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86909A - 一种esc测试防翻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esc测试防翻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86909A
CN110686909A CN201911058584.7A CN201911058584A CN110686909A CN 110686909 A CN110686909 A CN 110686909A CN 201911058584 A CN201911058584 A CN 201911058584A CN 110686909 A CN110686909 A CN 1106869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arm
fixedly connected
knuckle arm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5858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686909B (zh
Inventor
徐建勋
游国平
张仪栋
苏占领
牛成勇
王戡
曾杰
陈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Vehicle Test &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Vehicle Test &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Vehicle Test &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Vehicle Test &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05858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686909B/zh
Publication of CN1106869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869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6869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869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7/00Testing of vehicles
    • G01M17/007Wheeled or endless-tracked vehicles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ESC测试防翻架,包括用于与车辆固定连接的横梁组件和用于在车辆发生侧倾时对车辆进行支撑的支撑轮,横梁组件沿车辆的宽度方向设置,支撑轮设置两个,分别沿车辆的宽度方向分布在车辆的两侧,在车辆向左侧倾斜或向右侧倾斜一定角度时,位于相应侧的支撑轮会与地面接触,对车辆具有一定的支撑作用,防止车辆发生侧翻的问题,保证试验安全。在支撑轮与横梁组件之间设有调节臂组件,用于调节支撑轮与地面之间的距离。如此设置,根据车辆的结构形式,确定横梁组件在车辆上的安装位置,然后再通过调节臂组件对支撑轮的离地高度进行调节,解决了现有的防翻架仅能应用于货车大梁下方具有贯穿空间的车型的问题,增强了防翻架的适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ESC测试防翻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ESC测试防翻架。
背景技术
ESC是汽车电子稳定性控制系统的简称,ESC功能能够保障车辆在紧急转向及高速转弯等情况下的车身稳定性,是现阶段汽车上最重要的一种主动安全系统。车辆测试方需要在试验场地内对ESC进行极端状态测试和评估,在极端状态下,因为车身会产生大角度偏转,车辆载荷会发生迁移,车轮会产生横向滑移,这些状态都会造成车辆产生倾翻危险,对车辆及人员都有很大的安全风险。故在车辆试验过程中,一般通过在试验车辆上设置防翻架来保障试验安全。
而现有技术中的防翻架一般是国外机构针对货车开发的一种贯穿在横梁下方的防翻架结构,这种结构受车辆自身布置形式的限制很大,仅能应用于货车车大梁下方具有贯穿空间的车型,这种车型在国内货车中的占比较小,在ESC批量化测试中面临着没有防翻架可用的紧迫状况。
因此,如何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防翻架因仅能应用于货车车大梁下方具有贯穿空间的车型导致的防翻架受车辆布置形式的限制较大,适用性差的问题,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ESC测试防翻架,其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防翻架因仅能应用于货车车大梁下方具有贯穿空间的车型导致的防翻架受车辆布置形式的限制较大,适用性差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ESC测试防翻架,包括用于与车辆固定连接的横梁组件,沿车辆的宽度方向设置;
设置在所述横梁组件两端的外伸臂,所述外伸臂的第一端与所述横梁组件的端部固定连接;
用于在车辆发生侧倾时对车辆进行支撑的支撑轮,所述支撑轮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支撑轮沿车辆的宽度方向分布在车辆的两侧;
用于调节所述支撑轮与地面之间距离的调节臂组件,设置在所述外伸臂与所述支撑轮之间,所述调节臂组件的上端与所述外伸臂的第二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轮与所述调节臂组件的下端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横梁组件包括与车辆底盘或车厢固定连接的横梁,所述横梁沿车辆的宽度方向设置,所述横梁的两端均与所述外伸臂的第一端之间通过法兰连接,所述横梁与车辆底盘或车厢之间通过多个沿所述横梁的长度方向分布的固定螺柱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调节臂组件包括第一节臂和第二节臂,所述第一节臂的上端与所述外伸臂的第二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节臂的下端与所述支撑轮的轮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节臂和所述第二节臂上均设置有销钉孔,所述销钉孔的轴线与所述第一节臂的轴线垂直,所述第一节臂和所述第二节臂之间通过销钉连接,所述销钉孔在所述第一节臂上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所述销钉孔沿所述第一节臂的轴向均匀分布。
优选地,所述第一节臂与所述第二节臂之间还设置有用于提升所述第二节臂的吊升机构。
优选地,所述第一节臂和所述第二节臂均为具有中空结构的方管,所述吊升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节臂内部且沿所述第一节臂的轴向设置的丝杠和与所述丝杠配合连接的丝杠螺母,所述丝杠与所述第一节臂之间转动连接,所述丝杠螺母与所述第二节臂之间固定连接,所述丝杠的上端延伸至所述第一节臂的外部且设置有用于驱使所述丝杠定轴转动的旋转把手。
优选地,所述横梁组件包括用于与客车的车厢底板固定连接的下连接板和用于与客车的车厢顶板固定连接的上连接板,所述下连接板和所述上连接板靠近所述外伸臂的端部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一支撑侧板和第二支撑侧板,所述外伸臂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侧板固定连接,所述上连接板与所述下连接板之间设置有用于驱使所述上连接板相对于所述下连接板沿竖直方向移动的高度调节组件,所述第一支撑侧板和第二支撑侧板上均设置有多个沿竖直方向分布的通孔,所述第一支撑侧板与所述第二支撑侧板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高度调节组件包括用于与所述上连接板固定连接的上固定板、用于与所述下连接板固定连接的下固定板、上端与所述上固定板铰接的上螺杆、下端与所述下固定板铰接的下螺杆和两端分别与所述上螺杆和所述下螺杆螺纹配合连接的中间套管,所述上螺杆的螺纹旋向与所述下螺杆的螺纹旋向相反;所述上螺杆和所述下螺杆上均设置有锁紧螺母。
优选地,所述调节臂组件包括与所述外伸臂的第二端固定连接的第一支撑板和与所述支撑轮的轮轴固定连接的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设置有两列第一安装孔,每列所述第一安装孔均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所述第一安装孔沿竖直方向分布,所述第二支撑板上设置有两列第二安装孔,两列所述第一安装孔之间的距离与两列所述第二安装孔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支撑轮的轮轴倾斜设置,所述支撑轮的轮轴靠近车辆的一端与地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支撑轮的轮轴远离车辆的一端与地面之间的距离,所述支撑轮的轮轴的轴线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为10~12度。
优选地,所述横梁、所述第一节臂和所述第二节臂的材质为钛合金。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ESC测试防翻架,包括用于与车辆固定连接的横梁组件和用于在车辆发生侧倾时对车辆进行支撑的支撑轮,横梁组件沿车辆的宽度方向设置,上述支撑轮设置有两个,分别沿车辆的宽度方向分布在车辆的两侧,在车辆向左侧倾斜或向右侧倾斜一定角度时,位于相应侧的支撑轮会与地面接触,从而对车辆具有一定的支撑作用,防止车辆发生侧翻的问题,保证试验安全。在支撑轮与横梁组件之间设置有调节臂组件,用于调节支撑轮与地面之间的距离,即调节支撑轮的离地高度。在横梁组件的端部还设置有外伸臂,外伸臂设置在横梁组件与调节臂组件之间,其第一端与横梁组件的端部固定连接,并沿车辆的宽度方向延伸,增加了支撑轮与车辆之间的距离,为调节臂组件提供充足的安装空间。调节臂组件包括可以上下相对移动的两部分,相对靠上的部分与外伸臂的第二端固定连接,相对靠下的部分与支撑轮之间转动连接。通过将横梁组件固定在车辆上,并将外伸臂、调节臂组件及支撑轮安装在横梁组件的两侧后,通过对调节臂组件上下两部分的相对位置进行调节,实现对支撑轮离地高度的调节。如此设置,根据车辆的结构分布形式,确定横梁组件的安装位置,若车辆大梁下方具有贯穿空间,可以将横梁组件固定在车辆大梁下方;若车辆大梁下方不具有贯穿空间,可以将横梁组件贯穿设置在车厢内,横梁组件的安装高度可以根据车辆底盘上方空间进行确定;此外该防翻架还可以用于客车上,使横梁组件贯穿设置在行李舱内即可,该防翻架既可用于货车,又可用于客车。横梁组件的安装位置不受车辆布置形式的限制,将横梁组件固定安装在待测试车辆上后,再根据横梁组件的位置通过调节臂组件对支撑轮的离地高度进行调节即可,解决了现有的防翻架仅能应用于货车大梁下方具有贯穿空间的车型的问题,增强了防翻架的适用性。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示出的一种ESC测试防翻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示出的一种ESC测试防翻架的正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吊升机构的结构示意简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ESC测试防翻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I的放大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ESC测试防翻架的正视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示出的上连接板与下连接板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高度调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车辆;2-外伸臂;3-支撑轮;4-横梁;5-固定螺柱;6-第一节臂;7-第二节臂;8-销钉孔;9-丝杠;10-丝杠螺母;11-旋转把手;12-下连接板;13-上连接板;14-第一支撑侧板;15-第二支撑侧板;16-上固定板;17-下固定板;18-上螺杆;19-下螺杆;20-中间套管;21-锁紧螺母;22-第一支撑板;23-第二支撑板;24-第一安装孔;25-第二安装孔;26-辅助固定板;27-横向稳定杆;28-高度调节组件;29-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ESC测试防翻架,通过在横梁组件与支撑轮之间设置可以对支撑轮的离地高度进行调节的调节臂组件,取消了对横梁组件安装位置的限制,横梁既可以贯穿设置在车辆大梁下方,又可以贯穿设置在位于车辆大梁上方的车厢内或车厢上方,解决了现有的防翻架仅能应用于货车大梁下方具有贯穿空间的车型的问题,增强了防翻架的适用性。
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例进行说明。此外,下面所示的实施例不对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发明内容起任何限定作用。另外,下面实施例所表示的构成的全部内容不限于作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发明的解决方案所必需的。
参照图1~8,示出了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ESC测试防翻架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ESC测试防翻架,包括用于与车辆1固定连接的横梁组件和用于在车辆1发生侧倾时对车辆1进行支撑的支撑轮3,横梁组件沿车辆1的宽度方向设置,上述支撑轮3设置有两个,分别沿车辆1的宽度方向分布在车辆1的两侧,在车辆1向左侧倾斜或向右侧倾斜一定角度时,位于相应侧的支撑轮3会与地面接触,从而对车辆1具有一定的支撑作用,防止车辆1发生侧翻的问题,保证试验安全。在支撑轮3与横梁组件之间设置有调节臂组件,用于调节支撑轮3与地面之间的距离,即调节支撑轮3的离地高度。在横梁组件的端部还设置有外伸臂2,外伸臂2设置在横梁组件与调节臂组件之间,其第一端与横梁组件的端部固定连接,并沿车辆1的宽度方向延伸,增加了支撑轮3与车辆1之间的距离,为调节臂组件提供充足的安装空间。调节臂组件包括可以上下相对移动的两部分,相对靠上的部分与外伸臂2的第二端固定连接,相对靠下的部分与支撑轮3之间转动连接。通过将横梁组件固定在车辆1上,并将外伸臂2、调节臂组件及支撑轮3安装在横梁组件的两侧后,通过对调节臂组件上下两部分的相对位置进行调节,实现对支撑轮3离地高度的调节。
如此设置,根据车辆1的结构分布形式,确定横梁组件的安装位置,若车辆1大梁下方具有贯穿空间,可以将横梁组件固定在车辆1大梁下方;若车辆1大梁下方不具有贯穿空间,可以将横梁组件贯穿设置在车厢内或设置在车厢的上方,横梁组件的安装高度可以根据车辆1底盘上方空间进行确定;此外该防翻架还可以用于客车上,使横梁组件贯穿设置在行李舱内即可,该防翻架既可用于货车,又可用于客车。横梁组件的安装位置不受车辆1布置形式的限制,将横梁组件固定安装在待测试车辆1上后,再根据横梁组件的位置通过调节臂组件对支撑轮3的离地高度进行调节即可,解决了现有的防翻架仅能应用于货车大梁下方具有贯穿空间的车型的问题,增强了防翻架的适用性。
支撑轮3的结构与现有技术中机动车车轮的结构相同,包括轮胎、轮毂、轮轴和供轮毂与轮轴之间相对转动的旋转机构,具体不再赘述。上述调节臂组件中相对靠下的部分与支撑轮3的轮轴固定连接,在车辆发生一定角度的侧倾时,支撑轮3的轮胎与地面接触,在轮胎与地面之间摩擦力的作用下,支撑轮3会随车辆的行进而转动。
需要说明的是,若待测试车辆1为罐车或车厢侧板强度足够的货车时,可以取消对横梁组件的使用,直接将外伸臂2的第一端固定在罐车的罐体或货车的车厢侧板上。
实施中,横梁组件包括与车辆1底盘或车厢固定连接的横梁4,横梁4沿车辆1的宽度方向设置,如图1~2所示。在横梁4的两端与外伸臂2的第一端之间通过法兰连接,具体地,在横梁4的两端部和外伸臂2的第一端均设置有法兰盘,在法兰盘上设置有位置对应的通孔,将横梁4端部的法兰盘和外伸臂2第一端的法兰盘对接在一起后通过螺栓进行固定即可。横梁4与车辆1底盘或车厢之间通过固定螺柱5固定连接,固定螺柱5设置多个,多个固定螺柱5沿横梁4的长度方向分布。具体地,横梁4可以采用方管,在方管远离车辆1底盘或车厢的一个表面上固定设置多个辅助固定板26,其中辅助固定板26与方管之间通过螺栓进行固定。多个辅助固定板26沿方管的轴线方向均匀分布。辅助固定板26呈长条状,其长度方向与方管的轴向垂直,辅助固定板26的两端延伸至方管边缘的外部,在辅助固定板26的两端设置有供固定螺柱5穿过的通孔,固定螺柱5穿过辅助固定板26的通孔后,固定螺柱5位于辅助固定板26远离车辆1底盘或车厢一侧的部分与螺母旋紧连接。固定螺柱5的另一端穿过车辆1底盘或车厢后,配合另一辅助固定板26与螺母旋紧固定即可。
实施中,上述调节臂组件包括可以上下相对移动的两部分,分别为第一节臂6和第二节臂7,其中,第一节臂6和第二节臂7可以设置为方管结构,第一节臂6套设在第二节臂7的外部,第二节臂7仅可相对于第一节臂6沿其轴线方向往复移动。第一节臂6的上端与外伸臂2的第二端固定连接,第二节臂7的下端与支撑轮3的轮轴固定连接,此处的固定连接可以选为焊接,也可以选择通过法兰连接,具体不作限定。在第一节臂6和第二节臂7上均设置有销钉孔8,销钉孔8的轴线与第一节臂6的轴线垂直,第一节臂6和第二节臂7之间通过销钉连接。在第一节臂6上设置有多个上述销钉孔8,多个销钉孔8沿第一节臂6的轴向均匀分布,在第二节臂7上可以设置一个销钉孔8,也可以设置多个销钉孔8,在第二节臂7上设置多个销钉孔8时,第二节臂7上的相邻两个销钉孔8之间的距离与第一节臂6上的相邻两个销钉孔8之间的距离相等,第一节臂6与第二节臂7之间通过多个销钉进行固定,保证第一节臂6与第二节臂7之间连接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在调节支撑轮3的离地高度时,将第一节臂6与第二节臂7之间的销钉拆下,使第二节臂7相对于第一节臂6进行移动,调整好支撑轮3的位置后,通过销钉将第二节臂7与第一节臂6销接固定即可,方便快捷。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将位于横梁4一端的外伸臂2设置为两个,两个外伸臂2平行设置,且两者之间在竖直方向上具有一定间距,两个外伸臂2的第二端均与第一节臂6固定连接,其中一个外伸臂2的第一端与横梁4端部固定连接,另一个外伸臂2的第一端直接与车辆1固定连接,如:与车厢侧板固定连接。两个外伸臂2与第一节臂6之间的连接结构、外伸臂2与车厢侧板之间的连接结构以及外伸臂2与横梁4之间的连接结构相同,均可以通过法兰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为方便对第二节臂7的位置进行移动,减轻在调节支撑轮3离地高度过程中的劳动强度,可以在第一节臂6与第二节臂7之间设置用于提升第二节臂7的吊升机构。
第一节臂6和第二节臂7均为具有与外部空间连通的中空结构的方管,本实施例中,可以将吊升机构设置为丝杠螺母传动机构,参照图3,具体包括定轴转动的丝杠9和与丝杠9配合连接的丝杠螺母10,丝杠9沿第一节臂6的轴向设置在第一节臂6内部并延伸至第二节臂7内部,丝杠9与第一节臂6之间通过轴承连接以实现丝杠9与第一节臂6之间的转动连接。丝杠螺母10与丝杠9配合连接的同时与第二节臂7之间固定连接,在丝杠9定轴转动的过程中,丝杠螺母10沿丝杠9的轴向移动,从而带动第二节臂7相对于第一节臂6进行移动。丝杠9的转动可以利用电机进行驱动,也可以手动驱动。本实施例中,丝杠9的上端延伸至第一节臂6的外部且在丝杠9的上端设置有可以驱使丝杠9定轴转动的旋转把手11,通过人为手动摇动旋转把手11,即可驱动丝杠9转动,结构简单,质量轻,可以减少由该防翻架的质量对ESC测试过程产生的影响。
上述结构的横梁组件和调节臂组件可以用于货车中的拖挂车头、厢式货车、栅栏式货车、罐车以及拖挂车,也可以用于客车。客车具有贯穿式行李舱时,还可以把横梁组件设置为如图4和图6所示的结构形式。
该横梁组件包括用于与客车的车厢底板固定连接的下连接板12和用于与客车的车厢顶板固定连接的上连接板13,将横梁组件设置在贯穿式行李舱时,下连接板12与行李舱底板固定连接,上连接板13与行李舱顶板固定连接。为方便横梁组件与外伸臂2之间的连接,在下连接板12靠近外伸臂2的端部固定设置有第一支撑侧板14,在上连接板13靠近外伸臂2的端部固定设置有第二支撑侧板15,参照图6~7,外伸臂2的第一端与第一支撑侧板14之间通过法兰连接,具体地,在第一支撑侧板14上设置通孔,在外伸臂2的第一端设置法兰盘,外伸臂2第一端的法兰盘与第一支撑侧板14对接好后,通过螺栓进行固定。此时通孔可以设置四个,沿外伸臂2的周向均匀分布即可。
上述上连接板13和下连接板12均设置两块,在两块下连接板12之间、两块上连接板13之间均通过横向稳定杆27固定连接。
在上连接板13与下连接板12之间设置有用于驱使上连接板13相对于下连接板12沿竖直方向移动的高度调节组件28,通过调节上连接板13与下连接板12之间的距离,在将该横梁组件运用于不同高度行李舱的客车时,上连接板13和下连接板12与行李舱之间均有连接,可以保证横梁组件与车辆1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如图8所示,上述高度调节组件28包括用于与上连接板13固定连接的上固定板16、用于与下连接板12固定连接的下固定板17、上端与上固定板16铰接的上螺杆18、下端与下固定板17铰接的下螺杆19和两端分别与上螺杆18和下螺杆19螺纹配合连接的中间套管20,其中,上螺杆18的螺纹旋向与下螺杆19的螺纹旋向相反,转动中间套管20,上螺杆18与中间套管20之间、下螺杆19与中间套管20之间均发生相对移动,上螺杆18相对于中间套管20的移动方向与中间套管20相对于下螺杆19的移动方向相同,如此,可以缩短调节上连接板13与下连接板12之间距离所需的时间,提高效率。在上螺杆18和下螺杆19上均设置有锁紧螺母21,调整好上连接板13与下连接板12之间的距离后,将锁紧螺母21旋至中间套管20的两端,以对下螺杆19与中间套管20之间的相对位置和上螺杆18与中间套管20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行锁定。
在第一支撑侧板14和第二支撑侧板15上均设置有通孔,该处的通孔可以设置两列,每列通孔均设置多个且沿竖直方向分布,调整好上连接板13与下连接板12之间的相对位置后,通过螺栓将第一支撑侧板14与第二支撑侧板15进行固定即可。
使用过程中,将下连接板12固定在行李舱底板上后,通过该高度调节组件28调节上连接板13与下连接板12之间的距离,并使上连接板13与行李舱顶板之间挤压接触,从而实现横梁组件在行李舱内的固定。为防止下连接板12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发生窜动,在两个下连接板12相互远离的端部设置有限位块29,限位块29位于车辆行李舱的外部,通过限位块29与车辆的外侧壁之间的相互作用实现对下连接板12的位置的限制。
在第一支撑侧板14与第二支撑侧板15之间设置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轨道,为第一支撑侧板14与第二支撑侧板15之间的相对移动导向,方便上连接板13与下连接板12之间相对位置的调节。
此时,调节臂组件的结构还可以设置为如图5所示的形式,具体地,调节臂组件包括与外伸臂2的第二端固定连接的第一支撑板22和与支撑轮3的轮轴固定连接的第二支撑板23,在第一支撑板22上设置有两列第一安装孔24,每列第一安装孔24均设置有多个且多个第一安装孔24沿竖直方向分布;在第二支撑板23上设置有两列第二安装孔25,两列第一安装孔24之间的距离与两列第二安装孔25之间的距离相等,第二安装孔25与不同位置的第一安装孔24对应,使得第二支撑板23所在高度不同,即支撑轮3的离地高度不同。根据支撑轮3离地高度的要求将第一支撑板22和第二支撑板23的相对位置调整好之后,通过螺栓将第一支撑板22与第二支撑板23进行固定。
实施中,将支撑轮3的轮轴倾斜设置,使支撑轮3的轮轴与水平线之间具有夹角,在车辆1发生侧倾时,可以保证支撑轮3的轮胎圆周面与地面接触,保证支撑轮3起到足够的支撑作用。具体地,可使支撑轮3的轮轴靠近车辆1的一端与地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支撑轮3的轮轴远离车辆1的一端与地面之间的距离,并保证支撑轮3的轮轴的轴线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为10~12度。
本实施例中,该防翻架的主要零部件的材质选用钛合金,如:横梁4、第一节臂6、第二节臂7、外伸臂2、上连接板13、下连接板12、第一支撑侧板14、第二支撑侧板15、上固定板16、下固定板17、上螺杆18、下螺杆19、中间套管20、第一支撑板22、第二支撑板23和法兰盘等,钛合金的比强度(强度/密度)远大于其他金属结构材料,可制出单位强度高、刚性好、质轻的零部件。辅助连接零件的材质选用铝合金及高强度钢,如:销钉、螺栓、螺母等。如此,在保证轻度和功能的基础上,有利于减小该防翻架的质量,在测试过程中,可以使车辆测试更加接近真实车辆状况,达到最少干扰试验结果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ESC测试防翻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与车辆(1)固定连接的横梁组件,沿车辆(1)的宽度方向设置;
设置在所述横梁组件两端的外伸臂(2),所述外伸臂(2)的第一端与所述横梁组件的端部固定连接;
用于在车辆(1)发生侧倾时对车辆(1)进行支撑的支撑轮(3),所述支撑轮(3)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支撑轮(3)沿车辆(1)的宽度方向分布在车辆(1)的两侧;
用于调节所述支撑轮(3)与地面之间距离的调节臂组件,设置在所述外伸臂(2)与所述支撑轮(3)之间,所述调节臂组件的上端与所述外伸臂(2)的第二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轮(3)与所述调节臂组件的下端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ESC测试防翻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组件包括与车辆(1)底盘或车厢固定连接的横梁(4),所述横梁(4)沿车辆(1)的宽度方向设置,所述横梁(4)的两端均与所述外伸臂(2)的第一端之间通过法兰连接,所述横梁(4)与车辆(1)底盘或车厢之间通过多个沿所述横梁(4)的长度方向分布的固定螺柱(5)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ESC测试防翻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臂组件包括第一节臂(6)和第二节臂(7),所述第一节臂(6)的上端与所述外伸臂(2)的第二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节臂(7)的下端与所述支撑轮(3)的轮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节臂(6)和所述第二节臂(7)上均设置有销钉孔(8),所述销钉孔(8)的轴线与所述第一节臂(6)的轴线垂直,所述第一节臂(6)和所述第二节臂(7)之间通过销钉连接,所述销钉孔(8)在所述第一节臂(6)上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所述销钉孔(8)沿所述第一节臂(6)的轴向均匀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ESC测试防翻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臂(6)与所述第二节臂(7)之间还设置有用于提升所述第二节臂(7)的吊升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ESC测试防翻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臂(6)和所述第二节臂(7)均为具有中空结构的方管,所述吊升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节臂(6)内部且沿所述第一节臂(6)的轴向设置的丝杠(9)和与所述丝杠(9)配合连接的丝杠螺母(10),所述丝杠(9)与所述第一节臂(6)之间转动连接,所述丝杠螺母(10)与所述第二节臂(7)之间固定连接,所述丝杠(9)的上端延伸至所述第一节臂(6)的外部且设置有用于驱使所述丝杠(9)定轴转动的旋转把手(1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ESC测试防翻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组件包括用于与客车的车厢底板固定连接的下连接板(12)和用于与客车的车厢顶板固定连接的上连接板(13),所述下连接板(12)和所述上连接板(13)靠近所述外伸臂(2)的端部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一支撑侧板(14)和第二支撑侧板(15),所述外伸臂(2)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侧板(14)固定连接,所述上连接板(13)与所述下连接板(12)之间设置有用于驱使所述上连接板(13)相对于所述下连接板(12)沿竖直方向移动的高度调节组件(28),所述第一支撑侧板(14)和第二支撑侧板(15)上均设置有多个沿竖直方向分布的通孔,所述第一支撑侧板(14)与所述第二支撑侧板(15)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ESC测试防翻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组件(28)包括用于与所述上连接板(13)固定连接的上固定板(16)、用于与所述下连接板(12)固定连接的下固定板(17)、上端与所述上固定板(16)铰接的上螺杆(18)、下端与所述下固定板(17)铰接的下螺杆(19)和两端分别与所述上螺杆(18)和所述下螺杆(19)螺纹配合连接的中间套管(20),所述上螺杆(18)的螺纹旋向与所述下螺杆(19)的螺纹旋向相反;所述上螺杆(18)和所述下螺杆(19)上均设置有锁紧螺母(21)。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ESC测试防翻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臂组件包括与所述外伸臂(2)的第二端固定连接的第一支撑板(22)和与所述支撑轮(3)的轮轴固定连接的第二支撑板(23),所述第一支撑板(22)上设置有两列第一安装孔(24),每列所述第一安装孔(24)均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所述第一安装孔(24)沿竖直方向分布,所述第二支撑板(23)上设置有两列第二安装孔(25),两列所述第一安装孔(24)之间的距离与两列所述第二安装孔(25)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第一支撑板(22)与所述第二支撑板(23)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ESC测试防翻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轮(3)的轮轴倾斜设置,所述支撑轮(3)的轮轴靠近车辆(1)的一端与地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支撑轮(3)的轮轴远离车辆(1)的一端与地面之间的距离,所述支撑轮(3)的轮轴的轴线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为10~12度。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ESC测试防翻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4)、所述第一节臂(6)和所述第二节臂(7)的材质为钛合金。
CN201911058584.7A 2019-11-01 2019-11-01 一种esc测试防翻架 Active CN1106869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58584.7A CN110686909B (zh) 2019-11-01 2019-11-01 一种esc测试防翻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58584.7A CN110686909B (zh) 2019-11-01 2019-11-01 一种esc测试防翻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86909A true CN110686909A (zh) 2020-01-14
CN110686909B CN110686909B (zh) 2024-04-26

Family

ID=691153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58584.7A Active CN110686909B (zh) 2019-11-01 2019-11-01 一种esc测试防翻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686909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78680A (zh) * 2020-11-26 2021-02-19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高速行驶稳定性实验用防侧翻装置及全液压转向消防车
CN117516962A (zh) * 2024-01-08 2024-02-06 蒙阴县鹏程万里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半挂车侧翻试验的安全辅助装置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61437A (en) * 1975-02-03 1976-06-08 Lewis Gerald F Downrigger
US4389039A (en) * 1981-02-18 1983-06-21 Domres Franklin W Cutting torch guide and accessories therefor
CN205719563U (zh) * 2016-04-11 2016-11-23 重庆车辆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 汽车侧倾及侧翻一体式试验台
CN107271195A (zh) * 2016-04-08 2017-10-20 重庆车辆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 汽车侧倾及侧翻试验台
CN208076163U (zh) * 2018-04-09 2018-11-09 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式客车防侧翻试验装置
CN109060374A (zh) * 2018-08-17 2018-12-21 重庆车辆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标准试验用多用途辅助座椅及使用方法
WO2019027128A1 (en) * 2017-08-03 2019-02-07 Lg Electronics Inc. PORTABLE SOUND DEVICE
CN209387307U (zh) * 2019-02-13 2019-09-13 重庆车辆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方向盘固定工装
CN210802924U (zh) * 2019-11-01 2020-06-19 重庆车辆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esc测试防翻架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61437A (en) * 1975-02-03 1976-06-08 Lewis Gerald F Downrigger
US4389039A (en) * 1981-02-18 1983-06-21 Domres Franklin W Cutting torch guide and accessories therefor
CN107271195A (zh) * 2016-04-08 2017-10-20 重庆车辆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 汽车侧倾及侧翻试验台
CN205719563U (zh) * 2016-04-11 2016-11-23 重庆车辆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 汽车侧倾及侧翻一体式试验台
WO2019027128A1 (en) * 2017-08-03 2019-02-07 Lg Electronics Inc. PORTABLE SOUND DEVICE
CN208076163U (zh) * 2018-04-09 2018-11-09 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式客车防侧翻试验装置
CN109060374A (zh) * 2018-08-17 2018-12-21 重庆车辆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标准试验用多用途辅助座椅及使用方法
CN209387307U (zh) * 2019-02-13 2019-09-13 重庆车辆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方向盘固定工装
CN210802924U (zh) * 2019-11-01 2020-06-19 重庆车辆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esc测试防翻架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78680A (zh) * 2020-11-26 2021-02-19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高速行驶稳定性实验用防侧翻装置及全液压转向消防车
CN117516962A (zh) * 2024-01-08 2024-02-06 蒙阴县鹏程万里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半挂车侧翻试验的安全辅助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86909B (zh) 2024-04-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255204U (zh) 一种轨道车辆的运行装置框架及其轨道车辆单元
CA2090698C (en) Rear dumping vehicle
US20040036245A1 (en) Suspension system and body for large dump trucks
US6736232B1 (en) Front axle arrangement for a heavy vehicle
CN110686909A (zh) 一种esc测试防翻架
CN210802924U (zh) 一种esc测试防翻架
JP2016200576A (ja) 車両テスト用台車構造
CN103465923A (zh) 轨道车辆单元
JPH04503786A (ja) 大型ダンプトラック
CN210971097U (zh) 铁路货车转向架及其整体式制动梁
CN110775161A (zh) 一种装配式货车车架总成
CN214930222U (zh) 一种重型模块轴线车
CN206663207U (zh) 一种翻转式转向节料架
DE102014009645B4 (de) Vorderradaufhängungsvorrichtung
CN211281235U (zh) 一种悬挂厢式车体
CN219382286U (zh) 整体侧翻卸料半挂车
CN218112767U (zh) 一种主副一体式车架总成
CN212400810U (zh) 油气悬架系统及工程车辆
CN217146155U (zh) 一种罐式车辆分段式行走机构
CN219635213U (zh) 导向装置、转向架及轨道车辆
CN2182117Y (zh) 异型汽车半挂车
CN112659836A (zh) 一种电动车前桥
CN215361540U (zh) 一种无人驾驶矿车整体车架装置
CN210941512U (zh) 车箱外绳钩总成、车箱外绳钩总成的安装结构及汽车
CN210047473U (zh) 一种非公路自卸车大梁尾部箱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400000 9 Xinjin Avenue, high tech Zone, Jiulongpo District, Chongqing

Applicant after: China Merchants Testing Vehicle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Address before: 400000 plot ad02-4 / 01, ad sub district, Xiyong group, Jiulongpo District, Chongqing

Applicant before: CHONGQING VEHICLE TEST & Research Institute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