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47585B - 按动笔 - Google Patents

按动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47585B
CN110547585B CN201910454286.3A CN201910454286A CN110547585B CN 110547585 B CN110547585 B CN 110547585B CN 201910454286 A CN201910454286 A CN 201910454286A CN 110547585 B CN110547585 B CN 11054758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body
tube
pen core
pen
cylindri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5428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547585A (zh
Inventor
谷仁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kiw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kiw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kiwa Corp filed Critical Tokiw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5475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475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5475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475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DHAIRDRESSING OR SHAVING EQUIPMENT; EQUIPMENT FOR COSMETICS OR COSMETIC TREATMENTS, e.g. FOR MANICURING OR PEDICURING
    • A45D40/00Casing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ing or handling solid or pasty toiletry or cosmetic substances, e.g. shaving soaps or lipsticks
    • A45D40/20Pencil-like cosmetics; Simple holders for handling stick-shaped cosmetics or shaving soap while in use
    • A45D40/205Holders for stick-shaped cosmetics whereby the stick can move axially relative to the holder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DHAIRDRESSING OR SHAVING EQUIPMENT; EQUIPMENT FOR COSMETICS OR COSMETIC TREATMENTS, e.g. FOR MANICURING OR PEDICURING
    • A45D40/00Casing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ing or handling solid or pasty toiletry or cosmetic substances, e.g. shaving soaps or lipsticks
    • A45D40/20Pencil-like cosmetics; Simple holders for handling stick-shaped cosmetics or shaving soap while in use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DHAIRDRESSING OR SHAVING EQUIPMENT; EQUIPMENT FOR COSMETICS OR COSMETIC TREATMENTS, e.g. FOR MANICURING OR PEDICURING
    • A45D40/00Casing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ing or handling solid or pasty toiletry or cosmetic substances, e.g. shaving soaps or lipsticks
    • A45D40/24Casings for two or more cosmetic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3WRITING OR DRAWING IMPLEMENTS; BUREAU ACCESSORIES
    • B43KIMPLEMENTS FOR WRITING OR DRAWING
    • B43K21/00Propelling penci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3WRITING OR DRAWING IMPLEMENTS; BUREAU ACCESSORIES
    • B43KIMPLEMENTS FOR WRITING OR DRAWING
    • B43K21/00Propelling pencils
    • B43K21/006Pencil-barr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3WRITING OR DRAWING IMPLEMENTS; BUREAU ACCESSORIES
    • B43KIMPLEMENTS FOR WRITING OR DRAWING
    • B43K21/00Propelling pencils
    • B43K21/02Writing-core feeding mechanisms
    • B43K21/08Writing-core feeding mechanisms with the writing-cores fed by screw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3WRITING OR DRAWING IMPLEMENTS; BUREAU ACCESSORIES
    • B43KIMPLEMENTS FOR WRITING OR DRAWING
    • B43K21/00Propelling pencils
    • B43K21/24Assembling, finishing, or repairing propelling penci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3WRITING OR DRAWING IMPLEMENTS; BUREAU ACCESSORIES
    • B43KIMPLEMENTS FOR WRITING OR DRAWING
    • B43K24/00Mechanisms for selecting, projecting, retracting or locking writing units
    • B43K24/10Mechanisms for selecting, projecting, retracting or locking writing units for selecting, projecting and locking several writing units
    • B43K24/16Mechanisms for selecting, projecting, retracting or locking writing units for selecting, projecting and locking several writing units operated by push-buttons
    • B43K24/163Mechanisms for selecting, projecting, retracting or locking writing units for selecting, projecting and locking several writing units operated by push-buttons with one push-button for each writing uni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3WRITING OR DRAWING IMPLEMENTS; BUREAU ACCESSORIES
    • B43KIMPLEMENTS FOR WRITING OR DRAWING
    • B43K24/00Mechanisms for selecting, projecting, retracting or locking writing units
    • B43K24/10Mechanisms for selecting, projecting, retracting or locking writing units for selecting, projecting and locking several writing units
    • B43K24/18Mechanisms for selecting, projecting, retracting or locking writing units for selecting, projecting and locking several writing units and for feeding the writing-cores
    • B43K24/186Mechanisms for selecting, projecting, retracting or locking writing units for selecting, projecting and locking several writing units and for feeding the writing-cores with a revolving barrel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DHAIRDRESSING OR SHAVING EQUIPMENT; EQUIPMENT FOR COSMETICS OR COSMETIC TREATMENTS, e.g. FOR MANICURING OR PEDICURING
    • A45D40/00Casing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ing or handling solid or pasty toiletry or cosmetic substances, e.g. shaving soaps or lipsticks
    • A45D40/20Pencil-like cosmetics; Simple holders for handling stick-shaped cosmetics or shaving soap while in use
    • A45D2040/204Pencil-like cosmetics; Simple holders for handling stick-shaped cosmetics or shaving soap while in use the cosmetic being in a cartridge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DHAIRDRESSING OR SHAVING EQUIPMENT; EQUIPMENT FOR COSMETICS OR COSMETIC TREATMENTS, e.g. FOR MANICURING OR PEDICURING
    • A45D40/00Casing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ing or handling solid or pasty toiletry or cosmetic substances, e.g. shaving soaps or lipsticks
    • A45D40/20Pencil-like cosmetics; Simple holders for handling stick-shaped cosmetics or shaving soap while in use
    • A45D40/205Holders for stick-shaped cosmetics whereby the stick can move axially relative to the holder
    • A45D2040/208Holders for stick-shaped cosmetics whereby the stick can move axially relative to the holder the relative movement being made by a rotating action, e.g. effected by a screw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3WRITING OR DRAWING IMPLEMENTS; BUREAU ACCESSORIES
    • B43KIMPLEMENTS FOR WRITING OR DRAWING
    • B43K21/00Propelling pencils
    • B43K21/003Propelling pencils with lead sections or lead cartridg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3WRITING OR DRAWING IMPLEMENTS; BUREAU ACCESSORIES
    • B43KIMPLEMENTS FOR WRITING OR DRAWING
    • B43K27/00Multiple-point writing implements, e.g. multicolour; Combinations of writing implements
    • B43K27/006Pen or pencil barrels

Landscapes

  • Mechanical Pencils And Projecting And Retracting Systems Therefor, And Multi-System Writing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进行部件的装卸的按动笔。一个实施方式中的按动笔100具备:具有筒状的主体筒3的主体4、装卸自如地卡合于主体筒3的前筒、和配置于前筒的内部并装填描绘材料M1的笔芯10A,笔芯10A具备设于其后侧的筒状部6m,主体4具备设于其前侧并且与筒状部6m卡合的插入部8h,当笔芯10A从主体4发生倾斜时,筒状部6m和插入部8h之间的卡合被解除。

Description

按动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描绘材料按出而使用的按动笔(feeding pencil)。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按动笔,已知有例如日本专利特开2004-329775号公报中记载的按动笔。在该公报中记载了一种在收纳容器可装卸地设有化妆料笔芯(cartridge)的化妆容器。在该化妆容器中,在收纳容器的内周面形成内螺纹部,在化妆料笔芯的外周面形成外螺纹部。在该化妆容器中,通过收纳容器与化妆料笔芯的朝一个方向的相对旋转,收纳容器的内螺纹与化妆料笔芯的外螺纹之间的螺合作用发挥作用,由此将化妆料笔芯安装于收纳容器。另一方面,通过收纳容器与化妆料笔芯的朝另一个方向的相对旋转,化妆料笔芯脱离收纳容器,由此将化妆料笔芯从收纳容器中拔出。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4-329775号公报
发明内容
近年,在如上所述的化妆容器般的按动笔中,各种要求不断提高,例如为了方便内部的部件的更换等,要求容易地进行该部件的装卸。可是,在上述化妆容器中,当将化妆料笔芯从收纳容器中取出时,需要使收纳容器与化妆料笔芯进行相对旋转的动作。因此,在装卸化妆料笔芯的操作的操作性方面,尚有改进的余地。
本发明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进行部件的装卸的按动笔。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涉及的按动笔具备:主体、前筒以及笔芯,上述主体具有筒状的主体筒;上述前筒装卸自如地卡合于主体筒;上述笔芯配置于前筒的内部,并且装填描绘材料;笔芯具有设于其后侧的第1卡合部,主体具有设于其前侧并且与第1卡合部进行卡合的第2卡合部,当笔芯从主体发生倾斜时,第1卡合部和第2卡合部之间的卡合被解除。
在该按动笔中,当笔芯从主体发生倾斜时,设于笔芯的第1卡合部和设于主体的第2卡合部之间的卡合被解除。通过该卡合的解除,可以将笔芯从主体上卸下。如此,上述按动笔通过使笔芯从主体发生倾斜的操作,可以将笔芯从主体上卸下。因此,当将笔芯从主体上卸下时,无需进行例如旋转笔芯的操作,只需进行使笔芯从主体发生倾斜的操作即可。由此,可以容易地从主体上卸下笔芯,因此可以容易地进行装卸笔芯的操作。此外,因为可以容易地从主体上卸下笔芯,所以也可以提高按动笔组装时的作业性。
另外,在上述按动笔中也可为,主体进一步具有设置为可以相对于主体筒滑动一定量的滑动部,滑动部配置于笔芯的后方,第2卡合部设置于滑动部的前侧,当在将前筒从主体筒上取下并且滑动部相对于主体筒前进一定量的状态下,使笔芯从滑动部发生倾斜时,第1卡合部和第2卡合部之间的卡合被解除。在此情况下,能够在将前筒从主体筒上取下并且使滑动部前进一定量的状态下,容易地取下笔芯。
此外,在上述按动笔中也可为,前筒以能够相对旋转的方式与主体筒卡合,笔芯具有:管材、移动体、以及保持体,该管材装填描绘材料;该移动体将装填于管材的描绘材料向前方推出;该保持体在管材的后方保持移动体;通过使滑动部相对于主体筒前进一定量,管材在旋转方向上与前筒卡合,通过在管材在旋转方向上与前筒卡合的状态下使前筒和主体筒朝一个方向进行相对旋转,描绘材料在前筒的内部前进。在此情况下,通过使滑动部相对于主体筒前进一定量,管材前进。然后,通过在管材与前筒在旋转方向上卡合的状态下使前筒和主体筒朝一个方向进行相对旋转,描绘材料前进。如此,即使采用利用前筒和主体筒的相对旋转使描绘材料前进的结构,也可以获得与上述效果同样的效果。
另外,在上述按动笔中,第1卡合部和第2卡合部中的任意一方可以是形成有槽孔的筒状部,第1卡合部和第2卡合部中的任意另一方可以是插入所述槽孔进行卡合的插入部。通过该插入部和槽孔,可以以简单的结构实现第1卡合部和第2卡合部的卡合。
此外,在上述按动笔中,第1卡合部可以是筒状部,第2卡合部可以是插入部。但是,当主体的第2卡合部为具有槽孔的筒状部时,因为笔芯从主体发生倾斜并被取下,因此在反复装卸中,有可能导致主体的第2卡合部的机械强度降低。结果有可能使第1卡合部和第2卡合部之间的卡合强度降低,或者导致第2卡合部受损。与此相对,如上所述,当笔芯的第1卡合部为具有槽孔的筒状部时,能够抑制反复装卸时第2卡合部的机械强度的降低。
另外,在上述按动笔中,当笔芯从主体发生倾斜时,插入部扩大筒状部,同时筒状部从插入部脱离,由此可以将笔芯从主体上取下。在该情况下,形成为插入部可以扩大筒状部的槽孔。因此,当笔芯从主体发生倾斜时,筒状部被插入部扩大。通过该扩大,筒状部从插入部脱离,从而将笔芯从主体上取下。如此,能够使在笔芯从主体发生倾斜时将笔芯从主体上取下的结构变得简单。
此外,在上述按动笔中,插入部可以呈圆柱形状。在该情况下,当使笔芯从主体发生倾斜并将其从主体上取下时,可以抑制筒状部卡扣于插入部,因此可以更容易地进行笔芯的拆卸操作。
另外,在上述按动笔中,在插入部的外周面设有突起,在槽孔的内壁面设有与突起进行卡合的凸部,突起和凸部可以分别设置于在筒状部的径向上彼此相对的一对位置。在该情况下,能够使笔芯朝向径向的一侧倾斜并将其从主体上取下,同时,也能够将笔芯朝向该一侧的相反侧倾斜并将其从主体上取下。因此,可以更容易地从主体上卸下笔芯。
根据本发明,可以容易地进行部件的装卸。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按动笔的侧视图。
图2为表示从图1的按动笔上卸下一根笔芯后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3为图1的按动笔的纵向剖视图。
图4为图1的按动笔的剖面立体图。
图5为表示在图4的按动笔中使一根滑动部前进的状态的剖面立体图。
图6为前筒的纵向剖视图。
图7(a)为中筒的侧视图,(b)为中筒的纵向剖视图。
图8为沿图1的A-A线的剖视图。
图9(a)为保持体的立体图,(b)为(a)所示的保持体的侧视图。
图10(a)为从与图9(b)不同的方向观察图9(a)所示的保持体时的侧视图,(b)为沿图9(b)的B-B线的剖视图。
图11(a)为将图9(a)所示的保持体的后端附近放大的立体图,(b)为(a)所示的保持体的后端附近的侧视图,(c)为从后端侧观察保持体时的后视图。
图12(a)为图9(a)所示的保持体的局部剖面立体图,(b)为将(a)所示的保持体的后端附近放大后的局部剖面立体图。
图13(a)为移动体的立体图,(b)为移动体的侧视图。
图14(a)为管材的侧视图,(b)为管材的纵向剖视图。
图15为滑动部的立体图。
图16(a)为图15所示的滑动部的侧视图,(b)为从与(a)不同的方向观察图15所示的滑动部时的侧视图。
图17(a)为将图15所示的滑动部的前端附近放大的立体图,(b)为(a)所示的滑动部的前端附近的侧视图,(c)为从与(b)不同的方向观察(a)所示的滑动部的前端附近时的侧视图。
图18(a)为滑动部和笔芯的侧视图,(b)为从与(a)不同的方向观察(a)所示的滑动部和笔芯时的侧视图。
图19(a)为将图18(a)所示的滑动部和笔芯的重要部位放大的侧视图,(b)为沿(a)的D-D线的剖视图。
图20(a)为主体筒的纵向剖视图,(b)为主体筒的侧视图,(c)为沿(b)的C-C线的剖视图。
图21(a)为表示将前筒从主体筒上取下并且滑动部相对于主体筒前进一定量的状态的按动笔的局部纵向剖视图,(b)为表示从(a)所示的状态使笔芯相对于滑动部发生倾斜的状态的按动笔的局部纵向剖视图。
图22(a)为图21(b)所示的状态下的笔芯和滑动部的立体图,(b)为将(a)所示的笔芯和滑动部的重要部位放大的立体图。
图23(a)为表示从图22(a)所示的状态使笔芯相对于滑动部进一步发生倾斜时的侧视图,(b)为从与(a)不同的方向观察(a)所示的笔芯和滑动部时的侧视图。
图24为将图23(a)所示的笔芯和滑动部的重要部位放大的侧视图。
图25(a)为表示从滑动部取下笔芯的状态的立体图,(b)为将(a)所示的笔芯和滑动部的重要部位放大的立体图。
图26(a)为表示将笔芯安装于滑动部之前的状态的立体图,(b)为将(a)所示的笔芯和滑动部的重要部位放大的立体图。
图27(a)为表示将笔芯安装于滑动部后的状态的立体图,(b)为将(a)所示的笔芯和滑动部的重要部位放大的立体图。
图28(a)为表示变形例所涉及的筒状部、以及与筒状部进行卡合的插入部的侧视图,(b)为沿(a)的E-E线的剖视图。
图29为表示从图28(a)所示的状态使笔芯相对于滑动部发生倾斜时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应予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对相同或者相当的元件赋予相同的符号,并适当省略重复的说明。
图1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按动笔的侧视图。图2为表示从图1的按动笔中取出一根笔芯后的状态的侧视图。图3为图1的按动笔的纵向剖视图。本实施方式的按动笔100为通过使用者的操作适当排出(按出)4根管材1A~1D各自的内部中所装填的多个描绘材料M1~M4中的任一个的多种笔。在本实施方式中,描绘材料M1~M4表示颜色互不相同的描绘材料。
作为描绘材料M1~M4,例如可使用以口红、唇彩、眼线膏、眉笔、唇线笔、腮红、遮瑕膏、美容棒、染发剂及美甲等为主的各种棒状化妆品材料或文具的棒状芯等。而且,也可使用非常柔软的(半固体状、软固体状、软质状、胶状、泡沫状及包括它们的糊状等)棒状物。并且,也可使用外径为1mm以下的细径棒状物、外径为1.5mm至3.0mm的一般棒状物或外径为4.0mm以上的较粗的棒状物。
按动笔100作为外观结构具备:前筒2及主体4,上述前筒2在内部具备装填描绘材料M1~M4的管材1A~1D,上述主体4具有与前筒2的后端部连结且能够与前筒2相对旋转地卡合的主体筒3。在以下说明中,“轴线”是指沿按动笔100的前后延伸的按动笔100的中心线,“轴线方向”是指前后方向即沿轴线的方向。“前侧”是指在轴线方向上从主体4朝向前筒2的一侧,“后侧”是指在轴线方向上从前筒2朝向主体4的一侧。“前端”是指某结构的前侧一端,“后端”是指某结构的后侧一端。“径向”是指与轴线正交的方向,“圆周方向”是指沿着以轴线为中心的圆环的方向。此外,将描绘材料M1~M4的送出方向作为前方(前进方向),将与此相反的方向作为后方(后退方向)。
如图3所示,在管材1B的内侧螺合有棒状的移动体5B,移动体5B被筒状的保持体6B保持。由管材1B、移动体5B和保持体6B共同构成了可以相对主体4进行更换的笔芯10B。管材1C形成与管材1B相同的结构,由管材1C、移动体5C和保持体6C共同构成笔芯10C。关于管材1A和管材1D也是同样的结构。
在笔芯10B的后方设有在轴线方向上卡合于保持体6B的滑动部8B、以及对滑动部8B向后方施力的弹簧9B(参照图4和图5)。在笔芯10C的后方,也与上述一样,设有滑动部8C和弹簧9C。在笔芯10A的后方也同样设有滑动部8A和弹簧9A。在构成管材1D的笔芯的后方也同样设有滑动部和弹簧。
图4为图1的按动笔100的剖面立体图。图5为表示在图4的按动笔100中使一根滑动部8A前进后的状态的剖面立体图。如图4和图5所示,主体4具有设于其内部的滑动部8A等4根滑动部、和分别设于4根滑动部的弹簧9A等4个弹簧。在前筒2的内部设有装填有描绘材料M1~M4的4根管材1A~1D、移动体5A等4根移动体、以及保持体6A等4根保持体。对于这4根管材、4根移动体、4根保持体、4个弹簧、以及4根滑动部,除了装填互不相同的描绘材料M1~M4外,其它结构都相同。
因此,在以下说明中,有时将4根管材、4根移动体、4根保持体、4个弹簧和4根滑动部分别称为管材1、移动体5、保持体6、弹簧9和滑动部8。此外,有时将笔芯10A等4根笔芯和描绘材料M1~M4分别称为笔芯10和描绘材料M。
中筒11可同步旋转地卡合于主体筒3的前端,中筒11的内部保持4根保持体6。此外,中筒11和前筒2之间设置有棘轮机构12,该棘轮机构12只允许前筒2与主体筒3(中筒11)之间的相对旋转朝一个方向进行。通过棘轮机构12,作为上述一个方向的相反方向的另一方向上的前筒2和主体筒3之间的相对旋转被限制。
图6为表示前筒2的纵向剖视图。如图6所示,前筒2使用ABS树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的共聚合成树脂)成型并呈筒状,在前筒2的前端设有用于使管材1的前侧部分出现的开口部2a。在前筒2的内部设有收纳4根笔芯10的收纳区域2b,设于收纳区域2b内的4根管材1中的任意一根按照使用者的操作,从开口部2a向前方露出。
在前筒2的外周面的前侧设有以随着朝向前方而逐渐变细的方式倾斜的倾斜面2c。前筒2中的前侧的内周面2d也随着朝向前侧而逐渐变细。在内周面2d,作为用于在旋转方向(围绕轴线的方向)上卡合管材1的部件,设置有沿圆周方向并列设置多个凸部并且该凸部沿内周面2d的倾斜方向延伸的凸条2e。凸条2e从该倾斜方向的一端至另一端遍及整个区域而延伸。并且,凸条2e之间的圆周方向上的间隔随着朝向前侧逐渐变窄。
在前筒2的内周面的后侧,作为构成棘轮机构12的一方的部件,设置有沿圆周方向并列设置24个凹凸并且该凹凸沿轴线方向延伸规定长度的凹凸部2f。并且,在前筒2的内周面上的凹凸部2f的后方设置有用于在前筒2的后部在轴线方向上卡合中筒11的环状凸部2g、位于环状凸部2g的前侧的环状凹部2h和位于环状凸部2g的后侧的环状凹部2j。
图7(a)为中筒11的侧视图,图7(b)为中筒11的纵向剖视图。中筒11是使用POM(聚甲醛)制成的注射成型品,呈带台阶部的圆筒状的外形。中筒11从前方向后方依次具备前侧筒部11a、具有直径大于前侧筒部11a的外形的中央筒部11b、具有直径小于前侧筒部11a以及中央筒部11b的外形的后侧筒部11c。
前侧筒部11a在其内周面11d上彼此相对的一对位置具备构成棘轮机构12的另一方的弹性凸部11e。弹性凸部11e与前筒2的凹凸部2f在旋转方向上卡合,且设置成向径向外侧突出。在前侧筒部11a中的弹性凸部11e的周围形成有连通中筒11内外的U字形的缺口11f,通过缺口11f,弹性凸部11e在径向上具有弹性。中筒11的弹性凸部11e始终与前筒2的凹凸部2f抵接。
图8为沿着图1的A-A线的剖视图。如图8所示,构成棘轮机构12的一方的前筒2的凹凸部2f具有相对于前筒2的内周面倾斜的倾斜面2f1、以及形成为相对于前筒2的内周面大致垂直的侧面2f2。并且,构成棘轮机构12的另一方的中筒11的弹性凸部11e具有相对于中筒11的外周面倾斜的倾斜面11e1、以及形成为相对于中筒11的外周面的切线大致垂直的侧面11e2。
再次参照图7(a)和图7(b)。中筒11的缺口11f包括穿设于前侧筒部11a中的弹性凸部11e的轴线方向两侧而沿圆周方向延伸的一对狭缝11g、11h、以及穿设于前侧筒部11a中的弹性凸部11e的圆周方向一侧而与狭缝11g、11h连续地沿轴线方向延伸的狭缝11j。在前侧筒部11a中被缺口11f包围的壁部构成在径向上具有挠性的臂11k。由此,配置在臂11k的前端部的外表面的弹性凸部11e在径向上具有弹力(作用力)。
在中筒11的中央筒部11b的外周面设置有装卸自如地卡合于前筒2的环状凸部2g的突起11m、从后方进入前筒2的环状凹部2j的环状凸部11n以及位于环状凸部11n的后侧的凸缘部11p。在中筒11中位于比其凸缘部11p更靠近前侧的筒部从后方插入于前筒2。
在中筒11的后侧筒部11c形成有用于相对于主体筒3在旋转方向上卡合的凸条11q,该凸条11q沿轴线方向延伸。凸条11q在后侧筒部11c的外周面形成于沿圆周方向四等分的位置。并且,在凸缘部11p的后方形成有用于在轴线方向上卡合于主体筒3的凸部11r,凸部11r在凸条11q之间沿圆周方向延伸。
如图7(b)所示,中筒11在其凸缘部11p的内表面侧中被保持体收纳部11s分隔,该保持体收纳部11s为使4根滑动部8沿轴线方向穿过的部位。在保持体收纳部11s中沿圆周方向四等分的位置设置有用于使滑动部8沿轴线方向穿过的圆形的开口11t。
在中筒11中,前侧筒部11a及中央筒部11b从后侧内插于前筒2。此时,前侧筒部11a的弹性凸部11e与前筒2的凹凸部2f在旋转方向上卡合,中央筒部11b的突起11m与前筒2的环状凸部2g卡合而进入于环状凹部2h,并且中央筒部11b的环状凸部11n进入前筒2的环状凹部2j。
图9(a)为保持体6的立体图,图9(b)为保持体6的侧视图。图10(a)为从与图9(b)不同的方向观察保持体6时的侧视图,图10(b)为沿图9(b)的B-B线的剖视图。保持体6整体上呈圆筒形状。作为保持体6的材料例如可使用POM。保持体6具有移动体按压部6b及圆筒状的筒状部6c,上述移动体按压部6b具有设置在其前侧而收纳移动体5的孔部6a并按压移动体5,上述筒状部6c从移动体按压部6b向后方延伸。
保持体6的移动体按压部6b具备以从前端向后方延伸规定长度并在移动体按压部6b中彼此相对的方式形成为一对的狭缝6d。在具备狭缝6d的移动体按压部6b中,移动体5通过保持体6的树脂的弹力紧固在径向内侧。通过该狭缝6d,移动体按压部6b能够向径向外侧扩大直径。
在狭缝6d的后端设有从径向观察时形成为扩张状的扩张部6g,通过该扩张部6g,紧固移动体5的移动体按压部6b的弹力得以适当调整。在移动体按压部6b的内表面6e形成有螺旋状的突起6f。突起6f在保持体6的内表面6e配置在沿轴线方向的3处位置。突起6f从径向外侧抵接于移动体5的外螺纹5a。并且,也可使移动体5在轴线方向上卡合于保持体6,并将移动体5装卸自如地保持于保持体6。
在保持体6的筒状部6c的内侧设置有沿圆周方向四等分设置并沿轴线方向延伸的4根凸条6h。凸条6h是为了防止移动体5相对于保持体6旋转而设置的。在凸条6h设置有随着朝向前端而逐渐变细的锥面6n,通过锥面6n,凸条6h形成为易于从前侧插入移动体5的形状。
通过凸条6h,在以与轴线方向正交的平面切断筒状部6c时的剖面形状中,该筒状部6c的内部空间形成为非圆形(十字形)(参考图8)。而且,在筒状部6c以贯穿保持体6的内外的方式设置有沿轴线方向延伸的椭圆状的贯通孔6j,该贯通孔6j作为支承中心销以防止在成型时中心销因注射压力而倾斜的组件。
贯通孔6j形成于筒状部6c中沿着径向彼此相对的一对位置上。贯通孔6j设置于筒状部6c的后侧,并设置在从轴线方向观察时与狭缝6d相同的位置上。进而,在筒状部6c还设有从其外周面朝向径向内侧凹陷的凹部6k。凹部6k是注射成型时产生的浇口痕迹,呈沿圆周方向延伸的圆形。此外,凹部6k形成于沿着径向彼此相对的一对位置,并且设于彼此相对的一对贯通孔6j之间。
图11(a)为将保持体6的后端附近放大的立体图,图11(b)为保持体6的后端附近的侧视图,图11(c)为从后端侧观察保持体6时的后视图。在保持体6的后端部设有圆筒状的筒状部6m(第1卡合部),该筒状部6m与筒状部6c连续并从筒状部6c开始沿轴线方向延伸至保持体6的后端。筒状部6m的外径d1例如可以是3.3mm。
筒状部6m包含位于保持体6的后端的后端面6p、和沿后端面6p的外周边缘形成并从后端面6p向前方倾斜的倾斜面6q。后端面6p形成沿着径向和圆周方向延伸的平坦面。倾斜面6q随着朝向前方而逐渐向径向外侧倾斜。此外,在筒状部6m形成有从后端面6p向前方延伸规定长度的狭缝6r(槽孔)。
狭缝6r分别形成于筒状部6m中沿着径向彼此相对的一对位置上。狭缝6r例如设于从轴线方向观察时与狭缝6d以及贯通孔6j相同的位置。筒状部6m由于形成有狭缝6r而形成为可以向径向外侧扩展(扩大直径)。狭缝6r呈沿轴线方向延伸的长方形。
狭缝6r包含位于其前端的内壁面6s、设置于内壁面6s的后侧并沿圆周方向彼此相对的一对内壁面6t、从一对内壁面6t各自的后侧朝向圆周方向突出的一对凸部6u、以及设于一对凸部6u各自与后端面6p之间的一对内壁面6w。内壁面6s沿着径向以及圆周方向延伸,例如沿着后端面6p。内壁面6s和后端面6p之间的在轴线方向上的距离(即狭缝6r在轴线方向上的长度)d2例如可为2.9mm。距离d2相对于筒状部6m的外径d1的比例例如为70%以上120%以下。
一对内壁面6t各自形成为沿轴线方向以及径向延伸并相对于内壁面6s以及后端面6p大致垂直。一对内壁面6t之间的距离(即狭缝6r的宽度)d3例如可以为1.3mm。距离d3相对于筒状部6m的外径d1的比例例如为20%以上60%以下。在内壁面6t与内壁面6s的连接部分,即狭缝6r前端的角部,设有分别相对于轴线方向以及圆周方向弯曲成曲面状的弯曲面6v。通过弯曲面6v,能够缓和在筒状部6m扩展时应力向狭缝6r的角部的集中。
一对内壁面6w沿圆周方向彼此相对。各内壁面6w沿各内壁面6t延伸。一对内壁面6w之间的距离例如与一对内壁面6t之间的距离相同,各内壁面6w位于从轴线方向观察时与内壁面6t相同的位置。一对凸部6u设置于狭缝6r的后侧。各凸部6u沿圆周方向彼此相对,并设为沿圆周方向彼此对称。各凸部6u从径向观察呈四边形。
各凸部6u包含位于其前端的前端面6u1、从前端面6u1向后方延伸的顶面6u2、与顶面6u2以及内壁面6w连续并且相对于顶面6u2以及内壁面6w倾斜的锥面6u3。前端面6u1形成为沿径向以及圆周方向的平坦面,并形成为相对于内壁面6t大致成直角。前端面6u1与内壁面6s沿着轴线方向隔开规定距离而相对。
顶面6u2位于比内壁面6t更靠近狭缝6r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的位置。顶面6u2沿着内壁面6t延伸,在一个例子中,顶面6u2与内壁面6t平行延伸。顶面6u2形成为相对于前端面6u1大致成直角。顶面6u2与内壁面6t之间的距离(即凸部6u从内壁面6t起算的高度)d4例如为0.3mm。距离d4相对于筒状部6m的外径d1的比例例如为5%以上20%以下。
锥面6u3以随着朝向后方而逐渐变宽的方式倾斜。换言之,彼此相对的一对锥面6u3沿随着朝向后方而彼此远离的方向倾斜。狭缝6r通过锥面6u3而形成为后述的滑动部8的突起8m(参照图15)容易从后方插入的形状。
图12(a)为保持体6的部分剖面立体图,图12(b)为放大保持体6的后端附近的部分剖面立体图。沿径向彼此相对的一对狭缝6r设为相对于筒状部6m的轴线彼此对称。此外,设于筒状部6c的内侧的凸条6h延伸至筒状部6m的前端,即延伸至筒状部6c与筒状部6m的边界。在筒状部6m的内侧没有设置凸条6h。
图13(a)为移动体5的立体图,图13(b)为移动体5的侧视图。移动体5呈棒状的外形。作为移动体5的材料例如可使用POM。移动体5在其外周面具备外螺纹5a及沿轴线方向延伸的4条槽部5b。槽部5b设于圆周方向上四等分的位置。
并且,移动体5在其后侧的表面具有没有形成外螺纹5a的曲面部5c。该曲面部5c是为了当移动体5到达前进极限时使移动体5空转而设置的。并且,位于曲面部5c的后方的外螺纹5a是为了当进行向保持体6的组装时插入突起6f的后方从而防止移动体5从保持体6脱落而设置的。外螺纹5a遍及移动体5的轴线方向整体而形成。另外,在此,“遍及轴线方向整体而形成”不仅包括遍及轴线方向整体而形成有外螺纹5a的情况,也包括如本实施方式般的在轴线方向的途中形成有曲面部5c等局部未形成外螺纹5a的情况。
移动体5的4条槽部5b是为了进入于保持体6的凸条6h而设置的(参考图8)。槽部5b是为了使移动体5与保持体6同步旋转而设置的。通过槽部5b,当以与轴线方向正交的平面切断外螺纹5a以及槽部5b时的剖面形状呈与保持体6的筒状部6c的内部空间相对应的非圆形(十字形)。
移动体5中的外螺纹5a的间距(轴线方向上的外螺纹5a的螺纹牙之间的距离)例如为0.3mm以上1.0mm以下,优选为0.6mm。以往的外螺纹的间距通常为2.0mm以上6.0mm以下,因此外螺纹5a的间距形成短于一般的外螺纹的间距的微小间距。
移动体5中的外螺纹5a及槽部5b以槽部5b相对于凸条6h具有空隙的方式从前方插入于保持体6中。而且,通过使设置在保持体6的内表面6e的突起6f与移动体5的外螺纹5a卡合,保持体6保持移动体5。此时,突起6f从径向外侧按压外螺纹5a,由此,保持体6相对于移动体5的保持力得以提高。
此外,在移动体5的前端设有将管材1内的描绘材料M向前方推出的圆柱状的推出部5d。推出部5d具有位于其前端的底面5e、沿圆周方向延伸的侧面5g、以及相对于底面5e倾斜并与底面5e以及侧面5g连续的锥面5h。底面5e为用于将描绘材料M向前方推出的平面。
图14(a)是管材1的侧视图,图14(b)是管材1的纵向剖视图。管材1大致呈圆筒状。作为管材1的材料例如可使用PP(聚丙烯)。管材1通过着色成与描绘材料M相同的颜色或采用透明材料,可以使描绘材料M的颜色容易识别。在管材1的内周面上的后侧形成有用于使移动体5沿轴线方向移动的内螺纹1a。管材1中的内螺纹1a的间距(轴线方向上的内螺纹1a的螺纹牙之间的距离)与移动体5的外螺纹5a同样地成为短于一般的内螺纹的间距的微小间距。
在管材1的内表面上的内螺纹1a的前侧沿圆周方向四等分地设置有沿轴线方向延伸的凸条1b。通过凸条1b能够防止管材1中所装填的描绘材料M的脱落。对凸条1b的根数并无特别限定,但当设为4根时,能够更有效地防止描绘材料M的脱落。在管材1的外周面上的前侧部分,作为在旋转方向上卡合于前筒2的凸条2e的部件,设置有沿圆周方向并列设置多个凹部并且该凹部沿轴线方向延伸规定长度的凹槽1c。
图15为滑动部8的立体图。图16(a)为滑动部8的侧视图,图16(b)为从与图16(a)不同的方向观察滑动部8时的侧视图。作为滑动部8的材料,例如可以采用POM树脂。滑动部8的颜色例如可为与对应的描绘材料M的颜色相同,通过使所期望的颜色的滑动部8向前方滑动一定量,可以使所期望的颜色的描绘材料M从前筒2的开口部2a处露出(参照图5)。
滑动部8形成沿轴线方向延伸的形状。在滑动部8的后侧设有用于将其它滑动部8拉回至后方的突出部8a,突出部8a在主体筒3中向径向内侧突出,同时沿轴线方向延伸(参照图3)。在滑动部8的后端设有从主体筒3向径向外侧突出的突出部8b、在滑动部8的后端向后方突出并卡扣于主体筒3的后端部8c、以及向主体筒3的径向内侧突出并具有与其它滑动部8的突出部8a抵接的倾斜面8d的突出部8e。
此外,在滑动部8的前侧设置有由弹簧9(参照图4和图5)缠绕的圆棒状的棒状部8f,在棒状部8f的后端设置有从棒状部8f向径向外侧突出的平坦的面8g。棒状部8f沿轴线方向穿过中筒11的保持体收纳部11s的开口11t(参照图7(b))。并且,弹簧9的一端抵接于面8g。如此,滑动部8通过具备设置在其前侧的棒状部8f及在棒状部8f的后端向径向外侧突出的面8g而形成容易组装弹簧9的形状。
图17(a)为将滑动部8的前端附近放大的立体图,图17(b)为滑动部8的前端附近的侧视图,图17(c)为从与图17(b)不同的方向观察滑动部8的前端附近时的侧视图。在滑动部8的前端部设有插入部8h(第2卡合部),插入部8h从后方插入保持体6的筒状部6m并在轴线方向上与筒状部6m卡合。插入部8h从棒状部8f的前端进一步向前方突出,整体上呈圆柱形状。
插入部8h包含位于其前端的前端面8i、从前端面8i向后方延伸的圆柱面状的外周面8j、从外周面8j的后端向径向外侧突出的面8k、以及从外周面8j向径向外侧突出的突起8m。前端面8i形成为沿径向以及圆周方向的平坦面。在前端面8i的外周边缘形成有随着从前端面8i朝向后方而逐渐向径向外侧倾斜的倾斜面8n。插入部8h通过该倾斜面8n而形成容易从后方插入筒状部6m的形状。
外周面8j的外径小于棒状部8f的外径。此外,外周面8j的外径与筒状部6m的内径相同,或者稍小于筒状部6m的内径。面8k形成沿径向以及圆周方向的平坦面,并在外周面8j和棒状部8f的外周面之间沿径向延伸。突起8m形成于在外周面8j上沿径向彼此相对的一对位置,并形成于与狭缝6r相对应的位置。突起8m和狭缝6r均分别设于沿径向彼此相对的一对位置(即圆周方向上二等分的位置)上。
突起8m从后方插入狭缝6r,并在轴线方向上与狭缝6r卡合。从径向上观察,突起8m沿着轴线方向延伸并呈前侧扩大的T字形状。突起8m的前端位于前端面8i的后方,突起8m的后端延伸到面8k。突起8m包含位于比外周面8j更靠近径向外侧的位置的顶面8p、位于突起8m的前端的前端面8q、在前端面8q的后方延伸的一对侧面8r以及设置于前端面8q和一对侧面8r之间的一对凸部8s。
顶面8p形成为沿轴线方向以及圆周方向的曲面状,并位于比棒状部8f的外周面更靠近径向外侧的位置。沿着径向彼此相对的一对顶面8p的曲率形成为彼此相同。一对顶面8p之间的距离(即插入部8h在径向上的最大尺寸)小于筒状部6m的外径d1(参照图11(b))小。在顶面8p的后端形成有随着朝向后方而逐渐向径向内侧倾斜的倾斜面8t。倾斜面8t与棒状部8f的外周面连续。
前端面8q设置于顶面8p和外周面8j之间。前端面8q为沿前端面8i的平坦面,并形成为相对于外周面8j大致垂直。各突起8m的一对侧面8r沿圆周方向彼此相对。各侧面8r从面8k向前端面8q延伸,并形成为相对于面8k和前端面8q大致垂直。
各突起8m的一对凸部8s从各侧面8r的前端向圆周方向突出,并且从径向上观察呈四边形。各凸部8s设置为相对于通过突起8m的宽度中央和轴线的基准面彼此对称。各凸部8s包含设于其前侧的锥面8s1、从锥面8s1向后方延伸的顶面8s2、与顶面8s2以及侧面8r连续并形成凸部8s后端的后端面8s3。
锥面8s1以随着朝向前端面8q而逐渐变细的方式倾斜。换言之,彼此相对的一对锥面8s1沿随着朝向前端面8q而彼此逐渐靠近的方向倾斜。锥面8s1沿着狭缝6r的凸部6u的锥面6u3延伸,在一个例子中,锥面8s1与锥面6u3平行地延伸。突起8m通过该锥面8s1而形成容易从后方插入狭缝6r的形状。
顶面8s2相对于侧面8r,位于突起8m的宽度中央的相反侧。顶面8s2沿着侧面8r延伸,在一个例子中,顶面8s2与侧面8r平行地延伸。后端面8s3形成为沿着前端面8q的平坦面,在一个例子中,后端面8s3与前端面8q平行地延伸。后端面8s3形成为相对于顶面8s2以及侧面8r大致垂直。
如上所述,以如上方式形成的滑动部8的插入部8h沿着轴线方向插入保持体6的筒状部6m,并在轴线方向上与筒状部6m卡合。图18(a)为滑动部8和笔芯10的侧视图,图18(b)为从与图18(a)不同的方向观察滑动部8和笔芯10时的侧视图。图19(a)为将滑动部8和笔芯10的重要部位放大的侧视图,图19(b)为沿着图19(a)的D-D线的剖视图。
当将插入部8h插入筒状部6m时,插入部8h的突起8m从后方插入筒状部6m的狭缝6r。此时,突起8m的各凸部8s进入狭缝6r的各凸部6u的前方,卡扣于各凸部6u并在轴线方向上与各凸部6u卡合。在这种状态下,各凸部8s的后端面8s3与各凸部6u的前端面6u1沿轴线方向彼此相对。因此,如果将包含保持体6的笔芯10向前方拉,则各凸部6u的前端面6u1会与各凸部8s的后端面8s3抵接。通过前端面6u1与后端面8s3的抵接,能够限制笔芯10相对于滑动部8向前方的相对移动。
此外,在图19(a)所示的状态下,插入部8h的外周面8j与筒状部6m的内周面相对,并且插入部8h的面8k与筒状部6m的后端面6p相对。由于面8k与后端面6p相对,因此如果笔芯10被推入后方,则后端面6p与面8k抵接。通过后端面6p与面8k的抵接,能够限制笔芯10相对于滑动部8向后方的相对移动。
另外,狭缝6r的一对内壁面6t分别与一对凸部8s的顶面8s2抵接。一对内壁面6t之间的距离d3形成为与一对顶面8s2之间的距离相同。此外,一对凸部6u的顶面6u2分别与突起8m的一对侧面8r抵接。顶面6u2和内壁面6t之间的距离d4形成为与顶面8s2和侧面8r之间的距离(即凸部8s的从侧面8r起算的高度)相同。
内壁面6t以及顶面6u2分别与顶面8s2以及侧面8r抵接,由此,笔芯10相对于滑动部8在旋转方向上卡合。此外,突起8m的前端面8q配置为与狭缝6r的内壁面6s隔开规定的距离。由此,能够吸收当使突起8m在轴线方向上卡合于狭缝6r时的组装公差等。
图20(a)为主体筒3的纵向剖视图,图20(b)为主体筒3的侧视图,图20(c)为沿着图20(b)的C-C线的剖视图。主体筒3形成为利用ABC树脂的注射成型品,并呈有底圆筒形状。在主体筒3的后侧设有沿轴线方向延伸并且使滑动部8的突出部8b向外侧突出的缺口部3a,缺口部3a设于圆周方向上四等分的位置。
在主体筒3中的缺口部3a的径向内侧设有从缺口部3a向径向内侧延伸的平坦部3b、以及在平坦部3b沿轴线方向延伸的突出部3c。突出部3c的后侧延伸至主体筒3的底面3d。如果沿着主体筒3的缺口部3a使滑动部8的突出部8b向前方移动,则滑动部8的后端部8c会沿着突出部3c前进(参照图5)。
后端部8c如果抵达突出部3c的前端,则该后端部8c会进入缺口部3a的径向内侧,并且后端部8c卡扣于突出部3c的前端。此外,在一根滑动部8中的后端部8c卡扣于突出部3c的前端的状态下,其它滑动部8的突出部8a将靠近该一根滑动部8的倾斜面8d。
此外,如图20(a)所示,在主体筒3的内周面中的前侧设有在旋转方向上与中筒11的凸条11q卡合的凹槽3e、中筒11的凸部11r在轴线方向上卡合的环状凹部3f、以及中筒11的凸缘部11p从前方进入的环状凹部3g。凹槽3e从位于主体筒3的前端的环状凹部3g向后方延伸规定的长度,并在主体筒3的内周面配置于圆周方向上四等分的位置。另外,环状凹部3f在凹槽3e之间沿圆周方向延伸。
在主体筒3形成从其前侧插入4个滑动部8,并且滑动部8的突出部8b从缺口部3a向外侧突出的状态。此外,中筒11进入主体筒3的前端。当中筒11进入主体筒3时,中筒11的凸条11q进入主体筒3的凹槽3e,中筒11的凸部11r在轴线方向上与主体筒3的环状凹部3f卡合,并且中筒11的凸缘部11p进入环状凹部3g,由此,中筒11以可同步旋转的方式卡合于主体筒3。
如图4和图5所示,弹簧9(弹簧9A~9C)以其与滑动部8的棒状部8f的外周之间具有间隙的方式卷绕于棒状部8f。弹簧9形成其前端抵接于中筒11中的保持体收纳部11s的后壁,其后端抵接于位于滑动部8的轴线方向中央附近的面8g的状态。从而形成通过弹簧9对滑动部8向后方施力的状态。
下面对以如上方式构成的按动笔100的使用时的操作进行说明。在图4所示的初始状态的按动笔100中,形成4个滑动部8位于主体筒3的缺口部3a的后端的状态,4根管材1位于前筒2的内侧。在此状态下,如果使滑动部8A沿着缺口部3a前进一定量,则如图5所示,在轴线方向上与滑动部8A卡合的笔芯10A将前进,并且描绘材料M1将从前筒2的开口部2a处向前方露出。
此时,管材1A的前侧部分将进入前筒2的内周面2d,由此,滑动部8A的棒状部8f以相对于轴线方向弯曲的方式挠曲,并且管材1A的凹槽1c在旋转方向上与前筒2的凸条2e卡合。然后,滑动部8A的后端部8c在主体筒3的突出部3c的前端进入径向内侧。
在这种状态下,例如,如果使用者使主体筒3相对于前筒2朝一个方向(例如顺时针旋转方向)进行相对旋转,则中筒11、4个滑动部8、4个保持体6、以及4个移动体5开始向一个方向旋转。在此,凹槽1c没有与前筒2的凸条2e进行卡合的管材1B~1D也将随着朝上述一个方向的相对旋转而旋转。
另一方面,通过移动体5而连结于凹槽1c与前筒2的凸条2e卡合的管材1A的保持体6A随着朝上述一个方向的相对旋转而开始朝一个方向旋转。此外,凹槽1c与前筒2的凸条2e卡合的管材1A不会与移动体5A的朝一个方向的旋转共同旋转,而是移动体5A相对于管材1A进行相对旋转。因此,通过朝上述一个方向的相对旋转,在移动体5的外螺纹5a和管材1的内螺纹1a之间螺合作用发挥作用,移动体5A相对于管材1A开始向前移动。然后,移动体5A的推出部5d的底面5e将装填于管材1A的描绘材料M1向前方推出,由此,移动体5A和描绘材料M1共同相对于管材1A开始前进。
此外,在进行朝上述一个方向的相对旋转时,如图8所示,构成棘轮机构12的中筒11的弹性凸部11e在旋转方向上与前筒2的凹凸部2f卡合,同时,利用因缺口11f产生的弹力沿径向对弹性凸部11e施力,因此,在弹性凸部11e和凹凸部2f之间反复进行卡合和卡合解除(啮合和啮合解除)。即,在弹性凸部11e和凹凸部2f在旋转方向上卡合的状态下,如果进行朝上述一个方向的相对旋转,则弹性凸部11e的倾斜面11e1将与凹凸部2f的倾斜面2f1抵接,并在此状态下,以登上倾斜面2f1的方式滑动。
接着,当弹性凸部11e越过凹凸部2f的凸部后,弹性凸部11e和凹凸部2f再次在旋转方向上进行卡合。结果,每当弹性凸部11e与凹凸部2f进行卡合和卡合解除时,都会给使用者带来敲击感。应予说明,因为在凹凸部2f中,沿着圆周方向并列设置有24个凹凸,所以每当朝一个方向相对旋转15°时,都会给使用者带来敲击感。
另一方面,如果使用者想使主体筒3相对于前筒2朝与上述一个方向相反的另一个方向(例如逆时针旋转方向)进行相对旋转,则构成棘轮机构12的弹性凸部11e的侧面11e2将与凹凸部2f的侧面2f2抵接,从而防止朝上述另一个方向的相对旋转。因此,前筒2和主体筒3在另一个方向上无法进行相对旋转。即,将一个方向的相对旋转中的旋转力(扭矩)设定为能够容易旋转的力,将另一个方向的相对旋转中的旋转力将设定为无法容易旋转的力。例如,当将主体筒3的外径设定为14mm左右时,将一个方向的相对旋转的扭矩设定为0.1N·m(牛顿·米)以下,将另一个方向的相对旋转的扭矩设定为0.2N·m以上。
接下来,对从主体4的滑动部8上取下笔芯10时的操作进行说明。图21(a)为表示将前筒2从主体筒3上取下并且滑动部8A相对于主体筒3前进一定量的状态的按动笔100的局部纵向剖视图。图21(b)为表示从图21(a)所示的状态开始使笔芯10A相对于滑动部8A发生倾斜的状态的按动笔100的局部纵向剖视图。
从主体4上卸下笔芯10A时,首先,在从主体筒3上取下前筒2并使4根笔芯10露出的状态下,使滑动部8A相对于主体筒3前进一定量。由此,形成笔芯10A相对于其它笔芯10被向前方推出的状态。接着,使被向前方推出的笔芯10A相对于滑动部8A朝径向中的一侧倾斜。
图22(a)为在图21(b)所示的状态下笔芯10A和滑动部8A的立体图,图22(b)为将笔芯10A和滑动部8A的重要部位(图22(a)中的虚线部分)放大的立体图。如果使笔芯10A相对于滑动部8A朝径向中的一侧(具体而言,相对于轴线的狭缝6r和突起8m所处的一侧)倾斜,则狭缝6r的一对凸部6u将与插入部8h的外周面8j抵接。
图23(a)为表示从图22(a)所示的状态开始使笔芯10A相对于滑动部8A进一步发生倾斜后的状态的侧视图,图23(b)为从与图23(a)不同的方向观察笔芯10A和滑动部8A时的侧视图。图24为将笔芯10A和滑动部8A的重要部位放大的侧视图。如果使笔芯10A从滑动部8A进一步发生倾斜,则狭缝6r的一对凸部6u将被按压于插入部8h的外周面8j,从外周面8j对一对凸部6u施加反作用力。
因为该反作用力,筒状部6m发生弹性变形,并且筒状部6m将向径向外侧扩大。此时,一对凸部6u一边与外周面8j抵接,一边以分别远离突起8m的一对侧面8r的方式移动。然后,各凸部6u的前端面6u1从与各凸部8s的后端面8s3相对的位置偏离,各凸部6u向前方越过各凸部8s。由此,解除突起8m和狭缝6r在轴线方向上的卡合。这之后,利用筒状部6m向径向内侧的弹性变形,扩大的筒状部6m弹性恢复为原来的形状。
图25(a)为表示将笔芯10A从滑动部8A上卸下后的状态的立体图,图25(b)为将笔芯10A和滑动部8A的重要部位(图25(a)中的虚线部分)放大的立体图。如果从图24所示的状态使笔芯10A以离开滑动部8A的方式进行移动,则筒状部6m将从插入部8h脱离,从而将笔芯10A从滑动部8A上卸下。
接下来,对将笔芯10安装于滑动部8时的操作进行说明。图26(a)为表示将笔芯10A安装于滑动部8A之前的状态的立体图,图26(b)为将笔芯10A和滑动部8A的重要部位(图26(a)中的虚线部分)放大的立体图。将笔芯10A安装于滑动部8A时,首先,将笔芯10A配置为沿着轴线方向与滑动部8A相对,并且使狭缝6r相对于突起8m在圆周方向上的位置一致。然后,从后方将插入部8h插入筒状部6m。
在将插入部8h插入筒状部6m时,将突起8m从后方插入狭缝6r内。此时,各凸部6u的锥面6u3抵接于各凸部8s的锥面8s1。如果锥面6u3抵接于锥面8s1,则从锥面8s1对锥面6u3施加反作用力。通过该反作用力,筒状部6m将发生弹性变形,并且狭缝6r扩大。此时,锥面6u3在与锥面8s1抵接的状态下以登上锥面8s1的方式滑动。
图27(a)为表示在滑动部8A上安装有笔芯10A的状态的立体图,图27(b)为将笔芯10A和滑动部8A的重要部位(图27(a)中的虚线部分)放大的立体图。狭缝6r的各凸部6u向后方越过突起8m的各凸部8s后,通过筒状部6m向径向内侧的弹性变形,筒状部6m将弹性恢复为原来的形状,扩大的狭缝6r的各凸部6u将返回原来的位置。由此,狭缝6r在轴线方向上与突起8m卡合。即,突起8m的各凸部8s将进入狭缝6r的各凸部6u的前方,形成在轴线方向上卡扣于各凸部6u的状态。由此,将笔芯10A安装于滑动部8A上。
以上,分别对从主体4(滑动部8A)上拆下笔芯10A时的操作以及将笔芯10A安装于主体4上时的操作进行了说明。关于笔芯10B、10C等其它各个笔芯,也可以利用与上述相同的操作,从主体4上卸下或者安装到主体4上。
接下来,对利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按动笔100获得的效果进行说明。在按动笔100中,如前面所述,当笔芯10从滑动部8发生倾斜时,筒状部6m的狭缝6r和插入部8h的突起8m在轴线方向上的卡合被解除。通过该卡合的解除,可以将笔芯10从滑动部8上卸下。由此,按动笔100可以利用使笔芯10从滑动部8发生倾斜的操作,从滑动部8上卸下笔芯10。因此,当从滑动部8上卸下笔芯10时,无需进行例如旋转笔芯10的操作,只需使笔芯10从滑动部8发生倾斜即可。由此,可以容易地从滑动部8上卸下笔芯10,因此可以容易地进行笔芯10的装卸操作。此外,由于能够容易地从滑动部8上卸下笔芯10,所以也可以提高按动笔100组装时的作业性。
另外,在按动笔100中,当在从主体筒3上取下前筒2并且滑动部8相对于主体筒3前进一定量的状态下,笔芯10从滑动部8发生倾斜时,筒状部6m的狭缝6r和插入部8h的突起8m之间的卡合被解除。此时,能够在从主体筒3上取下前筒2并且使滑动部8前进一定量的状态下,容易地从滑动部8上卸下笔芯10。此外,在使用时,因为笔芯10牢固地卡合于滑动部8,因此能够防止笔芯10从滑动部8脱落。
此外,在按动笔100中,前筒2以可以相对旋转的方式与主体筒3卡合,并且通过使滑动部8相对于主体筒3前进一定量,管材1与前筒2在旋转方向上卡合,通过在管材1与前筒2在旋转方向上卡合的状态下使前筒2与主体筒3朝一个方向进行相对旋转,描绘材料M在前筒2的内部前进。在此情况下,由于滑动部8相对于主体筒3前进一定量,因此管材1前进。然后,在管材1与前筒2在旋转方向上卡合的状态下使前筒2与主体筒3朝一个方向进行相对旋转,描绘材料M前进。如此,即使是利用前筒2和主体筒3的相对旋转而使描绘材料M前进的结构,也可以获得与上述效果同样的效果。
另外,在按动笔100中,在笔芯10的后侧(具体而言,保持体6的后端部)设有形成有狭缝6r的筒状部6m,在主体4的前侧(具体而言,滑动部8的前端部),设有具有在轴线方向上与狭缝6r进行卡合的突起8m的插入部8h。通过筒状部6m和插入部8h,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实现笔芯10和主体4之间的卡合。此外,假如设置有狭缝的筒状部不是设于笔芯10而是设于主体的前侧,在此情况下,因为笔芯相对于形成有狭缝的主体发生倾斜而被取下,因此在反复装卸中,主体的机械强度可能会降低。结果有可能使笔芯和主体之间的卡合强度降低,或者导致主体受损。与此相对,如上所述,在将形成有狭缝6r的筒状部6m设于笔芯10的后侧的情况下,能够抑制在反复装卸时主体4(插入部8h)的机械强度的降低。
此外,在按动笔100中,当笔芯10从滑动部8发生倾斜时,插入部8h的外周面8j将筒状部6m扩大,同时筒状部6m从插入部8h脱离(参照图24),由此,从滑动部8上取下笔芯10。此时,插入部8h可以扩大狭缝6r。因此,当笔芯10从滑动部8发生倾斜时,筒状部6m将被插入部8h的外周面8j扩大。因为该扩大,筒状部6m脱离插入部8h,并将笔芯10从滑动部8上卸下。如此,能够使在笔芯10从滑动部8发生倾斜时将笔芯10从滑动部8上卸下的结构变得简单。
另外,在按动笔100中,插入部8h呈圆柱形状。此时,当使笔芯10从滑动部8发生倾斜并将笔芯10从滑动部8上卸下时,由于能够抑制筒状部6m的一对凸部6u卡扣于插入部8h的外周面8j,因此能够更加容易地卸下笔芯10。此外,因为插入部8h呈圆柱形状,所以可以抑制插入部8h的机械强度的降低。
此外,在按动笔100中,突起8m和狭缝6r分别设于在筒状部6m的径向上彼此相对的一对位置上。此时,可以使笔芯10向径向的一侧倾斜并将其从滑动部8上取下,同时,即使使笔芯10朝该一侧的相反侧倾斜,也能够将其从滑动部8上取下。因此,可以更加容易地从滑动部8上卸下笔芯10。
应予说明,通过将突起8m和狭缝6r设置于更多的位置,即设置于沿着圆周方向的3处、4处、5处或者6处以上的位置,能够进一步增加从滑动部8上取下笔芯10时笔芯10的倾斜方向。不过,在此情况下,如果在筒状部6m上形成多个狭缝6r,则有可能降低筒状部6m的机械强度。与此相对,如上所述,通过在两处设置突起8m和狭缝6r,可以抑制筒状部6m的机械强度的降低。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本发明可以在不改变各权利要求中所记载的要旨的范围内进行变形,或者也可以适用于其它的实施方式。即,构成按动笔100的各部件的结构可以在不改变上述要旨的范围内进行适当变更。例如,本发明的第1卡合部可以不为筒状部6m,本发明的第2卡合部可以不为插入部8h。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筒状部6m设于保持体6的后端部,插入部8h设于滑动部8的前端部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插入部也可以设于保持体的后端部,筒状部也可以设于滑动部的前端部。此外,筒状部6m和插入部8h的形状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可以适当地进行变更。例如,虽然插入部8h呈圆柱形状,但是也可以呈其它形状。插入部8h也可以呈例如三角柱形状、四角柱形状、五角柱形状、或者六角柱形状这样的多角柱形状。
另外,插入部8h的突起8m的形状和配置形态以及筒状部6m的狭缝6r的形状和配置形态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图28(a)为表示变形例所涉及的筒状部16m、以及在轴线方向上与筒状部16m进行卡合的插入部8h的侧视图,图28(b)为沿图28(a)的E-E线的剖视图。在该变形例所涉及的筒状部16m中,狭缝16r的前侧部分以从径向观察逐渐扩大的方式扩张,通过这种扩张,可以适当调整筒状部16m的弹力。具体而言,狭缝16r的前侧部分的宽度大于狭缝16r的后侧部分的宽度。
更具体而言,狭缝16r的一对内壁面6t之间的距离d5大于一对内壁面6w之间的距离。换言之,狭缝16r的内壁面6t设置于与内壁面6w相比更加偏离通过狭缝16r的中央并且在轴线方向上延伸的基准线的位置。狭缝16r的一对内壁面6t之间的距离d5例如为2.1mm。距离d5相对于筒状部16m的外径d1的比例例如为40%以上80%以下。此外,距离d5大于一对顶面8s2之间的距离,狭缝16r的内壁面6t与凸部8s的顶面8s2间隔规定的距离而相对。
另外,在狭缝16r中,在凸部6u的前端面6u1和内壁面6t的连接部分设有分别相对于轴线方向和圆周方向弯曲成曲面状的弯曲面6x。通过弯曲面6x,在筒状部16m扩大时,可以抑制应力集中于内壁面6t和前端面6u1的连接部分。此外,在狭缝16r中,内壁面6s和后端面6p在轴线方向上的距离(即狭缝16r在轴线方向上的长度)d6例如小于上述实施方式中内壁面6s和后端面6p之间的距离d2。内壁面6s和后端面6p之间的距离d6例如为2.6mm。距离d6相对于筒状部16m的外径d1的比例例如为50%以上100%以下。
图29为表示从图28(a)所示的状态使笔芯10相对于滑动部8发生倾斜的状态的侧视图。如果笔芯10从滑动部8发生倾斜,则筒状部16m的狭缝16r的一对凸部6u将与插入部8h的外周面8j抵接,并被按压于外周面8j。并且,从外周面8j对一对凸部6u施加反作用力,通过该反作用力,筒状部16m发生弹性变形,筒状部16m将向径向外侧扩大。此时的筒状部16m的弹性变形的容易度(程度)可以通过狭缝16r的前侧部分的扩大程度来进行调整。这之后,与上述实施方式一样,突起8m和狭缝16r在轴线方向上的卡合被解除。如以上的筒状部16m般,筒状部的形状和大小可以适当地进行变更。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沿着径向彼此相对的一对狭缝6r虽然设为沿着该径向相互对称,但也可以设为相互非对称。另外,狭缝6r的一对凸部6u也可以设为沿着圆周方向相互非对称。同样地,突起8m的一对凸部8s也可以设为沿着圆周方向相互非对称。
另外,设置突起8m和狭缝6r的位置可以不是彼此相对的一对位置。突起8m和狭缝6r可以仅设置于1处,突起8m和狭缝6r的数量和配置形态不受限制。此外,凸部6u和凸部8s可以分别呈从径向观察为圆弧状。对于凸部6u,可以包含沿着径向和圆周方向延伸的垂直面,以取代锥面6u3。同样地,对于凸部8s,可以包含沿着径向和圆周方向延伸的垂直面,以取代锥面8s1。如此,凸部6u和凸部8s各自的形状可以适当地进行变更。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按动笔100具有通过前筒2和主体筒3之间的相对旋转使描绘材料M前进的旋转式推出结构,但也可具有利用撞击(knock)机构使描绘材料M前进的撞击式推出机构。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当使笔芯10从滑动部8发生倾斜并从滑动部8上将其卸下时,虽然使滑动部8相对于主体筒3前进一定量,但也可以不使滑动部8相对于主体筒3前进一定量。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当笔芯10相对于主体4的滑动部8发生倾斜时,筒状部6m和插入部8h在轴线方向上的卡合被解除,但也可以在使笔芯10相对于主体4的取代滑动部8的其他部件发生倾斜时解除该卡合。例如,可以在使笔芯10相对于设于主体4的中筒发生倾斜时解除该卡合。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在前筒2的内表面设有环状凸部2g、位于环状凸部2g的前侧的环状凹部2h、以及位于环状凸部2g的后侧的环状凹部2j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不过,也可以省略环状凹部2h或者环状凹部2j。即,也可以将环状凸部2g的前侧和环状凸部2g的后侧中至少一个形成为平坦面。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设于中筒11的外表面的突起11m和设于前筒2的内表面的环状凸部2g装卸自如地在轴线方向上进行卡合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不过,中筒11的突起11m和前筒2的环状凸部2g的形状以及配置形态并不局限于上述例子。另外,也可以取代突起11m和环状凸部2g,在中筒11的外表面形成环状凸部,同时,在前筒2的内表面形成突起,并且使中筒11的外表面的环状凸部与前筒2的内表面的突起装卸自如地在轴线方向上进行卡合。应予说明,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对中筒11具备前侧筒部11a和中央筒部11b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可以对中筒的形状适当地进行变更。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图14所示,对在管材1的内表面中的内螺纹1a的前方沿圆周方向四等分配置有凸条1b,并通过凸条1b来防止装填于管材1的描绘材料M的脱落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不过,也可以采用凸条1b以外的措施,来防止描绘材料M的脱落。例如,可以取代凸条1b,在管材1的内表面采取提高摩擦系数的措施,或者可以通过将管材1的内表面形成为多边形等非圆形来采取防脱落措施。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作为具备不同颜色的描绘材料M1~M4的多用笔的按动笔100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是具备粗细互不相同的描绘材料的按动笔,而且,也可以是具备材料或用途互不相同的多个描绘材料的按动笔。并且,描绘材料的根数并不限定于4根,也可以是2根、3根或5根以上。
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按动笔可以不是多用笔。即,本发明所涉及的按动笔可以是描绘材料和笔芯各具备一根的产品。此外,笔芯的结构并不局限于管材、移动体和保持体的组合。例如,笔芯可以不具备这些部件(管材、移动体、保持体)中的全部部件,可以使用其他的部件取代这些部件中的一部分或者全部,也可以在这些部件的基础上进一步具有其他的部件。
符号说明
1、1A~1D……管材,1a……内螺纹,2……前筒,2f……凹凸部,2g……环状凸部,3……主体筒,4……主体,5、5A~5C……移动体,5a……外螺纹,6、6A~6C……保持体,6m、16m……筒状部(第1卡合部),6r、16r……狭缝(槽孔),6s、6t……内壁面,6u、8s……凸部,8、8A~8C……滑动部,8h……插入部(第2卡合部),8i……前端面,8j……外周面,8m……突起,10、10A~10C……笔芯,11……中筒,11a……前侧筒部,11b……中央筒部,11e……弹性凸部,11m……突起,12……棘轮机构,100……按动笔,M、M1~M4……描绘材料。

Claims (7)

1.一种按动笔,其具备:
主体,所述主体具有筒状的主体筒;
前筒,所述前筒装卸自如地卡合于所述主体筒;以及,
笔芯,所述笔芯配置于所述前筒的内部,并且装填描绘材料,
所述笔芯具有设于其后侧的第1卡合部,
所述主体具有设于其前侧并且与所述第1卡合部进行卡合的第2卡合部,
所述主体进一步具有设置为可以相对于所述主体筒滑动一定量的滑动部,
所述滑动部配置于所述笔芯的后方,
所述第2卡合部设置于所述滑动部的前侧,
当在将所述前筒从所述主体筒上取下并且所述滑动部相对于所述主体筒前进一定量的状态下,使所述笔芯从所述滑动部发生倾斜时,所述第1卡合部和所述第2卡合部之间的卡合被解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动笔,其中,
所述前筒以能够相对旋转的方式与所述主体筒卡合,
所述笔芯具有:
管材,所述管材装填所述描绘材料;
移动体,所述移动体将装填于所述管材的所述描绘材料向前方推出;以及,
保持体,所述保持体在所述管材的后方保持所述移动体,
通过使所述滑动部相对于所述主体筒前进一定量,所述管材在旋转方向上与所述前筒卡合,通过在所述管材在旋转方向上与所述前筒卡合的状态下,使所述前筒和所述主体筒朝一个方向进行相对旋转,描绘材料在所述前筒的内部前进。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动笔,其中,
所述第1卡合部以及所述第2卡合部中的任意一方为形成有槽孔的筒状部,
所述第1卡合部以及所述第2卡合部中的任意另一方为插入所述槽孔并卡合的插入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按动笔,其中,
所述第1卡合部为所述筒状部,
所述第2卡合部为所述插入部。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按动笔,其中,
当所述笔芯从所述主体发生倾斜时,所述插入部扩大所述筒状部,同时所述筒状部从所述插入部脱离,由此,将所述笔芯从所述主体上取下。
6.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按动笔,其中,
所述插入部呈圆柱形状。
7.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按动笔,其中,
在所述插入部的外表面形成有突起,
在所述槽孔的内壁面形成有与所述突起卡合的凸部,
所述突起以及所述凸部分别设于在所述筒状部的径向上彼此相对的一对位置。
CN201910454286.3A 2018-05-30 2019-05-29 按动笔 Active CN11054758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03250 2018-05-30
JP2018103250A JP7093105B2 (ja) 2018-05-30 2018-05-30 繰り出しペンシル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47585A CN110547585A (zh) 2019-12-10
CN110547585B true CN110547585B (zh) 2022-04-29

Family

ID=686951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54286.3A Active CN110547585B (zh) 2018-05-30 2019-05-29 按动笔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967667B2 (zh)
JP (1) JP7093105B2 (zh)
KR (1) KR102243760B1 (zh)
CN (1) CN110547585B (zh)
FR (1) FR308169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351741B2 (ja) * 2019-12-23 2023-09-27 株式会社 資生堂 化粧料繰出容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808523A (en) * 1955-07-05 1959-02-04 Parker Pen Co Improvements in retractable writing instruments
JP2000343889A (ja) * 1999-06-02 2000-12-12 Hyakuno Kogyo Kofun Yugenkoshi 筆記具
CN107048674A (zh) * 2015-11-30 2017-08-18 株式会社常盘 按动笔
CN107048673A (zh) * 2015-11-30 2017-08-18 株式会社常盘 按动笔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311089A (en) * 1964-09-14 1967-03-28 Vogel Rudolf Writing instrument
US4377349A (en) * 1981-06-12 1983-03-22 Shusaku Kunii Ball point pen
US6464419B1 (en) * 2001-05-11 2002-10-15 C. C. & L Company Limited Foldable writing implement
JP2004329775A (ja) 2003-05-12 2004-11-25 Tokiwa Corp 化粧容器
FR2861330B1 (fr) * 2003-10-22 2006-02-03 Bic Soc Instrument d'ecriture a bouton lateral
JP6281064B2 (ja) 2017-07-31 2018-02-21 株式会社トキワ 繰り出しペンシル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808523A (en) * 1955-07-05 1959-02-04 Parker Pen Co Improvements in retractable writing instruments
JP2000343889A (ja) * 1999-06-02 2000-12-12 Hyakuno Kogyo Kofun Yugenkoshi 筆記具
CN107048674A (zh) * 2015-11-30 2017-08-18 株式会社常盘 按动笔
CN107048673A (zh) * 2015-11-30 2017-08-18 株式会社常盘 按动笔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9205739A (ja) 2019-12-05
CN110547585A (zh) 2019-12-10
JP7093105B2 (ja) 2022-06-29
KR20190136974A (ko) 2019-12-10
US10967667B2 (en) 2021-04-06
US20190366755A1 (en) 2019-12-05
FR3081690A1 (fr) 2019-12-06
KR102243760B1 (ko) 2021-04-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236270A (en) Writing tool for advancing lead with eraser dispenser
JP6143229B2 (ja) 多種ペンシル
JP6191970B2 (ja) 繰り出しペンシル
JP4355753B1 (ja) 塗布材押出容器
JP6188251B2 (ja) 繰り出しペンシル
JP6281103B2 (ja) 塗布材押出容器
JP3560842B2 (ja) 回転式棒状物繰り出し具
JP2018011780A (ja) 塗布容器及び塗布容器の製造方法
JP2015043961A (ja) 塗布材押出容器
CN110547585B (zh) 按动笔
JP6281064B2 (ja) 繰り出しペンシル
JP6561278B2 (ja) 塗布材押出容器
JP2023013700A (ja) カートリッジ式化粧料押出容器
JP6248289B2 (ja) 多種ペンシル
JP3460853B2 (ja) 芯体繰り出し具
JP7145036B2 (ja) 棒状芯繰出具
JPS5917211Y2 (ja) カ−トリツジ式棒状化粧品繰出し容器
JP3221783B2 (ja) 棒状物繰り出し具
JP2607654Y2 (ja) 棒状物繰り出し具
JP7060861B2 (ja) 塗布材押出容器
JP2021185989A (ja) 棒状化粧料容器
JP5895261B2 (ja) 塗布材押出容器
JP4410293B1 (ja) 塗布材押出容器
JP2021122454A (ja) 棒状化粧料繰出容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