的方式固定在针支承部52b。
如果使后侧臂移动管32绕其中心轴旋转,则在维持了针状构件52a的中心轴与管顶端部32a的中心轴大致平行的状态下,使针状构件52a绕着管顶端部32a的中心轴转动(回转)。
此外,针状构件52a只要是具有能够刺入要缝合的对象(管腔壁)使该对象贯通、并且能够从贯通了对象的状态起向反方向移动并从对象拔出的程度的长度以及强度的构件即可,其原材料、长度或轴径不特别限定。例如,如果在利用缝合装置1对胃壁进行缝合的情况下,则其长度是能够贯通胃壁的程度的长度即可,从强度的观点出发,其原材料优选是金属制的。例如,针状构件52a的长度优选为7~20mm左右,更优选为7~10mm 左右。另外,针状构件52a的大直径部52a1的轴径优选为1.5~3.0mm左右,小直径部52a3的轴径优选为0.5~1mm左右,箭头部52a4的轴径优选以最大径计为0.6~1.5mm左右。
在针状构件52a的基端部(大直径部52a1),如图1B所示那样安装用于对缝合线6进行结扎的结扎工具7。结扎工具7构成为:通过在形成为大致圆柱状的连接部的轴向的一端一体地设置被缝合线6穿过的结扎用环 7c、并在另一端一体地设置连结结扎装置的连接用环7b从而形成主体部,在该连接部可滑动地将由具有弹性的原材料形成的大致圆筒状的管(紧固管)7a与上述主体部进行外嵌。在结扎时,通过使管7a滑动到结扎用环 7c侧,该结扎用环7c被引入到其内腔。作为主体部的原材料,使用例如聚酰胺树脂,作为紧固管7a的原材料,使用例如硅弹性体。
此外,虽然不特别限定,但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防止将结扎用环7c 过度引入到管7a内、以及结扎用环7c从管7a脱出的情况,设置了对该结扎用环7c的一部分进行卡定的卡定构件7d。另外,作为结扎工具7,可以使用如下工具:通过将具有挠性的线材的两端结合而成型为大致圆环状(无端头状)从而制成环构件,并且使环构件的中间部分以大致平行的方式相互靠近,在该中间部分可滑动地外嵌由具有弹性的原材料形成的大致圆筒状的管(紧固管)7a。
如图1B、图3A至图3C所示,前侧臂51构成为概略具有一对线支承部51a、51a、前侧引导部53以及盖帽部54。一对线支承部51a、51a形成为大致V字状(也可以是圆弧状、“コ”字状、U字状等)而成为两股状,以在线支承部51a、51a各自的顶端部附近之间的方式安装缝合线6。在缝合线6的两端分别装配有形成为圆环状的卡合构件6a、6b(参考图1B)。
如图4A所示,在前侧臂51的线支承部51a、51a各自的顶端部,形成有在前面(远端侧的面)和后面(近端侧的面)贯通的贯通孔51b、51b,在该贯通孔51b、51b的后面侧形成有能够将卡合构件6a、6b卡合的收容空间(卡合构件收容部)51f。在贯通孔51b、51b的侧部的一部分,以缝合线6能通过的方式形成有经通内外的贯通槽51c、51c。收容空间51f设定为比该贯通孔51b、51b稍大的直径,且是卡合构件6a、6b在以贯通其表面和背面的贯通孔61a与线支承部51a、51a的贯通孔51b、51b大致同心的方式配置的状态下能够通过所述收容空间的内壁可拆卸地卡合的程度的直径。
各卡合构件6a、6b的贯通孔61a为如下结构:能够使针状构件52a的箭头部52a4穿插,当箭头部52a4完全穿插在该贯通孔61a时,卡合构件 6a、6b不从针状构件52a脱落。具体来说,各卡合构件6a、6b以其内径小于针状构件52a的箭头部52a4的外径但是大于针状构件52a的小直径部 52a3的顶端(即与箭头部52a4的连结部分)的轴径的方式形成。此外,在线支承部51a、51a的中央部设置有缝合线收容部(未图示),配置在线支承部51a、51a的缝合线6的中间部分被收容在该缝合线收容部。
在各线支承部51a、51a的收容空间51f的后面(在图4A中为上表面) 侧,粘着有用于可靠地防止收容在收容空间51f内的卡合构件6a、6b的意外脱落的卡合构件固定膜51g。为了容易被针状构件52a的箭头部52a4刺破,卡合构件固定膜51g使用以例如聚丙烯纤维等树脂作为原材料而形成的厚度为0.04mm左右的薄膜来构成。
在前侧臂51的线支承部51a、51a各自的基端部侧的接合部分,形成有上下贯通的贯通孔51d,在该贯通孔51d以指向后面侧而突出的方式固定了大致圆柱状的轴销51e。该轴销51e是可滑动地插入到后侧引导部52c 的内腔并对后侧臂52在中心轴方向的往复移动以及转动进行引导的构件。轴销51e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不锈钢等金属形成,前侧臂移动金属线31的远端通过激光焊接等一体地固定在轴销51e的后端(近端侧的端部)。
前侧引导部53由大致圆筒状的构件形成,背面侧的一部分的壁厚形成得比正面侧厚从而成为厚壁部53a。在厚壁部53a,以在上下方向(与中心轴实质平行的方向)上延伸并且在放射方向凹陷的方式形成有一对凹状引导槽53b、53b。这些凹状引导槽53b、53b为如下部位:通过在其任意一个中可滑动地与在后侧臂52的突起构件52d形成的突起部52e进行松嵌合,从而对该后侧臂52在中心轴方向的滑动进行引导。
这些凹状引导槽53b、53b未到达前侧引导部53的上部(后端),在前侧引导部53的上部形成有呈圆弧状凹陷的连接槽53c。该连接槽53c是用于在使后侧引导部52c相对于前侧引导部53滑动到近端侧从而突起部52e 位于该连接槽53c的位置时(即在从凹状引导槽53b、53b脱出后的状态下) 允许后侧引导部52c(后侧臂52)回转(转动)的部位。连接槽53c的两端(面)分别与凹状引导槽53b、53b的内壁的外侧部分连续,其深度与凹状引导槽的53b、53b的深度相同。此外,凹状引导槽53b、53b到达了前侧引导部53的下部(前端)。
在前侧引导部53的正面侧的上部形成有切口部。在该切口部的底边部 (前端侧的边部)53d的两侧,形成有在上下方向(与中心轴实质平行的方向)上延伸并且在内外贯通而形成的贯通引导槽53e、53e。这些贯通引导槽53e、53e是通过在其任意一个中与后侧臂52的针支承部52b可滑动地松嵌合从而对该后侧臂52在中心轴方向的滑动进行引导的部位。贯通引导槽53e、53e的两侧的侧边部成为与中心轴方向实质平行并且彼此实质平行的面。
这些贯通引导槽53e、53e的上端(后端)到达切口部的底边部53d,下端(前端)没有到达前侧引导部53的下部(前端)。贯通引导槽53e、 53e的下端(前端)的位置设定为在被前侧臂51的针支承部52b嵌合并到达了该下端时,针状构件52a的箭头部52a4的后端贯通了缝合线6的卡合构件6a或6b并能够卡合的程度的位置。
前侧引导部53的切口部的两侧的侧边部的后侧(近端侧)的一部分成为倾斜部53f、53f,前侧(远端侧)的剩余的一部分以成为与贯通引导槽 53e、53e的两侧的侧边部的一方(互为外侧的一侧)实质相同的面的方式形成。贯通引导槽53e、53e的两侧的侧边部的另一方(互为内侧的一侧) 与底边部53d的连接部分以针支承部52b顺畅地被导引到贯通引导槽53e、 53e内的方式被倒角成圆弧状而成为倒角部53g、53g。此外,该连接部分不限于圆弧状,以针支承部52b被顺畅地引导到贯通引导槽53e、53e内作为条件下,也可以是倾斜面状。
在前侧引导部53的后端装配有盖帽54。盖帽54具有配置后侧引导部 52c的圆弧状的凹部54a。在向后侧引导部52c内插轴销51e而将后侧臂52 与前侧臂51进行了组合的状态下,通过装配在前侧引导部53的后端,后侧臂52成为不会从前侧臂51脱出的构件。
接下来,参考图5A、图5B、图6A、图6B、图7A以及图7B,对前侧臂51和后侧臂52的相对动作进行说明。首先,如图5A以及图5B所示,在使后侧臂52以相对于前侧臂51离开的方式滑动的状态下,后侧臂52 的突起构件52d(突起部52e)位于前侧引导部53的连接槽53c。在该状态下,后侧臂52能够相对于前侧臂51,绕中心轴在由连接槽53c的两端面规定的规定角度范围(在本实施方式中大致为90°)内自由地转动(回转)。
当从该状态起使后侧臂52如在图5A中标记符号P1并用单点划线所示出的那样(在图5B中顺时针方向)转动时,后侧臂52的突起部52e与前侧引导部53的连接槽53c的一个端面抵接,限制了向顺时针方向的过度转动(参考图6B)。当在该状态下使后侧臂52相对于前侧臂51以靠近的方式滑动时,突起部52e沿连接槽53c的一个端面移动,突起部52e被引导到前侧引导部53的一个凹状引导槽53b,与该凹状引导槽53b嵌合(松嵌合)。为了突起部52e顺畅地被引导到凹状引导槽53b,突起部52e与凹状引导槽53b的嵌合设定得比较宽松。即,间隙(clearance)设定得比较大。
由此,后侧臂52相对于前侧臂51的转动被限制,后侧臂52沿凹状引导槽53b在中心轴方向上被引导。当使后侧臂52以相对于前侧臂51更靠近的方式滑动时,针支承部52b被引导到贯通引导槽53e,并嵌合(松嵌合)在该贯通引导槽53e。为了针状构件52a的箭头部52a4的顶端准确地被引导到一个线支承部51a的贯通孔51b,针支承部52b与贯通引导槽53e 的嵌合以不阻碍滑动为条件而设定得比较紧密。即,间隙设定得比较小。
当使后侧臂52以相对于前侧臂51更靠近的方式滑动时,针支承部52b 被引导到贯通引导槽53e,针状构件52a的箭头部52a4的顶端被引导到一个线支承部51a的贯通孔51b,针支承部52b抵接于贯通引导槽53e的前端而停止。由此,如图6A以及图6B所示,针状构件52a的箭头部52a4 的顶端位于如下位置,即能够恰当地与在一个线支承部51a的收容空间51f (参考图4A)所支承的缝合线6的一个卡合构件6a(参考图1B)进行卡合的规定位置。
接下来,如在图5A中标记符号P1并用单点划线所示的那样,使后侧臂52以相对于前侧臂51离开的方式滑动而还原到原来的状态,使后侧臂 52的突起构件52d(突起部52e)位于前侧引导部53的连接槽53c。当从该状态起使后侧臂52如在图5A中标记符号P2并用双点划线所示的那样 (在图5B中逆时针方向)转动时,后侧臂52的突起部52e抵接于前侧引导部53的连接槽53c的另一个端面,限制了向逆时针方向的过度转动(参考图7B)。当在该状态下使后侧臂52以相对于前侧臂51更靠近的方式滑动时,突起部52e沿连接槽53c的另一个端面移动,突起部52e被引导到前侧引导部53的另一个凹状引导槽53b,并嵌合(松嵌合)在该凹状引导槽53b。为了突起部52e顺畅地被引导到凹状引导槽53b,突起部52e与凹状引导槽53b的嵌合设定得比较宽松。即,间隙设定得比较大。
由此,后侧臂52相对于前侧臂51的转动被限制,后侧臂52沿凹状引导槽53b在中心轴方向上被引导。当使后侧臂52以相对于前侧臂51更靠近的方式滑动时,针支承部52b被引导到贯通引导槽53e,并与该贯通引导槽53e嵌合(松嵌合)。为了针状构件52a的箭头部52a4的顶端被准确地引导到另一个线支承部51a的贯通孔51b,针支承部52b与贯通引导槽 53e的嵌合以不阻碍滑动为条件而设定得比较紧密。即,间隙设定得比较小。
当使后侧臂52以相对于前侧臂51更靠近的方式滑动时,针支承部52b 被引导至贯通引导槽53e,针状构件52a的箭头部52a4的顶端被引导到另一个线支承部51a的贯通孔51b,针支承部52b抵接于贯通引导槽53e的前端而停止。由此,如图7A以及图7B所示,针状构件52a的箭头部52a4 的顶端位于如下位置,即能够恰当地与在另一个线支承部51a的收容空间所支承的缝合线6的另一个卡合构件6b(参考图1B)进行卡合的规定位置。
像这样地,在本实施方式中,当在后侧臂52靠近前侧臂51的方向上使后侧臂52滑动时,突起部52e被引导到凹状引导槽53b,进而针支承部 52b被引导到贯通引导槽53e。由此,针状构件52a的箭头部52a4的顶端被准确地引导到如下位置,即能够恰当地与被线支承部51a支承的缝合线 6的卡合构件6a、6b进行卡合的规定位置。因此,在使后侧臂52相对于前侧臂51靠近时,有效地防止后侧臂52相对于前侧臂51的转动方向的位置发生偏移的情况。因此,不存在如现有技术那样必须再次进行定位的情况,能够迅速地进行缝合治疗。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将由凹状引导槽53b、53b及突起部52e构成的比较粗略的引导结构与由贯通引导槽53e、53e及针支承部52b构成的比较精细的引导结构进行了组合,所以能够在整体上进行顺畅的引导。在仅为由贯通引导槽53e、53e及针支承部52b构成的比较精细的引导结构中,由于贯通引导槽53e、53e与针支承部52b之间的间隙较小,所以有时针支承部52b向贯通引导槽53e、53e的导入无法顺畅地进行。但是,通过如本实施方式那样追加了由凹状引导槽53b、53b及突起部52e构成的比较粗略的引导结构,就能够消除该问题,能够在整体上实现顺畅的引导。
但是,也可以省略由凹状引导槽53b、53b及突起部52e构成的比较粗略的引导结构,而仅使用由贯通引导槽53e、53e及针支承部52b构成的比较精细的引导结构。另外,也可以省略由贯通引导槽53e、53e及针支承部 52b构成的引导结构,而仅使用由凹状引导槽53b、53b及突起部52e构成的引导结构,在该情况下可以将凹状引导槽53b、53b与突起部52e的间隙设定得比较小。在仅使用单独的引导结构的情况下,与采用两者的组合的情况相比,从顺畅的引导的观点出发稍差,但是能够使结构简化。
(操作部)
缝合装置1的操作部(手柄)4构成为如图1A、图8A以及图8B所示那样。即,操作部4构成为具有滑动部(第1操作部)41、基座部(第2 操作部)42以及固定保持器(滑动限制单元、固定构件)43。
概略而言,滑动部41可滑动地设置在基座部42,滑动部41能够相对于基座部42在移动到顶端(远端)侧的位置(转动位置)与移动到基端(近端)侧的位置(卡合位置)之间进行滑动(移动)。在滑动部41相对于基座部42处于转动位置时,能够使前侧臂51相对于后侧臂52进行转动(回转)。在该状态下酌情地设定了角度的基础上,通过将滑动部41相对于基座部42滑动到卡合位置,从而能够使针状构件52a的箭头部52a4在前侧臂51的线支承部51a、51a的一个收容空间51f内收容的缝合线6的卡合构件6a或6b的贯通孔61a中贯通,并使其卡合到该卡合构件6a或6b。
通过在滑动部41相对于基座部42的位置位于转动位置与卡合位置之间的规定位置(接近并停止的位置)的状态下安装固定保持器43,滑动部 41相对于基座部42的滑动被限制,即成为两者相互被固定的状态。
在滑动部41中,如在图8A中最佳地示出的那样,其远端侧为呈大致圆柱状形成的圆柱部41a,在其近端侧具有握柄部41b,该握柄部的远端固定在该圆柱部41a。在滑动部41的圆柱部41a形成有在其远端开口且沿其轴芯延伸的大致圆柱状的金属线插入孔41c。
金属线插入孔41c的直径设定为与前侧臂移动金属线31的外径大致相等的值,将前侧臂移动金属线31的近端侧插入到金属线插入孔41c从而将前侧臂移动金属线31的近端侧的部分与滑动部41的圆柱部41a进行连接并固定。
基座部42由通过多个螺钉等(未图示)将形成为一对大致对称的半构件接合而成的大致圆筒状的构件形成,并具有在其近端开口且沿其轴芯延伸的大致圆柱状的滑动部插入孔42a。滑动部插入孔42a的直径设定为比滑动部41的圆柱部41a的外径稍大的值,通过向滑动部插入孔42a插入滑动部41的圆柱部41a,滑动部41以相对于基座部42沿该轴芯可滑动的方式装配。滑动部插入孔42a的长度方向(沿轴芯的方向)的尺寸(深度) 设定为比滑动部41的圆柱部41a的长度方向的尺寸大的值。
另外,基座部42具有在其远端开口且沿其轴芯延伸的大致圆柱状的管插入孔42b。管插入孔42b设置在与滑动部插入孔42a大致同轴上。管插入孔42b的直径设定为与后侧臂移动管32的外径大致相等的值,向管插入孔42b插入后侧臂移动管32的近端侧从而将后侧臂移动管32的近端侧的部分与基座部42进行连接并固定。
进而,为了使滑动部插入孔42a和管插入孔42b之间连通,基座部42 具有在与它们大致同轴上设置的大致圆柱状的金属线穿插孔42c。金属线穿插孔42c的直径设定为比前侧臂移动金属线31的外径稍大的值,在将从后侧臂移动管32的近端引出的前侧臂移动金属线31的近端侧可滑动地穿插到金属线贯穿孔42c的状态下,前侧臂移动金属线31的近端侧的部分与圆柱部41a进行连接并固定。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滑动部41的握柄部41b的远端侧的部分(设置有圆柱部41a的部分),作为构成滑动限制单元的一部分的部位,一体地设置有形成为直径比圆柱部41a的直径大的大致圆板环状且向其半径方向外侧突出的法兰盘部(第1突起部)41d。另外,在基座部42的近端侧的部分,作为构成滑动限制单元的另一部分的部位,以与法兰盘部41d相向的方式一体地设置有大致圆板环状且向其半径方向外侧突出的法兰盘部(第2突起部)42d。通过将法兰盘部41相对于基座部42向远端侧滑动(推入),从而能够使滑动部41的法兰盘部41d的远端侧的面抵接于基座部42的法兰盘部42d的近端侧的面。
另外,如图8B所示,在滑动部41的法兰盘部41d,在相互成大致180°的对应的位置形成有一对切口部41e、41e。该切口部41e的一方的内表面 41e1形成为与经过法兰盘部41d的中心的线大致平行,另一方的内表面 41e2形成为大致圆弧状并与法兰盘部41d的外周面平滑地连接。另外,同样地,在基座部42的法兰盘部42d,在相互成大致180°的对应的位置形成有一对切口部42e、42e。该切口部42e的一方的内表面42e1形成为与经过法兰盘部42d的中心的线大致平行,另一方的内表面42e2形成为大致圆弧状并与法兰盘部42d的外周面平滑地连接。法兰盘部41d的切口部41e、 41e和法兰盘部42d的切口部42e、42e以相互对应的方式形成。法兰盘部 41d的切口部41e和法兰盘部42d的切口部42e在此设为2个,但也可以为1个,还可为3个以上。在设为3个以上的情况下,以等角度间隔配置即可。
另外,在操作部4中,作为构成滑动限制单元的剩余的一部分的构件,具有固定保持器(固定构件)43。如图8C所示,固定保持器43具有用于被实施手术者的手(指)抓持来装卸的抓持部(连接部)43a以及2个被嵌合部(第1被嵌合部、第2被嵌合部)43b、43c。被嵌合部43b以及43c 分别由一对形成为大致圆弧状的圆弧状突起部构成。在被嵌合部43b的一对圆弧状突起部之间的部分嵌合(嵌入)了滑动部41的法兰盘部41d的一部分,在被嵌合部43c的一对圆弧状突起部之间嵌合(嵌入)了基座部42 的法兰盘部42d的一部分。
在使法兰盘部41d和法兰盘部42d嵌合到固定保持器43的对应的被嵌合部43b、43c时,变成抓持部43a的圆弧状突起部侧的一部分插入到法兰盘部41d的切口部41e以及法兰盘部42d的对应的切口部42e的状态。构成被嵌合部43b的各圆弧状突起部的内径设定为与比握柄部41b的法兰盘部41d更靠近端侧的颈的部分(颈部)41g的外径大致相同,构成被嵌合部43c的各圆弧状突起部的内径设定为与比基座部42的法兰盘部42d更靠近远端侧的颈的部分(颈部)42g的外径大致相同。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被嵌合部43b、43c的各圆弧状突起部的长度在隔着抓持部43a的一侧与另一侧是不同且非对称的。其原因是能够容易进行对滑动部41以及基座部42的装卸,但是也可以设为相同的长度且设为对称的。固定保持器43 能够通过例如树脂模具成型来制造。
固定保持器43的被嵌合部43b、43c之间的尺寸设定为在滑动部41相对于基座部42的位置成为接近并停止的位置的状态下能够对它们进行相互固定的长度。
以滑动部41相对于基座部42的位置成为接近并停止的位置的方式,从使用固定保持器43将滑动部41与基座部42相互固定的状态起,通过如图9A所示那样抓持固定保持器43的抓持部43a,如在该图中由箭头a1所示那样拉拽,就能够解除法兰盘部41d、42d与固定保持器43的对应的被嵌合部43b、43c的嵌合,并如图9B所示那样取下固定保持器43。另外,在图9A中,通过抓持固定保持器43的抓持部43a并如在该图中由箭头a2 所示那样转动,从而抓持部43a的圆弧状突起部侧的部分沿着法兰盘部 41d、42d的对应的切口部41e、42e的大致圆弧状的侧面41e2(42e2)移动,伴随于此,能够解除法兰盘部41d、42d与固定保持器43的对应的被嵌合部43b、43c的嵌合,并如图9C所示那样取下固定保持器43。能够由实施手术者选择使用这些中的哪种方法来取下固定保持器43。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法兰盘部41d的切口部41e和法兰盘部42d的切口部42e在大致成180°的对应的位置配置了2个,在安装固定保持器43时选择这些中的适当的一方来使用。
作为对滑动部41和基座部42进行相互固定的固定保持器,不限于如图8C所示的固定保持器43那样的结构的保持器,例如也可以使用如图8D 所示的结构的固定保持器43'。该固定保持器43'构成为设置对分别构成被嵌合部43b'、43c'的一对圆弧状突起部进行相互连结的中央连结部(连接部) 43a',并且设置对圆弧状突起部的顶端部进行相互连结的顶端连结部43d'、 43d'。该固定保持器43'能够通过对金属板进行冲孔及压制加工来制造。
固定保持器43'的被嵌合部43b'、43c'的各圆弧状突起部的长度在隔着中央连结部43a'的一侧和另一侧是相同且对称的,但也可以与固定保持器 43的情况同样地使其长度成为不同且非对称。另外,顶端连结部43d'是为了加强各圆弧状突起部而设置的,但是在能够充分确保强度的情况下也可以不设置,进而还可以将中央连结部43a'设为能够被实施手术者的手(手指)抓持的形状。
在滑动部41相对于基座部42的位置位于转动位置与卡合位置之间的规定的接近并停止的位置的状态下,如图1B以及图4A所示,在缝合部5 中,成为针状构件52a的箭头部52a4不与收容在收容空间51f中的卡合构件6a、6b中的一方卡合而是靠近的接近并停止的状态。通过使得滑动部 41相对于基座部42的位置成为接近并停止的位置来安装固定保持器43,从而能够维持接近并停止的状态。
“接近并停止的状态”是指针状构件52a(箭头部52a4)的顶端处于下述的接近并停止的前端位置到接近并停止的后端位置的范围内的状态。这里,接近并停止的前端位置是锥状的针状构件52a(箭头部52a4)的顶端(最小直径的部分)进入到收容在收容空间51f的卡合构件6a、6b中的一方的贯通孔61a内,但是即将进行针状构件52a与卡合构件6a、6b的卡合之前(箭头部52a4的后端(最大直径的部分)即将经过卡合构件6a、 6b的贯通孔61a之前)的位置。另外,接近并停止的后端位置是针状构件 52a(箭头部52a4)的顶端从线支承部51a的后面(近端侧的面)向近端侧离开,但是缝合部5在体内管腔内行进时,构成该体内管腔的内壁的体内组织没有进入到该线支承部51a的后面与针状构件52a(箭头部52a4)的顶端之间的程度的位置。具体地说,接近并停止的后端位置优选为针状构件52a(箭头部52a4)的顶端与线支承部51a的后面(卡合部件固定薄膜 51g的表面)的距离(图4B所示的尺寸d)为3mm以下的位置,更优选为该距离为1mm以下的位置。
在此,即使在操作部4中安装固定保持器43来对滑动部41和基座部 42进行相互固定的状态下,在向体内插入缝合装置1时,鞘部3也跟随装配缝合装置1的内窥镜2的姿势而发生弯曲等,鞘部3的姿势改变,由于构成鞘部3的前侧臂移动金属线31和后侧臂移动管32的曲率的不同,相对位置发生变动,所以在缝合部5中,针状构件52a(箭头部52a4)的顶端相对于线支承部51a的位置关系发生变动。因此,优选预先设定上述的接近并停止的位置,以使即使存在缝合装置1的使用上可能发生的鞘部3 的姿势变动,针状构件52a(箭头部52a4)的顶端也位于从上述的接近并停止的前端位置到接近并停止的后端位置的范围内。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滑动限制单元具有法兰盘部41d、42d以及固定保持器43,该滑动限制单元在以缝合部5中成为接近并停止的状态的方式调整了滑动部41与基座部42的相对位置的状态下,即在接近并停止的位置以能被解除的方式限制它们的滑动。在该接近并停止的状态下,针状构件材52a的箭头部52a4的顶端处于前侧臂51的线支承部51a的收容空间51f内或接近于该线支承部51a的后面(近端侧的面)的位置,因此在将缝合部5插入到体内管腔时,线支承部51a作为保护针状构件52a(箭头部 52a4)的顶端的保护构件而发挥作用,因而能够防止其顶端干扰到体内管腔内壁或其他部位的情况。因此,能够顺畅地进行向体内的插入作业。
另外,无需完全变更缝合部5的结构,仅在操作部4实现了这样的功能。因此,现有技术采用了如下结构:在前侧臂的一对线支承部之间的部分设置具有针收容孔的第3根臂(针收容臂)、或者将一个线支承部的宽度扩大而与收容缝合线的卡合构件的收容部相邻地形成针收容孔,从而将针状构件的顶端部收容在针收容孔中,与这样的结构相比,本发明不会发生针收容臂或线支承部的扩大了的部分成为阻碍而妨碍治疗的情况。
作为以能被解除的方式限制滑动部41与基座部42的滑动的滑动限制单元,不限于上述的方式,也可以使用其他结构的单元。例如,可以使用图10A至图10E所示的单元。即,在滑动部41的圆柱部41a,沿与其轴向大致正交的方向形成贯通孔(第1贯通孔部)41h,并且在基座部42的近端侧的颈的部分(颈部)42g也同样地形成贯通孔(第2贯通孔)42h(参考图10D)。这些贯通孔41h、42h以如下方式形成:在为了成为上述接近并停止的状态而调整了滑动部41与基座部42的相对位置的状态下,成为相互对应的位置(参考图10C)。
并且,通过在该状态下将具有直线部44a及曲线部44b的形成为大致发卡状的销构件44的直线部44a插入到这些贯通孔41h、42h中,从而成为颈部42g的外周的一部分(大致一半)被直线部44a和曲线部44b夹入的状态,使得销构件44可装卸(插拔)地安装在基座部42的颈部42g。
在将缝合部5向体内管腔插入时,以安装销构件44来对滑动部41相对于基座部42的滑动进行限定并相互固定了的状态,进行该操作。若缝合部5到达体内管腔的要进行缝合治疗的部位附近,则如图10C所示,通过将销构件44从贯通孔41h、42h中拔出,由此解除限制,成为能够在图10D 所示的卡合位置与图10E所示的转动位置之间滑动的状态。其他结构以及效果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相同。
另外,作为滑动限制单元,还可以使用其他结构的单元。例如,可以使用图11A至图11D所示的单元。即,在基座部42的近端侧的部分设置以凸缘状伸出的大致环状的法兰盘部(被卡合部)42i,并且在设置于握柄部41b的远端侧的法兰盘部41i,在相互成大致180°的对应的位置大致对称地配置一对夹子构件45、45。夹子构件45、45通过其中间部分的与滑动部41的轴心方向(滑动部41的滑动方向)大致正交的一对转动轴45a、 45a而分别被可转动地支承。夹子构件45、45构成为只要有意地推压就进行转动,但是当不施加某种程度的力时就不转动,并维持此时的姿势。在夹子构件45、45的顶端部的内侧形成有卡合部45b、45b,该卡合部45b、 45b具有以能被解除的方式与法兰盘部42i的外周部分的一部分进行卡合的形状。
在为了成为上述接近并停止的状态而调整了滑动部41与基座部42的相对位置的状态下,如图11A所示,通过将一对夹子构件45、45的比各自的转动轴45a、45a更靠顶端侧的部分以相互靠近的方式(如该图中由箭头a3、a3所示那样)进行推压,从而一对夹子构件45、45的顶端部的卡合部45b、45b分别与基座部42的法兰盘部42i的一部分进行卡合,能够限制滑动部41相对于基座部42的滑动。
在将缝合部5向体内管腔插入时,限制滑动部41相对于基座部42的滑动来进行操作。如果缝合部5到达体内管腔的要进行缝合治疗的部位附近,则如图11B所示,通过将一对夹子构件45、45的比各自的转动轴45a、 45a更靠基端侧的部分以相互靠近的方式进行推压,从而如该图中由箭头 a4、a4所示那样,使一对夹子构件45、45的顶端部打开脚部,解除与基座部42的法兰盘部42i的一部的各个卡合。由此,解除滑动部41相对于基座部42的滑动的限制,成为能够在图11C所示的卡合位置与图11D所示的转动位置之间进行滑动的状态。其他结构以及效果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相同。
此外,这里在基座部42设置了法兰盘部42i,在滑动部41设置了一对夹子构件45、45,但是也可以与此相反地,在滑动部41设置法兰盘部,在基座部42设置一对夹子构件。另外,可以单独设置夹子构件。
(缝合工序)
以下,参考图12A至图12K对使用了上述的缝合装置1的切开部的缝合工序(缝合作业)进行说明。此外,以下以对在胃壁形成的切开部进行缝合的情况为例来进行说明。
首先,如图1A中用虚线所示那样在操作部4安装固定保持器43,如图1B所示那样将在缝合部5处成为接近并停止的状态的缝合装置1装配到内窥镜2的轴,将它们插入到胃内并将缝合装置1的缝合部5配置到要缝合的切开部附近。接着,在操作部4取下固定保持器43后,使滑动部 41相对于基座部42在向远端侧压入的方向滑动而成为使后侧臂52相对于前侧臂51离开的状态。
在该状态下,实施如图12A所示的第1工序。在图12A所示的第1工序中,首先,将操作部4相对于外壳管33整体地向远端侧压入,并且根据需要使之旋转,如该图所示那样,仅将相对于后侧臂52离开地配置的前侧臂51插入到切开部SH。在此前后,以使后侧臂52相对于前侧臂51转动,成为切开部SH的一侧的切口边缘部Sa被前侧臂51的一个线支承部51a 和针状构件52a(箭头部52a4)所夹持的状态的方式来配置前侧臂51和后侧臂52。
接着,当在操作部4中使滑动部41相对于基座部42向近端侧拔出的方向滑动,而在缝合部5中使前侧臂51相对于后侧臂52靠近时,如图12B 所示那样针状构件52a刺入到一侧的切口边缘部Sa,并贯通该切口边缘部Sa,进而针状构件52a的箭头部52a4在一个线支承部51a的收容空间内所收容(支承)的卡合构件6a的贯通孔中贯通并通过。由此,成为卡合构件6a的贯通孔到达针状构件52a的小直径部52a3,卡合构件6a与针状构件 52a卡合的状态。
接着,当操作操作部4而成为在缝合部5中使前侧臂51相对于后侧臂 52离开的状态时,如图12C所示那样,与卡合构件6a卡合了的针状构件 52a在使其穿插到一侧的切口边缘部Sa时所形成的孔(以下称为第1穿孔) 中逆行而返回胃内。由此,成为缝合线6的一部分(卡合构件6a侧的一部分)贯通了一侧的切口边缘部Sa的状态。
之后,如图12D所示那样,以成为切开部SH的另一侧的切口边缘部 Sb被前侧臂51的另一个线支承部51a和针状构件52a所夹持的状态的方式来配置前侧臂51和后侧臂52。
当从该状态起操作操作部4而使后侧臂52相对于前侧臂51靠近时,如图12E所示那样,针状构件52a刺入另一侧的切口边缘部Sb并贯通该切口边缘部Sb,进而针状构件52a的箭头部52a4在另一个线支承部51a的收容空间内所收容(支承)的卡合构件6b的贯通孔中贯通并通过。由此,成为卡合构件6b的贯通孔到达针 状构件52a的小直径部52a3,卡合构件6b与针状构件52a卡合了的状态。
接着,当操作操作部4而成为使前侧臂51相对于后侧臂52离开的状态时,如图12F所示,与卡合构件6b卡合了的针状构件52a在使其穿插到另一侧的切口边缘部Sb时所形成的孔(以下称为第2穿孔)中逆行而返回胃内。由此,成为缝合线6的一部分(卡合构件6b侧的一部分)贯通了另一侧的切口边缘部Sb的状态。
由此,成为固定了缝合线6的两端的一对卡合构件6a、6b均与一根针状构件52a进行了卡合的状态,通过缝合线6形成了从针状构件52a(即胃内)贯通第1穿孔而来到胃外并且从胃外面贯通第2穿孔而返回到针状构件52a(即胃内)的环。
接着,操作操作部4,如图12G所示那样使前侧臂51(线支承部51a) 经过切开部SH向胃内移动。当前侧臂51(线支承部51a)进入到胃内时,针状构件52a从切开部SH离开,缝合线6的两端以从切开部SH离开的方式移动,因此在缝合线6中贯通了第1穿孔的部分和贯通了第2穿孔的部分被拉近,切开部SH的一对切口边缘部Sa、Sb的端面彼此抵接而接合。
如果结束了由缝合装置1进行的切开部SH的缝合作业,则接着进行缝合线6的结扎作业。在该作业中,使用了未图示的结扎装置。作为结扎装置,例如能够使用如下的装置:构成为具有经由内窥镜的治疗器具而导入到管腔内的结扎管以及可滑动地穿插到该结扎管的结扎金属线,在该结扎金属线的远端设置有连结钩,该连结钩通过从该管的远端突出并利用自身的弹性而打开脚部成大致V字形,并通过拉入到该管的远端部而闭合脚部。
如图12G所示,结扎工具7以插入了结扎用环7c(参考图1B)的状态保持在针状构件52a的基端部(大直径部51a1),因此通过将结扎装置的结扎管8(参考图12H)的远端配置在结扎工具7的连结用环7b的附近,使用从结扎管8突出而打开脚部的连结钩抓持该连结用环7b,并将该连结用环7b拉入到结扎管8的远端部,从而将结扎工具7与结扎管8的远端连结。
接着,如图12H所示,使连结了结扎工具7的结扎管8的顶端部向切开部SH侧(在图12H中为下方)移动,成为缝合线6的两端部穿插到结扎工具7的结扎用环7c的内侧的状态。由此,成为缝合线6被收紧且缝合线6的两端被捆扎的状态。
当从缝合线6的两端部被捆扎的状态起以将连结钩进一步拉入到结扎管8内的方式使结扎金属线滑动时,如图12I所示那样,将结扎用环7c与缝合线6一起引入到紧固管7a内,在紧固管7a内结扎用环7c和缝合线6 以贴紧并被压缩的状态而收容。即,由于结扎用环7c和缝合线6在管7a 内以嵌合的状态来收容,所以缝合线6和结扎用环7c的一端部以不从管 7a中脱落的方式固定。由此,完成缝合线6的结扎。
如果完成了缝合线6的结扎,则当在结扎金属线的位置不发生变化的同时,将结扎管8相对于结扎金属线以拉入的方式向近端侧滑动时,连结钩和环构件的另一端部从结扎管8的远端突出(露出),连结钩由于自身的弹性而打开脚部,抓持被解除,如图12J所示,结扎装置从成为结扎状态的结扎工具7分离。
最后,如图12K所示,使用被称为环切割器的内窥镜用剪刀钳等来切断结扎工具7与缝合部5(针状构件52a)之间的缝合线6,将结扎工具7 与缝合部5分开,进而根据需要而使用环切割器等对结扎状态的结扎工具 7的环构件的另一端部进行切断并回收,从而完成1针缝合的一连串的手术。
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是为了容易理解本发明而记载的方式,并不是为了限定本发明而记载的方式。因此,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各要素旨在也包括属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的所有设计变更、等同物。
附图标记说明
1:缝合装置
2:内窥镜
3:鞘部
31:前侧臂移动金属线(第1长条构件)
32:后侧臂移动管(第2长条构件)
33:外壳管
4:操作部
41:滑动部(第1操作部)
41a:圆柱部
41b:握柄部
41d:法兰盘部(滑动限制单元、第1突起部)
41e:切口部
41g:颈部
41h:贯通孔(滑动限制单元、第1贯通孔部)
41i:法兰盘部
42:基座部(第2操作部)
42d:法兰盘部(滑动限制单元、第2突起部)
42e:切口部
42g:颈部
42h:贯通孔(滑动限制单元、第2贯通孔部)
42i:法兰盘部(滑动限制单元、被卡合部)
43,43':固定保持器(滑动限制单元、固定构件)
43a:抓持部(连接部)
43b,43c:被嵌合部(第1被嵌合部、第2被嵌合部)
44:销构件(滑动限制单元)
45:夹子构件(滑动限制单元)
45a:转动轴
45b:卡合部
5:缝合部
51:前侧臂(第1臂)
51a:线支承部
51b:贯通孔
51f:收容空间(卡合构件收容部)
51g:卡合构件固定膜
52:后侧臂(第2臂)
52a:针状构件
52a4:箭头部(针状构件的顶端部)
52b:针支承部
52c:后侧引导部
52d:突起构件
52e:突起部
53:前侧引导部
53a:厚壁部
53b:凹状引导槽
53c:连接槽
53d:底边部
53e:贯通引导槽
53f:倾斜部
53g:倒角部
54:盖帽
6:缝合线
6a,6b:卡合构件
61a:贯通孔
7:结扎工具
7a:紧固管
7b:连结用环
7c:结扎用环
SH:切开部
Sa,Sb:切口边缘部
8:结扎管(结扎装置)

Claims (4)

1.一种缝合装置,其具有:
鞘部,其包括分别具有远端和近端的第1长条构件和第2长条构件,所述第2长条构件以相对于该第1长条构件在轴向上能够滑动的方式设置;
缝合部,其设置在该鞘部的远端;以及
操作部,其设置于该鞘部的近端,
其中,所述缝合部具有:
第1臂,其与所述第1长条构件的远端连接并具有形成有卡合构件收容部的线支承部,所述卡合构件收容部将设置于缝合线的端部的卡合构件可拆卸地收容;以及
第2臂,其具有针状构件,所述第2臂以能够相对于所述第1臂进行滑动的方式设置,所述第2臂连接在所述第2长条构件的远端,
所述操作部具有:
第1操作部,其连接在所述第1长条构件的近端;
第2操作部,其连接在所述第2长条构件的近端,并以能够相对于所述第1操作部进行滑动的方式设置;以及
滑动限制单元,其在以成为接近并停止状态方式配置了所述第1操作部和所述第2操作部的状态下,对该第1操作部和该第2操作部的滑动以能被解除的方式进行限制,以使该第1操作部和该第2操作部成为相互被固定的状态,所述接近并停止状态是所述针状构件的顶端部与收容在所述卡合构件收容部的所述卡合构件不卡合并接近的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合装置,其中,
所述滑动限制单元具有:
第1突起部,其设置在所述第1操作部;
第2突起部,其以与所述第1突起部对应的方式设置在所述第2操作部;以及
固定构件,
所述固定构件具有:
第1被嵌合部,其在所述接近并停止的状态下,在所述固定构件的一端部可装卸地嵌合所述第1突起部的一部分;
第2被嵌合部,其在所述接近并停止的状态下,在所述固定构件的另一端部可装卸地嵌合所述第2突起部的一部分;以及
连接部,其对所述第1被嵌合部和所述第2被嵌合部一体地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合装置,其中,
所述滑动限制单元具有:
第1贯通孔部,其设置在所述第1操作部;
第2贯通孔部,其以在所述接近并停止的状态下与所述第1贯通孔部对应的方式设置在所述第2操作部;以及
销构件,其在使所述第1贯通孔部与所述第2贯通孔部对应的状态下,可插拔地插入到该第1贯通孔部以及该第2贯通孔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合装置,其中,
所述滑动限制单元具有:
夹子构件,其以向所述第1操作部和所述第2操作部中的一方能够转动的方式设置;以及
被卡合部,其设置在所述第1操作部和所述第2操作部中的另一方,与所述夹子构件的顶端部可拆卸地卡合,
在所述接近并停止的状态下,通过使所述夹子构件向规定方向转动,从而该夹子构件的顶端部与所述被卡合部进行卡合,通过使该夹子构件向与该规定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从而解除该夹子构件的顶端部与该被卡合部的卡合。
CN201880037432.6A 2017-06-23 2018-06-19 缝合装置 Active CN11071975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23283 2017-06-23
JP2017-123283 2017-06-23
PCT/JP2018/023335 WO2018235827A1 (ja) 2017-06-23 2018-06-19 縫合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19756A CN110719756A (zh) 2020-01-21
CN110719756B true CN110719756B (zh) 2023-02-17

Family

ID=647370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37432.6A Active CN110719756B (zh) 2017-06-23 2018-06-19 缝合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3643251A4 (zh)
JP (1) JP7079450B2 (zh)
CN (1) CN110719756B (zh)
WO (1) WO2018235827A1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37398A (zh) * 2008-07-31 2010-02-03 奥林巴斯医疗株式会社 缝合器
WO2012058301A1 (en) * 2010-10-26 2012-05-03 Bennett William F Surgical suture system
CN102892359A (zh) * 2010-01-29 2013-01-23 麦德风险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缝合心脏开口的方法和装置
JP2018089118A (ja) * 2016-12-02 2018-06-14 日本ゼオン株式会社 内視鏡用処置具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17144A (en) * 1995-08-24 2000-09-12 Sutura, Inc. Sutur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sealing an opening in a blood vessel or other biological structure
US6605047B2 (en) * 2001-09-10 2003-08-12 Vivant Medical, Inc. Biopsy marker delivery system
EP3878381A3 (en) * 2003-09-30 2021-11-10 Boston Scientific Scimed, Inc. Through the scope tension member release clip
US20050288606A1 (en) * 2004-06-25 2005-12-29 Continental Plastic Corp Culture swab with protective cap and safety pin
JP2006025932A (ja) * 2004-07-13 2006-02-02 Jms Co Ltd 生体用縫合具及び生体用縫合方法
US8236013B2 (en) * 2007-10-19 2012-08-07 Boston Scientific Scimed, Inc. Apparatus for placing medical implants
US8652150B2 (en) * 2008-05-30 2014-02-18 Ethicon Endo-Surgery, Inc. Multifunction surgical device
US8114112B2 (en) * 2008-12-30 2012-02-14 Cook Medical Technologies Llc Stylet locking mechanism for medical delivery devices
US20100262181A1 (en) * 2009-04-08 2010-10-14 Seung Wook Choi Endo psi and cabinet therefor
RU2573056C2 (ru) 2011-01-25 2016-01-20 Нэшнл Юниверсити Корпорейшн Кагава Юниверсити Сшивающий аппарат
AU2013205730A1 (en) * 2013-04-30 2014-11-13 Cook Medical Technologies Llc A surgical clamp apparatus and a surgical clamp for use in keyhole surgery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37398A (zh) * 2008-07-31 2010-02-03 奥林巴斯医疗株式会社 缝合器
CN102892359A (zh) * 2010-01-29 2013-01-23 麦德风险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缝合心脏开口的方法和装置
WO2012058301A1 (en) * 2010-10-26 2012-05-03 Bennett William F Surgical suture system
JP2018089118A (ja) * 2016-12-02 2018-06-14 日本ゼオン株式会社 内視鏡用処置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079450B2 (ja) 2022-06-02
EP3643251A1 (en) 2020-04-29
CN110719756A (zh) 2020-01-21
EP3643251A4 (en) 2021-03-03
WO2018235827A1 (ja) 2018-12-27
JPWO2018235827A1 (ja) 2020-05-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294181B2 (ja) 縫合装置
EP1938761A1 (en) Suturing device
EP2401974A1 (en) Anvil delivery device accessory
JPWO2010053118A1 (ja) 縫合器及び縫合システム
CN108366793B (zh) 内窥镜用缝合线结扎器具
JP2012024607A (ja) 縫合器
JP2008237645A (ja) 内視鏡用処置具及び留置具
CN110719756B (zh) 缝合装置
JP6829832B2 (ja) 縫合装置
JP6755498B2 (ja) 縫合装置
CN110099611B (zh) 缝合装置
JP6909468B2 (ja) 縫合装置
JP7188435B2 (ja) 縫合装置
JP7264149B2 (ja) 縫合装置
JP7251543B2 (ja) 内視鏡用外付けチューブ部材
US20230200806A1 (en) Traction tool, traction system, and traction method and suturing method for suture thread
WO2021193822A1 (ja) 内視鏡用装着部材
JP7346877B2 (ja) 内視鏡用縫合糸結紮具
JP6950244B2 (ja) 縫合糸
JP6926593B2 (ja) 縫合装置
CN114929120A (zh) 内窥镜用缝合线结扎器具及结扎装置
JP2022156725A (ja) 縫合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