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20362U - 定子、马达以及压缩机 - Google Patents

定子、马达以及压缩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20362U
CN211720362U CN201890001064.5U CN201890001064U CN211720362U CN 211720362 U CN211720362 U CN 211720362U CN 201890001064 U CN201890001064 U CN 201890001064U CN 211720362 U CN211720362 U CN 2117203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
stator
wire
wall
lead w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9000106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内势英明
右田贵之
青野真乡
川岛彰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d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d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dec Corp filed Critical Nidec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203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203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32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of the insulation
    • H02K3/38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of the insulation around winding heads, equalising 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46Fastening of windings on the stator or rotor structure
    • H02K3/50Fastening of winding heads, equalising 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Insulation, Fastening Of Motor, Generator Wind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式的定子具有:定子铁芯,其具有以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中心轴线为中心的环状的铁芯背部以及从铁芯背部沿径向延伸的多个齿部;多个线圈,它们设置于齿部;以及环状的线圈支架,其位于定子铁芯的上侧。多个线圈分别具有:内侧引出线,其从线圈支架的径向内侧向上侧引出;以及外侧引出线,其从线圈支架的径向外侧向上侧引出。线圈支架具有以中心轴线为中心的环状的主体部。在主体部的朝向径向内侧的内侧面设置有多个槽部,该多个槽部沿上下方向延伸并上下开口。内侧引出线通过槽部而向线圈支架的上侧引出,与从其他线圈延伸出的外侧引出线连接。

Description

定子、马达以及压缩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定子、马达以及压缩机。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用于压缩机等的马达,存在如下的马达:将线圈线的端部固定于线圈支架,从而抑制线圈线的端部因振动而移动。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将作为中性点而捆扎的U相、V相以及W相的定子绕组(线圈线)固定于收纳部件的构造。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170166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课题
在以往的构造中,为了对线圈线的端部彼此进行接线并固定,需要复杂地引绕线圈线。因此,在以往的构造中,线圈线的端部的引绕通过手工作业进行,存在难以提高定子的生产率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鉴于上述情况,其目的之一在于,提供能够使从线圈引出的引出线的引绕变得容易,从而提高生产率的定子、马达以及定子的制造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式提供一种定子,其特征在于,该定子具有:定子铁芯,其具有以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中心轴线为中心的环状的铁芯背部以及从所述铁芯背部沿径向延伸的多个齿部;多个线圈,它们设置于所述齿部;以及环状的线圈支架,其位于所述定子铁芯的上侧。多个所述线圈分别具有:内侧引出线,其从所述线圈支架的径向内侧向上侧引出;以及外侧引出线,其从所述线圈支架的径向外侧向上侧引出。所述线圈支架具有以所述中心轴线为中心的环状的主体部。在所述主体部的朝向径向内侧的内侧面设置有多个槽部,该多个槽部沿上下方向延伸并上下开口。所述内侧引出线通过所述槽部从而向所述线圈支架的上侧引出,与从其他所述线圈延伸出的所述外侧引出线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式的定子的特征在于,在第一方式的定子中,该定子具有安装于所述定子铁芯的绝缘件,所述绝缘件具有:基部,其包围所述齿部的外周面;内壁部,其位于所述线圈的径向内侧,并沿周向和上下方向延伸;以及外壁部,其位于所述线圈的径向外侧,并沿周向和上下方向延伸,在所述内壁部设置有从上端缘向下侧延伸的内壁缺口部,所述内侧引出线在周向上与所述内壁缺口部重叠的位置处从所述线圈引出。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式的定子的特征在于,在第二方式的定子中,所述内壁缺口部的周向位置与所述槽部的周向位置重叠。
本实用新型的第四方式的定子的特征在于,在第二方式的定子中,在所述外壁部设置有从上端缘向下侧延伸的外壁缺口部,所述外侧引出线通过所述外壁缺口部而从所述线圈向径向外侧引出。
本实用新型的第五方式的定子的特征在于,在第一方式至第四方式的任意一个方式的定子中,所述线圈支架具有多个引导部,该多个引导部设置于所述主体部的朝向径向外侧的外侧面,分别引导多个所述外侧引出线,所述外侧引出线沿着所述外侧面向所述线圈支架的上侧引绕,与从其他所述线圈延伸出的所述内侧引出线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第六方式的定子的特征在于,在第一方式至第四方式的任意一个方式的定子中,在所述主体部的朝向上侧的上表面设置有朝向下侧凹陷的多个凹部,所述凹部位于在周向上彼此相邻的一对所述槽部彼此之间,在所述凹部中收纳有所述内侧引出线与所述外侧引出线的接线部,在所述凹部中填充有将所述接线部埋入的填充树脂部。
本实用新型的第七方式的定子的特征在于,在第六方式的定子中,所述内侧引出线以划分所述槽部和所述凹部的壁部的上端缘为起点,向所述凹部这一侧弯折。
本实用新型的第八方式的定子的特征在于,在第七方式的定子中,划分所述槽部和所述凹部的壁部的上端缘是沿厚度方向弯曲的弯曲面。
本实用新型的第九方式提供一种马达,其特征在于,该马达具有转子,该转子与上述定子在径向上隔着间隙而对置,并绕所述中心轴线旋转。
本实用新型的第十方式提供一种压缩机,其特征在于,该压缩机具有上述定子。
实用新型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提供可以使从线圈引出的引出线的引绕变得容易,从而提高生产率的定子、马达以及定子的制造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优选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马达的剖视图。
图2是优选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定子的立体图。
图3是优选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定子件的立体图。
图4是示出在优选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定子中,从线圈延伸出的内侧引出线和外侧引出线的布线结构的示意图。
图5是优选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线圈支架的局部剖视图。
图6是示出优选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外侧引出线的布线工序的过程的俯视图。
图7是优选的变形例的线圈支架的立体图。
图8是优选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压缩机的概略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马达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的附图中,为了易于理解各结构,有时使实际的构造与各构造中的比例尺、数量等不同。
在各图中适当示出XYZ坐标系。在本说明书中,Z轴方向是以正侧作为上侧、以负侧作为下侧的上下方向。在各图中适当示出的中心轴线J是与Z轴方向平行并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假想线。在以下的说明中,将中心轴线J的轴向、即与上下方向平行的方向简称为“轴向”,将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径向简称为“径向”,将以中心轴线 J为中心的周向简称为“周向”。在各图中,适当地用箭头θ来表示周向。
在本说明书中,将轴向中的Z轴方向的正侧称为“上侧”,将轴向中的Z轴方向的负侧称为“下侧”。另外,上下方向、上侧以及下侧仅是用于说明的方向,并不限定使用马达时的实际的位置关系和马达的姿势。
在本说明书中,将从上侧朝向下侧观察时逆时针前进的一侧、即沿箭头θ的方向前进的一侧称为“周向一侧”。将周向中的从上侧朝向下侧观察时顺时针前进的一侧、即与箭头θ的方向相反地前进的一侧称为“周向另一侧”。
<马达>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马达1的剖视图。本实施方式的马达1是三相交流马达。本实施方式的马达1是内转子型的马达。
马达1具有转子2、定子3、轴承保持架4、外壳5以及一对轴承6。转子2以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中心轴线J为中心相对于定子3相对旋转。
外壳5呈具有底部的筒状。外壳5在内部收纳转子2、定子3、轴承保持架4以及一对轴承6。
轴承保持架4位于定子3的上侧。轴承保持架4支承在外壳5的内周面。
一对轴承6在轴向上彼此隔开间隔而配置。一对轴承6支承转子2的轴2a。一对轴承6中的一个轴承6被轴承保持架4支承,一对轴承6中的另一个轴承6被外壳 5支承。另外,轴承6也可以在马达1中仅配置一个并支承轴2a。
<转子>
转子2能够绕中心轴线J旋转。转子2与定子3在径向上隔着间隙而对置。转子 2具有轴2a、转子铁芯2b以及多个磁铁2c,其中,该轴2a具有中心轴线J。在本实施方式中,磁铁2c的数量为10个。
轴2a沿中心轴线J延伸。在本实施方式的例子中,轴2a呈沿轴向延伸的圆柱状。轴2a被多个轴承6支承为绕中心轴线J旋转自如。轴2a不限于上述圆柱状,例如也可以为筒状。
转子铁芯2b是在轴向上层叠多片电磁钢板而成的层叠钢板。在转子铁芯2b设置有沿轴向贯通的中央孔2h。在从轴向观察时,中央孔2h位于转子铁芯2b的中央。轴2a通过中央孔2h。轴2a直接或间接地固定于转子铁芯2b。
多个磁铁2c固定于转子铁芯2b的外周面。磁铁2c与定子3的齿部12在径向上对置。多个磁铁2c包含径向外侧成为N极的磁铁2c以及径向外侧成为S极的磁铁 2c。径向外侧成为N极的磁铁2c与径向外侧成为S极的磁铁2c沿周向交替地排列。另外,也可以使用在周向上对N极和S极交替地进行磁化而得的环状的磁铁来代替多个磁铁2c。
本实施方式的转子2是磁铁2c配置于转子铁芯2b的外周面的SPM(SurfacePermanent Magnet:表面永磁铁)型的转子。但是,转子2也可以是磁铁埋入到转子铁芯的内部的IPM(Interior Permanent Magnet:内部永磁铁)型的转子。另外,转子铁芯2b和磁铁2c也可以收纳在筒状的转子罩的内部。
<定子>
图2是定子3的立体图。定子3呈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大致环状。定子3具有沿周向呈环状排列的多个定子件3A以及位于多个定子件3A的上侧的线圈支架40。
图3是一个定子件3A的立体图。在定子3中,在周向上相邻的定子件3A彼此连结。即,定子3的除了线圈支架40的部分是沿轴向连结多个定子件3A而构成的。
本实施方式的定子3具有15个定子件3A。定子件3A具有铁芯件10A、绝缘件20以及线圈50。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定子3具有15个铁芯件10A、15个绝缘件 20以及15个线圈50。线圈50由线圈线51构成。
铁芯件10A是在轴向上层叠多片电磁钢板而成的层叠钢板。因此,铁芯件10A 以均匀的截面沿轴向延伸。15个铁芯件10A绕中心轴线J排列配置。15个铁芯件10A 沿周向彼此连结,而构成定子铁芯10。即,定子3具有定子铁芯10。
定子铁芯10在转子2的径向外侧包围转子2。定子铁芯10具有铁芯背部11、多个齿部12以及多个伞部13。
如图2所示,铁芯背部11呈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大致环状。铁芯背部11的外周面固定于外壳5的内周面。
如图3所示,齿部12从铁芯背部11向径向内侧延伸。齿部12以大致均匀的截面沿径向延伸。在定子铁芯10中,多个齿部12沿周向等间隔地配置。在齿部12安装有绝缘件20。线圈线51经由绝缘件20卷绕于齿部12。因此,线圈线51位于在周向上相邻的一对齿部12彼此之间。另外,铁芯背部11和齿部12可以分体形成并构成为一个部件,也可以作为一个部件而形成。
伞部13位于齿部12的径向内侧的前端。伞部13的宽度在周向上比齿部12宽。即,伞部13沿周向的尺寸比齿部12沿周向的尺寸大。在从轴向观察时,伞部13的朝向径向内侧的面呈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圆弧状。伞部13的朝向径向内侧的面与转子2的磁铁2c在径向上对置。另外,伞部13沿周向的尺寸可以与齿部12沿周向的尺寸相同,也可以比它小。齿部12也可以不具有伞部13。在从轴向观察时,伞部 13的朝向径向内侧的面不仅可以呈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圆弧状,也可以呈直线状等其他形状。
本实施方式的定子3具有多个齿部12。在本实施方式中,齿部12的数量为15 个。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转子2具有10个磁铁2c。因此,本实施方式的马达1 是由10极15槽构成的马达。另外,马达的极数和槽数并不限于本实施方式,可以根据输出等而适当选定。
绝缘件20由绝缘性的材料(例如,绝缘性的树脂)构成。一个绝缘件20安装于一个齿部12。即,绝缘件20安装于定子铁芯10。15个绝缘件20沿周向在整周范围内等间隔地配置。15个绝缘件20安装于定子铁芯10。
绝缘件20具有上部件20A和下部件20B。上部件20A从上侧安装于铁芯件10A。下部件20B从下侧安装于铁芯件10A。上部件20A包围铁芯背部11的上端面以及齿部12的周向两端面的上部区域。另外,下部件20B包围铁芯背部11的下端面以及齿部12的周向两端面的下部区域。在本实施方式中,上部件20A和下部件20B的形状彼此相同。然而,上部件20A和下部件20B的形状也可以互不相同。
绝缘件20具有基部21、内壁部23以及外壁部24。
基部21包围齿部12的整个外周面。基部21介于齿部12的外周面与线圈50之间。另外,只要基部21能确保齿部12与线圈线51的绝缘,则也可以使齿部12的外周面的一部分露出。
在从轴向观察时,内壁部23与伞部13重叠。内壁部23沿周向和轴向(上下方向)延伸。内壁部23位于线圈50的径向内侧。内壁部23分别设置于上部件20A和下部件20B。上部件20A的内壁部23位于伞部13的正上方,并与伞部13的上端面接触。下部件20B的内壁部23位于伞部13的正下方,并与伞部13的下端面接触。内壁部23限制卷绕于齿部12的线圈线51向径向内侧移动。在从轴向观察时,内壁部23呈沿周向弯曲的圆弧状。如图2所示,15个绝缘件20的内壁部23在周向上彼此连结,而构成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圆筒状的壁部。
如图3所示,在内壁部23设置有从上端缘向下侧延伸的内壁缺口部23a。内壁缺口部23a沿径向贯通。另外,内壁缺口部23a向上侧开口。在定子3的制造工序中,从线圈50延伸出的内侧引出线55向内壁缺口部23a引出。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内侧引出线55通过的是设置于上部件20A的内壁缺口部23a。
根据本实施方式,内侧引出线55在周向上与内壁缺口部23a重叠的位置处从线圈50引出。因此,在定子3的制造工序中,通过使内侧引出线55从线圈50的卷绕结束部或者卷绕开始部通过内壁缺口部23a,能够使内侧引出线55向径向内侧呈直线状延伸。由此,在定子3的制造工序中,能够抑制内侧引出线55妨碍其他部件的组装。更具体而言,在使定子件3A呈环状排列并连结的工序以及在呈环状排列的定子铁芯10的上侧配置线圈支架40的工序等工序中,内侧引出线55不会妨碍作业,从而能够提高作业效率。
在从轴向观察时,外壁部24与铁芯背部11重叠。外壁部24沿周向和轴向(上下方向)延伸。外壁部24位于线圈50的径向外侧。外壁部24分别设置于上部件20A 和下部件20B。上部件20A的外壁部24位于铁芯背部11的正上方,并与铁芯背部 11的上端面接触。下部件20B的外壁部24位于铁芯背部11的正下方,并与铁芯背部11的下端面接触。外壁部24沿周向延伸。外壁部24与内壁部23在径向上对置。外壁部24限制卷绕于齿部12的线圈线51向径向外侧移动。在从轴向观察时,外壁部24呈沿周向弯曲的圆弧状。如图2所示,15个绝缘件20的外壁部24在周向上彼此连结,而构成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圆筒状的壁部。
如图3所示,在外壁部24设置有从上端缘向下侧延伸的一对外壁缺口部24a。外壁缺口部24a沿径向贯通。另外,外壁缺口部24a向上侧开口。一对外壁缺口部 24a沿周向排列。从线圈50延伸出的外侧引出线56向一对外壁缺口部24a中的一方引出。即,外侧引出线56通过外壁缺口部24a而从线圈50向径向外侧引出。外壁部 24的上端缘在轴向(上下方向)上与线圈支架40对置。根据本实施方式,外侧引出线56通过外壁缺口部24a,因此能够使外侧引出线56通过线圈支架40的径向外侧。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外侧引出线56通过的是设置于上部件20A的外壁缺口部24a。
线圈50设置于齿部12。更具体而言,线圈50是将线圈线51卷绕于齿部12而构成的。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一个齿部12卷绕有一根线圈线51。线圈50具有内侧引出线55和外侧引出线56。在本实施方式中,内侧引出线55对应线圈线51的卷绕开始部,外侧引出线56对应线圈线51的卷绕结束部。即,内侧引出线55和外侧引出线56是线圈线51的两端部。内侧引出线55从线圈50的径向内侧引出。外侧引出线56从线圈50的径向外侧引出。如图1所示,内侧引出线55从线圈支架40的径向内侧向上侧引出。同样地,外侧引出线56从线圈支架40的径向外侧向上侧引出。
图4是示出在本实施方式的定子3中,从线圈50延伸出的内侧引出线55和外侧引出线56的布线结构的示意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马达1是具有U相、V相以及W相的三相马达。多个线圈50 被分类为分别构成U相、V相以及W相中的任何一个相的多个第一相线圈、多个第二相线圈以及多个第三相线圈。更具体而言,15个线圈50被分类为5个U相线圈(第一相线圈)50U、5个V相线圈(第二相线圈)50V以及5个W相线圈(第三相线圈) 50W。U相线圈50U、V相线圈50V以及W相线圈50W在周向上按照该顺序重复排列。另外,马达1的相的数量不限于三相,也可以为二相或四相以上。
同一相的多个线圈50彼此相互串联连接。即,5个U相线圈50U串联连接,5 个V相线圈50V串联连接,5个W相线圈50W串联连接。线圈50的外侧引出线56 与同一相的其他线圈50的内侧引出线55连接。
线圈50的外侧引出线56相对于引出的线圈50向周向一侧引绕。外侧引出线56 在周向上越过两个其他相的两个线圈50而与从同一相的线圈50延伸出的内侧引出线 55连接。例如,U相线圈50U的外侧引出线56向周向一侧引绕,并在周向上越过V 相线圈50V和W相线圈50W,与其他U相线圈50U的内侧引出线55连接。内侧引出线55与外侧引出线56在接线部59处彼此连接。
串联连接的U相线圈50U、V相线圈50V以及W相线圈50W的端部的三根外侧引出线56向定子3的下侧引出。如图1所示,三根外侧引出线56从定子3向下侧引出。向下侧引出的三根外侧引出线56与马达1的控制装置连接。从控制装置向U 相线圈50U、V相线圈50V以及W相线圈50W施加交流电流。
串联连接的U相线圈50U、V相线圈50V以及W相线圈50W的端部的三根内侧引出线55彼此连接而构成中性点。中性点在中性点接线部59N处彼此连接。由此,多个线圈50通过Y接线彼此连接。
如图2所示,接线部59例如通过在用导电性的把持部件59a捆扎内侧引出线55 以及外侧引出线56的状态下,利用电阻焊接进行焊接而形成。同样地,中性点接线部59N通过在用导电性的把持部件59a捆扎三根内侧引出线55的状态下,利用电阻焊接进行焊接而形成。在本实施方式的定子3中,设置有12个接线部59和一个中性点接线部59N。另外,内侧引出线55和外侧引出线56也可以通过焊接以外的方法形成。在焊接内侧引出线55和外侧引出线56时,也可以不使用把持部件59a,而在通过夹具等将内侧引出线55和外侧引出线56保持在规定的位置的同时进行焊接等。
<线圈支架>
如图2所示,线圈支架40呈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环状。线圈支架40为每旋转 24°而对称的形状,该24°是绕中心轴线J将一周15等分而得到的。线圈支架40 位于定子铁芯10的上侧。在从轴向观察时,线圈支架40与所有的线圈50重叠。线圈支架40例如由树脂材料构成。本实施方式的线圈支架40具有主体部41、多个引导部45以及凸缘部49。
主体部41呈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圆环状。主体部41具有朝向径向内侧的内侧面41a、朝向径向外侧的外侧面41b以及朝向上侧的上表面41c。
在主体部41的内侧面41a设置有沿轴向(上下方向)延伸的多个槽部43。在本实施方式中,槽部43以与线圈50的数量相同的数量设置于主体部41。在本实施方式中,槽部43的数量为15个。多个槽部43在周向上等间隔地配置。槽部43上下开口。线圈50的内侧引出线55通过槽部43。即,内侧引出线55通过槽部43而向线圈支架40的上侧引出。并且,内侧引出线55与从其他线圈50延伸出的外侧引出线 56连接。
根据本实施方式,内侧引出线55通过槽部43而向线圈支架40的上侧引出。因此,能够抑制内侧引出线55相对于线圈支架40的内侧面41a向径向内侧突出。在定子3的径向内侧配置有绕中心轴线J旋转的转子2。因此,定子3与转子2需要在径向上充分地设置间隙。根据本实施方式,内侧引出线55从线圈支架40的内侧面41a 通过内侧,因此能够在抑制定子3与转子2的干涉的同时抑制线圈支架40在径向上大型化。
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使内侧引出线55位于线圈支架40的槽部43的内部,能够将内侧引出线55保持在槽部43的内周面。由此,能够使内侧引出线55的布线稳定,从而稳定地进行组装工序中的内侧引出线55与外侧引出线56的接线工序。另外,多个内侧引出线55位于互不相同的槽部43的内部,因此能够提高多个内侧引出线 55彼此的绝缘的可靠性。另外,在中性点接线部59N处接线的三根内侧引出线55位于一个槽部43的内部。
根据本实施方式,槽部43在主体部41的内侧面41a向径向内侧开口。因此,在定子3的组装工序中,通过使延伸至径向内侧的内侧引出线55朝向上侧立起,能够容易地将内侧引出线55插入于槽部43。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简化内侧引出线55的布线工序。
槽部43在下侧的开口与设置于绝缘件20的内壁部23的内壁缺口部23a相连。即,内壁缺口部23a的周向位置与槽部43的周向位置重叠。因此,通过使在线圈50 的绕线工序中从内壁缺口部23a引出至径向内侧的内侧引出线55在内侧引出线55的布线工序中向上侧立起,能够将内侧引出线55顺畅地插入于槽部43。其结果是,不仅能够简化定子3的制造工序,还能够实现定子3的制造工序的自动化。
在主体部41的内侧面41a设置有凸缘部49。凸缘部49位于内侧面41a的下端,并从内侧面41a向径向内侧突出。凸缘部49被槽部43分割为多个(槽部的数量)。在本实施方式中,凸缘部49被槽部43分割为15个。在本说明书中,对一个凸缘部 49被分割为15个的情况进行说明。在从轴向观察时,凸缘部49呈大致圆环状。
凸缘部49与绝缘件20的内壁部23的上端缘接触。凸缘部49焊接在内壁部23 的上端缘。由此,线圈支架40固定于多个绝缘件20。另外,凸缘部49也可以通过焊接以外的方法固定于内壁部23。
如图1所示,主体部41的外侧面41b是随着朝向上侧而向中心轴线J倾斜的圆锥面。在外侧面41b设置有多个引导部45。在本实施方式中,引导部45以与线圈50 的数量相同的数量设置于主体部41。在本实施方式中,引导部45的数量为15个。
如图2所示,多个引导部45是分别从主体部41的外侧面41b向径向外侧突出并沿圆锥面呈螺旋状延伸的肋。即,引导部45是随着朝向周向一侧而朝向上侧倾斜的肋。另外,引导部45是随着朝向周向一侧而沿外侧面41b向径向内侧倾斜的肋。一个引导部45在周向上跨越三个线圈50而延伸。
多个引导部45沿周向等间隔地排列。在周向上彼此相邻的一对引导部45彼此在轴向(上下方向)上相互对置。在周向上彼此相邻的一对引导部45彼此之间引绕有外侧引出线56。由此,多个引导部45分别引导多个外侧引出线56。
外侧引出线56被引导部45引导而沿着外侧面41b沿周向以及上方向引绕。并且,外侧引出线56向线圈支架40的上侧引出,与从其他线圈50延伸出的内侧引出线55 连接。
根据本实施方式,外侧引出线56被引导部45引导而沿外侧面41b呈圆锥螺旋状被引绕至线圈支架40的上侧。因此,在定子3的制造工序中,能够容易地进行外侧引出线56的布线。更具体而言,在定子3的制造工序中,在使外侧引出线56向径向外侧引出并进行把持的状态下,使定子3旋转,由此能够将外侧引出线56卷绕在线圈支架40的外侧面41b而进行布线。其结果是,不仅能够简化定子3的制造工序,还能够实现定子3的制造工序的自动化。
根据本实施方式,主体部41的外侧面41b是圆锥面。因此,外侧引出线56的布线路径成为沿着圆锥面的螺旋状。更具体而言,外侧引出线56随着朝向周向一侧而向上侧以及径向内侧延伸。从在周向上彼此相邻的一对线圈50引出的外侧引出线56 上下平行地沿周向延伸。根据本实施方式,外侧引出线56沿圆锥面呈螺旋状延伸,因此上下平行的一对外侧引出线56中的上侧的一方相对于下侧的另一方位于径向内侧。由此,能够在确保上下平行的一对外侧引出线56彼此的距离的同时抑制线圈支架40的轴向的尺寸。其结果是,能够使定子3的轴向的尺寸小型化。
根据本实施方式,外侧引出线56随着朝向周向一侧而朝向径向内侧延伸。外侧引出线56与通过线圈支架40的径向内侧的内侧引出线55连接,因此通过使外侧引出线56的前端接近径向内侧,能够容易进行与内侧引出线55的接线。
根据本实施方式,引导部45位于从在周向上彼此相邻的线圈50延伸出的一对外侧引出线56之间。因此,能够通过引导部45提高上下平行地沿周向延伸的一对外侧引出线56彼此之间的绝缘的可靠性。此外,外侧引出线56在轴向(上下方向)上被夹在一对引导部45之间,因此能够使线圈支架40对外侧引出线56的保持稳定。
在主体部41的上表面41c设置有向下侧凹陷的多个凹部42。在本实施方式中,凹部42以与线圈50的数量相同的数量(15个)设置于主体部41。多个凹部42在周向上等间隔地配置。一个凹部42位于在周向上彼此相邻的一对槽部43彼此之间。
在凹部42收纳有内侧引出线55与外侧引出线56的接线部59或者中性点接线部59N。在凹部42填充有将接线部59或者中性点接线部59N埋入的填充树脂部9。
填充树脂部9是绝缘性的树脂材料。在本实施方式中,填充树脂部9是所谓的浇注材料。填充树脂部9也可以是粘接剂。填充树脂部9以未固化的状态填充于凹部 42而固化。由此,填充树脂部9固定于凹部42的内周面。另外,填充树脂部9将接线部59或者中性点接线部59N固定于凹部42的内部。另外,作为填充树脂部9,例如可以是厌氧性的树脂、因紫外线而固化的树脂或使两种以上的树脂的液体混合而固化的树脂等,并没有特别限定。
如上所述,在定子3设置有12个接线部59和一个中性点接线部59N。另外,在线圈支架40上设置有15个凹部42。接线部59一个一个地收纳在凹部42中。中性点接线部59N收纳于未收纳有接线部59的凹部42。因此,15个凹部42中的2个凹部42既不收纳接线部59也不收纳中性点接线部59N。另外,在未收纳有接线部59 和中性点接线部59N的凹部42中也未填充有填充树脂部9。
根据本实施方式,接线部59或者中性点接线部59N被填充树脂部9包围。由此,能够提高接线部59和中性点接线部59N的绝缘的可靠性。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接线部59或者中性点接线部59N配置于凹部42的内部并通过填充树脂部9而固定。由此,即使在马达1被施加振动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接线部59和中性点接线部59N 与其他部位发生干涉。
根据本实施方式,在一个凹部42中收纳有一个接线部59。即,多个接线部59 分别收纳于不同的凹部42。因此,能够可靠地抑制接线部59彼此的接触,从而有效地抑制不同相的线圈线51的短路。
图5是本实施方式的线圈支架40的局部剖视图。
主体部41具有划分槽部43和凹部42的壁部44。壁部44构成槽部43的内壁,并且构成凹部42的内壁。内侧引出线55通过槽部43而向上侧引出,并以壁部44 的上端缘44a为起点向凹部42侧弯折。由此,位于内侧引出线55的前端的接线部 59收纳于凹部42。
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使内侧引出线55以壁部44的上端缘44a为起点而弯折,能够抑制内侧引出线55向线圈支架40的上侧突出。另外,壁部44划分槽部43和凹部42,因此能够通过一次弯折工序使从槽部43向上侧延伸出的内侧引出线55的前端收纳于凹部42,从而能够简化定子3的制造工序。
在本实施方式中,壁部44的上端缘44a是沿厚度方向弯曲的弯曲面。因此,在使内侧引出线55沿壁部44的上端缘44a弯折时,能够使内侧引出线55顺畅地弯折。
<制造方法>
接下来,对定子3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定子3的制造工序主要具有绕线工序、连结工序、线圈支架组装工序、布线工序、接线工序以及填充工序。绕线工序、连结工序、线圈支架组装工序、布线工序、接线工序以及填充工序依次进行。以下,对定子3的制造方法的各工序进行详细地说明。
(绕线工序)
绕线工序是形成图3所示的定子件3A的工序。
在绕线工序中,首先沿轴向层叠电磁钢板并彼此固定,由此形成铁芯件10A。
接着,将绝缘件20安装于铁芯件10A。接着,将线圈线51经由绝缘件20卷绕于铁芯件10A的齿部12,从而构成线圈50。此时,将对应于线圈线51的卷绕开始部的内侧引出线55从线圈50的径向内侧的端部通过内壁缺口部23a而向径向内侧引出。另外,将对应于线圈线51的卷绕结束部的外侧引出线56从线圈50的径向外侧的端部通过外壁缺口部24a而向径向外侧引出。
在绕线工序中,通过经过以上的工序来形成定子件3A。在本实施方式的绕线工序中,形成15个定子件3A。另外,也可以不在齿部12卷绕线圈线51而构成线圈 50,而是预先卷绕线圈线51从而构成线圈50,然后将线圈50安装于齿部12。
(连结工序)
在连结工序中,将15个定子件3A绕中心轴线J呈环状排列。即,将15个铁芯件10A绕中心轴线J呈环状排列。并且,将在周向上相邻的一对铁芯件10A在铁芯背部11的朝向周向的端面处彼此连结。
在连结工序中,通过经过以上的工序,形成具有15个铁芯件10A的定子铁芯10。
(线圈支架组装工序)
在线圈支架组装工序中,如图2所示,首先,将线圈支架40配置于在连结工序中形成的定子铁芯10的上侧。进而,将线圈支架40的凸缘部49焊接于绝缘件20,从而将线圈支架40经由绝缘件20固定于定子铁芯10。
(布线工序)
布线工序是引绕内侧引出线55和外侧引出线56从而进行布线的工序。布线工序包含内侧引出线55的布线工序和外侧引出线56的布线工序。内侧引出线55的布线工序和外侧引出线56的布线工序先进行哪一个都可以。这里,对先进行内侧引出线 55的布线工序的情况进行说明。
【内侧引出线的布线工序】
进行布线工序之前的状态的内侧引出线55从线圈50通过绝缘件20的内壁缺口部23a而向径向内侧延伸。另外,15根内侧引出线55中的三根内侧引出线55在之后的接线工序中彼此连接从而构成中性点。因此,三根内侧引出线55与其他12根内侧引出线55不同,通过一个内壁缺口部23a而向径向内侧延伸。
在内侧引出线55的布线工序中,对内侧引出线55的前端进行把持并使内侧引出线55向上侧延伸。由此,向径向内侧引出的多个内侧引出线55通过槽部43而向线圈支架40的上侧引绕。内壁缺口部23a与线圈支架40的槽部43连接,因此通过使内侧引出线55向上侧延伸,能够将内侧引出线55顺畅地插入于槽部43。
【外侧引出线的布线工序】
进行布线工序之前的状态的外侧引出线56从线圈50通过绝缘件20的外壁缺口部24a而向径向外侧延伸。另外,关于15根外侧引出线56中的三根外侧引出线56,不通过外壁缺口部24a而向定子3的下侧引出。向下侧引出的三根外侧引出线56与控制马达1的控制装置(省略图示)连接。在以下的说明中,在简称为外侧引出线 56时,是指除了向下侧引出的三根外侧引出线56的12根外侧引出线56。
图6是示出外侧引出线56的布线工序的过程的俯视图。另外,在图6中,省略了内侧引出线55的图示。
在本实施方式中,外侧引出线56的布线工序使用组装夹具来进行。组装夹具具有对定子铁芯10进行保持的保持部(省略图示)和多个把持部91。在本实施方式中,把持部91的数量为12个。
在外侧引出线56的布线工序中,首先,将定子铁芯10固定于夹具的保持部,并且使夹具的把持部91把持外侧引出线56的前端56a。即,成为把持向径向外侧引出的多个外侧引出线56的前端56a的状态。由此,外侧引出线56分别从线圈50沿径向不松弛地呈直线状延伸。
接下来,在不使把持部91旋转的情况下通过夹具的保持部使定子铁芯10和线圈支架40向周向另一侧旋转。即,使定子铁芯10和线圈支架40相对于外侧引出线56 的前端56a绕中心轴线J相对旋转。随着线圈支架40的旋转,外侧引出线56卷绕于线圈支架40的外侧面41b。由此,使外侧引出线56沿着线圈支架40的外侧面41b 呈圆锥螺旋状向线圈支架40的上侧引绕。
如图6中双点划线所示,优选把持部91随着线圈支架40的旋转而向径向内侧移动。另外,为了使外侧引出线56呈圆锥螺旋状顺畅地进行布线,优选使把持部91 随着线圈支架40的旋转而向上侧移动。然而,并不是必须使把持部91随着线圈支架 40的旋转而向上侧移动。在外侧面41b设置有呈圆锥螺旋状引导外侧引出线56的引导部45,因此即使在不使把持部91向上侧移动的情况下,也能够使外侧引出线56 的布线路径成为圆锥螺旋状。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使定子铁芯10和线圈支架40旋转,而不使外侧引出线56的前端56a旋转的情况进行了说明。然而,它们只要相对旋转即可。例如,也可以在固定定子铁芯10和线圈支架40的状态下,使多个外侧引出线56的前端56a 绕中心轴线J向周向一侧旋转。
(接线工序)
接线工序是将向线圈支架40的上侧引出的内侧引出线55和外侧引出线56彼此连接从而形成接线部59的工序。
如图2所示,在接线部59安装有导电性的把持部件59a。在接线工序中,首先,在线圈支架40的上侧,通过把持部件59a把持内侧引出线55和外侧引出线56从而简单固定。进而,经由把持部件59a把持内侧引出线55和外侧引出线56,并通过电阻焊接对它们进行焊接。由此,在接线工序中,在线圈支架40的上侧对内侧引出线 55和外侧引出线56进行接线。另外,内侧引出线55与外侧引出线56也可以通过焊接以外的方法而连接。在进行内侧引出线55与外侧引出线56的连接时,也可以不经由把持部件59a,而使用夹具等,通过焊接等连接内侧引出线55和外侧引出线56。
另外,在接线工序中,构成中性点接线部59N的三根内侧引出线55彼此连接。三根内侧引出线55的接线工序通过与对内侧引出线55和外侧引出线56进行接线的过程相同的过程进行。
(填充工序)
填充工序在接线工序之后进行。
在填充工序中,首先,将内侧引出线55与外侧引出线56的接线部59以及中性点接线部59N分别收纳于不同的凹部42。接着,在收纳有接线部59以及中性点接线部59N的多个凹部42中分别填充未固化的填充树脂部9。由此,成为通过未固化的填充树脂部9将接线部59以及中性点接线部59N埋入的状态。进而,在将接线部59 以及中性点接线部59N埋入的状态下,使填充树脂部9固化。
<线圈支架的变形例>
图7是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能够采用的变形例的线圈支架140的立体图。对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方式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标号并省略其说明。
本变形例的线圈支架140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地具有主体部41、多个引导部145以及凸缘部49。另外,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地,主体部41的外侧面41b是随着朝向上侧而向中心轴线J倾斜的圆锥面。
本变形例的引导部145具有朝向上侧的支承面146。支承面146沿主体部41的外侧面41b呈圆锥螺旋状延伸。本变形例的支承面146是朝向上侧并呈圆锥螺旋状延伸的台阶面。支承面146引导外侧引出线56的下侧。即,引导部145引导线圈50 的外侧引出线56。
支承面146具有第一区域146a和第二区域146b,该第二区域146b从第一区域 146a向周向一侧相连,并比第一区域146a向上侧延伸。即,第一区域146a和第二区域146b朝向周向一侧以该顺序连接。另外,第二区域146b比第一区域146a向上侧延伸。
引导部145在第一区域146a中具有肋147。因此,引导部145在第一区域146a 的下侧具有朝向下侧的肋下表面146c。另一方面,引导部145在第二区域146b中没有肋。因此,第一区域146a以相对于第二区域146b宽出肋147的径向的尺寸的方式在径向上形成为宽幅。
这里,着眼于在周向上彼此相邻配置的一对引导部145。将在周向上彼此相邻配置的一对引导部145中的位于周向另一侧的一方称为第一引导部145A,将位于周向一侧的另一方称为第二引导部145B。第一引导部145A和第二引导部145B朝向周向一侧依次排列。
在从轴向观察时,第一引导部145A和第二引导部145B的第一区域146a彼此配置于互不相同的位置。第一引导部145A的第二区域146b位于第二引导部145B的第一区域146a的上侧且径向内侧。因此,在本变形例中,在从轴向观察时,第一引导部145A和第二引导部145B的支承面146彼此不重叠。根据本变形例,线圈支架140 的引导部145能够通过以轴向为脱模方向的模具容易地制造。其结果是,能够抑制模具费用从而廉价地制造线圈支架140。
另外,上述第一引导部145A和第二引导部145B的关系在周向上彼此相邻配置的所有引导部145中是相同的。
根据本变形例,外侧引出线56通过引导部145的肋147的下侧。因此,本变形例的引导部145不仅在朝向上侧的支承面146引导外侧引出线56,在肋下表面146c 也能够引导外侧引出线56。根据本变形例,能够使线圈支架140对外侧引出线56的保持稳定。
(压缩机)
图8是设置有本实施方式的马达1的压缩机100的概略图。本实施方式的压缩机100具有马达1、位于马达1的下侧的压缩机构部101、壳体109以及蓄能器108。
压缩机构部101具有偏心转子103以及包围偏心转子103的缸体102。偏心转子 103与马达1的轴2a连接,随着马达1的驱动而旋转。
壳体109收纳马达1和压缩机构部101。在壳体109上连接有吸入管104和排出管105。将润滑油提供给壳体109的内部的润滑油积存部107,使压缩机构部101的动作变得顺畅。
制冷剂(冷却气体)和润滑油以分离的状态贮存在蓄能器108中。在蓄能器108 中分离出的制冷剂经由吸入管104提供给壳体109内部的压缩机构部101。
压缩机100随着马达1的驱动而使压缩机构部101的偏心转子103旋转。由此,压缩机100在压缩机构部101中将制冷剂从吸入管104吸入缸体102内并进行压缩。压缩后的制冷剂通过马达1的周围和内侧而从设置于壳体109的上部的排出管105 排出。
在上述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中,主体部41的外侧面41b只要是随着朝向上侧而向径向内侧倾斜的面,也可以不一定是圆锥面。同样地,在上述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中,外侧引出线56沿圆锥螺旋延伸。然而,外侧引出线56的布线路径也可以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圆锥螺旋,只要呈圆锥螺旋状即可。即,外侧引出线56只要通过随着朝向周向一侧而向上侧且径向内侧延伸的布线路径即可。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圆锥螺旋是指沿圆锥面的螺旋。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进行了说明,但实施方式和变形例中的各结构以及它们的组合等只是一例,能够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结构的附加、省略、置换以及其他变更。另外,本实用新型并不受实施方式限定。
标号说明
1:马达;2:转子;3:定子;3A:定子件;9:填充树脂部;10:定子铁芯; 10A:铁芯件;11:铁芯背部;12:齿部;20:绝缘件;21:基部;23:内壁部;23a:内壁缺口部;24:外壁部;24a:外壁缺口部;40、140:线圈支架;41:主体部;41a:内侧面;41b:外侧面;41c:上表面;42:凹部;43:槽部;44:壁部;44a:上端缘;45、145:引导部;50:线圈;50U:U相线圈(第一相线圈);50V:V相线圈 (第二相线圈);50W:W相线圈(第三相线圈);51:线圈线;55:内侧引出线; 56:外侧引出线;56a:前端;59:接线部;100:压缩机;146:支承面;146a:第一区域;146b:第二区域;J:中心轴线。

Claims (10)

1.一种定子,其特征在于,
该定子具有:
定子铁芯,其具有以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中心轴线为中心的环状的铁芯背部以及从所述铁芯背部沿径向延伸的多个齿部;
多个线圈,它们设置于所述齿部;以及
环状的线圈支架,其位于所述定子铁芯的上侧,
多个所述线圈分别具有:
内侧引出线,其从所述线圈支架的径向内侧向上侧引出;以及
外侧引出线,其从所述线圈支架的径向外侧向上侧引出,
所述线圈支架具有以所述中心轴线为中心的环状的主体部,在所述主体部的朝向径向内侧的内侧面设置有多个槽部,该多个槽部沿上下方向延伸并上下开口,
所述内侧引出线通过所述槽部而向所述线圈支架的上侧引出,与从其他所述线圈延伸出的所述外侧引出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其特征在于,
该定子具有安装于所述定子铁芯的绝缘件,
所述绝缘件具有:
基部,其包围所述齿部的外周面;
内壁部,其位于所述线圈的径向内侧,并沿周向和上下方向延伸;以及
外壁部,其位于所述线圈的径向外侧,并沿周向和上下方向延伸,
在所述内壁部设置有从上端缘向下侧延伸的内壁缺口部,
所述内侧引出线在周向上与所述内壁缺口部重叠的位置处从所述线圈引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壁缺口部的周向位置与所述槽部的周向位置重叠。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子,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外壁部设置有从上端缘向下侧延伸的外壁缺口部,
所述外侧引出线通过所述外壁缺口部而从所述线圈向径向外侧引出。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定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圈支架具有多个引导部,该多个引导部设置于所述主体部的朝向径向外侧的外侧面,分别引导多个所述外侧引出线,
所述外侧引出线沿着所述外侧面向所述线圈支架的上侧引绕,与从其他所述线圈延伸出的所述内侧引出线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定子,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主体部的朝向上侧的上表面设置有朝向下侧凹陷的多个凹部,
所述凹部位于在周向上彼此相邻的一对所述槽部彼此之间,
在所述凹部中收纳有所述内侧引出线与所述外侧引出线的接线部,
在所述凹部中填充有将所述接线部埋入的填充树脂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定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侧引出线以划分所述槽部和所述凹部的壁部的上端缘为起点,向所述凹部这一侧弯折。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定子,其特征在于,
划分所述槽部和所述凹部的壁部的上端缘是沿厚度方向弯曲的弯曲面。
9.一种马达,其特征在于,
该马达具有:
权利要求1至8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定子;以及
转子,其与所述定子在径向上隔着间隙而对置,该转子绕所述中心轴线旋转。
10.一种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该压缩机具有权利要求9所述的马达。
CN201890001064.5U 2017-09-29 2018-09-06 定子、马达以及压缩机 Active CN211720362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762565218P 2017-09-29 2017-09-29
US62/565,218 2017-09-29
JP2018149656 2018-08-08
JP2018-149656 2018-08-08
PCT/JP2018/033002 WO2019065140A1 (ja) 2017-09-29 2018-09-06 ステータ、モータおよび圧縮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20362U true CN211720362U (zh) 2020-10-20

Family

ID=659028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90001064.5U Active CN211720362U (zh) 2017-09-29 2018-09-06 定子、马达以及压缩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20362U (zh)
WO (1) WO2019065140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182512A (ja) * 2010-02-26 2011-09-15 Nsk Ltd バスバーユニット及びこれを備えた回転電機
JP5481307B2 (ja) * 2010-08-02 2014-04-2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電動機の突極集中巻きステータ
JP5762765B2 (ja) * 2011-02-09 2015-08-12 アイチエレック株式会社 回転機の固定子および回転機
JP5847543B2 (ja) * 2011-11-08 2016-01-27 株式会社ミツバ バスバーユニットおよびブラシレスモータ
JP6589336B2 (ja) * 2015-03-30 2019-10-16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モータおよび車載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065140A1 (ja) 2019-04-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830382U (zh) 定子、马达以及压缩机
US11336146B2 (en) Motor
JP5740930B2 (ja) ステータ及びモータ
JP5740931B2 (ja) 分割ステータ、及びモータ
JP5703604B2 (ja) バスバーユニット及びモータ
EP1988619B1 (en)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power distribution unit therefor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WO2017138534A1 (ja) ステータ、モータ、およびコンプレッサ
EP2369722A2 (en) Stator for rotary electrical machine
JP5629860B2 (ja) ロータ、ロータの製造方法及びモータ
US20180123433A1 (en) Moto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motor
JP2009106003A (ja) 回転電機
US11271448B2 (en) Stator, moto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tator
JP2007174869A (ja) インシュレータ、ステータアセンブリ、セグメントステータ、及び回転電機用ステータ
WO2020026710A1 (ja) ステータ、およびモータ
US8604659B2 (en) Stator with insulation for an electric motor, insulation for a stator, and electric power tool
US8256100B2 (en) Stator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JP2009118636A (ja) 回転電機および回転電機の製造方法
CN211720362U (zh) 定子、马达以及压缩机
WO2019065141A1 (ja) ステータ、モータ、圧縮機およびステータの製造方法
JP2009118635A (ja) ターミナル装置及び巻線結線方法並びにブラシレスモータ
JP2020080580A (ja) ステータ、及びモータ
US20220037945A1 (en)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stator
WO2020026711A1 (ja) ステータ、およびモータ
CN112352370A (zh) 旋转电机的定子、旋转电机以及旋转电机的定子的制造方法
JP5800075B2 (ja) ロータ、ロータの製造方法及びモー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