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09605B - 电动泵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动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09605B
CN110709605B CN201880036473.3A CN201880036473A CN110709605B CN 110709605 B CN110709605 B CN 110709605B CN 201880036473 A CN201880036473 A CN 201880036473A CN 110709605 B CN110709605 B CN 11070960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ear motion
outlet
discharge port
motor
electric pu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3647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709605A (zh
Inventor
松下幸弘
斋藤溪太
河合启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ns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ens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711432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885204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711678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9002317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Denso Corp filed Critical Dens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7096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096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7096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096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35/00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driving means to their working members, or by combination with, or adaptation to, specific driving engines or moto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4B35/04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driving means to their working members, or by combination with, or adaptation to, specific driving engines or moto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the means being electric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SSERVICING, CLEANING, REPAIRING, SUPPORTING, LIFTING, OR MANOEUVRING OF VEH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S1/00Cleaning of vehicles
    • B60S1/02Cleaning windscreens, windows or optical devices
    • B60S1/54Cleaning windscreens, windows or optical devices using gas, e.g. hot ai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SSERVICING, CLEANING, REPAIRING, SUPPORTING, LIFTING, OR MANOEUVRING OF VEH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S1/00Cleaning of vehicles
    • B60S1/02Cleaning windscreens, windows or optical devices
    • B60S1/56Cleaning windscreens, windows or optical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leaning other parts or devices than front windows or windscreens
    • B60S1/60Cleaning windscreens, windows or optical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leaning other parts or devices than front windows or windscreens for signalling devices, e.g. reflec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3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25/00 - F04B37/00
    • F04B39/08Actuation of distribution memb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3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25/00 - F04B37/00
    • F04B39/10Adaptations or arrangements of distribution memb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7/00Piston machines or pump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positively-driven valving
    • F04B7/0038Piston machines or pump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positively-driven valving the distribution member forming a single inlet for a plurality of pumping chambers or a multiple discharge for one single pumping chamb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7/00Piston machines or pump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positively-driven valving
    • F04B7/0042Piston machines or pump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positively-driven valving with specific kinematics of the distribution member
    • F04B7/0046Piston machines or pump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positively-driven valving with specific kinematics of the distribution member for rotating distribution memb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Nozzles (AREA)
  • Control Of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电动泵装置包括:单个的电动机;泵部,该泵部通过电动机的驱动力将流体从排出口排出;以及流路切换部,该流路切换部具有能和排出口连通的多个出口并且通过电动机的驱动力对和排出口连通的出口进行切换。

Description

电动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泵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电动泵装置,存在以下装置:利用电动机的驱动力驱动气缸内的活塞而生成压缩空气,从气缸的排出口排出压缩空气,从和该排出口连通的喷嘴口向相机等车载传感器的感测面(镜头、罩玻璃等)喷射空气(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2)。
近年在车辆设有多个相机等车载传感器,有时会针对各车载传感器设置喷嘴口(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在这种情况下,考虑例如针对各车载传感器(每个喷嘴口)设置电动泵装置来从各喷嘴口喷射流体。
此外,存在以下装置:对于面积较大的罩玻璃并列设置多个喷嘴口,在其上游使流体分支并使流体同时从各喷嘴口喷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4)。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WO)2015/159763号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15-83830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开2007-53448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特开2002-24062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在如上所述的针对各喷嘴口设置电动泵装置的结构中,需要多个电动泵装置,导致体积、重量增大,进而导致成本增加。此外,在如上所述的使流体分支并使流体从各喷嘴口同时喷射的结构中,虽然能将电动泵装置设为单个但会使每一个喷嘴口的喷射量减少,因此需要使电动泵装置大型化,同样地导致体积、重量增大,进而导致成本增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型且能向多个部位供给流体的电动泵装置。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电动泵装置包括:单个的电动机;泵部,该泵部通过所述电动机的驱动力将流体从排出口排出;以及流路切换部,该流路切换部具有能和所述排出口连通的多个出口并且通过所述电动机的驱动力对和所述排出口连通的出口进行切换。
附图说明
图1是一实施方式的车载传感器清洗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相机单元的主视图。
图3是图1的电动泵装置的俯视图。
图4是图3的电动泵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图5是图3的电动泵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图6是图3的电动泵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图7是图1的流路切换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8是图7的流路切换部的局部截面立体图。
图9是图7的流路切换部的局部截面立体图。
图10是图7的流路切换部的局部截面立体图。
图11是图7的流路切换部的局部截面立体图。
图12是图7的流路切换部的局部截面立体图。
图13是图7的流路切换部的局部截面立体图。
图14是图7的流路切换部的俯视图。
图15是另一例中的相机单元的主视图。
图16是另一例中的相机单元的主视图。
图17是另一例中的相机单元的主视图。
图18是另一例中的流路切换部的俯视图。
图19的(a)~(f)是另一例中的流路切换部的俯视图。
图20是另一例中的车载传感器清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1是另一例中的车载传感器清洗装置的示意图。
图22是另一例中的车载传感器清洗装置的示意图。
图23是第二实施方式的电动泵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图24是第二实施方式的电动泵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图25是第二实施方式的电动泵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图26的(a)(b)是图23的流路切换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27是图26的壳体和气缸端部的剖视图。
图28是用于说明图23的电动泵装置的动作的示意图。
图29是图26的流路切换部的俯视图。
图30是另一例中的流路切换部的俯视图。
图31的(a)~(f)是另一例中的流路切换部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图1~图14,对车载传感器清洗装置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设于车辆的相机单元1包括壳体2和作为固定于壳体2的车载传感器的车载相机3,并且壳体2固定于车辆。壳体2设有罩玻璃4,该罩玻璃4作为感测面而在车辆的外部露出,车载相机3经由罩玻璃4拍摄车辆的外部。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罩玻璃4形成为外表面为平坦面且水平方向的边相对于重力方向的边较长的矩形形状。
此外,如图1和图2所示,壳体2设有多个(第一至第四)入口A1~A4(参照图1)以及分别和该入口A1~A4(独立地)连通的多个(第一至第四)喷嘴口N1~N4(参照图2)。各喷嘴口N1~N4分别开口为能将流体朝向罩玻璃4喷射,并设定为沿着罩玻璃4的反重力方向侧的一边(上侧的边)并列设置,从罩玻璃4的正面观察时各喷射轴线F1~F4朝向重力方向(平行地排列)。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喷嘴口N1~N4形成为越朝向其开口端宽度越宽。
此外,如图1所示,车辆设有电动泵装置11。电动泵装置11包括:单个的电动机12;泵部14,该泵部14利用上述电动机12的驱动力将流体从后述的排出口13(参照图4)排出;以及流路切换部15,该流路切换部15具有能和上述排出口13连通的多个(第一至第四)出口B1至B4并且利用电动机12的驱动力对和排出口13连通的出口B1至B4进行切换。此外,在第一出口至第四出口B1~B4分别经由软管H与上述第一入口至第四入口A1~A4连通,当驱动电动泵装置11时,能够依次从第一喷嘴口至第四喷嘴口N1~N4喷射作为流体的空气(压缩空气)。
详细而言,如图3所示,电动机12具有电动机主体部18和减速部23,其中,电动机主体部18是在轭部17内收容有电枢16而成的,减速部23是在齿轮外壳22内收容有与电枢16的旋转轴19一体旋转的蜗杆20和与该蜗杆20啮合的蜗轮21而成的。
泵部14具有:与上述齿轮外壳22一体形成的筒状的气缸24;以及利用电动机12的驱动力在上述气缸24内往复运动的活塞25。活塞25旋转自如地连接到传递杆26的另一端,该传递杆26的一端旋转自如地连接到上述蜗轮21的偏离轴中心的位置,从而,当驱动电动机12使蜗轮21旋转时,该活塞25在气缸24的轴向上往复运动。
此外,如图4至图6所示,在气缸24的一端开口部固定有气缸端部27。在气缸端部27的中央形成有通孔27a,该通孔27a的气缸外部侧端部成为上述排出口13。此外,与后述的直动构件31一体形成的阀部32被后述的作为施力构件的压缩螺旋弹簧33朝向排出口13施力,并且从该阀部32延伸的轴部32a配置为贯通上述通孔27a(前端侧向气缸24内突出)。另外,在阀部32的与排出口13相对的一侧,以外嵌于轴部32a的方式固接有密封橡胶34。
因此,泵部14中,当活塞25前进运动时,轴部32a被活塞25施力并使阀部32克服压缩螺旋弹簧33的作用力而打开动作,从排出口13排出压缩过的空气。
如图4至图7所示,流路切换部15具有:固定于泵部14的气缸端部27的外缘的大致有底筒状的壳体35;收容于该壳体35内的上述直动构件31、直动旋转构件36、旋转切换构件37;以及直径不同的压缩螺旋弹簧33、38。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直动旋转构件36和旋转切换构件37构成旋转构件。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气缸端部27的一部分构成流路切换部15的一部分。
详细而言,如图7所示,在气缸端部27形成有内嵌在壳体35的基端侧的筒部27b,在筒部27b的前端侧在周向上形成有多个固定凸部27c,该固定凸部27c向径向内侧突出并且进一步在轴向上延伸。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固定凸部27c在周向上以等角度(30°)的间隔形成有十二个。在各固定凸部27c的前端面形成有沿周向倾斜(详细而言,当从前端侧观察时,越朝向顺时针方向侧轴向高度越低)的倾斜面27d。
此外,在壳体35的与气缸端部27相反侧的端部即底部35a,以等角度(90°)的间隔形成有上述第一出口B1至第四出口B4(参照图7)。此外,如图4~图6所示,在底部35a的中央形成有朝向气缸端部27延伸的筒状的大径筒部35b,在该大径筒部35b的前端形成有有底筒状的小径筒部35c,该小径筒部35c直径变小并朝向气缸端部27进一步延伸。
如图7所示,上述直动构件31具有从上述阀部32的外缘向径向外侧延伸的圆盘部31a、从该圆盘部31a的外缘沿轴向延伸的筒部31b、以及从该筒部31b的前端侧向径向外侧突出并且进一步沿轴向延伸的直动凸部31c,该直动凸部31c在周向上有多个。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直动凸部31c在周向上以等角度(30°)的间隔形成有十二个。上述直动凸部31c配置于上述固定凸部27c彼此的周向之间,并且设为相对于固定凸部27c不能沿周向移动而能沿轴向移动,由此,直动构件31仅容许直线动作。在各直动凸部31c的前端面形成有沿周向倾斜(详细而言,从前端侧观察时,越朝向顺时针方向侧轴向高度越低)的倾斜面31d。此外,圆盘部31a形成有多个用于供空气通过的通气孔31e。此外,如图4所示,直动构件31和上述阀部32一起被一端侧外嵌于上述小径筒部35c并且支承于与大径筒部35b之间的台阶的上述压缩螺旋弹簧33朝向气缸端部27(排出口13)施力。
直动旋转构件36具有:与上述直动构件31的筒部31b相比直径更小的筒部36a;从该筒部36a的基端侧(靠近上述排出口13的部位)向径向内侧延伸的内延部36b(参照图4);以及从上述筒部36a的前端侧向径向外侧突出的在周向上形成有多个的直动旋转凸部36c。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直动旋转凸部36c在周向上以等角度(60°)的间隔形成有六个。在各直动旋转凸部36c的基端面形成有沿周向倾斜(详细而言,沿着上述固定凸部27c的倾斜面27d和上述直动凸部31c的倾斜面31d)的倾斜面36d。直动旋转构件36设为,上述筒部36a的基端侧的部位收容于上述直动构件31的筒部31b内,上述直动旋转凸部36c能在轴向上和上述固定凸部27c的倾斜面27d、上述直动凸部31c的倾斜面31d分别抵接。此外,直动旋转凸部36c在直动旋转构件36位于排出口13侧的状态下能配置于上述固定凸部27c彼此的周向之间,在该状态下直动旋转构件36仅容许直线动作,而在直动旋转构件36位于排出口13的相反侧的状态下,直动旋转构件36也容许旋转动作。
旋转切换构件37具有:能收容上述直动旋转构件36的前端侧的部位的收容筒部37a;以及从该收容筒部37a的前端侧的部位向径向内侧延伸并与壳体35的底部35a相对的圆盘部37b。此外,在收容筒部37a的内表面沿周向设有多个(六个)在周向上与上述直动旋转凸部36c卡合的卡合凸部37c(参照图4),旋转切换构件37设为能和直动旋转构件36一体旋转(不能相对旋转)并且设为能和直动旋转构件36在直线动作方向上移动。而且,在旋转切换构件37的圆盘部37b与直动旋转构件36的内延部36b的轴向之间,以压缩的状态夹着压缩螺旋弹簧38。由此,旋转切换构件37(圆盘部37b)被按压接触到壳体35的底部35a,并且直动旋转构件36被朝向排出口13施力。而且,在圆盘部37b设有连通孔37d,旋转切换构件37能根据其旋转位置来封闭(连通)上述第一出口B1至第四出口B4的至少一个,从而对和上述排出口13连通的上述出口B1~B4进行切换。
具体而言,如图7和图1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连通孔37d构成为,以等角度(120°)的间隔形成三个,每旋转30°,不同的出口B1~B4依次经由一个连通孔37d和排出口13连通。即,在图14所示的状态下,连通孔37d位于与第一出口B1一致的位置,第一出口B1经由连通孔37d和排出口13(参照图4)连通,其他的第二出口B2至第四出口B4为由圆盘部37b封闭而不和排出口13连通的状态。此外,从图14所示的状态起,例如,当旋转切换构件37向逆时针方向旋转30°时,(图14中左上的)连通孔37d处于与第二出口B2一致的位置,从而第二出口B2经由连通孔37d和排出口13连通。接着,当旋转切换构件37从上述状态进一步向逆时针方向旋转30°时,(图14中右上的)连通孔37d处于与第三出口B3一致的位置,从而第三出口B3经由连通孔37d和排出口13连通。接着,当旋转切换构件37从上述状态进一步向逆时针方向旋转30°时,(图14中下方的)连通孔37d处于与第四出口B4一致的位置,从而第四出口B4经由连通孔37d和排出口13连通。接着,当旋转切换构件37从上述状态进一步向逆时针方向旋转30°时,(图14中左上的)连通孔37d处于与第一出口B1一致的位置,从而第一出口B1经由连通孔37d和排出口13连通,通过上述的反复,出口B1~B4依次经由连通孔37d和排出口13连通。另外,本实施方式的上述倾斜面27d、31d、36d的倾斜方向反向地示出,不与上述的旋转切换构件37的旋转方向对应。
接着,对上述的车载传感器清洗装置的作用进行说明。
首先,如图4和图8所示,在活塞25位于下止点位置(最远离气缸端部27的位置)的状态下,直动构件31位于气缸端部27侧,排出口13被阀部32封闭。并且,在上述状态下,直动构件31的直动凸部31c埋设于固定凸部27c彼此之间,直动旋转构件36的直动旋转凸部36c进入固定凸部27c彼此之间,限制了直动旋转构件36和旋转切换构件37的周向的移动(旋转)。
接着,如图5所示,当驱动上述电动机12而使活塞25前进运动时,活塞25压缩气缸24内的空气直到与直动构件31的轴部32a抵接。
而且,接着,当活塞25进一步前进运动而使轴部32a被该活塞25施力并使包含阀部32的直动构件31克服压缩螺旋弹簧33的作用力稍微向前端侧(朝向壳体35的底部35a)直线动作时,阀部32打开动作,压缩了的空气从排出口13排出。而且,此时,例如从位于与上述连通孔37d一致的位置并和排出口13连通的第一出口B1喷射空气。于是,空气经由软管H(参照图1)向第一入口A1送出,并从第一喷嘴口N1(参照图2)朝向罩玻璃4喷射。另外,此时,直动旋转构件36也由于上述直动旋转凸部36c被直动凸部31c施力而克服压缩螺旋弹簧38的作用力向前端侧(朝向壳体35的底部35a)稍微直线动作。
而且,接着,如图9所示,当利用上述活塞25的前进运动使直动构件31(直动凸部31c)进一步向前端侧直线动作时,直动旋转构件36也向前端侧(朝向壳体35的底部35a)直线动作,直到预先设定的位置即直动旋转凸部36c在周向上不与固定凸部27c抵接的位置。
接着,如图6和图10所示,当利用活塞25的前进运动使直动构件31(直动凸部31c)进一步向前端侧直线动作时,直动旋转凸部36c越过上述预先设定的位置变为在周向上不与固定凸部27c抵接,通过倾斜面31d、36d使直线动作转换为旋转动作,从而直动旋转构件36和旋转切换构件37旋转。
而且,接着,如图11所示,直动旋转构件36的直动旋转凸部36c成为和固定凸部27c在轴向上排列的状态(周向的位置一致的状态)。
而且,接着,如图12所示,当上述活塞25返回运动而使直动构件31的直动凸部31c埋设于固定凸部27c彼此之间时,通过倾斜面27d、36d使由压缩螺旋弹簧38引起的直线动作转换为旋转动作,从而直动旋转构件36和旋转切换构件37进一步旋转。
而且,接着,如图13所示,直动旋转构件36的直动旋转凸部36c进入最初状态(参照图8)的相邻的固定凸部27c彼此之间,从而限制了直动旋转构件36和旋转切换构件37的周向的移动(旋转)。而且,此时,例如连通孔37d处于与第二出口B2一致的位置,从而在接下来开阀时从和排出口13连通的第二出口B2喷射空气。
通过重复进行上述的动作,以预先设定的顺序从第一喷嘴口N1至第四喷嘴口N4依次喷射空气。在本实施方式中,预先设定的顺序是反复进行一个一个地选择各喷嘴口N1~N4并且各喷嘴口N1~N4被选择一次的模式的顺序,该模式是从并列设置方向的一端侧(图2中为右侧的第一喷嘴口N1)一个一个地朝向另一端侧(图2中为左侧的第四喷嘴口N4)的模式。
接着,第一实施方式的有利效果如下所述。
(1)电动泵装置11包括:泵部14,该泵部14利用电动机12的驱动力将流体(空气)从排出口13排出;以及流路切换部15,该流路切换部15具有能和排出口13连通的第一出口B1至第四出口B4并且利用电动机12的驱动力对和排出口13连通的出口B1至B4进行切换。因此,能够利用单个的电动机12的驱动力从泵部14的排出口13排出流体,并且能够利用相同的电动机12的驱动力通过流路切换部15切换和排出口13连通的出口B1至B4。因此,能够通过具有单个电动机12的结构从多个出口B1至B4依次送出流体(空气),例如,能够像本实施方式那样从多个喷嘴口N1至N4依次喷射空气。即,根据该结构,例如与针对各喷嘴口N1至N4设置电动泵装置(电动机和泵部)的结构相比,能减少电动泵装置11的数量,与使空气分支的结构相比,能实现电动泵装置11的小型化,从而能在小型化的同时将流体(空气)良好地送至多个部位。
(2)当利用电动机的驱动力使直动构件直线动作时,通过直动构件的直线动作被施力,从而直动旋转构件和直动构件一起直线动作直到预先设定的位置,并在越过预先设定的位置后在周向上旋转。接着,当直动旋转构件旋转时,旋转切换构件一体旋转并根据其旋转位置封闭出口的至少一个,从而切换和排出口连通的出口。因此,具体而言,能够从多个出口依次送出流体。
(3)通过设于直动构件和旋转构件的至少一方的沿周向倾斜的倾斜面,将直动构件的直线动作转换为旋转构件的旋转动作,从而切换和排出口连通的出口。因此,具体而言,能够从多个出口依次送出流体。
(4)通过电动机12的驱动力将直动构件31向一方向施力动作,通过压缩螺旋弹簧33的作用力将直动构件31向另一方向施力动作。这样,只要将电动机12的驱动力仅向一方向传递即可,从而使将电动机12和直动构件31驱动连结的结构简单。即,如本实施方式所示,能够设置为仅在活塞25前进运动时对直动构件31施力即可的简单的结构。
(5)由于通过泵部14的活塞25对直动构件31施力而使其动作,因此泵部14的活塞25兼备将直动构件31向一方向施力的机构(和排出空气的机构),与例如另外具有对直动构件31施力的机构的结构相比,能设置成简单的结构。
(6)由于设定为在直动旋转构件36和旋转切换构件37因直动构件31的直线动作而沿周向旋转前的状态下,从泵部14的排出口13到出口B1至B4的流体的送出结束,因此在对和排出口13连通的出口B1至B4进行切换前,来自出口B1至B4的空气的送出结束。即,不会在切换出口B1至B4的中途喷射空气。
(7)由于以预先设定的顺序使空气从第一喷嘴口N1至第四喷嘴口N4喷射从而清洗车载相机3的罩玻璃4,因此能够采用单个将空气送至各喷嘴口N1至N4的电动泵装置11,并且使其小型化。
(8)由于上述预先设定的顺序是反复进行一个一个地选择各喷嘴口N1~N4并且各喷嘴口N1~N4被选择一次的模式的顺序,因此能够通过从各喷嘴口N1~N4喷射的空气依次均匀地清洗罩玻璃4。此外,由于上述模式是从第一喷嘴口N1至第四喷嘴口N4的并列设置方向的一端侧一个一个地朝向另一端侧的模式,因此能够从上述并列设置方向一端侧朝向另一端侧依次均匀地清洗罩玻璃4。
(9)由于第一喷嘴口N1至第四喷嘴口N4朝向单个的罩玻璃4开口,从各喷嘴口N1至N4喷射的空气的喷射轴线F1至F4设定为不是同轴的方向,因此能良好地清洗罩玻璃4的较宽的区域。
(10)由于第一喷嘴口N1至第四喷嘴口N4配置于罩玻璃4的反重力方向侧,因此能够朝向重力方向喷射空气,与克服重力进行喷射的情况相比,能良好地清洗罩玻璃4。
第一实施方式也可进行以下变更。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各喷嘴口N1至N4设定为从罩玻璃4的正面观察时各喷射轴线F1至F4朝向重力方向,但是不限定于此,也可以设定为从罩玻璃4的正面观察时,各喷射轴线F1至F4相对于重力方向倾斜。
例如,如图15所示,各喷嘴口N1至N4也可以变更为,它们的喷射轴线F1至F4朝向上述并列设置方向(图15中为左右方向)的另一端方向倾斜。这样,能够将罩玻璃4上的污垢依次向上述并列设置方向的另一端侧驱赶,从而良好地清洗罩玻璃4。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喷嘴口N1至第四喷嘴口N4配置于罩玻璃4的反重力方向侧,但是不限定于此,也可以设定为配置于罩玻璃4的重力方向侧并使喷射轴线朝向反重力方向。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具有第一喷嘴口N1至第四喷嘴口N4(出口B1至B4),但是只要是多个即可,也可以变更为其他的数量。
例如,如图16所示,也可以是具有第一喷嘴口N1至第五喷嘴口N5的结构。另外,在本例中,喷射空气的顺序的上述模式是从喷嘴口N1至N5的并列设置方向的中央位置开始,交替地向上述并列设置方向的一端侧和另一端侧切换并一个一个地朝向上述并列设置方向的端部侧的模式。这样,能够依次从上述并列设置方向的中央位置朝向两端侧均匀地清洗罩玻璃4。
此外,如图17所示,也可以变更上述其他示例(参照图16)中的第一喷嘴口N1至第五喷嘴口N5的喷射轴线F1至F5的设定。即,在本示例(参照图17)中,并列设置方向的中央位置的第一喷嘴口N1的喷射轴线F1向上述并列设置方向不倾斜。而且,上述并列设置方向的一端侧的第二喷嘴口N2和第四喷嘴口N4的喷射轴线F2、F4朝向上述并列设置方向的一端方向倾斜,上述并列设置方向的另一端侧的第三喷嘴口N3和第五喷嘴口N5的喷射轴线F3、F5朝向上述并列设置方向的另一端方向倾斜。这样,能够将罩玻璃4上的污垢依次从上述并列设置方向的中央向两端侧驱赶,从而良好地清洗罩玻璃4。
此外,如图18所示,如上述其他示例(参照图16和图17)所示,当具有五个喷嘴口N1~N5时,需要设置成流路切换部15具有第一出口B1至第五出口B5的结构。具体而言,在本例(参照图18)中,流路切换部15构成为,以等角度(72°)的间隔具有第一出口B1至第五出口B5,旋转切换构件37的连通孔37d以等角度(180°)的间隔形成有两个,旋转切换构件37每旋转36°,不同的出口B1至B5依次和一个连通孔37d连通。另外,图18所示的状态是第一出口B1和连通孔37d连通的状态,当使旋转切换构件37从该状态沿顺时针方向旋转36°时,每次旋转时,第二出口B2至第五出口B5按顺序地和连通孔37d连通。
此外,出口(喷嘴口)的数量和喷射空气的顺序的模式也可以例如图19的(a)~(f)所示地进行变更。
具体而言,如图19的(a)所示,流路切换部15也可以构成为,具有分开了150°的第一出口B1和第二出口B2,旋转切换构件37的连通孔37d以等角度(60°)的间隔形成有6个,旋转切换构件37每旋转30°,不同的出口B1、B2依次和一个连通孔37d连通。
此外,如图19的(b)所示,流路切换部15也可以构成为,以等角度(120°)的间隔具有第一出口B1至第三出口B3,旋转切换构件37的连通孔37d以等角度(90°)的间隔形成有四个,旋转切换构件37每旋转30°,不同的出口B1至B3依次和一个连通孔37d连通。
此外,如图19的(c)所示,流路切换部15构成为,具有分开了135°的第一出口B1和第二出口B2,旋转切换构件37的连通孔37d以等角度(90°)的间隔形成有4个,旋转切换构件37每旋转45°,不同的出口B1、B2依次和一个连通孔37d连通。
此外,如图19的(d)所示,流路切换部15也可以构成为,以等角度(90°)的间隔具有第一出口B1至第四出口B4,旋转切换构件37的连通孔37d分开135°地形成有两个,旋转切换构件37每旋转45°,不同的出口B1至B4依次和一个连通孔37d连通。另外,在本例中,和连通孔37d连通的出口B1至B4(喷嘴口)不反复进行选择一次的模式。具体而言,当使旋转切换构件37从图19的(d)的状态沿顺时针方向旋转45°时,以第一出口B1、第二出口B2、第三出口B3、第一出口B1、第四出口B4、第三出口B3、第二出口B2、第四出口B4这样的顺序和连通孔37d连通。
此外,如图19的(e)所示,流路切换部15也可以构成为,以等角度(120°)的间隔具有第一出口B1至第三出口B3,旋转切换构件37的连通孔37d以沿顺时针方向与作为基准的连通孔37d分开40°、沿逆时针方向与作为基准的连通孔37d分开160°的方式形成有三个,旋转切换构件37每旋转40°,不同的出口B1至B3依次和一个连通孔37d连通。另外,在本例中,和连通孔37d连通的出口B1至B3(喷嘴口)不反复进行选择一次的模式。具体而言,当使旋转切换构件37从图19的(e)的状态沿顺时针方向旋转40°时,以第一出口B1、第二出口B2、第三出口B3、第三出口B3、第一出口B1、第二出口B2、第二出口B2、第三出口B3、第一出口B1这样的顺序和连通孔37d连通。
此外,如图19的(f)所示,流路切换部15也可以构成为,以等角度(60°)的间隔具有第一出口B1至第六出口B6,旋转切换构件37的连通孔37d分开150°地形成有两个,旋转切换构件37每旋转30°,不同的出口B1至B6依次和一个连通孔37d连通。另外,在本例中,和连通孔37d连通的出口B1至B6(喷嘴口)不反复进行选择一次的模式。具体而言,当使旋转切换构件37从图19的(f)的状态沿顺时针方向旋转30°时,以第一出口B1、第二出口B2、第三出口B3、第四出口B4、第五出口B5、第一出口B1、第六出口B6、第三出口B3、第二出口B2、第五出口B5、第四出口B4、第六出口B6这样的顺序和连通孔37d连通。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电动泵装置11是一体地设有电动机12、泵部14和流路切换部15的结构,但是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上述构件不一体设置(在不同的壳体设置)的结构。
例如,也可以如图20示意性所示地构成为,电动机51和第一泵部52一体地设置,第二泵部53和流路切换部54一体地设置,上述构件通过软管H2连通。在本例中,例如,第一泵部52为离心泵,第二泵部53为利用来自第一泵部52的空气驱动活塞55的气缸型泵部。
·上述实施方式的流路切换部15只要具有能和泵部的排出口连通的多个出口并且能利用驱动泵部的电动机的驱动力来对和排出口连通的出口进行切换即可,可以变更为其他的结构。
·上述实施方式中,直动构件31形成为由于电动机12的驱动力被向一方向施力而动作,由于压缩螺旋弹簧33的作用力被向另一方向施力而动作的结构,但是不限定于此,还可以是例如由于电动机的驱动力向一方向和另一方向动作的结构。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直动构件31形成为被泵部14的活塞25施力而动作的结构,但是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例如另外具有利用电动机12的驱动力对直动构件31施力的机构的结构。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喷嘴口N1至第四喷嘴口N4朝单个罩玻璃4喷射空气,但是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将空气向多个感测面(罩玻璃、镜头等)分别喷射。此外,不限定于空气,车载传感器清洗装置也可以喷射清洗液等流体来进行清洗。
例如,也可以变更为图21所示那样的结构。即,也可以是,电动泵装置11具有第一出口B1和第二出口B2(参照图19的(c)),分别和第一出口B1、第二出口B2连通的第一喷嘴口N1、第二喷嘴口N2朝向两个车载相机61、62的作为感测面的镜头61a、62a分别喷射空气。
例如,也可以变更为图22所示那样的结构。即,也可以是,电动泵装置11具有第一出口B1至第五出口B5(参照图18),分别和第一出口B1至第四出口B4连通的第一喷嘴口N1至第四喷嘴口N4是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构件(向一个罩玻璃4喷射空气),和第五出口B5连通的第五喷嘴口N5朝向另外设置的车载相机63的镜头63a喷射空气。
·上述实施方式的罩玻璃4的外表面是平坦面,但是不限定于此,例如,外表面也可以是弯曲的弯曲面。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没有特别提及,但是也可以将从全部喷嘴口N1至N4喷射空气作为循环,停止时继续动作直到循环结束。具体而言,也可以是,例如,控制电动泵装置11的控制装置在启动时始终从第一出口B1喷射空气,在接收到表示停止的信号时等停止时,驱动电动机12直到从第四(循环的最后的)出口B4喷射空气。这样,不存在例如在进行了动作时感测面的一部分没有被清洗到动作就结束这样的情况,从而能够均匀地对与各喷嘴口N1至N4对应的感测面进行清洗。
以下,参照图1至图3和图23至图29对车载传感器清洗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对和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详细的说明。
如图23所示,在气缸24的一端开口部固定有气缸端部127。在气缸端部127的中央形成有通孔127a,该通孔127a的气缸外部侧端部成为上述排出口13。而且,与后述的驱动构件131一体形成的阀部132被后述的作为施力构件的压缩螺旋弹簧133朝向排出口13施力,并且从该阀部132延伸的轴部132a配置为贯通上述通孔127a(前端侧向气缸24内突出)。另外,在阀部132的与排出口13相对的一侧,以外嵌于轴部132a的方式固接有密封橡胶134。
因此,泵部14中,当活塞25前进运动时,轴部132a被活塞25沿轴向(直线方向)施力并使阀部132克服压缩螺旋弹簧133的作用力而打开动作,从排出口13排出压缩过的空气。
如图23至图26所示,流路切换部15具有:固定于泵部14的气缸端部127的外缘的大致有底筒状的壳体135;以及收容于该壳体135内的上述驱动构件131、旋转切换构件136以及上述压缩螺旋弹簧133。
详细而言,如图26的(a)和图26的(b)所示,首先上述驱动构件131具有:从上述阀部132的外缘向径向外侧延伸的圆盘部131a;以及从该圆盘部131a的外周面向径向外侧(换言之向与上述直线方向正交的方向)突出的凸部131b。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凸部131b在周向上以等角度(90°)的间隔形成有四个。此外,如图23和图26的(b)所示,在驱动构件131形成有向上述轴部132a的相反侧延伸的卡合筒部131c,在该卡合筒部131c的内周面形成有沿周向反复凹凸的第一周向卡合部131d。此外,在周向上形成有多个通气孔131e,该通气孔131e在圆盘部131a的外缘附近沿轴向贯通并且能供空气通过。
此外,如图26的(a)和图27所示,在壳体135的内周面设有第一倾斜面135a,在驱动构件131向上述直线方向的一方向移动的过程中,该第一倾斜面135a与所述凸部131b抵接并且将包含该凸部131b的驱动构件131沿周向引导。
此外,如图26的(b)和图27所示,在气缸端部127形成有内嵌于壳体135的基端侧的筒部127b,在筒部127b的前端侧设有第二倾斜面127c,在驱动构件131向上述直线方向的另一方向移动的过程中,该第二倾斜面127c与所述凸部131b抵接并且将包含该凸部131b的驱动构件131沿周向引导。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一倾斜面135a和第二倾斜面127c构成了将驱动构件131的直线方向的移动转换为周向的旋转的转换卡合部。
因此,如图28所示,在驱动构件131向直线方向的一方向(图中为上方)移动的过程中,驱动构件131的凸部131b与第一倾斜面135a抵接并将包含凸部131b的驱动构件131沿周向引导。接着,之后,在驱动构件131向直线方向的另一方向(图中为下方)移动的过程中,凸部131b与第二倾斜面127a抵接并将包含凸部131b的驱动构件131沿周向引导。由此,当驱动构件131在直线方向上往复驱动一次时,驱动构件131通过第一倾斜面135a和第二倾斜面127c沿周向旋转。另外,在图28中,使用箭头示意性地图示凸部131b从位置Z1移动到位置Z5的状态。
此外,如图26的(b)所示,在壳体135的与气缸端部127相反侧的端部即底部135b,以等角度(90°)的间隔形成有上述第一出口B1至第四出口B4。
如图26的(a)和图26的(b)所示,旋转切换构件136具有圆盘部136a和从圆盘部136a的中央沿轴向延伸的卡合轴部136b。在卡合轴部136b的外周面形成有沿周向重复凹凸的第二周向卡合部136c,通过将卡合轴部136b插入上述卡合筒部131c并使第一周向卡合部131d和第二周向卡合部136c在周向上卡合,从而旋转切换构件136能和驱动构件131一体旋转(不能相对旋转)并能和驱动构件131沿上述直线方向移动。而且,在旋转切换构件136的圆盘部136a与驱动构件131的圆盘部131a的轴向之间,以压缩的状态夹着压缩螺旋弹簧133。由此,旋转切换构件136(圆盘部136b)被按压接触到壳体135的底部135b,并且包含阀部132的驱动构件131被朝向排出口13施力。而且,在旋转切换构件136的圆盘部136a设有沿轴向贯通并能供空气通过的连通孔136e,旋转切换构件136能根据其旋转位置来封闭(连通)上述第一出口B1至第四出口B4的至少一个,从而切换和上述排出口13连通的上述出口B1~B4。
具体而言,如图26和图29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连通孔136e构成为,以等角度(120°)的间隔形成三个,每旋转30°,不同的出口B1~B4依次经由一个连通孔136e和排出口13连通。即,在图29所示的状态下,连通孔136e位于与第一出口B1一致的位置,第一出口B1经由连通孔136e和排出口13(参照图23)连通,其他的第二出口B2至第四出口B4为由圆盘部136a封闭而不和排出口13连通的状态。此外,从图29所示的状态起,例如,当旋转切换构件136向逆时针方向旋转30°时,(图29中左上的)连通孔136e处于与第二出口B2一致的位置,从而第二出口B2经由连通孔136e和排出口13连通。此外,当旋转切换构件136从上述状态进一步向逆时针方向旋转30°时,(图29中右上的)连通孔136e处于与第三出口B3一致的位置,从而第三出口B3经由连通孔136e和排出口13连通。此外,当旋转切换构件136从上述状态进一步向逆时针方向旋转30°时,(图29中下方的)连通孔136e处于与第四出口B4一致的位置,从而第四出口B4经由连通孔136e和排出口13连通。此外,当旋转切换构件136从上述状态进一步向逆时针方向旋转30°时,(图29中左上的)连通孔136e处于与第一出口B1一致的位置,从而第一出口B1经由连通孔136e和排出口13连通,通过上述的反复,出口B1~B4依次经由连通孔136e和排出口13连通。另外,本实施方式的上述第一倾斜面135a和第二倾斜面127c的倾斜方向反向地示出,不与上述的旋转切换构件136的旋转方向对应。
接着,对上述的车载传感器清洗装置的作用进行说明。
首先,如图23所示,在活塞25位于下止点位置(最远离气缸端部127的位置)的状态下,驱动构件131位于靠近气缸端部127的位置,排出口13被阀部132封闭。此外,在上述状态下,驱动构件131的凸部131b进入第二倾斜面127c彼此之间(参照图28的位置Z1),限制了驱动构件131和旋转切换构件136的周向的移动(旋转)。
接着,当驱动上述电动机12而使活塞25前进运动时,活塞25压缩气缸24内的空气直到与驱动构件131的轴部132a抵接。
而且,如图24所示,接着,当活塞25进一步前进运动而使轴部132a被该活塞25施力并使包含阀部132的驱动构件131克服压缩螺旋弹簧133的作用力向前端侧(朝向壳体135的底部135b)直线动作时,阀部132打开动作从而压缩了的空气从排出口13排出。而且,此时,例如从位于与上述连通孔136e一致的位置并和排出口13连通的第一出口B1喷射空气。于是,空气经由软管H(参照图1)向第一入口A1送出,并从第一喷嘴口N1(参照图2)朝向罩玻璃4喷射。另外,此时驱动构件131的凸部131b设定为向前端侧(朝向壳体135的底部135b)直线动作直到与第一倾斜面135a抵接(参照图28的位置Z2),但是在与第一倾斜面135a抵接前的状态下,从排出口13到出口B1~B4的空气的送出结束。
而且,接着,如图25所示,当驱动构件131(凸部131b)因上述活塞25的前进动作而进一步向前端侧动作时,凸部131b(参照图28)与上述第一倾斜面135a抵接并且将包含凸部131b的驱动构件131沿周向引导而旋转,使凸部131b进入第一倾斜面135a彼此之间(参照图28的位置Z3)。
而且,接着,当活塞25返回动作而使驱动构件131因压缩螺旋弹簧133的作用力向基端侧(朝向排出口13)动作时,凸部131b与上述第二倾斜面127c抵接(参照图28的位置Z4)并且进一步将包含凸部131b的驱动构件131沿周向引导而旋转,使凸部131b进入第二倾斜面127c彼此之间(参照图28的位置Z5)。而且,此时,例如上述连通孔136e处于与第二出口B2一致的位置,从而在接下来开阀时从和排出口13连通的第二出口B2喷射空气,进而从第二喷嘴口V2喷射空气。
通过重复进行上述的动作,以预先设定的顺序从第一喷嘴口N1至第四喷嘴口N4依次喷射空气。在本实施方式中,预先设定的顺序是反复进行一个一个地选择各喷嘴口N1~N4并且各喷嘴口N1~N4被选择一次的模式的顺序,该模式是从并列设置方向的一端侧(图2中为右侧的第一喷嘴口N1)一个一个地朝向另一端侧(图2中为左侧的第四喷嘴口N4)的模式。
接着,以下,第二实施方式的有利效果如下所述。
(1)能够利用单个的电动机12的驱动力从泵部14的排出口13排出空气,并且能够利用相同的电动机12的驱动力通过流路切换部15切换和排出口13连通的出口B1至B4。驱动构件131被电动机12的驱动力向直线方向施力而驱动,通过转换卡合部(第一倾斜面135a和第二倾斜面127c)将驱动构件131的直线方向的移动转换为周向的旋转,上述流路切换部15通过使该驱动构件131旋转来切换和排出口13连通的出口B1~B4。因此,能够通过具有单个电动机12的结构从多个出口B1至B4依次送出空气,能够像本实施方式那样从第一喷嘴口N1至第一喷嘴口N4依次喷射空气。即,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与针对各喷嘴口N1至N4设置电动泵装置(电动机和泵部)的结构相比,能减少电动泵装置11(电动机12和泵部14)的数量,与使空气分支的结构相比,能实现电动泵装置11的小型化,从而能在小型化的同时将空气送至多个部位。
(2)当驱动构件131旋转时,旋转切换构件136一体旋转并根据其旋转位置封闭出口B1至B6的至少一个,从而切换和排出口13连通的出口B1至B6。因此,具体而言,能够从多个出口B1至B6依次送出流体。
(3)在驱动构件131向直线方向的一方向移动的过程中,驱动构件131的凸部131b与第一倾斜面135a抵接并将包含凸部131b的驱动构件131沿周向引导。在驱动构件131向直线方向的另一方向移动的过程中,凸部131b与第二倾斜面127c抵接并将包含凸部131b的驱动构件131沿周向引导。因此,当驱动构件131在直线方向上往复驱动1次时,驱动构件131通过第一倾斜面135a和第二倾斜面127c沿周向旋转。因此,具体而言,能够从多个出口B1至B6依次送出流体。
(4)通过电动机12的驱动力将驱动构件131向一方向施力动作,通过压缩螺旋弹簧133的作用力将驱动构件31向另一方向施力动作。这样,只要将电动机12的驱动力仅向一方向传递即可,从而使将电动机12和驱动构件131驱动连结的结构简单。即,如本实施方式所示,能够设置为仅在活塞25前进运动时对驱动构件131施力即可的简单的结构。
(5)由于通过泵部14的活塞25对驱动构件131施力而使其动作,因此泵部14的活塞25兼备将驱动构件131向一方向施力的结构(和排出空气的结构),与例如另外具有对驱动构件131施力的机构的结构相比,能设置成简单的结构。
(6)由于设定为在凸部131b与第一倾斜面135a抵接前的状态下,从泵部14的排出口13到出口B1至B4的空气的送出结束,因此在使驱动构件131旋转而切换和排出口13连通的出口B1至B4前,来自出口B1至B4的空气的送出结束。即,不会在切换出口B1至B4的中途喷射空气。
(5)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的(7)~(10)相同的效果。
第二实施方式也可进行以下变更。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和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地形成喷嘴口N1至N4。因此,能和第一实施方式的图15~图17等所示的变形例相同地进行变更。
此外,如图30所示,如上述其他示例(参照图16和图17)所示,当具有五个喷嘴口N1~N5时,需要设置成流路切换部15具有第一出口B1至第五出口B5的结构。具体而言,在本例(参照图30)中,流路切换部15构成为,以等角度(72°)的间隔具有第一出口B1至第五出口B5,旋转切换构件136的连通孔136e以等角度(180°)的间隔形成有两个,旋转切换构件136每旋转36°,不同的出口B1至B5依次和一个连通孔136e连通。另外,图30所示的状态是第一出口B1和连通孔136e连通的状态,当使旋转切换构件136从该状态沿顺时针方向旋转36°时,每次旋转时,第二出口B2至第五出口B5按顺序地和连通孔136e连通。
此外,出口(喷嘴口)的数量和喷射空气的顺序的模式也可以例如如图31的(a)~(f)所示地进行变更。
具体而言,如图31的(a)所示,流路切换部15也可以构成为,具有分开了150°的第一出口B1和第二出口B2,旋转切换构件136的连通孔136e以等角度(60°)的间隔形成有6个,旋转切换构件136每旋转30°,不同的出口B1、B2依次和一个连通孔136e连通。
此外,如图31的(b)所示,流路切换部15也可以构成为,以等角度(120°)的间隔具有第一出口B1至第三出口B3,旋转切换构件136的连通孔136e以等角度(90°)的间隔形成有四个,旋转切换构件136每旋转30°,不同的出口B1至B3依次和一个连通孔136e连通。
此外,如图31的(c)所示,流路切换部15也可以构成为,具有分开了135°的第一出口B1和第二出口B2,旋转切换构件136的连通孔136e以等角度(90°)的间隔形成有4个,旋转切换构件136每旋转45°,不同的出口B1、B2依次和一个连通孔136e连通。
此外,如图31的(d)所示,流路切换部15也可以构成为,以等角度(90°)的间隔具有第一出口B1至第四出口B4,旋转切换构件136的连通孔136e分开135°地形成有两个,旋转切换构件136每旋转45°,不同的出口B1至B4依次和一个连通孔136e连通。另外,在本例中,和连通孔136e连通的出口B1至B4(喷嘴口)不反复进行选择一次的模式。具体而言,当使旋转切换构件136从图31的(d)的状态沿顺时针方向旋转45°时,以第一出口B1、第二出口B2、第三出口B3、第一出口B1、第四出口B4、第三出口B3、第二出口B2、第四出口B4这样的顺序和连通孔136e连通。
此外,如图31的(e)所示,流路切换部15也可以构成为,以等角度(120°)的间隔具有第一出口B1至第三出口B3,旋转切换构件136的连通孔136e以沿顺时针方向与作为基准的连通孔136e分开40°、沿逆时针方向与作为基准的连通孔136e分开160°的方式形成有三个,旋转切换构件136每旋转40°,不同的出口B1至B3依次和一个连通孔136e连通。另外,在本例中,和连通孔136e连通的出口B1至B3(喷嘴口)不反复进行选择一次的模式。具体而言,当使旋转切换构件136从图31的(e)的状态沿顺时针方向旋转40°时,以第一出口B1、第二出口B2、第三出口B3、第三出口B3、第一出口B1、第二出口B2、第二出口B2、第三出口B3、第一出口B1这样的顺序和连通孔136e连通。
此外,如图31的(f)所示,流路切换部15也可以构成为,以等角度(60°)的间隔具有第一出口B1至第六出口B6,旋转切换构件136的连通孔136e分开150°地形成有两个,旋转切换构件136每旋转30°,不同的出口B1至B6依次和一个连通孔136e连通。另外,在本例中,和连通孔136e连通的出口B1至B6(喷嘴口)不反复进行选择一次的模式。具体而言,当使旋转切换构件136从图31的(f)的状态沿顺时针方向旋转30°时,以第一出口B1、第二出口B2、第三出口B3、第四出口B4、第五出口B5、第一出口B1、第六出口B6、第三出口B3、第二出口B2、第五出口B5、第四出口B4、第六出口B6这样的顺序和连通孔136e连通。
·第二实施方式的电动泵装置11是一体地设有电动机12、泵部14和流路切换部15的结构,但是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上述构件不一体设置(在不同的壳体设置)的结构。
第二实施方式的电动泵装置11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动泵装置11共用的结构。对于共用的结构,能够和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地构成。具体而言,能和第一实施方式的图20~图22等所示的变形例相同地进行变更。
·第二实施方式的流路切换部15只要具有能和泵部的排出口连通的多个出口并且能利用驱动泵部的电动机的驱动力来对和排出口连通的出口进行切换即可,可以变更为其他的结构。
·第二实施方式中,驱动构件131形成为由于电动机12的驱动力被向一方向施力而动作,由于压缩螺旋弹簧133的作用力被向另一方向施力而动作的结构,但是不限定于此,还可以是例如由于电动机的驱动力被向一方向和另一方向施力而动作的结构。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驱动构件131形成为被泵部14的活塞25施力而动作的结构,但是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例如另外具有利用电动机12的驱动力对驱动构件31施力的机构的结构。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第一喷嘴口N1至第四喷嘴口N4朝单个罩玻璃4喷射空气,但是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将空气向多个感测面(罩玻璃、镜头等)分别喷射。此外,不限定于空气,车载传感器清洗装置也可以喷射清洗液等流体来进行清洗。
·第二实施方式的罩玻璃4的外表面是平坦面,但是不限定于此,例如,外表面也可以是弯曲的弯曲面。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虽然没有特别提及,但是也可以将从全部喷嘴口N1至N4喷射空气作为循环,停止时继续动作直到循环结束。具体而言,也可以是,例如,控制电动泵装置11的控制装置在启动时始终从第一出口B1喷射空气,在接收到表示停止的信号时等停止时驱动电动机12直到从第四(循环的最后的)出口B4喷射空气。这样,不存在例如在进行了动作时感测面的一部分没有被清洗到动作就结束这样的情况,从而能够均匀地对与各喷嘴口N1至N4对应的感测面进行清洗。

Claims (11)

1.一种电动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单个的电动机;
泵部,该泵部通过所述电动机的驱动力将流体从排出口排出;以及
流路切换部,该流路切换部具有能和所述排出口连通的多个出口,通过所述电动机的驱动力对和所述排出口连通的出口进行切换,
所述流路切换部包括:
直动构件,该直动构件通过所述电动机的驱动力而直线动作;以及
旋转构件,该旋转构件设为能在所述直线动作的方向上与所述直动构件抵接,由于被所述直动构件的直线动作施力而沿周向旋转,从而对和所述排出口连通的所述出口进行切换,
所述旋转构件包含直动旋转构件和旋转切换构件,
所述直动旋转构件设为能在所述直线动作的方向上与所述直动构件抵接,由于被所述直动构件的直线动作施力而和所述直动构件一起直线动作到预先设定的位置,并且在越过所述预先设定的位置后沿周向旋转,
所述旋转切换构件设为能和所述直动旋转构件一体旋转并且设为能和所述直动旋转构件在直线动作方向上移动,所述旋转切换构件根据旋转位置封闭所述出口的至少一个,从而对和所述排出口连通的所述出口进行切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泵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直动构件和所述旋转构件中的至少一方设有沿周向倾斜的倾斜面,通过该倾斜面将所述直动构件的直线动作转换为所述旋转构件的旋转动作。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动泵装置设定成,在所述旋转构件由于所述直动构件的直线动作而沿周向旋转之前的状态下,从所述泵部的排出口到所述出口的流体的送出结束。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直动构件被所述电动机的驱动力向一方向施力而动作,
所述流路切换部包含将所述直动构件向另一方向施力的施力构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泵部包含气缸和活塞,该活塞通过所述电动机的驱动力在所述气缸内往复运动,
所述直动构件被所述活塞施力而动作。
6.一种电动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单个的电动机;
泵部,该泵部通过所述电动机的驱动力将流体从排出口排出;以及
流路切换部,该流路切换部具有能和所述排出口连通的多个出口,通过所述电动机的驱动力对和所述排出口连通的出口进行切换,
所述流路切换部具有驱动构件和转换卡合部,所述驱动构件被所述电动机的驱动力沿直线方向施力而驱动,所述转换卡合部将所述驱动构件的直线方向的移动转换为周向的旋转,
通过使所述驱动构件旋转来切换和所述排出口连通的所述出口,
所述驱动构件具有向与所述直线方向正交的外侧方向突出的凸部,
所述转换卡合部具有第一倾斜面和第二倾斜面,
所述第一倾斜面设于收容所述驱动构件的壳体的内周面,并在所述驱动构件向所述直线方向的一方向移动的过程中与所述凸部抵接,且将包含该凸部的所述驱动构件沿周向引导,
所述第二倾斜面在所述驱动构件向所述直线方向的另一方向移动的过程中与所述凸部抵接,并将包含该凸部的所述驱动构件沿周向引导。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路切换部具有旋转切换构件,
该旋转切换构件设为能和所述驱动构件一体旋转并且设为能和所述驱动构件在所述直线方向上移动,
所述旋转切换构件根据所述旋转切换构件的旋转位置封闭所述出口的至少一个,从而对和所述排出口连通的所述出口进行切换。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动泵装置设定成,在所述凸部与所述第一倾斜面抵接之前的状态下,从所述泵部的排出口到所述出口的流体的送出结束。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构件被所述电动机的驱动力向一方向施力而动作,
所述流路切换部包含将所述驱动构件向另一方向施力的施力构件。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泵部包含气缸和活塞,该活塞通过所述电动机的驱动力在所述气缸内往复运动,
所述驱动构件被所述活塞施力而动作。
11.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动机、所述泵部以及所述流路切换部一体地设置。
CN201880036473.3A 2017-06-09 2018-03-27 电动泵装置 Active CN11070960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14324 2017-06-09
JP2017114324A JP6885204B2 (ja) 2017-06-09 2017-06-09 電動ポンプ装置
JP2017116785A JP2019002317A (ja) 2017-06-14 2017-06-14 電動ポンプ装置
JP2017-116785 2017-06-14
PCT/JP2018/012373 WO2018225342A1 (ja) 2017-06-09 2018-03-27 電動ポンプ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09605A CN110709605A (zh) 2020-01-17
CN110709605B true CN110709605B (zh) 2021-06-08

Family

ID=645657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36473.3A Active CN110709605B (zh) 2017-06-09 2018-03-27 电动泵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225955B2 (zh)
CN (1) CN110709605B (zh)
DE (1) DE112018002899B4 (zh)
WO (1) WO201822534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548480B2 (en) * 2019-12-13 2023-01-10 Pony Ai Inc. Sensor assembly cleaning apparatus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3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508806A (en) * 1921-01-12 1924-09-16 Silvestri Giulio Pump with variable output and constant number of strokes
JPS4716029Y1 (zh) 1968-12-24 1972-06-06
JPS4971505A (zh) * 1972-11-15 1974-07-10
JPS5132428U (zh) 1974-09-02 1976-03-10
JPS53448A (en) 1976-06-25 1978-01-06 Kiyoshi Nakajima Device for automatically closing main stopper when gas operation is suspended
US4195631A (en) * 1978-06-14 1980-04-01 Baucom Keith K Flow regulating device useable in plasma pheresis
JPS58830A (ja) 1981-06-22 1983-01-06 東海レベラ−鋼業株式会社 パ−ムヤシの変異果実作出方法
US4412519A (en) * 1982-09-13 1983-11-01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Diesel fuel distributor type injection pump
US4632648A (en) * 1985-06-24 1986-12-30 Goyne Thomas S Grease pumps
JPS6365966A (ja) 1986-09-09 1988-03-24 Koito Mfg Co Ltd ヘツドランプクリ−ナ用重複噴射ノズル
US5165869A (en) * 1991-01-16 1992-11-24 Warren Rupp, Inc. Diaphragm pump
US5489196A (en) * 1995-06-28 1996-02-06 Lee; Tzu-Chi Manual pump
DE19904647A1 (de) * 1999-02-05 2000-08-31 Memminger Iro Gmbh Schmiereinrichtung für mehrere Schmierstellen
JP2002240628A (ja) 2001-02-19 2002-08-28 Viewtec Japan Co Ltd 自動車用バックアイカメラ
US6955531B2 (en) * 2003-03-24 2005-10-18 Scott Wu Pump for inflating and deflating an inflatable object with a rotatable nozzle assembly
US7219380B2 (en) * 2005-04-22 2007-05-22 R&D Products, Llc Multicompartmented air mattress
JP2007053448A (ja) 2005-08-15 2007-03-01 Fujifilm Corp 撮影装置
BRPI0505902A (pt) * 2005-12-22 2007-09-25 Brasil Compressores Sa compressor compacto
JP4716029B2 (ja) 2006-09-11 2011-07-06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属性判別装置及び画像属性判別プログラム
WO2011000213A1 (zh) 2009-06-29 2011-01-06 He Qihang 汽车后视镜与车窗玻璃水珠消除方案
JP5617524B2 (ja) * 2010-10-22 2014-11-05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油圧式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DE102011105648A1 (de) * 2011-06-07 2012-12-13 Fte Automotive Gmbh Hydraulische Betätigungsvorrichtung für die Betätigung von Kupplungen in insbesondere einem Mehrkupplungsgetriebe für Kraftfahrzeuge
JP2013079685A (ja) * 2011-10-04 2013-05-02 Asmo Co Ltd 流路切替装置
US9327689B2 (en) 2012-03-28 2016-05-03 Asmo Co., Ltd. Washing device for vehicle
US10724511B2 (en) * 2013-03-14 2020-07-28 Teleflex Medical Incorporated Pressure adjustment apparatus and method
JP6417757B2 (ja) 2013-09-19 2018-11-07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載光学センサ洗浄装置
EP3132984B1 (en) 2014-04-14 2019-11-20 Koito Manufacturing Co., Ltd. In vehicle device with foreign material removal
US10072649B2 (en) 2015-05-26 2018-09-11 Denso Corporation Electric pump
JP6594819B2 (ja) * 2015-05-26 2019-10-23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電動ポンプ
JP6772618B2 (ja) 2015-11-19 2020-10-21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電動エアポンプ
US10641401B1 (en) * 2016-02-26 2020-05-05 Pool Patch LLC Wearless multi-port water distribution valve assembly with bottom inle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225955B2 (en) 2022-01-18
DE112018002899B4 (de) 2022-09-01
US20200158098A1 (en) 2020-05-21
DE112018002899T5 (de) 2020-02-20
CN110709605A (zh) 2020-01-17
WO2018225342A1 (ja) 2018-12-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09292B (zh) 车载传感器清洗装置
US10252703B2 (en) System for cleaning on-vehicle optical sensor and method for the same
US10738771B2 (en) Electric pump and cleaning device for on-vehicle optical sensor
US10788027B2 (en) Electric air pump
US20200114881A1 (en) Onboard sensor cleaning device
CN111386214A (zh) 车载传感器清洗装置
CN107816419B (zh) 流体喷射器中的活塞-阀接合
CN110709605B (zh) 电动泵装置
JP2017119480A (ja) 付着物除去装置
JP6536167B2 (ja) 車載光学センサ取付ブラケット、及び車載光学センサユニット
WO2018225343A1 (ja) 車載センサ洗浄装置
CN112313438A (zh) 阀装置及车用清扫系统
JP6885204B2 (ja) 電動ポンプ装置
KR102076424B1 (ko) 유체 토출 기구, 및 차량용 카메라 또는 센서에 대한 유체 분사 장치
JP2019002317A (ja) 電動ポンプ装置
JP2018053877A (ja) 電動エアポンプ及び車載光学センサ洗浄装置
JP6507842B2 (ja) エアポンプ
CN116405756B (zh) 一种自动清洁镜头、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US20100196138A1 (en) Machine for displacing fluid
WO2024110010A1 (en) Mechanical pump in a cleaning device
JPH06336974A (ja) 無脈流プランジャポン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