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11797B - 用于井字形构架横梁组成翘曲变形的矫正装置的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井字形构架横梁组成翘曲变形的矫正装置的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11797B
CN110711797B CN201910965820.7A CN201910965820A CN110711797B CN 110711797 B CN110711797 B CN 110711797B CN 201910965820 A CN201910965820 A CN 201910965820A CN 110711797 B CN110711797 B CN 11071179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ross beam
circular tube
cross
base
verti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6582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711797A (zh
Inventor
王子栋
姚丹丹
于传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RC Changchun Railway Vehicl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RRC Changchun Railway Vehicl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RC Changchun Railway Vehicl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RRC Changchun Railway Vehicl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96582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711797B/zh
Publication of CN1107117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117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7117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117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3/00Straightening or restoring form of metal rods, metal tubes, metal profiles, or specific articles made therefrom, whether or not in combination with sheet metal parts
    • B21D3/16Straightening or restoring form of metal rods, metal tubes, metal profiles, or specific articles made therefrom, whether or not in combination with sheet metal parts of specific articles made from metal rods, tubes, or profiles, e.g. crankshafts, by specially adapted methods or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CMANUFACTURE OF METAL SHEETS, WIRE, RODS, TUBES OR PROFILES, OTHERWISE THAN BY ROLLING; AUXILIARY OPERATIONS USED IN CONNECTION WITH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 B21C51/00Measuring, gauging, indicating, counting, or mark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the production or manipulation of material in accordance with subclasses B21B - B21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raightening Metal Sheet-Like Bodies (AREA)

Abstract

用于井形构架横梁翘曲变形的矫正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属于轨道车辆转向架制造装置及方法领域,该装置包括基座、四个垂向压紧机构、四个横梁支承座、两个横梁间距限位挡板和一个千斤顶。本发明将原本不易获取和矫正的向上翘曲变形量转换为向下翘曲且易于获得的已知量,在利用传统的火焰加热调修方式时,本发明还针对工件热缩变形时的形变回弹量,预设了给定的额外形变补偿量的具体数值范围,从而使工件自然冷却后,更加贴近理想的图纸理论尺寸值,进而达到最佳的翘曲变形量矫正效果。

Description

用于井字形构架横梁组成翘曲变形的矫正装置的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轨道车辆转向架制造装置及方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井字形构架横梁组成翘曲变形的矫正装置的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某型轨道车辆的井字形构架横梁组成如图1至图3所示,该横梁组成包括第一圆管横梁1、第二圆管横梁2、第一小纵梁3、第二小纵梁4和多个附属焊件10,第一圆管横梁1与第二圆管横梁2彼此平行,第一小纵梁3与第二小纵梁4彼此平行,第一小纵梁3的一端以环绕包裹的姿态垂直焊接固连于第二圆管横梁2的左后段,第一小纵梁3的另一端以搭接的姿态垂直焊接固连于第一圆管横梁1的左后段。第二小纵梁4的一端以环绕包裹的姿态垂直焊接固连于第一圆管横梁1的右前段,第一小纵梁3的另一端以搭接的姿态垂直焊接固连于第二圆管横梁2的右前段,其四者构成一个近似汉字井字形的主体承力结构。
按照标准图纸的参数要求,第一圆管横梁1与第二圆管横梁2的长度均为L1,其二者的最小间距值为d1,第一小纵梁3与第二小纵梁4的间距值为L2。第一圆管横梁1与第二圆管横梁2的二者的轴线应在同一水平面内,即:第一圆管横梁1的第一横梁后端A、第一圆管横梁1的第一横梁前端D、第二圆管横梁2的第二横梁后端B、第二圆管横梁2的第二横梁前端C四者不应存在的翘曲变形。
然而,在完成向第一圆管横梁1和第二圆管横梁2上增设多个附属焊件10的焊接工序之后,井字形的主体承力结构会在焊接作用的影响下发生一定翘曲变形,导致第一圆管横梁1与第二圆管横梁2实际并不平行,造成第一横梁后端A、第二横梁后端B、第二横梁前端C、第一横梁前端D的四者之一,必然位于由其它三点连线所构成的平面之外。
现有的翘曲变形矫正方法如图2所示:在与发生翘曲变形的圆管横梁最为临近的小纵梁上方,设置一个加热调修区K,并用火焰加热的方式该加热调修区K进行热调修,利用加热调修区K冷却过程中收缩变形作用,实现对圆管横梁端部翘曲变形的修正。然而,由于该热调修收缩变形力臂较短,可获得的最大垂向调修变形量范围是1mm至2mm,效果并不理想,无法达到对圆管横梁翘曲变形的完全矫正的效果,造成圆管横梁工件在调修后依然存在尺寸偏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在临近圆管横梁翘曲变形端部的小纵梁上进行热调修的方法,仅依靠小纵梁的局部冷却收缩变形作用,实现对圆管横梁端部翘曲变形的修正,其热调修收缩变形产生的力臂较短,导致该方法所能获得的最大垂向调修变形量依然无法达到对圆管横梁翘曲变形的完全矫正的效果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井字形构架横梁组成翘曲变形的矫正装置的使用方法。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用于井字形构架横梁组成翘曲变形的矫正装置的使用方法,该矫正装置包括基座、四个垂向压紧机构、四个横梁支承座、两个横梁间距限位挡板和一个千斤顶;所述两个横梁间距限位挡板垂直固连于基座的中部,其二者对称布置于基座中心线E的两侧;四个垂向压紧机构呈矩形分布,四个垂向压紧机构矩形连线的短边中线与基座中心线E重合;四个横梁支承座也呈矩形分布,四个横梁支承座矩形连线的短边中线与基座中心线E重合;千斤顶放置于基座的端面上;位于基座中心线E同一侧的两个垂向压紧机构的间距值为L3,位于基座中心线E同一侧的两个横梁支承座的间距值为L4,且L3>L4>L2;两个横梁间距限位挡板的间距值d2等于d1,L2为井字形构架横梁组成的第一小纵梁和第二小纵梁之间的间距值,d1为第一圆管横梁和第二圆管横梁之间的最小间距值;所述垂向压紧机构包括支座、水平螺柱、横梁端部压块和垂向锁紧螺栓,水平螺柱与支座侧壁上的水平螺孔螺纹连接;横梁端部压块上端面的中部设有垂向的长槽孔,横梁端部压块水平前端设有压块端头,垂向锁紧螺栓穿过长槽孔并与支座顶端的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横梁支承座的顶端为字母L形结构,其L形的水平段为尼龙托板,L形的竖直段为横梁挡板;横梁支承座的底部通过螺栓与基座的端面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
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带有翘曲变形的井字形构架横梁组成吊装落座于上述矫正装置上,使第一圆管横梁的下端面分别由位于基座中心线E同一侧的两个尼龙托板支撑,并使第一圆管横梁和第二圆管横梁的圆管侧壁中段均分别与一个对应的横梁间距限位挡板的侧壁相切;
步骤二:分别调节垂向压紧机构上的横梁端部压块的位置,使第一圆管横梁的两端分别由一个对应的横梁端部压块垂向压紧限位;
步骤三:沿垂直于基座中心线E的水平方向分别调整每个横梁支承座的位置,使每个横梁支承座上的横梁挡板均与其临近的第一圆管横梁或第二圆管横梁的外径侧壁贴合;
步骤四:对未能与第二圆管横梁下端面相贴合的那个尼龙托板,设其尼龙托板上端面与第二圆管横梁下端面的垂向间隙值为T,并设与前述尼龙托板相临近的第二圆管横梁的端部为第二横梁后端B,设第二圆管横梁的另一端为第二横梁前端C,与第二横梁后端B关于基座中心线E镜像对称的第一圆管横梁上的对应端部为第一横梁后端A,并设与第二横梁前端C关于基座中心线E镜像对称的第一圆管横梁上的对应端部为第一横梁前端D;
步骤五:用与第二圆管横梁上的第二横梁前端C临近的横梁端部压块对第二横梁前端C进行垂向压紧限位,并用塞尺测量尼龙托板上端面与第二横梁后端B的下端面之间的垂向间隙值T的具体数值,将实际的测量结果作为调修基准高度值T1;
步骤六:从基座上拆除第一圆管横梁的下端与第一横梁后端A临近的横梁支承座及其对应的横梁端部压块,从而使第二横梁后端B的下端由其对应的横梁支承座上的尼龙托板进行支撑,并使步骤五所述垂向间隙值T消失;
步骤七:用垂向压紧机构对第二横梁后端B进行压紧定位,然后用千斤顶替代步骤六被拆除的那一个横梁支承座,并使千斤顶支撑在第一圆管横梁下端临近第一横梁后端A的位置;
步骤八:使千斤顶缓慢抬高,并使其对第一横梁后端A的下方进行举升,直至第一横梁后端A被举升的垂向高度值达到步骤五所述的调修基准高度值T1;
步骤九:使千斤顶对第一横梁后端A的下方进行举升高度在步骤八举升调修基准高度值T1的基础之上,沿垂向进一步增加△T,作为反变形预设修正调节量;
步骤十:利用火焰加热的方式对与第一横梁后端A临近的小纵梁上方进行加热调修;
步骤十一:撤除千斤顶并使加热调修区K和第一圆管横梁均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完成了对井字形构架横梁组成翘曲变形量的调修过程。
步骤九所述△T的取值范围是2mm至3mm。
所述位于基座中心线E同一侧的两个垂向压紧机构的间距值L3是L1长度值的105%,L1为井字形构架横梁组成的第一圆管横梁和第二圆管横梁的长度。
所述横梁端部压块的下端面与第一圆管横梁或第二圆管横梁两端的上端面的轮廓形状相匹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用于井字形构架横梁组成翘曲变形的矫正装置,其利用四个垂向压紧机构中的三个,对带有翘曲变形的井字形构架横梁组成的三个端部进行分别压紧限位,从而使被压紧的三个端部共同在对应的三个横梁支承座上确定出一个水平高度基准平面,并使另外一个带有翘曲变形的端部独立于该水平高度基准面上方。在翘曲端部被确认后,通过塞尺可直接出测量其翘曲端部与其下方临近的横梁支承座的端面之间所存在的调修基准高度值T1。
此后,通过撤去与翘曲端部镜像对称的另一根圆管横梁A端下方的横梁支承座,可使翘曲端部回落至水平高度基准面上,并同时使于其镜像对称的第一横梁后端A恰沿垂向降低了高度值T1。从而将原本不易获取和矫正的向上翘曲变形量转换为向下翘曲且易于获得的已知量。
在利用传统的火焰加热调修方式时,本发明还针对工件热缩变形时的形变回弹量,预设了给定的额外形变补偿量△T的具体数值范围,从而使工件自然冷却后,更加贴近理想的图纸理论尺寸值,进而达到最佳的翘曲变形量矫正效果。
此外该用于井字形构架横梁组成翘曲变形的矫正装置还具有结构实用,操作方便、成本低廉和便于推广普及的优点,其使用方法简单易学,能够大幅降低操作者的技能门槛,从而降低培训时间,提高作业效率,降低废品率和返修次数,进而节约生产成本,创造经济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旧有井字形的主体承力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旧有井字形构架横梁组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用于井字形构架横梁组成翘曲变形的矫正装置的立体图;
图5是图4的俯视图;
图6是本发明垂向压紧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的爆炸装配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横梁支承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用于井字形构架横梁组成翘曲变形的矫正装置的应用示意图;
图10是图9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4至图8所示,本发明的用于井字形构架横梁组成翘曲变形的矫正装置包括基座9、四个垂向压紧机构5、四个横梁支承座6、两个横梁间距限位挡板7和一个千斤顶8;所述两个横梁间距限位挡板7垂直固连于基座9的中部,其二者对称布置于基座中心线E的两侧;四个垂向压紧机构5呈矩形分布,四个垂向压紧机构矩形连线的短边中线与基座中心线E重合;四个横梁支承座6也呈矩形分布,四个横梁支承座矩形连线的短边中线与基座中心线E重合;千斤顶8放置于基座9的端面上。
位于基座中心线E同一侧的两个垂向压紧机构5的间距值为L3,位于基座中心线E同一侧的两个横梁支承座6的间距值为L4,且L3>L4>L2;两个横梁间距限位挡板7的间距值d2等于d1,L2为井字形构架横梁组成的第一小纵梁3和第二小纵梁4之间的间距值,d1为第一圆管横梁1和第二圆管横梁2之间的最小间距值。
垂向压紧机构5包括支座5-1、水平螺柱5-2、横梁端部压块5-3和垂向锁紧螺栓5-4,水平螺柱5-2与支座5-1侧壁上的水平螺孔螺纹连接;横梁端部压块5-3上端面的中部设有垂向的长槽孔5-3-1,横梁端部压块5-3水平前端设有压块端头5-3-2,垂向锁紧螺栓5-4穿过长槽孔5-3-1并与支座5-1顶端的螺纹孔螺纹连接。
横梁支承座6的顶端为字母L形结构,其L形的水平段为尼龙托板6-1,其L形的竖直段为横梁挡板6-2;横梁支承座6的底部通过螺栓与基座9的端面以可拆卸的方式固连。
位于基座中心线E同一侧的两个垂向压紧机构5的间距值L3是L1长度值的105%,L1为井字形构架横梁组成的第一圆管横梁1和第二圆管横梁2的长度。
横梁端部压块5-3的下端面与第一圆管横梁1或第二圆管横梁2两端的上端面的轮廓形状相匹配。
如图9和图10所示,本发明用于井字形构架横梁组成翘曲变形的矫正装置的使用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带有翘曲变形的井字形构架横梁组成吊装落座于本发明的矫正装置上,使第一圆管横梁1的下端面分别由位于基座中心线E同一侧的两个尼龙托板6-1支撑,并使第一圆管横梁1和第二圆管横梁2的圆管侧壁中段均分别与一个对应的横梁间距限位挡板7的侧壁相切;
步骤二:分别调节垂向压紧机构5上的横梁端部压块5-3的位置,使第一圆管横梁1的两端分别由一个对应的横梁端部压块5-3垂向压紧限位;
步骤三:沿垂直于基座中心线E的水平方向分别调整每个横梁支承座6的位置,使每个横梁支承座6上的横梁挡板6-2均与其临近的第一圆管横梁1或第二圆管横梁2的外径侧壁贴合;此时,第二圆管横梁2的下端仅能由一个横梁支承座6上的尼龙托板6-1进行支撑;而位于第二圆管横梁2的下端的另一横梁支承座6,其尼龙托板6-1与第二圆管横梁2则不能贴合;
步骤四:对未能与第二圆管横梁2下端面相贴合的那个尼龙托板6-1,设其尼龙托板上端面与第二圆管横梁2下端面的垂向间隙值为T,并设与前述尼龙托板6-1相临近的第二圆管横梁2的端部为第二横梁后端B,则可进一步设第二圆管横梁2的另一端为第二横梁前端C,与第二横梁后端B关于基座中心线E镜像对称的第一圆管横梁1上的对应端部为第一横梁后端A,并设与第二横梁前端C关于基座中心线E镜像对称的第一圆管横梁1上的对应端部为第一横梁前端D;
步骤五:用与第二圆管横梁2上的第二横梁前端C临近的横梁端部压块5-3对第二横梁前端C进行垂向压紧限位,并用塞尺测量尼龙托板6-1上端面与第二横梁后端B的下端面之间的垂向间隙值T的具体数值,将实际的测量结果作为调修基准高度值T1;
步骤六:从基座9上拆除第一圆管横梁1的下端与第一横梁后端A临近的横梁支承座6及其对应的横梁端部压块5-3,从而使第二横梁后端B的下端由其对应的横梁支承座6上的尼龙托板6-1进行支撑,并使步骤五所述垂向间隙值T消失;此时,第一横梁后端A恰沿垂向降低了高度值T1;
步骤七:用垂向压紧机构5对第二横梁后端B进行压紧定位,然后用千斤顶8替代步骤六被拆除的那一个横梁支承座6,并使千斤顶8支撑在第一圆管横梁1下端临近第一横梁后端A的位置;
步骤八:使千斤顶8缓慢抬高,并使其对第一横梁后端A的下方进行举升,直至第一横梁后端A被举升的垂向高度值达到步骤五所述的调修基准高度值T1;
步骤九:使千斤顶8对第一横梁后端A的下方进行举升高度在步骤八的举升调修基准高度值T1的基础之上,沿垂向进一步增加△T,作为反变形预设修正调节量;所述△T的取值范围是2mm~3mm。
步骤十:利用火焰加热的方式对与第一横梁后端A临近的小纵梁上方进行加热调修;
步骤十一:撤除千斤顶8并使加热调修区K和第一圆管横梁1均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完成了对井字形构架横梁组成翘曲变形量的调修过程。

Claims (4)

1.用于井字形构架横梁组成翘曲变形的矫正装置的使用方法,该矫正装置包括基座(9)、四个垂向压紧机构(5)、四个横梁支承座(6)、两个横梁间距限位挡板(7)和一个千斤顶(8);所述两个横梁间距限位挡板(7)垂直固连于基座(9)的中部,其二者对称布置于基座中心线E的两侧;四个垂向压紧机构(5)呈矩形分布,四个垂向压紧机构矩形连线的短边中线与基座中心线E重合;四个横梁支承座(6)也呈矩形分布,四个横梁支承座矩形连线的短边中线与基座中心线E重合;千斤顶(8)放置于基座(9)的端面上;位于基座中心线E同一侧的两个垂向压紧机构(5)的间距值为L3,位于基座中心线E同一侧的两个横梁支承座(6)的间距值为L4,且L3>L4>L2;两个横梁间距限位挡板(7)的间距值d2等于d1,L2为井字形构架横梁组成的第一小纵梁(3)和第二小纵梁(4)之间的间距值,d1为第一圆管横梁(1)和第二圆管横梁(2)之间的最小间距值;所述垂向压紧机构(5)包括支座(5-1)、水平螺柱(5-2)、横梁端部压块(5-3)和垂向锁紧螺栓(5-4),水平螺柱(5-2)与支座(5-1)侧壁上的水平螺孔螺纹连接;横梁端部压块(5-3)上端面的中部设有垂向的长槽孔(5-3-1),横梁端部压块(5-3)水平前端设有压块端头(5-3-2),垂向锁紧螺栓(5-4)穿过长槽孔(5-3-1)并与支座(5-1)顶端的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横梁支承座(6)的顶端为字母L形结构,其L形的水平段为尼龙托板(6-1),L形的竖直段为横梁挡板(6-2);横梁支承座(6)的底部通过螺栓与基座(9)的端面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
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带有翘曲变形的井字形构架横梁组成吊装落座于上述矫正装置上,使第一圆管横梁(1)的下端面分别由位于基座中心线E同一侧的两个尼龙托板(6-1)支撑,并使第一圆管横梁(1)和第二圆管横梁(2)的圆管侧壁中段均分别与一个对应的横梁间距限位挡板(7)的侧壁相切;
步骤二:分别调节垂向压紧机构(5)上的横梁端部压块(5-3)的位置,使第一圆管横梁(1)的两端分别由一个对应的横梁端部压块(5-3)垂向压紧限位;
步骤三:沿垂直于基座中心线E的水平方向分别调整每个横梁支承座(6)的位置,使每个横梁支承座(6)上的横梁挡板(6-2)均与其临近的第一圆管横梁(1)或第二圆管横梁(2)的外径侧壁贴合;
步骤四:对未能与第二圆管横梁(2)下端面相贴合的那个尼龙托板(6-1),设其尼龙托板上端面与第二圆管横梁(2)下端面的垂向间隙值为T,并设与前述尼龙托板(6-1)相临近的第二圆管横梁(2)的端部为第二横梁后端B,设第二圆管横梁(2)的另一端为第二横梁前端C,与第二横梁后端B关于基座中心线E镜像对称的第一圆管横梁(1)上的对应端部为第一横梁后端A,并设与第二横梁前端C关于基座中心线E镜像对称的第一圆管横梁(1)上的对应端部为第一横梁前端D;
步骤五:用与第二圆管横梁(2)上的第二横梁前端C临近的横梁端部压块(5-3)对第二横梁前端C进行垂向压紧限位,并用塞尺测量尼龙托板(6-1)上端面与第二横梁后端B的下端面之间的垂向间隙值T的具体数值,将实际的测量结果作为调修基准高度值T1;
步骤六:从基座(9)上拆除第一圆管横梁(1)的下端与第一横梁后端A临近的横梁支承座(6)及其对应的横梁端部压块(5-3),从而使第二横梁后端B的下端由其对应的横梁支承座(6)上的尼龙托板(6-1)进行支撑,并使步骤五所述垂向间隙值T消失;
步骤七:用垂向压紧机构(5)对第二横梁后端B进行压紧定位,然后用千斤顶(8)替代步骤六被拆除的那一个横梁支承座(6),并使千斤顶(8)支撑在第一圆管横梁(1)下端临近第一横梁后端A的位置;
步骤八:使千斤顶(8)缓慢抬高,并使其对第一横梁后端A的下方进行举升,直至第一横梁后端A被举升的垂向高度值达到步骤五所述的调修基准高度值T1;
步骤九:使千斤顶(8)对第一横梁后端A的下方进行举升高度在步骤八的举升调修基准高度值T1的基础之上,沿垂向进一步增加△T,作为反变形预设修正调节量;
步骤十:利用火焰加热的方式对与第一横梁后端A临近的小纵梁上方进行加热调修;
步骤十一:撤除千斤顶(8)并使加热调修区K和第一圆管横梁(1)均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完成了对井字形构架横梁组成翘曲变形量的调修过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井字形构架横梁组成翘曲变形的矫正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九所述△T的取值范围是2mm至3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井字形构架横梁组成翘曲变形的矫正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位于基座中心线E同一侧的两个垂向压紧机构(5)的间距值L3是L1长度值的105%,L1为井字形构架横梁组成的第一圆管横梁(1)和第二圆管横梁(2)的长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井字形构架横梁组成翘曲变形的矫正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端部压块(5-3)的下端面与第一圆管横梁(1)或第二圆管横梁(2)两端的上端面的轮廓形状相匹配。
CN201910965820.7A 2019-10-12 2019-10-12 用于井字形构架横梁组成翘曲变形的矫正装置的使用方法 Active CN11071179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65820.7A CN110711797B (zh) 2019-10-12 2019-10-12 用于井字形构架横梁组成翘曲变形的矫正装置的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65820.7A CN110711797B (zh) 2019-10-12 2019-10-12 用于井字形构架横梁组成翘曲变形的矫正装置的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11797A CN110711797A (zh) 2020-01-21
CN110711797B true CN110711797B (zh) 2021-02-05

Family

ID=692125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65820.7A Active CN110711797B (zh) 2019-10-12 2019-10-12 用于井字形构架横梁组成翘曲变形的矫正装置的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711797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0315916U1 (de) * 2003-10-13 2005-02-24 MAE Maschinen- und Apparatebau Götzen GmbH & Co. KG Richtmaschine für räumlich geformte, insbesondere flächige Werkstücke
CN201350472Y (zh) * 2009-02-06 2009-11-25 上海和达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汽车管型横梁的校形工具
CN104399784A (zh) * 2014-11-19 2015-03-11 南车眉山车辆有限公司 铁道车辆上侧梁旁弯矫正机构及其矫正工艺
CN104923592B (zh) * 2015-05-28 2017-01-25 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转向架侧梁扭转检测调修装置及其调修方法
CN106734376B (zh) * 2016-12-19 2018-09-07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轨道客车端底架上盖板的焊后调平及铣削定位工装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11797A (zh) 2020-0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11797B (zh) 用于井字形构架横梁组成翘曲变形的矫正装置的使用方法
CN103878498B (zh) 船用柴油机焊接式气缸体的制作方法
CN211248766U (zh) 一种apm底架搅拌摩擦焊焊接工装
CN107695961B (zh) 一种侧墙骨架的集成式调修检测平台
CN112984512B (zh) 一种安装干燥炉排的方法
CN110883138B (zh) 一种钢轨低接头矫正方法
CN213381395U (zh) 一种可调节式钢结构组装胎架
CN215657147U (zh) 一种预埋钢板平整度校正装置
CN213679849U (zh) 多晶硅还原炉底盘制造用防变形装置
CN215918698U (zh) 轨道客车转向架纵向梁组件调修工装
CN220636763U (zh) 一种轨道列车底架焊接工装
CN211191507U (zh) 一种应用于扁钢折弯的装置
CN219454877U (zh) 一种吊车梁上轨道调节标高装置
CN220534134U (zh) 短应力线轧机维修工装平台
CN114232517B (zh) 一种钢桁梁局部冷矫正的方法
CN211707773U (zh) 一种钢轨低接头矫正设备
CN214005443U (zh) 预制箱梁纵横坡调节装置
CN215616052U (zh) 一种电力机车构架框架组对翼板拉压工装
CN213233136U (zh) 一种钢箱梁整体制作用反向胎架
CN213671179U (zh) 一种箱型杆件主焊缝角变形调校装置
CN218540414U (zh) 一种预制t梁架设定位用辅助装置
CN217018035U (zh) 一种钢结构波浪变形矫正结构
CN210231398U (zh) 一种双曲面下支座板的热模锻造模具
CN212216660U (zh) 干熄焦焦罐车导轨架校正装置
CN212384324U (zh) 转向架侧梁火焰调修辅助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