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18691U - 一种新风装置及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风装置及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618691U
CN212618691U CN202020687013.1U CN202020687013U CN212618691U CN 212618691 U CN212618691 U CN 212618691U CN 202020687013 U CN202020687013 U CN 202020687013U CN 212618691 U CN212618691 U CN 2126186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fresh air
wind
fresh
new tr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68701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再君
刘玉静
姜丽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68701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6186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6186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6186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风装置及空调器,所述新风装置设在室内机上,所述室内机设有出风口,所述新风装置设有新风进口、上新风口及导风结构,所述上新风口位于所述出风口下侧,所述上新风口设有所述导风结构,通过导风结构的摆动使上新风口、出风口的气流进行混合。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导风结构,可使新风按照用户设定的方向出风,用户可根据实际需求调节新风与空调冷风/热风的混合比例、角度,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新风装置及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新风装置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空调器是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家用电器,目前主要是在环境温度过低或过高时对室内空气的温度进行调节,以提供适宜的室内环境。但是,当用户长时间使用空调后,特别是在密封性强的现代居室内,室内空气质量会有所下降,对用户的身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如“空调病”。另一方面,近年来大气污染日益加剧,尤其在冬季供暖季节,人们多不愿开窗通风,这样,室内空气质量会越来越差,含氧量越来越低,影响身体健康。
因此,具有新风装置的新风空调应运而生,用于对室内提供新鲜的室外空气。通常空调风与新风的温度、湿度等存在差异,在冬季空调制热时,温度低的新风进入室内后易产生白雾,影响用户体验;或者在夏季空调制冷时,高温的新风进入室内后乳混合不均匀也同样会影响用户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中空调新风的出风角度不能改变导致新风与空调风之间的混合效果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风装置,设在室内机上,所述室内机设有出风口,所述新风装置设有上新风口及导风结构,所述上新风口位于所述出风口下侧,所述上新风口设有所述导风结构,通过导风结构的摆动使上新风口、出风口的气流充分混合。通过设置导风结构,能够适时调整上新风口内新风的出风角度,使空调新风与空调冷风/热风充分混合,为用户提供一个适宜的室内环境,改善用户体验。
进一步的,所述导风结构包括电机、连杆、导风件,所述导风件位于所述上新风口内,所述电机通过连杆与所述导风件连接以带动导风件进行摆动。根据上新风口的具体结构,所述电机可以设在其顶部、底部或侧部。该设置结构简单,与新风装置成为一体,既保持外观的美感,又节约了安装新风装置的空间。优选的,所述电机的电机轴平行于上新风口的横轴线设置。
更进一步的,所述导风件为扫风叶片,所述扫风叶片沿所述上新风口的纵轴线设置。该设置通过扫风叶片的上、下摆动,实现空调新风、空调冷风/热风按不同比例、在不同方位上进行混合。
更进一步的,所述导风件为至少一块导风板,所述导风板沿所述上新风口的横轴线设置;该设置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加工。所述导风板可以是一块,或者是平行设置的两块或多块。
更进一步的,所述上新风口呈弧形,所述上新风口外沿与前面板的内表面相切设置。该设置使上新风口与前面板的第一开口紧密贴合,避免漏风;避免前面板对上新风口内的新风形成阻挡,降低轴流风机的能耗。
再进一步的,所述上新风口有两个,对称的设在所述下新风口纵轴线的左右两侧。该设置结构对称、外形美观,同时使新风出风平缓,快速实现室内空气调节。
进一步的,所述新风装置还包括离心风机、新风进口;优选的,所述新风进口有两个,对称的设在所述离心风机的左、右两侧。优选的。所述离心风机是由单轴驱动的双离心风机,可缓解净化模块产生的风阻。离心风机将室外气体通过新风进风管输送至新风装置,经过上新风口和/或下新风口至室内,改善室内空气的质量。
更进一步的,所述新风装置还设有净化模块,所述净化模块可滑动的覆盖所述新风进口。所述净化模块可以是过滤网,用于对输送至室内的空气进行过滤,过滤网与新风装置为可拆卸安装,可定期将过滤网拆卸下来进行清洗或者更换,以保证进入室内的空气新鲜。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风装置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风装置通过设置导风结构,可调整新风的出风角度,空调冷风/热风混合效果好;
(2)本实用新型所述所述导风结构可根据新风装置的具体结构进行设置,结构简单、便于机械加工;
(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风装置还设有下新风口及导风挡板,通过导风结构与导风挡板的配合,调整经上新风口流出新风的角度、风量,以实现与空调冷风/热风混合的多级调节。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的新风装置。所述空调器具有与上述新风装置相同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室内机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沿图1中的剖切线A-A截取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室内机的爆炸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新风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新风装置的爆炸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室内机-100;新风装置-1、蜗壳组件-11、前蜗壳-111;后蜗壳-112;左蜗壳-113;右蜗壳-114;净化模块-12、离心风机-13;导风结构-14;驱动电机-141、连杆-142、导风件-143;导风挡板-15;新风进口-16、上新风口-17、下新风口-18、新风进风管-19、后壳体-21;进风口-211;22-前面板;出风口-221;第一开口-222;第二开口-223;滑动门-23;下装饰板-2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中出现的“第一”、“第二”等用语仅是为了方便描述,以区分具有相同名称的不同组成部件,并不表示先后或主次关系。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内”和“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室内机100,除了包括和现有技术中性能一样的室内机100外,还包括位于底部的新风装置1。具体的,所述室内机100包括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包括后壳体21、前面板22、滑动门23及下装饰板24,所述后壳体21的上部设有进风口211,底部与新风进风管19可拆卸连接;所述前面板22上设有出风口221、第一开口222。优选的,所述第一开口222位于出风口221的正下方。所述滑动门23与前面板22滑动连接,用于关闭或打开出风口221及第一开口222。优选的,所述出风口221、第一开口222及滑动门23分别有两个,对称的设在空调的左右两侧。所述下装饰板24位于前面板22的下部,用于遮挡新风装置1,使空调的外形美观。所述前面板22、后壳体21共同围合形成封闭空间,用于容置风机(图中未示出)、换热器(图中未示出)及新风装置1。正常使用时,室内空气经过风机从进风口211引入室内机100内部,经换热器换热后(制冷或者制热),再将经换热后的空气从出风口221送至室内,如此循环,在环境温度过低或过高时对室内空气的温度进行调节。同时,根据需要启动新风装置1,将室外空气引入室内,为封闭的室内空间提供持续且新鲜的空气,从而增加室内空气的含氧量,杜绝空调病,有效地提高了用户的生活品质。
如图4、5所述,一种新风装置1,包括内部形成送风通道的蜗壳组件11、净化模块12。所述蜗壳组件11与净化模块12可拆卸连接;所述蜗壳组件11的下部设有新风进口16,所述新风进口16用于引入室外气体进入蜗壳组件11。
作为优选,所述蜗壳组件11由前蜗壳111、后蜗壳112、左蜗壳113、右蜗壳114可拆卸的连接组成。所述蜗壳组件11的内部设有离心风机13,所述离心风机13包括离心风叶及电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所述离心风机13是由单轴驱动的双离心风机。装配时,电机装配到后蜗壳112上,然后装配前蜗壳111,再装配离心风叶,再装配左蜗壳113、右蜗壳114,该设置可减小离心风机13横向尺寸,从而减小蜗壳组件壳11的横向尺寸。
作为优选,所述左蜗壳113、右蜗壳114分别设有新风进口16,所述净化模块12与新风进口16滑动连接。室外气体经过新风进风管19输送至新风装置1,通过离心风机13的转动,经净化模块12净化后最终送至室内,为用户提供一个舒适宜人的环境。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所述净化模块12为过滤网,所述过滤网与蜗壳组件11滑动连接,可定期将将过滤网拆卸下来进行清洗或者更换,以保证进入室内的新风质量。
所述蜗壳组件11的上部设有至少一个上新风口17,所述上新风口17位于所述出风口221的下部。优选的,所述上新风口17位于所述出风口221的正下方。作为优选,所述上新风口17设有导风结构14,通过导风结构14的摆动使上新风口17、出风口221的气流进行混合。通过设置导风结构14,能够适时调整通过上新风口17的新风的出风角度,使空调新风与空调冷风/热风充分混合,为用户提供一个适宜的室内环境,改善用户体验。所述导风结构14包括驱动电机141、连杆142、导风件143,所述导风件143位于所述上新风口17内,所述驱动电机141通过连杆142与所述导风件143连接以带动导风件143进行摆动。所述驱动电机141根据上新风口17的具体结构,可以设在其顶部或者底部或侧部。所述驱动电机141的电机轴可以是水平的,也可以是竖直的。该设置结构简单,使导风结构14与新风装置1成为一体,既保持外观的美感,又节约了安装新风装置1的空间。优选的,所述驱动电机141的电机轴平行于上新风口17的横轴线设置。所述连杆142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进行赘述赘述。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所述导风件143为竖直设置的扫风叶片,所述扫风叶片沿所述上新风口17的纵轴线设置,通过扫风叶片的上、下摆动,实现空调新风、空调冷风/热风按不同比例、在不同方位上进行混合。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示例,所述导风件143为至少一块导风板,所述导风板沿所述上新风口17的横轴线设置;该设置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加工。所述导风板可以是一块,或者是平行设置的两块或多块。所述前面板22的相应位置设有第一开口222。作为优选,所述上新风口17呈弧形,所述上新风口17的外沿与前面板22的第一开口222的内侧面相切设置。该设置使上新风口17与前面板22的第一开口222紧密贴合,避免漏风;避免前面板22对上新风口17内的新风形成阻挡,降低轴流风机的能耗。优选的,所述上新风口17有两个,对称的设在前蜗壳111和/后蜗壳112的左右两侧。该设置结构对称、外形美观,同时使新风出风平缓,快速实现室内空气调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示例,所述蜗壳组件11的上部还设有下新风口18,所述下新风口18位于上新风口17的下部。进一步的。所述蜗壳组件11形成的气流通道内还设有导风挡板15,所述导风挡板15位于上新风口17、下新风口18之间。该设置可通过控制导风挡板15的倾斜角度,调整进入下新风口18、上新风口17的新风比例,实现对室内空气的快速置换和/或兼顾室温调节与空气置换,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同时与导风结构14配合,调整经上新风口17流出新风的角度、风量,以实现与空调冷风/热风混合的多级调节。所述前面板22与下新风口18的相应位置设有第二开口223。所述第二开口223的开口大于或等于下新风口18的开口,该设置可避免前面板22对下新风口18形成阻挡,降低轴流风机的能耗。
在上述各实施例中的新风装置1,均可独立于室内机100制热或者制冷运行,也可以和室内机100制热或制冷同步运行。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可以为柜式空调器、壁挂式空调器、吸顶式空调器等;对于所述空调器而言,除了包括所述新风装置1之外以及相关的装配结构之外,所述空调器还包括诸如贯流风叶、电机、风道组件等空调器组件,鉴于其相关部件的具体结构以及具体的装配关系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进行赘述。
虽然本实用新型披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9)

1.一种新风装置,设在室内机(100)上,所述室内机(100)设有出风口(221),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装置(1)设有上新风口(17)及导风结构(14),所述上新风口(17)位于所述出风口(221)下侧,所述上新风口(17)设有所述导风结构(14),通过导风结构(14)的摆动使上新风口(17)、出风口(221)的气流充分混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结构(14)包括驱动电机(141)、连杆(142)、导风件(143),所述导风件(143)位于所述上新风口(17)内,所述电机(141)通过连杆(142)与所述导风件(143)连接以带动导风件(143)进行摆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件(143)为扫风叶片,所述扫风叶片沿所述上新风口(17)的纵轴线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件(143)为至少一块导风板,所述导风板沿所述上新风口(17)的横轴线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新风口(17)呈弧形,所述上新风口(17)外沿与前面板(22)的内表面相切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新风口(17)有2个,对称的设在下新风口(18)纵轴线的左右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装置(1)还包括离心风机(13)及两个新风进口(16),所述新风进口(16)对称的设在所述离心风机(13)的左、右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装置(1)还设有净化模块(12),所述净化模块(12)可滑动的覆盖所述新风进口(16)。
9.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新风装置。
CN202020687013.1U 2020-04-29 2020-04-29 一种新风装置及空调器 Active CN2126186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87013.1U CN212618691U (zh) 2020-04-29 2020-04-29 一种新风装置及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87013.1U CN212618691U (zh) 2020-04-29 2020-04-29 一种新风装置及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618691U true CN212618691U (zh) 2021-02-26

Family

ID=747109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687013.1U Active CN212618691U (zh) 2020-04-29 2020-04-29 一种新风装置及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6186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241764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3577794U (zh) 空调器
CN216744601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6693751U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109764407A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室内机的控制方法
CN111023297A (zh) 一种空调柜机
CN113944956A (zh) 空调室内机
CN111981577B (zh) 新风机及空气调节设备
CN214249820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2618691U (zh) 一种新风装置及空调器
CN210921587U (zh) 一种空调柜机
CN209706222U (zh) 空调器
CN214038685U (zh) 空气处理模块及空调室内机
CN212252878U (zh) 竖式壁挂空调室内机
CN113803791A (zh) 空调室内机、空调器以及空调控制方法
CN212319904U (zh)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09512168U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
CN110894992B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N220669596U (zh) 风管机
CN220817911U (zh) 立式空调室内机
CN210267513U (zh) 一种空调器
CN108716714A (zh) 空调室内机及其混风控制方法
CN219797357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5597504U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219243743U (zh) 空调室内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