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08348U - 一种便于装卸的货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装卸的货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308348U
CN211308348U CN201922216427.6U CN201922216427U CN211308348U CN 211308348 U CN211308348 U CN 211308348U CN 201922216427 U CN201922216427 U CN 201922216427U CN 211308348 U CN211308348 U CN 2113083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riage
unloading
mounting
connecting rod
platfo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21642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亚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Heshi Logist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Heshi Logist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Heshi Logist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Heshi Logist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21642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3083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3083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30834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ading Or Unloading Of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于装卸的货车,包括货车本体和设置在货车本体上的车厢,车厢上开设有卸货口,且卸货口处安装有厢门,所述的卸货口处铰接有输送台,输送台的转动轴线与卸货口的下侧边平行,输送台可转动至车厢外侧且使输送台远离车厢的一端低于货车本体,在输送台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件,在车厢内侧焊接有第二固定件,第二固定件位于卸货口的上侧边处,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可拆卸的连接在一起,输送台上转动安装有输送滚筒,输送滚筒的转动轴线与输送带的转动轴线平行。能够在没有叉车和卸货台的情况下能够方便的进行卸货或者装货。

Description

一种便于装卸的货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货运物流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装卸的货车。
背景技术
目前货运物流中,大部分货物都是依靠货车来进行运输的。在运输货物时,装货和卸货是十分重要的环节。目前传统的大中型箱式货车在装卸货物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叉车来将货物运输至车厢内,或者将车厢内的货物从车厢内取出。目前的箱式货车中的车厢都与地面之间间隔有一定的距离,运输货物时主要依靠叉车来进行搬运;在货运站的时候,因为货运站内通常均设置有高度与箱式货车的车厢底面高度相等的卸货台,所以还可以通过货运站内的卸货台来进行卸货和装货。但是当货车在没有叉车和卸货台的位置处需要卸货或者装货时,就需要人力来进行搬运。人力搬运存在很多的缺点,一方面十分耗费人力,另一方面还容易出现货物被碰撞损坏的现象,十分不方便。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在没有叉车和卸货台的位置处能够方便的进行卸货或者装货的货车。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装卸的货车,能够在没有叉车和卸货台的情况下能够方便的进行卸货或者装货。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便于装卸的货车,包括货车本体和设置在货车本体上的车厢,车厢上开设有卸货口,且卸货口处安装有厢门,所述的卸货口处铰接有输送台,输送台的转动轴线与卸货口的下侧边平行,输送台可转动至车厢外侧且使输送台远离车厢的一端低于货车本体,在输送台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件,在车厢内侧焊接有第二固定件,第二固定件位于卸货口的上侧边处,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可拆卸的连接在一起,输送台上转动安装有输送滚筒,输送滚筒的转动轴线与输送带的转动轴线平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卸货的时候,通过打开厢门,并转动铰接在厢门上的输送台,使输送台远离转动轴线的一端转动至车厢外侧。因为输送台可转动至车厢外侧且使输送台远离车厢的一端低于货车本体,即输送台能够转动至使输送台远离铰接处的一端抵接在地面上的位置。从而使输送台形成一个斜坡,并且在斜坡的上表面上设置有输送滚筒。在卸货和装货的时候,货物能够沿着输送台方便的从车厢内滑下,或者推入车厢内,能够在没有叉车和卸货台的情况下能够方便的进行卸货或者装货,不易因为人力搬动货物导致出现货物被碰撞损坏的现象。在不使用的时候,可以通过将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连接在一起,使输送台相对于车厢位置固定,不易出现因为颠簸,使输送台砸到货物,导致货物损坏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的输送台包括连接杆和支撑杆,车厢内侧的底面上开设有连接槽,连接槽的一边与卸货口重合,连接杆转动安装在连接槽内,且连接杆的顶面不高于车厢内侧的底面,支撑杆垂直固定安装在连接杆上,连接杆上同时连接有至少两根支撑杆,支撑杆均位于同一平面内,且支撑杆均位于连接杆的同一侧,输送滚筒转动安装在相邻的两根连接杆之间,且输送滚筒与连接杆平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杆和支撑杆组成框架,而输送滚筒安装在框架内,整个输送台的结构更为简单,并且用料较少,其更为轻盈且成本较低,十分便于使用。在连接槽的作用下,输送台与车厢内侧的底面之间过渡的更为平缓,能够便于工人将货物从车厢内推送至输送台上。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的支撑杆包括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第一支杆的一端与连接杆固定连接,第二支杆的一端与第一支杆远离连接杆的一端铰接,且其转动轴线平行于连接杆的轴线,在第一支杆上固定安装有限位板,当支撑杆翻转至水平位置且位于车厢外侧的位置时,限位板位于第一支杆远离连接杆一端的上表面上,且限位板远离第一支杆的一端与第二支杆的上表面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杆设置成可弯折的机构,当支撑杆转动至车厢外侧,使支撑杆远离连接杆的一端抵接在地面上的时候,此时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的连接处有着向下移动的趋势。而在限位板的作用下,很好的限制住第二支杆,使第二支杆仅能够转动至与第一支杆的轴线平行的位置。因为整个支撑杆可以折叠,从而能够使支撑杆的长度更长,从而能够在第二支杆远离第一支杆的一端抵接在地面上的时候,使整个输送台与地面之间的夹角更小,能够更为平稳的进行卸货或者装货。在将输送台折叠起来并进行收纳的时候,输送台的占地也更小,节约了空间。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的连接杆的长度大于卸货口下侧边长度的一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杆的长度更长,从而使整个输送台的宽度更宽,在运输货物的时候,能够更为稳定的运输一些宽度较宽的货物。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的支撑杆远离连接杆的一端上转动安装有缓冲杆,缓冲杆平行于连接杆,缓冲杆上套设有缓冲套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输送台转动至车厢外侧并与地面抵接的时候,缓冲套筒能与地面贴合,在缓冲套筒的作用下,使整个输送台能够十分平稳的与地面贴合,在装卸货物的时候更为稳定。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的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均为固定环,第一固定件固定安装在第一支杆靠近第二支杆的一端上,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之间通过固定绳索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不使用输送台的时候,可以通过将输送台折叠起来,并竖直设置在车厢内,然后通过固定绳索将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连接起来,从而将输送台稳固的固定住。整个输送台因为竖直设置,能够占用更少的车厢内的空间,使车厢内能够放置更多的货物。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的第二固定件与卸货口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固定件与卸货口之间的距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为在货物运输的过程中,车辆不可避免的会出现颠簸的现象,若固定绳索固定的并不牢固,容易出现脱落的现象,在脱落后,因为第二固定件更远离卸货口,能够使折叠起来的输送台的上端相较于下端更远离卸货口,从而能够使输送台向车厢内部倾倒。此时工人在打开厢门的时候,不易出现输送台朝向外侧倾倒,砸伤工人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的车厢上开设有两个卸货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开设有多个卸货口,能够更为快速的将货物从车厢内卸下或者装入车厢内,减少了装卸货物所花费的时间。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能够在没有叉车和卸货台的情况下能够方便的进行卸货或者装货;
2.工人在打开厢门的时候,不易出现输送台朝向外侧倾倒,砸伤工人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车厢内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车厢;11、卸货口;12、厢门;13、连接槽;2、输送台;21、连接筒;22、连接杆;23、支撑杆;231、第一支杆;232、第二支杆;24、限位板;25、输送滚筒;26、缓冲杆;27、缓冲套筒;3、第一固定件;31、第二固定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便于装卸的货车,包括货车本体和设置在货车本体上的车厢1。在车厢1本体中远离车头的侧面上开设有卸货口11,且在车厢1远离车头的侧面相邻的一侧侧面上也开设有一个卸货口11。卸货口11处安装有厢门12,且在卸货口11处安装有输送台2。
参照图2和图3,在车厢1内侧的底面上开设有连接槽13,连接槽13沿着卸货口11的下侧边设置,且连接槽13的一边与卸货口11重合。输送台2包括连接筒21,连接筒21焊接在连接槽13内侧,连接筒21的轴线与连接槽13的中心线平行。在连接筒21内穿设有连接杆22,连接杆22的长度大于其所连接的卸货口11下侧边长度的一半。在连接杆22上焊接有两根垂直于连接杆22的支撑杆23,支撑杆23分别连接在连接杆22的两端上,且两根连接杆22相互平行。支撑杆23分为第一支杆231和第二支杆232,第一支杆231的一端与连接杆22固定连接,第二支杆232的一端与第一支杆231远离连接杆22的一端铰接,且其转动轴线平行于连接杆22的轴线。第一支杆231和第二支杆232的长度之和大于车厢1内侧的底面与地面之间的距离。在第一支杆231靠近第二支杆232的一端上焊接有限位板24,且当支撑杆23翻转至水平位置且位于车厢1外侧的位置时,限位板24位于第一支杆231的上表面上,且限位板24远离第一支杆231的一端与第二支杆232的上表面抵接。两根第一支杆231之间和两根第二支杆232之间均转动安装有多根输送滚筒25,输送滚筒25沿着支撑杆23等间距设置,且输送滚筒25均与连接杆22平行。
参照图2和图4,在第二支杆232远离第一支杆231的一端上转动安装有缓冲杆26,缓冲杆26的横截面大于输送滚筒25的横截面,且缓冲杆26与连接杆22平行。在缓冲杆26上套设有缓冲套筒27。在输送台2上焊接有作为第一固定件3的固定环,在车厢1内侧焊接有第二固定件31,第二固定件31位于卸货口11的上侧边处。当支撑杆23翻转至水平位置且位于车厢1外侧的位置时,第一固定件3焊接在第一支杆231靠近第二支杆232的一端上,且第一固定件3位于第一支杆231的上表面上。当输送台2翻转至车厢1内侧且保持竖直状态时,第二固定件31与卸货口11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固定件3与卸货口11之间的距离。第一固定件3和第二固定件31之间通过固定绳索连接。
在卸货的时候,通过打开厢门12,将输送台2围绕着连接杆22的轴线转动,从而将输送台2从车厢1内侧转出。在限位板24的作用下,使第二支杆232仅能够转动至与第一支杆231的轴线平行的位置,在将第一支杆231和第二支杆232展开,且使第二支杆232上的缓冲杆26与地面贴合时,第一支杆231和第二支杆232的连接处不能够再继续向下移动,整个输送台2结构稳固。使输送台2形成一个斜坡,并且在斜坡的上表面上设置有输送滚筒25。在卸货和装货的时候,货物能够沿着输送台2方便的从车厢1内滑下,或者推入车厢1内,能够在没有叉车和卸货台的情况下能够方便的进行卸货或者装货,不易因为人力搬动货物导致出现货物被碰撞损坏的现象。在不使用的时候,通过将第一支杆231和第二支杆232转动至车厢1内,且使第一支杆231和第二支杆232折叠起来。然后通过固定绳索将第一固定件3和第二固定件31连接在一起。在固定好之后,第一支杆231和第二支杆232连接的一端相较于第一支杆231靠近车厢1底面的一端更远离卸货口11,从而在运输过程中,出现固定绳索固定不牢固,导致脱落的现象时,使输送台2向车厢1内部倾倒。此时工人在打开厢门12的时候,不易出现输送台2朝向外侧倾倒,砸伤工人的现象。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便于装卸的货车,包括货车本体和设置在货车本体上的车厢(1),车厢(1)上开设有卸货口(11),且卸货口(11)处安装有厢门(1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卸货口(11)处铰接有输送台(2),输送台(2)的转动轴线与卸货口(11)的下侧边平行,输送台(2)可转动至车厢(1)外侧且使输送台(2)远离车厢(1)的一端低于货车本体,在输送台(2)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件(3),在车厢(1)内侧焊接有第二固定件(31),第二固定件(31)位于卸货口(11)的上侧边处,第一固定件(3)和第二固定件(31)可拆卸的连接在一起,输送台(2)上转动安装有输送滚筒(25),输送滚筒(25)的转动轴线与输送带的转动轴线平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装卸的货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送台(2)包括连接杆(22)和支撑杆(23),车厢(1)内侧的底面上开设有连接槽(13),连接槽(13)的一边与卸货口(11)重合,连接杆(22)转动安装在连接槽(13)内,且连接杆(22)的顶面不高于车厢(1)内侧的底面,支撑杆(23)垂直固定安装在连接杆(22)上,连接杆(22)上同时连接有至少两根支撑杆(23),支撑杆(23)均位于同一平面内,且支撑杆(23)均位于连接杆(22)的同一侧,输送滚筒(25)转动安装在相邻的两根连接杆(22)之间,且输送滚筒(25)与连接杆(22)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装卸的货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杆(23)包括第一支杆(231)和第二支杆(232),第一支杆(231)的一端与连接杆(22)固定连接,第二支杆(232)的一端与第一支杆(231)远离连接杆(22)的一端铰接,且其转动轴线平行于连接杆(22)的轴线,在第一支杆(231)上固定安装有限位板(24),当支撑杆(23)翻转至水平位置且位于车厢(1)外侧的位置时,限位板(24)位于第一支杆(231)远离连接杆(22)一端的上表面上,且限位板(24)远离第一支杆(231)的一端与第二支杆(232)的上表面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装卸的货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杆(22)的长度大于卸货口(11)下侧边长度的一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装卸的货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杆(23)远离连接杆(22)的一端上转动安装有缓冲杆(26),缓冲杆(26)平行于连接杆(22),缓冲杆(26)上套设有缓冲套筒(27)。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装卸的货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固定件(3)和第二固定件(31)均为固定环,第一固定件(3)固定安装在第一支杆(231)靠近第二支杆(232)的一端上,第一固定件(3)和第二固定件(31)之间通过固定绳索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便于装卸的货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送台(2)翻转至车厢(1)内侧且保持竖直状态时,第二固定件(31)与卸货口(11)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固定件(3)与卸货口(11)之间的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装卸的货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厢(1)上开设有两个卸货口(11)。
CN201922216427.6U 2019-12-11 2019-12-11 一种便于装卸的货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3083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16427.6U CN211308348U (zh) 2019-12-11 2019-12-11 一种便于装卸的货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16427.6U CN211308348U (zh) 2019-12-11 2019-12-11 一种便于装卸的货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308348U true CN211308348U (zh) 2020-08-21

Family

ID=720773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216427.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308348U (zh) 2019-12-11 2019-12-11 一种便于装卸的货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30834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20395A (zh) * 2020-09-08 2021-02-05 德清县金丝源纺织品有限公司 一种布料卷筒的卸货辅助装置
CN112810520A (zh) * 2021-01-08 2021-05-18 广东耀协汽车车身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卸货的车厢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20395A (zh) * 2020-09-08 2021-02-05 德清县金丝源纺织品有限公司 一种布料卷筒的卸货辅助装置
CN112810520A (zh) * 2021-01-08 2021-05-18 广东耀协汽车车身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卸货的车厢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049135A (en) Container handling arrangement with chassis adapter frame
US10449886B2 (en) Container transfer system
CN211308348U (zh) 一种便于装卸的货车
CN109733264B (zh) 一种方便装卸货的货车车厢
JPS62502040A (ja) 押し込み式フロ−ラック用の荷物移送装置
US20080232941A1 (en) Vehicle For Moving Separate Pieces of Luggage Between a Luggage Depot and an Aeroplane
JP7182307B2 (ja) 貨物輸送用の形態変形可能な車両
EP1858759B1 (en) Vehicle for moving separate pieces of luggage between a luggage depot and an aeroplane
RU172198U1 (ru) Рама сочленённого вагона-платформы
CN201287921Y (zh) 运输轿车的台架集装箱
US5127781A (en) Chassis conversion saddle
CN202294473U (zh) 一种车厢用蓬布架装置
US3486641A (en) Bulk loader,unloader,and cargo container handling crane and method
US3211313A (en) Mobile warehouse system
CN207844540U (zh) 一种翻车机挂钩调偏装置
JP5219175B1 (ja) 荷物運搬用台車の中の荷物を取り出すための装置
KR200484170Y1 (ko) 코일 및 벌크 화물 겸용 컨테이너
CN107651372A (zh) 一种折叠式装货机
CN108128314B (zh) 一种铁路运输汽车和普通货物的两用运输车体
CN207449962U (zh) 一种可折叠型物流转运小车
US3145009A (en) Containers for vehicles
CN205365340U (zh) 二次举升自卸车
CN215042340U (zh) 一种用于物流车的自动上货装置
CN214166167U (zh) 一种大容量的新能源航空垃圾接收车
CN210792941U (zh) 一种厢式汽车外置式尾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821

Termination date: 2021121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