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92179B - 定子、马达以及定子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定子、马达以及定子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692179B CN110692179B CN201880036428.8A CN201880036428A CN110692179B CN 110692179 B CN110692179 B CN 110692179B CN 201880036428 A CN201880036428 A CN 201880036428A CN 110692179 B CN110692179 B CN 11069217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ire
- coil
- crossover
- wall portion
- wire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12—Stationary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14—Stator cores with salient poles
- H02K1/146—Stator cores with salient poles consisting of a generally annular yoke with salient poles
- H02K1/148—Sectional core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12—Stationary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14—Stator cores with salient poles
- H02K1/146—Stator cores with salient poles consisting of a generally annular yoke with salient pole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22—Rotating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27—Rotor cores with permanent magnets
- H02K1/2706—Inner rotors
- H02K1/272—Inner rotors the magnetisation axis of the magnets be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rotor axis
- H02K1/274—Inner rotors the magnetisation axis of the magnets be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rotor axis the rotor consisting of two or more circumferentially positioned magnets
- H02K1/2753—Inner rotors the magnetisation axis of the magnets be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rotor axis the rotor consisting of two or more circumferentially positioned magnets the rotor consisting of magnets or groups of magnets arranged with alternating polarity
- H02K1/278—Surface mounted magnets; Inset magnet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2—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of stator or rotor bodie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2—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of stator or rotor bodies
- H02K15/022—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of stator or rotor bodies with salient poles or claw-shaped pole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4—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of windings, prior to mounting into machine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8—Forming windings by laying conductors into or around core parts
- H02K15/095—Forming windings by laying conductors into or around core parts by laying conductors around salient pole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10—Applying solid insulation to windings, stators or rotor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04—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or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e.g. with bar conductor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32—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of the insulation
- H02K3/325—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of the insulation for windings on salient poles, such as claw-shaped pole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32—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of the insulation
- H02K3/34—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of the insulation between conductors or between conductor and core, e.g. slot insulation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32—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of the insulation
- H02K3/38—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of the insulation around winding heads, equalising 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46—Fastening of windings on the stator or rotor structure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46—Fastening of windings on the stator or rotor structure
- H02K3/52—Fastening salient pole winding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 H02K3/521—Fastening salient pole winding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applicable to stators only
- H02K3/522—Fastening salient pole winding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applicable to stators only for generally annular cores with salient pole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203/00—Specific aspect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relating to the windings
- H02K2203/06—Machines characterised by the wiring leads, i.e. conducting wires for connecting the winding termin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Insulation, Fastening Of Motor, Generator Windings (AREA)
Abstract
定子具有定子铁芯、安装于定子铁芯的绝缘件以及多根线圈线。绝缘件具有:基部,其包围齿的外周面;以及外壁部,其位于铁芯背部的正上方,并沿着周向延伸。多根线圈线分别具有:多个线圈,它们按照集中卷线的方式卷绕于齿;搭接线,其将多个线圈彼此连起来;以及一对引出线,它们位于该线圈线的端部,从线圈延伸出。多根线圈线的搭接线分别具有在外壁部的径向外侧沿外壁部的外侧面延伸的外侧通过部。至少1根线圈线的搭接线具有内侧通过部,该内侧通过部在外壁部的径向内侧呈直线状延伸并且在两端分别与外侧通过部相连。内侧通过部位于其他线圈线的引出线的径向内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定子、马达以及定子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通常,马达的线圈是通过在定子铁芯的齿上卷绕线圈线而构成的。从线圈引出了引出线作为线圈线的开始卷绕和结束卷绕部分。另外,在将1根线圈线卷绕于多个齿的情况下,在线圈的上侧引绕有将线圈彼此连起来的搭接线。为了使在卷线工序中先卷绕的线圈线的搭接线不会妨碍后卷绕的线圈线的路径,在线圈的径向外侧引绕搭接线。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以下构造:在线圈的径向外侧设置有突起,使搭接线沿着该突起。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10800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现有的构造中,搭接线也通过供引出线引出的区域,因此搭接线和引出线有可能相互接触。
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能够抑制搭接线与引出线接触的定子、马达以及定子的制造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定子具有:定子铁芯,其具有以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中心轴线为中心的环状的铁芯背部以及从所述铁芯背部向径向内侧延伸的多个齿;绝缘件,其安装于所述定子铁芯;以及多根线圈线,它们隔着所述绝缘件而卷绕于所述齿。所述绝缘件具有:基部,其包围所述齿的外周面;以及外壁部,其位于所述铁芯背部的正上方,并沿着周向延伸。多根所述线圈线分别具有:多个线圈,它们按照集中卷线的方式卷绕于所述齿;搭接线,其将多个线圈彼此连起来;以及一对引出线,它们位于该线圈线的端部,从所述线圈延伸出。多根所述线圈线的所述搭接线分别具有在所述外壁部的径向外侧沿所述外壁部的外侧面延伸的外侧通过部。至少1根所述线圈线的所述搭接线具有内侧通过部,该内侧通过部在所述外壁部的径向内侧呈直线状延伸并且在两端分别与所述外侧通过部相连。所述内侧通过部位于其他所述线圈线的所述引出线的径向内侧。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马达具有:上述的定子;以及转子,其与所述定子在径向上隔开间隙而对置,绕着所述中心轴线旋转。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定子的制造方法具有以下工序:向定子铁芯安装绝缘件;以及卷线工序,将多根线圈线分别借助搭接线而卷绕于多个齿从而构成线圈。所述定子铁芯具有:铁芯背部,其呈以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中心轴线为中心的环状;以及多个所述齿,它们从所述铁芯背部向径向内侧延伸。所述绝缘件具有:基部,其覆盖所述齿;以及外壁部,其位于所述铁芯背部的正上方,并沿着周向延伸。在所述卷线工序中,设多根所述线圈线中的先卷绕的所述线圈线为第1线圈线,设在所述第1线圈线之后卷绕的所述线圈线为第2线圈线,在将所述第1线圈线的一端作为引出线而引出到所述外壁部的径向外侧之后,将所述第1线圈线借助搭接线而卷绕于多个所述齿,然后将所述第1线圈线的另一端作为引出线而引出到所述外壁部的径向外侧,在将所述第2线圈线借助搭接线而卷绕于多个所述齿时,使该搭接线在所述外壁部的径向外侧沿着所述外壁部的外侧面,并且使该搭接线在与所述第1线圈线的所述引出线在径向上重叠的区域中在所述外壁部的径向内侧呈直线状延伸。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能够提供能抑制搭接线与引出线接触的定子、马达以及定子的制造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一个实施方式的马达的剖视图。
图2是一个实施方式的定子的剖视图。
图3是一个实施方式的定子的立体图。
图4是放大了图3的一部分的放大图。
图5是一个实施方式的定子的俯视图。
图6是示出U相线圈的卷线过程的图。
图7是示出V相线圈的卷线过程的图。
图8是示出W相线圈的卷线过程的图。
图9是示出一个实施方式的钩挂部的立体图。
图10是示出变形例1的钩挂部的立体图。
图11是示出变形例2的钩挂部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马达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的附图中,为了易于理解各结构,有时使实际的构造和各构造中的比例尺、数量等不同。
在各图中适当示出X-Y-Z坐标系。在本说明书中,Z轴方向是以正侧作为上侧、以负侧作为下侧的上下方向。在各图中适当示出的中心轴线J是与Z轴方向平行并且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假想线。在以下的说明中,将中心轴线J的轴向、即与上下方向平行的方向简称为“轴向”,将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径向简称为“径向”,将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周向简称为“周向”。在各图中,适当地用箭头θ来表示周向。
另外,将轴向中的Z轴方向的正侧称为“上侧”,将轴向中的Z轴方向的负侧称为“下侧”。另外,将从轴向的上侧朝向下侧观察时顺时针前进的一侧、即按照箭头θ的方向前进的一侧称为“周向一侧”。将从轴向的上侧朝向下侧观察时逆时针前进的一侧、即按照与箭头θ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前进的一侧称为“周向另一侧”。
另外,“上下方向”、“上侧”以及“下侧”仅是用于对各部分的配置关系等进行说明的名称,实际的配置关系等也可以是这些名称所表示的配置关系等以外的配置关系等。
<马达>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马达1的剖视图。本实施方式的马达1是三相交流马达。另外,本实施方式的马达1是内转子型的马达。本实施方式的马达1的用途没有特别限定。马达1例如搭载于电动泵和电动助力转向装置等。
马达1具有转子2、定子3、轴承保持架4、壳体5以及一对轴承6。转子2以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中心轴线J为中心相对于定子3相对地旋转。
壳体5呈具有底部的筒状。壳体5在内部收纳转子2、定子3、轴承保持架4以及一对轴承6。轴承保持架4位于定子3的上侧。轴承保持架4被壳体5的内周面支承。一对轴承6在轴向上相互隔开间隔而配置。一对轴承6对转子2的轴2a进行支承。一对轴承6中的一方被轴承保持架4支承,另一方被壳体5支承。
<转子>
转子2绕中心轴线J旋转。转子2与定子3在径向上隔开间隙而对置。转子2具备轴2a、转子铁芯2b以及至少一个磁铁2c,该轴2a具有中心轴线J。
轴2a沿着中心轴线J延伸。在本实施方式的例子中,轴2a呈沿轴向延伸的圆柱状。轴2a被多个轴承6支承为绕着中心轴线J旋转自如。轴2a不限于上述圆柱状,例如也可以为筒状。
转子铁芯2b是通过将多块电磁钢板在轴向上层叠而构成的。在转子铁芯2b上设置有沿轴向贯通的中央孔2h。沿轴向观察时,中央孔2h位于转子铁芯2b的中央。轴2a穿过中央孔2h。轴2a直接或间接地固定于转子铁芯2b。
磁铁2c固定于转子铁芯2b的外周面。磁铁2c与定子3的齿12在径向上对置。本实施方式的磁铁2c是环状的磁铁。在磁铁2c中沿周向交替地排列设置有N极和S极。另外,转子2也可以具有沿周向排列的多个磁铁。在该情况下,径向外侧为N极的磁铁和径向外侧为S极的磁铁沿周向交替地排列。
本实施方式的转子2是磁铁2c配置于转子铁芯2b的外周面上的SPM(SurfacePermanent Magnet:表面永磁铁)型的转子。但是,转子2也可以是磁铁埋入到转子铁芯的内部的IPM(Interior Permanent Magnet:内置永磁铁)型的转子。另外,转子铁芯2b和磁铁2c也可以收纳于筒状的转子罩的内部。
<定子>
定子3呈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大致环状。定子3具有定子铁芯10、绝缘件20以及多根线圈线40。线圈线40构成线圈50。
<定子铁芯>
定子铁芯10在转子2的径向外侧包围转子2。定子铁芯10例如是通过将多块电磁钢板在轴向上层叠而构成的。因此,定子铁芯10以相同的截面沿轴向延伸。本实施方式的定子铁芯10是没有沿着周向被分割的一体型定子铁芯。
图2是定子3的剖视图。如图2所示,定子铁芯10具有铁芯背部11、多个齿12以及多个伞状部13。
铁芯背部11呈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大致圆环状。铁芯背部11的外周面固定于壳体5的内周面。
齿12从铁芯背部11向径向内侧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定子铁芯10中设置有6个齿12。齿12以大致相同的截面沿径向延伸。多个齿12沿周向等间隔地配置。在齿12上隔着绝缘件20而卷绕有线圈线40。因此,线圈线40穿过在周向上相邻的一对齿12彼此之间。
伞状部13位于齿12的径向内侧的前端。伞状部13在周向上比齿12宽。即,伞状部13的沿周向的尺寸大于齿12的沿周向的尺寸。沿轴向观察时,伞状部13的朝向径向内侧的面呈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圆弧状。伞状部13的朝向径向内侧的面与转子2的磁铁2c在径向上对置。
<绝缘件>
如图1所示,绝缘件20安装于定子铁芯10。绝缘件20由绝缘性的材料(例如,绝缘性的树脂)构成。绝缘件20夹在定子铁芯10与线圈线40之间,确保定子铁芯10与线圈线40绝缘。
绝缘件20具有上部件20A和下部件20B。上部件20A和下部件20B分别是一个部件。上部件20A和下部件20B分别呈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大致圆环状。上部件20A相对于定子铁芯10从上侧安装。下部件20B相对于定子铁芯10从下侧安装。上部件20A包围铁芯背部11的上端面和齿12的周向两端面的上部区域。另外,下部件20B包围铁芯背部11的下端面和齿12的周向两端面的下部区域。绝缘件20通过上部件20A和下部件20B相对于定子铁芯10从上下安装而包围齿12的外周面。
上部件20A和下部件20B可以是彼此相同的形状,也可以是彼此不同的形状。另外,上部件20A和下部件20B也可以由一个部件构成。即,绝缘件也可以是一个筒状部件。
绝缘件20具有基部21、内壁部23以及外壁部24。
基部21包围齿12的外周面。设置有数量与齿12相同的基部21。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绝缘件20中设置有6个基部21。在本实施方式中,基部21包围齿12的整个外周面。但是,基部21只要能够确保齿12与线圈线40绝缘,则也可以使齿12的外周面的一部分露出。
内壁部23在绝缘件20中设置有多个。沿中心轴线J观察时,各个内壁部23与伞状部13重叠。内壁部23沿周向延伸。在上部件20A和下部件20B中分别设置有内壁部23。在上部件20A和下部件20B中,分别设置有数量与齿12相同的内壁部23。上部件20A的内壁部23位于伞状部13的正上方,与伞状部13的上端面接触。下部件20B的内壁部23位于伞状部13的正下方,与伞状部13的下端面接触。内壁部23限制卷绕于齿12上的线圈线40向径向内侧移动。
外壁部24呈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圆环状。在上部件20A和下部件20B中分别设置有外壁部24。上部件20A的外壁部24位于铁芯背部11的正上方,与铁芯背部11的上端面接触。下部件20B的外壁部24位于铁芯背部11的正下方,与铁芯背部11的下端面接触。即,沿中心轴线J观察时,一对外壁部24与铁芯背部11重叠。
外壁部24沿周向延伸。外壁部24与内壁部23在径向上对置。外壁部24限制卷绕于齿12上的线圈线40向径向外侧移动。
图3是定子3的立体图。另外,图3是示出刚刚进行卷线工序后的定子3的状态的图。在卷线工序之后,进行使引出线41沿轴向立起的工序。
如图3所示,在上部件20A的外壁部24设置有多个引出线用缺口部(缺口部)24a、多个搭接线用缺口部(缺口部)24b、多个第1凸部(凸部)24c以及多个第2凸部(凸部)24d。
引出线用缺口部24a向上侧开口,从外壁部24的上端面向下侧延伸。引出线用缺口部24a沿径向贯通。在本实施方式的外壁部24中设置有5个引出线用缺口部24a。5个引出线用缺口部24a分别位于线圈50的径向外侧。
在线圈线40的卷线工序中,从线圈50延伸出的引出线41穿过引出线用缺口部24a。引出线41通过穿过引出线用缺口部24a而成为从线圈50朝向径向外侧引出的状态。由此,引出线41不是从线圈50向上侧突出,不会阻碍卷线工序中的线圈线40的路径。另外,在结束卷线工序后,使穿过了引出线用缺口部24a的引出线41向上侧立起。
在本实施方式中,未在6个线圈50中的最后卷绕的线圈50的径向外侧设置引出线用缺口部24a。由于从最后卷绕的线圈50延伸出的引出线41是在卷线工序的最后被引出的,因此不会阻碍其他线圈线40的路径。因此,最后卷绕的线圈50的引出线41不需要穿过引出线用缺口部24a,因而未设置引出线用缺口部24a。
搭接线用缺口部24b向上侧开口,从外壁部24的上端面向下侧延伸。搭接线用缺口部24b沿径向贯通。线圈线40的搭接线42穿过搭接线用缺口部24b。即,搭接线42经由搭接线用缺口部24b从外壁部24的径向内侧被引绕到径向外侧。
第1凸部24c和第2凸部24d设置于外壁部24的朝向径向外侧的外侧面24p。第1凸部24c和第2凸部24d从外壁部24的外侧面24p向径向外侧突出。第1凸部24c和第2凸部24d位于在外壁部24的径向外侧沿着外侧面24p引绕的线圈线40的上侧。第1凸部24c和第2凸部24d限制线圈线40向上侧移动,抑制线圈线40移动到外壁部24的上侧。
如图3所示,在外壁部24的外侧面24p上卷绕有多根线圈线40的搭接线42。多根搭接线42在外壁部24的径向外侧沿着外侧面24p延伸。多根搭接线42中的一对搭接线42在上述外壁部的径向外侧沿着上述外壁部的外侧面24p以在上下方向上排列的方式延伸。一对搭接线42分别穿过搭接线用缺口部24b而被引出到外壁部24的径向外侧。
这里,设以沿上下方向排列的方式延伸的一对搭接线42中的位于上侧的一方为上侧搭接线42A、位于下侧的另一方为下侧搭接线42B。即,下侧搭接线42B位于比上侧搭接线42A靠下侧的位置。另外,设供上侧搭接线42A穿过的搭接线用缺口部24b为上侧缺口部(第1缺口部)24bA、供下侧搭接线42B穿过的搭接线用缺口部24b为下侧缺口部(第2缺口部)24bB。在以下的说明中,将第1缺口部称为上侧缺口部,将第2缺口部称为下侧缺口部。
图4是定子3的局部放大图。如图4所示,上侧缺口部24bA和下侧缺口部24bB分别具有朝向上侧的底面24ba。下侧缺口部24bB的底面24ba位于比上侧缺口部24bA的底面24ba靠下侧的位置。
第1凸部24c具有朝向下侧的下表面24ca。同样地,第2凸部24d具有朝向下侧的下表面24da。第2凸部24d的下表面24da位于比第1凸部24c的下表面24ca靠上侧的位置。
上侧缺口部24bA和下侧缺口部24bB的底面24ba以及第1凸部24c和第2凸部24d的下表面24ca、24da在上下方向上配置在互不相同的位置。这些上下方向上的位置从上侧朝向下侧依次为第2凸部24d的下表面24da、上侧缺口部24bA的底面24ba、第1凸部24c的下表面24ca、下侧缺口部24bB的底面24ba。
第2凸部24d的下表面24da位于比上侧缺口部24bA的底面24ba靠上侧的位置。第2凸部24d的下表面24da与上侧缺口部24bA的底面24ba之间的上下方向上的距离稍大于线圈线40的线径。
上侧搭接线42A穿过上侧缺口部24bA而被引出到外壁部24的径向外侧。另外,上侧搭接线42A沿着外壁部24的外侧面24p在周向上引绕。上侧搭接线42A通过第2凸部24d的正下方。即,沿上下方向观察时,上侧搭接线42A和第2凸部24d相互重叠。上侧搭接线42A也可以与第2凸部24d的下表面24da接触。上侧搭接线42A在上下方向上在第2凸部24d的下表面24da与上侧缺口部24bA的底面24ba之间沿周向延伸。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将上侧搭接线42A配置为夹在第2凸部24d与上侧缺口部24bA的底面24ba之间,能够使上侧搭接线42A的引绕稳定。
下侧缺口部24bB的底面24ba位于比第1凸部24c的下表面24ca靠下侧的位置。下侧缺口部24bB的底面24ba与第1凸部24c的下表面24ca之间的上下方向上的距离稍大于线圈线40的线径。
下侧搭接线42B穿过下侧缺口部24bB而被引出到外壁部24的径向外侧。另外,下侧搭接线42B沿着外壁部24的外侧面24p在周向上引绕。下侧搭接线42B通过第1凸部24c的正下方。即,沿上下方向观察时,下侧搭接线42B和第1凸部24c相互重叠。下侧搭接线42B也可以与第1凸部24c的下表面24ca接触。下侧搭接线42B在上下方向上在第1凸部24c的下表面24ca与下侧缺口部24bB的底面24ba之间沿周向延伸。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将下侧搭接线42B配置为夹在第1凸部24c与下侧缺口部24bB的底面24ba之间,能够使下侧搭接线42B的引绕稳定。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凸部24d的周向上的宽度大于第1凸部24c的周向上的宽度。在卷线工序中,将上侧搭接线42A钩挂于第2凸部24d。上侧搭接线42A通过外壁部24的上端附近。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将第2凸部24d设置得在周向上较长而利用周向上的充分的长度来把持上侧搭接线42A,从而能够有效地抑制上侧搭接线42A从外壁部24向内侧脱落。另一方面,在卷线工序中,将下侧搭接线42B钩挂于第1凸部24c。通过减小第1凸部24c的周向上的长度,能够容易地将下侧搭接线42B钩挂于第1凸部24c。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上侧搭接线42A穿过上侧缺口部24bA,因此不容易移动到比上侧缺口部24bA的底面24ba靠下侧的位置。另外,由于下侧搭接线42B通过第1凸部24c的正下方,因此不容易移动到比第1凸部24c的下表面24ca靠上侧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上侧缺口部24bA的底面24ba位于比第1凸部24c的下表面24ca靠上侧的位置。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抑制上侧搭接线42A和下侧搭接线42B相互接触。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凸部24c在周向上与上侧缺口部24bA相邻配置。即,第1凸部24c配置在上侧缺口部24bA的附近。因此,第1凸部24c抑制下侧搭接线42B向上侧移动,上侧缺口部24bA抑制上侧搭接线42A向下侧移动。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第1凸部24c和上侧缺口部24bA在周向上相邻配置,能够有效地抑制上侧搭接线42A和下侧搭接线42B松弛从而相互接触。
<线圈线>
接下来,对线圈线40进行更具体的说明。图5是示意性地示出定子3的俯视图。
线圈线40隔着绝缘件20卷绕于齿12而构成线圈50。线圈线40按照集中卷线的方式卷绕于齿12。在本实施方式的定子3中设置有3根线圈线40。
在以下的说明中,在要相互区分3根线圈线40的情况下,将它们分别称为U相线圈线(第1线圈线)40U、V相线圈线(第2线圈线)40V以及W相线圈线(第3线圈线)40W。
3根线圈线40分别具有: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2个)线圈50;搭接线42,其将多个线圈50彼此连起来;一对引出线41,它们位于该线圈线40的端部,从线圈50延伸出。一对引出线41中的一方位于线圈线40的开始卷绕的端部,另一方位于线圈线40的结束卷绕的端部。在以下的说明中,在要相互区分一对引出线41的情况下,将位于开始卷绕的端部的一方称为起点引出线41A,将位于结束卷绕的端部的另一方称为终点引出线41B。在本实施方式中,起点引出线41A和终点引出线41B从线圈50的径向外侧的端部延伸。
在定子3中设置的6个线圈50被分类为2个U相线圈50U、2个V相线圈50V以及2个W相线圈50W。
在图5中,设相对于中心轴线J位于+Y方向(12点的方向)的齿12为第1齿12A。另外,从第1齿12A朝向周向一侧,设各齿12为第2~第6齿12B~12F。
2个U相线圈50U是通过将U相线圈线40U卷绕于互不相同的齿12而构成的。2个U相线圈50U是通过将U相线圈线40U分别卷绕于第1齿12A和第4齿12D而构成的。2个U相线圈50U彼此在搭接线42处相互连起来。另外,从2个U相线圈50U分别引出了引出线41。
2个V相线圈50V是通过将V相线圈线40V卷绕于互不相同的齿12而构成的。2个V相线圈50V是通过将V相线圈线40V分别卷绕于第2齿12B和第5齿12E而构成的。2个V相线圈50V彼此在搭接线42处相互连起来。另外,从2个V相线圈50V分别引出了引出线41。
2个W相线圈50W是通过将W相线圈线40W卷绕于互不相同的齿12而构成。2个W相线圈50W是通过将W相线圈线40W分别卷绕于第3齿12C和第6齿12F而构成的。2个W相线圈50W彼此在搭接线42处相互连起来。另外,从2个W相线圈50W分别引出了引出线41。
图6~图8分别是示出U相线圈线40U、V相线圈线40V以及W相线圈线40W的卷线过程的图。另外,图6~图8分别是从中心轴线J侧(即从径向内侧)观察第1~第6齿12A~12F时的示意图。
将3根线圈线40按照U相线圈线40U、V相线圈线40V、W相线圈线40W的顺序卷绕于齿12。沿轴向观察时,全部的线圈线40逆时针卷绕于齿12。
如图5所示,全部的线圈线40(U相线圈线40U、V相线圈线40V以及W相线圈线40W)的搭接线42具有引出部42c、引入部42d、外侧通过部42a。另外,V相线圈线40V和W相线圈线40W的搭接线42具有在外壁部24的径向内侧呈直线状延伸的内侧通过部42b。即,U相线圈线40U的搭接线42不具备内侧通过部42b。
引出部42c从卷绕于齿12上的线圈50引出。引出部42c从线圈50向径向外侧被引出,穿过搭接线用缺口部24b而被引出到外壁部24的径向外侧。引出部42c与外侧通过部42a的周向另一侧的端部相连。
外侧通过部42a沿周向延伸。外侧通过部42a在外壁部24的径向外侧沿着外壁部24的外侧面24p延伸。另外,U相线圈线40U具有1个外侧通过部42a。另一方面,V相线圈线40V和W相线圈线40W具有2个外侧通过部42a。在V相线圈线40V和W相线圈线40W中,在2个外侧通过部42a彼此之间设置有内侧通过部42b。
内侧通过部42b的两端分别与外侧通过部42a相连。内侧通过部42b在两端部分别穿过搭接线用缺口部24b。由此,内侧通过部42b通过外壁部24的径向内侧。内侧通过部42b在一对搭接线用缺口部24b彼此之间呈直线状延伸。
引入部42d与外侧通过部42a的周向一侧的端部相连。引入部42d穿过搭接线用缺口部24b而从外壁部24的径向外侧被引入到径向内侧,从而与线圈50相连。
(U相线圈线)
如图6所示,U相线圈线40U首先被卷绕于第1齿12A,接着被卷绕于第4齿12D。由此,U相线圈线40U构成一对U相线圈50U。从卷绕于第1齿12A上的U相线圈50U延伸出起点引出线41A。另外,从卷绕于第4齿12D上的U相线圈50U延伸出终点引出线41B。如图5所示,U相线圈线40U的起点引出线41A和终点引出线41B穿过引出线用缺口部24a而被引出到径向外侧。
如图5所示,一对U相线圈50U彼此经由搭接线42而相连。从卷绕于第1齿12A上的U相线圈50U延伸出搭接线42的引出部42c。引出部42c穿过位于第1齿12A的径向外侧的搭接线用缺口部24b而被引出到外壁部24的径向外侧,从而与外侧通过部42a相连。
U相线圈线40U的搭接线42在外侧通过部42a沿着位于第2齿12B和第3齿12C的径向外侧的外壁部24的外侧面24p向周向一侧延伸。U相线圈线40U的搭接线42在引入部42d穿过位于第4齿12D的径向外侧的搭接线用缺口部24b而被引入到外壁部24的径向内侧。U相线圈线40U的搭接线42在引入部42d的端部卷绕于第4齿12D,从而与U相线圈50U相连。
(V相线圈线)
如图7所示,V相线圈线40V首先被卷绕于第5齿12E,接着被卷绕于第2齿12B。由此,V相线圈线40V构成一对V相线圈50V。从卷绕于第5齿12E上的V相线圈50V延伸出起点引出线41A。另外,从卷绕于第2齿12B上的V相线圈50V延伸出终点引出线41B。如图5所示,V相线圈线40V的起点引出线41A和终点引出线41B穿过引出线用缺口部24a而被引出到径向外侧。
如图5所示,一对V相线圈50V彼此经由搭接线42而相连。从卷绕于第5齿12E上的V相线圈50V延伸出搭接线42的引出部42c。引出部42c穿过位于第5齿12E的径向外侧的搭接线用缺口部24b而被引出到外壁部24的径向外侧,从而与外侧通过部42a相连。
V相线圈线40V的搭接线42在外侧通过部42a沿着位于第6齿12F的径向外侧的外壁部24的外侧面24p向周向一侧延伸,从而与内侧通过部42b相连。内侧通过部42b穿过在周向上位于第6齿12F与第1齿12A之间的搭接线用缺口部24b而被引入到外壁部24的径向内侧。
被引入到外壁部24的径向内侧的内侧通过部42b呈直线状通过第1齿12A的正上方。V相线圈线40V的内侧通过部42b通过卷绕于第1齿12A上的U相线圈50U的正上方。即,沿轴向观察时,V相线圈线40V的内侧通过部42b的一部分与已卷绕的线圈50(在本实施方式中为U相线圈50U)重叠。另外,内侧通过部42b位于从卷绕于第1齿12A上的U相线圈50U延伸出的起点引出线41A的径向内侧。
通过了第1齿12A的正上方后的内侧通过部42b穿过在周向上位于第1齿12A与第2齿12B之间的搭接线用缺口部24b而被引出到外壁部24的径向外侧。被引出到外壁部24的径向外侧的内侧通过部42b与外侧通过部42a相连。外侧通过部42a沿着外壁部24的外侧面24p向周向一侧延伸,从而与引入部42d相连。V相线圈线40V的引入部42d穿过位于第2齿12B的径向外侧的搭接线用缺口部24b而被引入到外壁部24的径向内侧。V相线圈线40V的搭接线42在引入部42d的端部卷绕于第2齿12B,从而与V相线圈50V相连。
(W相线圈线)
如图8所示,W相线圈线40W首先被卷绕于第3齿12C,接着被卷绕于第6齿12F。由此,W相线圈线40W构成一对W相线圈50W。从卷绕于第3齿12C上的W相线圈50W延伸出起点引出线41A。另外,从卷绕于第6齿12F上的W相线圈50W延伸出终点引出线41B。如图5所示,W相线圈线40W的起点引出线41A穿过引出线用缺口部24a而被引出到径向外侧。另外,W相线圈线W的终点引出线41B向上侧延伸。
如图5所示,一对W相线圈50W彼此经由搭接线42而相连。从卷绕于第3齿12C上的W相线圈50W延伸出搭接线42的引出部42c。引出部42c穿过位于第3齿12C的径向外侧的搭接线用缺口部24b而被引出到外壁部24的径向外侧,从而与外侧通过部42a相连。
W相线圈线40W的搭接线42在外侧通过部42a沿着外壁部24的外侧面24p向周向一侧延伸,从而与内侧通过部42b相连。内侧通过部42b穿过在周向上位于第3齿12C与第4齿12D之间的搭接线用缺口部24b而被引入到外壁部24的径向内侧。
被引入到外壁部24的径向内侧的内侧通过部42b呈直线状通过第4齿12D和第5齿12E的正上方。W相线圈线40W的内侧通过部42b通过卷绕于第4齿12D上的U相线圈50U和卷绕于第5齿12E上的V相线圈50V的正上方。即,沿轴向观察时,W相线圈线40W的内侧通过部42b的一部分与已卷绕的线圈50(在本实施方式中为U相线圈50U和V相线圈50V)重叠。内侧通过部42b位于从卷绕于第4齿12D上的U相线圈50U延伸出的终点引出线41B的径向内侧。另外,内侧通过部42b位于从卷绕于第5齿12E上的V相线圈50V延伸出的起点引出线41A的径向内侧。
通过了第4齿12D和第5齿12E的正上方后的内侧通过部42b穿过在周向上位于第5齿12E与第6齿12F之间的搭接线用缺口部24b而被引出到外壁部24的径向外侧。被引出到外壁部24的径向外侧的内侧通过部42b与外侧通过部42a相连。外侧通过部42a沿着外壁部24的外侧面24p向周向一侧延伸,从而与引入部42d相连。W相线圈线40W的引入部42d穿过位于第6齿12F的径向外侧的搭接线用缺口部24b而被引入到外壁部24的径向内侧。W相线圈线40W的搭接线42在引入部42d的端部卷绕于第6齿12F,从而与W相线圈50W相连。
<制造方法>
接下来,对定子3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定子3的制造方法主要具有向定子铁芯10安装绝缘件20的工序和卷线工序。卷线工序是将多根线圈线40分别借助搭接线42卷绕于多个齿12而构成线圈50的工序。
卷线工序按照U相线圈线40U、V相线圈线40V、W相线圈线40W的顺序进行。在卷线工序中,起点引出线41A和终点引出线41B穿过外壁部24的搭接线用缺口部24b而被引出到径向外侧。
在3根线圈线40的卷线工序完成之后,进行使各相的线圈线40的引出线41(起点引出线41A和终点引出线41B)向上侧立起的工序。通过该工序,使引出线41沿轴向延伸。从线圈50向上侧延伸的引出线41经由汇流条等导电部件而与电源装置连接。
为了在卷绕依次要卷绕的其他线圈50时不会妨碍卷线机的路径,使线圈线40的搭接线42沿着外壁部24的外侧面24p沿周向延伸而构成外侧通过部42a。
这里,关注U相线圈线40U和V相线圈线40V的卷线工序。在本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中,在卷绕U相线圈线40U之后,卷绕V相线圈线40V。即,U相线圈线40U是先卷绕的线圈线(第1线圈线),V相线圈线40V是后卷绕的线圈线(第2线圈线)。
在U相线圈线40U的卷线工序中,卷线机(或卷线作业者)使U相线圈线40U的搭接线42在外壁部24的径向外侧沿着外壁部24的外侧面24p。由此,在U相线圈线40U的搭接线42中设置了外侧通过部42a。
另外,在V相线圈线40V的卷线工序中,卷线机使V相线圈线40V的搭接线42在外壁部24的径向外侧沿着外壁部24的外侧面24p,并且使V相线圈线40V的搭接线42在与U相线圈线40U的引出线41在径向上重叠的区域中,在外壁部24的径向内侧呈直线状延伸。由此,在V相线圈线40V的搭接线42中设置了外侧通过部42a和内侧通过部42b。另外,V相线圈线40V的内侧通过部42b通过其他线圈线40(在本实施方式中为U相线圈线40U)的引出线41的径向内侧。
在现有构造中,线圈线的搭接线不具备本实施方式的内侧通过部42b。现有构造的搭接线在大致整个长度上通过外壁部的外侧,并且通过先卷绕完毕的线圈线的引出线的正上方。因此,当在卷线工序后使引出线立起时,引出线会与其他线圈线的搭接线接触。因此,确保其他相的线圈线彼此的绝缘性有可能变得不充分。此外,产生了以下问题:立起后的引出线向径向外侧扩展,从而导致定子的径向尺寸扩大化。
根据本实施方式,后卷绕的V相线圈线40V的搭接线42在与先卷绕的U相线圈线40U的引出线41在径向上重叠的区域中通过外壁部24的径向内侧。因此,即使在卷线工序之后使U相线圈线40U的引出线41立起,U相线圈线40U的引出线41也不会与V相线圈线40V的搭接线42发生干涉。由此,能够确保U相线圈线40U与V相线圈线40V绝缘。另外,能够抑制立起的引出线41向径向外侧扩展,从而抑制定子3的径向尺寸扩大化。
另外,这里,关注U相线圈线40U和V相线圈线40V而对先卷绕的线圈线40与后卷绕的线圈线40的关系进行了说明。但是,对于作为后卷绕的线圈线40来关注W相线圈线40W的情况下的与先卷绕的线圈线(U相线圈线40U和V相线圈线40V)的关系,也是同样的。
在卷线工序中,线圈线40在被卷绕于齿12之后,暂且被引出到外壁部24的径向外侧。即,在卷线工序中,线圈线40在被卷绕于齿12之后不会直接被引出作为内侧通过部42b。另外,在卷线工序中,线圈线40在构成了内侧通过部42b之后,暂且被引出到外壁部24的径向外侧,再卷绕于齿12。即,在卷线工序中,线圈线40不会从内侧通过部42b直接卷绕于齿12。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内侧通过部42b在两端部与外侧通过部42a相连。
因此,在向齿12卷绕线圈线40时,内侧通过部42b不会阻碍卷线机的路径。另外,内侧通过部42b在其两端部被卷绕于外壁部24。因此,能够使内侧通过部42b沿与上下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其结果为,能够抑制内侧通过部42b与位于内侧通过部42b的正下方的线圈50接触,从而能够使定子3的性能稳定。
根据本实施方式,V相线圈线40V和W相线圈线40W的搭接线42分别具有内侧通过部42b。由于内侧通过部42b呈直线状延伸,因此与通过外壁部24的径向外侧的情况相比,能够缩短搭接线42。其结果为,能够降低定子3的重量和线圈线40的成本。
(钩挂部)
图9是V相线圈线40V的搭接线42的一部分的立体图。另外,这里,对V相线圈线40V的搭接线42的结构进行说明,但对于与V相线圈线40V同样地具有内侧通过部42b的W相线圈线40W,也能够采用同样的结构。
在外壁部24设置有钩挂部25。如上所述,V相线圈线40V的搭接线42具有在两端与外侧通过部42a相连的内侧通过部42b。内侧通过部42b在与外侧通过部42a的边界部被引绕到外壁部24的径向内侧。搭接线42在外侧通过部42a与内侧通过部42b的边界部钩挂于钩挂部25。
在卷线工序中,对搭接线42赋予张力以使得搭接线42不会产生松弛。通过搭接线42在外侧通过部42a与内侧通过部42b的边界部钩挂于钩挂部25,能够抑制外侧通过部42a向外壁部24的径向内侧移动、使其沿着外壁部24的径向外侧。
外壁部24具有朝向上侧的上端面24s。上端面24s设置有高度互不相同的第1区域26a和第2区域26b以及将第1区域26a与第2区域26b之间连起来的台阶部27。第1区域26a比第2区域26b高。在本实施方式中,台阶部27构成钩挂部25。即,搭接线42通过在外侧通过部42a沿周向延伸并钩挂于台阶部27,而被引绕到外壁部24的径向内侧作为内侧通过部42b。
根据本实施方式,在外壁部24设置有高度不同的第1区域26a和第2区域26b,第1区域26a与第2区域26b之间的台阶部27构成钩挂部25。因此,无需使卷线机的线嘴在上下方向上大幅移动,就能够将搭接线42钩挂于钩挂部25,从而能够缩短卷线工序的时间。另外,由于第2区域26b比第1区域26a低,因此能够抑制卷线机的管嘴在第2区域26b中与外壁部24接触。
(钩挂部的变形例1)
接下来,根据图10对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采用的变形例1的钩挂部125进行说明。另外,对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方式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标号而省略其说明。
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地,搭接线42在外侧通过部42a与内侧通过部42b的边界部钩挂于本变形例的钩挂部125。本变形例的钩挂部125设置于外壁部24的上端面24s。在本变形例中,钩挂部125是从外壁部24的上端面24s向上侧突出的第1突起127。即,第1突起127构成钩挂部125。
搭接线42通过在外侧通过部42a沿周向延伸并钩挂于第1突起127,而被引绕到外壁部24的径向内侧作为内侧通过部42b。
(钩挂部的变形例2)
接下来,根据图11对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采用的变形例2的钩挂部225进行说明。另外,对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方式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标号而省略其说明。
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地,搭接线42在外侧通过部42a与内侧通过部42b的边界部钩挂于本变形例的钩挂部225。本变形例的钩挂部225设置于外壁部24的外侧面24p。在本变形例中,钩挂部225是从外壁部24的外侧面24p向径向外侧突出的第2突起227。即,第2突起227构成钩挂部125。
搭接线42通过在外侧通过部42a沿周向延伸并钩挂于第2突起227,而被引绕到外壁部24的径向内侧作为内侧通过部42b。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进行了说明,但实施方式和变形例中的各结构以及它们的组合等仅是一例,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结构的附加、省略、置换以及其他变更。另外,本发明并不受实施方式限定。
例如,上述实施方式的定子3具有6个线圈50。但是,定子3的线圈50的数量不限于本实施方式。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由1根线圈线40构成2个线圈50。但是,也可以由1根线圈线40构成3个以上的线圈。
标号说明
1:马达;2:转子;3:定子;10:定子铁芯;11:铁芯背部;12:齿;20:绝缘件;21:基部;24:外壁部;24a:引出线用缺口部(缺口部);24b:搭接线用缺口部(缺口部);24c:第1凸部(凸部);24d:第2凸部(凸部);24p:外侧面;24s:上端面;25、125、225:钩挂部;26a:第1区域;26b:第2区域;27:台阶部;40:线圈线;40U:U相线圈线(第1线圈线);40V:V相线圈线(第2线圈线);40W:W相线圈线;41:引出线;42:搭接线;42a:外侧通过部;42b:内侧通过部;42A:上侧搭接线;42B:下侧搭接线;50:线圈;127:第1突起;227:第2突起;24bA:上侧缺口部(第1缺口部);24ba:底面;24ca、24da:下表面;24bB:下侧缺口部(第2缺口部);J:中心轴线。
Claims (8)
1.一种定子,其具有:
定子铁芯,其具有以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中心轴线为中心的环状的铁芯背部以及从所述铁芯背部向径向内侧延伸的多个齿;
绝缘件,其安装于所述定子铁芯;以及
多根线圈线,它们隔着所述绝缘件而卷绕于所述齿,
所述绝缘件具有:
基部,其包围所述齿的外周面;以及
外壁部,其位于所述铁芯背部的正上方,并沿着周向延伸,
多根所述线圈线分别具有:
多个线圈,它们按照集中卷线的方式卷绕于所述齿;
搭接线,其将多个线圈彼此连起来;以及
一对引出线,它们位于该线圈线的端部,从所述线圈延伸出,
多根所述线圈线的所述搭接线分别具有在所述外壁部的径向外侧沿所述外壁部的外侧面以在上下方向上排列的方式延伸的外侧通过部,
至少1根所述线圈线的所述搭接线具有内侧通过部,该内侧通过部在所述外壁部的径向内侧呈直线状延伸并且在两端分别与所述外侧通过部相连,
所述内侧通过部位于其他所述线圈线的所述引出线的径向内侧,
所述内侧通过部在一对搭接线用缺口部彼此之间沿与上下方向垂直的方向呈直线状延伸,
在所述外壁部沿周向隔开间隔地设置有仅配置所述引出线的多个引出线用缺口部和仅配置所述搭接线的多个所述搭接线用缺口部,
所述引出线用缺口部向上侧开口并从所述外壁部的上端面向下侧延伸,
所述搭接线用缺口部具有从上端向下侧延伸的第1缺口部和第2缺口部,
所述第1缺口部和所述第2缺口部具有朝向上侧的底面,
所述第2缺口部的底面位于比所述第1缺口部的底面靠下侧的位置,
设具有沿上下方向排列的所述外侧通过部中的一方的搭接线为上侧搭接线,设通过比所述上侧搭接线靠下侧的位置的具有沿上下方向排列的所述外侧通过部中的另一方的搭接线为下侧搭接线,
所述上侧搭接线穿过所述第1缺口部而被引出到所述外壁部的外侧,并经由所述第2缺口部与所述内侧通过部相连,
所述下侧搭接线穿过所述第2缺口部而被引出到所述外壁部的外侧,
至少一个所述引出线用缺口部位于所述内侧通过部和所述引出线的径向外侧,仅所述引出线被引出到径向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其中,
在所述外壁部具有钩挂部,所述搭接线在所述外侧通过部与所述内侧通过部的边界部钩挂于该钩挂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子,其中,
所述外壁部的上端面具有高度互不相同的第1区域和第2区域以及将第1区域与第2区域之间连起来的台阶部,
所述台阶部构成所述钩挂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子,其中,
在所述外壁部的上端面上设置有向上侧突出的第1突起,
所述第1突起构成所述钩挂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子,其中,
在所述外壁部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向径向外侧突出的第2突起,
所述第2突起构成所述钩挂部。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定子,其中,
在所述外壁部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向径向外侧突出的凸部,
所述外侧通过部位于所述凸部的下侧。
7.一种马达,其具有:
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定子;以及
转子,其与所述定子在径向上隔开间隙而对置,绕着所述中心轴线旋转。
8.一种定子的制造方法,具有以下工序:
向定子铁芯安装绝缘件;以及
卷线工序,将多根线圈线分别借助搭接线而卷绕于多个齿从而构成线圈,
所述定子铁芯具有:
铁芯背部,其呈以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中心轴线为中心的环状;以及
多个所述齿,它们从所述铁芯背部向径向内侧延伸,
所述绝缘件具有:
基部,其覆盖所述齿;以及
外壁部,其位于所述铁芯背部的正上方,并沿着周向延伸,
在所述外壁部沿周向隔开间隔地设置有仅配置引出线的多个引出线用缺口部和仅配置所述搭接线的多个搭接线用缺口部,
所述引出线用缺口部向上侧开口并从所述外壁部的上端面向下侧延伸,
所述搭接线用缺口部具有从上端向下侧延伸的第1缺口部和第2缺口部,
所述第1缺口部和所述第2缺口部具有朝向上侧的底面,
所述第2缺口部的底面位于比所述第1缺口部的底面靠下侧的位置,
设具有沿上下方向排列的外侧通过部中的一方的搭接线为上侧搭接线,设通过比所述上侧搭接线靠下侧的位置的具有沿上下方向排列的外侧通过部中的另一方的搭接线为下侧搭接线,
所述上侧搭接线穿过所述第1缺口部而被引出到所述外壁部的外侧,并经由所述第2缺口部与内侧通过部相连,
所述下侧搭接线穿过所述第2缺口部而被引出到所述外壁部的外侧,
至少一个所述引出线用缺口部位于所述内侧通过部和所述引出线的径向外侧,仅所述引出线被引出到径向外侧,
所述内侧通过部在一对所述搭接线用缺口部彼此之间沿与上下方向垂直的方向呈直线状延伸,
在所述卷线工序中,
设多根所述线圈线中的先卷绕的所述线圈线为第1线圈线,设在所述第1线圈线之后卷绕的所述线圈线为第2线圈线,
在将所述第1线圈线的一端作为引出线而引出到所述外壁部的径向外侧之后,将所述第1线圈线借助搭接线而卷绕于多个所述齿,然后将所述第1线圈线的另一端作为引出线而引出到所述外壁部的径向外侧,
在将所述第2线圈线借助搭接线而卷绕于多个所述齿时,使该搭接线在所述外壁部的径向外侧沿着所述外壁部的外侧面,并且使该搭接线在与所述第1线圈线的所述引出线在径向上重叠的区域中在所述外壁部的径向内侧呈直线状延伸。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201762526499P | 2017-06-29 | 2017-06-29 | |
US62/526,499 | 2017-06-29 | ||
JP2018117037 | 2018-06-20 | ||
JP2018-117037 | 2018-06-20 | ||
PCT/JP2018/023987 WO2019004116A1 (ja) | 2017-06-29 | 2018-06-25 | ステータ、モータおよびステータの製造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692179A CN110692179A (zh) | 2020-01-14 |
CN110692179B true CN110692179B (zh) | 2022-06-07 |
Family
ID=647415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80036428.8A Active CN110692179B (zh) | 2017-06-29 | 2018-06-25 | 定子、马达以及定子的制造方法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271448B2 (zh) |
CN (1) | CN110692179B (zh) |
WO (1) | WO2019004116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7107239B2 (ja) * | 2019-02-08 | 2022-07-27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ステータ |
CN111628591A (zh) * | 2019-02-28 | 2020-09-04 |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 定子、定子组件、以及电能与机械能的转换器 |
JP7504202B2 (ja) * | 2020-05-14 | 2024-06-21 | 東芝産業機器システム株式会社 | インシュレータ、固定子、及び回転電機 |
JP6893274B1 (ja) * | 2020-07-03 | 2021-06-23 | Dmg森精機株式会社 | モータ |
JP7089195B2 (ja) * | 2020-07-28 | 2022-06-22 |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 ステータ、モータおよび圧縮機 |
JP7437360B2 (ja) * | 2021-09-17 | 2024-02-22 | 日立グローバルライフ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電動機及びこの電動機を備えた密閉型電動圧縮機 |
WO2023209750A1 (ja) * | 2022-04-25 | 2023-11-02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固定子及びモータ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169671A (ja) * | 1997-08-18 | 1999-03-09 | Toshiba Corp | 電動機の固定子 |
JP2000232748A (ja) * | 1999-02-10 | 2000-08-22 | Toshiba Corp | 圧縮機用電動機の固定子 |
JP2010213527A (ja) * | 2009-03-12 | 2010-09-24 | Daikin Ind Ltd | 固定子、モータ及び圧縮機 |
JP2010259318A (ja) * | 2009-03-31 | 2010-11-11 | Daikin Ind Ltd | インシュレータ、モータ、及び、圧縮機 |
CN105006899A (zh) * | 2014-04-16 | 2015-10-28 |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 马达 |
JP2016072997A (ja) * | 2014-09-26 | 2016-05-09 | 株式会社東芝 | 回転電機の固定子、回転電機、および自動車 |
JP2016101031A (ja) * | 2014-11-25 | 2016-05-30 |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 三相モータのステータ |
JP2016116419A (ja) * | 2014-12-17 | 2016-06-23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回転電機のコイル巻回部品、その製造方法、ステータ、及び、回転電機 |
JP2016201957A (ja) * | 2015-04-14 | 2016-12-01 | 多摩川精機株式会社 | モータステータコイルの整列巻線用絶縁キャップ構造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752707A (en) * | 1986-02-06 | 1988-06-21 | Morrill Wayne J | Three-phase, one-third pitch motor |
JP2002247792A (ja) | 2001-02-15 | 2002-08-30 | Hitachi Ltd | 回転電機用固定子、コイル用配線処理板、及び回転電機 |
US7135799B2 (en) * | 2003-03-19 | 2006-11-14 | Pacsci Motion Control, Inc. | Method for winding a stator of multi-phase motors |
US7188403B2 (en) * | 2004-01-13 | 2007-03-13 | Asmo Co., Ltd. |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armature comprising core constituted by assembling split core members |
JP4112535B2 (ja) * | 2004-07-30 | 2008-07-02 | 株式会社一宮電機 | ステータ及びブラシレスモータ |
JP2010158100A (ja) * | 2008-12-26 | 2010-07-15 | Komatsu Ltd | 電動機の電機子および電動機の電機子の製造方法 |
JP5004110B2 (ja) * | 2010-07-30 | 2012-08-22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アウターロータ型突極集中巻き電動機 |
JP5532274B2 (ja) | 2012-11-29 | 2014-06-25 | シナノケンシ株式会社 | 電動機の固定子及び電動機 |
JP6457198B2 (ja) | 2014-04-28 | 2019-01-23 | マブチモーター株式会社 | ブラシレスモータ |
-
2018
- 2018-06-25 CN CN201880036428.8A patent/CN110692179B/zh active Active
- 2018-06-25 US US16/621,713 patent/US11271448B2/en active Active
- 2018-06-25 WO PCT/JP2018/023987 patent/WO2019004116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169671A (ja) * | 1997-08-18 | 1999-03-09 | Toshiba Corp | 電動機の固定子 |
JP2000232748A (ja) * | 1999-02-10 | 2000-08-22 | Toshiba Corp | 圧縮機用電動機の固定子 |
JP2010213527A (ja) * | 2009-03-12 | 2010-09-24 | Daikin Ind Ltd | 固定子、モータ及び圧縮機 |
JP2010259318A (ja) * | 2009-03-31 | 2010-11-11 | Daikin Ind Ltd | インシュレータ、モータ、及び、圧縮機 |
CN105006899A (zh) * | 2014-04-16 | 2015-10-28 |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 马达 |
JP2016072997A (ja) * | 2014-09-26 | 2016-05-09 | 株式会社東芝 | 回転電機の固定子、回転電機、および自動車 |
JP2016101031A (ja) * | 2014-11-25 | 2016-05-30 |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 三相モータのステータ |
JP2016116419A (ja) * | 2014-12-17 | 2016-06-23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回転電機のコイル巻回部品、その製造方法、ステータ、及び、回転電機 |
JP2016201957A (ja) * | 2015-04-14 | 2016-12-01 | 多摩川精機株式会社 | モータステータコイルの整列巻線用絶縁キャップ構造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210143702A1 (en) | 2021-05-13 |
US11271448B2 (en) | 2022-03-08 |
CN110692179A (zh) | 2020-01-14 |
WO2019004116A1 (ja) | 2019-01-0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692179B (zh) | 定子、马达以及定子的制造方法 | |
JP4301334B2 (ja) | 回転電機 | |
US10892658B2 (en) | Motor with bus-bar assembly | |
US20180123433A1 (en) | Moto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motor | |
EP1630931A2 (en) | Stator and motor | |
CN107925290B (zh) | 马达、马达的制造方法以及定子单元 | |
US10404125B2 (en) | Motor | |
EP1713157A1 (en) | Electric motor stator | |
CN111668961B (zh) | 定子 | |
JPWO2020026710A1 (ja) | ステータ、およびモータ | |
CN211830382U (zh) | 定子、马达以及压缩机 | |
JP5974592B2 (ja) | 電機子および電動機 | |
JP5290718B2 (ja) | 電機子の製造方法 | |
JP2005020851A (ja) | 電動機の引出し線処理装置 | |
CN110710085B (zh) | 定子和马达 | |
JP5793348B2 (ja) | 回転電機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CN111247722B (zh) | 定子和马达 | |
CN211830376U (zh) | 马达 | |
JPWO2020026711A1 (ja) | ステータ、およびモータ | |
JP2006180618A (ja) | アキシャルギャップ型電動機 | |
JPWO2019004116A1 (ja) | ステータ、モータおよびステータの製造方法 | |
WO2019004117A1 (ja) | ステータおよびモータ | |
JP7019452B2 (ja) | ステータおよび回転電機 | |
EP3840188A1 (en) | Rotating electrical machine | |
CN211720362U (zh) | 定子、马达以及压缩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