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31740B - 检测方法、烹饪器具、烹饪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检测方法、烹饪器具、烹饪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31740B
CN110631740B CN201911037330.7A CN201911037330A CN110631740B CN 110631740 B CN110631740 B CN 110631740B CN 201911037330 A CN201911037330 A CN 201911037330A CN 110631740 B CN110631740 B CN 11063174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preset
dish
fluctuation degree
tur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3733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631740A (zh
Inventor
陈寅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hunde Midea Wash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unde Midea Wash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unde Midea Wash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unde Midea Wash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03733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631740B/zh
Publication of CN1106317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317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6317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317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7/00Baking; Roasting; Grilling; Frying
    • A47J37/10Frying pans, e.g. frying pans with integrated lids or basting devices
    • A47J37/105Frying pans, e.g. frying pans with integrated lids or basting devices electrically heated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JMEASUREMENT OF INTENSITY, VELOCITY, SPECTRAL CONTENT, POLARISATION, PHASE OR PULSE CHARACTERISTICS OF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COLORIMETRY; RADIATION PYROMETRY
    • G01J5/00Radiation pyrometry, e.g. infrared or optical thermometry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JMEASUREMENT OF INTENSITY, VELOCITY, SPECTRAL CONTENT, POLARISATION, PHASE OR PULSE CHARACTERISTICS OF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COLORIMETRY; RADIATION PYROMETRY
    • G01J5/00Radiation pyrometry, e.g. infrared or optical thermometry
    • G01J5/0044Furnaces, ovens, kil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KMEASURING TEMPERATURE; MEASURING QUANTITY OF HEAT; THERMALLY-SENSITIVE EL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K13/00Thermome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KMEASURING TEMPERATURE; MEASURING QUANTITY OF HEAT; THERMALLY-SENSITIVE EL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K3/00Thermometers giving results other than momentary value of temperature
    • G01K3/02Thermometers giving results other than momentary value of temperature giving means values; giving integrated values
    • G01K3/04Thermometers giving results other than momentary value of temperature giving means values; giving integrated values in respect of tim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KMEASURING TEMPERATURE; MEASURING QUANTITY OF HEAT; THERMALLY-SENSITIVE EL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K3/00Thermometers giving results other than momentary value of temperature
    • G01K3/08Thermometers giving results other than momentary value of temperature giving differences of values; giving differentiated values
    • G01K3/10Thermometers giving results other than momentary value of temperature giving differences of values; giving differentiated values in respect of time, e.g. reacting only to a quick change of temperatur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方法、烹饪器具、烹饪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检测方法可以用于烹饪器具,烹饪器具用于加热锅具。检测方法包括:获取预设周期内锅具的多个温度的变化趋势和波动程度;处理检测到下菜操作后温度下降的时间段内的变化趋势、波动程度以分别获得下菜温度变化趋势和下菜温度波动程度;分别对下菜温度变化趋势和下菜温度波动程度进行加权处理以获得预设翻面温度变化趋势和预设翻面温度波动程度;根据预设翻面温度变化趋势和预设翻面温度波动程度确定是否进行了翻面操作。上述检测方法、烹饪器具、烹饪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根据预设翻面温度变化趋势和预设翻面温度波动程度更加准确地确定是否进行了翻面操作。

Description

检测方法、烹饪器具、烹饪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特别涉及一种检测方法、烹饪器具、烹饪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烹饪过程中,例如煎类烹饪过程中,食物的翻面是烹饪的一个重要环节。尤其对于双面煎制的食物,需要准确地检测到翻面操作,才能进行下一步的烹饪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检测方法、烹饪器具、烹饪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检测方法,所述检测方法用于烹饪器具,所述烹饪器具用于加热锅具,所述检测方法包括:获取预设周期内所述锅具的多个温度;获取多个所述温度的变化趋势;获取多个所述温度的波动程度;处理预设时间段内的所述变化趋势以获得下菜温度变化趋势,所述预设时间段包括检测到下菜操作后温度下降的时间段;处理所述预设时间段内的所述波动程度以获得下菜温度波动程度;利用第一权值对所述下菜温度变化趋势进行加权处理以获得预设翻面温度变化趋势;利用第二权值对所述下菜温度波动程度进行加权处理以获得预设翻面温度波动程度;根据所述预设翻面温度变化趋势和所述预设翻面温度波动程度确定是否进行了翻面操作。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检测方法,可以根据下菜温度变化趋势和第一权值可以较为准确地确定预设翻面温度变化趋势,根据下菜温度波动程度和第二权值可以较为准确地确定预设翻面温度波动程度,从而利用预设翻面温度变化趋势和预设翻面温度波动程度更加准确地确定是否进行了翻面操作。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预设时间段内的所述变化趋势以获得下菜温度变化趋势,包括:获取所述预设时间段内的所述变化趋势的最小值以作为所述下菜温度变化趋势。如此,能够较为准确地获得下菜温度变化趋势。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所述预设时间段内的所述波动程度以获得下菜温度波动程度,包括:获取所述预设时间段内的所述波动程度的最大值以作为所述下菜温度波动程度。如此,能够较为准确地获得下菜温度波动程度。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检测方法还包括:将所述烹饪器具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的火力设置为预设火力。预设火力与第一权值、第二权值标定时采用的火力相同,可以避免由于火力不同而导致翻面温度变化趋势与预设下菜温度变化趋势、翻面温度波动程度与预设下菜温度波动程度之间的关系发生变化。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温度包括第一温度和第二温度,所述第一温度和所述第二温度间隔所述预设周期,所述获取多个所述温度的变化趋势,包括:计算所述第二温度与所述第一温度的差值;计算所述差值与所述预设周期的比值以作为所述变化趋势。如此,能够准确地确定温度变化趋势。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预设周期内获取的所述温度的数量为预设个数,所述获取多个所述温度的波动程度,包括:计算所述预设周期内所述预设个数的所述温度的平均值;计算所述预设周期内各个所述温度与所述平均值之间的偏差;计算所述预设周期内各个所述偏差的和值;计算所述和值与所述预设个数的比值以作为所述波动程度。如此,能够准确地计算出温度波动程度。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检测方法还包括:获取烹饪曲线,所述烹饪曲线包括翻面时间;所述根据所述预设翻面温度变化趋势和所述预设翻面温度波动程度确定是否进行了翻面操作,包括:在所述翻面时间后根据所述预设翻面温度变化趋势和所述预设翻面温度波动程度确定是否进行了翻面操作。如此,可以在人为对食物进行翻面操作时,通过翻面时间来准确地判断是否进行了翻面操作。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检测方法还包括:获取烹饪曲线,所述烹饪曲线包括翻面温度;所述根据所述预设翻面温度变化趋势和所述预设翻面温度波动程度确定是否进行了翻面操作,包括:在满足所述翻面温度后根据所述预设翻面温度变化趋势和所述预设翻面温度波动程度确定是否进行了翻面操作。如此,可以在人为对食物进行翻面操作时,通过翻面温度来准确地判断是否进行了翻面操作。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预设翻面温度变化趋势和所述预设翻面温度波动程度确定是否进行了翻面操作,包括:在所述波动程度大于所述预设翻面温度波动程度且所述变化趋势小于所述预设翻面温度变化趋势时确定进行了翻面操作。如此,可以在温度波动程度大于预设翻面温度波动程度且温度变化趋势小于预设翻面温度变化趋势时,准确地确定进行了翻面操作。
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烹饪器具,所述烹饪器具用于加热锅具,所述烹饪器具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实现上述检测方法。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烹饪器具,可以根据下菜温度变化趋势和第一权值可以较为准确地确定预设翻面温度变化趋势,根据下菜温度波动程度和第二权值可以较为准确地确定预设翻面温度波动程度,从而利用预设翻面温度变化趋势和预设翻面温度波动程度更加准确地确定是否进行了翻面操作。
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烹饪系统,所述烹饪系统包括上述烹饪器具和锅具,所述烹饪器具用于加热所述锅具。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烹饪系统,可以根据下菜温度变化趋势和第一权值可以较为准确地确定预设翻面温度变化趋势,根据下菜温度波动程度和第二权值可以较为准确地确定预设翻面温度波动程度,从而利用预设翻面温度变化趋势和预设翻面温度波动程度更加准确地确定是否进行了翻面操作。
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的情况下,实现上述检测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根据下菜温度变化趋势和第一权值可以较为准确地确定预设翻面温度变化趋势,根据下菜温度波动程度和第二权值可以较为准确地确定预设翻面温度波动程度,从而利用预设翻面温度变化趋势和预设翻面温度波动程度更加准确地确定是否进行了翻面操作。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发明某些实施方式的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某些实施方式的烹饪系统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某些实施方式的烹饪器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4至图6是本发明某些实施方式的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某些实施方式的烹饪曲线的示意图;
图8至图10是本发明某些实施方式的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某些实施方式的烹饪曲线的示意图;
图12和图13是本发明某些实施方式的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某些实施方式的烹饪器具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实施方式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检测方法。检测方法用于烹饪器具100,烹饪器具100用于加热锅具200,例如,烹饪器具100包括加热部102,加热部102可用于加热锅具200。检测方法包括:
012:获取预设周期内锅具200的多个温度;
014:获取多个温度的变化趋势;
016:获取多个温度的波动程度;
018:处理预设时间段内的变化趋势以获得下菜温度变化趋势,预设时间段包括检测到下菜操作后温度下降的时间段;
022:处理预设时间段内的波动程度以获得下菜温度波动程度;
024:利用第一权值对下菜温度变化趋势进行加权处理以获得预设翻面温度变化趋势;
026:利用第二权值对下菜温度波动程度进行加权处理以获得预设翻面温度波动程度;
028:根据预设翻面温度变化趋势和预设翻面温度波动程度确定是否进行了翻面操作。
请参阅图2和图3,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烹饪器具100。烹饪器具100用于加热锅具200,烹饪器具100包括加热部102和处理器104,加热部102可用于加热锅具200。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检测方法可以由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烹饪器具100实现。其中,步骤012、步骤014、步骤016、步骤018、步骤022、步骤024、步骤026和步骤028均可以由处理器104实现,也即是说,处理器104可用于:获取预设周期内锅具200的多个温度;获取多个温度的变化趋势;获取多个温度的波动程度;处理预设时间段内的变化趋势以获得下菜温度变化趋势,预设时间段包括检测到下菜操作后温度下降的时间段;处理预设时间段内的波动程度以获得下菜温度波动程度;利用第一权值对下菜温度变化趋势进行加权处理以获得预设翻面温度变化趋势;利用第二权值对下菜温度波动程度进行加权处理以获得预设翻面温度波动程度;根据预设翻面温度变化趋势和预设翻面温度波动程度确定是否进行了翻面操作。
在煎类烹饪过程中,经过发明人研究后发现,下菜操作后的温度下降过程的温度变化特征与翻面时温度下降过程的温度变化特征存在关联。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检测方法及烹饪器具100,可以根据下菜温度变化趋势和第一权值可以较为准确地确定预设翻面温度变化趋势,根据下菜温度波动程度和第二权值可以较为准确地确定预设翻面温度波动程度,从而利用预设翻面温度变化趋势和预设翻面温度波动程度更加准确地确定是否进行了翻面操作。
烹饪器具100包括但不限于燃气灶、电磁炉、电陶炉、电饭锅等。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烹饪器具100以燃气灶为例对本发明实施方式进行说明。请再次参阅图3,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烹饪器具100包括炉体106、锅支架108、炉头110和感温探头112,炉体的表面设有火力开关114以及定时开关116,炉头110可作为烹饪器具100的加热部102,炉头110的数量是两个,每个炉头110对应有一个火力开关114。锅支架108设在炉体106的面板表面,炉头110由炉体106面板的开孔露出。炉头110中部设有感温探头112。具体地,炉头110包括外环部118和内环部120,外环部118喷射的燃气燃烧形成外环火,内环部120喷射的燃气燃烧形成内环火,感温探头112穿设内环部120并凸出于内环部120。烹饪时,锅具200放置在锅支架108上并下压感温探头112以使感温探头112能够与锅具200接触以检测锅具200的温度,炉头110喷射的燃气燃烧形成火焰,对锅具200进行加热。火力开关114连接有燃气阀,并用于控制烹饪器具100开火、熄火以及火力调节,例如控制外环火和内环火同时对锅具200进行加热,以及控制外环火、内环火的火力大小,以及控制外环火熄灭并保持内环火加热锅具200,以及控制外环火和内环火熄灭等。定时开关116用于调节烹饪器具100开始烹饪的时间,可实现预约烹饪时长的调节。
在烹饪器具100为电磁炉的情况下,电磁炉的加热线圈可作为加热部102,在烹饪器具100为电饭锅的情况下,电饭锅的电加热盘或电加热管可作为加热部102。
感温探头112检测到的锅具200的温度还可用于防干烧功能,具体的,当锅具200的温度骤升至锅具200干烧设定断火温度的情况下,处理器104自动断气熄火,防止锅具200干烧而引起的安全问题。
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感温探头112是接触式的,由于是锅具200的底部接触感温探头112,所以锅具200底部的温度可视为锅具200的温度。可以理解,在其它实施方式中,锅具200的温度可由其它温度检测装置来检测,例如非接触式温度检测装置,非接触式温度检测装置包括红外温度检测装置,非接触式温度检测装置可安装在燃气灶的面板上,或墙体上,用于检测锅身的温度或锅底的温度作为锅具200的温度。
锅具200可以包括砂锅、不锈钢锅、铁锅或其它合金锅等,锅具200的厚度例如为0.5mm、0.8mm、1mm、1.3mm、2mm、2.9mm、4mm等。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检测方法还包括:获取菜谱,根据菜谱确定第一权值和第二权值。其中,获取菜谱的方法可以是:接收输入信号,根据输入信号确定菜谱。其中,输入信号可以是由用户输入,例如烹饪器具10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菜谱输入按键,用户通过控制菜谱输入按键即可确定采用对应的菜谱进行烹饪,当然,烹饪器具100也可包括选择按键,用户通过选择按键选择存储在烹饪器具100中的菜谱或控制烹饪器具100联网从云端中获得菜谱。输入信号也可以是由摄像头输入(摄像头可属于烹饪器具100的一部分,也可与烹饪器具100相互独立设置),例如通过摄像头拍摄图像确定待烹饪、或正在烹饪的食物的类型,再根据该食物的类型采用对应的菜谱进行烹饪。输入信号还可以是由摄像头以及用户共同输入,例如通过摄像头拍摄图像确定待烹饪、或正在烹饪的食物的类型,根据食物的类型给出多道菜谱以供用户选择,用户可根据实际烹饪需要输入相应的信号以确定其中一道菜谱作为待采用的菜谱。在一个实施例中,通过摄像头拍摄图像确定食物包括鸡蛋,此时可以给出煎鸡蛋、西红柿炒鸡蛋、蒸水蛋等菜谱以供用户选择,若用户此时想要煎鸡蛋,则可以选择煎鸡蛋作为菜谱。
第一权值和第二权值可以根据实验标定获得。例如,在实验标定过程中,烹饪器具100以设定火力加热锅具200,在下菜操作后温度下降的时间段内获取温度变化趋势的最小值以作为下菜温度变化趋势,获取温度波动程度的最大值以作为下菜温度波动程度,在翻面后温度下降的时间段内获取温度变化趋势的最小值以作为翻面温度变化趋势,获取温度波动程度的最大值以作为翻面温度波动程度,再计算翻面温度变化趋势与下菜温度变化趋势的比值即可得到第一权值,计算翻面温度波动程度与下菜温度波动程度的比值即可得到第二权值。可以对不同菜谱分别进行实验以标定第一权值和第二权值,即可得到不同菜谱对应的第一权值和第二权值。
第一权值和第二权值可以相同或不同,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权值和第二权值相同。第一权值和第二权值可以为0.2-0.8中的任意一个值。例如,在菜谱为煎牛排时,第一权值和第二权值可以均为0.8;在菜谱为煎鸡蛋时,第一权值和第二权值可以均为0.5;在菜谱为煎鱼时,第一权值和第二权值可以均为0.2。
菜谱可以包括烹饪曲线,烹饪曲线中可以包括多个烹饪阶段的信息。多个烹饪阶段例如包括:点火阶段、加热阶段、煮水阶段、下菜阶段、翻面阶段、倒计时阶段、控温阶段和关火阶段,通过这些烹饪阶段的组合即可形成各道菜谱。上述烹饪阶段中,点火阶段和关火阶段可以是每道菜谱中都具有的,其他的烹饪阶段(加热阶段、煮水阶段、下菜阶段、翻面阶段、倒计时阶段、控温阶段)的使用次数可以根据每道菜谱的不同烹饪要求进行调整,即其他的烹饪阶段的使用次数没有限制,例如可以不使用、也可以使用一次、两次、三次、四次等。
以菜谱为煎牛排进行说明,煎牛排的烹饪曲线可以依次包括:点火阶段、加热阶段、下菜阶段、控温阶段、翻面阶段、控温阶段、关火阶段。
以菜谱为煮鲫鱼汤进行说明,煮鲫鱼汤的烹饪曲线可以依次包括:点火阶段、加热阶段、下菜阶段1、控温阶段1、翻面阶段、控温阶段2、下菜阶段2、倒计时阶段1、倒计时阶段2、关火阶段。其中,下菜阶段1可以是加入鱼的阶段,下菜阶段2可以是加入水和一些配料的阶段,下菜阶段2之前的阶段可视作煎鱼的过程。控温阶段1和控温阶段2所采用的温度和/或时间可以不同,倒计时阶段1和倒计时阶段2所采用的火力和/或时间可以不同。
烹饪器具100的火力可以是指火力档位,也可以是指功率。具体地,火力档位例如包括1档至9档,1档的功率例如为400W-600W,9档的功率例如为4.2KW-4.5KW,2档至8档对应的功率是在1档对应的功率的基础上依次增加,例如2档对应的功率为600W-1.1KW,3档对应的功率为1.1KW-1.6KW,4档对应的功率为1.6KW-2.1W,5档对应的功率为2.1W-2.5W,6档对应的功率为2.5W-3.0W,7档对应的功率为3.0KW-3.6KW,8档对应的功率为3.6KW-4.2KW。
另外,在某些实施方式中,1档至3档可以被划分为小火火力,4档至6档可以被划分为中火火力,7档至9档可以被划分为大火火力。其中,小火火力可对应内环部120喷射的内环火加热,中火火力可对应外环部118喷射的外环火加热,大火火力可对应外环部118喷射的外环火和内环部120喷射的内环火同时加热。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获取锅具200的温度”是指“处理器104获取温度检测装置采集的锅具200的温度”。温度检测装置可以是以预设频率采集锅具200的温度,例如每隔0.7秒采集一次锅具200的温度、每隔1秒采集一次锅具200的温度、每隔2秒采集一次锅具200的温度、每隔3秒采集一次锅具200的温度,也可以是在处理器104需要时(例如要根据温度进行一些控制的情况下)才进行采集,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请参阅图4,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温度包括第一温度x1和第二温度x2,第一温度x1和第二温度x2间隔预设周期Δt,步骤014包括:
0142:计算第二温度x2与第一温度x1的差值;
0144:计算差值与预设周期的比值以作为变化趋势A。
请再次参阅图3,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温度包括第一温度x1和第二温度x2,第一温度x1和第二温度x2间隔预设周期Δt,步骤0142和步骤0144均可以由处理器104实现,也即是说,处理器104可用于:计算第二温度x2与第一温度x1的差值;计算差值与预设周期的比值以作为变化趋势A。
具体地,第二温度x2为一个预设周期Δt的终止时刻的温度(即当前时刻的温度),第一温度x1为该预设周期Δt的起始时刻的温度。例如,预设周期Δt为10秒,在需要计算当前时刻为第20秒,且与自第10秒至第20秒这段10S时长对应的预设周期内的温度变化趋势A时,第二温度x2为在第20秒时获取的温度,而第一温度x1则由第20秒向前推预设周期Δt为10秒时长的温度,即第一温度x1为第10秒时获取的温度。又例如,预设周期为10秒,在需要计算当前时刻为第22秒,且与自第12秒至第22秒这段10S时长对应的预设周期内的温度变化趋势A时,第二温度x2为第22秒时获取的温度,而第一温度x1则由第22秒向前推预设周期Δt为10秒时长的温度,即第一温度x1为第12秒时获取的温度。无论是计算哪个与预设周期对应的时间段内的温度变化趋势,都要再对第二温度x2和第一温度x1作差值,并以该差值与预设周期Δt的比值作为该时段内的温度变化趋势A,即
Figure BDA0002251883210000051
若当前时刻为第20秒,则计算出的温度变化趋势为第20秒所处的预设周期内(第10秒至第20秒这段10S时长的时段内)的温度变化趋势,且第20秒为这个时段的终止时刻;若当前时刻为第22秒,则计算出的温度变化趋势为第22秒所处的预设周期内(第12秒至第22秒这段10S时长的时段内)的温度变化趋势,且第22秒为这个时段的终止时刻。
更具体地,若预设周期Δt为10秒,感温探头112获取到在第22秒时的温度为92摄氏度,即,第二温度x2为92摄氏度。由第22秒向前推预设周期Δt为10秒时长的温度,即,在第12秒时由感温探头112测得的温度为83摄氏度(需要说明的是,感温探头112每测得一个温度数据都会存储在处理器104或者其他存储元件内)为第一温度x1。则第22秒所处的预设周期内(第12秒至第22秒这段10S时长的时段内)的温度变化趋势A=(92℃-83℃)/10S=0.9℃/S。如此,能够准确地确定每个时刻所处的预设周期内的温度变化趋势A,且该时刻作为预设周期的终止时刻。
预设周期可为[10S,60S]之间的任何值,例如为10S、11S、12S、13S、14S、15S、16S、17S、18S、19S、25S、26S、29S、30S、35S、40S、45S、50S、55S、58S、59S及60S等等。可根据菜谱的烹饪类型来确定预设周期,或可在处理器104(或者其他存储元件)内存储有各个菜谱与每种食物的量对应的预设周期等等。
请参阅图5,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在预设周期内获取的温度的数量为预设个数,步骤016包括:
0162:计算预设周期内预设个数的温度的平均值;
0164:计算预设周期内各个温度与平均值之间的偏差;
0166:计算预设周期内各个偏差的和值;
0168:计算和值与预设个数的比值以作为波动程度。
请再次参阅图3,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在预设周期内获取的温度的数量为预设个数,步骤0162、步骤0164、步骤0166和步骤0168均可以由处理器104实现,也即是说,处理器104可用于:计算预设周期内预设个数的温度的平均值;计算预设周期内各个温度与平均值之间的偏差;计算预设周期内各个偏差的和值;计算和值与预设个数的比值以作为波动程度。
如此,能够准确地计算出温度波动程度。
具体地,以温度检测装置(例如感温探头112)每隔2秒采集一次锅具200的温度为例进行说明,预设周期例如可以为10秒,若当前时刻为第20秒,则与预设周期对应的时段的起始时刻为第10秒,终止时刻为第20秒,并分别在第10秒、第12秒、第14秒、第16秒、第18秒、及第20秒获取对应的锅具200的温度,一共产生6个温度x1~x6,这6个温度用于后续的温度波动程度的计算。若当前时刻为第22秒,则与预设周期对应的时段的起始时刻为第12秒,终止时刻为第22秒,分别在第12秒、第14秒、第16秒、第18秒、第20秒、及第22秒获取对应的锅具200的温度,一共也产生6个温度x1~x6,这6个温度也用于后续的温度波动程度的计算。在一个实施例中,在获取到预设个数(6个)温度x1~x6之后,可根据波动程度
Figure BDA0002251883210000061
计算出每个时刻所处的预设周期内的温度波动程度,且该时刻作为预设周期的终止时刻。其中,xi为预设周期内采集的每个温度,
Figure BDA0002251883210000062
为预设周期内预设个数的温度的平均值,i为预设个数。例如预设周期为10S,预设个数例如为6个,6个温度例如分别为x1、x2、x3、x4、x5、x6,则
Figure BDA0002251883210000063
波动程度
Figure BDA0002251883210000064
如此,能够准确地确定温度波动程度。预设周期可为[10S,60S]之间的任何值,例如为10S、11S、12S、13S、14S、15S、16S、17S、18S、19S、25S、26S、29S、30S、35S、40S、45S、50S、55S、58S、59S及60S等等。预设个数的温度可以是任意个数,例如2个、3个、4个、5个、6个甚至更多个,选取的采集的温度的个数越多,计算出的温度波动程度越准确。更具体地,本发明实施方式温度的预设个数的取值区间为[5,30],即在预设周期内可以选取温度检测装置采集的5个温度、6个温度、7个温度、8个温度、9个温度、10个温度、11个温度、12个温度、13个温度、14个温度、15个温度、16个温度、19个温度、20个温度、25个温度、30个温度等等。若预设周期为10S,在预设周期内选取采集的6个温度,则可以自起始时刻起每隔2秒采集一个温度,如上所述,若预设周期的起始时刻为第10秒,终止时刻第20秒,可分别在第10秒、第12秒、第14秒、第16秒、第18秒、第20秒获取对应的锅具200的温度,一共采集6个温度x1~x6,处理器104将温度检测装置采集的6个温度全部选中。其他时长的预设周期及所采集的温度个数可以与此类似,做等间隔时间采集,也可做非等间隔时间采集。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是温度检测装置一直在采集温度,例如每半秒就采集一个温度,但处理器104仅获取其中的预设个数的温度,例如仅获取第10秒、第12秒、第14秒、第16秒、第18秒、第20秒采集的6个温度,而第10.5秒、第11秒、第11.5秒等采集的温度并不获取,也就不用于温度波动程度的计算。
更具体地,以温度检测装置(例如感温探头112)每隔2秒采集一次锅具200的温度为例,若预设周期Δt为10秒,需要计算第20秒所处的预设周期内(也即第10秒至第20时段内)的温度波动程度B时,感温探头112获取当前时刻(第20秒)对应的锅具200的温度为90摄氏度,再从处理器104(或者烹饪器具100的其他存储元件)中得到在预设周期Δt为10秒内的其他温度分别是:第10秒、第12秒、第14秒、第16秒、第18秒采集的锅具200的温度,依次为80摄氏度、83摄氏度、85摄氏度、86摄氏度及89摄氏度。
Figure BDA0002251883210000065
根据波动程度
Figure BDA0002251883210000066
计算出第20秒所处的预设周期内(也即第10秒至第20时段内)的温度波动程度B=2.83。若需要计算第22秒所处的预设周期内(也即第12秒至第22时段内)的温度波动程度B时,感温探头112获取当前时刻(第22秒)对应的锅具200的温度为92摄氏度,再从处理器104(或者烹饪器具100的其他存储元件)中得到在预设周期Δt为10秒内的其他温度分别为:第12秒、第14秒、第16秒、第18秒、第20秒采集的锅具200的温度,依次为83摄氏度、85摄氏度、86摄氏度、89摄氏度及90摄氏度。
Figure BDA0002251883210000067
根据波动程度
Figure BDA0002251883210000068
计算出在第22秒所处的预设周期内(也即第12秒至第22时段内)的温度波动程度B=2.83。
请参阅图6,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检测方法还包括:
032:将烹饪器具100在预设时间段内的火力设置为预设火力。
请再次参阅图3,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步骤032可以由处理器104实现,也即是说,处理器104可用于将烹饪器具100在预设时间段内的火力设置为预设火力。
具体地,预设火力可以是实验标定时所采用的设定火力。如此,预设火力与标定时采用的火力相同,可以避免由于火力不同而导致翻面温度变化趋势与预设下菜温度变化趋势、翻面温度波动程度与预设下菜温度波动程度之间的关系发生变化,进而能够方便后续通过第一权值和第二权值计算预设翻面温度变化趋势和预设翻面温度波动程度。其中,预设火力可以是小火。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可以根据烹饪曲线和温度确定是否进行了下菜操作,具体可以包括:根据烹饪曲线确定是否处于下菜阶段,在不处于下菜阶段时不进行下菜检测,在处于下菜阶段时根据温度变化趋势与预设变化趋势确定是否进行了下菜操作(即下菜检测)。
根据温度变化趋势与预设变化趋势的比较结果确定是否进行了下菜操作,从而能准确获取食物入锅的操作,有利于后续进行下一阶段(控温阶段、倒计时阶段等)的烹饪操作,提升了烹饪效果。
根据烹饪曲线和温度确定是否进行了下菜操作的步骤可以循环执行,如此,在人为进行下菜操作的情况下(此时不知道下菜操作的实际发生时间),通过循环执行下菜检测方法可以准确地确定是否进行了下菜操作。
温度变化趋势的计算方式可参上述实施方式,在此不再赘述。需要说明的是,预设周期Δt过小时,温度的变化可能不够明显,从而很难判定此时是否进行了下菜操作。预设周期Δt过大时,温度的采集时间内,可能下菜操作已经完成了,或者下入锅内的食物的量比较小,在温度采集的时间周期内,温度已再次上升,导致出现判定错误的情况。因此,预设周期可为[10S,60S]之间的任何值,例如为10S、11S、12S、13S、14S、15S、16S、17S、18S、19S、25S、26S、29S、30S、35S、40S、45S、50S、55S、58S、59S及60S等等。可根据菜谱的烹饪类型,和/或下菜的食物量来确定预设周期,或可在处理器104(或者其他存储元件)内存储有各个菜谱与每种食物的量对应的预设周期等等。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根据温度变化趋势与预设变化趋势确定是否进行了下菜操作,包括:判断温度变化趋势是否小于预设变化趋势;在温度变化趋势小于预设变化趋势的情况下,对温度变化趋势小于预设变化趋势的情况进行计数并累计,及判断累计次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次数;在温度变化趋势大于或等于预设变化趋势的情况下,返回获取锅具200的温度的步骤;在累计次数的次数大于或等于预设次数的情况下,确定进行了下菜操作;在累计计数的次数小于预设次数的情况下,返回获取锅具200的温度的步骤。
具体地,煎类烹饪方式,可以是先将锅具200内的油加热到一定温度后,再进行下菜操作。由于锅具200的温度比较高,菜在刚下入锅具200中时,会大量吸热,所以在下菜阶段,锅具200的温度为持续下降的过程。例如图7为煎类烹饪的烹饪曲线的一部分。在时间T1之前为加热阶段,即,温度是持续上升的。在时间T1之后,温度呈下降的趋势,即为下菜阶段。可以理解的是,在时间T1之前的加热阶段,温度变化趋势为正数;在时间T1之后的下菜阶段,温度变化趋势为负数。所以,下菜阶段的预设变化趋势也应当在小于等于0中取值,预设变化趋势的取值可为(-1,0]的任意值,例如为0、-0.01、-0.05、-0.1、-0.2、-0.3、-0.5、-0.6、-0.7、-0.8、-0.9、-0.99等等。当然,预设变化趋势也可以为其他值。
预设次数可为任意次数,例如2次、3次、4次、5次、6次、7次甚至更多次。需要说明的是,在预设次数过大的情况下,下入锅具内的食物的量比较少,锅具200的温度在下降一段时间后温度就开始回升。即,还没有达到预设次数的要求,实际已经下菜完成,导致不能准确的获取下菜操作。例如,当预设次数为30次时,下菜过程中,获取到锅具200的温度只下降了10次,此时下菜实际已经完成。但由于预设次数过大,导致下菜检测错误。在预设次数过小的情况下,可能由于其他因素导致温度出现略微下降,而判断为进行了下菜操作。例如,由于感温探头112故障,导致获得的锅具200的温度略微下降,从而被判定为进行了下菜操作,降低了下菜检测的准确率。所以预设次数可根据下菜的量确定预设次数的大小。或者预设次数可为菜谱中预设好的次数,用户只要选择了一个菜谱,菜谱中就会对应设有与不同食物的量对应的多个预设次数,用户再根据自己需要下菜的食物的量确定相应的预设次数。通过对符合温度变化趋势的情况进行累计计数,在累计计数的次数达到要求后(大于或等于预设次数)即确定进行了下菜操作,使得下菜检测过程更加科学,避免了由于其他因素导致出现误判的情况,提高了下菜检测的准确率。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根据烹饪曲线和温度确定是否进行了下菜操作,具体可以包括:根据烹饪曲线确定是否处于下菜阶段,在不处于下菜阶段时不进行下菜检测,在处于下菜阶段时根据温度变化趋势与预设变化趋势、温度波动程度与预设波动程度确定是否进行了下菜操作(即下菜检测)。
具体地,温度波动程度的计算方式可参上述实施方式,在此不再赘述。相对于只根据温度变化趋势和预设变化趋势即确定是否进行了下菜操作,根据温度变化趋势与预设变化趋势、温度波动程度与预设波动程度能够更加准确地确定是否进行了下菜操作,能避免在特定的操作动作时的误判情况的发生。例如,处理器104从菜谱中获取到当前烹饪为煎类烹饪,煎类烹饪时,锅具200内加热的是油量,有时存在油量不足的情况,此时用户一般都是会再向锅里加点油。若没有温度波动程度的检测,则处理器104在检测到加油时锅具200的温度呈下降趋势,而误判为进行了下菜操作。在有温度波动程度检测时,由于加油时候的温度的波动程度较小,所以若将预算波动程度设置在一个适中的大小,能避免处理器104将加油操作误判为下菜操作。预设波动程度可为菜谱中在下菜阶段设置的一个预设波动程度,该值也可以是经过多次实验得到的最佳值等等,例如,预设波动程度的取值为1。
根据温度变化趋势与预设变化趋势、温度波动程度与预设波动程度确定是否进行了下菜操作,具体可以包括:判断温度变化趋势是否小于或等于预设变化趋势,及判断温度波动程度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波动程度;在温度变化趋势小于或等于预设变化趋势及温度波动程度大于或等于预设波动程度时,确定进行了下菜操作。
具体地,在预设周期内,通过对比温度变化趋势与预设变化趋势的大小和通过对比温度波动程度和预设波动程度的大小,确定是否进行了下菜操作。相对于只根据温度变化与预设变化趋势的比较结果即确定是否进行下菜操作,下菜检测的准确率更高,能避免出现特殊情况的误判等问题。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在下菜检测的过程中,可以控制烹饪器具100以预设下菜火力工作。其中,预设下菜火力可以是小火。
具体地,以煎类烹饪的煎牛排为例,煎牛排的烹饪过程在下菜阶段之前执行的是加热阶段。即在下菜阶段之前是对锅具200内的油进行加热,在油加热到可下菜温度时,进入下菜阶段的检测。由于油的比热容比水小,即,油的温度上升的比水更快。当进入下菜阶段时,油的温度已经非常接近最佳的下菜温度了,若此时还是以加热时的火力进行加热的话,油温可能会很快的超过最佳下菜温度,甚至会导致在下菜阶段时,油的温度过高对食物烧焦,影响烹饪效果。另外,将当前火力调整为最小火力,能避免由于食物(牛排)的比热容太小,若火力太大,则无法引起明显的温度下降,从而会出现已经下菜,而检测不出下菜的情况。因此,将当前火力调整为小火,能够提高了下菜检测的准确度。
由图7可知,煎类烹饪在时间T1时间之前,因为油的比热容比较大,所以锅具200的温度上升比较快。在下菜阶段时(T1-T2之间),食物进入锅具200引起的温度下降过程比较剧烈。可通过温度变化趋势和温度波动程度对下菜进行检测,能避免将加油操作误判为下菜操作,具体原因上文中已详细阐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可以在检测到下菜操作后,通过温度的变化趋势判断温度是否在下降,例如判断温度的变化趋势是否小于0,若是,则说明温度在下降,若否,则说明温度保持不变(变化趋势等于0)或温度在上升(变化趋势大于0)。
请参阅图8,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步骤018包括:
0182:获取预设时间段内的变化趋势的最小值以作为下菜温度变化趋势。
请再次参阅图3,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步骤0182可以由处理器104实现,也即是说,处理器104可用于获取预设时间段内的变化趋势的最小值以作为下菜温度变化趋势。
具体地,在进行下菜操作和翻面操作时,较低温度的食物会与较高温度的锅具200接触,从而导致锅具200的温度下降。例如在预设时间段内,温度的变化趋势为-1℃/S、-0.7℃/S、-0.5℃/S、-0.3℃/S、-0.2℃/S、-0.1℃/S。下菜操作和翻面操作引起的温度下降比较明显,因此,可以获取预设时间段内温度的变化趋势的最小值作为下菜温度变化趋势,例如可以获取-1℃/S作为下菜温度变化趋势,从而较为准确地获得下菜温度变化趋势。
由于可能出现感温探头112故障等情况而导致检测到的锅具200的温度出现误差,从而导致温度的变化趋势的最小值不能准确地反应真实地下菜情况,因此,可以在温度的变化趋势的最小值与温度的变化趋势的第二小值相差较大时(例如大于设定变化趋势阈值)时,取第二小值作为下菜温度变化趋势。当然,也可以取预设时间段内温度的变化趋势的平均值,通过温度的变化趋势的平均值可以较为准确地计算出真实的变化趋势的最小值以作为下菜温度变化趋势,例如,将温度的变化趋势的平均值乘以2以得到下菜温度变化趋势。
请参阅图9,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步骤022包括:
0222:获取预设时间段内的波动程度的最大值以作为下菜温度波动程度。
请再次参阅图3,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步骤0222可以由处理器104实现,也即是说,处理器104可用于获取预设时间段内的波动程度的最大值以作为下菜温度波动程度。
具体地,在进行下菜操作和翻面操作时,较低温度的食物会与较高温度的锅具200接触,从而导致锅具200的温度下降,并且出现较大的波动。例如在预设时间段内,温度的波动程度为1.2℃、0.9℃、0.7℃、0.5℃、0.3℃、0.3℃。下菜操作和翻面操作引起的温度波动比较明显,因此,可以获取预设时间段内温度的波动程度的最大值作为下菜温度波动程度,例如可以获取1.2℃作为下菜温度波动程度,从而较为准确地获得下菜温度波动程度。
由于可能出现感温探头112故障等情况而导致检测到的锅具200的温度出现误差,从而导致温度的波动程度的最大值不能准确地反应真实地下菜情况,因此,可以在温度的波动程度的最大值与温度的波动程度的第二大值相差较大时(例如大于设定波动程度阈值)时,取第二大值作为下菜温度波动程度。当然,也可以取预设时间段内温度的波动程度的平均值,通过温度的波动程度的平均值可以较为准确地计算出真实的波动程度的最大值以作为下菜温度波动程度,例如,将温度的波动程度的平均值乘以2以得到下菜温度波动程度。
请参阅图10和图11,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检测方法还包括:
034:获取烹饪曲线,烹饪曲线包括翻面时间tr
步骤028包括:
0282:在翻面时间tr后进行翻面检测(根据预设翻面温度变化趋势和预设翻面温度波动程度确定是否进行了翻面操作)。
请再次参阅图3和图11,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步骤034和步骤0282均可以由处理器104实现,也即是说,处理器104可用于:获取烹饪曲线,烹饪曲线包括翻面时间tr;在翻面时间tr后根据预设翻面温度变化趋势和预设翻面温度波动程度确定是否进行了翻面操作。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可以是以开始烹饪(例如点火阶段完成)为起点来计算翻面时间tr,也可以是以下菜阶段完成为起点来计算翻面时间tr,翻面时间tr可以是指可能发生翻面的开始时间。在一个实施例中,以点火阶段完成为起点来计算翻面时间tr,点火阶段完成的时间点例如为0,翻面时间tr例如为180S,则可以在点火阶段完成的180S后,开始进行翻面检测。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以下菜阶段完成为起点来计算翻面时间tr,下菜阶段完成的时间点例如为80S,翻面时间tr例如为100S,则可以在下菜阶段完成的100S后,开始进行翻面检测。
通过在翻面时间tr后进行翻面检测,可以利用获取的温度确定是否进行了翻面操作,从而可以在人为对食物进行翻面操作时(此时不知道翻面操作的实际发生时间),通过翻面时间tr来准确地判断是否进行了翻面操作。另外,由于不同菜谱具有不同的烹饪曲线,从而可以根据不同的菜谱确定翻面时间tr,进而可以根据翻面时间tr更加准确地进行翻面检测。
请参阅图11和图12,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检测方法还包括:
036:获取烹饪曲线,烹饪曲线包括翻面温度Tr
步骤028包括:
0284:在满足翻面温度Tr后进行翻面检测(根据预设翻面温度变化趋势和预设翻面温度波动程度确定是否进行了翻面操作)。
请再次参阅图3和图11,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步骤036和步骤0284均可以由处理器104实现,也即是说,处理器104可用于:获取烹饪曲线,烹饪曲线包括翻面温度Tr;在满足翻面温度Tr后根据预设翻面温度变化趋势和预设翻面温度波动程度确定是否进行了翻面操作。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翻面温度Tr可以是指下菜阶段完成后的一个温度值或一个温度范围,一个温度值例如为150摄氏度、175摄氏度、180摄氏度等,一个温度范围例如为150摄氏度至180摄氏度等。翻面温度Tr也可以是指一种温度变化条件,该温度变化条件例如为下菜阶段完成且温度开始上升,即在下菜阶段完成后温度开始上升时视作满足翻面温度Tr
通过在满足翻面温度Tr后进行翻面检测,可以利用获取的温度确定是否进行了翻面操作,从而可以在人为对食物进行翻面操作时(此时不知道翻面操作的实际发生时间),通过翻面温度Tr来准确地判断是否进行了翻面操作。另外,由于不同菜谱具有不同的烹饪曲线,从而可以根据不同的菜谱确定翻面温度Tr,进而可以根据翻面温度Tr更加准确地进行翻面检测。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在检测是否进行翻面的过程中,可以控制烹饪器具100以预设翻面火力工作。预设翻面火力可以是指小火火力。翻面操作一般是在食物的一面煎完之后进行的,因此将烹饪器具100的火力设置为小于或等于预设翻面火力,可以防止烹饪器具100的火力过大而导致食物变老、甚至烧焦。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控制烹饪器具100以预设翻面火力工作,具体可以包括:判断烹饪器具100的火力是否小于或等于预设翻面火力,在火力小于或等于预设翻面火力的情况下,以原火力维持工作;在火力大于预设翻面火力的情况下,将火力调整为小于或等于预设翻面火力。
请参阅图13,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步骤028包括:
0286:在波动程度大于预设翻面温度波动程度且变化趋势小于预设翻面温度变化趋势时确定进行了翻面操作。
请再次参阅图3,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步骤0286可以由处理器104实现,也即是说,处理器104可用于在波动程度大于预设翻面温度波动程度且变化趋势小于预设翻面温度变化趋势时确定进行了翻面操作。
根据温度变化趋势和温度波动程度可以准确地确定是否进行了食物翻面操作,其中,食物翻面操作可以是人为翻面,也可以是机器辅助翻面。另外,利用温度波动程度能够更好地避免出现误判断的问题。例如在某些情况下,食物并未进行翻面,而是烹饪器具100的火力变小了,此时由于食物吸热,可能会导致温度变化趋势满足食物翻面时的变化趋势,然而,由于这种情况下的温度波动程度一般较小,而食物翻面的温度波动程度一般较大,因此,能够根据温度波动程度与预设波动程度的比较结果更加准确地确定是否进行了食物翻面操作。
根据烹饪曲线和温度确定是否进行了翻面操作的步骤可以循环执行,如此,在人为对食物进行翻面操作的情况下(此时不知道翻面操作的实际发生时间),通过循环执行翻面检测方法可以准确地确定是否进行了翻面操作。
在根据温度变化趋势和温度波动程度确定是否进行了翻面操作时,若通过一个判断条件(温度变化趋势或温度波动程度)确定没有进行翻面操作,则不再需要比较另一个判断条件(温度波动程度或温度变化趋势),如此,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工作,提高烹饪器具100的工作效率。
在确定没有进行食物翻面操作的情况下,可以提示用户,并在持续预设时长一直没有进行食物翻面操作的情况下,可以直接进入关火阶段以防止食物烧焦。
温度变化趋势的计算方式可参上述实施方式,在此不再赘述。需要说明的是,在进行翻面检测时,预设周期Δt可以在4秒至18秒中取值,例如为4秒、6秒、8秒、10秒、14秒、18秒等。其中,第一温度a1和第二温度a2之间的间隔时间太短时,第一温度a1和第二温度a2之间的变化可能不够明显,从而难以确定温度变化趋势;第一温度a1和第二温度a2之间的间隔时间过长时,第一温度a1和第二温度a2的采集时间可能会超出翻面操作引起的温度波动的时间,从而使得确定的温度变化趋势不能准确地检测出是否进行了翻面操作。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温度a2为172摄氏度,第一温度a1为174摄氏度,预设周期Δt为8秒,则变化趋势A=(172℃-174℃)/8S=-0.25℃/S。如此,能够准确地确定温度变化趋势。
温度波动程度的计算方式可参上述实施方式,在此不再赘述。需要说明的是,预设周期例如也可以在4秒至18秒中取值,例如为4秒、6秒、8秒、10秒、14秒、18秒等。其中,预设周期过短时,温度的变化可能不够明显,从而难以确定温度变化趋势;预设周期过长时,温度的采集时间可能会超出翻面操作引起的温度波动的时间,从而使得确定的温度波动程度不能准确地检测出是否进行了翻面操作。如此,能够准确地确定温度波动程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以温度检测装置每隔2秒采集一次锅具200的温度进行说明,预设周期例如为8S,预设个数例如为5个,5个温度例如分别为b1、b2、b3、b4、b5,取b1作为第一温度,取b5作为第二温度,则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温度变化趋势A=(b5-b1)/8S,温度波动程度
Figure BDA0002251883210000101
Figure BDA0002251883210000111
其中
Figure BDA0002251883210000112
下菜温度变化趋势例如为-1℃/S,下菜温度波动程度例如为1.2℃,第一权值和第二权值例如均为0.5,则预设翻面温度变化趋势A0例如可以为-1*0.5=-0.5℃/S,预设翻面温度波动程度B0例如可以为1.2*0.5=0.6℃。如此,可以在温度波动程度大于预设翻面温度波动程度(0.6℃)且温度变化趋势小于预设翻面温度变化趋势(-0.5℃/S)时,准确地确定进行了翻面操作。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所提到的具体数值只为了作为例子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而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在其它例子或实施方式或实施例中,可根据本发明来选择其它数值,在此不作具体限定。另外,不同烹饪阶段中的相同参数的取值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例如下菜阶段中的“预设周期”等参数的取值可以与翻面阶段中的“预设周期”等参数的取值相同或不同。各个烹饪阶段的参数的取值可以根据各个烹饪阶段的需求进行相应的调整,例如可以通过实验获得各个烹饪阶段的参数的取值范围。
请再次参阅图2,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烹饪系统1000,烹饪系统1000包括上述任意一种实施方式的烹饪器具100和锅具200,烹饪器具100用于加热锅具200。
请参阅图14,本发明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2000,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程序被处理器104执行的情况下,实现上述任意一种实施方式的检测方法的步骤。
例如,程序被处理器104执行的情况下,实现以下检测方法的步骤:
012:获取预设周期内锅具200的多个温度;
014:获取多个温度的变化趋势;
016:获取多个温度的波动程度;
018:处理预设时间段内的变化趋势以获得下菜温度变化趋势,预设时间段包括检测到下菜操作后温度下降的时间段;
022:处理预设时间段内的波动程度以获得下菜温度波动程度;
024:利用第一权值对下菜温度变化趋势进行加权处理以获得预设翻面温度变化趋势;
026:利用第二权值对下菜温度波动程度进行加权处理以获得预设翻面温度波动程度;
028:根据预设翻面温度变化趋势和预设翻面温度波动程度确定是否进行了翻面操作。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2000可设置在烹饪器具100,也可设置在云端服务器,烹饪器具100能够与云端服务器进行通讯来获取到相应的计算机程序。
可以理解,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为源代码形式、对象代码形式、可执行文件或某些中间形式等。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能够携带计算机程序代码的任何实体或装置、记录介质、U盘、移动硬盘、磁碟、光盘、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以及软件分发介质等。
处理器104可以是指驱动板。驱动板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Unit,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方式”、“一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所述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特定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发明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在流程图中表示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逻辑和/或步骤,例如,可以被认为是用于实现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的定序列表,可以具体实现在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中,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如基于计算机的系统、包括处理模块的系统或其他可以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取指令并执行指令的系统)使用,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就本说明书而言,"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任何可以包含、存储、通信、传播或传输程序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的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的更具体的示例(非穷尽性列表)包括以下:具有一个或多个布线的电连接部(电子装置),便携式计算机盘盒(磁装置),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辑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速存储器),光纤装置,以及便携式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另外,计算机可读介质甚至可以是可在其上打印所述程序的纸或其他合适的介质,因为可以例如通过对纸或其他介质进行光学扫描,接着进行编辑、解译或必要时以其他合适方式进行处理来以电子方式获得所述程序,然后将其存储在计算机存储器中。
应当理解,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例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携带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方法实施例的步骤之一或其组合。
此外,在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所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2)

1.一种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方法用于烹饪器具,所述烹饪器具用于加热锅具,所述检测方法包括:
获取预设周期内所述锅具的多个温度;
获取多个所述温度的变化趋势;
获取多个所述温度的波动程度;
处理预设时间段内的所述变化趋势以获得下菜温度变化趋势,所述预设时间段包括检测到下菜操作后温度下降的时间段;
处理所述预设时间段内的所述波动程度以获得下菜温度波动程度;
利用第一权值对所述下菜温度变化趋势进行加权处理以获得预设翻面温度变化趋势;
利用第二权值对所述下菜温度波动程度进行加权处理以获得预设翻面温度波动程度,所述第一权值和所述第二权值根据菜谱确定;
根据所述预设翻面温度变化趋势和所述预设翻面温度波动程度确定是否进行了翻面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预设时间段内的所述变化趋势以获得下菜温度变化趋势,包括:
获取所述预设时间段内的所述变化趋势的最小值以作为所述下菜温度变化趋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所述预设时间段内的所述波动程度以获得下菜温度波动程度,包括:
获取所述预设时间段内的所述波动程度的最大值以作为所述下菜温度波动程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烹饪器具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的火力设置为预设火力。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包括第一温度和第二温度,所述第一温度和所述第二温度间隔所述预设周期,所述获取多个所述温度的变化趋势,包括:
计算所述第二温度与所述第一温度的差值;
计算所述差值与所述预设周期的比值以作为所述变化趋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预设周期内获取的所述温度的数量为预设个数,所述获取多个所述温度的波动程度,包括:
计算所述预设周期内所述预设个数的所述温度的平均值;
计算所述预设周期内各个所述温度与所述平均值之间的偏差;
计算所述预设周期内各个所述偏差的和值;
计算所述和值与所述预设个数的比值以作为所述波动程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方法还包括:
获取烹饪曲线,所述烹饪曲线包括翻面时间;
所述根据所述预设翻面温度变化趋势和所述预设翻面温度波动程度确定是否进行了翻面操作,包括:
在所述翻面时间后根据所述预设翻面温度变化趋势和所述预设翻面温度波动程度确定是否进行了翻面操作。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方法还包括:
获取烹饪曲线,所述烹饪曲线包括翻面温度;
所述根据所述预设翻面温度变化趋势和所述预设翻面温度波动程度确定是否进行了翻面操作,包括:
在满足所述翻面温度后根据所述预设翻面温度变化趋势和所述预设翻面温度波动程度确定是否进行了翻面操作。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预设翻面温度变化趋势和所述预设翻面温度波动程度确定是否进行了翻面操作,包括:
在所述波动程度大于所述预设翻面温度波动程度且所述变化趋势小于所述预设翻面温度变化趋势时确定进行了翻面操作。
10.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器具用于加热锅具,所述烹饪器具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实现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检测方法。
11.一种烹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系统包括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烹饪器具和锅具,所述烹饪器具用于加热所述锅具。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的情况下,实现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检测方法的步骤。
CN201911037330.7A 2019-10-29 2019-10-29 检测方法、烹饪器具、烹饪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063174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37330.7A CN110631740B (zh) 2019-10-29 2019-10-29 检测方法、烹饪器具、烹饪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37330.7A CN110631740B (zh) 2019-10-29 2019-10-29 检测方法、烹饪器具、烹饪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31740A CN110631740A (zh) 2019-12-31
CN110631740B true CN110631740B (zh) 2021-04-23

Family

ID=689782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37330.7A Active CN110631740B (zh) 2019-10-29 2019-10-29 检测方法、烹饪器具、烹饪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63174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23527A (zh) * 2019-10-25 2019-12-31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洗涤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下菜检测方法、烹饪器具、烹饪系统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2524649B (zh) * 2020-11-11 2023-07-14 深圳火王智能厨电股份有限公司 燃气灶及用于其的烹饪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21017A (zh) * 2017-02-24 2017-06-13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温度探针、烹饪器具及加热控制方法
CN107550243A (zh) * 2017-09-28 2018-01-09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烹调器和烹调器温控方法
CN110037574A (zh) * 2018-01-17 2019-07-23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烹饪设备的智能控制方法
CN108535430A (zh) * 2018-06-06 2018-09-14 深圳酷平方科技有限公司顺德分公司 一种熟化检测模块
CN108731035A (zh) * 2018-06-06 2018-11-02 深圳酷平方科技有限公司顺德分公司 一键式智能烹饪电磁炉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31740A (zh) 2019-12-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94800B (zh) 控制方法、烹饪器具、烹饪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658734B (zh) 控制方法、烹饪器具、烹饪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750062B (zh) 检测方法、烹饪器具、烹饪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726159B (zh) 加热控制方法、烹饪器具与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687810B (zh) 烹饪方法、烹饪器具、烹饪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742487B (zh) 烹饪方法、烹饪器具、烹饪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631740B (zh) 检测方法、烹饪器具、烹饪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703635A (zh) 控制方法、烹饪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736113A (zh) 煮水控制方法、烹饪器具、烹饪系统和可读存储介质
JP5262544B2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JP2009093976A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JP2010092679A5 (zh)
CN110748927B (zh) 检测方法、烹饪器具、烹饪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671726B (zh) 控温方法、烹饪器具、烹饪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798550B (zh) 灶具火力控制方法、装置及灶具
JP2010252832A (ja) 加熱調理器
CN113133636A (zh) 一种烹饪器具的防干烧检测方法及烹饪器具
JP2009050487A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CN110623527A (zh) 下菜检测方法、烹饪器具、烹饪系统和可读存储介质
JP3049971B2 (ja) 加熱調理器
JP5945689B2 (ja) 加熱調理器
JP2021167686A5 (zh)
JP2001254959A (ja) 加熱調理器
CN113390106B (zh) 控制方法及烹饪器具及存储介质
JP7217199B2 (ja) 加熱調理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