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41764U -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241764U
CN210241764U CN201921049955.0U CN201921049955U CN210241764U CN 210241764 U CN210241764 U CN 210241764U CN 201921049955 U CN201921049955 U CN 201921049955U CN 210241764 U CN210241764 U CN 2102417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indoor
duct
outdoor
fres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04995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Xiansong Wang
汪先送
Xinchang Chen
陈新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04995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2417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2417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2417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Room Units, And Self-Contained Unit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该空调室内机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内形成有相隔离的换热风道和空气处理风道,所述机壳开设有连通所述换热风道的室内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以及连通所述空气处理风道的室外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室内换热器和室内风机,设于所述换热风道内;新风机构,包括设于所述空气处理风道内的至少一个净化模块和加热模块,所述加热模块位于所述室外进风口与所述净化模块之间;和/或,所述加热模块位于所述净化模块与所述第二出风口之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室内机旨在解决现有空调新风机构不能预冷或预热,导致空调舒适性差的问题。

Description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调节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和应用该空调室内机的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工业化、产业化进程的加深,空气污染日益严重,而全世界人们受到的空气污染大部分来自室内,面对日益污染的地球环境,人们对洁净空气的渴求日益增强。现代居室内,一般都通过装设新风、净化空调来净化室内的空气,空调内的新风风机工作时能将室外的新风吸入室内,并将室内的旧风排出到室外。但是,现有的新风、净化空调的新风及净化风均未经过预冷或预热直接吹到室内,冬季室外温度较低时,室外新风(冷风)直接吹到室内,当新风吹到人体时,会感觉非常不舒适。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旨在解决现有空调的新风机构不能预冷或预热,导致空调舒适性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空调室内机包括:
机壳,所述机壳内形成有相隔离的换热风道和空气处理风道,所述机壳开设有连通所述换热风道的室内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以及连通所述空气处理风道的室外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
室内换热器和室内风机,设于所述换热风道内;及
新风机构,包括设于所述空气处理风道内的至少一个净化模块和加热模块,所述加热模块位于所述室外进风口与所述净化模块之间;和/或,所述加热模块位于所述净化模块与所述第二出风口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新风机构还包括设于所述空气处理风道内的新风风机,所述新风风机具有连通所述室外进风口的吸风口和连通所述第二出风口的排风口,所述净化模块设于所述吸风口处;
所述加热模块位于所述室外进风口与所述净化模块之间;和/或,所述加热模块位于所述排风口与所述第二出风口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新风风机包括引导蜗壳和设于所述引导蜗壳内的引导风轮,所述引导蜗壳设有所述吸风口和所述排风口。
进一步地,所述引导蜗壳面向所述机壳的相对两侧面均设有所述吸风口,每一吸风口处设置有一所述净化模块,所述引导蜗壳远离所述室外进风口的侧面设置有所述排风口。
进一步地,所述新风机构还包括设于所述空气处理风道内的加湿模块,所述加湿模块位于所述排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空气处理风道包括主风道以及连通所述主风道的第一子风道和第二子风道,所述加热模块、所述净化模块及所述新风风机设于所述主风道内,所述加湿模块设于所述第一子风道内,所述室外进风口连通所述主风道,所述第二出风口连通所述第一子风道,所述机壳还设有连通所述第二子风道的第三出风口。
进一步地,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可转动地设于所述机壳内的挡板,所述挡板具有闭合所述第一子风道的第一位置以及闭合所述第二子风道的第二位置;
所述挡板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排风口与所述第三出风口连通;
所述挡板在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排风口与所述第二出风口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机壳还设有连通所述空气处理风道的新风室内进风口,所述加热模块覆盖所述室外进风口和所述新风室内进风口。
进一步地,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进风管,所述进风管固接于所述室外进风口的周缘;
且/或,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开关门,所述开关门与所述室外进风口和所述新风室内进风口配合,以打开或关闭所述室外进风口和所述新风室内进风口。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器,包括空调室外机和上述所述的空调室内机,所述空调室外机通过管路与所述空调室内机连接。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空调室内机设置有新风机构,通过将新风机构的净化模块和加热模块设置在机壳的空气处理风道内,并将加热模块设置于室外进风口和净化模块之间和/或加热模块设置于净化模块与第二出风口之间,使得空调室内机实现净化室内空气的同时,还能调节吹入室内的温度,从而提高空调室内机的舒适性。进一步地,将加热模块设置于室外进风口和净化模块之间,使得潮湿空气在穿过加热模块时,潮湿空气经过升温,从而使得空气干燥,有利于空气中的尘粒在穿过净化模块时被吸附,从而提高空调室内机内新风机构的净化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内机将室内机和新风机构设置为一体机结构,不仅可通过新风机构净化室内的空气,同时还可通过室内机对室内环境温度实现调节,更加有效地提高了空调室内机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室内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室内机一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3为图2中挡板在第二位置的A-A向剖面示意图;
图4为图2中挡板在第一位置的A-A向剖面示意图;
图5为图2中B-B向的剖面示意图;
图6为图2中开关门打开室外进风口的C-C向剖面示意图;
图7为图2中开关门打开新风室内进风口的C-C向剖面示意图;
图8为图2中挡板在第二位置的D-D向剖面示意图;
图9为图2中挡板在第一位置的D-D向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BDA0002120802960000031
Figure BDA0002120802960000041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同时,全文中出现的“和/或”或“且/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100。
请结合参照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和图9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空调室内机100包括机壳1、室内换热器2、室内风机31及新风机构4。其中,机壳1内形成有相隔离的换热风道14和空气处理风道15,机壳1开设有连通换热风道14的室内进风口11和第一出风口131以及连通空气处理风道15的室外进风口12和第二出风口132;室内换热器2和室内风机31均设于换热风道14内;新风机构4包括设于空气处理风道15内的至少一个净化模块41和加热模块42,加热模块42位于室外进风口12与净化模块41之间;和/或,加热模块42位于净化模块41与第二出风口132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空调室内机100可以是壁挂式空调室内机,也可以是立式柜机或圆形柜机等。可以理解的,空调室内机100为壁挂式空调室内机时,空调室内机100的机壳1呈横向延长设置,此时,新风机构4与室内换热器2呈左右设置,也即新风机构4设置在机壳1内的左侧或右侧。空调室内机100为立式柜机或圆形柜机时,空调室内机100的机壳1呈竖向延长设置,此时,新风机构4与室内换热器2呈上下设置,也即新风机构4设置在机壳1内的上方或下方。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内机100通过将室内机和新风机构4设置为一体机结构,不仅可通过新风机构4净化室内的空气,同时还可通过室内机对室内环境温度实现调节,更加有效地提高了空调室内机的舒适性。
本实施例以立式空调室内机为例,可选地,新风机构4设置在机壳1的下方。如此设置有利于减小空调室内机100在前后方向上的宽度,从而节省空调室内机100的占用空间。在本实施例中,机壳1呈竖直延长设置,机壳1的横截面呈方形或圆形,机壳1具有安装腔,该安装腔内形成有相互隔离的换热风道14和空气处理风道15,也即换热风道14和空气处理风道15是相互独立的。如此可有效避免换热风道14内空气与空气处理风道15内空气的相互干扰,从而避免新风机构4影响空调室内机100的换热效率,保证了空调室内机100的制冷/制热效率。室内换热器2、室内风机31及新风机构4均安装于该安装腔内,具体地,室内换热器2和室内风机31均安装于该安装腔内的换热风道14内,新风机构4的净化模块41和加热模块42均安装于该安装腔内的空气处理风道15内。
现有新风空调的新风风机只能净化室内的空气,而不能调节室内的温度,故常需在室内额外加装用于调节室内温度的调温设备,不仅浪费社会资源,提高了生活成本且需占用额外的安装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内机100设置有新风机构4,通过将新风机构4的净化模块41和加热模块42设置在机壳1的空气处理风道15内,并将加热模块42设置于室外进风口12和净化模块41之间和/或加热模块42设置于净化模块41与第二出风口132之间,使得空调室内机100实现净化室内空气的同时,还能调节吹入室内的温度,从而提高空调室内机100的舒适性。进一步地,将加热模块42设置于室外进风口12和净化模块41之间,使得潮湿空气在穿过加热模块42时,潮湿空气经过升温,从而使得空气干燥,有利于空气中的尘粒在穿过净化模块41时被吸附,从而提高空调室内机100内新风机构4的净化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内机100将室内机和新风机构4设置为一体机结构,不仅可通过新风机构4净化室内的空气,同时还可通过室内机对室内环境温度实现调节,更加有效地提高了空调室内机100的舒适性。
进一步地,如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和图9所示,新风机构4还包括设于空气处理风道15内的新风风机32,新风风机32具有连通室外进风口12的吸风口3211和连通第二出风口132的排风口3212,净化模块41设于吸风口3211处。
可以理解的,新风机构4也可以作为单独的部件安装在机壳1上,也可以拆离机壳1,从而方便了新风机构4的拆装。也即新风机构4可以当独设置有壳体,即壳体与机壳1是分体设置的。此时,该新风机构4的壳体具有安装腔,并于该安装腔内限定出空气处理风道15。可选地,空调室内机100为壁挂式室内机时,单独的新风机构4可以是设置在机壳1的左侧或右侧;空调室内机100为立式室内机时,单独的新风机构4可以是设置在机壳1上方或下方。
在本实施例中,新风机构4与空调室内机100为一体化设置,也即机壳1在竖直方向上形成有相互隔离的换热风道14和空气处理风道15。室内换热器2和室内风机31均装设于换热风道14内,机壳1的室内进风口11和第一出风口131与换热风道14连通。可以理解的,室内风机31可以驱动换热风道14内的空气流动以实现空气的循环,也即室内风机31运行以产生负压从而将室内空气自室内进风口11吸入换热风道14内,并在换热风道14内与室内换热器2进行换热后自第一出风口131流出,以对室内温度进行调节。
可以理解的,新风机构4设于室内换热器2和室内风机31的下方,净化模块41、加热模块42及新风风机32设于空气处理风道15内,机壳1的室外进风口12和第二出风口132与空气处理风道15连通。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图4和图5所示,加热模块42位于室外进风口12与净化模块41之间,也即加热模块42设于机壳1安装腔内,且位于室外进风口12和新风风机32的吸风口3211之间。
可以理解的,新风风机32运行以产生负压,空气可以自室外进风口12流入空气处理风道15内,空气先穿过加热模块42时,潮湿空气被加热模块42升温,再穿过净化模块41时,有利于空气中的尘粒会附着在净化模块41上,从而实现对空气的净化,经过调温和净化后的空气自第二出风口132返回室内,从而可以保障用户的身体健康,提升用户的使用舒适性。如此设置,可方便潮湿空气在穿过加热模块42时,潮湿空气经过升温,从而使得空气干燥,有利于空气中的尘粒在穿过净化模块41时被吸附,从而提高新风机构4的净化效果。
在另一实施例中,加热模块42位于排风口3212与第二出风口132之间。如此在新风风机32运行产生负压时,空气自室外进风口12流入空气处理风道15内,先穿过净化模块41被净化后,再经过加热模块42以实现调温,再由第二出风口132返回室内。如此设置,可保证返回室内的空气温度更加舒适,提高了空调室内机100舒适性。可选地,加热模块42设于排风口3212处。
进一步地,如图1、图5、图6和图7所示,机壳1还设有连通空气处理风道15的新风室内进风口16,加热模块42覆盖室外进风口12和新风室内进风口16。
如图3、图4、图5、图6和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新风机构4的加热模块42可设置于室外进风口12及新风室内进风口16与净化模块41之间。新风风机32运行以产生负压,空气可以自室外进风口12和/或新风室内进风口16流入空气处理风道15内,空气穿过加热模块42时,空气被加热模块42实现调温,空气穿过净化模块41时,空气中的尘粒会附着在净化模块41上,从而实现对空气的净化,经过调温和净化后的空气自第二出风口132返回室内,从而可以保障用户的身体健康,提升用户的使用舒适性。如此设置,可方便潮湿空气在穿过加热模块42时,潮湿空气经过升温,从而使得空气干燥,有利于空气中的尘粒在穿过净化模块41时被吸附,从而提高新风机构4的净化效果。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新风机构4的加热模块42可设置于新风风机32和第二出风口132之间,如此在新风风机32运行产生负压时,空气自室外进风口12流入壳体内,先穿过净化模块41被净化后,再经过加热模块42以实现调温,再由第二出风口132返回室内。如此设置,可保证返回室内的空气温度更加舒适,提高了空调室内机100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内机100通过在机壳1内设置新风机构4,使得室外空气和室内空气均通过新风机构4实现空气的净化和调温,而且实现了室内与室外的空气流通,从而提升了用户的使用舒适性;同时通过将新风机构4设在机壳1的下方,减小了空调室内机100的前后方向的宽度,从而减小空调室内机100的占用空间。
在本实施例中,室内风机31为双贯流风机,室内进风口11位于机壳1的后面板上,前面板的左右两侧均设有第一出风口131。室内风机31包括室内风轮、室内电机和电机盖,其中室内风轮为双贯流风轮,室内电机可以安装在电机盖上且室内电机位于室内风轮的上端。第一出风口131为两个且两个第一出风口131分别位于前面板的左右两侧,使得空调室内机100的送风距离较远、送风范围较广,同时出风均匀。每个第一出风口131处均设有导风条,从而可以改变第一出风口131处的出风方向。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室内风机31为离心风机,从而可以改变换热风道14内的空气的流动方向,同时使得空调室内机100具有较高的风量和风压。此时,室内进风口11位于机壳1的后面板上,机壳1的左右两侧均设有第一出风口131。可以理解的,离心风机为两个,且两个离心风机在上下方向上间隔设置,从而在不增加空调室内机100的占用空间的前提下,进一步提升了空调室内机100的风量。此时,机壳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两个第一出风口131,两个第一出风口131分别对应两个离心风机设置。同时,机壳1的顶部还可以设置第一出风口131,使得空调室内机100的出风可以向上吹出,有利于室内温度分布均匀。可以理解的是,机壳1左侧的第一出风口131还可以为一个、三个等、机壳1右侧的第一出风口131也可以为一个、三个等,在此不做限定。
可以理解的,机壳1上的第一出风口131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通孔,结构简单、便于实现。通孔可以沿前后方向贯穿机壳1的前面板,且通孔可以形成为圆形孔,以便于加工。
在本实施例中,新风机构4包括净化模块41和加热模块42,可以使引入的新风通过净化模块41进行净化,需要时可以通过加热模块42进行加热,最终得到清新的暖风输入室内。该空调室内机100的新风机构4可设置一风道就实现对室内新风的引进,简化了空调室内机100内部的结构,使得空调室内机100的新风机构4更加轻便小巧,易操作,成本低,且可以满足新风净化以及暖风等多种需求,使用舒适度高。
可以理解的,净化模块41可以是装设有光触媒、活性炭、合成纤维、HEAP高效材料、负离子发生器等的装置,可以对室外空气进行有效地清洁净化,保证进入室内的气体对人体无害。加热模块42可安装固定在机壳1的空气处理风道15内。当然,加热模块42也可安装固定在新风风机32,加热模块42可以是电阻丝组成的加热结构,即接通电源即可发热,由新风风机32驱动空气经过加热模块42,而产生热风吹向第二出风口132。当然,加热模块42还可以是其他加热方式,在此不做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3和图4所示,室外进风口12、新风室内进风口16及第二出风口132设在机壳1的后壁上,并呈上下错开设置,有利于新风机构4空间的合理布局。可以理解的,第二出风口132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通孔,结构简单、便于实现。通孔可以沿前后方向贯穿壳体的后壁,且通孔可以形成为长圆形孔,以便于加工,但不限于此。
为了避免由第二出风口132流出的净化后的空气再次经新风室内进风口16流入机壳1内导致净化效率低,从而保证了空调室内机100的净化效率,新风室内进风口16和第二出风口132前后错开设置,第二出风口132位于新风室内进风口16的上方,从而使得新风室内进风口16和第二出风口132相距较远,进一步保证了空调室内机100的净化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新风室内进风口16可以竖直设置在机壳1的后壁上,第二出风口132同样位于新风室内进风口16的上方,且第二出风口132位于新风室内进风口16的前侧,而且第二出风口132自上向下、自前向后倾斜设置在后壁上,使得第二出风口132处的气流自前向后、由下向上吹出,而新风室内进风口16处的气流自后向前、基本水平流入壳体内,从而第二出风口132处的气流与新风室内进风口16处的气流不会发生混流,进一步保证了空调室内机100的净化效率。
第二出风口132也可设置于壳体的前壁上。第二出风口132竖直设在壳体的前壁上,使得第二出风口132处的气流自后向前、基本水平吹出,而新风室内进风口16位于后壁上,使得新风室内进风口16处的气流自后向前、基本水平流入壳体内,同样避免了第二出风口132处的气流与新风室内进风口16处的气流发生混流,保证了空调室内机100的净化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净化模块41设于室外进风口12和新风风机32之间,也即净化模块41位于空气处理风道15的前端,以覆盖室外进风口12,从而有利于进入空气处理风道15的空气顺利穿过净化模块41被净化。加热模块42设置于室外进风口12及新风室内进风口16与净化模块41之间,加热模块42覆盖新风室内进风口16和室外进风口12。
进一步地,如图1、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和图9所示,在本实施可中,空调室内机100还包括进风管7,进风管7固接于室外进风口12的周缘。
可以理解的,该进风管20可便于放置于室外,使得机壳1内的空气处理风道15与外界进行连通。同时,该进风管20的端部还设置有滤网(未图示),可以对引入的新风进行初步地过滤,避免外界的大杂物堵塞室外进风口12,进而影响该新风机构4的正常工作。
进一步地,如图3、图4、图6和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新风风机32包括引导蜗壳321和设于引导蜗壳321内的引导风轮322,引导蜗壳321设有吸风口3211和排风口3212。
可以理解的,引导风轮322为离心风机,可以使得该新风风机32具有较大的驱动力将新风引入室内,离心风机为轴向进风,侧向出风,该出风方式使得引导蜗壳321的吸风口3211设置的侧面,位于引导风轮322的中心轴线垂直的表面,引导蜗壳321的排风口3212开设于引导蜗壳321相邻的另一侧面。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7所示,净化模块41设于吸风口3211处,也即净化模块41贴合吸风口3211设置,可以使得由新风风机32驱动的风均通过该净化模块41,提高新风机构4的净化效率。如图3、图4、图6和图7所示,加热模块42邻近室外进风口12和新风室内进风口16设置,且加热模块42覆盖室外进风口12和新风室内进风口16,也即加热模块42贴合室外进风口12和新风室内进风口16设置,如此使得由新风风机32驱动的风均通过室外进风口12和/或新风室内进风口16,先经过加热模块42,再通过净化模块41和新风风机32的吸风口3211,经引导风轮322后,通过排风口3212和第二出风口132吹入室内,提高了新风机构4的加热风量和加热效率。
可以理解的,新风风机32的排风口3212面对第二出风口132设置,可以使得经过加热和净化后的新风均被吹向第二出风口132,增加了第二出风口132的出风量和出风效率。在本实施例中,室外进风口12位于机壳1的下端,第二出风口132设于机壳1的上端,故该新风风机32也靠近机壳1的上端,以使排风口3212与第二出风口132相对,该设置可以将新风机构4的重心上移,提高新风机构4的结构稳定性。
进一步地,如图6和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引导蜗壳321面向机壳1的相对两侧面均设有吸风口3211,每一吸风口3211处设置有一净化模块41,引导蜗壳321远离室外进风口12的侧面设置有排风口3212。
可以理解的,通过在引导蜗壳321的相对两侧面均设有吸风口3211,如此有利于提高新风风机32的吸风量,同时提高新风机构4的净化效率。将排风口3212设置于引导蜗壳321远离室外进风口12的侧面,如此有利于空气的流动。
进一步地,如图3、图4、图8和图9所示,新风机构4还包括设于空气处理风道15内的加湿模块43,加湿模块43位于排风口3212和第二出风口132之间。可以理解的,加湿模块43的设置,有利于新风机构4对经过加热和净化的空气进行加湿,从而调节室内空气的湿度,提高室内空气的舒适性。
进一步地,如图1、图3和图4所示,空气处理风道15包括主风道153以及连通主风道153的第一子风道151和第二子风道152,加热模块42、净化模块41及新风风机32设于主风道153内,加湿模块43设于第一子风道151内,室外进风口12连通主风道153,第二出风口132连通第一子风道151,机壳1还设有连通第二子风道152的第三出风口133。
可以理解的,将新风风机32的排风口3212之后的空气处理风道15设置为两个风道,使得机壳1对应第一子风道151和第二子风道152分别设置有第二出风口132和第三出风口133,并在第一子风道151内设置加湿模块43,使得空调室内机100通过第一子风道151和第二子风道152分为加湿模式和不加湿模式两者状态,有利于提高空调室内机100使用便利性。
在另一实施例中,加热模块42贴合于新风风机32的排风口3212设置时,加湿模块43位于加热模块42和第二出风口132之间。
进一步地,如图3、图4、图8和图9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空调室内机100还包括可转动地设于机壳1内的挡板5,挡板5具有闭合第一子风道151的第一位置以及闭合第二子风道152的第二位置。
如图3所示,挡板5在第一位置时,排风口3212与第三出风口133连通。具体地,当新风风机32运行时,空气由室外进风口12和/或新风室内进风口16进入机壳1的空气处理风道15内,并经由加热模块42调温后、净化模块41净化,从新风风机32的吸风口3211进入新风风机32内,经由引导风轮322吹出排风口3212,从第二子风道152和第三出风口133吹入室内,此时空调室内机100为不加湿模式。
如图4所示,挡板5在第二位置时,排风口3212与第二出风口132连通。具体地,当新风风机32运行时,空气由室外进风口12和/或新风室内进风口16进入机壳1的空气处理风道15内,并经由加热模块42调温后、净化模块41净化,从新风风机32的吸风口3211进入新风风机32内,经由引导风轮322吹出排风口3212,进入第一子风道151穿过加湿模块43加湿后,经由第二出风口132吹入室内,此时空调室内机100为加湿模式。
可以理解的,在空气的流动方向上,将加湿模块43设置在净化模块41的下游。在新风风机32运行以产生负压,空气可以自室外进风口12和/或新风室内进风口16流入机壳1内,并依次穿过加热模块42、净化模块41和加湿模块43,空气穿过加热模块42调温后,经由净化模块41将空气中的尘粒吸附净化,实现对空气的第一次净化,再穿过加湿模块43时,空气可以与加湿模块43上的水分子接触,使得空气中的尘粒被阻隔,从而对空气进行过滤、除尘,实现对空气的第二次净化,同时空气可以携带部分水分子以提高空气的湿度,净化后的空气自第二出风口132返回室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节室内的温度和湿度,以保证用户的舒适性。
在本实施例中,挡板5设置在新风风机32的排风口3212与第二出风口132/第三出风口133之间,挡板5可转动地设置在机壳1的内壁上,此时新风风机32的排风口3212与第二出风口132和第三出风口133之间的空气处理风道15由机壳1的内壁上限定出两个风道,也即机壳1的内壁可一体成型有分隔挡板,或者在机壳1的内壁上设置有分隔空气处理风道15的分隔挡板,在第一子风道151和第二子风道152的交叉入口处设置有可转动地挡板5,挡板5可连接有设置在空调室内机100外壁的把手,可通过把手实现挡板5在壳体内的转动,从而实现挡板5打开第一子风道151时,闭合第二子风道152;或挡板5打开第二子风道152时,闭合第一子风道151。当然,挡板5的转动方式也可以是设置为自动的,例如通过电机带动转动等,只要是能个实现挡板5转动连接的结构,在此不做限定。
进一步地,如图1、图3、图4、图5、图6和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空调室内机100还包括开关门6,开关门6与室外进风口12和新风室内进风口16配合,以打开或关闭室外进风口12和新风室内进风口16。
可以理解的,开关门6可以是自动开关门或挡板,开关门6与新风室内进风口16和室外进风口12配合以打开或关闭新风室内进风口16和室外进风口12。也就是说,空调室内机100运行时,开关门6可以只打开新风室内进风口16、且室外进风口12保持关闭状态,此时室内空气可以流入空气处理风道15内、室外空气不能流入空气处理风道15内;或者开关门6可以只打开室外进风口12、新风室内进风口16保持关闭状态,此时室外空气可以流入空气处理风道15内、室内空气不能流入处理风道内;亦或者开关门6同时打开新风室内进风口16和室外进风口12,此时室外空气和室内空气均可以流入空气处理风道15内,当然开关门6还可以同时关闭新风室内进风口16和室外进风口12。由此,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控制开关门6的控制方式,进而控制新风室内进风口16和室外进风口12的状态。
可选地,开关门6可以通过按压或旋转等多种方式实现开关门6的移动,从而实现开关门6在闭合状态和开启状态之间的切换。
在本实施例中,空调室内机100还包括净化网,净化网可拆卸地设在室内进风口11处。由此,室内空气自室内进风口11流入机壳1内,先经过净化网以对室内空气进行净化,净化后的空气在换热风道14内与室内换热器2进行换热后自第一出风口131流出,从而在对室内温度进行调节的同时,进一步实现了空气的净化。可以理解的,净化网可选为过滤网,例如海帕过滤网,以保证净化网的净化效果。但不限于此。
如图1和图2所示,机壳1的上端包括前面板、后面板和顶盖,前面板与后面板前后相连,顶盖连接在前面板和后面板的上端,室内进风口11设在后面板上,第一出风口131为两个且两个第一出风口131分别设在前面板的左右两侧,机壳1内限定出与室内进风口11和第一出风口131连通的换热风道14。室内进风口11处设有进风格栅以对自室内进风口11流入机壳1内的空气进行初步过滤,第一出风口131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通孔、且通孔为圆形孔,每个第一出风口131处均设有导风条以引导空气气流的流动。
机壳1的下端包括前壁、后壁和底盘,前壁和后壁前后相连,底盘连接在前壁和后壁的下端,新风室内进风口16、室外进风口12、第二出风口132及第三出风口133均竖直设在后壁上,且第二出风口132和第三出风口133位于新风室内进风口16的前侧,而新风室内进风口16和室外进风口12在前后方向上平齐设置、在上下方向上间隔设置,机壳1内设有与换热风道14隔离且与新风室内进风口16、室外进风口12、第二出风口132及第三出风口133连通的空气处理风道15。可以理解的,新风室内进风口16处设有进风格栅以对自新风室内进风口16流入机壳1内的空气进行初步过滤,室外进风口12处设有新风管接头,进风管7通过新风管接头连接于室外进风口12处,第二出风口132和第三出风口133为格栅状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空调室内机100在运行时,室内风机31运行以产生负压从而将室内空气自室内进风口11吸入换热风道14内,并在换热风道14内与室内换热器2进行换热后在室内风机31的驱动在自第一出风口131向前流出,以对室内温度进行调节;新风风机32运行以产生负压,室内空气可以自新风室内进风口16、室外空气可以室外进风口12流入机壳1内,并穿过加热模块42调温后,空气(包括室内空气和室外空气)穿过净化模块41时,空气中的尘粒会附着在净化模块41上,从而实现对空气的净化,净化后的空气自穿过新风风机32的吸风口3211、引导蜗壳321、排风口3212,再经由第二出风口132和第三出风口133向后返回室内。
为进一步提高舒适度,新风机构4还包括控制装置(未图示),控制装置与加热模块42电连接,并控制加热模块42开启或关闭。该结构的设置可使用户在不同的季节,根据室外的温度进行相应功能的选择,提高舒适度。例如,当在寒冷的冬季,引入室外的新风时,由于外界温度过低,此时可以通过控制装置将加热模块42打开,对引入的新风进行加热,使得吹入室内的风为暖风,提高舒适度;当在炎热的夏季时,外界的风的温度适中,不需要进行加热处理,可以通过控制装置将加热模块42关闭,从而可以节约能源。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器,包括空调室外机和上述的空调室内机100,空调室外机通过管路与空调室内机100连接。该空调室内机10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空调器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壳,所述机壳内形成有相隔离的换热风道和空气处理风道,所述机壳开设有连通所述换热风道的室内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以及连通所述空气处理风道的室外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
室内换热器和室内风机,设于所述换热风道内;及
新风机构,包括设于所述空气处理风道内的至少一个净化模块和加热模块,所述加热模块位于所述室外进风口与所述净化模块之间;和/或,所述加热模块位于所述净化模块与所述第二出风口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机构还包括设于所述空气处理风道内的新风风机,所述新风风机具有连通所述室外进风口的吸风口和连通所述第二出风口的排风口,所述净化模块设于所述吸风口处;
所述加热模块位于所述室外进风口与所述净化模块之间;和/或,所述加热模块位于所述排风口与所述第二出风口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风机包括引导蜗壳和设于所述引导蜗壳内的引导风轮,所述引导蜗壳设有所述吸风口和所述排风口。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蜗壳面向所述机壳的相对两侧面均设有所述吸风口,每一吸风口处设置有一所述净化模块,所述引导蜗壳远离所述室外进风口的侧面设置有所述排风口。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机构还包括设于所述空气处理风道内的加湿模块,所述加湿模块位于所述排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之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处理风道包括主风道以及连通所述主风道的第一子风道和第二子风道,所述加热模块、所述净化模块及所述新风风机设于所述主风道内,所述加湿模块设于所述第一子风道内,所述室外进风口连通所述主风道,所述第二出风口连通所述第一子风道,所述机壳还设有连通所述第二子风道的第三出风口。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可转动地设于所述机壳内的挡板,所述挡板具有闭合所述第一子风道的第一位置以及闭合所述第二子风道的第二位置;
所述挡板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排风口与所述第三出风口连通;
所述挡板在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排风口与所述第二出风口连通。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还设有连通所述空气处理风道的新风室内进风口,所述加热模块覆盖所述室外进风口和所述新风室内进风口。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进风管,所述进风管固接于所述室外进风口的周缘;
且/或,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开关门,所述开关门与所述室外进风口和所述新风室内进风口配合,以打开或关闭所述室外进风口和所述新风室内进风口。
10.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空调室外机和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所述空调室外机通过管路与所述空调室内机连接。
CN201921049955.0U 2019-07-05 2019-07-05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Active CN2102417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49955.0U CN210241764U (zh) 2019-07-05 2019-07-05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49955.0U CN210241764U (zh) 2019-07-05 2019-07-05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241764U true CN210241764U (zh) 2020-04-03

Family

ID=699899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049955.0U Active CN210241764U (zh) 2019-07-05 2019-07-05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241764U (zh)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86512A (zh) * 2020-05-13 2020-08-04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气处理部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CN111664507A (zh) * 2020-06-19 2020-09-15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
CN112128847A (zh) * 2020-09-28 2020-12-25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12682865A (zh) * 2020-12-01 2021-04-2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提升空气质量的舒适性空调器
CN112944472A (zh) * 2021-03-09 2021-06-1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风空调室内机、新风空调机及其控制方法
EP3892927A1 (en) * 2020-04-09 2021-10-13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Air duct device and air handling apparatus
CN113531656A (zh) * 2021-06-18 2021-10-22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新风空调
CN113606663A (zh) * 2021-08-19 2021-11-05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及其风机组件、风道结构
CN115614835A (zh) * 2022-10-17 2023-01-17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15682144A (zh) * 2022-10-17 2023-02-03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16007058A (zh) * 2022-12-21 2023-04-2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风机组件及空调室内机
CN117073083A (zh) * 2023-08-18 2023-11-17 湖南省湘能舒适环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全效空调
CN117287753A (zh) * 2023-11-24 2023-12-2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送风组件和空调器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892927A1 (en) * 2020-04-09 2021-10-13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Air duct device and air handling apparatus
CN111486512A (zh) * 2020-05-13 2020-08-04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气处理部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CN111664507A (zh) * 2020-06-19 2020-09-15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
CN112128847A (zh) * 2020-09-28 2020-12-25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12682865A (zh) * 2020-12-01 2021-04-2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提升空气质量的舒适性空调器
CN112944472A (zh) * 2021-03-09 2021-06-1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风空调室内机、新风空调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13531656A (zh) * 2021-06-18 2021-10-22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新风空调
CN113606663A (zh) * 2021-08-19 2021-11-05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及其风机组件、风道结构
CN115614835A (zh) * 2022-10-17 2023-01-17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15682144A (zh) * 2022-10-17 2023-02-03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16007058A (zh) * 2022-12-21 2023-04-2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风机组件及空调室内机
CN116007058B (zh) * 2022-12-21 2024-06-0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风机组件及空调室内机
CN117073083A (zh) * 2023-08-18 2023-11-17 湖南省湘能舒适环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全效空调
CN117073083B (zh) * 2023-08-18 2024-06-04 湖南省湘能舒适环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全效空调
CN117287753A (zh) * 2023-11-24 2023-12-2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送风组件和空调器
CN117287753B (zh) * 2023-11-24 2024-02-2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送风组件和空调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241764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07366971B (zh) 空气处理模块和空调器
KR20060090064A (ko) 공기청정겸용 환기시스템
CN201129804Y (zh) 一种采用新型风道系统的分体落地式空调器
CN108266800B (zh) 空调柜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6744601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1476094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08087985B (zh) 空调柜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13944956A (zh) 空调室内机
CN212299314U (zh) 新风机
CN107388379A (zh) 空气处理模块及空调器
CN201110602Y (zh) 一种采用新型风道系统的分体落地式空调器
CN108644896B (zh) 一种新风空调一体机
CN216591949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07019186U (zh) 空气处理模块和空调器
CN207094809U (zh) 空气处理模块及空调器
CN213272899U (zh) 空气处理模块及空调室内机
CN210601929U (zh)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2408868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2408869U (zh) 空调室内机
CN113864872A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07081103U (zh) 空气处理模块及空调器
CN107388380B (zh) 空气处理模块及空调器
CN210832227U (zh) 空气处理装置
CN218599904U (zh) 新风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