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82654A - 筒形防振装置 - Google Patents

筒形防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82654A
CN110582654A CN201780018254.8A CN201780018254A CN110582654A CN 110582654 A CN110582654 A CN 110582654A CN 201780018254 A CN201780018254 A CN 201780018254A CN 110582654 A CN110582654 A CN 1105826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opper
elastic body
rubber elastic
pair
main rub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1825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582654B (zh
Inventor
西直树
石垣有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Technological Co Ltd
Sumitomo Rik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Technolog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Technolog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Technologic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5826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826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5826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826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00Springs
    • F16F1/36Springs made of rubber or other material having high internal friction, e.g. thermoplastic elastomers
    • F16F1/38Springs made of rubber or other material having high internal friction, e.g. thermoplastic elastomers with a sleeve of elastic material between a rigid outer sleeve and a rigid inner sleeve or pin, i.e. bushing-type
    • F16F1/3835Springs made of rubber or other material having high internal friction, e.g. thermoplastic elastomers with a sleeve of elastic material between a rigid outer sleeve and a rigid inner sleeve or pin, i.e. bushing-type characterised by the sleeve of elastic material, e.g. having indentations or made of materials of different hardnes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21/00Interconnection systems for two or more resiliently-suspended wheels, e.g. for stabilising a vehicle body with respect to acceleration, deceleration or centrifugal forces
    • B60G21/02Interconnection systems for two or more resiliently-suspended wheels, e.g. for stabilising a vehicle body with respect to acceleration, deceleration or centrifugal forces permanently interconnected
    • B60G21/04Interconnection systems for two or more resiliently-suspended wheels, e.g. for stabilising a vehicle body with respect to acceleration, deceleration or centrifugal forces permanently interconnected mechanically
    • B60G21/05Interconnection systems for two or more resiliently-suspended wheels, e.g. for stabilising a vehicle body with respect to acceleration, deceleration or centrifugal forces permanently interconnected mechanically between wheels on the same axle but on different sides of the vehicle, i.e. the left and right wheel suspensions being interconnected
    • B60G21/051Trailing arm twist beam axles
    • B60G21/052Mounting mean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5/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or jet-propulsion units
    • B60K5/12Arrangement of engine supports
    • B60K5/1208Resilient suppor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5/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or jet-propulsion units
    • B60K5/12Arrangement of engine supports
    • B60K5/1283Adjustable supports, e.g. the mounting or the characteristics being adjustab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5/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or jet-propulsion units
    • B60K5/12Arrangement of engine supports
    • B60K5/1291Supports comprising stopp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00Springs
    • F16F1/36Springs made of rubber or other material having high internal friction, e.g. thermoplastic elastomers
    • F16F1/38Springs made of rubber or other material having high internal friction, e.g. thermoplastic elastomers with a sleeve of elastic material between a rigid outer sleeve and a rigid inner sleeve or pin, i.e. bushing-type
    • F16F1/3828End stop features or buffer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Y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SPECTS CROSS-CUTTING VEHICLE TECHNOLOGY
    • B60Y2306/00Other features of vehicle sub-units
    • B60Y2306/09Reducing noise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颖构造的筒形防振装置,即使在与主体橡胶弹性体一体形成的缓冲橡胶层产生了龟裂,也可确保主体橡胶弹性体的优异的耐久性。在设于内轴构件12且朝向第一轴直角方向26的各一方侧突出的一对止动突部28、28的表面固接有与主体橡胶弹性体16一体形成的缓冲橡胶层48。在外筒构件18的内周面设有供一对止动突部28、28插入的止动凹部60,止动凹部60的壁部配置为与止动突部28在轴向19、第一轴直角方向26与第二轴直角方向30的各方向上对置,通过止动凹部60的壁部与止动突部28的抵接而构成对内轴构件12与外筒构件18的相对位移量进行限制的轴向止动件86、第一轴直角方向止动件88与第二轴直角方向止动件90。

Description

筒形防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例如在汽车的差速器支架、发动机支架、车身支架、构件支架等中使用的筒形防振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夹装于构成振动传递系统的构件之间而将这些构件相互防振连结的防振连结体的一种,已知有筒形防振装置,并研究了例如在将汽车的差动装置(差速齿轮)防振支承于车辆车身(副车架)的差速器支架等上的应用。例如日本专利第5603390号公报(专利文献1)等所示的那样,该筒形防振装置具有利用主体橡胶弹性体将内轴构件和外筒构件弹性连结的构造。
然而,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筒形防振装置设有止动构件,该止动构件具备相对于内轴构件的轴向中央部分在彼此正交的轴直角方向上突出的一对第一止动突部和一对第二止动突部。而且,通过使上述止动突部在各轴直角方向上与外筒构件侧抵接,由此构成对内轴构件与外筒构件的相对位移量进行限制的止动件,实现主体橡胶弹性体的耐久性的提高。
另外,主体橡胶弹性体固接于第一止动突部,并且在第一止动突部的突出前端面固接有与主体橡胶弹性体一体形成的外周止动橡胶,第一止动突部与外筒构件侧的抵接时的撞击声等得到缓和。
然而,针对这样的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筒形防振装置,本发明人设想了更大的负载输入并对此进行了研究,其结果是,得到了期望实现耐久性的进一步提高这样的见解。即,在专利文献1的构造中,主体橡胶弹性体与外周止动橡胶一体形成而均固接于第一止动突部,并且外周止动橡胶中的止动负载的输入部分连续地配置于靠近主体橡胶弹性体的位置。其结果是,可以认为,若设想在较大的止动负载的输入的作用下而使外周止动橡胶产生了龟裂的情况,则外周止动橡胶的龟裂伸展至在外周止动橡胶的附近连续设置的主体橡胶弹性体,可能对主体橡胶弹性体的耐久性造成不良影响。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60339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是以上述的情况为背景而作出的,其解决课题在于,提供一种新颖构造的筒形防振装置,即便在与主体橡胶弹性体一体形成的缓冲橡胶层上作用止动负载而产生了龟裂,也可避免对主体橡胶弹性体的耐久性的影响而确保优异的耐久性。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以下,对为了解决这样的课题而作出的本发明的方式进行记载。此外,能够以尽可能任意的组合来采用在以下记载的各方式中采用的构成要素。
即,本发明的第一方式涉及一种筒形防振装置,其具备在内轴构件的外周面固接有主体橡胶弹性体的防振装置主体,并且在该防振装置主体的外周面装配有筒状的外筒构件,其特征在于,在该内轴构件的轴向中间部分设有朝向第一轴直角方向的各一方侧突出的一对止动突部,在该一对止动突部的表面固接有与该主体橡胶弹性体一体形成的缓冲橡胶层,并且在上述外筒构件的内周面设有供该一对止动突部插入的止动凹部,该止动凹部的壁部配置为与该止动突部在轴向、该第一轴直角方向以及与该第一轴直角方向正交的第二轴直角方向的各方向上对置,通过该止动凹部的壁部与该止动突部的抵接而构成对该内轴构件与该外筒构件的相对位移量进行限制的轴向止动件、第一轴直角方向止动件与第二轴直角方向止动件。
在被设为依据这样的第一方式的构造的筒形防振装置中,通过设于内轴构件的一对止动突部与设于外筒构件的止动凹部的壁部的抵接,内轴构件与外筒构件的相对位移量在轴向、第一轴直角方向与第二轴直角方向的各方向上受到限制,因此实现主体橡胶弹性体的耐久性的提高。
另外,由于利用一对止动突部来构成止动件,因此即使在将一对止动突部的表面覆盖的缓冲橡胶层上产生了龟裂,龟裂也难以伸展至主体橡胶弹性体,避免主体橡胶弹性体的耐久性的降低。
本发明的第二方式在第一方式所述的筒形防振装置的基础上,在上述内轴构件的轴向中间部分设有朝向上述第二轴直角方向的各一方侧突出的一对固接突部,上述主体橡胶弹性体固接于该一对固接突部。
根据第二方式,通过将主体橡胶弹性体固接在朝向与一对止动突部大致正交的方向突出的一对固接突部上,使得覆盖一对止动突部的缓冲橡胶层的损伤更加难以影响与缓冲橡胶层一体形成的主体橡胶弹性体,实现主体橡胶弹性体的耐久性的提高。另外,由于通过一对固接突部较大地确保了主体橡胶弹性体向内轴构件侧固接时的固接面积,因此使主体橡胶弹性体朝向内轴构件侧更牢固地固接,不易产生主体橡胶弹性体相对于内轴构件的剥离等问题。
本发明的第三方式在第二方式所述的筒形防振装置的基础上,上述固接突部和上述止动突部作为相对于上述内轴构件独立的构件而一体形成,上述固接突部和止动突部固定设置于该内轴构件。
根据第三方式,能够更高水平地兼顾实现针对内轴构件的要求性能、以及针对固接突部和止动突部的要求性能。具体来说,例如,能够在由金属形成内轴构件而实现优异的变形刚性的同时、由合成树脂形成固接突部以及止动突部而实现轻型化等。
本发明的第四方式在第一方式至第三方式中任一方式所述的筒形防振装置的基础上,以分离于上述内轴构件的外周侧的方式配设中间构件,利用上述主体橡胶弹性体将该内轴构件与该中间构件相互弹性连结而构成上述防振装置主体,并且将该中间构件嵌接于上述外筒构件的内周面而在该防振装置主体的外周面装配该外筒构件。
根据第四方式,由于主体橡胶弹性体的外周形状通过中间构件得以稳定,因此外筒构件相对于防振装置主体的外周面的装配变得更加容易。
本发明的第五方式在第四方式所述的筒形防振装置的基础上,一对上述中间构件分离地配置在相对于上述内轴构件的上述第二轴直角方向的两侧,利用上述主体橡胶弹性体将该内轴构件与该一对中间构件相互弹性连结,并且将该一对中间构件嵌接于上述外筒构件的内周面。
根据第五方式,中间构件被设为相对于内轴构件配置于第二轴直角方向的两侧的一对,由此在向防振装置主体的外周面装配外筒构件时,只要对一对中间构件向相互接近的方向进行按压,就能够对在内轴构件与中间构件之间配置的主体橡胶弹性体在第二轴直角方向上施加预压缩。由此,例如能够降低在输入第二轴直角方向的振动时对主体橡胶弹性体作用的拉伸应力,从而提高主体橡胶弹性体的耐久性。
本发明的第六方式在第一方式至第五方式中任一方式所述的筒形防振装置的基础上,上述主体橡胶弹性体在上述第二轴直角方向的两侧具备朝向外周开口的凹部,在该凹部中由该主体橡胶弹性体构成的内表面被设为自由表面。
根据第六方式,可较大地确保主体橡胶弹性体的自由表面,避免在主体橡胶弹性体的弹性变形时由应力集中引起的主体橡胶弹性体的损伤,因此实现主体橡胶弹性体的耐久性的提高。尤其是,在通过向其他构件固接而受到约束的主体橡胶弹性体的外周表面的中间部分设置凹部,由此高效地减少在主体橡胶弹性体中弹性变形受到约束的区域,在振动输入时有效地缓和主体橡胶弹性体中的应力的集中。
本发明的第七方式在第六方式所述的筒形防振装置的基础上,在上述主体橡胶弹性体形成有使上述凹部向大气开放的连通路。
根据第七方式,能够避免凹部中的空气弹性的作用而防止空气弹性对筒形防振装置的弹性特性造成影响。并且,在水等侵入凹部的情况下,也能够使水穿过连通路排出。
本发明的第八方式在第一方式至第七方式中任一方式所述的筒形防振装置的基础上,上述外筒构件构成为,包括相对于上述防振装置主体从上述第一轴直角方向的两侧装配的一对分割体。
根据第八方式,能够容易地将外筒构件装配于防振装置主体的外周面。并且,通过将外筒构件的分割方向设为第一轴直角方向,使外筒构件的分割部分位于第二轴直角方向的两侧,向第一轴直角方向突出的止动突部不会与外筒构件的分割部分抵接。由此,能够防止对外筒构件的分割部分作用止动负载,防止被设为分割构造的外筒构件的损伤。
本发明的第九方式在第八方式所述的筒形防振装置的基础上,在相互对接的上述一对分割体的对接端部设有通过该一对分割体的接近而相互卡定的第一卡定部和第二卡定部,该一对分割体通过该第一卡定部与该第二卡定部的卡定而在上述第一卡定部和第二卡定部的卡定方向上相互定位,并且该一对分割体在与该第一卡定部和该第二卡定部的卡定方向正交的方向上被允许相对位移。
根据第九方式,通过使一对分割体相互接近,使形成于上述一对分割体的端部的第一卡定部与第二卡定部卡定,能够容易设置在防振装置主体的外周面装配的筒状的外筒构件。而且,通过设为利用第一卡定部与第二卡定部的卡定来连结一对分割体的构造,在作为一对分割体的端部的对接方向的第一卡定部与第二卡定部的卡定方向上,能够根据需要容易地设定一对分割体的连结强度而以足够的强度来连结一对分割体。
进一步地,在与第一卡定部和第二卡定部的卡定方向正交的方向上,一对分割体被允许相对位移,因此能够防止一对分割体以在轴向、轴直角方向上相互偏移的状态被固定。因此,例如在向车辆车身等安装对象构件插入或者压入外筒构件进行安装时,还能够使一对分割体在与第一卡定部和第二卡定部的卡定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移动到适当的相对位置等,能够不受一对分割体的组装误差等影响地将外筒构件安装于安装对象构件。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通过设于内轴构件的一对止动突部与设于外筒构件的止动凹部的壁部的抵接,使内轴构件与外筒构件的相对位移量在轴向、第一轴直角方向与第二轴直角方向的各方向上受到限制,因此实现主体橡胶弹性体的耐久性的提高。另外,由于利用一对止动突部构成止动件,因此即使在将一对止动突部的表面覆盖的缓冲橡胶层上产生了龟裂,龟裂也难以伸展至主体橡胶弹性体,防止对主体橡胶弹性体的耐久性造成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差速器支架的立体图。
图2是以其他角度表示图1的差速器支架的立体图。
图3是以截面表示图1所示的差速器支架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4是图1所示的差速器支架的左视图。
图5是图1所示的差速器支架的右视图。
图6是图4的VI-VI剖视图。
图7是图6的VII-VII剖视图。
图8是图6的VIII-VIII剖视图。
图9是构成图1的差速器支架的支架主体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图9的支架主体的左视图。
图11是表示图9的支架主体的俯视图。
图12是图10的XII-XII剖视图。
图13是图12的XIII-XIII剖视图。
图14是构成图9的支架主体的带有止动构件的内轴构件的立体图。
图15是图14的带有止动构件的内轴构件的左视图。
图16是图14的带有止动构件的内轴构件的俯视图。
图17是图14的带有止动构件的内轴构件的主视图。
图18是构成图9的支架主体的一对中间构件的立体图。
图19是图18的中间构件的左视图。
图20是图18的中间构件的仰视图。
图21是构成图1的差速器支架的外筒构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22是图21所示的一方的分割体的立体图。
图23是图21所示的一方的分割体的右视图。
图24是图21所示的一方的分割体的后视图。
图25是表示将图21所示的外筒构件装配于图9所示的支架主体的过程的立体图。
图26是放大表示图21所示的外筒构件中的卡定构造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作为被设为依据本发明的构造的筒形防振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在图1~图8中示出了汽车用的差速器支架10。如图9~图13所示,差速器支架10具有如下构造:具备利用主体橡胶弹性体16将内轴构件12和中间构件14弹性连结而成的作为防振装置主体的支架主体17,并且如图3~图8所示,通过在支架主体17的中间构件14外嵌外筒构件18,由此利用主体橡胶弹性体16将内轴构件12和外筒构件18相互弹性连结。在以下的说明中,原则上,前后方向是指成为轴向19的图6中的左右方向,左右方向是指成为后述的第一轴直角方向26的图8中的左右方向,上下方向是指成为后述的第二轴直角方向30的图8中的上下方向。此外,轴向19、第一轴直角方向26与第二轴直角方向30是图1以及图6~图8中箭头所示的方向,在图1(图6~图8)中表示方向的箭头的图形是将其中心表示为主体橡胶弹性体16的弹性中心的说明图。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有时适当省略各方向的附图标记。
更详细来说,内轴构件12是由金属、合成树脂等形成的高刚性的构件,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2~图17所示,具有在安装轴构件20的轴向中间部分安装有止动构件22的构造。
安装轴构件20具有直线延伸的小径的近似圆筒形状。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安装轴构件20的内孔在周向上局部地扩径,但安装轴构件20的内孔的具体形状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也可以采用圆形截面、椭圆形截面等。
止动构件22作为相对于安装轴构件20独立的构件而由金属、合成树脂等形成,具有相对于筒状的固定筒部24一体形成有向作为第一轴直角方向26的左右方向突出的一对止动突部28、28以及向作为第二轴直角方向30的上下方向突出的一对固接突部32、32的构造。
更具体来说,止动构件22的止动突部28以大致恒定的长方形截面突出,突出前端面沿固定筒部24的周向弯曲。另一方面,止动构件22的固接突部32具有朝向突出前端而前方变细的近似四方锥台形状,侧面被设为朝向突出前端在前后方向或者左右方向上向内侧倾斜的倾斜侧面34。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止动突部28被设为周向上的宽度比固接突部32小、并且前后方向上的长度比固接突部32大。此外,固接突部32不是必需的,止动构件22也可以被设为在固定筒部24仅设有一对止动突部28、28的构造。
然后,通过在安装轴构件20插通于固定筒部24的内孔的状态下使得固定筒部24的内周面与安装轴构件20的外周面固接,由此将止动构件22固定于安装轴构件20的轴向中间部分。由此,以从安装轴构件20朝向外周而在彼此大致正交的轴直角方向上突出的方式固定设置有一对止动突部28、28和一对固接突部32、32。
此外,通过将安装轴构件20插通于固定筒部24并通过熔接、粘接等手段使上述安装轴构件20与固定筒部24的重叠面固接,由此将止动构件22事后固定在安装轴构件20上,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在安装轴构件20的外周面上对止动构件22进行成形,由此在成形的同时将止动构件22固定在安装轴构件20上。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将一对止动突部28、28和一对固接突部32、32设于与安装轴构件20独立的止动构件22而固定于安装轴构件20的构造,但也可以将一对止动突部28、28、一对固接突部32、32与安装轴构件20一体形成,由一个构件来构成内轴构件12。
另一方面,中间构件14是由金属、合成树脂等形成的硬质的构件,如图18~图20所示,被设为整体呈近似圆弧状弯曲的弯曲板状,并且在周向以及轴向的中间部分形成有在厚度方向上贯通的近似四方孔形状的窗部36。
进一步地,在中间构件14的轴向两端部一体形成有向内周侧突出的橡胶支承部38,该橡胶支承部38沿周向延伸。本实施方式的橡胶支承部38设于窗部36的上下两外侧,在周向上延伸至比窗部36靠外侧的位置,并且窗部36侧(上下内侧)的面被设为随着趋向内周而朝轴向外侧倾斜的内侧倾斜面40。
然后,将一对中间构件14、14相对于内轴构件12而分离地配置在第二轴直角方向30的各一侧,并利用主体橡胶弹性体16将内轴构件12和一对中间构件14、14相互弹性连结,由此构成支架主体17。如图10、图12、图13等所示,主体橡胶弹性体16在第二轴直角方向30(上下方向)上配设在内轴构件12与一对中间构件14、14之间。
进一步地,在主体橡胶弹性体16形成有穿过中间构件14的窗部36向外周侧开口的凹部42。该凹部42被设为在第二轴直角方向30的两侧在主体橡胶弹性体16的外周面开口,并具有前后方向尺寸与左右方向尺寸朝向内周侧分别变小的锥形的壁内表面。更进一步地,通过在主体橡胶弹性体16形成有凹部42,主体橡胶弹性体16具有随着趋向径向的外侧(外周侧)而朝轴向和周向的至少一方的外侧倾斜的截面形状。
具有这样的倾斜截面形状的主体橡胶弹性体16的内周侧的端部固接于在止动构件22上设置的固接突部32的倾斜侧面34,并且外周侧的端部固接于中间构件14的橡胶支承部38的内侧倾斜面40。另外,主体橡胶弹性体16被设为在内轴构件12与中间构件14中的橡胶支承部38的内侧倾斜面40的上下方向之间沿上下连续。此外,本实施方式的主体橡胶弹性体16具备沿轴向贯通而在凹部42的壁面开口的连通路46,凹部42穿过连通路46向轴向外侧开放。
另外,设于止动构件22的止动突部28的表面整体被与主体橡胶弹性体16一体形成的缓冲橡胶层48覆盖。进一步地,止动构件22的固接突部32的突出前端面被与主体橡胶弹性体16一体形成的覆盖橡胶层50覆盖。另外,中间构件14的表面整体被主体橡胶弹性体16以及与主体橡胶弹性体16一体形成的嵌接橡胶层52覆盖。
此外,在利用主体橡胶弹性体16将内轴构件12和一对中间构件14、14弹性连结的状态下,一对中间构件14、14相对于内轴构件12的止动构件22而分离地配置在外周侧,并且使得止动构件22的固接突部32相对于中间构件14的窗部36定位。另外,通过使得形成于主体橡胶弹性体16的凹部42的开口与中间构件14的窗部36定位,由此将主体橡胶弹性体16中的构成凹部42的壁内表面的部分设为自由表面而不受中间构件14约束。
在被设为如此构造的支架主体17的外周面安装有外筒构件18。外筒构件18由金属、合成树脂材料等形成,如图1~图8所示,作为整体具有近似圆筒形状。另外,如图1~图8、图21所示,外筒构件18具有通过将分别被设为近似半圆筒形状的一对分割体54a、54b组合而构成的二分割构造。
在本实施方式中,一对分割体54a、54b被设为彼此大致相同形状,另一方面,在一方的分割体54a设有后述的第一卡定部70,并且在另一方的分割体54b设有后述的第二卡定部80,通过将上述分割体54a、54b面对面地组合而构成外筒构件18。以下,在对一对分割体54a、54b的共同的构造进行说明之后,分别说明第一卡定部70与第二卡定部80的构造。
更详细来说,如图21~图24所示,分割体54被设为外周面具有大致恒定的曲率半径的圆弧状的弯曲面,在轴向的两侧分别设有在周向的全长范围内延伸的内凸缘部56、56。另外,在分割体54的轴向一方的端部一体形成有朝径向外侧突出的外凸缘部57。本实施方式的外凸缘部57在周向上间断地设有多条,但外凸缘部57可以例如在整周范围内连续设置,也可以不设置。
进一步地,在分割体54的周向的中间部分,以在轴向上呈直线状延伸的方式形成有在第一轴直角方向26上朝向内周侧突出的上下止动接受部58、58,上下止动接受部58、58的轴向端部与内凸缘部56、56连接为一体。此外,上下止动接受部58、58配置为在第二轴直角方向30上相互隔开规定的距离。
由此,在分割体54的周向的中央部分形成有在第一轴直角方向26上朝向内周侧开口的止动凹部60。该止动凹部60具有沿第一轴直角方向26延伸的近似四方筒状的周壁部,内凸缘部56、56中的构成止动凹部60的周壁部的部分被设为前后止动接受部62、62,并且止动凹部60的底壁部被设为左右止动接受部64。此外,止动凹部60的周壁部中的上下两侧部分由上下止动接受部58、58构成,止动凹部60的壁部由上下止动接受部58、58、前后止动接受部62、62与左右止动接受部64构成。另外,内凸缘部56中的前后止动接受部62的构成部分被设为朝向内周侧突出的突出尺寸比其他部分大。
另外,如图21~图24所示,一方的分割体54a的内凸缘部56在作为对接端部的周向端部68分别具备第一卡定部70。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分割体54a的周向一方的端部68设置的第一卡定部70与在分割体54a的周向另一方的端部68设置的第一卡定部70设为彼此大致相同的构造,但也可以设为互不相同的构造。同样,设于轴向一方的端部的第一卡定部70与设于轴向另一方的端部的第一卡定部70在本实施方式中设为大致相同的构造,但也可以设为互不相同的构造。
第一卡定部70具备从分割体54a中的内凸缘部56的周向端部68向第一轴直角方向26的外侧突出的纵长板状的弹性支承部72,在弹性支承部72的前端部分形成有向弹性支承部72的厚度方向(分割体54a的轴向)外侧突出的卡定突部74。
卡定突部74随着趋向弹性支承部72的前端侧而突出高度变小,位于前端侧的卡定突部74的端面被设为引导面76,并且位于基端侧的卡定突部74的端面被设为卡定面78。而且,引导面76相对于弹性支承部72的突出方向倾斜地扩展,并且卡定面78相对于弹性支承部72的突出方向大致正交地扩展,该弹性支承部72的突出方向成为与后述的第二卡定部80卡定的卡定方向。
另一方面,如图1~图5、图21等所示,另一方的分割体54b的内凸缘部56在作为对接端部的周向端部68分别具备第二卡定部80。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分割体54b的周向一方的端部68设置的第二卡定部80与在分割体54b的周向另一方的端部68设置的第二卡定部80设为彼此大致相同的构造,但也可以设为互不相同的构造。同样,设于轴向一方的端部的第二卡定部80与设于轴向另一方的端部的第二卡定部80在本实施方式中设为大致相同,但也可以设为互不相同的构造。
第二卡定部80具有如下构造:形成有在内凸缘部56的周向外端面以及轴向外端面开口且在与分割体54b的周向端面大致正交的第一轴直角方向26上延伸的插入槽部82,并且设有以跨越分割体54b的插入槽部82的轴向开口的方式延伸的卡定接受部84。
亦如图25所示,通过使得这样的具备第一卡定部70的分割体54a与具备第二卡定部80的分割体54b相对于支架主体17从第一轴直角方向26的两侧接近,由此在周向端部68、68相互对接的状态下,利用多组第一卡定部70和第二卡定部80将分割体54a与分割体54b相互连结起来。
即,当使分割体54a与分割体54b在轴直角方向上相互接近时,第二卡定部80的各卡定接受部84与第一卡定部70的各卡定突部74的引导面76抵接。进一步地,一边使卡定接受部84与卡定突部74的引导面76滑动接触,一边使分割体54a与分割体54b相互接近,由此将第一卡定部70向第二卡定部80的插入槽部82内引导。
然后,当卡定突部74插入至比卡定接受部84靠分割体54b的周向内侧的位置时,卡定突部74的引导面76与卡定接受部84的抵接被解除,第一卡定部70的卡定突部74在弹性支承部72的弹性复原力的作用下向外周侧位移。
由此,卡定突部74的卡定面78与卡定接受部84重叠,在上述卡定突部74与卡定接受部84的重叠方向上第一卡定部70与第二卡定部80相互卡定。其结果是,分割体54a与分割体54b通过第一卡定部70与第二卡定部80的卡定而相互连结并定位,由连结的分割体54a、54b而构成筒状的外筒构件18。
另外,如图26所示,第二卡定部80的插入槽部82的槽宽尺寸被设为比第一卡定部70的弹性支承部72以及卡定突部74的宽度尺寸大,并且第二卡定部80的插入槽部82的底壁面与卡定接受部84的对置面之间的距离被设为比第一卡定部70的弹性支承部72的厚度大。
由此,在弹性支承部72和卡定突部74插入至插入槽部82的状态下,在构成第一卡定部70的弹性支承部72与构成第二卡定部80的插入槽部82的槽侧内表面之间形成有间隙,并且在构成第一卡定部70的弹性支承部72与第二卡定部80的卡定接受部84的内周面之间也形成有间隙。
利用上述间隙,由第一卡定部70和第二卡定部80连结起来的分割体54a、54b在与作为第一卡定部70和第二卡定部80的卡定方向的相互的对接方向(第一轴直角方向26)正交的分割体54a、54b的轴向19以及径向(第二轴直角方向30)上允许相对的位移。
进一步地,如图26所示,插入槽部82中的比卡定接受部84靠里侧的深度尺寸(第一轴直角方向26上的尺寸)被设为比第一卡定部70的卡定突部74的相同方向上的长度大。由此,卡定突起部74朝向卡定接受部84的卡定操作较为容易。
此外,当第一卡定部70与第二卡定部80卡定时,基于在分割体54a、54b之间被压缩的主体橡胶弹性体16的弹性,卡定突部74的卡定面78保持朝向卡定接受部84的抵接卡定状态。另外,在上述抵接卡定状态下,也可以在分割体54a与分割体54b重叠的周向上的两端面间具有间隙。
另外,亦如图25所示,分割体54a与分割体54b相对于支架主体17的外周面从第二轴直角方向30的两侧嵌装。然后,通过将分割体54a、54b连结而构成外筒构件18,由此装配为支架主体17的中间构件14、14嵌接于外筒构件18的内周面而使外筒构件18覆盖支架主体17的外周面。
进一步地,通过利用第一卡定部70和第二卡定部80将分割体54a、54b连结,由此使配置于分割体54a、54b之间的支架主体17的主体橡胶弹性体16在与分割体54a、54b的对接方向正交的第二轴直角方向30上被压缩。
即,通过将分割体54a、54b的内周面分别按压于被覆盖橡胶层50覆盖的中间构件14、14的外周面,由此中间构件14、14在第二轴直角方向30上朝内侧被压入,主体橡胶弹性体16在内轴构件12与中间构件14之间被压缩。由此,降低主体橡胶弹性体16的拉伸应力,实现耐久性的提高。在本实施方式中,与分割体54a、54b的内周面重叠的中间构件14、14的外周面被设为随着在第一轴直角方向26上趋向中央侧而向第二轴直角方向30的外侧倾斜的倾斜面,因此使分割体54a、54b在与中间构件14、14滑动接触的同时相互接近并连结,由此在第二轴直角方向30上将中间构件14、14朝向相互接近的内侧压入。
另外,形成于主体橡胶弹性体16的凹部42的开口部被外筒构件18堵塞,并且连通路46在比外筒构件18靠内周侧的位置朝轴向外侧开口,凹部42穿过连通路46向大气开放。由此,防止凹部42的密闭,降低乃至避免空气弹性的影响,并且还能够将进入到凹部42内的水等穿过连通路46排出。
另外,设于支架主体17的一对止动突部28、28的前端部分相对于在外筒构件18的各分割体54a、54b设置的止动凹部60、60插入。插入到止动凹部60的止动突部28的前端部分配置为,相对于构成止动凹部60的壁部的前后止动接受部62、62、左右止动接受部64与上下止动接受部58、58均隔开规定的距离(止动间隙)。
然后,通过止动突部28的前端部分与前后止动接受部62的抵接,构成对内轴构件12与外筒构件18的前后方向(轴向19)的相对位移量进行限制的轴向止动件86。进一步地,通过止动突部28的前端部分与左右止动接受部64的抵接,构成对内轴构件12与外筒构件18的左右方向(第一轴直角方向26)的相对位移量进行限制的第一轴直角方向止动件88。更进一步地,通过止动突部28的前端部分与上下止动接受部58的抵接,构成对内轴构件12与外筒构件18的上下方向(第二轴直角方向30)的相对位移量进行限制的第二轴直角方向止动件90。
此外,在各止动件86、88、90中,止动突部28与止动接受部58、62、64经由覆盖止动突部28的缓冲橡胶层48抵接,缓和抵接时的撞击声、冲击。
具有这样的构造的差速器支架10的内轴构件12被安装于未图示的差动装置、并且如图6、7所示外筒构件18被嵌入固定于在副车架等设置的作为安装对象构件的安装筒部92。
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第一卡定部70、第二卡定部80之间的间隙而允许由一对分割体54a、54b构成的外筒构件18的上述分割体54a、54b的相对位移,因此在向安装筒部92嵌入外筒构件18时,分割体54a、54b移动至适当的相对位置,由此使得外筒构件18成为能够向安装筒部92嵌入的形状。
由此,能够防止由分割体54a、54b的组装时的误差等引起的外筒构件18向安装筒部92安装时的安装不合格,将差速器支架10相对于车辆可靠地安装。此外,通过使安装筒部92的轴向端面与外凸缘部57抵接而对外筒构件18向安装筒部92安装时的轴向上的安装位置进行规定。
另外,在差速器支架10装配于车辆的装配状态下,若在差动装置与副车架之间输入有振动,则差速器支架10的主体橡胶弹性体16发生弹性变形,由此降低差动装置与副车架之间的振动传递。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主体橡胶弹性体16形成有凹部42,并且主体橡胶弹性体16的表面中的构成凹部42的壁内表面的部分被设为自由表面,由此在弹性变形时在主体橡胶弹性体16的表面不易产生局部的应力集中,实现了主体橡胶弹性体16的耐久性的提高。这样,优选在主体橡胶弹性体16设有凹部42,但凹部42不是必须的。
并且,在主体橡胶弹性体16形成有将凹部42向大气开放的连通路46,在主体橡胶弹性体16的弹性变形时避免凹部42中的空气弹性的作用,因此容易适当设定差速器支架10的弹性特性。具体来说,例如,通过防止凹部42中的空气弹性的作用,能够防止差速器支架10的上下方向的弹性变硬。话虽如此,也可以不设置连通路46而是将开口被外筒构件18覆盖的凹部42设为大致密闭空间,由此积极利用空气弹性而调节差速器支架10的弹性特性。
进一步地,当在差动装置与副车架之间输入大负载时,固定于差动装置的内轴构件12与固定于副车架的外筒构件18的相对位移量受到各止动件86、88、90限制。由此,主体橡胶弹性体16的变形量受到限制,实现主体橡胶弹性体16的耐久性的提高。
在此,通过设于内轴构件12的一对止动突部28、28的前端部分和设于外筒构件18的止动接受部58、62、64的抵接来构成止动件86、88、90,止动突部28中的与止动接受部58、62、64抵接的抵接部位被与主体橡胶弹性体16一体形成的缓冲橡胶层48覆盖,并且设定在远离主体橡胶弹性体16的位置。
由此,即使覆盖止动突部28的缓冲橡胶层48在止动负载的作用下受到损伤,缓冲橡胶层48的龟裂等也是产生于从主体橡胶弹性体16沿周向分离的将止动突部28的前端部分覆盖的位置。因此,能够防止在缓冲橡胶层48上产生的龟裂等伸展至主体橡胶弹性体16,避免对主体橡胶弹性体16的耐久性造成影响。
另外,主体橡胶弹性体16固接于朝向与一对止动突部28、28的突出方向正交的第二轴直角方向30的两侧突出的一对固接突部32、32,但由于各止动件86、88、90由一对止动突部28、28构成,由此不会在一对固接突部32、32上作用止动负载。
因而,与主体橡胶弹性体16一体形成的覆盖橡胶层50即便被设为在主体橡胶弹性体16的附近覆盖一对固接突部32、32,覆盖橡胶层50也不会在大负载的作用下受到损伤,也不会对主体橡胶弹性体16的耐久性造成不良影响。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止动接受部58、62、64偏离外筒构件18中的分割位置,与各分割体54a、54b分别一体形成,因此还能够容易地获得止动接受部58、62、64的耐负载强度。
另外,分割体54a、54b通过第一卡定部70与第二卡定部80的卡定以足够的强度相互连结,尤其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由第一卡定部70与第二卡定部80构成的卡定构造设于分割体54a、54b的周向两端部68、68并且设于轴向的两侧,分割体54a、54b通过四个卡定构造以优异的可靠性进行连结。
并且,卡定突部74的引导面76与卡定接受部84抵接,由此借助作用于弹性支承部72的抵接反作用力而使得弹性支承部72以在厚度方向上弯曲的方式弹性变形,卡定突部74越过卡定接受部84进行卡合。由此,仅通过使分割体54a、54b相对定位且相互接近,即可简单地实现卡定突部74与卡定接受部84的卡定。
除此之外,在一方的分割体54a中,在轴向两侧各设置有两个第一卡定部70,并且在另一方的分割体54b中,在轴向两侧各设置有两个第二卡定部80。由此,在使分割体54a、54b相互接近而使第一卡定部70与第二卡定部80卡定时,由卡定突部74与卡定接受部84的滑动接触所产生的摩擦阻力等导致的力矩相互抵消而减少乃至避免,实现分割体54a、54b的连结作业的容易化。
另外,由于基于第一卡定部70和第二卡定部80的分割体54a、54b的卡定连结构造配置于分割体54a、54b的径向中间部分,因此能够避免将第一卡定部70和第二卡定部80设于向安装筒部92嵌入的外筒构件18的外周面。由此,能够避免例如如下不良情况:在将外筒构件18向安装筒部92嵌入时,卡定突部74与安装筒部92接触而解除第一卡定部70与第二卡定部80的卡定、或者卡定构造卡挂于安装筒部92等。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本发明不受该具体记载限定。例如,外筒构件18不限定于二分割构造,可以是并非分割构造的筒状,也可以分割成三个以上。进一步地,外筒构件18除了在周向上分割的构造之外,还可以采用在轴向上分割的构造。
进一步地,外筒构件18中的分割体54a、54b的连结方法仅是示例,不限于由第一卡定部70、第二卡定部80进行的非粘接的卡定连结,也可以通过例如熔接、粘接等手段来固定。另外,分割体54a、54b的分割方向也可以设为第二轴直角方向30那样的第一轴直角方向26以外的方向。
更进一步地,也可以在一方的分割体54a的周向的两端部68、68设有第一卡定部70和第二卡定部80,并且在另一方的分割体54b的周向的两端部68、68设有对应的第二卡定部80和第一卡定部70。由此,还能够将分割体54a和分割体54b设为同一构造,能够实现部件的共同化所带来的生产率的提高、部件管理的容易化等。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在第二轴直角方向30上对置的一对中间构件14、14,但并非对中间构件的具体构造进行了限定性的解释,例如,也可以采用如下构造:将各自被设为环状的一对中间构件配置为在轴向上隔开规定的距离,利用主体橡胶弹性体16将上述中间构件与内轴构件12相互弹性连结。此外,也可以去掉中间构件。
本发明并非仅适用于差速器支架,也能够适用于作为发动机支架、副车架支架、车身支架等而使用的筒形防振装置。进一步地,本发明的适用范围并非限定于汽车用的筒形防振装置,也能够理想地应用于机动两轮车、铁路用车辆、工业用车辆等所使用的筒形防振装置。
附图标记说明
10:差速器支架(筒形防振装置);12:内轴构件;16:主体橡胶弹性体;17:支架主体(防振装置主体);18:外筒构件;19:轴向;26:第一轴直角方向;30:第二轴直角方向;32:固接突部;42:凹部;46:连通路;48:缓冲橡胶层;54:分割体;60:止动凹部;70:第一卡定部;80:第二卡定部;86:轴向止动件;88:第一轴直角方向止动件;90:第二轴直角方向止动件。

Claims (9)

1.一种筒形防振装置,其具备在内轴构件的外周面固接有主体橡胶弹性体的防振装置主体,并且在该防振装置主体的外周面装配有筒状的外筒构件,
所述筒形防振装置的特征在于,
在该内轴构件的轴向中间部分设有朝向第一轴直角方向的各一方侧突出的一对止动突部,在该一对止动突部的表面固接有与该主体橡胶弹性体一体形成的缓冲橡胶层,并且,
在所述外筒构件的内周面设有供该一对止动突部插入的止动凹部,该止动凹部的壁部配置为与该止动突部在轴向、该第一轴直角方向以及与该第一轴直角方向正交的第二轴直角方向的各方向上对置,
通过该止动凹部的壁部与该止动突部的抵接而构成对该内轴构件与该外筒构件的相对位移量进行限制的轴向止动件、第一轴直角方向止动件与第二轴直角方向止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形防振装置,其中,
在所述内轴构件的轴向中间部分设有朝向所述第二轴直角方向的各一方侧突出的一对固接突部,所述主体橡胶弹性体固接于该一对固接突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筒形防振装置,其中,
所述固接突部和所述止动突部作为相对于所述内轴构件独立的构件而一体形成,所述固接突部和止动突部固定设置于该内轴构件。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筒形防振装置,其中,
以分离于所述内轴构件的外周侧的方式配设中间构件,利用所述主体橡胶弹性体将该内轴构件与该中间构件相互弹性连结而构成所述防振装置主体,并且将该中间构件嵌接于所述外筒构件的内周面而在该防振装置主体的外周面装配该外筒构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筒形防振装置,其中,
一对所述中间构件分离地配置在相对于所述内轴构件的所述第二轴直角方向的两侧,利用所述主体橡胶弹性体将该内轴构件与该一对中间构件相互弹性连结,并且将该一对中间构件嵌接于所述外筒构件的内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筒形防振装置,其中,
所述主体橡胶弹性体在所述第二轴直角方向的两侧具备朝向外周开口的凹部,在该凹部中由该主体橡胶弹性体构成的内表面被设为自由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筒形防振装置,其中,
在所述主体橡胶弹性体形成有使所述凹部向大气开放的连通路。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筒形防振装置,其中,
所述外筒构件构成为,包括相对于所述防振装置主体从所述第一轴直角方向的两侧装配的一对分割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筒形防振装置,其中,
在相互对接的所述一对分割体的对接端部设有通过该一对分割体的接近而相互卡定的第一卡定部和第二卡定部,该一对分割体通过该第一卡定部与该第二卡定部的卡定而在所述第一卡定部和第二卡定部的卡定方向上相互定位,并且该一对分割体在与该第一卡定部和该第二卡定部的卡定方向正交的方向上被允许相对位移。
CN201780018254.8A 2017-05-12 2017-05-12 筒形防振装置 Active CN11058265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7/017989 WO2018207336A1 (ja) 2017-05-12 2017-05-12 筒形防振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82654A true CN110582654A (zh) 2019-12-17
CN110582654B CN110582654B (zh) 2021-09-07

Family

ID=630367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18254.8A Active CN110582654B (zh) 2017-05-12 2017-05-12 筒形防振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465762B2 (zh)
JP (1) JP6368889B1 (zh)
CN (1) CN110582654B (zh)
DE (1) DE112017002475T5 (zh)
WO (1) WO2018207336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23191A (zh) * 2020-12-11 2022-06-14 住友理工株式会社 防振装置
CN115111297A (zh) * 2021-03-23 2022-09-27 山下橡胶株式会社 防振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8203038A (ja) * 2017-06-02 2018-12-27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
WO2019202217A1 (fr) * 2018-04-17 2019-10-24 Cooper Standard France Articulation de filtration et d'amortissement de vibrations et dispositif d'articulation
JP7218249B2 (ja) 2019-06-14 2023-02-06 株式会社プロスパイラ 防振装置
CZ308207B6 (cs) * 2019-06-14 2020-02-26 Trelleborg Bohemia a.s. Pružné lůžko
KR102319820B1 (ko) * 2020-08-25 2021-11-01 쌍용자동차 주식회사 자동차의 파워트레인 거동 제어기능 강화 마운팅 로워구조
JP7102568B1 (ja) * 2021-03-16 2022-07-19 住友理工株式会社 筒型防振装置
CN114233795B (zh) * 2021-12-20 2023-07-21 北京城建二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体化减震限位装置
FR3136268B1 (fr) * 2022-06-07 2024-04-26 Contitech Vibration Control Articulation pour la liaison élastique de deux éléments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274128A (ja) * 1986-05-23 1987-11-28 Marugo Rubber Kogyo Kk 液封型弾性ブツシユ
JPH09210107A (ja) * 1996-02-07 1997-08-12 Tokai Rubber Ind Ltd 防振ブッシュ
CN1443287A (zh) * 2000-08-04 2003-09-17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弹性套筒及弹性套筒的压入方法
EP1617100A1 (de) * 2004-07-16 2006-01-18 Zf Friedrichshafen Ag Elastomeres Buchsenlager mit Axialanschlag
JP2008265389A (ja) * 2007-04-16 2008-11-06 Toyota Motor Corp スタビライザ支持構造
US20100322704A1 (en) * 2007-02-01 2010-12-23 Qing Xin Chen Joint and Anchor Pin Assembly
JP2013217405A (ja) * 2012-04-05 2013-10-24 Toyo Tire & Rubber Co Ltd 防振ブッシュ
CN103438135A (zh) * 2013-09-04 2013-12-11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花键式金属橡胶复合球铰及其制作组装方法
JP2014043916A (ja) * 2012-08-28 2014-03-13 Tokai Rubber Ind Ltd 筒形防振装置
DE102012017892A1 (de) * 2012-09-11 2014-03-13 Jörn GmbH Drehstützlager
CN103987988A (zh) * 2012-03-20 2014-08-13 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防振装置
CN104937303A (zh) * 2013-09-25 2015-09-23 住友理工株式会社 筒形隔振装置
CN105452706A (zh) * 2013-09-24 2016-03-30 住友理工株式会社 筒式隔振装置
GB2534240A (en) * 2015-04-09 2016-07-20 Daimler Ag Bushing, in particular for a vehicl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39866Y2 (zh) * 1975-03-19 1980-09-18
JPS5381529A (en) 1976-12-28 1978-07-19 Adeka Argus Chem Co Ltd Production of pigment composition
JPH04122836U (ja) * 1991-04-24 1992-11-05 エヌ・オー・ケー・メグラステイツク株式会社 防振ゴム
JP3193253B2 (ja) * 1995-01-17 2001-07-30 東海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流体封入式防振ブッシュ
US6517062B2 (en) * 1999-03-08 2003-02-11 Tokai Rubber Industries, Ltd. Vibration isolator
JP4073648B2 (ja) * 2001-09-06 2008-04-09 東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液封入式防振装置
JP5333015B2 (ja) * 2009-07-30 2013-11-06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ワイヤハーネス用プロテクタのロック構造
PL394455A1 (pl) * 2011-04-06 2012-10-08 International Tobacco Machinery Poland Spólka Z Ograniczona Odpowiedzialnoscia Urzadzenie do przemieszczania segmentów filtrowych w procesie wytwarzania filtrów wielosegmentowych
DE102013103110B4 (de) * 2013-03-26 2017-06-22 Trelleborgvibracoustic Gmbh Schwingungstilger
JP6505988B2 (ja) * 2014-06-25 2019-04-24 株式会社ユーシン パネルの組付固定構造
US10359091B2 (en) * 2014-10-03 2019-07-23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Vibration damping device
JP6823642B2 (ja) * 2016-12-15 2021-02-03 住友理工株式会社 筒形防振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274128A (ja) * 1986-05-23 1987-11-28 Marugo Rubber Kogyo Kk 液封型弾性ブツシユ
JPH09210107A (ja) * 1996-02-07 1997-08-12 Tokai Rubber Ind Ltd 防振ブッシュ
CN1443287A (zh) * 2000-08-04 2003-09-17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弹性套筒及弹性套筒的压入方法
EP1617100A1 (de) * 2004-07-16 2006-01-18 Zf Friedrichshafen Ag Elastomeres Buchsenlager mit Axialanschlag
US20100322704A1 (en) * 2007-02-01 2010-12-23 Qing Xin Chen Joint and Anchor Pin Assembly
JP2008265389A (ja) * 2007-04-16 2008-11-06 Toyota Motor Corp スタビライザ支持構造
CN103987988A (zh) * 2012-03-20 2014-08-13 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防振装置
JP2013217405A (ja) * 2012-04-05 2013-10-24 Toyo Tire & Rubber Co Ltd 防振ブッシュ
JP2014043916A (ja) * 2012-08-28 2014-03-13 Tokai Rubber Ind Ltd 筒形防振装置
US20140210148A1 (en) * 2012-08-28 2014-07-31 Tokai Rubber Industries, Ltd. Cylindrical vibration-damping device
DE102012017892A1 (de) * 2012-09-11 2014-03-13 Jörn GmbH Drehstützlager
CN103438135A (zh) * 2013-09-04 2013-12-11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花键式金属橡胶复合球铰及其制作组装方法
CN105452706A (zh) * 2013-09-24 2016-03-30 住友理工株式会社 筒式隔振装置
CN104937303A (zh) * 2013-09-25 2015-09-23 住友理工株式会社 筒形隔振装置
GB2534240A (en) * 2015-04-09 2016-07-20 Daimler Ag Bushing, in particular for a vehicle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23191A (zh) * 2020-12-11 2022-06-14 住友理工株式会社 防振装置
CN114623191B (zh) * 2020-12-11 2023-05-16 住友理工株式会社 防振装置
CN115111297A (zh) * 2021-03-23 2022-09-27 山下橡胶株式会社 防振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12017002475T5 (de) 2019-01-24
WO2018207336A1 (ja) 2018-11-15
JPWO2018207336A1 (ja) 2019-06-27
US20180328433A1 (en) 2018-11-15
US10465762B2 (en) 2019-11-05
CN110582654B (zh) 2021-09-07
JP6368889B1 (ja) 2018-08-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82654B (zh) 筒形防振装置
US10023221B2 (en) Steering wheel structure
CN106347083B (zh) 用于车辆的防撞缓冲件
CN108463647B (zh) 筒形防振装置
US9669882B2 (en) Panel sealing apparatus and a method of assembling the panel sealing apparatus
US8070144B2 (en) Assembly guide for vehicle spring and method
JP6157000B2 (ja) 防振装置
CN109927499B (zh) 悬架用上支撑件
JP6275493B2 (ja) ブラケット付防振装置
CN107965519B (zh) 橡胶轴承和用于生产橡胶轴承的方法
US11654764B2 (en) Vibration-damping device body and vibration-damping device
WO2016136916A1 (ja) 防振装置用ブラケットとブラケット付防振装置、防振装置用ブラケットの製造方法
US9845720B2 (en) Micro shear hub dual ring isolator
JP2008185193A (ja) 防振装置
US10024356B2 (en) TGS cable socket including rubber dampe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KR100435273B1 (ko) 자동차용 엔진 마운트
US20190048956A1 (en) Vibration damping device
WO2012132105A1 (ja) 防振装置
JP6731314B2 (ja) ブラケット付き防振装置
JP5478939B2 (ja) 防振装置
JP2024048899A (ja) 筒形防振装置
JP2010060024A (ja) 防振装置
WO2011161959A1 (ja) クリップを用いた取付構造およびクリップおよび自動車のガーニッシュ・モール部材取付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