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78970B - 一种室内空气调节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室内空气调节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78970B
CN110578970B CN201910888931.2A CN201910888931A CN110578970B CN 110578970 B CN110578970 B CN 110578970B CN 201910888931 A CN201910888931 A CN 201910888931A CN 110578970 B CN110578970 B CN 11057897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 shielding
air
side plate
wind
air du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8893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578970A (zh
Inventor
曲明伟
苗伯卿
赵现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Shan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Shan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Shan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Shan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88893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78970B/zh
Publication of CN1105789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789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5789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789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2Self-contained 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i.e. with all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installed in a common casing
    • F24F1/028Self-contained 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i.e. with all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installed in a common casing characterised by air supply means, e.g. fan casings, internal dampers or ducts
    • F24F1/0284Self-contained 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i.e. with all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installed in a common casing characterised by air supply means, e.g. fan casings, internal dampers or ducts with horizontally arranged fan axi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2Self-contained 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i.e. with all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installed in a common casing
    • F24F1/029Self-contained 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i.e. with all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installed in a common cas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layout or mutual arrangement of components, e.g. of compressors or f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2Self-contained 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i.e. with all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installed in a common casing
    • F24F1/0328Self-contained 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i.e. with all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installed in a common casing with means for purifying supplied air
    • F24F1/035Self-contained 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i.e. with all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installed in a common casing with means for purifying supplied air characterised by the mounting or arrangement of filt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F24F13/10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7/00Ventilation
    • F24F7/007Ventilation with forced flow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室内空气调节器,涉及空气调节器领域。在新风进风和净化风进风共用风道的情况下,新风功能和净化功能能够独立运行,新风功能和净化功能也能够同时运行。本发明一种室内空气调节器,包括调节器壳体和设于调节器壳体内的新风净化模块,所述新风净化模块包括新风风道、净化风道、引风风道和挡风结构;所述引风风道开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新风风道用于将所述第一开口与室外连通;所述净化风道用于将所述第一开口与室内连通;所述挡风结构包括第一挡风件和第二挡风件,所述第一挡风件用于控制所述新风风道的开闭,所述第二挡风件用于控制所述净化风道的开闭。

Description

一种室内空气调节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室内空气调节器。
背景技术
随着大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房间舒适的温湿度已经无法满足消费者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消费者对室内空气的清洁度和空气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单一的空调或净化器已经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集成新风功能、空气净化功能和温度调节功能的空净新一体柜式空调设计也应运而生。
对于空净新一体柜式空调来说,新风功能与净化功能实现方式有多种,可以设计成新风进风和室内风进风分别使用独立的引风风道和引风机进风的形成,也可以设计成新风进风和室内风进风共用引风风道和引风机的形式。若新风进风和室内风进风分别使用独立的引风风道和引风机,势必造成空调体积的增大,同时也会带来成本的增加;考虑到空调有限的空间和整体美观性,一般会采用新风进风和室内风进风共用引风风道和引风机的设计。但是新风进风和室内风进风共用引风风道和引风机时,引风机开启时,新风和室内风同时进入至引风风道内后,进入至室内,引风机关闭后,新风和室内风同时停止进风,因此新风功能或净化功能不能独立运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室内空气调节器,在新风进风和净化风进风共用引风风道的情况下,新风功能或净化功能能够同时运行,新风功能或净化功能还能够独立运行。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室内空气调节器,包括调节器壳体,所述调节器壳体内设有新风风道、净化风道、引风风道和挡风结构;所述引风风道开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新风风道用于将所述第一开口与室外连通;所述净化风道用于将所述第一开口与室内连通;所述第二开口与室内连通;所述挡风结构包括第一挡风件和第二挡风件,所述第一挡风件用于控制所述新风风道的开闭,所述第二挡风件用于控制所述净化风道的开闭。
本发明实施例的室内空气调节器中,第一开口通过新风风道与室外连通,第一开口还通过净化风道与室内连通,第二开口与室内连通;挡风结构包括第一挡风件和第二挡风件,所述第一挡风件用于控制所述新风风道的开闭,所述第二挡风件用于控制所述净化风道的开闭。由此,当第一挡风件控制新风风道打开,同时第二挡风件控制所述净化风道关闭时,由于净化风道关闭,室内风无法进入至引风风道内,因此仅有室外新风通过新风风道进入至引风风道内,引风风道将室外新风输送至室内,从而独立实现新风功能;当第一挡风件控制新风风道关闭,同时第二挡风件控制所述净化风道打开时,由于新风风道关闭,室外新风无法进入至引风风道内,因此仅有室内风通过净化风道净化后进入至引风风道内,引风风道将净化后的室内风输送至室内,从而独立实现净化功能;当第一挡风件控制新风风道打开,同时第二挡风件控制所述净化风道打开时,此时室外新风能够通过新风风道进入至引风风道内,同时室内风能够通过净化风道净化后进入至引风风道内,引风风道将室外新风和净化后的室内风输送至室内,从而同时实现新风功能和净化功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室内空气调节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室内空气调节器的纵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新风净化模块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在同时实现新风功能和净化功能时,新风净化模块中新风和室内空气的流向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在单独实现新风功能时新风净化模块中室内风的流向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在单独实现新风功能时侧板部件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在单独实现净化功能时新风净化模块中室内风的流向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在单独实现净化功能时空气调节器的空气流向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侧板部件的正面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侧板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侧板部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在单独实现净化功能时侧板部件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在单独实现新风功能时空气调节器的空气流向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在同时实现新风功能和净化功能时侧板部件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挡风件和第二挡风件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参见图1和图2,本发明实施例的室内空气调节器包括调节器壳体和设于所述调节器壳体内的新风净化模块1,参见图3和图4,新风净化模块1包括新风风道11、净化风道12、引风风道13和挡风结构19;所述引风风道13开有第一开口131和第二开口132;所述新风风道11用于将所述第一开口131与室外连通;所述净化风道12用于将所述第一开口131与室内连通,第二开口132用于与室内连通;所述挡风结构19包括第一挡风件和第二挡风件192,所述第一挡风件用于控制所述新风风道11的开闭,所述第二挡风件192用于控制所述净化风道12的开闭。
本发明实施例的室内空气调节器中,第一开口131通过新风风道11与室外连通,第一开口131还通过净化风道12与室内连通,第二开口132与室内连通;挡风结构19包括第一挡风件和第二挡风件192,所述第一挡风件用于控制所述新风风道11的开闭,所述第二挡风件192用于控制所述净化风道12的开闭。由此,当第一挡风件控制新风风道11打开,同时第二挡风件192控制所述净化风道12打开时,参见图4,此时室外新风能够通过新风风道11进入至引风风道13内,同时室内风能够通过净化风道12净化后进入至引风风道13内,引风风道13将室外新风和净化后的室内风输送至室内,从而同时实现新风功能和净化功能;当第一挡风件191控制新风风道11打开,同时第二挡风件192控制所述净化风道12关闭时,参见图5和图6,由于净化风道12关闭,因此室内风无法进入至引风风道13内,因此仅有室外新风通过新风风道11进入至引风风道13内,引风风道13将室外新风输送至室内,从而独立实现新风功能;当第一挡风件191控制新风风道11关闭,同时第二挡风件192控制所述净化风道12打开时,参见图7和图8,由于新风风道11关闭,因此室外新风无法进入至引风风道13内,因此仅有室内风通过净化风道12净化后进入至引风风道13内,引风风道13将净化后的室内风输送至室内,从而独立实现净化功能。
将第二开口132与室内连通的结构有多种,例如在调节器壳体上开设壳体出风口171,然后在引风风道13的第二开口132处设有出风管,将出风管从壳体出风口171伸出空调室内机壳体外即可。但是由于出风管需要占用额外的空间,使得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新风净化模块1的体积增大。参见图1、图2、图3和图4,本发明实施例将出引风风道13的第二开口132设于靠近壳体出风口171处,此时壳体出风口171与第二开口132间的调节器壳体与引风风道13的风道壳体133围成出风风道17,使得第二开口132与室外连通。
净化风道12可以由多种不同的结构围成,例如净化风道12可以由一根室内风管围成,将室内风管的一端与第一开口131连通,将室内风管的另一端与室内连通。但是由于室内风管需要占用额外的空间从而使新风净化模块1体积增大,导致在调节器壳体集成新风净化模块1时难度增加;同时,室内风管还具有较大的风阻会导致室内风的进风量减小,影响新风净化模块1的净化效率。参见图1、图2、图3和图4,本发明实施例的室内空气调节器,在调节器壳体上开室内风进风口121,室内风进风口121与第一开口131连通,净化风道12由室内风进风口121与第一开口131间的调节器壳体与引风风道13的风道壳体133围成,无需增加额外的部件,能够节约空间;同时室内风进风口121的大小不受空调室内机壳体内部空间的影响,因此室内风进风口121的大小可以根据室内风进风量的需求进行调节,能够减小室内风进风时的风阻,保证室内风的进风量。
进一步的,将室内风进风口121与所述第一开口131相对设置,此时净化风道12缩短,室内风在净化风道12内的风阻减小,进一步保证室内风的进风量。
新风风道11的结构也有多种,例如在空调室内机壳体上开新风进风口111,新风进风口111与第一开口131连通,新风风道11由新风进风口111与第一开口131间的调节器壳体和引风风道13的风道壳体133围成。但是由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净化风道12由室内风进风口121与第一开口131间的调节器壳体和引风风道13的风道壳体133围成,因此新风风道11与净化风道12部分重合。而若新风风道11和净化风道12部分重合,会导致室外新风和室内风在进风时先在新风风道11与净化风道12重合处混合,然后再通过第一开口131进入至引风风道13中。由于室外新风在进风时需要先从室外传输至新风风道11内,室外新风在进入至新风风道11前损耗较大,因此室外新风进入至新风风道11时的风速和风量均明显小于室内风进入至净化风道12时的风速和风量,导致混合后的室外新风和室内风中的室外新风量较小,从而使得进入至室内的室外新风较少。本发明实施例的室内空气调节器中,为了使新风净化模块1中新风进风与室内风进风互不影响,保证新风净化模块1中新风进风量,本发明实施例中新风风道11和净化风道12相互独立,使室外新风与室内风进风时不混合,且第一开口131与新风风道11连接部分大小固定,因此能够保证室外新风的进风量。
为了使新风风道11与净化风道12相互独立,参见图3和图4,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在引风风道13壳体的外壁固接后板部件112,后板部件112与所述风道壳体133外壁围成新风腔;所述后板部件112上开有后板进风口114和后板出风口115,所述后板进风口114与所述后板出风口115均与所述新风腔连通;所述后板出风口115与所述第一开口131连通,所述后板进风口114用于与室外连通。由于新风风道11包括新风腔,室外新风通过后板进风口114进入至新风腔内,然后再由后板出风口115输送至引风风道13内,室外新风在进入引风风道13前中不与室内风混合,从而能够保证室外新风的进风量。
将后板进风口114与室外连通可以有多种结构,例如在调节器壳体背面设有新风进风口111,在后板部件112的后板进风口114处固接新风管,然后将新风管的一端与后板进风口114连接,将新风管的另一端穿过新风进风口111伸出至室外。但是由于后板部件112位于调节器壳体内部,在安装新风管时需要将新风管的一端伸入空调室内机壳体后才能够与后板部件112固接,因此连接新风管的难度较大。参加案图1、图3和图4,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后板部件112上固定有管座113,管座113通过新风进风口111伸出空调室内机壳体后,再与新风管连接,能够降低新风管的连接时的难度。
可选的,引风风道13的风道壳体133可以为长方体状的风管或圆柱状的风管,但是长方体状的风管和圆柱状的风管的不仅占用空间较大,输送室外新风和室内风的效率也较低。由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引风风道13需要同时输送室外新风和室内风,因此长方体状的风管和圆柱状的风管不能够满足人们对室外新风的进风量要求和室内风的进风量要求。参见图2、图3和图4,本发明实施例中引风风道13的风道壳体133为蜗壳;所述引风风道13具有两个第一开口131,两个第一开口131相对设置,所述净化风风道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净化风风道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开口131一一连通;所述后板部件112上开有两个后板出风口115,两个所述后板出风口115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开口131一一连通。引风风道13的风道壳体133为蜗壳时,由于蜗壳的升压作用,引风风道13内会产生大于大气压的压力,能够提高室外新风和室内风的流速,从而增加室外新风的进风量和室内风的进风量;同时风道壳体133为蜗壳时,引风风道13具有两个第一开口131,进一步增加了室外新风的进风量和室内风的进风量。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在引风风道13内设引风机14来实现引风风道13的引风功能,所述引风机14为双联离心风机,所述双联离心风机的两个进风侧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开口131一一对应,所述第二开口132与所述双联离心风机的出风侧对应。双联离心风扇的左右两侧都进风,增大了室外新风的进风空间和室内风的进风空间,使得室外新风的进风量和室内风的进风量增大,从而提高室外新风的进风效率和室内风的进风效率。
进一步的,风道壳体133的底部固接有底座18,风道壳体133通过底座18固定在空调室内机壳体内。
可选的,挡风结构19中的第一挡风件191和第二挡风件192可以分别设计相互独立的驱动机构,例如将第一挡风件191设置在新风进风口111处,设计第一电机控制第一挡风件191运动。将第二挡风件192设置在室内风进风口121处,然后利用第二电机控制第二挡风件192运动。当需要单独实现新风功能时,利用第一电机控制第一挡风件191运动至新风进风口111打开,然后利用第二电机控制第二挡风件192移动至室内风进风口121关闭即可。当需要单独实现净化功能时,利用第一电机控制第一挡风件191移动至新风进风口111关闭,同时利用第二电机控制第二挡风件192移动至室内风进风口121打开即可。当需要同时实现新风功能和净化功能时,利用第一电机控制第一挡风件191移动至新风进风口111打开,同时利用第二电机控制第二挡风件192移动至室内风进风口121打开即可。但是将第一挡风件191和第二挡风件192分别设计相互独立的运动机构时,挡风结构19的成本较高,同时在控制挡风结构19时需要同时控制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控制程序较为复杂。
为了节约挡风结构19的成本,简化驱动机构的控制程序,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挡风结构19还包括驱动组件193,所述驱动组件193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挡风件191和第二挡风件192运动,当所述驱动组件193驱动所述第一挡风件191和第二挡风件192运动至第一位置时,所述新风风道11关闭,且所述净化风道12打开;当所述驱动组件193驱动第一挡风件191和第二挡风件192运动至第二位置时,所述新风风道11打开,同时所述净化风道12关闭;当所述挡风件移动至第三位置时,所述新风风道11和所述净化风道12均打开。因此相对于将第一挡风件191和第二挡风件192分别设计相互独立的驱动机构,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驱动组件193同时控制所述第一挡风件191和第二挡风件192移动,能够节约挡风结构19的成本,同时简化驱动组件193的控制程序。
设计第一挡风件191和第二挡风件192共用驱动组件193,同时还能够独立控制新风风道11的开闭和净化风道12的开闭的结构有多种。将第一挡风件191与新风进风口111所在侧面贴合,将第二挡风件192与室内风进风口121所在侧面贴合,将新风进风口111和室内风进风口121设于调节器壳体的不同高度,将第一挡风件191和第二挡风件192设于相同高度处,驱动组件193驱动第一挡风件191和第二挡风件192沿调节器壳体的高度方向移动。当第一挡风件191和第二挡风件192移动至第一位置时,第一挡风件191将新风进风口111遮挡使得新风风道11关闭,同时净化风道12打开,从而能够独立实现净化功能;当第一挡风件191和第二挡风件192移动至第二位置时,第二挡风件192将室内风进风口121遮挡使得净化风道12关闭,同时新风风道11打开,从而独立实现新风功能;当第一挡风件191和第二挡风件192移动至第三位置时,第一挡风件191和第二挡风件192位于新风进风口111和室内风进风口121间,使得新风风道11和净化风道12均打开,从而同时实现新风功能和净化功能。但是由于后板部件112的管座113需要通过新风进风口111伸出调节器壳体外,若要使第一挡风件191能够滑移至新风进风口111处将新风进风口111遮挡,则需要将管座113设计为柔性结构,当第一挡风件191向新风进风口111滑移时,通过挤压管座113使得新风进风口111不与室外连通。但是将管座113制作成柔性结构后,第一挡风件191多次挤压管座113容易使得管座113损坏,从而影响新风净化模块1的正常运行。
参见图3、图9和图10,本发明实施例的室内空气调节器中,所述调节器壳体还设有侧板部件16,所述侧板部件16内中空形成导流腔,所述侧板部件16上开有与所述导流腔连通的第一进风口161、第二进风口162和侧板出风口163,所述第一进风口161用于与室外连通,所述第二进风口162用于与室内连通,所述侧板出风口163与所述第一开口131连通;参见图11,所述挡风结构19设于所述导流腔内,所述第一挡风件191与所述第二挡风件192相连;当所述第一挡风件191和第二挡风件192运动至第一位置时,参见图12,所述第一挡风件191遮挡所述第一进风口161,所述第二进风口162与所述侧板出风口163连通;当所述第一挡风件191和第二挡风件192运动至第二位置时,参见图13,所述第二挡风件192遮挡所述第二进风口162,所述第一进风口161与所述侧板出风口163连通;当所述第一挡风件191和第二挡风件192运动至第三位置时,参见图14,所述第一进风口161和所述第二进风口162均与所述第一开口131连通。
本发明实施例的室内空气调节器中,通过在调节器壳体内设侧板部件16,所述侧板部件16内中空形成导流腔,所述侧板部件16上开有与所述导流腔连通的第一进风口161,第二进风口162和侧板出风口163,所述第一进风口161用于与室外连通,所述第二进风口162用于与室内连通,所述侧板出风口163与所述第一开口131连通;由此可以通过控制第一进风口161的开闭来控制新风风道11的开闭,可以通过控制第二进风口162的开闭来控制净化风道12的开闭。参见图12,当第一挡风件191和第二挡风件192运动至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挡风件191遮挡所述第一进风口161,所述第二进风口162与所述侧板出风口163连通,此时新风风道11闭合,净化风道12打开,从而单独实现新风功能;当所述第一挡风件191和第二挡风件192运动到第二位置时,参见图13,所述第二挡风件192遮挡所述第二进风口162,所述第一进风口161与所述侧板出风口163连通,此时新风风道11打开,净化风道12闭合,从而能够独立实现新风功能;当所述第一挡风件191和第二挡风件192运动至第三位置时,参见图14,所述第一进风口161和所述第二进风口162均与所述侧板出风口163连通,此时新风风道11和净化风道12均打开,从而能够同时实现新风功能和净化功能。
本发明实施例的室内空气调节器中,由于第一挡风件191和第二挡风件192在移动的过程中不与其他部件相互挤压,因此能够保证新风净化模块1的正常运行。
需要说明的是,侧板出风口163与第一开口131连通的结构有多种,例如在侧板出风口163与第一开口131间连接一根连接管。但是由于连接管需要占用额外的空间,增大了新风净化模块1的占用空间和生产成本。参见图3和图4,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侧板部件16的侧板出风口163与引风风道13的第一进风口161对接,使得侧板出风口163与第一风口连通,不需要使用额外的连接管,同时还能够使得侧板部件16与引风风道13间结构更加紧凑,进一步减小新风净化模块1的占用空间。
同时,本发明实施例的室内空气调节器中,第一进风口161通过与后板出风口115连通来实现第一进风口161与室外连通。第一进风口161与后板出风口115连通的结构有多种选择,例如可以使用一根连接管连接在第一进风口161与后板出风口115间。但是使用额外的连接管需要占用额外的空间,增大了新风净化模块1的占用空间和生产成本。参见图3和图4,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将后板部件112的后板出风口115与侧板部件16的第一进风口161处对接,使得后板出风口115与第一进风口161连通,不需要额外的连接管,还能够使得后板部件112与侧板部件16间结构更加紧凑,从而能够减小新风净化模块1的占用空间。
可选的,第一进风口161、第二进风口162和侧板出风口163可以分别开在侧板部件16的三个不同侧面,第一进风口161、第二进风口162和侧板出风口163也可以开在相同的侧面。但是若将第一进风口161或第二进风口162与侧板出风口163设于侧板部件16的相同侧面,则会导致室外新风或室内风在进风效率较低,若将第一进风口161或侧板出风口163与第二进风口162开于相同的侧面,则会导致引风风道13或后板部件112影响室内风的进风。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将第一进风口161、第二进风口162和侧板出风口163分别设于侧板部件16的三个不同侧面。
可选的,驱动组件193可以驱动第一挡风件191和第二挡风件192转动,还可以驱动第一挡风件191和第二挡风件192平移。但是驱动组件193驱动第一挡风件191和第二挡风件192转动时所需要占用较大的空间,而为了防止室外新风和室内风在密封腔内混合影响室外新风的进风量,侧板部件16的密封腔空间较小,因此无法支撑第一挡风件191和第二挡风件192旋转。本发明实施例的室内空气调节器中,所述第一挡风件191与所述第一进风口161所在平面平行,所述第二挡风件192与所述进风口所在平面平行,所述驱动组件193控制所述第一挡风件191和第二挡风件192平移。此时,第一挡风件191和第二挡风件192平移时占用的空间较小,从而能够适用于较小的导流腔空间内。
驱动组件193可以驱动第一挡风件191和第二挡风件192沿侧板部件16的高度方向平移,也可以驱动第一挡风件191和第二挡风件192左右平移。当第一进风口161和第二进风口162开于侧板部件16不同的侧面时,第一挡风件191和第二挡风件192运动方向不一致,因此第一挡风件191和第二挡风件192的运动不方便控制。
参见图10和图11,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进风口161和所述第二进风口162设于所述侧板部件16的不同高度处,所述第一挡风件191和所述第二挡风件192设于所述侧板部件16的同一高度,所述驱动组件193驱动所述第一挡风件191和所述第二挡风件192沿所述侧板部件16的高度方向平移。本发明实施例中将第一进风口161和第二进风口162设计在侧板部件16的不同高度处,然后将第一挡风件191和第二挡风件192设计在相同高度处。当第一挡风件191遮挡第一进风口161时,第二进风口162与侧板出风口163连通;当第一挡风件191和第二挡风件192位于第一进风口161和第二进风口162的高度间时,第一挡风件191将第一进风口161部分遮挡,同时第二挡风件192将第二进风口162部分遮挡,此时第一进风口161和第二进风口162均与侧板出风口163连通;当第二挡风件192遮挡第二进风口162时,第一进风口161与侧板出风口163连通,此时第一挡风件191和第二挡风件192的移方向一致,因此便于控制。
能够驱动第一挡风件191和第二挡风件192沿侧板部件16的高度方向平移的驱动组件193有多种。例如驱动组件193包括电机1931,电机1931的输出轴上同轴固接有滚珠丝杆,将滚珠丝杆沿侧板部件16的高度方向设置,在滚珠丝杆套接有丝杆螺母,丝杆螺母与第一挡风件191和第二挡风件192均固接,启动电机1931即可控制第一挡风件191和第二挡风件192沿侧板部件16的高度方向移动。但是由于滚珠丝杆的制造精度较高,因此驱动组件193的制造成本也较高;同时滚珠丝杆在运行时噪音较大,影响用户体验。参见图11,本发明实施例的所述驱动组件193包括导轨1932、电机1931和固定在电机输出轴上的齿轮1934;所述导轨1932与所述第一挡风件191固接,或导轨1932与第二挡风件192固接,或导轨1932与第一挡风件191和第二挡风件192均固接,所述导轨1932上设有齿条1933,所述齿条1933沿所述侧板部件16的高度方向设置;所述电机1931固定在所述挡风件壳体内,所述齿轮1934与所述齿条1933啮合。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电机1931带动齿轮1934转动,齿轮1934转动带动齿条1933移动,从而能够带动第一挡风件191和第二挡风件192沿侧板部件16的高度方向移动。同时齿轮1934和齿条1933组装方便,成本较低,运行时噪音较小。
在引风风道13和引风机14引风能力足够时,第一进风口161的开口大小能够影响室外新风进风量的大小,第二进风口162的开口大小能够影响室内风进风量的大小。
有多种方案能够增大第一进风口161的开口面积和第二进风口162的开口面积。第一种方案是设计较大的第一进风口161和第二进风口162,然后将第二进风口162和第二进风口162沿高度方向设置。但是第一种方案中,将第一挡风件191和第二挡风件192由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时平移的距离较长,使得第一挡风件191和第二挡风件192平移的稳定性较差。
第二种方案参见图10、图11和图15,是在侧板部件16上设有多个第一进风口161和多个第二进风口162,多个所述第一进风口161沿所述侧板部件16的高度方向设置,多个所述第二进风口162也沿所述侧板部件16的高度方向设置,且第一进风口161和第二进风口162沿侧板部件16的高度方向交错设置;所述挡风结构19中设有多个第一挡风件191和多个第二挡风件192,多个所述第一挡风件191沿高度方向设置,两个相邻的第一挡风件191固接,且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一挡风件191间设有第一通风口,所述第一通风口用于与连通所述第一进风口161和所述侧板出风口163;多个第二挡风件192也沿侧板部件16的高度方向设置,两个相邻的第二挡风件192固接,两个所述第二挡风件192间设有第二通风口,所述第二通风口用于连通所述第二进风口162和所述侧板出风口163。
第二种方案中第一挡风件191和第二挡风件192沿侧板部件16高度方向平移的距离为相邻的第一进风口161和第二进风口162间高度跨度的一半;同时第二种方案中多个第一进风口161的开口面积之和与第一种方案中第一进风口161的开口面积相同,第二种方案中多个第二进风口162的开口面积之和与第一种方案中的第二进风口162的开口面积相同。因此发明实施例在不减小第一进风口161的开口大小和第二进风口162开口大小的情况下,能够缩短第一挡风件191和第二挡风件192的平移距离,保证第一挡风件191和第二挡风件192平移时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参见图11,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室内空气调节器中,所述驱动组件193还包括电机护罩1935,所述电机护罩1935固定在所述侧板部件16内壁,所述电机护罩1935上开有轴孔,所述电机1931和齿轮1934均设于所述电机护罩1935内,所述齿轮1934的远离电机1931的一侧设有圆台,所述圆台与所述齿轮1934的轴孔同轴设置,所述圆台伸入至所述轴孔内。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电机护罩1935能够保护电机1931,防止异物伸入至电机1931内影响电机1931的正常运行;同时将齿轮1934上的圆台伸入至电机护罩1935上的轴孔内,能够固定齿轮1934,保证齿轮1934与齿条1933配合时的平稳性。
进一步的,为了防止导轨1932在移动的过程中发生晃动,本发明实施例的室内空气调节器中,驱动组件193还包括有导向结构,导向结构用于引导导轨1932沿第一挡风件191和第二挡风件192的平移方向移动。
可选的,导向结构可以是两个相对设置的导向板,两个导向板均沿侧板部件16的高度方向设置,且两个导向板分别设于导轨1932两侧。但是,在侧板部件16增设两个导向板,需要占用额外的导流腔内空间。
本发明实施例中,参见图3和图11,将电机护罩1935固接于所述侧板出风口163所在的侧面,所述侧板部件16的侧板出风口163处凹陷,得到与沿所述侧板部件16高度方向设置的导向板,所述导向板与所述电机护罩1935间形成沿侧板部件16高度方向设置的滑槽,所述导向结构包括所述滑槽。本发明实施例中无需在导流腔内增加额外的部件即可形成导向结构,同时能够将过滤件15设于侧板部件16的凹陷处,使得过滤件15能够同时过滤室内风和室外新风,还能够方便过滤件15的安装。
需要说明的是,参见图2,所述调节器内还设有温度调节模2,所述温度调节模块2用于调节室内空气的温度,温度调节模块包括接水盘21、热交换器23和贯流风扇22。所述温度调节模块位于所述新风净化模块1上方,所述风道壳体133用于支撑所述温度调节模块。将温度调节模块设于空调室内机壳体内时,为了使温度调节模块的出风口设置在固定的高度处,一般会将温度调节模块与空调室内机壳体的内壁固接,同时在温度调节模块的下方设置支撑部件来保证温度调节模块的稳定性。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新风净化模块1设置与温度调节模块的下方,不仅能够保证温度调节模块的出风口的高度,同时新风净化模块1中的风道壳体133还能够作为支撑部件来支撑温度调节儿模块,能够节省温度调节模块的支撑部件,从而能够节约空调室内机内的空间。
进一步的,将风道壳体133的顶部与温度调节模块底部的接水盘固接。
关于本发明实施例的室内空气调节器的其他构成等已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知,在此不再详细说明。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5)

1.一种室内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节器壳体和设于调节器壳体内的新风净化模块,所述新风净化模块包括新风风道、净化风道、引风风道和挡风结构;
所述引风风道开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
所述新风风道用于将所述第一开口与室外连通;
所述净化风道用于将所述第一开口与室内连通;
所述第二开口与室内连通;
所述挡风结构包括第一挡风件和第二挡风件,所述第一挡风件用于控制所述新风风道的开闭,所述第二挡风件用于控制所述净化风道的开闭;
所述挡风结构还包括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挡风件和第二挡风件运动;
当所述第一挡风件和第二挡风件运动至第一位置时,所述新风风道关闭,且所述净化风道打开;
当所述第一挡风件和第二挡风件运动至第二位置时,所述新风风道打开,同时所述净化风道关闭;
当所述第一挡风件和第二挡风件移动至第三位置时,所述新风风道和所述净化风道均打开;
所述新风净化模块还包括侧板部件,所述侧板部件内中空形成导流腔,所述侧板部件上开有与所述导流腔连通的第一进风口,第二进风口和侧板出风口,所述第一进风口用于与室外连通,所述第二进风口用于与室内连通,所述侧板出风口与所述第一开口连通;所述挡风结构设于所述导流腔内,且所述第一挡风件与所述第二挡风件相连;
当所述第一挡风件和第二挡风件运动至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挡风件遮挡所述第一进风口,所述第二进风口与所述侧板出风口连通;
当所述第一挡风件和第二挡风件运动至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挡风件遮挡所述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一进风口与所述侧板出风口连通;
当所述第一挡风件和第二挡风件运动至第三位置时,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第二进风口均与所述侧板出风口连通;
所述第一挡风件与所述第一进风口所在平面平行,所述第二挡风件与所述进风口所在平面平行,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一挡风件和所述第二挡风件平移;
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第二进风口设于所述侧板部件的不同高度处,所述第一挡风件和所述第二挡风件设于所述侧板部件的同一高度,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一挡风件和所述第二挡风件沿所述侧板部件的高度方向平移;
所述侧板部件上开有多个第一进风口和多个第二进风口,多个所述第一进风口沿所述侧板部件的高度方向设置,多个所述第二进风口也沿所述侧板部件的高度方向设置,且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二进风口沿所述侧板部件的高度方向交错设置;
所述挡风结构中设有多个所述第一挡风件和多个所述第二挡风件,多个所述第一挡风件沿高度方向设置,两个所述第一挡风件间设有第一通风口,所述第一通风口用于连通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侧板出风口;多个第二挡风件也沿侧板部件的高度方向设置,两个所述第二挡风件间设有第二通风口,所述第二通风口用于连通所述第二进风口和所述侧板出风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导轨、电机和固定在电机输出轴上的齿轮;所述导轨与所述第一挡风件和/或所述第二挡风件固接,所述导轨上设有齿条,所述齿条沿侧板部件的高度方向设置;所述电机固定在所述挡风结构壳体内,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室内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电机护罩,所述电机护罩固定在所述侧板部件内壁,所述电机护罩上开有轴孔,所述电机和齿轮均设于所述电机护罩内,所述齿轮远离所述电机的一侧设有圆台,所述圆台与所述齿轮的轴孔同轴设置,所述圆台伸入至所述轴孔内;所述齿轮的轮缘伸出所述电机护罩后与所述齿条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室内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导向结构,所述导向结构用于引导所述导轨沿所述侧板部件的高度方向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室内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护罩固接于所述侧板出风口所在的侧面,所述侧板部件的所述侧板出风口处凹陷,得到与沿所述侧板部件高度方向设置的导向板,所述导向板与所述电机护罩间形成滑槽,所述导向结构包括所述滑槽。
CN201910888931.2A 2019-09-19 2019-09-19 一种室内空气调节器 Active CN1105789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88931.2A CN110578970B (zh) 2019-09-19 2019-09-19 一种室内空气调节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88931.2A CN110578970B (zh) 2019-09-19 2019-09-19 一种室内空气调节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78970A CN110578970A (zh) 2019-12-17
CN110578970B true CN110578970B (zh) 2021-10-15

Family

ID=688132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88931.2A Active CN110578970B (zh) 2019-09-19 2019-09-19 一种室内空气调节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57897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31291B (zh) * 2022-06-21 2023-12-0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新风结构、空调以及空调的控制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81122A (ja) * 1996-09-11 1998-03-31 Zexel Corp 車両用空調装置のインテークドア装置
US6779735B1 (en) * 2003-09-24 2004-08-24 Onstott Richard S Air ventilation control system
CN204693670U (zh) * 2015-06-12 2015-10-07 杭州盛大高科技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带风源切换机构的室内用新风空气净化器
CN204830257U (zh) * 2015-07-21 2015-12-02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新风转换式空气清新机
CN109708225A (zh) * 2018-12-28 2019-05-03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36814A (en) * 1996-09-16 1998-11-17 Nrg Industries, Inc. Damper blade system
CN203704220U (zh) * 2014-01-23 2014-07-09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非连续翅片分离式热管新风机
JP2017166707A (ja) * 2016-03-14 2017-09-21 日東工業株式会社 フィルタ付換気装置
CN107120751B (zh) * 2017-05-05 2022-10-14 杭州卡丽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适于多住户楼宇的智能空气净化系统
CN109618937A (zh) * 2018-11-14 2019-04-16 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环境友好型无菌无抗养殖舍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81122A (ja) * 1996-09-11 1998-03-31 Zexel Corp 車両用空調装置のインテークドア装置
US6779735B1 (en) * 2003-09-24 2004-08-24 Onstott Richard S Air ventilation control system
CN204693670U (zh) * 2015-06-12 2015-10-07 杭州盛大高科技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带风源切换机构的室内用新风空气净化器
CN204830257U (zh) * 2015-07-21 2015-12-02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新风转换式空气清新机
CN109708225A (zh) * 2018-12-28 2019-05-03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78970A (zh) 2019-12-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663089U (zh) 一种室内空气调节器
CN110578970B (zh) 一种室内空气调节器
CN214094709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10529925B (zh) 一种室内空气调节器
CN213395604U (zh) 一种室内空调器
US20240068696A1 (en) Air conditioning device
CN108644896B (zh) 一种新风空调一体机
CN108006837B (zh) 空调柜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10578965A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CN214038685U (zh) 空气处理模块及空调室内机
CN213901367U (zh) 新风机
CN113007806A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7785323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219243786U (zh) 加湿装置及空气处理装置
CN219367820U (zh) 空气处理装置
CN219367872U (zh) 用于回风口的导风装置及空气处理装置
CN220817911U (zh) 立式空调室内机
CN212390489U (zh) 空调器
CN217423431U (zh) 一种空调器新风模块以及空调
CN116928744A (zh) 空气处理装置以及空调器
CN212618691U (zh) 一种新风装置及空调器
CN219300888U (zh) 新风模块及空调器
CN210601939U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
CN210601940U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
CN218599868U (zh) 具有进风调节结构的新风空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