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50385B - 一种上下机行李转运装置及其行李转运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上下机行李转运装置及其行李转运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50385B
CN110550385B CN201910856250.8A CN201910856250A CN110550385B CN 110550385 B CN110550385 B CN 110550385B CN 201910856250 A CN201910856250 A CN 201910856250A CN 110550385 B CN110550385 B CN 11055038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baggage
conveyor
side plate
convey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5625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550385A (zh
Inventor
李文强
李孟葵
李松
唐忠
赵武
凌思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ichu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1085625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50385B/zh
Publication of CN1105503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503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5503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503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15/00Conveyors having endless load-conveying surfaces, i.e. belts and like continuous members, to which tractive effort is transmitted by means other than endless driving elements of similar configuration
    • B65G15/30Belts or like endless load-carriers
    • B65G15/56Belts or like endless load-carriers with edge-protecting or reinforc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1/00Supporting or protective framework or housings for endless load-carriers or traction elements of belt or chain conveyors
    • B65G21/02Supporting or protective framework or housings for endless load-carriers or traction elements of belt or chain conveyors consisting essentially of struts, ties, or like structural el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oading Or Unloading Of Vehicles (AREA)

Abstract

一种上下机行李转运装置及其行李转运方法,该上下机行李转运装置包括车厢本体以及设置于车厢本体底部的第一传送装置,车厢本体与第一传送装置围合形成用于放置行李的容纳空间;车厢本体包括前挡板、第一侧板以及第二侧板,前挡板的两侧分别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固定连接且围合形成U型结构;第一传送装置包括平行排布的两个驱动辊轮和多个从动辊轮,驱动辊轮的延伸方向垂直于第一侧板,且多个从动辊轮均位于两个驱动辊轮之间,第一传送装置还包括皮带和驱动装置,皮带套设于两个驱动辊轮和多个从动辊轮上,驱动装置分别与两个驱动辊轮传动连接。该上下机行李转运装置及其行李转运方法能够减轻地服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行李转运的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上下机行李转运装置及其行李转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行李转运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上下机行李转运装置及其行李转运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民航运输业的发展,大型机场航班架次迅速增加,每年旅客的吞吐量也在逐年增加并突破千万人次,行李牵引拖车作为机场特种车辆,在行李转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目前,在机场行李转运过程中,当乘客从始发地上机时,地服工作人员需要将行李从转运传送带卸载到行李牵引拖车上,再将行李从行李牵引拖车上卸载到飞机货舱传送带上;当乘客从目的地下机时,地服工作人员又需要将行李从飞机货舱传送带卸载到行李牵引拖车上,再将行李从行李牵引拖车卸载到转运传送带上。具体地,在上述机场行李转运过程中,地服工作人员需要抱着或提着行李从行李牵引拖车的车尾走到行李牵引拖车的车头将大量行李排放整齐,或者,地服工作人员需要抱着或提着行李从行李牵引拖车的车头走到行李牵引拖车的车尾将行李放在飞机货舱传送带或转运传送带上。以上整个行李转运过程中,地服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非常大,而且行李转运的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下机行李转运装置及其行李转运方法,能够减轻地服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行李转运的效率。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上下机行李转运装置,包括车厢本体以及设置于所述车厢本体底部的第一传送装置,所述车厢本体与所述第一传送装置围合形成用于放置行李的容纳空间;所述车厢本体包括前挡板、第一侧板以及第二侧板,所述前挡板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固定连接,且所述前挡板、所述第一侧板以及所述第二侧板围合形成U型结构;所述第一传送装置包括平行排布的两个驱动辊轮和多个从动辊轮,所述驱动辊轮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侧板,且多个所述从动辊轮均位于两个所述驱动辊轮之间,所述第一传送装置还包括皮带和驱动装置,所述皮带套设于两个所述驱动辊轮和多个所述从动辊轮上,所述驱动装置分别与两个所述驱动辊轮传动连接。该上下机行李转运装置能够减轻地服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行李转运的效率。
可选地,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板包括转动连接的第一固定板和第二传送装置,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前挡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底部设置有两个第一安装孔和多个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侧板底部对应两个所述第一安装孔和多个所述第二安装孔分别设置有两个第三安装孔和多个第四安装孔,所述驱动辊轮的两端分别对应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三安装孔内,所述从动辊轮的两端分别对应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孔和所述第四安装孔内;所述第二传送装置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以及垂直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之间的多个第一辊筒,所述第二支架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板顶部,所述第二传送装置包括与所述第一固定板平行的围挡状态以及与所述第一传送装置平行的传送状态。
可选地,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还包括多组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外壁面的球铰支座、设置于所述球铰支座内的球铰、支撑杆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板外壁面的支撑杆支座,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球铰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杆支座连接。
可选地,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球铰包括与所述球铰支座转动配合的球体以及自所述球体表面沿所述球体径向方向向外延伸的连接柱,所述支撑杆的一端沿其轴向设置有第一配合孔,所述第一配合孔用于与所述球铰的连接柱连接;所述支撑杆支座包括两支撑块以及垂直设置于两所述支撑块之间的连接轴,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沿其径向设置有第二配合孔,所述第二配合孔用于与所述支撑杆支座的连接轴连接。
可选地,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还包括套设于所述第一支架上的U型固定块,所述前挡板顶部对应所述第一支架的前端设置有固定槽,所述U型固定块的两臂卡接于所述固定槽内,以将处于围挡状态的所述第二传送装置与所述前挡板的相对位置固定。
可选地,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还包括多个合页组件,所述合页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板顶部的第一合页、对应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架底部的第二合页以及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合页和所述第二合页的销轴。
可选地,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侧板包括转动连接的第二固定板和第三传送装置,所述第二固定板与所述前挡板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三安装孔和多个所述第四安装孔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板底部;所述第三传送装置包括第三支架、第四支架以及垂直设置于所述第三支架和所述第四支架之间的多个第二辊筒,所述第四支架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固定板顶部,所述第三传送装置包括与所述第二固定板平行的围挡状态以及与所述第一传送装置平行的传送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采用上述的上下机行李转运装置进行行李转运的方法,包括将第一传送装置与转运传送带对接;接收由所述转运传送带运送的行李并向前挡板方向输送。该上下机行李转运装置能够减轻地服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行李转运的效率。
可选地,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上下机行李转运装置的第一侧板包括转动连接的第一固定板和第二传送装置,所述第二传送装置处于传送状态;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第二传送装置与飞机货舱传送带对接;接收由所述飞机货舱传送带运送的行李;将所述第二传送装置上的行李搬运至第一传送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
该上下机行李转运装置包括车厢本体和第一传送装置,第一传送装置设置于车厢本体的底部,车厢本体与第一传送装置共同围合形成用于放置行李的容纳空间。其中,车厢本体包括前挡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前挡板的两侧分别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固定连接,且前挡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共同围合形成U型结构,以为该上下机行李转运装置提供围挡功能,从而避免行李在运送过程中从该上下机行李转运装置的前端(即前挡板方向)或者两侧(即第一侧板或第二侧板方向)掉落。第一传送装置包括两个驱动辊轮和多个从动辊轮,驱动辊轮和从动辊轮呈平行排布,驱动辊轮的延伸方向垂直于第一侧板,以使得驱动辊轮和从动辊轮能够朝向靠近或远离前挡板的方向转动,且多个从动辊轮均位于两个驱动辊轮之间,以使得当驱动辊轮转动时能够带动从动辊轮转动。第一传送装置还包括皮带和驱动装置,皮带套设于驱动辊轮和从动辊轮上,以使得行李可以放置于皮带上运送过程更加平稳,驱动装置分别与两个驱动辊轮传动连接,以为驱动辊轮的转动提供驱动力。该上下机行李转运装置能够通过第一传送装置的正转或反转,将行李由该上下机行李转运装置的后端运送至前端,或者将行李由该上下机行李转运装置的前端运送至后端,而不需要地服工作人员进行人工搬运,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地服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进而提高了行李转运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下机行李转运装置处于围挡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下机行李转运装置处于传送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传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球铰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上下机行李转运装置;10-车厢本体;11-第一侧板;111-第一固定板;1111-第一安装孔;1112-第二安装孔;112-第二传送装置;1121-第一支架;1122-第二支架;1123-第一辊筒;1124-固定槽;12-第二侧板;121-第二固定板;122-第三传送装置;1221-第三支架;1222-第四支架;1223-第二辊筒;13-前挡板;20-第一传送装置;21-驱动辊轮;22-从动辊轮;23-皮带;30-容纳空间;41-球铰支座;42-球铰;421-球体;422-连接柱;43-支撑杆;431-第一配合孔;432-第二配合孔;44-支撑杆支座;50-U型固定块;60-合页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水平”、“竖直”、“内”、“外”、“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请结合参照图1至图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上下机行李转运装置100,包括车厢本体10以及设置于车厢本体10底部的第一传送装置20,车厢本体10与第一传送装置20围合形成用于放置行李的容纳空间30。车厢本体10包括前挡板13、第一侧板11以及第二侧板12,前挡板13的两侧分别与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固定连接,且前挡板13、第一侧板11以及第二侧板12围合形成U型结构。第一传送装置20包括平行排布的两个驱动辊轮21和多个从动辊轮22,驱动辊轮21的延伸方向垂直于第一侧板11,且多个从动辊轮22均位于两个驱动辊轮21之间,第一传送装置20还包括皮带23和驱动装置,皮带23套设于两个驱动辊轮21和多个从动辊轮22上,驱动装置分别与两个驱动辊轮21传动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该上下机行李转运装置100包括车厢本体10和第一传送装置20,第一传送装置20设置于车厢本体10的底部,车厢本体10与第一传送装置20共同围合形成用于放置行李的容纳空间30。其中,车厢本体10包括前挡板13、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前挡板13的两侧分别与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固定连接,且前挡板13、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共同围合形成U型结构,以为该上下机行李转运装置100提供围挡功能,从而避免行李在运送过程中从该上下机行李转运装置100的前端(即前挡板13方向)或者两侧(即第一侧板11或第二侧板12方向)掉落。
第二,在本实施例中,按照车厢一般的结构设计,将车厢本体10的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呈平行设置,此时,由于驱动辊轮21的延伸方向垂直于第一侧板11,因此,驱动辊轮21垂直设置于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之间,同理地,与驱动辊轮21呈平行排布的从动辊轮22也垂直设置于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之间。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虽然未提及该上下机行李转运装置100的后端是否设置后挡板,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现有技术对该上下机行李转运装置100的后端增设可拆卸或者可翻转的后挡板,以使前挡板13、第一侧板11、第二侧板12和后挡板能够围合形成呈矩形封闭结构的车厢本体10,以为该上下机行李转运装置100提供围挡功能,避免行李在运送过程中从该上下机行李转运装置100的后端(即后挡板方向)掉落。
第三,第一传送装置20包括两个驱动辊轮21和多个从动辊轮22,驱动辊轮21和从动辊轮22呈平行排布,驱动辊轮21的延伸方向垂直于第一侧板11,以使得驱动辊轮21和从动辊轮22能够朝向靠近或远离前挡板13的方向转动,且多个从动辊轮22均位于两个驱动辊轮21之间,以使得当驱动辊轮21转动时能够带动从动辊轮22转动。第一传送装置20还包括皮带23和驱动装置,皮带23套设于驱动辊轮21和从动辊轮22上,以使得行李可以放置于皮带23上运送过程更加平稳,驱动装置分别与两个驱动辊轮21传动连接,以为驱动辊轮21的转动提供驱动力。
如上所述,该上下机行李转运装置100能够通过第一传送装置20的正转或反转,将行李由该上下机行李转运装置100的后端运送至前端,或者将行李由该上下机行李转运装置100的前端运送至后端,而不需要地服工作人员进行人工搬运,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地服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进而提高了行李转运的效率。
请结合参照图1至图3,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侧板11包括转动连接的第一固定板111和第二传送装置112,第一固定板111与前挡板13固定连接,第一固定板111底部设置有两个第一安装孔1111和多个第二安装孔1112,第二侧板12底部对应两个第一安装孔1111和多个第二安装孔1112分别设置有两个第三安装孔(附图未示出)和多个第四安装孔(附图未示出),驱动辊轮21的两端分别对应设置于第一安装孔1111和第三安装孔内,从动辊轮22的两端分别对应设置于第二安装孔1112和第四安装孔内。第二传送装置112包括第一支架1121、第二支架1122以及垂直设置于第一支架1121和第二支架1122之间的多个第一辊筒1123,第二支架1122活动连接于第一固定板111顶部,第二传送装置112包括与第一固定板111平行的围挡状态以及与第一传送装置20平行的传送状态,以使得该上下机行李转运装置100能够通过第二传送装置112接收由飞机货舱传送带运送的行李,从而使得第一传送装置20与第二传送装置112能够配合作业,进而提高行李转运的效率。
请再结合参照图4和图5,为了支撑处于传送状态下的第二传送装置112,在本实施例中,该上下机行李转运装置100还包括多组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包括设置于第一支架1121外壁面的球铰支座41、设置于球铰支座41内的球铰42、支撑杆43以及设置于第一固定板111外壁面的支撑杆支座44,支撑杆43的一端与球铰42连接、另一端与支撑杆支座44连接。
具体地,球铰42包括与球铰支座41转动配合的球体421以及自球体421表面沿球体421径向方向向外延伸的连接柱422,支撑杆43的一端沿其轴向设置有第一配合孔431,第一配合孔431用于与球铰42的连接柱422连接。支撑杆支座44包括两支撑块以及垂直设置于两支撑块之间的连接轴,支撑杆43的另一端沿其径向设置有第二配合孔432,第二配合孔432用于与支撑杆支座44的连接轴连接。
请结合参照图1和图2,为了固定处于围挡状态下的第二传送装置112,在本实施例中,该上下机行李转运装置100还包括套设于第一支架1121上的U型固定块50,前挡板13顶部对应第一支架1121的前端设置有固定槽1124,U型固定块50的两臂卡接于固定槽1124内,以将处于围挡状态的第二传送装置112与前挡板13的相对位置固定。
请具体参照图1,在本实施例中,该上下机行李转运装置100还包括多个合页组件60,合页组件60包括设置于第一固定板111顶部的第一合页、对应设置于第二支架1122底部的第二合页以及转动连接第一合页和第二合页的销轴,以通过销轴将设置于第一固定板111顶部的第一合页以及对应设置于第二支架1122底部的第二合页实现转动连接,从而使得第一固定板111和第二传送装置112实现转动连接。
请结合参照图1和图2,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二侧板12包括转动连接的第二固定板121和第三传送装置122,第二固定板121与前挡板13固定连接,两个第三安装孔和多个第四安装孔分别设置于第二固定板121底部。第三传送装置122包括第三支架1221、第四支架1222以及垂直设置于第三支架1221和第四支架1222之间的多个第二辊筒1223,第四支架1222活动连接于第二固定板121顶部,第三传送装置122包括与第二固定板121平行的围挡状态以及与第一传送装置20平行的传送状态,以使得该上下机行李转运装置100还能够通过第三传送装置122接收由飞机货舱传送带运送的行李,从而使得第二传送装置112与第三传送装置122能够同时作业,大幅提高行李转运的效率。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采用上述的上下机行李转运装置100进行行李转运的方法,包括将第一传送装置20与转运传送带对接;接收由转运传送带运送的行李并向前挡板13方向输送。
需要说明的是,当地服工作人员需要将行李从转运传送带卸载到该上下机行李转运装置100上时,可以先将第一传送装置20与转运传送带对接,以能够通过第一传送装置20接收由转运传送带运送的行李,由于此时行李放置于转运传送带上,因此,开启驱动装置使得驱动辊轮21带动从动辊轮22朝向靠近前挡板13的方向转动,以将行李由转运传送带上经该上下机行李转运装置100的后端运送至前端。
同理地,当地服工作人员需要将行李从该上下机行李转运装置100卸载到转运传送带上时,可以先将转运传送带与第一传送装置20对接,以能够通过转运传送带接收由第一传送装置20运送的行李,由于此时行李放置于该上下机行李转运装置100的前端,因此,开启驱动装置使得驱动辊轮21带动从动辊轮22朝向远离前挡板13的方向转动,以将行李由该上下机行李转运装置100的前端经后端运送至转运传送带上。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下机行李转运装置100的第一侧板11包括转动连接的第一固定板111和第二传送装置112,第二传送装置112处于传送状态;方法还包括:将第二传送装置112与飞机货舱传送带对接;接收由飞机货舱传送带运送的行李;将第二传送装置112上的行李搬运至第一传送装置20。
需要说明的是,当地服工作人员需要将行李从飞机货舱传送带卸载到该上下机行李转运装置100上时,可以先将第二传送装置112处于传送状态,将第二传送装置112与飞机货舱传送带对接,以能够通过第二传送装置112接收由飞机货舱传送带运送的行李,由于此时行李只能通过惯性从飞机货舱传送带运动至第二传送装置112的前端,因此,需要地服工作人员将第二传送装置112上的行李搬运至第一传送装置20上,以便于后续再通过第一传送装置20将行李由该上下机行李转运装置100的前端运送至后端,最终运送至转运传送带上。
同理地,当地服工作人员需要将行李从该上下机行李转运装置100卸载到飞机货舱传送带上时,可以先将第二传送装置112处于传送状态,将飞机货舱传送带与第二传送装置112对接,以能够通过飞机货舱传送带接收由第二传送装置112运送的行李,由于此时行李放置于第一传动装置上,因此,需要地服工作人员将第一传送装置20上的行李搬运至第二传送装置112上,以便于后续再通过第二传送装置112将行李由该上下机行李转运装置100运送至飞机货舱传送带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上下机行李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车厢本体以及设置于所述车厢本体底部的第一传送装置,所述车厢本体与所述第一传送装置围合形成用于放置行李的容纳空间;
所述车厢本体包括前挡板、第一侧板以及第二侧板,所述前挡板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固定连接,且所述前挡板、所述第一侧板以及所述第二侧板围合形成U型结构;
所述第一传送装置包括平行排布的两个驱动辊轮和多个从动辊轮,所述驱动辊轮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侧板,且多个所述从动辊轮均位于两个所述驱动辊轮之间,所述第一传送装置还包括皮带和驱动装置,所述皮带套设于两个所述驱动辊轮和多个所述从动辊轮上,所述驱动装置分别与两个所述驱动辊轮传动连接;
所述第一侧板包括转动连接的第一固定板和第二传送装置,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前挡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底部设置有两个第一安装孔和多个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侧板底部对应两个所述第一安装孔和多个所述第二安装孔分别设置有两个第三安装孔和多个第四安装孔,所述驱动辊轮的两端分别对应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三安装孔内,所述从动辊轮的两端分别对应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孔和所述第四安装孔内;
所述第二传送装置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以及垂直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之间的多个第一辊筒,所述第二支架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板顶部,所述第二传送装置包括与所述第一固定板平行的围挡状态以及与所述第一传送装置平行的传送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下机行李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组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外壁面的球铰支座、设置于所述球铰支座内的球铰、支撑杆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板外壁面的支撑杆支座,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球铰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杆支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下机行李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球铰包括与所述球铰支座转动配合的球体以及自所述球体表面沿所述球体径向方向向外延伸的连接柱,所述支撑杆的一端沿其轴向设置有第一配合孔,所述第一配合孔用于与所述球铰的连接柱连接;
所述支撑杆支座包括两支撑块以及垂直设置于两所述支撑块之间的连接轴,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沿其径向设置有第二配合孔,所述第二配合孔用于与所述支撑杆支座的连接轴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下机行李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套设于所述第一支架上的U型固定块,所述前挡板顶部对应所述第一支架的前端设置有固定槽,所述U型固定块的两臂卡接于所述固定槽内,以将处于围挡状态的所述第二传送装置与所述前挡板的相对位置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下机行李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合页组件,所述合页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板顶部的第一合页、对应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架底部的第二合页以及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合页和所述第二合页的销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下机行李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板包括转动连接的第二固定板和第三传送装置,所述第二固定板与所述前挡板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三安装孔和多个所述第四安装孔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板底部;
所述第三传送装置包括第三支架、第四支架以及垂直设置于所述第三支架和所述第四支架之间的多个第二辊筒,所述第四支架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固定板顶部,所述第三传送装置包括与所述第二固定板平行的围挡状态以及与所述第一传送装置平行的传送状态。
7.一种采用如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上下机行李转运装置的行李转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第一传送装置与转运传送带对接;
接收由所述转运传送带运送的行李并向前挡板方向输送;
所述上下机行李转运装置的第一侧板包括转动连接的第一固定板和第二传送装置,所述第二传送装置处于传送状态;
所述行李转运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第二传送装置与飞机货舱传送带对接;
接收由所述飞机货舱传送带运送的行李;
将所述第二传送装置上的行李搬运至第一传送装置。
CN201910856250.8A 2019-09-11 2019-09-11 一种上下机行李转运装置及其行李转运方法 Active CN11055038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56250.8A CN110550385B (zh) 2019-09-11 2019-09-11 一种上下机行李转运装置及其行李转运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56250.8A CN110550385B (zh) 2019-09-11 2019-09-11 一种上下机行李转运装置及其行李转运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50385A CN110550385A (zh) 2019-12-10
CN110550385B true CN110550385B (zh) 2020-06-26

Family

ID=687398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56250.8A Active CN110550385B (zh) 2019-09-11 2019-09-11 一种上下机行李转运装置及其行李转运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550385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0967481Y (zh) * 2006-06-23 2007-10-31 本溪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自卸式矿车车厢
CN203713654U (zh) * 2014-03-12 2014-07-16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一种自卸车车厢
US10052993B2 (en) * 2015-11-25 2018-08-21 Pegasus Vans & Trailers, Inc. Belt discharge body
CN107934156B (zh) * 2017-11-23 2019-04-05 常州工学院 一种兼作可拓展工作台的机器包装箱及其使用方法
CN209063972U (zh) * 2018-10-18 2019-07-05 王明飞 一种快递分拣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50385A (zh) 2019-12-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202035B2 (en) Method and installation for automatic processing of baggage
AU2015385903A1 (en) A platform for baggage cart and baggage handl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using the same
FR2466368A1 (fr) Procede et engin de manipulation de cargaisons
JP3983183B2 (ja) 搬送設備
KR102532806B1 (ko) 다기능 화물 운반 차량 및 방법
CN110550385B (zh) 一种上下机行李转运装置及其行李转运方法
KR101708857B1 (ko) 벨트컨베이어 연동형 티퍼
CN211308348U (zh) 一种便于装卸的货车
KR101211137B1 (ko) 수화물 이송장치
CN110949671B (zh) 无人机货舱、无人机和装卸货物的方法
CN211169741U (zh) 一种自动装卸货物的agv小车
CN213262426U (zh) 搬运车及输运装置
CN211393128U (zh) 一种动车集装箱装卸用运载车
JPH01317881A (ja) 自動車製作ラインにおけるドアのライン間移載方法
CN109747858B (zh) 行进工具以及用于将行李运输至行进工具中的系统和方法
CN215042340U (zh) 一种用于物流车的自动上货装置
EP3738890A1 (en) Loading device and methods for loading and unloading an aircraft
CN111774311A (zh) 分拣设备
CN112373368A (zh) 货柜及货物运输车
CN210592075U (zh) 三轮爬楼运输机
CN217375709U (zh) 一种航油应急与存储的一体式方舱
CN217263452U (zh) 一种自动驾驶车辆货物自动装卸设备
CN217867054U (zh) 一种货物运输提升装置
CN218287535U (zh) 一种用于物流配送的货物转运装置
CN113860213B (zh) 一种基于平面全向转向轮的智能升降行李运输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