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92359A - 用于缝合心脏开口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缝合心脏开口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92359A
CN102892359A CN2011800151754A CN201180015175A CN102892359A CN 102892359 A CN102892359 A CN 102892359A CN 2011800151754 A CN2011800151754 A CN 2011800151754A CN 201180015175 A CN201180015175 A CN 201180015175A CN 102892359 A CN102892359 A CN 1028923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m
heart
pin
stitching thread
elongated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1517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安东尼·A·诺波斯
本杰明·G·波罗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D VENTURE INVESTMENTS LLC
Original Assignee
MED VENTURE INVESTMENTS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D VENTURE INVESTMENTS LLC filed Critical MED VENTURE INVESTMENTS LLC
Publication of CN1028923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9235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04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suturing wounds; Holders or packages for needles or suture materials
    • A61B17/0469Suturing instruments for use in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e.g. endoscopic surger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00234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 A61B2017/00238Type of minimally invasive operation
    • A61B2017/00243Type of minimally invasive operation cardiac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04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suturing wounds; Holders or packages for needles or suture materials
    • A61B17/0469Suturing instruments for use in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e.g. endoscopic surgery
    • A61B2017/047Suturing instruments for use in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e.g. endoscopic surgery having at least one proximally pointing needle located at the distal end of the instrument, e.g. for suturing trocar puncture wounds starting from inside the bod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04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suturing wounds; Holders or packages for needles or suture materials
    • A61B17/0469Suturing instruments for use in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e.g. endoscopic surgery
    • A61B2017/0472Multiple-needled, e.g. double-needled, instrument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缝合装置,被配置为能缝合延伸穿过心脏外壁的开口,诸如经心尖开口,该缝合装置可包括长型主体,长型主体具有近端、远端、渐缩或圆形末端、一个或多个臂以及一个或多个针。位于长型主体的近端处的手柄可被配置为能从心脏外部进行操控。长型主体在手柄与远端之间具有基本恒定的外径。臂可保持缝合线的部分远离长型主体的外径一定距离。臂可从所述主体伸出,从收回位置伸出至伸出位置。位于伸出位置的臂可指向远侧并相对于长型主体的纵轴形成锐角。多个针可运动穿过心脏组织,与由臂保持的缝合线部分接合,并穿过心脏组织返回,从而将缝合线部分穿过心脏组织抽回。

Description

用于缝合心脏开口的方法和装置
相关申请的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0年1月29日提交的第61/299,910号美国临时申请以及于2010年2月12日提交的第61/304,381号美国临时申请的优先权。将这两个优先权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大体涉及缝合装置和方法,并且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涉及心脏外壁中的开口的关闭,并且,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尤其涉及经心尖开口的关闭。
背景技术
可对心脏进行各种医疗操作。这些医疗操作包括对心脏的心房开口、中隔缺损、瓣膜和其它部分的治疗。这些操作可通过经皮或经腹腔镜等方式进行来进入心脏。在某些情况下,通过穿刺或形成穿过心脏壁组织的其它途径进入心脏的内部。图1示出通过心脏的心尖7进入心脏。例如,可通过心尖7直接进入左心室6。
在经心尖的输送过程中,病人可接受小的胸腔穿刺,操作者能够在该穿刺处进入心脏的心尖。在某些情况下,经心尖的通路可用于对搏动的心脏进行操作。
发明内容
在穿过心脏壁对心脏进行的操作完成之后,可理想地使用下面描述的实施方式将心脏中的进入孔(例如,心尖)关闭。这种关闭对于在搏动的心脏上进行的操作是特别具有挑战性的。所公开的方法优选能有效且高效地关闭经心尖开口。虽然文中所述的实施方式是参考经心尖关闭,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方式可用于关闭组织中的任何合适的开口,并且在关闭用于进入心脏的开口中特别有用。
因此,需要改进的方法来在对心脏进行的医疗操作期间关闭经心尖开口和其它开口。方法和装置在文中被描述为用于关闭穿刺口、切口和生物组织内的其它开口。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提供的装置和方法用于缝合生物组织,例如,心脏外壁。该装置特别适用于心脏的解剖结构,用于在心脏操作之后缝合心脏心尖中的切口。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该装置可消除向患者心脏长时间施加压力的需要,并消除或降低与操作有关的许多并发症以及费用。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该装置可包括有助于以快速且有效的方式放置缝合线的改进的手柄。手柄的某些实施方式非常易于操作,从而降低或消除了在使用中出现人为错误的可能性。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手柄部的促动机构有助于使装置保持在稳定位置的同时施加缝合线,特别是在对搏动的心脏进行操作期间。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被配置为能缝合穿过心脏外壁的开口的缝合装置,该装置包括长型主体,长型主体具有近端、远端、位于长型主体远端的远侧且被配置为能穿过开口递送进入心脏内部的渐缩或圆形末端、以及位于长型主体的近端且被配置为能从心脏外部进行操控的手柄。长型主体在手柄与远端之间可具有基本恒定的外径。缝合装置可包括位于末端近侧的多个臂,所述多个臂绕长型主体的外径对称设置。所述多个臂可被配置为能保持缝合线的部分远离长型主体的外径一定距离。所述多个臂能够从主体伸出,从收回位置伸出至伸出位置。位于伸出位置的所述多个臂可指向远侧,并可相对于长型主体的纵轴形成锐角。缝合装置可包括多个针,所述多个针可滑动地容纳在长型主体中。所述多个针能够沿着长型主体的纵轴运动,并从主体向外运动穿过心脏组织而与由多个臂保持的缝合线部分接合。所述多个针还能够穿过心脏组织远离多个臂收回,穿过心脏组织抽回缝合线部分。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关闭心脏壁中的经心尖开口的方法。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公开的方法可包括穿过所述经心尖开口递送缝合装置,缝合装置包括长型主体,长型主体具有近端和远端。可使至少一个臂从缝合装置伸出,从收回位置伸出至伸出位置。可使至少一个臂保持缝合线的部分。可使至少一个针前进穿过经心尖开口附近的心脏组织而与由臂保持的缝合线部分接合。可穿过经心尖开口附近的心脏组织收回至少一个针,从而穿过心脏组织抽回缝合线部分。可利用缝合线部分关闭经心尖开口。
附图说明
图1是包括人类心脏的示例性治疗区的示意性部分剖视图。
图2A是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缝合装置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2B是图2A的缝合装置的手柄的部分剖视图。
图2C是图2A和2B的缝合装置的手柄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2D是图2A-C的手柄的立体部分剖视图。
图3A-3C是图2A的缝合装置的远端的立体图。
图3D是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缝合装置的远端的立体图。
图3E是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缝合装置的远端的一部分的部分剖视图。
图4A是缝合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平面图。
图4B是图4A的缝合装置的远端的立体图。
图4C是图4A和4B的缝合装置的部分剖视图。
图5是缝合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远端的立体图。
图6A-6C是示出根据使用图6A-6C的缝合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穿过心脏壁放置缝合线的方法的部分剖视图。
图7是延伸穿过经心尖开口附近的组织的缝合线的剖视图。
图8-10是示出根据使用图4A-4C的缝合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穿过心脏壁放置缝合线的方法的剖视图。
图11是通过图6A-6C和图4A-4C的缝合装置放置在经心尖开口附近的缝合线的剖视图。
图12是缝合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13是图12的缝合装置的远端的立体图。
图14是将缝合线放置在经心尖开口附近的图12和13的缝合装置的部分剖视图。
图15是缝合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侧面立体图。
图16A-16B是图15的缝合装置的部分剖视图。
图17是将缝合线放置在经心尖开口附近的图15和16的缝合装置的部分剖视图。
图18是已经放置在闭合经心尖开口的缝合线上的纱布的部分剖视图。
图19是缝合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缝合线臂的立体图。
图20是缝合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侧面立体图。
图21A-21B是示出使用图20的缝合装置在经心尖开口附近放置缝合线的方法的部分剖视图。
图22是与缝合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结合使用的囊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部分剖视图。
图23是与缝合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结合使用的囊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部分剖视图。
图24是结放置装置的侧视图。
图25是结和结放置装置的剖视图。
图26是结和结放置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穿过心脏的心尖7的路径。如图1所示,导丝10穿过心尖7附近的穿刺或开口9前进至心脏的左心室6内。可通过小切口胸廓切开术、小的套管针穿刺或小的导管穿刺来进入心脏。当导丝10就位后,医生能够将鞘12插入左心室6。治疗装置能够前进穿过鞘12的腔。例如,治疗装置可被递送至二尖瓣8来修复或置换瓣膜。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装置能够在导丝10上前进并被放置在期望的位置处或期望的位置附近而不需插入引导鞘12。
在完成心脏的治疗之后,能够将合适的缝合装置(例如本文中公开的那些装置)递送穿过心尖来关闭心尖的开口。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引导鞘12和/或导丝10可用于在开口9内对装置进行定位。或者,缝合装置可被直接插入开口9。图2-3示出缝合装置100的一个实施方式,缝合装置100可用于使缝合线穿过心脏组织来关闭心尖的开口。
在图2A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缝合装置100大体包括长型主体32、远端20以及手柄部101。手柄101包括促动器104、106、108。手柄部101有利地允许医生操作缝合装置,使得能够以非常快速和简单的方式将缝合线施加于开口。有利的是,在使用期间,手柄部仅需要很小的操控。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能够用单手操作手柄。缝合装置可用于关闭患者组织(例如,心脏)内很深位置处的开口,而不需要在长时间内施加压力。因此,这种缝合装置可大幅减少医疗手术后的康复时间,从而允许患者更快地回家并大幅降低费用。缝合装置100的规格可以根据到达经心尖位置的方式和所进行的具体医疗手术而变化。在一种配置中,缝合装置的远端20和中空长型主体32具有约6-16Fr的恒定直径以及约15-80cm的长度,更优选地,具有少于约80cm、70cm、60cm、50cm、40cm或30cm的长度。在某些实施方式中,长型主体32具有恒定直径,并且远端20能够朝着远端渐缩至更小的直径。在某些实施方式中,长型主体32和远端20均可包括沿着纵向方向选择性地渐缩的部分。
如图2A所示,手柄部101包括主壳体102、臂触发器104、针触发器106以及臂释放按钮108。臂触发器和针触发器可提供促动器,该促动器用于使内部组件在主壳体内运动,进而使至少一个臂24(图3A-C)和针40(图3E)运动以向治疗位置施加缝合线。如下面更加详细地描述,手柄部能够被构造为使臂触发器104、针触发器106和臂释放按钮108能够被医生以某一顺序按下,来沿着远端20伸出和收回协作的缝合臂和针,从而将缝合线施加于经心尖开口。臂触发器104、针触发器106和臂释放按钮108可包括标记,以指示触发器被促动的顺序,例如,臂触发器104可被标记为“1”、针触发器106可被标记为“2”,并且臂释放按钮108可被标记为“3”。
如图2B所示,臂触发器和针触发器可以绕销110枢轴联接至主壳体102,使得触发器在被医生按下时会旋转。如下面更加详细地描述,枢轴旋转可有助于触发器与主壳体的内部组件发生类似仿形件(cam)的相互作用。当臂触发器104被按下时,其绕远端枢转并接合第一从动构件126的倾斜表面128。第一从动构件126能够被可滑动地容纳在主壳体102内并且可包括长型主体164(图2C),长型主体164具有近端166和远端168,并具有沿其顶侧纵向延伸穿过长型主体164的槽170。在近端166处,长型主体164可具有部分圆形的截面,当臂触发器104被按下时,槽的近端部172容纳臂触发器104(图2A-2B)。倾斜表面128(图2B)可设置在槽170的近端部172内,以接合被按下的臂触发器104。在针触发器106被按下时,长型主体164的槽170的中间部174可部分地容纳针触发器106。在针触发器106被按下时,长型主体164的槽170的远端部176可部分地容纳针触发器106(图2B),并且还可容纳第二从动构件132,如下面更加详细地描述。沿着与槽170相邻的长型主体164的外表面的两侧,纵向凹槽178可被设置为容纳臂锁定丝156,将在下面进一步描述。
驱动丝突片138可被固定于第一从动构件126的远端168,诸如利用穿过孔140的销。突片138可被固定于促动杆58,促动杆58延伸穿过推出夹具142的中间腔64。
图2D示出移除了第一从动构件126的手柄101。向下延伸的腿158可从针触发器106的下表面伸出。当第一从动构件126位于其初始设置时,第一从动构件上的突出部(未示出)可位于腿158下方,从而防止针触发器106被按下。当第一从动构件126向近侧运动时,突出部可向近侧运动以允许针触发器106向下运动。这防止在通过按下臂触发器104而使臂就位之前针触发器106被促动。
当针触发器106被按下时,针触发器106接合第二从动构件132的倾斜表面134,从而使第二从动构件132压缩针偏置弹簧136。第二从动构件132可设置在槽170的远端部176内(图2C)并且能够相对于第一从动构件126进行滑动。第一从动构件126的近端可以是臂弹簧130,并且臂弹簧130的近端可以是第三从动构件150,第三从动构件150具有可接合臂释放按钮108的倾斜表面152(图2D)。第三从动构件150在其两侧可具有纵向凹槽154以容纳下文所述的臂锁定丝156。长型构件111(图2B)可在臂弹簧130下方从第三从动构件150向远侧延伸。
如图2B所示,臂锁定丝156可从第二从动构件132的一侧向近侧延伸,穿过第一从动构件126的长型主体164(图2C)的一侧的纵向凹槽154,穿过第三从动构件150的一侧的纵向凹槽154,绕过第三从动构件的近端,并返回穿过位于壳体对侧的凹槽154和178并与第二从动构件132连接。当第二从动构件132向远侧运动时,臂锁定丝156可向远侧运动,并且被定位在臂释放按钮108下方。这能够在针40被促动时防止臂释放按钮108被按下,直至第二从动构件132返回其初始位置。
针偏置弹簧136可接合第二从动构件132,从而在没有任何外部输入的情况下,将第二从动构件132保持在近端位置。虽然为了说明目的而示出了针偏置弹簧136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但各种不同的偏置构造都可用于将第二从动构件132偏置至近端位置。
在针触发器106被按下时,针触发器106的仿形表面可推压第二从动构件132的倾斜表面134。来自针触发器的力可向第二从动构件施加纵向力,这导致第二从动构件相对于主壳体向远侧滑动。当第二从动构件在壳体内向远侧平移时,针40可被向远侧方向推动(图6C),从而使针40的远端部从远端20向外伸出,与缝合线臂24接合。针40从远端20的伸出将在下面详细描述。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二从动构件132可容纳在与第一从动构件126集成在一起的主体部内。主体部提供槽形轨道,使得能够在使用期间向近侧和向远侧引导第二从动构件132。因此,第一从动构件126和第二从动构件132能够可滑动地彼此联接。
还应注意,第二从动构件132可被制成具有纵向腔,该纵向腔用于可滑动地容纳促动杆58。因此,能够通过第一从动构件126的运动来纵向地滑动促动杆58,而不会干扰第二从动构件132。第二从动构件132可包括倾斜表面152。可见,第二从动构件132的下部在结构上可以较薄。较薄部分可被配置为能容纳在主体部的凹槽中,用于引导第二从动构件132的运动,如上所述。
如图2A所示,手柄部101的主壳体102可包括安全开口或窗112,从而当针在收回过程中陷入在组织中时能手动地收回针。这提供了安全结构,以确保缝合装置的针不会陷在延伸的位置。主壳体102还可包括安全开口或窗113,用于手动地收回臂。开口112与第二从动构件132的开口160协作,从而允许将销或工具(未示出)插入开口来施加力并手动地使第二从动构件132和针返回其初始状态。开口113与第一从动构件126的开口162协作以用于相同目的,即,使臂收回至其初始状态。
第一从动构件126和第二从动构件132的倾斜表面128(图2B)、134(图2D)的形状被设定为能分别响应于臂触发器104和针触发器106的促动而产生期望的运动。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从动构件132的倾斜表面134的至少一部分可以相对于纵轴倾斜约35°或更大角度。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倾斜表面134的至少一部分可相对于该轴线倾斜约40°或更大角度。在另一个变化方案中,倾斜表面134的至少一部分可相对于该轴线倾斜约41°。在另一个变化方案中,倾斜表面134的至少一部分可相对于该轴线倾斜约35-45°。在另一个变化方案中,倾斜表面134的至少一部分可相对于该轴线倾斜约39-43°。在另一个变化方案中,倾斜表面134的至少一部分可相对于该轴线倾斜约40-42°。在又一个变化方案中,倾斜表面134可以是弧形的。相同的优选范围还适用于第一从动构件126的倾斜表面128。还应理解,触发器运动与针运动的比可以与倾斜表面128、134的角度成比例。
还发现,在使手柄部的直径最小化的同时,上述角度提供了优越的性能。例如,较小的角度能使从动构件128、134由于摩擦力而较难以运动。另一方面,较大角度将需要较大的从动构件来产生相同的纵向平移量,从而需要较大(例如,较大直径)的手柄部。此外,还发现,具有基本恒定角度的倾斜表面128、134可提供触发器运动与针40运动之间基本直接比例的关系。因此,医生能够通过控制针触发器106的运动以良好的精度和可预测性使针40前进或收回。
参照图2A-2D,主壳体102可由半透明或透明材料构成(诸如塑料),使得组件在主壳体内的运动能够被医生看见。透明性有利地为参与缝合装置操作的医生提供视觉反馈。如果需要,可提供记号或其它标记,使得在使用中能够容易地获知针40的位置。或者,可提供窗来观察内部组件的运动,或一个或多个内部组件的一部分可穿过主壳体102延伸至外表面以便于观察。
如图2A-2D所示,在合适地放置缝合组件100之后,缝合组件100的手柄部101的操作能够通过按下标记为“1”的臂触发器104而首先开始。按下臂触发器104致使第一从动构件126在壳体102内向近侧运动,从而压缩臂弹簧130并使促动杆58运动以展开臂24。当第一从动构件126位于远端位置时,臂完全容纳在远端内。然而,当臂触发器104将第一从动构件126向近侧移动时,每个臂穿过远端侧面的孔向外展开,下面将详细描述。因此,第一从动构件126相对于主壳体的纵向运动控制臂的位置。臂弹簧130可提供偏置力,从而在没有任何外部输入的情况下将第一从动构件126保持在远端位置。虽然,出于说明的目的而示出了一种类型的臂弹簧130,但可使用任何已知的偏置构造来将第一从动构件126保持在远端位置。
臂触发器104可被按下,直至其能够被固定或锁定在下部位置,使得提供仿形表面的定形突起可允许臂触发器被保持在设置的位置。因此,医生不需要向臂触发器104施加恒定的力以将缝合线臂保持在展开状态。该突起的形状可被设置为当臂触发器104被完全按下时该突起被捕获和保持在第一从动构件126的下方。因此,突起和第一从动构件126的协作可产生止动机构,使得臂触发器104能够选择性地保持在按下位置。
接下来,按下标记为“2”的针触发器106导致第二从动构件132在第一从动构件126的槽内向远侧滑动,从而压缩针偏置弹簧136并导致针40从长型主体32向外张开(图6C)。更具体地,针触发器106可包括最初沿着第二从动构件132的倾斜表面134抵靠的结构(例如,销等),从而导致从动构件沿向远侧方向运动以使针延伸。参照图2D,当针触发器106到达最终(即,完全按下)位置时,结构(诸如销)延伸超过倾斜表面134的底缘,从而解除作用于从动构件上的力并允许从动构件沿向近侧方向迅速返回。这种情况在将针触发器保持在完全按下的状态时发生。因此,针首先完全延伸并随后当针触发器到达第一最终位置(即,可被完全按下)时自动地迅速返回。当针触发器被释放时,销经由槽180(图2D)向上移回。
在图2A-2D的实施方式中,针触发器能够在第二从动构件132迅速返回至其原始状态之后仍保持在被按下的状态,或针触发器能够自动返回至其初始状态。如果针触发器106不自动返回至其初始状态,则操作者可简单地将针触发器沿着第二从动构件的主体向上拉动,直至针触发器106的抵靠结构再次位于倾斜表面134之上。
参照图2B,为了使臂24收回,操作者可按下标记为“3”的臂释放按钮108。这使第三从动构件150向远侧运动,并使长型构件111与臂触发器104的角部接触并向远侧推进臂触发器,使得臂触发器104能够从第一从动构件126释放。
参照图3A-C,装置100在恒定直径的长型主体的远端20处可包括一个或多个臂24。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该装置可包括两个、四个、六个、八个臂或更多个臂,或者,包括奇数个臂。臂24可在收回位置(图3A所示)与展开位置之间运动。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图3B-3C中臂24的位置可以是部分展开的位置。臂24被配置为能保持缝合线52的端部。
装置100可包括能在收回位置(如图3A-C所示)与前进位置(图6C所示)之间运动的一个或多个针40(见图6C)。在前进位置时,针40向外运动远离长型主体并与展开的臂24交叉以夺取缝合线52。
参照图3A-3C,现在将更加详细地描述缝合装置的远端部。所示远端部提供了可使用上述改进的手柄部进行操作的一个实施方式。如图所示,远端部可包括缝合远端20,一对缝合线臂24、24’,一对缝合线扣钩56、56’,一对缝合线臂孔50、50’,一对弯曲或倾斜的针引导结构48、48’,一对针孔30、30’,远端54,孔46,缝合线52以及促动杆58。远端部还可包括一对针40、40’(见图6A至6C)。当缝合线臂24、24’被收回至缝合线臂孔50、50’内且针40、40’被收回至针孔30、30’内时,臂24、24’和针40、40’隐藏在远端20内,如图3A所示。当远端部穿过生物结构时,这样能防止臂24、24’和针40、40’破坏组织。
图3B和3C示出缝合装置100(图2A)的远端部,其中缝合线臂24、24’从其隐藏位置向外展开。可通过按下臂触发器104来实现这种展开,如上面参照图2A至2D所述。按下臂触发器104使第一从动构件126和促动杆58向近侧平移,这使缝合线臂24、24’与缝合线臂孔50、50’的一对近侧内缘78、78’接触。当臂触发器被进一步按下时,近侧内缘78、78’迫使缝合线臂24、24’进入展开状态。缝合线臂24、24’延伸远离长型主体32外径的距离为约1mm至15mm。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缝合线臂24、24’持续径向展开,直至臂24、24’相对于缝合装置100的纵轴近似或基本处于45°,如图3B和3C所示。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当缝合线臂24、24’相对于远端20的纵轴成锐角(例如约20至70度,更优选地,约30至60度,甚至更优选地40至50度)或相对于彼此成钝角时,缝合线臂24、24’可“完全”展开。
如图3B所示,缝合线臂24、24’中的每一个可包括能保持缝合线52的端部的缝合线扣钩56、56’。可在操作之前,在缝合线臂24、24’中的每一个预装载缝合线52的端部。随后,缝合线52的端部可经过缝合线扣钩56、56’到达远端孔46,由此缝合线52的端部进入远端20并且可向近侧穿过中空的长型主体32。在图3B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缝合线52的每一个端部具有捕获部,捕获部包括环,环能够被绑定至缝合线扣钩56、56’的端部。然而,还应理解,捕获部不是仅局限于被绑定的环,也可利用其他类型的捕获部,诸如,球体或套管。
图3C示出恒定直径长型主体32的一个优选构造,其可包括五个腔。腔60、60’中的两个可用于容纳针40、40’。一旦已经通过按下臂触发器104展开了缝合线臂24、24’(如参照图3B-3C所讨论并在下面详细描述),可按下针触发器106以使针40、40’(见图6A-6C)从远端20内的隐藏位置前进至向远侧延伸的位置(见图6C)。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针40、40’基本同时向远侧运动。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可分别促动针40、40’,使得针40、40’中的一个在另一个之前前进。
当两个针40、40’向远侧运动时,针引导结构48、48’将针40、40’以相对于远端20的纵轴成一定角度引导离开针孔30、30’,如图3C所示。针40、40’可以是柔性的并可以由具有形状记忆能力的材料(诸如SUPERFLEX NITINOLTM)制成。或者,针40、40’可由弹簧钢、外科不锈钢或其任何变体材料构成。虽然针40、40’中的每一个具有约0.019英寸的直径,但可根据所意向的具体医疗手术使用具有其他直径的针。
当如上所述,针40、40’向远侧前进时,针引导结构48、48’使针40、40’径向向外弯曲。如图6C最清楚地示出,当针40、40’与缝合线臂24、24’的一对环形凹部80、80’接触时,针40、40’可受到进一步向外、径向的弯曲。当针40、40’被收回至针腔60、60’内时,针40、40’由于它们的弹性而返回平直状态。虽然图3A至3C的实施方式可包括在展开期间弯曲的柔性针40、40’,但应理解,其它实施方式可有利地包括永久平直或弯曲的刚性针。
参照图3C,长型主体32包含可用于容纳促动杆58的中央腔64。另一个腔62可用于容纳一段缝合线52以防止缝合线52打结。或者,缝合线52可随着促动杆58一起穿过中央腔64。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标记在长型主体32的外部的两个薄带66(图3C中仅示出一个)沿着长型主体32的整个长度延伸。带66提供针40、40’相对于长型主体32的圆周位置的可视指示。带66有助于将针40、40’与心脏外壁表面的心尖对准,使得由针40、40’在心脏壁组织中形成的针切口88、88’(图6C)与心脏壁组织对准。这使医生能够将缝合线52放置在心脏壁组织内,使得缝合线52能横向于心脏内壁腔来关闭开口9。这能够实现有效引导来关闭开口9。针40、40’的正确插入会减少破坏心脏壁组织的风险。或者,长型主体32可仅具有一个带66,其指示两个针40、40’中的一个的圆周位置。因为针40、40’从远端20的两侧展开,所以医生可通过一个针的位置而知晓另一个针的位置。
如图3C所示,长型主体32的外表面可包括标记68,在缝合装置100的远端20已被插入心脏以暴露针孔30、30’之后,标记68指示鞘12应被部分撤回至近端位置。套管12的部分撤回在题为SUTURINGDEVICE AND METHOD(缝合装置和方法)的第6,562,052号美国专利中详细讨论,通过引用将该专利的全部内容并入本文。标记68可以被显示为可视标记,但是另外地或可选地,标记68可以是能与鞘12的对应结构相互作用以允许医生通过感觉定位鞘12的脊、凹槽或其它物理结构的形式。例如,鞘12和长型主体32可被配置为当鞘12沿着长型主体12到达预定位置时能彼此可释放地接合或互锁。应理解,特别形成的鞘12可包括这种互锁结构,并且可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还应理解,可在标记68的远侧、沿着长型主体32的长度有利地设置一个或多个其它标记(未示出),从而指示鞘12相对于长型主体32的其它位置,诸如缝合线臂24、24’能被暴露在鞘12外的位置。
图3D示出缝合线扣钩臂24、24’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远端20和中空长型主体32的立体图。在该实施方式中,如下所述,缝合线的端部可设置有专门的环41,环41可被配置为能接合针。
如图3D所示,臂24可包括铰链部636和用于保持缝合线端部环41并用于容纳针40的远端部的环形凹部632。臂24可包括适于缝合线52的长度的缝640。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端部环41可包括眼圈,该眼圈可形成为缝合线52的整体、集成部分。缝合线眼圈可包括缝合线材料的扁平、薄部分,该部分可具有稍小于针40末端的底部的中间开口。可以将环41的外周轮廓设定为能与扣钩臂24的凹部80的外周轮廓相匹配。环41的大小可被设定为能与凹部80内配合并可通过过盈配合保持在凹部80中。可通过对一段缝合线52的一端进行加热而形成缝合线52的端部环41,诸如通过热气流加热直至该端部变为球形且易弯。随后,可通过将球形端部压缩为盘形而使球形端部变形,同时缝合线材料52仍可以是易弯的。随后,可使用尖锐的海波管在盘形端部中心附近冲压出孔,使得盘形端部形成环41。如果需要,可相对于线股来弯曲环41,同时材料是易弯的,而能为弯曲的缝合线提供永久设置。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缝合线可包括单丝或塑料缝合线材料,诸如聚丙烯缝线或declene。在形成端部环41的一种方法中,没有对缝合线段的端部进行加热,而是简单地压缩缝合线端部并且之后形成孔。端部环41可被切割或压印成圆形。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没有在缝合线端部预形成孔,而是利用针40的促动来形成孔并将缝合线52的端部固定至针40。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单独形成的环41可以被嵌模(insert-molded)、粘合、卷曲或以其它方式附接至一段缝合线52的端部。环41可以是圆形、椭圆形、三角形、矩形、六边形、八边形等。
图3D中的缝合线扣钩臂24的一般使用和操作可包括将缝合线52的成环端部41放置在缝合线扣钩臂24的环形凹部80内。远端20可被插入生物组织内,并且缝合线扣钩臂24可被径向向外展开(图6A-6C)。尖锐的柔性针40穿过待缝合生物组织,并与缝合线扣钩臂56接合。
当针40穿过缝合线52的端部环41时,端部环41轻微弹性拉伸,即刻在圆周方向收缩。当针40继续向远侧前进时,端部环41松弛,落入钩42内,并且固定在针凹槽42周围,使得向近侧拉动针40能导致缝合线端部环41跟随针40的向近侧运动。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针可以被形成为不具有凹槽或肩部,并且可相对于眼圈中的开口设定针40的轴的大小,从而在它们之间提供过盈配合。
成角度的针引导结构48(图3A-3C)的远端优选与缝合线臂24对齐,使得当针40的远末端朝着臂24延伸时,针40会朝着缝合线环41偏斜。在插入之前,针40已经前进穿过恒定直径长型主体32的腔60,并被定位于针孔30的近侧。
在使用中,当推动针40的远端穿过长型主体32的针引导结构48时,针40将沿着针引导结构48的凹槽前进并沿着该凹槽的角度路径向外偏斜,穿过臂24上的环41并与保持在臂24内的缝合线部52接合。一旦针40与缝合线部52接合,随后可向近侧推动针40的远端,使其穿过长型主体32,这导致针的弯曲部与保持在针40上的缝合线部52被一起沿着针引导部48收回中央腔60。
在某些情况下,如图3E中的针40上所示的钩42在前进时可被定向为朝向比缝合线扣钩56的中心稍微靠近或稍微远离长型主体32的纵轴的位置。钩42可被定向为朝向比缝合线扣钩56的中心稍微靠近或稍微远离缝合装置100的纵轴的位置,在某些情况下,这无法正确地接合缝合线。因此,缝合线捕捉机构或钩42可能无法成功地收回缝合线端部。钩42可被定向在任何合适的方向上,例如从长型主体32的纵轴径向向外等等。此外,钩42结构的几何形状可以是足以抓取缝合线环41的任何形状,例如,在延伸方向的反向向后弯曲、尖锐的、钝的、围绕针40的全部圆周或小于全部延伸等等。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一个或多个缝合线臂24可具有偏转器86(图3E)。所示的偏转板86能相对于针钩42能够穿过缝合线扣钩56的方向部分地遮盖缝合线扣钩56背面的开口。当针40穿过缝合线扣钩56时,针40可与偏转板86接合,并且可从其朝向缝合装置100的纵轴的先前过程偏移。在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可使缝合线捕捉机构偏离装置的纵轴。当针40朝着长型主体32的纵轴偏移时,缝合线接合部(诸如钩42、凹部或凹槽)可朝着缝合线的部分运动,如图3E中示意性地示出。
针40的规格(包括缝合线接合部的尺寸和位置,针40末端的尺寸和形状)、缝合线扣钩56的尺寸以及偏转板遮盖缝合线扣钩56的背侧开口的距离可相对成比例,使得当针40返回至其先前定向时,偏转器86能够迫使针40的缝合线接合部或钩42与缝合线端部52的一部分接合。因此,在图3E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在钩42从缝合线扣钩56收回时,钩42可接合缝合线部52。
偏转板86可以大体上是矩形,或可具有其他构造,例如H形等。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偏转板86可由金属制成,而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偏转板86可由塑料或刚度或弹性足以使缝合线抓取机构偏移的其它材料制成。偏转板86可通过焊接、环氧树脂胶合、粘接或其它方法与缝合线扣钩臂连接。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偏转器86可与缝合线扣钩臂24整体形成。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偏转器86可以为钩42与缝合线扣钩56的中心相对于缝合装置100的纵轴的未对准进行补偿,从而确保缝合线钩42能稳定捕捉缝合线52端部。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恒定直径长型主体32的弯曲可以影响钩42的端部与远端20的相对位置。例如,如果长型主体32被弯曲,则沿着长型主体32中相对于长型管状构件的中轴线的弯曲的内侧延伸的钩42远端将相对于扩张器组件前进。在这种情况下,钩42穿过缝合线扣钩56前进的距离比期望的更远,这可导致缝合线端部处的环41的扩大,进而抑制了钩42收回缝合线52端部的能力。
另一方面,如果长型主体32被弯曲,则沿着长型主体32中相对于长型主体32的中轴线的弯曲的外侧延伸的钩42远端将相对于远端20被收回。在这种实施方式中,钩42无法穿过缝合线扣钩56前进足够远的距离,而能与由缝合线扣钩56保持的缝合线端部52接合。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通过使用这样的钩42可减小或消除长型管状构件的弯曲的影响:即使钩42沿着长型主体32中相对于长型主体32的中轴线的弯曲的外侧延伸,所述钩42足够长而能接合对应的缝合线扣钩56。可通过在接近远端20的位置处提供止动机构来限制缝合线抓取机构的前进,这样弯曲的影响可以很小或不存在。
图4A-4C和图5示出另一个缝合装置200,其可用于穿过心脏组织(诸如经心尖开口)放置缝合线。缝合装置200可包括远端220,可使用上文所述的手柄部操作远端220。如图所示,缝合装置200可包括远端220、手柄201以及臂224,远端220具有联接至长型主体232的渐缩或圆形远末端。在某些实施方式中,长型主体232可具有恒定直径。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装置200可包括两个、四个、六个、八个臂或更多个臂,或者,包括奇数个臂。远端还可包括图3A-3C的实施方式中示出的结构,诸如缝合线扣钩256、缝合线臂孔250、弯曲的或倾斜的针引导结构248、针孔230、远末端254、孔246、缝合线252以及促动杆258。远端220可包括销222,销222将臂224的近端部可移除地、枢轴联接至远端220的内部。销222可大体定向为垂直于远端220的纵轴。止动器226可提供限位止动机构以防止臂224绕销222旋转超过期望的旋转角度。远端220还可包括针240(图8)。当缝合线臂224被收回缝合线臂孔250内并且针240被收回至针孔230时,臂224和针240可隐藏在远端220内。在远端220穿过生物结构(诸如人类心脏中的经心尖开口)时,这能够防止臂224和针240破坏组织。
图4B和4C示出缝合装置200(图4A)的远端部220,其中缝合线臂224从隐藏位置向远侧、向外完全展开。如前面参照图2A-2D所述,可通过按下臂触发器204来实现这种展开。促动杆258可在距销222一定偏移距离处在臂近端部228处联接至臂224。该偏移距离提供足够的矩臂长度,以允许促动杆258启动臂224的向远侧、径向向外的运动。按下臂触发器104使第一从动构件126和促动杆258向近侧平移,这使缝合线臂224绕与销222的联接件径向向外枢转。在臂224被展开时,臂224可向远侧延伸并且可相对于该装置的纵轴倾斜。当臂触发器104被进一步按下时,促动杆258迫使缝合线臂224进入完全展开状态。使臂224与止动件226之间发生的接触终止的旋转可限定该完全展开状态。缝合线臂224延伸远离长型主体232的外径的距离为约1mm至15mm。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缝合线臂224继续径向展开,直至臂224相对于缝合装置100的纵轴基本成45°,如图4B至4C所示。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臂朝着装置200的远端相对于长型主体232的纵轴向外延伸的角度为约20-70°、40-60°、35-55°,或约40-50°,或约45°。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当臂224相对于远端220的纵轴成锐角或相对于彼此成钝角时,缝合线臂224可“完全”展开。
针240(图4C)能够在恒定直径长型主体232和远端220内的收回位置与能够与臂224接合的延伸位置之间运动,例如图8所示。如图4C所示,装置200的某些实施方式可具有针240,针240可包括形状为弯回180度的远端,其中针240的末端可指向近侧。针240可沿远侧至近侧方向从长型主体向近侧、径向向外延伸,接合由臂224保持的缝合线部252。
图5示出装置200的第二版本,其中臂在展开时向近侧延伸并且可相对于装置的纵轴倾斜,并且针从长型主体沿近侧至远侧方向向外运动,接合由臂保持的缝合线部。
这些缝合装置100、200以及其它缝合用装置、结构和方法有关的细节在第7,090,686号美国专利、于2008年10月30日公布的第2008/0269786号美国专利申请公布、于2006年3月30日公布的第2006/0069397号美国专利申请公布以及于2009年11月12日公布的第WO 2009/137766号国际专利申请公布中示出和描述。将第7,090,686号美国专利、第2008/0269786号美国专利申请公布以及第WO2009/137766号国际专利申请公布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并作为本说明书的一部分。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可使用可从Nobles MedicalTechnology,Inc(Fountain Valley,CA)获得的SuperStitch或NobleStitch装置放置缝合线。
图6-7示出使用图2-3的缝合装置100关闭经心尖开口的方法的一种实施方式。如上所述,可在借助于或不借助于可穿过长型主体32和远端20的腔(图1)的导丝10的情况下将装置100引入开口。如图6A所示,可将装置100穿过开口定位于足够的距离处,以允许臂24展开(图6B)且不破坏周围组织。如图6C所示,在臂24展开的情况下,可使装置100收回,以使臂24接合开口9周围的心脏内壁组织。如图6C所示,可使针40前进穿过心脏外壁组织,并穿过开口9附近的心脏组织,从臂24抓取缝合线52的端部。进行这一步骤的同时可保持向近侧收回力,以使臂保持抵靠内壁组织。如图7所示,随后,在针40被收回长型主体32内时,缝合线52可被穿过心脏组织撤回。随后,可使臂24收回,并且可撤回整个缝合装置100。在已经放置缝合线52之后,可将缝合线52的端部系在一起以关闭开口9。
虽然装置100可用于缝合心脏的经心尖开口,但装置9可用于缝合其它组织,例如,未闭动脉导管、未闭卵圆孔(PFO)、心脏缺损、穿刺伤等等。
在手术之前,缝合线臂24、24’可被预装载缝合线环41的端部,例如,聚丙烯缝合线52。特别地,缝合线52的各端可具有由环41或球体或套管组成的捕捉部。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形成(例如通过加热成型)环41的材料可与该段缝合线的缝合线材料相同。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环41可以是附接(例如,模制、胶合等)至该段缝合线的各端的独立件。环41可被装载在臂24、24’各自的扣钩56中。缝合线的剩余部分延伸穿过恒定直径长型主体32。如果使用鞘12的情况下,当鞘12延伸穿过患者的心脏外壁后,医生将远端20插入鞘12并插入心脏。将鞘12沿着长型主体32部分撤回,从而从心脏移除鞘12并且使针孔30、30’暴露,如图3A-3C所示。长型主体32的外表面上的标记68可指示医生应将鞘12撤回多长的距离来暴露针孔30、30’。
远端20的远末端54可具有平滑的并且渐缩或圆形表面末端,从而在将远端20插入经心尖开口时,能防止伤害对侧或相邻的心脏内壁。此外,因为远端20不阻塞心脏血流,故心脏内的血流不会中断。医生可利用穿过孔46和腔62’(图3C)的回血来确定远端20何时进入心脏。
在插入心脏的过程中,臂触发器104和针触发器106分别处于未按下位置。因此,第一从动构件126可位于远端位置,使得缝合线臂处于收回状态。此外,第二从动构件132可位于近端位置,使得针处于收回状态。
如图6A所示,当远端20被插入心脏时,促动杆58将缝合线臂24、24’保持在隐藏于远端20内的状态。促动杆58施加向下的向近侧的力,同时远端20的臂孔50、50’邻近的一对偏转表面67(图6A)分别对缝合线臂24、24’中的每个施加向内的力。这两个力的组合使缝合线臂24、24’保持在远端20的缝合线臂孔50、50’内。缝合线扣钩56、56’中的每一个可包括环形凹部80,环形凹部80保持缝合线52的环41,如图11A-11C所示。缝合线52的环41由缝合线扣钩56、56’牢固地保持,但可被设置为能被位于针40、40’的末端处的一对钩42简单移除。
一旦装置100的远端20正确定位于心脏内,医生就能够按下臂触发器104以使缝合线臂24、24’展开,如图6B部分地示出。臂触发器的向下运动作用于主壳体102中的第一从动构件126上,从而使第一从动构件126向近侧平移,从而向近侧拉动促动杆58。臂触发器104的角部提供仿形表面,仿形表面与第一从动构件126上的倾斜表面128接合。在这一动作期间,施加在臂触发器104上的力足以克服臂弹簧130的偏置力。第一从动构件126的运动使促动杆58向近侧平移,这解除了由促动杆58施加的向下力,因此还解除了由偏转表面67施加至缝合线臂24、24’的向内力。这允许缝合线臂24、24’呈现图6B所示的部分展开状态。当医生继续按下臂触发器104时,促动器58继续向近侧平移,从而使缝合线臂24、24’与近端内侧边缘78、78’(图6)接触。近端内侧边缘78、78’分别对缝合线臂24、24’中的每个施加向下力,从而迫使缝合线臂24、24’进入完全展开状态,如图6C所示。
当臂触发器104被完全按下时,沿着臂触发器104的角部的突起在第一从动件主体126的下方前进。在这一位置,臂弹簧130的力可将臂触发器104保持在完全按下位置,臂弹簧130推动第一从动构件126抵靠臂触发器。因此,臂触发器与第一从动构件126之间的协作有利地提供了可释放的止动机构,用于将臂触发器104保持在按下位置。当臂触发器104保持在完全按下状态时,缝合线臂24、24’被锁定在完全展开状态。
在锁定状态下,缝合线臂24、24’已经到达完全延伸位置并且能够彼此纵向对准,如图6C所示。在缝合线臂24、24’处于这一完全延伸位置的情况下,医生可向近侧轻轻滑动缝合装置100,使缝合线臂24、24’与心脏壁的内表面接触。
随后,医生按下手柄部101上的针触发器106,从而使针40、40’向远侧前进并从缝合线扣钩56、56’捕捉缝合线52的端部。图2A示出处于未按下位置的针触发器106。在向下按下针触发器106的过程中,沿着针触发器106的角部的仿形表面可沿着第二从动构件132的倾斜表面134接合和滑动,从而使第二从动构件132在主壳体102内沿向远侧方向纵向滑动。通过这一动作,施加在针触发器106上的力足以克服针偏置弹簧136的偏置力。当进一步按下针触发器106时,第二从动构件132继续向远侧滑动,从而使针向远侧前进穿过主壳体并穿过长型主体32。当第一针40和第二针40’向远侧前进时,针的远端向外延伸以接合臂。
针40、40’所行进的路径在图6C中示出。针40、40’沿针腔60、60’(图3C)滑动并分别穿过针孔30、30’离开缝合装置100。当针40、40’与针引导结构48、48’(图3C)接触时,针40、40’开始径向向外弯曲。当针40、40’离开时,针引导结构48、48’可将针40、40’引导为以径向向外的锐角远离促动杆58。针偏移的角度可以为约13.2度。约10度-约15度以及约5度-约20度的偏移角度也可以考虑。
在前进期间,针40、40’以一定角度刺穿心脏外壁,从而在开口9的相对两侧产生针切口88、88’。如上所述,当针40、40’与缝合线臂24、24’接触时,针40、40’也稍微弯曲(径向向外)。缝合线扣钩56、56’的环形凹部80、80’和钩42可对缝合线52的各环41施加力,使得当针40、40’从缝合线扣钩56、56’中穿过时环41保持与缝合线扣钩56、56’的绑定。
医生按下针触发器106,直至针40、40’的钩42与缝合线扣钩56、56’接合并捕捉缝合线52的成环端部。如图6C所示,缝合线臂24、24’保持缝合线52的成环端部并远离远端20,使得针40、40’刺穿心脏外壁并在远端20的周界外部捕捉缝合线52的环41。当针40、40’最佳地接合缝合线扣钩56、56’时,机械限制防止针触发器106的额外运动。这种阻力告诉医生针40、40’已经到达缝合线扣钩56、56’内的最佳预定位置。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针触发器106可包括第一销144和第二销146以及位于二者之间的间隙(图2D)。针触发器被配置为能与从动构件132(图2D)协作。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针触发器106的销144、146最初沿着从动构件132的倾斜表面134抵靠,从而使从动构件沿向远侧方向运动以使针延伸。然而,当针触发器106到达最终(即,完全按下)位置时,销144、146延伸超过倾斜表面的底缘,从而解除作用于从动构件上的力并允许从动构件沿向近侧方向迅速返回。这在将针触发器106保持在完全按下状态时发生。因此,针首先被完全延伸,并且随后当针触发器到达第一最终位置时(即,完全按下),针自动迅速返回。针由于从动构件132的弹簧偏置而迅速返回。当针触发器被释放时,销经由槽(未示出)向上返回至初始位置。弹簧机构(未示出)可使臂和针触发器104、106偏置回初始位置,从而有助于触发器的自动收回,并且针偏置弹簧136可同时迫使从动构件132向近侧运动。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针触发器106与从动构件132之间的关系可被配置为能使针以第一速率从第一最终位置收回并随后以更快的速率从第二最终位置收回。可以通过在从动构件上设置切除(cut away)部(未示出)来实现这点。针以先慢后快的速率收回有利地提供缝合线的“预张紧”,使得针最初缓慢地拖拽缝合线端部并随后较快地拖拽缝合线端部。最初缓慢的拖拽允许缝合线端部在穿过组织撤回之前更好地对准。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针触发器不自动收回。在医生使针40、40’前进至缝合线扣钩56、56’内的预定位置之后,医生释放作用于针触发器106上的压力,从而允许手柄部101内的针偏置弹簧136(见图2A-2D)使针40、40’向近侧收回。这一运动致使针40、40’在缝合线52的环41附接至钩42的情况下撤回至针腔60、60’内。钩42捕捉由缝合线扣钩56、56’保持的缝合线52的成环端部,并且当针40、40’向近侧收回时,将环41上拉起穿过针切口88、88’。当针40、40’向近侧拉动缝合线52的环41时,缝合线52的张力迫使缝合线52的其它部分穿过远端20的远末端54处的孔46,进入心脏并穿过针切口88、88’。在这一实施方式中,医生可通过控制针触发器的运动速率来调节针运动的速率。由上面可见,针的位置基本上可与针触发器的位置直接成比例。因此,通过感测针触发器的位置,能够在任何给定时间向医生提供针位置的可靠指示。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医生有利地通过按下和释放针触发器104来控制针40、40’的位置。可通过以可控的方式按下针触发器来实现针的前进,而且可通过允许针弹簧收回针来实现针的收回,同时医生可利用针触发器调节收回速率。一旦针40、40’被收回针腔60、60’内,医生可按下臂释放按钮108以释放臂触发器104。臂释放按钮迫使臂触发器104的角部向远侧运动,使得突起能够从第一从动构件126上释放,从而允许臂触发器104向上弹回。
一旦臂触发器104被释放,臂偏置弹簧130就可向远侧推动第一从动构件126,从而使促动杆58向远侧运动。这解除了近端内侧边缘78、78’(图6A)施加至缝合线臂24、24’的力,从而允许缝合线臂24、24’呈现松弛状态,如图6B所示。当第一从动构件126进一步向远侧运动时,缝合线臂24、24’向远侧运动,直至接触偏转表面67、67’(图6A)。连同偏转表面67、67’,促动杆58的向下力使缝合线臂24、24’收回至隐藏在远端20内的状态,如图6A所示。在隐藏状态下,缝合线臂24、24’可基本平行于长型主体32,并且缝合线臂24、24’的外表面可基本与远端20的外表面齐平。这减少了缝合线臂24、24’在撤回期间绊住或卡在心脏外壁或其它身体组织上的可能性。在缝合线臂24、24’和针40、40’返回至隐藏状态后,即可将装置100从心脏移出。
随后,医生将装置100撤出心脏外壁经心尖开口以及患者身体。在装置100完全撤回(如果使用鞘12,则鞘12可能还位于身体内)之后,医生轻轻地拉动缝合线52的端部并且可进行打结以关闭经心尖开口9,见图7。在缝合线52穿过针切口88、88’的实施方式中,当缝合线52的端部被拉动时,缝合线52的张力将经心尖开口9关闭。医生随后将缝合线52的端部打至少一个结,并将结向下滑动或推动穿过鞘12至经心尖开口9处。医生可使用任何合适的缝合线打结和/或系紧装置来打结和推动结。医生可通过应用下文所述和图24-26所示的打结装置将缝合线52打结。或者,医生可用手打至少一个结并随后通过使用结系紧装置将该结系紧。此外,医生可选择将小的圆形或扁平不锈钢夹(未示出)固定至缝合线52的端部,并使夹向下滑动穿过鞘12至经心尖开口9,从而关闭开口9。医生随后切断缝合线52的未使用的端部(超出的长度)并移除切掉部分。医生随后从患者身体取出鞘12。
缝合线端部从心脏伸出后,可紧固缝合线来关闭开口。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可根据任何已知方法或通过施加一个结来进行打结,诸如于2007年1月11日公布的第2007/0010829A1号美国专利公布中所述,将该专利公布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并作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缝合装置可设置有腔,用于可滑动地容纳导丝。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导丝腔可与回血腔组合。在将缝合装置插入患者并使该装置朝着治疗位置前进的过程中,导丝腔可辅助医生。
图8-10示出使用图4A-4C的缝合装置200关闭经心尖开口的方法的一个实施方式。该关闭方法于上面针对图6-7所述的方法类似。对于图8-10来说,主要的不同点可包括与远端纵轴成锐角的向远侧引导的延伸的臂、向近侧延伸的针、以及延伸的臂被放置为与心脏外壁的外表面相邻而不是位于心脏内。可在使用或不使用导丝10(图1)的情况下引导第一缝合装置200穿过开口9。可展开臂224并且可使装置200前进穿过开口9,直至(如图8所示)臂224沿着心脏外壁的外表面与开口9附近的组织接合。或者,可在臂224收回的情况下使装置200前进穿过开口9,并且在前进之后,可向近侧拉回该装置,并且使臂展开。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臂224具有完全展开的形态,该形态可大致平行于其将要接合的心脏外表面。在臂224向远侧前进抵靠或邻接心脏外表面后,针240可在针切口288处前进穿过组织,可抓取缝合线52,并且可穿过组织与缝合线端部52一起收回。可从开口9移除缝合装置200,同时留下延伸穿过组织的缝合线52。
参照图9,可在使用或不使用导丝10(图1)的情况下引导第二缝合装置200(或相同缝合装置200)进入开口9。可这样定向第二缝合装置200:能够将针240放置为与穿过开口9的第一缝合线大体相对。例如,第二缝合装置200的针240和臂224可被定向为从第一缝合装置200的针240和臂224的定向旋转约180度。可按照与前面关于第一缝合装置200所述相似的过程使第二缝合线穿过组织放置。
两条缝合线52可结合在一起,例如通过打结或以其它方式向缝合线的延伸穿过开口9的部分施加一个结60,如图10所示。此后,可以如上所述将延伸穿过开口9附近的组织的缝合线部分拉紧和紧固在一起以关闭开口9。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可共同使用图2和3的缝合装置100和图4A-4C的缝合装置200来关闭开口。可如上面关于图6和7所述,用装置100放置缝合线。可如上面关于图8-10所述,使用两个装置200放置两个额外的缝合线。这些缝合线能够以任何顺序放置。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放置后来的缝合线时,早先放置的缝合线可保持在一旁。图11示出已经由缝合装置100放置了缝合线52且由相应的缝合装置200放置了缝合线52’、52”的经心尖开口9。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图2和3的缝合装置100放置第一缝合线,图4A-4C的缝合装置200放置第二和第三缝合线。然而,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可以使用其他放置顺序:例如,在缝合装置100之前,可使用一个或多个缝合装置200来放置缝合线。能够以任何方式(包括上面所讨论的方式)将缝合线紧固在一起以关闭开口9。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可使用具有向前延伸(或向远侧延伸)的针240和向后延伸(或向近侧延伸)的针240的单个缝合装置来关闭开口。例如,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缝合装置可具有两个向前延伸的针240和两个向后延伸的针240,并且臂被配置为当臂224处于展开位置时能保持缝合线52,以便由针240取回。在某些这类实施方式中,所有针240都能够被同时促动,而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某些针能够先于其它针被促动。例如,向前延伸的针240可先于向后延伸的针240被促动。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缝合装置可包括多于四个针240,例如,5、6、7或8个针240。
图12示出根据另一个实施方式的缝合装置300。该装置大体可包括用于插入内部生物结构(例如,进入人类心脏)的长型主体332以及手柄部302。在某些实施方式中,长型主体332可具有恒定直径。手柄部302的工作方式与图2A-2D中所示的实施方式类似,即,利用几何学的触发器手柄类型。手柄部302可包括主体306、用于促动针440的触发促动器308、用于缝合机构臂424的控制杆促动器314以及用于握持和操控装置300的手柄310。长型主体332可以是柔性的,以允许其在前进穿过内部生物结构时(诸如在进入心脏时)能够弯曲。可修改长型主体332的长度以适应各种缝合应用,并且在某些实施方式中,长型主体332的长度为约15-80cm,更优选地,小于约80cm、70cm、60cm、50cm、40cm或30cm。触发器308可形成有手指孔312,以确保与医生的手的紧密接合。控制杆314可用于控制远端的缝合组件的展开,并且能够被容纳在手柄主体306上的水平槽316和垂直槽318内。触发器308和控制杆314可操作地连接至缝合装置300的远端部400,并且可用于远程操控远端部400的组件。
图13更加详细地示出装置300的远端部400。远端部400可与图4A-4C所示的远端部220相类似,即,具有彼此成近似或基本90度的四个对称臂424。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装置400可包括两个、四个、六个、八个臂或更多个臂,或者,包括奇数个臂。远端部400有利地用于以类似于图4A-4C所述的方法同时放置多条缝合线。
远端400可包括长型主体432和远端420,远端420可包括多个臂424、424’、424”、424”’,多个臂孔450、450’、450”、450”’,多个针孔430、430’、430”、430”’,多个针440、440’、440”、440”’,多个弯曲的针引导结构448、448’、448”、448”’以及促动杆458。在某些实施方式中,长型主体432可具有恒定直径。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远端部400可包括四个臂。当臂424-424”’被收回臂孔450-450”’内时,臂可隐藏在远端420内,使得在远端400插入生物结构和从生物结构收回时,臂不会破坏组织。
图13示出臂424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细节。其它臂424’-424”’大体上可与臂424相同,并绕远端420对称定向。臂424可包括倾斜端482、环形凹部480、扣钩456、环形凹部480以及偏转板486。臂424-424”’可由促动杆458单独促动,或经由两个或四个组合臂或任何其它奇数或偶数臂组合的铰链组合或等同结构促动。促动杆458的远端(距图2A的手柄101最远的端部)可经由销(未示出)附接至臂424-424”’的铰链部,该销与例如图4C所示的销相似。促动杆458的促动控制臂424-424”’的运动。
在操作之前,臂424-424”’可预先装载一条或多条缝合线452(诸如聚丙烯缝合线)的端部。臂424-424”’可预先装载仅一条缝合线或多至四条缝合线。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可预先装载多于四条缝合线。特别地,各缝合线的端部具有由环442或球体或套管构成的捕捉部。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形成环442(例如通过加热成型)的缝合线材料可与该段缝合线相同。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环442可以是附接(例如,模制、胶合等)在该段缝合线各端部上的独立件。环442可装载在臂424-424”’的各扣钩456(图4)中。缝484容纳缝合线中与环442相邻的一部分。余下长度的缝合线452可装载至远端420内,并进入图13所示的腔448-448”’之一。
当向上移动控制杆促动器314时,促动杆458可向近侧平移。当促动杆458向近侧平移时,臂424-424”’的倾斜端482、482’、482”、482”’枢转,从而径向展开。缝合线臂424-424”’延伸远离长型主体32的外径的距离为约1mm至15mm。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臂424-424”’继续径向展开,直至臂424-424”’与远端420的纵轴基本成45度。在其它实施方式中,臂424-424”’可展开,直至它们基本彼此平行并垂直于远端420的轴线,如图13所示。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当臂424-424”’相对于远端420的纵轴成锐角或相对于彼此成钝角时,臂424-424”’可被认为完全展开。当臂424-424”’彼此平行或成一定角度完全展开时,医生可握紧触发促动器308,使针440、440’、440”、440”’向近侧运动。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针440、440’、440”、440”’可基本同时向近侧运动。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针440、440’、440”、440”’可被单独促动,使得一个针440或一对针440、440’能先于其它针440”、440”’或者其任意组合运动。
针440-440”’以一定角度或沿着弯曲路径向近侧运动,直至针440-440”’的钩442与位于扣钩456、456’、456”、456”’内的缝合线452端部的缝合线环441接合。这种接合使缝合线环441经由钩442分别附接至针440、440’、440”、440”’的端部。随后,医生使触发促动器返回其原始位置,从而使针连同附接至针的端部的缝合线452端部向近侧收回至远端420和恒定直径长型主体332内。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针触发器106自动收回。随后,医生使控制杆促动器314运动,使得促动杆458向近侧平移。当促动杆458向近侧平移时,臂424-424”’返回它们的收回位置。医生随后将远端部400从患者身体取出。由于张力被施加至缝合线452端部,故远端420中的一段缝合线452可被拉出远端部400。
图12的缝合装置300可用于通过多种进入心脏(特别是经心尖开口)以及其它生物结构的方式放置缝合线452。通常,医生将远端部400插入心脏心尖开口,从而穿过周围的心脏组织部分放置缝合线452。可从患者撤回远端部400,以将两条缝合线452端部抽出患者体外。医生将缝合线452端部打结并将该结下滑至缝合位置,并切断缝合线452中没用的部分。
图14示出使用图12和13的缝合装置300来关闭经心尖开口的方法的一个实施方式。使用缝合装置300以及远端420的方法可与关于图6-11所述的方法相似,但不同之处在于,在单个装置插入过程中可通过单个缝合装置300大体上同时放置多条缝合线452。然而,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可一次放置一条缝合线452。例如,可在使用或不使用导丝10的情况下引导装置400穿过开口9。臂424-424”’可具有联接至扣钩456-456”’的一条或多条缝合线52。展开臂424-424”’并且使装置400前进穿过开口9,直至臂424-424”’沿着心脏的外表面(与图8中所示方法类似)与开口9附近的心脏组织接合。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臂可具有与其所接合的心脏外表面近似平行的展开结构。使针440-440”’前进穿过心脏组织,捕捉缝合线52、52’,并随后与缝合线端部52、52’的环41一同穿过心脏组织收回。随后从开口9取出缝合线装置400,同时留下延伸穿过心脏组织的缝合线52、52’。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可在使用或不使用导丝10辅助的情况下引导第二缝合装置400(或相同缝合装置400)进入开口9。将第二缝合装置400这样定向:使得针440-440”’被放置为与围绕开口9的第一缝合位置大体相对,或相对于所述第一缝合位置在圆周方向偏移。例如,第二缝合装置400的针440-440”’和臂424-424”’可被定向为从第一缝合装置400的针440-440”’和臂424-424”的定向旋转约45度。可按照与关于第一缝合装置400所述类似的程序将第二组缝合线52穿过心脏组织放置。随后从开口9撤回第二缝合装置400,留下延伸穿过相对的心脏组织部分的两组多条缝合线52。
图15示出可与图12的缝合装置结合使用的远端部500的实施方式,其示出了可同时施加多条缝合线的缝合装置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缝合装置的远端部500可包括四个臂524、524’、524”、524”’和四个针540、540’、540”、540”’,这些臂和针可绕缝合装置的远端部500在圆周方向等距间隔近似或基本约90度。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装置500可包括两个、四个、六个、八个臂或更多个臂,或者,包括奇数个臂。针540-540”’可位于臂524-524”’的近侧,使得针向远侧延伸朝着向远侧延伸的臂524-524”’,而不是如图13-14所示实施方式中的向近侧延伸的针。远端部500可同时向心脏外壁生物结构施加两条垂直的缝合线542。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缝合装置可形成有任意偶数个臂和针,诸如,例如,六个或八个。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缝合装置可形成有奇数个臂和针,例如,三个或五个。远端部500将在下面更加详细地描述。
参照图16A,远端部500可包括渐缩的或平滑圆形的远末端554、多个臂孔550、550’、550”、550”’以及多个针孔530、530’、530”、530”’。远末端554可适于插入心脏中的经心尖开口或具有相似形状的结构,并提供进入狭窄通道或开口的方式,通常平滑的渐缩或圆形几何结构是有利的。远末端554可用于将缝合装置放置于周围组织中的最佳接触位置。臂524-524”’延伸穿过臂孔550-550”’,用于刺穿例如生物结构(诸如心脏外壁)的周围组织。针540-540”’延伸穿过针孔530-530”’,进入心脏组织并分别从臂524-524”’捕捉缝合线52的环41端部,并将针540-540”’穿过心脏组织并朝向装置500撤回。开口528可设置在远末端554附近或远末端554上,以提供缝合线52材料伸出装置500的位置。
图16A-16B示出图15所示的缝合装置远端部500的臂524-524”’和针540-540”’的运动。图16A示出在缝合装置的远端部500中的孔550-550”’内处于延伸位置的臂524-524”’。在隐藏位置时,臂可以完全容纳在缝合装置内并且可被配置为基本平行的布置。臂的近端可通过铰链508联接在一起。在图16A中,所示的臂处于延伸状态,使得各臂的远端接触扩张器机构512,从而使臂524-524”’分开。当臂延伸时,它们可被向外引导穿过臂孔550-550”’。在图16B中,所示的臂524-524”’处于完全展开位置,使得各臂向远侧向外延伸且径向远离装置的近端。在图16B中,所示缝合装置的针540-540”’和臂524-524”’处于延伸位置,使得针的远端接合臂524-524”’的扣钩556-556”’。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四个臂524-524”’可被配置为能以与图12-14所示的实施方式类似的方式向远侧且径向向外枢转,远离远端部500的纵轴。臂524-524”’可由促动杆558分别促动,或经由两个或四个组合臂或任何其它奇数或偶数的臂组合的铰链组合或等同结构促动。促动杆558的远端可经由销(未示出)附接至臂524-524”’的铰链部,例如,该销例如与图4C所示的销相似。促动杆558的促动控制臂524-524”’的运动。当臂524-524”’相对于远端部500的纵轴成锐角或相对于彼此成钝角时,臂524-524”’可完全展开至指向远侧的方向。缝合线臂524-524”’延伸远离长型主体32的外径的距离为约1mm至15mm。当臂524-524”’完全展开时,针540-540”’可从隐藏的收回位置向远侧延伸至延伸位置,以接合缝合线和臂524-524”’。
在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针540-540”’可位于远端520上的臂524的远侧,这与图12-14所示的实施方式相似。在这种实施方式中,针540将向近侧延伸以接合臂524中的缝合线,因此,与图15-16的实施方式相比,颠倒了穿过心脏组织收回缝合线的方向。
图17示出使用图15-16的缝合装置500来关闭经心尖开口的方法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步骤可与前面关于图12-14所述的方法类似,不同之处在于针540-540”’的展开方向。装置500可包括臂524-524”’,当远端520位于心脏外壁的内部腔室内之后,臂524-524”’向远侧延伸。向远侧的延伸将臂524-524”’放置于邻近或抵靠心脏腔室内壁表面。随后可使针540向远侧延伸穿过心脏外壁组织,从外表面延伸至内部腔室,以接触臂524-524”’的扣钩556-556”’,并紧固缝合线的环541。针540-540”’的收回随后将缝合线552穿过心脏壁组织中所产生的针切口558取出。臂524-524”’收回至远端520内随后允许从心脏腔室和身体取出缝合装置500。缝合线环541保持被固定于针钩542,从而从身体取出缝合线552端部,以便于随后的打结固定和经心尖开口9的关闭。
图18示出使用任何上述装置放置在开口邻近的缝合线52。图18还示出纱布1000,纱布1000放置在组织外表面,例如,与被缝合的经心尖开口相邻的心脏外表面,用来吸收开口附近的体液,例如,血液。如图所示,纱布可被放置在离开开口的缝合部上方,并且可以通过在关闭经心尖开口9中紧固缝合线52的结1002而展开。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结1002可放置在心脏的外表面邻近,并且纱布1000被放置在结上方,以便于能容易地移除在开口9附近临时放置的纱布1000。在开口9处放置多条缝合线52可提供纱布在开口9附近的增强固定。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结1002可既施加至心脏外表面壁,又施加至纱布1000的外表面上。
图19示出可与任何上述装置一起使用的臂624的可选实施方式。臂624可包括尖锐端部682、环形凹部680、扣钩656、缝684、铰链690、销槽692以及铰链容纳部694。铰链容纳部694容纳另一个臂624’的铰链部。促动杆658(未示出)的远端可经由销(未示出)附接至臂624-624”’(图20)的铰链部。促动杆658的促动控制臂624-624”’的运动。当臂624-624”’向外枢转时,臂的尖锐端部682有利地刺穿组织,例如穿过心脏壁的外表面或内表面,这能将扣钩656和环形凹部680以及缝合线环641放置在心脏组织内。
图20示出缝合装置600,缝合装置600与图15-16中所示的装置相似,但其具有图19所示的尖锐臂624。尖锐臂624提供了多个臂624-624”’在心脏的厚外壁内展开而不是在心脏外壁内展开的能力。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装置600可包括两个、四个、六个、八个臂或更多个臂,或者,包括奇数个臂。展开尖锐臂624有利地将缝合线52放置在心脏外壁内,从心脏外壁向外延伸至身体外,这允许缝合线652和针640避免在展开状态下暴露于或进入心脏外壁的内部腔室。
图21A-21B示出在身体结构(诸如心脏外壁)上使用图20的缝合装置600的方法。医生首先使缝合装置的长型主体632的远端部600朝着期望的身体结构(诸如心脏外壁)前进穿过患者身体。在某些实施方式中,长型主体632可具有恒定直径。可通过各种方法进入身体结构,包括:经皮地、经腹腔镜或穿过普通开口手术中的切口。在缝合装置的插入期间,长型主体632可相对于主体铰接和转动,从而引导远端部穿过身体结构。
当在经心尖开口上使用时,一旦医生将缝合装置的远端部600放置在经心尖开口9内,则可按下臂触发器104(见图2A)或触发促动器308(见图12)以使臂624前进离开臂孔650、650’,如图21A所示。当臂624向外前进并完全展开时,每个臂624的远端部刺穿心脏外壁的组织。当臂624刺穿心脏组织时,缝合线652的端部可插入组织,如图21A所示。
在臂完全展开之后,医生相对于手柄310向近侧拉动或握压触发器促动器308,以使针640、640’前进穿过针孔并朝向每个臂的扣钩656穿出,如图21A所示。当各针前进时,针可在臂刺穿组织的位置的附近位置刺穿身体结构的组织。针继续前进穿过组织,直至它们与缝合线的端部处的环641、641’接合。可通过手柄302或手柄101相对于主体自动收回针,从而从各臂的针容纳部移除缝合线并向着缝合装置600抽回缝合线652端部,如图21B所示。应注意,各缝合线端部可通过臂沿着第一路径插入组织,并且随后通过针沿着第二路径从组织收回。
在使缝合线穿过生物结构的组织之后,可通过按下释放触发器来收回臂。臂可被收回,使得可在不破坏周围的组织的情况下从心脏的生物结构取出缝合装置。在医生从生物结构取出缝合装置的同时,缝合线环641仍由针保持。如果需要,可重复这一步骤,将多条缝合线穿过心脏外壁或插入心脏外壁内。当缝合线就位之后,可一起抽回各缝合线的端部来产生张力,并拉动心脏的壁彼此接触,如图21B所示。缝合线652端部可与紧固件(诸如下面关于图24-26所述的结)紧固在一起,以关闭生物结构。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缝合装置有利地包含能相对于长型主体632以锐角刺穿心脏壁的臂624。当臂624位于完全延伸位置时,它们相对于彼此成的角度可小于180°,约90°。缝合装置600的“向前开火(forward-firing)”臂624的实施方式可特别有利于刺穿心脏外壁式的组织结构。臂624的角度使针640能够深深刺入组织,从而允许缝合线652占有更多组织并形成更强的连接。该角度还使臂624能够刺到难以到达的位置。
图22-23示出闭塞装置700、800,闭塞装置700、800可与上面描述的缝合装置一起使用,用来临时地闭塞开口9并使从心脏穿过开口9流出的血液量最小。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闭塞装置700、800可适于闭塞整个心脏腔室,包括开口9。
为了说明的目的,图22-23中所示的闭塞装置700、800与图3A-3C的缝合装置一起使用。或者,闭塞装置700、800可适于与其它缝合装置一起使用,这些缝合装置包括,例如,前面参照图1-21所述的任何缝合装置。
在图22中,闭塞装置可包括囊700,囊700可适于临时闭塞待缝合的开口9。囊700可包含聚乙烯、聚氨酯、其它聚合物或具有相似性质的任何其他材料。囊700可附接至中空管702,中空管702可附接至远端20和长型主体32内的腔(未示出)。或者,中空管702可延伸穿过远端20和长型主体32内的腔,并且可在该腔内滑动。中空管702可以是柔性的或基本刚性的。中空管702可用于使囊700膨胀。可利用盐溶液或对内部闭塞装置来说是安全的任何流体使囊700膨胀。
在操作中,可在(1)针40从臂24、24’捕捉缝合线42的端部和(2)臂24、24’收回至远端20内之后开始膨胀囊700,如图22所示。囊700临时闭塞开口9,同时远端20可从组织14向近侧撤回,并且医生可将缝合线端部打结。医生将结朝着开口9向远侧滑动。在医生将结系紧之前,医生使囊700收缩并将囊700从心脏经心尖开口9撤回。最后,医生将结系紧以关闭开口9。
图23示出囊800的一个实施方式,囊800具有与囊700类似的特征。囊800可联接至缝合装置100的远端20的外表面。囊本身通常限定了围绕长型主体的外壁中开口的内部容积,所述开口与长型主体的管中的腔连通。与图22所示的实施方式类似,中空管还可从远端20延伸,但是其是从纵向壁的一部分而不是从远末端54(图3A-3C)处的孔46延伸,以便于囊800连通。与囊700类似,可利用盐溶液或对内部闭塞装置来说是安全的任何流体使囊800膨胀。随后,在将结系紧以关闭开口9之前,医生使囊800收缩并将囊800从心脏经心尖开口9撤回。
图24示出结放置装置900的一个实施方式,结放置装置900可用于向缝合线52施加结。结放置装置900可包括手柄902和从手柄向远侧延伸的轴904。手柄902可包括从近端向远侧延伸的长型管状主体,并且可包括促动器906和远端部910。手柄902还可包括仿形件(cam)908和设置在仿形件908与端部910之间的弹簧912,所示弹簧912处于平衡位置。促动器906可以是与仿形件908接触的拇指或手指按钮。端部910可通过粘合、压配合、注射成型或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其它合适的手段固定附接至外管914。中间管916可被同心地且可滑动地设置在外管914内。推杆918可以被同心地且可滑动地设置在中间管916内,并固定地附接至仿形件908。应理解且考虑到,结放置装置900并非一定包括中间管916;然而,中间管916的存在提供一定的好处。
按下促动器906导致仿形件908向远侧运动,压缩弹簧912,从而使推杆108运动。在行进某一期望距离之后,仿形件908与中间管916的近端接合,导致中间管也向远侧运动。当释放促动器906时,弹簧912伸展,使仿形件908和推杆918向近侧运动。在所示实施方式中,中间管916可在推杆918上自由滑动。
在一个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仿形件908可包括位于表面中的与促动器906接触的止动器。止动器可告知用户推杆918、中间管916或二者前进的具体程度。例如,止动器可告知推杆已经前进足够远的距离,而使塞子插入结的主体,如下所述。止动器还可指示行进,直至,但不包括,仿形件908与中间管916接合的那一刻。止动器的形状可被设置为能防止促动器906返回其原始位置。仿形件可包括多个止动器,以指示多个行进增量。为了使促动器返回其初始位置,促动器和仿形件可包括这样的机构:使得在促动器被完全按下时,促动器可自动返回其初始位置。或者,促动器可具有锁定结构,所述锁定结构位于促动器之一或者处于完全按下的结构,并且手柄可包括这样的机构:通过这个机构,第二促动器可用于释放仿形件和促动器而返回它们的初始位置。
在一个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中间管916可包括键槽,并且外管914或端部910或二者可包括键。或者,中间管916可包括键,并且外管914、端部910或二者可包括键槽。提供这种键和键槽可用于使中间管916保持与外管对准。还考虑到了其它实施方式来保持中间管的旋转对准,诸如相对于推杆旋转地固定中间管。提供这种键和键槽还可用于限制中间管916的滑动范围。
如图25所示,可在外管914远端内设置结,结包括结主体924和塞子926。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结主体可包括无创末端932。末端932可以是圆的,并且末端932的外径与外管914的外径大致相同。末端还可包括平坦过渡部934。末端932可与结主体924整体成型,或可单独附接至结主体924。如图所示,末端932可具有孔936,孔936轴向延伸穿过末端,从而开放于结主体内的腔。当如上所述将结输送至患者体内时,无创末端防止对患者造成损害。
或者,结主体924与外管914之间的配合可以不将结主体924保持在外管914中。结主体924可位于外管914的远端处,并且可在外管914远端的远侧稍微突起。塞子926可位于结主体924的近侧,并且可滑动地设置在中间管916内,塞子926的远端位于结主体近侧并且位于推杆918的远侧。塞子926的外部规格被配置为能插入结主体924的内部腔室。中间管916的尺寸和位置可被设置为使其远端能够紧靠结主体924。
如图25所示,外管914在其远端处可包括侧孔920。中间管916可包括从其远端向近侧延伸并形成C形截面的槽(未示出)。在槽的近端处,可提供尖锐的切割表面来切割缝合线52,如下所述。槽还可与中间管的远端间隔,使得该管的远端的截面依然形成完整的圆。外管914、中间管916和推杆918可由任何合适的材料制成,这些材料包括但不限于金属、塑料以及金属和塑料的组合。
如图25所示,在预装载状态中,结放置装置900可包括穿线器928,穿线器928包括拉环931和穿过外管914的侧孔920的环形线930。线930延伸穿过位于中间管916中的槽122,并穿过结主体924,穿过结主体924的远端处的开口936离开。穿线器928可用于将缝合线装载至结放置装置内,如下所述。当结主体被设置为与外管914的内壁相同或比起更小尺寸的外部规格时,穿线器928还能防止结主体924脱离放置装置900。
参照图25,结主体924可为大体上管状的,并包括近端、远端以及纵轴。结主体924还限定内部腔室,并且在其远端处可包括开口936。结主体可具有大体恒定的内径和外径。或者,内径、外径或二者可沿着结主体的纵轴大体上渐缩。或者,内径、外径或二者可沿着纵轴的一部分大体上渐缩,并且在纵轴的一部分上可具有大体恒定的内径或外径或两者。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相对于结主体924的内部腔室,结主体远端处的开口936可具有减小的直径。结主体还可包括位于近端处的开口。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相对于结主体924的内部腔室,近端处的开口可具有减小的直径。结主体还可包括突起938,突起938从结主体924的内表面朝着纵轴延伸。突起938可被形成为如图所示的环、或形成为螺旋、尖状物、隆起或其它合适的结构或这些结构的组合。
参照图25,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结主体924可位于外管914内的塞子926的远侧。塞子的尺寸可被设置为能被插入结主体924的内部腔室,并且可具有渐缩结构。或者,塞子926在其大部分长度可具有恒定截面,并具有渐缩、倒棱形或圆形远端,以便于插入结主体924内。塞子926的外部规格可稍微大于结主体924的腔室的内部规格,使得当塞子被插入腔室时,可在二者之间提供相对紧密的配合。结主体内的突起938还有助于相对紧固。塞子926还可包括缺口(未示出),以容纳突起938,从而将塞子926更加稳固地固定在结主体924中。还考虑到了其他实施方式,其中突起可形成于塞子926上,并且结主体924的内部腔室中可形成有或不形成有缺口。还考虑到,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塞子926和结主体924可分别包括突起和缺口。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将塞子926插入结主体924可导致结主体924稍微扩张。结和结主体均可由任何合适的弹性材料制成,并且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可由与缝合线相同的材料(更优选为聚丙烯)制成。
图25-26示出利用上述结放置装置900放置结的一个实施方式。一对缝合线端部52可穿过穿线器928的环930。穿线器可被预装载至如上所述的结放置装置900内。可向近侧拉动穿线器928的拉环931,以将缝合线52放置在装置中。可通过手或其它方式使缝合线52保持张紧,同时可使装置900前进,直至结主体924或轴904与至少一个组织部分接触。可按下促动器906,使推杆918前进,从而使塞子926向远侧进入结主体924,并将缝合线52陷在塞子926与结主体924之间。可进一步按下促动器,直至仿形件908与中间管916的近端接触,从而使中间管916接触结主体924,并使结从轴904中弹出。中间管916的前进还可使切割表面在缝合线52伸出开口外的地方切断缝合线52。随后可取出结放置装置,并将结留在抵靠组织部分的位置。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可在不切断缝合线52的情况下,从轴904中弹出结。例如,可在切割表面到达缝合线52之前弹出结。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可不提供中间管,并且可手动切断缝合线。
在包括中间管的实施方式中,可如下配置装置900:使得外管914、中间管916以及推杆918的远端相对于彼此大体齐平,并且可相对地保持位置。例如,可通过按下促动器直至促动器停留在仿形件908的止动器中来保持所述位置。止动器可通知用户塞子926已经被插入结主体924内,并且缝合线52还未被切断。在该情况下,放置装置可用于利用轴的远端表面使结进一步前进以抵靠组织部。可进一步按下促动器,以使推杆918和中间管916前进而切断缝合线52。
促动器906和仿形件908还可设置有防止促动器908返回其原始位置的锁定机构。于2006年3月30日公布的第2006/0069397号美国专利申请公布中提供了更多细节,将该公布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这种实施方式可有利于使推杆与外管的远端保持齐平,以提供可用于使结进一步前进并将结置于抵靠组织部的表面。
应理解,也考虑到了不使用中间管但依然能够切断缝合线的其它实施方式。例如,推杆可设置有具有不同直径的部分。远端较小的直径的尺寸可被设置为能接合塞子926,以将该塞子推入结主体924。可在推杆上设置近端较大的直径,推杆可在较大直径部分与较小直径部分之间的过渡处包括尖锐表面。一旦推杆的较小部分将塞子926推入结主体924,则推杆的较大部分可与结主体924接合,将结推出放置装置,同时推杆上的尖锐表面可切断缝合线。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当如上所述的结主体924和塞子926紧固在一起时,延伸穿过结主体的内部腔室的缝合线部将牢牢紧固在其中,并形成结。应理解,许多其他实施方式也可用于形成结,包括结主体和塞子的各种其它形状和构造,以及仅一个组件可用于提供相对于缝合线的紧固的实施方式。还应理解,在那些实施方式中,结可包括结主体和塞子,塞子可位于结主体近侧的轴内,或结主体可位于塞子近侧的轴内。
在上述方法中的任何一个中,在进行穿过开口的其它操作之前或之后,可穿过开口附近的组织放置缝合线。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在进行一个或多个其它操作之前和之后,可放置缝合线。
可以预见到,文中所述的缝合装置和方法可用于关闭和减小多种组织开口、腔、中空器官或身体内自然形成或外科手术形成的通道。这些包括但不限于,动脉开口或其它血管开口、中隔缺损、未闭卵圆孔以及心脏瓣膜。这些装置和方法还可以同时在开口上施加多条缝合线或其它材料件。
虽然已经参照某些优选实施方式和实施例中公开了本发明,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本发明延伸至具体公开的实施方式之外,并延伸至其它可替换实施方式和/或本发明的用途及其显而易见的修改和等同。例如,上面公开的实施方式可用于将缝合线放置在多种生物组织位置,并且可包括延伸臂、针和促动机构的多种组合。此外,虽然已经详细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多种变化方案,但基于该公开,落入本发明的范围内的其它修改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应理解,实施方式的具体特征和方面的各种组合或子组合可被实现并依然落入本发明的范围。因此,应理解,所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各种特征和方面可彼此合并或取代,以形成所公开发明的各种模式。因此,应理解,文中公开的本发明的范围不应由上面描述的具体公开的实施方式限制,而应由仅通过公平阅读所附权利要求来确定。

Claims (22)

1.一种缝合装置,被配置为能缝合穿过心脏外壁的开口,所述缝合装置包括:
长型主体,所述长型主体具有近端和远端、位于所述长型主体的近端的手柄,所述手柄被配置为能从所述心脏外部进行操控,其中所述长型主体在所述手柄与所述远端之间具有基本恒定的外径;
渐缩或圆形末端,其位于所述长型主体远端的远侧并被配置为能被递送穿过所述开口并进入所述心脏的内部;
位于所述末端近侧的多个臂,所述多个臂绕所述长型主体的外径对称设置,所述多个臂被配置为能保持缝合线的部分远离所述长型主体的外径一定距离,所述多个臂能够从所述主体伸出,从收回位置伸出至伸出位置,其中在所述伸出位置的所述多个臂指向远侧并相对于所述长型主体的纵轴形成锐角;
可滑动地容纳在所述长型主体中的多个针,所述多个针能够沿着所述长型主体的纵轴运动并从所述主体向外运动,穿过心脏组织而与由所述多个臂保持的缝合线部分接合,所述多个针还能够从所述多个臂收回,返回穿过所述心脏组织,从而将所述缝合线部分穿过所述心脏组织抽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合装置,其中所述臂具有被配置为能刺穿心脏组织的尖锐末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合装置,其中所述针能够以近侧至远侧的方向运动,从而接合由所述臂保持的缝合线部分。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合装置,其中所述针能够以远侧至近侧的方向运动,从而接合由所述臂保持的缝合线部分。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合装置,其中所述多个臂中的每一个相对于所述长型主体的纵轴形成约40度至60度的角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合装置,其中所述多个臂伸出远离所述长型主体的外径约1mm至15mm的距离。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合装置,包括两个臂和两个针。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合装置,包括四个臂和四个针。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合装置,其中所述手柄包括促动器和触发器,所述促动器被配置为能使所述臂伸出,所述触发器被配置为能使所述针运动和收回。
10.一种在心脏内进行操作的方法,包括:
形成穿过所述心脏的外壁的开口,以提供进入所述心脏的内部的通路;
将治疗仪器递送穿过所述开口;
利用所述治疗仪器对所述心脏进行操作;以及
使用缝合装置关闭所述开口,所述缝合装置包括:
长型主体,所述长型主体具有近端和远端、位于所述长型主体的近端的手柄,所述手柄被配置为能从所述心脏外部进行操控,其中所述长型主体在所述手柄与所述远端之间具有基本恒定的外径;
位于所述末端近侧的多个臂,所述多个臂绕所述长型主体的外径对称设置,所述多个臂被配置为能保持缝合线的部分远离所述长型主体的外径一定距离,所述多个臂能够从所述主体伸出,从收回位置伸出至伸出位置,其中在所述伸出位置的所述多个臂指向远侧并相对于所述长型主体的纵轴形成锐角;
可滑动地容纳在所述长型主体中的多个针,所述多个针能够沿着所述长型主体的纵轴运动并从所述主体向外运动,穿过心脏组织而与由所述多个臂保持的缝合线部分接合,所述多个针还能够从所述多个臂收回,返回穿过所述心脏组织,从而将所述缝合线部分穿过所述心脏组织抽回。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开口形成于所述心脏的心尖。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治疗仪器包括瓣膜修复装置,并且进行所述操作包括修复瓣膜。
13.关闭心脏壁的经心尖开口的方法,包括:
将缝合装置递送穿过所述经心尖开口,所述缝合装置包括长型主体,所述长型主体具有近端和远端;
使至少一个臂从所述缝合装置伸出,从收回位置伸出至伸出位置,所述至少一个臂保持缝合线的部分;
使至少一个针前进穿过所述经心尖开口附近的心脏组织,与由所述臂保持的缝合线部分接合;
将所述至少一个针穿过所述经心尖开口附近的心脏组织收回,从而将所述缝合线部分穿过所述心脏组织抽回;以及
利用所述缝合线部分关闭所述经心尖开口。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使多个臂从所述缝合装置伸出,从收回位置伸出至伸出位置,所述多个臂保持缝合线的部分,其中所述多个臂保持缝合线的部分;
使多个针前进穿过所述经心尖开口附近的心脏组织,与由所述多个臂保持的缝合线部分接合;
将所述多个针穿过所述经心尖开口附近的心脏组织收回,从而将所述缝合线部分穿过所述心脏组织抽回;以及
利用所述缝合线部分关闭所述经心尖开口。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臂是在所述心脏的外壁旁伸出,并且所述至少一个针是沿远侧至近侧方向从所述心脏的内部前进。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臂在伸出时指向远侧并相对于所述长型主体的纵轴形成锐角。
17.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臂是在所述心脏的内壁旁伸出,并且所述至少一个针沿近侧至远侧方向从所述心脏的外部前进。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臂在伸出时指向远侧并相对于所述长型主体的纵轴形成锐角。
19.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臂伸出至所述经心尖开口附近的心脏组织内。
20.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针在穿过心脏组织前进时向外延伸远离所述长型主体。
21.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在穿过所述经心尖开口的导丝上递送所述缝合装置。
22.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将所述缝合线部分穿过所述心脏组织抽回之后,放置囊抵靠所述经心尖开口。
CN2011800151754A 2010-01-29 2011-01-28 用于缝合心脏开口的方法和装置 Pending CN10289235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9991010P 2010-01-29 2010-01-29
US61/299,910 2010-01-29
US30438110P 2010-02-12 2010-02-12
US61/304,381 2010-02-12
PCT/US2011/023033 WO2011094619A1 (en) 2010-01-29 2011-01-28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suturing of cardiac openings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92359A true CN102892359A (zh) 2013-01-23

Family

ID=443198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151754A Pending CN102892359A (zh) 2010-01-29 2011-01-28 用于缝合心脏开口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10190793A1 (zh)
EP (1) EP2528511A4 (zh)
CN (1) CN102892359A (zh)
WO (1) WO2011094619A1 (zh)

Cited B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131938B2 (en) 2007-03-29 2015-09-15 Nobles Medical Technologies, Inc. Suturing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closing a patent foramen ovale
US9326764B2 (en) 2008-05-09 2016-05-03 Nobles Medical Technologies Inc. Suturing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suturing an anatomic valve
US9398907B2 (en) 1999-07-02 2016-07-26 Quickpass, Inc. Suturing device
US9649106B2 (en) 2011-04-15 2017-05-16 Heartstitch, Inc. Suturing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suturing an anatomic valve
US9706988B2 (en) 2012-05-11 2017-07-18 Heartstitch, Inc. Suturing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suturing an anatomic structure
CN107334502A (zh) * 2017-07-04 2017-11-10 杭州锐健马斯汀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缝合线及其制备方法
CN108289659A (zh) * 2015-11-25 2018-07-17 爪医疗有限公司 组织接合装置、系统和方法
CN108392236A (zh) * 2017-02-06 2018-08-14 柯惠Lp公司 手术伤口封闭设备
CN108451699A (zh) * 2017-02-22 2018-08-28 柯惠Lp公司 用于形成人造口的设备和相关联方法
CN108652690A (zh) * 2018-07-13 2018-10-16 上海捍宇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心尖闭合装置
CN109199481A (zh) * 2017-07-03 2019-01-15 江苏风和医疗器材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缝合穿刺孔的缝合组件
CN109199546A (zh) * 2017-07-03 2019-01-15 江苏风和医疗器材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缝合功能的穿刺芯组件及其穿刺器
WO2019184649A1 (zh) * 2018-03-28 2019-10-03 杭州德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心脏瓣膜修复系统及其缝合线锁结装置
US10512458B2 (en) 2013-12-06 2019-12-24 Med-Venture Investments, Llc Suturing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CN110719756A (zh) * 2017-06-23 2020-01-21 日本瑞翁株式会社 缝合装置
US10828022B2 (en) 2013-07-02 2020-11-10 Med-Venture Investments, Llc Suturing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suturing an anatomic structure
WO2021135907A1 (zh) * 2019-12-31 2021-07-08 杭州德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可导向的瓣膜缝线器及瓣膜缝线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842048B2 (en) 2006-08-18 2010-11-30 Abbott Laboratories Articulating suture device and method
US8758400B2 (en) 2000-01-05 2014-06-24 Integrated Vascular Systems, Inc. Closure system and methods of use
ES2287155T3 (es) 2000-09-08 2007-12-16 Abbott Vascular Inc Grapadora quirurgica.
US8690910B2 (en) 2000-12-07 2014-04-08 Integrated Vascular Systems, Inc. Closure device and methods for making and using them
US6749621B2 (en) 2002-02-21 2004-06-15 Integrated Vascular Systems, Inc. Sheath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delivering a closure device
WO2003101310A1 (en) 2002-06-04 2003-12-11 Christy Cummins Blood vessel closure clip and delivery device
US7160309B2 (en) 2002-12-31 2007-01-09 Laveille Kao Voss Systems for anchoring a medical device in a body lumen
US8398656B2 (en) 2003-01-30 2013-03-19 Integrated Vascular Systems, Inc. Clip applier and methods of use
US8202293B2 (en) 2003-01-30 2012-06-19 Integrated Vascular Systems, Inc. Clip applier and methods of use
US7462188B2 (en) 2003-09-26 2008-12-09 Abbott Laboratories Device and method for suturing intracardiac defects
US7449024B2 (en) 2003-12-23 2008-11-11 Abbott Laboratories Suturing device with split arm and method of suturing tissue
WO2007001936A2 (en) 2005-06-20 2007-01-04 Sutur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pplying a knot to a suture
US8313497B2 (en) 2005-07-01 2012-11-20 Abbott Laboratories Clip applier and methods of use
US8556930B2 (en) 2006-06-28 2013-10-15 Abbott Laboratories Vessel closure device
US9282965B2 (en) 2008-05-16 2016-03-15 Abbott Laboratories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engaging tissue
US9486191B2 (en) 2009-01-09 2016-11-08 Abbott Vascular, Inc. Closure devices
US20130310853A1 (en) * 2009-01-09 2013-11-21 Abbott Cardiovascular System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cutaneous treatment of a blood vessel
US20100185234A1 (en) 2009-01-16 2010-07-22 Abbott Vascular Inc. Closure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US20110054492A1 (en) 2009-08-26 2011-03-03 Abbott Laboratories Medical device for repairing a fistula
US8496671B1 (en) * 2010-06-16 2013-07-30 Cardica, Inc. Mitral valve treatment
US9370353B2 (en) * 2010-09-01 2016-06-21 Abbott Cardiovascular Systems, Inc. Suturing devices and methods
WO2013123059A1 (en) 2012-02-13 2013-08-22 Mitraspan,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pairing a mitral valve
US10076414B2 (en) 2012-02-13 2018-09-18 Mitraspan,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pairing a mitral valve
US8858573B2 (en) * 2012-04-10 2014-10-14 Abbott Cardiovascular System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uturing body lumens
US9241707B2 (en) 2012-05-31 2016-01-26 Abbott Cardiovascular Systems, Inc. Systems,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closing holes in body lumens
US9364209B2 (en) 2012-12-21 2016-06-14 Abbott Cardiovascular Systems, Inc. Articulating suturing device
EP3013262B1 (en) * 2013-06-26 2020-04-22 Strait Access Technologies Holdings (PTY) LTD Orientation device for use in mitral valve repair
US10178993B2 (en) 2014-07-11 2019-01-15 Cardio Medical Solutions, Inc. Device and method for assisting end-to-side anastomosis
US10779944B2 (en) 2015-01-05 2020-09-22 Strait Access Technologies Holdings (Pty) Ltd Heart valve leaflet capture device
US11337688B2 (en) 2015-06-01 2022-05-24 Lsi Solutions, Inc. Suturing device for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and needles and methods thereof
US10327756B2 (en) 2015-06-01 2019-06-25 Lsi Solutions, Inc. Re-arming apparatus for a minimally invasive surgical suturing device
US11918204B2 (en) 2015-06-01 2024-03-05 Lsi Solutions, Inc. Suturing device for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and needles and methods thereof
US9554792B1 (en) 2015-12-15 2017-01-31 Heartstitch, Inc. Variable spread suturing device
US10183159B2 (en) 2015-12-15 2019-01-22 Heartstitch, Inc. Constriction valve
US9662104B1 (en) * 2015-12-15 2017-05-30 Heartstitch, Inc. Throw and catch suturing device with a curved needle
US10687801B2 (en) 2016-04-11 2020-06-23 Nobles Medical Technologies Ii, Inc. Suture spools for tissue suturing device
US10603024B2 (en) 2016-06-17 2020-03-31 Medos International Sarl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oving tissue within a body
US10603031B2 (en) 2017-02-03 2020-03-31 Lsi Solutions, Inc. Suturing device for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US10426449B2 (en) 2017-02-16 2019-10-01 Abbott Cardiovascular Systems, Inc. Articulating suturing device with improved actuation and alignment mechanisms
WO2018236766A1 (en) 2017-06-19 2018-12-27 Heartstitch, Inc. SUTURE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UITURING BODY TISSUE
EP3641660A1 (en) * 2017-06-19 2020-04-29 Heartstitch, Inc. Suturing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suturing an opening in the apex of the heart
EP3668415B1 (en) * 2017-08-18 2023-10-25 Nobles Medical Technologies II, Inc. Apparatus for applying a knot to a suture
US11591554B2 (en) 2017-09-11 2023-02-28 Heartstitch, Inc.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papillary suturing
WO2019055433A1 (en) 2017-09-12 2019-03-21 Nobles Medical Technologies Ii, Inc. SUTURE VOLTAGE DEVICE
NL2019974B1 (en) 2017-11-24 2019-05-31 Mediclose Solutions B V Suture device
IT202000006994A1 (it) * 2020-04-02 2021-10-02 Francesco Dallavalle Catetere di sutura e relativo sistema per la riduzione dell’insufficienza mitralica per via percutanea
CN117503227A (zh) * 2022-07-28 2024-02-06 西拉格国际有限公司 组织闭合装置
CN117224179B (zh) * 2023-09-05 2024-02-23 南京思脉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缝合用针脚调节机构及可用于卵圆孔未闭的缝合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095052A1 (en) * 2004-10-29 2006-05-04 Chambers Jeffrey W System and method for catheter-based septal defect repair
US20070276413A1 (en) * 1995-08-24 2007-11-29 Nobles Anthony A Suturing device and method
CN101257852A (zh) * 2005-07-07 2008-09-03 科迪斯公司 具有可控传送系统的未闭卵圆孔闭合设备
US20080228201A1 (en) * 2003-03-14 2008-09-18 Edwards Lifesciences Corporation Mitral valve repair system and method for use
WO2009081396A2 (en) * 2007-12-20 2009-07-02 Mor Research Applications Ltd.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treatment of a heart
CN101495049A (zh) * 2005-01-21 2009-07-29 梅约医学教育与研究基金会 胸镜心瓣膜修复方法与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26609B2 (ja) * 1994-03-31 2004-05-17 テルモ株式会社 縫合器
US6117144A (en) * 1995-08-24 2000-09-12 Sutura, Inc. Sutur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sealing an opening in a blood vessel or other biological structure
EP1303218A1 (en) * 2000-06-14 2003-04-23 Sterilis, Inc. Sutu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6978176B2 (en) * 2001-12-08 2005-12-20 Lattouf Omar M Treatment for patient with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US7462188B2 (en) * 2003-09-26 2008-12-09 Abbott Laboratories Device and method for suturing intracardiac defects
US7449024B2 (en) * 2003-12-23 2008-11-11 Abbott Laboratories Suturing device with split arm and method of suturing tissue
WO2006041505A1 (en) * 2004-10-02 2006-04-20 Huber Christoph Hans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repair or replacement of heart valves or adjacent tissue without the need for full cardiopulmonary support
US7871416B2 (en) * 2005-07-22 2011-01-18 Phillips Edward H Clamp device to plicate the stomach
US7824419B2 (en) * 2006-02-09 2010-11-02 Sreevathsa Boraiah Laparoscopic trocar and facial closure systems and methods
US7635386B1 (en) * 2006-03-07 2009-12-22 University Of Maryland, Baltimore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performing cardiac valve repair
US8303622B2 (en) * 2007-03-14 2012-11-06 St. Jude Medical, Inc. Heart valve chordae replacement methods and apparatus
WO2008121738A2 (en) * 2007-03-29 2008-10-09 Sutura, Inc. Suturing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closing a patent foramen ovale
US8758393B2 (en) * 2007-10-18 2014-06-24 Neochord, Inc. Minimally invasive repair of a valve leaflet in a beating heart
US8771296B2 (en) * 2008-05-09 2014-07-08 Nobles Medical Technologies Inc. Suturing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suturing an anatomic valve
US8668668B2 (en) * 2008-05-14 2014-03-11 Onset Medical Corporation Expandable iliac sheath and method of use
US8562630B2 (en) * 2008-07-18 2013-10-22 Richard Campbell Suture instrument and method
US8778016B2 (en) * 2008-08-14 2014-07-15 Edwards Lifesciences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pairing or replacing chordae tendinae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276413A1 (en) * 1995-08-24 2007-11-29 Nobles Anthony A Suturing device and method
US20080228201A1 (en) * 2003-03-14 2008-09-18 Edwards Lifesciences Corporation Mitral valve repair system and method for use
US20060095052A1 (en) * 2004-10-29 2006-05-04 Chambers Jeffrey W System and method for catheter-based septal defect repair
CN101495049A (zh) * 2005-01-21 2009-07-29 梅约医学教育与研究基金会 胸镜心瓣膜修复方法与装置
CN101257852A (zh) * 2005-07-07 2008-09-03 科迪斯公司 具有可控传送系统的未闭卵圆孔闭合设备
WO2009081396A2 (en) * 2007-12-20 2009-07-02 Mor Research Applications Ltd.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treatment of a heart

Cited By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398907B2 (en) 1999-07-02 2016-07-26 Quickpass, Inc. Suturing device
US10194902B2 (en) 1999-07-02 2019-02-05 Quickpass, Inc. Suturing device
US10182802B2 (en) 2007-03-29 2019-01-22 Nobles Medical Technologies, Inc. Suturing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closing a patent foramen ovale
US9131938B2 (en) 2007-03-29 2015-09-15 Nobles Medical Technologies, Inc. Suturing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closing a patent foramen ovale
US9326764B2 (en) 2008-05-09 2016-05-03 Nobles Medical Technologies Inc. Suturing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suturing an anatomic valve
US10285687B2 (en) 2008-05-09 2019-05-14 Nobles Medical Technologies Inc. Suturing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suturing an anatomic valve
US9649106B2 (en) 2011-04-15 2017-05-16 Heartstitch, Inc. Suturing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suturing an anatomic valve
US10624629B2 (en) 2011-04-15 2020-04-21 Heartstitch, Inc. Suturing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suturing an anatomic valve
US10610216B2 (en) 2011-04-15 2020-04-07 Heartstitch, Inc. Suturing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suturing an anatomic valve
US9706988B2 (en) 2012-05-11 2017-07-18 Heartstitch, Inc. Suturing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suturing an anatomic structure
US10828022B2 (en) 2013-07-02 2020-11-10 Med-Venture Investments, Llc Suturing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suturing an anatomic structure
US10512458B2 (en) 2013-12-06 2019-12-24 Med-Venture Investments, Llc Suturing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CN108289659A (zh) * 2015-11-25 2018-07-17 爪医疗有限公司 组织接合装置、系统和方法
CN108289659B (zh) * 2015-11-25 2022-06-28 爪医疗有限公司 组织接合装置、系统和方法
CN108392236A (zh) * 2017-02-06 2018-08-14 柯惠Lp公司 手术伤口封闭设备
CN108451699A (zh) * 2017-02-22 2018-08-28 柯惠Lp公司 用于形成人造口的设备和相关联方法
CN108451699B (zh) * 2017-02-22 2022-05-03 柯惠Lp公司 用于形成人造口的设备和相关联方法
CN110719756B (zh) * 2017-06-23 2023-02-17 日本瑞翁株式会社 缝合装置
CN110719756A (zh) * 2017-06-23 2020-01-21 日本瑞翁株式会社 缝合装置
CN109199481B (zh) * 2017-07-03 2021-01-05 江苏风和医疗器材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缝合穿刺孔的缝合组件
CN109199546B (zh) * 2017-07-03 2020-11-10 江苏风和医疗器材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缝合功能的穿刺芯组件及其穿刺器
CN109199546A (zh) * 2017-07-03 2019-01-15 江苏风和医疗器材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缝合功能的穿刺芯组件及其穿刺器
CN109199481A (zh) * 2017-07-03 2019-01-15 江苏风和医疗器材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缝合穿刺孔的缝合组件
CN107334502B (zh) * 2017-07-04 2020-10-02 杭州锐健马斯汀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缝合线及其制备方法
CN107334502A (zh) * 2017-07-04 2017-11-10 杭州锐健马斯汀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缝合线及其制备方法
WO2019184649A1 (zh) * 2018-03-28 2019-10-03 杭州德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心脏瓣膜修复系统及其缝合线锁结装置
CN108652690A (zh) * 2018-07-13 2018-10-16 上海捍宇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心尖闭合装置
WO2021135907A1 (zh) * 2019-12-31 2021-07-08 杭州德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可导向的瓣膜缝线器及瓣膜缝线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528511A4 (en) 2014-08-27
EP2528511A1 (en) 2012-12-05
WO2011094619A1 (en) 2011-08-04
US20110190793A1 (en) 2011-08-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92359A (zh) 用于缝合心脏开口的方法和装置
CN100387201C (zh) 一种用于封闭血管中的开口的缝合装置
AU2009308357B2 (en) Arthroscopic suture passing devices and methods
CN108289661A (zh) 具有释放机构的腹腔镜缝合装置
JP6594418B2 (ja) 組織を縫合する器具および方法
US20090143790A1 (en) Suturing assembly and method
WO2007123610A2 (en) Surgical end effector apparatus and method
CN110430824B (zh) 螺旋形组织锚装置和输送系统
AU2015213812B2 (en) Suture delivery device for suturing tissue
US11446023B2 (en) Helical tissue anchor device and delivery system
KR102210580B1 (ko) 경피 봉합사 전달용 시스템
JP2022548202A (ja) 組織の穴を閉鎖するための医療装置及び方法
CN110213996B (zh) 用于缝合组织的缝合线递送装置
CN106572850A (zh) 组织封闭装置和方法
WO2022047653A1 (zh) 手柄机构、输送系统以及操作方法
CN113017921A (zh) 经导管缝线植入装置及经导管腱索植入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5 Deemed withdrawal (patent law before 1993)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