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33795B - 一体化减震限位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体化减震限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33795B
CN114233795B CN202111565956.2A CN202111565956A CN114233795B CN 114233795 B CN114233795 B CN 114233795B CN 202111565956 A CN202111565956 A CN 202111565956A CN 114233795 B CN114233795 B CN 11423379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damping
fixed
frame
shock absorp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6595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233795A (zh
Inventor
沙雨亭
何攀
万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Urban Construction Second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Urban Construction Second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Urban Construction Second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Urban Construction Second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56595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33795B/zh
Publication of CN1142337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337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2337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337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3/00Units comprising springs of the non-fluid type as well a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fluid springs
    • F16F13/002Units comprising springs of the non-fluid type as well a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fluid spring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fluid sp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体化减震限位装置,涉及减震技术领域,包括底座、第一减震组件和第二减震组件,底座的中部上方固定有连接板块,且连接板块的上方固定有减震横板,外框板固定于底座的上方外侧,且外框板位于减震横板的外部,外框板的上方两侧焊接有固定连板,且固定连板的上方安装有上座板,第一减震组件设置于减震横板的上下方,且第一减震组件包括第一减震弹簧、固定框、弹性气囊层和通气孔,第一减震弹簧与减震横板为固定连接。该一体化减震限位装置,外框板与内侧的减震横板之间设置有第一减震组件,外框板与上方的上座板之间设置有第二减震组件,从而能够起到充分的竖向减震作用,此外,还能够通过缓冲组件实现横向减震作用,减震效果较好。

Description

一体化减震限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减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体化减震限位装置。
背景技术
减震指的是减少震动,减震装置即可以减轻震动的装置,减震可以分为材料减震、结构减震等方式,并且减震应用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一般的减震限位装置主要对设备进行承载,用于设备下方的减震支撑。
现有的一体化减震限位装置,减震效果一般,减震方式较为单一,不能够通过多个减震结构之间的相互配合实现充分减震,为此,我们提出一体化减震限位装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体化减震限位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体化减震限位装置,包括底座(1)、第一减震组件(8)和第二减震组件(10),底座(1)的中部上方固定有连接板块(2),且连接板块(2)的上方固定有减震横板(3),外框板(4)设置于底座(1)的上方外侧,且外框板(4)位于减震横板(3)的外部,外框板(4)的上方两侧焊接有固定连板(5),且固定连板(5)的上方安装有上座板(6),第一减震组件(8)设置于减震横板(3)的上下方,且第一减震组件(8)包括第一减震弹簧(801)、固定框(802)、弹性气囊层(803)和通气孔(804),第一减震弹簧(801)与减震横板(3)为固定连接,外框板(4)的内侧安装有固定框(802),且固定框(802)的内部设置有弹性气囊层(803),弹性气囊层(803)与固定框(802)的两侧均设置有通气孔(804),且弹性气囊层(803)与第一减震弹簧(801)固定连接,第二减震组件(10)安装于外框板(4)与上座板(6)之间,且第二减震组件(10)包括固定块(1001)、第二减震弹簧(1002)、上导震板(1003)、滑块(1004)、外限位框(1005)、滑槽(1006)和柔性减震棉(1007),外框板(4)的上方连接有固定块(1001),且固定块(1001)的上方固定有第二减震弹簧(1002),第二减震弹簧(1002)的上方固定有上导震板(1003),且上导震板(1003)的两侧均固定有滑块(1004),上座板(6)的下方固定有外限位框(1005),且外限位框(1005)位于第二减震弹簧(1002)的外侧,外限位框(1005)的两侧内壁设置有滑槽(1006),且外限位框(1005)的内部上方固定有柔性减震棉(1007),减震横板(3)的外部四角处与外框板(4)的内壁之间安装有衔接组件(9),且衔接组件(9)包括外加固角(901)、防滑橡胶层(902)、外套筒(903)、衔接内筒(904)、活动限位板(905)和限位弹簧(906),外加固角(901)的内侧胶接有防滑橡胶层(902),且外加固角(901)的中部外侧固定有外套筒(903),外套筒(903)的内部中间滑动设置有衔接内筒(904),且衔接内筒(904)的另一端与外框板(4)的内壁固定相连,衔接内筒(904)的底部固定有活动限位板(905),且活动限位板(905)的外侧上方固定有限位弹簧(906),限位弹簧(906)位于外套筒(903)的内部,外加固角(901)固定在减震横板(3)的外部,上导震板(1003)通过滑块(1004)和滑槽(1006)与外限位框(1005)之间构成滑动连接,且外限位框(1005)的对称中心与上导震板(1003)和固定块(1001)的对称中心重合,上导震板(1003)通过滑块(1004)和滑槽(1006)与外限位框(1005)之间构成滑动连接,且外限位框(1005)的对称中心与上导震板(1003)和固定块(1001)的对称中心重合,上座板(6)两端下方安装有定位组件(11),且定位组件(11)包括转轴(1101)、转杆(1102)、多节伸缩杆(1103)和定位底板(1104),转轴(1101)的外侧安装有转杆(1102),且转杆(1102)的中部下方安装有多节伸缩杆(1103),多节伸缩杆(1103)的下部固定有定位底板(1104),定位组件(11)还包括收纳槽(1105)、活动轴(1106)和定位地钉(1107),定位底板(1104)的内部下侧设置有收纳槽(1105),且收纳槽(1105)的内部通过活动轴(1106)转动安装有定位地钉(1107)。
可选的,连接板块与减震横板之间为一体化结构,且减震横板的对称中心与外框板和底座的对称中心重合。
可选的,减震横板包括板芯、蜂窝板和加强板,板芯的外侧固定有蜂窝板,且蜂窝板的外侧固定有加强板。
可选的,减震横板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缓冲组件,且缓冲组件包括缓冲气囊和橡胶减震板,缓冲气囊的外侧固定有橡胶减震板,且橡胶减震板与外框板的两侧内壁固定相连。
可选的,第一减震弹簧等距离设置于减震横板的上下方外侧,且第一减震弹簧的竖直中心线与固定框和弹性气囊层的竖直中心线重合。
可选的,转杆、多节伸缩杆和定位底板均关于上座板的竖直中心线对称分布有两组,且转杆通过转轴与上座板之间构成转动结构。
本发明提供了一体化减震限位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一体化减震限位装置,外框板与内侧的减震横板之间设置有第一减震组件,外框板与上方的上座板之间设置有第二减震组件,从而能够起到充分的竖向减震作用,此外,还能够通过缓冲组件实现横向减震作用,减震效果较好。
1.该一体化减震限位装置设置有缓冲组件,减震横板两侧对称设置的缓冲气囊受压时,其内部空气压缩形变,进而能够通过其内部气流的运动来转化和减轻震动力,同时还可以将少量的震动力传导至橡胶减震板,利用橡胶减震板的柔性橡胶来实现材料减震,从而实现横向方面的减震,底座用于固定连接上方的连接板块、减震横板以及外框板,底座、外框板和上座板可起到支撑的作用,上方可固定设置其他设备。
2.该一体化减震限位装置设置有第一减震组件,减震横板外等距离分布的第一减震弹簧受到震动时能够吸震并弹性挤压其外侧的弹性气囊层,从而将一部分震动力过滤,一部分震动力传导至固定框中的弹性气囊层,弹性气囊层能够通过两侧的通气孔排气泄压来缓冲这部分压力,从而实现减震的作用,减震横板由双层蜂窝板以及板芯和加强板复合构成,蜂窝板的内部呈蜂窝状结构,从而使得该减震横板能够承受应力并具有一定的减震作用。
3.该一体化减震限位装置设置有衔接组件,外加固角固定于减震横板的外部四角处一方面能够对其四角进行加固,另一方面,通过外加固角外侧外套筒和衔接内筒的活动连接能够使得减震横板与外框板之间进行衔接的同时可进行减震,衔接内筒能够通过活动限位板和限位弹簧与外套筒的内壁弹性相连,从而可以配合第一减震组件的设置对外框板与内侧的减震横板之间进行竖向方面的减震。
4.该一体化减震限位装置设置有第二减震组件,第二减震弹簧能够进行吸震,其受震动时能够于外限位框的内部进行弹性伸缩从而过滤震动,外限位框能够抑制第二减震弹簧的反弹震荡,并且第二减震弹簧弹性伸缩时能够带动上导震板上下活动,上导震板通过滑块和滑槽之间的相互配合便于对第二减震弹簧进行位移限位,并且上导震板上弹时能够将一部分震动力传导至柔性减震棉中,柔性减震棉内部为多气孔结构,能够有效吸震,从而使得该第二减震组件之间零件的相互配合,进一步的实习竖向方面的减震,减震更加充分。
5.该一体化减震限位装置设置有定位组件,通过转轴便于转动调整转杆的位置,通过多节伸缩杆便于伸缩调整定位底板的位置,使得定位底板能够贴合于地面,进而能够对底座的两侧进行限位支撑,定位底板内部的收纳槽便于对不使用的定位地钉进行收纳,通过活动轴便于转动取出收纳槽内部的定位地钉,使得定位地钉能够嵌入到土壤中进行定位,以便于实现底座的稳定设置,并且不使用时能够通过转轴将定位组件转动折叠至外框板的外部两侧,减少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正视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减震横板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图1中A处放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固定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拼固定框和弹性气囊层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减震横板和衔接组件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拼接外加固角内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拼接外套筒和衔接内筒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第二减震组件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定位底板底部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连接板块;3、减震横板;301、板芯;302、蜂窝板;303、加强板;4、外框板;5、固定连板;6、上座板;7、缓冲组件;701、缓冲气囊;702、橡胶减震板;8、第一减震组件;801、第一减震弹簧;802、固定框;803、弹性气囊层;804、通气孔;9、衔接组件;901、外加固角;902、防滑橡胶层;903、外套筒;904、衔接内筒;905、活动限位板;906、限位弹簧;10、第二减震组件;1001、固定块;1002、第二减震弹簧;1003、上导震板;1004、滑块;1005、外限位框;1006、滑槽;1007、柔性减震棉;11、定位组件;1101、转轴;1102、转杆;1103、多节伸缩杆;1104、定位底板;1105、收纳槽;1106、活动轴;1107、定位地钉。
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11,本发明提供技术方案:一体化减震限位装置,包括底座1、第一减震组件8和第二减震组件10,底座1的中部上方固定有连接板块2,且连接板块2的上方固定有减震横板3,外框板4固定于底座1的上方外侧,且外框板4位于减震横板3的外部,外框板4的上方两侧焊接有固定连板5,且固定连板5的上方安装有上座板6,第一减震组件8设置于减震横板3的上下方,且第一减震组件8包括第一减震弹簧801、固定框802、弹性气囊层803和通气孔804,第一减震弹簧801与减震横板3为固定连接,外框板4的下方内侧安装有固定框802,且固定框802的内部设置有弹性气囊层803,弹性气囊层803与固定框802的两侧均设置有通气孔804,且弹性气囊层803与第一减震弹簧801固定连接,第二减震组件10安装于外框板4与上座板6之间,且第二减震组件10包括固定块1001、第二减震弹簧1002、上导震板1003、滑块1004、外限位框1005、滑槽1006和柔性减震棉1007,外框板4的上方连接有固定块1001,且固定块1001的上方固定有第二减震弹簧1002,第二减震弹簧1002的上方固定有上导震板1003,且上导震板1003的两侧均固定有滑块1004,上座板6的下方固定有外限位框1005,且外限位框1005位于第二减震弹簧1002的外侧,外限位框1005的两侧内壁设置有滑槽1006,且外限位框1005的内部上方固定有柔性减震棉1007。
请参阅图1-2,连接板块2与减震横板3之间为一体化结构,且减震横板3的对称中心与外框板4和底座1的对称中心重合;
底座1用于固定连接上方的连接板块2、减震横板3以及外框板4,底座1、外框板4和上座板6可起到支撑的作用,上方可固定设置其他设备,外框板4与内侧的减震横板3之间设置有第一减震组件8,外框板4与上方的上座板6之间设置有第二减震组件10,从而能够起到充分的减震作。
请参阅图3,减震横板3包括板芯301、蜂窝板302和加强板303,板芯301的外侧固定有蜂窝板302,且蜂窝板302的外侧固定有加强板303;
具体操作如下,减震横板3由双层蜂窝板302以及板芯301和加强板303复合构成,蜂窝板302的内部呈蜂窝状结构,从而使得该减震横板3能够承受应力并具有一定的减震作用。
请参阅图4,减震横板3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缓冲组件7,且缓冲组件7包括缓冲气囊701和橡胶减震板702,缓冲气囊701的外侧固定有橡胶减震板702,且橡胶减震板702与外框板4的两侧内壁固定相连;
具体操作如下,减震横板3两侧对称设置的缓冲气囊701受压时,其内部空气压缩形变,进而能够通过其内部气流的运动来转化和减轻震动力,同时还可以将少量的震动力传导至橡胶减震板702,利用橡胶减震板702的柔性橡胶来实现材料减震,从而实现横向方面的减震。
请参阅图4-6,第一减震弹簧801等距离设置于减震横板3的上下方外侧,且第一减震弹簧801的竖直中心线与固定框802和弹性气囊层803的竖直中心线重合;
等距离分布的第一减震弹簧801受到震动时能够吸震并弹性挤压其外侧的弹性气囊层803,从而将一部分震动力过滤,一部分震动力传导至固定框802中的弹性气囊层803,弹性气囊层803能够通过两侧的通气孔804排气泄压来缓冲这部分压力,从而实现减震的作用。
请参阅图7-9,减震横板3的外部四角处与外框板4的内壁之间安装有衔接组件9,且衔接组件9包括外加固角901、防滑橡胶层902、外套筒903、衔接内筒904、活动限位板905和限位弹簧906,外加固角901的内侧胶接有防滑橡胶层902,且外加固角901的中部外侧固定有外套筒903,外套筒903的内部中间滑动设置有衔接内筒904,且衔接内筒904的另一端与外框板4的内壁固定相连,衔接内筒904的底部固定有活动限位板905,且活动限位板905的外侧上方固定有限位弹簧906,限位弹簧906位于外套筒903的内部;
具体操作如下,外加固角901固定于减震横板3的外部四角处一方面能够对其四角进行加固,另一方面,通过外加固角901外侧外套筒903和衔接内筒904的活动连接能够使得减震横板3与外框板4之间进行衔接的同时可进行减震,衔接内筒904能够通过活动限位板905和限位弹簧906与外套筒903的内壁弹性相连,从而可以配合第一减震组件8的设置对外框板4与内侧的减震横板3之间进行竖向方面的减震。
请参阅图1和图10,上导震板1003通过滑块1004和滑槽1006与外限位框1005之间构成滑动连接,且外限位框1005的对称中心与上导震板1003和固定块1001的对称中心重合;
第二减震弹簧1002能够进行吸震,其受震动时能够于外限位框1005的内部进行弹性伸缩从而过滤震动,外限位框1005能够抑制第二减震弹簧1002的反弹震荡,并且第二减震弹簧1002弹性伸缩时能够带动上导震板1003上下活动,上导震板1003通过滑块1004和滑槽1006之间的相互配合便于对第二减震弹簧1002进行位移限位,并且上导震板1003上弹时能够将一部分震动力传导至柔性减震棉1007中,柔性减震棉1007内部为多气孔结构,能够有效吸震,从而使得该第二减震组件10之间零件的相互配合,进一步的实习竖向方面的减震,减震更加充分。
请参阅图1和图11,上座板6两端下方安装有定位组件11,且定位组件11包括转轴1101、转杆1102、多节伸缩杆1103和定位底板1104,转轴1101的下方外侧安装有转杆1102,且转杆1102的中部下方安装有多节伸缩杆1103,多节伸缩杆1103的下部固定有定位底板1104;定位组件11还包括收纳槽1105、活动轴1106和定位地钉1107,定位底板1104的内部下侧设置有收纳槽1105,且收纳槽1105的内部通过活动轴1106转动安装有定位地钉1107;转杆1102、多节伸缩杆1103和定位底板1104均关于上座板6的竖直中心线对称分布有两组,且转杆1102通过转轴1101与上座板6之间构成转动结构;
具体操作如下,通过转轴1101便于转动调整转杆1102的位置,通过多节伸缩杆1103便于伸缩调整定位底板1104的位置,使得定位底板1104能够贴合于地面,进而能够对底座1的两侧进行限位支撑,通过活动轴1106便于转动取出收纳槽1105内部的定位地钉1107,使得定位地钉1107能够嵌入到土壤中进行定位,以便于实现底座1的稳定设置,并且不使用时能够通过转轴1101将定位组件11转动折叠至外框板4的外部两侧,减少空间。
综上,该一体化减震限位装置,使用时,首先可将底座1放置到地面上,然后在上座板6安装设备,然后可以通过转轴1101转动调整转杆1102的位置,再通过多节伸缩杆1103伸缩调整定位底板1104的位置,使得定位底板1104能够贴合于地面,进而能够对底座1的两侧进行限位支撑,当位于土壤上方时,还可以通过活动轴1106转动取出收纳槽1105内部的定位地钉1107,使得定位地钉1107能够嵌入到土壤中进行定位,以便于实现底座1的稳定设置,对底座1进行限位安置;
然后在使用的过程中,当受到竖向方面的震动力时,减震横板3外等距离分布的第一减震弹簧801受到震动能够吸震并弹性挤压其外侧的弹性气囊层803,从而将一部分震动力过滤,一部分震动力传导至固定框802中的弹性气囊层803,弹性气囊层803能够通过两侧的通气孔804排气泄压来缓冲这部分压力,从而实现减震,同时第二减震弹簧1002受震动时能够于外限位框1005的内部进行弹性伸缩从而过滤震动,外限位框1005能够抑制第二减震弹簧1002的反弹震荡,并且第二减震弹簧1002弹性伸缩时能够带动上导震板1003上下活动,使得上导震板1003通过滑块1004和滑槽1006之间的相互配合对第二减震弹簧1002进行位移限位,并且上导震板1003上弹时能够将一部分震动力传导至柔性减震棉1007中,柔性减震棉1007内部为多气孔结构,能够有效吸震,从而使得第二减震组件10之间零件的相互配合,进一步的实习竖向方面的减震,减震更加充分;
该减震横板3的外部四角处设有外加固角901,外加固角901外侧外套筒903和衔接内筒904的活动连接能够使得减震横板3与外框板4之间进行衔接的同时可进行减震,使用过程中衔接内筒904能够通过活动限位板905和限位弹簧906与外套筒903的内壁弹性相连,从而可以配合第一减震组件8的设置对外框板4与内侧的减震横板3之间进行竖向方面的减震,当受到横向方面的震动力时,减震横板3两侧对称设置的缓冲气囊701受压,其内部空气压缩形变,进而能够通过其内部气流的运动来转化和减轻震动力,同时还可以将少量的震动力传导至橡胶减震板702,利用橡胶减震板702的柔性橡胶来实现材料减震,从而实现横向方面的减震,就这样完成整个一体化减震限位装置的使用过程。

Claims (6)

1.一体化减震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第一减震组件(8)和第二减震组件(10),底座(1)的中部上方固定有连接板块(2),且连接板块(2)的上方固定有减震横板(3),外框板(4)设置于底座(1)的上方外侧,且外框板(4)位于减震横板(3)的外部,外框板(4)的上方两侧焊接有固定连板(5),且固定连板(5)的上方安装有上座板(6),第一减震组件(8)设置于减震横板(3)的上下方,且第一减震组件(8)包括第一减震弹簧(801)、固定框(802)、弹性气囊层(803)和通气孔(804),第一减震弹簧(801)与减震横板(3)为固定连接,外框板(4)的内侧安装有固定框(802),且固定框(802)的内部设置有弹性气囊层(803),弹性气囊层(803)与固定框(802)的两侧均设置有通气孔(804),且弹性气囊层(803)与第一减震弹簧(801)固定连接,第二减震组件(10)安装于外框板(4)与上座板(6)之间,且第二减震组件(10)包括固定块(1001)、第二减震弹簧(1002)、上导震板(1003)、滑块(1004)、外限位框(1005)、滑槽(1006)和柔性减震棉(1007),外框板(4)的上方连接有固定块(1001),且固定块(1001)的上方固定有第二减震弹簧(1002),第二减震弹簧(1002)的上方固定有上导震板(1003),且上导震板(1003)的两侧均固定有滑块(1004),上座板(6)的下方固定有外限位框(1005),且外限位框(1005)位于第二减震弹簧(1002)的外侧,外限位框(1005)的两侧内壁设置有滑槽(1006),且外限位框(1005)的内部上方固定有柔性减震棉(1007),减震横板(3)的外部四角处与外框板(4)的内壁之间安装有衔接组件(9),且衔接组件(9)包括外加固角(901)、防滑橡胶层(902)、外套筒(903)、衔接内筒(904)、活动限位板(905)和限位弹簧(906),外加固角(901)的内侧胶接有防滑橡胶层(902),且外加固角(901)的中部外侧固定有外套筒(903),外套筒(903)的内部中间滑动设置有衔接内筒(904),且衔接内筒(904)的另一端与外框板(4)的内壁固定相连,衔接内筒(904)的底部固定有活动限位板(905),且活动限位板(905)的外侧上方固定有限位弹簧(906),限位弹簧(906)位于外套筒(903)的内部,外加固角(901)固定在减震横板(3)的外部,上导震板(1003)通过滑块(1004)和滑槽(1006)与外限位框(1005)之间构成滑动连接,且外限位框(1005)的对称中心与上导震板(1003)和固定块(1001)的对称中心重合,上导震板(1003)通过滑块(1004)和滑槽(1006)与外限位框(1005)之间构成滑动连接,且外限位框(1005)的对称中心与上导震板(1003)和固定块(1001)的对称中心重合,上座板(6)两端下方安装有定位组件(11),且定位组件(11)包括转轴(1101)、转杆(1102)、多节伸缩杆(1103)和定位底板(1104),转轴(1101)的外侧安装有转杆(1102),且转杆(1102)的中部下方安装有多节伸缩杆(1103),多节伸缩杆(1103)的下部固定有定位底板(1104),定位组件(11)还包括收纳槽(1105)、活动轴(1106)和定位地钉(1107),定位底板(1104)的内部下侧设置有收纳槽(1105),且收纳槽(1105)的内部通过活动轴(1106)转动安装有定位地钉(1107)。
2.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体化减震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板块(2)与减震横板(3)之间为一体化结构,且减震横板(3)的对称中心与外框板(4)和底座(1)的对称中心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体化减震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减震横板(3)包括板芯(301)、蜂窝板(302)和加强板(303),板芯(301)的外侧固定有蜂窝板(302),且蜂窝板(302)的外侧固定有加强板(303)。
4.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体化减震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减震横板(3)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缓冲组件(7),且缓冲组件(7)包括缓冲气囊(701)和橡胶减震板(702),缓冲气囊(701)的外侧固定有橡胶减震板(702),且橡胶减震板(702)与外框板(4)的两侧内壁固定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体化减震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减震弹簧(801)等距离设置于减震横板(3)的上下方外侧,且第一减震弹簧(801)的竖直中心线与固定框(802)和弹性气囊层(803)的竖直中心线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体化减震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转杆(1102)、多节伸缩杆(1103)和定位底板(1104)均关于上座板(6)的竖直中心线对称分布有两组,且转杆(1102)通过转轴(1101)与上座板(6)之间构成转动结构。
CN202111565956.2A 2021-12-20 2021-12-20 一体化减震限位装置 Active CN11423379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65956.2A CN114233795B (zh) 2021-12-20 2021-12-20 一体化减震限位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65956.2A CN114233795B (zh) 2021-12-20 2021-12-20 一体化减震限位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33795A CN114233795A (zh) 2022-03-25
CN114233795B true CN114233795B (zh) 2023-07-21

Family

ID=807595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65956.2A Active CN114233795B (zh) 2021-12-20 2021-12-20 一体化减震限位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3379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04582B (zh) * 2022-04-02 2023-08-25 北京城建二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具备限位减震复合功能的减震器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79433A (zh) * 2015-04-20 2015-09-02 林华 层递弹簧式减震装置
JP6368889B1 (ja) * 2017-05-12 2018-08-01 住友理工株式会社 筒形防振装置
CN108561493A (zh) * 2018-06-28 2018-09-21 金其彪 一种摩托车防尘减震器
CN210529994U (zh) * 2019-07-26 2020-05-15 西南林业大学 一种层间隔震结构多维隔震减震装置
CN112065910A (zh) * 2020-08-19 2020-12-11 黄晶 一种纺织机的减震座
DE102019210972A1 (de) * 2019-07-24 2021-01-28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Integrierte Luftfeder- und Stoßdämpfervorrichtung mit stufenloser Einstellbarkeit
CN112325471A (zh) * 2020-11-13 2021-02-05 沙雨亭 一种暖通设备机组减震基座
CN112459533A (zh) * 2020-11-17 2021-03-09 云南六洲建筑劳务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建筑施工支撑装置
WO2021046871A1 (zh) * 2019-09-10 2021-03-18 苏州莱锦机电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机械设备用高效减震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167632B2 (en) * 2017-12-22 2021-11-09 Sumitomo Riko Company Limited Vibration-damping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79433A (zh) * 2015-04-20 2015-09-02 林华 层递弹簧式减震装置
JP6368889B1 (ja) * 2017-05-12 2018-08-01 住友理工株式会社 筒形防振装置
CN108561493A (zh) * 2018-06-28 2018-09-21 金其彪 一种摩托车防尘减震器
DE102019210972A1 (de) * 2019-07-24 2021-01-28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Integrierte Luftfeder- und Stoßdämpfervorrichtung mit stufenloser Einstellbarkeit
CN210529994U (zh) * 2019-07-26 2020-05-15 西南林业大学 一种层间隔震结构多维隔震减震装置
WO2021046871A1 (zh) * 2019-09-10 2021-03-18 苏州莱锦机电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机械设备用高效减震装置
CN112065910A (zh) * 2020-08-19 2020-12-11 黄晶 一种纺织机的减震座
CN112325471A (zh) * 2020-11-13 2021-02-05 沙雨亭 一种暖通设备机组减震基座
CN112459533A (zh) * 2020-11-17 2021-03-09 云南六洲建筑劳务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建筑施工支撑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33795A (zh) 2022-03-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383867U (zh)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汽车用床铺
CN112228501B (zh) 一种缓冲效果好的建筑减震装置
CN114233795B (zh) 一体化减震限位装置
CN107630473A (zh) 一种土木工程抗震结构
CN220185164U (zh) 一种地铁疏散平台用安装支架
CN103832236A (zh) 一种机动车悬挂减振系统
CN216045183U (zh) 一种打桩机驱动轮减震装置
CN212737729U (zh) 一种用于悬架汽车发动机的减震架
CN212353755U (zh) 一种货车尾板液压起重装卸弹簧装置
CN213115078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防震结构
CN212859817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模台震动装置
CN210760141U (zh) 一种便于减缓重力冲击的车桥
CN216142495U (zh) 一种基于bim的抗震梁柱
CN213954241U (zh) 一种改进型汽车减震器
CN217145566U (zh) 一种用于客车的减震空气弹簧及其悬架
CN216241520U (zh) 一种增压器保护装置
CN221858214U (zh) 一种具有稳定支撑功能的环保新能源设备
CN218031226U (zh) 一种汽车减震器吊环固定装置
CN220888960U (zh) 一种建筑钢结构节点连接减震基座
CN216111937U (zh) 一种用于民用建筑设计的抗震结构
CN219671039U (zh) 一种具有减震结构的沥青路面灌缝机
CN221029689U (zh) 一种立交桥桩基托换结构
CN219973490U (zh) 一种带阻尼斜撑的钢结构框架
CN215293092U (zh) 一种液压油缸减震底座
CN213836650U (zh) 一种打桩空气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627

Address after: 100039 Fuxing Road 81, Beijing, Haidian District

Applicant after: Beijing Urban Construction Second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43 4th floor electromechanical company, yard 17, jingouhe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before: Sha Yuting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