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82668A - 一种玻璃瓶双面热转印方法以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玻璃瓶双面热转印方法以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82668A
CN110682668A CN201911012714.3A CN201911012714A CN110682668A CN 110682668 A CN110682668 A CN 110682668A CN 201911012714 A CN201911012714 A CN 201911012714A CN 110682668 A CN110682668 A CN 1106826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fer printing
conveyor belt
heat transfer
glass bottle
bott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1271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682668B (zh
Inventor
高青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Yangqiao Glass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Yangqiao Glass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Yangqiao Glass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Yangqiao Glass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01271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682668B/zh
Publication of CN1106826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826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6826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8266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16/00Transfer printing apparatus
    • B41F16/0006Transfer printing apparatus for printing from an inked or preprinted foil or band
    • B41F16/0073Transfer printing apparatus for printing from an inked or preprinted foil or band with means for printing on specific materials or products
    • B41F16/008Transfer printing apparatus for printing from an inked or preprinted foil or band with means for printing on specific materials or products for printing on three-dimensional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23/00Devices for treating the surfaces of sheets, webs, or other articles in connection with printing
    • B41F23/005Devices for treating the surfaces of sheets, webs, or other articles in connection with printing of non-flat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23/00Devices for treating the surfaces of sheets, webs, or other articles in connection with printing
    • B41F23/007Devices for treating the surfaces of sheets, webs, or other articles in connection with printing with heat treatment before prin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23/00Devices for treating the surfaces of sheets, webs, or other articles in connection with printing
    • B41F23/04Devices for treating the surfaces of sheets, webs, or other articles in connection with printing by heat drying, by cooling, by applying powd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3/00Printing processes to produce particular kinds of printed work, e.g. patter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26Thermography ; Marking by high energetic means, e.g. laser otherwise than by burning,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used
    • B41M5/382Contact thermal transfer or sublimation process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玻璃瓶双面热转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玻璃瓶竖向放置在上料传送带,利用瓶体倾倒机构将玻璃瓶水平传递至热转印传送带上;S2:利用热转印传送带一侧设置的两台热转印装置对玻璃瓶的正面和反面进行热转印,利用两台热转印装置之间设置的翻转机构对玻璃瓶进行翻面,然后利用瓶体竖直机构将玻璃瓶竖直放置在下料传送带上;S3:至少两条下料传送带上的玻璃瓶汇集到一条总传送带;S4:对总传送带上的玻璃瓶进行分流后形成排;S5:利用瓶体移动机构对成排的玻璃瓶进行夹取后移动至烘箱进行烘干。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玻璃瓶双面热转印系统。本发明具有能够对玻璃瓶双面进行热转印,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质量高,效率高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玻璃瓶双面热转印方法以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转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玻璃瓶双面热转印方法以及系统。
背景技术
热转印加工通过热转印机一次加工(加热加压)将转印膜上精美的图案转印在产品表面,成型后油墨层与产品表面溶为一体,逼真漂亮,大大提高产品的档次。热转印技术是一种表面印刷技术,由于其无限创意设计、印刷要求简单、印刷图案颜色丰富、生产环境环保、不易脱等特点,被广泛应用。
现有的热转印机只能平烫或滚烫,其只能针对平面产品或圆柱产品,对于不规则产品则无法使用。其具体过程是将热转印膜通过导膜装置送到要转印的产品表面,利用升降动力装置将加热平板压在转印膜的表面,当转印膜受热以及受压后,图案脱离箔带,就可以实现将图案转印到产品的表面上。
但是针对方形的玻璃瓶100,玻璃瓶侧边有过渡边101,构成玻璃瓶具有八个面,八个面相交构成八边形,形成8个角。这种形状的瓶体的转印,例如江小白的经典瓶子的转印,图案要求印刷至表面以及正面过渡边,现有的技术无法实现,技术上无法突破,成为困扰本领域技术人员的首要难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能够对玻璃瓶双面进行热转印,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质量高,效率高的玻璃瓶双面热转印方法以及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玻璃瓶双面热转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玻璃瓶竖向放置在上料传送带,利用瓶体倾倒机构将玻璃瓶水平传递至热转印传送带上;
S2:利用热转印传送带一侧设置的两台热转印装置对玻璃瓶的正面和反面进行热转印,利用两台热转印装置之间设置的翻转机构对玻璃瓶进行翻面,然后利用瓶体竖直机构将玻璃瓶竖直放置在下料传送带上;
S3:至少两条下料传送带上的玻璃瓶汇集到一条总传送带;
S4:对总传送带上的玻璃瓶进行分流后形成排;
S5:利用瓶体移动机构对成排的玻璃瓶进行夹取后移动至烘箱进行烘干。
进一步的,步骤S1中,玻璃瓶在上料传送带时需要经过前处理机构进行灰尘静电去除以及预热机构进行预热。
本发明公开的玻璃瓶双面热转印方法,只需设置有一条热转印传送带,利用两台热转印装置对热转印传送带上的玻璃瓶进行热转印操作。具体的,上料传送带上的玻璃瓶是竖向的,通过瓶体倾倒机构将玻璃瓶从上料传送带转移至热转印传送带,并且到达热转印传送带时,玻璃瓶处于水平状态,之后经过第一台热转印装置对玻璃瓶正面进行热转印之后,随着热转印传送带的运行,利用翻转机构对玻璃瓶翻面,使得玻璃瓶的下表面向上设置,然后利用第二台热转印装置对玻璃瓶的反面进行热转印,之后经过瓶体竖直机构,将热转印结束之后的玻璃瓶由水平状态转变至竖直状态后放置在下料传送带上进行下料,下料之后对至少两条下料传送带上的玻璃瓶进行汇集至总传送带,减少占用的空间,然后再统一进行分流,排列成排,最后利用瓶体移动机构将玻璃瓶移动至烘箱内烘干,完成玻璃瓶的双面热转印操作。进一步的,在上料传送带上,需要利用前处理机构对玻璃瓶表面除尘,并利用预热机构进行预热,使得玻璃瓶更好的进行热转印操作。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玻璃瓶双面热转印系统,包括前处理机构、预热机构、热转印生产线和烘干机构,所述前处理机构用于对瓶体进行灰尘静电去除,所述预热机构用于对玻璃瓶进行预热,所述热转印生产线用于对玻璃瓶进行传送并对玻璃瓶的正面和反面进行热转印,所述烘干机构用于对热转印之后的玻璃瓶进行烘干。
这样,利用前处理机构对玻璃瓶进行灰尘静电处理,利用预热机构对玻璃瓶进行预热,之后进行热转印,最后进行烘干,系统简单,操作性强,使用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前处理机构包括竖向转动安装在上料传送带的传送方向相对的两侧的静电毛刷。上料传送带下端设置有传送带支撑架,静电毛刷竖向转动安装在传送带支撑架上。两个所述静电毛刷之间的距离小于玻璃瓶的宽度。这样,两个静电毛刷可以充分与玻璃瓶表面接触,静电毛刷采用防静电塑胶丝,更好的对玻璃瓶表面的灰尘以及静电进行清理。
进一步的,所述预热机构包括设置在上料传送带两侧的加热板,所述加热板相对的表面上分布设置有燃气喷嘴,所述燃气喷嘴连接有燃气管道,所述燃气管道上设置有燃气阀,所述燃气喷嘴一侧设置有点火器。这样,在需要对玻璃瓶进行热转印时,打开燃气阀后,然后通过燃气管道的燃气喷嘴向外喷射,然后通过点火器进行点火,燃气燃烧,利用火焰对玻璃瓶表面进行加热。加热温度控制在30度,进行预热,方便后期热转印。
进一步的,所述热转印生产线包括热转印传送带,所述热转印传送带一侧设置有两台热转印装置,两台所述热转印装置分别为正面热转印装置和反面热转印装置,两台所述热转印装置之间设置有用于对玻璃瓶进行翻面的翻转机构,所述热转印传送带的上料端还设置有锁止机构,所述热转印传送带两侧对应所述热转印装置设置有工装,所述热转印传送带与下料传送带之间设置有用于将热转印传送带上的水平设置的玻璃瓶转化为竖向设置的玻璃瓶并转移至下料传送带上的瓶体竖直机构;所述下料传送带的下料端设置有合流机构,所述合流机构用于将下料传送带上的玻璃瓶进行合流,所述合流机构的末端设置有分流机构,所述分流机构用于将玻璃瓶排列成排,还包括瓶体移动机构,所述瓶体移动机构用于将成排的玻璃瓶夹取到加热网带上,烘干机构包括烘箱,所述烘箱设置有进口和出口,所述加热网带的上料端和下料端分别设置在所述进口和出口外侧,所述加热网带的下料端外侧设置有风机支架,所述风机支架向下安装有用于对玻璃瓶进行冷却的风机。
这样,玻璃瓶水平放置在热转印传送带的上料端后,传递至工装位置,位于后方的玻璃瓶被锁止机构进行锁止,利用工装对玻璃瓶进行夹持,然后正面热转印装置对玻璃瓶的正面进行热转印,在对玻璃瓶的正面进行热转印的过程中,工装带动玻璃瓶进行转动,玻璃瓶侧边设置有过渡边,工装带动玻璃瓶转动,正面热转印装置能够对玻璃瓶的过渡边进行热转印,热转印结束后,工装将玻璃瓶放置在热转印传送带上,热转印传送带带动玻璃瓶继续运动,之后利用翻转机构将玻璃瓶的正面和反面进行翻转,利用热转印传送带将玻璃瓶运送至反面热转印装置位置处,利用工装对玻璃瓶进行夹持后,反面热转印装置对玻璃瓶反面进行热转印,根据实际需求决定是否需要工装装置以对过渡边进行热转印,在前一个玻璃瓶热转印结束后,锁止机构放过一个玻璃瓶继续进行热转印操作。在玻璃瓶热转印结束后,利用瓶体竖直机构将玻璃瓶竖向放置在下料传送带上,之后利用合流机构对至少两条下料传送带上的玻璃瓶进行合流,在合流之后,利用分流机构对玻璃瓶进行分流成排,之后利用瓶体移动机构将分流后的玻璃瓶放置到加热网带上,利用加热网带带动玻璃瓶进入烘箱,利用烘箱对玻璃瓶表面的油墨进行烘烤,最后利用风机对玻璃瓶进行冷却后进行包装。本生产线结构简单,生产操作方便,占用空间小,效率高,更好的提高热转印质量,可以一条生产线实现玻璃瓶的正面和反面的热转印,以及过渡边的热转印,能够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
进一步的,所述热转印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安装有放膜机构、收膜机构和热转印机构,所述放膜机构和收膜机构分别设置在所述热转印机构的上方的相对的两侧,所述热转印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热转印气缸,所述热转印气缸的活塞杆向下设置且固定安装有外壳,所述外壳内设置有竖直向下贯通的空腔,所述空腔内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热辊轮,所述热转印气缸的活塞杆下端向下安装有电机支架,所述电机支架上固定安装有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转轴通过联轴器同轴固定连接,所述热辊轮的下端位于所述外壳下方,所述外壳的空腔表面设置有红外线加热瓦的加热炉,所述外壳内还设置有与加热炉连接设置的温控器;所述放膜机构和收膜机构包括转动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收卷辊和放卷辊,所述机架上对应所述收卷辊和放卷辊固定安装有收卷电机和放卷电机,所述收卷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收卷辊通过联轴器同轴固定连接,所述放卷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放卷辊通过联轴器同轴固定连接,所述收卷电机和放卷电机同步动作,所述收卷辊用于对热转印膜进行收卷,所述放卷辊用于对热转印膜进行放松。
这样,放膜机构和收膜机构用于对热转印膜进行放松和收卷,在玻璃瓶运动至热转印装置下方时,热转印气缸动作,热转印气缸的活塞杆带动外壳以及热辊轮向下运动,外壳内设置有加热炉对热辊轮进行加热,热辊轮与热转印膜接触,之后通过收卷电机和放卷电机同步动作,结合工装的运动,使得热转印膜与玻璃瓶同步动作,更好的使得热转印膜上的油墨转印至玻璃瓶上。
进一步的,所述工装包括设置在所述热转印传送带两侧的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上均通过水平移动机构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固定安装有竖向设置的支撑气缸,其中一个支撑气缸的活塞杆向上设置且固定安装有底托板,另一个支撑气缸的活塞杆向上设置且固定安装有顶托板,所述安装板上还固定安装有支撑柱,其中一个支撑柱正对所述底托板固定安装有夹持座,所述夹持座与其所在支撑柱通过连接轴转动连接,所述连接轴与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柱上,另一个支撑柱正对所述顶托板固定安装有水平设置的夹紧气缸,所述夹紧气缸的活塞杆正对所述底托板设置。
这样,玻璃瓶移动至热转印传送带上对应工装的位置后,利用支撑气缸上的底托板和顶托板分别对玻璃瓶的瓶底和瓶口向上托起至夹紧气缸的活塞杆所在高度,然后夹紧气缸动作,将玻璃瓶推动至夹持座内,之后连接有底托板的支撑气缸下落复位,然后第二驱动电机动作,带动夹持座转动,进而带动玻璃瓶转动,使得热转印装置能够对玻璃瓶的过渡边进行热转印,热转印结束之后,夹紧气缸收回复位,设置有底托板的支撑气缸上升,然后两个支撑气缸同步下料,由于重力,玻璃瓶从夹持座内滑出,然后落下到热转印传送带上,利用热转印传送带两侧设置的限位导轨进行校正限位。
进一步的,所述合流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下料传送带的下料端的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上设置有合流移动机构,所述合流移动机构向下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向下固定安装有三个竖向设置的移动气缸,三个移动气缸的活塞杆向下设置且对应三条下料传送带的下料端设置,位于中间的移动气缸的活塞杆向下固定安装有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轴以及位于两端的移动气缸的活塞杆下端均向下固定安装有两个竖板,两个竖板相对的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一气囊,所述第一气囊与第一气源连接设置,所述第一气源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架上;所述下料传送带的下料端一侧设置有总传送带,所述总传送带的上料端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下方;
这样,合流移动机构带动连接板运动,连接板带动三个移动气缸同步运动,三个移动气缸中,位于两遍的移动气缸的伸缩长度一致且大于位于中间的移动气缸的伸缩长度,利用第一气囊充气,对玻璃瓶的瓶口进行夹持后,通过合流移动机构带动玻璃瓶运动至总传送带上方,然后利用转动电机转动,将中间的玻璃瓶转动至与两边的玻璃瓶的朝向一致,之后将第一气囊放气,玻璃瓶落在总传送带上,完成合流。
所述分流机构包括设置在总传送带下料端的导向机构以及设置在导向机构下方的支撑网带,所述支撑网带远离所述总传送带的一端设置有导向槽,所述玻璃瓶通过导向机构后进入导向槽内,所述导向槽远离所述导向机构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对玻璃瓶进行限位的限位机构。
这样,在总传送带将玻璃瓶运送至烘箱一侧时,烘箱一侧设置有支撑网带,利用导向机构对玻璃瓶进行导向分别使得玻璃瓶依次进入每个导向槽内,然后设置有限位机构,对玻璃瓶运动至靠近加热网带的一端进行位置限制,使得玻璃瓶成排设置,方便后期移动至加热网带进行加热。
进一步的,所述瓶体移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网带与加热网带之间的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上设置有分流移动机构,所述分流移动机构向下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向下固定安装有竖向设置的分流气缸,所述分流气缸间隔设置有至少三个,所述分流气缸的活塞杆向下设置且固定安装有横板,所述横板向下固定安装有两个竖条板,两个竖条板之间通过相对的表面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二气囊,所述第二气囊与第二气源连接,所述第二气源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架上。
这样,分流移动机构带动安装板运动,通过安装板带动分流气缸以及横板和竖条板运动至成排的玻璃瓶上方,分流气缸的活塞杆伸出,带动第二气缸位于玻璃瓶瓶口外侧,之后第二气囊充气,对玻璃瓶进行夹持,然后分流移动机构将玻璃瓶带动至加热网带后,第二气囊放气,玻璃瓶放置在加热网带上。
综上所述,可以更好的对玻璃瓶以及玻璃瓶的过渡边进行热转印,质量高,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玻璃瓶双面热转印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玻璃瓶双面热转印系统的系统框架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玻璃瓶双面热转印的热转印生产线的俯视图。
图4为前处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预热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瓶体倾倒机构从上料传送带吸取玻璃瓶的状态示意图。
图7为瓶体倾倒机构将玻璃瓶放置在热转印传送带上的状态示意图。
图8为翻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的俯视图,其中夹持板转动至水平状态。
图10为瓶体竖直机构从热转印传送带吸取玻璃瓶的状态示意图。
图11为瓶体竖直机构将玻璃瓶放置在下料传送带的状态示意图。
图12为热转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的A-A的示意图。
图14为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4的俯视图。
图16为图15另一个状态的示意图。
图17为锁止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顶托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合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分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图20的俯视图。
图22为图20的侧视图。
图23为图20中B处放大示意图。
图24为图21中C处放大示意图。
图25瓶体移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时,如图1-25所示,一种玻璃瓶双面热转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玻璃瓶100竖向放置在上料传送带1,利用瓶体倾倒机构将玻璃瓶100 水平传递至热转印传送带12上;
S2:利用热转印传送带一侧设置的两台热转印装置对玻璃瓶的正面和反面进行热转印,利用两台热转印装置之间设置的翻转机构对玻璃瓶进行翻面,然后利用瓶体竖直机构将玻璃瓶竖直放置在下料传送带上;
S3:至少两条下料传送带上的玻璃瓶汇集到一条总传送带;
S4:对总传送带上的玻璃瓶进行分流后形成排;
S5:利用瓶体移动机构对成排的玻璃瓶进行夹取后移动至烘箱进行烘干。
本实施例中,步骤S1中,玻璃瓶在上料传送带时需要经过前处理机构进行灰尘静电去除以及预热机构进行预热。
本发明公开的玻璃瓶双面热转印方法,只需设置有一条热转印传送带,利用两台热转印装置对热转印传送带上的玻璃瓶进行热转印操作。具体的,上料传送带上1的玻璃瓶是竖向的,通过瓶体倾倒机构11将玻璃瓶100从上料传送带1转移至热转印传送带12,并且到达热转印传送带12时,玻璃瓶处于水平状态,之后经过第一台热转印装置对玻璃瓶正面进行热转印之后,随着热转印传送带12的运行,利用翻转机构13对玻璃瓶翻面,使得玻璃瓶的下表面向上设置,然后利用第二台热转印装置对玻璃瓶的反面进行热转印,之后经过瓶体竖直机构14,将热转印结束之后的玻璃瓶由水平状态转变至竖直状态后放置在下料传送带15上进行下料,下料之后对至少两条下料传送带15上的玻璃瓶进行汇集至总传送带16,减少占用的空间,然后再统一进行分流,排列成排,最后利用瓶体移动机构17将玻璃瓶移动至烘箱18内烘干,完成玻璃瓶的双面热转印操作。本实施例中,在上料传送带1上,需要利用前处理机构对玻璃瓶表面除尘,并利用预热机构进行预热,使得玻璃瓶更好的进行热转印操作。
具体的,所述瓶体倾倒机构11包括设置在上料传送带1与热转印传送带12 之间的第一安装台111,所述第一安装台111上铰接有第一L形摇臂112,所述第一安装台111上固定安装有第一转换电机113,所述第一转换电机113与所述第一L形摇臂112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L形摇臂112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吸盘114,所述第一吸盘114与真空发生器连接设置。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玻璃瓶双面热转印系统,包括前处理机构、预热机构、热转印生产线和烘干机构,所述前处理机构用于对瓶体进行灰尘静电去除,所述预热机构用于对玻璃瓶进行预热,所述热转印生产线用于对玻璃瓶进行传送并对玻璃瓶的正面和反面进行热转印,所述烘干机构用于对热转印之后的玻璃瓶进行烘干。
这样,利用前处理机构对玻璃瓶进行灰尘静电处理,利用预热机构对玻璃瓶进行预热,之后进行热转印,最后进行烘干,系统简单,操作性强,使用方便。
本实施例中,所述前处理机构包括竖向转动安装在上料传送带1的传送方向相对的两侧的静电毛刷2。上料传送带1下端设置有传送带支撑架21,静电毛刷2竖向转动安装在传送带支撑架21上。两个所述静电毛刷2之间的距离小于玻璃瓶的宽度。这样,两个静电毛刷2可以充分与玻璃瓶表面接触,静电毛刷2采用防静电塑胶丝,更好的对玻璃瓶表面的灰尘以及静电进行清理。
本实施例中,所述预热机构包括设置在上料传送带1两侧的加热板22,所述加热板22相对的表面上分布设置有燃气喷嘴23,所述燃气喷嘴23连接有燃气管道24,所述燃气管道24上设置有燃气阀,所述燃气喷嘴23一侧设置有点火器25。这样,在需要对玻璃瓶进行热转印时,打开燃气阀后,然后通过燃气管道的燃气喷嘴向外喷射,然后通过点火器进行点火,燃气燃烧,利用火焰对玻璃瓶表面进行加热。加热温度控制在150度,进行预热,方便后期热转印。
本实施例中,所述热转印生产线包括热转印传送带12,所述热转印传送带 12一侧设置有两台热转印装置,两台所述热转印装置分别为正面热转印装置121 和反面热转印装置122,两台所述热转印装置之间设置有用于对玻璃瓶进行翻面的翻转机构13,所述热转印传送带12的上料端还设置有锁止机构,所述热转印传送带12两侧对应所述热转印装置设置有工装,所述热转印传送带12与下料传送带15之间设置有用于将热转印传送带12上的水平设置的玻璃瓶转化为竖向设置的玻璃瓶并转移至下料传送带15上的瓶体竖直机构14;所述下料传送带 15的下料端设置有合流机构,所述合流机构用于将下料传送带15上的玻璃瓶进行合流,所述合流机构的末端设置有分流机构,所述分流机构用于将玻璃瓶排列成排,还包括瓶体移动机构17,所述瓶体移动机构17用于将成排的玻璃瓶夹取到加热网带19上,烘干机构包括烘箱18,所述烘箱18设置有进口和出口,所述加热网带19的上料端和下料端分别设置在所述进口和出口外侧,所述加热网带19的下料端外侧设置有风机支架191,所述风机支架191向下安装有用于对玻璃瓶进行冷却的风机192。
这样,玻璃瓶水平放置在热转印传送带的上料端后,传递至工装位置,位于后方的玻璃瓶被锁止机构进行锁止,利用工装对玻璃瓶进行夹持,然后正面热转印装置对玻璃瓶的正面进行热转印,在对玻璃瓶的正面进行热转印的过程中,工装带动玻璃瓶进行转动,玻璃瓶100侧边设置有过渡边101,工装带动玻璃瓶转动,正面热转印装置能够对玻璃瓶的过渡边进行热转印,热转印结束后,工装将玻璃瓶放置在热转印传送带上,热转印传送带带动玻璃瓶继续运动,之后利用翻转机构将玻璃瓶的正面和反面进行翻转,利用热转印传送带将玻璃瓶运送至反面热转印装置位置处,利用工装对玻璃瓶进行夹持后,反面热转印装置对玻璃瓶反面进行热转印,根据实际需求决定是否需要工装装置以对过渡边进行热转印,在前一个玻璃瓶热转印结束后,锁止机构放过一个玻璃瓶继续进行热转印操作。在玻璃瓶热转印结束后,利用瓶体竖直机构将玻璃瓶竖向放置在下料传送带上,之后利用合流机构对至少两条下料传送带上的玻璃瓶进行合流,在合流之后,利用分流机构对玻璃瓶进行分流成排,之后利用瓶体移动机构将分流后的玻璃瓶放置到加热网带上,利用加热网带带动玻璃瓶进入烘箱,利用烘箱对玻璃瓶表面的油墨进行烘烤,最后利用风机对玻璃瓶进行冷却后进行包装。本生产线结构简单,生产操作方便,占用空间小,效率高,更好的提高热转印质量,可以一条生产线实现玻璃瓶的正面和反面的热转印,以及过渡边的热转印,能够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
具体的,所述翻转机构包括正对设置在所述热转印传送带12两侧的第一支撑台3,其中一个所述第一支撑台3上固定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31,所述第一驱动电机31的输出轴水平设置,所述第一支撑台3上均固定安装有铰支座32,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热转印传送带12上方的铰轴35,所述铰轴35两端转动安装在所述铰支座32上,所述第一驱动电机31的输出轴与所述铰轴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铰轴35的两端正对固定安装有夹持板33,其中一个夹持板33对应另一个夹持板33的内侧表面固定安装有气缸34,所述气缸34的活塞杆水平设置。这样,第一驱动电机动作,带动铰轴转动,铰轴带动夹持板转动,气缸动作与夹持板共同对玻璃瓶进行夹持后,带动玻璃瓶转动180度进行翻面。
具体的,所述瓶体竖直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热转印传送带12与下料传送带 15之间的第二安装台116,所述第二安装台116上铰接有第二L形摇臂117,所述第二安装台116上固定安装有第二转换电机118,所述第二转换电机118与所述第二L形摇臂117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L形摇臂117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吸119盘,所述第二吸盘119与真空发生器连接设置。这样,第二转换电机动作,带动第二L形摇臂转动,将水平的玻璃瓶吸取后竖向放置在下料传送带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热转印装置包括机架35,所述机架35上安装有放膜机构、收膜机构和热转印机构,所述放膜机构和收膜机构分别设置在所述热转印机构的上方的相对的两侧,所述热转印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机架35上的热转印气缸36,所述热转印气缸36的活塞杆向下设置且固定安装有外壳37,所述外壳37内设置有竖直向下贯通的空腔,所述空腔内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热辊轮38,所述热转印气缸36的活塞杆下端向下安装有电机支架,所述电机支架上固定安装有步进电机39,所述步进电机39的输出轴与所述转轴通过联轴器同轴固定连接,所述热辊轮38的下端位于所述外壳37下方,所述外壳37的空腔表面设置有红外线加热瓦的加热炉,所述外壳37内还设置有与加热炉连接设置的温控器;所述放膜机构和收膜机构包括转动安装在所述机架35上的收卷辊4和放卷辊 41,所述机架35上对应所述收卷辊4和放卷辊41固定安装有收卷电机42和放卷电机43,所述收卷电机42的输出轴与所述收卷辊4通过联轴器同轴固定连接,所述放卷电机43的输出轴与所述放卷辊41通过联轴器同轴固定连接,所述收卷电机42和放卷电机43同步动作,所述收卷辊4用于对热转印膜进行收卷,所述放卷辊41用于对热转印膜进行放松。
这样,放膜机构和收膜机构用于对热转印膜进行放松和收卷,在玻璃瓶运动至热转印装置下方时,热转印气缸动作,热转印气缸的活塞杆带动外壳以及热辊轮向下运动,外壳内设置有加热炉对热辊轮进行加热,热辊轮与热转印膜接触,之后通过收卷电机和放卷电机同步动作,结合工装的运动,使得热转印膜与玻璃瓶同步动作,更好的使得热转印膜上的油墨转印至玻璃瓶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工装包括设置在所述热转印传送带12两侧的安装支架44,所述安装支架44上均通过水平移动机构连接有安装板45,所述安装板45上固定安装有竖向设置的支撑气缸46,其中一个支撑气缸46的活塞杆向上设置且固定安装有底托板47,另一个支撑气缸46的活塞杆向上设置且固定安装有顶托板 48,所述安装板45上还固定安装有支撑柱49,其中一个支撑柱49正对所述底托板47固定安装有夹持座5,所述夹持座5与其所在支撑柱49通过连接轴转动连接,所述连接轴与第二驱动电机5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机51 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柱19上,另一个支撑柱19正对所述顶托板48固定安装有水平设置的夹紧气缸52,所述夹紧气缸52的活塞杆正对所述底托板47设置。
这样,玻璃瓶移动至热转印传送带上对应工装的位置后,利用支撑气缸上的底托板和顶托板分别对玻璃瓶的瓶底和瓶口向上托起至夹紧气缸的活塞杆所在高度,然后夹紧气缸动作,将玻璃瓶推动至夹持座内,之后连接有底托板的支撑气缸下落复位,然后第二驱动电机动作,带动夹持座转动,进而带动玻璃瓶转动,同时水平移动机构带动玻璃瓶水平移动,使得热转印装置能够对玻璃瓶的过渡边进行热转印,热转印结束之后,夹紧气缸收回复位,设置有底托板的支撑气缸上升,然后两个支撑气缸同步下料,由于重力,玻璃瓶从夹持座内滑出,然后落下到热转印传送带上,利用热转印传送带两侧设置的限位导轨进行校正限位。
具体的,所述热转印传送带12的上料端设置有锁止机构,所述锁止机构靠近所述热转印装置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光电开关53,所述锁止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安装支架44上的锁止挡板54,其中一个锁止挡板54上固定安装有水平设置的锁止气缸55,所述锁止气缸55端部固定安装有锁止板56,所述锁止气缸55 与所述夹紧气缸52正对设置。可以对玻璃瓶进行限位,保证有序进行。
具体的,所述热转印传送带12两侧设置有限位导轨57,所述限位导轨57 对应工装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正对工装的端部的内侧面外凹形成导向弧,可以对玻璃瓶进行校正。
具体的,上料传送带1、下料传送带15、热转印传送带12以及总传送带16 外侧均设置有限位导轨57。
所述水平移动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支架44上的水平移动气缸58,所述水平移动气缸58的活塞杆水平设置且与所述安装板45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支架44上设置有导轨,所述安装板45下端设置有与所述导轨匹配的滑块。
所述底托板47上方正对所述顶托板48贯穿设置有通槽。
所述顶托板48正对瓶口的一侧下凹形成与瓶口匹配的凹口,所述凹口上表面内嵌滚动配合有滚珠59。
所述夹持座5正对所述夹紧气缸52的一侧内凹形成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用于对玻璃瓶的瓶底进行锁止的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转动安装在所述凹槽内的夹持块6,所述夹持块6呈L形设置,所述夹持块6的弯折处转动安装在所述凹槽槽底,所述凹槽槽底正对所述夹持块设置有复位支撑弹簧61。
所述底托板47和顶托板48均由塑料材料制得。
所述夹紧气缸的活塞杆端部固定安装有夹紧塞,所述夹紧塞由塑料材料制得。
本实施例中,所述合流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下料传送带15的下料端的第一支架62,所述第一支架62上设置有合流移动机构,所述合流移动机构向下设置有连接板63,所述连接板63向下固定安装有三个竖向设置的移动气缸64,三个移动气缸64的活塞杆向下设置且对应三条下料传送带15的下料端设置,位于中间的移动气缸64的活塞杆向下固定安装有转动电机65,所述转动电机65 的输出轴以及位于两端的移动气缸64的活塞杆下端均向下固定安装有两个竖板 66,两个竖板66相对的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一气囊67,所述第一气囊67与第一气源连接设置,所述第一气源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架62上;所述下料传送带15 的下料端一侧设置有总传送带16,所述总传送带16的上料端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62下方;
这样,合流移动机构带动连接板运动,连接板带动三个移动气缸同步运动,三个移动气缸中,位于两遍的移动气缸的伸缩长度一致且大于位于中间的移动气缸的伸缩长度,利用第一气囊充气,对玻璃瓶的瓶口进行夹持后,通过合流移动机构带动玻璃瓶运动至总传送带上方,然后利用转动电机转动,将中间的玻璃瓶转动至与两边的玻璃瓶的朝向一致,之后将第一气囊放气,玻璃瓶落在总传送带上,完成合流。所述下料传送带的下料端设置有挡板,对玻璃瓶进行限位,避免掉落。
具体的,所述第一支架62上端呈矩形框体结构,所述合流移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62上端相对的两侧的第一燕尾导轨68,所述连接板63下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燕尾导轨68滑动配合的第一燕尾槽,所述第一支架62上固定安装有水平设置的第一移动气缸69,所述第一移动气缸69的活塞杆与所述连接板63一端固定连接设置。
所述分流机构包括设置在总传送带16下料端的导向机构以及设置在导向机构下方的支撑网带7,所述支撑网带7远离所述总传送带16的一端设置有导向槽71,所述玻璃瓶通过导向机构后进入导向槽71内,所述导向槽71远离所述导向机构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对玻璃瓶进行限位的限位机构。
这样,在总传送带将玻璃瓶运送至烘箱一侧时,烘箱一侧设置有支撑网带,利用导向机构对玻璃瓶进行导向分别使得玻璃瓶依次进入每个导向槽内,然后设置有限位机构,对玻璃瓶运动至靠近加热网带的一端进行位置限制,使得玻璃瓶成排设置,方便后期移动至加热网带进行加热。
具体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铰接在总传送带16两侧的限位导轨57的端部的导板72,所述导板72上设置有导轴73,所述限位导轨57端部设置有与所述导轴匹配的导套74,所述导轴73转动配合在导套74内,还包括设置在支撑网带7一侧的第三支撑台75,所述第三支撑台75上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三驱动电机 76,所述第三驱动电机76的输出轴向上设置且与所述导轴73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导板72与所述限位导轨57平行时,所述导板72处于支撑网带7的中间位置,所述支撑网带7远离所述总传送带16的一端设置有龙门架77,所述龙门架77下端固定安装有间隔设置有横杆78,相邻所述横杆78之间的间隔构成导向槽71,横杆78靠近总传送带16的一端所在圆的圆弧与所述导板72转动时所在圆的圆弧匹配,所述横杆78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支撑网带7的传送方向一致。
具体的,支撑网带7一直转动,带动玻璃瓶运动至导向槽71内,利用限位机构进行限位。
具体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板79,所述限位板79水平设置且设置在所述横杆78远离所述总传送带16的一端,所述限位板79位于所述横杆78与所述支撑网带7之间,所述横杆78下端与所述支撑网带7间隔设置,所述限位板 79通过限位气缸8与所述龙门架77固定连接。
所述导板72上固定安装有锁止气缸81,所述锁止气缸81的活塞杆正对另一侧导板72设置,所述锁止气缸81的活塞杆端部固定安装有竖向设置的夹板 82。
所述导板72内侧固定安装有计数器80。
本实施例中,所述瓶体移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网带7与加热网带19 之间的第二支架83,所述第二支架83上设置有分流移动机构,所述分流移动机构向下设置有安装板84,所述安装板84向下固定安装有竖向设置的分流气缸 85,所述分流气缸85间隔设置有至少三个,所述分流气缸85的活塞杆向下设置且固定安装有横板86,所述横板86向下固定安装有两个竖条板87,两个竖条板87之间通过相对的表面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二气囊88,所述第二气囊88与第二气源连接,所述第二气源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架83上。
这样,分流移动机构带动安装板运动,通过安装板带动分流气缸以及横板和竖条板运动至成排的玻璃瓶上方,分流气缸的活塞杆伸出,带动第二气缸位于玻璃瓶瓶口外侧,之后第二气囊充气,对玻璃瓶进行夹持,然后分流气缸收缩,分流移动机构将玻璃瓶带动至加热网带后,分流气缸伸长,第二气囊放气,玻璃瓶放置在加热网带上。
具体的,所述上料传送带1、下料传送带15和总传送带16均为链板式重载转弯输送机。
具体的,所述第二支架83上端呈矩形框体结构,所述分流移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83上端相对的两侧的第二燕尾导轨89,所述安装板84下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二燕尾导轨89滑动配合的第二燕尾槽,所述第二支架83上固定安装有水平设置的第二移动气缸9,所述第二移动气缸9的活塞杆与所述安装板83一端固定连接设置。
还包括控制柜,所述控制柜内安装有控制器,控制器为PLC控制器,用于控制上述电气元件的动作,所述PLC控制器选S7-200。具体的,放卷电机、收卷电机以及第二驱动电机和水平移动气缸的伸缩速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玻璃瓶双面热转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玻璃瓶竖向放置在上料传送带,利用瓶体倾倒机构将玻璃瓶水平传递至热转印传送带上;
S2:利用热转印传送带一侧设置的两台热转印装置对玻璃瓶的正面和反面进行热转印,利用两台热转印装置之间设置的翻转机构对玻璃瓶进行翻面,然后利用瓶体竖直机构将玻璃瓶竖直放置在下料传送带上;
S3:至少两条下料传送带上的玻璃瓶汇集到一条总传送带;
S4:对总传送带上的玻璃瓶进行分流后形成排;
S5:利用瓶体移动机构对成排的玻璃瓶进行夹取后移动至烘箱进行烘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瓶双面热转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玻璃瓶在上料传送带时需要经过前处理机构进行灰尘静电去除以及预热机构进行预热。
3.一种玻璃瓶双面热转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处理机构、预热机构、热转印生产线和烘干机构,所述前处理机构用于对瓶体进行灰尘静电去除,所述预热机构用于对玻璃瓶进行预热,所述热转印生产线用于对玻璃瓶进行传送并对玻璃瓶的正面和反面进行热转印,所述烘干机构用于对热转印之后的玻璃瓶进行烘干。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玻璃瓶双面热转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处理机构包括竖向转动安装在上料传送带的传送方向相对的两侧的静电毛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玻璃瓶双面热转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热机构包括设置在上料传送带两侧的加热板,所述加热板相对的表面上分布设置有燃气喷嘴,所述燃气喷嘴连接有燃气管道,所述燃气管道上设置有燃气阀,所述燃气喷嘴一侧设置有点火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玻璃瓶双面热转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转印生产线包括热转印传送带,所述热转印传送带一侧设置有两台热转印装置,两台所述热转印装置分别为正面热转印装置和反面热转印装置,两台所述热转印装置之间设置有用于对玻璃瓶进行翻面的翻转机构,所述热转印传送带的上料端还设置有锁止机构,所述热转印传送带两侧对应所述热转印装置设置有工装,所述热转印传送带与下料传送带之间设置有用于将热转印传送带上的水平设置的玻璃瓶转化为竖向设置的玻璃瓶并转移至下料传送带上的瓶体竖直机构;所述下料传送带的下料端设置有合流机构,所述合流机构用于将下料传送带上的玻璃瓶进行合流,所述合流机构的末端设置有分流机构,所述分流机构用于将玻璃瓶排列成排,还包括瓶体移动机构,所述瓶体移动机构用于将成排的玻璃瓶夹取到加热网带上,烘干机构包括烘箱,所述烘箱设置有进口和出口,所述加热网带的上料端和下料端分别设置在所述进口和出口外侧,所述加热网带的下料端外侧设置有风机支架,所述风机支架向下安装有用于对玻璃瓶进行冷却的风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玻璃瓶双面热转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转印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安装有放膜机构、收膜机构和热转印机构,所述放膜机构和收膜机构分别设置在所述热转印机构的上方的相对的两侧,所述热转印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热转印气缸,所述热转印气缸的活塞杆向下设置且固定安装有外壳,所述外壳内设置有竖直向下贯通的空腔,所述空腔内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热辊轮,所述热转印气缸的活塞杆下端向下安装有电机支架,所述电机支架上固定安装有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转轴通过联轴器同轴固定连接,所述热辊轮的下端位于所述外壳下方,所述外壳的空腔表面设置有红外线加热瓦的加热炉,所述外壳内还设置有与加热炉连接设置的温控器;所述放膜机构和收膜机构包括转动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收卷辊和放卷辊,所述机架上对应所述收卷辊和放卷辊固定安装有收卷电机和放卷电机,所述收卷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收卷辊通过联轴器同轴固定连接,所述放卷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放卷辊通过联轴器同轴固定连接,所述收卷电机和放卷电机同步动作,所述收卷辊用于对热转印膜进行收卷,所述放卷辊用于对热转印膜进行放松。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玻璃瓶双面热转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包括设置在所述热转印传送带两侧的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上均通过水平移动机构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固定安装有竖向设置的支撑气缸,其中一个支撑气缸的活塞杆向上设置且固定安装有底托板,另一个支撑气缸的活塞杆向上设置且固定安装有顶托板,所述安装板上还固定安装有支撑柱,其中一个支撑柱正对所述底托板固定安装有夹持座,所述夹持座与其所在支撑柱通过连接轴转动连接,所述连接轴与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柱上,另一个支撑柱正对所述顶托板固定安装有水平设置的夹紧气缸,所述夹紧气缸的活塞杆正对所述底托板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玻璃瓶双面热转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流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下料传送带的下料端的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上设置有合流移动机构,所述合流移动机构向下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向下固定安装有三个竖向设置的移动气缸,三个移动气缸的活塞杆向下设置且对应三条下料传送带的下料端设置,位于中间的移动气缸的活塞杆向下固定安装有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轴以及位于两端的移动气缸的活塞杆下端均向下固定安装有两个竖板,两个竖板相对的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一气囊,所述第一气囊与第一气源连接设置,所述第一气源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架上;所述下料传送带的下料端一侧设置有总传送带,所述总传送带的上料端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下方;
所述分流机构包括设置在总传送带下料端的导向机构以及设置在导向机构下方的支撑网带,所述支撑网带远离所述总传送带的一端设置有导向槽,所述玻璃瓶通过导向机构后进入导向槽内,所述导向槽远离所述导向机构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对玻璃瓶进行限位的限位机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玻璃瓶双面热转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瓶体移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网带与加热网带之间的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上设置有分流移动机构,所述分流移动机构向下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向下固定安装有竖向设置的分流气缸,所述分流气缸间隔设置有至少三个,所述分流气缸的活塞杆向下设置且固定安装有横板,所述横板向下固定安装有两个竖条板,两个竖条板之间通过相对的表面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二气囊,所述第二气囊与第二气源连接,所述第二气源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架上。
CN201911012714.3A 2019-10-23 2019-10-23 一种玻璃瓶双面热转印方法以及系统 Active CN11068266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12714.3A CN110682668B (zh) 2019-10-23 2019-10-23 一种玻璃瓶双面热转印方法以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12714.3A CN110682668B (zh) 2019-10-23 2019-10-23 一种玻璃瓶双面热转印方法以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82668A true CN110682668A (zh) 2020-01-14
CN110682668B CN110682668B (zh) 2021-09-21

Family

ID=691138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12714.3A Active CN110682668B (zh) 2019-10-23 2019-10-23 一种玻璃瓶双面热转印方法以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682668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09357A (zh) * 2020-03-26 2020-07-14 安徽宜人医用包装有限公司 一种医用纸塑袋生产的双面印刷设备
CN111959146A (zh) * 2020-08-07 2020-11-20 桐乡市佳峻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双面烫金布料的加工工艺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77801A (en) * 1970-07-28 1972-07-18 Dart Ind Inc Method of coating irregular objects
KR20050095383A (ko) * 2004-03-26 2005-09-29 삼광유리공업주식회사 유리용기의 표면라벨 인쇄장치용 유리용기 이송 및장착수단
CN201900118U (zh) * 2010-12-22 2011-07-20 广东轻工机械二厂有限公司 一种洗瓶机的瓶子外表面冲淋装置
CN203428506U (zh) * 2013-08-06 2014-02-12 深圳市鑫众塑料包装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旋转式卧瓶立瓶装置
CN106739542A (zh) * 2017-01-22 2017-05-31 广州市申发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快速高效旋转曲面数码喷墨印刷机
CN108312718A (zh) * 2018-03-23 2018-07-24 昆山海斯电子有限公司 用于玻璃盖板的喷印设备及喷印方法
CN108621619A (zh) * 2018-05-14 2018-10-09 台州科迅印刷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使用循环输送工作线的瓶体丝印工艺
CN108636970A (zh) * 2018-08-01 2018-10-12 中航三鑫太阳能光电玻璃有限公司 一种玻璃表面异物清除装置
CN208558602U (zh) * 2018-07-04 2019-03-01 孙建杰 一种管材及管材表面标示图样的标示装置
CN208993306U (zh) * 2018-08-26 2019-06-18 柳州振天塑胶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自动翻转打码装置
KR101994846B1 (ko) * 2019-01-10 2019-07-01 합동산업(주) 원형 단면의 용기용 인쇄장치 캐리지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77801A (en) * 1970-07-28 1972-07-18 Dart Ind Inc Method of coating irregular objects
KR20050095383A (ko) * 2004-03-26 2005-09-29 삼광유리공업주식회사 유리용기의 표면라벨 인쇄장치용 유리용기 이송 및장착수단
CN201900118U (zh) * 2010-12-22 2011-07-20 广东轻工机械二厂有限公司 一种洗瓶机的瓶子外表面冲淋装置
CN203428506U (zh) * 2013-08-06 2014-02-12 深圳市鑫众塑料包装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旋转式卧瓶立瓶装置
CN106739542A (zh) * 2017-01-22 2017-05-31 广州市申发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快速高效旋转曲面数码喷墨印刷机
CN108312718A (zh) * 2018-03-23 2018-07-24 昆山海斯电子有限公司 用于玻璃盖板的喷印设备及喷印方法
CN108621619A (zh) * 2018-05-14 2018-10-09 台州科迅印刷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使用循环输送工作线的瓶体丝印工艺
CN208558602U (zh) * 2018-07-04 2019-03-01 孙建杰 一种管材及管材表面标示图样的标示装置
CN108636970A (zh) * 2018-08-01 2018-10-12 中航三鑫太阳能光电玻璃有限公司 一种玻璃表面异物清除装置
CN208993306U (zh) * 2018-08-26 2019-06-18 柳州振天塑胶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自动翻转打码装置
KR101994846B1 (ko) * 2019-01-10 2019-07-01 합동산업(주) 원형 단면의 용기용 인쇄장치 캐리지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09357A (zh) * 2020-03-26 2020-07-14 安徽宜人医用包装有限公司 一种医用纸塑袋生产的双面印刷设备
CN111409357B (zh) * 2020-03-26 2022-02-01 安徽宜人医用包装有限公司 一种医用纸塑袋生产的双面印刷设备
CN111959146A (zh) * 2020-08-07 2020-11-20 桐乡市佳峻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双面烫金布料的加工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82668B (zh) 2021-09-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83323B (zh) 一种玻璃瓶双面热转印生产线
CN211138513U (zh) 一种玻璃瓶双面热转印用工装
CN108738242B (zh) 一种pcb电路板印刷工艺及其生产线
CN110682668B (zh) 一种玻璃瓶双面热转印方法以及系统
JP4056561B2 (ja) 瓶もしくは同等の物品に装飾を施す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EP2026980B1 (en) Apparatus for decorating objects
CN211138512U (zh) 一种玻璃瓶热转印装置
CN107806766A (zh) 一种自动上下料层次固化炉
JP2009056657A (ja) 印刷装置
CN205949220U (zh) 节能型自动涂布设备
CN108123100A (zh) 一种锂电材料全自动生产方法及生产线
JP3775801B2 (ja) 加熱ブロー成形装置および加熱ブロー成形方法
CN110039888A (zh) 一种自动印花机的烘干模式及其输送方式
CN206536977U (zh) 一种全自动碟盘烫印机
CN211077557U (zh) 一种玻璃瓶双面热转印生产线的瓶体移动机构
CN207772588U (zh) 全自动转盘式多色丝印机
CN210824280U (zh) 一种玻璃瓶双面热转印生产线的分流机构
CN211034278U (zh) 一种玻璃瓶双面热转印生产线的合流机构
US3518938A (en) Stencilling apparatus with traveling squeegee for decorating continuously moving ware
KR20130028265A (ko) 라이터 자동 인쇄장치
CN109881534B (zh) 一种高效数码热转印纸生产设备
CN105437755B (zh) 一种瓶盖专用胶印机
KR19980037346A (ko) 멤브레인 프레스장치
GB1570448A (en) Conveying device
CN110077099A (zh) 一种电子秤玻璃连续丝印设备及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