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08748A - 信息处理装置及信息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信息处理装置及信息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08748A
CN110608748A CN201910506478.4A CN201910506478A CN110608748A CN 110608748 A CN110608748 A CN 110608748A CN 201910506478 A CN201910506478 A CN 201910506478A CN 110608748 A CN110608748 A CN 1106087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vehicle
information
point
destin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0647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子雄亮
增井惇也
中村由以
藤村亚衣
辻本圭祐
栗山智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6087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0874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21/00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 G01C21/26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specially adapted for navigation in a road network
    • G01C21/34Route searching; Route guidance
    • G01C21/3407Route searching; Route guidance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G01C21/3438Rendez-vous, i.e. searching a destination where several users can meet, and the routes to this destination for these users; Ride sharing, i.e. searching a route such that at least two users can share a vehicle for at least part of the route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GTRAFFIC CONTROL SYSTEMS
    • G08G1/00Traffic control systems for road vehicles
    • G08G1/09Arrangements for giving variable traffic instructions
    • G08G1/0962Arrangements for giving variable traffic instructions having an indicator mounted inside the vehicle, e.g. giving voice messages
    • G08G1/0968Systems involving transmission of navigation instructions to the vehicle
    • G08G1/096877Systems involving transmission of navigation instructions to the vehicle where the input to the navigation device is provided by a suitable I/O arrangement
    • G08G1/096883Systems involving transmission of navigation instructions to the vehicle where the input to the navigation device is provided by a suitable I/O arrangement where input information is obtained using a mobile device, e.g. a mobile phone, a PDA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06Q10/06316Sequencing of tasks or work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2Reservations, e.g. for tickets, services or ev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06Q10/06315Needs-based resource requirements planning or analysi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40Business processes related to the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GTRAFFIC CONTROL SYSTEMS
    • G08G1/00Traffic control systems for road vehicles
    • G08G1/20Monitoring the location of vehicles belonging to a group, e.g. fleet of vehicles, countable or determined number of vehicles
    • G08G1/202Dispatching vehicles on the basis of a location, e.g. taxi dispatch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240/00Transportation facility access, e.g. fares, tolls or parking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Marketing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Navigation (AREA)
  •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REA)
  • Instructional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及信息处理方法,其在多个用户通过同一个车辆而移动的方式中保护隐私。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对不特定的多个用户乘坐同乘的车辆而向目的地移动的第一用户的乘车地点及下车地点进行决定,并且该信息处理装置具备控制部,该控制部执行如下操作:取得与所述第一用户的出发地及目的地相关的信息;基于所述第一用户的出发地而决定所述第一用户的乘车地点;决定包含所述第一用户的目的地在内的预定的范围,并从位于所述预定的范围内的、除了所述目的地以外的多个地点中决定所述第一用户的下车地点;将所述决定了的所述第一用户的乘车地点及下车地点发送给与所述车辆关联的装置。

Description

信息处理装置及信息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多个用户同乘同一个车辆而移动的技术。
背景技术
出于缓和交通堵塞、节约燃料费、环境措施等的目的,多个乘员共乘一台车辆而实施移动的方式(拼车)正在以几个外国国家为中心而扩展。而且,在这样的移动方式中,开发出了用于对多个用户进行匹配的技术。
作为与之关联的技术,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如下的系统,即,取得与由共乘车辆而移动了的多个用户所实施的交互相关的数据,并基于该交互而实施进一步的信息提供的系统。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17/0351990号说明书
发明内容
在通常的拼车中,由于未曾相识者彼此乘坐同一个车辆进行移动,因此保护隐私成为课题。例如,有不希望让驾驶者和同乘者知道自住住宅和工作地等的意愿。
本发明是考虑到上述的课题而完成的发明,目的在于在多个用户通过同一个车辆进行移动的方式下保护隐私。
本发明的第一方式所涉及的信息处理装置为,对不特定的多个用户乘坐同乘的车辆而向目的地移动的第一用户的乘车地点及下车地点进行决定的信息处理装置,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控制部,该控制部执行如下操作,即:取得与所述第一用户的出发地及目的地相关的信息;基于所述第一用户的出发地而决定所述第一用户的乘车地点;决定包含所述第一用户的目的地在内的预定的范围,并从位于所述预定的范围内的、除了所述目的地以外的多个地点中决定所述第一用户的下车地点;将所述决定了的所述第一用户的乘车地点及下车地点发送给与所述车辆关联的装置。
此外,本发明的第二方式所涉及的信息处理方法为,对不特定的多个用户乘坐同乘的车辆而向目的地移动的第一用户的乘车地点及下车地点进行决定的信息处理装置所实施的信息处理方法,所述信息处理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取得包含与所述第一用户的出发地及目的地相关的信息在内的用户信息的步骤;基于所述第一用户的出发地而决定所述第一用户的乘车地点的步骤;决定包含所述第一用户的目的地在内的预定的范围,并从位于所述预定的范围内的、除了所述目的地以外的多个地点中决定所述第一用户的下车地点的步骤;及将所述决定了的所述第一用户的乘车地点及下车地点发送给与所述车辆关联的装置的步骤。
此外,本发明的第三方式为,用于使计算机执行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的程序、或者非临时性地存储有该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多个用户通过同一个车辆而移动的方式中,能够保护隐私。
附图说明
图1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匹配系统的结构概要图。
图2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用户终端10的系统结构图。
图3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管理服务器20的系统结构图。
图4为被存储于第一数据库中的第一用户信息的示例。
图5为被存储于第二数据库中的第二用户信息的示例。
图6为管理服务器20所实施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7为对目的地和下车区域之间的关系进行例示的图。
图8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管理服务器20的系统结构图。
图9为对被存储于道路数据库中的信息进行例示的图。
图10为对第二实施方式中的隐私保护处理进行说明的图。
图11为对被包含于下车区域中的道路段进行例示的图。
图12为表示基于地标而决定下车地点的示例的图。
图13为对拼车的概要进行说明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第一方式所涉及的信息处理装置取得与第一用户的出发地及目的地相关的信息,并基于该信息来决定第一用户的乘车地点及下车地点。
在使第一用户的实际的下车地点与该用户的目的地一致的情况下,会产生与生活圈及自家住宅等相关的信息被同乘者知晓这样的课题。例如,在将作为自家住宅的公寓的前方设为下车地点的情况下,自家住宅位于该公寓内的情况将会被同乘者和驾驶者知晓。在拼车中,由于是不特定的用户进行同乘并移动,因此优选为考虑个人的隐私。
因此,在本发明的第一方式所涉及的信息处理装置中,在从第一用户取得了与目的地(例如自家住宅)相关的信息之时,决定包含该目的地在内的预定的范围,并从该预定的范围内决定第一用户实际下车的地点。
预定的范围例如优选为,半径500m左右的能够徒步移动的距离。下车地点既可以随机地决定,也可以基于预定的基准而决定。若根据所涉及的结构,则能够对车辆的同乘者和驾驶者隐匿第一用户的目的地(例如自家住宅和工作单位)。此外,第一用户的目的地也可以未必是第一用户的最终目的地。
与车辆关联的装置可以是驾驶该车辆的第二用户所持有的终端、或者搭载于该车辆上并指定该车辆的行驶路径的车载终端。此外,车辆既可以是通过驾驶者而被手动驾驶的车辆,也可以是自动地行驶的车辆。车载终端既可以是导航装置,也可以是用于进行自动行驶的计算机。
此外,下车地点可以基于与目的地之间的地理位置关系来决定。例如,通过将无法直接目视确认到第一用户的目的地的这样的位置设为下车地点,从而提高了目的地的隐匿性。
此外,也可以取得与第一用户下车时的周边环境相关的信息,并基于与所述周边环境相关的信息而决定下车地点。周边环境既可以是与道路环境相关的信息,也可以是与存在于周边的设施和地标相关的信息。例如,可以使位于第一用户所指定的特定的设施附近的地点优先。此外,也可以使具有所指定的量以上的交通量或路宽的道路优先。
此外,也可以基于第一用户所选择的基准而对被包含于预定的范围内的道路上的地点赋予评价值,并基于被赋予的评价值而决定下车地点。
例如,通过使用基于道路环境而被赋予的评价值、或基于存在于附近的设施和地标而被赋予的评价值,从而能够将符合第一用户的希望的地点选择为下车地点。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对于各实施方式中被记载的硬件结构、模块结构、功能结构等,只要没有特别地记载,则并不表示将发明的技术的范围仅限定于这些内容的含义。
(第一实施方式)
首先,对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匹配系统的概要进行说明。图13是用于对用户彼此实施共乘而进行移动的交通方式即拼车进行说明的图。图13是对因通勤而进行移动的利用者有3人的情况下的各自的自家住宅及工作地点的位置进行例示的图。
若各自分别进行通勤,则需要三台车,但通过实施共乘,从而能够减少行驶的车辆的台数。例如,由于用户A、用户B、用户C的自家住宅和工作地点都较近,因此如果上班时间和下班时间接近的话,则能够进行共乘。
在这样的拼车中,能够削减在道路上行驶的车辆的台数,由此,能够抑制交通堵塞。此外,例如,通过由该车辆的用户共同负担(分担成本)使用了车辆的移动中所需要的交通费(燃料费等),从而与该用户用各自的车辆分别进行移动的情况相比较,能够削减用户每个人的交通费。
图1示出了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匹配系统的结构概要。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匹配系统被构成为,包括用户所携带的用户终端10、和管理服务器20。
本实施方式中,将希望同乘车辆的用户称为第一用户,并将执行车辆的运行的用户称为第二用户。
用户终端10被构成为,能够切换为第一用户所利用的模式(以下为第一模式)和第二用户所利用的模式(以下为第二模式)。以下,根据需要,将以第一模式进行工作的用户终端10称为用户终端10A。此外,将以第二模式进行工作的用户终端称为用户终端10B。关于各个模式中的工作的详细内容在后文叙述。
第一用户经由用户终端10A而将与自身的移动相关的信息注册至管理服务器20。与自身的移动相关的信息例如为第一用户的出发地、目的地、希望移动开始的日期时间等。
此外,第二用户经由用户终端10B而将与自身的移动相关的信息注册至管理服务器20。与第二用户的移动相关的信息即为与第二用户行驶的车辆的移动相关的信息。例如为开始车辆的运行的日期时间、行驶路径等。将与第一用户的移动相关的信息及与第二用户的移动相关的信息在以下称为移动日程表。
这些信息例如能够通过被安装于用户终端10的、用于利用拼车服务的应用软件而生成及注册。但是,这些信息也可以未必利用移动终端来注册。例如,也可以利用能够连接网络的任意的终端(智能手机、移动电话、平板终端、个人信息终端、可穿戴计算机等)或个人计算机来被注册。
管理服务器20是对通过用户终端10而已被注册的移动日程表进行管理并将用户彼此进行匹配的装置。管理服务器20基于已被注册的移动日程表而进行用户的匹配,并决定第二用户所运行的车辆的行驶路径、使第一用户乘车的地点、使第一用户下车的地点等。
匹配的结果所得的信息(以下,为匹配信息)被发送至用户终端10A及用户终端10B。匹配信息例如包含:与第二用户运行的车辆相关的信息(车型、颜色、车牌照信息等)、与第一及第二用户相关的信息(性別、年龄等)、与移动相关的信息(第一用户和车辆汇合的场所、汇合的时间、移动路径、第一用户从车辆下车的场所、到达预定时间、其他同乘者的有无、移动花费的成本等)等。于是,通过取得了匹配信息的各用户(驾驶者和同乘者)同意匹配,从而使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间的匹配被确定。由此,能够实现使车辆运行的用户和希望同乘的用户汇合并进行移动。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匹配系统中,用户终端10A、用户终端10B及管理服务器20通过网络而被相互连接。在网络中,例如可以采用互联网等作为世界规模的公共通信网的WAN(Wide Area Network:广域网)或其他的通信网。此外,网络也可以包括移动电话等电话通信网、Wi-Fi(注册商标)等无线通信网。
接下来,对用户终端10的结构进行说明。图2为示出了用户终端10的系统结构的图。
用户终端10例如为智能手机、移动电话、平板计算机、个人信息终端、笔记本计算机、可穿戴计算机(智能手表等)这样的小型的计算机。用户终端10被构成为,包括控制部101、存储部102、无线通信部103、输入输出部104。
控制部101为,对用户终端10所实施的控制进行管理的运算装置。控制部101能够通过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等运算处理装置来实现。
控制部101被构成为,具有移动信息取得部1011和移动引导部1012这两种的功能模块。各功能模块也可以通过由CPU执行被存储于后文叙述的存储部102中的程序而实现。
移动信息取得部1011取得与用户的移动相关的信息。移动信息取得部1011根据用户终端10的模式而实施不同的处理。
具体而言,在用户终端10处于第一模式(即,面向乘坐其他人运行的车辆的用户的模式)的情况下,取得与出发地、目的地、开始移动的日期时间等相关的信息。这些信息作为第一用户信息而被发送至管理服务器20。第一用户信息为,使与第一用户的移动日程表相关的信息、和与第一用户相关的信息建立关联而得的信息。
此外,在用户终端10处于第二模式(即,面向使车辆运行的用户的模式)的情况下,取得与开始车辆的运行的日期时间、行驶路径等相关的信息。这些信息作为第二用户信息而被发送至管理服务器20。第二用户信息为,使与第二用户的移动日程表相关的信息、和与第二用户相关的信息建立关联而得的信息。
管理服务器20使多个用户信息彼此进行匹配(即、将使运行车辆的用户和乘坐该车辆的用户进行匹配),并将其结果所获得的匹配信息向所对应的用户所持有的用户终端10发送。
移动引导部1012基于从管理服务器20被发送的信息,而向用户提供关于车辆的运行的信息。具体而言,在用户终端10处于第一模式的情况下,经由输入输出部104而向第一用户通知乘车地点、下车地点、车辆的特征等。此外,在用户终端10处于第二模式的情况下,经由输入输出部104而向第二用户通知用户的特征、每个用户的乘车地点及下车地点等。
对于具体的处理内容将在后文叙述。
存储部102被构成为,包括主存储装置和辅助存储装置。主存储装置为,展开有通过控制部101而被执行的程序、和该控制程序所利用的数据的存储器。辅助存储装置为,存储有在控制部101中被执行的程序、和该控制程序所利用的数据的装置。辅助存储装置中也可以存储将由控制部101执行的程序作为应用程序而打包化了的程序。此外,也可以存储用于执行这些应用的操作系统。通过被存储于辅助存储装置中的程序被加载至主存储装置中并由控制部101执行,从而实施下文所进行说明的处理。
主存储装置也可以包括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和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此外,辅助存储装置也可以包括EPROM(ErasableProgrammable ROM:可擦除可编程序只读存储器)和硬盘驱动器(HDD、Hard Disk Drive:硬盘驱动器)。此外,辅助存储装置也可以包括可移动介质、即便携式存储介质。可移动介质例如为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存储器、或者是CD(Compact Disc:光盘)和DVD(Digital Versatile Disc:数字多功能光盘)那样的盘式存储介质。
无线通信部103为,用于将用户终端10连接于网络的无线通信接口。无线通信部103经由例如无线LAN(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网)、和3G、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技术)等移动通信服务而提供向网络的访问。
输入输出部104为,接受利用者所实施的输入操作并向利用者提示信息的单元。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一个触摸面板显示器构成。即,由液晶显示器及其控制单元、触控面板及其控制单元而构成。
此外,图2所示出的结构是一个示例,图示的功能的全部或一部分也可以使用专门被设计的电路来执行。此外,也可以通过图示以外的、主存储装置及辅助存储装置的组合来实施程序的存储乃至执行。
接下来,对管理服务器20的结构进行说明。
管理服务器20由通常的计算机而构成。即,管理服务器20为,具有CPU或GPU等处理器、RAM和ROM等主存储装置、EPROM、硬盘驱动器、可移动介质等辅助存储装置的计算机。此外,可移动介质也可以为例如USB存储器、或者CD和DVD那样的盘式存储介质。通过在辅助存储装置中储存有操作系统(OS)、各种程序、各种图表等,并将被储存于其中的程序加载至主存储装置的作业区域并执行,且通过程序的执行来控制各结构部等,从而能够实现如后文叙述的、与预定的目的相符的各功能。但是,一部分或者全部的功能也可以通过ASIC或FPGA那样的硬件电路来实现。此外,管理服务器20既可以由单一的计算机来构成,也可以由相互合作的多台计算机来构成。
图3为示出了管理服务器20的系统结构的图。管理服务器20被构成为,包括通信部203、第一数据库202A、第二数据库202B、控制部201。
通信部203为用于将管理服务器20连接于网络的通信接口。通信部203被构成为,包括例如网络接口板、或用于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电路。
存储部202被构成为,包括主存储装置和辅助存储装置。主存储装置为,被展开有通过控制部201而被执行的程序、以及该控制程序所利用的数据的存储器。辅助存储装置为,存储有在控制部201中被执行的程序、以及该控制程序所利用的数据的装置。关于主存储装置及辅助存储装置,由于与存储部102相同,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
而且,存储部202对第一数据库202A及第二数据库202B进行存储。
第一数据库202A为,对从用户终端10A取得的第一用户信息进行存储的数据库。在第一数据库202A中存储有从多个用户终端10A取得的多个第一用户信息。
第二数据库202B为,对从用户终端10B取得的第二用户信息进行存储的数据库。在第二数据库202B中存储有从多个用户终端10B取得的多个第二用户信息。
第一数据库202A及第二数据库202B通过由利用处理器而被执行的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的程序对被存储于存储装置中的数据进行管理,从而被构建。第一数据库202A及第二数据库202B例如为关系数据库。
在此,参照图4对被存储于第一数据库202A中的第一用户信息的图表结构进行说明。图4为表示被存储于第一数据库202A中的第一用户信息的图表结构的一个示例的图。第一用户信息表具有用户ID字段、出发地字段、目的地字段、移动开始日期时间字段。
在用户ID字段中存储有作为用于对第一用户进行特定的识别信息的用户ID。
在出发地字段中存储有从用户终端10A接收到的第一用户信息中所包含的与出发地相关的信息。出发地虽然也可以用纬度及经度来表示,但只要能够对地点进行特定,则以什么样的形式来表示都可以。例如,既可以用住址来表示,也可以用地标的名称等来表示。
在目的地字段中存储有从用户终端10A接收到的第一用户信息中所包含的与目的地相关的信息。关于目的地,只要能够对地点进行特定,则以什么样的形式来表示都可以。在图4的示例中,利用了纬度及经度。
在移动开始时间日期字段中存储有从用户终端10A接收到的第一用户信息中所包含的与移动开始日期时间相关的信息。移动开始日期时间为第一用户希望基于车辆的移动开始的日期及时刻。
接下来,参照图5对被存储于第二数据库202B中的第二用户信息的图表结构进行说明。图5是表示被存储于第二数据库202B中的第二用户信息的图表结构的一个示例的图。第二用户信息表具有用户ID字段、行驶路径字段、移动开始日期时间字段。
用户ID字段中存储有作为用于对第二用户进行特定的识别信息的用户ID。
在行驶路径字段中存储有从用户终端10B接收到的第二用户信息中所包含的与行驶路径相关的信息。行驶路径是对第二用户所运行的车辆的行驶路径进行特定的信息。行驶路径例如可以用与道路网络相对应的节点或道路链的集合来表示,也可以用通过的地点的集合来表示。
移动开始日期时间字段中存储有从用户终端10B接收到的第二用户信息中所包含的与移动开始日期时间相关的信息。移动开始日期时间是第二用户开始车辆的运行的日期及时刻。
控制部201为对管理服务器20所实施的控制进行管理的运算装置。控制部201能够通过CPU等运算处理装置来实现。
控制部201被构成为,具有用户信息取得部2011、隐私处理部2012、匹配部2013这三种的功能模块。各功能模块也可以通过由CPU执行被存储于辅助存储单元中的程序来实现。
用户信息取得部2011从用户终端10A取得第一用户信息,并更新第一数据库202A。此外,从用户终端10B取得第二用户信息,并更新第二数据库202B。所取得并被储存的用户信息被使用于后文叙述的匹配处理中。
隐私处理部2012基于被包含于所取得的第一用户信息中的下车希望地点,来决定第一用户实际从车辆下车的地点。以此方式,通过使第一用户希望下车的地点和实际的下车地点错开,从而能够隐匿第一用户的自家住宅或工作单位这样的与生活圈相关的信息。
匹配部2013基于隐私处理后的第一用户信息和第二用户信息来使用户彼此进行匹配。
本实施方式中的匹配处理为,用于以使第一用户能够乘坐第二用户所运行的车辆而向目的地移动的方式来对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进行匹配的处理。
此外,匹配部2013基于匹配结果而生成匹配信息。匹配信息中包含与匹配是否成立相关的信息。在匹配处理中,在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的匹配成立了的情况下,匹配部2013生成包含了与匹配对象相关的个人信息(例如、姓名、电话号码、邮箱地址等)的匹配信息。
已生成的匹配信息向用户终端10A及用户终端10B被发送。由此,向匹配已成立的第一用户及第二用户提供与匹配对象相关的个人信息。由此,匹配已成立的第一用户及第二用户能够相互取得联络。
接下来,基于图6所示的流程图,对控制部201实施的匹配处理的详细内容进行说明。在第一数据库202A中存储有第一用户信息且第二数据库202B中存储有第二用户信息的情况下,匹配处理周期性地被执行。除了明确表示的情况以外,处理的执行主体为匹配部2013。
匹配处理例如能够基于多个用户为了同乘同一个车辆而会产生什么程度的成本来实施。例如,在位于出发地的第一用户为了乘坐第二用户驾驶的车辆而徒步移动至该车辆的行驶路径上的情况下,移动距离和移动所花费的时间会成为成本。此外,在第二用户驾驶的车辆偏离本来的行驶路径而前往迎接第一用户的情况下,从本来的行驶路径偏离而行驶的距离和时间会成为成本。
同样地,在第一用户从车辆下车后徒步移动至目的地的情况下,移动距离和移动所花费的时间会成为成本。除此之外,在第一用户开始移动的时刻和第二用户通过附近的时刻不同的情况下,其时间差会成为成本。在匹配处理中,例如,也可以针对全部的用户的配对而计算出表示这些成本的一个以上的指标,并对指标的总计最小的配对进行组合。
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虽然示出基于表示成本的指标而实施匹配的示例,但匹配的方法为一个示例,也可以使用其他任意的方法。例如,可以基于时间空间网络中的最短距离而实施匹配,也可以基于其他基准来实施匹配。此外,在使用多个指标的情况下,也可以对各指标中的每一个附加权重。
首先,在步骤S11中,从第一数据库202A及第二数据库202B中分别按照每一个记录而取得成为比较对象的第一用户信息及第二用户信息。另外,如果能够针对全部的用户信息的组合而实施比较,则不考虑用户信息的顺序。
在步骤S12中,基于所提取的第一用户信息和第二用户信息而对表示成本的指标进行计算。例如,对第一用户至乘坐于车辆为止所花费的成本、第一用户从车辆下车后花费的成本、相当于待机时间的成本等进行计算。并且,综合这些指标,而对表示匹配中的优选度的综合的分数(以下,为匹配分数)进行计算。例如通过匹配而产生的成本越低则匹配分数越升高。计算出的匹配分数针对每个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的配对而被临时存储。
在步骤S13中,对是否存在未实施匹配分数的计算的用户信息的组合进行确认,在存在的情况下返回至步骤S11,并继续处理。在不存在的情况下,向步骤S14转移。
在步骤S14中,基于计算出的匹配分数而对匹配结果进行排序,并提取匹配成立的用户信息的配对。例如,可以在存在有匹配分数小于阈值的用户信息的配对的情况下,判断为匹配成立。另外,在对于某个第一用户而成为匹配的候补的第二用户存在多个的情况下,也可以基于其他的基准而选择任意一个。例如,在存在性别或年龄等优先考虑的项目的情况下,也可以根据该项目来选择匹配对象。另外,在满足条件的对象不存在的情况下,也可以针对该用户而设为“匹配不成立”。在该情况下,在后述的步骤S16中,生成表示匹配未成立的含义的匹配信息。
若匹配成立,则决定第一用户实际乘坐车辆的地点(以下为,乘车地点)和第一用户从车辆下车的地点(以下为,下车地点)。乘车地点及下车地点未必与第一用户所指定的出发地及目的地一致。乘车地点及下车地点根据与第二用户所运行的车辆的行驶路径的兼顾而被决定。
对于匹配已成立的配对,在步骤S15中,执行隐私保护处理。
此处,对于隐私保护处理详细地进行说明。
由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匹配系统是对多个不特定用户彼此进行匹配的系统,因此优选为不将某个用户的个人信息以所需以上程度而向其他用户公开。但是,由于利用拼车的用户在自家住宅或工作单位等与生活圈密切的地点的附近上下车辆,因此目睹了该用户的上下车的同乘者将能够推测出该用户的自家住宅或工作单位等。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匹配系统中,不将在第一用户信息中所包含的目的地就此设为下车地点,而是在实施了将下车地点有意错开的处理的基础上,将与该下车地点相关的信息向第二用户通知。
关于具体的方法,参照图7而进行例示。
图7中的符号701表示于第一用户信息中所含的目的地。如此,在某个地点作为第一用户的目的地而被指定的情况下,在步骤S15中,隐私处理部2012生成包含该目的地在内的预定的范围(以下为,下车区域。符号702),并将被包含于该下车区域中且车辆可停车的地点作为下车地点来决定。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下车地点被随机地决定,但也可以基于预定的规则来决定。在基于预定的规则而决定下车地点的情况下,优选为不大幅度地偏离车辆的行驶路径的地点。此外,下车区域优选为以能进行徒步移动的程度为半径。另外,在下车区域不包含车辆的行驶路径的情况下、或第一用户的目的地从车辆的行驶路径充分偏离的情况下,也可以省略步骤S15的处理。
被决定了的下车地点被发送至匹配部2013并被临时存储。
在步骤S16中,针对匹配已成立的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而各自生成匹配信息。
提供给第一用户的匹配信息为,包含与第二用户所运行的车辆相关的信息(例如,号码牌和车种类信息等)、乘车地点、隐私保护处理后的下车地点、第二用户的个人信息等的信息。此外,提供给第二用户的匹配信息为,包含第一用户的乘车地点、隐私保护处理后的下车地点、第一用户的个人信息等的信息。所生成的匹配信息分别被发送至与第一用户对应的用户终端10A和与第二用户对应的用户终端10B。
另外,与第二用户运行的车辆相关的信息、第一用户的个人信息、第二用户的个人信息等也可以从储存有各用户的个人信息的个人信息数据库中获取。在该情况下,通过从个人信息数据库中提取关于已被进行了匹配的第一用户及第二用户的个人信息,从而能够生成上述那样的匹配信息。另外,个人信息也可以未必是用于对个人进行特定的信息。例如也可以是性別、年代、外观上的特征这样的用于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汇合而所需的最低限度的信息。
确认了匹配信息的第一用户及第二用户若同意此信息,则将表示此含义的内容从用户终端10发送至管理服务器20,匹配部2013判断为匹配已正式成立,并将该表示此含义的内容通知给各用户终端10(步骤S17)。另外,在任意的用户拒绝了匹配的成立的情况下,也可以将被拒绝的对象除外而再度实施匹配处理。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匹配系统在对同乘于车辆的用户彼此进行匹配时,基于已被指定的目的地而随机地生成下车地点。若根据所涉及的结构,则能够对同乘者隐匿第一用户的目的地(自家住宅等)。
(第一实施方式的改变例)
虽然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从预定的下车区域内随机地决定了下车地点,但也可以基于与目的地之间的地理位置关系而决定下车地点。
例如,也可以以相比于从停车中的车内能够目视确认到第一用户的目的地的地点,而优先考虑从停车中的车内无法目视确认到第一用户的目的地的地点的方式,来决定下车地点。
除此之外,也可以附加第一用户下车时的车辆的行进方向来决定下车地点。例如,也可以以使第一用户的目的地成为与下车时的车辆的行进方向为相反侧的方式来决定下车地点。
若根据所涉及的方式,则由于已下车的第一用户难以被车辆的乘员目视确认到,因此第一用户的自家住宅或工作地点等变得更加难以被特定。
(第二实施方式)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从预定的下车区域内随机地决定了下车地点。相对于此,第二实施方式为,对于下车区域中所包含的多个道路段给予分数,并基于该分数而决定下车地点的方式。
图8为简要地示出了构成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匹配系统的管理服务器20的结构的框图。如图8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管理服务器20被构成为,还包含道路数据库204。
道路数据库204为,对与车辆行驶的道路的环境相关的信息(以下,为道路环境信息)进行存储的数据库。虽然作为道路环境信息而例如可列举出:人行道的有无、道路宽度、行车道数、交通量、单向行驶的有无等,但在道路数据库204中也可以存储除此之外的信息。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对于以预定的长度对道路进行分割而得的每个区间(道路段)均被赋予了道路环境信息。此外,道路环境信息以与表示道路段的地理位置的信息建立关联的方式而被存储。图9(A)为与每个道路段建立了关联的道路环境信息的示例。
图10为,详细示出了在第二实施方式中隐私处理部2012于步骤S15中所实施的处理的流程图。
首先,在步骤S151中,参照被存储于道路数据库204中的道路环境信息,来取得被包含于下车区域中的多个道路段。图11为图示了被包含于下车区域中的多个道路段的示例。另外,即使为同样的道路,也可以被分派有方向分别不同的道路段。在该情况下,也可以将车辆明显不行驶的道路段(例如,与返回出发地的方向对应的道路段等)除外。
接下来,在步骤S152中,对于所取得的多个道路段分别赋予分数。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基于第一用户的喜好的基准而赋予分数。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第一用户信息中包含有与用于实施分数的赋予的基准相关的信息,管理服务器20基于该基准而实施针对道路段的分数的赋予。
例如,在第一用户希望在交通量较多的地点下车的情况下,基于被包含于道路环境信息中的“交通量”而实施对于各道路段的分数的赋予。交通量可以是车辆的通行量,也可以是行人的通行量。
此外,例如,在第一用户希望在具有人行道的道路处下车的情况下,基于被包含于道路环境信息中的“人行道的有无”而实施对于各道路段的分数的赋予。除此之外,也可以基于道路的路宽或夜间的明亮度而实施分数的赋予。
另外,评分可以根据单一的基准而实施,也可以根据多个基准而实施。例如,也可以根据多个基准而计算出多个分数并进行总计。该情况下,也可以对任意的基准赋予权重。
接下来,在步骤S153中,将被包含于下车区域中的多个道路段之中的、分数最高的路段作为下车地点而决定。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若根据第二实施方式,则使第一用户在被包含于下车区域中的道路段之中的、更加符合第一用户的喜好的道路段下车成为可能。
(第三实施方式)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基于道路环境而实施了下车地点的评分。相对于此,第三实施方式为,基于建造物或地标的存在而实施下车地点的评分的实施方式。
虽然构成了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匹配系统的管理服务器20的结构与第二实施方式相同,但在道路数据库204中还存储与建造物或地标相关的信息(定点信息)这一点上,与第二实施方式不同。图9(B)为定点信息的示例。
定点信息例如是与建筑物或设施所存在的位置、该建筑物或设施的种类、规模、已入住的租户相关的信息等。另外,定点信息也未必是与建筑物或设施对应的信息。例如也可以为与行人自由通行(scramble)交叉路口、会面定点等对应的信息。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在第一用户信息中包含与下车地点中希望利用的定点相关的项目,管理服务器20基于该项目而实施对于道路段的分数的赋予。例如,在第一用户指定了希望利用银行ATM的宗旨的情况下,提取能够利用银行ATM的定点,并对附近的道路段赋予较高的分数。
评分既可以根据单一的基准而实施,也可以根据多个基准而实施。例如,也可以根据多个基准而计算出多个分数并进行总计。该情况下,也可以设为对任意的基准给予权重。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若根据第三实施方式,则能够基于与建造物或地标这样的定点相关的信息而决定最佳的下车地点。
(第三实施方式的改变例)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的定点具有多个出入口、并且能够利用多个道路段的情况下,也可以根据出入口而赋予不同的分数。例如,在铁路车站具有北口和南口、且目的地与南口较近的情况下,也可以设为对北口侧的道路段赋予较高的分数。这是因为,由于需要穿过车站站内,所以难以从下车地点推测出目的地的缘故。
参照图12而进行例示。例如,在目的地在铁路车站的附近(符号1103)、且车站周边作为下车区域而已被设定的情况下,相比于用符号1102表示的一侧的道路段,对用符号1101表示的一侧的道路段赋予更高的分数。
以此方式,也可以在从下车地点对目的地进行推测更加困难的情况下,赋予更高的分数。例如,也可以在从所对应的道路段到目的地之间存在可通过的建造物的情况、或从所对应的道路段到目的地之间存在人员大量集中的定点的情况下等,对该道路段赋予更高的分数。
(改变例)
上述的实施方式只不过是一个示例,本发明能够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适当地变更而实施。
例如,虽然在第二及第三实施方式中,将被包含于下车区域中的道路分割成了多个道路段,但分割也可以未必以道路段为单位。例如,也可以将下车区域分割为具有预定的形状的网格。此外,也可以不按照每个区域而按照每个地点来进行判断。
此外,虽然在第二及第三实施方式中,对被包含于下车区域中的全部的道路段都赋予了分数,但未必需要对全部的道路段赋予分数。例如,也可以使用在本说明书中例示出的评价基准来对单一的下车地点实施评价。
此外,虽然在实施方式的说明中,例示了第二用户使车辆运行的方式,但第一用户乘坐的车辆也可以是自动行驶车辆。在该情况下,也可以替代向第二用户发送匹配信息的方式,而将所对应的信息发送给被搭载于自动行驶车辆上的计算机。即使在不存在第二用户的条件下而车辆被运行的情况下,也能够得到对同乘者隐匿目的地的这样的效果。
此外,虽然在实施方式的说明中,管理服务器20决定了下车地点,但确认了所决定的下车地点的第一用户也可以请求下车地点的再生成。此外,也可以采用第一用户能够对通过管理服务器20而被决定的下车地点进行变更的方式。
在本公开内容中进行了说明的处理和方法,只要不产生技术上的矛盾,则能够自由地进行组合而实施。
此外,虽然设为一个装置来实施而进行了说明的处理,也可以通过多个装置来分担执行。或者,设为不同的装置来实施而进行了说明的处理,也可以通过一个装置而被执行。在计算机系统中,通过什么样的硬件结构(服务器结构)来实现各功能是能够灵活变更的。
本发明也能够通过将安装有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功能的计算机程序供给至计算机,且由该计算机所具有的一个以上的处理器读取程序并执行,从而被实现。这样的计算机程序既可以通过能够连接于计算机的系统总线的非临时性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而被提供给计算机,也可以经由网络而被提供给计算机。非临时性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含例如磁盘(软盘(注册商标)、硬盘驱动器(HDD)等)、光盘(CD-ROM、DVD盘·蓝光光盘等)等任意类型的盘、读取专用存储器(ROM)、随机的访问存储器(RAM)、EPROM、EEPROM、磁卡、闪存、光学式卡、适用于储存电子命令的任意类型的介质。
符号说明
10…用户信息;
101…控制部;
102…存储部;
103…无线通信部;
104…输入输出部;
20…服务器装置;
201…通信部;
202…存储部;
202A…第一数据库;
202B…第二数据库;
203…控制部。

Claims (8)

1.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其对不特定的多个用户乘坐同乘的车辆而向目的地移动的第一用户的乘车地点及下车地点进行决定,其中,
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具备控制部,所述控制部执行如下操作,即:
取得与所述第一用户的出发地及目的地相关的信息;
基于所述第一用户的出发地而决定所述第一用户的乘车地点;
决定包含所述第一用户的目的地在内的预定的范围,并从位于所述预定的范围内的、除了所述目的地以外的多个地点中决定所述第一用户的下车地点;以及
将所述决定了的所述第一用户的乘车地点及下车地点发送给与所述车辆关联的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
与所述车辆关联的装置为,驾驶所述车辆的第二用户所持有的终端、或者搭载于所述车辆上并对所述车辆的行驶路径进行指定的车载终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部将从所述预定的范围内所选择的随机的地点设为所述下车地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部基于与所述目的地之间的地理位置关系,而决定所述下车地点。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部取得与所述第一用户下车时的周边环境相关的信息,并基于所述与周边环境相关的信息而决定所述下车地点。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部基于所述第一用户所选择的基准而对被包含于所述预定的范围中的道路上的地点赋予评价值,并基于所述被赋予的评价值而决定所述下车地点。
7.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其为对不特定的多个用户乘坐同乘的车辆而向目的地移动的第一用户的乘车地点及下车地点进行决定的信息处理装置所实施的信息处理方法,所述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取得包含与所述第一用户的出发地及目的地相关的信息在内的用户信息的步骤;
基于所述第一用户的出发地而决定所述第一用户的乘车地点的步骤;
决定包含所述第一用户的目的地在内的预定的范围,并从位于所述预定的范围内的、除了所述目的地以外的多个地点中决定所述第一用户的下车地点的步骤;以及
将所述决定了的所述第一用户的乘车地点及下车地点发送给与所述车辆关联的装置的步骤。
8.一种非临时性的存储介质,其中,
所述非临时性的存储介质存储有用于使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7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的程序。
CN201910506478.4A 2018-06-14 2019-06-12 信息处理装置及信息处理方法 Pending CN11060874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13439 2018-06-14
JP2018113439A JP6992684B2 (ja) 2018-06-14 2018-06-14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情報処理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08748A true CN110608748A (zh) 2019-12-24

Family

ID=688393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06478.4A Pending CN110608748A (zh) 2018-06-14 2019-06-12 信息处理装置及信息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328594B2 (zh)
JP (1) JP6992684B2 (zh)
CN (1) CN110608748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33863A (zh) * 2019-12-25 2021-06-25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共乘支援系统及共乘支援方法
CN113139139A (zh) * 2021-04-28 2021-07-20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确定上车点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117939B2 (ja) * 2018-08-20 2022-08-15 ヤフー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
JP7251513B2 (ja) 2020-04-08 2023-04-0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自動バレー駐車システム及びサービス提供方法
CN112362075B (zh) * 2020-10-30 2022-09-20 大陆投资(中国)有限公司 移动出行工具临时共享方法
WO2022208122A1 (ja) * 2021-04-01 2022-10-06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乗降地点決定装置、乗降地点決定方法、及び学習済みモデルの生成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208462A (ja) * 2002-01-15 2003-07-25 Mazda Motor Corp 車両情報利用システム、車両情報利用プログラム、車両情報利用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及び車両情報利用方法
WO2006001312A1 (ja) * 2004-06-25 2006-01-0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プローブカー車載機及びプローブ情報収集システム
JP2010231549A (ja) * 2009-03-27 2010-10-14 Nec Personal Products Co Ltd 乗客表示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及び、携帯情報端末
CN104464274A (zh) * 2014-11-27 2015-03-25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合乘打车方法及服务器
CN105243836A (zh) * 2015-10-14 2016-01-13 深圳市十方联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拼车方法和设备
CN107248273A (zh) * 2017-07-03 2017-10-13 鄂尔多斯市普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针对坐轮椅乘客的应对方法及上、下车位置选择方法
CN107407569A (zh) * 2015-03-16 2017-11-28 诺基亚技术有限公司 位置隐私
US9848299B1 (en) * 2016-12-23 2017-12-19 Tile, Inc. Tracking device communication privacy controls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062490A (ja) 2002-07-29 2004-02-2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相乗り代理交渉システムおよび相乗り代理交渉方法
US20170351990A1 (en) 2016-06-01 2017-12-07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mplementing relative tags in connection with use of autonomous vehicles
US20170365030A1 (en) 2016-06-21 2017-12-21 Via Transportation,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Vehicle Ridesharing Management
JP6399129B2 (ja) * 2017-03-08 2018-10-03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乗客支援装置、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9133354A (ja) 2018-01-30 2019-08-08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自動運転システム、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移動体
WO2019199766A1 (en) * 2018-04-09 2019-10-17 Via Transportation,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lanning transportation routes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208462A (ja) * 2002-01-15 2003-07-25 Mazda Motor Corp 車両情報利用システム、車両情報利用プログラム、車両情報利用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及び車両情報利用方法
WO2006001312A1 (ja) * 2004-06-25 2006-01-0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プローブカー車載機及びプローブ情報収集システム
JP2010231549A (ja) * 2009-03-27 2010-10-14 Nec Personal Products Co Ltd 乗客表示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及び、携帯情報端末
CN104464274A (zh) * 2014-11-27 2015-03-25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合乘打车方法及服务器
CN107407569A (zh) * 2015-03-16 2017-11-28 诺基亚技术有限公司 位置隐私
CN105243836A (zh) * 2015-10-14 2016-01-13 深圳市十方联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拼车方法和设备
US9848299B1 (en) * 2016-12-23 2017-12-19 Tile, Inc. Tracking device communication privacy controls
CN107248273A (zh) * 2017-07-03 2017-10-13 鄂尔多斯市普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针对坐轮椅乘客的应对方法及上、下车位置选择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33863A (zh) * 2019-12-25 2021-06-25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共乘支援系统及共乘支援方法
CN113139139A (zh) * 2021-04-28 2021-07-20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确定上车点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CN113139139B (zh) * 2021-04-28 2023-09-22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确定上车点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328594B2 (en) 2022-05-10
US20190385451A1 (en) 2019-12-19
JP6992684B2 (ja) 2022-01-13
JP2019215774A (ja) 2019-1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08748A (zh) 信息处理装置及信息处理方法
JP7063154B2 (ja)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情報処理方法
Ashalatha et al. Mode choice behavior of commuters in Thiruvananthapuram city
JP6322048B2 (ja) 混雑予測装置及び混雑予測方法
JP5034701B2 (ja) 観光客の誘導方法、そのシステム及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WO2017068589A1 (en) A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ridesharing
CN110782305B (zh)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以及非临时性的存储介质
CN110796275A (zh)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以及非临时性的存储介质
JP6682193B2 (ja) 通知システム、サーバ装置、通信端末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通知方法
Czioska et al. Location-and time-dependent meeting point recommendations for shared interurban rides
Hansen et al. Strangers On This Road We Are On: A Literature Review of Pooling in On-Demand Mobility Services
Ceder et al. Personalized public transport mobility service: a journey ranking approach for route guidance
JP6701275B2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提供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Hammad et al. PureNav: A Personalized Navigation Service for Environmental Justice Communities Impacted by Planned Disruptions
Angelaki et al. Mobile applications and projects for sustainable urban public transportation: a selective review
Salomon et al. ‘Informal Travel’: A New Conceptualization of Travel Patterns?
Adedeji et al. Risk analysis of drivers’ distraction: Effect of navigation tools
JP7195077B2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提供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Watkins Using technology to revolutionize public transportation
CN110858386A (zh)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以及非临时性的存储介质
JP7371431B2 (ja) 経路情報提供システム、経路情報提供方法、及び経路情報提供プログラム
Vedernikov et al. The Hitchhiker’s guide to the pick-up locations
Bradley et al. Technology management: Case of the internet of technologies and smart city
JP7105283B2 (ja) 情報送信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US20210293559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navigating a route based on intrinsic characteristics and feedback of the travel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