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73851B - 转矩检测装置以及传感器模块 - Google Patents

转矩检测装置以及传感器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73851B
CN110573851B CN201880027434.7A CN201880027434A CN110573851B CN 110573851 B CN110573851 B CN 110573851B CN 201880027434 A CN201880027434 A CN 201880027434A CN 110573851 B CN110573851 B CN 11057385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ic
sensor
circuit board
module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2743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573851A (zh
Inventor
田中健
深谷繁利
铃木俊朗
神野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ns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ens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nso Corp filed Critical Denso Corp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JP2018/010275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18198576A1/ja
Publication of CN1105738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738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5738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7385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LMEASURING FORCE, STRESS, TORQUE, WORK, MECHANICAL POWER, MECHANICAL EFFICIENCY, OR FLUID PRESSURE
    • G01L3/00Measuring torque, work, mechanical power, or mechanical efficiency, in general
    • G01L3/02Rotary-transmission dynamometers
    • G01L3/04Rotary-transmission dynamometers wherein the torque-transmitting element comprises a torsionally-flexible shaft
    • G01L3/10Rotary-transmission dynamometers wherein the torque-transmitting element comprises a torsionally-flexible shaft involv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for indicating
    • G01L3/101Rotary-transmission dynamometers wherein the torque-transmitting element comprises a torsionally-flexible shaft involv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for indicating involving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means
    • G01L3/104Rotary-transmission dynamometers wherein the torque-transmitting element comprises a torsionally-flexible shaft involv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for indicating involving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means involving permanent magne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6/00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ally controlling steering depending on driving conditions sensed and responded to, e.g. control circuits
    • B62D6/08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ally controlling steering depending on driving conditions sensed and responded to, e.g. control circuits responsive only to driver input torque
    • B62D6/10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ally controlling steering depending on driving conditions sensed and responded to, e.g. control circuits responsive only to driver input torque characterised by means for sensing or determining torqu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LMEASURING FORCE, STRESS, TORQUE, WORK, MECHANICAL POWER, MECHANICAL EFFICIENCY, OR FLUID PRESSURE
    • G01L5/00Apparatus for, or methods of, measuring force, work, mechanical power, or torque,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 G01L5/22Apparatus for, or methods of, measuring force, work, mechanical power, or torque,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measuring the force applied to control members, e.g. control members of vehicles, triggers
    • G01L5/221Apparatus for, or methods of, measuring force, work, mechanical power, or torque,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measuring the force applied to control members, e.g. control members of vehicles, triggers to steering wheels, e.g. for power assisted steer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00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0047Housings or packaging of magnetic sensors ; Holde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00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02Measuring direction or magnitude of magnetic fields or magnetic flux
    • G01R33/06Measuring direction or magnitude of magnetic fields or magnetic flux using galvano-magnetic devices
    • G01R33/07Hall effect devices
    • G01R33/072Constructional adaptation of the sensor to specific applications

Abstract

转矩检测装置(10)具备第一磁路部(21)、第二磁路部(22)、电路基板模块(40)、以及传感器壳体(31)。第一磁路部配置于多极磁铁(20)的轴向上的一方侧。第二磁路部配置于多极磁铁的轴向上的另一方侧。在电路基板模块的宽度方向上的一端侧沿与轴向交叉的面内所含的排列方向排列并且搭载多个磁传感器(47)。宽度方向包含在与轴向交叉的面内,且与多个磁传感器的排列方向交叉。传感器壳体以在电路基板模块的排列方向上的一端侧支承电路基板模块的方式,与电路基板模块的排列方向上的一端侧结合。

Description

转矩检测装置以及传感器模块
向相关申请的相互参照
本申请基于2017年4月28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号2017-89964号以及2017年8月24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号2017-161259号,此处通过参照引入它们的记载内容。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转矩检测装置,其构成为输出与将第一轴与第二轴同轴地连结的扭杆上所产生的扭转力矩对应的电信号。另外,本公开涉及一种传感器模块,其安装于构成电动动力转向装置中的外壳的壁部件,从而与收容于壁部件内的多极磁铁等一起构成转矩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这种转矩检测装置构成为,利用磁传感器检测设于第一轴与第二轴之间的磁路中的磁通密度的变化,从而输出由于第一轴与第二轴的相对旋转而在扭杆上产生的扭转力矩所对应电信号。这种转矩检测装置例如为了检测车辆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中的转向转矩而安装于电动动力转向装置。
发明内容
例如,在这种转矩检测装置中,为了判定系统中的故障或者确保冗余性,有设置多个(例如二个)磁传感器的情况。在日本专利第5153490号公报中,多个磁传感器在与扭杆的中心轴向正交的面内排列在以扭杆的中心轴为中心的圆周的切线上。
多个磁传感器有安装于电路基板的情况。在该情况下,电路基板朝向扭杆的中心轴延伸设置。即,在电路基板的延伸设置方向上的前端部,多个磁传感器沿电路基板的宽度方向排列。而且,可在电路基板的延伸设置方向上的基端侧固定包含连接器部的传感器壳体。电路基板与传感器壳体的复合体可称作传感器模块。
在电动动力转向装置中的转向转矩检测用途等中,传感器模块在使用中可能暴露于水中。若为了排列多个磁传感器,电路基板的宽度方向尺寸变大,则会产生电路基板与传感器壳体的结合部处的防水密封构造大型化或者复杂化,难以确保该结合部处的良好的防水密封性能等问题。
本公开鉴于上述例示的情况等而完成。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观点,转矩检测装置以及传感器模块具备下述的构成。
即,转矩检测装置输出在将第一轴与第二轴在旋转中心轴上同轴地连结的扭杆上由于以所述旋转中心轴为中心的所述第一轴与所述第二轴的相对旋转而产生的、与扭转力矩对应的电信号。
该转矩检测装置具备:
第一磁路部,配置于多极磁铁的与所述旋转中心轴平行的轴向上的一方侧,该多极磁铁构成为磁极在围绕所述旋转中心轴的周向上交替地反转,且以伴随着所述相对旋转而以所述旋转中心轴为中心旋转的方式,与所述扭杆同轴地配置;
第二磁路部,配置于所述多极磁铁的所述轴向上的另一方侧;
多个磁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一磁路部与所述第二磁路部之间,以输出与由所述第一磁路部及所述第二磁路部形成的磁路中的磁通密度对应的电信号,所述多个磁传感器排列在包含于与所述轴向交叉的面内的排列方向上;
电路基板模块,被设置为在包含于所述面内且与所述排列方向交叉的宽度方向上的一端侧搭载多个所述磁传感器,并且与所述磁路对置;以及
传感器壳体,以在所述电路基板模块的所述排列方向上的一端侧支承所述电路基板模块的方式,与所述电路基板模块的所述排列方向上的所述一端侧结合。
另外,传感器模块安装于构成电动动力转向装置中的外壳的壁部件,从而与多极磁铁、第一磁路部以及第二磁路部一起构成所述电动动力转向装置中的转矩检测装置,该多极磁铁与将第一轴与第二轴在旋转中心轴上同轴地连结的扭杆同轴地配置,并且收容于所述壁部件内,该第一磁路部配置于与所述旋转中心轴平行的轴向上的所述多极磁铁的一方侧,该第二磁路部配置于所述多极磁铁的所述轴向上的另一方侧。
该传感器模块具备:
多个磁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一磁路部与所述第二磁路部之间,从而输出与由所述第一磁路部以及所述第二磁路部形成的磁路中的磁通密度对应的电信号,所述多个磁传感器排列在包含于与所述轴向交叉的面内的排列方向上;
电路基板模块,被设置成在包含于所述面内且与所述排列方向交叉的宽度方向上的一端侧搭载多个所述磁传感器,并且与所述磁路对置;以及
传感器壳体,以在所述电路基板模块的所述排列方向上的一端侧支承所述电路基板模块的方式,与所述电路基板模块的所述排列方向上的所述一端侧结合。
根据本公开的其他一个观点,传感器模块具备下述的构成。
即,传感器模块安装于构成电动动力转向装置中的外壳的壁部件,从而与多极磁铁、第一磁路部以及第二磁路部一起构成所述电动动力转向装置中的转矩检测装置,该多极磁铁与将第一轴与第二轴在旋转中心轴上同轴地连结的扭杆同轴地配置,并且收容于所述壁部件内,该第一磁路部配置于与所述旋转中心轴平行的轴向上的所述多极磁铁的一方侧,该第二磁路部配置于所述多极磁铁的所述轴向上的另一方侧。
该传感器模块具备:
磁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一磁路部与所述第二磁路部之间,从而输出与由所述第一磁路部以及所述第二磁路部形成的磁路中的磁通密度对应的电信号;
电路基板模块,沿包含于与所述轴向交叉的面内的突出方向突出地设置,并被设置为在包含于所述面内且与所述突出方向交叉的宽度方向上的一端侧搭载所述磁传感器,并且与所述磁路对置;以及
传感器壳体,以在所述电路基板模块的所述突出方向上的一端侧支承所述电路基板模块的方式,与所述电路基板模块的所述突出方向上的所述一端侧结合。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观点,转矩检测装置具备下述的构成。
即转矩检测装置输出在将第一轴与第二轴在旋转中心轴上同轴地连结的扭杆上由于以所述旋转中心轴为中心的所述第一轴与所述第二轴的相对旋转而产生的、与扭转力矩对应的电信号。
该转矩检测装置具备:
第一磁路部,配置于多极磁铁的与所述旋转中心轴平行的轴向上的一方侧,该多极磁铁构成为磁极在围绕所述旋转中心轴的周向上交替地反转,且以伴随着所述相对旋转以所述旋转中心轴为中心旋转的方式,与所述扭杆同轴地配置;
第二磁路部,配置于所述多极磁铁的所述轴向上的另一方侧;
一个或者多个磁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一磁路部与所述第二磁路部之间,以输出与由所述第一磁路部及所述第二磁路部形成的磁路中的磁通密度对应的电信号;以及
电路基板模块,被设置为沿包含于与所述轴向交叉的面内的突出方向突出地设置,搭载所述磁传感器,并且与所述磁路对置,
所述电路基板模块具有通过防水性的覆盖件将包含所述磁传感器的多个电路要素、以及安装有多个所述电路要素的电路基板覆盖的防水构造。
传感器模块安装于构成电动动力转向装置中的外壳的壁部件,从而与多极磁铁、第一磁路部以及第二磁路部一起构成所述电动动力转向装置中的转矩检测装置,该多极磁铁与将第一轴与第二轴在旋转中心轴上同轴地连结的扭杆同轴地配置,并且收容于所述壁部件内,该第一磁路部配置于与所述旋转中心轴平行的轴向上的所述多极磁铁的一方侧,该第二磁路部配置于所述多极磁铁的所述轴向上的另一方侧。
该传感器模块(30)具备:
一个或者多个磁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一磁路部与所述第二磁路部之间,从而输出与由所述第一磁路部以及所述第二磁路部形成的磁路中的磁通密度对应的电信号;以及
电路基板模块,被设置成沿包含于与所述轴向交叉的面内的突出方向突出地设置,搭载所述磁传感器,并且与所述磁路对置,
所述电路基板模块具有通过防水性的覆盖件将包含所述磁传感器的多个电路要素、以及安装有多个所述电路要素的电路基板覆盖的防水构造。
另外,对各要素附加的带括号的参照符号表示该要素与后述的实施方式所记载的具体构成等的对应关系的一个例子。
附图说明
图1是搭载有实施方式的转矩检测装置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的概略构成图。
图2是图1所示的转矩检测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放大了图2所示的转矩检测装置的组装状态中的、多极磁铁、第一磁路部以及第二磁路部的立体图。
图4A是表示图3所示的多极磁铁、第一磁路部以及第二磁路部的相对旋转状态的侧视图。
图4B是表示图3所示的多极磁铁、第一磁路部以及第二磁路部的相对旋转状态的侧视图。
图4C是表示图3所示的多极磁铁、第一磁路部以及第二磁路部的相对旋转状态的侧视图。
图5是图1所示的转矩检测装置的俯视图。
图6是沿多个磁传感器的排列方向观察图2所示的转矩检测装置的情况下的局部剖面图。
图7是第一变形例的转矩检测装置的俯视图。
图8是第二变形例的转矩检测装置的俯视图。
图9是第三变形例的转矩检测装置的俯视图。
图10是表示将图2所示的第一磁轭部件与第二磁轭部件单元化了的例子的侧剖面图。
图11是第四变形例的转矩检测装置的立体图。
图12是图11所示的转矩检测装置的俯视图。
图13是图11所示的转矩检测装置的侧视图。
图14是第五变形例的转矩检测装置的俯视图。
图15是图14所示的转矩检测装置的侧视图。
图16是第六变形例的转矩检测装置的俯视图。
图17是齿条类型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的概略构成图。
图18是第七变形例的转矩检测装置的俯视图。
图19是第八变形例的转矩检测装置的俯视图。
图20是第九变形例的转矩检测装置的俯视图。
图21是表示作为图20所示的转矩检测装置的一具体例的第十变形例的构成的立体图。
图22是图21所示的转矩检测装置的俯视图。
图23是表示图21所示的转矩检测装置的俯视时的构成的剖面图。
图24是图21所示的转矩检测装置的侧视图。
图25是第十一变形例的转矩检测装置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对于可应用于实施方式的各种变更,作为变形例,在一系列的实施方式的说明之后进行总结说明。
(概略构成)
参照图1,电动动力转向装置1具备方向盘5、电动马达6、转向齿轮机构7、连杆机构8、以及转矩检测装置10。电动动力转向装置1构成为根据方向盘5的操作状态驱动电动马达6,将电动马达6的驱动力传递到转向齿轮机构7,从而辅助经由连杆机构8变更车轮T的朝向用的转向力。
转矩检测装置10设于方向盘5与转向齿轮机构7之间,以输出与方向盘5的操作状态相应的电信号(例如电压)。具体而言,转矩检测装置10配置于第一轴11与第二轴12的连结部分。第一轴11以与方向盘5一起旋转的方式经由未图示的连结机构与方向盘5连结。第二轴12经由未图示的连结机构与转向齿轮机构7连结。
第一轴11与第二轴12经由扭杆13在旋转中心轴C上同轴地连结。转矩检测装置10构成为,输出由于以旋转中心轴C为中心的第一轴11与第二轴12的相对旋转而在扭杆13产生的扭转力矩所对应的电信号。
以下,参照图2~图6,对转矩检测装置10的构成进行说明。另外,为了方便说明,在各图中,如图所示,以Z轴与旋转中心轴C平行的方式设定右手系XYZ正交坐标系。此时,将与Z轴平行的方向称作“轴向”,将XY平面内的任意方向称作“面内方向”。面内方向为与轴向正交的方向。另外,将与X轴平行的方向称作“宽度方向,将与Y轴平行的方向称作“突出方向”。突出方向是相当于面内方向的一方向。关于宽度方向也相同。而且,为了方便说明,将Z轴正方向侧称作“上侧”,将Z轴负方向侧称作“下侧”。另外,如后述那样,旋转中心轴C在大多情况下不与车高方向平行。
多极磁铁20以伴随着第一轴11与第二轴12的相对旋转以旋转中心轴C为中心旋转的方式,与扭杆13同轴地配置。具体而言,多极磁铁20形成为圆筒状,固定于第一轴11的下端部。众所周知,多极磁铁20构成为磁极在包围旋转中心轴C的周向上交替地反转。“周向”典型来说是以旋转中心轴C与XY平面的交点为中心形成于XY平面内的圆的圆周方向。
在多极磁铁20的轴向上的一方侧(即上端部侧)配置有第一磁路部21。第一磁路部21具有第一磁轭部件21a。第一磁轭部件21a是由软磁性体形成的环状的部件,以包围多极磁铁20的轴向上的一端部(即上端部)的方式设置。
第一磁轭部件21a具有第一环形板部21b和多个第一齿部21c。第一环形板部21b形成为平板状且环状,以包围旋转中心轴C的方式设置。即,在第一环形板部21b形成有以旋转中心轴C为中心的圆形的开口部。多个第一齿部21c以包围多极磁铁20的方式沿周向等间隔地排列。多个第一齿部21c的各个从第一环形板部21b中的上述的开口部的内缘沿旋转中心轴C朝向下侧延伸设置。
在多极磁铁20的轴向上的另一方侧(即下端部侧)配置有第二磁路部22。第二磁路部22具有第二磁轭部件22a。第二磁轭部件22a是由软磁性体形成的环状的部件,并且以包围多极磁铁20的轴向上的另一端部(即下端部)的方式设置。
第二磁轭部件22a具有第二环形板部22b和多个第二齿部22c。第二环形板部22b形成为平板状且环状,以包围旋转中心轴C的方式设置。即,在第二环形板部22b形成有以旋转中心轴C为中心的圆形的开口部。多个第二齿部22c以包围多极磁铁20的方式沿周向等间隔排列。多个第二齿部22c的各个从第二环形板部22b中的上述的开口部的内缘沿旋转中心轴C朝向上侧延伸设置。
第一磁路部21与第二磁路部22沿轴向排列,且隔着规定的间隙对置配置。即,如图3所示,第二环形板部22b以与第一环形板部21b沿轴向对置的方式设置。换言之,第一环形板部21b与第二环形板部22b在沿轴向观察的情况下相互重叠地配置。另外,第一齿部21c与第二齿部22c沿周向交替地配置。第一磁路部21以及第二磁路部22结合于第二轴12的上端部而与第二轴12一体地旋转,从而相对于多极磁铁20相对地旋转。
在未对扭杆13作用扭转力矩的组装状态下,多极磁铁20、第一磁路部21、以及第二磁路部22如图3以及图4A所示那样在周向上相位对准为中立状态。中立状态是全部的第一齿部21c以及第二齿部22c的周向上的中心位置和N极与S极的边界一致的状态。另外,第一磁路部21以及第二磁路部22构成为在由于图2所示的第一轴11与第二轴12的相对旋转而在扭杆13产生了扭转力矩的情况下,如图4B以及图4C所示那样使相位偏离中立状态,从而在上述的间隙产生与相位偏离量相应的磁通密度B。
如图2所示,以与轴向上的第一磁路部21与第二磁路部22之间的上述的间隙对置的方式配置有传感器模块30。传感器模块30构成为,输出在上述的间隙产生的磁通密度所对应的电信号、即扭杆13上产生的扭转力矩所对应的电信号。之后详细叙述传感器模块30的构成。
(实施方式的详细构成)
以下,参照图5以及图6,详细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转矩检测装置10的构成。另外,在图6中,为了避免图示的复杂化,简化了第一磁轭部件21a以及第二磁轭部件22a的图示。如图5所示,多极磁铁20、第一磁路部21、以及第二磁路部22收容于收容壁W内。在本实施方式中,收容壁W例如是构成图1所示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1中的外壳的壁部件,并且形成为将第一轴11或者第二轴12能够旋转地支承并覆盖。在收容壁W形成有作为贯通孔的安装孔W1。
传感器模块30以其一部分贯通安装孔W1的状态固定于收容壁W。以下,参照图5以及图6,对传感器模块30的构成进行说明。
形成传感器模块30的外壳的传感器壳体31利用绝缘性的合成树脂一体地形成。传感器壳体31具有主体部32、连接器部33、第一凸缘部34a、以及第二凸缘部34b。
主体部32形成为沿突出方向延伸设置的多棱柱(例如四棱柱)状。从主体部32的上端部沿轴向延伸设置有用于与外部设备(例如ECU)电连接的连接器部33。ECU是ElectronicControl Unit的简称。
第一凸缘部34a以及第二凸缘部34b从主体部32的下端部分别沿宽度方向延伸设置。第一凸缘部34a以及第二凸缘部34b形成为,在传感器模块30固定于收容壁W的状态下,下端面在安装孔W1的周围抵接于收容壁W的外壁面(即图5中的上侧的表面)。
第一凸缘部34a以隔着收容壁W与第一磁路部21以及第二磁路部22对置的方式向X轴正方向延伸设置。即,在沿突出方向观察的情况下,第一凸缘部34a以与多极磁铁20、第一磁路部21、以及第二磁路部22重叠的方式设置。第二凸缘部34b向X轴负方向延伸设置。即,第二凸缘部34b在宽度方向上配设于未设有第一磁路部21以及第二磁路部22的一侧。以下,有时将第一凸缘部34a以及第二凸缘部34b各自中的延伸设置方向称作“凸缘延伸突出方向”。
第一凸缘部34a以及第二凸缘部34b具有固定孔34c。固定孔34c是在与凸缘延伸突出方向以及轴向正交的方向上贯通第一凸缘部34a以及第二凸缘部34b的孔。固定孔34c形成为,在将传感器模块30固定于收容壁W时,供未图示的螺栓等插通。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沿突出方向观察的情况下,第一凸缘部34a中的固定孔34c以与多极磁铁20、第一磁路部21、以及第二磁路部22重叠的方式设置。
传感器壳体31的端面35以与第一凸缘部34a以及第二凸缘部34b中的下端面连续的方式形成为大致平面状。电路基板模块40以从传感器壳体31的端面35沿突出方向突出的方式设置。即,传感器壳体31以在电路基板模块40的突出方向上的一端侧(即基端侧)支承电路基板模块40的方式与电路基板模块40的该一端侧结合。换言之,电路基板模块40从传感器壳体31的端面35朝向Y轴负方向以悬臂梁状延伸设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电路基板模块40从传感器壳体31延伸突出的方向即突出方向是与轴向大致正交的面内方向。即,突出方向是和与宽度方向平行的凸缘延伸突出方向交叉的方向。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突出方向是与端面35的法线平行的方向。即,在本实施方式中,突出方向是与凸缘延伸突出方向正交的方向。
电路基板模块40具有底座部41与传感器搭载部42。底座部41邻接配置于传感器壳体31的端面35。具体而言,底座部41形成为圆柱状,与传感器壳体31结合。传感器搭载部42设为形成为板状,并从底座部41向突出方向突出。在图6中,示出了以通过旋转中心轴C且与XZ平面平行的面截取的传感器搭载部42的剖面。
在传感器壳体31与电路基板模块40的结合部设有环状的防水密封部件43。防水密封部件43由绝缘性的合成橡胶等形成。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防水密封部件43设为填埋由传感器壳体31的端面35与底座部41的外周面形成的角部的角壁部状。防水密封部件43形成为,将液状或者凝胶状的合成树脂制敛缝剂涂覆于上述的角部并使其固化,从而将传感器壳体31与底座部41的结合部液密地密封。在本实施方式中,防水密封部件43在沿突出方向观察的情况下形成为大致圆形。另外,防水密封部件43形成为,轴向上的外径比端面35的轴向上的尺寸小。
传感器搭载部42具有薄板状的电路基板44和覆盖该电路基板44的覆盖件45。电路基板44以板厚方向与轴向平行的方式设置。另外,电路基板44形成为具有与突出方向平行的长边以及与宽度方向平行的短边的矩形状。即,电路基板模块40形成为与传感器壳体31的结合部处的宽度方向尺寸比自传感器壳体31的突出尺寸小。
在电路基板44安装有包含多个电容器46以及多个磁传感器47的多个电路要素。这多个电路要素被防水性的覆盖件45覆盖并且设于传感器搭载部42。即,电路基板模块40具有利用覆盖件45覆盖了包含多个磁传感器47的多个电路要素和安装有这多个电路要素的电路基板44的防水构造。覆盖件45由绝缘性的合成树脂(例如环氧树脂等)形成。
多个磁传感器47在电路基板模块40的宽度方向上的一端侧(即图中右端侧)沿突出方向排列。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电路基板模块40搭载有二个磁传感器47。以下,有时将多个磁传感器47的排列方向简称为“传感器排列方向”。即,传感器排列方向与突出方向平行。与此相对,多个电容器46设于电路基板模块40的宽度方向上的另一端侧(即图中左端侧)。
磁传感器47设于第一磁路部21与第二磁路部22之间,以便输出由第一磁路部21与第二磁路部22形成的固定磁路中的磁通密度所对应的电信号。具体而言,磁传感器47是所谓的霍尔IC,在内部具有作为霍尔元件的磁感应元件47a。多个磁传感器47以各个磁感应元件47a被第一环形板部21b与第二环形板部22b夹着并且沿突出方向排列的方式设置。即,电路基板模块40以在宽度方向上的一端侧搭载多个磁传感器47并且与上述的固定磁路对置的方式设置。
(效果)
以下,参照各附图说明通过本实施方式的构成获得的效果。首先,说明对收容有多极磁铁20、第一磁路部21、以及第二磁路部22的收容壁W安装传感器模块30时的顺序。如上述那样,在收容壁W形成有与外部(即比图5中的收容壁W靠上侧)连通的安装孔W1。传感器模块30以电路基板模块40的突出方向上的另一端侧(即前端侧)朝向收容壁W的内侧的空间那样的姿势被保持。之后,将电路基板模块40插入安装孔W1内,直到第一凸缘部34a以及第二凸缘部34b的下端面抵接于收容壁W的外壁面为止。在该状态下,将未图示的螺栓等插通于固定孔34c,从而将传感器模块30固定于收容壁W。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对预先收容有多极磁铁20、第一磁路部21、以及第二磁路部22的收容壁W安装传感器模块30,构成转矩检测装置10。因此,在传感器模块30的装卸时,无需解除第一轴11、第二轴12、以及扭杆13的结合。因而,例如在安装于电路基板44的电路要素产生了故障的情况下,仅通过更换传感器模块30,就能够在不解除第一轴11、第二轴12、以及扭杆13的结合的情况下恢复故障。
近年来,出于车辆搭载性提高的观点,期待车载部件的小型化。在设于电动动力转向装置1的转矩检测装置10中,也为了避免与其他车载部件的干扰而要求体格的小型化。具体而言,例如以往的这种转矩检测装置如上述那样绕轴设置。因此,在以往的这种转矩检测装置中,担心在径向上产品体格大型化。即,以往的这种转矩检测装置沿径向层叠多个部件而构成,因此径向的产品体格容易增大。若径向上的产品体格大型化,径向尺寸增大,则担心与车载的周边部件的干扰,在搭载上不优选。
例如在小型车等发动机室尺寸小的车辆中,车载部件的搭载空间较小。因此,期望车载部件的小型化。在发动机室尺寸大的大型车等中,为了提高搭载布局的自由度,也期望车载部件的小型化。特别是,近年来,由于车辆的混合动力化、行驶安全装备的扩充等,车载部件的搭载空间比以往更受到限制。因而,在设于电动动力转向装置1的转矩检测装置10中,为了避免与其他车载部件的干扰,要求装置的小型化、特别是径向的体格的小型化。
在这一点上,在本实施方式中,电路基板模块40沿与轴向交叉的面内所含的突出方向突出地设置。另外,电路基板模块40以在与突出方向交叉的宽度方向上的一端侧搭载磁传感器47并且与上述的固定磁路对置的方式设置。因此,在电路基板模块40即电路基板44的突出方向前方未设有旋转中心轴C。即,电路基板模块40在与轴向以及突出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上设于相对于多极磁铁20、第一磁路部21、以及第二磁路部22偏移的位置。以下将该构成称作“偏移构造”。
在该偏移构造中,转矩检测装置10不是从旋转中心轴C朝向径向外侧以一直线状层叠多个部件而成的构造。即,转矩检测装置10不是在传感器壳体31与电路基板模块40排列的突出方向上层叠传感器壳体31、电路基板模块40、以及固定磁路的构造。由此,电路基板模块40被插入到收容壁W的内部空间的深处。因而,通过采用偏移构造,能够尽可能地减少转矩检测装置10的车载状态下的径向尺寸,由此,可良好地避免与周围的其他车载部件的干扰。换言之,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构成,可良好地实现转矩检测装置10的体格的小型化,由此,转矩检测装置10的车辆搭载性显著提高。另外,“径向”是与旋转中心轴C交叉的面内、具体而言XY平面内的从旋转中心轴C以放射状延伸的方向。即,径向是与在旋转中心轴C交叉的面内具体而言是XY平面内描绘以旋转中心轴C为中心的圆的情况下的该圆的半径方向。
在本实施方式中,电路基板模块40中的传感器排列方向与电路基板模块40从传感器壳体31的延伸突出方向即突出方向平行,并且与宽度方向交叉。而且,电路基板模块40形成为,与传感器壳体31的结合部处的宽度方向尺寸比从传感器壳体31的突出尺寸小。因而,根据本实施方式,与沿宽度方向排列多个磁传感器47的以往的构成(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16-118488号公报等)相比,能够减小传感器模块30即电路基板模块40的宽度方向尺寸。
在传感器模块30安装于收容壁W的状态下,磁感应元件47a的突出方向上的位置可能产生误差。该误差由于例如上述的螺栓等的紧固力的误差等而产生。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电路基板模块40在构成俯视矩形状中的一边的方向即突出方向上的一端侧支承于传感器壳体31。另外,电路基板模块40在该一边侧(即宽度方向上的一端侧)搭载多个磁传感器47并且与由第一磁路部21与第二磁路部22形成的固定磁路对置。
在该构成中,多个磁传感器47(即多个磁感应元件47a)沿传感器模块30的装卸方向排列。因此,产生磁感应元件47a的位置误差的方向成为上述的固定磁路中的与径向正交的方向。与此相对,在以往的构成中,多个磁传感器47(即多个磁感应元件47a)与轴向以及传感器模块30的装卸方向正交,从而在径向上产生磁感应元件47a的位置误差。因而,根据本实施方式,相比于以往的构成(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06-71326号公报等),能够抑制磁感应元件47a的位置误差所引起的检测误差。
另外,近年来,在电动动力转向装置1中,即使产生一部分构成部件等的故障也继续辅助动作这样的构成的需求正在提高。
在这一点上,已知由于偶发性产生的“套破损”,电动动力转向装置1的外壳内部也有可能被水浸入。在电动动力转向装置1具有所谓的齿条类型的构成(参照即后述的图17)的情况下,浸入电动动力转向装置1的外壳内部的水可到达转矩检测装置10。假设在水浸入转矩检测装置10的内部而产生了电路基板44的故障的情况下,由此转矩检测信号的输出停止,因此电动动力转向装置1的动作将会停止。
为了使电路基板44防水,需要通过密封等切断通向电路基板44的浸水路径。关于这一点,在以往的转矩检测装置中,一般是利用合成树脂模塑由坡莫合金等金属构成的集磁部件而成的构成。然而,在这种构成中,集磁部件与模塑树脂的界面未被密封而是露出,因此难以确保较高的防水性。另外,在以往的这种装置中,对轴配置圆环状的集磁部件等磁路构造较复杂。因此,在以往的这种装置中,确保较高的防水性是非常困难的。
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电路基板模块40具有利用防水性的覆盖件45覆盖包含多个磁传感器47的多个电路要素和安装有多个电路要素的电路基板44的防水构造。即,在覆盖件45的表面,不同种类材料彼此的接合界面(即金属部件与合成树脂部件的接合界面)未露出。因此,可良好地抑制水向电路基板模块40内的浸入。另外,在传感器壳体31与电路基板模块40的结合部设有防水密封部件43。因而,根据本实施方式,可通过简略的构成实现传感器模块30中的良好的防水性能。
在这一点上,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减小电路基板模块40的宽度方向尺寸,尽可能地抑制了传感器壳体31与电路基板模块40的结合部处的宽度方向尺寸。而且,防水密封部件43形成为轴向上的外径比传感器壳体31中的电路基板模块40突出的面即端面35的轴向上的尺寸小。因而,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尽可能地抑制端面35内的防水密封部件43的长度尺寸,可实现良好的防水性能。
在本实施方式中,电路基板模块40具有形成为圆柱状并结合于传感器壳体31的底座部41、以及形成为板状并从底座部41向传感器排列方向突出地设置的传感器搭载部42。另外,设于底座部41与传感器壳体31的结合部的防水密封部件43与底座部41的圆柱形状对应地形成为环状即大致圆形。因而,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使用圆形环状的防水密封部件43,可实现良好的防水性能。
在本实施方式中,包含第一磁路部21以及第二磁路部22的固定磁路包括作为第一磁路部21的第一磁轭部件21a和作为第二磁路部22的第二磁轭部件22a。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固定磁路中,除了第一磁轭部件21a与第二磁轭部件22a之外,未设有辅助的集磁部件。根据该构成,可简化通过与构成多极磁铁20的相对旋转而磁通密度变动的固定磁路的第一磁路部21以及第二磁路部22的构造。
(变形例)
本公开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适当变更。以下,对代表性的变形例进行说明。在以下的变形例的说明中,仅对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与变形例中,对彼此相同或者等效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因而,在以下的变形例的说明中,关于具有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附图标记的构成要素,只要不是技术上的矛盾或者特别的追加说明,就可以适当地引用上述实施方式中的说明。
本公开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以及附图所示的具体的装置构成。例如,上下方向的概念如上述那样,是为了方便实施方式的说明而设定的。因此,旋转中心轴C在大多情况下为与车高方向交叉的方向。另外,旋转中心轴C也可以与Z轴交叉。即,在使传感器排列方向与Y轴平行且使电路基板44的宽度方向与X轴平行的情况下,旋转中心轴C可设定为在XZ平面内与Z轴成为规定的角度θ1。此时,θ1>0deg。或者,传感器排列方向可设定为在YZ平面内与Y轴成为规定的角度θ2。即,θ2可设定为θ2>0deg且磁感应元件47a落入第一磁路部21与第二磁路部22之间的间隙内的程度的角度。
多极磁铁20可以固定于第一轴11,也可以固定于扭杆13的轴向上的一端侧。同样,第一磁路部21以及第二磁路部22可以固定于第二轴12,也可以固定于扭杆13的轴向上的另一端侧。
第一磁路部21设于多极磁铁20的轴向上的“一端侧”,并不意味着第一磁路部21仅设于多极磁铁20的轴向上的一端部所对应的位置。同样,第二磁路部22设于多极磁铁20的轴向上的“另一端侧”,并不意味着第二磁路部22仅设于多极磁铁20的轴向上的另一端部所对应的位置。即,上述的记载只不过规定了第一磁路部21与第二磁路部22的相对位置关系。
换言之,第一磁路部21设于多极磁铁20的轴向上的“一端侧”且第二磁路部22设于多极磁铁20的轴向上的“另一端侧”,并不排除第一磁路部21以及第二磁路部22的一部分设于多极磁铁20的轴向上的中央部。因此,例如,第一环形板部21b以及第二环形板部22b也可以设为在多极磁铁20的轴向上的大致中央部隔开较窄的磁隙地对置。在该情况下,以磁感应元件47a位于该磁隙内的方式构成转矩检测装置10。
连接器部33的延伸设置位置以及/或者延伸设置方向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具体例。即,例如,连接器部33可从主体部32的突出方向上的大致中央部沿轴向或者宽度方向延伸设置。或者,例如连接器部33可从主体部32的上端部沿宽度方向延伸设置。或者,例如连接器部33可从主体部32的上端部进一步向上方(即图中Y轴正方向)延伸设置。
第一凸缘部34a在从电路基板模块40的宽度方向上的另一端侧朝向一端侧的凸缘延伸突出方向上延伸设置。因此,在沿传感器排列方向观察的情况下,第一凸缘部34a与第一磁路部21、第二磁路部22以及多极磁铁20重叠。另外,在沿传感器排列方向观察的情况下,固定孔34c与第一磁路部21、第二磁路部22或者多极磁铁20重叠。因此,通过省略图5以及图6所示的第二凸缘部34b,从而如图7所示,能够减小传感器模块30以及转矩检测装置10的宽度方向尺寸。
或者,如图8所示,通过沿轴向突出地设置第一凸缘部34a,能够进一步减小传感器模块30以及转矩检测装置10的宽度方向尺寸。另外,在图8的构成中,除了第一凸缘部34a之外,也可以设有向与第一凸缘部34a相反的一侧突出的第二凸缘部。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电路基板模块40中的与传感器排列方向平行的突出方向与传感器壳体31的宽度方向(即凸缘延伸突出方向)正交。然而,本公开并不限定于该方式。
因此,传感器排列方向即突出方向为与凸缘延伸突出方向交叉的方向即可。在该情况下,电路基板模块40可从图5所示的状态起,以基端部(即上端部)为中心旋转角度θ3。角度θ3满足0deg<θ3<90deg,优选的是满足5deg≤θ3≤30deg。即使在该情况下,也能够在与电路基板模块40的延伸突出方向正交的方向上规定电路基板模块40的“宽度方向”。因此,即使在该情况下,电路基板模块40的“宽度方向”也能够与传感器排列方向正交。
电路基板模块40即电路基板44可形成为矩形以外的多边形状。即使在该情况下,通过形成为与传感器壳体31的结合部处的宽度方向尺寸比自传感器壳体31的突出尺寸小,也可实现传感器模块30的良好的小型化。
防水密封部件43的构成以及材质也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具体例。例如,如图9所示,防水密封部件43也可以埋设于在传感器壳体31的端面35形成的槽。或者,防水密封部件43也可以是O型环等现成的密封部件。具体而言,例如有底座部41插入到在传感器壳体31的主体部32形成的圆筒形状的孔的情况。在该情况下,防水密封部件43也可以是嵌合于在底座部41的圆柱面状的外周面形成的槽的O型环或者密封件。也可以同时采用现成的密封部件与敛缝剂。
构成覆盖件45的材料也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具体例。磁传感器47并不限定于霍尔IC。磁传感器47也可以设有三个以上。关于包含多个电容器46的除了磁传感器47以外的电路要素的安装位置以及/或者安装数量,也没有特别的限定。即,磁传感器47以外的电路要素也可以设于传感器搭载部42以外的位置(例如底座部41或者传感器壳体31内)。
如图10所示,第一磁轭部件21a与第二磁轭部件22a也可以作为磁轭单元200而一体化。磁轭单元200有在圆筒的轴向上的两端具有着环状的凸缘的绕线轴形状。磁轭单元200在使第一磁轭部件21a与第二磁轭部件22a在规定的位置关系对置配置的状态下,用模塑树脂201覆盖它们的外侧而形成。
参照图11~图13,第一磁路部21也可以还具备第一集磁部件210。第一集磁部件210在比第一磁轭部件21a靠下侧与第一磁轭部件21a接近配置,以便与第一磁轭部件21a磁耦合。具体而言,第一集磁部件210具有第一主体部211和多个第一舌片部212。
第一主体部211是具有沿着突出方向的长度方向的棒状的部分,以长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分位于第一环形板部21b的正下方的方式设置。多个第一舌片部212的各个设于对应的磁传感器47的正上方。多个第一舌片部212的各个从第一主体部211在俯视时沿宽度方向与第一环形板部21b隔开地延伸设置。即,多个第一舌片部212的各个朝向对应的磁传感器47延伸设置。
同样,第二磁路部22也可以还具备第二集磁部件220。第二集磁部件220在比第二磁轭部件22a靠上侧与第二磁轭部件22a接近配置,以便与第二磁轭部件22a磁耦合。具体而言,第二集磁部件220具有第二主体部221和多个第二舌片部222。
第二主体部221是具有沿着突出方向的长度方向的棒状的部分,以长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分位于第二环形板部22b的正上方的方式设置。多个第二舌片部222的各个设于对应的磁传感器47的正下方。多个第二舌片部222的各个从第二主体部221在俯视时沿宽度方向与第二环形板部22b隔开地延伸设置。即,多个第二舌片部222的各个朝向对应的磁传感器47延伸设置。
第一集磁部件210与第二集磁部件220在轴向上对置配置。多个磁传感器47的各个以磁感应元件47a位于在对应的第一舌片部212的前端部与对应的第二舌片部222的前端部之间形成的磁隙内的方式,配置于第一集磁部件210与第二集磁部件220之间。
在该构成中,在第一主体部211与第一舌片部212设置台阶而使第一舌片部212接近磁传感器47,并且在第二主体部221与第二舌片部222设置台阶而使第二舌片部222接近磁传感器47,尽可能地减小磁感应元件47a所配置的磁隙,由此使转矩检测装置10的灵敏度提高。另外,即使传感器模块30的装卸方向即突出方向上的、由第一磁路部21与第二磁路部22形成的固定磁路与传感器模块30的位置关系变动,也可良好地抑制检测误差的产生。而且,可良好地减少多极磁铁20与第一磁轭部件21a等同步地相对旋转的情况下产生的振摆回转误差。
另外,第一集磁部件210以及第二集磁部件220也可以与传感器模块30独立地设置。或者,也可以如图14以及图15所示,第一集磁部件210以及第二集磁部件220与传感器搭载部42一体地设置。即,第一集磁部件210以及第二集磁部件220也可以由覆盖件45覆盖。具体而言,为了确保传感器模块30中的防水性,除了传感器壳体31与电路基板模块40的结合部处的防水密封构造之外,需要考虑电路基板模块40中的防水构造。之后叙述传感器壳体31与电路基板模块40的结合部处的防水密封构造。另一方面,电路基板模块40中的防水构造需要使覆盖件45的表面不露出不同种类材料彼此的接合界面。关于这一点,在图14以及图15所示的构成中,第一集磁部件210以及第二集磁部件220与传感器搭载部42一起由覆盖件45完全包覆模塑,以避免在覆盖件45的表面露出不同种类材料彼此的接合界面。另外,第一集磁部件210以及第二集磁部件220具有在俯视时收纳在电路基板44内那样的小型的形状,以便能够进行上述那样的包覆模塑。因而,根据该构成,可良好地实现电路基板模块40中的防水构造。而且,通过在第一主体部211与第一舌片部212设置台阶而使第一舌片部212接近磁传感器47,并且在第二主体部221与第二舌片部222设置台阶而使第二舌片部222接近磁传感器47,可通过台阶弥补包覆模塑所带来的磁隙增加量,由此可维持良好的灵敏度。
第一集磁部件210以及第二集磁部件220的形状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具体例。即,例如,如图16所示,第一集磁部件210中的第一主体部211可与图12等所示的第一磁轭部件21a形成为同心的圆弧状。关于第二集磁部件220也相同。根据该构成,通过增大第一集磁部件210与第一磁轭部件21a的对置面积以及第二集磁部件220与第二磁轭部件22a的对置面积,进一步提高被第一集磁部件210以及第二集磁部件220引导的磁通密度,从而进一步提高转矩检测装置10的灵敏度。
根据上述的实施方式以及各变形例的记载以及各附图的记载可知,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以及各变形例中,电路基板模块40在包含于与轴向交叉的面内且与突出方向交叉的宽度方向上的一端侧搭载磁传感器47,并且与第一磁路部21与第二磁路部22之间的间隙对置。因此,在电路基板模块40即电路基板44的突出方向前方未设有旋转中心轴C。即,电路基板模块40在与轴向以及突出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设于相对于多极磁铁20、第一磁路部21、以及第二磁路部22偏移了的位置。
通过采用这种偏移构造,可良好地确保从传感器壳体31突出的电路基板44中的电路安装面积。即,可在设于传感器壳体31的外侧的电路基板44安装转矩检测所需的多个电路要素中的全部或者大部分。因此,只要在传感器壳体31中的主体部32设置将电路基板44与连接器部33连接的布线部即可。因而,根据该偏移构造,能够尽可能地减小传感器壳体31的尺寸。另外,在该偏移构造中,可良好地实现转矩检测装置10的径向上的体格的小型化。即,在该偏移构造中,包含第一磁路部21、第二磁路部22及传感器模块30的转矩检测装置10整体的突出方向尺寸小于在电路基板44的突出方向前方设有旋转中心轴C的“非偏移构造”。由此,转矩检测装置10的车辆搭载性相比于非偏移构造提高。另外,这些效果在磁传感器47的搭载数为一个的情况下也相同。
传感器壳体31与电路基板模块40的结合部处的防水密封构造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具体例。以下,对与该防水密封构造相关的变形例进行说明。
例如参照图14以及图15,底座部41和构成传感器搭载部42的覆盖件45可以通过嵌件成型等一体地成型。在该情况下,在作为底座部41与传感器搭载部42的结合位置的第一密封位置SA处无需使用了密封部件的防水密封加工。由此,在该情况下,在作为传感器壳体31与底座部41的结合位置的第二密封位置SB实施如上述那样的使用了密封部件的防水密封加工。
另一方面,可以在底座部41和构成传感器搭载部42的覆盖件45分别成型之后,传感器搭载部42与底座部41结合。或者,底座部41可设于传感器壳体31中的主体部32。这些情况下,在第一密封位置SA实施如上述那样的使用了密封部件的防水密封加工。
在这些情况下,在本公开中,也是通过使传感器排列方向与突出方向大致平行,能够减小传感器搭载部42的宽度方向尺寸。因此,能够尽可能地抑制第一密封位置SA中的密封长度。因而,根据该构成,能够通过简单的防水密封构造实现良好的防水性能。
也可以省略底座部41。
通过使传感器壳体31与电路基板模块40的结合部为合成树脂彼此的直接接合构造,可省略防水密封部件43。具体而言,例如参照图14以及图15,在通过利用合成树脂进行模塑而形成了覆盖件45的电路基板模块40的基端部,通过嵌件成型等设置传感器壳体31,可将电路基板模块40的基端部与传感器壳体31直接接合。电路基板模块40的基端部与传感器壳体31的直接接合除了嵌件成型之外,可通过包含激光熔接在内的熔接加工等实现。
电路基板模块40的覆盖件45的覆盖构造并不限定于覆盖件45紧贴于覆盖对象并且覆盖该覆盖对象的整体的所谓的包覆模塑构造。即,覆盖件45只要实现电路基板模块40中的防水构造,则也可以不与磁传感器47等电路要素紧贴。具体而言,例如覆盖件45也可以是覆盖电路基板44的合成树脂制的壳体。即,覆盖件45只要在传感器壳体31与电路基板模块40利用防水密封构造结合的状态下以不使覆盖对象露出的方式覆盖即可。
换言之,只要在传感器壳体31与电路基板模块40通过防水密封构造结合的状态下使构成覆盖件45的合成树脂材料与覆盖对象的接合界面不在覆盖件45的表面露出,就可实现防水构造。另外,覆盖对象包含电路基板44、安装于该电路基板44的电路要素、以及连接于该电路基板44的布线材料。布线材料例如是端子、引线等。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以及各变形例中,作为连接器部33,能够使用所谓的“防水连接器”。特别是,如上述那样,通过使传感器壳体31与电路基板模块40的结合部为防水密封构造,使电路基板模块40为防水构造,而且使用防水连接器作为连接器部33,从而实现转矩检测装置10中的“完全防水”。这种完全防水构造特别是在转矩检测装置10有可能暴露在非轻微的潮湿环境的情况下变得重要。
即,在电动动力转向装置1的构造中,除了图1所示的所谓“柱类型(Column type)”之外,存在图17所示的所谓“齿条类型(Rack type)”。具体而言,参照图17,齿条类型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1具备转向轴3、转向柱4、方向盘5、电动马达6、转向齿轮机构7、连杆机构8、橡胶套9、以及转矩检测装置10。另外,转向轴3、转向柱4、以及橡胶套9也设置在图1所示的柱类型中,但在图1中省略了附图标记的明示或者图示。
转向轴3由转向柱4能够旋转地支承。转向轴3的一端部与方向盘5连结。转向轴3被设为根据方向盘5的操作而旋转。
电动马达6被设为,通过根据方向盘5的操作状态而驱动,向转向齿轮机构7输入辅助用于变更车轮T的朝向的转向力的辅助力。如图17所示,在齿条类型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1中,电动马达6安装于转向齿轮机构7的外壳。与此相对,在图1所示的柱类型中,电动马达6安装于转向柱4。
在转向齿轮机构7的两端部中的、与连杆机构8的连结位置安装有橡胶套9。橡胶套9是为了防止水从转向齿轮机构7与连杆机构8的连结位置浸入转向齿轮机构7的内部而设置的。
如图17所示,在齿条类型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1中,转矩检测装置10安装于转向齿轮机构7的外壳。与此相对,在图1所示的柱类型中,转矩检测装置10安装于转向柱4。即,在图1所示的柱类型中,收容壁W为构成转向柱4的外壳的壁部件。与此相对,在图17所示的齿条类型中,收容壁W是构成转向齿轮机构7的外壳的壁部件。
由于橡胶套9的恶化或者破损,有水浸入橡胶套9的内部的可能性。关于这一点,在图1所示的柱类型中,浸入橡胶套9的内部的水克服重力而回溯到转矩检测装置10的可能性较低。因此,在图1所示的柱类型中,转矩检测装置10的潮湿主要因从传感器壳体31与收容壁W的接合部浸入的水所引起,潮湿环境可能相对较轻微。
与此相对,在图17所示的齿条类型中,转矩检测装置10设于与橡胶套9相同的搭载高度,且位于水从橡胶套9向转向齿轮机构7的内部浸入的水浸入位置的附近。因而,即使利用O型环等将传感器模块30与收容壁W的接合部防水密封来进行潮湿对策,从橡胶套9所产生的龟裂B浸入的水也会通过转向齿轮机构7的外壳内部的浸水路径P进入收容壁W的内侧。在该情况下,电路基板模块40、以及传感器壳体31与电路基板模块40的结合部有可能暴露在进入收容壁W的内侧的水中。假设在因浸入转矩检测装置10的内部的水而产生了电路故障的情况下,由此会导致转矩检测信号的输出停止,因此担心电动动力转向装置1的动作停止。然而,如上述那样,通过使转矩检测装置10即传感器模块30为不同种类材料彼此的接合界面不在浸水路径P露出的完全防水构造,从而即使在产生了偶发性的套破损的情况下等,也可良好地防止水向传感器模块30的内部的浸入,由此可良好地继续电动动力转向装置1的动作。
另外,上述的防水构造带来的效果不仅限于磁传感器47的搭载数为多个的情况下,在一个情况下也相同。另外,该效果并不限定于偏移构造。即,该效果即使在电路基板44的突出方向前方设有旋转中心轴C的非偏移构造的情况下也相同。即,上述那样的防水构造不仅在偏移构造中有效,在不具有偏移构造的转矩检测装置10中也有效。
图18以及图19表示在非偏移构造的情况下将转矩检测装置10设为完全防水构造的例子。图19相对于图18的构成,与图14以及图15的例子相同,追加了利用覆盖件45覆盖第一集磁部件210以及第二集磁部件220的构成。
传感器模块30与收容壁W的接合部优选通过防水密封液密地接合。具体而言,参照图18以及图19,传感器壳体31具有筒状突起361。筒状突起361与主体部32无缝地一体形成。
筒状突起361是具有与突出方向平行的中心轴线的圆筒形状的肋状突起,从端面35向突出方向突出地设置。筒状突起361形成为与作为圆孔的安装孔W1嵌合。即,筒状突起361形成为,外径尺寸与安装孔W1的内径尺寸成为规定的嵌合交叉的关系。
筒状突起361具有比收容壁W中的设有安装孔W1的部分的厚度高的突出尺寸。在筒状突起361的外周面安装有合成橡胶制的O型环362。即,O型环362以包围传感器壳体31与电路基板模块40的结合部的方式设置。在本具体例中,O型环362在突出方向上被按压并夹持在传感器壳体31中的端面35与收容壁W之间。
在该构成中,在装卸传感器模块30时,不需要解除第一轴11、第二轴12、以及扭杆13的结合。因而,传感器模块30的更换在不解除第一轴11、第二轴12、以及扭杆13的结合的情况下容易地进行。特别是,通过将O型环362以沿环径向按压的方式安装,能够更可靠地进行传感器壳体31与收容壁W的液密的接合。在本说明书中将该密封构造称为“轴密封构造”。图20表示该构成的具体例。
图20所示的转矩检测装置10具有与图14以及图15所示的转矩检测装置10相同的构成。在本具体例中,传感器壳体31具有第一密封保持部363与第二密封保持部364。
第一密封保持部363是设于传感器壳体31中的与电路基板模块40的结合部的圆柱状的部分,并从传感器壳体31中的端面35向突出方向突出地设置。第一密封保持部363形成为能够在安装状态下保持O型环362的外径、即比自然状态下的O型环362的内径稍大的外径。O型环362的“自然状态”指的是将O型环362载置于水平面,对于O型环362未作用重力以及来自水平面的重力的反作用力以外的任何外力的状态。第二密封保持部364是关于突出方向与第一密封保持部363邻接的部分,并以突出方向侧即电路基板模块40的延伸突出方向侧的表面构成端面35的方式设置。第二密封保持部364在传感器模块30安装于收容壁W的状态下,以构成端面35的突出方向侧的端面抵接于O型环362以及收容壁W。即,利用第一密封保持部363与第二密封保持部364形成能够保持O型环362的台阶。
O型环362以内周面与第一密封保持部363中的圆柱面状的外周面紧贴的方式保持于第一密封保持部363。即,O型环362以包围传感器壳体31与电路基板模块40的结合部的方式设置。
收容壁W中的安装孔W1以内周面成为圆柱面状的方式形成为圆孔状。具体而言,以如下方式形成有安装孔W1:在以非安装O型环362的状态将传感器模块30安装于收容壁W的情况下,在第一密封保持部363中的圆柱面状的外周面与安装孔W1的内周面之间形成比O型环362的粗细稍小的间隙。
在该构成中,O型环362在与突出方向交叉的环径向上被按压于第一密封保持部363中的圆柱面状的外周面与安装孔W1的内周面之间。由此,能够更可靠地进行传感器壳体31与收容壁W的液密的接合。
另外,在该构成中,电路基板模块40在包含于与轴向交叉的面内且与突出方向交叉的宽度方向上的一端侧搭载磁传感器47,并且与第一磁路部21与第二磁路部22之间的间隙对置。即,转矩检测装置10具有上述的偏移构造。因此,电路基板44可形成为在突出方向上具有长度方向的纵长形状。通过将电路基板44形成为纵长形状,能够相比于图18以及图19所示的横长形状的情况减小O型环362的外径。
因而,根据该构成,能够容易地实现轴密封构造,并且轴密封构造中的密封性提高。特别是,通过利用包覆模塑使电路基板模块40为防水构造,并且使用防水连接器作为连接器部33,可良好地实现转矩检测装置10中的“完全防水”。
图21~图24表示将图20所示的转矩检测装置10的构成更具体化后的一个例子。本具体例的转矩检测装置10构成为安装于图17所示的齿条类型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1中的、转向齿轮机构7的外壳。以下,参照图21~图24,对本具体例的转矩检测装置10的具体构成进行说明。
本具体例的转矩检测装置10具备主壳体700。主壳体700构成为收容多极磁铁20、第一磁路部21、以及第二磁路部22。另外,主壳体700构成为能够装卸传感器模块30。另外,传感器模块30“能够装卸”于主壳体700意味着能够通过1~几根左右的少数螺丝的装卸以相对较短的时间且容易地进行传感器模块30相对于主壳体700的装卸。由此,“能够装卸”可改称为“装卸容易”或者“装卸自如”。
主壳体700具有磁路收容部701、传感器模块收容部702、以及接合凸缘部703。磁路收容部701、传感器模块收容部702、以及接合凸缘部703相互无缝地一体形成。
磁路收容部701是收容多极磁铁20、第一磁路部21、以及第二磁路部22的部分,形成为沿轴向的大致圆筒形状。在磁路收容部701的宽度方向上的一端部连接有传感器模块收容部702。
传感器模块收容部702是收容电路基板模块40的部分,并形成为沿突出方向的大致圆筒形状。即,在传感器模块收容部702的突出方向上的一端侧设有安装孔W1。另一方面,传感器模块收容部702的突出方向上的另一端侧被封堵。
传感器模块收容部702形成为外径小于磁路收容部701。另外,传感器模块收容部702的突出方向尺寸设定为比磁路收容部701的外径小。作为传感器模块收容部702的内侧的大致圆柱状的空间的传感器收容空间W2与磁路收容部701的内侧的大致圆柱状的空间在宽度方向上连通。
接合凸缘部703是设于主壳体700的轴向上的一端部的凸缘部,并沿面内方向延伸设置。在接合凸缘部703设有一对固定舌片部704。固定舌片部704沿宽度方向延伸设置。在固定舌片部704形成有贯通孔705。即,主壳体700通过在转向齿轮机构7的外壳的表面与接合凸缘部703之间夹持垫圈等密封部件,并使未图示的螺栓贯通于贯通孔705而旋装于转向齿轮机构7的外壳,从而液密地接合于转向齿轮机构7的外壳。
传感器模块30所安装的收容壁W在磁路收容部701以及传感器模块收容部702的突出方向上的一端侧沿轴向以及宽度方向延伸设置。设于收容壁W的安装孔W1以与传感器收容空间W2连通的方式设置。即,安装孔W1以在收容壁W的表面、并且是传感器壳体31所接合的安装面W3开口的方式设置。另外,在安装面W3形成有被设为与固定孔34c连通的螺孔即紧固孔W4。即,传感器模块30通过使未图示的螺栓贯通于固定孔34c而旋装于紧固孔W4,从而安装于安装面W3。
安装孔W1的开口部具有轴密封面W11和对置面W12。轴密封面W11形成为具有与突出方向平行的中心轴线方向的圆筒内表面状。轴密封面W11被设为,在传感器模块30安装于主壳体700时,隔着O型环362与第一密封保持部363对置。
对置面W12被设为在轴密封面W11的突出方向上的一端部与轴密封面W11大致正交。对置面W12是具有沿着突出方向的法线方向的平面状的部分,并以包围传感器收容空间W2的大致圆柱形状中的中心轴线的方式形成为环状。即,利用轴密封面W11与对置面W12形成有能够保持O型环362的台阶。
在本具体例的构成中,如图21以及图22所示,在O型环362保持于利用第一密封保持部363与第二密封保持部364形成的台阶的状态下,电路基板模块40插入传感器模块收容部702内。图22中用箭头示出了此时的插入方向即传感器模块的移动方向。
之后,传感器模块30在传感器壳体31紧贴于安装面W3的状态下,利用插入固定孔34c的未图示的螺栓固定于安装面W3。由此,传感器模块30安装于主壳体700。
在传感器模块30安装于主壳体700的状态下,O型环362保持在由第一密封保持部363与第二密封保持部364形成的台阶和由轴密封面W11和对置面W12形成的台阶之间。此时,O型环362除了在突出方向即O型环362的厚度方向上接受按压力之外,还在环径向即沿着XZ平面的方向上接受按压力。即,可实现上述的轴密封构造。
在该构成中,O型环362在与突出方向交叉的环径向上按压在第一密封保持部363中的圆柱面状的外周面与安装孔W1的内周面即轴密封面W11之间。由此,能够更可靠地进行传感器壳体31与收容壁W的液密的接合。
图24表示将防水连接器类型的ECU侧连接器901连接到安装于主壳体700的传感器模块30的防水连接器类型的连接器部33的状态。ECU侧连接器901是L字型的连接器,设于防水电缆902的末端。防水电缆902与作为电动动力转向装置1的控制部的ECU电连接。
根据本具体例的构成,通过使传感器壳体31与电路基板模块40的结合部为防水密封构造,使电路基板模块40为防水构造,而且使用防水连接器作为连接器部33,可良好地实现转矩检测装置10中的“完全防水”。因而,根据该构成,即使在非轻微的潮湿环境中,也可实现电动动力转向装置1以及转矩检测装置10中的良好的防水性。
如图24所示,本具体例的构成也具有上述的偏移构造。因此,根据本具体例的构成,电路基板模块40被插入到主壳体700的内部空间的深处。因而,根据本具体例,能够尽可能地减小使用状态下的转矩检测装置10的径向尺寸DD。另外,“使用状态”与“车载状态”大致同义,是转矩检测装置10安装于电动动力转向装置1、能够向外部装置传递与方向盘5的操作状态相应的电信号的状态。
另外,图21~图24所示的具有主壳体700的转矩检测装置10的构成也可应用于图1所示的柱类型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1。在该情况下,与接合凸缘部703相关的构造可从图21等所示的构造适当变更。
图25改变了图24的构成的一部分。另外,在图25中,为了主要说明电路基板模块40的构成,用双点划线示出了第一磁路部21以及第二磁路部22,并且相比于它们,将电路基板模块40表示在图中更靠前侧。
参照图25,在电路基板模块40以俯视时倾斜的状态设有磁传感器47。具体而言,电路基板模块40形成为,宽度方向上的一端侧的端缘即X轴正方向侧的端缘随着远离传感器壳体31而远离旋转中心轴C。磁传感器47设于该端缘的附近。
即,电路基板44在俯视时具有第一端缘441、第二端缘442、以及第三端缘443。第一端缘441是宽度方向上的另一端侧的端缘即X轴负方向侧的端缘,并与突出方向平行地延伸设置。第二端缘442是宽度方向上的一端侧的端缘即X轴正方向侧的端缘的、突出方向上的一端侧即基端侧的部分,并与突出方向平行地延伸设置。第三端缘443是宽度方向上的一端侧的端缘即X轴正方向侧的端缘的、突出方向上的另一端侧即前端侧的部分,并在与突出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设置。第三端缘443在俯视时以随着远离传感器壳体31而远离旋转中心轴C那样的倾斜度设置。磁传感器47沿第三端缘443设置。
另外,在本具体例的构成中,也是电路基板模块40具有利用覆盖件45包覆模塑了电路基板44、第一集磁部件210以及第二集磁部件220的防水构造。第一集磁部件210以及第二集磁部件220沿第三端缘443设置。另外,为了方便图示,在图25中未示出第二集磁部件220。
以下将第一集磁部件210与第二集磁部件220之间的间隙中的、与第三端缘443对置的位置简称为“对置位置”。另外,将第三端缘443与突出方向平行地延伸设置的情况下的构成(即参照图23所示的构成)称为“通常偏移构成”。
在通常偏移构成中,对置位置距旋转中心轴C位于X轴负方向侧。与此相对,在本具体例的构成中,对置位置成为从通常偏移构成的情况下的位置在图25中以旋转中心轴C为中心顺时针旋转约30度左右后的位置。即,在本具体例的构成中,对置位置比通常偏移构成在宽度方向上靠近旋转中心轴C,并且在突出方向上靠近传感器壳体31。
根据本具体例的构成,相比于通常偏移构成的情况,能够使电路基板模块40接近旋转中心轴C。由此,能够尽可能地减小传感器模块收容部702(参照图23等)的径向尺寸。因而,根据该构成,转矩检测装置10的车辆搭载性进一步提高。
另外,根据本具体例的构成,相比于通常偏移构成的情况,能够减小电路基板模块40的突出方向尺寸。具体而言,例如能够使电路基板44的突出方向上的前端位置与旋转中心轴C同等或者比旋转中心轴C靠基端侧。由此,能够尽可能地减小传感器模块收容部702(参照图23等)的突出方向尺寸。因而,根据该构成,转矩检测装置10的车辆搭载性进一步提高。
防水构造还兼有防尘构造。即,通过如上述那样的防水构造,还能够起到优异的防尘效果。
在上述的说明中,相互无缝地一体形成的多个构成要素也可以通过使相互独立的部件贴合而形成。同样,通过使相互独立的部件贴合而形成的多个构成要素也可以相互无缝地一体形成。
在上述的说明中,由相互相同的材料形成的多个构成要素也可以由相互不同的材料形成。同样,由相互不同的材料形成的多个构成要素也可以由相互相同的材料形成。
变形例也并不限定于上述的例示。另外,多个变形例可以相互组合。而且,上述实施方式的全部或者一部分和变形例的全部或者一部分可以相互组合。

Claims (33)

1.一种转矩检测装置(10),输出在将第一轴(11)与第二轴(12)在旋转中心轴(C)上同轴地连结的扭杆(13)上由于以所述旋转中心轴为中心的所述第一轴与所述第二轴的相对旋转而产生的、与扭转力矩对应的电信号,该转矩检测装置(10)的特征在于,具备:
第一磁路部(21),配置于多极磁铁(20)的与所述旋转中心轴平行的轴向上的一方侧,该多极磁铁(20)构成为磁极在围绕所述旋转中心轴的周向上交替地反转,且以伴随着所述相对旋转而以所述旋转中心轴为中心旋转的方式,与所述扭杆同轴地配置;
第二磁路部(22),配置于所述多极磁铁的所述轴向上的另一方侧;
多个磁传感器(47),设置于所述第一磁路部与所述第二磁路部之间,以输出与由所述第一磁路部及所述第二磁路部形成的磁路中的磁通密度对应的电信号,所述多个磁传感器(47)排列在包含于与所述轴向交叉的面内的排列方向上;
电路基板模块(40),被设置为在包含于所述面内且与所述排列方向交叉的宽度方向上的一端侧搭载多个所述磁传感器,并且与所述磁路对置;以及
传感器壳体(31),以在所述电路基板模块的所述排列方向上的一端侧支承所述电路基板模块的方式,与所述电路基板模块的所述排列方向上的所述一端侧结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矩检测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磁路部具备:第一磁轭部件(21a),具有以包围所述多极磁铁的方式沿所述周向排列的多个第一齿部(21c);以及第一集磁部件(210),与所述第一磁轭部件接近配置,以便与所述第一磁轭部件磁耦合,
所述第二磁路部具备:第二磁轭部件(22a),具有以包围所述多极磁铁的方式沿所述周向排列的多个第二齿部(22c);以及第二集磁部件(220),与所述第二磁轭部件接近配置,以便与所述第二磁轭部件磁耦合,且在所述轴向上与所述第一集磁部件对置配置,
多个所述磁传感器配置于在所述第一集磁部件与所述第二集磁部件之间形成的磁隙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转矩检测装置,其中,
所述电路基板模块具有通过防水性的覆盖件(45)将包含多个所述磁传感器的多个电路要素、以及安装有多个所述电路要素的电路基板(44)覆盖的防水构造,
在所述传感器壳体与所述电路基板模块的结合部设有防水密封部件(4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矩检测装置,其中,
所述防水密封部件形成为环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矩检测装置,其中,
所述防水密封部件形成为,所述轴向上的外径小于所述传感器壳体中的所述电路基板模块所突出的面即端面(35)的所述轴向上的尺寸。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矩检测装置,其中,
所述电路基板模块具有:
底座部(41),形成为圆柱状,与所述传感器壳体结合;以及
传感器搭载部(42),形成为板状,被设置为从所述底座部向所述排列方向突出,
多个所述电路要素被所述覆盖件覆盖并且设置于所述传感器搭载部,
所述防水密封部件设置于所述底座部与所述传感器壳体的结合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转矩检测装置,其中,
所述传感器壳体具有凸缘部(34a),该凸缘部(34a)在从所述电路基板模块的所述宽度方向上的另一端侧朝向所述一端侧的凸缘延伸突出方向上延伸设置,
所述凸缘部具有在与所述凸缘延伸突出方向以及所述轴向正交的方向上贯通的孔即固定孔(34c),
所述固定孔被设置为,在沿所述排列方向观察的情况下,与所述第一磁路部、所述第二磁路部或者所述多极磁铁重叠。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转矩检测装置,其中,
所述电路基板模块形成为,所述传感器壳体与所述电路基板模块的结合部处的所述电路基板模块的所述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小于所述电路基板模块的从所述传感器壳体突出的突出尺寸。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转矩检测装置,其中,
所述电路基板模块具有通过防水性的覆盖件(45)将包含多个所述磁传感器的多个电路要素、以及安装有多个所述电路要素的电路基板(44)覆盖的防水构造。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转矩检测装置,其中,
所述传感器壳体与所述电路基板模块的结合部具有防水密封构造。
11.一种传感器模块(30),安装于构成电动动力转向装置(1)中的外壳的壁部件(W),从而与多极磁铁(20)、第一磁路部(21)以及第二磁路部(22)一起构成所述电动动力转向装置中的转矩检测装置(10),该多极磁铁(20)与将第一轴(11)与第二轴(12)在旋转中心轴(C)上同轴地连结的扭杆(13)同轴地配置,并且收容于所述壁部件内,该第一磁路部(21)配置于与所述旋转中心轴平行的轴向上的所述多极磁铁的一方侧,该第二磁路部(22)配置于所述多极磁铁的所述轴向上的另一方侧,所述传感器模块(30)的特征在于,具备:
多个磁传感器(47),设置于所述第一磁路部与所述第二磁路部之间,从而输出与由所述第一磁路部以及所述第二磁路部形成的磁路中的磁通密度对应的电信号,所述多个磁传感器(47)排列在包含于与所述轴向交叉的面内的排列方向上;
电路基板模块(40),被设置成在包含于所述面内且与所述排列方向交叉的宽度方向上的一端侧搭载多个所述磁传感器,并且与所述磁路对置;以及
传感器壳体(31),以在所述电路基板模块的所述排列方向上的一端侧支承所述电路基板模块的方式,与所述电路基板模块的所述排列方向上的所述一端侧结合。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传感器模块,其中,
所述电路基板模块具有通过防水性的覆盖件(45)将包含多个所述磁传感器的多个电路要素、以及安装有多个所述电路要素的电路基板(44)覆盖的防水构造。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传感器模块,其中,
所述传感器壳体与所述电路基板模块的结合部具有防水密封构造。
14.一种传感器模块(30),安装于构成电动动力转向装置(1)中的外壳的壁部件(W),从而与多极磁铁(20)、第一磁路部(21)以及第二磁路部(22)一起构成所述电动动力转向装置中的转矩检测装置(10),该多极磁铁(20)与将第一轴(11)与第二轴(12)在旋转中心轴(C)上同轴地连结的扭杆(13)同轴地配置,并且收容于所述壁部件内,该第一磁路部(21)配置于与所述旋转中心轴平行的轴向上的所述多极磁铁的一方侧,该第二磁路部(22)配置于所述多极磁铁的所述轴向上的另一方侧,所述传感器模块(30)的特征在于,具备:
磁传感器(47),设置于所述第一磁路部与所述第二磁路部之间,从而输出与由所述第一磁路部以及所述第二磁路部形成的磁路中的磁通密度对应的电信号;
电路基板模块(40),沿包含于与所述轴向交叉的面内的突出方向突出地设置,并被设置为在包含于所述面内且与所述突出方向交叉的宽度方向上的一端侧搭载所述磁传感器,并且与所述磁路对置;以及
传感器壳体(31),以在所述电路基板模块的所述突出方向上的一端侧支承所述电路基板模块的方式,与所述电路基板模块的所述突出方向上的所述一端侧结合。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传感器模块,其中,
所述电路基板模块具有通过防水性的覆盖件(45)将包含所述磁传感器的多个电路要素、以及安装有多个所述电路要素的电路基板(44)覆盖的防水构造。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传感器模块,其中,
所述传感器壳体与所述电路基板模块的结合部具有防水密封构造。
17.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传感器模块,其中,
所述电路基板模块形成为,所述宽度方向上的所述一端侧的端缘随着远离所述传感器壳体而远离所述旋转中心轴,
所述磁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端缘附近。
18.一种转矩检测装置(10),输出在将第一轴(11)与第二轴(12)在旋转中心轴(C)上同轴地连结的扭杆(13)上由于以所述旋转中心轴为中心的所述第一轴与所述第二轴的相对旋转而产生的、与扭转力矩对应的电信号,该转矩检测装置(10)的特征在于,具备:
第一磁路部(21),配置于多极磁铁(20)的与所述旋转中心轴平行的轴向上的一方侧,该多极磁铁(20)构成为磁极在围绕所述旋转中心轴的周向上交替地反转,且以伴随着所述相对旋转以所述旋转中心轴为中心旋转的方式,与所述扭杆同轴地配置;
第二磁路部(22),配置于所述多极磁铁的所述轴向上的另一方侧;
一个或者多个磁传感器(47),设置于所述第一磁路部与所述第二磁路部之间,以输出与由所述第一磁路部及所述第二磁路部形成的磁路中的磁通密度对应的电信号;以及
电路基板模块(40),被设置为沿包含于与所述轴向交叉的面内的突出方向突出地设置,搭载所述磁传感器,并且与所述磁路对置,
所述电路基板模块具有通过防水性的覆盖件(45)将包含所述磁传感器的多个电路要素、以及安装有多个所述电路要素的电路基板(44)覆盖的防水构造,
所述转矩检测装置还具备传感器壳体(31),该传感器壳体(31)以在所述电路基板模块的所述突出方向上的一端侧支承所述电路基板模块的方式,与所述电路基板模块的所述突出方向上的所述一端侧结合,
所述传感器壳体与所述电路基板模块的结合部具有防水密封构造。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转矩检测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磁路部具备:第一磁轭部件(21a),具有以包围所述多极磁铁的方式沿所述周向排列的多个第一齿部(21c);以及第一集磁部件(210),与所述第一磁轭部件接近配置,以与所述第一磁轭部件磁耦合,
所述第二磁路部具备:第二磁轭部件(22a),具有以包围所述多极磁铁的方式沿所述周向排列的多个第二齿部(22c);以及第二集磁部件(220),与所述第二磁轭部件接近配置,以便与所述第二磁轭部件磁耦合,且在所述轴向上与所述第一集磁部件对置配置,
所述磁传感器配置于在所述第一集磁部件与所述第二集磁部件之间形成的磁隙内,
所述覆盖件被设置为覆盖所述第一集磁部件及所述第二集磁部件。
20.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转矩检测装置,其中,
所述覆盖件将覆盖对象覆盖为不会露出。
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转矩检测装置,其中,
所述传感器壳体具备用于与外部设备电连接的防水连接器(33)。
22.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转矩检测装置,其中,
所述传感器壳体构成为,与构成电动动力转向装置(1)中的外壳的壁部件(W)液密地接合。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转矩检测装置,其中,
以包围所述传感器壳体与所述电路基板模块的结合部的方式安装O型环(362),
所述O型环在与所述突出方向交叉的环径向上被按压于所述结合部与所述壁部件之间,从而所述传感器壳体与所述壁部件液密地接合。
24.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转矩检测装置,其中,
所述电路基板模块在包含于所述面内且与所述突出方向交叉的宽度方向上的一端侧搭载有所述磁传感器。
25.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转矩检测装置,其中,
多个所述磁传感器沿所述突出方向排列。
26.一种传感器模块(30),安装于构成电动动力转向装置(1)中的外壳的壁部件(W),从而与多极磁铁(20)、第一磁路部(21)以及第二磁路部(22)一起构成所述电动动力转向装置中的转矩检测装置(10),该多极磁铁(20)与将第一轴(11)与第二轴(12)在旋转中心轴(C)上同轴地连结的扭杆(13)同轴地配置,并且收容于所述壁部件内,该第一磁路部(21)配置于与所述旋转中心轴平行的轴向上的所述多极磁铁的一方侧,该第二磁路部(22)配置于所述多极磁铁的所述轴向上的另一方侧,所述传感器模块(30)的特征在于,具备:
一个或者多个磁传感器(47),设置于所述第一磁路部与所述第二磁路部之间,从而输出与由所述第一磁路部以及所述第二磁路部形成的磁路中的磁通密度对应的电信号;以及
电路基板模块(40),被设置成沿包含于与所述轴向交叉的面内的突出方向突出地设置,搭载所述磁传感器,并且与所述磁路对置,
所述电路基板模块具有通过防水性的覆盖件(45)将包含所述磁传感器的多个电路要素、以及安装有多个所述电路要素的电路基板(44)覆盖的防水构造,
所述传感器模块还具备传感器壳体(31),该传感器壳体(31)以在所述电路基板模块的所述突出方向上的一端侧支承所述电路基板模块的方式,与所述电路基板模块的所述突出方向上的所述一端侧结合,
所述传感器壳体与所述电路基板模块的结合部具有防水密封构造。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传感器模块,其中,
所述第一磁路部具备:第一磁轭部件(21a),具有以包围所述多极磁铁的方式沿包围所述旋转中心轴的周向排列的多个第一齿部(21c),且收容于所述壁部件内;以及第一集磁部件(210),与所述第一磁轭部件接近配置,以与所述第一磁轭部件磁耦合,
所述第二磁路部具备:第二磁轭部件(22a),具有以包围所述多极磁铁的方式沿所述周向排列的多个第二齿部(22c),且收容于所述壁部件内;以及第二集磁部件(220),与所述第二磁轭部件接近配置,以与所述第二磁轭部件磁耦合,且在所述轴向上与所述第一集磁部件对置配置,
所述磁传感器配置于在所述第一集磁部件与所述第二集磁部件之间形成的磁隙内,
所述覆盖件被设置为覆盖所述第一集磁部件及所述第二集磁部件。
28.根据权利要求26或27所述的传感器模块,其中,
所述覆盖件将覆盖对象覆盖为不会露出。
29.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传感器模块,其中,
所述传感器壳体具备用于与外部设备电连接的防水连接器(33)。
30.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传感器模块,其中,
所述传感器壳体构成为与所述壁部件液密地接合。
31.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传感器模块,其中,
以包围所述传感器壳体与所述电路基板模块的结合部的方式安装O型环(362),
所述O型环在与所述突出方向交叉的环径向上被按压于所述结合部与所述壁部件之间,从而所述传感器壳体与所述壁部件液密地接合。
32.根据权利要求26或27所述的传感器模块,其中,
所述电路基板模块在包含于所述面内且与所述突出方向交叉的宽度方向上的一端侧搭载有所述磁传感器。
33.根据权利要求26或27所述的传感器模块,其中,
多个所述磁传感器沿所述突出方向排列。
CN201880027434.7A 2017-04-28 2018-03-15 转矩检测装置以及传感器模块 Active CN11057385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89964 2017-04-28
JP2017089964 2017-04-28
JP2017-161259 2017-08-24
JP2017161259A JP6791065B2 (ja) 2017-04-28 2017-08-24 トルク検出装置及びセンサモジュール
PCT/JP2018/010275 WO2018198576A1 (ja) 2017-04-28 2018-03-15 トルク検出装置及びセンサモジュール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73851A CN110573851A (zh) 2019-12-13
CN110573851B true CN110573851B (zh) 2021-09-14

Family

ID=644797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27434.7A Active CN110573851B (zh) 2017-04-28 2018-03-15 转矩检测装置以及传感器模块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112321B2 (zh)
JP (1) JP6791065B2 (zh)
CN (1) CN11057385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908014B2 (ja) 2018-06-28 2021-07-21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磁気検出モジュール、検出装置、ケースアセンブリ、及び、磁気検出モジュールの製造方法
EP4109064A1 (en) 2018-06-28 2022-12-28 Denso Corporation Magnetic detection module, detection device, case assembly, and production method for magnetic detection module
JP7081527B2 (ja) 2019-02-25 2022-06-07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磁気センサ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トルク検出装置
JP2023031091A (ja) * 2021-08-24 2023-03-08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トルク検出装置
WO2023025380A1 (de) * 2021-08-25 2023-03-02 Thyssenkrupp Presta Ag Sensorvorrichtu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lenksystem, lenksystem für ein kraftfahrzeug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sensorvorrichtung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27859A (zh) * 2004-07-29 2006-02-01 光洋精工株式会社 扭矩检测装置及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JP2006071326A (ja) * 2004-08-31 2006-03-16 Favess Co Ltd トルク検出装置
CN102778315A (zh) * 2011-05-13 2012-11-14 株式会社电装 扭矩传感器
CN103162886A (zh) * 2011-12-16 2013-06-19 株式会社电装 扭矩传感器装置
CN103287492A (zh) * 2012-02-28 2013-09-11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扭矩检测装置及其制造方法、电动动力转向装置
JP2014092452A (ja) * 2012-11-02 2014-05-19 Jtekt Corp トルク検出装置、および同装置を備える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CN104554427A (zh) * 2013-08-02 2015-04-29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转矩检测装置以及电动动力转向装置
CN105270467A (zh) * 2014-06-18 2016-01-27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扭矩传感器以及电动动力转向装置
CN105651435A (zh) * 2014-11-27 2016-06-08 株式会社电装 磁检测装置和包括磁检测装置的转矩传感器
CN105987792A (zh) * 2015-03-20 2016-10-05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扭矩检测装置
CN106428201A (zh) * 2016-12-16 2017-02-22 吉林大学 一种嵌套式双转子转向电机多模式转向系统及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603035B2 (ja) * 2001-03-06 2004-12-15 アスモ株式会社 モータアクチュエータ
DE10222118B4 (de) * 2001-05-18 2006-10-05 Denso Corp., Kariya Drehmomentsensor und elektrisches Servolenkungssystem mit Drehmomentsensor
JP4753545B2 (ja) * 2004-04-08 2011-08-24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トルク検出装置及びこれの製造方法
EP2133677B1 (en) * 2007-03-29 2013-06-19 JTEKT Corporation Torque detecting device
FR2919385B1 (fr) * 2007-07-24 2009-10-09 Moving Magnet Tech Mmt Capteur magnetique sans contact de position absolue multitour a arbre traversant
JP5205891B2 (ja) 2007-09-19 2013-06-05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トルク検出装置
JP2009162541A (ja) * 2007-12-28 2009-07-23 Jtekt Corp トルク検出装置の取付構造
JP5153490B2 (ja) 2008-07-11 2013-02-27 カヤバ工業株式会社 トルクセンサ
JP5067676B2 (ja) * 2010-03-12 2012-11-07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センサユニット及び、集磁モジュール
EP2829858B1 (en) * 2012-03-22 2019-09-11 KYB Corporation Torque sensor
DE102012024383A1 (de) * 2012-12-13 2014-06-18 Valeo Schalter Und Sensoren Gmbh Vorrichtung mit einer Drehmomentsensoreinrichtung und einer Lenkwinkelsensoreinrichtu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Kraftfahrzeug und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r Vorrichtung
JP2014149180A (ja) * 2013-01-31 2014-08-21 Kayaba Ind Co Ltd トルクセンサ
JP6217609B2 (ja) 2014-11-27 2017-10-25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磁気検出装置、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トルクセンサ
JP6354570B2 (ja) 2014-12-22 2018-07-11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センサユニット、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集磁モジュール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27859A (zh) * 2004-07-29 2006-02-01 光洋精工株式会社 扭矩检测装置及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JP2006071326A (ja) * 2004-08-31 2006-03-16 Favess Co Ltd トルク検出装置
CN102778315A (zh) * 2011-05-13 2012-11-14 株式会社电装 扭矩传感器
CN103162886A (zh) * 2011-12-16 2013-06-19 株式会社电装 扭矩传感器装置
CN103287492A (zh) * 2012-02-28 2013-09-11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扭矩检测装置及其制造方法、电动动力转向装置
JP2014092452A (ja) * 2012-11-02 2014-05-19 Jtekt Corp トルク検出装置、および同装置を備える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CN104554427A (zh) * 2013-08-02 2015-04-29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转矩检测装置以及电动动力转向装置
CN105270467A (zh) * 2014-06-18 2016-01-27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扭矩传感器以及电动动力转向装置
CN105651435A (zh) * 2014-11-27 2016-06-08 株式会社电装 磁检测装置和包括磁检测装置的转矩传感器
CN105987792A (zh) * 2015-03-20 2016-10-05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扭矩检测装置
CN106428201A (zh) * 2016-12-16 2017-02-22 吉林大学 一种嵌套式双转子转向电机多模式转向系统及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112321B2 (en) 2021-09-07
JP2018189625A (ja) 2018-11-29
CN110573851A (zh) 2019-12-13
US20200041366A1 (en) 2020-02-06
JP6791065B2 (ja) 2020-1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73851B (zh) 转矩检测装置以及传感器模块
US8136623B2 (en) Electric motor apparatus for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and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apparatus
JP6543999B2 (ja) モータ、および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6639962B2 (ja) 電動駆動装置及び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US9255857B2 (en) Torque detecting device and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system
JP3816353B2 (ja) 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用モータ
WO2016080127A1 (ja) モータ
US20030127921A1 (en)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apparatus
JP7103498B2 (ja) 検出装置
US20120306484A1 (en) Magnetic detection apparatus
US10794781B2 (en) Sensor device
US20190226925A1 (en) Torque sensor
WO2018198576A1 (ja) トルク検出装置及びセンサモジュール
JP7037380B2 (ja) 車両搭載機器のコネクタ構造
US11579211B2 (en) Detection device
US20240055930A1 (en) Electronic control device
JP2004314901A (ja) 回転センサ付き回転コネクタ
US9945742B2 (en) Torque sensor and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apparatus
JP2019160739A (ja) 車両搭載機器のコネクタ構造
JP7322811B2 (ja) 磁気センサ、トルク検出装置、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2024044646A (ja) トルクセンサ
JP7041267B2 (ja) 検出装置
JP2024045900A (ja) 回路基板及びトルクセンサ
CN116067546A (zh) 电气装置
JP2007253882A (ja) 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